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洋中学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工作情况汇报5篇

时间:2019-05-12 15:25: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盖洋中学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工作情况汇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盖洋中学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第一篇:盖洋中学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盖洋中学教学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工作情况汇报

一、学校基本情况

我校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初级中学,现有6个教学班,学生146人,其中寄宿生90人,在岗教师41人,校园占地面积21968.8平方米(33亩),另有30亩学生实践基地(22亩林地和8亩农田),校舍面积8534平方米,运动场地6034平方米。学校依山傍水而建,校内植被覆盖率高,空气清新,校园及周边环境宁静祥和,是理想的办学场所。

二、信息化硬件环境

学校网络环境和信息化设备较为齐全。城域网接入带宽为15M,校园网带宽100M,其中教学区主干网为光纤,无线网络覆盖整个办公区,班班通电子白板和平板设备覆盖所有教室,部分功能教室安装了多媒体教学设备,每位老师人手配备一台备课电脑,中层处室以上和部分行政管理人员配备了笔记本电脑,计算机教室教学用机40台,全部为2013年后采购,除此之外,学校还建有覆盖全校的安防监控系统、校园广播系统和听力系统等。先进的信息化设施设备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管理措施

在制度管理方面,学校对于信息化设备的使用从制度措施方面严格要求,所有设备及时进行登记、纳入学校固定资产台账。制定了《盖洋中学“班班通”设备使用和管理制度》,对设备的管理使用、维护维修、处罚赔偿等均做了具体细致规定。在网络管理方面,校园网以楼层为区块划分网络,对校内所有上网终端实行固定IP和网卡地址认证管理,结合智能交换机和硬件防火墙,有效控制了网络病毒和恶意网络攻击行为。在设备管理方面,针对地处乡镇维护不便的实际,立足本校,从本校专任教师中选出信息技术专业能力较强的两位教师分别负责教学区、办公区的设施设备和网络管理,给予一定工作量的额外奖励,在年终绩效分配中体现。目前小型故障能做到自行排除解决,确保网络和设施设备运转正常。在细节管理方面,为每位课任教师购置了电脑防尘罩、耳麦、无线鼠标等,要求每位教师爱护各自备课和办公电脑,定期杀毒,按时打扫卫生,出现故障及时申报处理。

四、培训和应用

1.“班班通”应用。2014年前,学校还使用较为老旧的投影设备进行教学,2014年底,在新安装“班班通”交互式平板设备后,在设备中标公司的协助下,学校对全体课任教师进行班班通交互式平板设备操作和“鸿合”软件使用技巧的使用和提高两次培训,2015年上半年组织开展了电子交互式平板应用“人人过关”测试,要求所有课任教师均能较熟练使用电子白板。2014年下半年,学校还依托本校师资力量,组织进行了课件制作和应用和OFFICE2007办公软件应用等提升培训,通过这些培训活动的开展,较大幅度提高了学校 2 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有力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为保证设备使用率,从2015年上半年起,学校规定校级以上公开课必须使用平板设备,且带有交互式应用环节。经过一年多的培训和使用,目前全校90%以上课任教师能够熟练操作使用“班班通”交互式平板设备,日常使用率达80%以上。

2.微课建设。为积极探索使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2015年,我校按照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和部署,要求教师以教育部颁布的《教师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为基本内容依据,自选内容,设计课程、精心备课,充分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及现有设备,录制成时长在5-8分钟左右的微视频,尽量做到“小而精”,具备独立性、完整性和示范性。微课制作和应用从校班子开展抓起,2015年上半年,通过培训,班子成员全部掌握微课知识和基本制作技巧,随后进行全员普及,推广和普及微课制作知识,做到人人掌握微课制作能力。从2015年下半年起,学校在教学常规检查中增加了微课项目,要求课任教师每学期制作3节以上的微课,校级公开课还必须有微课应用环节。目前我校360云盘微课平台上已上传微课近100节,95%以上的教师参加了微课尝试。学校还按照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和部署,组织教师在福建基础教育资源应用平台上传课例,60%的教师参加了“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

3.办公信息化。学校在教育教学、后勤、信息、通讯方面,均采用了相关专业软件(如通达OA办公软件、中国专业图书馆网、微信公众平台、中国电信福建教育统一平台、3 考试酷、问卷星等),从而实现了学校信息处理、日常办公的数字化、信息化;由于我校是小型农村学校,受资金和条件所限,未架设校内服务器,但我们因地制宜开设了学校360云盘学校空间,从另一种途径实现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

五、成果

经过近年来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全体教师更加明确了信息技术运用的重要性,提高了教师信息素养,绝大多数教师都实现电子备课,能够熟练完成电子文档编辑、网页浏览、网络资源检索和下载,能制作符合实际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和微课,能熟练使用多媒体设备。对信息技术运用做到“想、能、会、乐”,想用――意识的提高,能用――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会用――熟练利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乐用——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为新课改提供有利保障。

在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学校也着力培养一支服务于信息化、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且业务精湛的骨干团队,起到了引领带动作用:李金炳教师带领一批教师积极参加省课件制作比赛,屡获省一、二等奖的好名次;廖承德老师潜心研究硬件维护技术,能自主安装监控设备、多媒体设备、架设网络,邱德军老师认真钻研信息化专业知识,在办公自动化、交互式平板应用方面有较强的能力,多次承担信息化校本培训任务等。

