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区农田水利农村水利建设情况调查报告[范文模版]

时间:2019-05-12 15:55: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全区农田水利农村水利建设情况调查报告[范文模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全区农田水利农村水利建设情况调查报告[范文模版]》。

第一篇:关于全区农田水利农村水利建设情况调查报告[范文模版]

关于全区农田水利建设情况调查报告

关于全区农田水利建设情况调查报告

区人大常委会专题调查组(2011年5月8日)

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2011]1号文件精神,进一步推进全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4月19日,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建华带领由区人大代表、农工委委员组成的调查组,对全区水利建设工作情况进行专题调查。区政府副区长高秀国陪同调查。调查组实地察看了安居永南村、西北街村、南刘村三村连片水利建设工程和唐口张桥村、喻屯城南张村、喻屯村、张官屯村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程,检查了马场湖、梁南、何桥、兴福集、刘西5处排灌站更新改造及唐口水厂、湖西大堤加固等建设项目;听取了区水务局、财政局关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汇报,并就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相关问题进行了座谈。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区水利设施基本情况

我区属淮河水系南四湖流域,喻屯镇、唐口街道及安居街道南部均属滨湖洼地,连年干旱或渍涝交替发生,是抗旱除涝并重的主要区域。全区现有各类农用泵站326处,其中固定排灌站151处、提水站57处、二级提水站68处、站外站50处,机电井4733眼,主干渠和支渠520余公里。全区耕地面积28.28万亩,其中除涝面积27.22万亩,有效灌溉面积23.45万亩,分别占耕地面积的96.3%和82.9%。辖区内共有梁济运河、洸府河、洙赵新河、新万福河4条大中河道和洙水河、老赵王河、龙拱河、蔡河、老运河、小王河、北大溜河7条小型防洪河道及南四湖湖西大堤,河道总长度153.11公里,堤防总长度245.05公里,有洙赵新河、龙拱河2座大型涵闸。

二、全区水利工作基本情况

近几年,区政府及水务、财政部门高度重视水利建设工作,逐年增加财政投入,积极规划建设水利项目,全区水利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为农业生产、防洪防涝和饮水安全水等提供有力保障。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区政府及区水务局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农田水利专项工程进展较快。今年1-3月份,全区完成小型农田水利工程166项,疏挖沟渠112条143.02公里,新建机电井54眼,累计投资207.92万元,改善灌溉面积2.72万亩。区划调整以来,全区共申请省级小型农田水利专项工程6项,总投资457.94万元,其中申请上级补助资金231万元。

(二)排灌站更新改造基本完成。2009、2010年区政府连续两年把排灌站更新改造项目列为全区十大民生工程之一,共更新改造排灌站和提水站73处,更换水泵130台、电动机59台、变压器30台、控制盘柜115台,新建维修机房3225平方米,累计投资1040万元,排灌应急能力大幅提高。我区去年遭遇“6.30”特大暴雨,喻屯、唐口两镇农田严重积水,排灌站只用四、五天便排除积水,确保了水稻等农作物正常生长。

(三)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初见成效。2005-2009年我区实施了村村通自来水工程,累计投资1891.32万元,解决了142个村17.45万人的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2009年我区启动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争取中央和省补助资金490万元,新建高标准集中连片供水的唐口杜屯水厂,有7个行政村1.05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得到解决。

(四)全面完成湖西大堤加固和南水北调工程。去年我区首次承担的国家级南水北调梁济运河段重点水利工程项目,全面完成了湖内疏浚工程地上附着物清除、湖西大堤加固工程迁占移民等两项工程,省、市领导对此给予高度评价和赞扬。两项工程项目共完成永久征地542亩,临时占地2957亩,采伐各类树木13万余株,拆除房屋683间1.3万平方米,总投资1.57亿元。

(五)农民筹资兴修水利初见成效。为改善涝洼地势和水利沟渠堵塞问题,唐口张桥村、喻屯城南张村、张官屯村等村“两委”实行“一事一议”制度,广泛动员群众参与,从每户村民集资兴建水利沟渠设施,农田排灌能力得到很大改善,成为我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新的投资模式。

三、水利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调查的情况看,全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主要问题:

(一)排灌设施年久失修,沟渠不畅。我区现有泵站、沟渠等排灌设施绝大部分是六、七年代兴建的,近几年虽然对排灌站进行了更新改造,但提水站、站外站等排灌设施仍硬伤较重,处于超期服役、带病运转的状况,干支斗沟渠失修老化、淤积严重,加之填沟破路种地破坏沟渠,甚至主干渠堆满建筑或生活垃圾,极易发生渍涝。

(二)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目前,我区农田水利建设主要依靠政府投入,投资渠道单一,投资严重不足。近几年,中央和省市出台一些财政补助政策,大多投向大型骨干水利工程,对小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补助项目少、补助资金少,争取项目比较困难,同时,对地方政府配套资金都有明确要求。这对目前我区财政困难状况来说,预算压力很大,影响水利事业的发展。

(三)农民缺乏对农田水利建设的积极性。农村取消“两工”以后,农民出工投劳没有了强制性约束,“一事一议”往往议而不决,农民投入大幅下降,农民投资投劳难以实施。

(四)工程管护亟待加强。大多数排灌站系跨村组收益泵站,排灌站及沟、路、渠主要依靠村集体粗放式管理,设备设施检修、维护不及时,造成设备设施老化快、寿命短。水利设施人为破坏严重,设备经常被盗被抢,影响水利工程效益的正常发挥。群众参与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平路取土、填沟种地、倒弃杂物等现象时有发生,造成沟渠堵塞、排灌不畅,工程在设计年限内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效益。

四、对水利建设的建议意见(一)抓紧研究建立多渠道的农田水利建设机制。一是建立区级地方财政投入增长机制。要认真贯彻中央[2011]1号文件精神,落实中央、省市相关规定,每年从区级地方财政新增部分、土地出让收益中,按一定比例列支财政预算,用于水利重点工程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收取的各项水利规费全部用于水利建设和管理。二是积极争取中央和省市补助资金政策。要充分发挥政府及有关部门的职能作用,吃透上级政策,加强沟通协调,积极提报水利重点项目,争取上级的政策支持。三是建立和完善农民水利投入机制。要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兴修水利的积极性,推行“一事一议”、“民办公助”、“以奖代补”等多种形式,组织引导广大农民群众自愿参与农田水利建设。四是广泛吸引信贷资金投入。要抓住政策性银行优先支持水利建设的机遇,加强与金融部门沟通联系,争取金融部门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信贷投入。

