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小学数学课堂讨论

时间:2019-05-12 14:12: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如何进行小学数学课堂讨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如何进行小学数学课堂讨论》。

第一篇:如何进行小学数学课堂讨论

如何进行小学数学课堂讨论

数学课堂讨论是一种互动的教学方式,也是启发式教学的基本方法,它对于发扬教学民主,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发挥他们的个性,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他们的主体意识,批判思维能力和数学交流能力都有积极的作用。在目前的数学课堂教学中,绝大多数的课堂讨论只是一种形式主义的表现——讨论的问题没有多大价值,讨论的组织引导不够到位,讨论的结论肤浅、无意义,讨论的评价空洞无物。学生在讨论中几乎不及题旨地说说笑笑,哄哄闹闹,看起来热热烈烈,实际上毫无收获。所以,要想使课堂讨论真正具有教学价值,必须对课堂讨论进行改革和创新。下面,我就谈谈在课堂实践中我所做的一些粗浅的尝试。

一、激活学生的思维,精选问题,营造讨论的氛围

一般而言,讨论都是由问题引发的,但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引发讨论,也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值得讨论,更不是所有的问题通过讨论都能收到实效。因此,我们必须选择那些能够激起多向思维,贴近学生生活,蕴涵创新价值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

要使讨论达到效果,教师必须营造讨论的氛围,首先要精选具有一定的思考争辩性的讨论主题。事不辩不明,理不辩不清,倘若教师设计的题目留给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空间,学生的思维得以激活,就能收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效果。对于数学讨论来说,一般是选择一些容易混淆的教学概念,似是而非的教学问题,答案不惟一,解法多样的问题以及可能产生争议的问题让学生讨论。其次要给学生的思维松绑,努力营造宽松、民主、激发矛盾的途径,引发学生的矛盾冲突和探究欲望,创设“愤”和“悱”的氛围,从而激发“讨论欲望”,让学生不吐不快。比如在教“梯形认识与面积计算”时,先出示三角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教师提出:“你认识哪些图形?了解这些图形的哪些知识?不认识的图形你又想知道些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马上积极动脑思考,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自学看书,他们谈不懂的问题、谈不同的看法。有的学生说:“梯形横放时,两个底能不能叫左底和右底”;有的学生问:“计算梯形面积可不可以用割补法”;有的还说:“连一根对角线把它分成两个三角形,其面积计算公式很快就可以得出来了”;还有的说:“这个公式也可适用于矩形、平行四边形”。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有重点的讨论:“怎样计算梯形的面积?”这种自学讨论,充分发挥他们在学习中的质疑问难,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想象力,对所认识的事物有自己的独到的见解,创新的思维驰骋于知识海洋。

二、适时启发,明确讨论要求,深化讨论结果

讨论是有目的的,因此要有明确的要求。在每一次讨论活动开始之前,教师要提出时间要求,分组要求和纪律要求。分组要充分考虑中差学生的合理搭配,一般四至六人为一小组,小组成员间还要进行一定的分工,如设立组长、信息员、小组发言人等,以便在具体讨论时,各司其责,从参与、合作交流,这样的分工还可采取轮岗制,定期交换,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能量,充分体现每一个人的才能。讨论中教师要求学生增强民主意识和责任感,认真对待讨论,避免凑热闹,走过场的现象发生。组织讨论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认识,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学生展开讨论后,要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把握火候,选择时机,进行启发、点拔、便讨论向纵深发展。例如:学习“按比例分配应用题”时,我先出示例题:“一个农场计划在100公顷的地里播种大豆和玉米,播种面积的比为3:2,大豆和玉米各播种多少公顷?”我没有按例题提供的解题方法讲解,而是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结果学生得出了多种解题方法。接着,老师在肯定学生的每一种算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比较哪一种方法最好。这样,就给学生的自主探索留出了较多的空间,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求异思维能力都得到了提高,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三、适时参与讨论,多向延伸,发挥主导作用

讨论不是放羊,要注意教师的主导作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巡视各讨论组,听取他们的讨论,必要时可以介入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在巡视中要注意捕捉有用的信息,向其它小组传输,发挥各讨论小组之间的“对话中转站”的作用,激发组与组之间的讨论。例如:我在讲“轴对称图形”时,让学生利用学具探究学过的平面图形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学生讨论后,个别小组汇报,当说到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时,其它小组的同学立即起来质疑:“你说的不对,我们认为平行四边形也是轴对称图形。”“一石激起千层浪”两个迥然不同的结论使学生陷入矛盾之中,我趁机让学生围绕平行四边形四条边相等时是轴对称图形,一般的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这样,即拓宽了学生的解题思路,又树立了学生想获得更多知识的信心,使学生在学习中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精于分析思考问题,巧于解决问题。

