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年级品德工作总结
2016——2017第一学期泾灵燕宝小学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总结
本学期,我承担了四年级的《品德与社会》的教育教学,一学期来,按照课程特点制定实施了教育教学,对学生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现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教学措施:
本学期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等直观教具和挂图,使学生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注重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从他们常见的社会事物和现象入手由远及近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堂上让学生联系自己、班级、自然社会多讲、多讨论,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在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培养教育。
二、多样化的情境式表演。
我们可以结合有关教学内容,开展多种形式的“情境表演”。教学中分别让学生角色扮演,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内容。当学生有了一定的道德认识,这时更应该给他们创设一定的情境。
情境表演对于学生来说比较真实、亲切,能使学生充分参与、积极表现,融入课堂教学,比较自然地主动发展,从而深化道德认识,内化道德情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为此,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要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
四、互动的小组讨论。
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因此,在教学时要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展开小组合作,使学生的主体得到了充分发挥,学生得到了“全身心”的投入上,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兴趣和注意力,特别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在有了更为真切的情感体验,有利于道德认识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同时也培养了合作意识,增强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节思品课就能解决的问题,为配合好思品教学,应有一定的强化规范训练,结合思品教学制定每周每月的规范目标,使课堂上的热情延伸到课外。经常不断地进行课后导行、巩固,才能使学生把热情倾注到所接受教育的内容上,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一学期的教育教学,教学效果良好,达到了预期效果。
第二篇:四年级品德教学工作总结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2012—2013学第一学期
本学期,本人还承担了四年级《品德与生活》课的教育教学工作,教学中把思品与生活课的教学同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是非评价标准,提高他们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自觉性和安全意识,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现对一学期来的教学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落实课程计划,完成教学任务 开学初,细心学习《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领会其教育思想,认真制定教学计划,做到有目的,有步骤地实施。把握教材特点,联系学生实际,适时拓展资源,注重人文关怀,做到有的放矢,保质保量地完成了教育教学任务。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课文教学内容和班的实际情况,教育学生在学习上要多动脑,不懂就问,课后多看课外书,汲取营养,增长知识,还要认真完成作业。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能全面把握目标,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
二、培养学生讲道理,不任性,尊老爱幼、勤俭节约的优良品质。在教学中结合课文内容教育学生,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要养成一个好习惯。遇事要讲道理,不任性,还要懂得尊敬老人、爱护幼小。生活要节俭,不浪费,做一个讲道理、懂礼貌、勤俭节约的好孩子。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儿时的生活经验会给人的一生带来深远的影响。因此,在上课时都特别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都以贴近孩子的生活。让孩子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感受社会生活的美好,懂得社会生活的规范,掌握参与社会生活的知识和能力。
三、追求教学的有效性,打好做人的基础。新的教学目标观告诉我们,培养一个人的品德不在于告诉他遵守多少道德规范、规则,最根本的是要让学生通过这些社会知识、规范和准则形成一定的、基本的待人做事的观念和态度,以及思考问题的取向。这些都是一个具有共生性特点的现代人必须具有的基本观点、基本态度,是他能够融入社会,立足社会,并能在社会生活中不断获得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我们在教学中有机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走进社会,真正学会生活、感悟生活。
