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师带教案例
五月,我接到了自己将带教班主任的通知,工作三年来,第一次做人家的师傅,对于我来说即新鲜又具挑战。见到小朱的第一眼,发现她是一个文静的女孩,但在接下来的接触中,执着,好学成为了她给我留下的最为深刻的印象。
那是带教她两个星期后的一天,我故作轻松地笑言道:“妹妹,怎样?咱们也试着上一堂?”她用腼腆一笑应许了下来。两个星期的随班观察,我发现她是善于反思的好徒儿,这点在我这么“粗枝大叶”的师傅身上反而做的不太到位,师徒共成长便成了带教计划中另一个重要目标。针对她的这一特点,我们的第一节课安排的有那么点那么与众不同:师先徒后。共同研磨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环节也被我们理清了。她走上了讲台,想象与现实总是有着天差地别。或许是她的经验不够,控班能力有限,或许是她顾及到了我的所在,不由得紧张,一节课下来,她语无伦次,视线无暇顾及学生,学生则游离在课本之外,反应平平。这是我始料未及的,夜里无数次的反思,教学思路、教学安排、教学方法都过关了,那是在她身上缺少了做班主任的特质?课堂用语需要的是抑扬顿挫,课后交流用语需要的是亲和。第二天,我便早早告知她,将的带教思路也给理了一遍:再随时跟着师傅了,得独挑大梁,如独自进班收作业,独自进班纠错订正,在日常教学小环节中锻炼,用适合四年级学生的语言去面对每个孩子。
接下来的每节午会课,我都安排小朱上。一开始,由于没有详细地思路,没有设定一定的主题,也没有详细的教案,小朱经受了一次次学生的打击。课堂的涣散、空白让她有些望而退却。看到这一幕,我想时机成熟了。于是我停掉了她的午会课。让她把这几天上课所碰到的问题一一地罗列出来。看到满满的两张纸,我看到了作为老师,她的一份认真、刻苦。于是,我们每天都会针对一个问题详细地进行讨论,然后在把她以前上过的午会课在进行回炉。效果果然大有不同。对于自己的实战,小朱很是珍惜,每次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分钟,但是她在讲台上总是准备充分。于是,我接下去给她下发了更大的挑战——上一次主题班会课。第二天到学校,小朱早早地就来到了我的旁边,拿出了一份厚厚的教案。“杨老师,这是我的主题班会课教案,你帮我把把关吧!”看到这一叠厚厚的材料,我自叹不如,小妮子真是刻苦。仔细读了她的教案,各个环节都设计详细,虽然有些内容太过冗长,没有轻重,但是对于第一次设计教案的老师来说,实属不易。教案中,她甚至把学生要准备的材料都一一罗列,有的甚至准备在里面。看到这一份材料,我向她投去了赞许的目光。
对于一个老师,最具备的素养,认真、踏实小朱都具备了,而这个带教的过程也让我进行了自我的反思。师徒共成长,在小朱的身上,也让我有所感有所悟。
第二篇:带教案例
带教案例
时光荏苒,与孔老师成为师徒快一年了。一年中,我看着她从一个懵懵懂懂的大学生蜕变成一名优秀的心理教师,心中倍感高兴。学期中,去方塔学校听了她的一节班队课,作为教育指导老师的我仔细观察了班级环境的布置,却发现教室后面的黑板报从排版、写字到插图等内容都好像是老师的笔迹。
课后,我就这一情况与小孔老师进行了交流。果真如此,开学至今,每月一期的黑板报都是孔老师一人所出,没有一个学生参与。说起出黑板报她就头痛,从找资料到最后的完工,都要花费很多时间。想想是啊,本来第一年工作够忙的,既要完成学校安排的教育教学工作,又要参加进修院校的各种培训学习,还要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师傅那里听课学习„„可黑板报为什么不让学生出呢?看到我满脸疑惑,小孔老师也无奈地说:“孩子们小不会出黑板报,再忙我也只好自己出。”看着她一脸愁容,我忙安慰她别着急,慢慢来,并对她说:“作为四年级的学生应该能胜任这项工作,作为老师你要指导好学生出黑板报,培养他们这方面的能力。”说着就讲起了自己指导学生出黑板报的情景来。
