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课题阶段小结(三)(推荐)
课题阶段性小结
(三)近几年来,我镇顺应时代发展趋势,遵循素质教育的规律,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最终目的,开展了各种各样的教学教研活动。在此背景下,我课题组结合本镇教育教学的实际,及时申报了《初中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这一课题,广泛地开展了这一课题的研究活动。经过两年来的研究和实践,已初步取得了较好的课题研究成果。先进教育理论的学习、先进教育观念的确立、先进教育技术的掌握、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等已成为广大教师的自觉行动和追求目标。教师、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以提升:过去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已失去了它的市场,一个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的教风与学风正在进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了很好的激发,自主学习的时空渐趋拓宽,同时,学生的个性特长也得到了发展,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了快乐,学生整体素质也得到了提高。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
为使课题研究成果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力求体现如下目标:
1、全面性。调查、研究的对象都倾向于全镇所有中学教师与学生,并尽量涉及到周边乡镇的教师与学生。力争研究结果对所有的中学教师都有所参考、借鉴作用。
2、主动性。在课题研究的每个阶段,充分调动每一位教师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调动所有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教师认识到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让学生认识到快乐学习不仅仅收获的是优异的学业成绩,更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智商。
3、探究性。本课题的精髓是快乐学习,学生只有快乐学习,才能提高、才能前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快乐学习的重要体现。教师的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中,只有敢于质疑、敢于挑战、敢于探究,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才能不断得以取得前人没有的成果。学生才会快乐阅读发挥到了淋漓极致。
4、合作性。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是培养教师、学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的关键。教师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合作探索、相互沟通,通过此过程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二、课题研究的管理
1、明确职责,确立研究目标。
在相关的理论指导下,我课题组成立由金盘岭中学政教主任为课题组长、八位各学校骨干教师任成员的课题组,并对各成员进行了具体细致的分工,同时要求研究中注意互相之间的渗透性,注意定期交流,互相学习帮助。依托本镇教师、学生,触及附近乡镇教师、学生,求真务实地开展了本课题的调查和研究。
3、注重交流,及时总结经验。
本课题组分工明确,但是课题研究中不能剥离,各成员都了解了工作任务之间的相辅相成的关系。同时注重引导全体教师、学生积极参与到本课题的实践操作中去,使如何让学生快乐学习数学的研究有实用价值。课题组举行经常性的交流探讨,认真积累资料,及时总结经验。并按照课题书计划的安排,按时写出课题论文。
三、课题研究的策略
在课题的研究和实践中,为实现课题目标,本课题组主要采取以下策略:
1、创设情境
课堂教学过程是学生的认知过程,又是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愉悦的学习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以最佳的心理状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2、设疑质疑
人的一生正是从问题开始,人的生活主题就是解决一系列与生活有关的问题,所以问题是学习的开始,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引子。“疑是思之始,学之端”。疑是学习的向导,只有不断地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既受到失误的警醒,又不断地品尝成功的喜悦,学生的思维能力才会得到发展。
