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第四十中学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

时间:2019-05-12 15:25: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福州第四十中学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福州第四十中学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

第一篇:福州第四十中学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

福州第四十中学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

进入新世纪,互联网络正以空前的速度,渗透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教育的网络化建设已成为我国信息化建设一个重中之重。如何利用互联网络这一强大的信息资源,更好地服务于新世纪的学校教育事业,不仅成为当代教育专家的一道崭新研究课题,而且也成为教育行政部门和广大学校的一项紧迫任务。

在国家教育部加强信息化教学与实现“校校通”工程的号召下,传统的教与学模式正在酝酿重大的突破,教育正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为深刻的变革;这场变革不仅是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的变化,还将对传统教育的思想、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产生深刻影响。面对急剧变化的世界信息技术和教育发展环境,我们应该努力将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结合,实现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学校老师制作高质量的课件,积极推行教育信息化教学,实现电子校务管理、服务与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益,方便学校师生的教与学,切实提高教育质量。

福州第四十中学是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福建省普通中学计算机教育实验学校,学校始终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工作,使得学校信息化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服务效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校园网基础设施、校务管理系统、电子文献资源、教学科研资源等为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创造了一个良好的信息化环境,并已经成为全校师生学习、工作和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产生了明显的效益。对福州第四十中学实施第四个五年规划,“创建福建省二级达标学校”战略的全面实施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福州第四十中学近年来信息化建设的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福州第四十中学始建于1993年,是一所全日制完全中学。学校现有教职工182人,专任教师172人,高级教师34人,一级教师87人,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近年来教师结构日趋合理,专业知识不断丰富,教育技术稳步提高。

学校现有学生2472人,52个教学班,其中高中教学班24个。占地面积45亩,学校教育教学设施比较齐备,学校按照省一类标准配齐现代化的教学实验设施,建成校园网、计算机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语音室和各学科实验室。拥有300米塑胶田径场。启动现代化的校内闭路电视传输系统和卫星电视接收系统。学校图书馆存书量达7万多册,生均30册以上,实行全开架管理。学校在原有的办公楼、教学楼、宿舍楼和配套用房的基础上,2006年新建了一幢综合楼,进一步改善了办学条件。

学校自创办以来,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制订了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确立了“五年打基础、创特色,十年见成效、上规模,十五年跨入省三级达标校,力争二十年进入省二 级达标校”的办学目标。建校十多年成效显著,学校获得全国性,省级,市级表彰的先进单位荣誉称号112项,获得全国、省、市级以上奖励的教师有518人次,学生524人次。

我校是1996年由省教委确定为福建省普通中学计算机教育实验学校,2000年由教育部确定为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2006年被省教育厅确认为省三级达标高中。

作为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福建省普通中学计算机教育实验学校,我校始终把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实验研究与应用作为学校管理工作的重点。在比较困难的条件下,我校执着地探索以较少投资并追求最大效益的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途径,在信息化基础设施、教师培训、教育科研、课程整合、校本课程开发和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诸方面取得了和谐发展,挖潜力、重效益,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数字”校园信息化建设之路,初步形成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和教育教学科学研究迈进了本地区先进行列,近年来,经过不断的实践和总结,学校现代教育应用水平和管理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一、提高认识,科学发展,确立信息化工作的战略地位

没有教育的信息化就不可能实现教育的现代化。我们深知未来学校之间的竞争,关键在于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力度与速度。如何在信息化条件下构建现代学校管理模式,提高学校管理效能,提升教师教育技术,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始终是我校领导班子深入思考和研究的一个课题。为此,我校把教育信息化放在优先发展、特色发展的战略位置,对教育信息化工作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学校制定了《福州第四十中学教育信息技术五年发展规划》,建立了一整套与之相适应的严格科学的规章制度,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都给予了优先保障。学校先后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的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和负责学校教育信息技术实施的教育信息管理中心。教育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的任务是:对学校信息化建设进行科学规划,科学决策。教育信息管理中心的工作重点是:整合全校信息技术骨干力量,为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并负责全校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工作。全校52个教学班,每个班都设有教育信息委员1人,负责管理各班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使用和保管。教育信息技术组的老师适时地对各班教育信息委员进行有关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使用和管理的培训。为了保证网络的安全畅通,学校还成立了校园网络安全管理领导小组。

二、加强硬件环境建设,为教育信息化创造坚实的物质条件

我校建校以来,校领导班子始终高度重视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建设。共投资

280多万用于教育信息化建设。先后购置了现代化的卫星电视接收系统,建立了校园闭路电视传输系统,将闭路电视配备至所有教室和实验室;完善了校园广播系统,实现了校园广播班班通;为各处室和教研组配备了电脑,装备了电子备课室和三个网络教室,在实验室和教室安装了多媒体,实现了学校办公和教师备课信息化。建成了福州第四十中学综合信息系统工程,该 项目依照争创福建省三级达标高中的要求,采用先进、成熟、有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的主流产品与技术,有一定的超前性、开放性,并以实用为本。建立了管理交流的多个平台:校园内部局域网系统、校务管理办公平台、教师自主发展与交流平台、图书馆管理系统和教育教学资源中心平台等。2008年学校通过千兆光纤广电网主干线接入了福州市教育城域网,实现了校园内部局域网、教育城域网、Internet互联网、教学资源网、语音多媒体网(校园广播)等网络的多网合一。

这些先进设施的添置,为提高学校管理的效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改革教师教育教学手段、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提高教育教学效率与质量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保障。