四、实施发展性评价,激发讨论的热情

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发言及时进行适度的鼓励性和发展性评价,激励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适当的课堂评价犹如催化剂,会使讨论渐趋热列。在实际的操作中,评价的时机固然要掌握得当,评价的性质尤为关键。这就是要注重发展性评价,善待答错的学生,是教师的课堂艺术,更是教师的美德,面对一个回答与答案大相径庭的学生,如果教师冷脸相对,批评讥讽,势必给学生泼一盆冷水,从头凉到脚,不仅他会丧失继续发言的勇气,连其他同学也会噤若寒蝉,如果教师循循善诱,加以鼓励,则一方面保护了这个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使其他学生有表现自己的勇气,参与到热烈的讨论中来。注重对学生讨论结果进行发展性的评价,才能使发言“后继有人”讨论才会“轰轰烈烈”还要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归纳评价,在归纳评价中学会思考的方法,提高创新思辩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能力等诸方面能力,更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过程进行反思,追求思维的灵活性和数学的准确性。例如:“列方程解文字题”中,学生对例题“10减一个数的5倍,差是4.2求这个数。”分别列出了这样几种方程(10-5X=4.2;4.2+5X=10;10-4.2=5X)。接着我安排了这样一个环节,让学生说说你对这三种列法有什么想法?请同学们评价一下这三种方法。这里,教师设计的目的重在让学生关注对学生思维方式的评价,而把对结果的评价淡化,以追求达到解法的最优化。总之,教师应让学生具备评价与反思的意识,让学生正确评价自己了解自己,认识自我,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信心,有利于学生调控自己的学习情绪。在不断评价中,体会自我价值,产生新的学习动力,周而复始,良性循环,健康发展。

思考、后讨论,还要注意一节课中的讨论次数不宜过多。有效组织数学课堂讨论是一个数学教师的课堂艺术,何况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我们只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定教,才能把好讨论的脉,让数学课堂讨论活动开展有效,数学课堂讨论的创新,将是我们每位数学教师在教学中的一大挑战,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形式。只有通过不断实践,不断反思,不断改进,才能真正使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才能促进学生形成主动学习的愿望和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的意识,提高课堂讨论有效价值。

第二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课堂讨论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课堂讨论

福和希望小学:匡俊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操作、探索的时间,还要给学生充分的交流合作的机会和方法。讨论是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一种有效的方法。课堂讨论不仅能调动全体学生投入到自我探索的过程中,而且有利于培养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独立思考的习惯、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一、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讨论的作用,根据教学需要采取多种形式

(一)同桌讨论

同桌讨论,是一种最方便最常用的讨论形式。对于一些独立思考有点难度,但又不需要更多的人参

与讨论的问题我们常采用此种形式的讨论。

(二)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是合作学习中用得最多的一种。随着年级的升高,教师在小组讨论中控制的成分会越来越少。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我们可以采用不同形式的小组讨论。

(三)全班讨论

全班讨论经常用在上面两种讨论形式之后。同学们经过同桌讨论、小组讨论之后需要进行全班交流和汇报,此时就需要进行全班讨论。通过全班讨论可以使同学们对问题的理解更加透彻,同时也拓宽了自己的思路。讨论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互相补充、鼓励争论,同时可以增强学生共同努力合作解决问题的意识。

二、在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灵活地组织学生讨论

(一)讨论可以突破教学难点

学习数学唯一的重要方法是“再创造”,但是单凭学生自己是远远不够的,要靠集体智慧才可以创造

奇迹。特别是在突破教学难点上最能体现出来。如:在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中,商中间有零的情况学生最难掌握。于是我在出示例题后先让学生自己试做,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这时学生就会出现不同的意见:①714÷7=12②714÷7=102③714÷7=120„„,接着一场激烈地争论开始了。通过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使学生深刻的认

识到:当除数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时商就写在哪一位上,如果不够除,要用“0”来占位。

(二)讨论有利于学生对教学重点的掌握 教学内容中的重点是要求人人都掌握的。学生学习的数学知识都是前人总结的经验,但是这些知识必

须通过学生自己的思考、研究和学习才能真正成为自己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处设置讨论加强同学间的交流是必要的。

