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实施优质教育均衡发展工程工作汇报
实施优质教育均衡发展工程工作汇报
双山街道办事处杨胡小学 各位领导:
自去年以来,根据教育体育局《关于实施优质教育均衡发展工程的意见》,我们双山街道办事处杨胡小学与福泰小学进行联盟,成为福泰小学杨胡分校,一年来,我们两所学校戮力同心、积极作为,按照联盟办学方案,本着求同存异、联盟互助、共同进步的思想,以带动我们杨胡分校的发展为目的,进行了联盟和共享,做了许多工作。
一、开展的主要工作
1、学习福泰小学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经验,强化学校管理,提高杨胡分校的管理水平。我们杨胡分校经常到福泰小学实地观摩和感受,与福泰小学领导座谈、沟通,就学校管理、教师管理、学校发展前景及规划、高效课堂建设、推进素质教育、及工作中的有效协调和沟通的方法多次深入交换意见,大大改进了我们杨胡分校的办学思想和管理思路,使我们少走了不少弯路,这是福泰小学“授人以渔”的帮助。
2、充分发挥了福泰挂职领导省级骨干教师示范指导作用,加快了我校教师队伍建设步伐,通过挂职领导指导带动,为我校培养一批教学骨干教师。
3、建立了稳定的互访机制。为了共同提高办学效益,我们杨胡分校和福泰小学建立了稳定的互访机制。一是领导互访,互相制定计划,了解工作的实施情况,确定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相互协调,保 证工作顺利开展。二是教师互访,开展教研活动。主要以公开课、示范课、集体备课为载体,新学期近三周我们杨胡分校教师到福泰小学学习,福泰小学选派教师到杨胡分校指导,提高我们杨胡分校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能力。三是学生互访。两校学生建立“手拉手”互助互学活动,在大练基本功、文明行路、养成教育等主题活动中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二、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师资队伍的均衡建设是教育均衡发展之“魂”,由于我们杨胡分校教师年轻教师少,年龄结构不合理,学科结构不合理,最小的是32岁,全校19个班,45岁以下的23人,他们大多都是兼职,如果让年轻教师参加学习培训,会影响班级学生的学习安全,所以对他们的专业发展也受到一定的影响。同时,我们杨胡分校对福泰小学的学习还仅仅停留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层面上,对福泰小学的资源挖掘还停留在浅层,还有许多优点我们没有学到甚至还没有发现,也有许多问题我们至今找不到答案,还需要福泰小学的无私帮助。另外,由于两校学生特点的不同,福泰小学学生来自城区,我校学生主要来自农村,在交流学生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各项工作的经验上我们还有待更进一步的挖掘。
三、今后的工作思路
福泰小学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校园文化、学校管理、教学管理等各方面有许多值得我校借鉴之处,今后的工作一是建立学校领导联席会议,共同研究和探讨学校管理、发展和教育教学等方面问题,及时掌握各校教育教学活动情况,加强信息交流,了解学校需求,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二是学校工作计划、工作总结、专题活动方案、各类评估试卷等材料能及时学习交流。并且全方位展示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和成功经验,以利于相互学习和借鉴。三是继续采取上示范课、作讲座、听课评课等手段,在教育管理、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育科研、教学评价等多方面互相切磋,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四是加强在文艺、体育、科技教育活动等方面的交流。双方学校通过在校园科技艺术节、体育节等活动中互派教师、学生参与等形式,开阔师生视野,提高素质。
虽然对于联盟办学工作我们做的还有许多差距,还有许多方面需要继续努力,但是,我校在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发展方向、学校管理、师资队伍建设、品牌学校创建等各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我校将进一步与福泰小学加大交流力度,在量和质上寻求新的突破,为我校教育赢得新的机遇。
第二篇: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汇报材料
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汇报材料
----坚持均衡发展办人民满意教育
XX年xx市义务教育阶段、高中阶段招生录取工作揭晓后,一直为解决大班额愁眉苦脸的各学校校值此才长出了一口气:xx市实验小学大班额最多每班达到120人,今年新招入学班额下降12%-25%,达到60-76人之间;逸夫小学达到
人,塔寺小学达到人,xx一中大班额80人以上,今年达到60人;xx市二中达到
人,往年一高二高班额70-78人,今年56人标准班额。而局长宋二虎上任后,通过广泛调研,抓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均衡发展。宋局长说,教育两件事,一件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另一件就是教育质量。xx教育要按照十八大精神要求,坚持均衡发展,构建美丽教育。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近日采访了xx市教体局局长党委书记宋二虎。
谈起xx教育过去一年的发展,宋局长如数家珍。宋局长说,XX年,全市高招本科上线1820人,较上年增长13.47%,其中本一上线145人,较上年增长18.85%;高中招生优质教育资源得到保证,市一高招生前100名学生报到注册78人,与去年同期注册17人相比,净增61人,市二高前100名学生,报到注册96人,与去年同期注册53人相比,净增43人。职教攻坚成效显著。职教招生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截止目前我市中职院校共招收新生1505人;职业技能培训积成就斐然,上半年共培训“两后”生4192人,为推进我市建立人力资源强市提供了有效的人力保障。
这只是xx市教育系统注重教育均衡发展、提升学生素质,办人民满意教育的一个缩影。
营造良好教育环境,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如何营造发展的良好环境,用宋二虎局长的话讲,就是要改进工作作风,干部职工齐心协力明确三件事:
一是明确责任,明确自己担当的责任,明确自己做人责任、做领导责任和干工作的责任,正确履职,尽职尽责,要加强自身修养,做到:做人、做好人、做正派人;凡事想明白、说明白、做明白、学明白;不要阳奉阴违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二是要强化服务,核心是干好工作,服务基层,服务教职员工,要有谦虚谨慎的作风,莫以善小而不为,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不要难为基层同志,要做到办一件事,暖一个人心。
三是要规范行为,好话多传,坏话不传,不要胡办事、乱办事,要严格要求自己,不要当是非之人,把规范工作行为落到实处,为基层办事要做好做实,力争做到像卢展工书记说的那样,努力做,做得好,就会有好结果
整合教育资源,加快教育均衡发展
XX上半年,全市共投入义务教育阶段经费4074万元,用于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生免费发放教科书、农村贫困寄宿生救助和生均公用经费;通过校舍工程、农村初中改造工程、农村薄弱学校食堂改造工程、中小学防雷工程、中小学饮水工程、聋哑学校迁建和D级危房改造工程,共投入资金3503万元,对全市72所中小学进行了新建和改造。
今年暑期,投资883万元,对全市116所中小学进行了修缮。积极开展“送教下乡”和对口支教活动,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从而为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提高教师素质,确保教育均衡发展
通过积极开展创建职教强市活动,创建职教强市基础档案建设工作已经完成,创建全市职教强县条件已基本成熟。教师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国培、省培计划积极推进,XX年,全年共投入资金460万元,目前实施国培计划、省培计划、中小学主干学科网络远程培训1600人次,骨干校长和班主任培训400多人次,同时对教师实施了全员培训。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着力解决教师实际困难,维护教师合法权益,努力提高教师的幸福指数。被省教育厅评为河南省教科研先进县(市)。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实现教育均衡发展
