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1年全省高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的通知
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1年全省高校教师专业技
术职务评聘工作的通知
苏教师〔2011〕12号
各高等学校,各市教育局,有关高校主管部门:
根据省职称工作领导小组的工作部署,为做好2011年全省高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政策口径
(一)关于评审条件
本科院校艺术学科教师、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和高校教育管理研究人员从今年起严格执行《关于印发〈江苏省本科院校艺术学科教师专业技术资格条件〉等4个文件的通知》(苏职称〔2009〕15号)规定条件。
其他人员仍执行《关于印发〈江苏省高等学校教授资格条件(试行)〉等138个条件的通知》(苏职称〔2003〕2号)规定条件。
(二)关于岗位数额
各校要严格执行岗位设置规定的岗位结构比例,不得突破当年可使用的岗位数额。要按照有利于师资队伍建设和学校改革发展的原则,合理确定专业技术岗位年度使用计划,确保可持续发展。
(三)关于申报岗位
严格执行按岗申报、按岗评聘原则。
1.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申报对象为专职辅导员,即在一线直接从事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员,包括院系的学工组长、团总支书记、党总支副书记等副处级及以下从事学生工作的人员。
2.具有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不含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因工作需要,现聘用在管理岗位或专职辅导员岗位,并一直承担部分教学科研工作的人员,在首次聘用期内仍可申报高一级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但其岗位仍为管理岗位或专职辅导员岗位。首次聘用期结束后,须按照所聘岗位申报相应专业技术职务。
(四)关于同级转评
1.对于聘用在教师岗位、具有非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须同级转评为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务后,方可申报本岗位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同级转评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务,需从事高校教学科研工作1年以上;晋升高一级教师专业技术职务需从事高校教学科研工作3年以上。
2.具有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现聘用在管理岗或专职辅导员岗,可直接按现聘岗位申报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具有其他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现聘用在管理岗或专职辅导员岗,须同级转评成与现聘岗位同系列的专业技术职务后,方可申报现岗位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具有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现聘用在管理岗位,可直接申报教育管理研究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具有教育管理研究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现聘用在专职辅导员岗,可直接申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
(五)关于基础理论课程考试
1.申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管理研究副高级、中级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均须参加相应的基础理论课程考试,申报正高级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可免考基础理论课程。
2.已取得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管理研究基础理论课程考试合格证书的人员,因转岗分别申报教育管理研究、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职务,不需再参加相应的基础理论课程考试。
3.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人员申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职务,具有教育类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人员申报教育管理研究职务,经我厅审核同意,可免考相应的基础理论课程。
(六)其他
1.凡申报高校教师(含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高、中级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必须持有高校教师资格证书。
2.“双肩挑”人员申报教师职务,教学工作量和专业实践要求不低于同学科专任教师的三分之一,管理研究成果不超过总要求的三分之一。
3.教师任现职以来参加培训进修、在职攻读学位的,任现职期间年均教学工作量不得少于规定教学工作量的70%。
4.现专业技术职务任职年限的计算应扣除全脱产学习时间。5.申报之日已办理退休手续或已达到国家规定退休年龄的人员,不得申报专业技术职务。申报之日以省教育厅规定的申报材料报送截止时间为准。
6.高等职业院校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申报人员面试答辩由学校组织,论文论著代表作同行专家鉴定由省教育厅统一组织。
二、关于工作要求
