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金融学专业(本科)现代货币金融学说3
金融学专业(本科)现代货币金融学说3
单选题:10分,每题01分
1、提出累积过程理论的经济学家是()。
单选:
A:西尼尔
B:庞巴维克
C:维克塞尔
D:马歇尔
2、按凯恩斯的理论,下列正确的是()。
单选:
A:高利率是有效需求不足的重要因素
B:高利率会提高收入
C:高利率会提高储蓄
D:高利率可以促进消费
3、当货币供应量增加时,关于IS-LM模型中LM曲线正确的是()。
单选:
A:向右上方移动
B:向右下方移动
C:向左上方移动
D:向左下方移动
4、供给学派通货膨胀理论的一个突出特点在于,它对于通货膨胀的研究是从(的角度展开的。
单选:
A:供给
B:需求
C:货币
D:结构
5、奠定了金融结构理论的研究基础的经济学家是()。
单选:
A:戈德史密斯)
B:弗里德曼
C:米什金
D:麦金农
6、新剑桥学派在诸多经济政策中把()放在首要地位。
单选:
A:收入政策
B:金融政策
C:财政政策
D:社会政策
7、供给学派理论最大的特点是()。
单选:
A:主张控制货币,反对通货膨胀
B:强调经济当中的供给因素
C:将减税作为其政策主张的中心
D:力主市场经济,反对政府干预
8、新剑桥学派认为在通货膨胀的传导过程中主要的传送带是()。
单选:
A:货币工资率
B:失业率
C:利率
D:信贷量
9、不完全信息的信贷市场通常是在()的作用下达到均衡。
单选:
A:利率
B:利率和配给
C:利率和政府干预
D:政府干预
10、以过去经济变量的水平为基础,根据其变化方向的有关信息做出的推断是()。
单选:
A:简单预期
B:调整预期
C:外推预期
D:合理预期
多选题:10分,每题01分
11、解释价格粘性的是()。
多选:
A :效率工资论
B :合同的交错签订
C :交错价格调整论
D :菜单成本说
E :集体谈判理论
12、根据储蓄生命周期论,储蓄()。
多选:
A :始终为正数
B :在未成年期为正
C :在未成年期为负
D :在成年期为正
E :在老年期为正
13、根据北欧模型,决定经济开放型小国通货膨胀率的主要因素有()。
多选:
A :世界通货膨胀率
B :本国开放部门劳动生产率增长率
C :本国非开放部门劳动生产率增长率
D :本国三大产业之间的结构
E :本国开放部门与非开放部门之间的结构
F :重视人力政策。
14、瑞典学派认为,当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操作中出售政府债券,导致利率上升时,金融机构将()。
多选:
A :购买更多的政府债券
B :增加对企业贷款的规模
C :削减一部分企业贷款
D :减少政府债券的持有量
E :不对此做出明显的反应
15、在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中,与货币需求成正比的有()
多选:
A :流动性效用的大小
B :永恒收入
C :债券利率
D :预期的非固定收益的报酬率
E :非人力财富占总财富的比率
16、供给学派认为税率对储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多选:
A :可支配收入
B :储蓄率
C :总收入
D :投资收益率
E :储蓄形式
17、根据供给学派的理论,下列各组的两个经济变量之间呈反向变动的有(多选:
A :税率和储蓄总量
B :税率和税收总额
C :税率和储蓄率
D :税率和投资收益率
E :税率和通货膨胀率
18、根据金融结构理论,影响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的基本因素有()。
多选:
A :新发行金融工具比率
B :金融体制的渗透率
C :金融机构的多样化。)
D :外国银行的作用
E :金融相关比率
19、合理预期学派与货币学派的理论共同点有()。
多选:
A :都认为菲力普斯曲线无论在长期和短期都不存在 B :全都反对政府采取“逆经济风向行事”的货币政策
C :在长期,货币幻觉不存在
D :都认为货币在短期是重要的,会对实际经济变量产生影响
E :都主张把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
20、麦金农认为,发展中国家企业的融资一般采用的形式是()。
多选:
A :外源融资
B :内源融资
C :股票融资
D :实物性积累
E :货币性积累
判断题:20分,每题02分
21、纯预期理论把当前对未来利率的预期作为决定未来利率期限结构的关键因素。()
判 断 :
正 确
错 误
22、同凯恩斯学派一样,瑞典学派认为,居民的储蓄主要受可支配收入的影响,而与利率水平的高低没有太直接的关系。()
判 断 :
正 确
错 误
23、作为与凯恩斯学派针锋相对的一个经济学流派,货币学派的货币理论全盘否定了凯恩斯的货币理论。()
判 断 :
正 确
错 误
24、虽然经济商品化与经济货币化有较高的相关性,但二者不是个相同的概念。()
判 断 :
正 确
错 误
25、文特劳布认为在货币的商业性流通和金融性流通之间经常发生转移。()
判 断 :
正 确
错 误
26、哈耶克认为对于通货来说最重要的是由谁来发行。()
判 断 :
正 确
错 误
27、货币学派认为,根治通货膨胀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控制货币供应量。()
判 断 :
正 确
错 误
28、经济货币化程度的高低仅仅对货币政策有重要的意义,而对财政政策没有明显的影响。()
判 断 :
正 确
错 误
29、在计算金融相关比率时,国民财富可以用当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完全代替。()
判 断 :
正 确
错 误
30、瑞典学派认为,在浮动汇率制度下,通货膨胀的国际传递有价格传递、部门传递、需求传递、货币传递和预期传递等五种主要的途径。()
判 断 :
正 确
错 误
论述题:24分,每题12分
31、在利率作用问题上,凯恩斯与西方传统理论有何异同?
答 案 :
自评分数(请对照参考答案,将自己所得分数添入框中)
32、北欧模型的主要论点是什么?
答 案 :
自评分数(请对照参考答案,将自己所得分数添入框中)
简答题:21分,每题07分
33、货币学派的货币政策“单一规则”的内涵的要点?
答 案 :
自评分数(请对照参考答案,将自己所得分数添入框中)
34、新剑桥学派认为控制利率的渠道有哪些?
答 案 :
自评分数(请对照参考答案,将自己所得分数添入框中)
35、合理预期学派认为人们可以产生合理预期的依据有哪些?
答 案 :
自评分数(请对照参考答案,将自己所得分数添入框中)
名词解释:15分,每题03分
36、萨伊定律
答 案 :
自评分数(请对照参考答案,将自己所得分数添入框中)
37、通货膨胀缺口
答 案 :
自评分数(请对照参考答案,将自己所得分数添入框中)
38、时滞效应
答 案 :
自评分数(请对照参考答案,将自己所得分数添入框中)
39、货币中性
答 案 :
自评分数(请对照参考答案,将自己所得分数添入框中)
40、合同指数化
答 案 :
第二篇:现代货币金融学说教学大纲
现代货币金融学说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现代货币金融学说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试点金融学专业(本科)学生的必修课,也可以作为财经学科相关专业的选修课。本课程的教学任务和目的主要是:
1、使学生对当代西方各大经济学派的货币金融学说有较全面的了解和较深刻的认识,对货币金融理论有更深入的理解。
2、拓宽学生视野,为在马克思主义货币信用原理指导下。研究和探讨我国新时期的金融理论和金融实践提供参考借鉴。
3、便于学生学习多种观察和分析金融问题的方法与思路,培养辨析金融理论和解决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
4、提高学生在社会科学方面的素养,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
《现代货币金融学说》的先修课程是《货币银行学》、《政治经济学》、《西方现代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以及《经济学说史》、《世界金融史》等课程。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要求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按学派的线索,客观介绍当代西方主要经济学派在货币银行方面的主要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分析各学派间的主要共识与分歧;在此基础上,实事求是地评论西方学者的理论成果与不足,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提供参考借鉴。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
1、通过基本文字教材的准确叙述和音像教材的概要讲解,使学生对现代西方货币金融理论的基本内容有深刻认识和全面了解。
2、文字教材的编写要全面系统、条理清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便于自学;音像教材和基于网络的多种媒体教材讲授本学科的重点、难点,教材的制作力求活泼、实用,并结合中国国情进行分析。
3、学员要熟练掌握运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使用中央电大提供的多种媒体,自主学习为主,各级办学实体要给学员提供必要的面授辅导等学习支持服务。
4、在教学过程中,中央电大和其他办学实体将利用网上教学平台、电视直播课堂、电话答疑、E-mail、CAI课件以及报纸杂志等手段进行教学辅导或发布教学信息。
5、在可能条件下,教学过程中还应进行必要的社会调查。
6、教学过程要统一布置一定的复习思考题和做4次以上的作业。
7、本课程课内学时72,4学分,全年滚动开出。
第二部分 编写原则
1、现代货币金融学说是面向广播电视大学学生编写的,所以,必须充分考虑到 现代远程教育的特点,要适合学生自学。考虑到电大学员的基础知识层度和不脱产学习的具体条件,要尽量立足于帮助学生自学和适应考试。
2、考虑到教学内容极其丰富,所以教材的编写应当注意突出重点。
3、因为教材的编写采取合一型,每章后面的辅导部分应包括:主要内容回顾、教学难点提示和该章思考题。
第三部分 各章节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第一章 导论:1936年以前西方金融理论概述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本章,学员要了解西方早期和近代金融理论的主要思想渊源和来龙去脉;辨析西方货币本质观中的金属主义和名目主义;了解早期和近代货币数量说的主要代表性观点;了解早期和近代西方学者在信用和利息问题上的主要争议点;分析银行主义和通货主义观点的差异;了解维克塞尔对金融理论的贡献和对当代金融理论的影响。第一节 货币本质观
一、货币金属观
以十六、十七世纪重商主义者为代表。
主要观点 :货币天然是贵金属,天然是财富,货币必须具有金属内容和实质价值,货币多,财富就多。生产只是创造财富,而流通则增加财富。对货币金属观的简要评价。
二、货币名目观
代表人物:早期有巴本、贝克莱、孟德斯鸠等;近代有克纳普等人。
主要观点:货币不是财富。货币只是便利交换的技术工具,是换取财富的票券,是一种价值符号。货币的价值是由国家规定的。货币不具有商品性,没有实质价值,只是国家用法律规定的计算单位,只在名目上存在。对货币名目观的简要评价。
三、两种货币本质观在20世纪的交替发展
本世纪初,现代名目说盛行一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货币金属观占上风,恢复金本位制。1933年的世界大危机后,国际金本位制崩溃,当代名目说以“管理通货论”的形式再度兴起,在西方经济学界占主导地位40余年。在此期间,仍有人主张重建金本位制。第二节 货币数量说
一、早期货币数量说
主要代表人物:博丹、洛克、坎特罗、穆勒父子二人。主要观点:商品价值和货币价值的升降是由货币数量的变化所决定。其他情况不变时,商品价格与货币数量成正比,货币价值与货币数量成反比。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越多,商品价值越高,货币价值越小。货币数量增加引起物价上涨是有一个传导过程的,而且二者之间并不是完全对等的比例关系。
亚当·斯密反货币数量说的观点。
二、近代货币数量说
近代货币数量说的主要特征是运用数学方法作为分析工具。
1、现金交易数量说
主要代表人物:甘末尔、费雪。
主要观点:一定时期内用于交易的货币数量和货币流通速度共同决定物价。(1)甘末尔的交易方程式。(2)费雪的交易方程式。
2、现金余额数量说
代表人物:马歇尔、皮古等人。
主要观点:一定时期人们的现金余额即手持货币数量决定物价。(1)马歇尔的现金余额说。(2)皮古的剑桥方程式。
三、货币数量说对当代金融理论的影响
货币数量说是西方货币理论定量分析的基础。从单纯解释货币数量与物价关系的理论,发展为以货币为中心的综合经济学说和国家协调经济生活的政策主张。对货币数量说的评价。第三节 信用利息理论
一、信用理论
1、信用媒介论。主要观点:银行的功能就是为信用提供媒介。银行只有先接受存款,才能进行放款,因此银行的负债业务优先于资产业务,前者决定后者。代表人物:亚当·斯密、李嘉图、穆勒等。关于信用的作用。关于信用与物价的关系。
2、信用创造论。主要观点:银行的功能是为社会创造信用。银行能够运用其所接受的存款进行放款,且能用放款的办法创造存款,所以银行的资产业务决定负债业务。银行通过信用创造,能为社会创造出新的资本,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主要代表人物:约翰·劳、麦克劳德等。对信用媒介论和信用创造论的评议。
二、利息理论
1、西尼尔的“节欲论”。把利息看成是对货币所有者为积累资本而节制当前消费和享受的报酬。
2、庞巴维克的“时差论”。认为利息是对商品在不同时期因人们评价不同而产生的价值时差的一种补偿。
3、新古典学派的“均衡利息论”。认为利息是等待的代价,是牺牲时间偏好的报酬。利息率的高低是由资本的供给(储蓄)和资本的需求(投资)二者之间的均衡来决定。利息率与资本的供给反方向变动,与资本的需求同方向变动。对利息理论的评议。第四节 金融制度与经济周期
一、货币发行制度
1、货币发行制度讨论的背景。
2、通货主义的观点和主张。
3、银行主义的观点和主张。
二、经济周期
1、通货主义对经济周期的论述。
2、银行主义对经济周期的论述。
三、货币数量与经济周期
通货主义认为货币数量与经济周期之间不存在内在必然联系,但却可以助长或减弱经济周期波动的程度,调节通货能减轻经济周期的波动程度。银行主义认为,货币数量不是引发经济周期的原因,也不影响经济周期的波动程度,应该对信用加以管理,控制经济周期。第五节 维克塞尔对当代金融理论的贡献
一、货币经济理论
1、历史背景与分析方法。
2、货币经济一体论。
3、利率在经济中的作用。
二、累积过程理论
三、经济周期与货币制度理论
四、承上启下的历史地位
第二章 凯恩斯的金融理论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凯恩斯的金融理论,学员应了解凯恩主义产生的背景和影响;掌握凯恩斯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与关系;了解凯恩斯在货币基本理论方面的主要观点;正确认识凯恩斯货币供求理论的主要观点;分析凯恩斯利息理论的主要论点及政策意义;了解凯恩斯在储蓄理论上的贡献;正确认识凯恩斯的半通货膨胀理论和货币政策主张。第一节 凯恩斯理论综述
一、凯恩斯之前的主导经济理论
1、自由放任经济理论的三个依据。
2、自由放任经济理论的核心内容及原则。3、30年代经济大危机与自由放任经济理论的衰落。
二、凯恩斯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1、震撼世界的30年代经济大危机
2、政府干预经济思潮的流行
3、罗斯福推行“新政”的成功
三、凯恩斯的理论体系
1、有效需求理论。
2、凯恩斯理论体系图解。
四、凯恩斯理论的影响
1、凯恩斯理论对当代西方经济学和金融学的影响。
2、凯恩斯理论对西方各国政府制定政策的影响。
3、凯恩斯理论的实施对西方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第二节 货币的本质与特征
一、货币的本质与分类
1、货币的本质。名目主义的货币本质观;国定货币论;在经济理论和货币政策主张中的运用。
2、货币的分类:第一图示;第二图示;第三图示。
二、货币的职能与特征
1、货币的职能:交换媒介;财富贮藏。
2、货币的特征:货币的生产弹性等于零;货币的替换弹性等于零;货币具有周转灵活性且保藏费低。
凯恩斯货币理论的内在联系和政策含义。第三节 货币供求理论
一、货币供应理论
1、外生货币论。货币供应是由中央银行控制的外生变量。
2、货币供应渠道。公开市场业务是增减货币供应的主渠道。
3、货币供应变动的影响。
二、货币需求理论
1、货币需求的动机与构成。交易动机构成货币的交易需求;预防动机构成货币的预防需求;投机动机构成货币的投机需求。
2、货币需求的特征
(1)货币交易需求和预防需求的特征:相对稳定可以预计;货币主要充当交换媒介;对利率不太敏感;是收入的递增函数。
(2)货币投机需求的特征:货币需求难以预测;货币主要作为财富贮藏;对利率极为敏感;是现行利率的递减函数。货币总需求的构成和函数式。
3、货币需求的变动及影响。货币交易需求和预防需求主要受经济发展状况和收入水平现实变化的影响;货币投机需求主要受利率和心理因素的影响;极端情况下货币需求的不规则变动:(1)流动性陷阱;(2)通货恐慌;(3)清算恐慌。货币需求变动对利率、收入的作用进而对总体经济的影响。第四节 利息理论
一、利息产生的原因
1、利息形成于人们得到货币收入后的两个选择
(1)时间偏好选择:决定消费和储蓄的比例,形成现实储蓄量。
(2)流动偏好选择:决定以什么形式进行储蓄。以手持货币形式储蓄可以保持高度流动性,但没有利息收益;以生息资产形式储蓄可以获取利息但却放弃了流动性。由于人们偏好流动性,所以对人们放弃手持货币的流动性偏好,应该支付利息作为报酬。
2、储蓄与贮钱的联系与区别。
3、利息的定义。利息是放弃流动性偏好的报酬。
二、利率的决定因素与形成机制
1、利率是由货币市场上货币的供求均衡决定的。货币需求与利率反方向变化,货币供应与利率同方向变化,货币供求的均衡点决定利率水平。
2、利率的波动
(1)货币需求不变,货币供给增加,利率下降;(2)货币供给不变,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上升;
(3)货币供求同时发生变化,视双方变化幅度的不同使利率上下波动。
三、利率的作用与利率政策
1、利率对储蓄和投资的作用
(1)利率与资本边际效率的对比关系影响投资。(2)利率对储蓄形式的选择有决定作用。
2、利率对宏观经济变量的作用(1)利率对总投资量的影响。(2)利率对总储蓄量的影响。(3)利率对总消费量的影响。
3、利率理论的政策意义 第五节 储蓄理论
一、节俭是非论的辨析——对储蓄作用的分析
1、节俭美德论
2、储蓄有害论
3、凯恩斯的节俭是非论:不同情况下储蓄对于经济的影响不同
二、个人储蓄的决定与影响因素
1、主观因素,主要有人的心理偏好、社会习俗、生活习惯等
2、客观因素,最主要的是收入水平及其边际消费倾向
三、投资决定储蓄论
1、储蓄、投资与收入的关系
2、投资决定储蓄论
3、政策意义
第六节 半通货膨胀理论与货币政策主张
一、货币数量与物价水平的关系
1、物价水平的决定因素(1)工资单位。(2)就业量。
2、货币数量变动对物价的影响
二、货币量变动影响物价的传导机制
1、货币量变动后引起利率变动;
2、利率变动后引起投资规模变动;
3、投资规模变动后引起就业、产量和收入的变化;
4、就业、产量和收入变化后引起生产成本的变动;
5、生产成本的变动引起物价的变动。
6、传导阻滞的影响因素(1)流动性陷阱;(2)投资的利率弹性。
三、货币数量说的新表述
1、简化分析。两个假定条件;两个假设。具体表述。
2、说明物价随货币数量同比例变化的条件(1)公众手持货币与收入保持一定比例;(2)货币工资固定不变;(3)边际报酬等于平均报酬;
(4)劳动力与设备达到充分就业与安置。
3、具体分析货币量变动时影响物价弹性的五个因素(1)有效需求;(2)生产报酬;(3)生产资源;(4)工资状况;(5)生产要素的差异。
4、对货币数量说新表述的说明。
四、半通货膨胀理论
在充分就业点前后,货币数量增加后的膨胀效果程度不一。
1、在充分就业点前,货币量增加不具有十足的通货膨胀性。一方面使就业量和产量增加,另一方面物价也逐渐上涨,这称之为半通货膨胀。
2、在充分就业点后,货币量增加使物价同比例上涨,形成真正的通货膨胀。
3、由于充分就业是偶然的,经济经常处于充分就业点以前的状态,所以增加货币量只会出现半通货膨胀。
五、货币政策主张
1、膨胀性的货币政策
(1)降低利率的两种政策:伸缩性的工资政策和膨胀性的货币政策。(2)两种政策的比较。
(3)刚性的工资政策和膨胀性的货币政策。
2、赤字财政政策。
第三章 现代凯恩斯主义——新剑桥学派对凯恩斯金融理论的发展
学习目的与要求
学员通过学习本章,应当了解新剑桥学派的产生背景和理论特点;掌握新剑桥学派在货币供求问题上对凯恩斯理论的发展与修正;了解新剑桥学派在利率理论上的主要观点;正确认识新剑桥学派的通货膨胀理论;能够分析新剑桥学派理论和政策主张在西方现实经济中的可行性。
现代凯恩斯主义的两大支派:新剑桥学派和新古典综合派。新剑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和理论特点。第一节 货币需求与供给
一、货币需求的七动机说
1、货币需求七动机(1)产出流量动机;(2)货币—工资动机;(3)金融流量动机;(4)预防和投机动机;(5)还款和资本化融资动机;(6)弥补通货膨胀损失的动机;(7)政府需求扩张动机。
2、货币需求的分类与特点
(1)商业性货币需求:与生产活动相联,与收入相关,形成货币的商业性流通,影响商品的价格。
