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江西理工大学毕业设计工作条例
理工教务字„2010‟56号
江西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工作管理条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教高厅[2004]14号)精神要求,为进一步规范我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工作,全面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特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毕业设计(论文)是各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毕业设计(论文)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对学生进行全面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
第三条
毕业设计(论文)包括以下环节:(一)教师申报课题;(二)学生选题;
(三)查阅中、外文献资料,撰写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四)调查研究;
(五)设计(实验)方案的选择与论证;
(六)工程或工艺设计、计算,实验研究、数据整理;(七)技术经济分析,理论分析、论证或绘制图纸;
(八)编写设计说明书或撰写毕业论文(其中摘要应含有中、英文);(九)撰写3000字左右的缩写小论文;(十)指导教师评阅、聘请教师审阅;(十一)答辩;
-1-(十二)成绩评定。
第四条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实行以学院管理为主的校、院两级管理制度。
第二章 组织管理及职责分工
第五条
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在分管教学的校长领导下,教务处宏观管理与监督,各学院、教研室具体负责。学校和各学院均应重视和加强对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的管理、检查和总结工作。
第六条
教务处负责组织和管理全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学校其它有关部门应积极配合,为毕业设计(论文)各环节的正常运行提供必要条件。具体职责是:
(一)统一管理全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对毕业设计(论文)进行宏观指导,协调解决有关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主要原则问题。
(二)研究、制订有关毕业设计(论文)的条例、规定及相关文件。(三)加强毕业设计(论文)的中期检查和监督工作。
(四)组织各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的工作检查、总结以及质量评选工作。 第七条
各学院由主管教学的院长负责,组织和管理本学院各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具体职责是:
(一)根据各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组织制定本学院各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大纲、工作进程、评分标准及管理细则等。
(二)审核各专业教研室上报的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和指导教师(包括校外指导教师)名单,负责组织师生双向选题工作。
(三)检查了解各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进度和质量,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四)成立本学院答辩委员会,组织本学院各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的答辩工作。(五)配合学校组织本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的综合检查和质量评选工作。
(六)组织对本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进行分析、汇总、上报,向学校提交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总结、质量分析报告和整改意见。
(七)收集、保存毕业设计(论文)有关资料。
第八条
各专业教研室是直接组织与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基层单位,其具体职责是:
-2-(一)落实毕业设计(论文)任务,选聘校内外指导教师;审议并确定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二)确定本专业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时间、地点及方式等。(三)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动员,宣布纪律及注意事项。(四)检查、督促教师对学生的考勤与指导。
(五)组织毕业设计(论文)的评阅、答辩和成绩评定,确定各答辩小组的人员并指定负责人;平衡各组进度及评分标准。
(六)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总结,向学院提交工作总结、质量分析报告及改进意见。
第三章 指导教师及申报课题
第九条
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制。指导教师应对整个毕业设计(论文)阶段的教学活动全面负责。指导教师的具体要求:
(一)指导教师一般应由讲师及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讲师及以下职称的指导教师在指导前三届毕业设计(论文)时只能作为第二指导教师,聘请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的担任第一指导教师。部分新专业可根据实际情况,聘请校外同行专家、教授担任指导教师。指导工程设计的教师,应有良好的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经历;校外指导教师必须具有工程师以上的技术职称。
(二)指导教师应有实际的设计、实验或研究工作经验,治学严谨,为人师表。(三)指导教师对毕业设计(论文)的业务指导,应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指导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应做到:
1、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申报课题,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上应明确学生独立完成的内容和进度计划,并下达给学生。
2、及时指导和检查学生收集与课题有关的资料。
3、即时答疑(质疑),定期检查学生设计(论文)的进度。
4、审阅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指出错误,提出修改意见并做出恰当的审查意见。审查学生参加毕业答辩的资格,指导学生参加毕业答辩。
5、在毕业设计(论文)完成后,对学生进行全面考核,写出评语,提出成绩评定的初步意见。
-3-(四)申请在外单位做毕业设计(论文)的学生,必须填写《本科生校外毕业设计(论文)审批表》(见附件1),经批准后除该单位指派指导教师外,相关的学院还必须指定教师参加指导和联系,掌握毕业设计(论文)的要求和进度,保证毕业设计(论文)质量。
第十条
指导教师开出的课题恰当与否,对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有着直接影响,合适的课题使指导教师与学生都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使教与学两个方面都得到收益和提高。选开课题的基本原则是:
(一)课题范围和深度应符合学生所学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实际情况,尽可能反映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水平。课题难易要适当、份量要合适、过程要完整,使学生经过努力能够完成。对于少数学习优秀的学生,可适当加大份量与难度。
(二)提倡不同学科专业互相结合,扩大专业面,开阔学生视野,实现学科之间的互相渗透。在满足教学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地结合生产、科研和实验室建设的实际任务。
(三)要注意在毕业设计(论文)中培养学生查阅外文资料、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并注意把理论分析与实验分析结合起来。
(四)坚持“一人一题”的开题原则,若大题目相同,则须有相应的小题目,大题目的总体设计每个同学都要参加,其余部分应做到分工明确,以保证每个同学都能独立完成相应部分工作。
(五)若指导教师坚持要两人及以上学生做相同的题目,必须由指导教师提出书面申请,且该学院对选题相同的同学提出切实可行的管理方案,经教学院长审核同意,得到教务处批准后方能采用。所有学生必须独立完成毕业设计说明书(或毕业论文)的撰写工作。
(六)为了保证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质量,原则上一个指导教师指导学生人数控制在8人以内。
(七)每一个课题都必须先有充分的资料、文献、数据和规范等依据。不允许先立课题后找依据。
(八)工科专业结合工程实际的课题原则上要求达85%以上,工科专业应以毕业设计为主。
-4- 第十一条
对新开出的毕业设计(论文)课题,必须由指导教师填写《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申报表》(见附件2),经教研室讨论,报学院教学院长批准方能下达供学生选择。
第四章 学生及选题
第十二条
根据指导教师公布的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结合自己具体情况进行选题,在选题后必须尽早与指导教师联系,做好毕业设计(论文)准备工作,并填写《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选题申请表》(见附件3)。课题一经选定,由所在学院报教务处备案,不得随意改变。若确需改变题目的,需重新按程序审定、报批和备案。
第十三条
毕业设计(论文)开始两周前,根据教师下达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见附件4),认真填写《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见附件5),并交指导教师审阅,由指导教师组织开题。
第十四条
应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责任性,认真按照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规定的要求、内容、进度,独立完成设计(或论文)。严禁互相抄袭或请他人代做。
第十五条
遵守学校的有关规定、纪律和要求,努力和认真完成毕业各环节。对违犯纪律者,要严格按照学校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十六条
