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工作总结
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工作总结
(近几年来,我区深入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加强师德建设为核心,大力进行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教师队伍的现状
我区共有中小学校6所,教职工x人,在校生x人。其中,初中x所,在校生x人,教职工x人(其中本科学历x人);小学x所,在校生x人,教职工x人(其中本科学历x人、专科学历x人)。总体来看,我区教师队伍学历结构、职务结构、年龄结构都日趋合理,教师高学历化、年轻化趋势也越发明显,他们理念新、干劲足、潜力大,对促进我区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发挥了重大作用。
二、主要做法和经验
近年来,我区出台了一系列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相关文件,并采取了多项重要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了教职工的工资管理。农村义务教育积极推行“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设立中小学教师“工资资金专户”,由区财政部门按照国家规定的工资项目和标准,将中小学教师工资全额列入区财政预算,并通过银行直接拨入教师在银行开设的账户,从而确保了中小学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
(二)加强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由于历史原因,过去我区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比较混乱。2006年,区人事部门在对全区中小学进行编制调研和核编的基础上,全面规范了中小学教职工编制。严格控制中小学领导数量、内设机构数量、精简压缩非教学人员,清理整顿各类在编不在岗人员,认真进行核编定岗,目前我区已经没有代课教师。
(三)进一步优化了教师资源配置。几年来,我区结合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加强了对薄弱学校的改造力度,并对中小学教师队伍进行了新一轮的优化配置。一方面是通过校本培训、以老带新、结对帮扶等方式提高教师整体水平;另一方面还选派了一些优秀教师到面上小学任教,从而对于提高我区教师素质,增强校本教研、校际交流,提升教育教学质量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深化了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随着全国、全省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区结合全省工资制度改革,按照“定编、定员、定岗,任人唯贤”的原则,在全区教育系统全部实行了教师聘用制,对教师的聘用和解聘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充分体现公平、公正。引入竞争机制,进一步增强了全体教职工的忧患意识,提高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五)健全完善了教师资格准入制度。2006年以来,我区教育行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教师法》和《教师资格条例》,不断健全完善教师资格准入制度,要求全区所有教师必须具有规定的教师资格和任职资格,采取办法如下:一是从省内外招聘具有教师资格证的师范本科毕业生,并采取了待遇留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的政策;二是对具有教师资格的部分代课教师给予正式聘用,对不具有教师资格的代课教师坚决辞退;三是严把教师入口关,凡是没有教师资格证者一律不得参加历年教师招聘,从根本上保证了教师队伍的质量。
(六)狠抓了教师队伍的业务培训。为适应全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形势,我区狠抓了中小学教师队伍的业务培训工作。近几年来,我区拿出大笔资金,鼓励本区教师参加各种培训和进修。主要项目有:新教师岗前培训,中小学校长培训、教导主任培训、班主任培训、继续教育培训、心理健康培训、教学技能培训、信息技术培训、远程教育、自考等。通过培训和进修,进一步提升了我区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学历层次。
(七)建立了全区学校资源共享制度。由于我区重点扶持,区中学和中心小学发展快速,办学经验丰富。因此,为缩小校际差距,促进均衡,我区利用中学和中心小学的先发优势,对其它面上学校进行了扶持。一是管理扶持,从这两所学校中选派一些优秀教师和领导到薄弱学校任职,交流经验,把这两所学校的管理经验移植到薄弱学校。二是师资扶持,主要措施是选派中心小学教师到面上学校任教、上示范课,观摩课,传授他们的宝贵经验。
(八)加强了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为持续推进我区教师师德建设,建立长效机制。我区制定下发了加强教师师德建设的系列文件,认真组织开展了每年的师德建设主题教育月活动,将师德师风建设纳入了教师综合考评指标,建立师德记录档案,完善师德评价体系,进一步强化教师行为习惯养成。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有效遏制了我区师德师风方面存在的问题,促进了师德师风建设的深入开展。
(九)完善了校长选拔、考核办法。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我区按照“任人唯贤、德才兼备”的原则,通过公开报名、资格审查、笔试、演讲、答辩、组织考察,任前公示,党委研究聘任等八项程序,先后为我区各校聘任了校长,整个过程做到了公开、公正、透明,社会反响良好。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组织人事部门对受聘人的工作进行考核。考核在受聘人述职的基础上进行,考核分为试用期考核、年度考核和任期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
(十)完善了校长、教师交流制度。为了加强校际交流,取长补短,我区学校与周边学校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区中学每学期都会与周边的里湖中学、竹林中学、石牌中学、大池中学举行校长联谊座谈、教师学习交流等活动,相互交流经验,共同研究解决学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此外,我区我多次选派校长、骨干教师到xx中学、xx小学学习考察,学习取经。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同时,我们也看到,我区教师队伍建设也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我们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以妥善解决。主要是:
(一)教师队伍学科结构有待优化。当前,全区中小学师资学科机构不尽合理,有些学科教师严重富余,有些学科缺少专业教师,影响了全区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二)教师队伍的稳定性有待提高。由于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滞后,财力薄弱,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低下,再加上我区相当一部分教师是由外地招聘至此,存在种种现实问题难以解决,所以,比较难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教师队伍的稳定性较差,很难吸引一些高水平的教师在我区任教。
(三)部分学校教师培训经费短缺。近年来,虽然教育投入不断增长,但基本上都是集中于区中学和中心小学,其它面上学校经费投入较少。由于经费紧张,其它面上学校为教师提供外出参加学习和培训的机会相对较少。
第二篇: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总结
希望中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取得工作成效
我校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一学年来,学校班子团队团结协力,带领全体教职员工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努力提升教师队伍职业思想和业务能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公正,办好新形势下人民满意教育,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主要工作措施:
(一)强化班子建设,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学校行政班子成员首先从自身抓起。在行为上,一向重视自身建设,兢兢业业,勤勉得力,时时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处处率先垂范凡要求教师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勤政敬业,和教师“心贴心”,不计报酬无私奉献。在工作中,每位成员都是学校教学骨干,负责部门管理工作同时,担任主要学科教学工作,每位同志承担的工作任务重,工作量饱满。除出色完成自身教学工作外,他们能站在课程改革最前沿,引领全校教师投入教育教学。他们主动听课,组织、参加教研活动。和教师一起研讨教育教学规律,把学到的教育理论贯穿于教育教学实际中,以新颖的教学方法和创新的管理思路赢得教师的信赖,从而以领导班子的模范形象凝聚人心。
(二)加强师德建设,塑造师表风范
教师的师德修养,是教师职业的核心,是教书育人的灵魂,它决定着教师个人的职业发展方向,决定着学校的办学质量。
我校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了新《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未成年人保护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一系列与教育教学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度,督促广大教师不断提高政治思想觉悟,提高理论水平,依法执教。相继制定完善了《教师行为十不准》、《师德师风建设实施方案》、《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计划》、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与教师签订了“师德承诺书”,责任到人,狠抓践诺。在活动中育人,在活动中陶冶良好的师德情操是我校师德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每学年,我们都要定期开展诸如“师德演讲比赛”、征集师德论文、“学规范,强师德,树形象”师德教育个案分析等师德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师德教育活动和师德实践,涌现出一批师 德先进个人和优秀教师,大大提升了我校师德素养。全体教职工职业道德素质普遍较高,能自觉遵守师德规范及有关规章制度,近年来没有发生过违反师德的行为,学生、家长、社会评价高。
(三)依托教研活动,优化教师素质
教研活动是提高教师业务素质的重要途径,我校利用多种形式开展了丰富多样的教研活动。
1、实施“结对发展”活动。为发挥优秀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促进青年教师业务快速成长,让老教师和新教师对成师徙关系。通过“师徒”间每周相互上课、听课、评课,有力地促进教师间交流互动,共同进步!