(一)各高校要认真学习、准确把握评审条件和政策,坚持公开、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严格校内评审程序,加强对申报人员的全面考核,认真做好面试答辩工作,确保评审推荐质量。要严把材料审核关,确保申报材料真实准确、规范齐全。要严格评审推荐纪律,维护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的严肃性。凡不符合申报条件和政策的人员、不符合规定要求的材料,一律不得上报。对不按规定要求上报的材料一律退回,当年不再受理。对弄虚作假或材料审核不严的高校,一经发现,将给予通报批评,取消其3年内师资队伍建设评先评优资格,并视情节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二)申报人员必须按规定如实提供申报材料,不得弄虚作假。凡申报材料弄虚作假、论文抄袭剽窃的人员,一经查实,省教育厅将取消其3年内的申报晋升资格,并根据有关规定作出严肃处理。
三、关于评审材料报送
(一)高校教师、专职科研、实验技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管理研究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材料一律按规定要求准备。
(二)市属高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材料、申报人员名册和评审表经各市职称主管部门审核盖章后,由各市教育局统一报 送;省有关厅局所属高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材料经主管部门审核盖章后由学校报送;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分院申报材料,经各市职称主管部门审核盖章后,由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统一报送;江苏教育学院分院申报材料,经各市职称主管部门审核盖章后,由江苏教育学院统一报送。
(三)独立设置的民办高校教师及教师外其他系列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材料直接送省教育厅。独立学院申报材料经所依托的母体高校审核后报省教育厅评审。
(四)部省属高校教师外其他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材料暂按省相关系列主管部门2010年的要求准备,并与高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材料一并报送。今年要求有所调整的,再补充有关材料。
(五)部省属高校教师外其他系列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材料一律按规定要求准备,并与高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材料一并报送。
(六)请各单位于2011年4月30日前将评审材料送至省教育厅2109室(地址:南京市北京西路15号,联系电话:025-83335619、83335368)。
四、关于评审费
(一)高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费标准,按省有关文件规定执行。
(二)各高校报送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材料的同时,请将评审费交(汇)至江苏省教育厅会计室,并注明“高校职称评审费”(开户行:农行南京市北京西路分理处,户名:江苏省教育厅,帐号:033321***4)。
附件:1.江苏省高等学校2011年可使用岗位数额统计表
2.江苏省高校教师、实验技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管理研究高、中级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材料报送要求
3.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师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
二○一一年二月二十三日
第二篇:关于做好2010高校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的通知
关于做好2010高校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的通知
皖教秘人„2010‟107
号
各高等学校,有关高校主管部门,各市教育局、人事局:
为进一步深化高校职称改革,优化教师队伍职务结构,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教学科研水平,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我省高等教育又好又快发展,根据教育部、人社部有关文件精神,现将做好2010年高校教师(含实验技术人员,下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明确评审标准条件
普通本科高校和高职高专院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分别适用《安徽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教师专业技术资格条件(试行)》(教人„2009‟1号)和《安徽省高职高专院校教师专业技术资格条件(试行)》(教人„2009‟2号)。
从2010年起,高校实验技术人员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适用《安徽省高等学校实验技术人员专业技术资格条件(试行)》(皖教人„2010‟1号),原《安徽省高等学校高级实验师任职资格考评标准》
究学校主要领导和职能部门的责任。同时,要认真总结经验,着力解决教师职务的续聘问题,推动“以聘代评”工作试点向教师职务聘任制的真正转变。
(二)继续规范自主评审。符合原省人事厅《安徽省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组织管理暂行办法》(皖人发„2004‟80号)规定,经批准分别获得副教授和讲师评审权的本科高校和高职高专院校,要严格按照省教育厅、人社厅新的标准条件,并在授权的学科范围内开展评审工作(副教授评审结果报教育厅审批,讲师评审结果报省教育厅备案)。对不按照标准条件或突破评审范围越权评审的学校,评审无效,并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自主评审评委库届满三年的要及时进行调整和充实,并逐步吸纳外校外部门的专家进入评委库。