教育事业发展与否,要看是否让人民满意。xx市教体局以办让人民满意教育为出发点,通过治理教育乱收费、实施中招“阳光工程”等,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基本实现了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过去的一年,xx市教育事业得到了均衡发展。学前教育快速推进。按照国家三年行动计划要求,XX年我市投入资金4029万元,新建幼儿园8所,改扩建19所,增设附属幼儿园21所。目前,工程进展顺利,9月底以前,将有27个项目竣工,XX年底,40个在建项目将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通过为期半年的学前教育规范整顿,对全市429所民办幼儿园,通过提升改造审批办证341所。校车安全管理机制得到健全,管理逐步走上规范化轨道,有效的杜绝了学生乘车安全事故的发生。
留守儿童关爱,特殊群体教育权益保障和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择校热”和“大班额”问题都得到程度不同的解决。普通高中招收严格执行“三限”政策,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坚决按照免试、划片和就近入学的原则招生。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坚持“两为主”原则,切实解决好了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
谈起xx教育的现状及今后的发展,宋二虎有着清醒的认识,他充满自信地告诉记者:“教育是个百年工程。我们要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牢牢树立‘抓教育发展就是抓xx未来’的理念,进一步加强教育管理,健全和完善教育质量管理各项工作机制,到十二五末,使我市教育整体工作在平顶山市进入先进位次,在全省十个省直管县中达到中游偏上水平,建设一支能教善教、团结向上的教育队伍,真正让人民满意,让政府放心,让学子成才,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第三篇:注重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注重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平区前瞻思考,超前规划,努力构建定位准确、布局合理、结构完整的现代化教育格局。积极落实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政策,全面实施学区化办学。在全市率先实施干部教师交流制度,使优质资源得到有效辐射。积极创建全国智慧教育示范区,满足人民群众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
重视干部教师队伍建设。常抓不懈开展师德教育活动,注重教师培养,成功举办六届教育对外交流研讨活动。初步构建“和平区教育优秀人才塔式结构”。师资建设成绩斐然,在全市双优课评比中,连续十年独占鳌头。在历届青年校长和教师学术论坛中,获一等奖人数在全市遥遥领先。
多措并举推动教育公平。和平区把“让每个孩子得到平等的入学机会”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实现了义务教育的公平性与普惠性。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享受同城待遇。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巩固率均达到100%。
着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全国率先提出构建“奠基未来”区域教育文化体系理念,为培育未来人才勾画了蓝图。与中国教科院签约,成为天津市首个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编制了义务教育学校服务标准,成为全市首个教育领域公共服务标准,提升教育服务水平。强化教育科研、改革教学模式,落实减负增效。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三位一体”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万全小学班级博客,被树为全国典型。
和平教育先后获得“全国教育先进区”、“全国‘两基’教育先进区”、“全国儿童少年工作先进区”、“全国学校德育工作先进实验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回顾过去,历史的厚重与现实的成就使和平教育这张名片熠熠生辉。展望未来,时代的重任与人民的嘱托激励和平教育更加奋力前行。我们相信,和平教育必将掀开跨越发展的豪迈篇章,和平区教育事业必将伴随天津的飞速发展而绽放异彩。
几年来,滨海新区教育体育委员会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为人民服务、为新区开发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建设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把提升群众身体健康素质作为体育的根本宗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全民健身运动。深化教育体育综合改革,优化资源配置,加快现代化设施建设,吸引国内外优质教育机构和市内名校落户新区办学,积极承办全国教育教学交流活动和国际国内高水平体育比赛,全面提高新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强队伍建设,深化实施“三名”建设工程和体育重点品牌项目建设布局,着力提高教育体育工作水平,不断促进教育公平正义,促进体育健康普及,努力创造教育教学新成果和体育大赛新成绩,为加快新区改革开放,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作出了突出贡献。坚持传承创新,多举措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搭建小学教育发展联合学区、中学一对一互助、集团化办学发展平台,深化校长教师轮岗交流与培养、学片教研、信息化助推、特色学校创建带动和教育督导评估等促进机制,促进每一所学校内涵提升,努力体现教育公平普惠。坚持多育并举,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突出尚德育人、实践育人,河西学子节、阳光体育展示、艺术教育博览节、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志愿服务等教育活动成效突出,形成区域教育特色。
坚持人才强教,大力促进教师队伍专业化。现岗教职工6314名,其中专任教师4880名。实施教师队伍提升五大行动,我区有享受国务院特贴专家4人、未来教育家奠基工程入选学员33人、天津市特级教师35人,各级学科带头人1107人,河西区特级教师28人,成立9个名师工作室,涌现出袁滨渤、徐英杰、李藐、周瑞等一大批全国劳动模范、育人楷模和模范教师。
河西区被评为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先进区、特教工作先进区、幼教工作先进区、社区教育示范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区、阳光体育运动先进区、和谐德育先进实验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基地、教育部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试点区等,并作为天津市教育工作先进区代表推荐为全国教育工作先进宝坻区教育局是负责全区教育事业的区政府工作部门,主管宝坻区的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工作。机关内设办公室、人事科、德育科、教育科等20个办事机构。全区现有各级各类学校254所,其中幼儿园103所(公办幼儿园102所,民办幼儿园1所),小学80所,初中33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普通高中10所,职成教育中心、教师进修学校、综合示范基地各1所,镇街成人文化技术学校24所。全区在校学生84118人(含在园幼儿10568人),教职工8681人。
宝坻区教育局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安全稳定为底线,以政策激励、制度约束、督查落实为驱动,坚持问题导向,狠抓依法治教,着力促进教育公平,全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取得了一定成绩。
一是坚持把安全稳定作为抓好教育工作的前提条件,警钟长鸣,常抓不懈。加强安全教育,开展交通、消防、防溺水、防毒等方面的安全教育,普及安全常识,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严格落实责任制,强化校园安全责任制,从教育局、学校到每一名教职工,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严格落实安全工作一把手负责制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制。进一步完善安全工作机制,完善学校安全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开展各项专项检查、督查工作,排查、整改安全隐患。加大安全隐患的排查治理力度,严格把住校舍、食品卫生、交通、治安等重要安全关口,关注细节,做到隐患排查全覆盖。坚持把行风建设作为维护教育局面稳定的关键环节,努力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