2、开展“赛课”活动。我校积极开展互听互学活动,对每学期的听课数量有明确要求。通过不断听课、研究,强化对年青教师培养,促使其快速成长。同时不断完善教师说课、课件制作、主题班会展示以及其它教学技能竞赛的一系列活动;开展了骨干教师上“示范课”;优秀青年教师上“展示课”,充分发挥骨干教师专业引领作用,极大促进了教师们的共同成长。
3、实行集体备课制度。每周四为学校教研组固定的教研学习时间,分学科进行集体备课,同时分学科组织教师进行教研专题学习讨论,做到全面推进、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发挥集体智慧搞好教学,同时又加强了教师之间的交流,有利于教师的成长。
4、搭建平台,增强教师成长动力。学校从不同层面搭建教师展示才华的舞台,使他们在课堂教学中磨练成才。组织参加学区教学评优活动。
5、制定《希望中学教师队伍培养规划》,坚持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提升教师,支持鼓励教师参加各种业务培训、本科函授、自考及教育教学教科研活动,充分发挥教育报刊、杂志的学习、深化和运用,开展人人读教育刊物做摘要笔记、写心得随笔活动,并利用教研组活动形式深化交流与运用,促使教师转变观念,提升业务能力,以此来推动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为学习他人先进经验,我校经常开展“走出去、请进来”的教研活动,组织教师外出参加学习、交流。加大财政对师资队伍建设的经费投入。
5、大力推行听课活动。从校长到中层领导到一般教师,大力推行听课活动,把听课变成常规,更清楚地了解教师教学现状,帮助教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使教师立足岗位成材。
(四)规范评价机制,激发工作热情
学校对教师的评价直接关系到教师个人的切身利益,如果不能切实做到公平、公正和公开,就会挫伤部分教师的积极性,出现评价的抑制效应,背离了评价的目的。所以,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和操作制度,是实施评价的前提和基础。首先,建章立制,进一步完善和强化《学校行风建设实施方案》、《教师教育教学工作量化考核细则》、《教师行为准则》、《常规教学检查评比办法》、《教师师徒结对管理办法》、《各处室人员岗位工作职责》、《教研组长岗位职责》、《班主任岗位工作职责》等一系列有关教师队伍建设的规章制度,使教师全方位的工作都能得到体现。其次,充分发扬学校民主。制度的制定必须源于民意,即学校重大方案制度的出台,事先广泛征求教师的意见和建议,经过多次反复修改,通过后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切实实现阳光操作,做到标准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保证了各类评选活动的公正和公平,起到了凝聚民心、团结奋进的激励作用。完善的评价体系,既要能体现教师的综合素质,又要能为教师个人的专项发展提供了舞台。管理的目的在于激活群体的潜能,而激活群体的重要方面就是善于发现个体的长处、优势,并为之提供必要的成功机会,让个体在成功中实现自我的管理和发展。
第三,把总结性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规范制度评价与人性化管理相结合,使广大教师时时受激励、处处有目标。
第三篇: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总结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夯实教育发展基石 ——龙山小学学校师资队伍工作总结
我校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一学年来,学校班子团队团结协力,带领全体教职员工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努力提升教师队伍职业思想和业务能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公正,办好新形势下人民满意教育,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主要工作措施:
(一)强化班子建设,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学校行政班子成员首先从自身抓起。在行为上,一向重视自身建设,兢兢业业,勤勉得力,时时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处处率先垂范凡要求教师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勤政敬业,和教师“心贴心”,不计报酬无私奉献。在工作中,每位成员都是学校教学骨干,负责部门管理工作同时,担任主要学科教学工作,每位同志承担的工作任务重,工作量饱满。除出色完成自身教学工作外,他们能站在课程改革最前沿,引领全校教师投入教育教学。他们主动听课,组织、参加教研活动。和教师一起研讨教育教学规律,把学到的教育理论贯穿于教育教学实际中,以新颖的教学方法和创新的管理思路赢得教师的信赖,从而以领导班子的模范形象凝聚人心。
(二)加强师德建设,塑造师表风范
教师的师德修养,是教师职业的核心,是教书育人的灵魂,它决定着教师个人的职业发展方向,决定着学校的办学质量。
我校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了新《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未成年人保护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一系列与教育教学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度,督促广大教师不断提高政治思想觉悟,提高理论水平,依法执教。相继制定完善了《教师行为十不准》、《师德师风建设实施方案》、《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计划》、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与教师签订了“师德承诺书”,责任到人,狠抓践诺。在活动中育人,在活动中陶冶良好的师德情操是我校师德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每学年,我们都要定期开展诸如“师德工作研讨会”、征集师德论文、“学规范,强师德,树形象”师德教育个案分析等师德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师德教育活动和师德实践,涌现出一批师
德先进个人和优秀教师,大大提升了我校师德素养。全体教职工职业道德素质普遍较高,能自觉遵守师德规范及有关规章制度,近年来没有发生过违反师德的行为,学生、家长、社会评价高。
(三)依托教研活动,优化教师素质
教研活动是提高教师业务素质的重要途径,我校利用多种形式开展了丰富多样的教研活动。
1、实施“青蓝结对发展”活动。为发挥优秀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促进青年教师业务快速成长,让老教师和新教师对成师徙关系。通过“师徒”间每周相互上课、听课、评课,有力地促进教师间交流互动,共同进步!2、开展“三课”活动。我校积极开展互听互学活动,对每学期的听课数量有明确要求。通过不断听课、研究,强化对年青教师培养,促使其快速成长。同时不断完善教师说课、课件制作、主题班会展示以及其它教学技能竞赛的一系列活动;开展了骨干教师上“示范课”;优秀青年教师上“展示课”,充分发挥骨干教师专业引领作用,极大促进了教师们的共同成长。
3、实行集体备课制度。每周三为学校教研组固定的教研学习时间,分学科进行集体备课,同时分学科组织教师进行教研专题学习讨论,做到全面推进、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发挥集体智慧搞好教学,同时又加强了教师之间的交流,有利于教师的成长。
4、搭建平台,增强教师成长动力。学校从不同层面搭建教师展示才华的舞台,使他们在课堂教学中磨练成才。组织参加学区教学评优活动。
5、制定《龙山小学学校教师队伍培养规划》,坚持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提升教师,支持鼓励教师参加各种业务培训、本科函授、自考及教育教学教科研活动,充分发挥教育报刊、杂志的学习、深化和运用,开展人人读教育刊物做摘要笔记、写心得随笔活动,并利用教研组活动形式深化交流与运用,促使教师转变观念,提升业务能力,以此来推动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为学习他人先进经验,我校经常开展“走出去、请进来”的教研活动,组织教师外出参加学习、交流。加大财政对师资队伍建设的经费投入。
5、大力推行听课活动。从校长到中层领导到一般教师,大力推行听课活动,把听课变成常规,更清楚地了解教师教学现状,帮助教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使教师立足岗位成材。
(四)规范评价机制,激发工作热情
学校对教师的评价直接关系到教师个人的切身利益,如果不能切实做到公平、公正和公开,就会挫伤部分教师的积极性,出现评价的抑制效应,背离了评价的目的。所以,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和操作制度,是实施评价的前提和基础。
首先,建章立制,进一步完善和强化《学校行风建设实施方案》、《教师教育教学工作量化考核细则》、《教师行为准则》、《常规教学检查评比办法》、《“青蓝工程”教师师徒结对管理办法》、《各处室人员岗位工作职责》、《教研组长岗位职责》、《班主任岗位工作职责》等一系列有关教师队伍建设的规章制度,使教师全方位的工作都能得到体现。
其次,充分发扬学校民主。制度的制定必须源于民意,即学校重大方案制度的出台,事先广泛征求教师的意见和建议,经过多次反复修改,通过后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切实实现阳光操作,做到标准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保证了各类评选活动的公正和公平,起到了凝聚民心、团结奋进的激励作用。完善的评价体系,既要能体现教师的综合素质,又要能为教师个人的专项发展提供了舞台。管理的目的在于激活群体的潜能,而激活群体的重要方面就是善于发现个体的长处、优势,并为之提供必要的成功机会,让个体在成功中实现自我的管理和发展。
第三,把总结性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规范制度评价与人性化管理相结合,使广大教师时时受激励、处处有目标。
二、努力方向。
1、多方争取,增加教师数量,在合理范围内减轻教师工作负担。让教师们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参加业务进修,提高自身素质。
2、是组织开展教师全员培训。积极开展新理念全员培训,引导广大教师摒弃陈腐的教育观念,按照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学生的成长规律,积极开展新课程全员培训,切实提高广大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
3、发挥典型的榜样作用,大力弘扬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主旋律。重视发挥身边典型人物的榜样作用,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树典型,学典型,崇尚先进,弘扬正气。组织教师观摩模范教师的先进事迹,给教师以极大的鼓舞和鞭策,激发他们热爱教育事业的自觉性。
4、组织开展更多有实效的、形式多样的校本培训,促进本校年青教师队伍尽快成长,成为能够独挡一面的教学多面手。
