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及复习题(大全五篇)

时间:2019-05-12 14:09: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及复习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及复习题》。

第一篇: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及复习题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及复习题

(2011-01-21 20:56:17)转载 标签:

杂谈

湾甸子中心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

1、纸的抗弯曲能力与纸的厚度有关。

像纸这样的薄形材料抵抗弯曲的性能都较差,增加厚度能显著提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2、同一个物体不同形状时抗弯曲能力不同。

如把薄纸板材料弯折成V、L、U、T或工等形状,虽然减少了材料的宽度但却增加了材料的厚度,增加厚度是能大大增加材料的抗弯曲能力的。

3、拱形受到压力时,能把压力向下和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拱形各部分受到压力时会产生外推力,拱就能承受巨大的压力。圆顶形可以看成是拱形的组合。它具有拱形承载压力大的特点,而且不产生向外的推力。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可以看成拱形,它比任何形状都要坚固。

人的头骨近似于球形,可以很好的保护大脑;拱形的肋骨护卫着胸腔中的内脏;人的足骨构成一个拱形---足弓,可以更好地承载人体的重量。

4、像铁塔这样骨架式的构造叫做框架结构三角形框架结构最稳固,不易变形。

塔上小下大,上轻下重,多用三角形结构。

六年科学第二单元练习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一、判断题。

1、框架铁塔的结构是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空气阻力小,所以它不容易倒。()

2、拱形的龟壳,可以让乌龟更加耐压。()

3、六边形支架用料多,所以稳固。()

4、体育馆用拱形做屋顶是为了美观。()

5、脚手架上的斜梁是为了使脚手架稳固而添置的。()

6、拱桥的优点是承受力大且使用材料少。()

7、现代的斜拉桥由于是用钢材建造的,所以它牢固。()

8、造房子的时候把横梁平着放,这是因为平着放更加坚固。

()

9、球形从各个方向上看都是拱形,所以它比任何形状都坚固。

()

10、增加纸条的宽度和厚度都可以大大增加它的抗弯曲能力。

()

11、做纸包装箱时之所以用瓦楞纸板是因为瓦楞纸板的抗弯曲能力比一般的纸板要强。

()

12、桌椅都有四条腿,所以四边形比三角形更稳固。()

13、葱管状的叶子,使它又结实又轻巧。

()

14、塑料饮料瓶的底部非常的厚,所以非常结实。()

15、建桥面使用材料越多,承受力越大。

()

16、圆顶形可以看成拱形的组合,它具有拱形承受压力大的优点,又没有了拱受压时向外的推力。()

17、人的骨盆可以很好的承载人体的重量。

()

18、改变纸的形状不可以增加纸的抗弯曲能力。()

19、北京奥运会主体育馆鸟巢的构造就是采用了框架结构。

()

20、桥面在拱下方的拱桥,桥板拉住了拱足,抵消拱向外的推力,减少了桥墩的负担。

()

二、选择题。

1、下面四种形状中不能增加纸的抗弯曲能力的是()。

A、B、C、D、2、拱形的赵州桥能承受更大的压力,是因为()。

A、拱形受到压力时,能将压力向下和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 B、拱形与其他形状相比,增加了材料的厚度 C、建造拱形时选择了特殊的材料

3、下列哪个框架不易变形()。

A、B、C、4、增加材料的(),可以使材料的抗弯曲能力明显增强。

A、宽度 B、厚度 C、长度

5、把同样厚度的材料制成一个箱体,采用()形状最坚固。

A、正方体

B、长方体 C、球体

6、安全帽承受压力强的特点是利用()能承受更大的压力的原理。

A、长方形

B、圆顶形 C、制作材料

7、工程师在建造一个复杂的框架前,需要首先做好()工作。

A、设计框架造型

B、选择建造材料

C、美化加工框架 D、对设计模型进行测试验证

8、经研究发现,改变了纸的形状后,纸的抗弯曲能力()。A、增强 B、没有改变

C、减弱

9、()使物体不容易倒。

A、上轻下重 B、地面平整宽大 C、上重下轻

10、鸡蛋握在手中不易损坏是因为()。

A、鸡蛋壳很厚

B、鸡蛋壳是圆顶形的C、鸡蛋壳内部是空心的

11、为了使正方体框架能够承载更多的重量,我们至少需要加()根斜杆。

A、2 B、4 C、6 D、8

12、房屋的柱子和横梁在受压时()容易弯曲和断裂。A、柱子 B、横梁 C、柱子和横梁

第二篇: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复习题(模版)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

第一课 我们身边的物质

1、物质:是指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变化。

2、世界总是在不断的变化,物质的变化形式也是多样的,变化可以是自然的,也可以是人为地,变化过程有快有慢。物质的变化有两种情况,一类是只改变了物质的形态、大小、位置等,但没有产生新物质,另一类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

第二课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1、白糖在加热的过程中。首先,固体的白糖在加热的情况下变成液体的白糖,这是物理变化;然后继续加热,白糖的颜色逐渐加深,直至全部炭化,能闻到焦味,这时发生的是化学变化。如果继续加热,黑色的炭还会燃烧。

2、蜡烛燃烧过程中,蜡烛熔化是物理变化,液体的蜡烛油汽化后燃烧是化学变化。

3、物质的变化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

第三课 米饭、淀粉、碘酒的变化

1、米饭里面的主要成分是淀粉,米饭在口腔里主要是淀粉与唾液作用发生了化学变化生成了麦芽糖。

2、淀粉与碘酒会发生化学变化,生成的新物质是蓝色的,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第四课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1、小苏打和白醋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除此之外,留下的液体,既不是醋,也不是小苏打,而是醋酸钠的新物质。

2、二氧化碳气体能使燃着的火焰熄灭,人们利用这个性质生产出了二氧化碳灭火器。

第五课铁生锈了

1、铁生锈实际上是铁跟空气、水等物质相互作用,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变化,生成氧化铁。