二是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高标准完成,学前教育提升计划稳步实施,总投资近1.5亿元。新建、扩建40所学校,加固9所,功能提升61所,重新恢复14所义务教育学校,两轮天津市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全面完成,总投资近8亿元。新建博爱学校教学楼,对原有校舍、操场等进行功能提升,特殊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高水平达标,投资800万元。实施天津市普通高中现代化建设,新建宝坻九中,投资2.3亿元,功能提升宝坻四中、林亭口高中等9所高中,总投资近2.5亿元,宝坻一中等5所通过天津市高中现代化达标验收。加强宝坻中专后示范校建设,对宝坻中专实施基础设施改造工程,投资1960万元。实施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建设,投资4000万元。做好“三通两平台”硬件基础设施和基础教育数据中心建设,投资9800万元。
三是教育教学成绩持续提升。深入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96%。加强对义务教育学校的过程性和终结性评估检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100%,小学和初中巩固率分别达到100%和99%,义务教育完成率分别达到100%和99.5%,宝坻区顺利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区(县)国家级检查验收。进一步完善小学、初中划片招生政策,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试就近入学率达100%。重视特殊教育,落实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工作,开展送教上门服务活动,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95.6%。高水平高质量办好高中教育,高中阶段普及率达到95%,优质高中招生指标分配比例为40%。加速发展职成教育,宝坻中专被正式确定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天津广播电视大学宝坻分校被评为国家开放大学“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试点工作先进单位。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一步增强,在校生行为规范遵守率、良好行为养成率达96%以上。扎实推进“阳光体育运动”和“体育、艺术2+1项目”,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率、学生参与率达到100%,中小学生体育达标率达95%。建立高效教学的管理体系,抓实备、教、批、辅、考整个过程。中高考屡创佳绩。2011年以来,有7818名同学被重点大学录取,二本12241人,其中72名同学考取了北大、清华、港大等知名院校。
四是队伍素质显著提高。队伍政治、业务素质全面提高,专任教师继续教育和在岗班主任培训覆盖率达到100%。近五年,全区共培养天津市未来教育家10名,市级骨干教师24名,区级骨干教师56名,校级骨干教师1786名,区级学科带头人286名,每一所学校校级以上骨干教师队伍比例均超过32%,区级学科带头人超2名。到2015年,幼儿园、小学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的教师比例分别达到85%和92%,初中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教师比例达到90%以上,高中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达到20%以上,具有研究生学历的达到40%。
五是教育的普惠性进一步增强。做好招生工作,坚定不移地执行个学段划片招生政策,妥善安排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和外省市随迁子女上学问题。实行宝坻一中部分招生指标定向分配制度。开展特困学生救助活动,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行“两免一补”政策,对高中学段低保家庭子女及虽未享受低保但家庭确有困难的学生全部免除或减免部分学杂费。2011年以来,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3000多万元,免费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2880多万元教科书,补助贫困生生活费1450多万元,为中职学生发放助学金165万元。仅桑梓助学基金会就资助贫困大学生859名,发放助学资金950余万元。
(注:该信息统计截至2015年12月)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新期待新要求,依据《天津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特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和背景
(一)“十一五”时期取得的成就
“十一五”时期,我市教育现代化步伐明显加快,内涵质量不断提升,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区域教育能力保持全国前列。
基础教育优质协调发展。健全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基本完成中小学校舍安全加固工程,城乡一体化步伐明显加快。学前教育纳入全市民心工程,着力建设了一批公办幼儿园。发挥优质高中的引领作用,促进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8%,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94%,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5%。
职业教育凸显特色优势。全面完成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建设任务,高水平举办三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启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建设,天津模式特色更加突出。完成海河教育园区一期工程建设,职业教育资源进一步优化。7所高职院校入选国家级示范校和骨干校。51个实训基地得到中央财政支持。
高等教育综合实力显著提高。国家重点学科增加到88个。新增2个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全市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达到49个。在教育部本科教学质量评估中14所普通高校被评为优秀,8项成果荣获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4所高校更名为大学,新增3所高职学院和2所独立学院,师范大学、理工大学、工业大学、职业大学等新校区和软件学院投入使用。高校技术开发和转让6100多项,技术交易额45亿元。每十万人口在校大学生达到4500人,五年累计毕业普通本专科生和研究生分别达到48.3万和5.2万人,新增劳动者平均受教育年限接近15年。
终身教育取得新的进展。终身学习制度进一步健全,继续教育机制更加灵活。农村成人教育三级办学和市区社区教育网络日益完备。有8个区县入选国家级社区教育实验区和示范区。终身学习服务平台和学习资源中心建设进一步加强。成人本专科五年累计毕业生超过14.1万人,电大开放教育毕业生7.3万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生超过6万人,参加非学历教育和培训的人员年均超过百万人次。老年人大学教育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素质教育扎实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向纵深推进,职业院校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全面推开,高等学校质量保障机制更加完善。健全中小学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推行中考体育考试制度改革,完善中高考改革方案。改进和加强学校思想道德建设,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不断增强。
教师队伍素质明显提高。师德建设取得新的进展。高层次创新人才工程成效显著,新增两院院士5名、长江学者40名、科技创新团队9个、国家级教学团队36个、天津特聘教授74名。实施基础教育未来教育家奠基工程和农村骨干教师培养工程,一批名师名校长和农村骨干教师脱颖而出。强化职业院校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养,“双师型”专业教师比例达到50%。教师学历层次和专业化水平显著提升。
社会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实施滨海双百科技特派员计划。建立滨海高校技术转移中心、六大产学研战略联盟、七个科技创新服务团队和八个滨海新区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重点建设百个品牌特色专业。由高校牵头和参与的全市重大自主创新项目取得一批阶段性成果。高校科研经费年均增长18%,专利授权量年增长25%,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及技术发明和科技进步奖占全市的比例,分别为50%、83%和31%。