撰写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时,做到条理清晰,逻辑性强,符合科技写作规范,并严格按照学院、教研室所规定的《本科学位论文统一格式的规定》编写要求(见附件6)进行撰写、打印和装订(封面见附件7)。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字数原则上不得少于1万个印刷符号。
第十七条 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中有多张图纸的,至少有一张采用计算机绘制,机械类的学生必须有一张0#的手工绘图。
第十八条 完成一篇3000字左右(外语类按相关专业要求)的小论文,格式按公开出版的论文格式(可参考江西理工大学学报中的论文)。
第十九条
对涉及保密的毕业设计(论文)内容,未经许可,一律不准对外泄密。第二十条
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后,应对在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过程中教师提出的意见做出必要的修改。
第二十一条
需提交完整的毕业设计(论文或说明书)材料的纸质和电子文档各1份。
-5-
第五章 考核与答辩
第二十二条
毕业设计(论文)考核是一项严肃的工作。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成绩,不仅反映学生的学习质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校的教学质量。严格考核程序,合理评定成绩,对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培养治学严谨的学风,提高教学质量都有很大意义。
第二十三条
指导教师在学生进行答辩前应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进行评阅(指导教师为中级职称的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材料需请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的教师进行审阅),填写《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审表》(见附件8)。
第二十四条 “答辩”是完成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学生答辩应在毕业答辩会上公开进行。答辩一般在毕业设计(论文)规定时间内的最后一周进行。
(一)各学院应成立以主管院长为组长的答辩委员会(5至11人),负责答辩工作。要根据各专业学生人数和课题性质,划分为若干答辩小组(须3人以上的单数组成)进行答辩工作,并指定相应的负责人。必要时,学校主管部门有关人员按照各学院日程安排检查答辩。
(二)需对参加毕业设计(论文)学生进行答辩资格审查,无故旷课累计超过规定教学时数三分之二者不得参加答辩。
(三)答辩包含二个基本过程
1、自述过程:学生用不少于15分钟的时间陈述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
2、问答过程:教师提问和学生回答问题不少于15分钟。
(四)答辩完成后,由答辩小组根据指导教师对学生情况的汇报、审阅意见、评阅意见和答辩情况评定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成绩并填写《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记录及成绩表》(见附件9)。各专业的评分标准由各学院根据其学科性质制订。
(五)二次答辩。在小组答辩完成以后,各学院可组织毕业设计(论文)初评成绩为优秀的学生进行第二次答辩。在第二次答辩后,从中评出不超过全年级15%的优秀毕业设计(论文)。
第二十五条
在各学院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综合成绩中,“优秀”(90分及以上)不超过15%,“优秀”和“良好”(80分及以上)合计不超过75%。
-6- 第二十六条
毕业设计(论文)不及格者不颁发毕业证书,按结业处理。允许这些学生在结业后一年内再回校补做毕业设计(论文)和参加答辩。具体课题和时间由各学院安排。学生补做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及格后,学校按学籍管理规定,确定换发证书。
第六章 检查与评选
第二十七条
教务处应根据本规定及其他有关规定,在各学院的配合下,组织相关人员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准备、选题、落实、指导、考核、答辩等方面进行阶段性检查和监督工作。
第二十八条
学校和各学院要特别重视和组织好毕业设计(论文)的中期检查工作,中期检查内容参考《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检查情况表》(见附件10)。
第二十九条
各学院在答辩结束后,要聘请相关人员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进行评估。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结束后,要进行全面总结,总结材料参考《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分析表》和工作总结提纲(见附件11和附件12)。学校在学院自评基础上进行抽测评估(见附件13)。
第三十条
学校要保证毕业设计(论文)各环节工作的顺利完成,妥善处理好毕业分配与教学工作在进程中的矛盾,努力减少和消除毕业分配对毕业设计(论文)各环节的不利影响和冲击。
第三十一条
学院按不超过学生总人数的10%评选院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在获院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中按学院学生总人数的1%推荐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且由指导教师填写《江西理工大学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推荐表》(见附件14)。
第三十二条
在各学院推荐的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中,教务处组织专家再次进行评审,按不超过学院推荐人数的70%评选出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
第三十三条
按承担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总人数的5%评选校级毕业设计(论文)优秀指导教师,并填写《江西理工大学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申报表》(见附件15)。
第三十四条
校级优秀指导教师的必备条件是单独指导的毕业设计(论文)被评为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
第七章 附 则
-7- 第三十五条
各学院对所有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要进行整理、归档、保管,保管时间一般为五年,保存地点为各学院资料室。
第三十六条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相关资料见以下附件(各学院可依据具体情况参考或采用)。附件可从教务处网站的“下载专区——实践管理”中下载。
1、本科生校外毕业设计(论文)审批表
2、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申报表
3、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选题申请表
4、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5、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6、本科学位论文统一格式的规定
7、本科学位论文封面
8、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审表1和2
9、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记录及成绩表
10、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检查情况表
11、学院(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分析表
12、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总结提纲
13、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抽测评价表
14、本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推荐表
15、本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申报表
第三十七条
原有关文件与本条例有冲突的,以本条例为准。第三十八条
本条例由教务处负责解释,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8-
二O一O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主题词: 本科 毕业设计 管理 条例
抄 送: 校领导 学工部 江西理工大学教务处
2010年12月28日签发
-9-
第二篇:江西理工大学
江西理工大学 成绩
8、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丰硕成果
学校党委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坚持民主集中制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加强和完善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得到加强。通过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各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提高了广大党员的素质,促进了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
(二)积累的主要经验
4、必须始终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学校党委始终把稳定作为改革与发展的前提,积极创建和谐校园。注重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了各级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学校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思想、组织保证。
(三)总体目标
9、校园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
