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王力2011年12月1日在全国所得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选多篇]

时间:2019-05-12 15:57: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王力2011年12月1日在全国所得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王力2011年12月1日在全国所得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第一篇: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王力2011年12月1日在全国所得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明确要求 抓好落实 切实提高所得税管理水平

——在2011年全国所得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 王力(2011年12月1日)

同志们:

全国所得税工作会议今天在福建省厦门市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总局党组的工作部署,回顾总结2011年所得税工作,分析形势,明确要求,研究部署2012年所得税工作任务。下面,我讲几点意见,供与会同志讨论。一、一年来所得税工作回顾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一年来,各级所得税管理部门按照总局党组的工作部署,牢记为国聚财、为民收税的神圣使命,紧紧围绕服务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税收的工作主题,采取切实有力的工作措施,加强和改进所得税管理,取得了新的工作成效。

(一)依法组织所得税收入,聚财功能进一步增强

今年以来,各级税务机关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和总局党组要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认真落实企业所得税法配套政策,加快推进个人所得税制改革,积极实施结构性减税的基础上,坚持组织收入原则,建立重点税源联系制度,规范中小企业日常管理,强化企业所得税评估,抓好预缴汇缴税款入库,强化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征管,狠抓全员全额扣缴明细申报,落实股权转让、利息股息、限售股转让等非劳动所得征管要求,实现了所得税收入持续快速增长。今年前10个月,全国企业所得税共组织入库18714.8亿元,同比增长34.0%,增收4753.5亿元;全国个人所得税共组织入库5180.1亿元,同比增长31.2%,增收1272.7亿元。所得税收入占税收收入比重从2010年的25.1%提高到目前的28.8%。企业所得税收入接近占据榜首的增值税,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二大税种。增收规模位居各税种之首。北京、上海、天津、西藏等省市国税局企业所得税收入超过增值税收入规模。个人所得税增收规模首次突破千亿元,成为重要的税收收入来源。所得税收入的快速增长,增强了税收的聚财功能,为完成全年税收工作任务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推进个人所得税制改革,新税法贯彻落实成效显著

去年,总局向国务院上报了《个人所得税制改革研究报告》,国务院领导批 示要求财政部、税务总局研究制定近期改革的具体实施方案。今年初,总局会同相关部门经过多次研究,反复测算论证,起草上报了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经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后,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并于6月份二次审议通过,颁布实施。与此前历次个人所得税改革相比,这次改革内容最多,减税力度最大。不仅大幅度提高了工薪所得减除费用标准,还简化调整了工薪所得税率级次,优化了生产经营所得税率,延长了申报纳税时间。

新的个人所得税法公布后,各级税务机关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积极行动、周密部署,扎实做好新税法贯彻落实工作。一是及时做好贯彻落实准备。在9月1日新税法正式实施前,总局下发相应配套文件,组织召开贯彻落实工作会议,全面部署相关工作,及时完成统一推广软件修改升级工作。各地按照总局的统一部署,统筹协调制定工作方案,扎实开展对税务干部和扣缴义务人培训工作,及时修改征管软件,协助扣缴单位升级软件,认真开展调研测算,做好生产经营所得核定征收调减工作。河北、宁波、湖南、海南、西藏、宁夏地税局向省政府作了专门汇报。吉林、安徽、湖北、大连地税局主要领导参加本地新税法贯彻工作会议并在会上讲话。浙江、北京、河北、大连、江苏、山东、青岛、湖南、陕西地税局制定了详尽细致工作方案,保证新税法平稳运行。二是大力开展宣传辅导。总局两次发布答记者问,在总局网站设立专栏,印制下发120万册学习宣传手册,对新税法及相关政策衔接规定进行解读。各地与当地电视台、广播、网络、报纸等主流媒体密切合作,采取新闻通气会、实时访谈、在线答疑等形式,开展新税法宣传辅导,及时向扣缴单位和纳税人发布政策衔接的操作性规定和注意事项。江西、河南、深圳地税局印发了本地宣传材料,北京、上海、天津地税局加印了总局下发的宣传手册,四川、重庆地税局主要领导参加宣传活动,山西、黑龙江、广西、云南、贵州、新疆地税局充分利用多种方式开展宣传。三是密切跟踪运行情况。总局和各地全力以赴、密切跟踪监测,广大税务干部及时辅导、督促扣缴义务人按规定代扣税款。积极应对媒体反映的问题,查找工作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解答纳税人的疑问,加强新税法实施的舆论引导。北京、上海、广东地税局领导定期召开会议,分析新税法运行情况。青岛、厦门、深圳地税局及时回应纳税人诉求,解决纳税人执行新税法遇到的困难。

从目前实施总体情况看,新税法运行平稳,政策效果初步显现。初步预计今年9至12月份因实施新税法将减少税收收入约600亿元,相应增加了居民可支配收入。改革后工资薪金所得纳税人减少约6000万人。全国有900多万个体户税负下降,平均降幅在40%。总体上看,这次个人所得税改革,是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的重大举措,改革力度大,受益面广,回应了社会的强烈诉求,兑 现了年初国务院领导提出的“政府为老百姓办的第一件实事”的郑重承诺,对有效降低中低收入者的税收负担,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强化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优化个人所得税制具有重要意义,社会各界反映良好。

(三)积极完善企业所得税政策,调控经济作用进一步增强

各级税务机关认真落实中央关于“扩内需、转方式、调结构、保民生”的决策部署,及时解决企业所得税法执行中反映的问题,不断进行企业所得税政策调整,较好地发挥了企业所得税在促进公平竞争,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总局及时明确煤矿企业维简费和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工会经费税前扣除凭据、国债投资业务、上市公司限售股转让的所得税处理,统一规范企业所得税税基。认真落实企业所得税法各项优惠政策,有力支持了国家鼓励的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发展。继续贯彻落实国务院支持小微企业所得税和金融企业涉农贷款、中小企业贷款损失准备金全额税前扣除政策,研究提出延长实施并完善小微企业所得税政策措施,缓解小微企业经营困难,切实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经国务院批准,会同财政部研究制定新疆困难地区新办企业所得税政策,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继续实施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完善新办文化企业所得税政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明确高新技术企业和石油开采企业境外所得税收抵免政策,为加快实施企业“走出去”战略提供政策支持。完善农产品初加工目录和农林牧渔业优惠口径,支持农业发展,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各地认真落实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开发费、综合利用资源、环境保护和节能节水项目、农业生产经营项目等所得税优惠政策,建立完善政策执行效应反馈机制,加强指导和监督检查,确保了各项所得税优惠政策及时落实到位,为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四)深入推进专业化管理,企业所得税管理质量和效率明显提升 各级税务机关继续贯彻落实企业所得税管理“二十四字”工作要求,坚持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深入推进专业化管理。

一是健全管理制度体系。制定下发《企业所得税管理工作规范》,出台了石油天然气等第二批7个行业管理操作指南,第三批行业管理指南也在按计划组织编写。制定下发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境外注册中资控股企业认定居民企业等管理办法,修订完善企业所得税预缴申报表。浙江、湖北、湖南、四川、重庆、陕西等国税局和江苏、安徽、湖南、云南、宁夏、宁波等地税局结合实际,制定企业所得税后续管理操作规程、会计与税法差异调整操作指南、汇算 清缴后续审核办法、优惠政策管理等具体实施办法,为规范所得税操作流程、深入推进专业化管理打下了扎实基础。

二是认真落实“二十四字”工作要求。上海、江苏、安徽、河南、广东、青岛国税局和山东、广东地税局,结合所得税工作特点,积极主动融入税源专业化管理试点,扎实推进企业所得税专业化管理。河北、山西、江苏、福建、云南、厦门等国税局和辽宁、浙江、湖北、四川、甘肃、新疆等地税局,树立风险管理理念,按照分规模、分行业、分事项管理的要求,大力推进分类管理。山东、江西、贵州、广西、宁波、厦门等国税局和河北、山东、陕西、大连、厦门、青岛等地税局积极开展所得税申报与增值税申报比对,加强资产损失审批、备案和实地核查,有效核实税基。北京、天津、吉林、上海、浙江、山东、江西等国税局和黑龙江、重庆、贵州、陕西等地税局,积极参与总局企业所得税行业管理指南编写。内蒙古、黑龙江、山东、江西、四川、广西、宁波等国税局和北京、山西、黑龙江、江西、湖北、海南、重庆等地税局结合当地行业特点,以建立行业评估模型和开展行业评估为主线,联合建模和独立建模相结合,深入开展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天津、辽宁、湖南、宁波、深圳等国税局和吉林、江苏、河南、青岛、深圳等地税局建立汇算清缴复审机制,强化汇缴管理。

三是切实加强日常事项管理。辽宁、宁夏、新疆、大连等国税局和安徽、江西、河南、海南、贵州、青海等地税局针对资产损失管理方式的变化,专门设计资产损失专项申报表和清单申报表,提出后续管理的要求,加强资产损失管理。河北、河南、海南、云南、甘肃、青海、西藏等国税局和天津、河北、内蒙古、吉林、福建、广西、宁夏、大连、厦门等地税局加强所得税优惠前臵认定,实行分户、分项目优惠管理台账,开展实地核查,规范优惠政策执行。

(五)重点加强对高收入者管理,个人所得税征管基础逐步夯实 各级税务机关按照个人所得税管理“四一三”工作思路,积极推进个人所得税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管理。一是明确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征管思路。4月12日,总局在江西召开部分省市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征管工作座谈会,肖捷局长亲自到会,听取各地意见,并对加强高所收入者税收征管提出新的明确要求。根据会议精神,总局制定下发了《关于切实加强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征管的通知》(国税发[2011]50号),进一步明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收入者征管的工作思路,全面部署了各项征管工作。各地结合实际,总结经验,确定了本地区管理思路,甘肃等省市还以省政府的名义发文进行部署。二是完善高收入者征管措施。总局积极研究律师事务所查账征收措施和非货币资产评估增值征管措施。浙江、大连积极推进律师事务所查帐征收管理,江苏、黑龙江、山东 部分地市积极探索制定股息、红利所得征管措施,取得一定的进展。三是继续加强财产转让所得征管。各地继续深入贯彻落实股权转让所得个人所得税征管措施,积极与工商管理部门协调,加强信息传递和税收前臵管理,依法开展计税依据审核评估。青岛、天津、江苏、浙江、山东、宁波地税局工作成效显著,河南、湖北、广西、重庆、贵州等地税局获取股权转让信息取得了新突破。切实做好限售股转让所得征税工作,纠正了部分地区限售股征税返还地方分成的做法,维护了税法的统一。四是逐步夯实征管基础。各地继续大力推进全员全额扣缴明细申报管理,明细申报覆盖面进一步扩大。目前,全国共有570万户扣缴义务人实现明细申报,涉及1.8亿纳税人。江苏、厦门、青岛地税局积极利用申报数据开展分析比对和纳税评估,北京、天津、大连、上海、浙江、广东、深圳、重庆等省市地税局基本实现全员全额明细申报管理,辽宁、河南、福建、广西、四川地税局的工作也取得了新的突破性进展。年所得12万元以上自行纳税申报工作再上新台阶,全国共有315万纳税人办理2010年度年所得12万元以上个人所得税自行申报,同比增加46万多人,增长17%。继续推进为实现明细申报的纳税人直接开具完税证明工作,全国共开具完税证明约6800万份,比去年增加800万份。上海、广东、江苏、北京、山东、天津地税局开具份数较多,浙江、青岛、厦门、宁波等省市地税局开通了网络、自助终端,方便纳税人对纳税情况进行查询打印。

(六)大力实施信息管税,所得税信息化建设取得新进展

按照“信息管税”的总体要求,积极推进所得税信息化建设。企业所得税信息化工作稳步推进。按照金税三期总体设计,研究起草金税三期框架下的企业所得税业务需求,推动所得税业务与技术的有机融合。全面上线运行企业所得税汇总纳税信息管理系统,全面开展总分机构征管数据上传、清分、比对。截止11月底,企业所得税汇总纳税信息管理系统涵盖18379个总机构和87474个分支机构,总机构分配税款273.43亿元。加强企业所得税汇总纳税信息管理系统运行考核,初步实现总分机构征管信息在主管税务机关之间即时互通和共享。北京、吉林、安徽、福建、海南、甘肃、青岛、深圳等国税局和黑龙江、江苏、浙江、福建、宁波、深圳等地税局依托信息化手段,建立企业所得税管理监控系统和后续管理系统,建设企业所得税优惠备案软件,加强对所得税税源风险分析识别,完善电子台账管理,实现税款征收、台账建设和风险管理、决策分析有效衔接,加强企业所得税全方位立体式管理。

个人所得税信息化建设取得新进展。扩大了个人所得税管理系统推广应用范围,吉林、甘肃开始推广应用个人所得税管理系统。目前全国共有21个省市60万户扣缴义务人使用总局推广应用的个人所得税管理系统,涵盖3500万纳税 人,推广户数比2010年底增加6万户,增加135万纳税人。自然人数据库(个人所得税部分)建设进展明显,全国共有31个省市实现了个人所得税数据向总局集中,比2010年底增加19个省市。总局共集中了1700万户扣缴义务人、个体户、独资合伙企业的基础信息。金税三期自然人税收管理信息系统正式开发建设,集中部分省市业务骨干多次参与业务需求审核,对系统的优化完善提出了重要意见。