(2)投机性货币需求:与金融市场相联,与人们的未来预期相关,形成货币的金融性流通,影响的是利率。
(3)权力性货币需求:取决于政府的政策决策,其对经济的影响取决于如何分配这些额外货币。
二、货币供应的决定与控制
1、现行的货币供应是中央银行被动地适应公众货币需求的结果。
2、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能力是有限度的。
3、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的控制力在货币供应的增加和减少方面是不均匀的。第二节 利率理论
一、借贷资金论
1、借贷资金的供应与需求
(1)借贷资金的供应来源:当前储蓄;出售固定资产的收入;窖藏现金的启用;银行体系创造的新增货币量。
(2)借贷资金的需求:当前投资;固定资产的重置与更新;新增的窖藏现金量。
2、利率的决定与变动
(1)利率决定于借贷资金的供求均衡点。(2)市场利率的两个特点。(3)利率变动的两种情况。
3、对借贷资金论的评议。
二、利率的控制方式与利率的作用
1、利率的控制方式:通过对借贷资金的影响间接实现的。
2、利率控制的渠道:制定官方利率;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变动国家债务的数量、形式和期限调节市场的借贷资金量。
3、利率的作用:利率对经济的调节作用是有限的,其原因有三个。第三节 通货膨胀理论
一、工资决定物价论
1、物价的变化是成本和垄断程度变化的反应。
2、决定价格的因素中,工资是主要的不稳定因素。
3、一般物价水平受货币工资率水平的支配。
二、通货膨胀的传导过程
1、通货膨胀的主要传送带是货币工资率。其传导过程是由于提高货币工资,加大了直接成本,进而抬高物价的循环。
2、通货膨胀从局部到全面,从一国到世界的传递。
3、通货膨胀的预期作用。
三、通货膨胀的形成原因
1、直接原因:货币量过多。
2、深层原因:国民收入在工资与利润之间的分配不公平、不合理;货币工资率与实际工资率的差异;劳资双方的争斗形成工资—物价互相追逐。
四、通货膨胀的危害与治理
1、通货膨胀的危害
(1)通货膨胀是一种极不合理的收入再分配。(2)打击生产和投资,不利于经济发展。(3)形成外贸逆差。
2、通货膨胀的治理:政府通过社会政策改变收入分配制度。主要措施:(1)通过合理税收制度改变收入分配。(2)补助低收入家庭。
(3)政府掌握的资源从军工转为民用。(4)提高失业者的文化技术水平以利于就业。(5)制定逐步消除赤字的财政政策。(6)预定实际工资增长率政策。(7)奖出限入增加贸易顺差。
第四章 现代凯恩斯主义——新古典综合派对凯恩斯金融理论的发展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本章,学员要了解新古典综合派的理论特点和影响;掌握新古典综合派货币供应理论的主要观点;正确认识新古典综合派对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辨析新古典综合派的利率理论与凯恩斯、新剑桥学派的异同;分析新古典综合派储蓄理论的主要论点及政策意义;了解新古典综合派在通货膨胀问题上的主要观点与对策;正确认识新古典综合派的货币政策理论与主张。
新古典综合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和理论特点 第一节 货币供给理论
一、货币乘数论
1、简单乘数模型:m=1/r(m为货币乘数、r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2、复杂乘数模型:m=1/(r+e+c)(e为超额准备金率、c为现金漏损率)
3、货币乘数论的基础。
二、货币供给理论中的“新观点”
1、非银行金融机构也具有创造信用,创造存款货币的功能。
(1)金融创新使替代活期存款和通货的生息资产迅速增加。
(2)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具有完全的替代性。
(3)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也能创造出存款货币。
(4)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在信用扩张上只具有程度上的差别。
2、金融机构创造存款货币的能力实际上取决于经济运行状况和经济发展水平。(1)金融机构的经营决策行为对创造货币能力的影响。(2)对信用的需求是创造存款货币的关键。
3、中央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不是控制货币扩张的唯一举措。
4、宏观金融控制的目的和手段应该改变(1)控制的范围必须扩大,实行全面管理。(2)控制的方法从直接控制为主转向间接控制为主。(3)控制的指标应该是金融机构的资产流动性比率。
三、内生货币供应论
1、银行的资产决定银行的负债。
2、金融媒介方面的创新作用。
3、企业创造的非银行形式支付扩大了信用规模。第二节 货币需求理论
一、“平方根定律”——鲍莫尔模型
1、鲍莫尔模型的立论基础:经济行为以收益最大化为目标。
2、鲍莫尔模型的三个假定。
3、货币交易需求与存货理论:人们的手持货币如同企业的存货一样,力图使其成本总额降到最低限度,由此可建立模型。
4、公式推导。得出:
5、模型的结论
(1)最适当的现金持有额对利率的变化反应敏感,其利率弹性为(-0.5)。
(2)现金持有额与交易总量、变现手续费之间存在着同方向但不同比例的变动关系。
6、对鲍莫尔模型的评价。
二、“立方根定律”——惠伦模型
1、预防性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
(1)手持货币的成本:转换现金的手续费和损失的利息。(2)收入和支出的状况。
2、预防性货币需求的最佳值公式:三个因素:①持币的机会成本;②转换现金的手续费;
式中,k为最适当的现金持有额,b为变换现金的手续费,y为交易支出总额,r为利率。③转换现金的可能次数。
3、公式推导
最佳预防性货币需求公式为:M³ = 2S²C/r
式中,S² 代表支出分布的方差;C 为转换现金的手续费;r 为利率。
4、惠伦模型的结论
(1)最佳预防性货币需求与货币支出分布的方差、转换现金的手续费、利率及立方根关系。(2)最佳预防性货币需求对收入和支出的弹性为1/3。(3)最佳预防性货币需求对利率弹性为(-1/3)。
三、“资产选择理论”——托宾模型
1、托宾模型的研究对象:人们怎样选择最优的金融资产组合。
2、对两种资产保存形式的分析:风险与收益。
3、对待风险的三类人。
4、以风险回避者为对象的资产调整过程:模型的建立(图示)。
5、托宾模型的含义与结论
(1)资产分散化原则:同时持有风险资产和安全性资产。(2)两种资产量上选择的依据:总效用最大。
(3)结论:第一,利率与货币投机需求反方向变动,与预期收益同方向变动;第二,货币投机需求的变动是通过人们调整资产组合实现的。
6、对托宾模型的评论。第三节 利率理论
一、利率的决定模型——IS-LM曲线分析
(一)商品市场的均衡和IS曲线
1、商品市场的均衡条件:S(y)= I(i)
式中S代表储蓄,它与收入同方向变动,I代表投资,它与利率反方向变动。
2、商品市场的均衡图。
3、IS曲线的导出。
4、IS曲线的特点。
(二)货币市场的均衡与LM曲线
1、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M=L 式中M代表货币供给,由中央银行行为决定;L代表货币需求,由交易性货币需求和投机性货币需求构成,它们分别取决于收入和利率。
2、货币市场的均衡图。
3、LM曲线的导出。
4、LM曲线的特点:三个区域。
(1)凯恩斯区域:当利率下降到某一点时,曲线为水平状态;(2)古典区域:当利率升高到一定点后,曲线为一垂直线;(3)中间区域:向右上方倾斜。
(三)两曲线交叉与两市场同时均衡
1、两曲线交叉点E代表两市场同时均衡,此交点E决定了均衡利率与均衡国民收入。
2、E点以外的任何一点都不能达到两市场的均衡。
3、两市场的稳定均衡。
(四)影响两市场均衡的主要因素
1、资本边际效率的升降;
2、消费倾向的增减;
3、货币供应量的增减;
4、货币需求的变动。
(五)政府干预和两市场的均衡
1、财政政策对两市场均衡的影响
(1)政府支出的增减直接影响投资水平。(2)税收的增减对两市场均衡的影响。
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效果(1)配合的必要性。(2)配合的几种方式。
3、政策的区域性效果
(1)凯恩斯区域的效果:财政政策有效,货币政策无效。(2)古典区域的效果:货币政策有效,财政政策无效。
(3)中间区域的效果:财政、货币政策均有效,均衡点的移动对两种政策的反应不同。
二、利率的结构理论
(一)利率的风险结构
利率的风险结构是指期限相同债券或贷款在违约风险、流动性和所得税规定等因素作用下各不相同的利率间的关系。
1、违约风险
违约风险与利率是同方向变动的。发行主体不同的债券,违约风险也不同,一般来说,公司债券的违约风险要大于政府债券,因此有正值的风险生水。举债主体的违约风险大小一般是通过各家评级机构的信用评定等级来衡量。
2、流动性
流动性是指资产在必要时迅速转换成现金而不使持有人遭受损失的能力。因此人们总是偏好债券的流动性,不同流动性的债券,利率也存在差别。一般地,债券的流动性与利率是反方向变动的。资产的流动性大小通常用其变现成本来衡量,其变现成本等于变现的交易佣金加上买卖价差。
3、所得税因素
在税法规定利息所得要交税的国家里,税率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债权人纳税后的可支配收益,因此,税率通常与税前利率同方向变动。
(二)利率的期限结构
解释不同期限债券利率之间关系的理论称作利率的期限结构理论。主要有:
1、预期理论:假定除了预期的未来短期利率外没有别的系统性因素会影响长期利率。预期理论主要有纯预期理论、流动性理论、偏好习性理论。
2、市场分割理论:假定债券市场参与者具有期限偏好,每一种期限就是一个区分开来的市场,该市场的利率取决于既定的需求与供给。
3、期限选择和流动性生水理论:通过观察收益率曲线的斜率,就可以知道市场对未来短期利率的预测;长期利率取决于这种预测的平均值加上该种债券由供求条件决定的流动性生水。第四节 储蓄理论
一、储蓄生命周期理论
(一)储蓄的决定因素
1、储蓄在经济中作用的争论。
2、关于储蓄决定因素的争论。
3、储蓄生命周期论的观点。
(二)个人储蓄模型与推论
1、两个假定。
2、个人储蓄模型。
3、基本模型的推论:一个国家的储蓄率与人均收入无关,个人储蓄率取决于生命周期;经济的长期增长率与总储蓄率同方向变动;人们没有遗产继承也可以通过储蓄积累财产;在既定的增长率下,制约储蓄的主要参数是普遍的退休期长度。
(三)影响个人储蓄行为的因素
1、个人收入的生命周期及家庭模型。
2、工作期和退休期的长短。
3、流动性抑制。
4、对将来的考虑。
(四)政策意义
1、必须实施稳定的货币政策才能稳定储蓄。
2、对财政政策的意义。
二、其他政策的配合效果。
三、储蓄与经济增长
(二)哈罗德的实物增长理论
1、实际增长率:是对经济体系任何两个连续的时间之间收入增加的实际情况的描述,表明任何一个时期产出的增加等于储蓄率与资本系数的比例。
2、保证增长率:保证增长率又称均衡增长率,它描述的是在不考虑技术进步和人口变动的前提下,使企业家们感到满意的均衡增长率。
3、自然增长率:自然增长率是将人口和技术进步等因素考虑在内的经济增长率。它反映的是持续的长期经济增长和社会所容许的最大经济增长率。
(二)托宾的货币增长理论
1、总储蓄的构成与分类
2、现金储蓄与实物储蓄的关系
3、储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要促进经济增长,重要的问题在于提高SM在总储蓄中的比重。第五节 通货膨胀理论
一、通货膨胀的原因
1、需求拉上说
2、成本推动说
①工资成本推动;②间接成本推动;③ 垄断价格推动;④进口成本推动。
二、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1、通货膨胀的促进论
(1)通过膨胀性收入扩大政府投资;(2)通过转移性收入分配增加私人投资。
2、“托宾反论”:通货膨胀促使人们的实际现金余额转换成实物资本,人均资本和人均产出也随之增加。
3、对物价上涨的必然性和通货膨胀社会代价的看法。
4、关于适度通货膨胀问题。
三、滞涨的原因分析
1、部门供给说:某部门产品供不应求引起的价格上涨推动了相关部门的成本和售价,引起生产下降和物价上涨。
2、财政支出说:财政的投资性支出下降,福利补助支出上升,这种支出结构的变化引起失业和物价上涨并存。
3、市场结构说:劳工市场的结构不平衡使失业和空位并存,由于工资的刚性,最终形成失业和通货膨胀并存。
四、抑制通货膨胀的政策主张
1、财政政策:投资赋税优惠;削减消费税;削减失业津贴;控制政府支出等。
2、货币政策:逐步减缓货币供应量的增长速度;控制实际利率。
3、收入政策:对工资、物价实行限制,形式有指导性限制、以税收为手段的限制、强制性限制三种。
4、劳工政策:培养和训练劳动者,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克服结构性失业。第六节 货币政策理论
一、多重货币政策目标论
1、多重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体系的构成:稳定币值、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
2、多重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的矛盾及其“相机抉择”
二、利率中介指标论
1、利率是微观经济活动的重要调节器。
2、利率是连结宏观和微观经济的纽带。
3、利率是衡量经济态势的最佳指标。
4、利率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三、货币政策的资产传导论
1、经济体系的部门分析:金融部门与实际经济部门
2、经济活动中的资产分析:货币资产与实际资产
3、货币政策操作后的资产传导分析
第五章 新凯恩斯主义金融理论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新凯恩斯主义金融理论,使学员了解新凯恩斯主义的形成和理论特点;掌握新凯恩斯主义有关价格粘性和货币非中性论的主要观点;正确认识新凯恩斯主义的利率效应理论;掌握新凯恩斯主义信贷配给理论的主要观点;能够辨析新凯恩斯主义在经济政策上与凯恩斯、新剑桥学派和新古典综合派的异同。第一节 新凯恩斯主义的理论特点
一、新凯恩斯主义的形成与影响
二、新凯恩斯主义的理论特点
1、坚持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主张政府对经济进行干预;
2、力图为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奠定微观经济基础。第二节 货币的非中性
一、工资粘性与货币的非中性
1、交错工资调整论
2、理论预期与货币政策
二、价格粘性与货币的非中性
1、价格粘性
2、粘性价格下的货币非中性 第三节 利率作用理论
一、利率的激励效应与选择效应
1、利率的激励效应。
2、利率的选择效应:正向选择效应;逆向选择效应
二、银行最优利率的确定与信贷配给
1、银行最优利率的确定原则。
2、信贷配给。
第四节 经济滞涨与经济政策主张
一、对经济滞涨原因的解释
1、效率工资论;
2、失业滞后论;
3、交错工资调整。
二、经济政策主张
1、经济政策的特点;
2、价格政策;
3、工资政策;
4、信贷政策。
第六章 哈耶克的金融理论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哈耶克的金融理论这一章,学员应该了解新经济自由主义形成的背景和理论特点;了解哈耶克新自由主义的主要论点;正确认识哈耶克的中立货币说;掌握哈耶克货币非国家化理论的主要观点;辨析哈耶克在通货膨胀理论上与凯恩斯主义阵营的异同点。第一节 新经济自由主义简说
一、新经济自由主义阵营及其理论特色
二、新经济自由主义兴起的背景及原因 1、20世纪70年代滞胀的发生为新经济自由主义的兴起提供了契机
2、国家干预主义在理论上的贫困和现实中的无奈
3、新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为新经济自由主义的兴起提供了条件 第二节 哈耶克经济理论的特点
一、哈耶克生平
二、哈耶克经济理论的特点
1、理论上坚持最彻底的经济自由主义。
2、分析方法上注重规范经济学,轻视实证经济学(1)对数学运用的看法;(2)对预测的看法;
3、政策主张上反对任何形式的国家干预。第三节 中立货币说
1、中立货币说的主要内容
2、中立货币概念的由来
3、中立货币说的主要内容
货币与经济的关系是密切的,货币的变动影响经济的变动; 货币保持中立对经济的影响最小,对经济发展最有利; 保持货币中立的首要条件是货币供应的总流量不变; 货币是否保持中立的标志是货币供应量是否稳定。
二、货币中立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1、货币中立与经济均衡
(1)静态经济中货币中立与经济均衡;(2)动态经济中货币中立与经济均衡。
2、货币失衡与经济失衡。
三、货币失衡与经济危机
1、货币信用膨胀致使资本供给不足。
2、膨胀性的过度投资引发经济危机。
四、货币中立的条件与意义
1、保持货币数量固定不变是货币中立的基本条件。
2、保持货币中立的另外两个条件:(1)自由价格制;
(2)用货币签定的长期契约建立在对未来价格的准确预期上;
3、货币中立的意义:判断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标准。第四节 货币非国家化
一、政府垄断货币发行的弊端
1、历史的分析。
2、政府发行货币不具备内外约束机制。
3、政府发行货币形成了通货膨胀。
4、政府垄断货币发行使赤字财政政策得以推行。
二、私营银行发行货币的可行性和益处
1、私营银行发行优质货币的可能性。
(1)货币只要具有“通用性”,就可以成为交换媒介;(2)货币只要具备四个用途就会被普遍接受。
2、对通货的内在要求:保证币值稳定。
3、私营银行发行货币的内在约束机制。
三、货币非国家化的设想
1、允许私人银行发行货币,不会形成货币种类的无限增加。
2、允许私人银行发行货币将会从根本上引起商业银行业务政策的重大改变。
3、实行货币非国家化的首要步骤是向公众进行自由货币的宣传。
4、对货币制度改革诸方案的评议。第五节 通货膨胀理论
一、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
1、对通货膨胀概念的界定。
2、货币数量过多是通货膨胀的唯一原因。
3、货币数量过多的原因:
(1)是执政者权利的象征和财力的来源;
(2)政府垄断货币发行为执政者任意发行货币提供了条件;
(3)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论”为政府的货币发行提供了错误的理论基础。
二、通货膨胀的主要危害
1、关于通货膨胀对资源的错误引导。
2、关于通货膨胀对劳工的错误引导。
3、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的互相加剧。
三、通货膨胀的根治措施
1、停止货币数量的增长。
2、改造相对价格和工资体系。
3、改造货币制度,实现货币非国家化。
第七章 弗莱堡学派的金融理论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弗莱堡学派的金融理论,要求学员了解弗莱堡学派社会市场经济模式的形成和主要论点;掌握弗莱堡学派有关股票融资的理论观点;掌握弗莱堡学派货币供应理论的主要观点;正确认识弗莱堡学派的通货膨胀理论;辨析弗莱堡学派在货币政策理论上与凯恩斯主义阵营的异同点;正确理解弗莱堡学派在金融体制和金融控制问题上的理论观点。第一节 社会市场经济模式
一、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比较
1、自由市场经济。
2、集中管理经济。
3、社会发展的第三条道路:社会市场经济。
二、社会市场经济的主要内容
1、保护自由竞争,发展私有制。
2、发挥企业家作用,实行经济人道主义。
3、政府适当干预,维护经济秩序。
4、借助国家力量,发展市场经济中的“社会化”。
二、社会市场经济秩序下的融资活动
1、三种融资方式:通过自由市场筹集资金;通过提高物价的办法;政府通过增发货币和增加税收的办法筹集资金。
2、最优的筹资形式:人民股票(1)人民股票的定义与特点(2)人民股票的优越性 第二节 货币供应理论
一、货币供应的原则
1、货币供应的总原则:保证币值稳定。
2、货币供应的具体原则:货币供应与社会生产能力相适应;保持商品追逐货币的局面。
二、货币供应的层次与控制指标
1、货币供应的层次划分。
2、货币供应的控制指标:中央银行货币量。
三、货币供应增长率的决定因素
1、按潜在生产力的增长是确定货币供应量增长率的主要因素。
2、可承受的通货膨胀率是货币供应增长的主要限定因素。
四、货币供应增长的区间论
1、确定货币供应增长率区间的必要性。
2、采用区间指标的意图和优点。第三节 通货膨胀与货币政策
一、通货膨胀的教训和治理措施
1、两次世界大战带来两次恶性通货膨胀。2、1948年西德的货币改革。
3、治理战后通货膨胀的经验。
4、反对以通货膨胀刺激经济增长的观点。
5、关于货币稳定与物价稳定的关系问题。
二、货币政策目标和中介指标
1、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稳定货币。
2、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中央银行货币量增长率。
三、货币目标公布制
1、货币目标公布制的内涵。
2、货币目标公布制的必要性和好处。
3、货币目标公布制的具体措施。
第四节 金融体制与金融控制
一、金融体制与金融控制的关系
1、融体制是金融控制的基础。
2、融控制是维护金融体制的保证。
二、金融体制的构成
(一)金融体系
1、独立的中央银行。
2、全能的银行体系。
3、银行监管署。
4、金融体系各部门间的协调配合。
(二)金融法规体系
三、金融控制的重点和手段
1、金融控制的主要任务和重点。