(二)修订完善水利建设规划。水利建设是百年大计,搞好规划至关重要。要在现有基础条件和财政状况的前提下,对已有的水利建设规划进行修订完善。对硬伤较重、欠账较大的水利项目,要按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原则,事先规划,尽快实施;对其他水利项目,要本着“先急后缓、突出重点”的原则,分步实施,抓好落实。在制定规划中,要注意考虑两个问题。一是合村并点对水利建设带来的影响,避免重复建设。二是重视水生态环境问题,如南水北调工程的资源配置、河道治理、饮水安全、防洪安全等等。这些问题解决得好,就能促进水生态环境的优化,这具有社会效益的意义。

(三)重点解决好水利建管问题。针对目前水利服务体系建设滞后、管理主体不明的突出问题,要认真借鉴外地经验,结合我区区情,广泛征求镇村和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加以研究解决。对已建成的农田水利设施的管理和使用,要对政府、集体、受益农户明确具体的责任和权利。要积极推行“一事一议”制度,建立以农民自愿出资出劳为主体的农田水利建设建管机制,确保水利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四)加强水利队伍建设。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区政府要重视水利队伍建设问题,把解决水利技术人员弱化和加强水利队伍建设问题摆上议事日程,加快人才引进,完善水利服务体系,为我区农田水利事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关于全市农田水利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市人大常委会农经委(2012年5月)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的年度工作安排,为落实好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决策部署,推动我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发展,我委于4月份对我市农田水利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在调研中,我委召开了由市水务局、农委、农开局、发改委、财政局、国土局等部门参加的座谈会,又委托各县(区)人大对各自县区的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市农田水利建设基本情况

近年来,各地、各部门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着力发展“安全、民生、环境、资源”四大水利,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多方筹措资金,逐年增加财政投入,积极规划建设水利项目,加快重点水务工程建设步伐,群策群力,为农业生产、防洪防涝和饮水安全水等提供有力保障,水务事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十一五”期间,我市农田水利建设主要开展了农村河道疏浚整治、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农村饮水安全、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和西南岗水源等工程建设,共完成投资22.6亿元,完成土方2.6亿方,改造中低产田54万亩,增加有效灌溉面积26万亩,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213万亩,农田水利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

1、科学编制农田水利建设规划。

我市先后完成了《宿迁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古黄河及西民便河截污规划》等市域水利专业规划编制;开展了新一轮农村河道疏浚规划、农村饮水安全规划以及县级农田水利规划编制,宿城区、宿豫区已完成农村水利现代化的规划编制工作。项目规划、课题调研等大量工作有效开展。为项目储配和争取,统筹推进水务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针对“9.7”特大暴雨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完成灾后水利治理规划方案编审,为以后的工作提供科学指导。这些规划不仅与全市农业发展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城乡供水规划、农村环境治理规划相衔接,而且涵盖了农村水利建设的各个方面,为新形势下农村水利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2、加强重点水务工程建设。

重点实施了柴塘、皂河、来龙、运南(宿城区)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实施柴塘、皂河、运南(宿城区)大型灌区高效节水和水源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开展农村河道疏浚整治、整治农村环境、水系沟通、老城区污水管网改造、小水库除险加固、滞洪区建设等工程,顺利通过省级2003-2010年农村河道疏浚整治工程规划任务整体验收,水务基础设施配套水平显著提高。把农村河道疏浚整治与拆坝建桥、植树绿化、垃圾处理、土地复垦等结合起来,既沟通了水系,改善了水质,又提升了引排功能,改善了村庄环境,取得了“疏浚一条河塘,盘活一方水系,复垦一片土地,增加一片林地,整治一村环境”的综合效益。

3、大规模推进农田水利工程建设。

按照市委、市政府发展规模农业,设施农业和高效农业的要求,按照统一规划,集中连片,综合治理的思路,大规模推进农田水利配套建设。“十一五”期间,修筑防渗渠道1012km,完成中沟以上配套建筑物4669座,改造中低产田54万亩,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213万亩,扭转了农村水利设施老化失修、功能衰减的被动局面,使全市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升。2012年,要实施5个县(区)的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重点县建设,以及沭阳县和宿城区的2个小型农田水利专项工程建设,计划投资1.39亿元。

4、大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

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根据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按照“政府主导,城乡一体,因地制宜,市场运作”的规划原则和建设思路,“十一五”期间,解决了137.6万农村居民饮水不安全问题。2012年,主要通过新建和改造水厂,铺设输配水管网,供水到户,计划投资1.73亿元,解决35.4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目前,沭阳县部分工程已开工建设,其余县(区)工程等待省水利厅和发改委审批,已完成投资占总投资的9%。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实施,不仅显著改善了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而且大大加快了全市城乡供水一体化步伐,受到广大农村居民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二、当前农田水利建设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从调研情况看,我市农田水利建设虽然取得了明显成绩,但与省委、省政府提出的“2015年初步建成现代化水利综合保障体系,2020年基本实现水利现代化”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

1、基层单位水利专业技术力量急需增强。

从防汛防旱、工程管理、规划设计、水资源管理等方面看,现有水利专业技术人才缺乏,中级以上水利专业人才更少。由于水利工程项目的逐年增多,专业人才紧缺的矛盾更为突出,现有人才很难在各个工程项目之间均衡调配。乡镇水利站技术力量薄弱,普遍学历偏低,水利技术人员更为缺乏,加上没有在职人员的再教育经费和渠道,水利站职工的专业素质得不到提高,直接影响到乡镇管理的水利基础设施的管理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水利设施效益的发挥。

2、资金筹措力度需进一步加大。目前,农田水利建设主要依靠政府投入,投资渠道单一。近年来,各级切实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并通过多种形式拓宽投资渠道,为农田水利建设提供可靠的资金保证。但由于农田水利工程面广量大,加之新建更新改造任务十分繁重,所需资金投入仍然巨大,特别是取消两工之后,群众投资投劳大幅下降,现在的投入离建设需求还有很大缺口。近几年中央和省市出台一些财政补助政策,大多投向大型骨干水利工程,对小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补助项目少,多年来基本是维持基数。同时,大多数项目对地方政府配套资金有明确要求,这对我市财政来讲,预算压力很大,影响水利事业的发展。

3、工程后期管护亟待加强。

重“建”轻“管”的一直是传统农村水利管理工作的顽疾。很多工程,尤其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护主体不明确,责任不落实,经费无渠道。很多项目峻工后移交给村集体粗放式管理,村社没有经济来源,无力承担工程管护费用,设备设施检修、维护不及时,导致工程无人管护,毁损严重,群众参与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工程在设计年限内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建设效益。

