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校学院学生工作“十三五”发展规划资料总结
***学院
学生工作处“十三五”发展规划
一、“十二五”期间学生工作回顾
“十二五”期间,在学院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学生工作部(处)紧紧围绕学院中心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精神,以育人为根本,以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以队伍建设为基础,以工作创新为动力,努力实现日常工作有效率,重点工作有突破,创新工作有成效,不断拓宽学生工作新思路,进一步探索新形势下学生工作新模式,建立健全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的工作新机制,为学校和谐发展和学生全面成才做出积极的贡献。
(一)加强思政队伍建设,提高思政管理水平
1、落实“四导制”模式,构建特色学管队伍。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我院从育人的根本任务出发,整合、优化人力资源,建立了由专职辅导员、辅导员助理、学业导师、职业导师构成的科学合理的“专职为骨干、专兼结合,优势互补、动态平衡”的“四导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体系,形成了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学生工作大格局。
在“四导制”中,专职辅导员主要负责学生的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是学生思想的指路人;辅导员助理协助专职辅导员负责学生的生活指导和休闲文化教育,是学生生活的贴心人;学业导师主要帮助学生解决专业学习和学业定位,是学生学业的解惑者;职业导师主要帮助学生解决技能培养、就业、职业规划等方面的问题,是学生走向社会的领路者。“四导制”在工作上有分工有合作,各有侧重又互相补充,通过相互协调、沟通、衔接,形成工作合力,共同发挥作用,以保证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四导制”的成功推行,改变了我院以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单打独斗的格局,使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实现了全过程、全方位覆盖。目前,我校有31名专职辅导员,一线专职23人,兼职辅导员43人。69名辅导员助理。
学院在辅导员配备上,首先按照学生党团建设、心理辅导、职业发展指导、资助等工作需求,选配专职辅导员,其次依据专业、年级、班级的特点选配学业导师、职业导师和辅导员助理,形成“矩阵式”配置,便于工作协调、取长补短和优化组合;在队伍结构上,既有党 务管理者、思政工作者,也有专业教师和企业工作者,全员参与,有效避免了辅导员队伍“边缘化”和“政工化”的倾向;在工作分工上,学院出台了队伍建设管理办法,从顶层设计上对四支队伍的工作定位、目标和要求进行了明确区分,在分工与合作的结合中开展工作。
2、从待遇、政策、培训方面加强专职辅导员队伍建设。(1)学院党委一贯强调专职辅导员的“双重身份”,既是从事学生管理、教育和服务工作的“排头兵”,又是学院党政管理干部的“预备队”。学院坚持“高进、明责、严管、强训、优出”的“十字方针”,把好专职辅导员的进口关、能力关和成长关。近年来,学院严格标准,充实了专职辅导员的数量,改善了学缘结构、提升了学历层次。在培训上,既加强专职辅导员业务能力的培训,更注重理论水平的提高,引导他们成为理论学习的“思想者”、“研究者”,同时又是工作实践中的“创新者”和“多面手”,为以后“身份”转变奠定基础。同时,学院制定了职称评聘专门办法,明确了我校专职辅导员专业技术职务身份及评聘的要求和条件,单独评聘,进一步激励了广大辅导员队伍,保证了队伍的稳定性。
(2)严把辅导员入口、培训关。学校一直致力于学生工作队伍的高学历、高素质培养。由各分院对新任辅导员推行“先培训、后上岗”的准入制,选送优秀辅导员参加省内、国家业务培训,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和领导专题培训,切实提高了辅导员队伍的整体水平。
(3)提升辅导员专业化水平。从2010年我校确定了辅导员四个研究方向,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日常事务管理、就业指导及创业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方向。鼓励辅导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辅导员专业化建设奠定良好基础,提升了我校辅导员队伍的科学化水平。
3、围绕“三自”能力,提升学生辅导员助理典型引路人的魅力。学生辅导员助理是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三自”能力较强、学习优秀、全面发展的典型,对低年级同学的成长有很好的典型引路作用。学院通过辅导员助理培训班、主题教育等途径,着重提高学生辅导员助理的思想原则和政治意识,确保他们在工作中不会出现思想认识上的偏颇和言行举止上的“越轨”。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辅导员助理带领低年级同学开展班级建设和各类校园实践活动,寓教于学,寓教于乐,有效开展工作。
4、创新多种方式促进辅导员队伍建设,提高队伍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实践是最好的课堂,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工作处坚持对“四导制”在工作实践中发现的新问题进行交流,鼓励大家在实践中发现新问题、研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把实践经验化为理论成果。近两年来,有关人员就承担了国家级、省级和校级科研项目20多项,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
同时通过各种机会开展培训。学院定期开展集中培训和学习交流,先后选派相关人员参加了东北师范大学辅导员培训基地培训、心理咨询师和职业指导师的培训和资格考试,并组织参加社会各类适应性素质拓展训练,提高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
(二)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全方位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1、理论学习扎实推进。认真落实16号文件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将政治理论与时事热点相结合,编印下发《政治学习材料》,通过专题讲座、学生讨论等,推进大学生理论学习。
2、以道德教育为核心,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化主题教育,全方面、多角度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本着在常规工作中谋创新,在平凡工作中求发展的理念,坚持思政教育推陈出新。
3、社会实践教育效果显著。为发挥实践育人的作用,引导学生走实践成才之路,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已经形成了制度化、基地化、经常化、多样化的工作机制。同时,我校把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整体规划中,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进一步明确“为谁学习,为谁工作”和“做什么人,怎样做人”的问题,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全面做好毕业生离校教育工作,文明离校教育实现预期目标。以系列教育活动为主渠道,以强化日常教育为重点,通过一系列教育活动,对毕业生进行文明离校教育,激发毕业生对母校的情感;通过为毕业生派发班车送站、及时转接档案等提供热情周到服务,让毕业生体会到学校的关爱。