六、存在问题和今后发展方向

我校在信息技术学科整合、校园信息化建设方面,做了 4 许多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对提高教师素养、提升课堂教学效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学校进一步发展与提升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校教学信息化建设与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硬件设施、软件环境,还是教师能力,我们与先进学校有着较大差距。在努力缩小差距的同时,我们也明确今后的发展方向:

一是进一步加强教师的教育现代化意识,目前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理念还没有广泛建立,把握学科教学的特点,合理运用计算机的多媒体技术,突破知识的重点和难点,深入探究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模式是今后学校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发展方向。

二是教育信息化给学生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教学模式,但目前我们的教学模式还是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学生通过信息化自主学习还处于空白阶段。如何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资源平台,引导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自主学习,帮助学生合理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去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为学生的自主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基。这是教育教学信息化应用的另一个发展重点。

二0一六年三月二十五日

第二篇: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汇报材料DOC

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连珠山镇中心学校是一所农村乡镇中心学校,学校附设一所中心幼儿园。小学部现有11个教学班,学生443名,在岗教职工58人,教师平均年龄47岁。2008年,学校申报国家农远工程模式二项目,建计算机教室一间,学生用机30台,教师机一台,服务器一台;建多媒体教室一间,装有投影设备一套;建卫星接收教室一间,卫星接收设备一套,计算机一台,接收机一台,电视机两台。2012年,接受省标准化学校验收,配备“班班通”设备12套,包括计算机12台,实物投影仪12台,电子白板12块,投影12台;音乐教室安装液晶书写屏一台,计算机一台,数码摄像机2台。2011年6月,省标准化幼儿园落成,配备计算机9台,投影仪一台,电视机6台。2013年6月,市教育局为各校计算机进行设备更新,我校更新学生机40台,教师一台。目前,全校共有学生用机40台,教师用机20台.师生用机全部连接外网。(上网方式ADSL宽带上网,带宽3M)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普及和推广,学校的管理层次逐步接收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洗礼。现将学校信息化建设工作汇报如下:

一、转变思想观念,建制培训应用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保证

学校按照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要求全体教师要应用新的教育方法和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为了使教育信息化工作在我校顺利开展,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以分管副校长为副组长、以信息技术管理员为纽带的现代教育技术领导小组。从思想上统一认识,使大家认识到培养一支教育观念新、信息技术过硬的师资队伍,是推进教育信息化学校不可缺少的因素。

1、制定规章制度,为信息工作护航

制度建设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为此,我校进一步完善了《计算机教室管理使用制度》、《多媒体教室管理使用制度》、《卫星资源接收使用制度》、《现代信息技术学习管理制度》等,拟定了《班班通设备使用管理制度》、《电子设备维护维修制度》、《多媒体设备使用奖励制度》等。通过制度要求教师们来学习并掌握现代教育技术;通过制度来激发教师运用现代信息化教育技术的兴趣和积极性;通过制度来实现学校的信息化管理功能。由于实行了制度管理,教师们乐于应用信息化的教学手段来开展工作,从原来的被动使用变为主动应用;由于严格了制度管理,各项工作主动积极进展,确保了学校信息化工作始终处于良好状态。

2、加强技术培训,促能力素养提升

教师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主导力量,建设一支适应教育信息化需要的师资队伍,是推进教育信息化、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自2009年末学校建成计算机教室开始,学校便拟定了教师计算机培训计划,利用大约一年半的时间,对教师进修了WORD文档操作培训、幻灯片制作培训、电子表格的应用培训、图片处理等内容培训,教师全员参加,各有收获。学校通过开展计算机理论答题、制作电子小报、课件制作等竞赛,激发教师学习热情与学习兴趣。在做好全体教师通识培训的基础上,我校还注重信息技术骨干教师的培训,多次组织信息技术专兼职教师及相关学科骨干教师参加各级培训,学习人员均取得培训合格证书。如吴广宇老师多次参加省、地组织的计算机培训学习,重点学习了视频剪辑、会声会影视频剪辑软件、省组织的电子白板功能使用培训;王文武老师多次参加鸡西市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培训,在鸡西市计算机培训中获得优秀学员,在课件制作竞赛中获得一等奖。姜淼老师参加省美术学科电子白板使用培训,获得培训证书。通过不同层次的培训,使骨干教师不仅成为学科教学的骨干,还成为学校信息化环境构建、学科整合的骨干,全面带动并推进了学校信息化建设。全校教师的信息技术综合素养得到不断提高。信息技术的运用已经成为教师们工作中的自觉行为并已成为教师展现自身素质的载体。

3、设备资源应用,展信息活动风采

(1)学校在没有安装电子白板设备前,始终要求教师每学期每人要使用网络资源在多媒体教室授课两节,并号召全体教师主动参与听课、评课活动,力求达到资源共享。

(2)连续几年组织教师参加“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优秀教案评选活动”,教师每次参赛都能积极参加,共上传教案五十余篇。

(3)要求45岁以下教师注册为百度会员,经常进入百度文库中查阅资料、上传文本教案。

(4)结合上级工会活动要求,组织教师开展课件制作竞赛,通过评选,王文武、李斌两位教师获得市优秀课件制作教师。(5)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网络答题、网络投票活动。如网络安全知识竞赛答卷、群众满意学校网络投票活动等。