三、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工作的建议

1、制定完善规划。

规划是建设的龙头,应制定、完善好规划,并严格按照规划实施。在规划中,应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综合开发。首先解决制约当地生产发展而自身又难以解决的问题,要充分尊重民意,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反复论证,筛选最佳规划设计方案,避免因规划设计方案不科学而造成项目重复、盲目建设,造成资金浪费。当前由省里牵头对全省境内古黄河综合治理、生态环境建设、水资源开发利用进行调研,之后可能有实施方案,我市应加快推进境内水利配套工程前期工作,争取把我市古黄河水利建设列入省重点开发项目。

2、加大资金投入。

农村水利以公益性、基础性工程为主,要多渠道筹集农村水利建设资金。要充分发挥政府在水利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加大各级财政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力度,将水利作为公共财政投入的重点领域;同时,按照“公益性工程政府保障、经营性工程推向市场,准公益性工程民办公助”的改革思路,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投资水利,充分调动农民兴修农田水利的积极性,鼓励组建水利融资平台,规范受益群众投资投劳,基本建立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群众参与的农村水利投入新机制。在加强骨干工程建设的同时,要进一步多方加大对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加快解决“最后一公里”梗阻问题,充分发挥工程整体效益。整合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统筹安排投入,形成多元投入、保障有力的建设格局,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3、严格建设管理。

加强建设管理,打造精品工程,既是保证工程质量,提高投资效益的要求,也是加快建设进度,保障计划顺利落实的要求。各地、各部门要按照“高质量、出精品、创一流”的要求,强化管理措施,全力打造样板工程、精品工程。要对项目实施质量检测,保证工程安全、资金安全、质量安全、干部安全。要督促项目法人、施工、监理、勘察设计、质量监督等单位积极履行质量管理职责,共同构建质量保证机制,真正把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成为农民群众放心满意的优质工程。

4、强化建后管护。

从某种程度上讲,管护比建设更重要,管护工作赶不上去,水资源的利用率就会大大打折扣。要把工程长效管护摆在重要位置,研究制定可行的工程管护标准,定期组织监督考核,促进管护责任落实,推动水利建设由“重建轻管”向“建管并举”转变。要加强农田水利管护制度的改革研究,积极采取符合当前实际的改革措施,落实责任主体,县乡河道管护以县乡管理为主,村庄河塘管护实行属地负责,纳入村民自治范畴。县区政府作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责任主体,要建立农村供水管理机构,健全管理机制,落实管护经费。要强化监管,定期对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进行巡查。同时,要创办水利合作社,制定推进农田水利合作组织建设的方案,采取试点推动,示范带动的方式统筹推进水利合作组织建设,保障工程建的好,用得起,长受益。

做活水利 造福百姓——关于全市农村水利设施建设与管理的调查报告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基础。为全面了解我市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和管理情况,近日市政府办公室组织人员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农村水利工作,坚持把水利工程建设摆在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水利建设与管理工作得到加强并取得显著成效,一批重点水利工程相继建成并发挥作用,特别是农村饮水安全、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节水滴灌等重点水利工程建设相继实施,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农村饮水安全成效显著。累计完成投资15159万元,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663处,惠及全市30个乡镇、230个行政村、735个村民组、53633户、178820人,从根本上解决了饮水不安全问题。

(二)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稳步推进。累计完成投资26.8亿元,建设提水站15处,方塘64座,塘坝18座,灌溉机电井2868眼,配套井房2932座,输水管路2560千米,自流引潜灌区36处,渠道防渗19.3千米,渠道建筑物364座,变压器8970千瓦,架设高压线727.85千米、低压线2421.12千米,全市有效灌溉面积达到36.8万亩,其中节水灌溉面积30.75万亩,分别占全市耕地面积的31%和26%,为全市农业丰产丰收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安全水利建设卓有成效。全市现有水库14座,其中:中型水库1座,小

(一)型水库7座,小

(二)型水库6座,已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中型水库1座和重点小型病险水库12座,可恢复调洪库容0.4亿立方米,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4.18万亩,消除了水库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隐患。

(四)工程管护实现突破。积极探索建立农村饮水工程、水库工程等长效管理体制,推行有偿用水机制,通过承包、租赁等方式,1439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灌溉机电井1382眼,方塘54座,塘坝3座)承包给个人经营管理,较好保证了水利工程长久的发挥效益。

二、存在问题

全市农村水利设施建设与管理所取得的成效有目共睹,社会效益十分显著,但也存在一些需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具体表现在:

(一)重建轻管问题突出。水利工程建设资金由上级财政投入,且专款专用,地方财政资金、银行信贷资金和收取的灌溉水费等资金又相对不足,农村水利设施的资金投入非常有限,加之水利设施管护工作缺乏完整、规范的制度,致使乡镇政府、村委会和农民等责任主体责任不明确,责任感不强,管理混乱,重建轻管的问题十分突出,群众存在“等、靠、要”的思想,主人翁意识淡薄,管理和维修没能及时跟上,造成水利工程老化毁损较为严重。有的村组由于管理不善,致使有些水利工程设施刚建好就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设备被盗现象时有发生,造成水利工程不能发挥其应有效益,目前全市水利设施有五分之一不能正常使用。

(二)部分水利工程布局不尽合理。我市水利工程建设参与的部门很多,包括水务、发改、农经、畜牧等等,所涉及的项目包括农业综合开发、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饮水解困工程、小流域治理等,由于这些项目分属不同部门,出现了“多龙治水”的局面,致使部分水利工程空间布局不尽合理。如,个别村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虽已建成投入使用,但项目区老百姓依然饮用自家井水,致使水利设施闲置,群众反响强烈。

(三)基层水利队伍建设亟需加强。乡镇机构改革后,许多非专业人员到乡镇水利站工作,大批工程技术人员到龄退休,自然减员造成专业技术人员未能得到及时补充,加之乡镇政府对乡镇干部工作调整比较频繁,致使基层水利站普遍存在水利专业技术人员缺乏,有的乡镇水利站甚至连懂水利的专业技术人员都没有,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组织实施和管理使用。

三、几点建议

进一步加强全市水利建设与管理,提高全市水利基础设施对农业综合生产力的保障能力,是当前全市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针对当前全市水利建设与管护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建议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要加强对乡镇水利发展规划编制和建设工作的指导。市水务局要根据各乡镇“十二五”发展目标和水利设施现状,帮助乡镇修改完善区域水利发展规划,做到科学、合理、有序,避免因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要因地制宜,对于目前有饮水条件的地方,饮水工程建设要向后推迟,即使已列入计划的,也要在搞好调查的基础上,根据群众需要或暂时停建,或待群众有要求时再进行建设。同时要把水资源的统筹利用提上工作日程,解决好在水利设施建设上各自为政的问题,把“统筹利用水资源、合理安排工程、科学用水”作为工作方针,从全市水资源、特别是地下水资源非常紧缺的实际出发,减少取水尤其是地下取水工程建设。在工程建设上,应由水务部门统一做出规划,为实现上述任务与目标提供可靠保证。