师资队伍建设任重而道远,我们将在今后工作中不懈努力,有针对性制定整改措施,把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好地发挥出来。争取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再上一个台阶。篇二: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工作总结
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工作总结
近几年来,我区深入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加强师德建设为核心,大力进行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教师队伍的现状
我区共有中小学校6所,教职工x人,在校生x人。其中,初中x所,在校生x人,教职工x人(其中本科学历x人);小学x所,在校生x人,教职工x人(其中本科学历x人、专科学历x人)。总体来看,我区教师队伍学历结构、职务结构、年龄结构都日趋合理,教师高学历化、年轻化趋势也越发明显,他们理念新、干劲足、潜力大,对促进我区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发挥了重大作用。
二、主要做法和经验
近年来,我区出台了一系列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相关文件,并采取了多项重要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了教职工的工资管理。农村义务教育积极推行“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设立中小学教师“工资资金专户”,由区财政部门按照国家规定的工资项目和标准,将中小学教师工资全额列入区财政预算,并通过银行直接拨入教师在银行开设的账户,从而确保了中小学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
(二)加强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由于历史原因,过去我区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比较混乱。xx年,区人事部门在对全区中小学进行编制调研和核编的基础上,全面规范了中小学教职工编制。严格控制中小学领导数量、内设机构数量、精简压缩非教学人员,清理整顿各类在编不在岗人员,认真进行核编定岗,目前我区已经没有代课教师。
(三)进一步优化了教师资源配置。几年来,我区结合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加强了对薄弱学校的改造力度,并对中小学教师队伍进行了新一轮的优化
配置。一方面是通过校本培训、以老带新、结对帮扶等方式提高教师整体水平;另一方面还选派了一些优秀教师到面上小学任教,从而对于提高我区教师素质,增强校本教研、校际交流,提升教育教学质量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深化了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随着全国、全省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区结合全省工资制度改革,按照“定编、定员、定岗,任人唯贤”的原则,在全区教育系统全部实行了教师聘用制,对教师的聘用和解聘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充分体现公平、公正。引入竞争机制,进一步增强了全体教职工的忧患意识,提高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五)健全完善了教师资格准入制度。xx年以来,我区教育行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教师法》和《教师资格条例》,不断健全完善教师资格准入制度,要求全区所有教师必须具有规定的教师资格和任职资格,采取办法如下:一是从省内外招聘具有教师资格证的师范本科毕业生,并采取了待遇留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的政策;二是对具有教师资格的部分代课教师给予正式聘用,对不具有教师资格的代课教师坚决辞退;三是严把教师入口关,凡是没有教师资格证者一律不得参加历年教师招聘,从根本上保证了教师队伍的质量。
(六)狠抓了教师队伍的业务培训。为适应全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形势,我区狠抓了中小学教师队伍的业务培训工作。近几年来,我区拿出大笔资金,鼓励本区教师参加各种培训和进修。主要项目有:新教师岗前培训,中小学校长培训、教导主任培训、班主任培训、继续教育培训、心理健康培训、教学技能培训、信息技术培训、远程教育、自考等。通过培训和进修,进一步提升了我区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学历层次。
(七)建立了全区学校资源共享制度。由于我区重点扶持,区中学和中心小学发展快速,办学经验丰富。因此,为缩小校际差距,促进均衡,我区利用中学和中心小学的先发优势,对其它面上学校进行了扶持。一是管理扶持,从这两所学校中选派一些优秀教师和领导到薄弱学校任职,交流经验,把这两所 学校的管理经验移植到薄弱学校。二是师资扶持,主要措施是选派中心小学教师到面上学校任教、上示范课,观摩课,传授他们的宝贵经验。
(八)加强了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为持续推进我区教师师德建设,建立长效机制。我区制定下发了加强教师师德建设的系列文件,认真组织开展了每年的师德建设主题教育月活动,将师德师风建设纳入了教师综合考评指标,建立师德记录档案,完善师德评价体系,进一步强化教师行为习惯养成。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有效遏制了我区师德师风方面存在的问题,促进了师德师风建设的深入开展。
(九)完善了校长选拔、考核办法。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我区按照“任人唯贤、德才兼备”的原则,通过公开报名、资格审查、笔试、演讲、答辩、组织考察,任前公示,党委研究聘任等八项程序,先后为我区各校聘任了校长,整个过程做到了公开、公正、透明,社会反响良好。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组织人事部门对受聘人的工作进行考核。考核在受聘人述职的基础上进行,考核分为试用期考核、考核和任期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
(十)完善了校长、教师交流制度。为了加强校际交流,取长补短,我区学校与周边学校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区中学每学期都会与周边的里湖中学、竹林中学、石牌中学、大池中学举行校长联谊座谈、教师学习交流等活动,相互交流经验,共同研究解决学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此外,我区我多次选派校长、骨干教师到xx中学、xx小学学习考察,学习取经。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同时,我们也看到,我区教师队伍建设也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我们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以妥善解决。主要是:
(一)教师队伍学科结构有待优化。当前,全区中小学师资学科机构不尽合理,有些学科教师严重富余,有些学科缺少专业教师,影响了全区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二)教师队伍的稳定性有待提高。由于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滞后,财力薄弱,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低下,再加上我区相当一部分教师是由外地招聘至此,存在种种现实问题难以解决,所以,比较难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教师队伍的稳定性较差,很难吸引一些高水平的教师在我区任教。
(三)部分学校教师培训经费短缺。近年来,虽然教育投入不断增长,但基本上都是集中于区中学和中心小学,其它面上学校经费投入较少。由于经费紧张,其它面上学校为教师提供外出参加学习和培训的机会相对较少。篇三: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总结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夯实教育发展基石 ——****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年”工作总结
我校在南安市教育工委、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一学年来,学校班子团队团结协力,带领全体教职员工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结合《南安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以实施“四大工程”为载体,深入开展“教师队伍建设年”活动。努力提升教师队伍职业思想和业务能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公正,办好新形势下人民满意教育,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主要工作措施:
(一)强化班子建设,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学校行政班子成员首先从自身抓起。在行为上,一向重视自身建设,兢兢业业,勤勉得力,时时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处处率先垂范凡要求教师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勤政敬业,和教师“心贴心”,不计报酬无私奉献。在工作中,每位成员都是学校教学骨干,负责部门管理工作同时,多数担任主要学科教学工作,每位同志承担的工作任务重,工作量饱满。除出色完成自身教学工作外,他们能站在课程改革最前沿,引领全校教师投入教育教学。他们主动听课,组织、参加教研活动。和教师一起研讨教育教学规律,把学到的教育理论贯穿于教育教学实际中,以新颖的教学方法和创新的管理思路赢得教师的信赖,从而以领导班子的模范形象凝聚人心。行政成员每学期听课均达30节以上,参加教研活动20余次。
(二)加强师德建设,塑造师表风范
教师的师德修养,是教师职业的核心,是教书育人的灵魂,它决定着教师个人的职业发展方向,决定着学校的办学质量。我校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了新《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未成年人保护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一系列与教育教学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度,督促广大教师不断提高政治思想觉悟,提高理论水平,依法执教。相继制定完善了《教师行为十不准》、《师德师风建设实施方案》、《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计划》、《教师廉洁从教二十条》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与教师签订了“师德承诺书”,责任到人,狠抓践诺。在活动中育人,在活动中陶冶良好的师德情操是我校师德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每学年,我们都要定期开展诸如“师德工作研讨会”、征集师德论文、“爱岗敬业、奉献教育”演讲、“学规范,强师德,树形象”师德教育个案分析等师德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师德教育活动和师德实践,涌现出一批师德先进个人和优秀教师,大大提升了我校师德素养。全体教职工职业道德素质普遍较高,能自觉遵守师德规范及有关规章制度,近年来没有发生过违反师德的行为,学生、家长、社会评价高。