例如,第五册数学教材中“象形统计图”的一个重点学习内容就是认识图例并且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地图例。在课的开始我们先复习了一个图形代表一个物体的象形统计图,在此基础上增加物体的数量使学生发现:一个图形代表一个物体不能满足需要了,此时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通过讨论、研究,大家想到了一个方法:用一个图形代表多个物体。学生在深入的讨论中把重点内容深深地印在头脑中,形成了自己的经验,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同时也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

(三)讨论可以扩散学生的思维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在课上老师要组织学生进行质疑,如果学

生提不出疑点,教师可以适当的引导学生质疑。这样做不但能使学生灵活的掌握知识,也打开了学生的思路。

例如,在教学“年、月、日”时学生能够根据年历或以某个闰年为参照判断出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这时我提出:“如果没有年历,也没有任何其它条件,你们能不能直接判断出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呢?”同学们带着这个疑问展开了积极、深入地讨论。一段时间后,同学们总结出:用某一年的年号除以4,如果除完后没有余数,说明这一年是闰年;如果除完后有余数,说明这一年是平年。最后我又提出了一个问题:“1900年是闰年吗?为什么?同学们课下可以继续研究。”通过这样的讨论,不但扩散了学生的思维,而且使学生掌握的知识变得比较灵活,运用起来也会感到轻松,更好地达到了教学目的。

学生们在相互交流、相互辩论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很容易完成教学目标。同时能增大课堂教学信息的反馈面。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三、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应如何有效地组织好讨论,达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一)营造良好的讨论氛围

在讨论的过程中我以朋友的身份参与学生的讨论,这样不仅能及时了解学生的思维动态、点拨讨论中

出现的问题、捕捉有价值的信息,并且还可以向其他小组传播有关信息,激励他们积极思考,从而激起了组与组之间的竞争。

(二)精心设计讨论的问题

设计好讨论的问题是开展有效讨论的关键,问题过浅,没有讨论的价值;问题过难,学生无法讨论;

问题过散,学生难以把握;问题过大,学生无从下手,难以弄明白。因而讨论的问题要具有思考性、多因素性,才能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时,我给每个四人小组都准备了几个不同的四边形,其中包括两组对边都不平行的四边形、两组对边中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然后展开小组讨论:对这几个四边形进行分组并且说明分组的标准。通过同学们的积极动脑、激烈的讨论,最终出现两种不同的分类方法。即⑴分成两组:①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②其它的。(2)分成三组:①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②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③没有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对于学生们的这两种分组方法我都给予了肯定,根据上面的分组情况同学们很容易的就认识了平行四边形,同时能够准确的掌握其特点,从而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

(三)指导好学生讨论的方法

学生掌握了正确的讨论方法,才能更好地发挥好讨论应有的功能。作为教师要精心地给予学生指导。

首先,要引导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课堂教学中我不仅给学生提供说的空间,而且还坚持不懈 的鼓励学生敢说、爱说,善于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能与同学们一起分析、判断、争论等等,从而做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其次,指导学生学会吸取他人意见。对别人的意见应该认真倾听、积极思考,从而进行判断、选择和改进,同时检查和修正自己的见解。

例如:教学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时,就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平方分米和平方厘米间的关系。有的同学采用的是测量的方法:用1平方厘米的小方格去量一量1平方分米里面有几个1平方厘米。结论: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有的同学利用单位换算的方法:1分米=10厘

米 10×10=100(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在这种讨论中,学生思维得到沟通和互补,体现了合做学习的互补性。

(四)及时给予学生恰当的评价

教学的过程是信息输出和接受的过程,教师向学生输出信息,学生向教师反馈信息。在信息反馈的过程中,我们教师不仅要准确地获得信息,还要全面、公正、及时地评价。通过平时的教学我发现,这样做对学生有很大的激励作用,而且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当学生回答正确时,我就充分肯定;当学生的回答出现错误时,不是绝对的否定,而是首先肯定其认真钻研的精神,然后鼓励他继续想一想。另外,对于一些问题,我还采用了同学间、小组间的评价。这样教学中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通过大家互相的争论与研究很容易的解决了,也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快乐。

第三篇:如何进行小学数学课堂评价

如何进行小学数学课堂评价

咸宁市咸安区双溪镇中心小学 金红

【摘要】如何进行课堂评价是摆在课程改革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课堂评价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恰当的评价对学生的终身发展都是有益的。为了提高小学课堂评价,可以从不同的标准对学生进行评价,也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结合课堂需要,还可延缓评价,精练评价的语言,从而达到评价的最佳。

