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建设工作总结报告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建设工作总结报告
一、专业建设方案与工作目标的执行和完成情况
我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至今具有五十年的办学历史,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汽车维修服务人才。该专业办学条件优越,办学特色明显,在江苏省拥有了比较大的社会知名度以及良好的社会声誉。2004年,我院被国家教育部等六部委确定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紧缺人才培养基地,更是为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同时,也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06年,学院汽车工程系在现有专业建设成果的基础上,按照理念创新、目标明确、设备先进、师资优化、教学优秀、服务优质的要求,积极开展专业建设,制订了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建设方案,争取在办学条件、师资力量、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管理、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形成优势和特色,具体目标如下:
1、以服务汽车后市场为宗旨,以职业能力为主线,以全面的素质为目标,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建设中充分发挥企业参与作用,与企业一起共商人才培养方案、共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共享师资、共建实训基地、共研课题,力争用2年时间完成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编写一套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校本教材。
2、以“工学结合”为目标,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和能力要求为依据重构汽车类专业群课程体系;以工作任务为导向,以项目为驱动进行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采用“做学合一”的教学模式。
3、校企合作,多渠道筹措资金,建成一个融教学、科研、生产、技术服务为一体的汽车维修实训基地。强化生产性实训,力争使综合岗位技能实训、生产性实训项目占整个实训项目的比例达80%以上,积极开展技术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研发工作,服务行业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
4、建设一支适应高职教育发展要求的优秀教学团队。加强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队伍培养,优化团队“双师”结构,积极吸引行业、企业技术专家和能工巧匠充实到教师队伍中,力争教师中“双师”素质的教师达到80%以上。
5、扩大对外服务范围,发挥示范作用。在师资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在职职工培训、社会化考评、职工技能比赛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2008年,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经过3年的建设,该专业在教学条件和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模式创新、教育教学改革以及对外服务等方面均已达到既定目标,对同 1 类学校起到了一定示范和辐射作用。
二、改革与建设的主要方面及所做的工作
1、以职业能力为目标,修订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06年,汽车工程系对江苏省200多家汽车服务企业进行了人力资源现状和人才需求调查,分析汽车服务行业就业岗位、岗位技能、职业能力,结合“丰田班”教学经验,制订了“综合素质+职业能力+岗位技能”的人才培养方案。
该方案课程体系着力构建三个平台:第一平台为综合素质平台,目的是为学生日后持续发展提供潜力;第二平台为职业能力平台,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专业关键能力;第三平台是岗位技能平台,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岗位典型技能,为实现零距离就业打下基础。
从2008级开始,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开始实施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化教学人才培养方案,确定了以职业能力、关键能力、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培养目标,构建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化课程体系。引入课程群的概念,把全部课程根据能力培养要求分成基本素质群、专业技术群和岗位技能群,加强学生基本素质、专业基本技能和岗位技能的培养。
基本素质群注重培养学生基本素质,突出职业道德、就业指导教学的地位。专业技术群中设置了10门项目化课程,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项目化教学,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岗位技能培养,以岗位需求设置课程,进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化教学,实现现场教学、工学交替,并且根据汽车技术的发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2、校企合作,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1)推进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与企业合作开办各种订单班。先后与企业合作成立了T-TEP班、东风标致班,整个教学活动都是围绕着企业需求而展开,让用人单位直接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目标明确,如丰田T-TEP班,就是专门针对丰田4S店培养维修人才的,从培养计划制定、学员选拔、专业教学、顶岗实习到就业等各个环节都得到了企业的鼎力配合与支持。这一系列校企合作的订单班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2)探索与实践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与校外实习基地的密切合作,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在学校完成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两个平台的学习后,利用暑假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然后回到学校进行职业岗位典型技能的培养,最后一学期再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最后回学校进行 2 技能考核,从而实践了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
(3)采用“1+1+0.25+0.75”分段学习模式
采用“1+1+0.25+0.75”分段学习:学生第一学年在学校学习基本理论与素质课,搭建专业的文化素质平台;第二学年在校学习本专业核心课,构筑专业基本能力;第三学年第一学期的前半学期在校内仿真实训基地学习本专业职业岗位技能课程和实训,形成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第一学期的后半学期和第二学期在企业顶岗实习。
(4)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模式
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工学结合的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制订项目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采取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
3、注重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加强“双师素质”师资队伍建设