5、入学教育形式多样。新生入学教育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抓住入学报到的“第一周”,围绕专业教育、爱校教育、感恩教育、制度教育等突出新生角色转换的引导和大学生活的适应性教育,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并编写和下发了入学教育专门读本《青春之旅 携手同行——大学新生入学导航》。
6、军训历练了学生品质。学生军训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采 取辅导员全程跟训,强化队列训练、内务卫生条例等,锻炼了学生意志,养成了优良品格。军训成果汇报大会上展示了我院学生的军训优秀成果。
(三)以提高学生文明素养为重点,加强日常管理和学风建设
1、加强和改进学风建设,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继续深入开展“优良学风寝”、“优良学风班”、“优良学风院”创建活动。以“营造浓郁的寝室文化氛围,丰富大学生的寝室文化生活”为主题,公寓以各学院为依托开展了“公寓文化节”等一系列教育活动,使寝室成为健康、文明、向上的生活学习场所。
2、积极推进学生管理信息化建设,启用学生工作管理系统。为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不断提升管理服务水平,2014年学院引进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初步实现了学生信息共享,在保证学生工作透明性和信息客观性的基础上,大大缩短了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
3、努力完善学生管理制度。以学校党政管理制度清理工作为契机,针对自身工作职能,积极做好学生评优评奖等相关制度建设。随着学生工作形势的不断变化,学生人数不断增多,学生特点多样化等情况的出现,多次组织教师及学生代表开展调研,两次修订完善了《学生手册》中的相关规定。
(四)、建立完善学生工作体系,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成才服务
1、进一步完善学生奖助体系。以国家奖助学金为依托,实行校内奖学金,设置一等奖学金1500元、二等奖学金1000元,三等奖学金600元。同时为激励广大学生设立了进步奖、创新奖、贡献奖等奖项,奖助学金覆盖率达到70%以上。
2、经济困难学生帮扶体系。“十二五”期间,我院高度重视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除严格按照国家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各项规定足额提取各项助困经费外,还在建立新生入学“绿色通道”制度、开辟勤工助学渠道、推进生源地贷款工作以及落实学校常规性困难补助和临时性困难补助上真抓实干,建立起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助学奖学金、勤工助学基金、特困补助和学费减免在内的助学体系。在开展资助工作同时,重视和强化学生的励志教育、诚信教育和感恩教育,通过勤工助学文化节、“爱心传递”义务服务队等多种途径和形式,实现了“资助”和“育人”的有机结合。
3、心理困难学生调适体系。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公共必修课,举办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活动加强学生对心理学知识的了解。建 立和完善班级心理委员制度,形成校心理咨询中心、辅导员、班级心理委员三级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积极开展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建立完善学生心理健康档案。通过“心理协会”开展自我提高性质的团体心理训练,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工作能力。心理宣泄室、放松室、沙盘模拟室经过大量设备经费的投入,正式投入使用。
4、探索学生医疗保险新体系。根据国家有关大学生医疗保险工作的文件精神和要求,我校配备专职工作人员,严格按照长春市医保相关条例的规定。基本保障了在校大学生顺利就医,减轻了学生的家庭经济负担,缓解学生生活压力,保证学生能以健康的身体投入学习。尤其对实习实训学生重点加入医疗保险行列,保证学生在校和实习环节的医疗保障。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学生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十二五”期间,在学生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如学生工作运行机制需要不断完善;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氛围需要进一步营造;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需要进一步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加强;校园学术文化的氛围还有待于进一步浓厚,校园文化精品意识还有待于加强。
三、“十三五”期间学生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按照中央16号文件要求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的要求,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工作理念,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着力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着力提高学生工作队伍水平,着力完善长效机制,着力优化政策环境,积极探索学生教育与管理、服务工作有效结合的新机制和新模式,不断开创学生工作新局面。
(二)发展目标
到“十三五”末期,基本形成我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格局,进一步完善学生工作领导管理体制和工作运行机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氛围。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专业方向明确、素质精良、趋于稳定的学生管理队伍;实现教育方式方法的多样化、实践教育规范化和教育手段多样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明显提高;学生 的创新意识得到显著加强,学生工作的各项指标全面提升,优秀和杰出人才不断涌现;校园文化形成特色和品牌。
(三)主要任务、具体措施与预期指标
1、完善制度建设,加强落实,保证到位。
将学生处现有制度进一步完善,对于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进行及时建章建制,如进一步完善校园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同时保证各项制度执行落实到位,不成空文,不走形式。
2、学生思想主题教育出品牌。大力挖掘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教育资源,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积极开展大学生主题教育,开展“感恩教育”、“十佳大学生”“文明大学生”“交通之星”等评选活动,以积极正确的价值目标引导大学生,以健康丰富的内容感染大学生,以生动活波的形式吸引大学生,以浓郁醇香的文化氛围熏陶大学生,让大学生在主题系列教育活动中感悟人生、锤炼品德、提升自我。