以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构建和谐校园为目标,以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为途径,使广大师生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政治理论素养有显著提高,以爱国奉献精神、民主法治观念、社会主义荣辱观、职业道德和文明修养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道德素质有显著提高;使学校以内容健康、格调高雅、丰富多彩为基本要求的校园文化生活质量有显著提高;以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良好的校园秩序和优美的校园环境为主要标志的校园文明程度有显著提高。
完善和丰富校园文化载体,建设好学生活动中心和各类文体设施;建设好校园电视台、广播站、校园网、校报、宣传栏等校内宣传阵地;建立校、院两级精神文明领导机构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运行机制;建设一支能适应新
形势要求、精干、高效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把学校建设成为校风正、教风严、学风好、团结向上、求实进取、开拓创新的学习型与创新型文明校园。
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大学文化建设,创新教育理念,注重制度文化建设,不断推进文化创新,加强校园文化阵地和文化环境的建设与管理,做好校园规划与建设,加强环境保护教育,逐步增设校园人文景观,形成布局合理、清洁优美、环境宜人、充满人文气息、更适合于师生学习、生活和工作的校园环境。同时组织引导师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文化创新活动,浓厚校园文化氛围,着力打造若干个在省内外高校中具有较大影响的优秀文化品牌,初步构建起以大学使命、大学精神、人才培养目标等为主要内容的大学文化体系与和谐校园体系,形成以人为本、充满关爱、积极向上的和谐校园。
湘潭大学支撑体系与保障措施
(八)加强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为学校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
1、坚持以一流的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推动和保证我校新的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坚持把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全方位、全过程深入渗透到教育教学、学科建设和科研等各项重要工作中去,为教育教学、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提供方向指引、智力支持、力量支撑、组织保证和优质服务。
2、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及湖南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进一步落实学校第四次党代会提出的党建工作任务,巩固和扩大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果。
3、突出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一是着力加强校、处两级领导班子的建设,不断改进校、处两级领导班子的作风,牢固树立“领导就是服务”的观念;切实发扬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优良作风,及时了解、解决广大教职员工的实际困难;二是狠抓基层党组织建设,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抓好党员发展工作,重点做好在中青年教师和青年学生中发展党员的工作,力争使35岁以下青年教师党员比例达到40%以上,其中有硕士学位的青年教师党员比例达到45%以上,有博士学位和高级职称的青年教师党员比例达到70%以上,力争把学生党支部建立在高年级的班上。同时,认真把好党员的培养、入口、管理、出口关,确保党员质量。
4、切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健全民主生活制度、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制度和党员干部廉政档案制度。坚持领导干部
“四个不准”的规定,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教育和管理,使广大党员干部真正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筑起反腐倡廉的心底钢铁长城;不断健全和完善基建、大宗物资采购的招投标制度,严格学校财经纪律。加强收费管理,加强审计工作,严禁坐收坐支行为,从源头上防范腐败的发生。
5、深入实施“民心工程”,坚持把党建与关心群众的疾苦结合起来,与学校的中心工作结合起来,进一步凝聚人心、激励人心、振奋人心,推动学校的改革和发展。防止和克服为党建而党建、就党建抓党建的观念和做法,以更加宽广的眼界、更加开阔的思路、更加有效的措施来抓党建。要以实施“民心工程”为契机,大力弘扬湘大人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奋发向上、乐于奉献的精神传统和团结、务实、爱校如家的优良品格,进一步凝聚全校师生员工的智慧和勇气,努力在全校形成“争创一流、挑战极限、追求卓越”的一流的工作状态和精神状态,推动学校的改革、建设和发展。
6、切实抓好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法、新形式、新举措;努力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为广大教职员工和学生排忧解难。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德育工作。深化“两课”改革,切实发挥“两课”在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坚持推进德育的规范化、网络化、基地化和项目化;做好十七大精神“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的工作。
7、切实加强工会、统战、离退休工作。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广大教职工办学的思想,积极发挥教代会、工代会在学校民主管理上的积极作用,积极推进校务公开,加强民主监督和管理;积极发挥各民主党派成员在学校建设和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切实关心离退休教职工生活,积极发挥离退休教职工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8、切实维护校园的稳定。消除各种不稳定因素,为学校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一个稳定的环境;加强校园综合治理工作力度,特别要加强校园内外的治安管理,创造良好的校园和周边环境。
兰州大学
三、目标与任务
——抓好党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改善和强化思想政治工作。
四、战略措施
(九)抓好党的思想作风建设,改善和强化思想政治工作
(1)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十六大精神,切实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树立良好的校风、学风,优化学术与人际环境,不断增强全体师生员工的凝聚力。
(2)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学校管理、运行的模式、体制和机制。进一步完善校务公开制度,加大决策的科学性和透明度。增强依法行政的意识,提高依法治校的能力和水平。
(3)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在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加强管理干部队伍和其他专业技术队伍的建设力度。要在不断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切实提高管理干部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形成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干部任用机制,建立科学规范的退出与淘汰机制,保证干部队伍建设的良性发展和健康运行。
(4)改进和加强“两课”教育,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和“两课”队伍建设。切实做好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三进”工作;改革德育工作的内容、方法和途径,强化科学性、系统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5)加强对教代会、工会、共青团、研究生会和学生会的领导,发挥教代会和这些群众组织在思想政治工作和学校改革、稳定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6)加强德育工作和素质教育的基础建设,积极推进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人文气氛,积淀和创造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山东师范大学“十一五”发展规划要点、“十五”期间改革发展的成就
(八)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成效显著
通过开展“三讲”教育、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作风建设和党建研究全面加强。成功召开了第五次党代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加强。先后以优异成绩通过全省高校文明校园评估、德育工作评估,连续三次获得山东省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等学校称号。进一步完善干部聘任制、试用制、任期制,积极推行干部竞争上岗,干部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两次作为省属高校代表,参加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学校党委被中共山东省委命名为“全省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先进基层党组织”,学校荣获“全省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学校被评为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连续16年被评为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
四、“十一五”期间的战略措施与保障
(二)实施六大战略,推动学校全面发展 5.实施文化提升战略,不断优化育人环境