对外影响力不断提升。外国留学生超过1.5万人,保持全国第三位。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机构)发展到62个。在国外设立孔子学院14所、孔子课堂16个。积极参与千人计划的实施,引进一批高层次海归人才。3所高校成为教育部教育援外项目单位。多次举办高层次国际教育论坛。各类骨干教师国外培训更加制度化、规范化。
教育更加公平普惠。率先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和免费提供教科书政策,对重度残疾学龄儿童实行送教上门服务。完成改制学校规范整顿工作。先后落实中职和普通高中相关学生资助政策,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新机制下累计发放高校助学贷款7亿元,政府奖助学金超过10.7亿元。采取与市民同等的政策,有序解决了17万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受学前和义务教育问题。
和谐校园建设全面推进。建立和谐校园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完善了校园安全稳定责任制。推行校方责任险和学生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教育风险管理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实施校园环境提升工程,全面提高净化美化绿化水平。全力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高校债务化解工作实现重大突破,为高校全力以赴抓质量创造了条件。
联合学区工作是推进我县教育均衡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在2015年教育工作会议上局长的讲话稿中针对“联合学区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义务教育学校要发挥联合学区的载体作用,把开展“送课下乡”活动作为今年学区工作的一项重点内容,尤其是加大向薄弱学校倾斜力度。要增强学区活动的计划性、针对性,确保学区工作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
3月25日,教育科依据局工作重点,召开了义务教育学校联合学区工作座谈会。12所学区牵头校分别就本学区的具体做法和效果做了充分的交流。各学区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对联合学区工作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形成了一定的规律和经验。探索出了许多成效显著的途径和办法,如:专题会议、开放教改大课堂、学区内教师流动、说教材活动、专题培训、建立学习资源库、送课下乡、同课异构、校长论坛、骨干教师引领、树镇乡典型、赛事活动、说课活动、毕业班交流等,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的大好局面。
但是,制约联合学区发展的瓶颈问题同时也凸显了出来,一是各牵头校开展的很不平衡。工作力度、干劲有了一定的差距。有的牵头校以牵头为己任,以满腔的热情满足学区兄弟校的各项需求,毫不保留的传授经验做法,得到了兄弟校的好评。像蓟县四中初中校、蓟县第一小学、蓟县第六小学的联合学区工作开展的扎扎实实,有声有色,有效的实现了区域内教育教学的资源的共享,为区域内教育的均衡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有的牵头校不敢放开手脚,没有发挥牵头校“老大哥”的作用,牵头效果不明显。二是各镇乡需求不强烈,工作不积极。联合学区工作是双向交流与互动的工作,一方不积极不主动就达不到预想的效果,同时会打击牵头校的热情和工作的主动性。联合学区“双赢”的根本意义则实现困难,违背了联合学区的宗旨。像尤古庄镇、孙各庄乡、东二营镇、出头岭镇、侯家营镇等中心校积极主动与牵头校联系,有效组织本镇干部教师学习交流,与牵头校携起手来为干部教师搭建成长的舞台,促进了学校的可持续性发展,干部教师得到了专业化提升。
联合学区工作是一项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捆绑式工程,需要各学区牵头校和兄弟校的共同努力,各牵头校要有针对性,有的放矢的开展工作,针对不足,发挥优势,同时,也可以向学区内优秀的镇乡中心校、中学、小学学校学习,树立学区内镇乡典型,共同促进,共同提高。(教育科)
2015年县教育局工作部署中,明确提出:坚持以教学为中心,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教学常规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性工作,要向管理要质量必须抓住管理中的关键点。
开学伊始截止到现在,各镇乡中心校、直属小学纷纷召开了教学专题会议。树正气、明任务、定重点、鼓干劲,大力营造向管理要质量,提高教学质量的工作氛围。别山镇中心校、下窝头镇中心校、下仓镇中心校、杨津庄镇中心校纷纷召开中心校成员、基层校校长、教学主任、教师代表参加的教学工作会议。各镇总校长根据局工作重点,镇内实际进行总结部署,优秀校长介绍经验、教师代表发言,大会目标明确,重点工作突出,大力提倡表扬,极具激励性、目标性、竞争性,很好地营造了镇域内教学赶超氛围。官庄镇中心校、马伸桥镇中心校、孙各庄中心校、礼明庄镇中心校、上仓镇中心校、东赵镇中心校、东施古镇中心校、许家台镇中心校、尤古庄镇中心校、西龙镇中心校纷纷召开了基层校校长、教学主任参加的教学专题会议,通教学计划,分析影响教学的成因,提出管理的对策,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桑梓镇中心校短短时间内先后召开了全镇教学中层以上干部培训会议,九年级毕业班会议,高度关注了基层校教学质量问题。白涧镇中心校创新常规管理思路,紧紧抓住各基层校教学主任,给任务、压担子,在引领个人专业素质提升中,给予帮助与指导,让各校教学主任各显神通带领本校教学质量迈向新的台阶。
城内八所直属小学把年初大会发展成了常规态势,纷纷召开了全校性教育教学工作大会。有的学校年级组会紧跟推进;有的学校大组教研形式深入研究;有的学校利用本校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优秀教师资源对本校教师进行专业培训;有的学校在短时期内召开专题教学会议两次;有的学校抓住教学质量分析会,有效研究推进教学改革;有的学校领导干部已经进入课堂开始行动起来。
各校对教学工作引起了高度重视,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大好形势。教学管理在开学初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教育科)
2015年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全面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着力促进教育公平、着力调整教育结构、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道路前进,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而奋斗。
一、深入学习宣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加强党的建设
1.掀起学习宣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热潮。把学习宣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引向深入,切实领会精神实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把讲话精神作为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纳入干部培训教学计划。分专题、分领域举办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培训班。组织高校开展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专题研究。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形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
2.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深入贯彻总书记关于高校党建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推动落实第23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各项部署。落实中办印发的《关于坚持和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意见》,做好督促检查工作。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的意见》,切实推进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抓好院(系)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培训。研究制订《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标准》。加强中小学党建工作。加强民办学校党组织负责人队伍建设。切实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完善党建工作考评办法。严格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和党员组织生活会制度,切实提高党内生活质量。