3、自主学习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条件下,人们对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开始予以重视,进行这方面试验的老师也愈来愈多。这对研究和探索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形成规律以及具体的途径和方法等是很有意义的,也是很有必要的。
4、合作学习
教师要抓住契机,引导合作。现代教育理念认为,一个人今天在学校的学习方式,应与他明天的社会生存方式保持内在的一致性,而合作学习正是这种一致性的切入点。合作学习是新课标倡导的一种有效地教学策略,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合作学习的精神和能力,学会在合作中自主探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素质全面提高和人格的完整。
5、培养情感
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她,只有爱孩子的人,才可以教育孩子。”可见,爱的力量是至高无穷的。如今,许多农村孩子成为“留守儿童”。对于父母不在身边的学生,我们要给他们送去如父母般的温暖。有那么多关心爱护他们的教师和同学在一起,使他们觉得学习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6、兴趣作业
只有将学习的内容放到具体生活情境中去,让学生在具体的、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去学英语,体验英语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得以巩固,激起学生的创新激情,促使学生向更高目标挑战。
7、激励评价
评价具有监测和激励等功能。学习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适时的学习评价,教师可以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调控教学。科学的评价可以有力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活学生的思维。
8、体验成功
学生认识的提高,困难的克服,最终要使他们能看到自己付出劳动后所取得的成绩,感受到成功的乐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因人而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使基础好的学生有奋斗目标,基础差的学生看到希望。在考试时,不能出偏题、怪题为难学生,使多数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能有所提高,并使他们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五、课题研究的成效
两年来,我课题组进行了《初中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这一课题的研究,付出了一些劳动,也取得一点的成果。
1、对初中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的研究形成了初步的经验和成果。本课题组对此方面的研究花费了一定的心血,做了较大的努力,取得一点成绩,对今后初中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在这方面的教育研究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2、对全镇教师教学研究的积极性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本课题组课题研究的开展,是教师看到了课题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重要性是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整体教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课题研究显得非常重要。必要性是课题研究的开展,也是教师本人申报高级教师的必要条件之一。
六、努力方向
课题研究中,本课题组做了大量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此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还存在着许许多多不足的地方,因此,提出如下努力方向:
1、继续加强学习与交流,不断提高教改水平。
为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我们将继续加强科研能力的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教研水平。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是今后将此课题不断深入研究,不断提高成果的前提。
2、对课题研究中的比较薄弱环节争取今后有突破。
本项课题研究中,我们觉得培养阅读兴趣的研究比较肤浅。由于以前所涉及的工作对象主要是教师,所以对教师一块的研究比较侧重,而对学生一块的研究有所欠缺。今后,我们要多关注国内外涉及本课题内容的教研动态,及时发现,及时学习。争取今后在薄弱研究环节中有所突破。