(6)组建计算机兴趣活动小组。在三至五年级学生中挑选20名学生,每周五下午集中学习幻灯片制作教程,目的是协助教师做课件,为课堂教学服务。

(7)鼓励个别有计算机功底的教师参加uc在线论坛活动,零距离与学科优秀教师、专家们互动交流,提高自己的能力素养。

(8)学校要求45岁以下教师积极参加密山市教育网在线论坛活动,积极发帖、跟帖,与同市同学科教师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9)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群组交流活动,如语文、数学学科教师申请加入鲲鹏语文、数学工作室,与群中教师进行学科研讨;学校相关领导加入市进修学校、市教育局相关群组中,使得工作安排、通知更便捷、相互交流更方便。

二、加大硬件投入,科学有效管理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保障 1、2008年农远工程投入所有设备在工作中使用率达到了100%。由于信息设备管理员工作认真负责,及时对计算机进行维护维修,保证了计算机的完好率,至今无一台丢失,无一台损坏,设备都在继续使用中。学校每周按时接收卫星资源,并将存储的资源刻录成光盘(已刻录光盘几百片),供教师教学中使用,并将下载资源、接收资源、教师自制课件等材料作为学校信息资源库内容存放,供教师教学中参考。2、2012年学校迎接省标准化学校验收,上级配备“班班通”设备12套,于2013年4月1日安装使用。4月2日,由王文武教师对全校教师进行使用初步培训,4月3日,正直学校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很多教师大胆尝试使用新设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校制定了设备使用管理制度、设备维修制度、设备使用培训制度等,并为设备做了防尘罩,各位班主任能精心管理,积极使用,真正让新设备服务于教师教学。3、2013年6月,学校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帮助下,更新学生用机40台,教师用机一台。学校调整了各办公室设备,保障了学生上课需求、教师使用需求。

三、强化软件使用,服务教学实践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关键

1、挖掘资源、储备资源,建立学校电子资源库。2013年3月开学,刘伟新校长提出了学校资源库建设的构想,制定了教师资源上传奖励方案,要求教师按照自制课件、改编课件、下载课件将资源上传到学校资源库,将自己设计的教学案例上传到资源库,学校按照奖励方案进行评比奖励。另外,信息管理员将下载的资源、接收到的资源分学科上传到资源库中,并将几年来学校存储的电子资源统一上传至资源库中,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2、开设计算机课。我校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在三至五年级开设了计算机课,征订了计算机教材,配备计算机教师,安排课时并要求教师认真上好计算机课。

3、学校内网的应用。学校建立了校园网站,设置了教师领导权限,为各位教师均设立了个人文件夹和个人空间。学校各口计划、总结、通知及时上传至校园网中供教师工作中参考,教师平时需要上交的材料按时上传至规定的文件夹中,学校统一检查、打印,既丰富了校园网站,也方便了教师工作。

4、“班班通”设备使用。学校派出两名教师参加省级电子白板使用培训,校内进行了二级培训,效果很好。现不同年龄结构教师、不同技术水平教师均能正确使用、合理使用“班班通”设备。像王文武、李斌、赵德刚、王世权、霍英、姜淼、王龙梅等能力强的教师除正确使用课件外,能灵活使用白板书写、改写、圈画等功能,课堂运用灵活自如,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像薛玉梅、滕敏、吴永丽、孙桂琴、孙秀云、李冬梅、徐春夏等水平一般的教师能正确播放课件并穿插播放下载的视频等资料;年龄较大、计算机操作水平低、自己不能独立制作课件的教师课堂应用频率同样很高,如我校李长荣、梁英范、梁晓军、温志英、韩国云等教师年龄已超过五十岁,他们在上课前能根据自己所需上网查找相关课件、视频、图片等,根据课堂环节顺序编好序号,随着自己讲课顺序选择播放这些课件或图片,对于书中例题、课堂练习题他们能将内容写在纸上,通过正确使用实物投影仪来完成教学任务,也取得了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5、建立教师电子备课室。学校利用设备更新后剩余的计算机为教师建立了电子备课室,方便教师查阅资料,准备授课内容。

6、学前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和发展。2011年6月省标准化幼儿园落成,投入计算机9台,投影一套。各幼儿教室虽没有连接外网,但年轻教师们能在家上网将材料带到班级播放,能运用光盘为幼儿播放动画片、音乐,丰富幼儿活动,开启幼儿智力。

四、学校师生变化,彰显信息化学校特色

1、教师教育观念有了提升,信息化设备使用已经成为教师每天必修的功课必做的事情。

2、师生信息技术操作水平都有很大进步,涌现出许多先进教师和学生。如王文武教师,经常承担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学习培训任务,经常帮助各班教师、各科室教师处理操作中的疑难问题,经常协助网络管理员对学校的电子设备进行维护维修。结合期末考试质量分析工作,王文武老师为全校教师设计出自动生成的电子表格,只要输入学生成绩,各分数段人数、得分率、失分率、及格率、优秀率、总分、平均分所有数据自动生成,给教师工作带来了方便。五年三班王雨欣同学喜爱计算机学习,他的上机操作水平比其他同学强很多,在六月份的各班学生信息录入校对中,他协助班主任完成本班工作外,还自己承担了其他三个班的学生信息录入工作,并且独立修改在信息校对中发现的问题,得到了老师的赞许。平时学习中,王雨欣同学负责班级校训通平台学校通知、班级通知的发送工作,每天协助语文、数学、英语教师在校讯通平台上发作业,是老师工作的得力助手。这名同学正在学习幻灯片的制作,现在简单的课件基本上能独立完成,输入文本、插入声音、视频、图片等文件都可以操作,并能设置动画放映方式,但在课件制作上还缺少独立构思和设计能力。另外,我校三至五年级每班都有一至两名同学平常利用电脑帮助教师在校训通平台上发送作业和通知,也能帮助老师打印文本材料,深受老师和同学喜爱。