为了满足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的要求,汽车工程系与企业深度合作进行“双师素质”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开展技术服务,提高教师职业能力;通过开展技术研究,提升教师技术水平;通过组织教师参加培训,使教师建立正确的教学理念;通过教学改革,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经过不断努力,形成了一支职业能力扎实、教学能力精湛、组织能力较强的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队伍。
目前,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教学团队共有教师27人,正副教授16人,高级职称比例为59.3%;双师比例结构超过80%。2007年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教学团队获得省优秀教学团队称号,专业带头人现为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和江苏省交通系统名师,团队中现有交通部学科带头人2人,交通部“吴福-振华”交通教育优秀教师2人,多人获得过市厅级以上的奖励。教师中有8名汽车维修高级技师,6名汽车维修技师,22人次参加了企业组织的技术培训,取得了技术培训师资质。
4、改善实训条件,注重学生岗位技能的培养
(1)以项目化教学为抓手,初步建成具有职业氛围的校内实训基地
为了满足项目教学法要求,保证项目化教学的需要,对实训基地进行调整。目前,已初步建成整车维修实训中心、汽车维修工培训鉴定中心、东风标致技术培训中心、丰田技术培训中心和机动车教练员考核中心等6个实训中心,10个教学做一体化教室,8个专项实验室两个专用电脑房和10个多媒体教室。汽车维修实训基地成为汽车工程系教学、科研、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中心,2008年顺利通过了国家和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的验收。
(2)以技能鉴定为抓手,开发了一系列培训项目
我院是江苏省首家具有汽车维修高级技师鉴定资质的单位,近几年,又先后开发了“旧机动车评估”、“汽车保险”、“汽车销售顾问”、“汽车钣金”和“汽车美容”等多个培训项目。并成立了以专业教师为主有校外实训基地技术专家参加的培训教材开发小组,编写出了一套贴合生产实际的培训教材。
(3)校企合作,建立了一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
汽车类专业在办学过程中,与省内外的企事业单位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办学。与丰田公司的合作,成立了江苏丰田技术培训学校,建立了丰田技术培训中心,开展丰田技术员和专业技术员培训,订单式培养汽车维修人员,丰田公司已向我院赠送了300多万元的先进教学设备。
与美国PPG工业集团合作,成立了美国庞贝捷油漆技术培训中心,共同进行“汽车整形技术”专业的建设和人才培养。与深圳民太安公估公司合作,组建“民太安班”,订单式培养汽车勘查和定损人员。今年又与东风标致公司合作,共建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东风标致培训中心,订单式培养汽车技术和管理人才。
与江苏苏舜工贸集团、南京朗驰集团、南京雨田汽车销售公司、南京万帮汽车销售公司、常州外事旅游汽车公司、江阴盛达汽车销售公司、苏州华诚汽车贸易集团、上海华星集团、江苏人保江苏分公司等20多家单位建立了较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校外实习基地的建立,为提高汽车类专业人才质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使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有了保证。
为加强高职专业实践教学和专业技能训练,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已全面开展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化教学,建设了10一体化教室,开设了10门项目化课程,根据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和能力的要求,设置学习任务,进行项目训练。实训分组数、设备完好率均能项目化教学要求,实训自开率为100%。实训室课外对学生实行开放管理,并有专任教师进行辅导,学生训练的主动性强,学生实践技能明显提高。在2005年全省汽车维修行业维修工技能大赛中,我院毕业生取得了第一、三、五名的好成绩;在2007年全省交通行业院校在校生维修技能大赛中,我院囊括了前9名。
5、积极推进课程改革,进行项目化教材建设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教学团队继续推进课程建设与改革,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充实教学资源。与企业深度合作,进行人才需求调查。聘请行业专家,对各专业岗位工作任务和能力要求进行分析,构建课程体系,共同进行核心课程开发。《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和《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汽车专业群项目化课程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2007年被确定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
利用丰田东风标致等企业的培训教材,结合生产实际,组织教师进行项目化课程教材开发和建设,编写了《发动机机械维修》、《发电机电控系统维修》、《汽车电器维修》、《汽车空调及车身电器维修》、《汽车传动系维修》、《汽车制动系维修》、《汽车转向与悬挂系统维修》、《汽车底盘控制系统维修》、《自动变速器维修》、《汽车使用与维护》等10门切合生产实际工学结合课程的校本教材。近几年来,教师积极参与了国家规划教材和高职专业课教材编写,主编了教材20多部,屠卫星老师主编的教材《汽车文化》、杨益明老师主编的教材《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边伟老师编写的《汽车及配件营销》被评为省级精品教材,韩星老师主编的《汽车车身修复技术》获得省级精品教材立项。
6、加强教学管理,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成立了由行业专家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每年定期召开会议,进行专业岗位工作工作任务和能力要求分析,修订教学计划;通过企业走访,回访毕业生,发放调查表进行毕业生质量和人才需求调查。及时专业指导委员会仪和企业调查的结果,对专业课程体系的结构调整和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并及时做好对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跟踪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不断完善。
学院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教学工作是学院经常性的中心工作,我系每位教师都十分明确对教学工作的这一定位,把教学质量看成是学院的生命线,把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优秀人材作为始终不懈的追求目标。每一学期都要进行开学处、期中和期末三次检查,开展教学质量评奖。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工作,坚持教学督导制度,每学期至少召开三次研究教学的专门会议,解决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不断提高我系的教学质量。
汽车工程系严格执行我院已经建立的以教学评估制度和考试管理制度为主体的各项教学管理制度,并在实施中不断地完善。同时,要根据教学改革的变化实际,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制度,从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的有机结合上,加强教学常规管理,确保良好的教学秩序,确保教风和学风的不断优化。
7、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进行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