3、落实政策制度,全面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
加强辅导员考核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和切实落实辅导员考核机制。进一步实行二级管理考核制度。成立领导考核小组,学院对各分院进行一级考核。各分院领导考核小组对各分院辅导员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辅导员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连续两次考核末位的将由学生处及人事处组织谈话,限期整改,情节严重的扣除一定的津贴。对于连续两年考核优秀的辅导员给予津贴奖励及评职加分。
推进学生思想教育理论的研究机制,搭建研究平台。设立学生管理工作研究基金,鼓励和支持辅导员深入开展校内外调研和学生管理相关工作研究,开设辅导员论坛,开办《学工简报》,积极争取理论研究工作上层次、入主流,不断提高辅导员的学习研究和实践创新能力,使辅导员角色从事务型向专家型、研究型转变。
提高辅导员工资待遇,进一步落实辅导员职级制。使辅导员工资待遇不低于同期入校的教师工资。辅导员按照工作年限实行辅导员职级制。实现3年副科、5年正科、8年副处级别待遇。保证辅导员队伍的相对稳定性。
进一步规范辅导员队伍的培养培训机制。实行外出轮训和校内集中培训相结合。外出轮训每年至少每人一次。校内培训每年必须进行一次。同时强化新任辅导员的岗前培训,完善全校辅导员岗位培训。设立专项经费,支持优秀辅导员到省内外培训考察、挂职锻炼、素质拓展等社会实践活动。组织我校辅导员参加培训班、高级研修或创新 论坛,辅导员在任职二年内至少取得一项与学生工作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定辅导员学位提升计划,到“十三五”末,90%辅导员获得硕士学位。
通过以上措施最终实现辅导员个人发展有方向、工资收入有提高、职称评定有出处。使辅导员队伍最大、最优地发挥自身作用。
4、不断深化“三项”服务。一是心理咨询服务。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帮助大学生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进一步完善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领导体制、工作机制和保障机制,努力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水平,完善大学生心理问题高危人群预警机制。完善和建设现代化心理活动室,充分利用活动室,使学生走进享受心理活动室资源。进一步发挥心理健康三级网络作用,各分院设立心理专门负责老师,有条件的情况下各分院可以开设心理咨询室,进一步发挥好心理社团及各班级心理委员的作用,充分发挥二级网络和三级网络的作用。通过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或专题讲座、报告以及校内媒体等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重点介绍增进心理健康的方法、传授心理调适的方法。
二是困难学生资助服务。全面落实国家关于高校资助贫困家庭学生的政策与措施,学校和相关部门要提高对资助工作的认识,将其列入为学生办实事的民心工程,不断完善和规范资助机制。修订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与管理办法》,积极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家庭走访、面谈等活动,准确掌握经济困难学生真实情况,切实加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动态管理。继续完善奖学金、助学金、学生贷款、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学费减免、“绿色通道”等为一体的资助体系。鼓励各学院积极寻求和争取社会支持,设立各种形式的奖学金,加大对贫困生的资助力度和学习优秀学生奖励力度。大力拓展校内外勤工助学渠道,丰富勤工助学的内容和形式。加强贷款学生的诚信教育和日常管理力度,完善贷款学生信息库,保证我校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健康发展。
三是学生医疗保险服务。结合国家文件精神及吉林省的相关政策规定,完善我校大学生医疗保险的规章制度,制定高效的工作流程,合理规范的学生就医报销程序。通过业务知识培训、知识讲座、宣传板、宣传册、网站等多种渠道宣传医疗保险政策法规,及时宣传大学生医疗保险相关政策、就医报销流程、常见疑难问题等。
5、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坚持以重要节庆日、重大事件、重大活动为契机,积极开展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为题材的特色鲜明、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培养学生尊重、守纪,实现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十三五期间,依托学生公寓、第二课堂开展多姿多彩的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举办具有职业技术院校特色的大学生讲坛,强化学习氛围。设立讲坛专项经费,组织、邀请各领域的专家、学者、知名人士,通过前沿理论的讲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专家学者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又可以使学生及时准确了解各领域发展的最新信息,为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提供方向性指导。开展“十佳大学生”、“交通之星”的评选,每两年推选举行汇报一次,通过先进典型带动全体学生向榜样学习,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6、巩固学风建设活动成果,形成建设优良学风的长效机制。结合实际,制定加强学风建设的系列文件,建立健全一整套适宜大学生特点的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和措施。继续开展好教师评学、学生评教活动,加强课堂教学的管理,培养大学生自觉学习、自主学习、刻苦学习的良好习惯。以深入调研为基础,切实解决影响学风建设的突出问题。促进“教、学、管”三方面相互配合,分阶段、分层次、突出重点,区别低年级和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不同要求,通过开展创建优良学风班活动,使学生学习态度端正,学习目的明确,形成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学风。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调动学生学习的原动力,不断增强学风建设的针对性、实效性。大力挖掘和树立一批刻苦学习、学术创新的学生典型,鼓励和支持学生开展学术研究和科学实践,鼓励学院开展丰富多彩的优良学风班、优良学风寝创建活动,引导学生从规范走向自觉,从必然走向自然,树立志存高远、奋发进取、创新成才的良好学习风气。
7、以强化日常管理为手段,确保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实施大学生文明修身计划,通过开展“礼貌用语、规范行为”和创建“和谐寝室”的活动,切实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严格学生的各项管理,保证学生的安全,重点检查学生上课迟到、早退、旷课和在教室用餐、课堂使用通讯工具、早晚自习期间在宿舍逗留等现象,确保正常教学秩序;严查学生晚归和夜不归宿现象,保证学生的主要精力能回到学校、回到课堂;开展对受到校纪处分学生集中办班教育工作,提高违纪学生转化率。