【关键词】课堂评价 评价标准 评价方式 评价语言 延缓评价

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课程改革的理论和实践表明,改革的成败往往取决于实施的情况,课堂教学作为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特别是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课堂评价日益成为我们经常讨论的话题。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一提到评价,人们就会把它和考试、分数联系到一起。其实,评价不是简单的一种价值判断过程,而是一门艺术,伴随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数学课程标准》就提出“评价不是为了给出学生在群体中所处的地位,而是为了每一个学生在现有的基础上谋求进一步的实实在在的发展。评价要引导学生更多的关注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策略,提供给学生表现自己所知所能的各种各样的机会,通过评价帮助学生自我教育,自我进步,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可见,评价关注的是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能力等方面出现的积极变化,以及每个学生发展的独特性。下面就本人在实施、探索新课程理念下对数学课堂的评价谈一些初浅的体会:

一、课堂评价标准要多样化,做到因人而异

学生的数学基础各有差异,课堂上如果我们只用“一把尺”去衡量所有学生的话,那么基础好的学生用不着怎样思考就能回答“好”;中等生可以达到老师的基本要求,但得不到更好的发展;学困生会因为总是得不到老师的肯定,而对课堂失去信心。这一情况在评价时要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学习水平作出针对性的评价。课堂中许多评价并不是一陈不变的,教师要善于捕捉稍纵即逝的机会进行及时评价。特别是针对学困生,要特别设计一些使特困生也能答得上来的课堂提问,只要特困生能答得上来,特应该及时对其进行肯定的评价,从而提高这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生。只能自己心中有了不同的评价标准,才能真正地给每一个学生平等学习的机会,这样,不管是哪一些学生,都能在课堂中学到自己想要的知识,都能在课堂中得到肯定,这样,课堂教学的效果自然就能够达到最好。

二、课堂评价方式要多样化,做到评价新颖、恰当

1、师生互评

师评生是激发学生乐学的动力,在学生的心目中,老师的评价具有权威性,他在学习上的每一点进步,一旦得到老师鼓励与肯定评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往往成倍的激增。因而,在教学中,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有针对性地从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动机、态度自信心、思维方法、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适时、正面、积极的评价。做到:在指出学生的不足时婉转,不伤其自尊心和积极性。对于思维方法有创新的给予大力表扬。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注重发掘他们的闪光点,大胆肯定,及时表扬,并指出努力的方向。生评师是增强学生自信心的保证,新的评价观要求教师、学生从对立状态转入统一关系。教师不宜唱独角戏似的评价学生,而应让学生参与评价,因为学生是教与学的主体,要使学生真正进入主人翁这一角色,我们就应多听听学生对老师的教有什么评价,这无论对我们的教育教学还是学生的自主发展都会有更大的促进作用。在教学中,我积极创设生评师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大胆评价老师,勇于向老师提问题,发表独特的见解。

2、生生互评

生评生是学生互学的手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参与评价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比、学、帮的学习氛围。在教学中,要求学生互评时做到公平、公正。既要赞赏同学的优点,又要客气地指出不足。在同学们互评后,教师要进行总结评价,肯定同学们都说得有道理,既能赞赏别人的发言,又能客气地指出不足。这样,学生在互评中学会了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学会了从语言表达、创新等方面互相评价,互相欣赏,互相帮助。

3、自我评价

学习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对其学习的自我监控是学生学习能力的主要方面,是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关键因素。元认知调控对学生学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学生学习的自我监控上,它是指学生对自己所从事的学习活动进行的积极、自觉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因而,在课后的总结这一环节里,教师要注重创设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自我评价。因为,作为学习者的学生本人,他对学习的自我感受往往比他人更贴切。评价的内容包括知识掌握情况、能力发展情况、学习态度和情绪情感等方面的评价。

三、延缓评价,给学生思维发展的空间。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对学生正在讨论的问题,不能立即给予肯定或否定的评判,而应以鼓励的行为方式或语言,或提问或实验,让学生畅所欲言,然后选择一个恰当的时机说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如果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的教师独揽了评价的大权,并且过早了地作出了评价与完整的阐述,剥夺了学生的探索空间。美国创造心理学家奥斯本首先提出了“延迟评价”原理,该原理认为:新颖独特的设想多数出在思维的后半期,思维启动过程中的过早评价,往往会成为思维深入的抑制因素。因此,无论学生的想法合理与否,教师首先应认真倾听,不要过早地作出倾向性的评价,而是应采取迂回、周旋等延迟性的评价策略,给学思维的展开和探究的深入提供更为充足的空间。延缓性评价把评价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去发现、去分析、去论证。每当一种新意见提出时,教师都请学生给予评判,他们或分析,或争论,或同意,自己来处理,从而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四、提高评价语言的艺术性,最大提高评价的作用

置身于课堂,听到的最多的评价便是教师的“你真棒!”“好极了!”即使学生做对了一道很简单的计算题,教师也不失时机地夸奖“你真棒!”这样泛泛的称赞和过多过滥的表扬是否也会让学生感到教师赞扬的贬值呢?要看到的是:有的学生因为自己已经被老师称为“棒极了”,所以课堂上就左顾右盼,不再认真聆听了。那么如何来提高评价语言的艺术性呢?