2、金融控制的手段
(1)利率手段:①再贴现率;②短期放款利率(“伦巴德业务”);③证券回购协议利率。(2)流动性政策手段。①通过调整法定准备金率;②改变再贴现的最高限额;③公开市场业务操作。
第八章 瑞典学派的金融理论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瑞典学派的金融理论,学员应当了解瑞典学派的主要理论观点和分析方法的特点;掌握瑞典学派在利率理论和利率政策上的主要观点;正确理解北欧模型的主要论点及其适用性;掌握瑞典学派全球性通货膨胀理论模型和通货膨胀国际传递理论的主要观点;辨析瑞典学派在通货膨胀理论与治理对策上与其他学派的异同点。第一节 利率理论与利率政策主张
一、利率与经济运行
1、利率决定企业的生产和投资规模。
2、利率对居民消费和储蓄行为的影响。
3、利率对政府筹资行为的作用。
4、利率对国际经济活动的影响。
二、利率与物价
1、利率影响物价的传导机制:通过影响人们的收入及分配,从购买力上影响物价;通过影响生产资源的再配置和商品的供给,从实物的量和结构上影响物价。
2、利率影响物价的条件:人们预期的滞后和不完全性;存在闲置或同质的生产资源;货币流量不变。
三、利率对金融机构行为的影响
1、流动性反应。
2、期待反应。
3、资产调整反应。
四、利率政策主张
1、把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重要内容。
2、采取市场行动调节利率。第二节 通货膨胀理论
一、经济开放型小国通货膨胀理论模型
1、经济开放型小国的特点。
2、开放型小国通货膨胀模型——北欧模型。
3、北欧模型的主要论点及结论。
二、全球性通货膨胀理论模型
1、全球性通货膨胀的简单抽象分析(1)各国资源利用状况。(2)产品和劳务的需求组合。(3)成本推动因素。(4)全球货币存量。(5)预期因素。
2、影响全球性通货膨胀的因素。
三、通货膨胀的国际传递
1、价格传递;
2、部门传递;
3、需求传递;
4、货币传递;
5、预期传递;
6、汇率制度对传递的影响。
四、经济开放型小国对国际通货膨胀传递的主要对策
1、实行全盘指数化经济政策。
2、重视劳工政策。
3、限制非开放部门的发展,鼓励开放部门的发展。
4、加强对经济政策的决策和实施的灵活性。
第九章 货币学派的金融理论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对货币学派金融理论的学习,学员要了解货币学派的形成和理论特点;掌握货币学派货币需求理论的主要观点;掌握货币学派有关货币分析的一般理论模式与传导机制理论;辨析货币学派与凯恩斯学派在货币传导机制分析上的异同点;正确认识货币学派的通货膨胀理论;辨析货币学派在货币政策理论上与凯恩斯主义阵营的异同点。第一节 货币学派的理论特点
一、货币学派的形成与影响
二、货币学派的理论特点
1、坚持经济自由主义,反对国家过多干预。
2、特别重视货币在经济中的作用,强调货币政策的重要性。第二节 货币需求理论
一、货币数量说与货币需求理论
1、货币学派对近代货币数量说的比较分析。
2、货币数量说的重新表述。
3、货币需求理论的师承关系。
二、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及货币需求函数式
(一)影响因素
1、收入或财富的变化:永恒收入(Y);非人力财富占总财富的比率(W)。
2、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货币的名义报酬率(rm);预期固定收益报酬率(rb 期非固定收益报酬率(re);物价变动率(1/p dp/dt)。
3、持有货币给人们带来的效用及影响此效用的因素M。
(二)货币需求函数式
三、对货币需求函数的分析
1、抽象简化:
2、回归分析:
3、实证分析及经验公式。
4、对实证分析的说明。
四、货币需求函数的特点及意义
1、货币需求函数式一个稳定的函数。
2、货币需求函数稳定性的意义。第三节 货币供应理论
一、货币供应的决定模型
(一)弗里德曼——施瓦兹的货币供应决定模型);预
1、弗里德曼——施瓦兹的货币供应方程式
2、决定货币供应量主要是三个因素:高能货币H、商业银行的存款与准备金之比D/R、商业银行存款与公众持有的通货之比D/C。
(二)卡甘的货币供应决定模型
1、卡甘的货币供应方程式
2、卡甘的方程式明确表明:货币供应量的变动与高能货币成正比,与通货比率和准备金——存款比率成反比。
二、货币供应量的外生性和可控性
1、弗里德曼和施瓦兹对货币供应量外生性和可控性的分析。
2、卡甘对货币供应量的外生性和可控性问题进行的分析论证。
3、弗里德曼——施瓦兹和卡甘证明和强调货币供应的“外生性”和“可控性”,为强调货币政策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三、货币供应增长率的确定
1、如何界定货币供应指标的范围
2、如何确定货币供应的增长率
3、货币供应增长率在年内或季节内是否允许有所波动 第四节 货币分析的一般理论模式与传导机制
一、货币分析的一般理论模式
1、模式的方程式体系。
2、填补方程式的分歧。
3、名义收入货币理论的模式。
4、对模式基本要点的概括。
二、货币传导机制
1、货币量变动后的传导过程。
2、弗里德曼与凯恩斯学派在传导机制理论上的分歧。
3、布伦纳和梅尔泽的传导理论。
三、货币的时滞效应
1、时滞效应的内涵。
2、时滞效应对货币理论与政策的意义。第五节 货币学派的通货膨胀理论
一、通货膨胀的定义
二、通货膨胀的诱惑力与危害
1、扩大货币供应量直接增加政府的收入。
2、增加税收收入。
3、减少尚未偿还的国家债务的实际数值。
4、通货膨胀传导中的初始效果。
5、通货膨胀的危害。
三、通货膨胀的原因
1、对通货膨胀成因流行观点的分析。
2、货币量过多时通货膨胀的唯一原因。
3、货币量过多的直接原因:政府开支增加;政府推行充分就业政策;中央银行实行错误的货币政策。
四、通货膨胀的治理措施
1、坚决控制货币供应增长率。
2、对治理通货膨胀过程中副作用的分析。
3、减轻治理通货膨胀副作用的措施:事先宣传一个逐步稳定地降低通货膨胀的政策;广泛地使工资及其它合同指数化。
五、自然失业率假说
1、菲力普斯曲线的短暂巧合。
2、自然失业率假说。
3、经济“滞涨”与菲力普斯曲线的恶化。
4、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间存在长期实质性交替关系。第六节 货币政策理论
一、货币政策的地位
1、货币政策的主导地位的原因及重要性。
2、其他经济政策对货币政策的依赖性。
二、货币政策的目标
1、货币政策不能以充分就业为目标。
2、货币政策的目标必须是稳定货币。
三、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
1、利率不能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
2、汇率不能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
3、价格水平不能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
4、货币供应量是货币政策的最佳中介指标。
四、货币政策实施的原则——规则性
1、实施规则性货币政策的原因
2、规则性主要体现在长期稳定和连续一致上。
五、“单一规则”的内涵与实施
1、、“单一规则”的具体内涵:公开宣布;长期采用;固定货币供应增长率。
2、实施“单一规则”的必要性。
第十章 供给学派的金融理论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供给学派的金融理论,要求学员了解供给学派的兴起背景和主要论点;掌握供给学派关于储蓄与投资理论的主要观点;正确认识货币学派的通货膨胀理论;辨析供给学派与其他经济学派在通货膨胀治理主张上的异同点。第一节 供给学派概述
一、供给学派的兴起与影响
二、供给学派的主要论点和政策主张
1、复活“供给自创需求”的萨伊定律。
2、力主市场经济,反对政府干预。
3、通过减税刺激供给。
4、重视智力资本,反对过多社会福利。
5、主张控制货币,反对通货膨胀。第二节 关于储蓄和投资问题
一、储蓄和投资的决定因素
1、储蓄的定义及与投资的关系。
2、储蓄的决定因素:可支配收入;储蓄收益。
3、投资的决定因素。
二、储蓄和投资的结构配置
1、储蓄的结构配置及其对投资的制约。
2、币值与税率变动对储蓄、投资结构配置的影响。
三、减税对储蓄和投资影响的时滞效应 第三节 通货膨胀理论
一、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危害
1、使个人和企业承受更高的实际税率。
2、减低储蓄的数量和税率。
3、减少投资。
4、严重损害供给。
5、导致贸易逆差。
6、通货膨胀与供给不足的恶性循环——滞涨。
二、通货膨胀的治理
1、一般政策主张:着力于增加生产和供给;平衡财政预算;限制货币发行量。
2、改变货币制度,恢复金本位制。
第十一章 合理预期学派的金融理论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本章,学员应该了解和比较西方几种主要的预期理论;了解合理预期学派的兴起背景和主要论点;掌握合理预期学派货币中性理论主要观点;辨析合理预期学派的利率理论与凯恩斯学派和货币学派的异同点;正确认识合理预期学派对通货膨胀的理论分析;辨析合理预期学派在货币政策主张上与其他学派的异同点。第一节 预期理论与合理预期论
一、预期理论的提出与运用
1、预期类型:简单预期;外推预期;心理预期;调整预期;合理预期。
2、预期理论的运用。
二、合理预期论
1、合理预期论的核心命题。
2、命题的依据:人们在信息社会可以而且能够作出合理预期;公众在合理预期下的行为能使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公众的预期比政府更合理、更灵敏、更准确;公众的预期行为和防范措施可以抵销政府的政策效果。
3、合理预期论基础上的政策主张。第二节 合理预期条件下的货币中性
一、凯恩斯学派和货币学派有关货币中性的争论
1、凯恩斯学派的货币非中性论
2、货币学派的货币短期非中性和长期货币中性论
二、合理预期与货币中性
1、在合理预期条件下,货币量变动对实际变量不发生作用,只能影响名义变量。
2、在合理预期条件下,货币政策也不会影响实际变量。第三节 合理预期与利率
一、凯恩斯学派和货币学派在利率问题上的争论
1、凯恩斯学派的主要观点
2、货币学派的主要观点
二、合理预期与实际利率的决定
1、合理预期条件下,变动货币量不影响实际利率,只能影响名义利率。
2、货币当局不能也不应该经常改变它的策略来影响实际利率。
三、合理预期与利率的期限结构
1、在考虑利率期限结构时,不仅要考虑现值与过去值,还要充分考虑现在利率的变动在预期作用下对将来利率的影响。
2、如果公众预期短期利率的上升是暂时的,那么长期利率的变动可能是微不足道的;但如果公众预期短期利率的上升是持久的,那么长期利率的反映将会强烈得多。第四节 通货膨胀与货币政策
一、合理预期与菲力普斯曲线
1、对凯恩斯学派与货币学派观点的分析。
2、在合理预期条件下,菲力普斯曲线在短期和长期内都不存在。
二、预期通货膨胀论
1、预期通货膨胀的形成机制。
2、政府政策对预期通货膨胀的影响。
三、货币政策主张
1、公开宣布一个永久不变的货币供应增长率。
2、对最优货币数量的理论分析。
3、货币政策长期不变的重要意义。
第十二章 当代西方金融理论的最新发展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本章,学员要了解西方主要经济学派在货币金融理论上的主要发展。掌握有关经济货币化的理论与政策意义;了解西方金融创新的各种学说;正确理解金融深化和金融压制理论及其适用性;掌握金融工具定价的主要理论与方法。第一节 当代西方的经济货币化理论
一、经济货币化的含义与衡量
二、经济货币化的作用与影响
三、经济货币化程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1、麦金农和萧的理论
2、钱德瓦卡的理论
3、高斯的理论
4、弗里德曼和施瓦兹的理论 第二节 当代西方金融创新理论
一、金融活动的创新
1、金融创新的含义
2、金融创新的历史背景
3、金融创新的种类
二、金融创新的成因解说
1、技术发展说:新技术革命促成了金融创新。
2、货币因素说:货币方面因素的变化促成了金融创新。
3、财富增长说:财富增长所扩大的金融需求是金融创新的主要原因。
4、回避制约说:回避或摆脱内外制约是金融创新的根本原因。
5、制度因素说:金融创新是与经济制度互相影响、互为因果的制度改革。
6、结构变化说:金融创新是世界经济结构变化的结果。
三、金融创新的利弊与对策
1、金融创新的利:增强了金融资产的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改善了金融服务,提供了诸多便利;提高了金融机构的工作效率,增强了金融机构的业务能力和竞争力;活跃和繁荣了金融业,推动了社会生产和经济的发展,加速了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
2、金融创新的弊:使货币总量定义混乱;货币政策中介指标游移;货币政策的传导失常,货币供应量的控制和调节非常困难;加大了金融风险,增加了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和金融监管的难度。
3、金融创新的对策:经济自由主义学派主张不宜多加干预,而应因势利导,扬长避短;国家干预主义学派认为应该加强金融监管和立法,并改变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的实施手段,实现有效的调控与监管。第三节 金融深化与金融压制
一、发展中国家货币金融的特征
1、货币化程度低。
2、金融制度和发展状况呈二元结构。3、金融市场落后。
4、政府对金融实行严厉管制。
二、金融深化论
1、金融深化的核心观点
2、金融深化的衡量指标:通货膨胀率低,实际利率为正数;金融资产吸引力强,利率弹性大;货币化程度稳定提高;对外债和外援的依赖性下降;汇率自由浮动;多层次、多类型的金融机构并存和平等竞争。
三、金融压制论
1、金融压制的表现。
2、金融压制的原因:金融体系发展不平衡;政府对金融业干预过多;金融机构官僚化。
四、发展中国家应该采取的金融政策
1、西方正统的金融理论与政策所建立的条件。
2、发展中国家的基本状况与特殊性。
3、发展中国家应该采取的金融政策:政府取消对存放款利率的硬性规定,实行利率市场化;政府减少对金融业的干预;政府放弃以通货膨胀刺激经济的做法;着力于发掘本国资金,减少对外依赖性。
第三节 金融结构与发展理论
一、对金融发展的一种新的理解
1、金融发展的基础与上层建筑
2、影响金融发展的基本因素
3、金融结构的几个重要方面
二、金融发展的一般轨迹 1、12条规律
2、金融结构的三种基本类型
3、金融相关比率
三、金融发展对经济发展的引致增长效应
1、储蓄与投资的分离
2、金融结构的引致增长作用 第五节 金融工具定价理论
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1、基本假定
2、分离定理
3、资本市场线
4、证券市场线
二、套利定价理论
1、因素模型
2、套利定价方程
3、对套利定价理论的评论
三、期权定价理论
1、期权价格的影响因素
2、布莱克——斯科尔斯微分方程
3、风险中性定价原理
4、布莱克——斯科尔斯期权定价公式
第三篇:现代货币金融学说 小抄最终整理版 电大
现代货币金融学 一.名词解释
1、有效需求:商品的总供给价格和总需求价格达到均衡时的总需求,而总供给价格就是全体资本家雇佣一定数量的工人时所需要的最低限度的预期总收入,它等于正常利润与生产成本之和;总需求价格是指全体资本家提供一定就业量时,预期社会上购买他们产品所愿意支付的总价格。
2、流动性陷阱:当利率降至一定的低水平时,因利息收入太低,致使几乎每个人都宁愿持有现金,而不愿持有债务票据。此时金融当局对利率无法控制。一旦发生这种情况,货币需求就脱离了利率的递减函数这一轨迹,流动偏好的绝对性使货币需求变得无限大,失去了利率弹性,此时就陷入了流动性陷阱。
3、投机动机:是指人们根据对市场利率变化的预测,需要持有货币以便满足从中投机获利的动机。
4、半通货膨胀:在达到充分就业分界点之前,货币数量增加不具有十足的通货膨胀性,而是一方面增加就业量和产量,另一方面也使物价逐渐上涨,但其幅度小于货币量的增加,这种情况凯恩斯称之为半通货膨胀。
5、利率的风险结构:是指期限相同的债券或贷款在违约风险、流动性和所得税规定等因素作用下各不相同的利率间的关系。
6、流动性抑制:如果借贷市场不完善和个人未来收入不确定,就会使人们的消费计划受到流动性抑制。表现在限制家庭借钱超前消费,其结果是推迟消费并增加了储蓄。
7、菲力普斯曲线:描绘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此消彼长的替代关系的曲线。
8、相机抉择:货币政策的诸多目标难以统筹兼顾时,需要对其进行主次排位,即根据经济形势来判断哪一个问题最为突出,最迫切需要解决,据此决定将哪个最终目标放在首位,其他目标只要在社会可接受的程度内就应该暂时服从于这个目标,这种选择就叫相机抉择。
9、通货膨胀缺口:一旦总需求超出了由劳动力、资本及资源所构成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时,总供给无法再增加,这就形成了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通货膨胀缺口,使物价上涨。
10、粘性:指工资和价格在外部冲击下不是不能调整,而是调整十分缓慢,要耗费相当时日。
11、菜单成本:曼昆认为,经济中的垄断企业是价格的决策者,能够选择价格,而菜单成本的存在阻滞了企业调整价格,所以价格具有粘性。因为产品价格的变动如同餐馆的菜单价目表的变动,所以曼昆将这类成本称为菜单成本,并将其定义为调整价格的成本。
12、中立货币:货币的中立性是指货币通过自身的均衡,保持对于经济过程的中立性,既不发挥积极作用,也不产生消极影响,使经济在不受货币因素的干扰下,仍由实物因素决定其均衡。
13、社会市场经济模式:是指在国家保护和维持的社会经济秩序下,充分发挥市场经济所具有的全部有机效能,保证生产力的发展和技术进步与个人自由达到完全协调一致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14、人民股票:是指能够吸引全体人民都能够购买的小面额股票,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对本企业职工和低收入者给予优先和优惠,以充分体现该股票的“人民性”。
15、货币目标公布制:是指中央银行在每年的第四季度向公众下一货币供应量增长的控制指标,作为下一中央银行货币供应的准绳。
16、伦巴德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向金融机构发放的指定证券为担保的短期贷款。
17、永恒收入:它是弗里德曼提出的一个概念,表示一个人所拥有的各种财富在相当长时期内获得的收入流量,相当于观察到的过去若干年收入的加权平均数。
18、时滞效应:它是指货币政策行动与其效果之间的时间距离,它不仅表现为行动与效果之间存在时间差距,而且表现为传导过程中初始效果与最终真实效果之间存在差异。
19、单一规则:所谓“单一规则”,就是指中央银行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时,公开宣布并长期采用一个固定不变的货币供应增长率。
20、拉弗曲线:供给学派用来说明税收与税率之间函数关系的曲线,当税率从零开始升高时,税收也随之上升;当税率超过某个临界点时,由于过高的税率对税基造成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导致税收总额不升反降,最终在税率达到100%时税收额降为零。
21、合理预期:是指人们预先充分掌握了一切可利用的信息,经过周密的思考和判断,形成切合未来实际的预期。
22、货币中性:是指货币不对经济生活中的就业量、实际产量或实际收入产生实质性的影响,货币唯一能影响的只是名义变量。
23、预期通货膨胀:是指由公众预期行为的提前性所导致的通货膨胀。即由以往通货膨胀造成的预期,成为以后通货膨胀的原因。24.自然利率:借贷资本之需求于储蓄的供给恰恰相一致时的利率,从而大致相当于新形成的资本之预期收益率的利率。
流动性抑制:如果借贷市场不完善和个人未来收入不确定,就会使人们的消费计划受到流动性抑制。表现在限制家庭借钱超前消费,其结果是推迟消费并增加了储蓄。
25.区间论:区间论就是指由于受技术上所能达到的精确度的限制,中央银行在确定货币供应增长率时,从一个具体数值变为一个特定范围,目的是为对来自各方面的干扰提供一个“缓冲”地带。
26.渠道效应:在发展中国家,货币与实际资本之间在相当范围内是同方向增减的。它们是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相辅品。正是这种互补性,使货币成为投资的一种渠道,资本积累就可以通过这条渠道而发生,当货币需求增加时,实质资本生产率也会相应提高。货币与实际资本之间的这种关系就被称为渠道效应。
27.金融作用力:它主要是指金融对整体经济运作和经济发展的作用能力,一般通过对总体经济活动和经济总量的影响及其作用程度体现出来。社会政策:由新剑桥学派提出,是一种改造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使之合理化和均等化的政策,用以治理通货膨胀。
28.风险升水:由违约风险产生的利率差额叫风险升水,其含义是指人们为持有某种风险债券所需要获得的额外利息。
29.北欧模型:由瑞典学派经济学家提出的,用以研究经济开放型小国的通货膨胀问题的模型,该模型强调的是结构因素在通货膨胀中的作用,着重分析的是一个开放型经济的小国如何受到世界通货膨胀的影响而引起国内通货膨胀的问题
30.交易动机:是指人们为了应付日常的商品交易而需要持有货币的动机。
31.心理预期:心理预期是预期理论的一种,它的主要参数是人们的心理因素,例如根据人们的嗜好、兴趣、习惯来预期未来的变化。它是一种无规律无理性的预期。32.萨伊定律:萨伊认为货币本身没有价值,其价值只在于能用以购买商品,所以卖出商品得到货币不应该长期保存而是用以购买他物,因此,供给会自动创造需求。
简答题
1、凯恩斯认为现代货币具有哪些特征?