(三)积极引导教师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各高校要充分发挥职称杠杆作用,引导教师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产学研合作,特别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改革试验区、省“861”行动计划等建设和实施,积极转化科技成果。对作出突出成绩的申报人员,要优先推荐申报。
(四)努力营造有利于人才引进的职评环境。各高校要进一步发挥职称评审的激励作用,为引进高层次人才创造良好环境。在职称评审时,报上一级高校教师系列职务;3年后,具有中专教师职务的必须评转高校相应教师职务后,方可申报上一级高校教师任职资格。3年过渡期内,评转高校同级教师专业技术职务,需研究生毕业或取得第二学士学位,或1993年前获得本科学历(学士学位),其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免考;直接申报上一级高校教师系列职务的,需研究生毕业或取得第二学士学位,或1993年前获得本科学历(学士学位)。
评转高校同级或直接申报高校上一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其在中专学校担任相应职务以来的科研成果可一并计算,其它条件按照教人„2009‟2号文件执行。
(三)关于论文过渡问题。按照《安徽省高等学校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推荐办法(试行)》(皖教人„2010‟12号)规定,申报人员任现职以来,在教人„2009‟1号和2号文印发之日(2009年3月18日)前已经发表的论文,其期刊系省教育厅《期刊目录》列出的国家级重点和国家级刊物的,在晋升高一级职称时,可以分别视同新资格条件规定的一类和二类论文。
(四)关于SCI、EI收录问题。SCI、EI论文收录,是指发表的论文被收录到SCI(SCI-E)和EI中,以检索证明为准。其中被EI收录的,仅认可有分类号和主题词的收录版。
(五)关于论文检索数据库问题。同一篇文章被不同的检索系统检
弱的依据。时间不超过15分钟。答辩是评审的必须环节。未按规定参加答辩者,视为放弃参评资格。
(十)关于专题报告。以专题报告进行申报的人员应是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急需紧缺的专门人才。各高校要严格控制以专题报告申报的人员数量,对于综合条件不是特别突出、没有充分理由的专题报告,省教育厅将不予接收。专题报告要说明以强补弱的理由,即欠缺条件和超出申报条款的业绩。
(十一)关于任职时间的计算。任现职时间截止到2010年12月31日。
六、严格推荐工作要求
(一)切实加强领导。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关系广大教师切身利益,关系教师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关系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牵涉面广、影响面大、关注度高,是一项十分严肃的工作,务必加强领导,周密计划,严谨细致,有序实施。各高校专家委员会要在校党委的领导下,在职权范围内,做好专业技术职务的推荐、申报和评聘工作。
(二)深入开展宣传。各高校要将今年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的有关文件规定,通过校园网和校人事部门网站向广大教师广而告之,真正使他们能够了解、吃透职务评聘的政策精神,理解、落实相关要求;同时,技术资格申报表》(附件2)外,其他所有申报材料,只收复印件。复印材料需由审核人签名并加盖审核单位印章。评审结束后不再退还。有关原始材料存放学校职改部门,统一保管。评审过程中,若有必要,省教育厅将随时调阅。
统一申报材料。各高校要按照统一要求的顺序(附件3),将所有申报材料的复印件装订成册,将审核意见逐条填入《高教系列任职资格评审简明情况登记表》(附件4),并加盖印章。各高校需提交《2010年高教系列申报人及其申报任职资格情况一览表》(附件5)及电子表格各一份。学科及学科代码按照《高教系列任职资格申报学科及代码》(附件6)填写。
各种表格既适用高校教师,也适用高校实验技术人员。
七、评审时间总体安排
1.6月25日前,进行工作部署。
2.8月20日前,各高校完成考核、评议、推荐工作。
3.8月23日—27日,各高校报送评审材料(具体日程安排见附件7),具备副教授评审权的高校上报评审结果及有关材料。
报送材料地点:合肥师范学院(老区)图书馆二楼西(省教苑宾馆西)。
第三篇:关于做好2011高校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的通知(推荐)
关于做好2011高校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的通知
发布日期:2011-6-2
皖教秘人„2011‟81号
各高等学校,有关高校主管部门,各市教育局、人社局:
为进一步深化高校职称改革,正确引导教师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快建设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促进我省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根据省人社厅《关于做好2011全省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工作的通知》精神,现将做好2011年高校教师(含实验技术人员,下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明确任职资格条件
普通本科高校、安徽广播电视大学本部和高职高专院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分别适用《安徽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教师专业技术资格条件(试行)》(教人„2009‟1号)和《安徽省高职高专院校教师专业技术资格条件(试行)》(教人„2009‟2号)。
高校实验技术人员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适用《安徽省高等学校实验技术人员专业技术资格条件(试行)》(皖教人„2010‟1号)。