三、建章立制,科学管理,确保教育信息化工作有序开展

2004年9月,学校成立了福州第四十中学教育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和教育信息管理中心。“信息中心”主要有信息技术教研组、校园网站及各部门信息员组成,负责学校教育信息技术实施、培训以及网络和设备的日常维护维修工作。明确划分了各自的职责,建立了既有明确分工,又相互协调合作的工作机制。学校对信息中心的工作人员提出了明确的要求:①了解系统,弄清功能,发挥综合信息系统的作用;②周密安排,协调配合,确保学校正常工作的展开;③加强学习,交流信息,不断提高网络与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为了实现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科学管理,学校建立和完善了一批与信息化教育有关的规章制度。例如:《福州第四十中学信息中心安全管理办法》、《信息技术教研组规章制度》、《网管中心管理制度》、《网络教室和多媒体教室使用制度》、《电子备课室使用制度》、《校园闭路电视及广播管理办法》等。这些制度的建立,规范了师生的行为,同时,保证了学校现代化设备的有效使用。

学校要求各班推举信息管理员,每学期对信息管理员进行培训;定期对各位老师进行相关设备和网络资源使用方面的培训;定期检查各个教室电教设备和多媒体的运行情况;每学期召开一到两次学校信息化工作会议,总结和汇报工作。

2008年,学校建立了信息安全领导小组,指定了信息安全员,开展信息安全评估工作,制定信息安全应急预案或应急协调预案,对重要信息开展灾难备份工作,建立信息安全上报机制。

四、加强对教师的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培训,培养信息化人才队伍。

我们深知要实现教育信息化、现代化,仅仅依靠先进的教学媒体和教学资源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能否造就一大批掌握一定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教师。因此,我校十分重视对教师的培训工作。采取“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专家辅导、外出培训”等多种途径加强对教师 特别是中青年教师的技术培训工作。鼓励支持信息技术专职教师、网管人员参加各类培训,对非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科教师进行定时、定点、定内容的全员信息技术培训:如多媒体课件制作、网页制作、博客使用、多媒体设备使用、教学信息的搜集、整理与处理方法等。学校每学期都要通过公开课、观摩课等形式,组织教师对多媒体的制作进行研讨,在评优课等活动中提出明确要求,评比优秀课件,促使教师自觉钻研,学习信息技术,在不断实践中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要求教师必须参加全国计算机资格认证等级考试,目前我校45岁一下教师计算机等级考试合格率达100%。近年来,我校已选派多名省、市、区骨干教师外出参加相关的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培训学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发挥了积极的辐射作用。目前,我校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的信息技术、教育技术水平已有了长足的发展,100%的中青年教师可以比较熟悉的进行网络资源浏览和word文档处理,90%以上的中青年教师可以独立制作课件并熟练应用多媒体授课,30%以上的中青年教师具有较高的技术能力,可以对教学资源进行初步的筛选、整合与处理。使用多媒体教学的学科覆盖率达100%。为计算机网络资源与教育教学相整合,探索现代教育技术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提供了有力的师资保证,也使课堂教学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近年来,学校不断加大资源库的建设,积极参加各类课件制作比赛。在福建省电教馆组织的历届“三优联评”活动中,我校选送的作品均有获奖,我校也多次被评为优秀组织奖。其中:2005年在福建省第二届“三优联评”活动中,我校吴健雄老师的《在网络环境下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获一等奖;《网络环境下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城市交通运输教学叙事》获三等奖,在2007年省第三届“三优联评”活动中,陈瑾老师的《问题讨论式协作学习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获论文类一等奖;詹碧榕老师的《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给语文教学插上双翅》获论文类二等奖;李新华老师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与朱元思书教学叙事》获论文类二等奖;郑仲梅老师的《电磁感应专题教学网站》获课件类二等奖;陈建榕老师的《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专题学习网站》获课件类二等奖。在2008年省第四届“三优联评”活动中,陈建榕老师的《学会调控情绪,积极面对人生》专题学习网站》获课件类一等奖、《力促课堂教学网络技术化》获论文类三等奖;陈建英老师的《《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模式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获论文类一等奖;何剑老师的《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专题网站获课件类三等奖。其中,陈建榕老师《学会调控情绪,积极面对人生》专题学习网站获全国优秀奖。

五、充分利用信息平台,发挥信息技术在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1、加强校园网建设,优化整合信息资源。我校领导十分重视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早在2000年就提出要按照高起点、少投资、见效快、简便易行的原则建设具有四十中特色的校园网站。通过网站这个平台整合各种教学信息、实现资源共享。

近年来,学校先后投资

?元,用于对校园网的改进升级,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优势,本着为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服务,为广大师生服务的宗旨,大力加强课程资源建设,用数字化整合各种资源,扩大共享范围,提供便捷、安全的信息沟通方式,整体提高学校数字化水平,充分发挥网站在教学、科研、服务、信息窗口、交流等方面的诸多特殊功能。鼓励各教研组和全校师生建立丰富多彩、富有特色的各类学科或师生个人网站。促进网站建设多元化。

目前我校校园网站已基本完善并预留了一定的发展空间,基本做到合理设置栏目,不断扩充容量,及时更新内容。固定栏目包括:“学校概况”、“新闻信息”、“德育之窗”、“教学科研”、“学生天地”、“校园图库”、“留言建议”等,同时整合了学校办公系统、教务系统、数字图书、教育资源、教师成长平台入口。对外宣传福州第四十中学在德育工作、课堂教学、教育科研以及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的成就;对内使各位老师了解学校的总体工作思路、各处室的工作安排,主动参与到学校各项工作中来。通过发布会议通知,处室简报,及时沟通政务信息,提高行政效率。及时更新网站资源,增强校园网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2、充分利用校务办公系统和教务管理系统等应用系统,提高办学效益。

我校初步实现了无纸化网络办公。通过“公文收发系统”,学校实现了与仓山区教育局、福州市教育局、福州教育学院、福建省教育厅之间公文流转。及时了解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的工作安排和相关通知,结合本校的工作计划和实际情况,统筹兼顾,合理安排,科学决策,提高学校办公效率。

