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濮阳市特殊教育学校骨干教师认定总结(本站推荐)
濮阳市特殊教育学校
市级骨干教师认定和学科带头人推荐工作总结
按照《濮阳市教师专业化成长工程实施方案》和我校市级骨干教师认定和学科带头人推荐实施方案,我校对此项工作进行了认真落实,现将市级骨干教师认定和学科带头人推荐工作总结如下:
一、建立机构 加强领导
学校成立了市特校教师专业化成长和骨干教师认定和学科带头人推荐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袁凌建(校长、支部书记)
副组长:夏智标(副校长)田大伟(副校长)
成 员:张纪川(教导处主任)王东钦(办公室主任)
王相菊(政教处主任)郭桂林(总务处主任)赵宗彪(教研处主任)刘张利(团委书记)武益梅(少先队辅导员)
明确业务副校长主抓此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学校教导处,负责日常工作。
学校按照通知精神迅速召开了全体教职工大会,让每一位教职工了解通知精神实质,为学校开展工作做好了思想铺垫。
二、工作方法和步骤
1、学校通过调查,确定重点,首先召开了现有省、市级骨干 教师、业务考试优秀人员会议,在会上对骨干教师的认定、骨干教师破格条件、推荐程序等进行了传达。提出愿意认定骨干教师和符合条件的教师向学校提出书面申请。
2、对符合破格条件的教师进行资格审查,领导研究,提交全体教师表决,是否同意该同志破格认定为骨干教师。经全体教师表决,65人同意,1人弃权。同意王桂金同志破格认定骨干教师。
3、对提出申请认定市级骨干教师的省、市级骨干教师和破格认定人员进行民主测评,进行排名。5名原骨干教师和破格人员获得教师的一致同意。
4、经过汇总测评情况,王桂金同志排名第一,做为学科带头人推荐对象向市教育局上报。
三、现有骨干教师拟认定人数及学科
拟认定小学语文4人;小学数学1人;小学劳动1人,共拟认定6人。
四、存在问题及思考
教师对此项工作认识不到位,思想不够重视影响认定工作的开展。原因是对骨干教师的管理还不够完善,对培养以后的后续工作没有跟上,影响了教师的积极性。
濮阳市特殊教育学校
二00八年一月二十九日
第二篇:濮阳市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情况汇报
濮阳市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情况汇报提纲
一、学校基本情况
濮阳市特殊教育学校创建于1991年10月。占地面积4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近10000平方米。现有教职工107人,其中聋人教师3人;现有20教学班,在校生300多人。学校在市残联及市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取得了不平凡的业绩,先后荣获“河南省特殊教育先进单位”、“省级文明学校”、“省级卫生先进单位”、“全国绿色学校”、濮阳市“五一”劳动奖状、市级文明单位、市教育系统先进单位、全市集中整治先进集体、市直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市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等五十余项荣誉称号,学校的工作先后被中央电视台、河南电视台、濮阳电视台、《中国教育报》等多家新闻媒体报道。
几年来,学校教育质量不断提高,自2000年以来,先后有50名学生考取了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和中州大学聋人艺术学院,圆了这些残疾孩子的求学梦想,学校成了残疾孩子成人成才的摇篮。
学校十分重视对聋哑学生进行艺术教育,聋哑学生书画作品在国际、国家、省、市级比赛中300多人次获奖,许多作品还被香港、日本有关专家收藏。我校聋生先后代表濮阳市、河南省参加省和国家残疾人运动会并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在2007年我市举行的第二十三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上,我校荣获小学男子第三名,市直小学第一名好成绩。学校编排的文艺节目多次参加省残联组织的文艺汇演,06年、07年分别获得二等奖和三等奖。《牧区少年》在濮阳市校园之春联欢会上被评为一等奖。目前学校开