3、注重网络研修,促进专业发展

2009年9月,教师们开始走进网络研修这个平台,并逐渐认可这个学习的平台。历时三个春秋,“依托网络研修拓宽校本研训之路”作为校本研训的一条新举措已日趋走向成熟。

(1)为了教师能更好的提高研修质量,学校特别注重教师学习与培训工作。首先注重校内培训工作,组织教师学习了有关网络、远程学习方面的理论知识,学习了WORD文档的使用、幻灯片的制作、电子表格的应用等知识,为教师上机操作提供了保障。第二,由校长定期对教师进行辅导。刘校长作为鸡西教育研修网版块管理员,有权限查阅各位教师网络活动情况,每周进行一次记载,根据教师研修现状及时总结优秀之处并及时纠正偏差。通过学习与培训,实现了校本研训与网络研修的和谐统一。

(2)学校采取强制参与与自主参与相结合的方式,要求新教师和45岁以下教师必须参加网络研修学习,45岁以上教师自愿参加。同时,学校制定了网络学习、培训、教研、管理等相关制度及《教师网络研修工作考评细则》。《教师网络研修工作考评细则》规定了教师十项必修作业的内容和数量。学校还制定了《网络教室开放管理制度》、《校园网开放管理制度》等多个保障网络研修工作正常开展的规章制度。强制性的管理规定只是网络研修工作走上正轨的助推器,如今,教师们沉迷于网络研修中,已不再为了完成任务而研修,网络研修已成为教师的自主学习行为。

(3)2011年11月30日,连珠山镇中心学校作为子课题实验单位申请加入《黑龙江省中小学网络教研现状及对策研究》课题实验,并结合学校实际,确立了子课题《关于网络研修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学校制定了详细的开题报告、确定了实验方案、拟定了课题实验计划,为实验的顺利实施做好了铺垫。为了更好地实施课题实验,学校还制定了《课题实验工作制度》、《课题日常管理制度》、《课题研究档案管理制度》等。这些制度的制定,大大加快了我校进行网络科研实验的进程,规范实验教师们的实验行为。

(4)取得的成绩:

从学校整体看,2010年、2012年学校分别被评为首届、第二届“省基础教育网络教研先进集体"。在省第二届网络研修工作表彰大会上,刘伟新作了题为《依托网络研修优化农村学校校本研训之路》的汇报,受到与会领导及同仁的好评。

从教师看:

1、广大教师的认识逐步提高了,由原来的不愿意参加到主动参加,由原来的少数人参加变成了现在的多数人参加,由当初完成学校的任务,变成了自己的一个乐趣,教师们教育研修观念大有转变。

2、学校已有80%的会员教师参与研修活动,有近50%的教师积极踊跃表现突出,走在研修网会员的前列。其中,姜淼、刘伟新、徐春霞、被评为省基础教育网络研修先进个人,狄跃凤、孙秀云、孙桂琴、张桂凤等教师被评为鸡西市网络研修先进个人。这个研修团队中,新上岗教师关秋雨、刘晓霞、李秀坤、董彦秋刚参加工作不足两年,但在线时间多的达近几百个小时,少的也有几十个小时。年龄较大的教师狄跃凤、梁晓军已过50周岁,但网络研修学习却乐此不疲,在线时长达400多个小时,让领导、教师为之感动。在研修过程中,教师们撰写的研修叙事有十五篇获得省级一、二等奖。

五、在学校信息化建设推进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1、学校生源少,教育经费有限,电子设备增多,电费急速上涨,给学校经济带来压力。学校信息技术装备推广应用前,每年电费大约4200.00元(2006年,电费是0.74元),平均每月350.00元左右;2009年9月以前每月平均650.00元,九月后计算机教室全面开放,月平均1100.00元左右,全年电费在7300.00元;2011年新增15台电脑及部分现代化办公设备,现在平均月用电费2200.00元,年用电费26000.00元左右;如果把今年更新的设备和旧设备同时使用,包括电视、监控等,按每天6小时计算,预计一天就会发生电费75.00元,未来每年新增电费10000.00元。

2、由于学校经费不足,外网申请宽带2M,年服务费1750.00元,后经反复做工作,降为1350.00元。学校学生用机、教师用机同时上网时,因流量低网速非常慢,在网络中查阅资料或完成其他的工作很难。

3、耗材消费、设备维修给学校带来了很大的经济压力。现每年耗材大约在两万元左右。

4、教师参与上级培训经费高,近两年每年大约培训费12000.00元左右。因学校经费有限,导致很多学习机会无法多人次参与,阻碍了多数教师专业成长。

5、由于农村教师水平不高信息技术能力有限,在制作课件整合开发资源方面受限,能否以国家、省、地进行区域统筹,把先进的技术和资源整合共享,既节省时间又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比如哈尔滨香滨小学的资源,是不是能全省共享)。