通过“校园网络办公系统”,实现了通知安排定向发布、公文管理与流转、文件管理、教职工档案管理、绩效工资管理、资产管理、内部交流论坛、问卷调查、个人内部邮箱、个人日程安排、通讯录等的网络化等。做到上传下达,协调统一,学校领导通过系统及时了解校内各部门的工作动态和广大师生的思想动态,为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同时主管部门和广大师生也可以通过系统及时了解学校领导层的声音,明确工作任务,做到政令畅通,信息公开,化解矛盾,促进学校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通过“福州第四十中学教师自主发展管理平台”加强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的管理与监督,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我校十分重视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我们认为通过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是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最佳途径。学校为此制定了《福州第四十中学校本教研和校本陪训实施方案》和《福州第四十中学教师专业发展三年规划》,提出了以“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专业引领”为主要模式的自主发展思路。为了加强对教师自主发展的有效监管和评价,我们在校园网内创建了“福州第四十中学教师自主发展管理平台”,由教科室上传一定的学习资源共老师们自主学习,要求教师按照一定的格式(教师成长记录袋),以博客的形式将自己自主发展的过程及结果传送到平台上,同时也可以通过平台实现与其他教师的交流与研讨。创造良好的校园教学文化,逐步实现全校教师队伍综合素质的整体提升。

通过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帮助教师实现资源共享,节约教育教学和研究成本,提高教育技术,促进专业发展。我们深知,资源库建设是信息技术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决定校园网能否为教育服务的关键。拥有一定数量的必要的教育教学资源是能够使校园网开通即活的重要条件。为此,学校开通了FTP网络硬盘,建设了“腾图资源库”、“K12资源库”、“ 国三源资源库”和“ 清华同方资源库”,教育教学资源近300G。学校加入福州市教育城域网后,又可以利用免费利用福州市教育局建设的“教育局远程教育资源库”、“教育资源库”、“教育局远程教育视频库”、“教育局智能题库”、“教育局课件资源库”和“教育局卡通动画库”。

通过“高中达标系统”,教务部门加强对高中的管理与监督,要求广大高中管理人员和高中教师认真对照三级达标高中的相关指标,不断反思和改进自己的工作和教学方式,加强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学习,团结合作,共同努力,不断促进我校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及时通过系统修正和补充相关信息,在学校领导和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下,近年来我校高中教育教学质量得到长足发展,办学效益也明显提升,近几年,我校高中会考和高考成绩逐年提升,2007高考,因在上线提高率上有重大提高,我校获福州市政府表彰奖励,2008年会考成绩优异,通过率达98%以上,达到一类校的标准。2006年经福建省教育厅考核验收,我校被认定为福建省普通中学三级达标高中,2009年又通过了三级达标高中复查验收。通过“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实现对学生的科学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过“索来初中质量监控系统”教务部门时时监控初中教学质量情况,每次单元考试和期中、期末考试的试卷均扫描到索来系统,实行网上统一阅卷,系统对考试结果进行分析,提供相关数据,以利于教务主管部门和教师总结经验,改进策略,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通过 “电子文档”系统与福州市教育督导部门建立互动,及时通报我校素质教育工作进展情况,并寻求上级部门的指导与帮助,促进我校又好又快发展。

通过“博佳图书管理系统”实现学校图书馆的数字化管理。学校建有“图书查询系统”,图书资料信息、老师、学生借还书的信息都使用专门的扫描设备输入计算机,由计算机上的软件统一管理,而老师就可以在办公室电脑上进行网上查阅,实现图书信息的共享。学校加入福州市教育城域网后,又可以利用免费利用福州市教育局建设的教育城域网的数字图书馆、教育城域网期刊阅览室和教育城域网期刊文献库。

六、大力开展课题研究工作,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作为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福建省普通中学计算机教育实验学校,全国“中小学绿色教育行动”实验校、福州市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样本校,我校历来十分重视教育科研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校办学品味中的作用。

1、开展《网络环境下学生主动参与型教学模式的实验与研究》课题研究

2003-2005年我校开展了中央电教馆专题课题《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子课题《网络环境下学生主动参与型教学模式的实验与研究》的研究。本课题获福州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本课题通过研究与实验,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开放式的教学模式,把研究性学习、创造性学习、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引入教学过程,广泛发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实践证明,采用本课题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研究探索能力的提高,真正做到坚持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本课题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形成三本论文集《信息技术与课程改革成果汇编》、《网络环境下学生主动参与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高中地理网络教学课《城市交通运输》。课题研究成果已成为我校教学活动的重要资源。并且通过教学公开周(日)、观摩课、示范课等多种形式,在福州市、仓山区进行广泛的传播。特别在仓山区发挥省三级达标学校和现代信息技术实验学校的辐射作用,为仓山区各兄弟学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作出了一定贡献。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一大批教师的教育技术和专业能力得到长足发展,期中陈曦 陈泓塍老师的语文网络课件《梅岭三章》获全国第二届初中计算机辅助教学观摩展示会课件一等奖;吴建雄老师的地理教学网站《锋面系统》获全国第七届多媒体教学软件大奖赛优秀奖。发表于全国多媒体电子期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地理2003年第四期;吴建雄老师的地理网络教学课件《城市交通运输》与教学设计,获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研究会第三届全国信息技术地理教学应用研讨会一等奖。福建省地理学科教学改革创新大赛一等奖;林小玲老师的历史网络教学课《寻访丝绸之路》在福建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评选中学组一等奖;郑威老师的《计算机和网络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获“全国信息时代的教与学”论文评选优秀奖,福州市 “信息时代的教与学”论文评选三等奖;陈建英老师的《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模式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在全国省会城市电教协会第九次会议暨华东城市电教研究会第二十届年会上交流

2、开展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优化研究与实验》子 课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与课程标准实施研究”。

通过研究形成成果集《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模式阶段研究报告》《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教案集》《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模式课录像》《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论文集》充实到学校资源库。

三年实验成果丰硕,一大批英语教师的能力得到提升,何美娟老师课件参加省级课件评比获二等奖。余丽钦、董海英老师的课改观摩录相送教育学院获得好评;余丽钦老师撰写《如何利用口语测试契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董海英老师撰写《改变观念,课改从我做起》论文收入省级新课改论文汇编;林秀明老师撰写《加强互动 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和严丽老师撰写《浅谈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论文获区级二等奖和三等奖;