扎实推进辅导员深入学生的强化机制。进一步扎实开展“五个一”工程,即每个工作日至少找一名学生谈话、每周至少进一次学生宿舍、每月至少进教室听一次课、每季度至少给学生做一次报告、每 年至少写一篇学生工作论文或调研报告,建立在广泛接触和谈心基础上的工作机制,使学生管理工作更加科学、有效。
进一步推进二级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分院的工作积极性,学生处从宏观上和结果上把握指导,各分院自行开展工作。推进过程中严格监控,确保不散。努力实现大型活动学生处主办、分院承办的机制。充分调动各分院的积极性,为分院创先争优搭建广阔平台。
8、重视和完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加强网络阵地建设,加强网络数据平台的利用。
通过建立学生处网站、微信平台等新媒体,占领网上主阵地,宣传和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把握舆论导向。同时实现网上办公,优化办事效率和流程。进一步完善数据平台建设,充分实现资源共享。在学生信息管理平台上实现学生奖惩、学生干部管理、学生资助与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等网上申请和审批,“十三五”期间,学生工作处将开拓进取、真抓务实,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实现学生工作管理水平上一个新台阶。
第二篇:学院学生工作发展规划
学院学生工作发展规划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工作,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对于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学生成长,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一、学生工作现状
1.管理制度健全
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在严格遵照学院的学生管理规定执行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了对学生行为的管理。建立健全学生档案制度,完善学生信息,做到对每一位学生了如指掌。
2.学风建设成效显著
在学院的一系列政策的保障下,我院学生学习积极性明显得到了提高。每年都有40%的学生报考研究生。考研录取率逐年得到提高,2008年考研被录取人数达43名,我院的学生分别被中国科技大学、同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等名校录取。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升综合素质,对于05级的学生全面实行了本科学生课外素质学分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技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增强了学生课内课外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学的作品获得安徽省大学生创业大赛三等奖。
3、建立健全实践教学体系
根据我院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不同学科专业性质对实践教学环节的不同要求,积极构建有利于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
在具体方式上,除了实验课程的教学,以多种形式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结合不同年级学生的不同特点,鼓励学生参加团委每年组织开展的社会实践考察;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习竞赛等,我院结合材料和化学专业的特点,注意将学生的实习实践内容与教师的科研工作有机的结合,让学生提前进实验室“真题真做”,使学生更加珍惜实践机会。
我院高度重视校内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结合不同专业性质,先后分别联系了共21家实习单位。可供我院所有专业学生实习,且学生可以直接参与到相关的科研课题中去。邀请这些单位的专家一起指导学生实习、毕业设计等,使学生在校期间就得到实际工程实践的训练。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不仅保证了学生实习,也为一些学生开展创新活动创造了条件。目前,我院学生共发表学术论文22篇,并在我院走廊里陈列了师生科研成果展。
4、就业工作。
我院毕业生就业形势良好,竞争实力强,在就业竞争强烈的今天,在与其它院校毕业生公平竞争职位时,体现出了较强优势,就业前景良好。比如无机非金属专业2005届、2006届、2007届就业率达分别高达98.7%、97.5%和100%;高分子专业2005、2006届和2007届就业率分别是98.67%、80%和100%。且就业行业多分布在国内知名大型企业,如安徽海螺集团公司、中铁四局、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合肥海尔电器有限公司、安徽氯碱化工集团公司、合肥佳通轮胎有限公司等。也有相当一部分在党政机关、科研单位或教育行业就业,如巢湖市委组织部、安庆市委组织部安徽公安消防总队、芜湖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万博学院等。就业区域分布以省内居多,主要向安徽省各行各业输送优秀人才,在省会就业比率几乎达50%。
二、存在的问题
1、学生工作队伍需要壮大,学生工作队伍人员相对不足。
2、要继续加强各专业的就业工作,尤其是新专业的就业工作。高分子专业就业率需要进一步提高,就业指导活动(网站、讲座、座谈等)需要完善,应用化学专业要进一步拓展就业渠道。就业工作经费不足,制约了就业工作的开展。
3、对困难学生的帮扶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并且要拓宽帮扶渠道。
4、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经费不足,缺少制度保障。
第三篇:“十三五”护理工作发展规划
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十三五”护理工作发展规划
(2016-2020年)
未来五年是我院加快学科发展、提升综合实力、建设“一城四中心”的关键时期。为了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0年)》的精神,促进我院护理工作全面、协调、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依据我院十三五发展规划,结合我院护理工作实际,特制订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新时期医疗卫生改革方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落实三级甲等医院各项指标。坚持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程,强化护士岗位管理,提升优质护理服务内涵建设,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安全、便捷、价廉”的医疗保健服务。为实现在建院80周年时建成三级甲等强院,建院100周年时建成专科特色突出的三级甲等知名品牌医院而奋斗。
二、发展目标
到2020年,病区护士总数与实际开放床位比不低于0.6:1,培养或引进护理研究生3-5名,本科学历护理人员达到50%以上,大专及以上学历护理人员达到90%以上,院内护理专业小组达到15个,护理离职率≤5%。完善新入职护士岗位培训制度,有计划的培养一批临床专科护理领域骨干人才。