2、金属生锈的危害:金属生锈后,表面会受到腐蚀,失去原有的金属光泽,原来平整的表面会粗糙不平,严重的会生洞、剥落。因为钢铁制品的生锈,为此全世界每年损失的钢铁占当年钢铁产量的20-30%.第六课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1化学反应的实质是生成了新的物质。比如把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发现铁钉的表面有红褐色的物质(铜)附着,这就是化学变化。

2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发光发热(蜡烛燃烧),改变颜色(铁钉生锈、碘酒和米饭),产生气体(小苏打和白醋),产生沉淀物(氢氧化钠与硫酸铜、淀粉和碘酒)。这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第七课 控制铁生锈的速度

1、防止铁生锈的措施—就是破坏铁生锈的条件(隔绝空气和水)。基本方法有:

①保持铁制品表面干燥和洁净(隔绝水分);

②在铁制品表面涂一层保护膜如:刷油漆、涂油、烧搪瓷、镀上一层耐磨、耐腐蚀的金属铬、高温灼烧金属,进行“烤蓝”处理等(隔绝水分和空气);

③制成不锈钢;(改变内部的结构)

2、铁在与水、空气隔绝的地方不生锈。铁在多水的空气环境下最易生锈。尤其在有盐存在的潮湿、有空气的环境中铁生锈明显、速度加快。

第八课 物质的变化和我们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联系和区别:两者根本区别在于有没有新的物质生成,物理变化中变化中没有新物质产生,只有形态、状态、大小、位置的改变。化学变化中会产生新的物质,同时伴随着发光发热、改变颜色、产生气体、产生沉淀物等现象的发生。两者的联系是: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2、建筑用的水泥,它的生产过程包含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先将石灰石、黏土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均匀,再经高温煅烧、研细而成。

第三篇: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经典)

第一单元 工具和机械

一、使用工具

1. 机械 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

2.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 简单机械。

3.用螺丝刀可以比较方便的把螺丝钉从木头中取出,用羊角榔头可以比较方便的把铁钉从木头中取出。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

二、杠杆的科学

1.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 杠杆。

2.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 支点 ;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 用力点 ;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 阻力点。

3.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 省力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 费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 不省力也不费力。

4.杠杆尺上有支点,左右两边都有到支点距离的标记,是研究杠杆作用的好工具。

5.用三种不同的方法挂钩码,使杠杆尺保持平衡,把你的方法在下图画出来。

三、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1.省力的是(铁片、羊角榔头、老虎钳、开瓶器),费力的是(火钳、镊子)。

2.常用的杠杆类工具中羊角榔头、老虎钳、开瓶器是省力杠杆;火钳、筷子、镊子是费力杠杆;跷跷板、天平、订书器是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有些杠杆类工具设计成费力的是因为它有方便的好处(如:镊子、钓鱼竿等)。

3.“秤砣虽小,能压千斤”,那是杆秤利用了 杠杆 原理的结果(提绳是支点,秤砣是用力点,称重物处是阻力点)。

4.我们身体上的前臂骨像是一根杠杆,肘关节是支点,手握物体处是阻力点,上臂的肱二头肌处就是用力点。

5.阿基米德曾说:“只要在宇宙中给我一个支点,我能用一根长长的棍子把地球撬起来。”这里的棍子相当于杠杆。

四、轮轴的秘密

1.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做 轮轴。螺丝刀是轮轴类工具,它的刀柄是 轮,刀杆是 轴。

2.在轮上用力带动轴运动时 省 力;在轴上用力带动轮运动时 费 力。

3.轮轴可以 省 力,轮越大,用轮带动轴转动就越 省 力。所以螺丝刀的刀柄总是比刀杆要 粗 一些。

4.扳手套在螺帽上组成了 轮轴,这时整个扳手是 轮,螺帽部分是 轴。

5.生活中的轮轴:水龙头、门锁把手、汽车方向盘、扳手、辘轳等。

五、定滑轮和动滑轮

1.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 定滑轮 ;定滑轮可以 改变用力方向,但不能 省力。

2.像塔吊的吊钩上可以随着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 动滑轮 ;动滑轮可以 省力,但不能 改变用力方向。

3.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力的大小用测力计来测量,牛顿是力的单位,用字母“N”表示。

六、滑轮组

1.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 改变用力方向。

2.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合在一起为一个 最简单的滑轮组,滑轮组的组数越多,就越 省力。

3.起重机运用了滑轮组。

4. ①名称:定滑轮_ ②名称:动滑轮 ③名称:滑轮组 ④名称:滑轮组

所起的作用: 所起的作用: 所起的作用: 所起的作用:

­­­ 改变用力方向 能省力 既能省力 既能省力

不能省力 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又能改变用力方向 又能改变用力方向

如果分别用它们提起相同重量的物品50千克,最省力的是(④),其次是(②、③),不省力的是(①)。

七、斜面的作用

1.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 斜面。

2.斜面能 省 力,斜面的坡度越 小 越省力,坡度越 大 越不省力。

3.生活中应用斜面的地方很多,如 “S” 形的盘山公路、各种斜坡、各种刀刃、螺丝钉的螺纹,高架桥的引桥等。

4.螺丝钉的螺纹是斜面的变形。同样粗细的螺丝钉,螺纹越密,旋进木头时越 省力。

5. 研究的问题:斜面的坡度对省力多少有影响吗?

我的假设: 斜面的坡度对省力多少有影响;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

需要改变的条件: 斜面的坡度大小(木块的高低)

不改变的条件: 同一个重物,同一块木板,提升重物的速度;

实验方法:(1)把一块木板分别搭在高低不同的木块上,做成几个坡度不同的斜面;(2)用测力计勾住重物,用同样的速度沿不同坡度的斜面提升重物;(3)记录下在每种斜面上用力的大小,并进行比较。

八、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

1.自行车运用了 杠杆(如:刹车、车铃的按钮)、轮轴(如:把手、脚蹬)、斜面(如:螺丝钉)等简单机械的原理。这些简单机械起到省力或方便的作用。

2.自行车上齿轮转动的快慢与齿轮大小的关系是: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转动时,小齿轮转动比大齿轮 快 ;小齿轮带动大齿轮转动时,大齿轮转动比小齿轮 慢。

* 综合:请把下面物品和应用的简单机械原理用线连起来。

斜面 轮轴 杠杆 滑轮

螺丝刀 镊子 螺丝钉 水龙头 起重机

第二单元 形状与结构

一、抵抗弯曲

1.房屋、桥梁结构中有直立的“柱子”和横放的“横梁”,横梁比柱子容易弯曲和断裂,所以要提高横梁的抗弯曲能力。

2.提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我们可以通过增加材料的宽度,还可以增加材料的厚度或改变材料的形状。

3.纸的宽度增加,抗弯曲能力也会增加;纸的厚度增加,抗弯曲能力会大大增加。

4.研究的问题:纸的宽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大小有关吗?