(三)依托教研活动,优化教师素质
教研活动是提高教师业务素质的重要途径,我校利用多种形式开展了丰富多样的教研活动。
1、实施“青蓝结对发展”活动。为发挥优秀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促进青年教师业务快速成长,让老教师和新教师对成师徙关系。通过“师徒”间每周相互上课、听课、评课,有力地促进教师间交流互动,共同进步!2、开展“三课”活动。我校积极开展互听互学活动,对每学期的听课数量有明确要求。通过不断听课、研究,强化对年青教师培养,促使其快速成长。同时不断完善新教师“汇报课”、说课、课件制作、主题班会展示以及其它教学技能竞赛的一系列活动;开展了骨干教师上“示范课”;优秀青年教师上“展示课”,充分发挥骨干教师专业引领作用,极大促进了教师们的共同成长。
3、实行集体备课制度。每周三为学校教研组固定的教研学习时间,分年级分学科进行集体备课,同时分学科组织教师进行教研专题学习讨论,做到全面推进、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发挥集体智慧搞好教学,同时又加强了教师之间的交流,有利于教师的成长。
4、制定《****学校教师队伍培养规划》,坚持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提升教师,支持鼓励教师参加各种业务培训、本科函授、自考及教育教学教科研活动,充分发挥教育报刊、杂志的学习、深化和运用,开展人人读教育刊物做摘要笔记、写心得随笔活动,并利用教研组活动形式深化交流与运用,促使教师转变观念,提升业务能力,以此来推动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为学习他人先进经验,我校经常开展“走出去、请进来”的教研活动,组织教师外出参加学习、交流。
5、大力推行推门听课活动。从校长到中层领导到一般教师,大力推行听推门课活动,把听公开课变成听常规课,更清楚地了解教师教学现状,帮助教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使教师立足岗位成材。
(四)规范评价机制,激发工作热情
学校对教师的评价直接关系到教师个人的切身利益,如果不能切实做到公平、公正和公开,就会挫伤部分教师的积极性,出现评价的抑制效应,背离了评价的目的。所以,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和操作制度,是实施评价的前提和基础。首先,建章立制,进一步完善和强化《学校行风建设实施方案》、《教师教育教学工作量化考核细则》、《教师行为准则》、《师德建设年实施方案》、《师德建设年承诺》、《加强师德行风建设,强化工作效能的规定》、《师德师风评议工作实施方案》、《专任教师培训管理制度》、《常规教学检查评比办法》、《骨干教师及学科带头人管理办法》、《“青蓝工程”教师师徒结对管理办法》、《各处室人员岗位工作职责》、《年级主任岗位工作职责》、《教研组长岗位职责》、《班主任岗位工作职责》等一系列有关教师队伍建设的规章制度,使教师全方位的工作都能得到体现。其次,充分发扬学校民主。制度的制定必须源于民意,即学校重大方案制度的出台,事先广泛征求教师的意见和建议,经过多次反复修改,通过后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切实实现阳光操作,做到标准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保证了各类评选活动的公正和公平,起到了凝聚民心、团结奋进的激励作用。完善的评价体系,既要能体现教师的综合素质,又要能为教师个人的专项发展提供了舞台。管理的目的在于激活群体的潜能,而激活群体的重要方面就是善于发现个体的长处、优势,并为之提供必要的成功机会,让个体在成功中实现自我的管理和发展。
第三,把总结性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规范制度评价与人性化管理相结合,使广大教师时时受激励、处处有目标。
二、存在不足:
虽然,我校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显著的实效。但我们也清醒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
1、由于学校教师缺编严重,人手不足。教师承担的工作量繁重,导致个别教师参加业务进修的积极性不高。
2、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仍不平衡,教育观念较为滞后。
3、个别教师职业理想有所淡化,专业发展缺乏主动性;
4、年青教师占的比重大,他们的专业技术能力提高需要一个较长的成长的过程。
三、努力方向。
1、多方争取,增加教师数量,在合理范围内减轻教师工作负担。让教师们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参加业务进修,提高自身素质。
2、是组织开展教师全员培训。积极开展新理念全员培训,引导广大教师摒弃陈腐的教育观念,按照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学生的成长规律,积极开展新课程全员培训,切实提高广大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
3、发挥典型的榜样作用,大力弘扬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主旋律。重视发挥身边典型人物的榜样作用,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树典型,学典型,崇尚先进,弘扬正气。组织教师观摩模范教师的先进事迹,给教师以极大的鼓舞和鞭策,激发他们热爱教育事业的自觉性。
4、组织开展更多有实效的、形式多样的校本培训,促进本校年青教师队伍尽快成长,成为能够独挡一面的教学多面手。
师资队伍建设任重而道远,我们将在今后工作中不懈努力,有针对性制定整改措施,把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好地发挥出来。争取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再上一个台阶。篇四: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总结
教师队伍建设工作
总结
五汛镇第二中心小学
2013年7月 2012——2013学五汛镇第二中心小学
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总结
百年大计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只有一流的教师队伍才能创造一流的教育业绩,学校才能真正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才能实现“办好教育回报人民”的承诺。近些年来,我们狠抓教师队伍的建设,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促进了学校的飞跃发展。
一、师德建设是提高教师队伍质量的前提
在学习中提高教师的认识。“教育是爱的艺术”,“爱是教育的基石”,总之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教育的真谛。我们通过组织教师学习〈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让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激励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工作中做出应有的贡献。其中,我们又把热爱每一个学生、关爱每一个学生作为师德教育的核心内容,要求教师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歧视任何一个学习困难的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应有的关心,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教育的权利。
在制度上规范教师的师德。我们每一学期都要与所有老师签订〈师德师风协议书〉,对教师的师德师风作出明确的要求:比如不乱办班、不乱收费,不歧视不排斥学习困难的学生,不文人体罚心罚学生,不冷眼对待家长,不向家长索要财物等。如果有违反师德师风的行为,学校将按照协议书中的规定,作出严肃的处理。
在舆论监督中约束教师的育人行为。为了对教师负责,也是为了让社会满意,并发挥社会各界对教师师德的监督作用,我们聘请了校外师德师风巡视员;设立了师德师风举报箱,开通了师德师风“校长热线”,让学生和家长及时反映教师师德师风中存在的问题。这些措施的制定,增强了教
师的自我约束,很好地发挥了防范于未然的作用。在学习中提高,用制度来规范,用舆论来约束,对教师既晓之以理,又动之以情;既宣传法律法规,又提倡奉献精神,是我们学校加强师德建设的成功经验。
二、精研业务是提高教师队伍质量的关键
要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首先要提高教师的育人水平。我们一手抓学习,一手抓研究,面向全体,突出骨干,循序渐进,在较短的时间里让教师的工作能力有了迅速地提高。
(一)加强学习
让学习成为教师的需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随着信息经济的日渐迫近,终身学习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和工作的重要内容。所以,一张文凭的“保鲜期”已经大大缩短,我们必须及时补充新的知识,吸收新的信息,才能与时俱进,才能永葆活力。我们学校总是利用各种机会和各种形式,向老师传达新的观念,传递新的信息,引导教师要加强学习,及时“充电”。通过学习,我们许多教师都明白,只有学习才能增强我们的能力,优化我们的素质,才能胜任新观念、新思想下的教育工作。学习,已经成为了我校教师提高工作质量的需要,成为了教师实现自我价值不断向前发展的需要。
让学习成为学校的制度。对教师理论学习的内容和学习量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要求教师的理论学习必须以教育理论为主,要自己的学科教学密切联系,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每月不得少于15页,要作为教学五认真的检查内容。为了激励和督促教师学习理论,我们还定期举行理论学习笔记展评,开展理论学习交流,开设教师“教育论坛”,为教师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为教师搭建相互交流切磋的平台。
通过新思想、新知识、新方法、新技术的学习,教师普遍转变了教育观念,调整了自己的知识结构,优化了自身素质,增强了教育的底蕴,提高了教育质量。
(二)加强研究
1、坚持开展好常规研究
教师的工作是富有创造性的工作,是极具研究性的工作,让教师把自己的一切教育教学行为都纳入研究的范畴中,这是实践先进教育思想的需要,也是落实新的课程改革精神的需要。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推行集体备课制度,提高备课质量。我们对集体备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必须坚持个人研究和集体研究相结合的原则,即:钻研教材——写出教案——集体研究——修改使用——课后反思。集体备课不仅把教师从繁重的工作量中解脱了出来,而且提高了备课的质量,充分发挥了集体的作用。上好六种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我们每学期都坚持上启示课、调讲课、过关课、研究课、示范课、优质课。既帮助个别教师尽快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又让更多的教师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艺术,从而推动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