汽车工程系的教师积极进行教学方法改革。为突出岗位能力、综合能力的培养。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改变了过去“一支笔一堂课”的教学方法,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和计算机辅助教学、双语教学、现场教学等方法,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开展教学。教学设计上以能力构建教学模式为主,抓住技能为核心,使学生紧密联系学过的知识和技能,并突出了技能教学的实践性、学生的主体性、目标的综合性等特点。在主动学习中培养学生职业综合能力,教学效果十分明显,激发了 5 师生在双边活动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个性特长有了施展的天地,较好地体现了教学设计的整体性原则、学习过程主体性原则和技能操作实践性原则。
我系提倡和鼓励教师积极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制订激励政策,采取保证措施,利用专业教学软件和自行开发的课件进行教学。汽车工程系的教师课件开发已具有一定的水平,近几年一次获得全国获得多媒体教学课件一等奖,两次获得省高等学校优秀多媒体教学课件二等奖。
8、对外服务能力增强,社会效益明显
近几年,经过校企合作,我院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的同时,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参与了大量的社会服务,先后两次成功承办了全省汽车修理工技能大赛,两次主持了江苏省中专学校汽车专业的技能比赛,主办了镇江市、宿迁市、江苏苏舜集团、南京朗驰集团等企事业汽车维修技术大比武,担任了南京市汽车维修技术大赛的技术指导工作,多次为丰田汽车公司、福特汽车公司、中国人保江苏分公司等多家单位举办了岗位技术培训。近两年为社会培训汽车维修等级工、旧机动车评估师、汽车维修从业资格考核员等2000多人次,为劳动部门主编了多部职业技能鉴定培训教材,为行业管理部门制定了机动车维修从业人员制定了考核方案、培训大纲、考核评分表,编写了培训教材。
三、经费投入及使用情况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建设得到了各方的大力支持,建设项目总投资1400多万元,项目资金主要用于实训条件改善、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改革、课程建设和共享资源库建设。实训设备的购置经费1200多万元,其中国家实训基地教育部投入了经费180万,省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教育厅投入了经费300万,交通厅投入了152万,省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投入25万,丰田汽车公司赠送了100多万元的教学设备,学院自筹资金480万。另外学院在师资队伍建设上、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实训材料等方面投入了近200万。
为了保证建设目标高质量完成,专业建设资金使用严格按照《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财务管理制度》及《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执行。建设资金下达后,学院进行专项管理,做到专款专用。学院着眼长远、立足当前,将长远目标与当前的工作有机结合,对申报的项目进行科学论证,统筹规划,确保建设支出合理且发挥最大功效,并结合财力状况,对一些项目作适当调整,优先安排重点项目。
四、取得的进展和成效
1、构建了以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为重点的专业群
几年来,根据汽车服务行业的最新需求变化,我院以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建设为龙头,已开发并形成了一个专业齐全、覆盖面广、全方位服务于汽车服务行业的专业群,制定了专业群建设方案。通过校企合作,不断推进专业的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专业建设成效明显,新开发了汽车电子技术专业,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2008年也成为江苏省品牌专业建设点。
2、实训基地建设成绩突出
为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院与企业一道,不断加大投入,改善专业实训条件,建成整车维修实训中心、汽车钣喷实训中心、汽车维修工培训鉴定中心、汽车营销培训中心、丰田技术培训中心和机动车教练员考核中心等6个实训中心,10个教学做一体化教室,东风标致培训中心正在建设中。实训基地连续多年获得江苏省技能鉴定示范基地,继2005年成为国家财政部支持国家级实训基地,2006年成为省财政支持的汽车维修实训基地。
3、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为了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学院与企业合作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双师”教师超过80%。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教学团队2007年获得江苏省优秀教学团队称号,团队中现有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交通部学科带头人2人,交通部“吴福-振华”交通教育优秀教师2人,江苏省交通系统名师1人。
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术水平不断提高,近三年教师独立主持了46项课题研究,市厅级以上课题研究17项,科研到帐经费近100万元,主参编各类教材84本,发表论文93篇。
4、课程及教材建设有所突破
为适应人才培养要求,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推进课程建设。《汽车底盘结构与维修》、《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车身修复技术》四门课程成为院级精品课程。《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和《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被评为江苏省精品课程。
利用企业的培训教材,结合学院的实际,组织教师与企业专家一同进行教材开发和建设,编写了一套切合生产实际的校本教材,部分课程教材正式出版。屠卫星老师主编的教材《汽车文化》、杨益明老师主编的教材《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边伟老师编写的《汽车及配件营销》教材被评为江苏省精品教材,韩星老师编写的《汽车车身修复技术》被评为江苏省立项精品教材。
“汽车专业群项目化课程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2008年成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 7 一五规划课题。
6、人才培养硕果累累
经过多年的实践,毕业生的质量得到了切实的提高,在2005年全省汽车维修行业维修工技能大赛中,我院毕业生取得了第一、三、五名的好成绩;在2007年全省交通行业院校在校生汽车维修技能大赛中,我院囊括了前9名。近几年,我院汽车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突出,就业能力强,已成为江苏及周边地区汽车销售、维修、保险企业的首选,2006年、2007年、2008年平均就业率达98.8%。
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基于PID控制的汽车ABS试验台架的研制” 被评为2007年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优秀毕业设计团队。“电动座椅实验台制作”、“车险与理赔中公估人才需求状况调研分析”、“高职类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学生汽车美容店创业计划”被立为省大学生创新项目。
“全程参与、深度合作,校企联合培养汽车技术服务类人才”获得了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
7、社会服务能力明显提高
近几年,经过校企合作,我院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的同时,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参与了大量的社会服务,近3年社会服务部分项目有:
①为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开发了汽车维修技师、高级技师题库,编写了汽车营销、汽车电工培训教材及考核试题,每年开展全省汽车维修技师、高级技师的培训和鉴定。我院是江苏省职业技能鉴定示范基地;
②06年承办了对福特华东地区各经销店销售经理业务的培训;多次承担了中国人保江苏分公司定损员培训;多次承担了丰田技术员岗位技术培训;
③承办了江苏省汽车维修行业维修工技能大赛的决赛;