实验材料:两叠书、三张A4纸、若干个垫圈

实验假设:有关,纸越宽的抗弯曲能力越大

实验步骤:①把两叠书当作桥墩,放上一张纸,最多能承受几个垫圈;②放两张纸,最多能承受几个垫圈;③放三张纸,最多能承受几个垫圈;④比较结果,得出结论。

实验中应控制不变的量: 纸的宽度 ;不变的量有: 桥墩的高度、宽度,每张纸的大小,每个垫圈的重量,纸被压垮的程度。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用承载垫圈的个数表示纸梁的抗弯曲能力。

二、形状与抗弯曲能力

1.把薄板形材料弯折成“V”“L”“U”“T”或“工”字等形状,虽然减少了材料的宽度但却增加了材料的厚度,增加厚度是能大大增强材料抗弯曲能力的。

2.一般情况下横梁是立着放的,因为横梁立着放虽然减少材料宽度,但增加了厚度,大大增强了横梁的抗弯曲能力。

3.瓦楞纸板的结构为什么能使柔软的纸变坚硬了了?因为瓦楞纸中间的结构是是W是形,虽然减少了材料的宽度,但增加了厚度,就大大增强了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三、拱形的力量

1.拱形承载重量时,能把压力向下和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拱形各部分相互挤压结合得更加紧密。拱形受压会产生一个向外推的力,抵住了这个力,拱就能承载很大的重量。

2.抵住拱足,能使拱的形状保持不变,拱就能承载更大的重量。

四、找拱形

1.圆顶形可以看成拱形的组合,它有拱形承载压力大的优点,而且不产生向外的推力。

2.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可以看成拱形,这使得它比任何形状都要坚固。(如手捏鸡蛋不易碎)

3.塑料瓶的上部、底部为近似圆顶形,中部为圆柱形。最厚最硬的地方在瓶口,最薄最软的地方在瓶身。

4.人体的结构非常巧妙。头骨近似于球形,可以很好的保护大脑;拱形的肋骨护卫着胸腔中的内脏;人的足骨构成一个拱形——足弓,它可以更好的承载人体的重量。

5.生活中的拱形:肋骨、足弓、拱门,拱窗,拱桥;圆顶形:龟壳,贝壳;球形:蛋壳,果实,头骨。

6.同样多的材料,做成空心的管状比做成实心的棒状要粗的多,而且任何方向的抗弯曲力都相同,即重量轻、强度高。管状的手臂骨、腿骨,植物的杆、茎,钢管都是应用了这个原理。

五、做框架

1.像铁塔这样骨架式的构造叫做框架结构。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的特点。

2.长方形框架、正方体框架加上斜杆相当于里面有了三角形,可以起到加固作用。

六、建高塔

1.用框架结构可以建起很高的建筑而花费的材料却很少,框架结构以三角形为基本构造。

2.框架铁塔结构特点:①上小下大②上轻下重③风阻小等。

七、桥的形状和结构

1.桥面在拱下方的拱桥,桥板可以拉住拱足,抵消拱向外的推力,减少了桥墩的负担。桥面也比较低而且平坦,方便通行。

2.钢缆能承受巨大的拉力,人们用它们建造的钢索桥,大大增加了桥的跨越能力。

3.钢索桥的结构:由钢缆、桥塔、桥面组成。钢缆是桥承重的主要构件,桥塔是支承钢缆的主要构件。桥塔修得高,是为了降低钢缆的拉力。

八、用纸造一座桥

1.用纸设计桥需考虑哪些问题:①纸这种材料的特性;②纸的承受力有什么特点;③选择形状和结构。④用什么方法增强纸的抗弯曲能力。

2.杭州湾跨海大桥全长36公里,其长度在目前世界上在建和己建的跨海大桥中位居第一。于2008年5月1日正式通车。

3.评价一座桥好坏的指标:①是否坚固;②是否节省材料;③是否美观。

第三单元 能量

一、电和磁

1.当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时,导线的周围会产生磁性。

2.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在一次实验中,发现通电的导线靠近指南针时,指南针发生了偏转。

3.如果电路短路,则电流很强,会很快把电池的电能用完,所以要尽快断开。

4.做通电线圈和指南针的实验时,线圈立着放,指南针尽量靠近线圈的中心,指南针偏转的角度最大。

二、电磁铁

1.像这样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叫电磁铁。

2.电磁铁有南北极。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电池的接法和线圈缠绕方向有关,当电池正负极接法改变时,它的磁极也会改变;当电磁铁的线圈缠绕方向改变时,它的磁极也会改变。

3.电磁铁与磁铁的相同点:都有磁性,都有南北极。

电磁铁与磁铁的不同点:(1)磁铁是磁性的石头,电磁铁是线圈和铁芯组成。(2)电磁铁只有通电才有磁性。(3)磁铁的南北极不会改变,而电磁铁的南北极可以改变。

三、电磁铁的磁力(一)

1.电磁铁的磁力大小是可以改变的,磁力的大小与电池的数量、线圈的圈数、铁芯的大小等有关。

2.检验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关系的研究计划表

研究的问题

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多少有关系吗?

我们的假设

线圈圈数多,磁力大;线圈圈数少,磁力小。

检验的因素(改变的条件)

线圈圈数

怎样改变这个条件

1.线圈20圈

2.线圈40圈

3.线圈60圈

实验要保持那些条件不变

电池的节数,电线的粗细,铁芯的大小等

实验结论

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多少有关系,线圈圈数多,磁力大;线圈圈数少,磁力小。

四、电磁铁的磁力(二)

1.检验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池节数关系的研究计划表

研究的问题

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池节数多少有关系吗?