我先组建一支出黑板报的宣传队伍,从班级中挑选出画画好、写字好、美术好、做事认真的同学,一般五、六位就够了。人员选定后,我根据他们各自的特长进行分工:宣传委员总负责,画画好的同学就负责画报头和插图,写字好的同学专门写字,其他同学有的找资料,有的负责排版,有的负责划线,有的负责用彩色勾框。就这样一支分工明确、专人负责的宣传队伍就建成了。我还特地去书店买已了几本黑板报的彩色绘本,利用课余时间给他们进行培训,还带他们参观了其他班级出得优秀的黑板报。
接着,第一期黑板报我就与他们一起出,每一环节手把手地教他们,自始自终与他们在一起,直至完工。根据学校规定的黑板报主题,我和负责找资料的同学一起去找资料,告诉他对所找的资料如何进行帅选。和负责排版的同学一起排版,告诉他版面设计要点:报头位置要显著,重要文章安排在版面最醒目的位置。版面醒目,远看成块,近观成行,图文并茂。编排形式有横排、竖排、横竖结合三种形式。和负责划线的同学一起划线,做到每个版块的间距相同,每行的间距也相同,而且用白粉笔轻轻地划。每个版块用不同的色彩画框,使各构成部分具有鲜明、绚丽和五彩斑斓的个性色彩,达到突出主题,点缀和烘托版面气氛。和写字的同学讲清要求,整个黑板报版面所有文章的字不大不小,而且大小一样。标题都用彩色笔写,比内容字体大一号,内容统一由白色粉笔写,抄写整齐,给人整洁之感,使人阅读起来舒服。和画画的同学一起画报头和插图,报头主题明确,使人一望便知中心内容。插图色彩鲜明,与文章内容紧密关联。
整个过程,宣传委员起到组织、协调各工作的作用。为了节约时间,不同分工的同学可以同时工作,互不干扰。如写字的同学在写字,画插图的同学在画插图,划线的同学在划线„„大家都各干各的,分工合作。
然后,我和同学们一起对第一期黑板报进行总结,肯定好的地方,并指出不妥的地方,在下一期黑板报出的时候改进。接下来的第二期黑板报,我就由扶到放,有宣传委员负责安排,而我则站在一旁,边察看边对不当之处进行指导。虽然学生有点手忙脚乱,做了擦,擦了又做,反反复复,进程比第一期的更慢,但是我没有批评过一句,始终鼓励他们要有信心,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一定能行。第二期黑板报可能没有取得第一期黑板报的效果,但却是学生自己独立完成的杰作,学生们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作为老师我也感到非常欣喜。
最后,第三期黑板报、第四期黑板报„„接下来的黑板报老师只要做适当的指导,完全放手有学生自己出,而且他们出的质量一次比一次好,积极性也一次比一次高。
这样培养学生出黑板报既减轻了老师的工作负担,又培养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和自主能力;既让老师从繁琐的杂事中解放出来,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既让老师有精力投入自己的教学教育工作中,又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这样的事老师何乐而不为呢?小孔老师听了也连连点头,说下一期的黑板报一定尝试一下。
第三篇:带教案例
带教案例
背景:
新体育老师来我校培训见习为期一个学期。
带教策略:
指导教师“做”什么?
