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数学课堂习题课题研究小结剖析(本站推荐)
《数学课堂习题设计的有效性》课题研究小结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数学课堂渐渐变活了,学习内容的开放,灵活,使学生的学习有了更多自由度。但是,有些教师为了注重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及自主探索精神,一堂课下来只推导了一个公式或证明 了一个法则, 连基本的练习都没有几个, 还有些教师前半堂课采用新课标理念, 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可是到了习题练习的部分,采用的还是机械练习的方法。虽然我们提的是素质教育,但在某些时候,衡量一个学生是“优生”还是“差 生”,一个教师是否优秀,无形当中还是以成绩为衡量的唯一标准。因此,有 些教师就运用题海战术来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教师都背上了沉重的负担。《数学课程标准》 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记忆,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练习的功 能也应与之相匹配,把握练习设计的创新与实践原则,克服练习中存在的一些 低效的,无效的问题,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在练习中不断得到发 展。那么,如何进行有效的练习设计呢?现将小结如下:
1、结合情景设计习题。
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进一步学习必不可少的基础 和工具,学生的学习应脱离枯燥的纯数学的没有任何情境的学习。应该将学习的内容放到具体生活情境之中去,让学生在具体的、丰富多采的生活情境中去 学数学,解决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只有这样,才可能激起 学生创新的激情,才可能让学生向更高目标挑战。如小学低年级教材中模拟了 超市购物、运动会等许多生活情景。学生在这些开放的情境中,能全身心地投 入,积极主动地思考。
【案例】 有一位老师在教学人民币后, 创设了这样一个场景:在各学习小组的 桌面上分别摆了许多的学习用品(标有单价,每小组设两名售货员,其余均为 顾客,然后进行购物模拟实践活动。活动开始后 , 同学们很快的就进入了各自的 角色 , 而且积极性非常的高。
【分析】 由于该老师创设了一个极具真实的情景, 学生的兴趣马上来了, 都积 极的投入到购物当中。卖(买了什么?多少钱?找出(回多少钱?都能比较 迅速、准确 的得到结果。有理由相信,通过此环节,学生以后在生活实际中也会 独自进行购物了。当然, 解决书本上的题目更应没有问题了。这样的教学既让学 生学习了知识,又让学生得到了实践,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习题的内容要活。
有趣的练习,能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能稳定学生的注意 力深化学生的思维, 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在设计时, 要根据学 生的年龄特点, 应尽可能地选择生动活泼的习题, 让学生感到数学魅力无穷。教 学中,可以根据教学目标挖掘习题本身之内在力量,设计游戏,猜谜语,儿童走 迷宫等活动, 开展口头练习、书面练习、实践练习等。题型上, 可以补充、匹配、补缺、画图等,习题要富有思考性,操作性、灵活性、迷惑性,真正做到让每一 个学生动起来,让学生“思维”飞起来,只有让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才能 产生学习欲望和学习兴趣,从而产生强大的学习动机,这时学生即便遇到困难, 也会去克服困难,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使练习产生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3、习题的形式要多样。
教师的作业设计应不拘泥于传统的书面作业的形式,可以是口头形式的,也 可以是操作演示形式的, 还可以展示创作成果等等。学生完成作业时, 可以采取 相互竞赛,也可以采取相互合作的形式。例如,学习完利息这一知识后,可以针 对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主题作业:调查目前银行利息情况并做专题小报告、帮 助家长拟订一份储蓄计划、学习填写存单、计算利息税等。如此丰富的作业,一 定有合适各个学生的作业内容, 学生也一定会选择符合自己专长和个性的题目去 完成。相信学生的解答是丰富多彩而富有创造精神的。