我们的假设

电池节数多,磁力大;电池节数少,磁力小。

检验的因素(改变的条件)

电池节数

怎样改变这个条件

1.电池1节

2.电池2节

3.电池3节

实验要保持那些条件不变

线圈圈数,电线的粗细,铁芯的大小等

实验结论

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池节数多少有关系,电池节数多,磁力大;电池节数少,磁力小。

2.在进行科学探究中,探究的顺序:1.提出问题 2.建立假设 3.设计实验方案 4.收集事实与证据 5.检验假设 6.交流

五、神奇的小电动机

1.换向器的作用是接通电流并转换电流的方向,小电动机在转动的过程中,电刷依次接触换向器的三个金属环,通过转子线圈的电流方向就会自动改变。

2.小电动机包括外壳、转子、后盖三部分。外壳内有一对永久磁铁,转子上有铁芯、线圈、换向器,后盖上有电刷。

3.电动机是用电产生动力的机器。虽然大小悬殊、构造各异,但电动机工作的基本原理相同:用电产生磁,利用磁的相互作用转动。

六、电能和能量

1.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运动的物体也有能量,叫动能。能量还储存在燃料、食物和化学物质中,叫化学能

2.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如果没有能量,自然界就不会有运动和变化,也不会有生命了。

输入的能量形式

用电器

输出的能量形式

电 能

电饭锅

热能

电风扇

动能

电视机

光能和声能

电 灯

光能

电 炉

热能

3.所有的用电器都是一个电能的转化器,能够把输入的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

七、电能从哪里来

1.各种各样的电池:干电池(普通电池和钮扣电池)——化学能转化成电能;太阳能电池——太阳能转化成电能,不能储存电能,只能即时使用;蓄电池——放电时把化学能变成电能,充电时把电能转化成化学能。(用化学能的形式把电能储存起来)

2.当电动机被用来发电时,就应该叫发电机。

3.电能的来源和转化

电能的来源

转化的能量

输出的能量形式

普通电池

化学能

电能

光电池

光能

水电站

动能

热电厂

热能

核电站

核能

八、能量和太阳

1.煤是由古代植物变成的。古代植物死后,经过沉积作用,被泥沙覆盖,与空气隔绝,又经过地壳的变动,被埋到很深的地下,长期受到高温高压的作用,慢慢变成了煤。

2.石油、天然气是几亿年前大量的低等生物经过长期复杂变化形成的。

3.煤、石油、天然气所具有的能量是存储了亿万年的太阳能

4.新能源:地热能、风能、潮汐能、核能、直接利用的太阳能。

5.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的能源,用一点就少一点,我们正在耗尽这些能源。

第四单元、生物的多样性

一、校园生物大搜索

1.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并分类记载的生物种类超过了200万种,估计地球上现存的物种应有200万—450万种。

2.科学家常常要对一个区域的动植物种类和分布情况进行调查。分区域观察研究是科学研究常用的方法。

3.调查校园中的动植物要注意:不要采摘植物和伤害动物;可以从脚印、粪便、毛等踪迹推知躲藏起来的动物,经常飞来的鸟也应该记下来;找生活在地下的小动物要带上小铲,最好带上放大镜;可以用绘画、拍照等适宜的方法记录不知名的动植物等。

二、校园生物分布图

1.校园里的动植物种类很多,生活的环境也各不相同。

2.我国珍稀植物有珙桐、人参、水杉、银杏、金花茶等。

3.我国珍稀动物有大熊猫、藏羚羊、扬子鳄、白鳍豚、亚洲象、金丝猴等。

三、多种多样的植物

1.用分类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辨别和研究动植物。

2.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植物分成不同的类别。如根据茎的特点植物可以分为木本植物(如:桃树樟树)和草本植物(如:狗尾草、水稻);根据生活环境将植物分为水生植物(如:浮萍)和陆生植物(如:雪松)。

3.科学家主要是根据植物的特征对植物进行分类。他们根据植物有没有花把植物分成了两大类:开花的植物和不开花的植物。

4.在植物王国中,已发现的种类有30多万种,开花的植物约占一半以上。

5.在不开花的植物中,蕨类、藻类、苔藓类和开花的植物一样,自己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

6.不开花的植物包括蕨类(如:蕨菜)、藻类(如:紫菜)和苔藓类(如:葫芦藓)植物等。

7.属于开花的植物有:桃树、油菜花、凤仙花、月季、金鱼藻等

四、种类繁多的动物

1.科学家把动物分成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身体中有脊柱的动物叫脊椎动物,没有脊柱的动物叫无脊椎动物。

2.像蚂蚁、蝗虫、蜜蜂那样,身体上有三对足的动物是昆虫类;像金鱼、鲤鱼那样,终生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的动物是鱼类;身体上长羽毛的动物是鸟类;直接生小动物,并用乳汁喂养小动物是哺乳动物。爬行动物:身体表面有鳞或甲,肚皮贴近地爬。两栖动物:小时候在水里生活,用鳃呼吸;长大后在陆地生活,用肺呼吸。

3.动物的身体构造和生命活动特征是科学家对动物进行分类的重要标准。

4.在动物王国中,已发现的种类已经有150多万种,是生命世界中类别最多的。而昆虫又是动物王国中种类最多的,已知的昆虫达到100多万种,约占80%。

5.脊椎动物是动物身体中长有脊柱,构造比较复杂的一类,它又可以分为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哺乳动物。

脊椎动物: 哺乳动物:蝙蝠、羊、兔、猪、鲸、海豹

鸟 类:鸡、鸭、鹅、老鹰、大雁、猫头鹰

爬行动物:壁虎、蛇、鳄鱼、龟、蜥蜴、甲鱼

两栖动物:蟾蜍、蝾螈、娃娃鱼

鱼 类:海马、鲫鱼、鳗、泥鳅、黄鳝、鲤鱼

五、相貌各异的我们

1.不同的生物有各种不相同的特征。

2.我们不能找到两个相貌完全相同的人。

六、原来是相互关联的1.植物的叶具有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的功能。仙人掌生活在缺水的沙漠,为了减少水分的蒸发,叶子退化成刺状,茎绿色、肥厚多汁,承担起光合作用和储存水分的功能;松树生活的区域较为广泛,针形叶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有利于保持身体温度;香蕉生活在水分充足的热带地区,叶子宽大,更有利于蒸发体内水分,调节植物体的温度。植物所具有的不同的形态结构是它们长期适应生活环境的结果。