(二)政府主导,加大投入。按照建管并重的原则,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关于“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和“落实好公益性、非公益性水管单位基本支出和维修养护费用”的规定,建议市乡两级财政建立水利设施建设的专项补助资金,加大对水利设施的日常管理投入,切实加强对已建、在建工程的质量管理和维修工作,特别是对水利设施老化严重的乡镇,要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倾斜。要加快推进水利体制改革,严格按照上级水管体制改革精神,尽快完成改革工作,理顺管理体制,确保水利设施最大限度发挥作用。

(三)建章立制,加强管护。水务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认真落实水利建设管理责任制,盘活水利基础设施存量,保障水利设施良性运行,确保水利工程效益最大化。要在采取谁受益、谁管理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尝试农村水利设施管理的新模式、新方法,鼓励和引导农民组建农民用水户协会,引导群众增强共管意识,积极主动参与到水利设施的管护工作中来,形成农民自愿组织,互相合作,承担直接受益的水利工程管理和维护责任,改变我市目前水利工程管护缺位的问题。要针对水利设施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出台相应的管理办法,按照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建立起市乡两级与用水群众共同负责的管护机制,完善落实好整治维修和养护措施,确保工程的安全运行和效益发挥。

(四)强化管理,完善体系。加强基层水利人才的队伍建设,引进专业技术人才,稳定乡镇水利部门人员,细化岗位责任,建立体现工作人员管理水平、工作业绩和岗位需要的用人机制,有效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加大基层水利技术人员的培训,有针对性的开展多层次的技能培训,提高现有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以适应岗位需要和市场需求,形成良性的人才梯队。建议探索建立村级水利设施专管员制度,充实基层水利工作力量,按照权责统一的原则,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管理模式,给予管水人员一定的报酬;同时对于因人为事故而造成的工程损失,管水人员必须按比例承担一定责任,进行相应赔偿。

第二篇:农村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调查报告

狠抓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着力解决农民实际问题

——公安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调查报告

省建行三万活动小组

公安县是百湖之县、农业大县、水利大县,也是荆江分洪区所在地,特定的地理位臵和特殊的县情决定了水利工作在公安的极端重要性。作为水利工作的基础部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如何,直接影响到公安农业的发展。今年7-8月的特大旱灾,全国各地受灾严重,公安县也不例外。据统计,全县受灾总面积最高达58.01万亩,其中水稻33.43万亩,棉花22.77万亩,其它1.81万亩,因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亿多元,受灾面积之大、持续时间之长、损失程度之重均超历史。县农水专班在及时掌握天气变化、确保工程设施安全和水位可调控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过境洪水,最大限度开闸引水,基本形成“大沟大渠满,堰塘湖泊足”的抗旱有利格局。但由于时下大部分农村忽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管理,“科学规划缺失,内部沟渠不畅,排灌设施老化,水系破坏严重”等现象普遍,造成特殊年份旱灾有水灌不进,渍灾有水不能排的“望水兴叹”的尴尬局面,影响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带着如何解决好这一问题,省建行三万活动驻村组

作了一些调查和思考。

一、存在的问题

(一)沟渠不通,排灌受阻。通过调查摸底,全县农村内部大沟大渠中有50%以上因为拦网、围坝、杂草、淤泥、违章建房、网箱养鳝、秸杆堵塞等多种因素引起沟渠不通,排灌受阻。涵管被秸杆、杂草堵死的情况时有发生;生产桥因杂物堵塞被冲垮的现象也不少见。此外,少数企业直接将工业污水偷排至沟渠,以及牲猪和水产等集约养殖污水的浸入,使灌进沟渠的水又遭受严重污染,导致沟内有水也无法灌溉农田。

(二)设施老化,效益降低。一是中小泵站亟待升级改造。近几年,国家加强了对县级以上泵站的升级改造,但乡镇内部各中、小泵站则因资金不足而难以得到有效升级、改造和更新。据统计,大部分乡镇泵站都建于上世纪70年代左右,有的长期超负荷运转,有的年久失修,很多都已无法保证正常运转,经常在抗旱排渍关键时期出现故障,严重影响抗灾的时效。二是电力设施老化,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用电需求。虽然前些年全县实行了农网改造,但随着经济发展,农村生产生活用电量逐渐增大,电力负荷逐年加重,特别是当前规模种养业日趋壮大,变压器容量过小、电线老化、线路故障时有发生。三是桥、涵、闸缺乏配套。部分早期修建的桥、涵、闸受当时设计标准限制,设备落后,加之年长月

久,零件老化,已无力进行有效管控,导致水资源和电力浪费严重。

(三)水系破坏,功能减弱。一是建设性破坏。荆东高速公路、荆岳铁路、江南高速公路等大型建设项目最近几年分别落户公安,已建和待建项目多、规模大。以荆东高速公路建设为例。该公路横贯章庄铺、狮子口、斑竹垱、夹竹园、斗湖堤、埠河等六个乡镇,其中在狮子口镇就有8处直接改变原有水系,使原本笔直的沟渠变得弯曲,原本弯曲的沟渠变得更加曲折,延长了排灌时间,增加了抗灾成本。二是开发性破坏。全县共有大小湖泊105个,有近30个改造成渔池,近10个高位荒湖通过围垦改造成农田。改造成渔池后,不仅水质受到污染,而且影响调蓄;围垦成农田后更加丧失了调蓄功能,破坏了生态平衡。如狮子口镇境内的王家大湖原是一块生态湿地,面积7200亩,有各种生物130多种。20年来通过逐年开发已全部改成农田和渔池,而相关基础设施未完全配套,一旦遇到特殊年份,涝则一片汪洋,旱则满天灰尘,给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极大不便。三是设计性破坏。近几年随着农业项目的增多,一部分项目在选址、设计时缺乏科学规划,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所建工程难以发挥最大效益,有的甚至影响农业生产。如建于章庄铺镇和狮子口镇之间的外洈水滚水坝,每逢进入梅雨季节,就会造成上游松滋市、公安县狮子口镇等4个乡镇25万亩农