到2020年,深入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工程,建立完善的护士岗位管理模式,建立体现“能级应对”的护士分层级岗位管理制度,科学设置护理岗位,根据岗位需求,对护士的人力配置、绩效考核、职称普升、岗位培训等实施科学管理,体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到2020年,形成管理科学规范、专业特色突出、服务品质优良的护理管理和护理服务模式,同时按照医院十三五规划,建立老年护理服务体系,发展社区和居家护理,强力推动“五所八院十中心”建设。
三、具体工作目标及保障措施
(一)优化护士队伍结构,维护护士合法权益
目标:按照国家卫计委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院临床护理工作需要,合理设置护理岗位,在2017年我院床护比达到卫计委三级甲等医院评审标准要求。
保障措施:
1、着力解决护士编制不足问题,合理配置护士,争取2017年床护比达到基本配备标准,即临床科室床护比达到1:0.4、手术室1:
3、产科1:0.6、产房1:
3、新生儿科1:0.6、ICU1:2.5-3。全院临床护理岗位护士占总护士数95%以上,护理离职率≤5%。2020年病区护士总数与实际开放床位比大于等于0.6:1以上。
2、根据科室工作强度、风险系数、收治患者护理难度,配备各层级护理人员,每名护士平均负责患者不超过8个,做到科学合理、人尽其用。
3、各科室护理人员年龄、学历、职称结构分布基本合理。科学排班,老中青合理搭配,尽可能保证病人需要和安全。
4、完善护理部直属管理的机动护士库。机动护士库由新进轮转护士和各科高年资护士组成,以应对各科室因病员增加、人员休假等情况下护理人员的动态补充。新进护士平时在重病人多、管理规范的科室轮转学习,高年资护士在所在科室工作。
5、进一步贯彻落实《护士条例》,严格依法执业,维护护理人员合法权益,提高护士福利待遇。防控和减少护理职业健康危险因素,对护理人员每年体检一次,保障护士身心健康。
(二)继续探索护士岗位管理,完善护士分层管理制度 目标:根据国家卫计委及陕西省优质护理工程有关要求,完善我院护士岗位管理实施方案、护士分层级管理办法等,逐步实施护理垂直管理。
保障措施:
1、完善体现“能级对应”的护士分层级管理制度,2016年修订完成各层级护理岗位说明书,根据护士临床专业能力和技术水平,合理划分不同层级,建立护士职业生涯发展阶梯,充分发挥不同层级护士的作用。
2、实行临床护理人员分层级管理,根据护士不同工作年限、技术职称及工作能力,把临床护理岗护士分成N0、N1、N2、N3、N4共五个层级,制定各层级准入及晋级标准。科室严格审核晋级护理人员资质,护理部组织进行晋级考核、审批。
3、进一步完善护士岗位管理下的绩效考核和分配制度,根据护理岗位职责、风险要素、工作数量和质量、患者满意度等,对护理人员进行量化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护士的收入分配、奖励评优、职称晋升等相结合,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得。
(三)继续深化优质护理服务,提升护理服务内涵质量 目标:改革护理模式,提供满意服务,继续深入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工程。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拓展护理服务内涵质量,提升患者、社会满意度,树立医院品牌形象。
保障措施:
1、进一步强化“以病人为中心”、“技术精益求精、服务至善至美”的理念,严格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全面履行护士职责,为患者提供安全、专业、优质、连续、高效、满意的服务。同时,注重加强对患者的人文关怀。
2、形成“以患者为中心”的医护团队,加强团队合作和患者沟通交流,共同围绕患者病情,完成治疗计划、康复促进、健康指导等服务,为患者提供规范、专业、人性化的优质护理服务,进一步提升优质护理内涵质量。
3、发展以健康需求为导向的护理服务业,积极探索医后护理延伸服务新模式、新方法。以电话回访为主,通过微信、QQ、家访等形式,将护理服务延伸至居民家庭。结合我院“一城四中心”的发展建设理念,形成多层次、多专业、多领域的大众化服务的新格局:从医院到社区诊所、从医疗到预防、从急救到康复的护理全产业链,不断
适应社会老龄化、城镇化的发展趋势。
4、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实行目标管理。护士长根据专业特点制定本科室优质护理服务具体目标,按照目标要求做好各项工作。护理部、科室定期对优质护理工作计划、方案落实情况进行追踪分析,确保有效落实。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持续改进。
5、定期进行优质护理患者满意度调查、护理人员职业满意度调查。同时,与监察室沟通协作聘请院外第三方调查等,多渠道听取病人及医务人员对护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6、加强与各相关部门沟通协调,成立后勤保障中心、维修中心、静配中心,为临床提供下收下送及下临床进行设备维修等支持保障服务。药房每天配送药物至病房,食堂每天下临床订餐等服务。
(四)加强护理专业学科建设,完善护士岗位培训机制 目标:有计划的选派护理骨干到上级医院学习,培训、进修,5年内再培养PICC、肿瘤、危重症、急诊、手术、血液净化等省级专科护理人才各3-5名,院内危重症、急诊急救、糖尿病等专科护士50-80名,为重点专科培养与医疗相配套的护理人才。
保障措施:
1、强化在职人员继续教育,继续完善“护理部—各辖区—各科室”三级培训模式。按照N0-N4级五个层级,制定全院护理人员分层级培训计划,重点加强对低年资护士的培训。
2、积极与省级三甲医院及国内专科医院联系,每年向医院上报护理人员进修计划,有计划的选派15-20名护理骨干外出进修学习
3-6个月。
3、按照护士规范化培训大纲要求,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规范化培训,尤其对2年内新护士进行基础理论和护理操作技术的强化培训,结合高年资护士对低年资护士的现场带教,使低年资护士掌握以临床操作技能和护患沟通为重点的基本业务能力,尽快适应临床护理工作。
4、加强专科护理人员培训,培养专科护士,促进护士专业化发展。制定我院专科护士培训计划,积极向上级部门申请ICU、急诊急救、手术室、血液净化等省级专科护士规范化培训机会,争取每年以上专科有1-2名护理人员取得省级专科护士培训证。
(五)培养护理管理人才,提高护理管理水平
目标:加强护士长队伍建设,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培养护理管理人才,引进先进的护理管理模式,建设高效管理团队,提高管理水平。
保障措施:
1、通过竞聘上岗、民主推荐等方式选拔护士长,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实现护士长队伍的知识化、年轻化、专业化。
2、按照我院护士长实际管理水平,采取集中讲授、交流对话、实际工作指导、外出参观进修等形式,加快对护士长管理水平培训教育。邀请省内外护理知名专家来院讲授管理新理念、新方法。
3、建立护士长工作质量考核标准,每年对护士长进行管理质量评价、管理知识考核,成绩记入个人档案。
(六)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推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目标:完善护理质量三级管理体系,突出各级质控组织的管理职能,建立“查找问题—制定措施—及时培训—落实改进—检查验证”的路径,运用PDCA循环方法持续改进护理质量,确保各项护理指标达到三级甲等医院评审标准。
保障措施:
1、以持续改善护理服务为重点,建立护理质量控制和持续改进机制。完善护理三级质控组织结构,制定护理质量控制方案、修订护理质量标准,定期对质控小组人员进行检查方法培训,做到明确分工,责任到人。