通过课改试验,我校英语成绩取得突破性成果,名列区前茅,课题实验阶段区英语能力竞赛中我校初

一、初

二、初三学生获一等奖25人次,获二等奖32人次,获三等奖43人次。

3、开展全国十一五规划课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

我校于2006年申请立项了全国十一五规划课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课题。在教科室的统一安排下,各教研组结合本学科特点申报子课题,并深入研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课题组根据各学科的特点,探讨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结合点,设计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教育”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组织一线教师编写脚本,制作基于校园网络的软件,进行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现代化意识、人文精神和创新精神,开展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研究”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进行测量与分析,探讨它对学生产生的作用和影响等。物理组郑仲梅老师的论文《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课程整合在网络教学中的应用》被福建省中小学实验教学论文汇编;林岚老师的《自主互动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与课堂标准实验研究报告》获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实验优秀论文奖,陈芬老师的《美的再现与创造-发挥电教独特功能,优化美术课堂教学》汇编榕台青少年科技教育研讨会论文集;何剑老师的《网络环境下学生主动参与型教学模式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获教育部重点课题论文奖;詹碧榕老师的《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给语文教学插上双翅》获仓山区论文评选一等奖等

4、开展教育部中小学绿色教育行动计划课题课题。

我校将开展绿色教育行动研究课题与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结合起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05年有李江涛老师开的综合实践课《南台岛环境污染现状调查与治理对策》在全市范围内公开观摩,取得良好效果。周泽雀老师的公开课《热岛效应》获福建省评比一等奖;2007年 由郑能进老师开的公开课《南台岛内河水质污染的调查》参加课题组阶段性汇报展示,获一致好评。通过课题研究老师和学生参与了整个研究的过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等各种媒体和 资源,提高了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活动所涉及的各种素材、图表、课件、音频、视频都有师生共同研究、设计、制作。并通过综合实践学习专题网站将研究过程与成果展示出来。

七、借助信息平台,开发校本课程,丰富课程资源,开展研究性学习。

自2006年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以来,我校十分重视校本课程开发工作,在高中相关年级开展选修课,选修课教材均有老师自主开发。老师们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和其他相关信息资源,开发出一大批符合学校师生实际的、高质量的校本教材。期中由学校信息技术教研组集体开发的校本课程《动感网页制作》成为深受学校师生欢迎的校本教材。

新课程改革注重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我校将研究性学习课程列为学生必修课程,要求每一位学生必须参加在那个和实践活动,开展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近年来,我校学生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和媒体资源开展各种各样的课题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原智勇同学荣获第三届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分区联赛福建赛区初中组第一名;我校在福建省青少年暨科教工作者电脑作品设计制作评审展示活动中荣获优秀组织奖,其中刘舟星、郑龙淼、蔡文静、王景呈、廖轶、倪采等同学制作的电子作品分别荣获第一、二等奖。

目前,我校已汇编整理出《福州第四十中学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集》三期。成为学校综合实践课和研究性学习的重要资源。

今后,我们在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中将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统筹规划,科学发展。更多地考虑管理与应用的问题,在资金投入、系统建设和采购标准上日趋理性,将最普通的网络安全产品如防火墙、杀毒软件以及多媒体网络教学、办公系统、教务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等作为整个校园网建设的重点应用系统来考虑。以强化应用为主线,以提高效率为目标,以巩固成果促发展、以制度管理促效益为宗旨,不断强化管理职能与服务意识,大力促进教育装备的应用,改变重装备轻管理、重建设轻应用的状况,在使用和管理上下功夫,促进教育装备深入课改、走进课堂、应用教学,以应用促进装备,以装备促进应用,努力提高并充分发挥教育技术装备的使用效益。

福州第四十中学 2009年4月20日

第二篇:中学教育信息化应用工作总结

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

学校深入贯彻落实省、市教育管理部门关于教育信息化相关文件精神的要求,特别是教育局积极组织开展教育信息化建设推进平台应用活动中,结合学校实际,成立信息化领导小组,健全信息化管理制度,制定信息化推进方案,明确信息化工作重点,落实教师信息化应用技术培训,稳步推进信息化工作,开展了教育信息化深度应用性研究的探索与实践,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有了一个较大的提升,提高了师生信息化应用的素养,提高了教育教学管理效能。现将我校此项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信息化设备逐渐到位,已实现教职工人人有一台电脑,班班配备了电子白板,满足了教育教学需求。学校建有电子白板教室35间、一体机教室10间、计算机教室4间、录播室1间,配备计算机473台,其中学生用机301台(生机比8∶1),办公用机172台(师机比1∶1),全部计算机上网。2016年5月,我校响应市教育局建设“三通两平台”的任务号召,率先建成了以“优教通”“班班通”“OA办公系统”为依托的教育教学管理平台,现正在试用并逐步深层推进使用。此外,学校每年能够根据校情,加大学校信息化建设工作,对设施设备进行更新维护,加强人员培训力度以及添置教学资源。学校特别注重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把教师信息技术运用及课堂教学整合的实效作为评价教

师教学业务能力的主要指标之一,建立评价、考核、奖励的长效机制。仅2015年,组织158名教师参加教育部中移动中小学信息技术能力国家级培训项目,成绩全部合格;同时学校组织135名一线教师进行计算机基础与能力应用和交互式电子平板基本操作测试。

二、主要措施

(一)成立领导小组,制定推进方案

学校成立了“信息化领导小组”,设立了“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全面负责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各项工作。信息化领导小组经过多次专题会议研究,对我校情况进行摸清底数、清理需求,查找了我校信息化建设的问题与不足,明确了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任务,制定了信息化建设推进方案,结合我校现有的校园网基础资源及人力资源,以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中的应用和整合为核心,以提高教师和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坚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深层发展,积极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和管理中的应用水平。