④承办了镇江市、迁宿市汽车维修工职业技能竞赛;担任了南京市汽车维修技术大赛的技术指导工作;
⑤多次为江苏苏舜集团、南京朗驰汽车销售集团、南京致远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南京万汇汽车销售维修公司等企业举办汽车维修工技能大赛。
⑥承办了江苏省运管局组织的机动车维修从业人员考核员的培训和鉴定。
8、示范辐射作用明显加强
利用现有资源和教学改革的经验,充分发挥品牌的辐射作用,努力为全省职业院校师生实习与培训服务,形成资源共享,2009年成功举办了“江苏省汽车检测及整形技术项目双师型教师培训班”,多次承担了江苏省、南京市中等职业院校汽车维修技能竞 8 赛的组织、培训和裁判工作。
学院与阜宁职教中心结成帮扶对象,多次进行交流汽车维修专业教学和专业建设经验。接待了全省几十家兄弟学校的访问,为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三江学院、金肯职业技术学院、江宁职教中心、南京交通技师学院、仪征职教中心、如皋职教中心等兄弟学校进行学生和教师技能培训,提供技术支持和相关的实验、实习场地,做到资源共享。
五、专业的特色优势
1、实施了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方案
从2008级开始,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开始实施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化教学人才培养方案,确定了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培养目标,构建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化课程体系。引入课程群的概念,把全部课程根据能力培养要求分成基本素质群、专业技术群、岗位技能群和职业能力群,加强学生基本素质、专业能力、岗位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
基本素质群注重培养学生基本素质,突出职业道德、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的地位。专业技术群中设置了10门项目化课程,进行项目化训练,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核心技能;岗位技能实训,以岗位需求设置课程,进行工学结合的项目化教学教学,实现现场教学、工学交替,并且根据市场人才需求,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岗位能力;通过在企业进行顶岗实习,进一步锻炼学生的岗位技能、组织能力、协调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2、推进与推广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与企业合作开办各种针对性极强的订单班,先后与企业合作成立T-TEP班、F-SEP班、“民太安班”、“安邦班”、“优配班”,这一系列校企合作的订单班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订单班将企业直接引人职业教育,让用人单位直接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目标明确,整个教育活动都是围绕着企业需求而展开,学生毕业后直接进行订单企业工作。如丰田T-TEP班和F-SEP班,就是专门为丰田4S店培养维修和销售人才的,从培养目标制定、学员选拔、教学过程、顶岗实习、企业就业等都得到了企业的鼎力配合与支持。
3、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化课程体系,教材建设成效显著。
08级汽车专业群的教学方案中,构建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化教学课程体系。引入课程群的概念,把全部课程根据能力培养要求分成基本素质群、专业技术群和岗位能力群三个大群。“汽车专业群项目化课程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2008年成为江苏 9 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专业技术群以培养专业核心能力为核心,设置了10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学习领域课程,建成了10个学习站,所有课程均采用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方式,知识上达到高级工以上水平,技能上达到中级工水平。
结合学院的实际,组织教师进行教材开发和建设,制定了《发动机机械维修》等10个学习领域课程的课程标准、整体设计和单元设计,编写了10套校本教材、学生工作单、维修资料和学生学业成绩评价表等有关资料。主编教材20多本,屠卫星老师主编的教材《汽车文化》、杨益明老师主编的教材《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边伟老师编写的《汽车及配件营销》教材被评为江苏省精品教材,韩星老师编写的《汽车车身修复技术》被评为江苏省立项精品教材。
4、教学团队“双师素质”特出,技术服务能力强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经过几年的建设,形成了一支稳定的“双师素质”特出,技术服务能力强教学团队。团队成员“双师素质”突出,专任教师中有3位具有高级工程师职称,2位具有工程师职称,6位具有汽车维修高级技师证书,3位具有汽车维修技师证书,有6位教师来自企业一线,担任过汽车的技术管理工作。近几年有22人次到合作企业接受了培训;5名教师到国外进修学习。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教学团队获得省优秀教学团队称号。
专业负责人杨益明为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和交通部学科带头人,带领团队进行专业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对外技术服务、开展技术研发。多次带领团队教师为江苏省、镇江市、宿迁市、江苏苏舜集团、南京朗驰汽车集团等多家企事业单位进行技术培训和比武。近几年,教师独立主持或参与了17项市厅级以上课题研究,到帐经费近100万元,2009年成功举办了“江苏省汽车检测及整形技术项目双师型教师培训班”。
5、校企共建实训基地
近几年,汽车维修实训基地建设走校企合作之路,与丰田汽车公司建成了丰田T-TEP实训中心、丰田F-SEP实训中心;与PPG公司合作建成了钣喷实训中心;与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合作建成汽车维修技能鉴定中心;与美国PPG工业集团合作,成立了美国庞贝捷油漆技术培训中心;今年又与东风标致公司合作,共建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东风标致培训中心。
为了满足工学结合的要求,保证项目化教学的需要,对实训基地进行调整。实训基地现已建成了10个150平方米的理实一体化实训室,整车维修实训中心、汽车钣喷实训中心、汽车维修工培训鉴定中心、汽车营销培训中心、丰田技术培训中心。汽车 10 维修实训基地2005年成为国家财政部支持国家级实训基地,2006年成为省财政支持的汽车维修实训基地,连续多年被评为江苏省技能鉴定示范基地。
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汽车工程系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改革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仍然存在着以下问题:
1、实训条件建设与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教学要求还有差距
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基本保证了项目化教学的需要,但与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教学要求还有差距。今后将加强仿真实训基地环境建设,营造工厂的职业氛围,逐渐引入企业化的管理模式,并且根据汽车技术的发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2、教师的教学能力与项目化教学的要求还有差距
人才培养的关键在教师,学生职业能力的高低与教师的职业能力有着密切的联系。目前专任教师主要来源于高校,多数教师并无企业工作的背景或经历,虽然具有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但职业能力不够强,不能完全肩负起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任。今后将进一步采取“校企联合培养”、“从企业引进”、“对外服务”等方式对教师进行“双师”素质的培养。
3、教学管理和评价体系有待完善