(七)重视所得税管理人才培养,干部队伍素质不断提高

根据“人才强税”的要求,大力实施所得税专业人才培养,夯实所得税管理的专业人才队伍基础。一是实施所得税分级分类培训。总局先后在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扬州税院、山东税务学校、西安税务学校,举办了多期不同层级、不同专题的所得税业务培训。各地也按照分级负责、分类培训的要求,坚持短期培训与中长期培养相结合,集中培训与岗位练兵相结合,有针对性地确定培训内容和方式,促进基层一线所得税管理人员业务素质提高。二是改进专业化人才培养方式。坚持实施以考促学,继续开展16个省(区、市)31个单位企业所得税业务知识考试,并将考试成绩作为参考,建立总局和省局企业所得税专家人才库。开始探索实施选派所得税人才去税务中介机构和大型企业集团实习锻炼,拓宽所得税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式。

一年来,所得税工作在改革中砥砺奋进,在创新中攻坚克难,取得了显著的工作成效。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各级税务机关认真贯彻落实总局党组的工作部署和有关部门的积极协作,得益于各级党委政府关心重视和广大纳税人以及社会各界支持配合,也得益于各级所得税管理部门的开拓进取和扎实工作。在此,我代表国家税务总局,向辛勤工作在所得税战线上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尽管过去一年做了大量工作,但所得税工作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所得税专业化管理不够深入,管理基础还比较薄弱,自主申报与后续管理前后衔接不够紧密,存在彼此脱节的薄弱环节,亟待加以改进。

二是一些所得税政策不够清晰细化,各地执行标准也不统一,甚至违规或变通执行,存在着政策操作性不强、依法行政落实不到位等问题,亟待加以解决。

三是所得税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状况没有根本改变,“信息管税”的工作要求尚未完全落实,管理手段还不能很好适应所得税工作要求。

四是所得税专业化管理人才比较缺乏,培养渠道较为单一,人员数量、专业素质与工作要求还不相适应。对于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下一步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二、2012年所得税工作的主要任务

做好2012年的所得税工作,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当前形势和任务对我们提出的新要求。

首先,对发挥所得税职能作用提出了新要求。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重要一年。税收工作应当按照“为国聚财、为民收税”的神圣使命,在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等方面,充分发挥税收的职能作用,更好地服务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税收。所得税作为我国的主体税种之一,在筹集财政收入、调控经济、调节收入分配和维护国家权益当中,同样承担着更加重要的职责和更为繁重的任务。为此,在新的一年里,必须坚持不懈地推进税制改革,大力落实新企业所得税法和个人所得税法,适时调整所得税政策,更好地发挥所得税调控经济和调节收入分配的独特作用。要按照构建有利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财税体制的要求,贯彻落实企业所得税法各项配套制度,完善和调整有关政策,加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循环经济等的政策支持,促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要按照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落实好文化转制企业免征企业所得税政策,加大对文化产业企业所得税政策支持力度,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按照中央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总体部署,贯彻落实好新修订的个人所得税法,降低中低收入者税负,促进民生的改善。要按照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要求,加强对高收入者的税收征管,推动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要立足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适应征管手段和征管环境的新变化,整体设计、分步实施,按照逐步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的目标,稳步推进个人所得税改革。

其次,对加强所得税管理提出了新要求。应当看到,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以及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加快实施,作为市场主体的纳税人正在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要求我们的所得税管理和服务工作也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改进,创新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水平。其一,随着纳税人组织结构和经营方式的变化,企业和个人大量跨区域、跨行业甚至跨国经营,企业改制、重组、并购层出不穷,税源流动性和多样性日益增加,我们现行以属地管理为主的税源管理已不能完全适应,需要探索和创新所得税征管,加快实施税源专业化管理的步伐。其二,随着纳税人管理方式的变化,大企业管理的国际化、集团化、多元化、扁平化趋势日益明显,企业内部管理的电算化、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要求我们加快“信息管税”步伐,完善总分机构管理机制,加强对跨境税源的管理。同时,新的个人所得税法实施后纳税人虽有较大幅度减少,但仍有3000多万自然人纳税人和900多万纳税个体户,不仅管 理任务十分繁重,而且呈现出新的经营和管理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落实分类管理的要求,区别不同规模和行业的纳税人,探索和实施不同的所得税管理方法。其三,随着纳税人的法律意识提高和涉税诉求的多元化,要求我们必须做到服务与管理并重,坚持依法行政,优化所得税纳税服务,加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后续管理,不断提高新形势下的所得税管理水平。

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2012年所得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总局党组的工作部署,继续坚持企业所得税“二十四字”工作方针和个人所得税“四一三”工作思路,稳步推进所得税制改革和政策完善,深入开展所得税专业化管理,重点抓好企业所得税后续管理和对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管理,进一步实施信息管税,大力加强所得税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为推进“十二五”时期税收事业科学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按照上述要求,明年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做好所得税组织收入工作

依法组织收入始终是各级税务机关的中心工作。明年我国国民经济仍将保持稳定增长,经济结构的调整,企业活力的增加,居民收入的不断增长,都将为所得税收入增长奠定稳固的税源基础。但与此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明年所得税收入面临的复杂形势。一是欧洲债务危机的影响还将继续存在,主要经济体增长乏力,全球经济尚未真正走出欧债危机阴霾,外部经济环境依然严峻。我国经济高通胀虽有所回落,但物价上涨压力依然存在,一些中小企业经营困难,消费需求受到限制,也影响到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和企业效益的提高,从而对所得税收入持续增长带来许多不确定因素。二是个人所得税改革、国家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等政策性、结构性减收因素会在明年集中显现,对组织所得税收入带来很大影响。三是今年所得税收入基数较高,也将对明年所得税组织收入工作形成压力。各级税务机关应当认清明年所得税收入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继续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抓好所得税收入工作。

第一,落实组织收入的重点措施。要坚持组织收入原则,继续抓好预缴和汇缴税款入库管理,落实好预缴管理要求,切实抓好2011年汇算清缴甩尾税款入库工作。要进一步强化对重点行业、重点税源企业所得税管理,继续加强工资薪金所得源泉扣缴,落实好财产转让、股息红利等非劳动所得征管要求,大力组织所得税收入。

第二,切实提高所得税收入预测水平。根据所得税税源总量、结构、分布,综合考虑明年经济前景、往年所得税税负等因素,结合影响所得税收入的主要经济参数,认真分析和评估所得税政策调整效应,更加准确地预测所得税收入增减变化情况,牢牢把握组织收入工作的主动权。第三,积极开展所得税税负分析。要认真分析本地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所得税税负,开展所得税税负横向和纵向比较,深入查找低税负地区、行业的成因,做好低税负地区督导工作,抓好低税负行业的所得税管理,挖潜所得税的增收潜力。

(二)深入贯彻落实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

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对改进和保障民生,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各级税务机关要继续从讲政治、讲大局高度,进一步做好新税法贯彻落实工作。

第一,不折不扣执行新税法相关规定。要严格执行工资薪金所得代扣代缴规定,规范扣缴义务人当月准确代扣税款、次月及时缴纳入库。要根据生产经营所得纳税人的政策衔接规定,做好2011年度生产经营所得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根据税改后税负变化和实际生产经营情况,及时调整2012年生产经营所得纳税人的预缴税额,进一步做好实施核定征收的生产经营所得纳税人的核定税额调减工作,特别是集贸市场个体户、出租车司机等重点人群的税额调减工作,确保税制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的实惠落到实处。

第二,继续开展新税法宣传和辅导。要有针对性地宣讲个人所得税改革的重要意义和相关内容,耐心解答纳税人咨询和疑问,掀起全社会关注、学习和了解个人所得税法的热潮,培养依法诚信纳税意识。要加强与媒体的沟通协调,关注媒体舆论,了解纳税人反映,及时加以应对。

第三,加强新税法实施情况督导检查和政策效应分析。要定期开展新税法实施情况督导检查,加大贯彻执行新税法逐级考核力度,进一步查找贯彻执行的薄弱环节,针对执行中反映的新问题、出现的新情况,及时向上级税务机关和地方党委政府报告,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要积极开展新税法实施的政策效应分析,科学准确地统计分析纳税人税负、纳税人数、税收收入和居民可支配收入变化情况,充实完善个人所得税基础数据资料。

(三)积极落实和完善所得税政策

建立科学完备的所得税政策体系,规范所得税政策执行,是充分发挥所得税职能作用的重要手段。各级税务机关要围绕税收服务科学发展和依法行政要求,积极调整和完善所得税政策,严格规范政策执行,保证所得税调控经济和调节收入分配作用有效发挥。

第一,完善企业所得税政策。要按照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落实好转制文化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梳理支持文化产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研究出台进一步支持文化企业的所得税优惠政策,加大所得税对文化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继续围绕企业所得税法配套政策执行中反映 的问题,重点研究制定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管理办法,明确企业重组改制资产评估增值、资产无偿划转以及企业重组所得税政策。借鉴国际通行做法,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完善合伙制企业所得税政策和非营利组织所得税优惠政策,制定软件生产、集成电路生产企业优惠管理办法,修订完善相关产业优惠目录及区域性所得税优惠目录。适度扩大研究开发费加计扣除政策适用范围,探索开展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先行先试”,推动企业自主创新,统筹区域经济发展。要根据国家加快实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需要,研究完善境外税收抵免政策,落实境外注册中资控股企业认定为居民纳税人有关规定,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完善“走出去”企业的税收管理和服务措施。

第二,推进个人所得税制改革并明确相关政策。要按照“十二五”规划纲要的要求,抓紧研究“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改革方案,进一步完善税收对再分配的调节功能。要抓紧修改出台《个体工商户、独资企业、合伙企业投资者个人所得税征税办法》,进一步明确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费用扣除标准,规范生产经营所得管理。要立足公平内外籍人员税负要求,完善外籍个人所得税政策,适时调整股息、红利所得免税政策,规范各类补贴征免税规定。研究出台非货币资产评估增值和合伙企业股权投资个人所得税政策,加强高收入者资本所得征管。

第三,强化所得税政策执行。要按照依法行政的要求,实现所得税政策与征管有机统一。要建立国税局、地税局政策执行沟通协作机制,定期沟通,交换意见,保证政策执行标准同一地区口径统一,标准一致。要紧紧围绕经济社会运行中的突出问题,深入开展所得税调研,加强所得税政策预案研究。要建立所得税政策跟踪问效机制,积极开展所得税政策效应的分析和评估。各地每年要选取部分重大所得税政策的贯彻执行情况进行督促检查。

(四)切实加强企业所得税专业化管理

专业化管理是企业所得税管理的发展方向和基本要求。各地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切实强化专业管理,积极推进后续管理,不断提升企业所得税专业化管理水平。

继续落实专业化管理要求。一是扎实开展分类管理。要依托省、市、县三级监控体系,实施重点税源专业化管理;重点开展一般税源企业按行业分类评查;强化核定征收企业动态监控,及时做好定额调整和征收方式转换工作。二是提升分行业管理水平。要认真抓好总局编写的企业所得税行业管理操作指南的应用工作,针对当地行业特点,选取主导行业,逐步建立包括日常征管、基础数据、分析预警、评估模型为主要内容的所得税分行业管理方法。三是强化事项管理。要继续加强对企业兼并、债务重组、股权收购、企业清算、税收优 惠等特殊事项备案管理。所得税重大事项实行分层级和专业团队管理制度。四是大力加强税源与税基管理。要积极开展纳税户清理,定期进行国地税之间管户信息比对,防止漏征漏管。重点抓好所得税申报与增值税申报比对、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审核。完善税前扣除凭证管理制度,规范税前扣除管理,继续实施上下游延伸核查,拓展收入扣除链条式管理。五是持续深化风险预警和纳税评估工作。要树立风险管理理念,区分不同事项和工作环节,逐步建立所得税风险特征库、风险指标体系、风险模型,实现所得税管理方法的专业化。要根据风险分布,有针对性选择重点行业、疑点企业实施专项和重点纳税评估,深化所得税纳税评估工作。

强化企业所得税后续管理。11月14日,国务院召开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对深入推进行政审批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作出了工作部署。所得税管理应当认真落实这一要求,切实抓好行政审批取消和调整的相应后续管理工作。另一方面,南京会议以后,企业所得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工作规范和分行业操作指南均已下发,“三层楼”管理构架已基本形成,各地也必须结合实际,抓好落实,规范有关后续管理,通过规范企业所得税岗责体系、工作流程和管理要求,提高所得税管理质量和效率。一是明确管理对象和要求。要适应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后有关审批事项取消对管理带来的新要求,以及所得税跨年度管理事项的特殊要求,把涵盖影响企业所得税税基、税额的所有重要事项纳入后续管理,包括跨年度事项、税收优惠事项、资产损失和亏损弥补等重要事项,以及企业改制重组等特殊事项。同时根据后续管理对象不同特点,科学分类,提出管理要求。二是把握管理环节。后续管理包括预缴和汇缴,贯穿于企业所得税管理的全过程。在预缴环节,重点做好申报表与财务报表、第三方信息比对工作,保证预缴税款及时足额入库。在汇算清缴环节,重点区分税收优惠、资产损失、跨年度事项、亏损弥补等事项,分项进行后续管理。三是探索管理方法。要按户、分项建立管理台账,准确记录后续管理内容,并逐步将管理台账纳入企业所得税综合管理软件或风险管理软件,为实施管理提供信息来源。实施管理台账与纳税申报表、其他台账比对分析,全面开展后续管理事项评估检查,强化企业所得税项目动态管理。