3.做好教育系统宣传思想工作。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健全高校党委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完善课堂教学、报告会、研讨会、讲座、论坛、网络管理办法,召开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扎实做好“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编写和使用工作,开展教材使用情况专项督查。研究制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计划》和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制订实施高校思政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修订高校思政课建设标准,启动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推进高校思政课特聘教授试点,实施高校思政课择优项目。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实施“高校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计划”“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提升计划”。实施“易班”推广行动计划和中国大学生在线引领工程,加强网络思想文化阵地和内容建设。组织高校辅导员骨干示范培训。研制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办法。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出版工作的意见》。
4.巩固和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落实总书记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巩固和拓展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深入落实密切联系群众等作风建设制度,形成作风建设新常态。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纠正“四风”问题。认真贯彻中央《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等文件精神和制度要求。认真组织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抓紧推动“两方案一计划”落实。对整改落实情况进行全面监督检查,持续深入抓好整改落实。
5.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部机关、直属高校、直属单位、驻外干部队伍建设统筹力度,突出正确用人导向,继续深化干部选任制度改革,积极推进干部交流。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配合研究制订高等学校领导人员管理暂行办法。加强干部管理监督,严肃整治选人用人不正之风。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提高培训质量。研究制订直属高校、直属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指导意见。
6.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按照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大力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和廉政纪律建设。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出台《关于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追究实施办法》,细化责任内容,实行“一案双查”。开展“两个责任”执行情况检查。加强教育系统纪检监察组织建设。加大巡视工作力度,紧紧围绕“四个着力”发现问题,形成震慑。强化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进一步推进直属机关和高校廉政文化教育,深入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加大案件查处及问题线索审查处置力度,加强招生、基建、干部任用、校办企业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督检查。
7.加强政风行风学风建设。进一步减少会议、文件,提高工作质量。完善督查制度,强化重点工作过程监控,认真开展机关作风评议工作。推进政务公开,提高工作透明度。健全群众来信来访接待受理工作机制。落实窗口服务单位首问负责制。制订《教育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意见》,推进教育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学风建设综合治理,发布学校学术不端行为处理办法。推动厉行节约、节能环保工作,形成节约型校园建设新常态。进一步加强离退休干部工作。支持关心下一代工作。
二、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推动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8.科学编制教育“十三五”规划。按照编制工作方案,研究起草教育“十三五”规划文本。加强对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发展重大问题的研究,提高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前瞻性、操作性,提升通过规划对教育进行宏观指导和统筹推进的能力。加强对推进区域教育现代化的指导和监测,组织第三方机构研制教育现代化监测报告。
9.推动各省(区、市)和高校教育综合改革。组织开展《教育规划纲要》中期总结评估。继续跟踪指导上海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综合改革取得实质进展。指导各省(区、市)和高校制订实施教育综合改革方案并做好报备工作。加强综合改革典型经验总结和推广。研究制订推动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的实施意见。
10.深入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导督促各省(区、市)和有关高校研究制订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指导上海、浙江做好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加快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探索制订职业院校学生进入高层次学校学习的办法。研究出台《关于深化高中阶段学生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全面实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指导和督促各地大幅减少高考加分项目,取消体育、艺术等特长生加分项目。完善自主招生,做好全国统一高考后开展自主招生的组织工作。继续推进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
11.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发布《关于推进管办评分离提高教育治理水平的若干意见》。进一步简政放权,深入落实《教育部职能转变方案》。实行清单管理,依法明确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推进教育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加快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推动所有高校完成章程制定工作,实现一校一章程。推动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章程建设。开展义务教育学校章程建设试点。加强学校章程执行情况的督促检查。深入贯彻落实《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高等学校理事会规程(试行)》《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规定》。深入落实《高等学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制度,深化招生、财务、干部任用等信息公开,完善监督检查机制。推进高等学校质量报告发布制度建设。启动全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开展职业院校和普通高校评估。扩大社会参与教育评价的领域,委托第三方参与教育评价。