四、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交通安全的重要性,从而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学生对所学的知识非常感兴趣,特别是在课堂上经常有一些学生提出他们非常感兴趣的问题。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交通安全的 重要性,从而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围绕这些课堂的生成资源来进行进一步的教学,这样大大调动了绝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对于品德与生活这一门学科知识的学习都是非常有效的。
五、结合教材内容与国家大事精心准备课外阅读资料,并开展相应的活动。通过阅读与活动进一步了解我们这个社会,了解我们民族曾经的灾难与屈辱,让学生通过大量翔实的历史与现实资料直接感受社会,感受历史,让他们对社会中的是与非、善与恶有一个更加感性的认识。社会知识只有与社会生活相联系,才具有更深的感染力,更深刻的教育意义。纵观得失,觉得品德与社会面对不同的学生,面对不同的内容,要灵活地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教学,并着眼于更开放的、更广阔的学习空间,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力争在短短的35分钟内开拓学生的视野,让他们对自己所处的这个世界更感兴趣,更想探究,更能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做自己的小主人,做社会的小主人。经过一个学期学习,同学们的思想觉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帮助别人,拾到东西上交老师等。教师应进一步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提高科研能力和组织教学的能力。还应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现代化教学手段和学科教学的整合,提高课堂效率。这样会更有利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第三篇:四年级品德教学工作总结
四年级品德教学工作总结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是学校的一门重要学科,回顾本学期的教学,已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也取得一定的教学效果,为了使今后的教学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总结经验,克服缺点。现将本学期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在教育教学任务中,本人尽职尽责。按照大纲要求制定并实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做到开学有计划,学期末有总结。教学中钻研教材,探索性的尝试设计种种教学方式,以新教材理念为指导,不断反思积累经验,寻找有效的教学途径。教学中把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同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是非评价标准,懂得何谓善、恶、美、丑,提高他们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自觉性和安全意识,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
二、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所体现的道德对儿童的发展具有直接的教育意义。一切从学生出发,关心爱护班级的每一位学生,尊敬他们每一个人所享有的权利和每一个人具有的独特价值,平等对待所有的学生,是上好《品社》课的前提。从人道的角度出发,尊敬儿童的差异和感受,如怎样做才能使有些学生的自尊不受到伤害,在表扬部分学生的同时,不要让其他学生感到自卑;再考虑大多数学生的需要时,不让个别学生感到孤独;以鼓励性评价为主,尊重儿童发展的差异。
三、与少先队活动紧密结合。例如学校在进行抗震防火逃生演练时少先队都会提前通知的。如果正好逃生演练前一天正好有品德课,就可以讲一讲在逃生的时候应该怎么做:例如地震应先用双手护住头;火灾应用手绢捂住鼻、口,当然也应该告诉学生如果你忘带手绢可以用衣服等代替也要跑,不能等着让火烧死等。
四充分利用电教媒体,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我们在思品课教学中,充分发挥电教媒体的作用,使学生乐学、爱学、会学。例如教《产品的包装》一课如果课前让学生搜集绿色食品、无公害水果、无公害农产品的标志,学生未必认识。于是我就从网上搜集了这些标志,做成课件,上课展示给学生看,学生第一次接触这样新鲜名词,他们一定会记忆犹新,日后再购买商品他们一定会注意这些标志的。
五、充分利用课文内容来教育学生要团结同学,帮助同学,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善心,培养学生有一种积极的上进心和集体主义感。
当然,在教学中也有不足之处,有待于今后的教学中努力改进,为教育教学工作作出应有的贡献。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进一步学习新课程标准,进一步改革课堂教学,让学生通过自主参与、体验实践、探索研究等方式提高思品课的教学效果。
史文全
2013.1
第四篇:四年级品德教学工作总结
四年级品德教学工作总结
思品教学要以儿童生活为基础,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追求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开放性的思品教学就是从多方位多角度改变传统的思品教学的某些弊端,使思品教学充满思辩色彩,充满生机活力。它以大思品为理念,以开放的氛围为前提,以开放的课堂为核心,以开放的实践为基本渠道,以主体参与贯穿始终,以提高思品教学实效为根本,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为终极目标。现将本学期四年级的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广阔的教学阵地。
开放教学要打破教学场地的限制,除了在教室教学外,还可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到教室以外的场所去进行教学活动。
二、互动的动态式讨论。