最后,我们坚信,只要我们所有教育同仁不断努力,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采用先进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学生就会在自主探索的学习中享受到浓浓的乐趣,蕴藏着的无限创造潜能就会尽情地释放。我们的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得到提高。
2017年7月
第二篇:课题阶段小结一、二、三
《小学语文第二学段渗透绿色环保教育的策略研究》
实施计划 杨静 第一阶段实施计划
本课题实施的第一阶段属于准备阶段,时间是(2012、8——2013、2).主要工作是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新课程理念,素质教育理念。收集资料,制定方案,做好课题的研究准备工作。具体安排如下:
1、成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和课题研究小组,把课题的研究工作纳入学年整体工作计划及学校教研工作计划中。
2、组织课题组成员并且明确分工。通过学习,树立课题组成员的科研意识。
3、组织课题组成员制定课题研究和实施方案。在第一阶段充分学习的基础上,对课题的成果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论证,规定了课题研究时间安排和课题研究的具体任务。
4、组织课题成员集中学习课题的相关知识,课题的实施方案,提高对第二阶段课题研究重要性和必要性,明确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小学语文第二学段渗透绿色环保教育的策略研究》
实施总结 杨静 第一阶段实施总结
通过第一阶段的准备、学习,本课题第一阶段的工作作如下小结:
1、成立了课题领导小组和课题研究小组,把课题的研究工作纳入学校的整体工作及学校的教研计划中,使课题获得强有力的支持。课题组的成员构成主要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并有主管卫生的书记及信息技术教师参与,为课题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2、树立了课题组成员的科研意识。对于在一线的教师来说,教好书,提高学生的成绩就是教师的职责。很多老师不愿意进入科研这一行列,因为他们不知道“研究什么”“怎样研究”“研究的意义在哪里”。针对普遍存在的这种情况,课题研究领导小组组织课题研究小组成员按时参加学习,学习科研方面的理论知识,树立成员的科研意识。
2、认识了教育科研的意义。课题研究领导小组与课题组成员进行了“研究什么”“怎样研究”“研究的意义在哪里”等方面进行交流,带领课题组成员钻研教材,界定哪些课文、哪些活动能较好地支撑课题的实施,实施以后能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在这种交流交流中,成员们认识到科研其实并不难,科研来源于教学中的实践,与教学紧密相连,参与教育科研既能提高教学质量,又可以让自己从“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小学语文第二学段渗透绿色环保教育的策略研究》
实施计划 杨静 第二阶段实施计划
本课题实施的第二阶段属于研究、实施阶段,时间是(2013、3——2014、8).主要工作是组织课题组成员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课题研究活动,认真做好有关材料的收集、整理、存档工作、定期检查实施进度,落实研究成果。
1、总结课题成员在第一阶段中教育思想及教学工作等方面的情况,与成员交流在实验初期的薄弱环节和突出的问题,分析原因,制定改进措施,把寻找问题,制定措施,解决问题等融合在一起。
2、课题组成员学习理论知识,借助“他山之石”充实课题研究方法。
3、组织课题组成员撰写论文,教学设计,制作课件,收集教学课件。学生成果展现,主要以学生的实际行动、环保作文,手抄报展现。
4、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利用联片教研活动的机会,请到我校听课的老师为课题提出建议;充分发挥高级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垂范作用,为课题的实施作指导。
5、定期召开课题成员座谈会。《小学语文第二学段渗透绿色环保教育的策略研究》
实施总结 杨静 第二阶段实施总结
本课题实施的第二阶段属于研究、实施阶段,时间是(2013、3——2014、8).主要工作是组织课题组成员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课题研究活动,认真做好有关材料的收集、整理、存档工作、定期检查实施进度,落实研究成果。初步小结如下:
1、定期召开课题成员座谈会。在会上总结了课题成员在课题实施阶段中教育思想、教学行为的落实及教学工作等方面的情况,与成员交流在实施阶段中薄弱环节和突出的问题,分析原因,制定改进措施,及时调整研究方案。把寻找问题,制定措施,解决问题等融合在一起。
2、定期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理论知识,借助“他山之石”充实课题研究方法。