加强汇总纳税和高新技术企业优惠管理。一是改进汇总纳税管理。要强化企业所得税汇总纳税信息的上传、清分和分配表准确性等考核评定,加强汇总纳税企业管理。要根据汇总纳税管理中各地反映的问题,研究明确分支机构分配税款三项因素的具体标准,改进分配标准不明确,总机构随意分配等问题。研究改进分支机构分配税款的比例,解决总机构集中税款过多的问题。完善分支机构查补收入就地入库的措施,强化对分支机构的就地监管。二是强化高新 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管理。要加强认定管理,重点把握认定条件中的各项财务指标,不符合标准的坚持不得认定,把住前臵关口。要加强备案审查,充分利用企业申报、财务报表、日常征管信息,加强对享受所得税优惠企业的资格审查,不符合规定的不得享受,并提请高新技术认定小组复核。三是落实工作责任。对企业提供虚假资料骗取高新技术资格的,要及时补征税款并根据征管法实施处理;对会计税务师事务所鉴证作假的,要提请认定小组取消其参与认定的鉴证资格,把各项工作责任落到实处。

(五)认真抓好个人所得税管理工作

“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完善个人所得税征管机制。各级税务机关要按照总局的部署和要求,全力推进以高收入者为重点的个人所得税征管,夯实个人所得税征管基础,为个人所得税制的进一步改革创造征管配套条件,更好地发挥个人所得税调节作用。

大力加强高收入者征管。要按照“十二五”规划纲要的要求,深入贯彻落实总局《关于切实加强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征管的通知》,完善高收入者征管手段,创新管理方式,为加快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做出积极努力。一是明确管理重点。切实抓好高收入者财产转让、股息、红利等非劳动所得和合伙企业股权投资、私募基金、中介机构生产经营所得征管,积极推进影视等各类明星从事广告演出所得和外籍人员所得征管。二是完善征管手段。要积极与外部门合作,拓宽涉税信息采集渠道,强化源泉管理。11月18日,肖捷局长亲自带队与工商总局领导就股权转让信息传递进行了沟通,达成了一致意见。总局将很快发文进行部署,各地要认真执行,贯彻到位。要根据高收入者人群和所得来源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完善征管措施。加强外籍人员各类补贴审核力度,研究出台各类明星从事广告演出所得的征管措施,切实将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全面实行查账征收落到实处。对非上市公司股权转让所得,要重点做好平价或低价转让股权的核定工作,严格执行限售股转让所得、房屋转让所得、拍卖所得征管规定,形成财产转让所得的征管措施体系。加强企业分配股息、红利的扣缴税款管理,重点关注以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和资产评估增值转增注册资本和股本的征管,堵塞征管漏洞。三是创新管理方式。要密切关注高收入者的新兴经济行为,根据所得来源的多元化和隐蔽性,积极探索新的管理方式,对非货币资产评估增值、股权转让、引入战略投资者等涉税行为,要抓住关键环节,建立电子台账,实施链条式管理。认真研究,积极开展企业注销清算时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要深入剖析,充分利用其他税种管理信息开展个人所得税评估分析,对连续盈利且不分配股息、红利的企业,实施重点跟踪管理。

切实强化征管基础工作。一是全面推进全员全额扣缴明细申报。针对工资 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标准提高后,一些扣缴单位纳税人数减少的状况,要切实加强扣缴管理,多措并举,全力推进,继续扩大明细申报覆盖面。要围绕“申报户率”、“有税申报率”等建立考核指标体系,提高申报数据质量。二是坚持抓好年所得12万元以上纳税人自行纳税申报工作。要突破薄弱环节,充分运用明细申报等日常税源管理信息,继续扩大自行纳税申报人数,提醒和督促纳税人完整、准确、及时申报各项所得,依法办理补缴税款和退税手续。要拓展工作深度,强化自行申报的后续管理和检查,加大对不申报或申报不实的处罚力度,实现自行申报和高收入者征管的有机结合。三是强化税源管理。要挖掘税务机关掌握的全员全额扣缴明细申报和自行纳税申报数据的潜力,完善税务部门内部信息传递和管理机制。积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的支持,推进外部门涉税信息共享和获取。充分运用内部和外部涉税信息,探索因地制宜的专业化管理方式,加强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征管,完善个人所得税明细申报的工资、薪金所得总额与企业税前列支的工薪总额比对机制,积极开展个人所得税明细申报的工资、薪金所得总额与企业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商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涉税指标的关联分析。

(六)不断改进所得税纳税服务

深入开展所得税纳税服务,是融洽税收征纳关系、提高税法遵从度的重要措施。各地要牢固树立服务理念,切实改进所得税服务,提高新形势下所得税管理水平。

第一,突出服务重点。要重点宣传讲解新出台的所得税政策和征管办法、减免税政策和管理规定以及操作流程,让纳税人知晓政策,熟悉流程,懂得操作。要积极配合纳税服务部门,抓好12366纳税服务热线税收业务知识库建设,及时更新完善所得税纳税咨询问题和解答,积极为接线人员提供后台专家支持。要加强所得税舆情监测,对纳税人反映突出的问题,要认真研究,明确口径,及时回复反馈。

第二,改进服务方式。要充分利用当地主流媒体、税务网站、办税服务厅等及时公告、宣传所得税相关政策和执行规定。对重点纳税人、有特殊需求的纳税人,要通过免费上门讲解、专题培训等方式开展所得税宣传和辅导。进一步修订完善所得税申报表,简化申报内容,精简报送申报资料。继续完善和优化所得税申报方式,大力推进电子化申报。要认真落实新个人所得税法延长纳税申报时间规定。

第三,切实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要按照规定程序和期限,为纳税人办理所得税优惠事项,不得人为变更程序,设臵障碍。要严格落实汇算清缴规定,企业多预缴的税款,汇算清缴时要按规定办理退税;未经纳税人同意,不得采 取抵缴以后期间税款方式。要做好个人所得税申报信息保密工作,及时为自行申报纳税人办理补退税手续。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推动为所有实行明细申报的纳税人开具完税证明。要积极开展通过网络、自助设备等方式告知纳税人纳税情况,维护纳税人知情权。

第四,完善国地税局合作机制。要加强国地税局的沟通协调,进一步完善合作机制。要努力做到所得税征管办法和政策执行口径共同起草、共同下发,实现同一地区所得税政策解释口径一致,征管流程、报送资料一致,保证纳税人的公平税收待遇。要积极探索联合开展所得税法宣传和辅导,共同回复重大涉税咨询问题,协同开展所得税重点行业纳税评估等,营造和谐的所得税征管环境。

(七)深入实施所得税信息管税

加强所得税信息化建设,是实施所得税专业化管理、提高所得税管理质量和效率的重要依托。各地要按照“信息管税”的总体要求,做好统筹规划,加大工作力度,提高所得税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第一,抓好企业所得税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管理软件的推广应用。要按照 “金税三期”总体规划,完善业务需求,优化提升管理功能,加快推进“金税三期”企业所得税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步伐。要继续提高所得税电子申报面,重点抓好电子申报数据质量。全面推行企业所得税汇总纳税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总分机构征管数据及时上传、清分和比对,切实加强系统运行考核,提高汇总纳税企业管理水平。积极做好推广应用地方自行开发的企业所得税管理软件工作,实现互通互用。

第二,继续扩大个人所得税管理系统推广应用范围和推进自然人数据库建设。已经推广应用个人所得税管理系统的地区要进一步扩大范围,没有推广应用的地区要尽快采取措施推广应用,切实通过信息化手段为全员全额管理提供依托和保障。要按照总局自然人数据库建设的要求,完整、及时地传递数据,提高数据质量。

第三,拓展数据信息的增值应用。进一步推进国税局、地税局信息交换,加强第三方信息采集,充分利用汇缴数据、企业财务报表数据、资料外部门数据、明细申报数据和自行申报数据,加强所得税申报、扣缴申报的纵横向分析比对,强化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评估,实现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互动结合,提高所得税管理针对性和有效性。

(八)加快推进所得税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全面推进所得税专业化管理,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要按照“人才强税、廉洁从税”的要求,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的高素质的所 得税专业化人才队伍,为实现所得税科学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第一,充实管理力量。针对目前所得税管理任务重、管理人员少,尤其是管理骨干人员比例偏低的状况,各地要根据机构设臵总体要求和所得税管理任务,把具有税收管理、财会、法律等业务专长的税务干部逐步调整充实到所得税队伍中,实现所得税管理人员与任务有效匹配。

第二,落实分级培训责任。总局重点抓好所得税骨干人才知识更新,培养对重点行业、特殊领域具有较强所得税管理能力的“专家型”领军人才。省局重点强化所得税业务专题培训,形成一批有所得税专长的业务骨干。市、县局重点抓好所得税管理的基本操作培训,提高所得税管理一线人员业务素质和岗位技能。

第三,拓宽培养方式。要以总局开展企业所得税业务知识考试为契机,继续采取集中培训、院校轮训、岗位竞赛等行之有效的方法,广泛开展全员练兵活动,全面提高所得税队伍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技能。鼓励和倡导各地选派所得税人才去税务中介机构和大型企业集团锻炼实习,抓好实习锻炼试点工作,摸索经验,逐步推广。

第四,实施分级管理和使用。总局、省局、地市局要分级建立所得税人才库,对纳入所得税人才库的人员要重点管理和培养使用。要创造条件让人才库人员多参与所得税政策研讨、重大管理和检查项目实施、重点课题研究等工作,在实践中锻炼本领,增长才干。

同志们,做好2012年所得税工作任务繁重,意义重大。让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所得税职能作用,进一步提高所得税管理水平,为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实现税收事业科学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二篇:王力在全国国际税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提高认识狠抓落实 全面加强国际税收管理工作

(2010年5月17日)

同志们:

全国国际税收工作会议今天召开,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税务工作会议精神,按照4月16日总局第5次局长办公会议提出的要求,总结2009年国际税收工作,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工作任务,全面加强国际税收管理。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扎实工作,2009年国际税收管理取得明显成效

2009年,各级税务机关按照去年全国国际税收工作会议确定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完善体制机制,实施专业管理,监控国际税源,有效防范避税,强化国际协作,优化税收服务,严格外事纪律,国际税收管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国际税收法律制度更加健全。积极扩大我国税收协定网络,有重点、针对性地开展协定谈签和修订工作,使协定规定更加有利于促进国际经济合作与交流,更加有利于防范逃避税行为。分别与法国、德国、芬兰、比利时和捷克开展协定全面修订及签署工作,完成与乌干达、埃塞俄比亚和土库曼斯坦的协定谈签工作,并与巴巴多斯、新加坡、香港开展协定部分条款的修订工作。明确了股息、特许权使用费和财产收益条款有关规定以及协定相关条款涉及的受益所有人概念,规范了非居民享受税收协定待遇管理规程。截至2009底,我国共对外正式签署93个税收协定以及与香港和澳门的2个税收安排,其中89个税收协定和2个税收安排已经生效。与近十个低税国家(地区)开展了税收情报交换协议谈判工作,其中与英属维尔京群岛、巴哈马的税收情报交换协议已经签署。围绕贯彻落实企业所得税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先后出台实施了一系列国际税收规章制度。下发了特别纳税调整实施办法、非低税率地区的白名单和进一步加强转让定价跟踪管理等规定,制定了指导反避税工作的全面操作规程,简化了受控外国企业管理规定,明确了在金融危机条件下强化对跨境关联交易的监控和调查办法。下发了非居民承包工程作业和提供劳务税收管理暂行办法,规范了非居民源泉扣缴、汇算清缴、征管范围等管理规定,明确了非居民取得股息、红利、股权转让所得、利息缴纳企业所得税等有关政策和管理制度。国际税收的管理规定和操作办法明显细化和更加规范。

(二)反避税调查取得突破性进展。开创新的思路和方法,拓宽反避税工作领域,将反避税调查对象从以往的制造业向其他行业延伸;通过深入开展行业联查、全国联查,增强案件调查调整的规范性、统一性,强化了反避税工作的威慑作用。通过加强关联申报、同期资料管理等基础工作,促进企业自觉遵循独立交易原则,主动提高利润水平;各地严格执行立案、结案两个环节层报总局审核的制度,全年主要针对制鞋、笔记本电脑代工、高速公路、轮胎制造、零售百货、酒店连锁等行业进行联查,并对重点避税嫌疑企业进行立案调查,继续严把案件办理质量关,加大案件查补力度。2009年全国转让定价调查共立案179件,结案167件,弥补亏损8.7亿元,调增应纳税所得额160.9亿元,补税20.9亿元,比2008年补税增加8.5亿元,增长69%,是我国开展反避税工作以来查补收入最多、增长最快的一年。全年转让定价调查调整个案补税超千万元的案件40件,其中超亿元的4件。平均个案补税1252.14万元,首次突破千万元大关。跟踪管理企业自行调增税额12.9亿元,调查补税3.1亿元。江苏、天津、广东、北京、山东、上海国税局和深圳地税局反避税补税均超过亿元,其中江苏国税补税近4亿元。黑龙江、辽宁、陕西和湖北国税局克服案源较少的困难,拓展反避税新领域,全年查补收入均超过千万元;江苏、上海、广东国税局在笔记本电脑代工行业联查中紧密沟通,按照总局确定的统一调整方案进行调整,缓解了主管税务机关的压力,提高了电脑代工行业的利润水平。深圳地税局在反避税协查中取得某公司制鞋企业的再销售价格,在全国鞋业联查中提供了较有价值的信息,为联查工作取得成功奠定了基础。福建、浙江、厦门国税局在反避税领域拓展方面取得新进展。