1、评价语言要准确、得体,富有针对性

教师要有很强的听辨能力,并能根据学生的参与性学习表现及时进行反馈,准确、客观地指出学生的长处及存在的问题。如:“你分析得太透彻了。换一换,你来当老师,好吗?”“你倾听得真仔细,耳朵真灵,这么细微的地方你都注意到了。”“你的想法太新奇了!老师要向你学习!”“不要紧,坐下慢慢想,凭你的聪明,再给你些时间,你一定会回答好。”„„这样的评价,比较好地发挥了评价的激励功能。

2、评价语言要尽量幽默生动、机智巧妙

老师风趣幽默的语言必将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中有助于学生良好人文素质的养成。孩子们都喜欢幽默的老师,这样的老师能给学生以亲切、平易近人的感觉,如果老师把幽默恰如其分地用到课堂中去,会拉近老师与学生间的距离,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如:在有学生讲话时,可说“今天孩子们真安静啊!看哪,第一小组保持得最久。”这样,不是通过批评其它小组,而是表扬做得好的小组,这样收到的效果会更好。若在大热天,发现有学生打瞌睡,则可以问他:”你梦见孙悟空了吧,可别忘了请他把今天的气温变低点哦!”如此一来,课堂气氛马上就活跃了,学生的注意力自然也就集中了。老师达到了批评的目的,学生又不会反感,可谓两全其美。

3、评价语言要尊重学生

《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的独特体验是一种珍贵的教育资源。如:“你提的问题很有思考价值,我们共同研究一下,看看能不能找出正确的答案。”“我佩服你!你有已见、有思想,有个性!我不同意你的意见,但我佩服你敢于发表意见的勇气。”

教师必须首先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特别是当学生的价值取向与教材、与教师的理解有偏颇时,我们如果能用宽容的眼光去理解孩子,去保护孩子稚嫩纯真的心,那我们的评价语言才会宽容、亲切、真诚,才会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尊重与赏识,从而增强他们继续超越自我的信心。

总之,教无定法,要客观公正的评价一堂数学课的教学水平必须从多角度、多方位去考虑,再结合量化的评估方法,作出精确的评价。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数学课堂个性飞扬。

第四篇: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

自从2002年秋季学期以来,国家课程改革实验落户恩施以来,语文教师就阔步走在课改前列。我们深知:课程改革的主阵地在课堂,而课堂的载体离不开讨论。因此,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成了语文教师校本研究的课题。虽然在课改前一时间的教学实践探求中,我们也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活动,因只注重了形式,忽视了实质。看起来热热闹闹,但收效甚微,正如学生日记所写:讨论课成了部分同学谈论电视剧剧情或交流打游戏机心得的课,那是“扯蛋课”。那么,今天的课堂讨论应是培养学生学会质,学会补充,学会发表不同意见的能力课。我们语文教师应如何去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发展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呢?

一、语文课堂讨论的形式

1、中心式讨论与板块式讨论

中心式讨论就是围绕一个中心议题进行讨论,它适合于内容比较集中,主旨比较突出的课文教学。

板块式讨论是教师同时引导学生针对课文内容的不同板块进行讨论,这种讨论方法适合于并列性式对比性的文章。

2性讨论和碰撞性讨论、补充

补充性讨论是引导学生围绕一个问题进行的以互相补充为特征的相容性讨论。这种讨论在课堂讨论中所占份量较重。它6能启发学生把问题理解得全面深入。碰撞性讨论是引导学生围绕一个议题所进行的反驳式、对元式的讨论。有时,学生碰出的智慧火花。会成课堂的亮点。

3、小组讨论与全班讨论小组讨论是讨论的基本形式,四人或六人一组。这样既能保证讨论的深入,又能保证每个孩子都充分发表意见,这也是小组 讨论的优势所在。集体讨论。它一般是教师引导全班同学有秩序地针对一个问题举手发表意见。这种讨论交流面广,影响面大,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生生讨论生生讨论就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讨论,学生之间可以 互相 启发,互相补充。师生讨论就是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讨论。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伙伴,具有浓烈的民主氛味。