写好教学反思和案例评析,让教师在总结中提高。我们坚持要教师每一堂课上完以后都要写教学反思,及时总结教学教程中的得失;还要求教师每一个月都要写一篇案例评析,以这样的方式梳理自己一月以来的教学
实践。通过这些做法,让教师时时、处处都处于研究之中。
2、全力抓好教育科研
如果说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那么教育科研就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力量。通过开展教育科研,把学校工作中的问题专题化,课题化,增强工作的研究性,目的性,并且让一批骨干教师参与到研究中来,这对提高教师的研究水平,加快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这些年,我们先后开展了一些科研课题的研究,我们把素质教育的方针贯彻到了教育实践中,把新课程改革的精神落实到了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既培养了一大批教师,让他们成长为了学校的骨干力量,为学校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还造就了一大批“基础宽厚,个性张扬”的学生,真正做到了“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开展教育科研,还迅速地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位,成功打造了优质教育的知名品牌。
我们立足校情,着眼发展,开拓创新,舍得投入,实现了“科研强师、科研兴校”的办学追求。
三、建立激励机制是提高教师队伍质量的保证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是我们长期开展好教师继续教育,提升教师队伍质量的有力保证。我们相继建立了择优外派学习制、双飞激励制(在继续教育中取得了突出成绩的教师可以享受双飞外出学习的待遇)、定期理论学习制、教师论坛奖励制(每学期举行青年教师教学论坛,并及时予以奖励)、青年教师优质课比赛制、青年教师成长指数制、科研专项评分制、一组一小题研究制(每个年级都有自己的研究小课题,纳入六认真检查的内容,期末统一考核。)、“两个一”考核制(每期一篇论文、一堂优质课,达到此要篇五: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总结
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总结
我校在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一学年来,学校班子团队团结协力,带领全体教职员工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努力提升教师队伍职业思想和业务能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公正,办好新形势下人民满意教育,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主要工作措施:
(一)强化班子建设,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学校行政班子成员首先从自身抓起。在行为上,一向重视自身建设,兢兢业业,勤勉得力,时时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处处率先垂范凡要求教师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勤政敬业,和教师“心贴心”,不计报酬无私奉献。在工作中,每位成员都是学校教学骨干,负责部门管理工作同时,多数担任主要学科教学工作,每位同志承担的工作任务重,工作量饱满。除出色完成自身教学工作外,他们能站在课程改革最前沿,引领全校教师投入教育教学。他们主动听课,组织、参加教研活动。和教师一起研讨教育教学规律,把学到的教育理论贯穿于教育教学实际中,以新颖的教学方法和创新的管理思路赢得教师的信赖,从而以领导班子的模范形象凝聚人心。
(二)加强师德建设,塑造师表风范
教师的师德修养,是教师职业的核心,是教书育人的灵魂,它决定着教师个人的职业发展方向,决定着学校的办学质量。
我校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了新《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未成年人保护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一系列与教育教学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度,督促广大教师不断提高政治思想觉悟,提高理论水平,依法执教。相继制定完善了《师德师风建设实施方案》、《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计划》、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与教师签订了“师德承诺书”,责任到人,狠抓践诺。在活动中育人,在活动中陶冶良好的师德情操是我校师德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丰富多彩的师德教育活动和师德实践,涌现出一批师德先进个人和优秀教师,大大提升了我校师德素养。全体教职工职业道德素质普遍较高,能自觉遵守师德规范及有关规章制度,近年来没有发生过违反师德的行为,学生、家长、社会评价高。
(三)依托教研活动,优化教师素质
教研活动是提高教师业务素质的重要途径,我校利用多种形式开展了丰富多样的教研活动。
1、实施“青蓝结对发展”活动。为发挥优秀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促进青年教师业务快速成长,让老教师和新教师对成师徙关系。通过“师徒”间每周相互上课、听课、评课,有力地促进教师间交流互动,共同进步!
2、开展“三课”活动。我校积极开展互听互学活动,对每学期的听课数量有明确要求。通过不断听课、研究,强化对年青教师培养,促使其快速成长。同时不断完善新教师“汇报课”、说课、课件制作、主题班会展示以及其它教学技能竞赛的一系列活动;开展了骨干教师上“示范课”;优秀青年教师上“展示课”,充分发挥骨干教师专业引领作用,极大促进了教师们的共同成长。3、实行集体备课制度。每周三为学校教研组固定的教研学习时间,分年级分学科进行集体备课,同时分学科组织教师进行教研专题学习讨论,做到全面推进、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发挥集体智慧搞好教学,同时又加强了教师之间的交流,有利于教师的成长。
4、制定《学校教师队伍培养规划》,坚持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提升教师,支持鼓励教师参加各种业务培训、本科函授、自考及教育教学教科研活动,充分发挥教育报刊、杂志的学习、深化和运用,开展人人读教育刊物做摘要笔记、写心得随笔活动,并利用教研组活动形式深化交流与运用,促使教师转变观念,提升业务能力,以此来推动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为学习他人先进经验,我校经常开展“走出去、请进来”的教研活动,组织教师外出参加学习、交流。
5、大力推行推门听课活动。从校长到中层领导到一般教师,大力推行听推门课活动,把听公开课变成听常规课,更清楚地了解教师教学现状,帮助教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使教师立足岗位成材。
(四)规范评价机制,激发工作热情
学校对教师的评价直接关系到教师个人的切身利益,如果不能切实做到公平、公正和公开,就会挫伤部分教师的积极性,出现评价的抑制效应,背离了评价的目的。所以,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和操作制度,是实施评价的前提和基础。首先,建章立制,进一步完善和强化《学校行风建设实施方案》、《教师教育教学工作量化考核细则》、《教师行为准则》、《年级主任岗位工作职责》、《教研组长岗位职责》、《班主任岗位工作职责》等一系列有关教师队伍建设的规章制度,使教师全方位的工作都能得到体现。
其次,充分发扬学校民主。制度的制定必须源于民意,即学校重大方案制度的出台,事先广泛征求教师的意见和建议,经过多次反复修改,通过后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切实实现阳光操作,做到标准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保证了各类评选活动的公正和公平,起到了凝聚民心、团结奋进的激励作用。完善的评价体系,既要能体现教师的综合素质,又要能为教师个人的专项发展提供了舞台。管理的目的在于激活群体的潜能,而激活群体的重要方面就是善于发现个体的长处、优势,并为之提供必要的成功机会,让个体在成功中实现自我的管理和发展。
第三,把总结性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规范制度评价与人性化管理相结合,使广大教师时时受激励、处处有目标。
二、存在不足: 虽然,我校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显著的实效。但我们也清醒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
1、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仍不平衡,教育观念较为滞后。
2、个别教师职业理想有所淡化,专业发展缺乏主动性;
3、年青教师占的比重大,他们的专业技术能力提高需要一个较长的成长的过程。
三、努力方向
1、多方争取,增加教师数量,在合理范围内减轻教师工作负担。让教师们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参加业务进修,提高自身素质。
2、是组织开展教师全员培训。积极开展新理念全员培训,引导广大教师摒弃陈腐的教育观念,按照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学生的成长规律,积极开展新课程全员培训,切实提高广大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
3、发挥典型的榜样作用,大力弘扬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主旋律。
第四篇: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总结
篇一: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工作总结 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工作总结
(近几年来,我区深入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加强师德建设为核心,大力进行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教师队伍的现状
我区共有中小学校6所,教职工x人,在校生x人。其中,初中x所,在校生x人,教职工x人(其中本科学历x人);小学x所,在校生x人,教职工x人(其中本科学历x人、专科学历x人)。总体来看,我区教师队伍学历结构、职务结构、年龄结构都日趋合理,教师高学历化、年轻化趋势也越发明显,他们理念新、干劲足、潜力大,对促进我区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发挥了重大作用。