(二)加强教育信息化投入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校园信息化设施建设对一个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学校重视教育信息化工作,在学校发展规划中明确了信息化建设目标:推进信息技术工程,实现教育手段突破。从2011至2016年,我校以现代化、信息化、数字化为目标,加强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加快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步伐,不断加强教育信息化投入,共

投入1997184元。其中,白板教室35间,投入773280元;一体机教室10间,投入122570元;录播室1间,投入101133元;配备更新计算机277台,投入1000201元。

(三)积极推进“三通两平台”工程建设

学校与中国联通达成合作协议,进行平台建设。经过施工建设,实现校园网络宽带500M,班级宽带不低于5M的应用条件。完成班班通授课端安装44套,开通教师账号165个,覆盖七年级——高中三年级所有学科,多个版本的教材资源,涉及课前、课中、课后、期中期末考试、升学考试各阶段,完全与教材单元章节、课时实时同步。学校教务处、教研室及时安排了“优教资源平台应用技能培训”,中国联通技术员对我校一线教师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全员培训,收效良好,老师们都掌握了基本的应用技能。

(四)专人负责,确保设备正常使用

学校成立信息化中心,专人负责教育信息化推进建设工作,并配备专人负责学校网络建设和管理,规范学生网络行为,利用主题班会和校园宣传栏宣传网络道德,提高学生信息素养。老师办公室、微机室、和教室所用的电脑、投影机、实物展示台等电教设备由专人负责,定期完成检查和维修,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

三、取得的成效

(一)教师信息化水平大幅度提高

教师能恰当的应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并深入开展网络环境下的教与学、学校教育管理的实践与研

究。我校学科专任教师能积极参加信息技术的培训与学习,学校也利用各种机会加强对老师们的培训。使全校科任教师能熟练运用电脑进行电子备课、课件制作、多媒体运用、网络资源的收集与资源建设,目前,全校专任教师计算机合格率100%,极大的促进了我校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二)“三通两平台”的建设提升了教育教学水平现在,一线教师正在通过“优教通”和“班班通”资源平台进行电子备课和授课,大大提升了教师互动备课、资源共享的有效性。

随着学校教育信息化装备水平的不断提升和教师无纸化办公意识的普及,我校逐步尝试和推广了利用教育信息化手段开展学校教育行政管理的尝试和实践研究。除了学校教学QQ群在教师间沟通和管理中发挥的作用,我校开通了OA办公系统,现正在试用阶段,以后必将促进我校办公现代化的发展。

(三)教学方式的改变促进了教改的发展

基于我校的“学案导学,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鼓励一线教师能参与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尝试与研究,推进信息化技术在教学上的应用。以评优课为抓手,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深入开展。有力促进了教学方式的革新。

四、存在问题

(一)资源平台的建设与深度应用还存在问题: 1.学生、家长教师空间账号需要注册才可以实现课堂教学信息化的深度互动,但开通应用需要交费,收费问题无

法回避又缺乏政策支持。

2.教师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还需要在观念和技术培训上强化提升。

3.在实现“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方面来自家长的阻力很大,受家庭经济条件限制,所需的硬件无法统一提供。

(二)基本设施配备缺乏

学生微机室部分电脑年份较早、配置较低,无法兼容一些软件的正常运行。5年前装备的交互式电子白板已经老化,投影机的镜头已到更换时间,需要更新。

五、今后的工作思路

我校所有班级共享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促进我校各班均衡发展;培养适龄生平等、快捷、有效、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奠定他们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基础。尽快使我校教育信息化整体建设水平迈进全市前列,充分体现教育信息化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支撑与引领作用。

(一)加快“三通两平台”建设(三通:宽带网络班班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两平台: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基本建成网络、资源和服务全覆盖的我校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

(二)到2018年底,完成四项建设

一是我校按规定标准配备计算机教师,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标准开齐开足信息技术课;二是我校建成教师电子备课室、微课制作室、录播室,满足日常教育教学需求;三我校为每名教师提供电脑,为教师研修和日常备课提供方便;四

是到2018年我校建成自己独立的网站和数字化校园。

(三)加强信息化应用与管理

进一步促进信息技术与各个学科的深度融合;积极鼓励教师参与省、市、校三级教育资源库的开发与建设,形成相应的激励机制;提高学生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为学生主动学习和个性化发展提供有力的学习工具。

(四)网络安全与制度建设

及时建立网络管理制度,确保网络安全畅通;应用适当的软件,严防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有害信息。对师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提高他们对不良信息的判断和自觉抵制能力。学校建立有利于加快信息化发展,提高师生信息素养的激励评估制度。

通过近一年的努力,学校的信息化推进又有了一个较高的层次,但是后续还有很多工作需要我们继续完善,信息化应用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不断的的渗透、提升,但我们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在教育局的指导下,学校的信息化推进将会越来越突出,对我校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转变必将越来越发挥有更大的作用。

第三篇:兴凯湖中学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014

兴凯湖中学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

2013-2014学第二学期

本学期工作已结束,在本学期里,学校信息化工作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支持下,结合我校的实际,把信息化建设作为学校工作中的重要部分,规范了信息化建设工程,坚持以课带训,培养教师信息技术水平,注重课堂教学实效,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深入开展,切实提高学校管理、课堂教学等方面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具体工作汇报如下:

一、信息化建设基本情况

学校现有多媒体设备8套:其中有带幕布的有2台,计算机教室一间(可供50名学生上机操作);每个办公室1台办公用电脑,激光打印机2台,笔记本电脑4台,办公、学习实现了网络化,大大提高了教师们的办公效率和教学水平。学校的每一台电脑都能上网,还建立了学校内部的QQ群,实现了学校内资源共享,提高了教师们的信息交流。最大化地提高了网络的作用。

二、工作情况

1、加强组织领导,促进学校教育信息化规范管理制度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建立各种制度,明确人员职责。重视管理,树立服务第一,由教务处负责教育信息化专人领导工作,抓好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开足信息课。