二、严格岗位职数限额
岗位职数限额是各校开展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的基本依据。各高校要根据省人社厅审批的岗位设置方案,按照规定的结构比例,在核准的岗位职数限额内开展评聘工作;并坚持职岗一致的原则,在申报人申报的学科与所从事的工作相同或相近的基础上,进行对岗推荐。严禁超岗位职数、混岗推荐、评审和聘任,严禁非教学人员挤占教学人员岗位。
各校在设岗、推荐时要充分体现结构调整的思想,向优势特色学科专业和新兴交叉学科专业倾斜;要坚持从长计议、留有余地的原则,科学制定剩余岗位职数使用计划,做到分年合理使用,防止短期行为,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三、坚持职称评审导向
各高校要坚持以专业技术资格条件为依据,以师德、学识、能力、业绩、贡献为导向,既重教学又重科研,既重数量更重质量,既重学识更重师德,坚持标准条件,认真评议推荐,做到好中选优,优先推荐师德高尚、业绩突出、贡献较大的教学、科研一线业务骨干参加评审。
四、深化职称评审改革
(一)继续完善以聘代评工作。经批准试行“以聘代评”的高校,要根据省教育厅、原省人事厅教人„2009‟1号、2号和省教育厅、人社厅皖教人„2010‟1号文件新的资格条件,修订完善本校的评聘条件,尚未修订完善的要抓紧修订,并报省教育厅、省人社厅批准后施行;未经批准的评审结果无效,并将追究学校主要领导和职能部门的责任。同时,要认真总结经验,着力解决教师职务的续聘问题,推动“以聘代评”试点工作向教师职务聘任制的真正转变。
(二)进一步规范自主评审。符合原省人事厅《安徽省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组织管理暂行办法》(皖人发„2004‟80号)规定,经批准分别获得副教授和讲师评审权的本科高校和高职高专院校,要严格按照省教育厅、人社厅新的标准条件,并在授权的学科范围内开展评审工作(副教授评审结果报教育厅审批,讲师评审结果报省教育厅备案)。对不按照标准条件或突破评审范围越权评审的学校,评审结果无效,并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自主评审评委库届满三年的要及时进行调整和充实,并逐步吸纳外校外部门的专家进入评委库。
(三)积极引导教师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各高校要充分发挥职称杠杆导向作用,引导教师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产学研合作,特别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改革试验区、省“861”行动计划等项目建设,积极转化科技成果。对作出突出成绩的申报人员,要优先推荐申报。
(四)努力营造有利于人才引进的职评环境。各高校要进一步发挥职称评审的激励作用,为引进高层次人才创造良好环境。在职称评审时,优先推荐留学归国的高层次人才和出站博士后人员。
为鼓励支持高校有计划、有针对性的柔性引进和盘活社会优质人才资源,各高校可以推荐本校从科研院所、企业和行业等其它系统正式聘请的、任教两年及以上的兼职教师参评教师系列职称。
兼职教师根据本人的学历、资历条件和工作业绩,直接申报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由学校根据教学科研工作需要自行聘任相应职务,不占学校指标限额。
五、明确几个具体问题
(一)关于临床教师申报教师系列职称问题。根据《安徽省高等学校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推荐办法》(试行)(以下简称皖教人„2010‟12号文件)规定,医学院校附属医院中从事临床教学的教师申报高校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务,其教学工作量必须达到所在临床教研室临床教师的平均工作量,教学科研成果可从取得卫生系列下一级职务时起算。其中,申报副教授必须具备副主任医师资格,且从事临床教学须满5年;申报教授必须同时具有主任医师和副教授资格,且任副教授职务须满一个任期。
(二)关于中专升格为高校的教师评转或申报高一级高校教师职称问题。根据皖教人„2010‟12号文件规定,中专学校并入高校或升格为高校的教师,从并入或升格之日起3年内,可以评转高校同级或直接申报上一级高校教师系列职务;3年后,具有中专教师职务的必须评转高校相应教师职务后,方可申报上一级高校教师任职资格。3年过渡期内,评转高校同级教师专业技术职务,需研究生毕业或取得第二学士学位,或1993年前获得本科学历(学士学位),其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免考;直接申报上一级高校教师系列职务的,需研究生毕业或取得第二学士学位,或1993年前获得本科学历(学士学位)。评转高校同级或直接申报高校上一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其在中专学校担任相应职务以来的科研成果可一并计算,其它条件按照教人„2009‟2号文件执行。
(三)关于专职辅导员职称问题。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政„2005‟2号)精神,各高校“要按学校教师岗位职数的适当比例评聘专职辅导员的教师职务”;要按照《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令第24号)的要求,在各自职权范围内,可将专职辅导员单独设组,单独评审;在评审过程中,坚持辅导员工作实绩、科研能力和研究成果相结合的原则,对于中级以下职务侧重考察工作实绩。
(四)关于论文过渡问题。按照皖教人„2010‟12号文件规定,申报人员任现职以来,在教人„2009‟1号和2号文印发之日(2009年3月18日)前已经发表的论文,其期刊系省教育厅《期刊目录》列出的国家级重点和国家级刊物的,在晋升高一级职称时,可以分别视同新资格条件中的一、二类论文。鉴于安徽广播电视大学本部教师职称评审纳入本科高校序列,并考虑其学报的质量,将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纳入三类学术期刊范畴。
(五)关于论文检索问题。为增强论文检索的严肃性和规范性,所有参评一二类论文须提供具备国家一级科技查新资质的单位(目前我省仅有两家,即中国科技大学图书馆和安徽省科技情报所)出具的检索(查收查引)证明。同一篇文章被不同的检索系统检索,只提供一个检索结果;同一篇文章被同一检索系统不同版本检索到,在申报时以论文发表当年该检索系统检索到的期刊源所在类别为准。