1、将上课内容分块落实,每块上课内容分解细化成每月内容,并落实到每周和每一次活动;
2、要求见习教师在每次见习时都带着问题、提交问题,接受指导。指导教师根据见习教师提交的问题设计下一次指导方案;
3、指导教师通过布置学习任务,做到任务驱动,让见习教师带着任务区思考。
带教形式:
1、有效互动:我们开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带教形式。除了每日指导教师和本班见习教师之间的互动外,还采用了指导教师间和见习教师间的生生互动,大家交流带教经验、学习心得,彼此之间洋溢着浓浓的师爱、友爱。通过对带教策略和形式的调整,使新教师们的见习工作更加落到实处。在学年末的考核中,见习教师们积极大胆地进行实践展示,在自评、互评、指导教师和领导小组共同评分下,推选出佼佼者,她们分别承担生活、运动、游戏、学习中的一个内容进行实践展示。考核的氛围轻松愉快,大家抱着学习、交流、共同提高的心态,在讲评的环节中,见习教师们畅所欲言,纷纷发表自己的想法,并进行现场演示。“如果是我,我会这么做„„„”成了整个活动的主题。
我的感悟:
1、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的管理与考核,使新教师们从原本的跟从带教教师到敢做了、敢说了,与指导老师之间有了对话,学会了思考,敢于提问。
2、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的管理与考核,让见习教师有高端的视野。可以从优秀教师身上学到很多东西,如:善于学习、钻研教育的态度,这些不光是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更是对于教育教学的一种专注。
事例:
在带教过程中有一次体育课,内容为广播操加强教学。我准备让见习教师上,我在旁边听课。我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但也有好的地方。
问题1:上课没有师生问好。问题2:广播操教学加强过程中教师每节操应当分解每一个动作展示给学生看,可是见习教师直接做完一节操在讲解。
问题3:见习教师在广播操的加强过程中过多强调手脚的伸直,并没有说明跟着节奏,跟着节拍做,什么时候该起身,什么时候该下蹲,什么时候握拳,什么时候掌心相对,动作的力度等等。
等见习教师上完课,我把他叫过来总结了下他这节课好的地方,在和他说了这几个问题并向他展示了如何教学生广播操,如何分解动作及对动作的讲解。
到了第二次课的时候,我亲自上课,见习教师在旁学习。到了第三次课后,见习教师能够明确地掌握了这些教学方法方式。
我觉得在带教时应多指出见习教师错误的地方,多让见习教师实践和学习自己的教学方法,见习教师也可以向带教教师提出问题,或者不妥的地方。这是一种互相学习的方式。
第四篇:带教案例
见习教师带教导师案例
这学期,我成为了一位新教师的带教导师,这对于我来说是一种全新的工作,特别是这次代教演变成了一项系统工程,在各阶段都提出具体的工作要求和目标,所以我们师徒几个从一开始就很好地进入了状态。作为师傅,我觉得首先是要在常规方面多加以提醒和指导,这是上课的前提,其中特别重要的一条就是引导他们心中要有学生,这是为师的基本素质。然而,最最重要的还是课堂教学方面的交流和促进。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这位老师是师范院校毕业,曾经有过一段时间的课堂实践,还有就是都曾经接受过专业的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抱着师徒共同进步的心情,由我主导的交流、切磋活动也就有序的进行着。每一次的互相听课,我们都会交流讨论,从中发现了很多问题,这是新老师共同的问题,就是他对理论基础知识是有所了解的,但是运用到实际的教学中时会出现各种问题,随之就会发生许多教育故事……
其中,小潘老师的故事特别的多,主要还是与他的个性有关。他是一个非常热情和活跃的老师,喜欢学习。最初是徒弟看师傅的课,在交流中,小潘总会有自己的见解,也常常能使我受到启发,我觉得他挺聪明的,也看得出小潘老师很自信。在平时的随堂课都是基准教案,他也基本能完成教学任务,当然,也发生了许多的问题,在交流中也就基本走上正轨。学期中期的时候,他要上一节课,是一节一年级《有几棵树》,需要老师自己备课。交流了几次后小潘基本确定了教材内容,期间他还非常认真的上网学习别人是怎样上课的。但是在落笔书写教案时,他还是觉得非常难。这就是产生了这样的一个问题,理解教材,但是教学实践的时候没有的一个明确的方向,抓不住重点。他很努力,也很紧张,我跟着他听他的试教。看出了问题的症结,就是:
1、他把9加几与8加几教学混在一起;
2、8加几教学没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3、没有具体的方法解决教学的重难点。要做到设计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与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要求保持一致,设计合理,这个要求对他来说确实是有很大难度的,但是我觉得自己也是这样磨练过来的,所以希望能通过我的努力帮助他更快的成长。一周里,我不断的关注他,让他修改教案,再试教,发现问题,改进问题……期间,他也有为难的心情,最终他还是比较重视,所以不断努力和完善教案,不断进行各环节的试教。最后在教学课上,他有很大的进步。