大学文化建设是现代大学的灵魂工程。高度重视大学精神的培育与弘扬,注重办学理念的凝练与升华,不断加强以优良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建设。在充分挖掘学校历史传承宝贵资源的基础上,大力营造为人师表、崇尚科学、严谨求实、善于创造、具有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良好校园风气,逐步形成优美的校园环境,高雅的文化气氛,浓厚的学术氛围,科学进步的价值理念和导向正确的校园舆论氛围,为学生的素质提升提供深厚的文化底蕴。
坚持团结、稳定、鼓劲和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加强思想舆论阵地建设。以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为主导,大力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用马克思主义和健康向上的思想文化统领校内各种舆论宣传阵地,为学校改革发展稳定创造良好的政治舆论环境,努力形成同心同德干事业、一心一意谋发展的浓厚氛围。建立健全校园网络管理有效工作机制,努力把校园网络建设成为系统安全、制度完备、管理规范、内容丰富、信息健康、服务完善的“绿色网络”和教育基地。
大力加强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丰富学生人格培育内容,完善融思想性、知识性、服务性为一体的素质教育工作体系。完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设立课外素质能力学分,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积极申报、创建全国大学生素质教育基地。
(三)加强三项保障,确保学校协调发展
1.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为学校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政治与组织保障
深入学习贯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高全体党员的理论水平和政治素质。建立健全个人自学、中心组学习、脱产进修、成果交流“四位一体”的理论学习机制,不断提高学习质量,不断增强广大党员干部和教职工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提高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教育方针的自觉性。加强党建工作研究,力争推出一批高水平的理论成果。
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充分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民主集中制,进一步规范党委议事制度。按照社会主义政治家、教育家的要求,切实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不断提高驾驭学校改革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以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为重点,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深化干部制度改革,积极推进以完善决策目标、执行责任、考核监督为主要内容的“三个体系”建设。进一步坚持和完善干部培训制度,着力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工作能力。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完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
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继续大力推进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增强服务意识、责任意识、节俭意识,提高管理水平和办事效率。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从制度上保证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形成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防腐工作机制。
牢固树立“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的理念,以服务于学生成长成才为宗旨,不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教育、管理与服务工作,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工作格局。深入开展大学生素质拓展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增设10个校外德育基地,建设并申报两个以上山东省高校德育工作研究基地。在省内各县区设立毕业生就业基地,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进一步完善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的困难学生扶助工作体系,加大对优秀困难学生的奖励力度,成立大学生事务与发展中心,建立“一站式”服务平台,完善学生成才服务体系。
做好统战、群团和离退休工作,凝聚全校力量,服务学校中心工作。加强对统战工作的领导,发挥民主党派以及无党派知识分子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作用。完善教代会制度,坚持依法治校,推行校务公开,进一步实施民主管理,充分发挥工会、妇委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发挥共青团组织在团结广大青年、做好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方面的作用。进一步做好离退休工作,重视解决离退休教职工的实际困难。创造条件,充分发挥离退休教师的专业特长,支持他们为学校的发展多做贡献。
第三篇:大连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办法
大连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办法
毕业设计(论文)是大学生培养过程中最后一个教学环节 是学生在校期间一次较为系统的综合训练 为做好毕业设计(论文)工作
达到综合训练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一、目的与要求
毕业设计(论文)的基本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
提高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毕业设计(论文)应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的能力:
1.调查研究、查阅、获取、分析、综合文献资料的能力
2.方案论证、分析比较的能力
3.设计、计算、绘图与标准规范的正确选择的能力
4.本专业常用手段、设备的应用及相关实验数据的获取及分析处理能力
5.外文阅读能力 计算机应用能力
6.撰写设计说明书或论文报告的能力
7.语言表达、思辩能力
阐述观点准确、清楚回答问题的能力
毕业设计(论文)要按照各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大纲》要求进行 毕业设计(论文)的时间按培养计划执行 提倡将毕业设计(论文)的开始时间提前 以便让学生尽早介入毕业设计(论文)工作
二、工作程序
1.确定题目及指导教师
每年11月份
各学部(学院)确定下一年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教师名单 指导教师提出下一年毕业设计(论文)的题目 上报教研室或学部(学院)
经讨论审定后确定符合条件的题目 题目确定后 应向学生公布
各学部(学院)可采取学生自选与分配相结合的方法 使每位学生选定一个题目 12月底
各学部(学院)填报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学生、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统计表 报教务处备案
指导教师按要求填写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经教研室主任、主管教学工作的副部长(副院长)审查签字后 于毕业设计前一学期期末下达学生
2.毕业设计(论文)动员
毕业设计(论文)开始前
各学部(学院)必须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动员 组织师生学习本管理办法 明确职责及要求
安排必要的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的培训和毕业设计(论文)专题讲座
3.毕业设计(论文)资格审查
按照《大连理工大学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资格审查规定》的要求
各学部(学院)应对毕业生进行毕业设计资格审查[参见《大连理工大学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资格审查规定》]
4.毕业设计(论文)检查
毕业设计(论文)进行过程中
各学部(学院)按要求进行前、中、后三阶段检查 学校不定期组织抽查
(1)前期:检查指导教师到岗情况 课题进行的必须条件是否具备 安排是否合理
任务书是否下达到每位学生
(2)中期:各学部(学院)组织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检查
着重检查学风、工作进度、教师指导情况及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并采取必要、有效的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
各学部(学院)向教务处上报中期检查情况总结
(3)后期:检查答辩准备工作
答辩前各专业着重对学生进行答辩资格审查 根据任务书及毕业设计(论文)规范化要求 检查学生完成工作任务的情况
5.组织答辩及成绩评定
每年6月份安排毕业设计(论文)答辩 具体日期按教学日历执行
各学部(学院)应于答辩前两周上报本学部(学院)答辩工作安排、答辩委员会名单及答辩小组名单
并在各学部(学院)公布
答辩前10天
学生上交毕业设计(论文)全部材料 由指导教师进行答辩资格审查 同时写出评语 交评阅人评阅
评阅人将设计或论文中检查出的问题反馈给学生 学生在答辩前3天时间进行整理、修改 准备答辩
答辩小组组织学生答辩 答辩结束后
毕业设计(论文)成绩经答辩委员会审定后上报教务处 经教务处审核后方可公布
6.总结及资料保存
学生答辩结束后 全部资料上交指导教师
由学部(学院)安排专人统一装订、保存[参见《大连理工大学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规范化要求第二部分》]
答辩结束后两周内
各学部(学院)上报本届毕业设计(论文)总结报告 总结包括:毕业设计(论文)基本情况统计
本单位执行本管理办法情况及对指导条件的意见及建议 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做法 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等
每年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结束后