六、学校信息化建设今后发展的方向

1、根据教材建立学科教学资源库,实现教师校内教学资源共享。

2、实现办公自动化、力争达到无纸化办公。

3、利用班班通资源建立校园电视台和广播站。

4、创建省级信息化先进学校。

5、争取利用十年时间创建数字化校园,拥有自己的数字化教室或未来教室。

第三篇:宜川中学信息化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宜川中学校园信息化建设汇报材料

学校信息化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延安市宜川中学

陕西省宜川中学创建于1941年,位于宜川县城中心,滨临著名的黄河壶口瀑布,是宜川县唯一的高级中学。其前身为明末成立的“丹山书院”,至清朝嘉庆年间复修更名为“瑞泉书院”。2003年7月晋升为陕西省重点中学,2006年9月更名为陕西省标准化高中,2008年8月增设新校区。

学校占地面积75亩(校本部50亩,新校区25亩),建筑面积37658平方米,现有107个教学班(高中89个,初中18个),在校学生7406名(高中6154名,初中1252名)。有教职工446名。其中正高级教师1名,高级教师93名,一级教师119名,有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和全国优秀教师各1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名,省市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40名。目前,学校正在修建占地205亩的新宜中,配套修建教师公寓楼、丹山书院和山地公园等附属工程,迁建工程计划明年竣工,投入使用。

学校坚持“学校的一切为学生发展而存在”的办学理念,全面实施和推进以降低重心、低耗高效为特征的校本化管理,着力构建以“自主课堂”改革为核心的高效课堂和以“自主管理”改革为核心的生本德育,在全国首创“学生自主发展模式”,走出一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明校发展的创新之路。市委、市政府和教育局高度重视我校的建设和发展,不断加大投入,着力优化办学条件。尤其是在学校信息化基础建设方面,更是给予了资金和设备上的大力支持。先后累计投入经费861.2万元用于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我校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以教育理念创新为先导,以优质教育资源和信

共5页 第页

宜川中学校园信息化建设汇报材料

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为基础,以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为核心,明确了“推进基础设施配备建设,建立高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建设开放、动态、优质、丰富的教学资源,实现以信息化带动学校教育现代化”的工作目标,不断加强学校信息化建设工作,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支撑发展与引领创新的重要作用,使得我校的教育信息化工作成为深化教学改革和促进学校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和制高点。下面,我就学校信息化建设工作从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两个方面向各位领导作一简要汇报:

一、硬件环境建设

学校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工作,在办学过程中,我校科学规划,合理配置技术装备。

1.校园网络建设:投资133万元,不含网络信息年费(7.2万/年)。2010年8月改变2004年以来电话线上网模式,建立了校园网。全校办公室、教室接入电信50M共享光纤网络,全校共计723个信息点,2013年8月与电信协商升级网络带宽至100M,并对全校上网终端进行认证管理,每个办公室、教室、微机室都有网络接入节点,教师办公、学生学习实现了网络化、数字化。满足了教师电子备课需要,实现了资源共享。彻底解决了教师上网难和网络混乱无安全保障等问题。

2.计算机房建设:投资累计180万元。2013年5月和2014年7月分别将2002年和2008年配置的60座学生计算机教室升级改造,累计投资120余万元。生机比达到16:1,为学生信息课的开设提供了保障。

3.教室多媒体建设:投资累计342.2万元。2010年7月,建立校园网的同期,我校配备了86套多媒体,基本达到了每个教室1套,并接入网络宽带,实现了班班通。后期因办学规模扩大,多媒体逐步扩充至107套。2014年7月给

共5页 第页

宜川中学校园信息化建设汇报材料

初三年级配备了六套电子白板。校级、年级电教员对我校全体教师进行了培训,现均已能熟练运用于课堂教学。学校制定了使用管理制度,最大限度的管好、用好教室多媒体。

4.校园电视台建设:累计投资20余万元。拥有一套价值20多万元相对完整的专业摄像设备,专业级摄像机2台,专业录音设备1套,专业高清非编3套,背肩式斯坦尼康1套,摇臂1套等。

自2011年9月成立以来。逐步开设《最宜视角》、《老师 您好!》、《挥舞青春》、《校园内外》、《在路上》、《书韵宜中》、《名师课堂》、《特色班级》等专栏,节目质量越办越精,得到了师生及家长的肯定。《最宜视角》已制作7期,制作各类专题片100余部;曾在2014年协助延安市电视台“今日聚焦”栏目组拍摄制作了《让自主管理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专题片;所拍摄的专题片中,《让生命之花在这里绽放》、《快乐教育 乐享人生——感恩2012教师节》、《挑战极限 超越自我——宜川中学百里远足纪实》分别荣获延安市基础教育优秀教学成果网络和多媒体类2个一等奖和1个二等奖。

5.电教辅助设备配备:累计投资46万元。大型会议音箱一套、移动音箱一套,速印一体机3台、打印机37台、录音机65台、数码照相机1个、单反相机2个、数码摄像机4架、笔记本电脑8台,保证了日常办公的需要。另外还不断扩充和更新校园广播系统、红外线监控系统、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监控平台等,满足了学校信息化教学的需求。

6、设备购置补助(140万元):学校鼓励新入校教师购置电脑用于办公学习,每人每年学校补贴800元,人均累计补贴3200元(补贴时间四年),全校累计补贴140万元,师机比达到1:1,符合国家配备标准。

二、软件环境建设

共5页 第页

宜川中学校园信息化建设汇报材料

1、建成宜川中学官方网站。设有百年宜中、学生自主管理、学生自主学习及各类社团活动等子站。通过校园网进行校内通知、新闻发布、教研交流、重大事项公示等。网页布局合理,内容更新及时,点击率高,已成为我校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