3、课题成员以课堂为实验室,在教学中贯穿环保教育理念。王兰、田娅老师同课异构,执教了《小村庄的故事》,在教学中贯穿的环保理念是:人与大自然要和谐相处,只有人类爱护大自然,大自然才会回报人类,如果人类破坏了自然的平衡,大自然也会报复人类。借此机会,田娅老师相机增加了小练笔:洪水过后,存活的村民回到村里了,看着被洪水冲毁的村子,„„;王兰老师执教的《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育孩子保护环境,保护自己生存家园的重要,在学习中总结出:没有自然,人类就不能生存,这是不变的法则,人与自然是互为依存,彼此作用、谁也离不开谁。杨静老师执教的三年级的《彩色的秋天》,王兰老师执教的三年级的《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两篇语言优美的文章,执教老师在教学中,除了充分体会语言文字的优美之外,还贯穿了环保的理念:只有保护好生态资源,才会让我们的祖国在春夏秋冬四季那么美丽。曹红梅老师执教的《北京的颐和园》,在欣赏古迹建筑的同时,渗透进不要在古建筑上乱涂乱花、不要乱丢垃圾的环保知识;课题组成员以良好的环保意识和知识去教育和感染学生,发挥课文的环保教育功能,为良好的环保教育奠定基础。促使学生人人心中有环保,人人树立环保的崇高理念,并用自己的行动投身于环保。
4、实验教师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参观使学生树立环保意识。例如,教给学生环保知识,同时带学生参观学校、建水环境优美的小区,让学生体验美化环境带来的美好享受,使学生明白为什么要保护环境,然后指导学生怎样保护环境,从而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环保行为。学生环境保护意识提高了,就要将意识转化为环保行为,这才是进行环保教育的目的。环保教育需要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来提高其对保护环境的能力。因此,实验教师通过具体的环保行为影响学生。如教师倡导学生捡废纸,给校园内的小树浇水,收集废旧物品,利用废旧物品进行模型制作„„这些看似芝麻绿豆的小事,却能让学生不知不觉地增强环保的意识。让学生参与有关环保的活动。小学生喜欢参加活动,实验教师把环保教育精心组织设计到各种活动中,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教育学生为家乡环保作贡献时,开展了这样的队日活动:首先,让学生说一说家乡环境的美丽、家乡的特产,让学生感受到家乡的可爱和动人,从而激发学生对家乡环保的兴趣,让学生感到环保就在我身边,我是家乡环保的一员;然后,又组织学生表演一些不环保的行为,让学生对照、参考,进行比较;最后,让学生针对家乡环保的现状,说说自己对家乡环保的建议,准备为家乡的环保做哪些事。在这样一个轻松、和谐、自主、参与的氛围中,学生受到了良好的环保教育。
5、在课题的研究阶段,课题成员把自己实践中的发现、收获、问题等进行总结与交流。课题组长组织课题组成员撰写论文,教学设计,制作课件,收集教学课件。学生成果展现,主要以学生的环保实际行动、环保作文,手抄报等来体现。王丽萍的《》„„;赵云果的《浅析培养小学生的环保意识》获省级三等奖;这些奖项的获得,记录了课题研究这个阶段中走过的历程,又反映了课题研究取得的研究成果。
6、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利用联片教研活动的机会,请到我校听课的老师为课题提出建议;充分发挥高级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垂范作用,为课题的实施作指导。
《小学语文第二学段渗透绿色环保教育的策略研究》
实施计划 杨静 第三阶段实施计划
本课题的第三阶段属于总结阶段,时间为(2014、9——2014、10).本时间段主要收集、整理实验成果,撰写实验报告,汇编所有课题资料,申请专家评审鉴定。
1、收集相关论文、课件、教学设计等材料、进行资料分类整理。(主要由教科室主任曹红梅负责)
2、进行总结与反思,进一步修改理论模式。
3、召开课题组人员会议,撰写研究报告。
4、召开最终研究会成果汇报会,邀请有关专家参加。
5、申请结题,接受上级验收。
《小学语文第二学段渗透绿色环保教育的策略研究》
实施总结 杨静 第三阶段实施总结
通过2年多的研究,在《小学语文第二学段渗透绿色环保教育的策略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
参加的教师成员不仅在观念上得到更新,在实践中也不断提高。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们懂得了通过课堂、活动等手段渗透环保教育,可以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效果。教师结合环境因素,利用课堂这个主阵地,在教材中渗透环保教育理念,做到“渗于其中、富于其中”,达到了育人的效果。课题开展以来,我们共写了论文()篇,阶段计划、小结共3份,共收集到课件()份,课堂实录()份,优秀教学设计和案例()篇。这些成果,证明了课题实施以来,课题组成员紧紧扣住实验课题开展工作并有效落实。
通过两年的实践、研究,大部分学生树立了环保意识,认识到保护环境不仅是小学生的义务,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在行为上,在思想上,很大一部分学生有了很大的变化。首先,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了。一直以来,我校的部分学生随手乱丢垃圾已经是普遍现象,操场上,花丛中,楼道口,楼梯上都会出现彩色的塑料袋。自从课题开展以来,建立了评价机制,学校组织人员定期不定期地进行检查,设立操行评分,并且在校会上对捡垃圾的同学进行表扬,对随手乱丢垃圾的学生进行批评及帮助,随手丢垃圾的现象逐渐减少,有的学生会主动捡起地上的垃圾,实验班级的学生在班级中收集同学喝水的饮料空瓶,同学做完的作业本,凑齐一堆,装满一袋,就提到废品收购站卖,班上变得干净了,校园也变得干净、整洁了。