(六)关于SCI、EI收录问题。SCI、EI论文收录,是指发表的论文被收录到SCI(SCI-E)和EI中,以检索证明为准。其中被EI收录的,仅认可有分类号和主题词的收录版。
(七)关于代表作鉴定问题。申报高级职称的代表性作品,分别送有关高校3位专家鉴定,其中申报正高职务的须由同级专家进行鉴定;申报副高职务的需由正高职务的专家鉴定。大学和有硕士点的本科高校由学校送省外同层次高校鉴定,其它本科高校送省内外同层次高校鉴定。鉴定结果作为评审的重要参考,其中申报正高级职务的鉴定结论须在两个“达到”、一个“基本达到”以上;申报副高级职务的须在一个“达到”、两个“基本达到”以上,原则上对于鉴定结论出现“尚未达到”的实行“一票否决”。高职高专院校教师论文鉴定仍然实行评鉴合一,由省教育厅组织学科组专家鉴定。代表作鉴定每年只许送审一次,不得重复送审,鉴定结果有效期两年。以论文破格申报的须增加1篇鉴定论文。代表作鉴定一律使用代表作同行专家鉴定意见表(附件1)。
(八)关于任职时间的计算和取得奖励的时限。申报人任现职时间截止到2011年12月31日。取得各种业绩、获得各种奖励的截止时间为2011年7月31日,届时申报人必须提交取得业绩、获得奖励的正式文件或证书。
(九)关于教学工作量审定。各高校要高度重视教学工作量的审定工作,学校有关部门要制定学校统一的教学工作量测算标准、测算方法,进行具体测算,并负责审核。
(十)关于专题报告。以专题报告进行申报的人员应是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急需紧缺的专门人才。各高校要严格控制以专题报告申报的人员数量,对于综合条件不是特别突出、没有充分理由的专题报告,省教育厅将不予接收。专题报告要说明以强补弱的理由,即欠缺条件和超出正常申报条款的业绩。
(十一)关于现场答辩。通过破格(含自主评审)和专题报告形式申报高级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的,一律到省高评会参加现场水平答辩。答辩由省教育厅统一组织,按学科分组进行。答辩者通过PPT重点阐述本人破格或专题报告申报的理由,教学业绩、学术水平和实际贡献等以强补弱的依据。时间不超过15分钟。答辩是评审的必须环节。未按规定参加答辩者,视为放弃参评资格。
六、严格推荐工作要求
(一)切实加强领导。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关系广大教师切身利益,关系教师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关系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牵涉面广、影响面大、关注度高,是一项十分严肃的工作,务必加强领导,周密计划,精心组织,有序实施,把工作做细做到位。各高校专家委员会要在校党委的领导下,在职权范围内,做好专业技术职务的推荐、申报和评聘工作。
(二)深入宣传教育。各高校要将今年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的有关文件规定,通过校园网和校人事部门网站向广大教师广而告之,真正使他们能够了解、掌握职务评聘的政策精神,理解、落实相关要求;同时,要教育广大教师树立正确的参评理念,将功夫用在教学科研等平时工作上;要理解职称评审是综合水平评审,达到资格条件并不代表就一定能够通过;要正确对待评审结果,“胜不骄,败不馁”。
(三)严格坚持标准。各高校在教学考核、科研评价、学术评鉴等方面,严格按照教人„2009‟1号、2号和皖教人„2010‟1号文件规定的资格条件,坚持统一标准,依据客观事实,尊重专家意见,做到一视同仁,确保条件面前人人平等。
(四)切实规范程序。各高校要严格按照皖教人„2010‟ 12号文件规定的程序开展推荐工作。要严格坚持校内两级公示制度,在院系公示申报人的所有申报材料,在学校和校园网等显著位置公示学校专家委员会拟推荐人选名单;对公示有异议的,应及时调查核实,确保上报的材料和人选不存在争议。
(五)严禁弄虚作假。要高度重视并广泛宣传高教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的严肃性,加强对申报人的教育和管理,要求申报人签订诚信承诺书(附件9)。
各高校要严格审核、验证申报者提交的有关材料,确保材料真实可信。对弄虚作假、营私舞弊者,严格执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并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追究责任。
(六)规范材料报送。继续简化评审材料。除《高等学校教师专业技术资格申报表》(附件2)外,其他所有申报材料,只收复印件。复印材料需由审核人签名并加盖审核单位印章。评审结束后不再退还。有关原始材料存放学校职改部门,统一保管。评审过程中,若有必要,省教育厅将随时调阅。
统一申报材料。各高校要按照统一要求的顺序(附件11),将所有申报材料的复印件装订成册,将审核意见逐条填入《高教系列任职资格评审简明情况登记表》(附件3),并加盖印章。各高校需提交《2011年高教系列申报人及其申报任职资格情况一览表》(附件4)及电子表格各一份。学科及学科代码按照《高教系列任职资格申报学科及代码》(附件7)填写。
各种表格既适用高校教师,也适用高校实验技术人员。
七、评审时间总体安排 1.6月3日前,进行工作部署。
2.7月20日前,各高校完成考核、评议、推荐工作。3.7月25日—29日,各高校报送评审材料(具体日程安排见附件7),具备副教授评审权的高校上报评审结果及有关材料。
报送材料地点:合肥师范学院(老区)图书馆五楼东(省教苑宾馆西)。
附件:
1.代表作同行专家鉴定意见表 2.高等学校教师专业技术资格申报表 3.高教系列任职资格评审简明情况登记表 4.高教系列申报人及其申报任职资格情况一览表
5.安徽省高校教师教学工作评价成绩表 6.现有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结构和近三年中级以上职称晋升情况一览表
7.高教系列任职资格申报学科及代码 8.专题报告情况一览表 9.申报人诚信承诺书
10.2011年高校报送评审材料日程安排表 11.高教系列任职资格申报材料统一装订顺序 12.关于职评申报材料中相关表格印制、填写的说明
(以上附件均可从安徽教育人事网http://ahjyrs.ahedu.gov.cn“下载中心”下载)
二〇一一年五月三十日
第四篇: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通知
江海职业技术学院
扬江院[2012]6号
江海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开展
2012年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的通知