学校组织专家对本届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进行抽样分析检查 并评选全校本届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摘要编辑成册
因教学改革和培养计划变更而使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提前进行的 按上述程序整体前移
三、选题及任务书下达要求
1.毕业设计(论文)应一人一题 由几名学生共同参加的题目
必须明确每名学生应独立完成的任务 并在题目上加以区别
以保证每名学生都受到较全面的训练 具有各自的特点
2.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的选择原则:
(1)符合专业或大类培养目标、满足教学基本要求 使学生得到比较全面的训练
工科学生要尽可能进行有工程背景的毕业设计
(2)应尽可能结合社会实践、生产、科研和实验室建设的实际任务 促进教学、科研和生产
鼓励跨学部(学院)组织选题
有社会实践或工程实际背景的题目不少于85%
(3)应有一定的深度与宽度 工作量饱满
使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经过努力能按时完成 有适当的阶段性成果
(4)多年重复做的课题须做一些改动 使内容与上一的有所区别
(5)应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
使学生在原有的水平和能力上有较大提高 并鼓励学生有所创造
(6)鼓励学生与用人单位联系
直接承担符合上述要求的实际工程和研究课题
(7)下列课题不宜安排学生做毕业设计(论文):
① 偏离本专业所学基本知识
② 范围过专过窄 达不到全面训练目的
③ 毕业设计(论文)期间难以完成或不能取得阶段结果
④ 其它不适合做毕业设计(论文)的课题 如电子课件的制作等
3.下达任务书工作程序
(1)指导教师提出题目
并陈述题目来源、目的、要求、主要内容、难易程度、工作量大小及所具备的条件等 报教研室或学部(学院)
(2)经教研室或学部(学院)讨论审定 确定合适的题目
(3)指导教师认真填写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4)任务书经教研室主任、主管教学工作的副部长(副院长)审查、签字后下发给学生
(5)任务书一经审定 不得随意更改
如因特殊情况确需变更 须提出书面报告 说明变更原因 经教研室同意
主管教学工作的副部长(副院长)批准 报教务处备案
四、指导教师
1.指导教师资格
(1)指导教师由讲师、助研或工程师职称及以上、有经验的人员担任 经过培训、考核取得资格认证 方可指导毕业设计(论文)
(2)首次参加指导工作的指导教师
学部(学院)应安排副高职称以上有经验的指导教师对其工作进行指导
(3)助教、助工不能单独指导毕业设计(论文)学部(学院)可有计划地安排他们协助指导教师工作
(4)指导教师由教研室安排
经主管教学工作的副部长(副院长)审查 报教务处备案
(5)在校外做毕业设计(论文)时
应符合有关规定[参见《大连理工大学本科生到校外做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办法》]
2.指导教师职责
(1)为确保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 每名指导教师所指导的学生人数不超过8人 有其它教学任务的教师指导学生数还应相应减少 一名教师指导5至8名学生 须有助教和研究生协助指导
(2)指导教师应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同时对学生严格要求
应坚持把培养学生放在第一位 避免出现重使用、轻培养的现象
(3)指导教师应重视和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4)毕业设计期间 严格控制指导教师的出差 确因工作需要必须出差时
出差时间在2周以内的需经主管教学工作的副部长(副院长)批准 超过2周需报教务处审批 并事先向学生布置好任务 同时委托他人代为指导
3.指导教师具体工作
(1)按规定选择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上报待批
(2)经学部(学院)审查通过后
指导教师按要求认真填写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交教研室和主管教学工作的副部长(副院长)签字后下发给学生
(3)审定学生拟定的设计方案 定期检查学生的工作进度和质量
(4)按时进行答疑与指导
教师对每位学生的指导时间平均每周不少于1小时
(5)批改学生译文及外文内容摘要
(6)指导学生正确撰写毕业设计(论文)
(7)答辩前
按《大连理工大学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规范化要求》检查学生完成任务情况 对学生进行答辩资格审查
同时整理毕业设计(论文)的电子材料
根据学生的工作态度、工作能力、设计(论文)质量写出不少于100字的指导教师评语
(8)经评阅人评阅后
由指导教师将全部材料反馈学生 同时提出修改意见
指导学生进行答辩前准备
(9)学生答辩结束后
收齐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全部资料、成果 并在资料袋上列出清单 交学部(学院)统一保存
五、对学生的要求
1.努力学习、勤于实践、勇于创新 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书规定的任务
2.尊敬师长、团结互助
虚心接受教师及有关人员的指导和检查 定期向教师汇报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度
3.遵守纪律 保证出勤
因事、因病离岗 应事先向导师请假 否则作为缺席处理 凡随机抽查三次不到 评分降低10分
累计缺席时间达到或超过全过程的1/4者 取消答辩资格 成绩按不及格处理
独立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 不弄虚作假
不抄袭和拷贝别人的工作内容
否则毕业设计(论文)成绩按不及格处理
4.毕业设计(论文)必须符合规范化要求 否则不能取得参加答辩的资格
5.毕业设计(论文)成果、毕业设计(论文)的电子文档及其它资料应于答辩结束后交指导教师收存
学生不得擅自带离学校
经指导教师推荐可作为论文发表
6.实验时 爱护仪器设备 节约材料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及实验室有关规章制度
7.定期打扫卫生
保持良好的学习和工作环境
六、答辩要求
1.学生在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任务后 必须进行答辩
通过答辩资格审查后的学生方可参加答辩[参见《大连理工大学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规范化要求》第一部分]
2.答辩前
各学部(学院)成立答辩委员会 下设若干答辩小组
答辩委员会由主管教学工作的副部长(副院长)、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及答辩小组组长组成 答辩小组人数不少于4人
成员可以是本专业或本学部(学院)教师
也可以是其他学部(学院)教师或校外相当职称的人员
3.答辩前
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全部材料应由评阅人详细评阅 评阅人应是答辩小组中具有指导资格且熟悉相关领域的教师 学生的指导教师不担任其评阅人
评阅人应写出不少于100字的评阅意见 并根据题目涉及的内容和要求 以有关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为主 准备好不同难度的问题 拟在答辩中提问选用
4.每位学生答辩时间为:学生自述10-15分钟 答辩小组成员提问10-15分钟
自述主要包括:题目的来源、要求、设计(论文)主要特点、分析和计算的主要依据与结论、设计中的体会及改进意见
5.答辩以公开方式进行 其他有关人员可以参加旁听
6.对优秀和成绩较差及有异议的毕业设计(论文)各学部(学院)答辩委员会可酌情组织二次答辩
7.答辩结束后
答辩小组应为每位参加答辩的学生写出不少于100字的评语 并给出成绩
交答辩委员会审核
七、成绩评定办法
1.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以学生完成工作任务的情况、业务水平、工作态度、设计报告(论文)和图纸、实物质量、外文翻译以及答辩情况为依据
2.毕业设计(论文)成绩采用百分制 成绩评定采用三项评分制 即由指导教师、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分别评定成绩 参照4:3:3的比例确定
3.成绩评定必须坚持标准[参见《大连理工大学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评分标准》] 从严要求
成绩在90分以上的比例不超过总数的20% 80分以上的比例不超过总数的60% 70分以下须有10%的比例
4.毕业设计(论文)成绩经答辩委员会审定 主管教学工作的副部长(副院长)批准 报教务处审核后公布
八、组织管理职责
1.全校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在主管校长统一领导下进行 实行分级管理 层层负责的办法
2.校教务处工作职责
(1)根据培养计划
组织各学部(学院)作好毕业设计(论文)的各阶段工作 不断完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管理制度
(2)汇总各学部(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指导教师安排情况表 组织、检查毕业设计(论文)各阶段工作进展和质量情况 向各学部(学院)通报检查情况
(3)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结束后 组织专家抽样分析毕业设计(论文)质量 做好工作总结 组织经验交流
(4)组织评选校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编印校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摘要汇编
3.学部(学院)工作职责
(1)确定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 布置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任务 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动员
(2)组织审查全学部(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和任务书
(3)定期检查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展情况
协调处理本学部(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中的有关问题
(4)成立答辩委员会
组织审查、复查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情况
(5)评选本学部(学院)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并负责向学校推荐
(6)做好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书面总结报告 并报教务处
(7)安排专人负责毕业设计(论文)编号及存档工作
(8)做好本学部(学院)在其它学部(学院)做毕业设计(论文)学生的全部管理工作
4.教研室工作职责
(1)审定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安排指导教师