2、开展教师培训,着力提高教师教育信息化素养

(1)重点加强班班通设备培训。一是开学初作好培训计划,做有计划安排,利用全体教师业务学习时间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重点务实,学习电子白板的使用。二是做好个性化辅导,管理员做好对教师们提出的问题,进行现场解决,提高教师运用电子白板的能力;三是做好信息反馈工作,每班都发有信息反馈记录表,管理员每周进行一次统计,并在下周进行培训指导。通过一学期的培训,教师们的电子白板的使用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2)加强对教师运用电子白板上课要求制度化,要求每一位教师室内的课使用电子白板的使用率过90%以上,并且管理一周进行一次累计,并将运用次数在下周开会时进行公布,提高教师运用电子白板的能力。(3)学校信息化管理员还进行收集了一些与教师有关的教育资源网和教师学习网,做成资料打印发在每一间办公室和在校内公用QQ群上,以方便教师查询资料和上网学习。

3、加强设备管理

一是加强设备的维护,对于基本的维护,由陈明金老师负责,对于不能维护的,及时上报售后,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班班通设备由班主任老师负责管理,出现问题不能使用上报管理员,由管理员负责进行维护维修;教师办公用机由教师自己管理,多媒体教室和计算机教室由信息化管理员管理,实验室专用多媒体设备由实验员管理,要求做到设备无灰尘、工作正常化。

二是建立健全信息设备使用制度、赔偿制度、网络安全制度等,做到有制度可依,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本期没有出现人为损坏设备的现象,各设备运行正常。

4、加强信息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1)建立学校教育资源库,加强教师运用现代教育设备的能力。开学初,要求每位教师在所上班级中建立自己学科的文件,把本学期所使用的课程资料存放于文件夹中,如:教师的课件、课堂教学视频、教师电子备课收集与管理,建立学校自己的资源。让利用信息技术为教与学服务。教师能够利用电脑进行备课,根据教学实际上网查寻资料、制作课件等。

(2)开立开足信息课,学校从三年级到六年级都开设了信息技术课,学生每周能够上1节信息技术课,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电脑知识。

(3)注重兴趣培养,努力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学生兴趣班要围绕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来设置,每一个学生必须有一个自己的特长方向,打字、画画…等等。根据这样的要求,信息技术老师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上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另一方面在课外兴趣班、下午开放时间等注重学生兴趣培养,积极辅导学生,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比赛。

三、面临的问题

当然,我校的信息化建设工作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如:学校的微机室虽然能够满足学生上机需求,但由于我们的教师专业水平不够,教给学生的知识不多,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得不到较大的提高;专业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不强;教师们使用班班通的水平不高;学校网站更新频率不够。学校班级内容不全面和无 教研组主页,无学科专题网站,学生在比赛中获得的奖项较少,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和参与网络学习意识还需要进一步培养等。

四、今后发展思路与措施。

一是加强对学校管理员的培训,提高对信息化设备的管理能力。二是加强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水平。三是软件建设方面,加强学校教学资源管理库(教案库、试题库等)的进一步建设和完善,有效地发挥优质资源作用,资源共享,促进教育教学的提高。总之,我们要不断捕捉新的机遇和发展空间,继续加大投入、注重教师培训、不断创建和利用各种资源优势,加大各学科的整合力度,让信息化设备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兴凯湖中学 2014、1

兴凯湖中学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

2013-2014学第二学期

兴凯湖中学

第四篇:湘水中学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

探索中谋发展,应用中求创新

------湘水镇初级中学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

根据县电教中心南电教发[2012]4号《关于开展全县教育信息化调研工作的通知》精神和要求,对我校教育信息化工作情况进行了认真调查统计,现汇报如下:

一、发展现状

我校现有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34人,网络环境下可用计算机8台,在校学生与学生网络环境下可用计算机的比(生机比)为33.8。我校共有教职工29人,教师在网络环境下可用计算机15台。我校有网络多媒体教室1个,使用统一规定的教材进行信息技术教学。具有了本校的教学资源库。多年来,积累了大量的录像带、录音带、电子图书、VCD、DVD、课件等多种媒体教学资源,所有班级都建成了“电视机+计算机”形式的班班通,逐渐形成了“探索中谋发展,应用中求创新”的信息化发展特色。

(一)建立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保障机制。

一是成立专门组织机构。建立以校长为总负责,分管校长、教导主任、电教组长为运作负责人,以学校网管、计算机教师为技术支撑,学科骨干教师为应用核心的运行机制,保障各项应用的顺利开展。

二是建章立制,规范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开展。建立健全与学校信息化建设相关的各项管理规定和制度,明确责任,落实分工,保障信息化建设的有序推进。

(二)狠抓教育信息化队伍建设

一是培训、应用与考核结合。采取暑期集中培训和年级组分散培训的办法,由电教组组织,教导处考核,过程和结果纳入教师绩效考核。二是培训内容紧跟时代,培训措施落实,效果好。2012年暑期我校对全体教师进行了电子学籍使用、资源平台使用、校园数字图书使用培训,以及利用现代教育手段进行了新课标培训。

(三)硬件改造与软件发展同步。

为了加强教育信息化硬软件建设,学校挤出一定的办公经费,采

1取逐年添置的方式,加强硬软件建设。先后建成了校园广播系统、安全监控系统、会议系统,添置了速印机、打印复印机、照相机、摄像机等办公设备,配齐了学校各处室电脑20多台,建成了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接收系统,进行了教育资源远程接收系统的升级改造。

2011年4月,江苏的爱心人士夏丹女士通过网络了解到我校的情况后,拨付专款6.5万元,学校自筹资金5万元,用于信息化建设四方面的硬件改造:

一是基础教育专网建设,拉通了中国电信10兆光纤;二是在校园广播系统的基础上,建成了校园视频会议系统;三是借助校园视频会议系统,将远程接收卫星直播改造成班级直接接收、观看;四是建成八个部室三种规格的“班班通”:A、50寸液晶电视+笔记本电脑+实物投影仪;B、50寸液晶电视+笔记本电脑;C、硬盘播放器+数字投影+笔记本电脑。