2、建立了校内学案库、课件库、视频库、图片库等校内资源,将2010年以来校内资源进行了合理归类,方便了校内教师进行专业学术交流和优秀成果应用,为新聘教师在学习研究宜川中学教育内涵和经验提供了有利依据。

3、上好信息技术课程。我校共有计算机专业教师8名,学校按照课程设置要求,高一年级全部开设信息技术课,每班每周1节。在落实信息技术教材的同时,每个年级补充相应教学内容,增加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进行计算机应用技术培训。教师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主导力量,建设一支适应教育信息化需要的师资队伍,是推进教育信息化、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我们定期组织教师进行信息技术方面的培训,学校100%教师都能熟练操作计算机,都能从网上下载有关教学资料,运用软件制作幻灯片及运用多媒体开展辅助教学。通过不同层次培训,全校教师的信息技术综合素养得到不断得到提高。学校还组织信息技术教师参加校、县、市、省等培训。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每位教师每天提高工作、学习、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信息技术的运用,成为教师们工作中的自觉行为并早已成为展现教师自身素质和师表形象的重要载体。

5、开展计算机应用技术竞赛。充分发挥信息化设备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加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提升课堂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增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定期组织教师参加课件制作、多媒体应用公开课比赛等,将多媒体设备的使用情况作为对教师教学能力评价的重要要素,共5页 第页

宜川中学校园信息化建设汇报材料

使教师成为学校信息化教学环境构建、学科整合的骨干,全面带动并推进了学校信息化建设。

宜川中学在上级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在广大教职工的辛勤努力下,学校在推进教育信息化工程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但与上级的要求、形势的发展还有较大的距离。我们将借此次信息化管理机构标准化建设验收的机会,反思近年来校园信息化建设的成功与不足,认真听取各位领导的建议,扎实工作,努力开创我校信息化建设工作新局面,使宜中的校园信息化建设再上一个新台阶。

延安市宜川中学 二〇一四年十月十二日

第5

共5页

第四篇:中学教育信息化工作汇报

中学教育信息化建设及应用工作汇报

中学位于 街道中段,学校占地面积56635平方米,建筑面积21207平方米,现有教学班17个,在校学生762名,教职工67名,各种部室18个,互联网宽带接入速率60M,学校要为教师备课、办公配备足够的能接入网络的电脑,达到一人一机。学校现有微机室两个,学生用计算机100台(60台陈旧),学校在推动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不断探索实施信息化管理的有效策略,营造严谨、扎实、生动的校园文化,为学校、教师、学生的共同发展搭建了崭新的平台,下面就我校的教育信息化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建立学校信息化组织机构

1、成立了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

为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和管理工作,学校成立了信息化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全面负责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组员包括微机教师,理化生教师,信息技术老师等。期中网络管理员为,办公电脑与机房管理员为,各班级多媒体管理员为班主任,电教资料、器材管理员。各成员之间分工明确,又相互配合。

2、制定了可行的规划计划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学校制定了切合信息化建设的三年规划,每个学期都认真制定学期计划,提出了具体可行的目标、任务、措施和实施步骤,确保了信息技术工作顺利开展。

3、建立了完善的规章制度

多年来,学校逐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如《教师多媒体、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目标及奖励方案》《微机室管理人员职责》《微机室管理制度》《网络安全管理制度》《信息技术人员培训制度》《影视活动安全放映制度及安全预案》,有电子备课室、远程教育室等设备设施的管理和使用制度,管理员岗位

职责等,并制定了检查各项规章制度落实的相应措施。为使管理规范,学校将各项规章制度上墙。在此基础上,我们建立和完善了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管理和教育资源建设的机制,成立了教导主任任组长,教研组长为组员的检查评价小组,针对学校组织的教学反思评比、教学课件评优等活动和教育资源建设、使用与管理,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机制。

二、加强信息化设施和环境建设

学校投资购买了路由器、交换机、漏电保护器、稳压电源等设备,教学楼安装有避雷系统,保障了网络设备正常使用。计算机管理员随时检查维修设备,清扫教室卫生,保障了设备使用率,今年学校又增添了多媒体两套,现在实现了每个班都有多媒体,本学期学校的计算机教室以及每个教室的多媒体已经联网,便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学校管理数字化正在建设,用上了OA办公系统,图书管理系统实现了信息化,下一步将建设电子阅览室,让学生能够看到电子书籍。

校园网建设方面。学校电脑都设置有防火墙,防止垃圾信息及有害信息的传播,建有防病毒系统。成立了信息安全领导小组,采取有效网络安全防范技术措施,制定与网络安全相关的规章制度并实施。

定期开展网络安全教育。通过悬挂网络安全宣传横幅,开办网络安全宣传专栏,开展《网络安全知识普及有奖问答》,召开网络安全知识主题班会,提高学生网络安全意识,增强识别和应对网络危险的能力。通过发放网络安全宣传单,向同学家长发放,引起家长对网络安全的重视。

三、注重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与应用

1、丰富校级资源库,实现资源共享

我校建有校本网络课程资源,大多数教师都在国家基础教育资源服务平台注册,45人已在陕西省人人通平台注册,教师积极在网络平台上进行课件上传与下载,学校同时不断鼓励教师进行教学课件的开发和积累,各学科各年级之间进行了学习交流活动,教学设计电子文档成为教师备课上课的重要参考资源。