【案例】学校叶老师在教学“千米的认识”这一内容时,为了让学生对长度单 位有一个具体、生动的概念,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组带好米尺和卷尺,来到 学校的操场上,分别量出 1米、10米、100米的长度,让学生走一走、看一看, 感受不同的长度(重点在 100米,再问学生 1千米的长度有多长(学生回答: 10个 100米那么长?并让
学生感受,问学生从校门口到哪里大约是 1千米。你走 1千米要几分钟?(有学生根据走完 100米的时间推测出走完 1千米所需时 间。你还有其它办法知道 1千米有多长吗?(有学生回答说通过看摩托车的里 程表可以知道 1千米的长度等等。
【分析】通过让学生到操场上量、测、算、估的方法,使学生能在实践活动中 主动地探求知识,并有自己有效的学习方法,这样的教学是扎实有效的。
4、习题要少而精。
有效课堂练习设计不仅要有习题数量的保证,更要有练习质量的保证。努力 做到练习少而精,确保练习一步到位。心理学研究证明:第二次重复学习,识记 效果提高 18%, 第三次重复学习, 识记效果提高了 7%, 由此可见练习次数绝不是 越多越好。
那么,要想精练,练习的设计就要以一当十,以少胜多,抓住有代表性,有典型 性的习题来练。练一题,管一类,重在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力求以数量 相对较少的练习获得知识的全面到位, 方法全面掌握, 智力能力有效提高, 从而 达到练习的优化,以少胜多的目的。实践证明,练习的份量多,势必加重学生的 课业负担, 影响学生的学习情趣和身心健康, 学生为完成作业量而草率从事, 降 低练习效率。反之,练习份量少些,完些作业的时间充裕,学生作业才能做到认 真、仔细、工整、准确规范。
5.问题与思考
1、在设计课堂练习时,难度掌握不好,尤其是拔高题的难度,有时会设计 的很难,有时学生会觉得很容易。、还需要加强强理论方面的学习,用理论指导实践。3、注意练习的有效性,让学生做练习的主人,变被动为主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对老师练习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又受应试 教育的束缚,练习在内容和形式上难以突破,总是习惯按题型练习。
第二篇:数学课堂提问课题研究小结
《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课题研究小结
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课堂提问是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启发式教学的一种主要形式,是“有效教学的核心”,是教师们经常运用的教学手段。然而,由于诸多原因,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出现,不该问的而问,低效的重复性应答式的提问,以问代讲形成满堂问等现象还较为常见,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如何增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值得我们去探索。现将课题小结如下:
1、问题要少而精
曾经在一本书上看到这样一个案例:某市一位教育局局长在随堂听课中,细心地记录了任课教师在一堂课中提问的数学,课后统计居然达到了120个之多!还有一本书上也有类是的介绍:一次随机课堂调查中,一位教师在课堂某一时间段短短5分钟时间里,居然随口问了38个问题,学生也相应地作了38次回答!这样的问题有何价值?答案不用多讲。
【案例】 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时,两位教师设计的问题如下:
(1)、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什么样的图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高和三角形的底、高有什么关系?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原三角形面积有什么关系?怎样求三角形面积?为什么要除以2?
(2)、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我们以前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或平行四边形吗?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高和原三角形的底、高相等吗?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原三角形面积的几倍?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三角形面积又怎样计算?三角形面积为什么要除以2?