12.推动高等教育布局结构优化和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推进“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优化东中西部高等学校布局。继续做好“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工程”和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工作。印发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启动改革试点,有序引导部分有条件、有意愿的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推动修订《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制订高校分类体系和设置标准,加快建立高等教育分类设置、评价、指导制度,促进高校科学定位、办出特色。推动各地优化城市基础教育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布局结构。
13.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出台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的政策文件,召开全国民办教育工作会议。研究制订民办学校分类管理配套政策。推进独立学院规范发展。
14.继续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加强教育国际合作交流综合改革试验区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示范区建设。推进高级别人文交流框架内的教育合作。贯彻全国留学工作会议精神,制订《国家公派出国留学管理规定》。启动来华留学质量认证体系建设。加快外语非通用语种人才和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加强中外合作办学和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机构监管。稳步推进境外办学。加大国别和区域研究基地建设。探索完善外籍教师服务和管理机制。加强与港澳台地区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加强示范孔子学院和网络孔子学院建设。拓展与联合国教科文等国际组织的合作交流。
15.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与应用,力争基本实现学校互联网全覆盖。加快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国家教育决策服务系统建设和教育统计基础数据库建设。完善国家教育资源云服务体系。继续加大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开发和应用力度,探索在线开放课程应用带动机制。加强“慕课”建设、使用和管理。推动高校仪器设备和优质实验教学资源开放共享系统建设。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深入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深化教学应用。提高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应用水平。推动实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继续办好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召开第二次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会,举办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加强信息技术安全工作和教育信息化标准建设。
16.不断提高教育经费保障与管理水平。督促各地落实法定增长,推动各地建立各级教育生均拨款制度,依法保障财政教育投入。规范学校收费调整,完善非义务教育阶段成本分担机制,加强教育经费统计工作。健全监管体系,加强预算管理、国有资产管理,强化内部审计。加强教育财务队伍建设,加快推进直属高校和直属单位总会计师委派工作,完善总会计师管理制度,开展全员培训。推进教育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推动学校实行“阳光财务”。
三、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引领、保障教育事业改革发展
17.加强教育法治建设。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制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教的文件,全面推进教育法治化进程。推动教育法律一揽子修订,加快《职业教育法》修订、《残疾人教育条例》修订和《校园安全条例》《国家教育考试条例》立法进程,积极推动《学前教育法》起草和《学位条例》修订。制(修)订发布《中小学教材编写审定管理暂行办法》《学校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规定》《高等学校国际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教师申诉办法》等规章。设立依法治教示范区。推进教育行政执法体制机制改革。出台《关于加强法律顾问制度建设的意见》。开展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活动。全面开展教育系统法治教育培训。
18.加强青少年学生法治教育。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制订法治教育大纲,统筹大中小学法治教育。组织编写宪法教育读本。建设国家青少年法治教育校外实践基地。推进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普法网建设。开展青少年法律知识大赛、高校法治文化节等活动。实施中小学法治教育专任教师能力提高工程。
19.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方式。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全方位占领高校法学教育和研究阵地,研究制订《高等法学教育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教学指导》。召开全国高等法学教育工作会议,全面部署高等法学教育综合改革。深入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加强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校外法学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加大法学专业骨干教师培训力度。继续推进高校与法律实务部门人员互聘“双千计划”。积极推进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司法考试制度的有机衔接。
20.依法健全教育督导体系。深入实施《教育督导条例》,加快形成督政、督学、评估监测三位一体的教育督导体系。开展地方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做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认定。制订《督学管理办法》。健全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制度,开展全国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创新县(市、区)工作。开展中小学素质教育督导评估试点。做好专项督导。
21.推进国家教育标准体系建设。研究发布国家教育标准体系框架,制订教育标准制定审核办法,探索建立国家教育标准核准委员会。组织编制中小学学校建设标准。印发《义务教育学校安全规范》。制定关于规范中小学校服工作的意见,研制《中小学校服基本安全技术规范》。加快基础教育装备标准化建设。启动高职专业教学标准修(制)订工作,发布部分职业教育专业顶岗实习标准。公布92个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探索建立有关专业认证标准。
22.依法保障校园和谐稳定。创新校园安全管理,深化平安校园建设,积极培育平安校园建设优秀成果,运用法治方式研究解决平安校园建设面临的问题。加强学生安全法治教育,建立完善校园安全综合防控体系。开展校园周边治安突出问题集中整治行动,净化校园周边环境。加强学校安全形势分析研判,建立完善教育舆情处置和通报工作制度。完善学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加强教育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四、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内涵发展