2.在不同环境中生活的动物,也有明显不同的形态结构。

3.浮萍是水生植物中的浮水植物,根系退化,只有一根较细的根;小草和玉米都生活在陆地上,根既要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又要负责从土壤中吸收水分供植物体生活,因此它们都有庞大的根系。

4.生物的形态结构与它们所生活的环境和生活习性相关联。猫的脚有肉垫,在地上跑时发出的声音较小,不易被捕食对象发现;带钩的鸟爪,容易抓住树干,适宜生活在森林中,并有利于捕捉小动物;鸭的脚有蹼,可以用来划水,适宜生活在水中;苍耳种子上有刺,在陆地上生活容易被动物携带传播;莲子有较硬的外壳,可在水中漂流;蒲公英种子上有毛,容易随风飘移。

动物名称

生活环境

身体特征

功能

金鱼

水中

水中呼吸

水中游泳

纺锤形

减少水对它的阻力

鸽子

空中

羽毛

保温,防水

骨骼中空

身体轻,便于飞行

长有翅膀

空中飞行

七、谁选择了它们

1.在田野中,绿色青蛙因为有好的伪装而被保留下来,其它颜色的青蛙因为过于显眼而被猎食者吃掉。

2.生物学家对不同地方的生物个体进行比较时,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即同一种生物,愈冷的地方,个体就愈大,身体愈接近圆形;并且鼻子、耳朵、腿等暴露在外部的器官就越小。

3.环境发生改变,动物的形态结构也相应发生变化。多样的生物是由多样的环境造成的。

4.大自然的选择使得生物发生变化,然而人工选择也在丰富着物种的多样性。

5.在实验中,我们发现大的球形烧瓶这个容器内的水温降得慢,细而长的玻璃瓶这个容器内的水温降得快。在大自然中,大而圆的动物的体形降温慢。

八、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1.地球是我们美丽的家园,各种各样的生物,在这个家园中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着。

2.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3.每种生物都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人类的衣食住行离不开生物的多样性。

4.多样的生物对我们人类有不同的价值。有的具有欣赏价值和科学价值,有的具有经济价值,有的具有药用价值。

5.就像人类生活离不开生物的多样性一样,每一种生物也需要生活在生物多样性的环境之中。举例:花繁殖后代需要昆虫帮助传粉;苍耳靠动物传播种子;动物排出的粪便可成为植物的养料;蝗虫生活需要以水稻等植物为食物。

6.保护生物多样性,要从保护家乡生物多样性做起。

7.人类是生物大家族中的一员,我们理应平等对待家族中的每一个成员。

8.人类生活离不开植物:提供给人类做食物;供人类欣赏;提供给人类做药材;人类可以用植物做成生活及学习用品;可以净化空气;提供给动物做食物。

资料库:

1.生物的基本生存条件包括阳光、空气、水源和地域等。

2.《生物多样性条约》于1993年正式开始实行。

3.每年的5月22日被称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4.全世界已有180多个国家成为《生物多样性条约》缔约国。

第四篇: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复习题一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测试题

一、填空题(每个空格1分,共60分):

1.整个世界都是由()构成的,包括空气、电、火、声音。物质是()的,物质变化有()和()两类。它们的区别在于(),化学变化最重要的特点是()。

2.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有些变化产生了(),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会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如蜡烛燃烧、白糖加热时融化变色。

3.比如豆子和沙子的实验,在混合和分离的前后没有变化,没有变为或产生新的物质,我们称为()。像白糖加热从白色的糖变为黑色的炭一样()的变化,我们就称为()。

4.米饭在我们咀嚼的过程中,变得有()了,这是因为米饭中有一种叫()的东西,在被我们咀嚼过程中发生了变化——淀粉变成了麦芽糖。()在口腔里与()作用会发生()。

5.()和白醋混合后产生大量的气泡,产生新的物质(),这样的变化属于()。二氧化碳气体具有的特征是()、()、()。

6.铁生锈是一种(),()是一种不同于()的新物质。铁锈具有()、()、()、()、()、()等特点。

7.铁生锈的原因是()和()共同作用的结果:氧在有水的环境中与铁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氧化铁,就是()。

8.在平常生活中,铁生锈的快慢与()关系很大。把铁与()、()隔绝开是防止()的好方法,如刷油漆、电镀等。

9.()会伴随各种现象,如:()、()、()、(),根据这些现象可以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10.镊子夹住铁钉并将一部分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铁钉,可以发现浸入溶液的铁钉表面有(),同时蓝色的硫酸铜液体颜色会(),硫酸铜溶液和铁钉会发生(),产生()。

11.白糖熔化是由(),在熔化后变黄、变黑,有焦味是()。

12.物质变化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人类进行的所有的生产活动和人类的生活,都是利用了()。如利用物质的()的原理制成了温度计,这种变化属于();又如空气中()含量不断增加,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土地沙漠化等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13.我们每天吃的食物,进入我们的体内,要经过许许多多的(),才能变成身体所需要的()。

二、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1分,共34分)

1.下面的变化没有新物质产生的是()。A.火柴燃烧 B.木材做家具 C.白糖加热至焦黑 2.像易拉罐压扁、木头碎裂、玻璃碎裂、折纸这样的变化等是()。

A、形态发生了改变 B、产生新的物质 C、没有什么变化 3.用蜡烛火焰加热调羹中的白糖5分钟,白糖()。

A.只变成液态的糖 B.先变成液态的糖,然后变成黑色的物质 C.先变成水,然后变成黑色的物质 4.固体的白糖在加热的情况下变成液体的白糖是()。A、化学变化 B、物理变化 C、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5.燃烧一张纸和撕碎一张纸作比较分析正确的是()