2、修订护理规章制度、护理质量标准、应急预案、疾病护理常规、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等护理指导用书,为护士工作提供标准化依据,并根据工作需要及时修订、补充。
3、加大对重点人群、重点环节的监控力度。落实护士长夜查房、节假日查房制度。建立护理重点环节及护理质量关键指标的定期监测、反馈制度,指导改进临床护理实践。
4、每季度依据护理质量标准进行全院护理质量检查,检查结果通过院内网向全院护士反馈,进行质量分析评价。定期召开护理质量及安全会议,分析反馈护理不良事件,以达到对全院护士进行安全警示教育。
5、鼓励一线护士积极参与质量持续改进,在全院范围内开展PDCA循环、品管圈、RCA等质量管理工具的运用,促使护理管理人员及护
理人员学会用科学的管理工具对护理质量分析、反馈、整改,追踪评价,切实达到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6、完善危重、疑难病例讨论制度。坚持护理部、科室定期护理查房、护理会诊及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健全患者风险评估制度,加强对急危重症病人的管理。
(七)加强护理信息化建设,促进护理事业快速发展
目标: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本着提高工作效率,保障患者医疗安全的原则,大力推进护理信息化建设,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简化工作流程,节约护士人力,减轻工作负荷,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
保障措施:
1、分步骤实行护理移动信息系统,加快护理信息化的推广和应用,推进护理事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2、引进住院病人“腕带”系统和设备、器材的条码系统,进一步扩大医院条形码的使用范围,加强患者身份识别管理,确保患者安全。
3、进一步加强医院办公自动化的建设,实现办公无纸化、网络化。进一步加强医院“两微一网”的建设,向全社会提供系统信息化服务。
(八)加强护理教学工作,提高护理科研水平
目标:进一步加强管理,提升临床护理带教工作质量。每年发表护理核心期刊论文8-10篇,到2020年前,完成市级护理科研项目
4-5项,争取省级科研项目。
保障措施:
1、提高护理实习生进院准入标准,增加本科护生的录取比例,提高实习生整体素质。
2、加强教学小组培训和管理,完善量化考核体系,形成激励性的管理机制。通过定期组织督导检查以及实习生满意度调查、召开实习生座谈会等多种形式,不断提升护理教学水平。
3、结合我院护理科研开展情况,护理科研小组制定工作计划,定期进行护理科研活动。按护士层级职责要求鼓励高年资护理人员撰写论文,完成目标任务。
4、邀请省内专家进行论文撰写要求、论文选题技巧等科研论文专题报告会。
(九)加强护理对外交流合作,提高护理教育质量
目标:5年内逐渐打造咸阳区域护理重点专科,如眼科、心血管、骨科、康复、老年病护理等。
保障措施:
1、发挥我院护理专业优势,开展基层护理专业知识培训,坚持每年进基层、社区开展护理专题讲座2-3次。
2、积极与省护理学会各专业委员会及省三甲医院护理部沟通,邀请护理专家来院讲学,提高我院护理人员业务能力。
3、按照医院统一规划,积极与咸阳职院、西安医学院、西藏民族学院等大学交流协作。继续办好咸阳职院护理大专班教学任务。
四、组织领导
(一)成立医院优质护理服务领导小组、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制定医院优质护理服务计划、实施方案,由院领导牵头,职责明确,任务到人,各司其职,做好相关工作。
(二)充分发挥护理管理职能,强化岗位职责,提高管理效率。护理部、大科护士长加强督导,确保各项目标和任务落到实处。
(三)各科护士长依据我院“十三五”护理工作发展规划,结合科室实际情况,制定本科室未来五年护理工作规划。实施过程中,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创新方法,注重实效,同时定期对规划追踪评价。
护理部
二0一六年六月二日
第四篇:学生工作十三五发展规划
甘肃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学生工作“十三五”发展规划
一、“十二五”期间学生工作回顾
“十二五”期间,在学校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学生工作部、团委紧密围绕学校中心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以育人为根本,以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以队伍建设为基础,以工作创新为动力,努力实现日常工作有效率,重点工作有突破,创新工作有成效,不断拓宽学生工作新思路,进一步探索新形势下学生工作新模式,建立健全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的工作新机制,为学校和谐发展和学生全面成才做出积极的贡献。
随着当前形势的深刻变化,学生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十二五”期间,在学生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如学生工作运行机制需要不断完善;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氛围需要进一步营造;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需要进一步提高;校园学术文化的氛围还有待于进一步浓厚,校园文化精品意识还有待于加强等。
二、“十三五”期间学生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的要求,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工作理 念,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着力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着力提高学生工作队伍水平,着力完善长效机制,积极探索学生教育与管理、服务工作有效结合的新机制和新模式,不断开创学生工作新局面。
(二)发展目标
到“十三五”末期,基本形成我校学生工作工作的新格局,进一步完善学生工作和团组织的管理体制与工作运行机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氛围。建立一支结构合理、专业方向明确、素质精良的学生工作队伍;实现教育规范化和教育手段多样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明显提高;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显著加强,学生工作水平进一步提升。
(三)主要任务、具体措施与预期指标
1、完善领导机构,创新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建立和完善齐抓共管、专兼职队伍相结合、全校紧密配合、学生自我教育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齐抓共管、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有效工作格局。
2、学生思想主题教育出品牌。继续巩固好已有的学院“十大杰出青年学子评选”、“法制教育报告会”、“古尔邦节座谈会”等活 动,大力挖掘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教育资源,积极开展大学生主题教育,以积极正确的价值目标引导大学生,以健康丰富的内容感染大学生,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吸引大学生,寓教育于活动中,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3、巩固学风建设活动成果,形成建设优良学风的长效机制。结合实际,建立健全一整套适宜大学生特点的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和措施,分阶段、分层次、突出重点,区别低年级和高年级的不同要求,通过开展创建优良学风班活动,使学生学习态度端正,学习目的明确同,形成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学风。大力挖掘和树立一批刻苦学习、表现优秀的学生典型,引导学生从规范走向自觉,加强学风建设的实效性。