(三)非居民税收管理取得实效。各地针对非居民税源分散、易流失的特点,设立非居民税收管理专业岗位,加大非居民税收管理力度。山东、浙江、湖南、天津、深圳、武汉国税局和山东、天津、河南、厦门、深圳地税局以重点建设项目为突破口,加强非居民承包工程和提供劳务税收管理。江苏、北京、上海、青海、重庆、安徽、河南、青岛、厦门、大连国税局和安徽、甘肃、青岛地税局加强非居民企业所得税源泉扣缴工作,尤其是对股权转让交易双方均为非居民企业且在境外交易的行为,以被转让股权的境内企业为抓手,以税务变更登记为控制点,追缴税款。山西、湖北、内蒙古、河北、新疆、四川、吉林国税局和四川、北京地税局充分发挥对外支付税务证明作用,防范未纳税所得付出境外。江西、辽宁、海南、广西、广东、福建国税局和成都地税局把非居民企业首次纳入税收专项检查内容,查处逃骗税行为。2009年,全国共征收非居民企业税收收入560.18亿元,比2008年增加176.16亿元,增长45.9%;其中:企业所得税416.11亿元,比2008年增长55%,通过源泉扣缴345.75亿元,比2008年增长98.8%。

(四)税收协定执行工作水平得到提高。2009年总局首次在税收协定执行程序方面作出规定,规范执行程序、统一执行标准,并通过视频会议、宣讲培训等形式抓落实。湖北、安徽、深圳、四川、北京等国税局和大连、湖北、山西、四川、深圳、甘肃、北京等地税局制定了较规范的具体实施规则。各地税务机关对协定执行情况,尤其是对来自低税地的缔约对方居民要求享受协定优惠税率及其他优惠待遇的,做到严格把关,确保执行到位。为保证享受协定待遇对方居民身份的真实性,总局向所有缔约对方国家收集其居民身份证明样式后,整理下发了42个国家和地区的居民身份证明样式,方便了各地执行。从北京、山东国税局和山东、大连、青岛地税局等上报情况看,协定执行的情况清晰、案例增加,执行水平得到提高。

(五)情报交换的威慑作用得到较好发挥。继续履行税收协定所规定的义务,2009年向19个协定缔约国提出情报请求68份,比2008年增加3国21份;核查41个外国税务机关提出的专项情报258份,增加11国61份,全部在保证核查和回函质量的前提下及时给予了回复。全年共下发核查外来自动、自发情报4000余份,向5个协定国提供自动情报10000余份。各地利用外来情报查补税款、加收滞纳金和罚款总计4.8亿元,比2008年增加1.6亿元,其中江苏国税局通过对一份情报的延伸利用查补企业所得税4000多万元,上海国税局个人所得税案件平均查补税款200余万元,新疆地税局查补一名自然人个人所得税1070万元。深圳地税局和北京、浙江、宁波国税局依据现有信息化平台开展自动情报电子化制作试点工作,基本实现自动情报自动化制作。全年收到协定缔约国情报交换感谢信函和邮件42封。

(六)通过国际税收协商程序维护国家和企业合法权益。一是发挥税收协定作用,积极开展与缔约对方国家税务当局间相互协商工作,解决我国企业在境外经济活动中遇到的税务纠纷,如深圳国税局在总局支持下帮助某企业成功解决了其在境外遇到的税务纠纷,为企业争取利益2275万美元。二是积极推进反避税双边磋商,消除国际双重征税,增强企业经营的确定性,并降低税收管理成本。北京、天津、上海、深圳、广东、江苏、宁波、山东、大连国税局积极配合总局,在预约定价谈签和转让定价双边磋商中做了大量细致的审核、评估和分析工作,为我国双边磋商工作的开拓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全年共签订7个双边预约定价安排、4个单边预约定价安排和2个转让定价相应调整双边协议。7个双边预约定价安排为我国补税5.44亿元,在执行期间如果企业经营规模与签署安排前保持不变,还可以在未来4年为我国多征收税款36亿元。在我国与丹麦之间签署的中欧第一例双边预约定价安排中,我方提出的成本节约和市场溢价等理念得到了对方的认同。我国与某国签署了一项我方补税最多、外方退税最多的双边预约定价安排,中方补税4.5亿元,对方相应调整退税4.5亿元,实现了该部分税源向中国的转移。目前全国正在审核或磋商的案件涉及32个双边预约定价安排和7个转让定价相应调整。三是利用情报交换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上海国税局灵活利用授权代表访问,有效保护了企业在跨境业务中的合法权益。

(七)国际税收交流合作力度不断加大。积极配合有关单位,参与我国领导人出席20国集团会议的准备工作,提出我国对反避税天堂的专业意见。参与国际税收规则制定,主要参与了OECD和联合国税收协定范本及注释和联合国《发展中国家转让定价手册》的制定,与财政部一同代表中国成为透明度和有效情报交换全球论坛的副主席和下设情报交换同行审议小组副组长。继续推进与国际组织和地区性税收组织合作。派员参加OECD税收领域13项专业会议、国际税收对话机制(ITD)第三届全球大会、SGATAR第39届年会和第5次联合培训及第11次工作级别会议、亚洲税收论坛第6届会议、美洲税收管理中心第43届年会和第4届利兹堡会议等国际会议;派员参加OECD税收领域2个多边培训,与OECD合作在我国举办5期培训班和3次立法推动咨询活动,首次邀请印度、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和越南等5国的学员来我国参加转让定价高级研讨班;邀请OECD专家介绍发达国家经验,为制定或调整我国有关税收政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圆满完成UNDP项目各项任务;继续加强与IMF的合作,先后两次组织技术援助活动。参加组织境外长期培训和实习工作,向英国税务局派出第三批实习人员。总局国际司领导当选联合国税收专家委员会副主席,我国在国际上的税收话语权和地位得到进一步提高。

(八)外事管理工作成效明显。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厉行节约、坚决制止公款出国(境)旅游的文件精神,进一步规范因公出国(境)审批手续,加强计划管理,控制出访数量,严格经费审核,实现了外事经费、出访项目、出访人数均压缩在20%以上的目标。2009年,总局机关、国税系统外事出访71项,出访540人次,国税系统随地方政府组团出访约350人次;接待来访团组25项100人次,接待临时来总局机关拜访人员约250人次。继续与日本、韩国、荷兰等国执行互访协议。利用国际税收对话机制高层会议在北京举办的机会,与美国、加拿大、英国、俄罗斯、丹麦、蒙古、印尼等国税务高层举行双边会晤,加强与上述国家间税务当局的沟通与合作。通过日本国际协力机构援助项目、中国-荷兰双边税务合作项目、中韩税务交流项目及中日税务双边交流项目,分别在日本、荷兰、韩国以及国内的广西、宁夏、无锡举办了纳税服务、大企业税务管理和国际税务管理培训班。在澳大利亚举办了纳税服务与大企业税务管理高级税务培训班。通过开展上述培训活动,提升了广大税务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税收服务和管理水平。

同志们,去年的工作成绩,是各级税务机关认真贯彻落实总局党组的工作部署,在各级党委政府关心重视和广大纳税人以及社会各界支持配合下取得的,也凝聚着国际税务战线广大干部的无数心血和艰辛努力,是同志们尽职尽责、勤奋工作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国家税务总局党组,向辛勤工作在国际税收战线上的同志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问候!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国际税收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是少数地区对国际税收工作重视不够,个别地区国际税收管理体制和机制还不够健全,未能有效实施国际税收专业化管理。二是国际税收管理还不够扎实,管理制度需要进一步规范,税收流失时有发生。三是“走出去”税收服务与管理还较薄弱,许多工作有待进一步完善。四是国际税收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反避税等专业人才较为匮乏,个别地方人才流失现象比较突出。五是信息化建设水平有待提高,与相关部门信息共享的渠道不够通畅。六是国际交流合作和境外考察与培训效果需要进一步增强。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二、提高认识,进一步明确全面加强国际税收管理的工作思路 2010年是我国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形势最为复杂的一年,税收工作也面临许多复杂困难和不确定因素。为应对后金融危机的影响,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更加注重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努力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去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同志在税收工作座谈会上,对新时期税收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全国税务工作会议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要求,对2010年税收工作作了全面部署。今年4月16日,肖捷局长主持局长办公会议,专门听取国际税务司的工作汇报。总局办公会议认为,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扩大,税源国际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国际税收事务大量增加。认真做好国际税收管理工作,对于维护国家税收权益,促进扩大对外开放和国际经济合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会议对近年来国际税收管理工作取得的积极成效,包括基础制度不断完善,专业化管理水平逐步提高,涉外税收显著增加等,给予了充分肯定。并要求各级税务机关要进一步提高认识,以抓好反避税工作等为重点,全面加强国际税收管理工作。会议还对做好国际税收管理各项工作,加强和充实反避税工作力量等提出了要求。这是总局党组在新的形势下,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开放大局出发,对国际税收工作作出的重要部署。各级税务机关尤其是国际税务管理部门要认真学习领会,把认识统一到总局党组的工作要求上来。应当看到,总局党组的高度重视和明确要求,既加重了国际税务管理部门的工作责任,又为国际税收工作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一定要认清形势,明确任务,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总局对国际税收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为契机,全面加强国际税收管理,把国际税收各项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一)提高对全面加强国际税收管理重要意义的认识

全面加强国际税收管理是服务我国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需要。国际税收管理是伴随着我国对外开放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我国对外开放30多年来,前期以引进外资为主,与此相适应,国际税收工作以外资企业为主要对象实施管理和服务。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对外开放已进入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新阶段。在这一阶段,要继续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在这一大的背景下,随着内外资企业税收政策的统一,税源国际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各国对跨境税源的争夺更加激烈,国际税收事务大量增加,必然对国际税收管理提出新的任务和要求。这就需要各级税务机关服从和服务于我国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大局需要,按照总局办公会议提出的要求,尽快转变国际税收工作的理念,调整目标和任务,完善和落实吸引外商投资的税收政策,进一步强化“走出去”税收服务和管理工作,切实做好国际税收各项工作,把全面加强国际税收管理的要求落到实处。

全面加强国际税收管理是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的需要。国际税收工作是税收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仅同样要履行税收筹集财政收入、调节经济、调节收入分配的基本职能,而且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还肩负着防范和打击跨境逃避税,维护国家税收权益的重任。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市场潜力巨大,对外开放进程加快,外商来我国投资的信心增强,我国进出口数量和实际利用外资金额持续位居全球前列;随着“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我国企业和个人境外投资经营的领域增加,规模扩大,“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国际税收管理工作任务进一步加重,难度也进一步加大。主要表现为跨境税源的覆盖面更加宽泛,无论是非居民来源于我国境内投资所得还是我国居民来源于境外投资所得的数量和规模都在增多;同时,防范境内外跨国公司逃避税、延迟纳税的任务更加艰巨。近年来反避税案件和查补税款的增加足以证明,反避税工作面临艰巨的任务;各地非居民税收管理、协定执行和情报交换的案例表明,非居民企业签订虚假合同规避我国纳税义务,在低税地或避税地设立导管公司逃避我国税收管辖权,设立不合理商业目的公司套取我国税收协定税收优惠等种种行为有增无减。此外,我国居民企业和个人在境外设立的离岸公司即受控外国公司的利润不及时汇回我国申报纳税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这些都需要我们坚持组织收入原则,加大防范逃避税工作力度,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应对,以堵塞税收收入流失,切实维护国家税收主权。

全面加强国际税收管理是实施税收专业化管理的需要。专业化是伴随社会化大生产带来的科技迅速发展、分工日益严密、资源高度集中、管理更加集约所形成的现代管理方式。把现代管理理念与税收工作特点相结合,实行税收专业化管理,既是新时期对税收管理理念的创新和发展,更是进一步提高税收管理水平的需要。肖捷局长在全国税务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按照科学化、精细化的管理理念,大力推行专业化、信息化管理,不断提高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税收专业化管理的内涵就是“科学分类、探索规律、整合资源、集约管理”。税收专业化管理的重点是对纳税人实施分类管理,加强国际税收管理是其中的重要内容。首先,国际税收管理依据的法律不仅是企业所得税法和个人所得税法等国内税法,还必须依据税收协定、税收情报交换协议等国际税法和公认的国际惯例;其次,国际税收管理的对象是跨境纳税人的跨境所得,税源流动性和隐蔽性较强,容易避税;第三,国际税收管理还涉及国家及地区之间的税收协调和征管协助。因此,健全国际税收管理机构,规范国际税收岗责体系,完善国际税收工作机制,配备高素质的专业人员,是落实国际税收工作专业化管理的内在要求,也是实行税收专业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面加强国际税收管理是提高纳税服务水平的需要。纳税服务是世界税收发展的时代主题,纳税服务与税收征管共同构成税务部门的核心业务。税务部门最重要的职责,就是通过优化纳税服务和加强税收征管等措施,维护好纳税人合法权益,促使纳税人提高税法遵从度。与各级国际税务部门打交道的纳税人,主要是外国企业和“走出去”的大型跨国公司,他们的纳税意识较强,对税收政策和管理规定的确定性十分关心,也注重办税效率和成本。为他们提供更加及时、更具针对性的纳税服务,不仅是落实我国纳税服务总体要求的需要,更是展示我国税务部门良好国际形象的重要载体。各级国际税务管理部门要切实改变重税收征管轻纳税服务的现象,主动做好非居民纳税人和“走出去”企业及个人的税收服务工作,方便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降低税法遵从成本,确保纳税人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在促进我国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战略中,营造良好的税收环境,充分发挥税务部门的积极作用。