A、前者没有产生了新物质,后者产生了新物质。B、前者发生了物理变化,后者发生了化学变化。C、前者发生了化学变化,后者发生了物理变化。

6.咀嚼米饭会感觉到甜,这是因为米饭含有()。A、糖 B、淀粉 C、甜蜜素 7.长时间地咀嚼米饭的时候感觉到米饭有甜味,这是()。

A、口腔中含有糖

B、米饭中淀粉在咀嚼中发生了变化 C、米饭本来就是甜的

8.把一定量的沙倒入装有豆子的杯中,用筷子搅拌,它的体积会()。A.多起来 B.没有变化 C.减少了 9.把沙和豆子混合,轻轻搅拌,豆子()。A、没有明显变化 B、变成其它物质 C、发芽了 10.马铃薯遇到碘酒会变色,这种变色的物质()。A、是马铃薯 B、是碘酒 C、既不是马铃薯,也不是碘酒 11.在米饭或淀粉上滴上碘酒会出现()。A、黑色

B、紫红色

C、蓝色 12.将碘酒滴在下列物质中,能呈现蓝色的是()。A、鸡蛋清 B、葡萄糖 C、白砂糖 D、面包

13.下列选项,属于小苏打的特点是()。A.白色大颗粒 B.立方体颗粒 C.粉末状颗粒 14.下列选项,属于白醋的特点的是()。A.具有酸味 B.白色液体 C.无色液体 15.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生成的气体是()。A、氧气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碳 16.汽水中含有的气体是()气体。A、水蒸气 B、二氧化碳 C、氧气 17.把点燃的细竹条伸进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杯中,火焰会()。

A、马上熄灭 B、继续燃烧 C、燃烧半分钟后熄灭了 18.将燃烧的细木条伸进装有二氧化碳气体的玻璃杯中,木条会()。

A、没有什么变化

B、会熄灭

C、燃烧的更旺

19.发面时,面团胀大的原因是()

A.面粉变大 B.面团里酵母菌迅速增多 C.面团里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 D.面团里产生了大量氧气 20.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含量的增加。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氮气 21.把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能看到()。A.产生大量气体 B.溶液变紫色 C.铁钉上有物质附着 22.关于铁的特点描述①有空隙②光滑③能导电④粗糙⑤比较韧⑥比较脆⑦褐红色⑧银白色,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⑥⑧ B、②③⑤⑧ C、②③④⑤⑧ 23.关于铁锈的说法,正确的是()。

A、铁在干燥的空气中更容易生锈,铁锈叫氧化铁。B、铁锈能导电不能被磁铁吸起来,铁锈的颜色是红褐色。C、用涂油漆、电镀、制成不锈钢、保持干燥等方法可以防止铁生锈。24.半根铁钉浸入水中,半根露在空气中,()部分最容易生锈。

A、在空气中的半根 B、在水的的半根 C、在空气和水交界处

25.将铁钉()生锈速度最快。A.完全浸没在菜油里

B.放置在空气中 C.放置在潮湿的餐巾纸上 26.影响铁生锈的因素是()。A、只是空气 B、只是水分 C、是空气和水分的共同作用 27.铁钉在有腐蚀的情况下容易生锈,()不能防止和减缓铁生锈。A、刷油漆 B、抹油 C、放入盐水中。28.菜刀用完后擦干并放在干燥的地方是切断铁和()的接触以防生锈。A、水

B、空气 C、细菌 29.()的环境能减缓铁生锈的速度。A、潮湿 B、高温 C、干燥 D、寒冷 30.给铁制品的表面涂上()最容易使其生锈。A、油漆 B、水 C、食用油 D、白醋 31.物质的变化判断正确的是()。

A、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是化学变化。B、点燃的蜡烛在发生物理变化。C、铁生锈是物理变化。32.下列各种物质混合后不能生成新物质的是()。

A.酒精和酱油 B.红糖和白酒 C.大米和白面 D.醋和小苏打 33.下列物质的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木块被切割成木屑 B.铁锭被加工成铁丝 C.铁生锈了 D.水变成了水蒸气 34.下列现象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碘酒遇淀粉变成蓝色 B.白糖加热后变为黑褐色 C.水加热形成水蒸气 D.硫酸铜溶液放入铁钉后颜色变浅

三、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小题1分,共30分)

1.物质的变化有快有慢,但都会变化。()2.小苏打和醋混合后,留下的液体仍然是醋。()3.房屋和马路是不变的物质。()4.做泥塑或面塑属于是仅仅形态发生了变化。()5.在我们的周围有许多化学变化在进行着。()6.我们在吃米饭时,一开始就就尝到了甜味。()7.蜡烛的燃烧过程属于物理变化。8.蔬菜中含有丰富的淀粉,所以我们要多吃蔬菜。()9.化学变化过程中只能出现颜色的改变。()10.铁钉和硫酸铜溶液发生反应后,溶液的颜色会变浅。()11.物质变化的速度都是一样快的。()12.物质之间的变化一般分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类。()13.淀粉遇到碘酒变蓝是一种化学变化。()14.物质混合后产生了气体不属于化学变化的现象。()15.油和水混合后会放出很多气体。()16.人是由物质构成的,而空气、火、声音不是物质。()17.物质只要变化都会产生新的物质。()18.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一定生成新物质。()19.淀粉遇到碘酒会变成黑色。()20.往猪肉上滴碘酒,猪肉会变成蓝紫色。()21.铁和铁锈实际上就是一种物质。()22.往猪肉上盖上印,猪肉变蓝色是化学变化。()23.铁锈具有和铁相同的性质。()24.物质变化无处不在,跟我们生活密切相关。()25.物质的变化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26.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着发光、发热现象。()27.米饭的味道是甜的。()28.铁生锈和水、氧气都有直接的关系。()