教学管理和评价体系还没有以学生为主体,突出能力培养的效果。目前要尽快制订一套与项目化教学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突出对学生能力评价的地位,有利于推进课程改革和专业建设。
4、课程和教学资源库建设有待加强
职业技术教育在教学内容上应注重职业的生产过程和实际要求,强调专业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需求的针对性,以职业岗位的需求确定教学内容。目前虽然已编写了10本项目化教材,突出了技能训练,但训练的项目还没有完全体现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教学资源库建设还有待加强。今后将加强10本项目化课程学习的影像、多媒体课件等资源建设,加强岗位综合技能课程的建设。
第二篇: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1.论汽车检测技术的发展
2.微型车怠速不良原因与控制措施
3.柴油机电子控制系统的发展
4.发动机排放技术的应用分析
5.发动机自动熄火的诊断分析
6.汽车发动机怠速抖动现象的原因及排查方法探讨
7.现代汽车渗漏故障与控制技术
8.桑塔纳故障诊断方法的研究
9.现代发动机自诊断系统探讨
10.发动机控制系统的传感器检测
11.氧传感器故障检测
12.汽车电控技术分析
13.现代伊兰特发动机电控系统故障的诊断与检修(广本雅阁、桑塔纳任选一车型)
14.汽车常用防盗系统综述
15.我国汽车尾气排放控制现状与对策
16.帕萨特1.8T排放控制系统的结构控制原理与检修
17.汽车排放控制系统的检修
18.奥迪A6排放控制系统的结构控制原理与检修
19.柴油机微粒排放的净化技术发展趋势
20.汽车污染途径及控制措施
21.汽车节油技术的探讨
22.电控发电机不能起动故障的原因分析与诊断流程
23.电子燃油喷射系统的诊断与维修
24.奥迪A6电子燃油喷射系统的诊断与维修
25.上海帕萨特B5电子燃油喷射系统的诊断与维修
26.捷达轿车发动机常见故障分析与检修
27.汽车底盘的故障诊断分析
28.捷达轿车底盘常见故障分析与检修
29.汽车四轮定位的探讨
30.分析轮胎性能对汽车行走行使的影响
31.汽车速箱故障故障诊断变
32.汽车转向盘摆振故障分析
33.汽制动系统故障诊断车
34.分析国产几种汽车行走系统特点
35.分析国产几种汽车制动系统特点
36.分析国产几种汽车转向系统特点
37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检修与故障分析
38.上海帕萨特B5自动变速器的结构控制原理与检修
39.电控液动式自动变速器的结构控制原理与维修
40.桑塔纳手动变速器的结构控制原理与检修
41.数据流分析及其在电控发动机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42.防抱死系统在常用轿车上的使用特点分析
43.汽车ABS综述
44.汽车制动系统新技术方向(如:ABS、ASR、EBD等)
45.丰田系列ABS故障诊断方法的探讨(通用系列
46.上海通用别克转向系统故障的诊断与检修
47.现代伊兰特转向系统故障的诊断与检修
48.现代伊兰特制动系统故障的诊断与检修
49.SONATA制动系统的结构控制原理与检修
50.电控悬架系统的结构控制原理与检修
51.丰田凌志400悬架系统的结构控制原理与检修
52.上海通用别克悬架与车桥故障分析与检修
53.桑塔纳制动系统故障的诊断与检修
54.丰田佳美制动系统的结构控制原理与检修
55.安全气囊的发展与应用
56.信息技术在汽车中的应用
57.机电液一体化技术在汽车中的应用
58汽车蓄电池的维护与故障控制
59.传统诊断在轿车维修中的应用
60.典型车型点火系统结构原理分析
61.汽车点火系统故障诊断
62.汽车空调技术浅析
63.帕萨特B5的空调系统故障的诊断与检修(广本雅阁、上海通用别克等)
64.上海通用别克电气设备及附件系统常见故障分析与检修(也可选奥迪A6、广本雅阁等)
65.混合动力汽车结构、原理及发展前景研究
66.汽车装潢美容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研究
67.汽车产品销售网络化
68.“4S”汽车营销体制在我国的发展趋势
69.对现代汽车营销新模式“4S”汽车专卖店的探讨
70.4S店销售流程及销售技巧分析
71.目前河南汽车销售服务行业的现状调查
72.汽车零部件行业的现状及发展初探
73.汽车消费信贷之我见
74.4S店销售维修接待工作流程分析与研究
75.国内轿车售后服务体系研究
76.汽车市场需求调查与预测
77.新款车型上市的营销策划
78.汽车维修服务接待的探索与实践
79.论述汽油发动机尾气排放的影响因素及其控制
80.典型车型中新技术的运用
81.机动车保险现场查勘技术研究
82.二手车评估系统的研究与探讨
83.论汽车保险与理赔
84.汽车商战中的广告宣传
85.我国汽车市场中节能与经济型轿车的趋势
第三篇: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按有无反馈信号可分为 开环控制 系统和 闭环控制 系统。
2.热式空气流量计的主要元件是 热线电阻,可分为 热线式 和 热膜式。
3.顺序喷射正时控制其特点是_喷油器驱动回路数与气缸数目相等_。
4.发动机转速超过安全转速时,喷油器停止喷油,防止 超速。
5.叶片式空气流量计基于 力学 原理对发动机进气量进行测量。
6.油泵转速控制方式一般有 利用串联电阻器、利用油泵控制模块 两种控制方式。
7.多数车型使用 线性输出 的节气门位置传感器。
8.电子燃油控制系统有 空气供给系统、燃油供给系统、控制系统、子系统组成。
9.开路继电器的RC电路,可使发动机熄火时,延长电动燃油泵工作2~3s,以保持燃油系统内有一定的 残余压力。
10.喷油器的喷油量取决于喷油器的 喷孔截面、喷油时间 和 喷油压差。
11.轴针式喷油器主要由 喷油器壳体、喷油针阀、套在针阀上的衔铁 以及电磁线圈等组成。
12.点火提前角的修正方法有 修正系数法 和 修正点火提前角。
13.一般采用 发动机振动 的方法来判断有无爆燃及爆燃强度。
14.在废气涡轮增压系统中,一般都带有冷却器,作用是 降低进气温度,对消除发动机爆震、提高进气效率都十分有利。
15.控制怠速进气量方法有 节气门直动式 和 旁通空气式 两种类型。
16.燃油蒸发排放管的作用是 将HC气体从燃油箱内送至活性碳罐。
17.普通式燃油压力表量程一般为_306.7~103Kpa。
18.步进电动机功率阀即采用_步进电动机驱动的调节阀 来执行燃气ECU的指令,实现燃气供给量调节。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丰田公司磁脉冲式曲轴位置传感器一般安装在(D)。
A.—曲轴皮带轮之后;B.曲轴皮带轮之前;
C.曲轴靠近飞轮处;D.分电器内部
2.单点喷射系统采用下列哪种喷射方式(C)。
A.同时喷射B.分组喷射C.顺序喷射D.上述都不对
3.当过气歧管内真空度降低时,真空式汽油压力调节器将调节汽油压力(B)。
A.提高B.降低C.保持不变D.以上都不正确
4.如果三元催化转换器良好,后氧传感器信号波动(D)。
A.频率高B.增加C.没有D.缓慢
5.在速度密度型的喷油系统中,对喷油器的接通时间或喷油持续期影响最大的传感器是(B)
A.质量空气流量传感器
B.进气歧管绝对压力传感器
C.氧传感器
D.发动机冷却液温度传感器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2分)
1.曲轴位置传感器只作为喷油正时控制的主控制信号。(×)
2.在电喷发动机的任何工况下均采用的是闭环控制。(×)
3.光电式车速传感器与光电式凸轮轴位置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不相同。(×)
4.采用同时喷射方式的电控喷射系统,曲轴每转两圈各缸同时喷油一次。(×)
5.电动油泵中的单向阀能起到一种保护作用,当油压过高时能自动减压。(×)
6.磁电机点火系统在低速时的点火性能较好。(×)
7.凌志LS400发动机的左右缸体外侧各安装一只压电式爆震传感器。(√)
8.不要轻易断开蓄电池负极,否则将丢失存储器中的故障代码。(√)
9.后备系统是简易控制,既能维持其基本功能,又能保持发动机正常运行的最佳性能。(×)
10.双缸同时点火系统不使用传统的分电器和点火线圈。(√)
11.分组喷射方式中,发动机每一个工作循环中,各喷油器均喷射一次。(×)
12.空气流量计的作用是测量发动机的进气量,电脑只是根据空气流量计的信号确定基本喷油量。(×)
四、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6分)
1.开环控制系统:通过实验室确定的发动机各工况的最佳供油参数预先存入电脑,在发动机工作时,电脑根据系统中各传感器的输入信号,判断自身所处的运行工况,并计算出最佳喷油量。
2.同时喷射:将各缸的喷油器并联,所有喷油器有电脑的同一个指令控制,同时喷油,同时断油。
3.配气相位:指用曲轴转角来表示的进、排气门关闭时刻和开启持续时间,主要包括进气门提前开启角、进气门迟后关闭角、排气门提前开启角、排气门迟后关闭角。
4.喷油器的关阀时间:发动机控制模块认为应当结束喷油时,就会切断喷油器的驱动回路,从搭铁信号消失到针阀回到关闭状态所需要的时间。
五、问答题(共32分)
1.自诊断系统的功用是什么?(6分)
答:在发动机控制系统中,电子控制单元都具设有自诊断系统,对控制系统各部分的工作情况进行监测。当ECU检测到来自传感器或输送给执行元件的故障信号时,立即点亮仪表盘上的“CHECKENGINE”灯,以提示驾驶员发动机有故障;同时,系统将故障信息以设定的故障码形式储存在存储器中,以便帮助维修人员确定故障类型和范围。
2.电子控制单元的功能主要有哪些?(9分)