二、主要做法和经验
近年来,我区出台了一系列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相关文件,并采取了多项重要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了教职工的工资管理。农村义务教育积极推行“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设立中小学教师“工资资金专户”,由区财政部门按照国家规定的工资项目和标准,将中小学教师工资全额列入区财政预算,并通过银行直接拨入教师在银行开设的账户,从而确保了中小学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
(二)加强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由于历史原因,过去我区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比较混乱。2006年,区人事部门在对全区中小学进行编制调研和核编的基础上,全面规范了中小学教职工编制。严格控制中小学领导数量、内设机构数量、精简压缩非教学人员,清理整顿各类在编不在岗人员,认真进行核编定岗,目前我区已经没有代课教师。
(三)进一步优化了教师资源配置。几年来,我区结合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加强了对薄弱学校的改造力度,并对中小学教师队伍进行了新一轮的优化配置。一方面是通过校本培训、以老带新、结对帮扶等方式提高教师整体水平;另一方面还选派了一些优秀教师到面上小学任教,从而对于提高我区教师素质,增强校本教研、校际交流,提升教育教学质量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深化了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随着全国、全省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区结合全省工资制度改革,按照“定编、定员、定岗,任人唯贤”的原则,在全区教育系统全部实行了教师聘用制,对教师的聘用和解聘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充分体现公平、公正。引入竞争机制,进一步增强了全体教职工的忧患意识,提高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五)健全完善了教师资格准入制度。2006年以来,我区教育行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教师法》和《教师资格条例》,不断健全完善教师资格准入制度,要求全区所有教师必须具有规定的教师资格和任职资格,采取办法如下:一是从省内外招聘具有教师资格证的师范本科毕业生,并采取了待遇留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的政策;二是对具有教师资格的部分代课教师给予正式聘用,对不具有教师资格的代课教师坚决辞退;三是严把教师入口关,凡是没有教师资格证者一律不得参加历年教师招聘,从根本上保证了教师队伍的质量。
(六)狠抓了教师队伍的业务培训。为适应全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形势,我区狠抓了中小学教师队伍的业务培训工作。近几年来,我区拿出大笔资金,鼓励本区教师参加各种培训和进修。主要项目有:新教师岗前培训,中小学校长培训、教导主任培训、班主任培训、继续教育培训、心理健康培训、教学技能培训、信息技术培训、远程教育、自考等。通过培训和进修,进一步提升了我区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学历层次。
(七)建立了全区学校资源共享制度。由于我区重点扶持,区中学和中心小学发展快速,办学经验丰富。因此,为缩小校际差距,促进均衡,我区利用中学和中心小学的先发优势,对其它面上学校进行了扶持。一是管理扶持,从这两所学校中选派一些优秀教师和领导到薄弱学校任职,交流经验,把这两所学校的管理经验移植到薄弱学校。二是师资扶持,主要措施是选派中心小学教师到面上学校任教、上示范课,观摩课,传授他们的宝贵经验。
(八)加强了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为持续推进我区教师师德建设,建立长效机制。我区制定下发了加强教师师德建设的系列文件,认真组织开展了每年的师德建设主题教育月活动,将师德师风建设纳入了教师综合考评指标,建立师德记录档案,完善师德评价体系,进一步强化教师行为习惯养成。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有效遏制了我区师德师风方面存在的问题,促进了师德师风建设的深入开展。
(九)完善了校长选拔、考核办法。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我区按照“任人唯贤、德才兼备”的原则,通过公开报名、资格审查、笔试、演讲、答辩、组织考察,任前公示,党委研究聘任等八项程序,先后为我区各校聘任了校长,整个过程做到了公开、公正、透明,社会反响良好。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组织人事部门对受聘人的工作进行考核。考核在受聘人述职的基础上进行,考核分为试用期考核、考核和任期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
(十)完善了校长、教师交流制度。为了加强校际交流,取长补短,我区学校与周边学校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区中学每学期都会与周边的里湖中学、竹林中学、石牌中学、大池中学举行校长联谊座谈、教师学习交流等活动,相互交流经验,共同研究解决学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此外,我区我多次选派校长、骨干教师到xx中学、xx小学学习考察,学习取经。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同时,我们也看到,我区教师队伍建设也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我们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以妥善解决。主要是:
(一)教师队伍学科结构有待优化。当前,全区中小学师资学科机构不尽合理,有些学科教师严重富余,有些学科缺少专业教师,影响了全区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二)教师队伍的稳定性有待提高。由于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滞后,财力薄弱,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低下,再加上我区相当一部分教师是由外地招聘至此,存在种种现实问题难以解决,所以,比较难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教师队伍的稳定性较差,很难吸引一些高水平的教师在我区任教。
(三)部分学校教师培训经费短缺。近年来,虽然教育投入不断增长,但基本上都是集中于区中学和中心小学,其它面上学校经费投入较少。由于经费紧张,其它面上学校为教师提供外出参加学习和培训的机会相对较少。篇二: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工作总结 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工作总结
近几年来,我区深入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加强师德建设为核心,大力进行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教师队伍的现状
我区共有中小学校6所,教职工x人,在校生x人。其中,初中x所,在校生x人,教职工x人(其中本科学历x人);小学x所,在校生x人,教职工x人(其中本科学历x人、专科学历x人)。总体来看,我区教师队伍学历结构、职务结构、年龄结构都日趋合理,教师高学历化、年轻化趋势也越发明显,他们理念新、干劲足、潜力大,对促进我区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发挥了重大作用。
二、主要做法和经验
近年来,我区出台了一系列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相关文件,并采取了多项重要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了教职工的工资管理。农村义务教育积极推行“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设立中小学教师“工资资金专户”,由区财政部门按照国家规定的工资项目和标准,将中小学教师工资全额列入区财政预算,并通过银行直接拨入教师在银行开设的账户,从而确保了中小学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
(二)加强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由于历史原因,过去我区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比较混乱。xx年,区人事部门在对全区中小学进行编制调研和核编的基础上,全面规范了中小学教职工编制。严格控制中小学领导数量、内设机构数量、精简压缩非教学人员,清理整顿各类在编不在岗人员,认真进行核编定岗,目前我区已经没有代课教师。
(三)进一步优化了教师资源配置。几年来,我区结合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加强了对薄弱学校的改造力度,并对中小学教师队伍进行了新一轮的优化配置。一方面是通过校本培训、以老带新、结对帮扶等方式提高教师整体水平;另一方面还选派了一些优秀教师到面上小学任教,从而对于提高我区教师素质,增强校本教研、校际交流,提升教育教学质量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深化了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随着全国、全省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区结合全省工资制度改革,按照“定编、定员、定岗,任人唯贤”的原则,在全区教育系统全部实行了教师聘用制,对教师的聘用和解聘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充分体现公平、公正。引入竞争机制,进一步增强了全体教职工的忧患意识,提高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五)健全完善了教师资格准入制度。xx年以来,我区教育行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教师法》和《教师资格条例》,不断健全完善教师资格准入制度,要求全区所有教师必须具有规定的教师资格和任职资格,采取办法如下:一是从省内外招聘具有教师资格证的师范本科毕业生,并采取了待遇留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的政策;二是对具有教师资格的部分代课教师给予正式聘用,对不具有教师资格的代课教师坚决辞退;三是严把教师入口关,凡是没有教师资格证者一律不得参加历年教师招聘,从根本上保证了教师队伍的质量。