田排渍受阻,抗灾成本成倍增加。四是自然性破坏。主要表现为塘堰湖泊自然淤积严重,池底逐年抬高,无法蓄水保水,基本丧失了调蓄功能。

(四)调度乏力,协调艰难。乡镇一级水利部门在用水调度和农水建设过程中缺少强制措施,各类矛盾的调处牵扯了水利专班大量精力。特别是抢排抢灌时期,村与村之间,农户与农户之间往往会产生很大的矛盾。为最大限度处理好局部和全局利益,乡镇的协调任务相当繁重。

二、形成的原因

(一)工程管理缺位。大部分沟渠堵塞都是因为管理不善引起的,造成管理不善有三个原因。一是管理乏力。乡镇一级水利工程及设施的管理权限属当地水利部门(水管所)或村民委员会,即镇级水利工程设施管理权属水管所,村级水利工程设施管理权属村民委员会。尽管现在有《水法》、《防洪法》、《河道管理条例》等法律依据,但管理部门因缺少强制手段,执行总是难以到位,对渠道周边林农及群众随意将树枝、秸杆掀入沟渠中无强有力的约束处罚措施,只能以宣传教育为主。二是责任不明。除泵站、涵闸等工程设施明确了管理责任人外,沟渠基本无具体的管理人员。导致无人及时阻止破坏沟渠的行为。三是利益驱使。管理部门因经费不足,为补贴单位运转,将沟渠发包养鱼、种树。虽然养鱼能消除大量杂草,但有的承包主实行精养后,不但水质

受到污染,而且渠堤遭到严重破坏。有的林农在前三年幼林生长期套种作物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加速了沟渠的淤塞。对湖泊的无序开发也是利益驱使所至。

(二)筹资难度增加。农业税取消后,农村政策逐步规范,农民负担进一步减轻,外出打工人员骤增。随之而来的是兴办农村公益事业难。因群众难以组织,大办水利更难,现行的“两工”政策也很难调动农民参与农田水利建设的积极性,且筹工筹劳程序复杂,筹资额度不高,对水利建设而言只是杯水车薪。

(三)政府投入不足。尽管乡镇人民政府每年对上争取对内安排,但总的投入仍然不够。2009年虽然公安县财政列支内部农水建设补贴资金500万元,但也只能考虑到部分乡镇的部分工程,而且还需要乡镇拿出配套资金才能解决,对于村、组级内部沟渠清淤配套,政府财力根本顾及不到。

(四)部门协调不够。部分涉农部门通过自身努力争取到了不少项目,但对农业综合工程项目的策划、设计、实施缺乏大局观念和整体意识,侧重强调自身利益,缺少统筹规划,没有做好农业和水利建设结合文章,致使已建项目不能发挥应有的效益。

三、对策及建议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水利是农业的生命线。农田水利

基本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由来已久,一时难以全部解决,只能根据轻重缓急,逐步分项实施。

(一)必须高度重视水系的科学、完整和统一,尽快恢复调蓄功能,解决水源问题。首先,要对辖区内水系即主、干、分、支渠、湖泊、堰塘的分布情况进行一次详细调查,掌握一手资料,为科学规划、正确调度、开发决策提供准确依据。二是要转变湖泊开发方式。要在保持湖泊原有库容及地貌的前提下进行开发,保证湖泊生产服从农业排灌。要大力提倡生态养鱼,严格限制精养和种植。三是强力推进塘堰升级。实事求是制定扩塘深堰计划,分年实施,做到抗旱有水源,排渍有去处。

(二)必须坚持监管疏通结合,解决水通道“肠梗阻”问题。一是要明确责任主体,强化平时监管。要将每处工程每段沟渠划分到具体管理人员,制定操作性强的管理制度,重点对污水排放、围坝养殖、乱掀秸杆、沟渠建房以及水产精养实行严格管控,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臵。要定期组织劳力集中清障除杂,保证沟渠随时畅通。二是要制定疏洗规划,坚持分年实施。根据本区域实际情况,本着先急后缓,先大后小,先主后分,统筹兼顾,量力而行的原则,制定详细的水利工程疏洗规划,必须把所有沟渠都要纳入规划,并坚持分年实施,注重质量标准,做到排灌自如,调度有序。

(三)必须努力拓宽筹资领域,解决投入“小”问题。

一是要用足用活“两工”政策。紧抓我省粮食主产区暂不取消农村义务工的机遇,用足用活劳平10个工作日,采取“任务分解到村;施工合同到村;票据结算到组;民主程序到户;全程质量监督”的方式,引导群众完成义务工,兴办农田水利建设。二是要用好“一事一议”政策。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运用民主的办法议水利,通过一事一议、一渠一议、一闸一议、一站一议、一塘一议,把建设项目交给群众,将工程质量交给群众监督和检查,从而调动其积极性。三是要建立健全“以林养渠”、“以渔养塘”的新机制,吸收社会资金广泛参与水利建设。实行“以林养渠”时要做到沟渠疏洗与林木生长同期的同步,“以渔养塘”需服从排灌调度。四是积极向上争取水利工程项目。平时建好项目库,抓好现在农业综合开发、高产农田建设、民办公助、扶贫资金、以工代赈、土地整理等有关涉农项目多的机遇,挤进农田水利建设工程规划,加快本辖区内水利工程建设步伐。

(四)必须坚持依法治水,依法管水,解决调度难的问题。《水法》、《防洪法》、《河道管理条例》的颁布实施,为依法治水、依法管水提供了法律支撑。一是要加大水利法规的宣传力度,积极引导、教育群众树立水利意识。二是水利专班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从书本上学习法律、法规和专业知识,从实践中增强处事能力和服务水平。三是要制定调度制度,做到应对有方,科学有序。特别是对特殊情

况下要有不同的应急预案,努力提高抗灾指挥能力。四是党委、政府要敢于放权,为专班树权威。对已确立的管理制度和调度方案,要不折不扣落实,特别是对违反纪律、不服从调度的要严肃处理,体现法规和制度的严肃性。

(五)必须统筹规划农业项目,解决盲目建的问题。公安县是农业、水利大县,“水利兴则农业丰,农业丰则百业旺”。在规划农业项目时,要突出农业这个基础,确保农业生产安全。做到农业项目与水利建设工作重心相结合,与产业基础和结构调整方向相结合,与地方党委政府工作要求及群众生产生活迫切需要相结合,与水利工程的管护及长期效益相结合。本着“先大后小、先急后缓、先重后轻”的原则,充分征求各方意见,编制出科学、合理、实用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整体规划。通过整合部门资源,集中连片进行水、田、林、路的综合治理,力争建成一处,多方受益,把有限的资金用在最需要的地方,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发挥出最大效益。同时,其它建设也应注重统筹规划,努力发挥各类建设项目的综合效益。当前荆岳铁路、江南高速公路建设在即,水系的保护和科学规划更应与道路建设并重,工程建设前要充分征求当地水利部门的意见,防止水系遭受破坏。