其次,变废为宝,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了。实验班级的学生在劳动老师的带领下做手工。有的学生用废瓶子做花瓶,有的用鸡蛋壳做不倒翁。在与实验班级的学生交流中得知:有的学生用废纸筒把家里乱七八糟的网线、电话线等都放入纸筒里,既整齐,又实用。有的学生周末跟妈妈上街,看到妈妈随手乱丢废纸,他们也会及时阻止家长的做法。
组织课题组成员回顾工作,反思实验过程中的得与失,课题组长写实验报告。研究后存在的问题:
1、教师对环保的理念的渗透、宣传,范围不广,方法不多。
2、部分学生环保意识不强,随手乱丢垃圾的举动还存在。
3、辐射面不广。
第三篇:课题阶段小结
外国语学校小学部于XX年初申报了课题“小学班主任专业化发展中人文关怀的实践研究”。在获得批准立项后,就开始了研究,现在把第一阶段的研究情况汇报如下:
一、申报的基本理念。
目前的教育科研课题研究真可谓“课题林立,研究繁多”,但是在这繁华的背后,存在着十分严重的虚假与浮夸。我们认为,与其提出一个被证明了无数次的正确假设,进行重复性的研究,不如根据我校的工作特点和实际情况结合目前的课改需要,做一些实在的探索与思考。于是,我们把课题研究的重点放在如何提高班主任专业化水平这一问题上。本课题既是小学部新立项的课题,也是我校近年来在班主任工作方面研究的继续和深化。
二、对研究课题的论证。
(一)课题名称:
“小学班主任专业化发展中人文关怀的实践研究”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
1.关心学生需求,满足学生需要。
2.学会赏识,激发自信。
3.走进心灵,建立互相信赖的情感关系。
4.优化班级文化,陶冶学生情操。
5.提升学生精神品位,丰富学生心灵世界。
6.唤醒学生主体意识,塑造学生独立人格。
7.培养生命意识,建构终极关怀。
(三)研究的重点难点:
1.通过课题研究,提高班主任专业化素质,提升班主任人文关怀的德育理念,使教育者成为真正的精神关怀者,把受教育者的精神成长、人格完善作为自己关注的重心,从受教育者的实际需要出发,引导他们去探寻人生的意义,和谐地与人相处,实现精神的成长和超越。
2.以生命学、社会学、心理学等人文科学为理论指导,通过研究形成该课题系统的实验方案、教育途径、内容与方法。
3.研究中确立平等教育的思想,充分尊重研究主体,创设科学的人文教育环境。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研究的意义:
1.本课题研究是我校发展的需要。
(1)张家港外国语学校地处经济发达的苏南地区,是一所有8年历史的股份制新学校,学生的家庭条件相对优越,许多学生在家养尊处优,倍受宠爱,心理脆弱,人情味淡化。反映在相应的行为方式上,就是对人不感激,对物不珍惜,对己不尽心,对事不尽责。
(2)我校是一所寄宿制学校,由于家庭客观因素,许多孩子从小学一年级起就开始住校,只有在周末才能与父母见面,他们年龄小,辨别是非能力差。遇到困难或心理不愉快,如果缺乏适当而正确的引导与沟通,容易对学习、对生活产生认识上的困惑与偏颇。作为教育者,应该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关注孩子的精神成长,引导每一个孩子认真对待生命中的每一天。所以,对少年儿童给予人文关怀,是我校发展的现实必需。
2.本课题研究是班主任专业化自身发展的需要。
德育是班主任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班主任专业化自身发展,呼唤着德育人文关怀的理念,呼唤着德育人文关怀的教育内容和方式,其真正的旨意就在于强调在德育的实践中,使德育的引导、教育作用真正达到对人的现实关怀和终极关怀的统一,创造良好的社会人文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促使学生达到自我觉悟、自我塑造和自我生成的人生境界,使学生自身的建设有可能真正地转化为现实。强调德育人文关怀应成为班主任专业化德育发展的方向。
(五)研究的方法:
1.观察法:通过观察收集资料,加强课题研究的客观性、真实性和科学性。通过观察,了解学生反常的情绪反应,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研究活动。
2.调查法:通过调查,了解学生当前主要的人文关怀缺失,掌握第一手客观真实的材料。
3.个案研究法:认定研究对象中的某一特定对象,加以调查分析,弄清其特点及其形成过程进行研究。
4.行动研究法:使人文关怀在发展中进行研究,在过程中进行研究。
5.经验总结法:对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和经验及时进行总结、研讨,以指导课题的实践工作。
三、课题研究的进展
(一)注重实践研究。
1.成立子课题研究小组。
期初,我们对子课题的研究进行了分工,每一位班主任都是课题研究的实践者。我们坚持班主任学习和例会制度,结合工作实际,组织班主任学习有关教育理论和班级管理知识.学习有关领导,专家,兄弟校优秀班主任经验;将《班主任》《辅导员》《德育报》等刊物上有实际指导作用的优秀文章印发给班主任;选送青年班主任参加市骨干班主任培训,心理健康辅导员培训.这些做法对提高班主任的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起到了一定作用。
2.每月组织开展优秀班主任经验交流会。我们将我校优秀班主任的经验作为宝贵资源加以开发利用,让这些老师介绍自己的经验和体会,畅谈班主任工作的苦与乐,共同探讨班主任工作中人文关怀的点滴经验,探讨如何改进教育方法。通过交流,使青年班主任懂得,优秀班主任成长的动力来自于“五心”――爱心,细心,耐心,恒心,关心,来自于对工作的热情,来自于对事业的追求,来自于心甘情愿的奉献,从而自觉加强师德修养,不断完善自我,学会反思,逐渐成熟起来.在彼此的带动下,班主任积极探索,形成自己班级的教育教学特色。