(六)狠抓了教师队伍的业务培训。为适应全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形势,我区狠抓了中小学教师队伍的业务培训工作。近几年来,我区拿出大笔资金,鼓励本区教师参加各种培训和进修。主要项目有:新教师岗前培训,中小学校长培训、教导主任培训、班主任培训、继续教育培训、心理健康培训、教学技能培训、信息技术培训、远程教育、自考等。通过培训和进修,进一步提升了我区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学历层次。
(七)建立了全区学校资源共享制度。由于我区重点扶持,区中学和中心小学发展快速,办学经验丰富。因此,为缩小校际差距,促进均衡,我区利用中学和中心小学的先发优势,对其它面上学校进行了扶持。一是管理扶持,从这两所学校中选派一些优秀教师和领导到薄弱学校任职,交流经验,把这两所学校的管理经验移植到薄弱学校。二是师资扶持,主要措施是选派中心小学教师到面上学校任教、上示范课,观摩课,传授他们的宝贵经验。
(八)加强了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为持续推进我区教师师德建设,建立长效机制。我区制定下发了加强教师师德建设的系列文件,认真组织开展了每年的师德建设主题教育月活动,将师德师风建设纳入了教师综合考评指标,建立师德记录档案,完善师德评价体系,进一步强化教师行为习惯养成。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有效遏制了我区师德师风方面存在的问题,促进了师德师风建设的深入开展。
(九)完善了校长选拔、考核办法。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我区按照“任人唯贤、德才兼备”的原则,通过公开报名、资格审查、笔试、演讲、答辩、组织考察,任前公示,党委研究聘任等八项程序,先后为我区各校聘任了校长,整个过程做到了公开、公正、透明,社会反响良好。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组织人事部门对受聘人的工作进行考核。考核在受聘人述职的基础上进行,考核分为试用期考核、考核和任期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
(十)完善了校长、教师交流制度。为了加强校际交流,取长补短,我区学校与周边学校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区中学每学期都会与周边的里湖中学、竹林中学、石牌中学、大池中学举行校长联谊座谈、教师学习交流等活动,相互交流经验,共同研究解决学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此外,我区我多次选派校长、骨干教师到xx中学、xx小学学习考察,学习取经。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同时,我们也看到,我区教师队伍建设也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我们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以妥善解决。主要是:
(一)教师队伍学科结构有待优化。当前,全区中小学师资学科机构不尽合理,有些学科教师严重富余,有些学科缺少专业教师,影响了全区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二)教师队伍的稳定性有待提高。由于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滞后,财力薄弱,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低下,再加上我区相当一部分教师是由外地招聘至此,存在种种现实问题难以解决,所以,比较难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教师队伍的稳定性较差,很难吸引一些高水平的教师在我区任教。
(三)部分学校教师培训经费短缺。近年来,虽然教育投入不断增长,但基本上都是集中于区中学和中心小学,其它面上学校经费投入较少。由于经费紧张,其它面上学校为教师提供外出参加学习和培训的机会相对较少。篇三:师资队伍建设工作总结-龙山小学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夯实教育发展基石 ——龙山小学学校师资队伍工作总结
我校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一学年来,学校班子团队团结协力,带领全体教职员工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努力提升教师队伍职业思想和业务能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公正,办好新形势下人民满意教育,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主要工作措施:
(一)强化班子建设,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学校行政班子成员首先从自身抓起。在行为上,一向重视自身建设,兢兢业业,勤勉得力,时时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处处率先垂范凡要求教师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勤政敬业,和教师“心贴心”,不计报酬无私奉献。在工作中,每位成员都是学校教学骨干,负责部门管理工作同时,担任主要学科教学工作,每位同志承担的工作任务重,工作量饱满。除出色完成自身教学工作外,他们能站在课程改革最前沿,引领全校教师投入教育教学。他们主动听课,组织、参加教研活动。和教师一起研讨教育教学规律,把学到的教育理论贯穿于教育教学实际中,以新颖的教学方法和创新的管理思路赢得教师的信赖,从而以领导班子的模范形象凝聚人心。
(二)加强师德建设,塑造师表风范
教师的师德修养,是教师职业的核心,是教书育人的灵魂,它决定着教师个人的职业发展方向,决定着学校的办学质量。
我校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了新《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未成年人保护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一系列与教育教学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度,督促广大教师不断提高政治思想觉悟,提高理论水平,依法执教。相继制定完善了《教师行为十不准》、《师德师风建设实施方案》、《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计划》、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与教师签订了“师德承诺书”,责任到人,狠抓践诺。在活动中育人,在活动中陶冶良好的师德情操是我校师德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每学年,我们都要定期开展诸如“师德工作研讨会”、征集师德论文、“学规范,强师德,树形象”师德教育个案分析等师德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师德教育活动和师德实践,涌现出一批师德先进个人和优秀教师,大大提升了我校师德素养。全体教职工职业道德素质普遍较高,能自觉遵守师德规范及有关规章制度,近年来没有发生过违反师德的行为,学生、家长、社会评价高。
(三)依托教研活动,优化教师素质
教研活动是提高教师业务素质的重要途径,我校利用多种形式开展了丰富多样的教研活动。1、实施“青蓝结对发展”活动。为发挥优秀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促进青年教师业务快速成长,让老教师和新教师对成师徙关系。通过“师徒”间每周相互上课、听课、评课,有力地促进教师间交流互动,共同进步!2、开展“三课”活动。我校积极开展互听互学活动,对每学期的听课数量有明确要求。通过不断听课、研究,强化对年青教师培养,促使其快速成长。同时不断完善教师说课、课件制作、主题班会展示以及其它教学技能竞赛的一系列活动;开展了骨干教师上“示范课”;优秀青年教师上“展示课”,充分发挥骨干教师专业引领作用,极大促进了教师们的共同成长。
3、实行集体备课制度。每周三为学校教研组固定的教研学习时间,分学科进行集体备课,同时分学科组织教师进行教研专题学习讨论,做到全面推进、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发挥集体智慧搞好教学,同时又加强了教师之间的交流,有利于教师的成长。
4、搭建平台,增强教师成长动力。学校从不同层面搭建教师展示才华的舞台,使他们在课堂教学中磨练成才。组织参加学区教学评优活动。
5、制定《龙山小学学校教师队伍培养规划》,坚持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提升教师,支持鼓励教师参加各种业务培训、本科函授、自考及教育教学教科研活动,充分发挥教育报刊、杂志的学习、深化和运用,开展人人读教育刊物做摘要笔记、写心得随笔活动,并利用教研组活动形式深化交流与运用,促使教师转变观念,提升业务能力,以此来推动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为学习他人先进经验,我校经常开展“走出去、请进来”的教研活动,组织教师外出参加学习、交流。加大财政对师资队伍建设的经费投入。
5、大力推行听课活动。从校长到中层领导到一般教师,大力推行听课活动,把听课变成常规,更清楚地了解教师教学现状,帮助教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使教师立足岗位成材。
(四)规范评价机制,激发工作热情
学校对教师的评价直接关系到教师个人的切身利益,如果不能切实做到公平、公正和公开,就会挫伤部分教师的积极性,出现评价的抑制效应,背离了评价的目的。所以,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和操作制度,是实施评价的前提和基础。
首先,建章立制,进一步完善和强化《学校行风建设实施方案》、《教师教育教学工作量化考核细则》、《教师行为准则》、《常规教学检查评比办法》、《“青蓝工程”教师师徒结对管理办法》、《各处室人员岗位工作职责》、《教研组长岗位职责》、《班主任岗位工作职责》等一系列有关教师队伍建设的规章制度,使教师全方位的工作都能得到体现。
其次,充分发扬学校民主。制度的制定必须源于民意,即学校重大方案制度的出台,事先广泛征求教师的意见和建议,经过多次反复修改,通过后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切实实现阳光操作,做到标准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保证了各类评选活动的公正和公平,起到了凝聚民心、团结奋进的激励作用。完善的评价体系,既要能体现教师的综合素质,又要能为教师个人的专项发展提供了舞台。管理的目的在于激活群体的潜能,而激活群体的重要方面就是善于发现个体的长处、优势,并为之提供必要的成功机会,让个体在成功中实现自我的管理和发展。
第三,把总结性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规范制度评价与人性化管理相结合,使广大教师时时受激励、处处有目标。
二、努力方向。
1、多方争取,增加教师数量,在合理范围内减轻教师工作负担。让教师们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参加业务进修,提高自身素质。
2、是组织开展教师全员培训。积极开展新理念全员培训,引导广大教师摒弃陈腐的教育观念,按照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学生的成长规律,积极开展新课程全员培训,切实提高广大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