(二)明确今后一个时期国际税收管理工作的总体思路

根据总局党组对新时期税收工作的总体部署和4月16日总局局长办公会议提出的要求,今后一个时期国际税收管理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按照总局党组的工作部署,围绕一条主线,完善四项机制,强化三个保障,全面加强国际税收管理工作。

围绕一条主线,就是加强跨境税源管理,维护国家税收权益。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必然带来税源的国际化和税制安排的国际化,给国际税收管理带来新的挑战。采取切实有效手段、加强跨境税源管理、维护我国税收权益,已经成为国际税收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和当务之急。跨境税源既包括非居民企业和个人取得的来源于我国境内的收入或所得,也包括我国居民企业和个人在境外取得的收入或所得。加强跨境税源管理,是我国税务部门履行税收管辖权的职责所在,是维护我国税收主权和跨境纳税人合法税收权益的重要手段。各级税务机关只有紧紧围绕这条主线开展国际税收管理工作,摒弃传统理念,拓宽工作视野,才能正确理解国际税收管理工作的实质,摆正国际税收管理工作的位臵,使国际税收管理工作得到全面加强。

完善四项机制,就是完善反避税工作机制、非居民税收管理机制、“走出去”税收服务与管理机制、国际税收征管协作机制。

完善反避税工作机制,是全面加强国际税收管理工作的重点,要坚持“防查并举”的原则,建立“管理--服务--调查”三位一体的统一规范的反避税防控体系,防止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通过各种避税手段侵蚀税基。要实行反避税工作统一规范管理,保持不同地区之间、同一行业不同企业之间以及不同国家企业之间调查调整力度的一致。通过强化关联申报、同期资料管理和跟踪管理,开展单边和双边预约定价,加大反避税调查和联查力度,督促企业自觉遵循独立交易原则,主动提高利润水平,增强企业经营的确定性,带动行业整体利润水平的提高,切实防范各种跨境避税行为,不断提高我国反避税工作水平。

完善非居民税收管理机制,就是遵从收入来源地税收管辖权,对取得我国境内所得的非居民企业和个人加强税收管理和优化纳税服务。非居民是在我国境内负有纳税义务的外国企业和个人,其税源流动性和隐蔽性较强,不及时监控,税款就容易流失境外且难以挽回。要通过规范完善非居民企业和个人的税源监控、纳税申报、日常检查、协定执行、纳税服务等办法,掌握非居民税源分布规律,识别并及时控制非居民税收风险,正确落实税收协定待遇,防范税收协定滥用,确保协定执行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堵塞非居民税收收入流失。

完善“走出去”税收服务与管理机制,是服务我国“走出去”战略在税收方面的重要配套措施,也是全面加强国际税收管理工作的重要举措。要通过完善国际税收法律和有关政策扶持措施,充分利用国际税收交流与合作平台,帮助“走出去”企业和个人了解投资国的税收制度并解决境外发生的税务纠纷,为他们提供更加及时更具针对性的税收服务,以维护其境外合法税收权益。同时要遵从居民税收管辖权,防范“走出去”企业和个人逃避税务监管的风险。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通过强化税源管理,全面掌握我国“走出去”企业和个人在境外投资经营活动的详细信息,确保其及时准确地依法履行国内纳税义务。

完善国际税收征管协作机制,主要是通过税收情报交换和税款征收协助等手段,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税务部门的合作,充分利用双方的征管资源,以防止国际逃避税,提高对纳税人跨境交易的税收征管水平。要通过建立健全我国税收情报交换网络,稳步做好专项、自动和自发情报交换工作,逐步开展授权代表访问、同期税务检查、行业情报交换和税款征收协助,为加强跨境税源管理提供充分有效的信息保障。

强化三个保障,就是强化国际税收法律制度保障、国际税收信息保障和国际税收专业人才保障。

国际税收法律制度是国际税收管理工作的法律依据和制度保障,主要包括以税收协定、税收情报交换协议等为主要内容的国际税法,和涉及跨境税源政策与管理内容的国内税法及相关制度。强化国际税收法律制度保障,就是要通过完善和落实国际税收法律制度,加大税收协定谈签和执行力度,使得国际税收工作有法可依、执法有据,实现国际税收工作的法律化和制度化。

掌握和利用国际税收信息,是全面加强国际税收管理的重要支撑。强化国际税收信息保障,就是要通过整合内部资源、加强部门合作和国际税收征管协助、采集纳税人财务数据,拓宽信息获取渠道,为国际税收管理提供基础信息,并遵循总局CTAIS和金税三期建设统一要求,规范和完善业务需求,形成日常管理和决策分析功能齐备的国际税收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国际税收管理的规范化和信息化。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国际税收专业化人才队伍,是国际税收管理工作必不可少的保障。“事在人为”。没有人才保障,加强跨境税源管理、维护国家税收权益的目标就无法实现。要通过规范职责、健全机构、建立国际税收人才库、配备必要数量和相对稳定的高素质的国际税收专业人才,激发和保护他们干事敬业的热情和积极性,为全面加强国际税收管理工作提供坚实有力的人才保障。

三、真抓实干,做好2010年国际税收工作

2010年的国际税收工作,要认真贯彻全国税务工作会议精神和总局局长办公会议的要求,结合今后一个时期国际税收工作的总体思路,完善法律制度,强化专业管理,优化纳税服务,加强国际协作,严格外事管理,实施信息管税,注重人才培养,全面加强国际税收管理工作。按照上述要求,今年应着重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完善国际税收法律制度。要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特别是适应对外开放新格局的要求,研究完善国际税收法律制度体系。今年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税收协定谈签与修订工作,加大与我国企业境外投资较多国家税收协定谈签力度,继续关注与早期所签协定国家间经贸往来及投资情况,对已签协定有选择地进行修订,重点修订易被滥用的协定及相关条款。要加快情报交换协议谈签进程,今年与根西、泽西、马恩岛、开曼、百慕大等离岸金融中心谈签情报交换协议,逐步更新已有税收协定情报交换条款,特别是更新我国与低税、避税地协定情报交换条款。要积极参与税收征管法和个人所得税法的修订工作,增补反避税条款,扩充反避税立法范围,研究制定《特别纳税调整工作制度》,明确各级税务机关在反避税案件办理过程中的工作流程和相应职责;制定并对外公布《2009年中国预约定价安排报告》,介绍中国预约定价制度、单边和双边预约定价安排申请及签署情况,增强预约定价工作的透明度;研究制定《反避税案件专家小组会审制度暂行办法》,试行反避税案件专家会审制度。要进一步完善非居民税收政策和管理规范,加快与相关法律相配套的税收政策的调研和出台进程,研究制定国际运输税收管理办法、非居民税收协同管理办法、机构场所所得归属管理办法等制度。要研究制定国际税收情报交换工作指导意见。

(二)进一步加强反避税工作。一是强化反避税工作的统一规范管理,坚持防查并举,加强对各类型企业的反避税监控。二是加强对企业关联申报信息的采集、汇总、分析和审核,为筛选避税嫌疑企业和进行可比性分析提供基础信息。三是强化同期资料管理。要把提高基层税务机关和纳税人对同期资料的认同,作为今明两年强化同期资料管理的核心工作,今年将组织抽查,了解各地同期资料准备和管理情况,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和办法。四是推进双边磋商进程。对目前全国受理的39件双边磋商案件,从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成本节约、选址节约、营销型无形资产的定价等方面,进一步与对方加强磋商,力争取得好的效果。五是加大反避税调查和联查力度。以加强行业联查和集团跨区域联查为着力点,实现案件调查的全国联动,避免出现同一行业或者同一集团不同子公司之间调整力度的区域性差异。继续做好轮胎制造、饭店连锁企业的调查和结案工作;重点做好关联股权转让、制药、房地产、汽车行业的转让定价调查;开展对外投资企业的调查,强化转让定价和受控外国企业管理。六是开拓反避税新领域,积极开展对成本分摊、受控外国企业、资本弱化和一般反避税等新业务领域的尝试和探索,对于较为典型的案件,总局将在全国范围内抽调经验丰富、专业水平高的人员,共同参与案件的审核过程。七是试行反避税案件专家小组会审制度,继续坚持所有反避税案件必须在立案和结案两个环节通过案件监控管理系统逐级层报总局审核。各省市要根据本地工作实际建立专家小组会审制度,统一评估审核本地案件的立案、调查、结案各环节,如判断企业立案的可行性、企业避税疑点的确定、拟定调查调整方案等。各省市层报总局审核的结案案件必须经过本地专家小组会审,对于全国范围内的行业联查、大型集团跨地区调查等重大案件,由总局抽调全国反避税专家,进行集体会审。

(三)加大非居民税收管理力度。要进一步规范非居民税收管理职责,各级税务机关都应建立健全非居民税收管理岗位,推动非居民税收管理专业化机制的建立。要以非居民企业所得税申报和汇算清缴为重点,落实今年初下发的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税收管理办法,进一步提高非居民企业汇算清缴面,抓好对非居民常规纳税人的税基管理;以强化税源监控和加大违章处罚力度为重点,落实《非居民承包工程作业和提供劳务税收管理暂行办法》各项要求,防范非居民企业和个人虚构境外劳务逃避纳税义务行为,加强境外演出团体、中外合作办学、国际运输的税收管理;以防范间接转让、低价转让逃避税为重点,落实总局《关于加强非居民企业股权转让所得企业所得税管理的通知》要求,各地要及时受理境外投资方报送的资料并层报总局审核;以归属应税所得和提高据实申报面为重点,落实非居民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办法,防范滥用核定征收方式少缴或漏缴税款现象。要依托并充分利用居民企业税收日常管理成果,全面掌握居民企业对外支付信息和非居民税源,落实好非居民企业所得税源泉扣缴管理和对外支付税务证明管理办法,切实加强非居民取得我国股息、利息、租金和特许权使用费等所得的企业所得税管理,特别要防范上市公司不依法扣缴非居民企业股息所得税现象,同时要及时为付汇单位和个人出具对外支付税务证明。非居民税收检查已纳入今年总局专项检查的指令性项目,各地要研究分析非居民税源的分布规律和风险,按照总局的统一部署,精心抓好今年的非居民税收专项检查,遏止非居民税收收入流失。加大税收执法监督力度,今年下半年总局将组织抽查非居民税收政策与管理规定的执行情况,防范有税不知道收和故意少收甚至不收的现象。

(四)做好税收协定执行工作。要以防范税收协定滥用为重点,提高协定执行水平。针对税收协定执行需求增多的新形势,要把税收协定执行工作与执行国际条约、体现国家执法形象紧密联系起来,进一步提高对税收协定执行工作的认识;要及时了解研究协定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做好股息、利息、特许权使用费及财产转让收益等易被滥用的条款规定的解释工作,提升税收协定执行工作质量。要抓好税收协定待遇管理办法的落实工作,进一步规范并细化税收协定执行程序。今年下半年总局将组织开展《非居民享受税收协定待遇管理办法》执行情况的检查,重点检查协定待遇审批、各地内部工作流程及岗责体系的建立情况;开展对协定待遇落实情况的汇总及评估,重点为存在滥用及易被滥用的税收协定及相关条款,分析并防范执行中存在的潜在风险。

(五)加强国际税收征管协作。要继续履行好税收协定所规定的义务,做好税收情报交换工作,集中力量核查重要案件,特别是要发挥征管协作在防止纳税人利用转让定价、税收协定滥用、不合理列支成本费用等逃避税收方面的作用,逐步缩小纳税人跨境逃避税空间。要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开展有一定深度的情报交换工作,继续做好外来情报核查、对外提出情报请求、对外提供自动和自发情报工作,特别是对荷兰的自发情报工作。今年要为有效执行与巴哈马和英属维尔京群岛的情报交换协议做准备。要配合近期出台的反避税、非居民税收管理和税收协定执行管理措施,核查涉及核实境外居民身份、境外经济实质等内容的重点案件。