3.每月组织班队活动研讨。
班队活动课是班主任老师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途径,一次精心设计的班队活动所起的作用远胜于一百次空洞的说教。为促使班主任老师精心设计好班队活动课,我们组织全体班主任在校内开展班队活动观摩与研讨活动。主题由承担活动的班主任老师自主拟订,要求结合研究课题,立足学校德育工作。经过充分的准备之后,着统一校服,向全校班主任老师公开展示。活动中,每人认真填写“班队课听课记录表”,活动后,结合刚才的呈现加入自己的思考,在“评议”一栏中写下自己宝贵的看法。
这样的活动,引起了班主任老师对班队课的重视,提高了班队课的实效性,也给学生带来了难忘的经历,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
(二)注重理论学习。
1.学习“班主任专业化”理论,提高思想认识
开学初,积极引导班主任学习《人民教育》中有关“班主任专业化”知识,组织阅览魏书生、李镇西等班主任专家手记,通过理论学习使广大班主任思想统一,认识明确:构建全员参与,团队合作,组织互动,共同发展的学习型组织是班主任实现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发展的需要;也是改进班主任组织工作,推进骨干德育建设的最佳选择。
2.加强班主任培训,锻造优秀班主任。
根据我校对班主任工作的调研,结合学校办学思想和队伍现状,采取学习基础理论知识与先进经验相结合,自学研究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方式,面向全体,分层推进,突出骨干和青年班主任,旨在使参加培训的教师学会运用教育理论分析教育现象,运用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研究,逐步提高教育能力。从而建设一支师德水平高,认识能力强,思想观念新,懂科学,会管理,适合现代学生教育的班主任队伍。这不仅仅是学校德育教育工作,指导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
(三)注重整理归纳。
所有的研究都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思考与归纳,所有的成果都是思考结果的整理与实施。所以,在研究过程中,对思考研究的结果,我们注意做到行动实施与文字整理并重。
1.形成了规范的班队活动模式、班级管理模式。
2.提供有效平台,促进科研成果的交流推广。以校园网、校报、校教科研信息等为校级阵地,为广大教师提供发表自己文章的交流自己科研成果的平台。以校园网络平台为窗口,进一步鼓励每位教师撰写教育教学案例、教育叙事、教学论文等,并积极发送至“博客”,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教育资源的共享,营造乐于探索教育科研的浓郁氛围。
3.组织教科常规检查评比,加强宣传工作。本学期,我们与学校总部合作编印校报3期,校教科研信息5期,小学部教科研信息2期。进行了校级教科研论文随笔、案例评比,评选出一批优秀论文,并把优秀论文推荐到报刊发表、参加校级以上论文评比。一学期来,教师在省、市级刊物发表、获奖文章30篇,学生发表文章、竞赛获奖25人次。
4.组织评比班主任优秀手记,并结集编印《走进心灵》教育叙事集。
四、存在问题:
1.课题组成员的理论知识仍较贫乏。虽然我们加大了课题组成员理论知识的学习,但在很多专业知识上,掌握的深度不够,阻碍了课题的研究。需要专家的专业引领,对我们的实验作出适时评价,为我们研究指明方向。
2.课题研究还需进一步深入,各子课题的研究工作要深入扎实。
3.由于此课题涉及的学科、教师都很广泛,参与性强了,但带来了实验资料的收集量很大,不便于汇总及提升。对于实验中所获得的经验,缺乏高质量的理论总结。
五、改进措施:
1.通过各级各类培训,提高已有师资的科研水平。鼓励教师不断学习,将最先进的教育理论与经验充实到自己的教育教学中来。
2.积极创设条件,邀请教育研究专家对我们的课题研究提出切实的意见和建议。根据阶段计划,各子课题组及时做好研究工作小结,学校课题组定期与专家组联系,及时将课题开展情况向专家汇报,取得专家的及时指导。
3.通过考核奖励机制,激励实验教师积极探索,积累高质量的实验成果。
六、后继研究设想。
1.推广、应用上阶段的成果,进一步加强“内阁式”班级管理模式研究、班级文化建设与学生健康发展的关系的研究,不断完善班队管理模式。
2.形成科学系统的“人文关怀”班级、班主任工作考评机制。
3.深入子课题研究,激励教师人人参与小课题研究。
4.及时总结推广经验,加强宣传力度。
5.加强过程性资料的积累与整理。
第四篇:课题阶段小结(推荐)
《开展“快乐课外阅读,打造书香童年”活动课研究》
课题阶段小结
一、课题的研究目的《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必须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要引导儿童天天看书,终生与书籍为友,这是一天也不能断流的潺潺小河,它充实着思想的江河。”但是,加大学生的阅读量,仅仅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长期以来,尽管许多专家、学者呼吁加强对学生的课外阅读的指导,但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课外阅读没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另一方面,学生的课外阅读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进行必要的指导。