货币的生产弹性等于零;货币的替换弹性近似于零,或几乎等于零;货币具有周转灵活性且保藏费用低的特点。
2、新剑桥学派认为控制利率的渠道有哪些?
不是单纯地通过变动货币供应量这一条渠道,主要有:制定官方利率;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吞吐货币供应量;中央银行通过变动国家债务的结构调控市场利率的结构。
3、简述资产选择理论的主要内容。
资产选择理论是托宾对凯恩斯投机性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
托宾把资产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债务为代表的既有收益也有风险的风险性资产;另一类是以货币为代表的没有收益也没有风险的安全性资产。收益的正效用随着收益的增加而递减,风险的负效用随风险的增加而增加。
人们总是根据效用最大化原则在两者之间进行选择。人们为了既能得到收益的正效用,又不致使风险的负效用太大,需要同时持有货币和债券,两者在量上组合的依据是最后增加的那张债券所带来风险负效用与收入正效用的代数和等于零,因此此时总效用达到最大化。
4、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信贷配给说的主要观点和政策意义。
主要观点:在不完全信息的信贷市场上,银行依据利率的激励效应和选择效应,为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往往以低于市场均衡利率的最优利率贷款,同时以配给方式部分满足市场对贷款的需求。实行信贷配给时,银行优先给那些资信度高的借款者贷款,限制或不给高风险借款者贷款,这是银行理性行事的结果,不是国家的产物。政策意义: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重心不能惟一地定位在利率指标上,信贷配给应该成为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另一渠道。
5、现代凯恩斯学派对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三动机说: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其中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形成的货币需求是收入的递增函数,投机动机形成的货币需求是利率的递减函数。
新剑桥学派沿袭和采用了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动机的分析方法,并随着经济的发展,将三动机说扩展为七动机说,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动机——政府需求扩张动机。
新古典综合派修正、发展了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平方根定律、立方根定律和资产选择理论分别修正了凯恩斯的交易性、预防性和投机性货币需求。
平方根定律、立方根定律和资产选 择理论的主要观点或结论。
6、简述哈耶克中立货币说的主要内容。
货币的变动影响经济的变动;货币保持中立时对经济的影响最小从而对经济最有利;保持货币中立的首要条件是货币供应的总流量保持不变;货币是否保持中立的标志是货币供应量是否稳定。
7、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理论的特点是什么?
①强调工资和价格的粘性而非完全刚性,并试图对这种粘性从微观的角度进行合理的解释,在此基础上说明非自愿失业、普遍生产过剩的可能性以及政府经济政策的作用。② 强调并从微观角度入手阐明了市场机制的不完善性,说明了企业的最优定价行为及其宏观经济含义。③强调政府干预经济的必要性。
8、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经济政策主张的特点是什么?
在坚持国家干预的政策取向下,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政策主张的特点是:①温和性。②适度性。③原则性。
9、瑞典学派认为通货膨胀的国际传导途径有哪些?
通货膨胀的国际传递途径主要有五条:①价格传递,指国际市场价格变动对国内商品价格变动的传递;②部门传递。在商品市场上、劳动市场上,在收入的竞争中,都可带动商品价格。③需求传递;其他国家若存在过度需求,就会刺激本国出口部门的繁荣和出口量的上升,经过外贸乘数的作用,使国内收入增加,需求扩大,导致国内价格水平上涨。④货币传递,当对外贸易出现顺差时,国外货币和资产将流入国内,增加了国内货币量;⑤预期传递。国际市场上工资和价格发生波动,会对人们的预期产生影响,使通货膨胀传递到国内来。
10、简述弗里德曼和凯恩斯在货币传导机制理论上的分歧?
①凯恩斯认为,货币供应量变化后对国民收入有实质性影响,货币是非中性的;弗里德曼则认为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只能在短期内影响实际产出,从长期来看,货币是中性的。②凯恩斯注重狭义的市场资产和市场利率,它的传递渠道主要是货币市场上金融资产的调整;弗里德曼认为应该考虑广义的资产和利息,传导途径可以在货币市场和商品市场同时进行,通过物价的普通上涨吸收过多的货币。③凯恩斯非常重视利率的作用,认为利率是传导机制的中心环节;弗里德曼则重视收入之处在传导中的作用。
11、供给学派的理论要点有哪些?
①复活“供给自创需求”的萨伊定律;②力主市场经济,反对政府干预;③通过减税刺激投资,增加供给;④重视智力投资,反对过多的社会福利;⑤主要控制货币,反对通货膨胀。
12、简述经济货币化程度对货币政策影响?
①货币化程度对于确定适度货币供应量是一个有切实意义的变量。②货币化程度将引起人们持有货币的交易动机、谨慎动机和投机动机的增长,从而引起相应形式现金余额的增长。③货币支付对实物工资、租金、利息、税收和其他消费者支付的替代,显然会增加货币的交易余额。④在经济关系复杂程度低,新近货币化的部门中,货币流通速度低于原来已经货币化的部门。由此,即使其他情况不变,一国货币化比率增长,将使整个货币流通速度放慢。
13、影响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的基本因素主要有哪些?
①新发行金融工具比率;②金融相关比率;③金融机构的多样化;④金融体制的渗透;⑤外国银行的作用。
14、凯恩斯所描述的货币投机需求的特征是什么?
货币需求难以预测。货币主要充当贮藏财富的手段。对利率极为敏感。是现行利率的递减函数。
15、简述凯恩斯理论模式中的货币量变动对物价影响的传导机制。
货币量变动后引起利率的变动。利率变动后引起投资规模的变化。投资规模变动后引起就业、产量和收入的变化。就业、产量和收入变动后引起生产成本的变动。生产成本的变动引起物价的变动。
16、为什么新剑桥学派认为利率对经济的调节作用是有限的? 利率不足以控制有效需求;利率的调节作用并不能使物价保持稳定;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要受国际影响。
17、在IS—LM模型中影响两市场均衡的因素是什么? 资本边际效率;消费倾向;货币供给量;货币需求量。
18、储蓄生命周期说的政策意义是什么?
①必须实施稳定的货币政策,才能稳定储蓄;②财政政策方面,将对本期收入征税改为对消费征税;在财政预算上必须坚持代与代之间的公平原则;采用周期平衡预算;③必须采取许多政策措施的配合。
19、哈耶克认为通货膨胀的原因和根治措施是什么?
货币数量过多是形成通货膨胀的唯一原因,其产生于:①执政者把发行货币看作是力量的象征②政府垄断货币发行为执政者任意增发货币提供了条件③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论为政府的货币发行提供了错误的理论基础。根治措施:坚决停止货币数量的增长,重建市场是唯一选择①首要的是停止货币数量的增长②改造相对价格和工资体系③改造货币制度 20、弗莱堡学派认为货币目标公布制的优越性有哪些?
①表明中央银行防止通货膨胀的坚定决心;②有效防止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有利于巩固社会伙伴关系;③有利于协调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等其他经济政策的关系;④为各经济单位安排下一的经济活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数据;⑤把中央银行的行为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
21、社会市场经济中主要的融资方式有哪些?
1)通过自由市场筹集资金;①银行信贷融资②发行有价证券融资,包括股票融资和债券融资;2)通过提高物价的方法筹集资金;3)政府通过增发货币和增加税收的办法筹集资金。
22、北欧模型的主要论点是什么?
①固定汇率和世界性通货膨胀的条件下,当世界市场价格上涨时,开放部门产品的价格也随之上涨,其上涨幅度主要取决于世界通货膨胀率;②开放部门上升的产品价格经固定汇率转化为本国的货币价格,假定开放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是外生给定的,在收入分配不变的前提下,开放部门的价格上涨率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一起共同决定开放部门的货币工资增长率;③由于存在全国统一的劳工市场,在开放部门和非开放部门的货币工资率之间存在着一种“溢出效应”的关系,从而保持开放部门和非开放部门实际的货币工资比率结构不变;④非开放部门的货币工资增长后,使企业家的生产成本上升,为了保持固定的利润比率不变,他们就会结合本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增长情况,决定其产品(劳务)的价格上涨率;⑤国内的通货膨胀率等于开放部门和非开放部门通货膨胀率的加权平均数。
23、为什么弗里德曼认为货币政策的最佳中介指标应该是货币供应量?
①货币供应量在经济生活中具有极端重要性; ②中央银行作为管理和调控货币的机构,其货币政策的目标就是稳定货币,在货币需求本身具有稳定性时,只要稳定货币供应量,货币就能稳定;③中央银行可以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来控制货币供应量;④货币供应量可以明确地反映出货币政策的松紧。
24、供给学派对治理通货膨胀提出了什么政策措施?
①治理通货膨胀的治本之方在于增加生产和供给;②减税以提高人们储蓄和投资的能力与积极性;③恢复金本位制,限制货币发行,以稳定币值;④削减政府开支,平衡预算;⑤主要控制货币,反对通货膨胀。
25、合理预期学派认为人们可以产生合理预期的依据有哪些?
①在当代信息社会中,人们可以而且能够作出合理预期;②公众根据合理预期指导自己的行为,能使市场机制发挥最充分的作用;③公众的预期比政府更合理、更灵敏、更准确;④众的预期行为和预防措施可以抵消政府的政策效果。
26.试分析供给学派的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对我国目前经济政策的借鉴意义 ① 复活“供给自创需求”的萨伊定律; ② 力主市场经济,反对政府干预;③ 通过减税刺激投资,增加供给;
④ 重视智力投资,反对过多的社会福利; ⑤ 主要控制货币,反对通货膨胀。
26、文特劳布的公共权力动机货币需求的特点是什么?
答:因为政府干预经济时需要一定的货币量所引起的货币需求称之为公共权力动机。(1)形成独立的货币流通范围(2)主要取决于政府的经济政策
(3)对经济的影响及其波及是不固定的
27、在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和中介指标的选取上新老凯恩斯主义有何异同? 答:(1)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确定方面,两派基本一致,认为应该放在稳定物价何实现经济增长上
(2)在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取方面,原凯恩斯主义主张放在利率上;新凯恩斯主义主张利率和信贷配给量的增长率并重。
28、新古典综合派为什么将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主要中介目标? 答:(1)利率是微观经济活动的重要调节器(2)利率是连接宏观和微观经济的纽带(3)利率是衡量经济态势的最佳指标
(4)中央银行的中介目标是实际利率而不是名义利率
6、试分析新剑桥学派认为利率对经济的调节作用及其原因? 答:新剑桥学派认为利率对经济的调节作用是有限的。(1)利率不足以控制有效需求
(2)利率的调节作用并不能使物价保持稳定(3)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要受国际影响
29、凯恩斯认为储蓄对于经济有何影响? 答:(1)当投资不依赖于收入时,储蓄对国民收入的影响不大。(2)当投资依赖于收入时,储蓄增加会减少国民收入。
(3)在利率提高的情况下再增加储蓄,对投资和国民收入的收缩性影响是很大的。
(4)凯恩斯认为储蓄是否有利于主要取决于是否影响投资。30、货币学派货币政策“单一规则”内涵主要有哪些要点? 答:(1)所谓“单一规则”,就是公开宣布并长期采用一个固定不变的货币供应增长率。它的内涵主要有:
(2)公开宣布,其目的是告示于众,减轻人们心理上的不安定感,同时也将货币当局的行为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
(3)长期采用,其意图在于消除频繁的相机抉择变动引起的经济波动,避免因人为因素导致的错误决策给经济造成的扰乱,并可以消除时滞效应中不同时期的不同反映。(4)固定货币供应增长率,以利于加强货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并以其自身的稳定性抵御来自其他方面的干扰。
31、利率的激励效应与选择效应的影响是什么? 答:(1)利率的激励效应是指利率的高低能改变借款者对待风险的态度。它使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的银行在确定贷款利率水平时,必然要考虑利率水平的高低对借款者行为 的影响。
(2)利率的选择具有正反两个方向。当利率的正向选择效应超过利率的反向选择效应时,银行收益随利率的提高而增加;反之,银行的收益将随利率的提高而下降。论述题
1、凯恩斯主义的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和政策主张是什么?
①凯恩斯主义的理论体系以解决就业问题为中心,而就业理论的逻辑起点是有效需求原理。其基本观点是:社会 的就业量取决于有效需求。②凯恩斯进一步认为,由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构成的有效需求,其大小主要取决于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流动偏好三大基本心理因素以及货币数量。③总之,凯恩斯认为,由于存在“三大基本心理规律”,从而既引起消费需求不足,又引起投资需求不足,使得总需求小于总供给,形成有效需求不足,导致了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和失业,这是无法通过市场价格机制调节的。他进一步否定了通过利率的自动调节必然使储蓄全部转化为投资的理论,认为利率并不是取决于储蓄与投资,而是取决于流动偏好(货币的需求)和货币数量(货币的供给),储蓄与投资只能通过总收入的变化来达到平衡。④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使得消费需求不足,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和人们对货币的流动偏好引起投资需求不足,造成有效需求不足,形成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解决就业和复兴经济的最好办法是政府干预经济,采取赤字财政政策和膨胀性货币政策来扩大政府开支,降低利率,从而刺激消费,增加投资,以提高有效需求,实现充分就业。
2、文特劳布的货币需求七动机与凯恩斯的三动机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
文特劳布的货币需求七动机的内容:1)产出流量动机;2)货币——工资动机;3)金融流量动机;4)预防和投机动机;5)还款和资本化融资动机;6)弥补通货膨胀损失的动机;7)政府需求扩张动机。
凯恩斯的三动机的内容:1)交易动机;2)预防动机;3)投机动机。
联系主要表现在它是在凯恩斯三动机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并包括了凯恩斯的三个货币需求动机,在分析方法上也采用了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动机分析方法,对人们为什么需要货币的不同动机分别进行讨论,在此基础上再将相近动机形成的货币需求进行分类,研究它们不同的特征以及影响所在。
区别:主要在于一是论述的角度不同,文特劳布的七动机说从现实经济中经常存在的现象入手进行分析,更为关注货币需求与商品市场、货币市场的关系;二是货币需求七动机说提出了一个凯恩斯没有分析过的动机,即政府的货币需求动机,这个动机的提出与分析对于解释当代西方国家普遍实行不同程度政府干预的情况下,货币需求的变动及其影响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3、论述新剑桥学派的借贷资金论要点。
1)新剑桥学派提出了借贷资金论,认为利率水平取决于借贷资金的供求,借贷资金的供求既有实物市场的因素:储蓄和投资,又有货币市场的因素;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既有存量又有流量,是存量与流量的统一。利率与借贷资金的供给呈同方向的变动关系,与借贷资金的需求呈反方向的变动关系。中央银行对利率的控制能力是有限的,利率对经济的作用也是有限的,它不是一个万能的政策工具。
2)借贷资金的供应与需求。借贷资金的供应主要有①当前储蓄;②出售固定资产的收入;③窖藏现金的启用;④银行体系创造的新增货币量。借贷资金的需求主要有①当前投资;②固定资产的重置与更新;③新增的窖藏现金量。
3)利率的决定与变动。利率由借贷资金的总供给曲线FS和总需求曲线Fd的均衡点决定。
4、工资粘性和价格粘性与货币非中性是何关系?