(六)做好“走出去”税收服务与管理工作。近年来总局明确提出,要加强对“走出去”税收服务与管理工作。针对这方面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如许多基础信息尚未掌握,服务水平有待提高,管理措施还没有完全跟上,近期总局还将发文进一步明确有关要求。加强“走出去”税收服务与管理工作,涉及税务机关内部多个部门,总局已明确该项工作由国际税务司牵头。各级国际税务管理部门要切实承担起牵头责任,与各相关部门加强协调配合,按照现行工作职责,共同做好有关工作。要落实好促进企业“走出去”的各项税收政策,进一步研究完善企业境外所得的确认和征税、境外税收的抵免、境外投资或贸易出口退税等方面的政策。要以税收协定为依托,为境外投资的企业和个人提供税收服务,保证我国居民企业和个人在境外应享受到的协定各项优惠待遇得以及时落实,充分运用国际税收协商机制,帮助他们解决境外税务纠纷,避免我国企业和个人在境外受到不公正待遇。要调查了解企业的困难和涉税诉求,加强服务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提高纳税服务水平。要掌握所管辖企业境外投资经营、境外取得所得和纳税等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根据企业境外投资特点、发展变化趋势以及税收风险,研究完善税收征管措施,探索有效服务方法,把“走出去”税收服务和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七)加强外事管理与国际交流合作。要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因公出国(境)管理的规定,并会同人事、监察、财务等部门,加强对各地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最近,总局办公会议讨论通过了新修订的《国家税务总局外事管理规定》,即将下发,各地要认真贯彻,严格执行,进一步规范总局机关和国税系统外事管理工作。继续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今年下半年总局将对国税系统外事出访任务较重的省份外事出访审批工作进行交叉检查,如有越权审批,不按规定审批,弄虚作假等问题,一经发现将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要继续深入开展国际间的税务合作,积极参加OECD、联合国等国际会议,争取广泛的国际资金和专家援助,为我国培养更多的税务人才,进一步做好出国培训成果推广应用工作。要做好台港澳涉税事务协调管理工作。总局于今年初在国际税务司加挂了港澳台办公室牌子,将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明确工作职责,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各地应结合本地实际确定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这方面工作,切实保护台港澳纳税人的合法税收权益。

(八)进一步实施信息管税。要强化反避税信息化建设,加强对已有信息的整合利用,提高信息利用效率。要进一步完善CTAIS关联申报模块,力争实现全国汇缴数据的共享;争取商务、统计、海关、外管、国资委等政府部门的支持与配合,扩大信息来源,弥补税务系统信息的不足;进一步应用BVD数据库和标准普尔数据库,推广使用全球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要提升非居民税收管理信息化水平。优化部分省市对外支付税务证明管理软件并在全国推广应用;完善非居民企业所得税申报和汇算清缴软件;规范基于CTAIS系统平台的非居民管理业务需求,实现从CTAIS系统及时提取与非居民管理有关的数据,并即时统计各类所得的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应缴税额、实缴税额以及享受税收协定待遇等情况。推进税收协定执行及情报交换的信息化建设。选择个别地方为试点,尽快将协定执行工作纳入信息化体系,将协定审批、备案等环节工作逐步规范化、程序化、信息化,以便统计和掌握执行情况。要在地方试点成果基础上,进一步与信息管理部门沟通和配合,提高情报传输和自动情报工作效率。要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反避税、非居民税收管理、“走出去”税收服务与管理、协定执行和征管协作信息交换平台。

(九)做好国际税收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十二五”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十分重要的时期,也是税收事业发展十分关键的时期,总局将在调查研究基础上,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研究制定税收发展“十二五”规划。根据总局的统一要求,国际税务司也将制定国际税收发展“十二五”规划,这对国际税务部门服务税收工作大局、理清发展思路、明确目标任务具有重要意义。国际税务司按照总局的要求,结合国际税收工作实际,草拟了国际税收发展“十二五”规划,提交这次会议讨论,听取大家意见。请同志们积极建言献策,畅所欲言,充分论证,以使规划具有更强的战略性、前瞻性和指导性,也使其在具体实施中更加符合基层实际,更具可操作性。

(十)加强国际税收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要把全面加强国际税收管理的要求落到实处,必须抓好国际税务管理部门的自身建设,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完善和落实好内控机制,强化廉政意识,防范执法风险,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熟练、管理专业、作风优良、廉洁奉公的高素质的国际税收人才队伍。要注重培养和充实国际税收专业人才,认真落实总局办公会议的要求,结合制定“十二五”税收发展规划,形成未来五年中长期国际税收专业人才培养和充实意见。要建立国际税收人才库,把参加过国际税收业务培训的人员,安排并稳定在国际税收管理岗位。近期总局将研究充实反避税专职人员意见,分层次、分阶段在全国建立一支500人左右的反避税专职队伍,为实现反避税工作的专业化管理提供人才保障。要进一步提高专业人员业务水平。总局将组织编写《反避税操作实务》、《反避税案例集》、《非居民税收案例集》、《情报交换业务流程》、《税收协定条文解释》和《反避税政策问答》等实用操作手册,作为培训教材。要建立分层次培训机制,有针对性地提高对反避税、非居民税收和税收协定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和专业人员的业务技能。除派员参加总局举办的反避税、非居民税收、税收协定和情报交换等专业培训班外,各地要抓好自身培训,确保每一专业人员一年至少参加一次专业培训。要继续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反避税人员培训,包括“六员培训”、汽车行业转让定价培训、OECD多边培训、BVD数据库和标准普尔数据库应用培训等。要注重抓好岗位练兵,在本职岗位上提高业务技能。

同志们,全面加强国际税收管理的任务艰巨而光荣,各级国际税务管理部门肩负着重大责任。我们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坚定信心,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全面提高国际税收管理水平,为促进税收事业科学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三篇:副局长在全县财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县财政工作情况通报

各位领导、同志们: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2006年全县财政工作会议今天在这里召开了。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简要回顾我县“十五”期间的财政工作,安排部署2006年的财政工作,团结动员财政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求真务实、改革创新,努力开创“十一五”我县财政工作的新局面。一会儿,李局长和各位领导还要作重要讲话,下面,我先就“十五”期间的财政工作情况和今年的工作安排意见向大家作一通报。

一、“十五”期间我县财政工作简要回顾

过去的五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财政部门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全体人员团结一致,开拓创新,财政改革与发展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好成绩,圆满完成了“十五”时期各项财政工作任务,向全县人民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一)做大财政收入蛋糕,增强地方财政实力

“十五”期间,我县经济迅猛发展,财税部门加强征管,从而使财政收入蛋糕越做越大。“十五”末的2005年我县财政收入共完成了6.58亿元,比“九五”末2000年的1.38亿元增收5.2亿元,增长3.8倍,年均递增亿元以上;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2005年为10.1%,比2000年的8.1%提高了两个百分点;可用财力实现了与财政收入同步增长,由2000年的1.2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2.4亿元,五年翻了一番。尤其是2002年上级调整财政体制后,我们克服了体制和能源、电力、运输价格上涨等财政增收不利因素的影响,积极加大地方固定收入的征收力度,2005年仅城市维护建设税就完成783万元,比2000年的140万元增长4.6倍;另外,通过人大代表呼吁和我们的积极争取,促使了城市公用附加收入政策向县级财政的倾斜,2005年完成城市公用附加收入560万元,比2000年的45万元增长了12.5倍,年均增加103万元。财政收入和可用财力的连年攀升,为我县各项事业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财力支撑。

(二)构建公共财政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十五”期间,我们始终把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作为财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拓展我县“公共财政”支出保障领域,大幅度增加了社会保障、科技教育、农业、卫生医疗等社会公共领域的财政支出,较好地保障了国有企业、粮食流通等重大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2005年全县财政支出中用于社会保障资金2597万元,科技教育资金6722万元,农业资金2898万元、卫生医疗资金1005万元,与2000年相比分别增长了2.8倍、1.9倍、3.2倍、1.3倍。我们每一个人最为关心、影响也最为切身的工资收入,五年来也翻了一番,每人月均工资由2000年的547元,提高到2005年的1154元。五年来,我们累计投入8060万元,改造农村中小学校舍21.6万米2,建成36所标准化学校;累计投入186万元“两免一补”资金,使1.4万名农村家庭困难学生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累计投入165万元,用于农村卫生院(所)人员工资,促进了“农民健康工程”和“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累计投入79万元,落实计划生育奖励政策,使2161人(户)享受到了奖励补助;累计投入3315.1万元,完成移民搬迁49个自然村、2691人,建成农村饮水解困工程149处,解决了12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困难,转移安置农村富余劳动力1.48万人;累计投入1.2亿元,落实“三个确保”政策,促进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8826名城市贫困人口纳入了低保范围,9190名农村低保对象享受到财政补助,1006名“五保”对象进入了财政供养,880名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和5890名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得到按时足额发放,财政支出领域不断扩大,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创建和谐文明环境

“十五”期间,我们财政部门多渠道筹措资金,着力于全县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满足城乡人民群众行路、医疗、上学、休闲等方面的需求。先后投入660万元,支持了全县的村通公路和巷道硬化工程建设;投入1600万元,支持了县医院住院楼、五四一医院门诊楼、疾控中心办公楼和10个乡镇卫生院建设;投入3200万元,支持了闻喜二中职教大楼建设;投入4170万元,支持了兴闻路、城西大街、城南大街建设;投入680万元,支持城市排洪设施建设;投入860万元,支持了道北路拆迁工程和牌楼街拆迁及东扩工程建设;投入4000万元,支持了人民广场、西湖公园、西湖广场及城中街道巷道硬化等工程建设;投入490万元,支持了县城路灯、绿化等工程建设。五年来共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2.3亿元,其中财政直接投入1.2亿元,通过其他渠道引资1.1亿元,随着各项工程的陆续竣工,我们闻喜变得路更宽、楼更高、灯更亮、景更美,全县人民群众工作、学习、生活的环境更加宜人,社会更加和谐文明。

(四)深化财政制度改革,提升依法理财水平

“十五”期间,根据上级要求和我县实际情况,我们对财政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先后成立了县直和13个乡镇会计核算中心,实施了会计集中核算,规范了账务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改进了工资统发办法,解决了2000余名偏远乡镇的公教人员在县城领取工资不便的问题;实行了专款报账制度,五年来共对6788.8万元的扶贫资金、国债资金、以工代赈资金和危房改造资金进行报账,确保了财政资金的安全使用;落实了农村税费改革政策,从2003年开始,逐步减少农民负担,到2005年全部免征农业税,乡村经费改农民直接负担为财政转移支付承担,每年减少农民负担1530万元;推进了政府采购工作,从2002年开始到2005年的“管采分离”,我们逐步扩大了政府采购范围和采购规模,2005年采购总额达909万元,节约率为10%;实行了投资评审办法,截至2005年年底共评审项目39项,送审金额6336.9万元,审定金额5724.4万元,审减金额612.5万元,平均审减率10%;成立了中小企业担保服务中心,采用直接担保和联合担保方式为企业解决发展资金4300万元;成立了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两年来从开发银行引回资金1.13亿元,支持了企业和城建的发展。同时我们加快了离休干部医疗费的报销进度,对非税收入票据的领取实行微机管理,对粮食直补资金试行银行代发等。随着各项改革范围不断拓展,措施不断完善,内容不断丰富,使财政管理日趋规范,依法理财水平不断提高。

(五)加强财政机关建设,提高干部队伍素质

财政部门是政府工作一个重要的服务窗口。“十五”期间,我们从抓机关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两方面入手,使我们的窗口更亮,服务更优。一是强化机关硬件建设。我们对机关办公楼进行了加层改造,扩大了办公面积,完善了安全设施,改造了机关绿化,更新了采暖锅炉,全面改善了办公条件和工作环境。二是落实机构改革工作。按照县上安排,通过考试、考核和演讲等形式,顺利完成了机关机构改革,一批老同志光荣内退,一批年轻干部竞争上岗,为财政机关注入了新的活力。三是建立健全系统组织。根据县委要求,成立了财税系统党委和财税系统工会,并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受到市县有关部门的表彰。四是深入开展“先进性教育”。按照县委要求,我们扎实有序地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切实做到政治学习不放松、业务钻研不懈怠、帮扶结队不马虎、整改提高不流于形式,提高了干部职工党性修养和政治素质,增强了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五是狠抓干部学习培训。从2003年起,每年我们都在年初制订全年干部培训学习工作计划,坚持周五学习雷打不动,通过股长授课、请人讲课、学习文件等多种形式,致力提高财政干部的综合素质。六是推进政风行风建设。着力在政风建设中提高为民理财水平,在行风建设中增强公仆意识,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我局在取得2003年31个涉及部门行风评议第二名的基础上,又于2004年和2005年,在全县政风行风评议中连续两年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树立起了财政部门的良好形象。七是不断加强廉政建设。结合财政工作实际,我们通过学习《财苑警示录》读本,观看反腐倡廉教育片,组织机关人员上党课和廉政教育课,积极建立健全以思想教育为基础,以制度建设为保证,以内部监督为手段的全县财政系统防腐治腐工作体系。八是积极开展文体活动。每年的“三八”、“五一”、“十一”等节日,局机关都要组织人员,进行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不仅活跃了机关的文化生活,还进一步陶冶了职工情操,凝聚了人心,促进了机关各项工作的全面争先,工作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集体和模范个人。据统计,五年来,财政局先后16次受到省、市表彰,局机关共有68人次荣获省、市、县模范个人和单位标兵称号。

同志们:过去的五年,是我县理财观念不断创新、理财思路不断丰富的五年;是财政收入持续快速增长、财政实力稳步提高的五年;是财政支出结构不断优化、保障能力明显增强的五年;是财政改革不断深化、依法理财水平显著提升的五年;是财政干部素质不断提高,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增强的五年。回顾过去五年财政改革与发展的成功实践,我们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和启示,即: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财政事业发展的根本要求;讲全局、算大账、谋长远是财政事业发展的重要原则;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和关心、县人大和政协的监督和支持是财政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深化改革,创新机制是财政事业发展的内在动力;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是财政事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依法理财是财政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高素质财政干部队伍是财政事业发展的人才基础。这些经验和启示是我们做好财政工作的宝贵财富,必将对我县财政改革与发展发挥积极的指导作用。