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因此,在教学时要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开放的动态式讨论、小组合作形式,使学生的主体得到了充分发挥,学生得到了“全身心”的投入上,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兴趣和注意力,特别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在有了更为真切的情感体验,有利于道德认识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同时也培养了合作意识,增强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三、多样化的情境式表演。
我们可以结合有关教学内容,采用讲故事、听歌曲、情感朗诵、角色游戏、小品表演、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的“情境表演”。教学中分别让学生角色扮演,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内容。当学生有了一定的道德认识,这时更应该给他们创设一定的情境。
情境表演对于学生来说比较真实、亲切,能使学生充分参与、积极表现,融入课堂教学,比较自然地主动发展,从而深化道德认识,内化道德情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设计开放式实践活动。
《课标》中提出“教师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优化思品课堂教学,就是要有意识地挖掘教材中的社会因素,由课堂延伸到课外,依托教材,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将校园、家庭、社会等一切有利于学生明理、导行的场景都当作课堂,“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切实提高思品教育的实效。
1、与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
我们的作业设计要冲破封闭的圈子,向课外延伸,跟生活接轨,结合相关的教学内容,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变得生动、活泼、有趣。
2、与少先队活动紧密结合。
学生的天性是乐于自己探索,好游戏、活动,课堂上的说教再生动也缺乏形象性、参与性,而少先队活动可融思想性、趣味性、艺术性、知识性、参与性于一炉。因此,作为教师,要不失时机地把思品教学与班队活动结合起来,从班队活动中深化思品教育。
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节思品课就能解决的问题,为配合好思品教学,应有一定的强化规范训练,结合思品教学制定每周每月的规范目标,使课堂上的热情延伸到课外。经常不断地进行课后导行、巩固,才能使学生把热情倾注到所接受教育的内容上,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运用开放式的评价考核。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获得反馈信息,促进儿童发展。
实施思想品德教育课开放化,将引起教学结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的变化。总之,只有真正改变过去从教材到课堂封闭、单一的思品教学模式,从多方位、多角度、多渠道加强思品教育,才能真正提高思品教育效益,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第五篇:四年级品德教学工作总结
高县羊田乡中心校
2013年春期四年级二班品德与社会科总结
教师:邓 秋
《品德与社会》是以儿童的生活逻辑为依据开发的综合性课程,存在着大量的道德因素;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教育。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所体现的道德对儿童的发展具有直接的教育意义。一切从学生出发,关心爱护班级的每一位学生,尊敬他们每一个人所享有的权利和每一个人具有的独特价值,平等对待所有的学生,是上好《品社》课的前提。从人道的角度出发,尊敬儿童的差异和感受,如怎样做才能使有些学生的自尊不受到伤害,在表扬部分学生的同时,不要让其他学生感到自卑;再考虑大多数学生的需要时,不让个别学生感到孤独;以鼓励性评价为主,尊重儿童发展的差异。
在教育教学任务中,本人尽职尽责。按照大纲要求制定并实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做到开学有计划,学期末有总结。教学中钻研教材,探索性的尝试设计种种教学方式,以新教材理念为指导,不断反思积累经验,寻找有效的教学途径。教学中把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同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是非评价标准,懂得何谓善、恶、美、丑,提高他们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自觉性和安全意识,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
与少先队活动紧密结合。例如学校在进行抗震防火逃生演练时少先队都会提前通知的。如果正好逃生演练前一天正好有品德课,就可以讲一讲在逃生的时候应该怎么做:例如地震应先用双手护住头;火灾应用手绢捂住鼻、口,当然也应该告诉学生如果你忘带手绢可以用衣服等代替也要跑,不能等着让火烧死等。
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我们在思品课教学中,充分发挥电教媒体的作用,使学生乐学、爱学、会学。例如教《珍惜生命》一课,如果课前让学生认识绿色食品、无公害水果、无公害农产品的标志,学生未必认识。于是我就从网上搜集了这些标志,做成课件,上课展示给学生看,学生第一次接触这样新鲜名词,他们一定会记忆犹新,日后再购买商品他们一定会注意这些标志的。
由于我的知识很有限,再加上我是外地教师,认识的人不多,所以有的课需要请人做报告我没好意思请。例如电视剧的制作流程我不是很懂,所以很难讲明白。再比如说,请一个人我们地区的道路变化,我也没好意思请。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进一步学习新课程标准,进一步改革课堂教学,让学生通过自主参与、体验实践、探索研究等方式提高思品课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