第三篇:农村水利建设经验材料

农村水利建设经验材料

活化机制天地宽兴办水利成效佳

毛嘴镇人民政府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事关生产发展与农民增收,我镇每年都将基本农田水利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重要篇章进行谋划。在去冬全市农田水利建设工作会议后,我镇及时进行了安排和部署,迅速掀起了去冬今春农田水利建设高潮。全镇共开工各类大小水利工

程24处,投入机械18台(套),春节前已疏挖沟渠24.1公里,路基加宽18.2公里,完成土方27.8万方,占计划的65%,目前新通北河等三条全长12.9公里的沟渠正在施工。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统筹兼顾制定水利建设规划

针对我镇地处泽口灌区上游,沟渠淤塞严重,灌水难进,渍水难排的现状,本着“先急后缓、先大后小、先整体后局部”的原则,结合农业特色板块建设,制定了《毛嘴镇水利建设五年规划》,拟定在五年时间内,对全镇20条全长84公里的主要沟渠按轻重缓急分年施工全部清洗疏挖一遍。结合我镇实际情况,在规划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主要是做好“三个兼顾”。

一是农田水利建设兼顾到水产开发。洛江河沿线是我镇主要的水产养殖带,全镇80%的渔池面积都集中于此。近二年,我镇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创建水产大市的要求,对洛江河沿线的低湖田进行改造,清洗老渔池1000亩,开挖新渔池近1000亩。为了确保水产调整顺利进行,调出效益,我们优先对古垸沟、解放沟、三七沟等洛江河沿线水产带的主要排灌沟渠进行清洗疏挖,保证养殖用水灌得进,排得出。

二是农田水利建设兼顾到林业发展。打造秀美水乡,建设绿色家园,既离不开水,也离不开林。我们将林业发展规划和水利建设规划一起制定,同步建设,沟渠修到哪里,树就栽到哪里,形成“挖一条沟渠,栽一片新绿,管一方水土,美一处风景”的格局。优先安排对林木已经可以砍伐的沟渠或林木砍伐后没有栽植起来的沟渠进行清洗疏挖,落实林业座位,发展林业生产。去冬今春,通过对机耕沟、庆丰一渠、解放沟、共和沟、窑河沟、中排沟、纲要沟、红旗渠、幸福渠等9条主要沟渠进行疏挖,落实林业座位15.9万个。

三是农田水利建设兼顾到路网改造。近三年来,我镇抢抓国家对通村公路建设补贴的机遇,加大对通村通组公路的投入,硬化道路近100公里,基本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但在后期管护过程中,有些路段的路基培土不到位,有些地段路面不够宽,影响通行,有待加宽加固,才能发挥最佳效益。我们重点安排了机耕沟、红卫沟、纲要沟、红旗渠、友谊沟等沟渠的清洗疏挖,对已建成通车的机耕路路肩培土加宽,对即将硬化升级的友谊路加宽加固。

二、创新思路破解水利建设难点

思路一变天地宽。我们通过实施沟渠林权转让换沟渠疏挖,将林业生产与水利建设结合起来,破解了水利建设人员难组织,资金难筹集的难题,实现了水利建设和林业生产双赢。通过转变观点,创新思路,我镇农田水利建设呈现出了“三个转变”的可喜局面。

一是在建设主体上由“一家”独唱向“多家”合唱转变。以前,绝大多数宜林沟渠缺乏统一管理,没有明确的产权,通常由农户分散经营,有的植树,有的种作物,有的荒芜,收效不高,形象也不好。现在,通过对沟渠河道管理法规的宣传,加强与群众的沟通,将宜林沟渠的经营(来源:好范文http://www.xiexiebang.com/)权收归集体所有,然后由镇农办组织镇水管所、林业站等职能部门以及部分群众代表对沟渠疏挖、林木栽植进行规划和预算,确定“以渠养渠”的模式,然后向社会公开招标,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水利建设和林业生产。目前,我镇有企事业单位的职工,个体私营老板,在外务工人员23人以独资和合股的形式参与水利建设和林业生产。

二是在施工方式上由投工投劳为主向机械施工为主转变。改革开放后,由于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都外出务工经商,每年的农田水利建设成了农村基层干部最为头痛的事。现在,我们通过转让沟渠林权,利用机械施工后,村组干部再也不用催人上工地,督质量劳神废力,同时,也减轻了群众的劳务负担,让群众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开展田间管理和其他生产经营。

三是在管养体制上由重建轻管向建管并举转变。采取林权转让换沟渠疏挖,投资者在取得林业经营权的同时,也要担负起沟渠的管理责任。为了获得回报,他们必须加强对沟渠的经营和管理,在8-10年这一经营周期内让林木成材。8至10年后,我们可以再通过这种方式或更好的方式对沟渠重新清洗疏挖,保持排灌的畅通。

截止目前,我镇运用这种“以渠养渠”模式,筹集500多万元资金,投入施工机械30多台套对解放沟、古垸沟、庆丰一渠、中排沟、机耕沟、纲要沟、红旗渠、幸福渠等10多条计34.1公里沟渠进行高标准疏挖,既减轻了群众投工投劳的负担,又提高

第四篇:农村水利建设调查

农村水利建设调查

引言

兴水利、除水害,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加快农村水利建设,提高农村水利保障,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客观需要,也是统筹城乡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破解“三农”问题的具体实践。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以水利改革发展为主题,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首个关于水利的综合性政策文件,向全党全社会发出了大兴水利的明确信号,就是要抓住当前水利这个薄弱环节,解除水利这个瓶颈制约,力争通过5年到10年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本人利用暑假时间,对福铁村水利建设进行调查。

调查目的:通过调查,发现问题,找出根源,并提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为农村水利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调查对象:三个自然村的村民,水利措施

调查内容:农村水利建设是对农村的水资源进行控制、调节、治导、开发、管理和保护,以防治水旱灾害,并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各项事业和活动。基本任务是通过水利工程技术措施,改变不利于村民生活的自然条件。农村水利建设就是通过兴修水利设施,包括排水、供水等,为村民更优质的生活服务。