2012年5月建成了校园数字图书馆,通过校园局域网能进行远程访问,方便了师生的课外阅读。

(四)突出四个运用,实现六个转变,服务教育教学

四个运用是:

一是学校各处室、各班级都能实现网络资源、校内自建资源的共享,信息的及时交流,安保系统、学籍管理系统、成绩分析系统、工资系统、校建系统等软件得到有效利用,实现了办公自动化。

二是建立了校园QQ平台、学校网页、校长主页,资源库、远程卫星资源不断充实,通过校园信息资源应用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三是立足信息化课题研究。坚持以课题带动学校的建设,以课题促进教师的成长,实现现代教育手段与课程的有机整合。2012年7月。我校申报了汉中市“十二五”科研课题《班班通促进农村初中薄弱学校提高教育质量的研究》,2012年10月结合我校实际重新申报了《信息化环境下语文课外活动载体创新研究》课题。

四是加强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实现现代教育手段“走进课堂、服务教学、面向学生”,改进课堂教学手段。

六个转变是:

一是丰富了课堂教学。学校要求教师使用现代教育设备进行教

学,并通过考核纳入教师绩效考核强制推广使用。

二是改进了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师灵活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充了课堂知识容量,化抽象为直观,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是促进了教研教改水平的提高。2011年,我校组织11名教师参加了“国培”和现代教育技能培训,组织教师观看《教师课堂教学技能培训》系列光盘,通过研讨、实践,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促进教研教改。王毅的《文字处理基础单元小结》参加全国义务教育段信息技术优质课展评,获得陕西省三等奖,课件《原子的内部奥秘》在陕西省第四届优秀教学设计交流评选活动中荣获二等奖,2011年6名教师的课件和设计获县电教中心奖励,2012年8月,彭坤林的《科学技术大发展》获得教育部“第三届全国互联网环境下的教学搜索”教学设计大赛全国三等奖。

在校内、县内的公开教学、赛教活动中,全体教师都能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合理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2011年11月,我校1名教师在全县初中历史赛教中获得县级一等奖,2名教师在汉中市阳光师训活动中进行了示范教学。

四是德育教育活动手段现代化。开学初组织学生收看《开学第一课》,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组织学生观看《弟子规》视频,参加经典吟诵活动和网上知识竞赛,每学期为学生播放2次电影,使学生受到直观的思想教育;南郑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网站已有40名学生注册会员,上传了优秀学生习作。2012年7月“校讯通”杯电脑制作活动大赛中董菲菲同学的电脑动画作品《奋进中的湘水中学》获得汉中市三等奖。2012年9月我校组织了七八年级学生参加了网上科普知识竞赛。

五是党员活动形式多样化。建党周年座谈、国庆周年座谈、重要时政精神的学习等,通过PPT展示、视频播放和接收党员干部远程教育资源取得了更加直观的效果。

六是素质教育活动形式的多样化。校刊《船》已经刊载10期,校园广播学生主持、内容丰富、每天定期广播,成为我校校园文化的亮点。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设备陈旧老化。2006年上级配备的学生机均为NC机,无法进行网络及教学使用。根据发展规划,需要建设一个满足60名学生上课的拥有30台电脑的网络教室,以实现“一室多用、一机多用”(网络教室上课学生用,电子备课室课后教师用,绿色网吧节假日学生免费用)。

(二)启动课题研究计划,解决在普及使用“班班通”中存在的问题。如使用适时、适度,手段的选择,如何与传统教学手段配合,不同学科教学模式的应用等。

(三)学校门户网站没有完成建设。原先的校园网站由于使用期限已到,现已无法使用,新的网站正在建设之中。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强投入。要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参与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加大力度,增加投入是搞好教育信息化的物质保证。

(二)加大力度提高教育信息化认识水平和管理水平。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提高人们对教育信息化的高度认识,教育工作者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

(三)加大管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学校领导对教育信息化的重视,认真学习落实中央国务院的指示精神,落实省关于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加强各级学校信息化的建设和管理。根据上级要求制定各项措施积极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制定严格的标准来统一规范教育信息化行为,要加大规范管理,检查评比的力度。

(四)建立完善的评价系统,成立学校信息化教育评价小组。统一标准,规范管理,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程度和信息化发展水平作为重要指标纳入教师综合考评之中,以评促建。

四、下一步发展目标

(一)加强教师的信息应用技术的培训。只有全体教师拥有了驾驭信息技术的能力,才能让信息技术更高的辅助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二)加强信息教育投入,目前我校教师机,配置较低。学生机为NC机,设备落后,无法用于网络教学,多媒体教室形同虚设,加

强设备的投入,是信息教育的保证。

(三)加强资源建设,整合教育资源,实现资源共享。要合理配置资源,最大限度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加快信息技术与各类课程的整合,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多媒体教学进入课堂,引进工具型、平台型、资料型和素材型的教育教学软件,充实丰富我校教育资源。

(四)进一步发挥信息化优势,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我们即将利用现有设备,筹建校园电视台。

五、意见及建议

建议上级主管部门能重视山区薄弱学校的信息化教学设备的资金投入,2006年配备的NC机设备已不能适应现代的信息技术课程的要求,信息技术课不能很好的开展,多媒体电子教室呈现瘫痪状态,无法使用。

南郑县湘水镇初级中学

二〇一二年十一月四日

第五篇:平顶山市第四十一中学

平顶山市第四十一中学 读书活动方案及考核细则

一、指导思想

书籍是人类的朋友,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结合我校实施的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要求,倡导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和业务水平,努力营造书香校园,在校园内扎实开展教师读书活动。为使读书活动开展得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特制定此活动方案。

二、读书活动目标

让我们的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提高理论素养和教育能力,养成每日读书的好习惯,有充满智慧的大脑,有优雅的举止和谈吐,充满书香,充满气质,充满智慧,用最静心的阅读,来填充比天空更广阔的心灵。创建学习型组织,营造书香校园,争做学习教师,提升教师素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1、在读书活动中,实现教师有效积累,补充教育理论知识,改善自身知识结构;提升教师理论和实践水平,将读书所得运用于实践,推进课程改革进程,有效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全面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促进学校教育的不断发展。