设了杂技艺术特长班,筹备成立濮阳市残疾人杂技艺术团。让艺术教育为残疾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二、目前特殊教育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1)我市特殊教育发展很不均衡,目前只有一所招收聋哑儿童的单一性特殊教育学校,没有正规的招收盲童和弱智儿童的特殊学校,并且近几年来不断有很多家长到市教育局和学校要求盲童和弱智儿童就学问题,因为我校目前现有教学设施无法容纳这些残疾儿童的就学需要,只有少数残疾儿童到外地就读,多数残疾儿童只能在家由家长看管,给家庭带来了很大的负担,同时给社会增加很多不稳定因素
(2)教学、康复设施严重缺乏。学校教学仪器陈旧,且数量较少,康复训练设施、现代信息教学设施几乎是空白,远不能满足特殊儿童少年心理、生理及行为特征的特殊要求,急需配备必备的教学、康复及现代信息教学设施等。
三、几点建议
(1)建议省残联领导在聋生康复教学设施、现代信息教学设施方面给予必要的帮助。
(2)学校开展职业教育困难较大,师资培养、设备购置等需资金较多,希望省残联在政策、资金方面等方面给与适当倾斜。
(3)残疾孩子的就业问题应该值得十分关注,多数残疾孩子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即使大学毕业也很难找到工作,给社会造成很多不稳定因素,建议省残联会同有关部门出台相关的残疾人就业保障机制,促进残疾人就业,这是我们从事特殊教育工作者所关注的。
以上只是学校的几个建议,不当之处,请领导批评指正。
二00八年四月二十日
第三篇:特殊教育学校教学总结
宁城特校2017—2018学上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教导处的教学工作在学校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认真执行学校工作计划,通过多次外出培训学习,不断规范、完善各项管理,努力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圆满的完成了各项教学任务。现将一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一、教学管理逐步完善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开展外出学习和内部培训相结合的培训系列活动。其目的是提升教师的文化素养,加深教师的业务功底,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培训活动,使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和健康向上、具有职业特色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一步提高教师文化素养和业务水平。
兴趣活动有顺开展。每天的间操课学校都安排丰富多彩的大课间活动,各班每周都有不同的运动项目,有特奥运动、踢足球、打排球、打羽毛球、篮球、呼啦圈、跳绳、旱地冰壶等。经过长期的训练,学校的这些学生们进步很大。每项活动安排好辅导老师,落实好活动内容、场地等,做到有计划,有检查、有成果、有展示、有总结。
做好期末考试准备工作。本学期教导处要求教师根据本班学生实际情况,及这学期自己所教的内容,出好期末试卷做好期末复习工作。由教导处制定考试细则及考试安排表,培智班的生活语文和生活数学、听障班的语文、数学、理科、社会、政治等学科,全校统一考试,并做好期末考试成绩登记工作。
二、加强教师业务发展。
1、为了加强、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本学期学校带领教师学习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多次组织教师业务学习,通过各种学习, 结合自己的教育行为寻找自身存在的问题,一学期来,教师在职业道德上有了很大的进步。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本学期我们加大了教学研究的力度,根据学校工作计划要求,教导处精心制定了教学计划、教研计划,组织教师制定了各学科教学计划以及培智学生个别教育计划。组织教研活动,教师外出学习听课,回校后写反思,并在校本培训会议上向大家介绍本次听课、学习的过程,及自己的心得体会,做好二次培训。