【分析】:相同的内容,不同的提问,所能收到的效果也是不同的。相比之下,前者所包含的思考容量较大,更能激发学生的思维,突出了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这个重点,达到了教师问得精,学生想得深的效果。而后者的问题显得过于直白,不利于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问题进行分析推理,自主的去探索,逻辑思维能力得不到有效培养。
【思考】:教学中,教师的提问要抓住教学内容的特点、数学知识的关键(重点、难点)与本质,运用归纳和综合方法,尽可能设计容量大的问题,避免问题过于繁琐、直白,以提高学生思维的密度与效度,达到以“精问”促“深思”的目的。
2、问题难度要适度
难度是指问题的深度与广度,难易适度就是指问题要切合学生实际。控制难度要考虑三个因素:一要切合学生的知识基础。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当问题要求的知识与学生已有知识缺乏有意义的、本质的联系时,问题就显得太难了。二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教师设计的问题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积极思考都能解答。三要考虑问题的解答距。心理学家把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称之为“解答距”,并据此将问题分为四个级别:微解答距(不用思考,看书即可回答)、短解答距(书本内容的模仿与简单变化)、长解答距(原有知识的综合运用)、新解答距(采用自己独特方式解答)。教师设计问题时要合理调配四种级别的问题,一般情况下,要以后两种问题为主。这样的问题经验性重、联系性紧、趣味性浓、探究性大、穿透力强、覆盖面广。
3﹑存在的问题。
通过研究学习,我们的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仍存在很多问题。
1、自身的理论功底不够扎实。
2、课堂教学时提问还不能每个都是“精问”。
3、提问时不够全面,致使学生思维发展参差不齐。
4、学生虽然敢问,善问了一点,但离“真正做学习的主人”尚有一段距离。4﹑今后的改进措施。
1、继续狠抓教学研究。在这次研究的基础上长期深入地进行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学习课堂提问的更多高效的策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虽然无法为每一个学生设计一套问题,但要注意提问层次和梯度,并根据问题的难易提问不同的学生,使得学生全面发展。并努力做到提问目的明确,在引入新课、新旧迁移、解决难点、促使学生思考等等方面进行提问,尽可能地设计针对性强,有实际意义的提问,使提问恰到好处,为课堂教学知识穿针引线。以及,教师在设计提问时应注意趣味性,课堂提问的内容新颖别致,富有情趣和吸引力,使学生感到有趣而愉快,在愉快中接受学习。
2、进行多渠道的学习,注重平时积累,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定期进行空中课堂的学习,学习更先进有效的教学策略。
3、建立个人成长记录袋,装载每次研究过程中的个人研究成果以及个人撰写的案例分析、教学反思、教育教学心得体会、教学论文、优秀课例、研究课题等等,记载教师成长过程,便于随时查看自己的成果,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不断反思和提高自己的专业研究素质。
以上是我课题研究完成的一小部分工作,以后我会本着“想到一点就做到一点”的课题研究作风,扎扎实实地做好课题研究工作,决不敷衍了事,一切本着课题研究的精神,实实在在地做好每一项工作,使课题研究成为日常课堂教学的一部分。
第三篇:数学课堂情景创设课题研究小结
《数学课堂情景创设有效性》课题研究小结
情景创设的有效性是“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是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现将小结如下
:
1、创设的情境要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对情境的兴趣指向性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此,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习者的原有知识、技能和年龄、心理发展的特点,创设他们感兴趣的,能激发他们求知欲的情景。
【案例】《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导入情景创设:
1、出示图片:
2、师:小狗和小兔要进行一次跑步比赛,他们绕上图中两个不同的场地同时出发,最后两人几乎同时冲过了终点线。小猪裁判也说不出谁最先冲过了终点,就判定两人并列第一名。可是小狗和小兔都认为虽然同时到达终点,但自己跑的路程要远些,自己才是第一名,于是他们就争吵了起来。这可让小猪裁判为难了。同学们,你能帮帮小猪裁判吗?
【案例】《圆的周长》导入情景创设:
师:同学们,你们听说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吗?