调查时间:2011年7月15日—2011年8月1日

调查地点:福建省南安市康美镇福铁村的三个自然村——福水、庄内、长仔岸

调查方法:实地调查,访谈调查,文献调查

福铁村水利建设的工程设施可以划分为两大类型,即防洪工程、农田水利工程。

一、防洪工程。自然村内有建中型水库观音亭水库,总库容673M3

二、农田水利工程。农田水利工程又包括灌溉工程、机电排灌工程。

2.1 灌溉工程

灌溉工程由水库、塘堰、灌溉涵闸和灌溉渠道组成。

2.1.1水库工程

自然村内有建中型水库观音亭水库,总库容673M3。

2.1.2灌溉塘堰

自然村有各类塘堰共47处,总蓄水能力30万M3,但起主要作用的塘堰只有37处,蓄水灌溉能力25万M3。

2.1.3灌溉涵闸和灌溉渠道

灌溉干、支渠道是重要输水工程,将灌溉水从水源处引进,输送到灌区内部,农渠为配水渠道,它与灌溉涵闸将干、支渠引来的水量,按灌溉面积大小,作物需水定额、灌溉制度等进行计划分配到农田。

2.2 机电排灌工程

已建机电排灌站各3个,排水站容量分别为25、30、32KW,灌溉站容量分别为15、25、35KW。

一、当前农村水利设施大部分修建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受当时技术及施工条件的限制,设计标准较低,建筑材料落后,加之运行半个多世纪以来,管理和维护难以到位,大部分工程受干旱、洪涝、山洪自然灾害频发的影响,导致大部分水利设施毁坏更为严重,二、老的水利工程,由于受时代客观条件的制约,在管护工作中,存在诸多困难。一定程度上,仍然是停留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应急性短期行为。水利局、农业开发办等涉农涉水单位,都是县里的正科级部门,就目前情况看,这些部门都围绕着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制定并实施工作规划,但在操作上,由于省市也没有统一的模式,各部门各自做自己的规划,各自搞自己的工程,致使部门资源整体效应得不到有效整合。

三、各级政府每年的财政预算投入逐年增加,但尽管如此,要从根本上做好多处水利工程的管护,其资金需求量仍然是巨大的,项目多与资金投入少的矛盾仍然非常突出。

出现问题的原因:

一、基础水利设施重视度不够

一方面国家每年的水利投入都给了大工程,大项目。对给予农民帮助最大的“小工程、小项目”投入不够。在资金投入和水利建设方面,水利往往出于经济效益的考虑,更加重视的是大型水利设施的建设和城市、工业用水的保障。对于农村用水缺乏投入。而

地方政府同样由于农村水利投资创造的GDP太低而不愿意把钱花在这方面,而把更多的资金用来招商引资,建工厂、建商品房。

另一方而,农民自己也不愿独自去投入,粮食是“望天收”,农村水利设施建设需要政府与农民共同行动。目前为止,福铁村的沟、塘、渠、堰都是在8090年代建设起来的。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后,取消了原有的“两工”(农村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使得原本依靠“两工”体系提供和维护的原有农村水利设施进一步被荒废。农村水利设施运行和维护相应机制的缺乏,也使得农村水利公共投入的缺失。

二、基础水利设施薄弱

水利工程特别是小型水利工程主要是依靠农民投工投劳、因陋就简建起来,工程建成时就存在标准低、配套不全、质量差、设备及技术落后等问题,在经过几十年运行,现在很多都到了工程设计年限,进入更新、改造时期。一旦遭遇旱涝情况,必不能经受住考验。

三、基础水利设施资金投入缺乏

改革开放依赖,国家队农村基本建设投资的减少与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反差加大,部分地方乡镇政府脱离农村客观现实,进行的各种各样的超前建设和达标活动等,逐渐加大了乡镇政府的财政负担。基层政府不能够有效的将有限的公共资源用于当地农民和当地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基础设施,地方政府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不愿意进行花费资金多、短期显性效益不明显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导致农村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格局极度扭曲甚至主体缺位,影响了农村水利建设工程的实施。

建议与对策

一、着力提高对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视程度

地方政府应转变政府职能,有经济主导型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有关心GDP总量向关心地方民生转变,提高公共服务质量,要着重解决当前广大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有效果的民生问题。

二、突出加强农村水利等薄弱环节建设

1、是要大兴农田水利建设,建立可靠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体系,切实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政府应在金融支持的基础上,购买水利设备以及钢材、水泥等水利建设所需,鼓励农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2、是要抓紧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政府应认识到自己的主导地位,抓紧制定工程性缺水问题的解决方案,切实解决好工程性缺水问题。

3、是要提高防汛抗旱应急能力。政府应加强水利资金和水利物质筹备,制定防汛抗旱应急方案。同时,农民也应做好水利物质和设备准备,提高防汛抗旱能力。

4、继续搞好农村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

三、建立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

1、是要加大公共财政对水利的投入。政府应大幅度增加中央及地方财政专项资金,进一步完善水利基金政策,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增加收入规模。

2、是要加强对水利建设的金融支持,支持农业发展银行积极开展水利建设中长期政策性贷款业务。

3、是要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投资水利。

四、切实加强对水利工作的领导

1、是要落实各级党委和政策的责任。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

2、是要推行依法治水。

3、是要加强水利建设。落实资金保障,壮大水利队伍建设,培养水利建设人才。

4、是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关心支持水利工程。

五、1、是高标准做好长远性的水利建设规划。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对全县现有所有水利工程设施运行情况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调查,在此基础上,牵头编制好全县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十二五”总体规划。

2、是整合资源,发挥各部门的资源聚合效应。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总体规划的指导下,整合涉农涉水资源,形成合力。将水利、农业开发、国土整理、电力、农机等各涉农涉水部门整合起来。

3、是进一步加大水利建设的投入,发挥资金使用效益。在中央大幅度增加水利建设资金投入的同时,省、市、县三级财政仍需同步增加。在各级财政增加投入的基础上,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水利资金的跟踪管理,严格控制各种非项目支出,公开水利设施建设项目及建设资金,自觉接受社会的监督,以有限的资金投入到老百姓最需要的民生工程上。

4、是加强水资源管理,发挥社会监管作用。

结论

水是人类生活发展最重要的资源。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因此我们要好好利用、管理水资源。使之成为对人类发展有利的因素,而不是阻碍。通过这次调查,发现了水利建设中的一些问题。现当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时期,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水利这一重要工程的建设,十分重要。必须提高重视程度,加强建设,加强制度的完善。必须下决心加快水利发展,切实增强水利支持保障能力,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第五篇:2011农村水利建设计划