答:(1)给传感器提供电压,接受传感器和其他装置的输入信号,并转换成数字信号;
(2)储存该车型的特征参数和运算所需的有关数据信号;
(3)确定计算输出指令所需的程序,并根据输入信号和相关程序计算输出指令数值;
(4)将输入信号和输出指令信号与标准值进行比较,确定并存储故障信息。
(5)向执行元件输出指令,或根据指令输出自身已储存的信息;
(6)自我修正功能(学习功能)。
3.发动机控制系统的作用是什么?它由哪几部分组成?(8分)
答:控制系统的作用是随发动机工况的变化,实现对混合气空燃比(浓度)、点火提前角。发动机怠速转速的精确控制。按各组成部分不同的工作特点以及其它的一些控制(因车而异),可分为控制器(ECU)、传感器和执行器三部分。控制器是控制系统的核心部件,它根据发动机各传感器送来的信号,向各执行器发出的各种控制。
4.发动机暖机修正控制信号主要有哪些??(4分)
答:冷却液温度传感器信号、进气管绝对压力传感器信号、或空气流量计信号、节气门位置传感器信号等。
5.氧化锆氧传器的工作原理?(5分)
答:在400℃以上的高温时,若氧化锆内外表面处的气体中的氧的浓度有很大差别,在铂电极之间将会产生电压。当混合气稀时,排气中氧的含量高,传感器元件内外侧氧的浓度差小,氧化锆元件内外侧两极之间产生的电压很低(接近0V),反之,如排气中几乎没有氧,内外侧的之间电压高(约为1V)。在理论空燃比附近,氧传感器输出电压信号值有一个突变。
C卷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答案
1.开环控制;闭环控制
2.热线电阻;热线式、热膜式
3.喷油器驱动回路数与气缸数目相等
4.超速
5.力学
6.利用串联电阻器、利用油泵控制模块
7.线性输出
8.空气供给系统、燃油供给系统、控制系统
9.残余压力
10.喷孔截面、喷油时间、喷油压差
11.喷油器壳体、喷油针阀、套在针阀上的衔铁
12.修正系数法、修正点火提前角
13.发动机振动
14.降低进气温度,对消除发动机爆震、提高进气效率都十分有利。
15.节气门直动式、旁通空气式
16.将HC气体从燃油箱内送至活性碳罐
17.306.7~103Kpa
18.步进电动机驱动的调节阀
二、选择题
1.D2.C3.B4.D5.B
三、判断题
1.错2.错3.错4.错5.错6.错7.对8.对9.错10.对
11.错12.错
四、名词解释
答:通过实验室确定的发动机各工况的最佳供油参数预先存入电脑,在发动机工作时,电脑根据系统中各传感器的输入信号,判断自身所处的运行工况,并计算出最佳喷油量。
答:将各缸的喷油器并联,所有喷油器有电脑的同一个指令控制,同时喷油,同时断油。
答:指用曲轴转角来表示的进、排气门关闭时刻和开启持续时间,主要包括进气门提前开启角、进气门迟后关闭角、排气门提前开启角、排气门迟后关闭角。
答:发动机控制模块认为应当结束喷油时,就会切断喷油器的驱动回路,从搭铁信号消失到针阀回到关闭状态所需要的时间。
问答题
答1:在发动机控制系统中,电子控制单元都具设有自诊断系统,对控制系统各部分的工作情况进行监测。当ECU检测到来自传感器或输送给执行元件的故障信号时,立即点亮仪表盘上的“CHECKENGINE”灯,以提示驾驶员发动机有故障;同时,系统将故障信息以设定的故障码形式储存在存储器中,以便帮助维修人员确定故障类型和范围。
答2:(1)给传感器提供电压,接受传感器和其他装置的输入信号,并转换成数字信号;
(2)储存该车型的特征参数和运算所需的有关数据信号;
(3)确定计算输出指令所需的程序,并根据输入信号和相关程序计算输出指令数值;
(4)将输入信号和输出指令信号与标准值进行比较,确定并存储故障信息。
(5)向执行元件输出指令,或根据指令输出自身已储存的信息;
(6)自我修正功能(学习功能)。
答3.答:控制系统的作用是随发动机工况的变化,实现对混合气空燃比(浓度)、点火提前角。发动机怠速转速的精确控制。按各组成部分不同的工作特点以及其它的一些控制(因车而异),可分为控制器(ECU)、传感器和执行器三部分。控制器是控制系统的核心部件,它根据发动机各传感器送来的信号,向各执行器发出的各种控制。
答4.:冷却液温度传感器信号、进气管绝对压力传感器信号、或空气流量计信号、节气门位置传感器信号等。
答5:在400℃以上的高温时,若氧化锆内外表面处的气体中的氧的浓度有很大差别,在铂电极之间将会产生电压。当混合气稀时,排气中氧的含量高,传感器元件内外侧氧的浓度差小,氧化锆元件内外侧两极之间产生的电压很低(接近0V),反之,如排气中几乎没有氧,内外侧的之间电压高(约为1V)。在理论空燃比附近,氧传感器输出电压信号值有一个突变。
第四篇:“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专业建设规划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专业建设规划
(2006年—2010年)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人才属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并且随着现代汽车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和发展,汽车检测与维修设备不断更新换代,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对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人员的素质、技术也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需要更高层次、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级技能型人才。
我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有着良好的发展基础。2002年我院正式启动对该专业教学改革试点工作,经过三年的实践,教学改革取得成功,其经验正向全院推广、辐射;2003年本专业被确定为学院重点专业[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学科专业规划粤机电院教[2003] 54号(2003-2005年)];2003年我院被教育部、交通部等确定为“国家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院校”;2004年经广东省教育厅批准,我院成为“广东省中职教师汽车新技术培训基地”;《机械基础》课程被评为2004广东省高校精品课;《汽车构造》课程被评为2005度年广东省高校精品课。2005年《校企零距离对接的汽车专业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与实践——“汽车制造与维修”专业(维修方向)教学改革》项目获第三批新世纪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我院本专业校内实训基地“示范性汽车维修技术实训基地”项目,获中央职业教育专项资金立项。广东省劳动厅在我院设立了“汽车维修工”从初级工到高级工、技师的职业技能鉴定站。
一、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根据学院“十一五”建设与发展规划纲要,围绕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工作要求,立足和突出技术应用性,加强专业建设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紧密结合,为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技术服务。
1、以现代化汽车科技发展为导向,确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建设发展方向 ;
2、以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对人才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为主线,设计人才培养方案;
3、以优质的教学质量为基础,保证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建设与改革的成功。
二、基本情况
1、学生情况
本专业现有在校生504人,其中2003级151人,2004级191人,2005级162人。
2、师资状况
本专业现有专业教师12人,其中副高职称(副教授、高级工程师)6人、中级职称(讲师、工程师、实验师)4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5人,占专业教师的比例为42%;具有双师素质教师9人,占专业教师的比例为75%。
有实践能力强、教学水平高的校外兼职教师8人,其中副高及以上5人,博士4人,全部本科以上学历。
建立了专业指导委员会,现有校外委员5人。
3、教学建设情况
1)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及其执行
“十五”期间,我们定期调研社会、行业背景,在了解广东汽车检测、维修企业的技术发展新动向及企业对人才需求的情况,将本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设定为:培养高职毕业文凭+汽车维修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学生。