3、精心制定校本培训计划。本学期主要加强了师德培训、教育教学能力培训、现代信息技术培训、班主任培训、教科研培训和基本功培训。培训形式以专家讲座、经验交流、派出学习和自我研修为主。教导处充分利用每次的业务学习时间,扎扎实实地开展教研活动,通过上课-听课-评课全过程的跟踪参与,让更多的教师加入到教学研讨活动中来,增强了教研活动的实效性,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营造了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氛围。
三、强化学校内涵发展。
1、加强教科研活动。
教科研活动是学科教学能力建设的核心,是学校开展高质量教育教学的关键。我们提出了有效课堂,结合课题,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要求。任课教师认真落实好每一次的教研活动。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做到定时间、定地点,保证每位教师都能深入参与活动。本学,两位教师参加了县级特殊教育教师基本功大赛,均获一等奖,多位教师撰写了教学论文,市级课题《特殊教育学校课堂教学有效研究》正在进行中。
2、得到社会各界关爱。半年来,学校对内加强教师的专业素质,对外树立形象,不断拓宽办学渠道,社会效应得以彰显。知晓度不断得以提高,引起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及新闻媒体的热切关注。学校通过各种竞赛,重点培养学生特长,展示学生的才华。十月份学校承办了东亚区特奥融合运动会,学生才能展示受到县领导和各界人士高度好评。十月份,指导中心教研员专程到校为我校教师开展信息技术培训活动。
3、抓规范教学常规管理。学校从全方位执行课程方案入手,在严格“六认真”工作的规范管理上下工夫,以开展随堂听课活动为促进力,认真抓好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九月份教育教学中心全体教研员到我校调研,听取了三位教师的公开课,给予了高度评价。三幼全体教师到校搞手拉手互动活动,我校教师为其开展了观摩课活动,取得较好效果。
4、抓学科教学质量提高。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校从抓教师“吃透教材、研究教法、重视反馈”入手,做好个别化课堂教学,进行教学跟踪调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一年来,我校学生整体素质得到提高,受到家长们一致好评。、送教工作持续发展
本学期,我校通过各种方式加大教上门工作力度。九月份召开了送教上门学生家长会。10月份至2018年1月份,多次对学生进行送教上门服务,受到家长的一致好评。
总之,在过去的一学期中,我校教学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种种不足,我们将进一步树立信心,理清思路,突出重点,勤奋工作,讲究实效,努力开创特殊教育的新局面。
第四篇:长春市特殊教育骨干教师培训班
“长春市特殊教育骨干教师培训班”培训总结
双阳区聋哑学校鲁万地
北京师范大学是全国师范学院最高学府,是我年少时就万分神往的圣地,梦想有一天能来这里学习深造,想不到长春市特殊教育师范毕业17年后,我真的来到了这里,终于圆了我的大学梦。带着几分激动,带着几丝憧憬走进北师大,仿佛让我回到了17年前的学生时代:上课、记笔记、下课、就餐……虽然只有十天,可在这短短的十天里,我真实的感受到了校园里强烈的青春气息和浓郁的人文氛围。
在这次培训中,我有幸聆听多位有名的大学教授及特教行业的专家们精彩授课,与专家们近距离的接触,使我在教育教学方面拓宽了视野,促进了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更让我充分的领略到专家们那份独特的魅力——广博的知识积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无论是在听讲座的过程中,还是在与同行之间的交流中,或是在会后的自我反思中……我每时每刻都有着不同的收获。这次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集中培训、有互动研讨,有到兄弟学校考察交流。每一个讲座都有它的精彩之处,每一个讲座也都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一、我的收获
专家的教育教学理念、人格魅力和治学精神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中,他们所讲内容深刻独到、旁征博引、发人深省。
(一)融合教育是我国特殊教育未来发展方向和必由之路。