二、2006年财政工作安排意见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起步之年。做好今年的财政工作,对实现“十一五”规划的顺利开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06年全县财政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及省、市、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财政工作全局,按照加快科学发展、建设和谐闻喜、致力求真务实的总体要求,把握战略机遇,以支持我县新型工业基地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着力点,发挥财政宏观调控职能,支持经济结构调整,提高财政收入质量,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深化公共财政体制改革,提升依法理财水平,提高财政保障能力,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为顺利实施“十一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

贯彻上述指导思想以及《国务院关于编制2006年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的通知》精神,综合考虑今年财政收支的各方面因素,2006年全县财政总收入计划安排7.2亿元。其中:国税部门6.11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地税部门9100万元,比上年增长7.6%;财政部门1800万元。为确保2006年各项任务的圆满完成,我们财政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要认清形势,统一思想,立足创新,狠抓落实,重点抓好以下五方面的工作:

一是继续支持企业发展,培育壮大县级财源。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的发展要求,积极发挥财政杠杆作用,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落实好我县新型工业化的“四大战略”。我们要重点发展钢铁、金属镁、装备制造等我县优势企业,全力打造以“海鑫公司”和“银光集团”为首的“四大方阵”,组成我县经济发展的主力舰队。同时要大力扶持商贸流通、餐饮、文化、娱乐、大型超市、连锁经营等第三产业,逐步提高第三产业收入占我县财政总收入的比重。

二是加大“三农”扶持力度,全面实施“新农村”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为解决“三农”问题而提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我们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则,财政支出要加大向“三农”的倾斜力度。一要利用财政职能优势,积极争取支农发展资金,努力筹集县级配套资金,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二要切实落实好对种粮农民各项补贴政策,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增强粮食集约化生产水平,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三要列出专项资金,定期举办培训班,加大对农民技术培训和下岗工人再就业技能培训,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和下岗职工再就业创造条件。四要按照县委、政府要求,筹措资金,为“村通工程”提供财力支撑。

三是维护群众根本利益,促进社会和谐进步。今年,我们要千方百计解决好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社会问题,全力以赴发展好社会保障、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加快我县“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步伐。一要落实社保政策,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养老金、职工医疗和工伤保险金、农村参保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切实做好城乡低保工作,做到应保尽保,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加大对困难群众的帮扶力度。二要加快推进农村公共卫生机构建设,落实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改革,及时拨付财政补贴资金。三要积极支持政法机关建设,提高政法经费保障力度,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四要全面贯彻执行省政府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等政策规定,积极将“两免一补”资金拨付到位。

四是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提升财政监管水平。今年我们要继续加大财政改革,擦亮财政服务窗口,提升财政服务质量,构建我县公共财政体制新框架。一要加大部门预算力度,将纳入部门预算的单位由去年的30家增至40家。部门预算工作不仅在数量上有所突破,在质量上也要有所提高,要着力完善预算编制体系,编实、编细预算,进一步提高预算管理水平。二要不断创新财政支付方式,对与人民生活直接相关的财政支出,全部实行直接发放,要巩固和完善“一卡通”发放办法,为全县每个农户建立一个账户,做到凡是惠及农户的资金,都必须通过“一卡通”来发放。三要加大投资评审力度,全年要完成3000万元评审任务,逐步建立健全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财政部门决定相结合的财政决策机制,将财政资金支出过程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四要加强专项资金管理,对财政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全过程监管,严格执行财政法律法规,对专项资金追踪问效率要达到60%以上。五要严格“收支两条线”规定,进一步加强非税收入管理和专户资金管理,加强非税收入的票据管理,规范票据的使用。

五是加强财政法制教育,全力打造两支队伍。认真贯彻执行《预算法》、《会计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财政法律法规,切实增强法制观念,强化财政支出责任意识,加大财政监督检查力度,努力将财政收支活动纳入法制范围,不断提高财政干部的法律素质和依法理财的自觉性。同时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强继续学习和岗位培训,努力打造两支队伍:一是在局机关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清正廉洁的机关干部队伍;二是在全县范围内打造一支爱岗敬业、纪律严明、业务熟练、服务优良的会计干部队伍,为全面做好我县财政经济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同志们:“十五”辉煌已经铸就,“十一五”蓝图正在铺开。今后一段时期财政改革与发展的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让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大力支持下,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财政工作全局,团结一心谋发展,奋勇争先创佳绩,为开创我县“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四篇:副局长在全市刑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副局长在全市刑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全市刑侦工作会议,是经市局党委研究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刚才,××回顾总结了****年的刑侦工作,我认为总结得很客观很实在,且分析了当前面临的形势,并对今年工作作了部署,讲得比较全面也较具体,希望全市各级刑侦部门要认真学习领会,逐条对照,结合各自实际,狠抓贯彻落实。

刑侦队伍是公安机关的一把钢刀一个拳头,刑侦工作是一个品牌一个门面,****年全市刑侦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是扫黑除恶有了全新突破。通过一年的攻坚努力,全市共侦办了××为首、“8.20”××为首、××为首的3起大要案件,成功打掉了一批恶势力团伙,确保了××多年来少有的治安稳定和街头的平静,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二是侦破命案等严重暴力性犯罪成绩明显。****全市共发现行命案×起,破案×起,破案率×。快速破获了××区特大绑架案、“11.21”××案等一批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恶性案件,群众反应极好。三是打击多发性犯罪取得新进展。全市刑侦部门以“××行动”为载体,牵头开展了打击侵财犯罪大会战,破获了×ד1.3”价值××万元特大撬盗保险案等一批大案,打出了声威和震慑力。四是刑侦信息化建设和刑侦基础工作取得了新成果。全市刑侦部门以落实省厅“督办通知”为契机,积极争取人、财、物力支持,刑侦装备得到了大的改善,新增了一批仪器设备、勘查器材和一些高尖端检验设备。为我市刑侦信息化及基础工作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五是刑侦队伍建设呈现新面貌。通过对刑警班子的调整以及价值观、职业荣誉感教育和狠抓业务技能培训,全市刑侦民警整体素质进一步提升,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这些成绩得到了市局党委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充分肯定。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这是市局党委的坚强领导、各警种的鼎力支持和广大刑侦部门领导、全体民警顽强拼搏、辛勤工作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局党委向关心和支持刑侦工作的各级领导和各警种表示衷心感谢,向长年战斗在第一线的广大刑侦民警及其家属致以崇高敬意!

但我们要清醒地看到,我市在××全省综合考评及全省刑侦绩效考核中排名并不理想,与××这个大市的地位极不相符,××年我们要全力赶超,在新的一年里把我市的刑侦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在此,我就做好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刑侦工作讲四点意见:

一、把握形势和机遇,牢固树立主责观念,切实做好应对严峻形势的思想准备

现阶段我市既面临着跨越发展期,又处于刑事犯罪的高发期,刑事案件发案总量居高不下,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案件”具有不可预见和控制性,命案等严重暴力犯罪、个人极端暴力犯罪案件时有发生,手段翻新,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和恶势力团伙仍然处于活跃期,侵财犯罪猖獗特别是系列性、团伙性侵财犯罪较为突出,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公安刑侦部门侦破打击任务更是艰巨。而且我们也深知:当前我们的侦察思维跟不上形势,破案能力还处于较低水平,破案机制还不完善,打合成战的体制还没有理顺,刑侦基础建设还比较薄弱,科技作战的含量太低,信息化程度还不高,规范化执法还有差距,队伍正规化建设还令人担忧。可以说新的一年是我们压力巨大赋予挑战的一年。与此同时,我们也面临大好的发展机遇:各级党委政府和市局党委对刑侦工作重视有加。刑侦部门充分发挥“打击犯罪、维护稳定”的主力军作用,以实际行动树立了自己的威性,以工作的实效获得了自己的地位,得到了省厅和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省厅在全省综合考评中再次提高刑侦业务考核分值,对刑侦队伍赋予了更大的责任,市局党委对刑侦更是高看一等厚爱一层,在人、才、物方面给予极大的倾斜。广大人民群众对刑侦工作关注度和期望值较高。刑事犯罪牵系千家万户,关系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的安全,关系群众的切身利益,群众看公安关键看破案,刑侦工作就是充当人民群众的“保护神”,任何时候都会得到全社会的支持。刑侦部门攻坚克难的能力日趋增强。长期以来的磨砺使我们的队伍不断完善和进步,打硬仗、打恶仗、打胜仗的能力明显提升。而打击敌人保护人民,侦察破案是我们刑侦的主业,是我们应尽的职责。因此,我们没有理由不把刑侦工作做好。那么说要做好***年的工作,我们要做到:一是务必要有清醒的思想认识,足够的思想准备。***年是***之年,形势将会十分严峻,对刑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落实争当科学发展的排头兵的指示,我们***刑侦就是要在全省有位子,务必要在去年的基础上不但要争位更要大幅度进位,力求进入先进行列。对照目标,我们应该感到压力巨大。二是务必要有一种奋勇争先和敢为人先,一种不甘示弱和耻于落后的精神。***刑侦曾经的辉煌和现在的现状应引起大家的震撼,知耻而后勇是我们要负重奋进的精神动力。三是要有一种求真务实,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刑侦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弄虚作假、自欺欺人的工作到头来只是掩耳盗铃,自寻死路。四是要有一种负重奋进,扎扎实实的工作作风。我们已欠账太多,只有坚持做到人一之我十之的作风,才能后发敢超,厚积薄发。五是要有一种科学发展、开拓创新的工作思路。

二、突破重点和难点,不断创新机制建设,切实提升打击刑事犯罪的能力水平

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积极推进刑侦机制改革、强化刑侦基础建设是势在必行,今年省厅的考核也更加重视,市局精细化考核办法也充分体现了这一总体思想,可以说,刑侦绩效的优劣,决定着公安工作成绩的好坏,刑侦绩效在全局综合考评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份额,相应地,各县(市)区(分)局的刑侦绩效的成绩将与各单位的综合考核和评先评优是直接挂钩的。我们要想打翻身仗,在***年的各项刑侦考评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就必须树立先耻而后勇的决心,找准短腿和不足,瞄准工作和考核的重点,创新机制并强力推行,采取超常措施全力以赴,突破常规手段全力攻坚。

一是创新快速反应机制,全力攻克命案等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案件。

现行命案侦破一直是我市的优势项目,***年全市现行命案破案率为×,基本上达到全省的平均水平,而破命案积案、抓命案逃犯等项目却是我市目前侦破命案工作中的弱项,综合得分在全省排名靠后。市局要求从现在开始各地一旦发生命案和可能造成“广泛社会影响”的恶性案件,一定要在第一时间迅速向市局报告,市局将启动多警联动协作机制和一级响应机制,务必要抢抓战机,围追堵截,打科技战、信息战,力争现行命案能及时侦破,不拖后腿。

我还要特别强调一下命案侦办质量的问题。***年××的侦办命案质量较差被省厅点了名,各单位特别是××和××要认真反思,从中吸取教训,下大力气狠抓办案质量,严格按法律程序办事,增强证据意识和时效观念,严禁刑讯逼供和冤假错案。对命案,要建立健全“命案侦办全程质量控制”机制,坚持命案由地市级公安机关刑侦部门审核把关制度,坚持公安机关主管领导阅卷制度,确保命案办案质量,确保命案一起也不能错。要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把每一起案件办成“铁案”。

二是创新阵地控制的长效机制,全力打击盗抢犯罪。

“**会战”开展一个多月来,各地真抓实干,如××等单位都侦破了一批“两抢一盗”典型案件,但真正有影响的大案并不多,从各地上报的战果来看,战果不十分理想,打盗抢专项行动在各县市区还未形成打击高潮。今年各地要一手狠抓侦破打击,一手狠抓长效机制建设。要把打击“两抢一盗”等多发性侵财犯罪工作作为一项长期任务,在破串案、追逃犯、促打击上下功夫,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切实抓出成效。要作好登记报备工作,刑侦队每周进行抽查,分局打盗抢办公室要专门分析研判,从中找出与被盗物品相似、相对应的物品;三要进一步强化阵地控制;要建立**耳目关系人,对这类场所要发现得了控制得住,要建立破案后对失控场所管理的倒查和责任追究机制严格追责。四要加强社会单位的视频监控建设,各分局要动员有条件的单位、临街商铺都要安装视频监控设备,不留监控的死角死面;五要建立健全分析研判和考核机制。分县局要成立打盗抢专业队,收集发案情况,汇总场所控制的物品进行归纳,对系列案件进行串并侦查。市局打盗抢办公室切实加强督查和考核通报,强力推行各种机制建设并使各项工作落在实处。