2、不断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要求信息技术老师深入挖掘应用教材,领会编者意图,创造性地运用信息

技术促进学生实现有效学习。因此80%以上的教师能够恰当适时地应用好媒体。学校每学期都组织一次应用信息技术的课堂评优,同时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的课程至少要15节课要使用多媒体进行。极大地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四、提升教师队伍素养

教师信息素养的快速提升,使课堂教学更具生机和活力。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所上的公开课、研讨课受到广泛好评。教师自制了大量的多媒体课件,这些课件经使用实施,对于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效果是显著的,具有一定的推广和共享价值。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加快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以建设和发挥校园网的作用为重点,使它成为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新平台,教师交流、展示、研讨的新平台,学生学习发展的新平台。

五、存在问题 1、2016年4月6日“双高双普”省过程性督导反馈信息化方面的问题,计算机教室有60台旧陈旧,不能满足教学需要,学校将争取上级的支持早日增添更换新的计算机,以满足“双高双普”检查验收的要求。

2、加强科学管理,重点加强网络安全管理,进一步提高多媒体的利用率,真正让教育信息技术手段为教育教学服务。

3、校园门户网站未建立,需要上级帮助解决。需要配备专业技术教师。

4、我校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课堂教学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2016年4月29日

第五篇:城关中学教育信息化工作汇报材料

抓好教育信息化,促进学校全面发展

——城关中学教育信息化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2015年10月10日)

教育信息化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基于信息化技术革命所带来的必然结果。我校按照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围绕教育信息化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现将我校教育信息化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校始建于1982年,校园坐落在××县城向阳路东段,占地 42亩,校园布局合理、整洁幽静,具有独特的校园文化氛围。现有学生 1329 名,24个教学班,在岗教师 104 人。学校外部办学环境优化,文化积淀浓厚,规章制度健全,管理机制完善,有力促进了学校整体办学水平不断提升。近年来我校荣获省级文明单位、素质教育优秀学校、法治校园、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市级教育质量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良好的教育氛围,科学的管理机制,为学校全面实施教育信息化奠定了基础,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我校以创建教育信息化为契机,狠抓硬件建设和软件环境,重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抓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学校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二、主要做法 一是组织机构健全。为了加强对教育现代化建设工作的领导,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分管教学副校长任副组长,各处室负责人、校电教中心主任为成员的学校教育现代化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部署学校信息技术工作,每学期认真制定切实可行的学校信息技术工作计划,明确工作重点、研究主题、课堂教学整合等,对学校的信息化工作做出全面规划部署,由电教中心主任、教研处主任、网络管理教师、微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较高的学科骨干教师逐步落实。校电教中心和教研处负责学校的信息化建设规划、教师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培训、网络(学生机房、教师用机)的管理与使用、校园网使用的制度建设、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育科研工作。我们以“教育信息化工作推进学校全面发展”为主线,以科学管理、健全制度、加强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研究为抓手,加强了校本培训、强化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的应用,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加强了校园网建设,促进了信息技术在学校管理方面的应用,提高了学校管理水平。

二是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学校非常重视教育信息工作的制度建设,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先后制定了《教育信息化2013-2015三年规划》《教师计算机使用管理制度》《计算机专用教室管理制度》《普通教室电教设备管理制度》《多媒体教室管理制度》《服务器房管理制度》《信息化设备管理制度》《校园网使用管理制度》《网络系统安全管理制度》《网络突发事件处置规定》等,使工作有章可循,保证了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是经费投入有保障。我校在办学经费极度困难的情况下,不等不靠,克服困难,加大硬件投入,现建成的录播教室、计算机教室、网络中心和校园电视台均已投入使用并有专用多媒体教室三个。各办公室配备了办公电脑、打印机、速印机,实现了交互式电子白板班班通。学校已建成主干线路楼与楼之间为光纤联接的校园网,并与××县教育局局域网通联,实现了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在此基础上学校每年投入不低于公用经费的10%,以不断满足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需要,满足教师教学的需求。2014年投入13000元改版了学校门户网站,构建了学校管理平台、教务管理系统、校本研修平台等,建立了石泉城关中学教师备课资源库,每学期配置足量的配套多媒体课件,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全面提升质量提供了基础保证。2012-2015年以来,学校共投资113.67万余元,用于信息化建设,保障信息化教育费专款专用。信息化教育费列入预算,80%用于教育教学软件征订和信息技术设备运行维护、技术人员培训等。学校克服资金紧张、信息化建设投入资金大等困难,多方筹措资金,保证了学校信息化工作顺利进行。四是管理工作到位。学校严格执行国颁课程计划,配备了4名信息技术教师和一名网络管理员,七、八、九三个年级全部开设了信息技术课,教务处统一调整了各年级课程表互不冲突,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上机实践时间。学校根据人才发展的要求,把学生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的培养作为学生素质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内容,在上好信息技术课的同时,开设能供学生上网学习、查阅资料的学生网络教室,利用课余时间积极组织学生的各类电脑兴趣小组,举行学生信息技术比赛,学生兴趣浓厚,制作Powewpoint及网页水平有所提高。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省、市等各类信息技术运用比赛,连续三年夺得县中小学生《金手指》比赛,机器人设计比赛初中组第一名,获县中小学生电脑作品制作比赛优秀组织奖。