二、引导课堂讨论应注意的问题

1、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讨论必须围绕问题展开。问题来自哪里?最好来自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题,讨论要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通过讨论形式引发其思考,促使其思考。因此,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针对性、要有兴趣性、要有发展性。这样才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规律,理解能力和个人经历的差异。问题不能简单化,也不能复杂化。

2、要保障讨论有序地进行、全员实质性地参与

一旦讨论开始,学生一定会各抒己见,甚至是滔滔不绝,激烈处甚至忘我争辩,这是好现象。为了保障讨论能有序进行,全员实质性参与,能力从不同层次上得到锻炼,教师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引导:

a、注意讨论习惯的养成 训练和保持,语文中心学习小组一般都是比较固定的四人或六人,那么要教师给学生分好工,谁做笔记,谁主持发言,同时,还要要求学生在发言中要有礼貌,要合作,要做到以理服人等。

b、要提供足够的时间,包括准备时间 和讨论时间。需要预先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的问题应在课前早告知学生准备。课堂上能及时找到答案的问题也应留给充分的自我思考 的时间,讨论到各小组 基本结束 为止。讨论时间仓促则使讨论流于形式,等同失败。

c、读议结合,以读为本。语文课必须以读为本,问题的讨论应围绕课文需要而展开。讨论应在反复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不能脱离文本而“高谈阔论”。d、深入群体,予以必要的指导。学生积极 准备和讨论过程中,老师并非等闲视之。而应深入到多个讨论小组,加入他们的讨论。同时予以必要的指导。只言片语,或一个点头,或一个微笑。或一个比划动作,都 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e、关注胆小和基础差的小组。鼓励他们敢于说、善于说。使他们也有机会锻炼自己,充分认识到自我。

三、正确评价讨论结果

讨论必须要有结果,也必须让学生明白结果。作为教育者千万不能忽视这一点。教师在深入讨论群体和听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时必须高度集中精力,力求迅速全面 的把握各种意见,根据 课文内容,生活实际和学生特点作出果断的判断,并给予孩子以肯定和鼓励。其结果 大致分为三种:

一是有确定的答案,课文中能找到的答案。

二是有多个答案,教师都要给予肯定。

三是没有答案 也是答案。那将延伸到课外鼓励学生和老师一起去研究,去探讨。课前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课中有保障的 讨论和鼓励性的评价,还应加上课后的课堂讨论反思,才能构成引导学生课堂讨论的环节.在课堂中,教师怎样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有效地讨论呢?

新课标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应该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学生“自主提问”为课文学习的切入,以学生合作解决问题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这是我们理想的课堂学习模式。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主动地进行思考,积极地进行探究,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然而,在实际的阅读活动中,这种问题式的探究性语文学习的操作存在诸多问题,教师或感到困惑,或感到无所适从,或者在认识上、行为上都存在偏差。我以为,问题由学生提出,对老师的教学水平、知识结构、驾驭能力等都是极大的挑战,教师只有真正悟透“自主提问”这种学习方式的内涵,才能积极地探索学生“自主提问”的课堂策略,有效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现实的教学生活却

中存在着以下几种现象:1、学生不敢问、不善问。2、学生提问只是过过场。3、学生讨论“自由散漫”。

学生自主提问探究性学习是师生、生生互动的过程,是与文本对话的过程。“对话”、“互动”都离不开“问题”的提出与讨论。从某种角度讲,问题的提出是课堂学习的开始,问题的解决是课堂学习的结果,问题的探究是课堂学习的延伸,教师则要在其中起到积极的引导、组织作用。要让学生建立“问题意识”,在阅读活动中,真正地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必须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采取符合儿童心理特点与母语学习规律的课堂教学策略。我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在参与中培养自主提问的能力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新课程的理念呼唤学生的自主提问。作为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提问的习惯,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创设情境,促使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提出问题。、鼓励学生乐问