生1:听过。
生2:都不知道听过多少次了,还讲这个故事。(悄悄地)
师:动物王国又要举行一次龟兔赛跑,这一次比赛是在一个圆形的场地跑进行的„„(引出圆的周长)。(虽然教师讲的有声有色,学生却没有多大的兴趣,整堂课效果不佳。)
【分析】:合理、适度的情境,能有效的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案例1]是三年级的教材,教学中教师设计了小动物赛跑的情景,富有童趣,比较符合这一学段学生的年龄特征,所以学生的兴趣很高,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而小狗和小兔吵架的原因正是本节课要探索的问题。可[案例2]中“童话情境”却为何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呢?儿童不是最愿意到童话中寻找自己的幻想吗?我认为其失败的原因主要在于这位老师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没有认识到:处于不同学段、不同心理阶段的小学生,对情境的兴趣指向存在差异性。低年级的学生比较喜欢童话之类的情境,而高段的学生更喜欢直观性,探究性的情境。
【思考】:小学生由于认知发展、心理年龄特点等原因,的确需要生动、有趣的情境。但“生动、有趣”并不是有效情境的标准。关键是这些情境是否符合他们的“胃口”,能否激发学习的欲望,有效促进学生“快乐、有效”的学习。只有基于学生实际、有助于学生实现生活经验数学化的情境才是有效的情境。
2、情境创设要以生活体验为出发点。
学习数学的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能够解决生活当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从生活实际中选取一些与数学相关的实例或模拟情境,能使学生产生一种熟悉感、亲切感,产生解决问题的迫切欲望,激发学习的兴趣。
【案例】在一次教研活动中,有位教师在教完“圆、角、分的认识”之后,创设了一个去超市购物的模拟情境,让学生扮演售货员、顾客,进行小物品的买卖。
【分析】:在教学中,该教师创设了一个购物的模拟情境,让学生体验实际生活。我想,通过该活动,能使学生更好的巩固所学的知识,又能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思考】:有时,学生由于经历有限,缺少某些生活的经验,给学习造成一定的困难。这时,教师就要创设生动具体的生活情境及时进行补充,以亲历生活体验为出发点,以回归生活应用为着陆点,这样的数学情境才能有效的促进学生学习、发展。
3、情境创设要力求真实。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情境创设中,强调创设尽可能实在的真实情境,因为真实的情境接近学生的生活体验。
【案例】有位年轻老师。上完平均数的意义后,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
师:大家想去春游吗?
生:想!(大家异口同声地大声回答)
师:出于安全考虑,学校只同意我们在江郎山、仙霞关、浮盖山、月亮湖四个景点作一选择。老师考虑了一下,决定选择游客最少的一处作为我们春游的景点。我想请同学们帮忙完成这项工作。接着,老师出示了各景区最近一周的游客人数统计表,让学生计算各景区最近一周平均每天的游客量。整堂课,学生们都非常活跃,学习积极性很高,也取得了较好的学校效果。但在下课之后,当学生知道刚才老师说的都不是真的,大家都表露出了失望的神情。
【案例】同样也是“平均数的意义”的教学,某教师在本节课的前一周有意的安排了一次以小组为单位的班级歌咏比赛。在教学中,他创设了这样的情境:上周歌咏比赛的成绩已经出来了,请同学们来看看哪个小组的成绩最好。出示:
组别评委1评委2评委3评委4
第一组9694979
4第二组95969692
第三组94959794
第四组9694969
3【分析】:情境[4]编造了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情境——春游,让学生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去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让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从设计意图分析,是好的。但这毕竟是一个“假情境”,可以想象,以后学生面对这种人为编造的“假情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究问题的主动性是不可充满激情的。而在情境[5]中,教师创设的是一个学生亲自参与过的生活情境,他们一定急于知道比赛结果,这就能很好的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更能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思考】:最优化教学是教学活动的理想目标,良好的情境创设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但教学过程受到教师、学生、媒体等许多因素的影响,创设情境毕竟只是进行教学的一种手段,所以在情境创设中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尤其是客观现实,要考虑其是否为创设情境准备了条件。我们设计的情境要有一定的真实性和现实意义,更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总之,不同的教学内容需要老师选择不同的表现手段和方式,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实践证明,教师若能根据教与学的实际需求创设各种情境,并对其进行优化组合,就能取得教与学的最佳效果了。
由上而知,创设有效而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要遵循这样三个原则:
一是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二是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数学活动的学习。
第四篇:数学课题研究小结
数学课题研究阶段性小结
——脚踏实地,不断学习
杨菊芳
在这短短半个学期里,我听了中国教师报专家李炳亭教授和学景教育专家徐世国教授关于《中国课改调研报告》及《高效课堂的诊断》的理论讲座,并结合我校部分教师课改的实践,我们数学组展开了小范围的课堂教学诊断的学习、研讨,收到了明显的效果。我主要小结以下两点:
一、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如:听李炳亭、徐世国教授的课改专题理论讲座及外出培训学习,让我更进一步明确了“高效课堂“的新理念、新思想和新方法,要想实现高效课堂教学,作为教师,一是要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二是要注重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导学案的引领下,通过自己独学去探索、去发现;三是根据学情,精心设计导学案,体现精而少的编写;四是通过帮扶对子、学习对子、小组合作充分发掘学生的内在潜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教学中我力求做到:每一节课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每一节课都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认知收获和感悟;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维和有深度的交流讨论;注重知识的预设及动态的生成,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二、扎实开展“以学促研,以研促改”的课堂教学氛围。(1)在备课方面,每一位老师都能认真备课,积极参加教研活动,由个人独备、师徒备上升到集体备,学科组之间的交流,反复研讨,互相学习,力
争把课备的更完美、更好,真正体现了我们数学组是一支团结向上的科研队伍。(2)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通过听课、评课反思等活动,调动了年轻教师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引领着青年教师尽快的成长起来。如:骨干教师张惠君老师教学的《圆柱和圆锥》整理复习课及刘雅丽老师教学的《对称图形》,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深入,在知识的重难点处把握上处理的很好,特别是张老师放手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理解圆柱、圆锥的表面积、侧面积及切割后的计算方法等剖析的淋漓尽致,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充分体现了张老师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娴熟的课堂驾驭能力,值得我们学习的,从而弥补了我们在课堂中的不足。(3)课堂评价诊断恰到好处,得失双赢。既有利于老师改正自己教学中的不足,又能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同时也通过听课、评课等一系列教研活动,才使每一位老师都有其不同程度的发展,才能让青年教师尽快地成长起来,让他们成为今后课改教学的栋梁。
总之,通过我校开展的课堂教学诊断、研究,效果明显,有一定的成就感,从而使我对课题研究认识的更加深入,在交流、互动、合作中感悟到研究的快乐。当然,我要学习的还有很多,今后我要一如既往地参与学习,参与课题研究。
2014.5.26
第五篇:数学课题研究个人小结
数学课题研究个人小结
近一段时间来,我参加了校级课题《农村小学学习现状及对教师教学满意度的调查》的子课题《如何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人撰写的论文《如何转变潜能生的学习态度》,受到老师的一致好评。《农村小学学习现状及对教师教学满意度的调查》课题在我校开展研究半年多来,我们以课堂教学改革为载体,严格按照制定的课题研究阶段性计划开展各项工作,立足课堂,深入学习,统一思想,大胆探索,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为了让研究工作更加有效地开展、实施,现对前期工作做如下小结:
一、开展调查研究,明确课题研究方向
从课题立项起,我就着手对我校一至六年级学生进行调查,搜集信息。在调查中发现,学生虽然天天按时到校,上课在教室里静静地坐着,但是不知脑子里想的是什么,课堂上的知识一点也没学进去、听进去,一问三不知。
二、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科研素质
课题研究需要科学的教育理论支撑,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许多一线的教师在这一点上显然较为薄弱,因此我高度重视对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以期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更新教育观念,使课题研究工作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展开。我收集了许多有关转变学生学习态度的资料,利用没课的时间开展业务学习,并做好专题记录收集存档。此外,在内容上看,我还学习了有关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文章,对《数学课程标准》进行解读的指导性文章和切合课题研究的专题性理论;在形式上看,采取集体学习和个人学习相结合,集中学习和分散学习相结合,为自己提供教育专家、特级教师的理论文章和教学实例评析。通过学习,为全面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质量立校,科研兴校”逐步成为我的思想认识,从而提高进行教育科研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三、领导高度重视,落实课题实施工作
一年多来,从课题组成立、理论学习、调查摸底、制订实施方案、到指导具体工作,我校领导高度重视,不仅亲临教学第一线听课、评课,和课题组成员一起研究教学的新方法、新模式,并经常外出参加各种教学观摩会和课题研讨会。在领导的重视和关心下,本课题能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进行。
总之,课题研究还在实验中,我还在不断实践中,需要自身去不断学习,不断在教育教学中总结成功与不足,不断探索,使它不断丰富与完美,为自身的教学提供新的教学方法与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