工资具有粘性,两个主要原因:合同的长期性和合同的交错签订。
1)当工资具有粘性时,货币是非中性的。只要存在工资的粘性,货币量变动后,产量、就业量等实际变量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动,货币就是非中性的。
2)价格粘性的三种学说:菜单成本说:经济中的垄断企业是价格的决策者,能够选择价格,而菜单成本的存在阻滞了企业调整价格,所以价格具有粘性;交错价格调整论:该理论认为,与工资交错调整一样,经济中的价格调整也是交错进行的;投入产出关联论:这种理论认为,在现代经济中,由于生产力的提高和分工的发展,企业之间的投入产出日益紧密和复杂,任何一个企业的生产都不可能单独进行。企业最佳的行事方式是根据有直接要素供给关系的企业所提供的信息调整价格。3)当价格具有粘性时,货币是非中性的。货币量变动后,企业不改变价格而变动产量,导致经济的大幅波动,货币是非中性的,至少在短期内是这样。
5、弗莱堡学派为什么认为人民股票是最优的筹资方式?
1)人民股票是指能够吸引全体人民都能购买的小面额股票。这种股票的发行一般有三种情况:①原有私营企业发行股票以扩充资本;②政府通过发行人民股票把国营企业转为私有制;③发行人民筹集资本新建股份制企业。
2)人民股票对于个人的意义。对于个人来说,购买人民股票是最优的储蓄形式,也是改变自身社会地位的有效途径。
3)发行人民股票对于企业的意义。对于企业来说,由于股票筹资的成本较低,还可以作为企业的长期资本,是一种理想的筹资方式,更重要的是发行人民股票可以改善劳资关系。4)发行人民股票对于国家的意义:对于国家来说,通过发行人民股票,可以获得双重效果。一重效果是能顺利实现国有企业私有化和财富的公平分配;第二重效果是指能有效的筹集国家资金。
6、新古典综合派的主要论点和理论依据。
新古典综合派将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学派倡导的以价格分析为中心的微观理论与凯恩斯的以总量分为核心的宏观经济理论结合在一起,在许多方面突破、发展了凯恩斯的货币金融理论。
1)供应理论方面,新古典综合派在复杂乘数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同于凯恩斯外生货币供应论的内生货币供应论,他们认为货币供应量是由经济体系内诸多变量决定并影响经济运行的内生变量,货币供应量的多少是由中央银行、金融机构、企业和公众的行为共同决定的,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的控制是相对的。
2)在货币需求理论方面,新古典综合派提出的鲍莫尔模型、惠伦模型和托宾模型发展了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鲍莫尔模型、惠伦模型分别修正了凯恩斯关于交易性货币需求和预防性货币需求取决于收入而与利率无关的观点,模型论证了利率变化通过影响持币成本作用于交易性货币需求和预防性货币需求,并分别求证了两种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托宾模型认为在对未来预计不确定存在的情况下,人们为了达到总效用最大化,会随着利率的变动调整自己的资产组合行为,从而导致投机性货币需求的变动,所以利率和未来的不确定性对于投机性货币需求具有同等的重要性。
3)在利率理论方面,新古典综合派批判地吸收了凯恩斯货币供求决定和新剑桥学派的借贷资金论,又加入了国民收入这一因素,把国民收入放到货币市场与商品市场上,提出了著名的IS—LM曲线分析模型,从总体上说明利率是由储蓄、投资、货币需求、货币供给等因素的交互作用,并在国民收入的配合下决定的,精致、朴素的IS—LM模型成为现代西方经济学中占支配地位的利率决定理论。在研究利率决定的基础上,新古典综合派还从利率的风险与期限角度研究了利率的结构问题。
4)在储蓄理论方面,新古典综合派提出的储蓄生命周期论和储蓄与经济增长理论的在西方经济学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储蓄生命周期论将储蓄与终生收入和个人的生命周期紧密联系在一起,富有创见地探讨了影响个人储蓄行为的各种因素,并相应地提出了政策性建议。储蓄与经济增长理论试图从动态经济学角度研究储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以哈罗德的实物经济增长理论和托宾的货币经济增长理论为典型代表。
5)在通货膨胀理论方面,新古典综合派提出了需求拉上说和成本推动说,用来解释通货膨胀的成因。需求拉上说认为,是因为各国政府采用了膨胀性的财政货币政策,造成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形成膨胀性缺口,牵动物价上涨,导致通货膨胀。成本推动说认为,在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工会组织和雇主协会人为地提高各种供给方面因素的价格,引起成本上升,从而导致物价普遍上涨。
6)在货币政策理论方面,新古典综合派提出了多重目标论,利率中介指标论和货币政策资产传导论。多重目标论认为,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应该包括稳定币值,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四大目标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和冲突,难以同时实现,这就要求中央银行在实施货币政策时,或者统筹兼顾,力求协调;或者视经济形势的需要突出重点,权衡主次,这便是相机抉择。利率中介指标论认为,中央银行应该也可以把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因为利率是微观经济活动的重要调节器,是连接宏观和微观经济的纽带,是衡量经济态势的最佳指标。托宾则采用一般均衡的分析方法,从资产的价值与结构变动的角度来分析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7、哈耶克的货币非国家化理论主要内容是什么?
哈耶克认为,政府凭借权力垄断了货币发行权,扼杀了私人银行提供自由货币的可能性,并明文剥夺了私人银行发行货币的权力,这就给经济危机和通货膨胀带来了可能。哈耶克的设想是,一旦打破政府发行货币的垄断权,允许私人银行发行竞争性的自由货币,这些私人银行为获得公众的信任并能全部承担起发行责任,必定会慎重行事,各个发行货 币的银行会自行限制其货币发行量,主动维持货币价值,从而保证市场机制能够充分发挥作用,维护经济的稳定发展。哈耶克对货币非国家化的设想作了三点分析: 1)允许私人银行发行货币,并不会形成货币种类的无限增加。
竞争结果使真正能流通使用的只是几家信誉卓著的大银行发行的货币。对于发行货币的银行来说,必须控制货币发行量,维持币值稳定,保持足够的储备,以应付所需的各种支付,否则,其他不发行货币的银行和公众就不会选用它所发行的货币了。
2)许私人银行发行货币将会从根本上引起商业银行业务政策的重大政策。发行银行承担着支票结算的责任,它们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原来依赖于国家中央银行的做法,而加强对流动性较少的各种资产的管理。
3)实行货币非国家化的首要步骤是向公众进行自由货币的宣传。通过宣传和舆论,使公众了解到通货膨胀、失业、经济动荡的根源都在于政府对货币发行的垄断,认识到货币非国家化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最为理的货币制度,消除对私人银行发行货币的疑虑和误解,使他们从切身利益出发,去努力争取并采取积极配合的态度。因此,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和教育工作,就能为实现货币非国家化清扫障碍,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
8、简述凯恩斯理论模式中的货币量变动对物价影响的传导机制。
在凯恩斯的理论模式里,货币量变动对于物价影响的传导机制是一个复杂的,多环节的因果关系链条,他将这种因果关系链条概括为以下五个环节:第一环节:货币量变动后引起利率的变动。第二环节:利率变动后引起投资规模的变化,其规模变化的大小主要视资本边际效率而言。第三环节:投资规模变动后引起就业、产量和收入的变化。第四环节:就业、产量和收入变动后引起生产成本的变动。第五环节:生产成本的变动引起物价的变动。
9、评述凯恩斯货币供应理论。凯恩斯货币供应理论包括:
1)外生货币论。凯恩斯认为,货币供应是中央银行控制的外生变量,它的变化影响着经济运行,但自身却不受经济因素的制约。2)货币供应量渠道。凯恩斯认为,公开市场业务是中央银行增加或减少货币供应量的主要渠道。
3)货币供应量变动的影响。凯恩斯认为,变动货币供应量所产生的直接效果是利率的波动,而不是旧货币数量说认为的货币量变动的直接结果是物价的波动。
10、从瑞典学派中关于利率与经济运行的关系的论述,分析我国应该如何发挥利率的作用? 1)瑞典学派理论中对利率在经济运行的决定性作用的分析;
这种决定性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利率决定了企业的生产和投资规模。企业如果要扩大生产或投资规模,在其资金来源中,利率构成投资的成本,而利率是关键。利率与投资成本成正比,与投资量成反比。高利率因加大投资成本,致使投资量下降,缩小企业生产和投资规模,使经济处于收缩状态。反之,低利率减少投资成本,使投资量上升,使企业生产和投资规模扩大,经济处于扩张状态。②利率对居民消费和储蓄行为的影响。由于利率是储蓄者提供生息资产的收益,当货币利率较高时,生息资产的收益提高,即期消费的机会成本加大,居民就会一方面减少即期消费,增加储蓄量;另一方面减少手持现金量,增加生息资产的供给;当货币利率较低时,情形正相反,有利于减少储蓄,扩大消费。③利率对政府筹资行为的作用。瑞典学派把举债作为政府筹资的最佳渠道。这样,利率的高低就决定了政府筹资成本的大小。如果市场利率上升,政府只能响应提高政府债券的利率,否则不足以吸引居民和企业购买国家的各种债券,这将意味着政府举债的成本增大。当利率高到一定水平使政府难以支付高昂的筹资成本时,也会把政府“逼”到通货膨胀的道路上去。④利率对国际经济活动的影响。利率的边将影响该国对外经济活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进出口的影响;二是对资本输出输入的影响。当利率水平较高时,出口量减少,容易引起对外贸易的逆差。在国内利率高于世界市场利率时,较高的收益将吸引外国投资者,诱使外国资本大量输入国内;沉重的还本付息负担还会造成新的国际收支逆差。同样,若利率水平过低,则会出现大量的资本流失,出现资本项目的逆差。
可见,利率通过对上述部门经济行为的影响,对经济运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引起生产、消费、投资、储蓄、进出口等变化的重要原因,是导致经济扩张或收缩的主要因素。因此,货币政策的重点应该放在对利率的的、调节上,通过调节利率来影响国民经济的运行。2)我国当前经济运行中利率作用的发挥程度。3)理论联系实际。
11、论述北欧模型的主要内容与结论?
1)北欧模型的研究对象及其特征。北欧模型强调的是结构因素在通货膨胀中的作用,着重分析的是一个开放型经济的小国如何受世界通货膨胀的影响而引起国内通货膨胀的问题。此模型具有开放性和结构性通货膨胀模式的特征。北欧模型具有开放性和结构性通货膨胀模式的特征。
2)北欧模型的主要内容。北欧模型表明,经济开放型小国的通货膨胀率是由外生变量和部门结构共同决定的。非开放部门在总支出中所占的份额越大,国内通货膨胀对世界通货膨胀的离差就越大,因此,尽管世界通货膨胀率是统一的,但由于各国开放部门和非开放部门所占的比重不同,各部门劳动生产率增长率不同,导致国歌通货膨胀率存在着差异。3)北欧模型的主要论点:
①在固定汇率和世界性通货膨胀的条件下,当世界市场价格上涨时,开放部门产品的价格也随之而上涨,其上涨幅度主要取决于世界通货膨胀率。
②开放部门上升的产品价格经固定汇率转化为本国的货币价格,在收入分配不变的前提下,开放部门的价格上涨率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一起共同决定开放部门的货币工资增长率。
③由于存在全国统一的劳工市场,在开放部门和非开放部门的货币工资率之间存在着一种“溢出效应”,非开放部门的货币工资按与开放部门的货币工资相同的增长比率增长,从而保持开放部门与非开放部门实际的货币工资比率结构不变。
④非开放部门的货币工资增长后,使企业家的生产成本上升,为了保持固定的利润比率不变,他们就会结合本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增长情况,决定其产品(劳务)的价格上涨率。⑤国内的通货膨胀率等于开放部门和非开放部门通货膨胀率的加权平均数。
4)北欧模型的结论是:经济开放型小国的通货膨胀率是由外生变量(世界市场通货膨胀率、本国两大部门劳动生产率增长率)和部门结构(本国两大部门在经济中所占比重)共同决定的,非开放部门在总支出中所占的份额越大,国内通货膨胀对世界通货膨胀的离差就越大。因此,尽管世界市场通货膨胀率是统一的,但由于各国开放部门和非开放部门所占的比重不同,各部门劳动生产率增长率不同,导致各国通货膨胀存在着具体差异。
12、为什么新剑桥学派认为利率对经济的调节作用是有限的?
其原因有三:第一,虽然利率对投资有一定的影响,但它不足以控制有效需求。第二,利率的调节作用并不能使物价保持稳定。第三,在当今国际经济趋于一体化的情况下,一个国家的利率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国际性影响的,因此,一个国家不能随意地、无限制地通过变动利率来调节经济,否则回影响该国的进出口贸易和资本流动,最后影响国际收支的均衡。总之,新剑桥学派认为,虽然一个国家的中央银行对该国利率有较强的控制能力,但这种控制能力不是绝对的,也不是无限的。
13、论述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的内容、主要特征和政策含义?
1)弗里德曼货币需求函数的主要内容。弗里德曼对影响货币需求的三类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①收入或财富成为货币需求的限制因素。②货币与其他资产的预期报酬率。物价上涨越快,持币的机成本越高,对货币的需求越少,物价变动率是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之一。③对于个人或企业来说,持有货币既可以用于日常交易的支付,又可以应付不测之需,还可以抓住获利的机会,这就是货币所提供的效用。
2)弗里德曼货币需求函数的主要特点,具备这个特点的理由。弗里德曼认为,货币需求函数的主要特点是该函数的稳定性。理由有三:①影响货币供给和需求的因素相互独立。②在函数式的变量中,有些自身就具备相对的稳定性(如U、W),有些只在很少情况下才影响货币需求(1/P dp/dt),因而它们不会破坏货币需求函数的稳定性。货币需求函数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收入与利率。③货币需求函数的倒数——货币流通速度基本上是一个稳定的函数。弗里德曼认为:从实证来看,货币流通速度有一定的稳定性和规则性。货币流通速度本身的数值并不是一个常数,货币流通速度是一个稳定的函数,有规律可循。3)弗里德曼货币需求函数的政策意义。弗里德曼指出:“货币论者不但认为货币需求函数有稳定性,还认为它在决定对整个经济社会分析中具有重要性的变数(如货币收入或价格水平)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这是由于货币收入或价格水平都是货币需求函数和货币供给函数相互作用的结果,论证并强调货币需求函数具有稳定性,其目的在于说明货币对于总体经济的影响主要来自货币供应方面。
14、论述供给学派关于税率对储蓄和投资影响的分析?
(一)、税率对储蓄的影响,不只是笼统地受收入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还要受到税率的影响。因为储蓄一方面受制于可支配收入,另一方面受储蓄率的影响,而这两方面都与税 率有关,税率对储蓄在这两方面都有重要影响:
1)税率对储蓄数量的影响。主要通过可只支配收入的变化产生的。高税率直接减少可支配收入,将削弱们的储蓄能力;而减税则通过提高可支配收入扩大了储蓄基数,增加了人们的储蓄能力,从而增加储蓄的数量。因此,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税率变化与储蓄数量的变化成反比。
2)税率对储蓄率的影响。主要通过可只支配收入的变化产生的。高税率直接减少可支配收入,将削弱人们的储蓄能力;而减税则通过提高可支配收入扩大了储蓄基数,增加了人们的储蓄能力,从而增加储蓄的数量。因此,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税率变化与储蓄数量的变化成反比。税率对投资的影响
3)税率对储蓄规模的影响。税率对投资的影响:由于税率的高低直接增减投资者的可支配收益,高税率使投资者的可支配收益下降,挫伤投资的积极性。因此,即使利率不变,只要降低税率,同样具有提高投资的作用。特别是减税后,当长期储蓄率开始上升,必然减轻利率对于投资的压力,所以减税对于投资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税率对投资的影响;由于税率的高低直接增减投资者的可支配收益,高税率使投资者的可支配收益下降,挫伤投资的积极性。因此,即使利率不变,只要降低税率,同样具有提高投资的作用。特别是减税后,当长期储蓄率开始上升,必然减轻利率对于投资的压力,所以减税对于投资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税率对储蓄和投资规模的影响。储蓄不仅在总量上是投资的基础,而且在配置上也成为投资的条件。货币稳定和降低税率是实现储蓄和投资有效配置的重要条件。货币稳定意味着发生不可预期的通货膨胀的减少,减税意味着改善长期赢利条件。当这些政策付诸于实行时,有形资产和易转手资产就会加快转向股票和债券,储蓄和投资的结构配置也就趋向合理。
(四)、税率对储蓄和投资作用的时滞效应。税率对储蓄和投资作用的时滞效应:减税能够增加储蓄量并提高其配置效果、鼓励投资并为之提供丰富的资金来源,这种效果不是与减税的实施同步产生的,从减税实施到效果显现之间存在着时滞。
15、述合理预期学派的通货膨胀理论及其政策意义?
1)合理预期与菲力普斯曲线。在通货膨胀和失业关系问题上,合理预期学派认为,菲力普斯曲线根本不存在,充分预期到的通货膨胀对实际就业量不产生任何影响,如果政府长期实施通货膨胀政策,在公众的合理预期作用下,不但失业率不会下降,反而会加速通货膨胀。
2)预期通货膨胀理论。合理预期学派认为,在当代各国发生的通货膨胀中,预期通货膨胀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类型。出现预期通货膨胀的原因是因为公众预期行为的提前性所致。由于政府在战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推行膨胀性政策来干预经济,形成“通货膨胀——预期形成——通货膨胀”的恶性循环。这样,由以往通货膨胀造成的预期,又成为以后通货膨胀的原因,或者说,对通货膨胀的预期,本身就成为通货膨胀的成因。这种预期通货膨胀的根源在于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如果政府继续奉行膨胀性政策,必将加剧预期通货膨胀的激烈程度。
3)通货膨胀理论的政策意义。合理预期学派强硬地反对政府干预经济的理论和政策,力主经济自由主义。他们认为市场机制是最理想的社会经济运行机制,人们的合理预期能使市场经济日趋完善和自动出清。政府对市场经济的过多干预,不仅扰乱市场信息,破坏市场机制,而且强化了公众的防范心理,迫使他们采取过分的防范措施,反而引起整个经济体系的混乱。预期通货膨胀的出现就是明证。
4)合理预期学派的货币政策主张。合理预期学派认为,最明智的货币政策就是公开宣布一个固定不变的货币供应增长率,长期坚持实行,取信于民。
16、凯恩斯为什么主张用通货膨胀的办法刺激资本主义经济?
凯恩斯不同意任何货币数量的增加都具有通货膨胀的观点。认为不能把通货膨胀仅仅解释为物价上涨,因为影响物价波动的因素很多,主要有成本单位和就业量。而货币数量的增加是否具有通货膨胀性,则要视经济体系是否达到充分就业而定。凯恩斯认为货币数量增加后,在充分就业这个最后分界点的前后,其膨胀效果的程度不一。一般有两种情况:(1)在达到充分就业分界点以前,货币量增加后,就业量随有效需求的增加而增加,也使物价逐渐上涨,但物价上涨幅度小于货币量增加的幅度,此时出现的是“半通货膨胀”;(2)在达到充分就业点以后,货币量增加产生了显著的膨胀性效果,此时物价水平随货币数量同比例地增加。在现实经济社会中,非充分就业是常态,因此,增加货币数量只会出现利多弊少的半通货膨胀。政府可以利用膨胀性的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增加就业、产量和收入。
17、惠伦模型的结论是什么? 第一,最佳防御性货币余额的变化与货币支出分布的方差(S2),转换现金的手续费(C)和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利率r)呈立方根关系。第二,假定一种净支出的正态分布确定后,最佳预防性货币余额将随着收入和支出的平均额的立方根的变化而变化。第三,持币的机会成本取决于市场利率。
18、在IS—LM模型中影响两市场均衡的因素是什么?