3、发挥典型的榜样作用,大力弘扬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主旋律。重视发挥身边典型人物的榜样作用,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树典型,学典型,崇尚先进,弘扬正气。组织教师观摩模范教师的先进事迹,给教师以极大的鼓舞和鞭策,激发他们热爱教育事业的自觉性。
4、组织开展更多有实效的、形式多样的校本培训,促进本校年青教师队伍尽快成长,成为能够独挡一面的教学多面手。
师资队伍建设任重而道远,我们将在今后工作中不懈努力,有针对性制定整改措施,把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好地发挥出来。争取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再上一个台阶。
第五篇: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有关情况
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有关情况
教育部 2009年
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要保障和改善农村教师工资待遇和工作条件,健全农村教师培养培训制度,提高教师素质。”在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社会关心支持下,一系列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举措取得新的成效,教师队伍整体面貌发生新的变化。
1、教师队伍整体配置状况发生新变化
2008年,全国普通中小学专任教师1056.64万人,其中小学562.19万、初中346.90万、高中147.55万。小学比上年增加0.94万,初中比上年增加0.4万,高中比上年增加3.24万。全国普通小学生师比18.38∶
1、初中生师比16.07∶
1、高中生师比16.78:1,分别比上年下降0.44、0.43、0.70。
——城乡分布上,城市教师216.36万人,县镇360.27万人,农村480.01万人。县镇以下中小学教师占到79.5%。
——年龄结构上,35岁以下的小学、初中和高中教师分别占43.41%、53.62%和56.46%。45岁以下的小学、初中、高中教师分别占70.54%、85.78%、89.72%。
——职务结构上,具有中高级职务教师的比例有较大提高。小学、初中、高中具有中高级职务的教师分别为50.47%、51.07%、56.55%,分别比上年提高2.27、2.38、1.45个百分点。
2、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
——教师队伍学历合格率显著提高。2008年,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师的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了99.27%,97.79%,91.55%。分别比2007年提高0.16、0.61、2.25个百分点。
——高学历教师比例逐年提高。2008年,专科以上小学教师达70.9%,比上年提高4个百分点;本科以上初中教师占53.2%,比上年提高6个百分点;研究生学历高中教师达到2.2%,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在新增教师中,具有大学专科、本科学历的教师成为主体。
3、师范生免费教育示范性举措,初见成效
2009年是实行部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的第三年,免费师范生招生录取工作进展顺利,生源质量良好。2009年,共招收免费师范生12112人,比2008年实际录取人数增加729人。
从三年的招生情况来看,国务院关于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的决策受到人民群众的热烈拥护,师范生免费教育的举措对加强改革师范教育起到良好示范作用。各地以师范生免费教育为契机,纷纷出台措施大力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北京、上海、湖南、江西等地已试行师范生免费教育或定向培养农村教师。广东、甘肃、江苏等地对到农村学校任教的本科毕业生实行以奖代补政策,分返回学费和住宿费。这些措施进一步增强了教师职业的吸引力,营造了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提升了考生选择师范专业和教师职业的荣誉感和使命感。
4、创新教师补充机制取得积极成效
——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成效显著。2006-2008年,共招聘5.9万多名特岗教师,覆盖西部地区490多个县6400多所农村学校。2009年,“特岗计划”实施省份扩大到中部省份,实施县扩大到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国家计划设岗达到7万名以上。同时教育部要求各地根据国家“特岗计划”的原则精神和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总体部署,全面推进地方“特岗计划”,采取有力措施,吸引大批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学校任教,为中小学及时补充合格教师,着力解决教师队伍结构性矛盾。目前,相关省基本完成招聘工作。这项计划受到各地政府和群众的热烈欢迎,并起到积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实施“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为农村学校培养一批高素质师资。2004-2009年,共招收4400多名优秀本科生到中西部农村学校任教,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骨干教师紧缺的困难,并为农村学校培养补充高素质骨干教师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推进城镇教师支教工作,逐步形成制度。继2006年印发《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的意见》、2007年在北京召开城镇教师支教工作座谈会后,城镇教师支教工作已在全国由点到面,普遍开展,逐步制度化。县域内城镇教师定期到农村任教逐步形成制度,支教规模不断扩大;大中城市教师到农村支教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多种形式的智力支教活动普遍开展。
——深入推进师范生实习支教,逐步在面上展开。各地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的意见》,积极推进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呈现良好局面。各地在大力推进师范生实习支教过程中,不断探索创新,如广西、浙江、海南、重庆等地采取“顶岗实习,置换培训”模式,把师范生到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实习支教与组织当地教师培训有机结合起来。新疆自治区建立财政专项资助师范生实习支教期间的生活补助、往返路费和人生意外伤害保险。东北师范大学与东三省在部分地市建立“教师教育创新东北实验区”,通过师范生实习支教等方式,为当地农村教育提供支持服务。西北师范大学与新疆自治区教育厅密切合作,以实习支教为切入口,探索双方共建基础教育、民族教育创新实验区的合作机制。实习支教强化了师范生实践教学环节,有力支持了农村师资力量,也有利于高师院校密切联系中小学,服务基础教育,帮助提高农村师资水平。
5、大力加强教师培训,形成新局面
启动实施“2009年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包括八大项目:
一是实施“中西部地区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项目”。采取“送培到地”为主的方式,对中西部地区11,000名中小学骨干教师进行60学时的集中培训,使他们在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大规模教师培训中发挥骨干带头作用。
二是实施“边境民族地区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委托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和西南大学等部属师范大学采取分别对口“送培到省”的方式,对内蒙古、宁夏和贵州3000名中小学骨干教师进行50学时的培训,提高边境民族地区中小学骨干教师教育教学的能力和水平。
三是实施“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远程培训项目”。采取卫星电视播放、网络在线研讨和集中辅导答疑相结合的方式,对中西部100个县30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科教师进行30学时的培训,提高中西部地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教育教学的能力和水平。
四是实施“普通高中课改实验省教师远程培训项目”。采取网络自主学习与网上网下集中研讨相结合方式,对2009年新进入高中课程改革实验的河北、内蒙古、湖北、云南四省(区)8万多名高中起始年级教师进行50学时的专题培训。提高普通高中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
五是实施“培训者培训项目”。采取集中培训的方式,对教师培训机构1000名骨干培训者进行50学时的专项培训,提高培训者的专业能力,促进中小学教师培训质量的提高。
六是实施“援助地震灾区中小学教师培训项目”。组织有关高等院校对四川等地震灾区的1200名中小学教师进行50学时的专项培训,帮助再去教师恢复调整身心状态,提高灾区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教育教学质量。
七是实施“中小学体育和艺术教师培训项目”。采取集中培训方式,对中西部地区1200名中小学专职体育和艺术骨干教师进行50学时的专项培训,提高中西部地区中小学体育、艺术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八是实施“知行中国-中小学班主任教师培训项目”。采取网络培训与集中研修的方式,利用国内捐赠资金,对1000名骨干班主任进行1周的集中研修,对10万名小学一线班主任教师进行50学时的网络培训,促进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质量的提高。
6、师德建设工作得到加强和改进
去年9月1日,教育部与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联合颁发《关于重新修订和印发<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通知》,并就各地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工作提出《规范》明确要求。各级各类学校把师德教育活动与深入开展爱国主义主题教育结合起来,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结合起来,通过开展主题学习、研讨会、座谈会以及向模范教师特别是抗震救灾英模教师学习等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自觉规范职业行为,全面提高师德素养,立足岗位,奋发进取,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大力弘扬了新时期人民教师的高尚师德,全面提高了教师队伍师德素质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