2012年9月, 我校启动了新一轮的微型课题研究,我准备以《开展“快乐课外阅读,打造书香童年”活动课研究》为题进行课题研究,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爱上阅读,让阅读成为陪伴其终生学习的良好习惯。
二、本阶段课题研究情况
(一)调查学生的阅读现状
我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本班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了调查。所调查的项目,不仅有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数量、阅读形式,还涉及了学生的阅读质量以及家长的参与度,为马上开展的研究工作做准备。
(二)扎实进行理论学习
理论是实践的依据,只有在正确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才能体现出更高的价值。因此,我利用课余时间,广泛收集了与课题相关的学习资料,潜心学习。我阅读了《语文新课程标准》《提高青少年阅读能力的方法与技巧》《让阅读伴随成长,让生命浸染书香》《带着孩子快乐阅读》《教师要学苏霍姆林斯基》等大量文章,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用先进的阅读指导方法和理念,指导即将开展的课题实践。
(三)制订阶段课题实施计划
为了使本次课题活动能有条不紊地进行,我在认真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后,和本年级其他老师进行了讨论,制订出了一份详细的课题实施计划,保障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四)推荐合适的课外读物
给学生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是教育者极重要的任务。我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学生的兴趣为中心去考虑,综合开发课外阅读的源头活水。于是,我们向学生推荐了《安徒生童话》《西游记》《 爱的教育》等经典儿童文学,也让《哈利·波特》《淘气包马小跳》《沈石溪动物小说全集》等新时代的读物进入学生的视野。让这些名家名篇温暖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心中善良的、温柔的一面,纯净学生的精神世界。
(五)教学生制定可行的阅读计划
计划是行动的保护伞。计划像一座桥,连接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和你想要去的地方。所以,制定阅读计划对于开展阅读活动的小学四年级学生来说,相当重要。我教学生从自身实际出发,制定短期阅读计划。制定阅读计划时,要求学生做到“详、实”,要写清楚每天该看什么书、看多长时间,安排好自己的阅读活动。按计划开展阅读活动,是阅读活动落到实处的关键,更是学生意志力的体现。计划的顺利实施,贵在坚持。由于学生年龄还小,自控力差,困难也就更大。因此,我发动家长参与其中,指导、督促孩子按计划进行阅读,让计划发挥其指导作用。
(六)重视阅读方法的引领
我们不仅向学生推荐合适的课外读物,还注重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如:质疑阅读法、思考阅读法、档案阅读法等。同时,经常组织学生开展讨论,让孩子就书中的角色、情节、书本如何等内容为题展开讨论,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其中的精华,敢于说出自己的见解。
(七)发挥家长的作用,开启“亲子阅读”
学生课外阅读的地点,大都在家里,这就需要广大的家长配合、督促。“一个家庭中没有书籍,等于一间房子没有窗子”,如果家长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与孩子一起挑选读物,一起参与阅读,孩子们课外阅读的积极性会更大的,效果会更佳的。因此,我们及时召开了家长座谈会,向家长明确了课外阅读的意义,希望家长为孩子布置一个独立的阅读空间,向家长介绍进行“亲子阅读”的方法,推荐适合四年级学生阅读的书籍,倡议定期购买或借阅书籍,诚邀家长和孩子一起读书,营造“亲子阅读”的氛围。最后,我希望家长能对孩子制定的阅读计划进行指导,定期进行检查,督促孩子按计划进行阅读,使计划不流于形式,保障阅读活动的有效开展。
(八)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激发阅读兴趣
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系列活动,为学生搭建一个个读书成果展示平台,不但检验了学生读书的效果,还让学生在交流中分享阅读的乐趣,进而提高阅读课外书的兴趣。
1.做读书笔记
学生一开始进行课外阅读时,我们就鼓励他们做读书笔记,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我教学生把书本上精彩的字、词、句、段、篇勾勾画画,或记在笔
记本上,或制作成阅读卡,以积累语言文字,丰富写作素材。通过展示读书笔记、阅读卡,老师可以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适时给予合理的阅读建议,2.开展读书交流会