在调研的基础上,在本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的参与下,制定了以高技能型人才能力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编写了该专业的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大纲基本反映了课程内容的改革、创新、特色,明确了课程性质、目的、任务、基本要求、深度与广度、重点和难点的学时分配建设、教学方法手段、考核方式等。
教学计划执行良好。教师任务书、授课计划、教学日志、教案、实验报告、实习报告、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职业技能训练、测试等符合规范。
2)专业教改试点有方案、计划、总结,教改取得成功,其经验正在全院推广、辐射。
3)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考核模式改革
本专业课程体系包括四个方面:公共基础类、专业平台(基础)课、专业技术课、选修课。各类课程所占比例大约为: 20%、31%、34%、15%;其中理论课学时约占48%,实践课教学学时约占52%。以上课程体系符合本专业制定的培养目标。
力求突破传统教学的单一模式,优化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校园网上构建了广东省高校精品课程《机械基础》、《汽车构造》的专用网站,能为学生提供多媒体课件学习、题库练习、在线答疑、网上虚拟实验、实训、考证辅导等多种辅助教学服务;教改试点班的“电喷发动机”、“自动变速器”两门专业主干课实施了“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的教改试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广泛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必修课有28%使用多媒体授课。
初步建立了与人才培养方案相适应的包括实操考、面试问答等多种考核方式的教学考核体系。
4)教材建设
优先选用近三年高职高专规划教材,本专业教师主编、参编公开发行的专业教材3本。
4、科研情况
近三年院级以上教研教改项目4项:《校企零距离对接的汽车专业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与实践——“汽车制造与维修”专业(维修方向)教学改革》;《机械基础》精品课程建设;《汽车构造》精品课程建设、示范性汽车维修技术实训基地。专业教学研究教学改革获奖成果2项:《机械基础》、《汽车构造》课程分别被评为2004、2005广东省高校精品课;专业教师公开发表专业论文9篇。
5、实训基地情况
1)校内实训基地情况
本专业校内实训基地面积2000多平方米,拥有教学仪器设备500多万元。
2)校外实训基地情况
与企业共建了10多个校外教学实训基地,每年组织学生在实训基地实习,锻炼学生的职业技能,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6、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措施
1)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面对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和专业建设的要求,将继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加大培养和引进在省内同行中成就突出、具有较高声望的专业带头人,补充高层次中青年骨干教师的数量。
2)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与改革
3)进一步加强校内外实训教学基地的建设
4)进一步加强教研教改及科研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
三、专业建设的总体目标
在学院重点专业的基础上,发展成为全省一流的教学、咨询、培训基地;建设成为省级示范性专业,目标是建设成为国家级示范性专业。
四、专业建设的主要任务与措施保证
1、充分调研,制定体现高职教育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
继续定期调研广东汽车检测、维修企业的技术发展新动向。了解社会对人才质量和
数量的要求,分析汽车检测、维修行业生产第一线工作领域所必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此为基础,确定本专业培养目标。在本专业指导委员会参与下,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原则:根据教育部《关于制订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的要求,遵照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关于教学计划管理的若干意见”的规定(粤机电[2003]52号)。
人才培养方案的特点:
1)知识构建上以够用和实用为限度;
2)以掌握职业技能和技术操作要求为依据,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岗位业务知识为目标;
3)体现“双证融合”,学生除取得高职毕业证外,还要求全部考取汽车维修中级职业资格证;
4)教学计划的制定留有可灵活改变的余地,当行业需求发生变化时,培养计划可方便地调整课程设置。机动周中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专长和兴趣爱好选择各类考证,进行与专业有关的各类实践与学习活动等;
2、以精品课程建设为龙头,探索以课程为核心的新的教学模式
在《机械基础》、《汽车构造》课程被评为广东省高校精品课程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在课程设置和优化组合方面的力度,力争100%的专业课程达到院级合格课程,3-5门主干课程达到院级精品课程,每年建设1门广东省高校精品课程或国家高校精品课程。
及时更新课程内容,充实生产服务一线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体现现代化、信息化、国际化的发展要求,以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需要。课程实施过程中要推进产教结合、产学研结合,着力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教学实效,体现职业教育特色,增强学校自我创新能力;
课程教学大纲要反映课程内容的改革、创新、特色,明确课程性质、目的、任务、基本要求、深度与广度、重点和难点的学时分配建设、教学方法手段、考核方式等。
3、建立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专业课教学体系
在0203班教改试点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尝试在实践性强的专业课教学中,做到没有课堂教学和实验、实训教学之分,也无理论教师和实验、实训教师之分,采用现场教学,将理论和实验、实训教学融合在一起。课堂教学中结合实验、实训,实训时贯穿理论知识的讲授。
4、建立适应新的教学方法的考核体系
过去的考核体系重视理论课考核,轻视实践教学考核,这使得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失去了监控而得不到保证,这对重视实践技能培养职业技术教育是一个缺陷。改革设想是在完成专业教学任务后(进一步做到完成每一独立单元的教学任务后)同时进行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考核,知识和技能考核均合格方能通过该课程(或单元)的学习。
5、进一步拓宽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途径
加大校企合作力度,进一步完善产学结合机制,可以从以下方面体现:
1)邀请企业参与培养方案的制定,以利于根据企业需求对口培养专业人才;
2)进一步发挥专业指导委员会在指导本专业的教学改革与专业建设的作用;
3)企业为本专业学生提供顶岗实训场所,指导实践;
4)派送教师到企业实践;
5)加强本专业教师与企业在科技、技术革新等方面的合作交流。
6、在进一步总结、推广2002—2005年的专业教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人才培养模式
7、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在2-3年内形成一支由专业带头人和一批中、青年骨干教师组成的有专业特色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师资队伍建设措施:
1)加大引进力度
每年有计划地面向全国引进高学历,高职称适应职业教育的教师。重点将具备教师条件的行业生产第一线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操作技能的专业技术人员,充实到教师队伍中。
2)建立高素质的校外兼职教师队伍
常年聘请具备教师条件的行业、企业生产第一线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操作技能的专业技术人员,充实到兼职教师队伍中。