(2)审查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并签字
(3)做好毕业设计(论文)前期、中期和后期的工作检查 及时确定和处理毕业设计(论文)中的教学和其它有关问题
(4)成立答辩小组
组织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和成绩评定工作
(5)做好本专业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的评选及推荐工作
(6)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总结
九、其 他
1.经费
教务处根据学校每年所拨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费用 按学生规模划分毕业设计(论文)经费 纳入教学业务费
由各学部(学院)主管教学工作的副部长(副院长)负责管理使用 毕业设计经费使用范围包括:资料购买费 材料消耗费 调研差旅费
外请人员讲课、指导费、学生论文打字复印费、补充上机费等 文具、图纸学生自备
2.图书资料
各学部(学院)要注意收集专用设计资料 妥善保管
3.上机和实验
学校根据需要和现有条件为毕业设计(论文)的学生提供一定数量免费上机机时 不足部分学生自费上机 计算机出图由学生自费
学校对出图价格实行限价管理
凡毕业设计(论文)需要实验的 实验室应无偿提供条件
指导毕业设计(论文)实验的实验室人员按正常实验计算工作量 实验消耗应由毕业设计(论文)经费支出 不足时可用实验费适当补充
结合指导教师科研课题做毕业设计(论文)的实验应由科研经费适当补贴
本管理办法适用于2008年以后入学的本科生 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附件1:毕业设计(论文)资格审查规定
附件2:毕业设计(论文)规范化要求
附件3:毕业设计(论文)评分标准
附件4:学生到校外做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办法
附件5:毕业设计(论文)文本格式要求(参见《大连理工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模板》)
二〇〇九年八月修订
人生最大的幸福,是发现自己爱的人正好也爱着自己。
第四篇:学生工作、团总支工作总结(江西理工大学)
建资系2009学生工作、团总支工作总结
一年来,我系学生工作、团总支工作在校区党委和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在校区学工部、团委的大力帮助和指导下,坚持以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安全稳定工作为龙头,以学风建设为中心,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为主旋律,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按照“突出重点,重在落实,力求创新,整体推进”的方针,以狠抓日常管理,加强素质教育为目标,在开创我系学生工作、团总支工作新局面中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回顾一年来我系所做工作,总结如下:
一、以安全稳定工作为龙头,抓党建、促团建,努力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2009年我系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习,做到思想教育“生活化、平民化、简单化”,通过团日活动、第二课堂活动等形式,真正让思想教育入耳、入脑、入心。本,我系先后组织开展“爱国爱校教育”、“特色社团建设”、“文化艺术活动”、“诚信考试教育”等多项团日活动,达到了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二、完善监督与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系学风建设与寝室文明、安全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1、实行课堂考勤制度,采取学习委员考勤,老师抽查的形式,切实保证学生出勤率。
2、大力加强诚信教育,杜绝考试舞弊现象发生。
3、继续推行对学困生的帮扶措施,通过班主任谈话、学习经验交流、“一帮一”等形式,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竞赛。
5、继续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加大对违章用电等现象的查处和监督力度,以及学生的财产安全和人身安全教育。
6、开展寝室设计大赛等活动,对各班进行激励,寝室文明建设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
三、积极拓展大学生综合素质,以系团总支、学生会为龙头,各班、各团支部积极参加学校各类文体大赛,并取得优异成绩,增强了广大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2009年我系承办了校区活动一项,系内部先后开展二十余项活动,丰富了学生的第二课堂,陶冶了广大学生的情操。很多文体尖子生在学校各类文体大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在校区第二十三届运动会上,我系精心组织、积极备战,取得了方阵第一名、广播体操第二名、男子团体第一名、女子团体第二名、班级团体第一、二、四、六名的骄人成绩,最终以高分稳居团体第一名并获优秀组织奖。在江西理工大学第42届运动会上,我系彭智平、宋倩倩等同学多次打破学校纪录,为校区争得了荣誉。在校区拔河比赛、演讲比赛、主持人大赛等活动中,我系均摘得桂冠。
四、完善组织机构,切实做好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工作,密切关注“四类”人群。1、2009年10月在校区团委的倡议下,我系成立了由副主任、学生管理干事、各班班主任老师组成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小组,并在团总支、各班增设了心理委
员,切实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工作。
2、根据校区团委统一安排,做好新生的心理普查工作,并根据反馈结果,做好问题学生的谈话工作,并指定班主任老师、班干部定期关注。
3、针对因疾病、经济、学业、恋爱等问题产生心理问题的学生(“四类”人群),采取班主任定期谈话、班级心理委员适时观察等举措,及时关注这类学生的动向,做好危机干预工作。
五、细心周密,认真做好奖、贷、补、助工作,努力做好学费催缴工作。根据学校要求认真做好评优评先工作,严格按照评选条件评选,对于评选结果实行公示制,增加评选的透明度,做到公正公平公开。2009共评选优秀学生1449人。其中,获国家奖学金1人,国家励志奖学金49人,国家助学金387人,学校综合奖学金657人,本我系先进班级4个,三好学生标兵2人,三好学生233人,优秀学生干部65人,各类单项优秀51人。
六、做好日常工作,建立了完善的工作机制。
1、通过办公系统软件,对学生干部手机短信飞信群发,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时间。
2、对班主任的日常工作进行严格、细致的考核。实施班主任工作不合格退出机制。
3、建立本系值班制度。由住校老师带头参与、严格实施。保证突发事件能得到及时的处理。同时,我系每天晚上安排学生干部值班,每天进行甲流排查,每周进行宿舍检查、就寝检查、早读检查、晚自习检查等,确保我系各项学生管理工作有序进行。
4、宣传大学生入伍政策,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认真配合校区武装部做好大学生应征入伍工作。
七、积极做好学生干部队伍建设。
由于我系由两个系合并,所以存在着两个学生会、两个团总支,我们在10月份对学生会、团总支进行了合并换届,并积极开展干部培训活动,让学生干部在活动中逐步成长,锻炼了学生干部的综合能力,提高了工作水平。
八、切实做好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积极开展09届毕业生文明离校活动。
1、根据学校就业指导有关要求,我系采取讲座、班会等多种形式,对毕业班及准毕业班的同学进行生涯规划指导和就业指导。
2、积极与用人单位沟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并就建立实习基地等问题达成了一致协议。3、07届毕业生毕业期间,我系学管人员及时关注和掌握学生情况,做到毕业生安全文明离校。
九、不足之处及努力方向
一年来,我系各项工作得到了各位领导、各兄弟系和广大老师的大力支持,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们仍旧存在很多不足,比如工作中的创新意识不强、辅导员队伍没有很好的建立,我系学管工作人员较少致使精力有限大部分工作不能深入开展等。
今后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更加努力地工作,为学校和建资系的发展与壮大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1、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增强工作的方向性、主动性。
2、有针对性地抓好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工作。
3、尽快建立一支完善的辅导员队伍。
4、强化创新意识,打造我系团、学工作品牌活动。
5、加强学生素质教育,以学风建设为重点,抓好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社团、青年志愿者等各类活动,为学生成长成才、素质教育搭建平台。
6、加大对内、对外宣传力度,宣传团、学工作,树立学校和建资系的良好形象。
第五篇:沈阳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规定
沈阳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管理规定
毕业设计(论文)是本科培养计划中后一个综合性教学环节,是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从 事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尝试,对提高学生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进一步规范我校 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保证其水平和质量,更好地发挥毕业设计(论文)在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特制订本规定。
一、管理层次和职责
(一)领导层次
1.学校分管教学工作副校长对全校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工作负责,实行宏观管理。建立校级 毕业设计(论文)领导小组。
组
长:分管教学副校长 副组长:教务处处长
成员:教务处副处长、各学院院长、教学副院长等 2.学院院长对本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工作负全责 建立学院级毕业设计(论文)领导小组 组
长:学院院长
副组长:学院教学副院长和主管学生工作的负责人 成员: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等
(二)职责