29.淀粉遇到碘酒都会变色。()30.只要物质发生颜色变化,就发生了化学变化。()31.铁生锈是一种物理变化。()32.有些物质会发生变化,有些物质永远不会变化。()33.铁片的颜色和铁锈的颜色很接近。()34.只要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就一定会发生颜色变化。()35.铁生锈和水、氧气有直接关系。()36.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主要区别是能否产生新物质。()37.因为我们摸不到空气,所以它不是物质。38.硫酸铜溶液与铁钉反应产生红色的铜。()39.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40.用蜡烛加热白糖时既会发生物理变化,也会发生化学变化。()41.蜡烛燃烧是形态上发生了改变慢慢变短了,这是一种物理变化。()42.化学变化的这些现象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变化。()45.沙和黄豆混合后,我们观察到的两中物质都没有发生变化。()46.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物质可以使火柴烧得更旺。()47.用蜡烛加热白糖时,既发生了物理变化,又发生了化学变化。()48.物质的物理变化不产生新的物质,物质的化学变化会产生新的物质。()49.自然界中的物质都在变化着,它们的变化速度基本一样。()50.物质的形状、状态、体积和位置的变化都属于物理变化。()51.二氧化碳气体能帮助蜡烛燃烧,使蜡烛的火焰越烧越旺。()52.化学变化不一定有气体产生,也不一定发光发热,只要有新的物质生成。()53.米饭、玉米遇到碘酒会变成蓝紫色,因为它们都含有淀粉。()54.生产水泥的过程,包含了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55.火药是我国的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是古代炼丹道士发明的。()56.混合物中的各种物质,通过一定的方法可以把它们分离出来。

57.铁锈是红褐色的,并具有无光泽、较脆、有空隙、粗糙、不能导电,不能被磁铁吸引等特征。58.为了防止金属生锈,我们可以在金属表面涂上保护层,如油漆。

59.小苏打和白醋在玻璃杯中进行混合后,用手触摸玻璃杯外壁会有凉的感觉。60.水结冰、把易拉罐压扁只是改变了物质的形态、大小,是物理变化。

61.物质变化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人类可以利用物质的变化解决生产生活中的许多问题。()

四、连线:(11分)将下列物质变化及伴随的现象连接起来。

化学变化 在面包上滴碘酒 颜色改变

小苏打和白醋混合

铁钉生锈 产生气体 点燃火柴、酒精燃烧

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 发光发热 苹果腐烂

物理变化 弯折铁丝 产生沉淀物

易拉罐压扁 皮筋被拉长 形状变化 生米煮成熟饭

水结冰或蒸发、冰化水、冰直接变成水蒸气 形态变化

五、巧分变化(12分)

1、物质的变化真是丰富多彩,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分一分。(只写序号)

①冰融成水

②钢铁生锈

③酒精挥发 ④空气液化 ⑤海水晒盐 ⑥食物腐败 ⑦灯泡发光

⑧煤气爆炸 ⑨木材燃烧 ⑩酱油拌饭 ⑾书法创作 ⑿柠檬汽水 你觉得是化学变化的是: 你觉得是物理变化的是:

2、用碘酒检验下列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只写序号)

1.玉米、2.马铃薯、3.花菜、4.胡萝卜、5.白萝卜、6.番薯、7.苹果、8.菠菜、9.番茄、10.面包、11.馒头

12.南瓜、13.桔子、14.白糖、15.洋葱、16.蛋糕、17.饼干、18.鸡蛋、19.猪肉、20.海鲜、21.黄瓜 22.粟米、23.芋头、24.绿豆芽、25.山药、26.地瓜、27.藕

我认为含有淀粉的食物是: 我认为不含淀粉的食物是:

六、实践操作(共30分)

1.(5分)有两个相同的玻璃杯。其中在一号杯里面倒入了三匙醋,然后又小心的倒入一匙小苏打,这时把一根燃烧的细木条立即伸进杯里,我们会看到什么现象?二号杯里什么也没放,把一根燃烧的细木条立即伸进杯里,我们会看到什么现象?

(1)燃烧的细木条伸进一号杯里。燃烧的细木条伸进二号杯里。

(2)实验说明:醋和小苏打混合后产生了大量的,这种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说明这种气体 燃烧。(填“支持”或“不支持”)2.实验记录:品尝米饭,记录米饭发生的变化(6分)。

刚品尝时的味道:

咀嚼一分钟后的味道:

我推测的原因:

3.探究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变化(8分)。

(1)我们看到了什么现象?

(2)把玻璃片盖上,用手摸玻璃杯,有什么感觉?

(3)用燃烧的细木条伸人杯中,观察到什么现象?根据这个信息,你们可以做出怎样的推断?

(4)分析已经获得的证据,能判断出杯中的气体是什么气体吗?为什么?

4.探究铁生锈与空气有无关系(11分)。

(1)研究的问题:

(2)我们的假设:

(3)实验材料:

(4)实验方法:

(5)现象分析:

(6)实验结果:

七、简答(18分)

1、举例说说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方法(至少4种),并说明其中的科学道理。

2.米饭在嘴里开始不甜,咀嚼一会儿就会有甜味,这是什么道理?

3、白糖加加热后,会慢慢熔化变成液体状,继续加热就会烧焦变成黑色的焦炭状。这个过程中有物理变化吗?有化学变化吗?哪一步是物理变化?哪一步是化学变化?回答并说明理由。

4.放在厨房里的铁刀几天不用就会生锈,为什么?你有哪些预防铁刀生锈的好方法?

5、夏天到了,同学们都喜欢喝柠檬汽水,制作柠檬汽水需要哪些原料,怎样制作呢?