五是信息技术与高效课堂紧密整合。信息技术已经深入学校每位老师的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能有效地为高效课堂教学服务”的观念已成为每位教师的自觉意识。每学期组织校级教学研究活动,把信息技术运用与学科整合作为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促进教与学的有效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从2012年2月份开始,学校推行课堂教学改革实验,全面实行导学案引领下的“引导-学练-堂堂清”教学模式,导学案全部实行电子教案,电子教案达到97%。学校十分重视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实践研究活动,强化与课堂教学优化整合的实践研讨,充分运用现有的技术设备,开展平时教学、集体备课、校级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活动等各种研究实践课。在备课组长的带领下,加强集体备课,平时上课有选择的运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在备课组内每周都安排5-8节公开课,执教老师能将信息技术与本学科整合,科学组织教学。一线教师每学年上公开课约90节左右,98%的教师能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在与高效课堂整合方面,我们的做法是 :

(1)搞好资源建设。学校校园网管理平台,是西安中巨软件公司制作的功能强大的资源管理平台,学校共设有专职网站管理员,及时发布学校教育教学信息,维护学校网站正常运行。学校数字化平台,学生、家长可通过网络,参与学校管理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信息,参与学校相关内容的讨论等。学校组建了校本资源库,教师把电子备课和教学课件及时上传到学校教师备课系统中,学科备课组长进行资源审核,保证了上传的资源的质量和实用性。创建了功能较为强大的校本资源平台,有较详细的学科、年级、类型和格式分类,有按学科、检索以及搜索和高级搜索项,操作便捷。教师上传教学资源的积极性高,通过积累资源、共享资源,进一步促进了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加快了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利用校园网络平台,进行校务公开,学籍管理、教学质量监测及财务与资产管理等都实现了信息化管理,促进了学校管理的信息化、民主化。

(2)强化能力培养。学校要求每位教师能积极参与上级部门、学校组织的各项培训,把教师信息技术运用及课堂教学整合的实效作为评价教师教学业务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逐步建立评价、考核、奖励机制,形成长效管理体制。近三年来,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校内信息技术校本培训计划,根据不同的教师提出不同的培训要求和目标,先后组织了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校本培训、远程教育教室使用的培训、教师办公应用软件操作员中级培训等。每学期聘请有市县有关专家就“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教学设计、课例撰写等进行辅导,为技术服务于教学奠定了基础。对于一部分教育技术骨干教师,学校指派他们参加一些校外的应用技术培训,将培训的成果应用到各自的教学中,并且带动一批教师参与信息技术的应用中来。

(3)抓实课题研究。学校实施“科研兴校”战略,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学校鼓励教师参与课题的研究、撰写相关的论文、制作课件,参与各级各类部门组织的评比。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先后申报市级课题 个,县级课题 个、校本研修课题 个,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相关理论,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研究,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的支撑作用。

三、我校教育信息化工作总体思路及主要打算 1.加强资源应用能力培训。我校已组织全体教师进行电子白板教学基础应用培训,让教师会用、爱用电子白板;后续将对教师进行电子白板备课、视频传输系统应用培训,让教师在能用的基础上用好现代教学设备。

2.做好校级资源库的建设,不断丰富备课资源,形成较为完备的校级资源库,为教师提供良好的素材。

3.加强教育信息化与学科融合的理论培训,提升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以目标为导向设计课堂教学,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教学。做到信息引入有需求、有目的、有效果,真正达到融合的要求。做好资源应用检查指导,常态化开展高效课堂赛教活动,以赛促推,使我校资源应用向深层次发展。

4.做好教育信息化方面的课题研究,做到有理论、有实践、有总结。

下载盖洋中学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工作情况汇报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盖洋中学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工作情况汇报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信息化建设工作汇报

    礼泉县人民医院信息化建设工作汇报 2014年,在县政府及卫生局的正确领导下,我院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工作按照“统一规划,自上而下,公卫优先,分步实施”原则,突出重点。以计算机、数......

    信息化建设工作汇报

    信息化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xxxxxx信息系统于2011年10月12日正式上线进入试运行阶段。自筹建xxxx信息系统以来,我中心不断加强信息化建设工作力度,升级经办中心专线网络,改善信息......

    2011信息化建设工作汇报

    XXX区信息化建设工作汇报2011年8月1日随着XXX区开展全区经济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工作以来,区XXX局结合相关责任单位积极推进全区经济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稳步推进电子政务建设,......

    信息化建设工作汇报

    信息化建设工作汇报在区委的统一指导下,依照区信息化部门要求部署,我街道积极开展信息化工作,获得了一定的成效,对提高街道的办公效率,以及电子政务收集建立起到了积极的效果。依......

    信息化建设工作汇报

    **县交通局信息化建设工作汇报在市交通局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县交通局提高信息化建设的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投入,建成了规费征收局域网、政府办公网、稽查专用网,现将有关情况......

    教育信息化工作汇报

    教育信息化工作汇报 北京景山学校是一所专门进行中小学教育改革试验的学校,1983年国庆前夕,邓小平同志为我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二十多年来,学校在“......

    装备中心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汇报[大全]

    县教育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教育局的指导下,坚持以创建教育现代化先进县为目标,以“互联网+学科”为抓手,进一步推进教育质量的提升,现将2019年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汇......

    珲春八中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汇报

    珲春八中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汇报 我校根据教育局对于教育信息化的指导精神,以提高师生的信息素养,使全校师生能熟练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和学习为目标,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