首先,师生情感的交流直接影响学生的认识活动,教师在与学生打交道时教态要亲切自然,要尊重学生的意见,热情鼓励、积极启发引导学生,防止学生产生紧张、局促不安的心态,有足够的心理安全感,作为教师要相信“只要提供足够的时间与适当的帮助,绝大多数的学生都能够学习,并达到高水平的掌握”,只有相信学生,才能使教学活动顺利进行。其次,积极评价,及时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让每个学生都乐于提问。教师应善于捕捉学生星星点点的智慧火花,不失时机地给予积极评价,使学生时时有一种愉悦的心理体验,感受到思维劳动本身的乐趣。教师对于学生提问的积极评价方式应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在课堂上的一颦一笑,一个动作,一个手势,往往都能对学生产生作用。教师可在学生的作业本上画上五角星,一段时间后比一比,谁的五角星多。教师还可在班上设“智慧之星”、“问题之星”,对爱提问题的学生进行奖励。此外,教师还可在家长面前表扬他的孩子敢问、会问,这也能有效地激发学生提问的积极性。

2、要让学生乐于提问

教师就应保证学生的提问空间,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和机会发表自己的意见。在预习时,让学生把问题写在练习本上,开始上课时让学生提出;在课中,鼓励学生随时提问;教学内容结束,留一段时间让学生提问;下课后,鼓励学生继续提问。这样,为学生提问保证了足够的时间,提问的形式既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保证了人人都有更多的提问机会,从而及时保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激发他们提问的兴趣,使每个学生都能展示自己的聪明而乐于提问。

3、引导学生善问

当学生提问积极性提高时,往往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但一些抠字眼、钻牛角尖这类的问题并不是课堂所期待的,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善问。在学习每篇课文之前,可以布置学生先预习,并要求学生边读边想,课文中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把问题写在质疑本上,在上课时把最有价值的问题与师生共同讨论。在课堂教学中,要想让学生时时有问题可提,处处能提出真问题,教师要做好示范导问,因为学生的提问往往是从模仿开始的。教师可以精心设置问题情境,积极引导,提供思路。当遇到学生没有问题或提不出有深度的问题时,教师也可以有意识的与学生互换角色,提出重点问题。学生经常在教师的因势利导下,就会逐步悟出“提问”的思路与方向,提出有思考性的问题。

学生在读书过程中,会遇到一些不懂、难懂的问题,教师在指导阅读中要加以引导,让学生发现问题,尝试提问。具体方法有:围绕课题提问启疑;课文难点处设疑,课文重点处引疑;找矛盾、提问题;定范围、提问题(教师在课文中定一个范围,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调动情感因素,暗示有疑等等。

二、在讨论中提升自主学习的质量

这种自主提问探究学习模式的操作,起初学生不愿提问、不会提问,令我们困惑,但当学生真有一大堆问题时,教师感到课堂组织、调控的困难。如果教师无视这种课堂生成,按自己的预设进行组织学习,这无疑是扼杀学生探究的积极性,课堂也显得不伦不类,这时就需要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因为讨论有利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有利于克服学生语言障碍,使学生的心理处于“自由”状态,思维自由奔放,易激发每个人活动的潜能,使每个学生所获的形象更丰满和完整,使探究中所观察到的形象内化成概念,从而可以促进他们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但如果真是任凭学生自主讨论,又会感到课堂的“杂乱无章”,发现学生的思维活而乱,广而缺乏深度。我们不妨可以这样做:、深读后进行讨论

学生通过初读课文后,发现了问题,但这些问题往往是比较感性的,可以说是肤浅的,有的根本算不上问题。面对学生提出的一大堆“紊乱”的问题该怎么办呢?教师可以先不组织讨论,让学生用足够的时间再次深入读课文,给学生个体思考的时间。课堂上,教师要有意识的创造氛围促使学生主动地、专注地,饶有兴趣地去读;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用心去悟,去贴近、融合、揣摩、感悟文本,让他们在读中积极开展思维和情感活动,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体验,对所学内容有所感和思考;让他们读出自已的感受,去解决问题,并不断产生“新”问题。例如:我在教学《不合群的小蝌蚪》一文时,学生们提出了许多的问题,但有一部分问题非常的肤浅,我把这所有的问题都写在黑板上,然后让同学们在深入地读课文,比较问题,说说哪些问题无足轻重可以不提,哪些问题是关键。经过读——讨论,同学们终于把那些问题筛选成为两个主问题

1、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蝌蚪的不合群?