1.校毕业设计(论文)领导工作小组职责(1)贯彻落实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有关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精神,对全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实行宏观管理,协调解决有关问题
(2)协调解决场地、设备器材和资金等问题,为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提供支持;(3)制定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校级有关政策和规章制度;
(4)负责组织对各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指导、检查与评估,将检查结果、建议和意见 及时反馈到各学院和相关部门;
(5)总结全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经验,组织交流。2.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领导小组职责:
(1)贯彻执行学校有关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有关政策及相关规章制度,制定本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细则;
(2)组织对初次指导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教师的培训工作;(3)组织审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指导教师和学生名单;
(4)组织检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进度和质量,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5)组织并实施毕业设计(论文)的评阅、答辩及成绩上报;(6)按学校规定上交、保管本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并将有关资料存档(包括电子文档);
(7)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总结并将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总结报告交教务处。
二、具体要求
(一)教学要求
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自主获得新知识、掌握新技术的能力;培养学生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获得信息、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相应的思维方式;
3.培养学生进行科学研究、产品开发等方面的能力; 4.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科学的工作作风,勇于进取开拓的创新精神、现代工程意识、技术经 济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等。
(二)毕业设计(论文)的题目
1.题目的选择应从各专业培养目标出发,应满足教学基本要求,要与生产实际、科学研究、经 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
2.题目一般由指导教师提出,经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领导小组审查、批准后向学生公布,每 人一题;
3.题目要恰当,难易适度,设计(论文)工作量饱满,应能保证学生在规定时间内保质保量完 成任务;
4.原则上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不应与历届重复,特殊情况下,若重复必须在历届设计的基础 上有所发展和提高。
(三)指导教师的职责及要求
1.毕业设计(论文)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制,指导教师应具有讲师(或相当技术职称)及以上职称,并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教师承担,助教一般不单独指导毕业设计(论文),可协作指导,对确有 独立指导毕业设计能力的助教,必须由教研室主任提出意见,经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领导小组同 意后,方可承担指导少数学生的任务。
2.与外单位联合指导毕业设计(论文),需由各学院聘请相当于讲师及以上职称的科研人员和 工程技术人员担任指导教师并指定校内教师负责联系,掌握进度和要求,协调有关问题。
3.指导教师在题目确定后,必须做好充分准备,周密安排进度计划,认真拟定设计(论文)任务书,及时将设计(论文)任务书下发给学生,并将设计(论文)基本要求、设计(论文)注意事 项、答辩程序及评分标准等内容告知学生。指导学生查阅文献,收集、分析资料,指导学生编制设 计(论文)计划及进程,审定设计(论文)总体方案,指导设计或实验。在指导过程中注重启发引 导,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防止包办代替和放任自流两种极端倾向。
4.指导教师要经常检查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进度和执行情况,对学生的指导,每周不少于 2 次。
5.指导教师要认真做好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前的审阅工作,指导并督促学生做好答辩前的各项准备事宜。
(四)对学生的要求
1.每个学生必须认真独立完成毕业设计(论文)阶段规定的全部工作任务,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和刻苦钻研精神,严禁弄虚作假,不得抄袭他人的毕业设计(论文)或已有成果;
2.要参阅一定量的新技术、新工艺及相关资料,勇于创新,敢于实践,注意各种能力的锻炼和 提高(如计算机和外语能力等);
3.要尊重指导教师,虚心接受指导,遵守纪律,爱护公物。如因不听指导造成的损害或其它后果,均由学生本人负责;
4.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阶段,原则上不允许请假。如遇特殊情况,需本人提出书面申请,经指导教师同意,报学院教学副院长审批,并报教务处备案。无故旷课三天以上者或累计耽误时间 超过毕业设计(论文)总时间的三分之一者,不能参加答辩,成绩以不及格计;
5.毕业设计(论文)成绩不合格者不得毕业。
三、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日程安排
毕业设计(论文)开始七周前(不含寒假):指导教师申报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并向学院提交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申请表”。
毕业设计(论文)开始六周前(不含寒假):学院审批毕业设计(论文)题目,题目数量应确保每人一题,并向学生公布。按照学院分配、指导教师与被指导学生双向选择相结合的方式,初步形成指导意向。
毕业设计(论文)开始二周前:确定指导教师、被指导学生及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毕业设计(论文)开始一周前:指导教师下达“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各学院填写“毕业 设计(论文)题目一览表”并上报教务处(包括电子版)。
毕业设计(论文)开始:各学院审查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资格(毕业设计资格是指:在所学 专业教学计划中规定的主干课程中,截止到审查之日,没有通过的主干课程门数不多于一门)。
开始后二周:学生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完成开题,并填写“学生开题报告表”,经指导教师审批签字后交由学院存档。开题报告内容包括:课题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课题主要内容、课题研究方案、日程安排、参考文献。
答辩前二周:各学院将本学院答辩委员会主任、成员及各答辩小组组长、成员名单与答辩时间、地点报教务处。
答辩前一周:学生完成并提交毕业设计(论文),学院组织评阅。
答辩后:按教务处要求时间上报毕业设计(论文)成绩。毕业设计论文(包括电子版)由学院存档。
答辩结束后两周内:各学院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总结报告,并上报教务处。
四、评阅及答辩要求
1.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对毕业设计(论文)的评审、评阅。指导教师、评 阅人要分别按百分制给出成绩,写出评语。
2.各学院均应成立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人数为奇数且不少于 5 人,答辩委员会可下 设若干答辩小组,小组成员必须具备讲师及以上职称,人数不少于 3 人,设组长一人。答辩小组成 员在答辩前应对所答辩的毕业设计(论文)进行评审,原则上答辩学生不能在其指导教师所在答辩 组答辩。
3.每位学生报告与答辩时间应控制在半小时左右。教师提问应是该课题的基本内容或关键性问 题,如遇争议性的学术问题,待会后协商解决。答辩教师要认真填写评分表及有关记录并交各学院 保存备查。
4.毕业设计(论文)按“结构分”综合评定成绩。“结构分”由指导教师评分、评阅人评分、答辩小组评分组成,各学院可根据各自专业特点确定三部分的比例,制定成绩评定标准。各部分成绩采用百分制,总成绩按规定比例计算汇总后,以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等级记载。
5.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负责组织“复”答辩。各专业从小组答辩学生中抽出至少 5% 较差的学生进行“复”答辩,然后按各专业不低于学生总数 3%实行末位重修。如确有充分理由 需要末位重修比例低于3%,学院应在答辩前向教务处提出书面申请,教务处派专业人员对答辩工作
进行全过程跟踪,如果该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等各环节确实质量高,可以按实际情况确定末 位重修比例。
6.毕业设计(论文)成绩后由学院答辩委员会认定后,按规定时间上报教务处。
五、质量控制与检查
1.教务处组织对全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行检查和抽查。检查和抽查内容包括:论文题目、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度、质量、教师指导情况、学生满意程度、学生出勤情况、论文水平与质 量、答辩与成绩评定情况、存在问题等,并将检查和抽查结果进行反馈或通报。
2.学院负责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全过程管理,要进行不定期抽查、中期检查并做好记录,将 检查结果与存在问题写出书面材料,报教务处。
3.指导教师对所指导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全程负责。
4.毕业设计(论文)期间学生因各种原因请假应严格执行请假制度。指导教师可准假一天,学 院教学副院长可准假三天,教务处主管副处长可准假一周。请假累计超过二周以上(含 2 周)将延 迟答辩。