各系(部)、处(室):
按照江苏省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工作领导小组苏职称
[2009]15号文件和省教育厅苏教师[2012]9号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现将2012年我院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评聘系列
1、教师、实验技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管理研究任职资格;(中级职务我院评审,高级职务报送江苏省教育厅评审)
2、其他系列高、中级职务任职资格。(报送有关部门)
二、评审条件
1、教师评审条件、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评审条件、教育管理研究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条件详见《关于印发〈江苏省
本科院校艺术学科教师专业技术资格条件〉等4个文件的通知》(苏职称[2009]15号)附件二、三、四。
2、实验技术系列及其他系列评审条件详见《关于印发〈江
苏省高等学校教授资格条件(试行)〉等138个条件的通知》(苏职称[2003]2号)。
(以上条件规定可在学院人事处网站师资职称专栏查询
或登陆江苏教育网站查询)
三、申报流程
申报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均须个人申请,经资格审
查小组核准送学科评议组评议,报院教师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评审,送省教育厅审批。
四、评审日程安排
3月1日—3月5日 各单位传达职务评审有关文件,个
人对照条件申报,并将申报材料报系(部);
3月6日—3月12日 各系(部)、教务处对申报材料进
行审查;
3月13日—3月17日 各单位将个人申报材料送人事处;
3月18日—3月26日 各学科评议组组织评议(含正副
高级申请论文论著同行专家鉴定);
3月27日—4月14日 院教师资格评审委员会评审;
4月下旬 评审材料上报省教育厅评审、审批委员会审批;
五、相关政策
1、严格执行按岗申报、按岗评聘原则。
(1)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申报对象为专
职辅导员,即在一线直接从事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员,包括系团总支书记、党总支副书记等副处级及以下从事学生工作的人员。
(2)具有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不含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因工作需要,现聘用在管理岗位或专职辅导员岗位,并一直承担部分教学科研工作的人员,在首次聘用期内仍可申报高一级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但其岗位仍为管理岗位或专职辅导员岗位。首次聘用期结束后,须按照所聘岗位申报相应专业技术职务。
2、关于同级转评
(1)对于聘用在教师岗位、具有非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
务的人员,须同级转评为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务后,方可申报本岗位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同级转评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务,需从事高校教学科研工作1年以上;晋升高一级教师专业技术职务需从事高校教学科研工作3年以上。
(2)具有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现聘用在管理岗或
专职辅导员岗,可直接按现聘岗位申报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具有其他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现聘用在管理岗或专职辅导员岗,须同级转评成与现聘岗位同系列的专业技术职务后,方可申报现岗位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具有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现聘用在管理岗位,可直接申报教育管理研究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具有教育管理研究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现聘用在专职辅导员岗,可直接申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
3、关于论文论著代表作同行专家鉴定
从2012年起,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申报正高级专业技术职
务(含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教育管理研究),论文论著代表作同行专家鉴定工作由学校统一组织。各高等职业院校须将申报人任现职以来至申报上一年底公开发表或正式出版的论文、论著代表作3篇(部)送3名具有正高级职务的在职同行专家鉴定,其中至少2人为校外专家。申报教授的须由教授鉴定。申报人的亲属、直接指导教师和论文、论著、科
研成果的合作者均不得参加鉴定。
4、关于基础理论课程考试
(1)申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管理研究副高级、中
级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均须参加相应的基础理论课程考试,申报正高级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可免考基础理论课程。
(2)已取得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管理研究基础理论
课程考试合格证书的人员,因转岗分别申报教育管理研究、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职务,不需再参加相应的基础理论课程考试。