汉森认为,影响两市场同时均衡的主要因素有四个:①资本边际效率的升降。在利率水平一定的情况下,若资本边际效率上升,企业家的预期收入增加,会刺激其扩大投资,增加生产,通过乘数作用使国民收入水平上升,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②消费倾向的增减。当消费倾向增加时,就提高了原有的投资乘数效应,使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同时,由于消费水平提高,增大了社会总需求,刺激新增投资。③货币供应量的增减。当货币需求一定时,货币供应量增加将使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原因是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应量主要通过公开市场进行操作。④货币需求的变动。当货币市场货币供应量不变而加大需求时,LM曲线向左上方移动,表明利率水平上升而国民收入下降。
19、储蓄生命周期说的政策意义是什么?
1、必须实施稳定的货币政策,才能稳定储蓄。货币政策不仅可以通过投资的渠道影响总需求,而且可以通过改变现有储蓄的实际购买力,直接而迅速地影响消费和储蓄,对总需求产生扩张或收缩性影响。
2、在财政政策方面,莫迪利亚尼根据储蓄生命周期说提出:第一,将对本期收入征税改为对消费征税。第二,在财政预算上必须坚持代与代之间的公平原则。第三,采用周期平衡预算。
3、政策的配合效果。莫迪利亚尼认为,增加储蓄不完全是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所能奏效的,还需要许多政策措施的配合。例如,发达国家应当适当削减过多的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险,使人们对退休后的生活有所顾虑,从而提高或保持工作期的储蓄率。20、哈耶克认为货币中立的条件和意义是什么?
1)哈耶克认为,要保持货币中立,最基本条件是保持货币数量固定不变。如何做到货币数量不变呢?他认为必须坚持刚性的货币制度,即货币发行有硬约束的货币制度,取消弹性货币制度。哈耶克认为弹性货币制度缺乏有效的约束,经常使货币发行量失去控制。但是,要真正做到货币中立,仅有这个基本条件是不够的,还需要有两个条件:一是自由价格制度,所有商品价格都能随供求状况而自动调整;二是人们用货币签订长期契约都建立在对未来价格预测比较准确的基础上。
2)意义主要在两方面:一是为人们提供一种理论分析的工具,帮助人们对货币经济中的问题进行研究时,把货币因素对于经济过程所起的作用隔离开来,即货币中立时和货币非中立时的情况不同;二是提供一个政策判断的标准,货币政策应该把货币中立作为目标,使货币在经济中不至于离开中立性太远,判断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标准,就是看它使货币接近中立的程度如何。越接近货币中立性,说明货币政策的实际效果越佳。
21、简述弗莱堡学派的货币供应原则。
1、货币供应的总原则。弗莱堡学派认为,货币供应的总原则应该是保证币值稳定。他们认为,稳定货币主要是指稳定币值,因为只有稳定币值才能稳定物价、稳定市场、稳定经济,因此稳定币值是社会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和基本条件。
2、货币供应的具体原则。第一,货币供应与社会生产能力相适应。一个国家的社会生产能力决定了该国能够生产出多少商品,由此决定了需要多少货币来进行交易,因此,以现价计算的社会生产能力除以货币流通速度,就是货币供应的最佳数量。第二,保持商品追逐货币的局面。他们认为,在商品和货币的对应关系上,如果货币量多,商品少,就会出现货币追逐商品的局面,表现为物价上涨,商品短缺,市场紧张。但若使货币量相对略少于商品,则形成商品追逐货币的局面,吸引商品源源不断地流入市场,通过公众所投的货币票来判断商品的优劣,以此来提高商品的质量和数量。
22、社会市场经济中主要的融资方式有哪些?
弗莱堡学派认为,在社会市场经济中的筹资主体是企业和政府,筹资资金的方式一般有三种:
①通过自由市场筹集资金。②通过提高物价的办法筹集资金。③政府通过增发货币和增加税收的办法筹集资金。
23、简述瑞典学派的理论中利率对物价影响的传导机制及其条件。
1)瑞典学派认为,利率对物价的影响是通过对个人名义收入、储蓄比例,消费品供给量等因素的影响来间接实现的,具体说来,有两个导链: ①利率通过影响人们的收入及其分配,从购买力上影响物价。②利率通过影响生产资源的再配置和商品的供给,从实物的数量和结构上影响物价。
2)利率影响物价的条件。第一,人们预期的滞后性和不完全性。第二,存在着闲置或同质的生产资源。第三,货币流量不变。三个条件在不同时期具备的程度不同,利率对物价影响的力度也会不等,因此,利率对物价的影响没有固定的比例关系。
24、论述弗莱堡学派关于金融控制的重点和手段。
1)金融控制的重点。弗莱堡学派认为,金融控制的主要和首要任务是贯彻货币政策,实现公布的货币供应目标,稳定和维护社会市场经济的货币环境。因此,金融控制的重点应该放在货币供应上,包括货币供应量和信贷总额。由于以中央银行货币量表示的货币供应增长率的变化牵制着信贷总额,所以,金融控制的关键在于货币供应增长率。2)金融控制的手段。通过间接控制信贷总额实现既定的货币供应增长率目标,这种间接控制的手段主要是:
①.利率手段。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以下三种利率:①再贴现率,即中央银行给予金融机构再贴现的利率。②短期放款利率,即中央银行向金融机构发放的指定证券为担保的短期贷款利率,称作“伦巴德业务”。③证券回购协议利率,即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与各金融机构签订证券回购协议时的利率。
②.流动性政策手段。其中最主要的有①通过调整法定准备金率,制约银行信贷扩张的能力。②通过改变再贴现的最高限额,限制银行贴现贷款的业务。③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影响银行的资产流动性比率,调节信贷规模,进而控制货币数量。
25、论述货币学派的货币供应理论及其政策意义。
①在货币学派的货币供应决定模型中,最著名的是弗里德曼——施瓦兹模型和卡甘模型,这两个模型都是建立在实证分析基础上并以方程式的形式表述的。1)弗里德曼——施瓦兹模型的货币供应决定模型。方程式表示为:M/H=C+D/C+R,从式中可见,决定货币供应量最主要是三个因素:高能货币H、商业银行的存款与准备金之比D/R、商业银行存款与公众持有的通货之比D/C。2)卡甘的货币供应决定模型。方程式表示为:M=H /(C/M + R/D-C/M * R/D),卡甘方程式表明:货币供应量的变动与高能货币成正比,与通货比率和准备金——存款比率成反比。
②在货币供应理论方面,货币学派认为,高能货币、存款——准备金比率、存款——通货比率是决定货币供应量的三个主要因素,在这三个因素中,高能货币的变化是广义货币供应量长期变化的重要原因,而高能货币是由中央银行的行为所决定的,中央银行完全可以通过变动高能货币对货币供应量进行调节,因此,货币供应量是中央银行可以控制的外生变量。
26、对比分析凯恩斯主义、货币学派以及合理预期学派在货币中性问题上的异同点。
1)凯恩斯主义认为,由于人们普遍存在着货币幻觉,注重货币的名义价值而忽视其实际价值,这样,政府增加货币供应量后,随着货币工资的增加,人们就会增加劳动力的供给,提高实际消费水平,由此出现刺激投资、扩大产量和就业量、增加收入等真实变量变化的效应,至少在短期内是如此。可见,货币是非中性的,名义货币量的变化可以影响实际经济变量。
2)货币学派从现代货币数量说出发,认为“货币最重要”,一切经济变量的变动都是与货币有关,货币数量是决定物价、产量和就业量的最主要因素,因此货币政策是最重要的政策,货币当局能够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来调节整个经济运行。
3)虽然在货币和货币政策问题上,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观点有分歧,争论不休,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在经济中,货币对于经济具有实质性重大作用,货币政策将对经济运行发挥实际的调节功能,因此,货币一般地不是中性的。
4)合理预期恰恰对这两派的共同点发表了迥异的观点。在合理预期假说中,货币被认为是中性的,它不可能对经济生活中的就业量、实际产量或实际收入产生实质性的影响,货币唯一能影响的只是名义变量。卢卡斯认为,由于公众的合理预期和预防性对策,名义变量的变动将对实际变量不发生任何作用,只有当货币数量突然而剧烈地变动,才能使人们的预期出现误差,从而对失业率、产量和收入等实际变量产生暂时的影响,但公众很快能从各种信息中察觉出来,并迅速地调整预期,一旦人们作出合理预期,这种短暂的影响也随之小时。因此,从长远来看,增发货币即便是突然的和一次性的,其效应仍将是中性的,因为它最终只能导致价格水平的提高,而一切实际变量随之将保持不变。
27、供给学派的理论要点有哪些?
1)复活“供给自创需求”的萨伊定律;2)力主市场经济,反对政府干预;3)通过减税刺激投资,增加供给;4)重视智力资本,反对过多社会福利;5)主张控制货币,反对通 货膨胀。
28、西方经济学中的预期理论主要有哪几种类型?
西方经济学中的预期理论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1)简单预期;2)外推预期;3)心理预期;4)调整预期;5)合理预期。
29、供给学派为什么把减税作为其政策主张的中心?
供给学派认为,供给能自动创造需求,但供给的大小取决于产量的多少,产量是各种生产要素投入的直接结果,而生产要素的投入取决于各种刺激,在所有的刺激中,税率的变动是最重要、最有效的的因素。高税率因减少人们的净收益而挫伤劳动热情,缩减储蓄,致使利率上升投资萎缩,生产增长缓慢,商品供给不足。而减税则具有与上相反的作用。供给学派认为减税不仅能将国民收入更多地积累在企业和个人的手里,用以扩大储蓄与投资,增加供给,而且也不会影响政府的税收收入。因为决定税收总额的因素不仅是税率的高低,更主要的是课税基数的大小。高税率不一定使税收额增加,却常因压抑了经济主体的活动而缩减了课税基数,反而使税收额减少。30、结合对经济货币化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谈谈我国应该如何加快经济货币化的进程。
①经济货币化的作用。西方学者认为,由于经济货币化的差别既表明了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也体现了货币在经济运行中的地位、作用及其职能发挥状况的优劣,货币化程度高,意味着社会产品均成为商品,其价值均通过货币来表现与衡量,商品和劳务均以货币为尺度进行分配,货币的作用范围大,渗透力、推动力和调节功能强;反则反之。因此,经济货币化对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场机制的运作具有重要作用。
②经济货币化的影响因素。大多数学者认为,其中有两个因素起支配作用:一是商品经济的发展程度。用商品化衡量商品经济发展程度是货币化的基础。二是货币金融的作用程度。货币化程度与金融的作用程度高度正相关。③我国应该如何加快经济货币化的进程。
31、结合金融深化论,谈谈我国应该如何加快金融改革,建立现代金融制度。
1)金融深化论的核心观点是:一个国家的金融体制与该国家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刺激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在政府放弃对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的过分干预,允许市场机制特别是利率机制自由运行的前提条件下,一方面健全的金融体系和活跃的金融市场能有效地动员社会闲散资金并向生产性投资转化,还能引导资金流向高效益的部门和地区;另一方面,经济的蓬勃发展,通过增加国民收入和提高各经济单位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又刺激了金融业的扩展,由此形成金融——经济发展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2)一个国家的金融深化的程度如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衡量:
①通货膨胀受到控制,实际利率为正数;②利率弹性大,金融资产吸引力强;③货币化程度稳定上升;④对外债和外援的依赖性下降;⑤汇率自由浮动,不存在黑市和倒卖;⑥多种层次多种类型的金融机构并存和竞争。
32、简述金融创新给金融和经济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
主要表现在:1)首先,金融创新使货币供求机制、总量和结构乃至特征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对金融云做和宏观调控影响重大。2)其次,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货币政策的决策、操作、传导及其效果,对货币政策的实施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3)金融风险有增无减,金融业的稳定性下降。4)金融市场出现过度投机和泡沫膨胀的不良倾向。
33、简述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1)金融发展通过提高储蓄和投资水平促进经济增长;
在现代经济增长中,储蓄与投资水平具有决东性作用,而要提高储蓄与投资水平又取决与金融结构和发展。在金融结构发展过程中,由于两个因素造成了储蓄与投资二者功能的分离并相应提高了储蓄与投资的水平:一是出现了金融工具;二是成立了金融机构并扩大了金融资产的范围。储蓄与投资职能的分离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主要是通过两个方面来完成:
①是通过金融工具促进储蓄想投资转化。②是通过一种特殊的社会分工来完成。2)金融发展通过提高资金配置效率促进经济增长。
与金融可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相对应,金融工具也可分为第一性证券和第二性证券。第一性证券与直接融资相关,是指又企业和政府直接发行的金融工具;第二性证券与间 接融资相关,是指由金融机构发行的金融工具。在两类证券中,对于储蓄者和投资者而言,第二性证券比第一性证券更为有利,表现在:①第二性证券比第一性证券具有更好的流动性②第二性证券比第一性证券有更好的可分性③金融机构在发行的第二性证券时还可以附带其他功能④第二性证券比第一性证券具有更大的安全性。
金融结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一方面通过第一性证券的直接融资;另一方面通过第二性证券的间接融资,因此以第一性和第二性证券构成的金融上层结构加速经济增长和提高经济效益的程度,视其促进促使资金导向最佳使用者的程度而定,就是说将资金投放于经济体系中能产生最高社会效益的地方。
34、新剑桥学派的货币需求七动机与凯恩斯的三动机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 文特劳布的货币需求七动机包括:
①产出流量动机;②货币——工资动机;③金融流量动机;④预防和投机动机;⑤还款和资本化融资动机;⑥弥补通货膨胀损失的动机;⑦政府需求扩张动机。凯恩斯的三动机包括:交易动机;预防动机;投机动机。
联系:七动机是在三动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并包括了凯恩斯的三个货币需求动机,在分析方法上也采用了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动机分析方法,对人们为什么需要货币的不同动机分别进行讨论,在此基础上再将相近动机形成的货币需求进行分类,研究它们不同的牲以及影响何在。
区别:一是论述的角度不同;文特劳布的七动机说从现实经济中经常存在的现象入手进行分析,更为关注货币需求与商品市场、货币市场的关系;
二是货币需求七动机提出了凯恩斯没有提出的政府货币需求动机。这个动机的提出与分析对于解释当代西方国家普遍衽不同程度政府干预的情况下,货币需求的变动及其影响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35、简述人民股票筹资方式优越性?
人民股票是指能够吸引全体人民都能购买的小面额股票。人民股票的最大特点是对本企业职工和低收入者给予俦和优惠,体现该股票的“人民性”。通过发行人民股票来筹资,对于个人、企业和国家都是最优选择,而且还有利于维护和稳定社会市场经济秩序。对于个人来说,购买人民股票是最优的储蓄形式,对于企业来说,由于股票筹资的成本较低,还可以作为企业的长期资本,是一种理想的筹资方式,发行人民股票对于国家的意义:能顺利实现国有企业私有化和财富的公平分配;能有效的筹集国家资金。
36、论述供给学派税率对储蓄和投资的作用理论?
供给学派认为在货币稳定的条件下,税率将对储蓄和投资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税率对储蓄数量的影响:主要通过可只支配收入的变化产生的。高税率直接减少可支配收入,将削弱人们的储蓄能力;而减税则通过提高可支配收入扩大了储蓄基数,增加了人们的储蓄能力,从而增加储蓄的数量。因此,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税率变化与储蓄数量的变化成反比。
税率对储蓄率的影响:在经济因素中,影响储蓄率变化的主要是消费倾向的大小和储蓄收益的多少。在其他情况不变时,税率与储蓄率成反比。高税率打击人们的储蓄意愿,降低储蓄率;而减税可以提高人们的资本净收入,使储蓄和投资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同时因加大了当前消费的成本,从而改变了人们的总支出构成,使可支配收入中的储蓄率上升。税率对投资的影响:由于税率的高低直接增减投资者的可支配收益,高税率使投资者的可支配收益下降,挫伤投资的积极性。因此,即使利率不变,只要降低税率,同样具有提高投资的作用。特别是减税后,当长期储蓄率开始上升,必然减轻利率对于投资的压力,所以减税对于投资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储蓄不仅在总量上是投资的基础,而且在配置上也成为投资的条件。货币稳定和降低税率是实现储蓄和投资有效配置的重要条件。货币稳定意味着发生不可预期的通货膨胀的减少,减税意味着改善长期赢利条件。当这些政策付诸于实行时,有形资产和易转手资产就会加快转向股票和债券,储蓄和投资的结构配置也就趋向合理。
税率对储蓄和投资作用的时滞效应:减税能够增加储蓄量并提高其配置效果、鼓励投资并为之提供丰富的资金来源,这种效果不是与减税的实施同步产生的,从减税实施到效果显现之间存在着时滞。
37、论述合理预期学派的通货膨胀理论及其政策意义?
A、合理预期与菲力普斯曲线
B、预期通货膨胀理论;C、通货膨胀理论的政策意义,以及合理预期学派的货币政策主张
38、“新古典综合”的内生货币供应论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新古典综合派认为货币供应量是由经济体系内部诸多变量决定并影响经济运行的内生变量。主要理由:(1)由金融机构业务活动决定的信贷及其创造的存款货币是货币供应的发源地;(2)通过金融创新可以相对地扩大货币供应量;
(3)企业可以创造非银行形式的支付,通过扩大信用规模推动货币供应量的增加。
由于以上理论,新古典综合派得出结论,认为货币供应量不完全是中央银行可以操纵的外生变量,除了中央银行的政策行为外,商业银行的经营决策行为、收入水平的变化以及公众对金融资产的偏好程度等也对货币供应量起着决定的作用。因此,货币供应量主要是一个受经济体系内诸多因素影响而自行变化的人生变量。也就是说,认为货币供应量主要是由经济决定的,而不是主要由中央银行决定的。因此,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的控制就不可能是绝对的,而只能是相对的。
39、论述北欧学派的通货膨胀国际传递理论以及经济开放型小国对通货膨胀国际传递的主要对策?
答:通货膨胀的国际传递佳作主要有五条:
1、价格传递;
2、部门传递;
3、需求传递;
4、货币传递;
5、预期传递。
凯恩斯学派和货币学派对付通货膨胀的办法都不知用于瑞典这样的开放型经济小国。凯恩斯学派提出治理通货膨胀的重要政策就是限制工资增长率的收入政策,这对于对外贸易在CNP中所占比重很小的美国可能是有效的,但对于经济开放型小国来说,其经济对外的依赖程度很高,通货膨胀主要是由外生变量决定的,阻止工资增长并不能阻挡世界通货膨胀的输入,结构性通货膨胀仍会发生,况且这种限制工资增长的收入政策与自由社会民主主义的主旨不符,也要遇到瑞典强大工会的抵制,因而是行不能的。
货币学派提出的固定货币供应增长率,即“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也不是瑞典这种开放型小国治理通货膨胀的良策,稳定本国的货币供应增长率并不能防止世界通货膨胀的冲击,也不能对部门间工人互相攀比货币工资增长率的行为发生作用。
瑞典学派根据本国政治经济的历史特点和现有经济结构的特点提出,防止国外通货膨胀影响的主要对策应该是:
1、实行全盘指数化经济政策;40、重视人力;
3、限制非开放部门的发展,鼓励开放性部门的发展加强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4、加强对外经济政策在决定和实施上的灵活性,特别是应根据国际收支和国际市场的具体发问灵活变动汇率。
41、评述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的银行信贷传导机制理论? 答:信贷传导机制理论的建立有三个必要条件:
第一,至少在一些公司资产负债表的负债方,公司向银行的贷款与其他形式的公司债务并不是完全替代关系,在公司的贷款供给减少时,它不能完全通过向公众发生债券来弥补贷款的减少。
第二,当货币政策改变银行体系的准备金时,必然会影响到银行贷款的供给。
第三,假定经济体系存在某种形式的不完全价格调整,从而使得货币政策的影响是非中性的,即可以引起实际变量的变化,对实质经济产生有效的影响。
在这三个条件基础上,信贷传导机制可以理解为是一个有关货币、债券和贷款三种资产组合的模型,并且在债券和贷款之间不存在完全替代关系。信贷传导机制说认为,由于不对称信息和其他摩擦因素的存在,干扰了金融市场的调节功能,出现了外部筹资的资金成本(如发生债券等)与内部筹资的机会成本之间裂痕加大的情况。有两个渠道可以解释货币政策行为与外在融资溢价之间的联系:
1、资产负债渠道;
2、银行借贷渠道。银行贷款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作用非常明显,因此与其研究不稳定的货币需求,还不如研究银行信贷需求。
42、试分析德国金融体制的构成,对我国有何借鉴意义?