目前,在我国特殊学校仍是特殊儿童主要安置形式,特殊学校教师要为残疾儿童少年提供适合的教育,教书育人,促进特殊儿童的发展,提升特殊儿童少年生活质量。随着融合教育的开展,特殊学校也必须从传统隔离式的学校教学转变为与社区、家庭融合的教育教学方式。特殊儿童的教育将不仅仅是在校园的狭隘的教育,从学校融入社区、进入社会。特教教师要帮助特殊儿童突破学校围墙,让学生走进社区、走进家庭、走进社会,为其创造融合的环境,帮助其从实践中学习,从真实生活中学习,成为特殊儿童发展的引导者。作为‚教育者‛的特殊学校教师:首先是一名特殊教育者,应当担当好教育者的角色,承担起协调者的作用,促进特殊学校资源中心功能的发挥。协调家长和普通学校教师之间的矛盾;促进普通学校教师与其他特殊教育相关人员的沟通与交流。
现今我国的特殊教育学生安置形式正朝向融合教育迅猛发展,在这个发展的同时,必须在源头就把握好融合教育的观念,才能引导我国的融合教育朝正确的方向行进。在融合教育中,有一个关键点就是如何看待随班就读学生,是看成负担还是看成资源,这个至关重要。这不仅仅是看法问题,看法的起源来源于社会对生态理念的认知,教师对教学策略的把握,来自方方面面的储备,而这些储备,正是我们现今在融合教育推广的工作上还必须旷日持久地加强的,没有这些,任何一种眼光都不是一种积极应对融合教育的合适的眼光,都是没有底气的。
彭霞光教授说:我们正在以这样的一个方式在推进我们的特殊教育事业,一步一步地来,不急于求成,先可以是追求表面上的平等的,然后再追求内在平等,再给予特殊教育专业的支持与辅助,这便是我们目前很长时期内想要达到的融合教育目标了。彭老师说,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各自改变一点点,就能慢慢协调以达平衡了。我很是赞同,迂回战术不失一种推动教育僵局的良术。
融合教育是渐近的,先进入,在调整,再磨合,最后才是融合互通。融合教育也应该是每个层面都受益的:对社会而言,融合教育是社会文明进步和谐的需要和证明,使社会走向成熟,并且引发社会的良善;对家庭而言,融合教育促进了公平和尊重,并能促进家长对学校教育的理解、配合和推动;对学校而言,融合教育体现了学校的接纳度和教育教学能力,体现了学校的价值观,丰富课程论;对班级而言,融合教育给了班级环境以丰富性;对学生而言,融合教育给了学生(随读生)模仿、共同成长、平等参与的机会,给学生(普生)理解、帮助、包容、沟通欣赏、合作的机会;对教师而言,融合教育能检验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促进教师的不断学习,和教师间的协同和合作——当然,这一切有益于,都是建立在人们为融合教育努力的背景下。为了这些有益于,我们也应该共勉。
彭教授在总结我国随班就读工作三十年时,说到了成果,也提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可以改进的地方以及建议:
支持系统需要加强;融合教育学校,学生数量也应增多;观念与意识还需要更新;随班就坐现象亟待改变;领导层观念普遍不足;支持系统发挥实效还需努力;特教资源还未充分整合融入进融合教育;专业话语权严重不够,功力也不够;随班就读评价缺乏规定性指标,未进入学校的评价指标或者力度不够;对学生持续性生涯关注不够,缺乏跟进,无疾而终;对教师的培训是重点更是难点;融合教育的职前培养不够。这些问题在不同地方不同学校需要因地制宜地纳入重点解决,依次解决的目标中,以推进融合教育的长足发展。
(二)课程改革势在必行,一线教师应做实践者。听了许家成教授的《特殊教育发展与课程改革》的讲座后,我感触颇深。近年来,特殊学校在教学理念、教材、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等方面,盲目搬用普校语文教改的做法,严重脱离大多数智力落后学生实际,不适应学生的承受力程度,课堂教学的功利色彩,结果收效甚微。在传统教育价值观的影响下,无论在课程的设置,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使用不同程度地忽视智力落后学生的能力培养,长期以来,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接受训练的地位,学校的课堂教学也已被异化为应付考试的训练,缺乏主动参与、合作学习的意识。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课程改革现在虽然还处于探索阶段,许多未知的领域需广大教师去进行认真摸索和总结。经过这培训,认识到每一位教师都应积极参与到课程改革中去,不做旁观者,而应去推动它朝正确方向发展,做一个课改的积极实施者。