23.切实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深入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教育活动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继续推进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开展“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和“圆梦蒲公英”农村学生看县城活动。继续做好义务教育德育、语文、历史教材编写、修订、审查工作。贯彻实施新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发布《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公约》。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区建设。制订《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继续支持校外教育,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试点工作。鼓励学校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指导家庭教育。
24.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印发《关于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深化学校体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探索推进体育考核制度改革,着力提升学校体育工作水平和学生健康水平。推进落实高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健全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和报告制度。研究制订学校体育风险管理办法。研究学校体育场地开放及与社会场地、设施的共享机制和新型安全保险制度。推进国防教育。研究制订深化学生军事训练改革意见,修订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
25.改进美育教学。印发《关于全面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意见》,召开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会议。开齐开足艺术课,多渠道解决艺术师资短缺问题。建立艺术教育工作评价制度。推进全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试验县工作。开展好全国大中小学生艺术展演、高雅艺术进校园、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创建等活动。
26.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动各地落实完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探索建立国家教师荣誉制度。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启动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开展寻找最美乡村教师活动。深化教师培养培训改革。制订进一步加强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建立新的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体系,统筹实施高校高层次人才计划。推进高素质教育人才培养工程。提升教师教学水平,继续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升计划。完善部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全面推开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
27.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推动各地实施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继续实施好国家学前教育重大项目,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和学前教育薄弱环节。利用信息管理系统加强学前教育动态监管。推动各地建立学前教育教研指导责任区。做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实验区建设。办好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
28.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绘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进展态势图,定期通报各地均衡发展情况。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因地制宜保留并办好必要的村小学和教学点。进一步健全机制,做好留守儿童关爱和帮扶工作。指导各地科学规划学校建设,均衡配置教育资源。研究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义务教育学校布局,推动落实城镇新建小区配套学校建设政策,缓解城市大班额问题。推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联盟、集团化办学取得新进展。推动学校特色发展,提升学校品质。研制《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基础教育装备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新时期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与应用的意见》。研制关于加强中小学实验教学工作的指导意见。
第四篇:镇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汇报
踏“跨越争先”激越鼓点 创“袁桥教育”优质品牌
——袁桥镇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一览
袁桥镇位于如城西郊,人口4.78万,现有初级中学1所,小学2所,幼儿园2所,在校生3800多人,教职工305人。近年来,我镇大力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努力构建‚均衡、优质、和谐‛的教育格局,教育事业获得长足发展,完成了‚江苏省教育现代化工程先进镇‛创建工作,袁桥镇中被评为‚江苏省现代化示范初中‛、‚南通市模范学校‛,何庄小学为‚南通市特色学校‛、‚南通市德育工作先进学校‛,两所幼儿园均为省优质园。
自2010年5月全市均衡示范区建设动员大会以来,我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多次调研教育,专题部署优质均衡创建工作,确立教育大发展的目标举措。全镇教育人凝心聚力,勇于争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一、重统筹发展,硬件投入攻坚克难。
为了确保全镇每一所学校硬件设施都达到省定标准,在统筹兼顾、科学规划、合理调整学校布局结构,全镇形成‚一所初中、两所小学、两所幼儿园‛教育新格局的基础上,我镇继续加大投入。2010年9月,袁桥镇中完成了综合楼建设工程,何庄幼儿园完成了教学楼建设工程建设,目前均已投入使用,两项工程总投入1000多万元。
由于近年来我镇不断强势推进教育硬件建设,‚十一五”期间教育总投入近2000万元,初步盘点春节前必须解决的工程资金缺口达500多万元,另外教育装备要求越来越高,学校办公经费也同样面临着资金缺口。这些已成为袁桥教育大发展的一道难题,也是摆在镇党委政府领导面前的一道难题,但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能高瞻远瞩,仍奋力支持教育优先发展。2011年,我镇拟建设何庄小学综合楼、袁桥镇中综合楼;2012年,拟建设黄蒲小学综合楼及学生餐厅,建立一个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总投资约650万元。
2010年暑期,我们克服重重困难,将倪厦小学撤至黄蒲小学,原校址设教学点,保留部分年级,为2012年的完全撤并,打开了有利的局面。为解决原倪厦小学部分学生上学路途过远的困难,我们联系协调交管部门、公交公司,利用‚村村通‛公交每天早晚分别两趟接送学生,为家长提供了便利和实惠,得到了社会一致好评。
对照优质均衡的省定标准,有一些问题和困惑,仍要求我们不断思考和探索。如袁桥镇中和何庄小学占地面积不足,分别须增用地21000平方米和9300平方米,但校园周边发展空间相对窄小,原校园规划和现发展要求也有较大不对称因素。邀请领导、专家研讨解决此类问题,将是2011年开端的重要工作。
二、重内涵发展,校园文化特色彰显。
科学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是袁桥教育近年来的发展理念。有特色的学校,才是有品位的学校,打造学校特色,是我们追求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抓手。