4、以强化日常管理为手段,安全教育常抓不懈。实施大学生文明修身计划,通过开展相关教育活动,切实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禁止学生在校内外租房住宿,严格学生的各项管理,保证学生的安全,确保正常教学秩序;严查学生违章用电,开展对受到校纪处分学生集中教育工作,提高违纪学生转化率,确保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5、全面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辅导员的管理和培训,规范辅导员队伍的培养机制,扎实推进辅导员深入学生的强化机制,充实和完善辅导员队伍的考核机制,充分发挥评价考核的激励作用。鼓励和支持辅导员深入开展校内外调研和学术研究,调动辅导员参与理论研究的积极性,不断提高辅导员的学习研究和实践创新能力。
6、不断深化“三项”服务。一是心理健康教育服务。进一步完 善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领导体制、工作机制和保障机制,建设学院心理咨询室和活动室,通过大学生心理健康选修课程或专题讲座、报告及校内媒体等方式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努力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水平。
二是学生资助服务。继续完善奖学金、助学金、学生贷款、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学费减免、“绿色通道”等为一体的资助体系。准确掌握经济困难学生真实情况,切实加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动态管理,加大对贫困生的资助力度和学习优秀学生的奖励力度;进一步拓展校内外勤工助学渠道,建设勤工助学基地;加强贷款学生的诚信教育和日常管理力度,完善贷款学生信息库,保证我校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健康发展。
三是学生医疗保险和征兵补偿服务。结合国家文件精神及相关政策规定,完善我校大学生医疗保险和征兵补偿的相关规章制度,合理规范学生的就医报销和征兵补偿程序,通过多种渠道进行政策法规的宣传,及时宣传大学生医疗保险、征兵补偿相关政策、就医报销流程、常见疑难问题等,做好服务工作。
7、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坚持以重要节庆日、重大事件、重大活动为契机,积极开展特色鲜明、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在以往的校园文化品牌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思路,开展符合学生特点、有品位、有档次的校园文化活动,更好地发挥文化的育人作用。
8、进一步做好新生国防教育、入学教育工作。认真部署、统筹 安排和组织协调好新生报到各项工作;增强学生国防教育意识,认真组织新生完成军训任务,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意识和纪律作风;在新生入学初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入学教育活动。通过服务周到的迎新工作、扎实有效的新生军训和入学教育,为今后的学生管理打下了良好基础。
9、建立和培养一支优秀的学生干部队伍,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干部的培训工作,提升对学生社团的管理,全面激活学生社团“人以群分”的重要职能;培养一批高质量的青年志愿者,积极参与校内外的各种志愿服务;充分利用“机电青年公众平台”及官方“微博”等现代媒体,加强活动的宣传性,提升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
10、完善创业服务体系。构建创业教育、创业辅导、创业孵化、创业体验、创业支持、创业宣传的创业服务体系,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创业大赛,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加强学生创业意识,做好相关服务工作。
第五篇:“十三五”护理工作发展规划
“十三五”护理工作发展规划
(2016-2020年)
未来五年是我院加快学科发展、提升综合实力、建设“一城四中心”的关键时期。为了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0年)》的精神,促进我院护理工作全面、协调、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依据我院十三五发展规划,结合我院护理工作实际,特制订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新时期医疗卫生改革方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落实三级甲等医院各项指标。坚持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程,强化护士岗位管理,提升优质护理服务内涵建设,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安全、便捷、价廉”的医疗保健服务。为实现在建院80周年时建成三级甲等强院,建院100周年时建成专科特色突出的三级甲等知名品牌医院而奋斗。
二、发展目标
到2020年,病区护士总数与实际开放床位比不低于0.6:1,培养或引进护理研究生3-5名,本科学历护理人员达到50%以上,大专及以上学历护理人员达到90%以上,院内护理专业小组达到15个,护理离职率≤5%。完善新入职护士岗位培训制度,有计划的培养一批临床专科护理领域骨干人才。
到2020年,深入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工程,建立完善的护士岗位
管理模式,建立体现“能级应对”的护士分层级岗位管理制度,科学设置护理岗位,根据岗位需求,对护士的人力配置、绩效考核、职称普升、岗位培训等实施科学管理,体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到2020年,形成管理科学规范、专业特色突出、服务品质优良的护理管理和护理服务模式,同时按照医院十三五规划,建立老年护理服务体系,发展社区和居家护理,强力推动“五所八院十中心”建设。
三、具体工作目标及保障措施
(一)优化护士队伍结构,维护护士合法权益
目标:按照国家卫计委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院临床护理工作需要,合理设置护理岗位,在2017年我院床护比达到卫计委三级甲等医院评审标准要求。
保障措施:
1、着力解决护士编制不足问题,合理配置护士,争取2017年床护比达到基本配备标准,即临床科室床护比达到1:0.4、手术室1:
3、产科1:0.6、产房1:
3、新生儿科1:0.6、ICU1:2.5-3。全院临床护理岗位护士占总护士数95%以上,护理离职率≤5%。2020年病区护士总数与实际开放床位比大于等于0.6:1以上。
2、根据科室工作强度、风险系数、收治患者护理难度,配备各层级护理人员,每名护士平均负责患者不超过8个,做到科学合理、人尽其用。
3、各科室护理人员年龄、学历、职称结构分布基本合理。科学
排班,老中青合理搭配,尽可能保证病人需要和安全。