身为老师,要把握新课改的动态、要了解新理念的内涵、要掌握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三)运用行为矫正的有效策略,开启特殊儿童的心锁。在我们的眼里总是看到孩子这样不对,那样不行,总是观察孩子的不足与缺陷。如果长期地忙于应对学生的不良行为,会日渐消磨我们的教学激情,丧失教学的潜在乐趣。更重要的是,教师如果忙于处理不良行为,他还能有多少时间用于教学呢? 胡晓毅教授《特殊儿童行为管理》的讲座中让我找到了开启特殊儿童心锁的这把钥匙。在胡教授为我们呈现的一幅冰山的画,让我明白了:我们看到孩子的行为只是冰上的一角,而冰山下的根基我们是无法看到的。一个行为发生问题,必须找出原因。只要他的行为不影响别人,就不要过于干预。我们应换一个思维,站在冰山脚下去考虑孩子需要什么,良好的人格培养才是最重要的。
孩子是非常渴望得到我们肯定的,当孩子的行为出现异常时,我们应该换一种思维角度去看(摸、闻、看、听、说)应强调的如何建立良好行为,应该更注重良好行为的发展而不是矫正他们的不良行为。任何行为都有功能,发生任何行为都是有前因的,不及时干预不良行为就容易泛化。一个良好的行为建立起来,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强化物,找到关键点,当孩子出现问题时要‚立刻‛纠正。把行为细化成若干个细小的动作,让其容易达到一个个目标,帮助其爬楼梯。
二、我的体会
此次培训班是一次名家和名师的聚会。专家的理论讲授,让我对特教理论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教授们在课堂上理论联系实际,把博大精深的理论知识与我们平时的教学紧密结合,通过言简意赅的语言,让特教理论知识一点一滴地渗透到教师的脑海中。通过学习,使我认识到,只有加强理论方面的学习,才能弥补自身的专业素养,更好地投入到实践工作中,更好更快地适应岗位的需要,满足新时期特教学生和家长的需求,做一名专家型的特教教师。
培训班还请来了北京特教学校的校长。她们都是从一线老师做起,经过多年地刻苦学习取得了今天的成就。我从她们身上深深体验到了作为一名特教老师的荣誉感和自豪感。虽然她们从事的教育对象不同,但是她们的专业素养和个人魅力征服了在场的所有教师。她们的讲课能从一线老师的需求出发,引用具体实例作为教学内容,非常适合我们的需求,为今后更好地实践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从而博得了学员们的阵阵掌声,直到下课还和老师在热烈地讨论具体教学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各位专家老师也都不耐其烦地一一作答,极大满足了我们学习的热情,也为今后更好地教学树立了信心。通过培训,我更加有信心使自己成为一名专业型的特教教师,在自己的领域中开辟一处新天地,做一个无悔的、无私奉献的特教教师。
三、我的研讨问题
1、在我国目前国情下要想有效开展融合教育,立法是否得先行?
2、特殊教育教师未来待遇会怎样?特教费会提高吗?
第五篇:特殊教育骨干教师培训心得
特殊教育骨干教师培训心得
温忖
在这个“春如四季”的特殊季节里,我去南京特教学院参加了石家庄市特殊教育骨干教师培训,深感对我观念上、思想上、教学上都有很大的帮助,不虚此行。
我是一名普通师范学校毕业的老师,做过4年的普教教学工作。后来由于工作需要走上特教岗位,经过学校短期培训和跟着有经验的老师上课,我怀着忐忑的心情走上了聋儿教育的讲台,在教学过程中,一边学,一边教,摸索着前进。在这个过程中,懂事的学生们主动配合和专业的聋教育的老师们手把手的帮助,让我逐渐适应了这份工作,并热爱上特教工作。由于特教学校没有可比性和它的封闭性让我对自身的不足之处没有清醒的认识。甚至有时候还觉得自己已经做的很好。就在上一次的石家庄市特教教师基本功大赛上,我甚至还拿到了听障组的一等奖,沾沾自喜之余,让我对自身存在的不足和诸多问题有了松懈和麻痹的心态。没有了努力拼博学习的劲头,也不知道努力的方向在哪里。这次南京之行,让我惊醒了过来。南京聋校已经有好几年不再要南京特师的毕业生到他们学校任教了。为什么?那位校长说了,因为知识储备的不足。难道我们这里的老师知识储备就够吗?学识丰富吗?我自认比起南京特师的毕业生来,我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更不要说和南京聋校的老师们相比较了。我突然之间觉得自己就是那只坐在井里的青蛙,没有跳出来看时,只道天有井口那么大。来到南京聋校,才知道自己差的不是一点半点。我为自己之前的想法和做法深感惭愧。做一名特教老师,也要有危机意识,不能被时代淘汰。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这也坚定了我在以后的工作中认真对待学生,不断学习的决心。虽然参加特教工作已经有十年多的时间,我自己没有进行过专业的、深层次的学习,在工作中虽说也摸索了一些经验,但总觉得缺乏专业知识的指导,我殷切的希望,可以有机会多参加这样的培训活动,通过学习,充实自己,让自己的教学工作更顺利的开展。