2011农村水利建设计划

靖江市水利局

2010年9月29日

近年来,在省、泰州市水利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我市农村水利建设紧紧围绕着力改善农村水环境和居住环境的总体目标,抢抓机遇,加大投入,扎实有效地开展以清洁农村河道、清洁家园为重点的农村“双清”工程建设,防灾抗灾能力显著增强,有力地保障和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但是,综观我市农村水利建设的整体水平,仍然滞后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突出表现在:一是引排调蓄能力虽有一定提高,但还不能达到大引大排、灌排自如;二是农村河道水质虽然有一定的改善,但水质时好时坏,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善;三是面上配套建筑物老化失修严重,效益日渐衰减,有的难以正常运行等等。上述问题存在,与建设现代化水利、农村现代化发展的要求远远不相适应。因此,农村水利建设任务仍然十分繁重。根据泰州市局的统一部署,并结合我市实际,现将我市2011农村水利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2011年水利建设的总体思路和主要任务

(一)总体思路

围绕农民增效、农业增收,突出抓好中小河流整治、乡级河道疏浚整治与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水环境。

(二)主要任务

1、中小河流夏仕港整治工程

疏浚整治河道10.5公里,港堤加回15.6公里,完成河道开挖水下土方87万方,陆上土方13.6万方,筑堤土方15万方。配套建筑物51座。需经费2708万元,其中上级补助1354万元,地方配套1354万元。

2、乡级河道疏浚整治

共疏浚整治5条(段),总长11.71公里,土方33.34万方。需经费150.03万元。

3、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

更新改造排涝站48座,涵洞270座,节制闸6座。工程总投资2700万元,其中上级补助1800万元,地方配套900万元。

4、抓好中小河流横港整治工程前期工作,计划总投资2906万元,计划下半年实施,争取上半年开工。

二、工作举措

(一)认真抓好前期工作。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与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群众生活休戚相关。为确保今年的冬春水利建设任务如期完成,我市从9月上旬开始,分别与各镇对今冬明春计划进一步落实,确保10月下旬前完成清障工作,明

年1月底前完成土方工程,5月1日前完成配套建筑物工程。

(二)认真抓好工程建设和管理工作。围绕充分发挥效益,切实强化水利工程管理。工程建设是基础,管理是关键。我市水利工程面广量大,管理任务十分繁重。为此,我们将突出工作重点,切实加强对市级骨干河道、农村二、三级河道以及各级各类配套设施的管理与维护,特别要重视提排设施及涵闸等一些控制性建筑物的养护工作。一是坚持按照“分级建设、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健全和完善管理责任体系,明确责、权、利,真正将管理责任落实到单位、到个人。二是在现有管理模式基础上,积极探索水利工程管理的新机制、新路子、新办法,走管理维护与开发利用相结合,“以管理促开发,以开发促管理”的新路子。三是坚持依法管理,加大水行政执法力度,严肃查处河道、堤防管理范围内的乱耕乱种、违章搭建、随意侵占等违法行为,依法维护水利工程正常运行,促进我市河道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

三、保障措施

我市今年冬春水利建设的任务十分繁重,我们将按照既定的工作目标,立足主动,精心组织,强化落实,加强协调,加大力度,全面加快水利建设。

(一)精心组织,强化领导。农村水利工程是抗御自然灾害、改善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生态环境,保障农村

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也是提升农业综合竞争力的先决条件。当前,农村水利正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中央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省和泰州市也将加大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投资力度。为此,我们将继续把改善农村水利条件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将水利建设纳入各级党委、政府考核的重要内容,严格目标管理,加强工作考核,落实奖惩措施。同时,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健全完善水利建设的组织领导机构,明确各级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逐一抓落实。并精心组织安排,对冬春水利建设任务,做到定项目、定标准、定时限、定考核、定责任人,确保各项工作有人问,有人抓,抓到位。此外,加强工程质量管理,科学规划设计,严格质量标准,加强考核验收,努力建设水利“精品工程”。

(二)多头多路,加大投入。水利建设关键靠投入。一是在我市财政进一步加大投入的同时,我们将加强水利项目的编制落实,积极上争水利资金,招引社会资金投向水利。二是加强组织、引导,通过村组的“一事一议”、“民主决策”等办法,引导群众兴修水利、疏浚河道。三是积极探索“以河养河”的投入思路,推行以资源换资金的模式,将河道疏浚与平田整地、水产养殖、河坡开发、出售土方相结合,所得资金返还用于河道疏浚整治。四是加强水利建设资金管理,分别轻重缓急,优化投资结构,专款专用,在确保工程

质量和进度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降低工程造价,提高投资效益。

(三)把握主动,积极推进。水利建设季节性强,对冬春水利建设必须早动员、早部署、早安排、早落实、早动手。目前,各镇对冬春水利建设工作均进行了落实和部署,并做好河道疏浚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预计11月中旬,我市将掀起冬春水利的建设热潮。

下载关于全区农田水利农村水利建设情况调查报告[范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全区农田水利农村水利建设情况调查报告[范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商洛市水利建设投融资情况调查报告

    商洛市水利建设投融资情况调查报告市委第二调研组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加快推进我市水利改革发展,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我们围绕重点加强水利建设投融资问......

    农村水利建设的报告

    农村水利建设的报告2008117125 王磊按照老师的要求与安排,我利用寒假的时间采取发放调查问卷和实地考察了解的调研方式,重点围绕我镇近年来农村人口的生活的基本状况、农村人......

    市农村水利建设工作汇报

    (四)严格标准,注重实效建管并举。农村水利建设工程面广量大,既要充分发动群众,轰轰烈烈,更要坚持科学态度,严格标准,注重实效,强化建后管理。一是在科学规划的前提下,严格工程管理制度......

    农村农田水利建设新思路探析

    农村农田水利建设新思路探析 摘要: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农田水利建设存在的问题,着重分析了我国现阶段新农村农田水利建设存在问题的根源,并尝试性地提出了一些关于......

    加强农村水利建设构建和谐新农村

    加强水利建设构建和谐新农村 2011年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正式公布,这是新世纪以来的第8个中央一号文件,也是新中国成立62年来中共中央首次系......

    改革开放长歌农村水利建设

    改革开放长葛农村水利建设发生五个显著变化 一是灌溉形式发生显著变化。该市48万亩农田实现了节水灌溉,占有效灌溉面积的80%。喷灌、微灌工程省工、节水、节能、高效,年综合经......

    当前农村水利建设进展情况汇报

    冬春农村水利建设情况汇报全区各级认真落实省市水利建设要求,紧紧围绕冬春全区水利建设工作总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广泛宣传发动,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掀起冬春水利建设高潮,各项......

    关于加强农村水利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于加强农村水利建设的调研报告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和谐文明,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用水量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