‚乒乓文化教育‛是我镇整体推进的特色项目,一年的努力,乒乓‚健体、启智、育德、兴校‛的创建目标,得到了很好的落实。各校的‚乒乓文化广场‛、‚乒乓文化墙‛,记录着孩子们爱乒乓,玩乒乓,说乒乓的精彩瞬间和真情故事。何庄小学成为了我镇‚乒乓文化‛特色展示的窗口学校,11月份乒乓训练馆的落成更为该校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袁桥镇中着力打造自主管理‚社团生活‛品牌,学生在社团中充实自我,锤炼自我,展现自我。弄潮文学社、青年志愿者协会、艺翔书画社等12个社团,活动主题贴近生活,足以展现学生灵性的光芒。黄蒲小学创建‚动漫文化教育‛,引导儿童欣赏动漫,贴近儿童心灵说话,成立了‚蒲娃动漫社团‛,并开展了系列活动。何庄幼儿园的老师们用真情缔造了‚爱的教育‛品牌,用‚爱‛包围着幼儿,让儿童感受爱,欣赏爱,奉献爱。11月19日,我镇四所学校均作为市德育现场会参观点,给与会领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是对我镇‚一校一品‛特色内涵发展思路的充分肯定。
在以乒乓运动为主体的‚体艺2+1‛工程的带动下,学校体艺教育成绩喜人。4月上旬,何庄小学为全市学校体育艺术‚2+1‛项目现场推进会提供了现场,我镇作了大会交流,与会领导对我镇推进工作给予了一致好评。何庄小学乒乓球队在去年市排名赛中取得优异成绩;黄蒲小学 ‚动漫舞蹈社‛ 的《乒乓帅小子》参加了庆祝教师节、校园艺术节等活动汇演,获一等奖。市运会上,我镇中小学田径队连续两年双双跨入甲级队行列,并获‚精神文明代表队‛称号。4月,教育部万里行小组调研我镇‚阳光体育‛运动,给予充分肯定;《体育教学》杂志今年第5期推介了何庄小学‚阳光体育‛运动的成功经验;本,各校特色社团有100篇以上各类学生作品在各级发表或获奖。
目前,我镇学校特色发展渐成气候,何庄小学‚乒乓文化教育‛、黄蒲小学‚动漫文化教育‛特色在本地区已小有影响。如何将学校特色品牌更为叫响?这是我们2011年工作的重要命题。2011年第一季度,我们将重新修订各学校特色发展三年规划,不断丰富特色品牌教育内涵,挖掘校本特色教材,开发校本特色课程。我们拟将邀请知名专家论证各校的特色建设,力争将这些学校特色擦得更亮,走得更远。
三、重质量提升,有效课堂活力勃发。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而课堂教学才是最本质的教育优质要素,强势推进‚活动单导学‛模式是袁桥教育教学质量大提升的必由之路。扎根课堂,紧抓质量,坚定不移地推进‚活动单导学‛模式,是袁桥教育一年来教育教学管理的主旋律。
我们务求‚活动单导学‛模式推进的特色化。本来,我们继续实施活动单导学‚6+1‛管理措施,常态培训,树立典型,课课必查,互听互评,领导蹲班,有序活动,各学校注重管理创新,不断激发老师参与课改的热情。
我们务求‚活动单导学‛模式推进的常态化。4月,我们开展低年级‚活动单导学‛模式课堂推进研讨活动,全镇小学低年级从5月初开始试行推进‚活动单导学‛模式,本学期已得到全面推行。目前,各学校能做到‚主要学科课堂,活动单全面覆盖;所有学科课堂,活动单导学思想全面渗透‛,镇校两级的‚抽签会诊听课‛督课机制的确立,切实保障了模式推进的常态化。
我们务求‚活动单导学‛模式推进的理性化。中心初中每周举行相关专题沙龙研讨,成立了‚活动单导学微型课题研究中心‛。镇级课题‚活动单导学模式下小组自动化建设‛,所有教师参与了研究,撰写研究小论文60多篇,获奖论文结集成册。一年来,老师们在各级各类报刊杂志发表论文或获奖论文300多篇次。
一年来,新疆克拉玛依、省外国语学校,盱眙县中等10多批市内外教育考察团来我镇观摩‚活动单导学‛模式课堂,省教研室专家、知名教授邱学华等到我镇把脉课堂,更是提高了我们有效教学的实施水平。2010年,袁桥镇中被评为‚如皋市活动单导学先进学校‛,中心初中获得全市教学质量评估一等奖第一名,质量的提升是对我们前期孜孜以求实施高效课堂的莫大鼓舞。12月底,我镇全体师生以饱满的热情迎来了市‚‘活动单导学’模式推进合格镇‛验收组的领导、专家。通过这次迎验活动,我们又一次成功借势,锤炼提升了全体师生实践‚活动单导学‛模式课堂的整体水平。
2011年,我们将继续沿着‚活动单导学‛之路快乐前行。受到‚合格镇‛验收工作的启示,我们拟将开展‚‘活动单导学’模式推进优秀班级‛的创建验收,对优秀班级、优秀老师给予绩效激励。允许优秀老师在掌握模式‚课形‛的基础上,再求‚课理‛,鼓励创新和‚出位‛,试图追求形神兼备。我们拟将在校本课程课堂上,推行小组自主设计‚活动单‛,做到真正的高效自主活动,开展有效有趣的研究性小组合作学习,并力求形成一个特色校本研究课题,逐步试行到各个学科课堂教学之中去。
四、重精神塑造,师资团队勇于超越。
‚人是要有点精神的‛,伟人的话,言约旨远。注重师德建设,塑造团队精神,是一年来我镇教育党总支、工会、各学校持续推进的重要工作。《‚激情校园‛评估细则》的制订,意在激活学校管理团队活力;《教师成长促进办法》,更是从精神层面关注教师个人成长;教职工才艺大赛活动,激发老师们张扬个性,施展才华;‚师德提升月‛系列活动,鼓励老师们跟上时代节奏,做教育改革的弄潮儿。
系列活动的有序开展,我们逐步看到一个勇于超越、追求卓越的师资团队正在形成。一年来,我镇老师在市级课堂教学比武中近30人获奖,其中16人次一等奖。学校校园管理水平普通提高,教师主人翁意识普遍增强,在市屡次常规检查中名列前茅。我镇教育装备管理水平获得了市局领导的充分肯定,11月底我镇三所学校高标准接受了省教育装备督查组的验收指导;我镇教育工会获评‚省模范工会‛;下半年,我镇成教迎来了‚省级社区示范镇‛的验收;11月,何庄小学通过了‚省平安学校‛创建验收,迎来了‚南通市体艺2+1推进工程示范学校‛的验收……。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教师团队整体的精神支撑和激情奉献。
但是,我们也已经看到,我镇优质师资整体弱势,市级教坛新秀、学科骨干寥寥无几,不改变目前师资水平格局,将无法支撑起所谓‚袁桥教育‛的优质品牌。2011年将是袁桥教育的‚师质提升年‛,我们将紧扣‚教师个人发展三年规划‛的要素,对照市学科骨干的发展要求,落实到每一个人每一个项目,分季度进行个人发展考核。骨干教师的培养将成为中心初中对各校长考核的重要因素,高级职称教师的绩效考核将放大‚青蓝工程‛实绩的比重。另外通过一系列过程性培训活动,争取在两年内,形成有10人以上的市级学科骨干群体。
近年来,袁桥教育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始终追求科学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取得的成绩令人瞩目。成绩只能代表过去,时代必将赋予袁桥教育人更新的使命,我们将胸怀追求‚优质均衡和谐‛的教育理想,继续乘风破浪,奋力前行。
第五篇:小学均衡教育发展工作汇报材料
管理促发展,创新引提升
——普安寺小学均衡教育发展工作汇报 我校在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怀和支持下,坚持以规范办学行为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重点,落实学校各项管理,强化教研,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为全面推进我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程,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现将学校工作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学校现占地4813平方米,校舍总面积2673.33平方米,藏书7126册,生均达55册。现有在校学生130人,附属幼儿园32人,其中住宿生63人,开设6个教学班,一个附属幼儿园。现有教职工14人,其中专任教师13人,专任教师中小学高级教师7人,学历达标率100%。
二、主要工作及成绩
(一)、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普安寺小学的前身是建于清朝宣统元年(1909年)的普安寺初级小学堂。现在校园布局规划合理,学生生均用地面积37.02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积20.57平方米,有60米直跑道,标准篮球场一个。近几年来学校加大硬件建设投入,为教师工作和学生学习创造了良好的环境。06年10月开通了宽带网,2010年11月安装了教学电子白板及校园监控系统。2012年学校食堂添置电磁灶、不锈钢厨具;学生住宿更换了被子50套,更换了太阳能;添置了教学体音设备,新建微机室、多功能教室各一间,装机20台,教师配备了办公笔记本电脑,师机比达1:1。学校被宜昌市评估为“农
几年来我们根据本地特色,学校定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采茶、摘桔子、野炊、种菜......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劳动中锻炼意志、享受成功。积极开展“大家唱、大家跳”活动,学校购置了电风琴、架子鼓、还新购置腰鼓120个,成立了普小腰鼓队;学校体育老师龚净红自编了二套健美操、还有巴山舞,展现了普安寺小学全体师生的精神面貌!
(三)、凝聚力量,普小具活力。普安教育发展促进会于2006年成立以来,成为普安寺小学可持续发展的后盾,在“普安教育发展促进会”的呵护下,普安寺小学注重实效,强化管理,教学质量逐步提高,近三年教育质量名列全县前茅,促进会坚持了一年一次例会制度;一年一次经费审计;一年一次奖励优秀教师和优秀学生。2009年9月成功举办了建校100周年庆典活动。小学校要办大教育,促进会对学校提出了“三个一”的办学目标,即营造一流的校园环境,打造一流的教师队伍,争创一流的教育质量,再经过几年的努力办成一所市级知名学校。
(四)教育质量明显上升。学校有国家级《语文古诗词行动研究》课题,有与宜昌市西陵区得胜街小学教学上的结对帮扶,还坚持了每期一次邀请县实验小学、外小骨干教师送课到校活动,近几年来教学质量名列全县前茅,教师有多篇论文在国家级发表,教师教学案例、示范课多次在市县获奖。学校被授予“县级示范学校”、“人民满意学校”。
三、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努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