答:德国的金融体制主要由金融体系和法规体系构成。德国的金融体系主要由独立的中央银行、全能的银行系统和银行监管署构成。弗莱堡学派认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是其完成稳定货币、防止通货膨胀任务的先决条件。这种独立性主要是指不受政府辖制,免受政治影响,独立地承担并行使保卫货币职权的一种特征。所谓全能银行是指具备多种功能,可以提供全套金融服务的银行。弗莱堡学派认为,为了维护社会市场经济中良好的金融秩序,确保稳定的货币环境,仅有中央银行的金融控制是不够的,还必须进行严格的金融监督。德国的金融法规体系不仅种类多,而且内容全面,对各种金融活动都有明确而详尽的规定,这种庞大而严密的法规体系既作为金融控制的手段,又成为实施金融控制的法律保障。
43、试分析现代西方经济学派对通货膨胀问题的不同看法?
答:凯恩斯认为货币数量增加后,在充分就业这个最后分界点的前后,其膨胀效果的程度不一。一般有两种情况:
1、在达到充分就业分界点以前,货币量增加后,就业量随有效需求的增加而增加。此时货币数量增加不具有十足的通货膨胀性,而是一方面增加就业量和产量,另一方面也使物价逐渐上涨,但其幅度小于货币量的增加。这种情况,凯恩斯称之为“半通货膨胀“。
2、当达到充分就业点以后,货币量增加产生了显著的膨胀性效果。
在凯恩斯的理论模式里,充分就业是一种例外,而小于充分就业才是常态。因此实际上他认为,增加货币数量只会出现利多弊少的半通货膨胀,而不会出现真正的通货膨胀,这成为他提倡膨胀性货币政策的理论基础。
弗里德曼他将通货膨胀定义为:通货膨胀是引起物价长期普通上涨的一种货币现象。他认为,货币量过多的直接原因有三个:第一,是政府开支增加;第二,是政府推行充分就业的政策;第三,是中央银行实行错误的货币政策。
综上所述,他认为,通货膨胀的真正原因在于货币供应增长率大于经济增长率,而货币量过多的原因都是出自于政府的错误政策和行为。是他们一手造成了通货膨胀。弗里德曼相信,制止通货膨胀的办法只有一个,出路只有一条,即减少货币增长。
第四篇:金融 《货币金融学》总结要点
金融学:货币与金融体系的运行机制及货币运行与经济运行的一门学科。
三大支柱:货币、信用、银行。
G起源:先王制币说、司马迁说产生于交换的产生中、创造说明说、便于交换说、保存财富说。
G是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的统一。
G特征:价值较高、易于标准化、被广泛接受、必须能够被分割、易于携带不会变质。G表现形式:实物、金属、代用G例如银行券、信用G例如纸币。
价值尺度:是货币在表现商品的价值并测量W价值量大小时所发挥的一种功能。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在W流通过程中起媒介作用时所发挥的职能。
货币流通规律:指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数量与W的价格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
度成反比。MV=PQ。P是价格,Q是数量。
贮藏手段: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处于静止状态时执行的一种职能。
支付手段:货币被用来清偿债务、缴纳税款、支付租金、发放工资等所具有的社会功能等。世界货币:随着对外经济往来和国际贸易的发展,货币越出国界,在世界市场上发挥着一般
等价物的作用,经济实力强、币值稳定、被其他国家认可。
货币本质:货币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W,货币可以表现其他W的价值;货币是自发的核算社会劳动的工具;货币体现着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
G制度:简称币制,指一国政府以法令形式对本国G有关要素及货币流通的组织与调节等
加以规定所形成的关系。
G制度内容:货币的材料,货币的单位G名称,单位G的价值,G的含金量,各种货币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
货币制度的演变:
银本位制:以白银作为货币金属,以银币为本位币的一种货币制度。
金银复本位制:白银与黄金都作为主币流通,白银用于小额交易,黄金用于大额买卖。平行本位制、双本位制、坡形本位制。
金本位制: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
不可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纸币制度(纸币的发行权由国家垄断、规定中央银行的纸币是法定货币、具有无限清偿能力、纸币是不能兑现的与黄金兑换、广泛的实行非现金结算方式)
我国货币制度:本位币:是一个国家的基本通货。计价标准单位。
辅币:本位币单位下的小额通货、供小额周转使用。
人民币制度的建立:人民银行券
一国四币:港币、澳币、台币、外汇。信用货币制度。
人民币制度的内容:①人民币是我国唯一法定货币、具有无限清偿能力,是一种独立的货币、不与金属挂钩不依附于任何货币。②人民币的单位为元,辅币单位为
角和分。③人民币的发行高度集中④人民币的发行准备是国家拥有的商品物资,央行根据经济发行的实际需要来确定和调节发行量。⑤我国建立的金银储备和外汇储备是国际支付的准备金。
货币层次的划分:
划分依据:货币的流动性:变现所需时间和转换难易程度、交易成本和机会成本的大小、价
格的稳定性和可预计性。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划分:M0=流通中的现金
狭义M1=M0+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
广义M2=M0+准货币(定期存款储蓄存款短期信用工具)
我国的货币层次划分:狭义M1=M0+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不对存款+农村存款+个人信用
卡存款
广义M2=M1+准货币(企事业单位定期存款、居民的储蓄存款、信托
类存款、证券保证金、外币存款)
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可转让存单
信用:是一种以还本和付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表示的是债权人(贷)和债务人(借)之间
发生的债权债务关系。
信用特征:①信用的标的是一种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的资金。②信用是以还本付息为条件。
③以利益最大化为目标。④以相互信任为基础。⑤信用具有特殊的运
动形式,单向。
构成信用活动的要素:信用主体:债权人与债务人。
信用客体:信用的交易对象,W&G。有形/无形
信用内容:是通过直接/间接建立起来
信用期限:需要一定的时间间隔。
信用载体:信用的工具——记载信用的凭证
信用职能:①可以集中和积累是会资金。②信用可以将社会资金的利润平均化。③加速W
价值的周转。④提供和创造信用工具。
信用产生和发展:根本原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商业信用:是企业之间在买卖W时,以W的形态提供的信用。
形式:赊销W,预付贷款。
商业信用特点:①是与特定W交易相联系。②具有社会普遍性、自发性与分散性。③其供
求周期与经济周期相一致。④是解决买方企业流通手段不足的最便利
方式。
商业信用作用:①促进W的流通和周转。②避免社会财富的浪费。
商业信用局限性:①规模守厂商基本数量的限制。②受W流转方向的限制。③在信用能力
上的局限性。
银行信用: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G的形式,向企业提供信用。
银行信用特点:①来源广泛②规模可大可小③任何企业和个人都可以与银行建立信用关系④
是一种间接信用⑤具有综合性
与商业信用的联系:商业信用是银行信用的基础、银行信用是主导。
与商业信用的区别:银行信用的规模远远大于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在使用方向上不限制、商业信用有限制。
国家信用:是国家以债务人的身份通过举债来筹措资金的一种信用方式。
特点:安全性高风险小、具有财政和信用的双重性。
方式:①国内信用是指国家以债务人的身份向国内居民、企业、团体等主要以发行公债券或
国库券的方式所取得的信用。
②国外信用是指国家以债务人的身份向国外居民、企业、团体和政府所取得的信用,统称为外债。
作用:①国家信用是弥补财政赤字的重要手段。②可以调节政府收支不平衡。③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
消费信用:指工商企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满足其消费需要的信用。方式:①赊销:零售商提供信用、延期付款的方式销售商品。②分期付款购买。③消费贷款:
银行、金融机构采取信用放款或抵押贷款。
作用:①对消费W的生产和销售有促进作用。②调解消费的作用。③发展为经济增加了不
稳定的因素。
信用工具:是具有一定的格式并准确记载信贷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明确偿还日期和偿还额经
过一定的法律程序能有效约束双方行为的书面信用凭证。
特征:具有收益性、风险性、流动性。
构成要素:面额、到期日、期限、利率(收益水平)、利息的支付方式。
形式:商业信用:商业票据为代表(本票汇票),本票债权人向债务人发的支付承诺书。银行信用:银行券、银行票据(支票信用证本票汇票)
国家信用:各种政府债券
证券投资信用:债券、股票
期限:短期信用工具:一年以下
长期信用工具:一年以上、属于资本市场
不定期信用工具:期限不定
利息:只在信用关系中债务人支付给债权人的报酬。
利率:是利息率的简称,在一定时期内借贷利息与借贷本金的比率。年月日利率。
利率分类: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官定利率市场利率公定利率、基准
利率和差别利率、一般利率与优惠利率。
利率对储蓄的作用:利率升高储蓄也会升高
利率对投资的作用:利率水平下降,投资上升。
商业银行:是以货币的储蓄、贷放、汇兑和结算为基本业务的金融机构。
性质:特殊的金融企业,货币为W对象,以营利为目的。
功能:①信用中介职能②支付中介③信用创造④金融服务⑤调节经济
组织形式:单一银行制:银行业务只由各个相对独立的商业银行经营、不设分支机构。
总分行制:允许银行在大中城市设立总行、在国内外各地普遍设立分行。
代理行制:银行相互间签有代理协议、委托对方银行代办指定业务。
银行控股公司制:为了持有至少一家银行的股票而成立的公司、拥有非金融企业。
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基本目标实现利润最大化,具体目标(阶段、部门目标)。
经营原则:①安全性:资金的保值和增值、负债和资金的安全性。②流动性:随时满足提现
和支付贷款的能力③效益型、盈利性。其中,安全性和流动性成正
比,与效益型成反比。
商业银行业务:
商行负债业务:存款:活期存款(出乎随时存取不受期限限制,可转让支付命令自动转让
服务命令);
定期存款(有定存期限并付利息、不能开立支票账户;
储蓄账户(指个人或非盈利单位以积蓄资材为目的凭存折或存单提取的存
款)
借款:向央行借款、银行同业借款(银行间的短期借款);
回购协议;(指资金需求者在通过出售证券购入资金同时安排在未来的一
个约定日期按照事前确定的价格回收这些证券)
欧洲货币市场借款。
商行资产业务:现金资产(流动性最强):准备金、托收中的现金、在其他银行的存款。贷款:(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按一定的利率把货币贷放给资金需求者并约期
归还的业务)
按期限分:短期贷款(1年以内),中期贷款(1到5年),长期贷款(5
年以内)
偿还期限:一次性偿还本息、分次偿还本息。
贷款对象不同:工商业贷款(最主要)、农业贷款、消费贷款、金融机构
贷款。
是否与抵押品:抵押贷款、信用贷款
证券投资:只商业银行以其资金在金融市场上购买各种有价证券的业务活动。短期证券:国库券、银行承兑汇票、高品质商业票据
长期证券:长期国债
商行中间业务:指商业银行以中介人的身份代客户办理各种委托事项从中收取手续费。结算类:
汇兑:付款人将现款支付给银行、由银行支付给异地收款人。代收:银行根据各种凭证以客户名义代替客户收取款项。
托收:收款人向付款人开出一张汇票,要求其付款,并把它连同有关单
据一起交付给托收银行,委托其代为收款。
信托类:银行接受他人委托代为管理、经营和处理经济事务。
代理:商业银行接受客户委托代为办理客户指定的经济事务、提供金融服务并收
取一定费用。
银行卡:有银行发行供客户办理存取款和转账支付的新型服务工具的总称。中央银行产生的必要性:货币统一的需要、最后贷款人的需要、票据清算的需要、金融管理。央行特点:不以盈利为目的、不经营普通业务、相对独立性。
性质:中央银行是国家赋予其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和管理的特
殊的金融机构。
职能:发行的银行:垄断货币发行控制发行量、保证货币畅通、集中保管准备金、组织多过
范围的清算、最后贷款人
银行的银行:央行的业务对象是金融机构及特定的政府部门、央行的业务依然具有“存
贷汇”的特征、央行是最后贷款人。
政府的银行:代理国库、代办国家各种金融事务、对国家给与信贷支持、执行金融行
政管理制度、代表国家从事金融活动。
央行的类型:单一央行制:国家设立专门的中央银行机构
复合央行制:一国之内不设专门的央行,而是由一家大银行同时扮演商业银行
和中央银行两种角色。
跨国央行制:指两个以上的主权国家设立共同的中央银行。
准中央央行制:只设置类似中央银行的机构,或者由政府授权某个或几个商业
银行行使部门中央银行的职能或体制。
央行与地方银行的关系:央行自有资本的所有权、央行的隶属关系、央行总裁与理事的任
命、央行与财政部的资金关系、央行决策机构中是否由政府代表。
金融市场:以金融商品为交易对象而形成的供求关系及其机制的总和。
特征:内容广泛、无时间和场所的限制。
金融市场融通资金的方式:直接融资:由资金的供给者和需求者直接接触,面议后进行票
据证券买卖或货币借贷。
间接融资(有金融机构做中介):资金供需双方并无接触,通过
金融机构作为媒介进行融资
金融市场的要素:交易主体
交易客体:金融工具
交易价格:交易媒介
组织形式:交易所形式、柜台形式、场外交易。
金融市场的类型:以金融交易的标的物为标准
交易制方式:现货市场、期货市场、期权市场
交易程序:初级市场:新的证券首次发行的市场
次级市场:已经发行的证券流通的市场
有无固定场所:有形市场、无形市场
金融市场的功能:①结算与支付的功能 ②资金聚敛的功能 ③资源配置的功能 ④调节的功
能⑤信息反映功能。
投资银行:主要从事证券发行、承销、交易、企业重组、兼并、收购、投资分析、风险投资
项目融资等业务的金融机构。
特点:①投资银行属于金融服务业 ②主要服务于资本市场 ③属智力密集型行业
业务范围:证券业务、企业并购、项目融资、公司理财、基金业务、财务顾问与投资咨询、资产证券化、金融衍生产品和金融创新、风险投资。
储蓄银行:办理居民储蓄,并以吸收储蓄存款为主要资金来源的银行。
抵押银行:指专门的经营以土地房屋以其他不动产为抵押的长期贷款的专业银行。合作银行:私人和信用合作社组成的金融机构。
清算银行:票据的清算。
政策性银行:指那些多由政府创立、参股或保证不以盈利为目的,专门为贯彻配合政府的社
会经济政策在特定的业务领域内直接或间接地从事政策性融资活动,充当政府发展经济进行宏观经济管理的金融机构。
性质:政策性、金融性的企业
政策性银行的主要类型:开发性的银行、农业性银行、进出口性银行。
第五篇:2014年现代货币金融学单选题整理
二、单选题每小题 1分,共 1 0分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 意,请将其编号填入括号内
1.供 给 学 派 认 为,在 所 有 剌 激 投 资 的 因 素 中,最 为 重 要、最 为 有 效 因 素 的 是。D.税 率
2.在 弗 莱 堡 学 派 看 来,确 定 货 币 供 应 增 长 率 的 主 要 依 据
是。A.潜 在 的 社 会 生 产 能 力 增 长 率
3.下 面 不 属 于 金 融 业 务 创 新 的 是。B.创 设 新 型 金 融 机 构
4.凯 恩 斯 认 为 在 资 本 主 义 社 会,储 蓄 与 投 资 的 主 要 关 系 是。B.储 蓄 大 于 投 资
5.在 弗 里 德 曼 的 货 币 需 求 函 数 中,与 货 币 需 求 呈 同 方 向 变 动 关 系 的 是。D.永 恒 收 入
6.在 物 价 的 影 响 因 素 上,瑞 典 学 派 认 为。B.物 价 的 波 动 与 利 率 的 变 化 密 切 相 关
7.北 欧 学 派 关 于 开 放 型 小 国 通 货 膨 胀 的 研 究 着 重 考 察 的 是 因素。D.结 构 方 面
8.信 用 媒 介 论 的 主 要 代 表 人 物 是。B.亚 当 斯 密
9.关 于 中 立 货 币 的 条 件,下 列 正 确 的 是。A.哈 耶 克 认 为 保 持 货 币 中 立 的 条 件 是 货 币 供 应 的 总 流 量 不 变
10.文 特 劳 布 认 为 当 货 币 向 商 业 性 流 通 转 移 时 影 响 的 是。A.物 价
试卷
代号 : 1 0 6 3 座位号I I I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2 0 1 0-2 0 1 1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现代货币金融学说试题 2011 年7 月 题号 I-I 二 三 四 五 六 总 分 分数 I I I I I I I I 得分评卷人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3分,共 1 2分
二、单选题每小题 1分,共 1 0分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 意,请将其编号填入括号内
三、多选题每题 2分,共 1 0分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 以上符合题义,请将其编号分别填入该题的括号内。少选、多选、错选都不给分
四、判断并改错每题 2分,共 2 0分分别用 X U、v 表示错误和正 确,错误的要说明理由
五、简答题每小题 1 0分,共 3 0分
六、论述题共 1 8分
(二)单选题
1、在直接影响物价水平的诸多因素当中,费雪认为最主要的一个因素是(A)。
A 货币的数量
B 货币的流通速度
C 存款通货的数量
D 存款通货的流通速度
2、文特劳布认为投机性动机货币需求形成了货币的(C)流通。
A 商业性
B 资本性
C 金融性 E 无序性
3、凯恩斯认为要使物价随货币数量作同比例变动的前提条件是(B)。
A 相对于货币数量的物价弹性大于1 B 相对于货币数量的物价弹性等于1 C 相对于货币数量的物价弹性小于1 D 相对于货币数量的物价弹性小于0
4、托宾认为在资产组合的均衡点,风险负效用(B)收益正效用。A 大于
B 等于
C 小于
D 不确定
5、哈耶克认为根治通货膨胀的措施是(D)。
A 放任不管直到经济瓦解 B 对工资和物价加以管制 C 促进出口 D 停止货币数量增长
6、北欧学派关于开放型小国通货膨胀的研究着重考察的是(D)因素。A.需求方面
B.供给方面 C.货币方面
D.结构方面
7、供给学派认为,在所有刺激投资的因素中,最为重要、最为有效因素的是(D)。A.利率
B.资本品价格
C.预期受益
D.税率
8、通常来说,用(A)来衡量一国货币化程度的高低。
A.货币存量与名义收入之比
B.货币存量与实际收入之比 C.金融资产总量与名义收入之比
D.金融资产总量与实际收入之比
9、货币学派的预期理论是(C)。
A.外推预期
B.心理预期 C.调整预期
D.合理预期
10、在发展中国家,货币与实际资本在一定范围内的互补作用被称为(A)。A.渠道效应
B.替代效应 C.收入效应
D.补充效应
11、凯恩斯认为(A)是变动货币供应量最主要的方法。
A 公开市场业务 B 再贴现 C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D 财政透支