5.为保证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与进度,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开始四周后,原则上禁止更 换题目。若因特殊原因确需更换题目的,需由学生和指导教师同时申请,学院领导小组同意,学院 教学副院长签字后实施,并报教务处备案。否则将不允许参加答辩或取消毕业设计(论文)成绩。
六、毕业设计(论文)书写规范与打印要求
(一)论文书写 论文(设计说明书)要求统一使用 Microsoft Word 软件进行文字处理,统一采用 A4 页面(210 ×297mm)复印纸,单面打印。其中上边距 30mm、下边距 30mm、左边距 30mm、右边距 20mm、页 眉 15mm、页脚 15mm。字间距为标准,行间距为固定值 22 磅。
页眉内容统一为“沈阳理工大学学士学位论文”,采用宋体五号字居中排写。
页码在下边线下居中放置,Times New Roman 小五号字体。摘要、关键词、目录等文前部分的 页码用罗马数字(Ⅰ、Ⅱ……)编排,正文以后的页码用阿拉伯数字(1、2……)编排。
字体和字号要求
论文题目:
二号黑体
章标题:
三号黑体
(1□□×××××)节标题:
四号黑体
(1.1□□××××)条标题:
小四号黑体
(1.1.1□□×××)正文:
小四号宋体 页码:
小五号宋体
数字和字母:
Times New Roman体 注:论文装订方式统一规定为左装订
(二)论文前置部分
包括:封面、答辩成绩评定页、评阅意见页、任务书、设计档案页均按学校统一内容和格式填 写。
(三)摘要
摘要是学位论文内容的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实验方法、实验结 果和终结论等。应是一篇完整的短文,可以独立使用和引用,摘要中一般不用图表、化学结构式和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
1.中文摘要(300 字左右)“摘要”字样(三号黑体),字间空一个字符,“摘要”二字下空一行打印摘要正文(小四号宋体)。
摘要正文后下空一行打印“关键词”三字(小四号黑体),其后为关键词(小四号宋体),关键 词是为了便于文献标引从该学位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关键词一般为 3~5个,每一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隔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打标点符号。
2.英文摘要(250个实词左右)英文摘要另起一页,其内容及关键词应与中文摘要一致,并要符合英语语法,语句通顺,文字 流畅。
英文和汉语拼音一律为 Times New Roman 体,字号与中文摘要相同。
(四)目次页
目次页由学位论文的章、条、款、致谢、参考文献、附录等的序号、名称和页码组成,目次页 置于外文摘要后,由另页开始。
目录题头用三号黑体字居中排写,隔行书写目录内容。
目录采用三级标题,按(1 ……、1.1 ……、1.1.1 ……)的格式编写,目录中各章题序的阿拉伯数字用 Times New Roman 体,第一级标题用小四号黑体,其余用小四号宋体。
(五)论文的主要部分 1.引言(或绪论)
引言(或绪论)简要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范围、前人的工作和知识空白、理论基础和分析、研究设想、研究方法、实验设计、预期结果和意义等。引言(或绪论)不要与摘要雷同,一般教科 书有的知识,在引言中不必赘述。
引言(或绪论)重点应放在有关历史回顾和前人工作的综合评述,以及理论分析等,应该用足 够的文字叙述,如有必要可单独编成首章。
2.正文
正文是学位论文的核心部分,要求做到客观真切,准确完备,合乎逻辑,层次分明,简练可读。工科学生论文字数在 15000 字以上;文科、理科学生论文字数在 18000 字以上;外国语专业学生论 文字数在 5000个词以上。
(1)章节及各章标题
论文正文分章节撰写,每章应另起一页。每章标题以三号黑体居中打印,章下空一行为节,以四号黑体左起打印,换行后以小四号宋体打印正文。节下空一行为条,以小四号黑体左起打印,换行后以小四号宋体打印正文。
各章标题要突出重点、简明扼要。字数一般在 15 字以内,不得使用标点符号。标题中尽量不采用英文缩写词,对必须采用者,应使用本行业的通用缩写词。
(2)层次
层次以少为宜,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正文层次的编排和代号要求统一。
一级标题:1 第一层次(章)题序和标题,用三号黑体字。题序和标题之间空两个字符,不加标点,下同。
二级标题:1.1 第二层次(节)题序和标题,用四号黑体字。三级标题:1.1.1 第三层次(条)题序和标题,用小四号黑体字。四级标题:
1、第四层次(款)题序和标题,用小四号黑体字。五级标题:(1)第五层次(项)题序和标题,用小四号黑体字。
层次用到哪一层次视需要而定,若节后无需“条”时可直接列“款”、“项”。(3)公式
原则上居中书写。若公式前有文字(如“解”、“假定”等),文字顶格书写,公式仍居中写。公式末不加标点。公式序号按章编排,并在公式后靠页面右边线标注,如第 1 章第一个公式序号为 “(1.1)”格式见下例:
F = ma
(1.1)V = S / t
(1.2)文中引用公式时,一般用“见式(1.1)”或“由公式(1.1)”。公式较长时在等号“=”或运算符号“+、-、×、÷”处转行,转行时运算符号留在上行。公式中应注意分数线的长短(主、副分线严格区分),长分线与等号对齐。公式中第一次出现的物理量应给予注释,注释的转行应与破折号“——”后第一个字对齐,格式见下例:
式中 f M — 试样断裂前的大扭矩(N·m);
fθ — 试样断裂×××××××××××××××时的单位长度上的相对扭转角。(4)表
表应有表名、表号或必要的说明,表也应有“自明性” 表格一般采取三线制,不加左、右边线,上、下底为粗实线(1 磅),中间为细实线(0.75 磅)。比较复杂的表格,可适当增加横线和竖线。
表序按章编排,如第 1 章第一个插表序号为“表 1.1”等。表序与表名之间空一格,表名不允许使用标点符号。表序与表名置于表上,居中排写,采用黑体五号字。表内文字说明用五号宋体,起行空一格、转行顶格、句末不加标点。
表头设计应简单明了,尽量不用斜线。表头中可采用化学符号或物理量符号。全表如用同一单 位,将单位符号移到表头右上角,加圆括号。表中数据应正确无误,书写清楚。数字空缺的格内加“—”字线(占 2 个数字宽度)。表内文字和数字上、下或左、右相同时,不允许用“〃”、“同上” 之类的写法,可采用通栏处理方式。
文经管类论文插表在表下一般根据需要可增列补充材料、注解、资料来源、某些指标的计算方法等。补充材料中中文文字用楷体五号字,外文及数字用 Times New Roman 体五号字。
(5)图
图应有图名、图号及必要的说明。图应具有“自明性”,即只看图、图名和图例,不阅读正文,就可理解图意。
插图应符合国家标准及专业标准,与文字紧密配合,文图相符,技术内容正确。1.图题及图中说明
图题由图号和图名组成。图号按章编排,如第 1 章第一图图号为“图 1.1”等。图题置于图下,图注或其它说明时应置于图与图题之间。图名在图号之后空一格排写,图题用五号黑体字。
2.插图编排
插图与其图题为一个整体,不得拆开排写于两页。插图应编排在正文提及之后,插图处的该页
空白不够时,则可将其后文字部分提前排写,将图移到次页前面。3.照片图
论文中照片图均应是真实的,照片应主题突出、层次分明、清晰整洁、反差适中。显微组织类照片必须注明放大倍数。
4.制图标准
机械工程图:采用第一角投影法,严格按照 GB4457-4460-84, GB131-83《机械制图》标准规定。
电气图:图形符号、文字符号等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流程图:原则上应采用结构化程序并正确运用流程框图。对无规定符号的图形应采用该行业的常用画法。(6)数字
按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等七单位 1987 年发布的《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试行规定》, 除习惯用中文数字表示的以外,一般均采用阿拉伯数字。年份一概写全数,如 2003 年不能写成 03 年。
3.结论 结论是学位论文终的、总体的概括性论述,应该准确、完整、明确、精练,如果不可能导出 应有的结论,也可以没有结论,但应进行必要的讨论。可以在结论或讨论中提出建议,研究设想或 仪器改进的意见、尚待解决的问题等,结论置于正文后一章之后,由另页开始。
4.致谢
可在正文后对下列方面致谢:
对指导、协助完成学位论文工作的组织或个人; ――对在做论文工作中提出建议和提供的人;
――对给予转载和引用权的资料、图片、文献、研究思想和设想的所有者; ――对其他应感激的组织和个人。致谢置于结论之后,由另页开始。5.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表按专著、论文等分类后顺序列出,置于致谢之后,由另页开始。(1)文献标识
论文正文中须标识参考文献编号,按出现顺序用小四号字体标识,置于所引内容末句的右上 角(上标)。文献编号用阿拉伯数字置于方括号“[ ]”中,如:×××××[1];×××××[4,5];× ××××[6-8]。当提及的参考文献为文中直接说明时,其序号应该与正文排齐,如“由文献[8,10~14]可知……”。
(2)书写格式
参考文献题头用黑体四号字居中排写。其后空一行排写文献条目。参考文献书写格式应符合 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按论文引用顺序编排,文献 编号顶格书写,加括号“[ ]”,其后空一格写作者名等内容。文字换行时与作者名第一个字对齐。常用参考文献编写规定如下:
著作图书类文献——[序号]□作者.书名.版次.出版者,出版年:引用部分起止页
翻译图书类文献——[序号]□作者.书名.译者.版次.出版者,出版年:引用部分起止页
学术刊物类文献——[序号]□作者.文章名.学术刊物名.年,卷(期):引用部分起止页
学术会议类文献——[序号]□作者.文章名.编者名.会议名称,会议地址,年份.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用部分起止页
学位论文类文献——[序号]□学生姓名.学位论文题目.学校及学位论文级别.答辩年份:引 用部分起止页
其中:文献作者为多人时,一般只列出 3 名作者,不同作者姓名间用逗号相隔。外文姓名按国 际惯例,将作者名的缩写置前,作者姓置后;学术刊物文献无卷号的可略去此项,直接写“年,(期)”。
(六)论文的附录
附录包括英文原文(要求 10000 字符以上)、汉语翻译、同时也包括重要的原始数据、数学推导、计算程序、框图、结构图、注释、统计表、计算机打印输出等。附录作为学位论文主体的补充项目,其中英文原文、汉语翻译是必须的,而重要的原始数据、数学推导、计算程序、框图、结构图、注 释、统计表、计算机打印输出等并不是必须的。
附录的序号编排按附录 A,附录 B……编排,附录(例如附录 B)内的顺序可按 B.1,B.2.1,B.2.1.2 规律编排。图表按:图 B1,图 B2,表 B1,表 B2 的规律编排。
附录可以单独装订,单独编页码,封面上须注明论文正本的名称,作者等内容。如果附录与论 文正本装在一起,其页码与正文连续编码。
(七)毕业论文本装订顺序 前置部分:1.封面
2.答辩成绩评定页
3.评阅意见页
4.任务书
5.设计档案页
主体部分:1.中文摘要
2.英文摘要
3.目次页
4.正文
5.致谢
6.参考文献
附录部分:1.英文原文
2.汉语翻译
3.原始数据、数学推导、计算程序、框图、结构图、注释、统计表、计算机打印输出等。
七、本规定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八、本规定由下发之日起执行,原《沈阳工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管理补充规定》 自即日起废止
二 00 六年三月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