这次南京特师的培训活动,让我从理论上,行动上有了指导思想,更明确了以后工作的方向和目标。来到南京特教学院,培训学习紧张而忙碌,白天,我们怀着渴求知识的迫切心情,认真地听南京特教学院的教授们给我们讲解最新的教育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晚上,在灯下总结一天所学,进行反思。这几天的学习,从特教教育思想和特殊儿童教学方法上给予了指导,使我感受颇深,受益匪浅。各位教授的教育教学理念、治学精神和他们独特的人格魅力,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所讲的内容深刻独到,旁征博引,大量真实的案例佐证,使其更有说服力。课堂生动有趣,发人深省。特别给我触动的是何侃教授在讲特殊儿童心理特征的时候,讲我们其实还不是那么了解我们的教育对象,也就是智障儿童。她播放了一段视频,那是一个电视台做的节目。视频上的智障人刘志明,架子鼓打的极好,获得了众多人的掌声。画面一转,刘志明讲述他的求学经历:同学的欺侮,老师的冷漠„„让他潸然泪下。这一幕让我的眼睛不禁有些湿润。我第一次认识到,原来我们以为的没有是非观念,没有痛苦,整天都很快乐的“傻子”们,也是有情感上的认识的。他们也会感到受伤,会感到悲伤,快乐,他们是有他们的情绪的,只是有时候我们并不明白。我们对他们的认识还太少,太少。后来赵庆老师讲到,在人短短的一生中,对一个残障孩子来说,在学校的一段时光,也许是他一生中最为幸福的时刻。就在这最美的时光里,我想我不会像刘志明的老师那样对待我的学生。我会尽我最大的努力,让他们在学校的每一天的学习时光都过得快乐。留给他们的回忆里不再有老师的冷漠和同学的欺侮。让他们的快乐再多一点点。南京特教学院丁书记说,来到这里,只要你觉得有一点点思想观念上的转变,你就没有白来。我觉得,只从了解到智障学生也有被尊重,被需要,渴望实现自我价值这一点上,我就没有白走这一遭。
通过这次培训,我还认识到这样一种理念,人生的全部并不是加减乘除和写字读书。最为重要的是生存的技能。我们的学校教育,如果教会一个智障学生叠被子,收拾屋子,自己洗衣服,也是一种成功。我们教会他们学会生活比学会算加减法更为重要。我们是应该从他们的智力水平出发,有些孩子十岁了,只有两岁的智商,那就按两岁儿童的水平来要求他就好。有的孩子开口说话模糊不清,只要肯发音,就是好的。急不得,更不能因为短期不见效果而放弃。前几天看电视青歌赛节目解释“桃李满天下”中“桃李”一词的解释,只有“优秀的”学生,才可以称“桃李”。也许做一名特教老师永远也不会有世俗眼中的桃李满天下,但只要学生从我这里学到做人的道理,学会生活,学会感恩。那么我就觉得我所有的工作付出都是值得的。南京特教学院的盛教授,是我们做特教老师学习的一个榜样。起初他并不愿留在盲校工作,想尽办法要离开,之后付诸种种努力都落空,他开始有安身立命之心,认真的做起盲校工作。经过不断的思考,研究,进取,从一名普通的盲校老师,成长为学科骨干,成为学者型,专家型的人才。他的经历告诉我们:学习,是要贯穿于一个教师的职业生涯的。人要有勇气承担责任,要善于总结,努力进取。只要努力,一切皆有可能。
特教的发展趋势是听障学生逐渐在减少,智障学生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通过学习,我初步的了解到了一点自闭症儿童的心理、行为特征。这部分的学生,需要老师付出更多的爱心与努力。赵庆校长的一句话我觉得很有道理:“做特教老师,态度比能力更加重要。”专业的能力固然很重要,真诚的,充满爱的心,更重要。这些特殊儿童,需要我们用我们的爱心,认真地去观察,分析,再观察,去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去寻找适合他们走的路。只计耕耘,不计收获。不求掌声一片,只愿看到他们的笑脸,看到他们的成长。
我要以这次培训为学习的起点,在以后的工作中,努力的学习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拓宽视野,与时俱进。用爱心和努力,不断地去探索,去思考,去研究,去实践,做一名优秀的特教教师。用最好的自己,去影响学生,改变学生。
最后,我希望能有机会多参加这样的培训学习,以期更优秀的做好特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