通过这样一个事件,作为师傅,我知道了新老师身上的问题,其实自己也是这么过来的:看人挑担不吃力,要把一个教材设计成单元教学流程,然后设计合理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在执教的过程中有些教材出现在不同的年级,教材要有上下联系,上出层次,这是一种高要求。小潘老师很好学,也有一定的基础,我希望他能在我们学校这个平台上多锻炼,作为师傅要帮助他创造更多实践的机会,使他能有更大的进步。同时我觉得我们这样开展交流、学习和切磋对徒弟的成长大有帮助,对于我来说,在这样一种带教模式中也加强了教学研究,收获也是很多的。
第五篇:班主任带教案例
班主任带教案例
2012年9月,学校领导安排我做震川中学钱程老师的班主任带教工作。一年来, 钱程老师虚心好学,勤奋工作,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下面结合具体的案例谈谈我们的师徒结对工作。
2013年1月,钱程老师在带教的班级中发生一个个案来请教我,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我们顺利解决了问题。
姓名:刘某
年龄:15岁
性别:男
基本情况:父母已离异3年,他随父亲生活,家庭经济条件不是太好,为了生活,父亲长期在外打工,只能靠爷爷奶奶照顾,平时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生活,家访了解到孩子的母亲离异后就从未来看过孩子,使孩子严重缺少父母的关爱。
二,问题概述:
刘某上课不专心,爱做小动作,作业从不能按时完成,且马虎,邋遢。重要的是还有撒谎,爱拿别人东西的坏习惯,别的同学都不爱接近他,属于典型的“问题型”留守儿童。三,问题分析:
1、亲情的缺失:
父母离异多年,且离异后对孩子缺少关心,长期又不在身边,不闻不问,子女与父母之间的心理距离远远超出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祖父母的隔代观念,几乎让年幼的孔某觉得自己是这个世界上多余的人,幼小的心灵受到了很大的创伤。形成了孩子自卑,沮丧,自暴自弃的个性,同时一些基本的行为习惯没有从小养成。
2、生活的贫困:
本身家庭条件不算太好,全家只有其父亲在外打工,因此不能满足孩子的物质需要,平时孩子的衣物也较少,看到别人的好东西时想占为己有。有时控制不住就喜欢拿别人的东西。
四、个案指导的设想及实施::
1、努力发挥学校教育的优势:(1)、班主任的关怀:
班主任老师往往是学生最信任,最崇拜的人,我常常走近朱某,和他交流,还认他做干儿子,让他感受到老师对他的特别的关爱,并提出对儿子的要求,来激励他。
(2)、同学的榜样感染:
为了让孤独、自卑的朱某走出封闭的自我,我先后让班上优秀的同学(包括留守儿童)去主动接近他,与他一起谈心、学习和搞活动。在思想道德,行为习惯和学业能力等方面帮助他,努力让其找到成功的喜悦,促进其在各方面进步。
(3)、集体的感化温暖:
良好的集体是学生成长的摇篮,集体的感化和温暖对一个学生的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为此,我利用学校讲故事比赛的机会,让他主动的参与进来,并让全班同学为他加油助威,既让他觉得集体的温暖,又让其尝到成功的喜悦。
2、尽力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
作为监护人的祖父母,由于自身受教育程度的影响和隔代观念差异的原因,对朱某的教育和引导几乎为零,甚至有时还会将自身的愤怒和不满发泄在幼小的心灵上,对孩子的成长带来消极影响。对此,我特意与其祖父母一起分析和探讨他们的家庭和孩子的现状,安慰并鼓励他们坚强的站起来,度过难关;同时还将一些教育和引导孩子的方法交给他们。通过这些,消除了隔代观念带来的负面影响,一家人虽并不富裕,但也“其乐融融”。
五、个案教育指导结果:
1,通过一学期的引导,鼓励,朱某现在已基本能按时完成作业,知道要先完成作业才能去玩,作业也比以前干净了,每次值日也能认真完成了,具有了一定的责任心。
2,已能控制自己,不再拿别人的东西,知道那是不文明的行为,看到别人有困难时还知道主动去帮助,和同学打成了一片。
3,他的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期中检测数学,语文均在90分以上。
六、个案教育启示和反思——“爱”的力量
从朱某前后的对比可以看出:无论是在思想道德、行为习惯还是在学业能力方面,他都有一个较大的转变,而这一切的转变,就其核心而言,应该要归功于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多方面的“爱”。爱可以为枯萎的小草带来整个春天;爱可以让干涸的土地重新焕发生机;爱可以给孤独的小鸟一个浩瀚的天空;爱可以带来不可以的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