6、木条燃烧和木条折断发生的变化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第五篇: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二单元 溶解

1、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的)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且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和(沉淀)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

2、过滤实验中用到的器材有:(铁架台)、(漏斗)、(过滤纸)、(玻璃棒)、(烧杯)。

3、高锰酸钾是(紫黑色的固体)小颗粒,常被用来(消毒)和(防腐),但不能用手直接取,需要用(小匙)来取。

4、高锰酸钾进入水中时的状态:高锰酸钾投入水中时:(极少数溶解,沉入水底)。充分搅拌后:不能看到它的颗粒,全部溶解、变成了(均匀分布)、(紫色透明)的高锰酸钾溶液。

5、区别“物质在水中是否溶解”的方法有:(颗粒大小的变化)、(在水中是否均匀分布)、(是否有沉淀)、(能否用过滤的方法分离)。

6、胶水或洗发液进入水中的状态:先(浮在水面),再(下沉),然后(一缕缕的扩散),轻轻搅拌(部分溶解),充分搅拌(全部溶解),最后变成胶水或洗发液溶液。

7、(食盐、糖、小苏打、肥皂、胶水、酒精、醋、高锰酸钾)都能溶解在水中,形成了(透明、稳定)的溶液,(面粉、食用油、沙子、泥土、铁钉、橡皮、塑料)不能溶解在水中,形成的是(混合物)。

8、把食用油加入水中,食用油会(浮在水面上),说明食用油(不能)溶解于水,在食用油和水的混合物中加入少量洗洁精,振荡后,食用油(会变成乳状的液体),这说明(食用油在加入洗洁精后可以溶解)。

9、相同条件下,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要(强)。

10、轻轻开启一瓶汽水,用注射器吸出约1/3管汽水,再用橡皮帽封住管口,向外拉注射器的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气泡(变大),(变多)了,向下推注射器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气泡(变小),(变少)了。

11、水除了能溶解(固体)和(液体)之外,还能少量地溶解(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水中的动物和植物就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的。

12、汽水中的气体是通过(加压)或(化学方法)溶解的,所以瓶一打开,气体就冒出来了。

13、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跟(物体颗粒大小)、(水的温度)、(是否被搅动)有关。(切碎)、(加温)、(搅拌)等方法可以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14、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是有(一定限度)的,如100毫升水大约能溶解(36)克食盐。

15、溶解在水中的食盐能用(蒸发)或(加热)的方法把食盐和水分离出来。

16、给杯子中的盐水加热,可以分离食盐和水,需要的材料有:(蒸发皿、石棉网、酒精灯、三脚架、火柴、湿抹布)。

17、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个部分,(外焰)的温度最高,(内焰)其次,(焰心)的温度最低。我们用酒精灯的(外焰)进行加热。

18、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盐能够(溶解)在水中,也能从水中(分离)出来,人们就是利用了盐的这个特点,把海水引进盐田,用(太阳的热量)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最后析出(盐的结晶)。

19、酒精是(容易挥发和燃烧)的液体,万一有洒出的酒精在灯外燃烧,不要惊慌,可用(湿抹布或沙土)扑灭。

20、石棉网的主要作用是(均匀分部热量)。

21、水是世界上最常见的物质,它覆盖了地球表面的(70%)以上。但是世界上只有(3%)的淡水适用于人类使用,这些淡水存在于(湖泊、河流、小溪和地下)。

22、在做蒸发食盐水的实验中要在水(还未完全蒸发前)熄灭酒精灯。

23、酒精灯的构造包括(外焰、内焰、焰心、灯芯、酒精)。

24、浓盐水的底部有未溶解的食盐,可以用(加热)和(加水)的方法让它溶解。

简答题:

1、面粉、食用油、沙子、泥土、铁钉、橡皮、塑料溶解了吗?为什么? 答:没有溶解。因为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来。

2、海水怎么变成盐?

答:把海水引进盐田,用太阳的热量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最后就可以析出盐的结晶。

3、酒精和食盐都能溶解于水,它们都能无限地溶解在水中吗?

答:酒精能无限的溶解在水中,水也可以无限的溶解在酒精中,食盐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是一定的,他的溶解取决与水的多少,水多则溶解的多,水少则溶解的少,所以食盐并不能无限溶解在水中。

4、使用酒精灯要注意什么?(正确使用酒精灯的方法)

答:①点燃酒精灯时一定要用燃着的火柴,决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②用酒精灯加热时,应使用外焰。

③万一有酒精洒出在灯外燃烧,不要惊慌,可用湿抹布或沙土扑灭。

④加热完毕需要熄火时,可用灯帽将火盖灭,盖灭后需再重盖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绝对禁止用嘴吹灭。

5、过滤的具体过程是什么?

答:①将滤纸对折两次后,沿着一条边打开,放入漏斗中。

②让漏斗颈的底端(紧贴)烧杯内壁。③倒入液体时,要使液体沿着玻璃棒慢慢流入漏斗内,漏斗里液体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6、怎样把食盐水中的盐与水分离开来?(写出两种办法,并选择一种写出操作过程)答:使用的蒸发和加热的方法将盐与水分离开。

加热方法的操作过程是:①支起三角架,放上石棉网。②把盐水倒入蒸发皿中,进行加热。③等蒸发皿中的水分快要蒸发完前熄灭酒精灯。④蒸发皿中的白色颗粒就是盐。

7、什么是溶解?

答: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的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且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和沉淀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

下载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及复习题(大全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及复习题(大全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教案

    第五课《做框架》 【整体设计】 《做框架》一课是科学六上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的第五课。本课主要通过动手制作、实验活动,使学生认识和发现三角形框架是最稳定的结构,利......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 1、在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作(机械)。 2、(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做(简单机械)。......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1、2、 在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作(机械)。 (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做(简单机械)。3......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复习题

    第三单元宇宙 1、月球是地球的,在运动方式、体积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征等诸多方面同地球不同。 2、月球围绕地球方向运行。月球引力大约是地球的(1/6)。 3、1969年7月,美国的......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知识点

    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热 一、 热起来了 1.有多种方法可以(产生热)。 2.加穿衣服会使人体感觉到热,但衣服本身(不能)产生热量,它只能减缓身体向空气散发热量的速度,起到(保暖)的作用。 3......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合集)

    第二单元 动物 第一课 寻访小动物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动物具有多样性,动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不同的环境中生长着不同的动物。 过程与方法 会议和整理已有的对小动物的经验......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单元知识点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单元复习资料第一单元 水滴里的生物1、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微小的生命体,通常要借助显微镜才可以看清楚。▲2、世界上第一架显微镜的制造者是列文虎克,第一......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整理一、词语盘点 读读写写: 杰出 修筑 设计 施工 阻挠 控制 轰动 艰巨 毅然 铲平勉励 恶劣 泥浆 岔道 真挚 避免 朦胧 凄凉 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