4、完善护理部直属管理的机动护士库。机动护士库由新进轮转护士和各科高年资护士组成,以应对各科室因病员增加、人员休假等情况下护理人员的动态补充。新进护士平时在重病人多、管理规范的科室轮转学习,高年资护士在所在科室工作。
5、进一步贯彻落实《护士条例》,严格依法执业,维护护理人员合法权益,提高护士福利待遇。防控和减少护理职业健康危险因素,对护理人员每年体检一次,保障护士身心健康。
(二)继续探索护士岗位管理,完善护士分层管理制度 目标:根据国家卫计委及陕西省优质护理工程有关要求,完善我院护士岗位管理实施方案、护士分层级管理办法等,逐步实施护理垂直管理。
保障措施:
1、完善体现“能级对应”的护士分层级管理制度,2016年修订完成各层级护理岗位说明书,根据护士临床专业能力和技术水平,合理划分不同层级,建立护士职业生涯发展阶梯,充分发挥不同层级护士的作用。
2、实行临床护理人员分层级管理,根据护士不同工作年限、技术职称及工作能力,把临床护理岗护士分成N0、N1、N2、N3、N4共五个层级,制定各层级准入及晋级标准。科室严格审核晋级护理人员资质,护理部组织进行晋级考核、审批。
3、进一步完善护士岗位管理下的绩效考核和分配制度,根据护
理岗位职责、风险要素、工作数量和质量、患者满意度等,对护理人员进行量化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护士的收入分配、奖励评优、职称晋升等相结合,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得。
(三)继续深化优质护理服务,提升护理服务内涵质量 目标:改革护理模式,提供满意服务,继续深入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工程。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拓展护理服务内涵质量,提升患者、社会满意度,树立医院品牌形象。
保障措施:
1、进一步强化“以病人为中心”、“技术精益求精、服务至善至美”的理念,严格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全面履行护士职责,为患者提供安全、专业、优质、连续、高效、满意的服务。同时,注重加强对患者的人文关怀。
2、形成“以患者为中心”的医护团队,加强团队合作和患者沟通交流,共同围绕患者病情,完成治疗计划、康复促进、健康指导等服务,为患者提供规范、专业、人性化的优质护理服务,进一步提升优质护理内涵质量。
3、发展以健康需求为导向的护理服务业,积极探索医后护理延伸服务新模式、新方法。以电话回访为主,通过微信、QQ、家访等形式,将护理服务延伸至居民家庭。结合我院“一城四中心”的发展建设理念,形成多层次、多专业、多领域的大众化服务的新格局:从医院到社区诊所、从医疗到预防、从急救到康复的护理全产业链,不断适应社会老龄化、城镇化的发展趋势。
4、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实行目标管理。护士长根据专业特点制定本科室优质护理服务具体目标,按照目标要求做好各项工作。护理部、科室定期对优质护理工作计划、方案落实情况进行追踪分析,确保有效落实。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持续改进。
5、定期进行优质护理患者满意度调查、护理人员职业满意度调查。同时,与监察室沟通协作聘请院外第三方调查等,多渠道听取病人及医务人员对护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6、加强与各相关部门沟通协调,成立后勤保障中心、维修中心、静配中心,为临床提供下收下送及下临床进行设备维修等支持保障服务。药房每天配送药物至病房,食堂每天下临床订餐等服务。
(四)培养护理管理人才,提高护理管理水平
目标:加强护士长队伍建设,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培养护理管理人才,引进先进的护理管理模式,建设高效管理团队,提高管理水平。
保障措施:
1、通过竞聘上岗、民主推荐等方式选拔护士长,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实现护士长队伍的知识化、年轻化、专业化。
2、按照我院护士长实际管理水平,采取集中讲授、交流对话、实际工作指导、外出参观进修等形式,加快对护士长管理水平培训教育。邀请省内外护理知名专家来院讲授管理新理念、新方法。
3、建立护士长工作质量考核标准,每年对护士长进行管理质量评价、管理知识考核,成绩记入个人档案。
(六)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推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目标:完善护理质量三级管理体系,突出各级质控组织的管理职能,建立“查找问题—制定措施—及时培训—落实改进—检查验证”的路径,运用PDCA循环方法持续改进护理质量,确保各项护理指标达到三级甲等医院评审标准。
保障措施:
1、以持续改善护理服务为重点,建立护理质量控制和持续改进机制。完善护理三级质控组织结构,制定护理质量控制方案、修订护理质量标准,定期对质控小组人员进行检查方法培训,做到明确分工,责任到人。
2、修订护理规章制度、护理质量标准、应急预案、疾病护理常规、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等护理指导用书,为护士工作提供标准化依据,并根据工作需要及时修订、补充。
3、加大对重点人群、重点环节的监控力度。落实护士长夜查房、节假日查房制度。建立护理重点环节及护理质量关键指标的定期监测、反馈制度,指导改进临床护理实践。
4、每季度依据护理质量标准进行全院护理质量检查,检查结果通过院内网向全院护士反馈,进行质量分析评价。定期召开护理质量及安全会议,分析反馈护理不良事件,以达到对全院护士进行安全警示教育。
5、鼓励一线护士积极参与质量持续改进,在全院范围内开展PDCA循环、品管圈、RCA等质量管理工具的运用,促使护理管理人员及护
理人员学会用科学的管理工具对护理质量分析、反馈、整改,追踪评价,切实达到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6、完善危重、疑难病例讨论制度。坚持护理部、科室定期护理查房、护理会诊及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健全患者风险评估制度,加强对急危重症病人的管理。
(七)加强护理信息化建设,促进护理事业快速发展
目标: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本着提高工作效率,保障患者医疗安全的原则,大力推进护理信息化建设,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简化工作流程,节约护士人力,减轻工作负荷,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
保障措施:
1、分步骤实行护理移动信息系统,加快护理信息化的推广和应用,推进护理事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2、引进住院病人“腕带”系统和设备、器材的条码系统,进一步扩大医院条形码的使用范围,加强患者身份识别管理,确保患者安全。
3、进一步加强医院办公自动化的建设,实现办公无纸化、网络化。进一步加强医院“两微一网”的建设,向全社会提供系统信息化服务。
四、组织领导
(一)成立医院优质护理服务领导小组、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制定医院优质护理服务计划、实施方案,由院领导牵头,职责
明确,任务到人,各司其职,做好相关工作。
(二)充分发挥护理管理职能,强化岗位职责,提高管理效率。护理部、大科护士长加强督导,确保各项目标和任务落到实处。
(三)各科护士长依据我院“十三五”护理工作发展规划,结合科室实际情况,制定本科室未来五年护理工作规划。实施过程中,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创新方法,注重实效,同时定期对规划追踪评价。
护理部
201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