不定期开展推荐优秀读物的活动,讲一讲各自近期所看的书籍,谈一谈自己读后的感受和收获,学会与人分享读书的乐趣。因此,通过老师向学生推荐书籍,学生之间互相推荐书籍,使《窗边的小豆豆》《安徒生童话》《爱的教育》《淘气包马小跳》等书籍走进了学生的视野,成为了他们的最爱。
3.进行手抄报评比
学生阅读指定书籍后,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制作手抄报并进行评比,把各自阅读后的感受表现达出来,展示阅读的收获。学生们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分工合作,纷纷交出了满意的答卷。这不仅培养了学生分析、综合的能力,还体现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团队意识,是小组成员辛勤努力后结出的硕果。
4.举行赛诗会
在进行了诗歌专题阅读后,要求学生选自己最喜爱的一首诗歌,古诗、现代诗不论,参加朗诵比赛。这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阅读成果的平台,加深了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感受到了诗歌的独特魅力。
5.进行童话剧表演
针对学生特别爱看童话书的情况,要求以小组为单位,选定一个童话故事进行排练,最后参加童话剧表演。每个剧本的成功编演,都是小组成员集体智慧的结晶。在小组长的带领下,组员们相互协调、精心磨合,才完成了由故事内容到实践演出的蜕变。整个过程,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还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了口语交际能力。更重要的是,学生不仅感受到了演出的乐趣,懂得了团结合作的重要性,还从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三、阶段研究成果
(一)通过研究,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阅读空间,使学生养成了收藏并与人交流课外书籍的习惯,课外阅读的氛围逐渐形成。
(二)课题实验得到了大部分部分家长的认可和理解,他们认识到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并积极参与到“亲子阅读”活动中。
(三)在老师和家长的有效指导下,学生掌握了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学生读书时,多种感官参与阅读,养成了勤思考的阅读习惯,阅读能力逐步提高。
(四)每天按计划进行阅读,培养了学生善于利用时间读书、看报的好习惯,也使学生的意志得到锻炼。
(五)在展示各种阅读活动成果的时候,学生们在代表小组发言时,不再说“我觉得、我认为”,而是说“我们小组觉得、我们小组认为”,学习效果有了质的变化。以小组为单位的读书交流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还增进了小组成员的情感交流,增强了小组凝聚力。
四、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亲子阅读”的开展,使课外阅读质量得到了提高。但是有一些家庭,特别是单亲家庭和留守儿童家庭,无法开展“亲子阅读”。如何使“亲子阅读”在每一个家庭中正常开展,是我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二)小组合作学习随着各种阅读活动的开展,小组长的重要作用凸显,如何培养合格小组长,让小组每一个成员都得到成员锻炼,则是我下学期需要考虑的。
五、下阶段研究的重点
寒假在即,为了使学生度过一个轻松愉快而具有意义的寒假,布置课外阅读、指导课外阅读尤为必要,因为寒假是课外阅读的黄金时期。为此,我让学生们制定《寒假阅读计划》,要求他们按计划读书,写出读书心得。开学后,我们将举办“读书心得交流会”,让同学们分享读书的乐趣。下学期,研究的重点还是开展更为丰富的课外阅读活动,增强学生的阅读热情,让孩子们品尝读书的快乐。
2013、2
第五篇:课题阶段小结
重点课题
《挖掘民间传统德育资源丰富幼儿园德育课程》
第一阶段(2011年3月—8月)个人实施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挖掘苗侗民间传统德育资源丰富幼儿园德育课程》研究实施方案为行动指南,认真贯彻并落实幼儿园课题工作的目标,进一步发挥好教科研的引领作用。
二、研究的主要目的及内容
通过《挖掘苗、侗民间传统德育资源丰富幼儿园德育课程》的研究,充分吸取苗、侗文化中有关德育教育的资源,立足本园的特点,挖掘自身的优势,努力探究出一种以幼儿为主体的具有我园德育教学特色的生活管理模式、环境创设模式、教学活动模式的园本文化课程。
课题启动阶段是2011年3-8月,本阶段的主要内容是收集整理苗族传唱的儿歌以及歌曲中包含着独特的德育教育内容,分析归纳出适合本园各年级组的课程进入下学期的实施阶段。
三、具体工作安排1、3月,组建课题组,按照课题方案做好成员分工。
2、4-5月到州博物馆、文研所、书店、网上等查阅相关资料,学习相关理论知识,了解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3、6月选择一个或几个苗族村寨,实地采访,查看,再次收集民间德育
教育的资料。
4、7月筛选整理资料,找出苗族德育传唱的童谣、歌曲,和课题组成员一起研究,锤炼出下学期的德育教学课程。
5、全面总结一学期课题开展的工作情况并做好阶段小结。
2011年3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