(3)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人员申报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职务,具有教育类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人员申报教育管理研究职务,经省厅审核同意,可免考相应的基础理论课程。
5、其他
(1)凡申报高校教师(含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高、中级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必须持有高校教师资格证书。
(2)“双肩挑”人员申报教师职务,教学工作量和专业
实践要求不低于同学科专任教师的三分之一,管理研究成果不超过总要求的三分之一。
(3)教师任现职以来参加培训进修、在职攻读学位的,任现职期间年均教学工作量不得少于规定教学工作量的70%。
(4)现专业技术职务任职年限的计算应扣除全脱产学习
时间。
六、个人申报材料要求
1、《高等学校教师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16K大小,高
级职务一式4份、中级职务一式2份)。
下载地址:
2、职称外语考试合格证书或免考证明材料(原件、复印
件)。
3、职称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考核合格证书或免考证
明材料(原件、复印件)。
4、江苏省高校教师高级职务任职资格申报人员情况简表
(A3大小,一式8份)。
5、申报高校教师(含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高、中级
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均须报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书(复印件)。
6、申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管理研究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须报基础理论课程考试成绩单或免考批件(原件)。
7、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
8、现任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证书、聘书及聘期任务书
(复印件)。
9、任现职以来进修证明材料。
10、任现职以来奖励证书和荣誉证书(复印件)。
11、在中国期刊网上查询的任现职以来发表的论文清单。
12、江苏省高校申报高级职务同行专家鉴定表(1份,“结
论意见B”页抽出,单独报送,转制中专校和合并到高校的教师同级转评不作要求)。
13、任现职以来论文、论著代表作(原件,在目录中标
出本人撰写论文的题目,正高级不超过10种,副高级不超过8种)。
14、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教育管理人员任现职以来
独立起草的管理文件(不超过5种)。
15、任现职以来研究项目的结题报告和项目鉴定证明材
料。
16、任现职以来相关业务主管部门出具的经济效益或社
会效益证明(原件)。
17、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实践情况证明材料(原件)。
18、免冠大一寸近期正面相片1张(背面注明学校、姓
名,由学校单独报送)。
二○一二年二月二十五日
主题词:技术职务 评聘 通知江海职业技术学院办公室2012年2月25日印发
第五篇: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的通知
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的通知
苏教师〔2012〕9号
各高等学校,各市教育局,有关高校主管部门:
根据省职称工作领导小组的工作部署,为做好2012年全省高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政策口径
(一)关于评审条件
本科院校艺术学科教师、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和高校教育管理研究人员执行《关于印发〈江苏省本科院校艺术学科教师专业技术资格条件〉等4个文件的通知》(苏职称〔2009〕15号)规定条件。
其他人员执行《关于印发〈江苏省高等学校教授资格条件(试行)〉等138个条件的通知》(苏职称〔2003〕2号)规定条件。
(二)关于岗位数额
各校要严格执行岗位设置规定的岗位结构比例,不得突破当年可使用的岗位数额。要按照有利于师资队伍建设和学校改革发展的原则,合理确定专业技术岗位使用计划,确保可持续发展。
(三)关于申报岗位
严格执行按岗申报、按岗评聘原则。
1.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申报对象为专职辅导员,即在一线直接从事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员,包括院系的学工组长、团总支书记、党总支副书记等副处级及以下从事学生工作的人员。
2.具有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不含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因工作需要,现聘用在管理岗位或专职辅导员岗位,并一直承担部分教学科研工作的人员,在首次聘用期内仍可申报高一级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但其岗位仍为管理岗位或专职辅导员岗位。首次聘用期结束后,须按照所聘岗位申报相应专业技术职务。
(四)关于同级转评
除已有规定外,凡按现聘岗位申报高一级职务,比照原有职务,属跨系列、跨岗位的,均须同级转评。
(五)关于海外引进高层次人才
根据《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引进海外高层次留学人员的若干规定〉的通知》(苏政发〔1999〕70号)规定,对近3年高校从海外引进的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或高级职称,或在海外从事过博士后研究工作的高层次人才,可不受职称、资历及职称计算机条件限制,根据本人实际水平、能力和业绩成果直接申报相应级别的专业技术职务。