3)加大培训力度
为加强专业带头人的后备力量,每年选择中青年教师进行重点培养。
每年选送表现突出的中青年教师参加硕士研究生学习深造,每年选派专业老师到企业实践进修。
8、改革传统的教材编写方法,使技术更新快的专业课教材内容始终紧跟汽车新技术的发展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开设以来,学院始终坚持专业特色,重视教材建设。下一
步在专业教材建设规划上,将按两条线发展。第一条线:以选用近三年高职高专规划教材为主,鼓励专业教师主编或参编高职高专规划教材;第二条线:结合专业教学改革特点,对技术更新快的课程或专业模块由本专业教师主编(或参编),自行编写单行本或讲义,内容力求反映汽车最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便于根据新技术变化而及时修订。汽车新技术发展速度极快,去年还是新技术,今年已经落后。教师应及时向学生传授最新知识,而传统的教材出版周期长,往往教材刚出版,一些内容已显落后,因此要结合专业教学改革特点,对技术更新快的专业模块,以独立单元为单位编写单行本或讲义,使学生始终能获得汽车最新技术知识的讲授。
9、加大实训基地建设力度,进一步开展产学研合作,努力提升教学质量
实训基地建设是专业建设的突破口,也是专业建设的物质基础。实训基地建设要充分体现本专业的特色和水平,满足教学环节的需要,体现生产的先进性和实用性。要本着自力更生、分步实施、重在使用的原则,不断添置和更新实训设备;加强与生产、服务企业单位联系,在校外建设一批相对稳定的生产实习基地;开展产教结合、产学研结合的活动,把实训设备与生产、经营、培训、技术开发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实训设备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要统筹规划,校际间要加强联合,集中力量重点建设一批实训基地,实行资源共享,充分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规划:2006年计划投入资金160万元;2007年计划投入资金200万元,2008年计划投入资金300万元。建设目标为:建成满足教学要求、设备良好的实验、实训室和专业教室,重点建设汽车电子等新技术实训室。
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随着招生量的扩大及行业的发展,每年有计划地新建几个校外实训基地。
10、大力提高本专业服务地方经济和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
加强专业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我院服务地方经济和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学校专业建设的水平也必须通过社会加以检验。学校要加强与社会和企业用人单位的紧密联系,以成立专业建设咨询委员会为依托,广泛征求企业单位对专业建设的意见和建议;要定期听取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意见,及时反馈调整,改进教学工作,加强学生的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
第五篇: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概况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概况
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前身是2004创办的中专专业。当年开始招生进行订单式培养,目前以培养六届大中专学生,大部分毕业生都成为企业技术、生产和管理的骨干力量。06年,学院改建为高职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以师资力量雄厚,实验、实训条件好等优势,改造成为普通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08年12月专业被鳞选确定为吉林省第三批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学院示范专业,同年实训基地被确定为中央财政支持建设实训基地,2011年被评为学院优秀教学团队。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根据专业十二五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基本形成了一支素质优良、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现有专任教师6人,副教授3人,具备高级职称人数比例为50%;讲师2人,占16%;助理讲师1人,占16%。50岁以上2人,平均年龄39.5岁;具有研究生学历和硕士学位5人,占83.3%。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6人,占教师总人数的100%。兼职教师9人,占专兼职教师人数的60%,符合专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
在实训基地建设方面,目前已经建成设施齐备、布局合理、机制完善、层次 清晰的校内实训基地、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实现校内实习、实训基地 “本校学生实习实训、区域资源共享、师资培训、社会服务”功能。校外实习基地能够满足培养方案要求的,与招生规模相适应的学生顶岗实习、毕业实习需要,有效促进学生就业、校企资源共享、校企合作开发课程。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现在分别建设有汽车实训基地、汽车驾驶实训基地、钳工实训室等3个校内实训室。占地面积2400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500余万元。可开设本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实验(试验)和课内实训项目。本专业有实际合作的校外实训基地15家,可供学生进行教学认识实习、岗位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等环节的教学与实践。
在专业带头人的带领下,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建设,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 现已建成《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应用》、《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汽车电器设备检修》及《汽车发动机检修》院级精品课4门;《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汽车电器设备检修》省级优秀课2门;出版《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应用》、《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汽车电器设备检修》工作页式教材3本;完成省级课题3项,院级课
题20余项目,发表国家核心论文6篇在研课题2项;自主设计研发实训设备百余套。随着专业的不断发展和壮大,相信会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在社会服务方面,目前正在开发汽车电控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汽车电气设备检修、汽车机械结构原理与维修3个对外培训项目,这些项目主要服务于汽车维修小工、中工、大工及相关技术人员。本次培训项目的开发在内容上符合汽车行业用工的发展要求,在技术上符合汽车技术的发展方向。培训项目正在开发设计过程中,暂时尚未开展任何服务培训。但这些培训的开展,对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对专业的不断壮大和影响力的快速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很好的解决区域汽车行业用工难及员工技术、素质的差等问题。
自06年改建高职以来,专业招生与就业呈逐年上升的趋势,06年招生90人,07年招生135人,08年招生135人,09至12年招生368人,每年就业率均为100%。
现在全系正在紧紧围吉林省经济建设的发展需要,以新的职教观念为先导,以就业为导向,逐步探索、完善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科学合理地规划人才培养方案,全面推进综合素质教育,采用顶岗实习和工学结合培养的教学模式,大力推进教学改革,力争在3~5年内,将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建设成为特色鲜明、适应国家和吉林省经济发展要求的示范性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