2、为什么不合群?这两个问题综合、集中、覆盖面大。

理解文本是学生提出问题的基础,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深入读文章以后再组织学生讨论新问题,就会发现学生所提的都是真问题,基本紧扣文章的主旨,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增强,学生所参与的是有效讨论。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找到了自信,学到了方法,体验到了成功。、合作中展开讨论

如果学生在预习阶段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在课堂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类、梳理、讨论。教师要根据教学的需要,把握好交流讨论的时机,积极、有序、有效地组织伙伴学习。、点拨中深化讨论

在学生自主提问探究学习中,教师应及时做出评价,但要多民主,少批评,不能放弃和削弱教师的引导作用,对学生的提问与讨论,必要时给予点拨。如当学生所提问题解决时,教师要帮助学生顺藤摸瓜,及时整理思维路线,通过师生互动,引发学生深思;当学生的意见徘徊在一些无意义的谈论和与教学无关的问题时,或者学生各持一词,甚至偏离课文内容,因认识偏激出现争论时,教师应该进行有效的课堂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思维点进行讨论。

以自主提问为特征的课堂学习,我们不仅要让学生积极提出问题,而且要引导学生去追求对问题的深入认识,以求获得对问题的解决。作为教师要努力调整自己的课堂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挖掘潜能,展示个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使所有的学生在“问题”中发展,在探究中提高。

第五篇:教学反思-如何进行有效课堂讨论

如何进行有效课堂讨论

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因此许多教师通常都会设置“讨论”这个环节。

我认为,如果在课堂教学中确因教学内容的需要必须要让学生进行讨论的,就应当按要求正常进行,决不能含糊。但在课堂教学讨论这个环节上问题到底出在那里呢? 主要是我们的教师在组织讨论的时间上“算”得太紧,“掐”得太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形,老师布置了讨论题后,往往是学生思维刚刚拓展开来,逐步进入讨论的佳境,或者正在认真热烈讨论的时候,教师一句“由于时间关系”的话也就使得讨论戛然而止,草草收兵。刚刚开始就很快结束,这样一种“蜻蜓点水”式的讨论完全是一种流于新课程教学形式的“作秀”。究其原因,还是教师对学生的不放心。

同时戛然而止的讨论,实际上也是教师对自己教学不自信的一种具体体现,生怕学生“走调”,“走”不到教师自己原先预设的那些“条条”和“框框”上来,从而难以驾驭课堂。既然是讨论,除了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之外,就必须充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激励学生让他们在时间比较充裕、环境比较宽松的状态下进行思维的碰撞,不要吝啬这么一丁点儿的时间。压缩本来应该属于学生(或者师生)讨论的时间,搞所谓的“短、平、快”,看上去多做了一些事,其实却伤透了学生积极向上的心,会在一定程度上扼杀学生探究热情和创新精神。这种讨论的教学效果就比较差。从效益角度来说这是很不划算的。当然,讨论也并不是说时间越长越好,这里也有一个“度”的问题。但是“蜻蜓点水”式的讨论,还是不要的好。至于那些本身思维量小不具有讨论意义价值的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拿出来讨论,如果硬是要追求这种形式的话,这必然是课堂教学中比较显眼的“败笔”。

下载如何进行小学数学课堂讨论word格式文档
下载如何进行小学数学课堂讨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如何进行小学课堂评价

    怎样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 1.学生对数学课的热情程度。 学生对数学课的热情程度。 主要反映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是否处于最佳心理状态。 主要反映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是否处于......

    小学数学如何进行直观教学

    小学数学如何进行直观教学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实物、模型、挂图以及参观、操作等手段进行教学,称为直观教学。直观教学有助于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就是通过实物或实践,外界事物......

    课堂讨论大全

    1、在通往宪政的道路上,我国目前亟需解决哪些问题? 2、宪法的制定和修改与一般法律有何不同? 3、怎样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历程及主要内容......

    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进行激励性评价

    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进行激励性评价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手段和形式应多样化,以过程评价为主。对评价结果的描述,应采用鼓励性语言,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回顾自......

    如何进行课堂评价

    如何进行课堂评价课堂评价几个标准的总结第一,看演示黑板多少。拉开课桌未必就是高效课堂,但没有黑板却难以实现高效课堂的真正理想。黑板相当于超市的货架,没有货架的超市岂能......

    如何进行课堂小结

    如何进行课堂小结 一、理论观点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懂得适时的课堂小结更是一门艺术。“编篓编筐,重在收口”,良好的课堂小结可以激起学生的思维高潮,产生画龙点睛、余味无穷、......

    如何进行课堂评价

    如何进行课堂评价 全面、正确、客观地评价教师教学效果,是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的重要措施。 一、评课的四条原则 1、方向性原则,充分肯定授课中的先进经验,促进授课规范化。 2、科......

    如何进行课堂管理

    如何进行课堂管理我始终认为,学生都是有心人,老师能像自己家人一样对待学生,学生就会像对待自己家人一样对待老师。当然,身为教师一定不要过分“溺爱”学生,爱也一定要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