(六)关于申报人论文论著代表作同行专家鉴定
从2012年起,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申报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含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教育管理研究),论文论著代表作同行专家鉴定工作由学校统一组织。各高等职业院校须将申报人任现职以来至申报上一年底公开发表或正式出版的论文、论著代表作3篇(部)送3名具有正高级职务的在职同行专家鉴定,其中至少2人为校外专家。申报教授的须由教授鉴定。申报人的亲属、直接指导教师和论文、论著、科研成果的合作者均不得参加鉴定。
各校要高度重视论文论著代表作同行专家鉴定工作,根据规定要求,严格遵守工作纪律和保密制度,聘请与申报人专业一致、学术水平高、秉公办事、有较高知名度的专家作出客观公正的鉴定,确保鉴定质量,不得搞形式主义,不得在鉴定意见回收后重新鉴定或篡改鉴定结果。一经发现,鉴定意见作无效处理,并在全省通报批评,视情节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七)关于基础理论课程考试
1.申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管理研究副高级、中级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均须参加相应的基础理论课程考试,申报正高级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可免考基础理论课程。
2.已取得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管理研究基础理论课程考试合格证书的人员,因转岗分别申报教育管理研究、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职务,不需再参加相应的基础理论课程考试。
3.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人员申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职务,具有教育类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人员申报教育管理研究职务,经我厅审核同意,可免考相应的基础理论课程。
(八)其他事项
1.凡申报高校教师(含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高、中级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须持有高校教师资格证书。
2.“双肩挑”人员申报教师职务,教学工作量和专业实践要求不低于同学科专任教师的三分之一,管理研究成果不超过总要求的三分之一。
3.教师任现职以来参加培训进修、在职攻读学位的,任现职期间年均教学工作量不得少于规定教学工作量的70%。
4.现专业技术职务任职年限的计算应扣除全脱产学习时间。
5.本科院校体育学科教师申报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学历资历要求同艺术学科。
6.申报之日已办理退休手续或已达到国家规定退休年龄的人员,不得申报专业技术职务。申报之日以省教育厅规定的申报材料报送截止时间为准。
二、关于工作要求
(一)各高校要认真学习、准确把握评审条件和政策,坚持公开、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严格校内评审程序,确保评审推荐质量。要严把材料审核关,确保申报材料真实准确、规范齐全。凡不符合申报条件和政策的人员、不符合规定要求的材料,一律不得上报。对不按规定要求上报的材料一律退回,当年不再受理。对弄虚作假或材料审核不严的高校,一经发现,将给予通报批评,取消其3年内师资队伍建设评先评优资格,并视情节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二)申报人员必须按规定如实提供申报材料,不得弄虚作假。凡申报材料弄虚作假、论文抄袭剽窃的人员,一经查实,省教育厅将取消其3年内的申报晋升资格,并根据有关规定作出严肃处理。
三、关于评审材料报送
(一)高校教师、专职科研、实验技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管理研究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材料一律按规定要求准备。请各单位于2012年4月30日前将评审材料送至省教育厅2109室(地址:南京市北京西路15号,联系电话:025-83335619、83335368)。
(二)市属高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材料、申报人员名册和评审表经各市职称主管部门审核盖章后,由各市教育局统一报送;省有关厅局所属高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材料经主管部门审核盖章后由学校报送;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分院申报材料,经各市职称主管部门审核盖章后,由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统一报送;江苏教育学院分院申报材料,经各市职称主管部门审核盖章后,由江苏教育学院统一报送;民办高校申报材料直接报省教育厅,独立学院申报材料经所依托的母体高校审核后报省教育厅评审。
(三)根据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要求以及《省教育厅关于高校和中专校非教师系列中高级职称评审有关事项的通知》(苏教师〔2011〕30号)精神,从2012年起非教师系列的中、高级职称申报材料请直接报送有关部门。
四、关于评审费
(一)高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费标准,按省有关文件规定执行。
(二)各高校报送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材料的同时,请将评审费交(汇)至江苏省教育厅会计室,并注明“高校职称评审费”(开户行:农行南京市北京西路分理处,户名:江苏省教育厅,帐号:0333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