2、在读书活动中,创设良好的学习研究氛围,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和思考习惯。

3、在读书活动中,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形成积极进取、努力学习的氛围,积极建构学习型组织。使教师朝着 “有哲学的头脑,有学者的风范,有精湛的教艺、有愉悦的心境”这一目标不断迈进。

三、读书活动具体安排

1、加强继续教育,鼓励教师参加学历教育,提高文化层次,坚持参加各种培训活动,尤其是校本培训,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种活动,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每周备课活动,教导处、教科室负责组织教师进行业务学习。

2、充分利用图书室现有藏书,鼓励教师阅读中、外名著,丰富自身的文学基奠。每位教师每学期订阅一份教育刊物或教育图书,阅读时要在书中适当圈画批注。每位教师精读一至两本教育专著,做好个人读书笔记。

3、学校为全体教师配备一本读书笔记,把自己阅读过程中某些印象深刻或深受启发的语段摘录下来,并且针对有关的内容联系自己的生活、工作实际把有关的感受记录下来。

每人读书笔记每学期不少于3000字。学期结束前每位教师写一篇读书心得(不少于800字)。每学期撰写一篇教育教学论文或随笔(不少于1000字)。

4、每位教师每两周至少进阅览室一次,阅读一小时,并做好登记、摘记。

5、每月通过教育教学工作考核定期检查教师读书笔记,教师每月上交教育案例一篇。期末教师根据考核要求上交教育随笔、读书笔记、优秀案例、优秀论文。

6、六月份开展读书交流活动。要求每位教师在读书的同时,写下读书心得,利用读书交流活动,互相切磋,实现资源共享。借助教师博客,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读书交流活动,在各自的博客上发布读书心得交流、好书推荐、教育思想碰撞等活动,促进教师间的相互交流与学习。

7、举行读书笔记展,评选出优秀的、有价值的读书笔记,作为教师们学习的样本。根据各备课组、教师个人读书情况开展评选读书先进个人、先进备课组。

四、参加人员:全校所有在职教师

五、读书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 马新峰 杨萍

副组长: 沈玉兰 王会岗 黄春祥 闫长军 孟百约 成 员: 全体中层及各科备课组长

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1210室,电话:7695737

六、保障措施

1、组织机构保障。建立以校长、书记为组长的读书活动领导小组,由教科室、教导处具体负责读书活动的实施,以备课组为载体进行校本研修读书活动。从上至下层层管理,责任到位,分工合作,建立制度,按时检查,定期评比,保证读书活动有效有序地开展。

2、管理制度保障。建立相应的活动细则,进一步完善检查制度,使教师读书活动的实施和管理走向规范化。

3、评价激励制度。表彰奖励先进,优秀教师作品展示。

4、资金保障。加大资金投入,保障校本研修读书活动所需资金的开支。

平顶山市第四十一中学

附:

平顶山市第四十一中学读书活动考核细则

一、读书要求

1、每人每学期做读书笔记3000字左右。

2、在每月一次的教师读书交流会上充分展示自己的读书学习心得。

3、各位教师按学校读书要求,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根据学习的进度,认真撰写心得、体会。

4、撰写读书笔记,要字迹清晰,内容充实,紧扣科学发展主题,符合自己思想实际,不能敷衍了事。

5、学校定期组织读书笔记的抽查和评定,对撰写读书笔记态度认真、质量较好的教师,进行通报表扬,对撰写质量差,书写潦草,态度敷衍的教师,给予通报批评。

6、读书笔记的撰写情况,作为对各位教师进行绩效考评情况的重要参考。

二、读书违规事项

1、迟到、早退、无顾缺席。

2、阅览室或交流会上忘记关闭手机铃声。

3、长时间离开阅览室。

4、聊天并影响其他教师学习。

三、检查方式

1、教科室不定期检查读书情况。

2、校长室每月对读书情况进行抽查。

3、每次检查对违规情况由教务处进行登记,每星期公布一次。

平顶山市第四十一中学教科室

下载福州第四十中学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福州第四十中学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北京市第四十一中学

    北京市第四十一中学 学校地处西城区的中心地带,位于西四北二条(原名帅府胡同),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南邻‘历代帝王庙',西望千年白塔,绿树掩映中的校舍在蓝天白云和鲜艳的人......

    福州时代中学

    福州时代中学 2011年初中秋季招生说明 福州时代中学坐落于仓山区程埔路172号(原福建师大生命科学学院校址,与福建师大附中毗邻),是1994年由福建师大附中创办的一所民办中学,现由......

    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

    **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 本年度,学校信息化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关于学校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有关精神,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投资效益,坚持从实际出发,注重课堂教学实......

    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

    平昌县粉壁小学 教育信息化项目 工作总结平昌县粉壁小学 教育信息化项目 工作总结 在教育部的亲切关怀下,在中央、省、市、县各级电教馆的帮助下,自2005年12月,农村现代教育......

    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

    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丰县黄楼初级中学近年来,我们围绕学校“站在新起点,实现新跨越”的总体思路,本着信息技术“为学校管理服务、为教师专业发展服务、为学生个性发展服务”的......

    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最终定稿)

    仁怀市中枢二小 2015年春季学期电教处工作总结 火热的夏季来临,又到了一个学期期末。本学期工作,有喜有忧,有笑有泪,但总的发展趋势还是很好的,现总结如下。 一、本期于3月1日开......

    教育信息化年终工作总结[大全]

    14年教育信息化年终工作总结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14年教育信息化年终工作总结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年我市提出“三网三进两会两服务”教育信息化工作思路(即建......

    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

    福鼎十七中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 我校深入贯彻落实省、市教育管理部门关于教育信息化相关文件精神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成立信息化领导小组,健全信息化管理制度,制定信息化推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