三是创新现场勘查机制,全力抓好刑事技术工作。

刑事技术工作是刑侦部门一项基础性、保障性工作,必须落到实处、抓出成效。要大力加强刑事案件现场勘查工作。为加强现场勘查工作。要做好此项工作,第一,要牢固树立现场意识。今后,凡是具备勘查条件的现场都要纳入勘查责任范围,特别是对于命案等严重暴力犯罪案件、疑似命案、有可能造成广泛社会影响、引发群众性事件、导致上访的案件的现场勘查,要象抓命案侦破一样严格落实“一长双责”制度,公安机关分管领导、刑侦部门的领导必须亲自到场、靠前指挥。既要重视大案的现场勘查,也不能放松小案的现场勘查,切实增强侦查破案的主动权,将现场勘验信息及时全部录入系统。第二,要不断提高勘查质量。要严格落实省厅对现场勘查工作的专门规定,建立完善各类案件勘查规范和工作流程,明确勘查的要求和终止标准,突出重点勘查环节,加强勘查质量控制。特别是对重大案事件的现场勘查,要反复进行,多组织研究、会诊。在没有发现、固定、提取与犯罪有关的痕迹、物证,没有弄清案件性质、死亡原因、作案过程和作案人数,没有理清侦查方向和范围等情况下,现场不能解除,勘查工作不能停止。第三,刑事技术向派出所延伸工作要启动。要将现场勘查工作向治安情况复杂、发案相对较高、距离中心城区较远的农村乡镇派出所延伸,设立刑事技术服务站,实行队所捆绑勘查工作机制,××三地先行试点。要大力推进刑事技术室建设上台阶并筹划好专业实验室建设。县(市)区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室以“巩固和提高”为主题,进一步强化基础设施投入,开通绿色通道特招一批专业技术人才,继续向更高的标准努力。刑侦支队要以市局新办公楼搬迁为契机,提前谋划好各专业实验室的建设事宜,设计出完整的图纸。要积极作为,多方协商,科学布局,从源头上提升刑事基础建设水平。

三、立足科学和发展,扎实推进刑侦信息化建设,切实推进信息导侦科技强警深入开展

信息化是公安工作的发展方向和必由之路,各级刑侦部门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信息化建设和夯实刑侦基础工作作为今年刑侦工作的重中之重,牢固树立“情报信息主导警务”的理念,通过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坚持走刑侦工作专业化的发展方向。

一是扎实推进刑侦队伍专业化建设。倡导全体刑警重视“网上作战”,全市刑侦部门特别是领导要高度重视“网上作战”、学习“网上作战”、掌握“网上作战”的基本知识,把“网上作战”作为一门必修课、一个基本技能,用好用活平台,真正做到“不懂网上作战的领导失去领导权,不懂网上作战的刑警失去工作权”。注重培养、选用情报信息人员,组织开展对基层民警信息化的培训工作,推动刑侦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二是大力做好各项基础信息采集工作。刑侦部门是标准化信息采集室建设的责任单位,我们要强力推行“先录后审,先审后批”的执法办案流程,利用好这个平台,指导派出所和相关基层办案单位的信息采集室发挥公安基础信息采集的主战场作用,全面采集工作对象、重点人员的信息,为将来刑侦部门获取、分析、研判违法犯罪情报信息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要严把信息质量关,加强信息的分析研判,准确把握犯罪动态和规律,为网上侦查奠定基础。

四、打造亮点和特色,精心创造攻坚品牌,切实铸造特别能战斗的刑侦队伍

××刑侦部门要打造的亮点是争当科学发展的排头兵,就是要让我市侦破工作进入全省前三名,同时要通过品牌效应引领和带动指纹破案、情报信息、刑事科学技术室创建、追逃等项工作的奋力赶超,最终实现刑侦工作整体水平和破案攻坚能力的快速提升。要培养出一批刑侦专家,有尖兵,有典型,有特色,有长效机制。打造特别能战斗的刑侦队伍就是要做到“五讲”: 讲政治敏锐,就是执行力强,工作中不但要注重案件侦破中的执行力的问题,也要注意信息、战果报送的时效、准确性;讲业务精通,就是战斗力强,要培养一批专家型人才,全力打造具有自身特点和优势的刑侦品牌,切实增强核心竞争力;讲团结协作,就是队伍凝聚力强,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共事讲团结,创造和谐的人际环境,增强整体合力;讲任务责任,就是侦破能力强,目标要务实,工作要脚踏实地,高标准完成各项工作任务;讲原则纪律,就是对自身要求严,明是非,懂轻重,知得失,营造风清气正的氛围,打造清正廉洁的队伍。

同志们,当前刑侦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希望各级刑侦部门和全体刑侦民警特别是领导同志牢固树立争先创优意识,深入思考制约刑侦工作快速发展的“瓶颈”问题,进一步开拓创新,拼搏进取,以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更加领先的工作理念,更加有效的工作机制,努力推动我市刑侦工作上新台阶,为全市跨越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五篇:省人大王增力副主任在全省财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省财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王 增 力

(2010年1月19日)

同志们:

这次会上,对全省“双十佳”会计工作者进行了表彰,首先,我代表省人大常委会和财经委对“双十佳”会计工作者表示祝贺。刚才,守印同志就去年工作总结和今年工作部署作了一个很好的讲话,一会儿志方常务副省长还要作重要讲话,希望各级各部门抓好贯彻落实。

近几年,全省各级财政部门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紧紧围绕服务大局、促进发展、惠及民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讲科学、求规范、重创新,兴财政、促发展、为人民”的基本理财思路,开拓创新,真抓实干,为推进科学发展、富民强省做出了积极贡献。财政实力显著增强,到去年年底,全省全部财政收入超过两千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突破千亿元大关,为落实中央和省委各项重大决策部署,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财力支撑;财政职能得到有效发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财政政策体系不断完善,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措施力度不断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成效更加明显。特别是2009年,各级财税部门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各项财政政策和措

施,狠抓增收节支保平衡,优化支出结构保重点,为实现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应该说2009年全省各级财税部门和广大财税干部比正常年份工作更艰辛,取得的结果比预期要好,成绩确实来之不易。

刚刚结束的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批准了陈全国省长代表省政府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批准了今年省本级预算和全省财政收支计划,明确了今年财政工作目标和财政改革任务,需要各级各部门团结协作、努力工作、共同完成。下面,借全省财政会议机会站在人大工作角度谈几点意见,仅供参考。

一、深化财政体制和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着力提高财政资金配置效益

我省是预算管理改革的发源地,在全国最早实行部门预算、综合预算和零基预算,开创了我国预算改革的先河,实现了人员经费按标准核定、正常公用经费按定额安排,发展性支出不仅细化到了具体项目,还明确了绩效目标,预算编制的科学化、精细化程度有了很大提高,也为人大代表更好地审查预算、履行监督职能创造了好的条件。尤其是今年的省级预算安排,进一步推进零基预算,打破了多年来“基数加增长”的模式,不仅有效缓解了尖锐的收支矛盾,也使得预算编制质量和资金配置效益有了新提高。这些成效都体现了近几年全省财政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实行财政激励政策的积极作用。应该说,这些年我省财政体制改革和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各项探索和尝试方向是正确的,也是成功的,既符

合公共财政理念,也切合我省财政工作实际。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当前国内外形势在不断变化,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变化加剧,世界经济秩序很可能面临着一次新的安排和布局;国内经济正处于一个原有矛盾,特别是深层次矛盾还没有解决,新的矛盾和问题又不断来临的重要发展阶段,情况更加复杂。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唯一办法靠改革,财税改革还任重道远。今年1月8日中央政治局专门就深化我国财税体制改革进行了集体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下一步财税改革的任务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体制和机制;二是改革和完善财税制度,优化税制结构,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三是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提高地方政府,特别是县级政府基本公共服务功能;四是健全预算制度体系,逐步形成由公共财政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政府基金预算、社会保障预算组成的有机衔接、完整的政府预算体系。上述四个方面的改革,我省各级财税部门已经进行了一些探索和试验,下一步需要站在更高层次、从更高层面综合考虑,实现总体设计、渐次推进。按照中央及有关部门的工作部署加快步伐,加大力度。从现在起就需要进行前期研究和谋划,并把我省多年来的改革成果吸收进去,形成法规和制度,进而实现法制化。

二、健全完善监督机制,充分发挥人大监督作用

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规定,人大的职权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立法,二是监督,三是决定重大事项,四是人事任

免。人大对财政预算监督是人大监督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大工作的基本方针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相统一。从根本上说,人大与政府的工作目标是一致的,都是在省委的统一领导下,按照省委的部署,代表人民的利益,把有限的财政资金管好用好,努力推进科学发展、富民强省。政府部门从管理的角度规范财务行为,人大从法律的角度规范政府理财行为,这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所以,政府各部门要正确认识和对待人大监督,自觉接受人大监督,依法报告财政预决算和审计情况。人大监督要到位而不越位,要通过监督促进和支持政府工作的开展。

发挥好人大财政监督职能,关键是要把预算编制监督与预算执行监督紧密结合起来,实现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的统一。预算编制监督属于事前监督,重点是预算编制必须符合党和国家新时期的方针政策,体现省委的有关部署和要求,体现统筹兼顾、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原则。预算执行监督属于事中监督,重点是确保人代会通过的预算得到不折不扣地落实,维护法律的严肃性。在政府预算执行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难以预料的事情,或者是确需急办的事情,解决这些问题应当坚持按照先有预算后有支出的原则,按法定程序办,不能不顾预算的严肃性。同时,要加强事后监督,认真审查批准财政决算,指出预算执行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便在编制下预算时进行弥补或纠正,使新一年的财政工作做得更好;要强化人大对预算执行绩效的审查,探索试

行预算执行问责制,对预算执行审计、专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重大问题,有关部门要就相关情况专题向人大报告,保证各项财政支出花出效用、用出效益。

三、加强财政法制建设,不断推进依法理财进程

依法理财是实施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内容,是构建公共财政体系的必然要求。当前人大代表、社会公众对财政的关注程度很高,对提高财政透明度、推进依法理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级各部门应当把依法理财作为一项重要原则,认真贯彻到财政工作的各个环节。要认真执行财政法律法规,加强干部财政法制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依法理财水平。要逐步探索推行预算公开,扩大人大代表和社会公众的知情度,提高人代会审议预算和人大常委会审议预算调整和决算的水平和质量。

要强化财政法制建设。近年来,我省的财政立法和管理制度建设很有成效,人大常委会制定了预算审查办法,省政府出台了《省级预算管理规定》,对预算管理的各个环节做出了明确具体的制度约束。今后要进一步加强财政立法工作,特别是要对十年来的财政改革进行全面总结,对实践证明科学有效的改革措施进行归纳梳理,成熟的及时上升为法规规章,以不断健全财政管理法规制度体系。最近省人大常委会正在着手制定《监督法》实施办法。预决算监督是一个重要方面,也希望全省各级财税部门和广大财税干部出主意、当参谋,提出意见和建议,把实施办法审议好、制定好。

四、加强预算收支管理,确保今年预算任务圆满完成2010年省本级预算和全省财政收支计划已经确定,任务已经明确。执行好全年预算,保证预算收支任务的圆满完成,是各级政府及其财税部门的职责所在,也是实现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的财力保证。过去的一年,在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的指导下,经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经济出现了企稳向好的态势,但应清醒地看到。现在经济复苏的基础还不牢固,特别是今年银行信贷投资力度放缓,有可能对财政收入造成不利影响,如果加上上年问题的结转,很有可能今年组织收入的难度不亚于去年。与此同时,支持新建和在建项目投入、支持社会事业发展和“三年大变样”、维护民生需求、节能减排等方面需要大量的资金,今年的财政收支矛盾会依然突出。对此我们要有充分的精神准备和工作准备,切不可掉以轻心。全省各级财税部门要在坚持依法征税收费的基础上,细化完成收入任务和确保支出预算顺利执行的有效措施。要注重制定有利于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着力培植后续财源,为实现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做出积极贡献。

为民理财是各级人大、政府的共同职责。人大将在严格履行职责的基础上,一如既往地支持财政工作,支持财政改革与发展。

下载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王力2011年12月1日在全国所得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选多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王力2011年12月1日在全国所得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选多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王力在全国大企业税收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全国大企业税收管理工作会议文件之一 积极探索开拓创新 扎实推进大企业税收报务和管理工作 ——在全国大企业税收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王 力 (2010年11月25日) 同志们:......

    交通局副局长在春运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交通局副局长在春运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二〇〇七年春运工作部署 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 XXX 同志们: 2007年春运从2月3日开始至3月14日结束,为期40天。春运在即,为做好2007年春运期......

    副局长在全市交通系统半年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再接再厉 强势攻坚 全力以赴冲刺全年交通发展目标任务 ——周启功副局长在全市交通系统半年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08年7月22日 同志们: 这次半年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党的十......

    副局长在2012年全县妇幼卫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2012年全县妇幼卫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县卫生局副局长 文斌 同志们: 2012年2月10日 我县2011年妇幼卫生及重大公共卫生服务妇幼卫生项目工作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

    副局长在全省国税稽查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求真务实 开拓进取努力做好今年国税稽查工作——XXX副局长在全省国税稽查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全省国税工作会议和全国税务稽查工作会议精神......

    副局长在农资市场监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合集]

    同志们:当前春耕备耕在即,正是农资商品销售和农民购买农资商品的高峰时节。为切实加强农资市场监管、维护农资市场秩序、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保障春耕生产正常进行,市工商局组织......

    副局长在全市公安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范文合集

    副局长在全市公安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这次会议全面总结了去年以来的宣传工作,表彰了一些在宣传工作中取得成绩的先进集体和个人,一些单位介绍了经验,李东清主任对去年的......

    农业局副局长在全市农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这次全市农经工作会议是经过市农业局党委研究同意召开的,主要是总结去年全市经管工作,安排工作任务。刚才,大家参观了泰山区“三资”管理三级网络体系建设的现场,很受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