12、新剑桥学派在诸多经济政策中把(D)放在首要地位。
A 收入政策 B 金融政策 C 财政政策 D 社会政策
13、凯恩斯以前的传统经济学的核心是(D)。
A 自由经营 B 自由竞争 C 自动调节 D 自动均衡
14、托宾认为在资产组合的均衡点,风险负效用(B)收益正效用。A 大于
B 等于C 小于
D 不确定
15、立方根定律货币预防动机需求与利率之间存在(B)关系。A 同向变动
B 反向变动C 相等
D 不确定
16、新凯恩斯主义学派认为在不完全的信贷市场上,可以利用(C)作为检测机制。A 利率的选择效应
B 利率的激励效应
C 利率的反向选择效应
D 利率的正向选择效应
17、在弗莱堡学派看来,确定货币供应增长率的主要依据是(A)。A.潜在的社会生产能力增长率
B.已实现的社会生产能力增长率 C.预期的社会生产能力增长率
D.当年可能的社会生产能力增长率
18、瑞典学派针对开放型经济小国通货膨胀的特征,提出的主要治理对策是(D)。A.限制收入增长
B.实行单一规则 C.扩大生产规模
D.实行全盘指数化
19、根据弗里德曼的观点,通货膨胀首先是一种(B)。
A.社会现象
B.货币现象 C.心理现象
D.政治现象 20、西方经济学中预期理论的最高级形式是(D)。
A.心理预期
B.调整预期
C.外推预期
D.合理预期
21、凯恩斯认为货币交易需求的大小主要取决于(A)。
A 收入 B 财富 C 利率 D 心理
22、会形成货币的金融性流通的货币需求是(D)。
A 产出流量动机 B 货币--工资动机 C 金融流量动机 D 公共权力动机
23、在IS-LM模型的古典区域,货币投机需求(B)。A 为正
B 等于零
C 为负
D 不确定
24、根据纯预期理论,当市场预期在未来的时间里利率会上升,收益曲线将会呈(A)形状。
A 上升
B 反向C 隆起
D平滑
25、弗莱堡学派认为,应该用(D)作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操作指标。A.现金量
B.短期利率
C.存款准备金
D.中央银行货币量
26、属于瑞典学派的通货膨胀理论是(C)。
A.预期通货膨胀理论
B.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理论 C.全球通货膨胀理论
D.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理论
27、下面关于货币学派货币供应理论的论述,错误的是(A)。A.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的控制力很弱 B.货币供应是个外生变量
C.商业银行和公众的行为选择对货币供应量有一定的影响
D.中央银行改变货币供应量通常是通过改变高能货币的数量来实现
28、供给学派通货膨胀理论的一个突出特点在于,它对于通货膨胀的研究是从(A)的角度展开的。
A.供给
B.需求
C.货币
D.结构
29、合理预期学派货币金融理论的核心和基点是(B)。A.合理预期理论
B.货币中性论 C.萨伊定律
D.菲力普斯曲线
30、在发展中国家,货币与实际资本在一定范围内的互补作用被称为(A)。A.渠道效应
B.替代效应 C.收入效应
D.补充效应
31、凯恩斯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储蓄与投资的主要关系是(B)。
A 储蓄与投资一致 B 储蓄大于投资
C 储蓄小于投资
D 不确定
32、文特劳布的货币需求七动机中凯恩斯没有分析过的是(D)。
A 产出流量动机 B 金融流量动机
C 弥补通货膨胀损失的动机 D 政府需求扩张动机
33、按新剑桥学派的理论,治理通货膨胀的首要措施是(D)。
A 收入政策 B 金融政策 C 财政政策
D 社会政策
34、当消费倾向增加时,关于IS-LM模型中IS曲线正确的是(A)。A 向右上方移动
B 向右下方移动C 向左上方移动
D 向左下方移动
35、根据储蓄生命周期论,储蓄主要取决于(D)。A 利率
B 收入C 当前收入
D 终生收入
36、哈耶克认为根治通货膨胀的措施是(D)。
A 放任不管直到经济瓦解 B 对工资和物价加以管制 C 促进出口 D 停止货币数量增长
37、下面不属于弗莱堡学派金融控制的流动性政策手段的是(B)。A.调整法定准备金率
B.伦巴德业务 C.改变再贴现的最高限额
D.公开市场操作
38、在供给学派看来,控制通货膨胀的治方之本在于(C)。A.降低税率
B.限制货币发行
C.增加生产和供给
D.削减政府开支,平衡预算
39、在通货膨胀和失业的关系上,合理预期学派认为(D)。A.货币学派的观点是正确的
B.二者之间存在着此消彼长的交替关系
C.向右下方倾斜的菲力普斯曲线在短期存在,在长期不存在 D.无论在长期或是短期,菲力普斯曲线都是垂直的 40、下面不属于金融业务创新的是(B)。A.创新金融工具不断涌现 B.创设新型金融机构 C.新型金融市场不断形成 D.新业务和新交易大量涌现
41、提出累积过程理论的经济学家是(C)。
A.西尼尔
B.庞巴维克 C.维克塞尔
D.马歇尔
42、按凯恩斯的理论,下列正确的是(A)。
A.高利率是有效需求不足的重要因素 B.高利率会提高收入 C.高利率会提高储蓄 D.高利率可以促进消费
43、在凯恩斯区域,政府主要通过(B)达到目标。
A.货币政策
B.财政政策 C.收入政策
D.物价政策
44、哈耶克认为通货膨胀最严重的后果是(A)。
A.市场机制破坏 B.物价上涨 C.社会动荡 D.人心不安
45、弗莱堡学派认为,应该用(D)作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操作指标。
A.现金量
B.短期利率
C.存款准备金
D.中央银行货币量
46、货币学派的理论基础是(B)
A.萨伊定律
B.货币数量论 C.货币面纱说
D.合理预期理论
47、在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中,与货币需求呈同方向变动关系的是(D)。
A.预期的固定收益报酬率
B.预期的商品价格变动率 C.人力财富占总财富的比重
D.永恒收入
8、下面关于供给学派的储蓄投资理论论述错误的是(D)。
A.除了收入和利率之外,税率也是影响储蓄和投资的一个重要因素 B.增加储蓄能够促进投资,扩大生产
C.储蓄不仅在总量上是投资的基础,而且再配置上也成为投资的条件
D.由于储蓄可能导致需求不足,供给学派在一定程度上赞同凯恩斯的储蓄有害论
49、戈德史密斯认为“作为衡量一国金融发展水平主要和唯一的特征”是(C)。
A.新发行金融工具比率
B.经济货币化率 C.金融相关比率
D.经济金融化率 50、下列金融工具当中,属于第二性证券的是(B)。
A.国库券
B.银行存款 C.企业债券
D.股票
51、凯恩斯认为变动货币供应量所产生的直接效果是(D)。A.物价的波动
B.生产的波动 C.需求的波动
D.利率的波动
52、关于经济周期,维克塞尔认为(B)。A.银行不可任意变动利率
B.市场利率与自然利率不一致造成经济波动 C.政府最好不干预经济
D.只有新产金不断流入金库银行才能持续压低货币利率
53、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20%,原始存款为100万,则社会总存款为(C)。A .120万
B.200万
C.500 万
D.80万
54、当消费倾向增加时,关于IS-LM模型中IS曲线正确的是(A)。A.向右上方移动
B.向右下方移动 C.向左上方移动
D.向左下方移动
55、被新奥国学派、伦敦学派、芝加哥学派、弗莱堡学派推为代表人物的经济学家是(A)。A.哈耶克
B.萨缪尔森 C.弗里德曼
D.凯恩斯
56、弗莱堡学派认为,进行金融控制的首要任务是(B)。A.防范金融风险
B.实现公布的货币供应目标 C.规范金融业的竞争
D.增强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能力
57、在物价的影响因素上,瑞典学派认为(B)。A.货币供应量的变化会直接导致物价变动 B.物价的波动与利率的变化密切相关
C.利率的变动能迅速的反映到物价的变动上
D.利率对物价的影响是直接的,不需要经过中间的传导过程的
58、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Md/P=f(Yp,W;rm,rb,re,1/p*dp/dt;U)中,Yp代表(A)。
A.永恒收入
B.机会成本变量 C.物价变动率
D.流动性效用
59、供给学派通货膨胀理论的一个突出特点在于,它对于通货膨胀的研究是从(A)的角度展开的。
A.供给
B.需求
C.货币
D.结构 60、合理预期学派的通货膨胀理论最大的特点是(B)。A.强调供给方面的因素 B.提出了预期通货膨胀论 C.赞同通货膨胀促进论
D.提出了通货膨胀归根结底是由货币因素造成的
1、凯恩斯主义的理论体系以解决(B)问题为中心。
A.需求 B.就业 C.货币 D.价格
2、凯恩斯认为(A)是变动货币供应量最主要的方法。A.公开市场业务
B.再贴现 C.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D.财政透支
3、凯恩斯认为与现行利率变动方向相反的是货币的(C)需求。
A.交易
B.预防 C.投机
D.所有
4、凯恩斯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储蓄与投资的主要关系是(A)。
A.储蓄与投资一致
B.储蓄大于投资 C.储蓄小于投资
D.不确定
5、提出累积过程理论的经济学家是(C)。
A.西尼尔
B.庞巴维克 C.维克塞尔
D.马歇尔
6、文特劳布认为投机性动机货币需求形成了货币的(C)流通。
A.商业性
B.资本性 C.金融性
E.无序性
7、文特劳布认为当货币向金融性流通转移时影响的是(B)。
A.物价
B.利率 C.货币量
D.汇率
8、文特劳布的货币需求七动机中凯恩斯没有分析过的是(D)。
A.产出流量动机
B.金融流量动机 C.弥补通货膨胀损失的动机
D.政府需求扩张动机
9、新剑桥学派认为在通货膨胀的传导过程中主要的传送带是(A)。
A.货币工资率
B.失业率 C.利率
D.信贷量
10、新剑桥学派在诸多经济政策中把(D)放在首要地位。
A.收入政策
B.金融政策 C.财政政策
D.社会政策
11、按凯恩斯的理论,除了膨胀性的货币政策,主要靠(C)支持赤字财政政策。
A.向中央银行借款
B.增加税收 C.发行公债
D.减少补贴
12、会形成货币的金融性流通的货币需求是(D)。
A.产出流量动机
B.货币--工资动机 C.金融流量动机
D.公共权力动机
13、新剑桥学派认为利率由(C)决定。
A.实物因素
B.货币因素 C.实物因素和货币因素
D.以上皆不正确
14、下列金融工具当中,属于第二性证券的是(B)。
A.国库券
B.银行存款 C.企业债券
D.股票
15、乘数的概念最早由(C)提出。
A .汉森
B. 索洛
C. 卡恩
D.凯恩斯
16、托宾认为货币投机需求与利率之间存在(B)关系。
A.同向变动
B.反向变动
C.相等
D.不确定
17、关于IS-LM模型中IS曲线正确的是(D)。
A.储蓄是收入的负函数
B.储蓄是利率的正函数 C.投资是收入的正函数
D.投资是利率的负函数
18、当资本边际效率上升时,关于IS-LM模型中IS曲线正确的是(A)。
A.向右上方移动
B.向右下方移动 C.向左上方移动
D.向左下方移动
19、当增加政府税收时,关于IS-LM模型中IS曲线正确的是(D)。
A.向右上方移动
B.向右下方移动 C.向左上方移动
D.向左下方移动
20、根据纯预期理论、流动性理论,下列正确的是(C)。
A.在预期利率上升时,LP理论比PE理论的收益曲线斜率更小 B.在预期利率不变时,LP理论比PE理论的收益曲线更向下倾斜 C.在预期利率下降时,LP理论比PE理论的收益曲线平坦些
D.在预期利率不确定时,LP理论比PE理论的收益曲线变动幅度更小
21、原凯恩斯主义学派提出的主要经济政策是(D)。
A.赤字型财政政策
B.膨胀型货币政策
C.奖出限入的外贸政策
D.逆经济风向行事的经济政策
22、关于失业滞后论,下列正确的是(B)。
A.当失业存在,企业会用低工资失业工人来替代高工资就业工人 B.当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济行为下,市场会出现非自愿失业 C.当经济中没有货币冲击时,经济会回归到固有的均衡就业水平D.强调企业在就业中的力量
23、哈耶克认为货币制度改革的最好办法是(D)。
A.中央银行独立于政府 B.统一区域货币 C.金本位 D.由私人银行发行货币
24、哈耶克认为通货膨胀最严重的后果是(A)。
A.市场机制破坏 B.物价上涨 C.社会动荡 D.人心不安
25、哈耶克认为根治通货膨胀的措施是(D)。
A.放任不管直到经济瓦解 B.对工资和物价加以管制 C.促进出口 D.停止货币数量增长
26、弗莱堡学派认为,最为理想的社会发展道路是(B)。
A.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
B.社会市场经济模式 C.计划经济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7、弗莱堡学派认为,最适合作为中央银行货币供应控制指标是(D)。
A.现金
B.M1
C.M2
D.M3
28、主张实行中央银行货币目标公布制的经济学派是(A)。
A.弗莱堡学派
B.哈耶克
C.货币学派
D.合理预期学派
29、在信奉经济自由主义的经济学派当中,主张用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学派是(A.合理预期学派
B.瑞典学派 C.供给学派
D.弗莱堡学派
30、在北欧模型中,不直接影响开放型经济小国通货膨胀率的因素是(A)。
A.非开放部门通货膨胀率
B.世界市场通货膨胀率 C.开放部门劳动生产率增长率
D.非开放部门劳动生产率增长率
31、货币学派的理论基础是(B)。
B)。
A.萨伊定律
B.货币数量论 C.货币面纱说
D.合理预期理论
32、货币学派认为,影响货币总需求的主要因素是(B)。
A.流动性偏好
B.利率和收入 C.只有利率
D.只有收入
33、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是(A)。
A.Md=L1(y)+L2(i)B.PT/V=Md
C.M′d'=n'+p'+v'
D.Md/P=f(Yp,W;rm,rb,re,1/p*dp/dt;U)
34、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Md/P=f(Yp,W;rm,rb,re,1/p*dp/dt;U)中,Yp代表(B)。
A.永恒收入
B.机会成本变量 C.物价变动率
D.流动性效用
35、根据弗里德曼的观点,通货膨胀首先是一种(C)。
A.社会现象
B.货币现象 C.心理现象
D.政治现象
36、货币学派由稳定的货币需求函数推导出,货币政策应该是(C)。
A.适度从紧
B.相机抉择 C.单一规则
D.适度从宽
37、在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中,与货币需求呈同方向变动关系的是(D)。
A.预期的固定收益报酬率
B.预期的商品价格变动率 C.人力财富占总财富的比重
D.永恒收入
38、供给学派的理论基础是(A)。
A.萨伊定律
B.有效需求管理 C.马克思主义
D.理性预期
39、西方经济学中预期理论的最高级形式是(D)。
A.心理预期
B.调整预期
C.外推预期
D.合理预期
40、于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形成的合理预期学派又被人们称为(D)。
A.新古典综合派
B.新凯恩斯学派 C.新剑桥学派
D.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
41、供给学派通货膨胀理论的一个突出特点在于,它对于通货膨胀的研究是从(A)的角度展开的。
A.供给
B.需求
C.货币
D.结构
42、下面关于供给学派的储蓄投资理论论述错误的是(D)。
A.除了收入和利率之外,税率也是影响储蓄和投资的一个重要因素 B.增加储蓄能够促进投资,扩大生产
C.储蓄不仅在总量上是投资的基础,而且再配置上也成为投资的条件
D.由于储蓄可能导致需求不足,供给学派在一定程度上赞同凯恩斯的储蓄有害论
43、在供给学派看来,控制通货膨胀的治方之本在于(C)。
A.降低税率
B.限制货币发行
C.增加生产和供给
D.削减政府开支,平衡预算
44、供给学派认为,造成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在于(A)。
A.供给不足
B.需求过剩 C.货币供应过多
D.结构性失衡
45、通常来说,用(A)来衡量一国货币化程度的高低。
A.货币存量与名义收入之比 B.货币存量与实际收入之比 C.金融资产总量与名义收入之比 D.金融资产总量与实际收入之比
46、合理预期学派货币金融理论的核心和基点是(B)。
A.合理预期理论
B.货币中性论 C.萨伊定律
D.菲力普斯曲线
47、货币学派的预期理论是(C)。
A.外推预期
B.心理预期 C.调整预期
D.合理预期
48、合理预期学派认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应该是(C)。
A.利率
B.汇率 C.货币供应量
D.超额储备
49、在各种对金融创新成因的解说中,认为金融创新的实质是对科技进步导致的交易成本下降的反映的理论是(D)。
A.技术发展说
B.回避管制说 C.制度因素说
D.交易成本说 50、在计算一国的新发行金融工具比率时,分母应该是(B)。
A.国民财富总额
B.国民生产总值 C.金融资产总规模
D.货币供应量
51、在发展中国家,货币与实际资本在一定范围内的互补作用被称为(A)。
A.渠道效应
B.替代效应 C.收入效应
D.补充效应
52、在麦金农的关于货币与实际资本之间渠道效应的论述中,货币指的是(C)。
A.通货
B.M1(通货现金加上活期存款的)
C.M2(通货加上银行体系中的有息和无息存款)D.银行存款
53、下面不属于弗莱堡学派金融控制的流动性政策手段的是(B)。A.调整法定准备金率
B.伦巴德业务 C.改变再贴现的最高限额
D.公开市场操作
54、合理预期学派的通货膨胀理论最大的特点是(B)。A.强调供给方面的因素
B.提出了预期通货膨胀论 C.赞同通货膨胀促进论
D.提出了通货膨胀归根结底是由货币因素造成的
55、文特劳布认为货币需求的产出流量动机由(B)决定。A.居民的行为
B.企业的行为 C.资本所有者的行为
D.劳动者的行为
56、当消费倾向增加时,关于IS-LM模型中IS曲线正确的是(A)。A.向右上方移动
B.向右下方移动 C.向左上方移动
D.向左下方移动
57、弗莱堡学派认为,货币供应的总原则是(B)。A.促进经济增长
B.保证币值稳定 C.平衡国际收支
D.充分就业
58、供给学派认为,在所有刺激投资的因素中,最为重要、最为有效因素的是(D)。A.利率
B.资本品价格
C.预期受益
D.税率
59、在弗莱堡学派看来,确定货币供应增长率的主要依据是(A)。A.潜在的社会生产能力增长率
B.已实现的社会生产能力增长率 C.预期的社会生产能力增长率
D.当年可能的社会生产能力增长率论 60、下面不属于金融业务创新的是(B)。
A.创新金融工具不断涌现
B.创设新型金融机构 C.新型金融市场不断形成D.新业务和新交易大量涌现
61、在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中,与货币需求呈同方向变动关系的是(B)。A.预期的固定收益报酬率
B.预期的商品价格变动率 C.人力财富占总财富的比重
D.永恒收入 62、在物价的影响因素上,瑞典学派认为(B)。A.货币供应量的变化会直接导致物价变动 B.物价的波动与利率的变化密切相关 C.利率的变动能迅速的反映到物价的变动上
D.利率对物价的影响是直接的,不需要经过中间的传导过程的
63、北欧学派关于开放型小国通货膨胀的研究着重考察的是(D)因素。A.需求方面
B.供给方面 C.货币方面
D.结构方面 64、信用媒介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B)。A.马歇尔
B.亚当·斯密 C.费雪
D.李嘉图 65、关于中立货币的条件,下列正确的是(A)。A.哈耶克认为保持货币中立的条件是货币供应的总流量不变 B.哈耶克认为保持货币中立的条件是市场利率与自然利率相等 C.哈耶克与维克塞尔在这方面是一致的
D.哈耶克认为变动货币供应量若对一般物价没有影响,则对商品相对价格没有影响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