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经典诵读第一阶段性工作总结
“经典诵读与师生语文素养的提升研究”
第一阶段工作总结
一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悉心指导下,在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课题组通过诵、背、书、唱、画等形式,把诵读中华经典诗文活动渗透到校园生活之中,渗透到学科教学与教育课题之中,从而丰厚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教师在与学生的一道诵读中也受到了人文的熏陶,厚实了自己的文化底蕴。现就我们课题组开展课题实验工作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开题以来所做的研究工作
1、加强理论学习与培训,提高教师科研理论水平。
我们课题组经过了第一阶段的实践和研究,教师们对《经典诵读与师生语文素养的提升研究》这一课题有了明确的了解,认识到开展诵读经典文不但可以提高教师和学生的语文素养,还可以进一步深化语文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们组充分利用好课题活动时间,组织教师学习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诵读的基本要则、主要内容和达成目标等相关资料,深入领会课程改革思想,提高教师的课题理论水平,转变教师原有的观念,使教师们明确了“经典诵读与师生语文素养的提升研究”的重要作用和今后研究课题的方向。因此,自课题开题以来,我校教科室多次组织教师学习“国学”知识,以及课题研究有关理论,如;《论语》、《三字经》、《千字文》、《《唐诗宋词》、《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案例》、《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家庭教育指导》、《教育学原理》等。
2、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开展工作。
开题以来,我校课题组召开多次会议。2011年11月召开了全体课题组成员第一次会议,学习本课题开题报告,明确课题研究内容,按照开题报告中的安排,明确分工,责任到人。
自开题以来,课题组每月都召开一次会议,了解研究工作进展,讨论解决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推动研究工作深入开展。
3、以《经典诵读》、《国学经典》为校本教材,提升师生语文素养
为了推进该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教科室组织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校本课程——《国学经典》和《经典诵读》,作为校本教材。以地方课程为阵地,开设经典诵读课,让“国学”走进课堂。在课堂上,熟读乃至背诵一些经典诗文,熟记一些名言警句,让孩子们在背中求思,思中求进。
4、期末,对学生进行考级,了解学生掌握情况。
从学生背诵、答卷情况来看、四五年级学生对校本课程——《国学经典》中规定的考级内容掌握的较好,能熟练背诵,并能正确默写,对一些经典名句理解也很到位;一二年级掌握得不够好,少数学生不能熟练地背诵考级内容,一些学生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书面考级内容,尚需努力。
二、初步取得的成绩
1、校本教材——《经典诵读》、《国学经典》,交付一至六年级学生使用,以校本课堂为主阵地,以诵读国学经典为主要学习方式,辅以各项活动,强调积累与感悟,陶冶学生的人格,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道德修养及爱国情操。从期末对学生考级的结果来看,我校大部分学生都能熟练掌握校本教材中规定的考级内容。
3、师生共读,个别与集体阅读相结合,通过多种评价方式促进阅读能力的提高。通过师读生评、生读师评,在评析中掌握诵读决窍,丰富“国学”知识,陶冶学生道德情操,训练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学生学习能力得到培养。通过课题研究,不仅使学生受到“国学经典”的熏陶,而且激发了学生的作文兴趣,让学生乐于习作,更拓宽了学生的作文思路,让学生善于从“国学经典”中提取素材、获得写作灵感,写出个性作文,三至五年级学生多篇作文在国家级获奖„„一篇篇佳作,就是学生爱上“国学”,爱上作文的最好证明。
5、指导学生出课题小报,布置教室,组织课题组成员到教室进行观摩。各班教室结合课题研究内容,经过师生们精心布置,营造出了浓郁的班级文化氛围,真正做到了“书香班级”飘书香。这次活动中,有五个班荣获校级“书香教室”称号。
6、教师们以争做“书香教师”为目标,参加了“诵读经典诗文”课题实验教师积累经典诗文情况测试。为了争做“书香教师”,在“经典诵读”的活动里,教师们常常一起诵读,互帮互教,共同进步。教师们品、悟古诗和名言的过程中,不但成为了教师专业成长发展的舞台,甚至取得“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效果。这次测试有6位教师评为书香教师。
7、在六一儿童节前夕,各实验班开展了以“诵读经典诗文”为内容的庆祝活动。联欢会上,学生表演了相声、情景剧、诗歌表演唱、古诗句对对碰等等,形式多样,将平时的读书内容形象化、生活化、情景化,让师生用心灵去感悟经典、美文的魅力。其中二(3)班开展的“快乐走进古诗文”活动,在公小网站首页报导,得到了师生们的好评。
8、我们开展诵读经典诗文活动始终坚持:诵读经典活动与学校、家庭相结合;个人学习与集体辅导相结合;诵读与展示相结合;评比与激励相结合;总结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指导学生开展诵读经典诗文,以学校领读为主体,家庭助读为辅助,社会力量为推动的三结合模式。各班设立了家校联系卡,经常与家长交流孩子的变化和孩子的经典诵读情况,对于学生在家的积累及时沟通,然后在班级中及时表扬,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经过一段时间的诵读,学生能背诵《国学经典》、《经典诵读》等经典诗文,学生的语言积累丰富了,同时也形成了良好的诵读习惯。
9、课题组成员积极撰写课题研究论文、读书心得、经验总结。文章形成初稿后,在本组讨论、交流,形成课题研究成果。
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始易行难,只要贵在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只要付出努力,就会有收获,经历一番寒彻骨,方有梅花扑鼻香。“诵读经典”犹如一道亮丽的风景,为学生带来了一片生机,它时时唤起学生创造的灵性,奏响学生心中诗文的琴弦,激活学生的好奇心和充满激情的美好情怀,健全学生的人格魅力,提高了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与文化底蕴。教师在与学生的一道诵读中也同时受到了人文的熏陶,厚实了自己的文化底蕴。
四、我们的思考与展望
1、近一年的诵读活动使我们深刻体会到:抓好经典诵读活动领导重视是前提,老师参与是基础,调动学生积极性是关键,家长的支持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我们开展“经典诵读与师生语文素养的提升研究”这一课题研究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记住名篇佳作,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诵读经典诗文,打造了充满人文气息的书香校园,浓浓书香熏陶着每一位学生,使他们厚重了人文底蕴,养成了儒雅气质,形成了健康人格。
2、在本学期开展课题研究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探索诵读经典诗文有效性的策略,进一步推动新课程的改革。
3、课题的研究需要专家的引领,今后要创造机会使本课题能得到总课题组更多的指导。
以上可能是今后研究工作摸索、探讨的重点,从而让我们的课题研究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荆门市京山县宋河小学课题组
2012.9
第二篇:经典诵读第一阶段性工作总结
“经典诵读与师生语文素养的提升研究”
第一阶段工作总结
一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悉心指导下,在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课题组通过诵、背、书、唱、画等形式,把诵读中华经典诗文活动渗透到校园生活之中,渗透到学科教学与教育课题之中,从而丰厚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教师在与学生的一道诵读中也受到了人文的熏陶,厚实了自己的文化底蕴。现就我们课题组开展课题实验工作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开题以来所做的研究工作
1、加强理论学习与培训,提高教师科研理论水平。
我们课题组经过了第一阶段的实践和研究,教师们对《经典诵读与师生语文素养的提升研究》这一课题有了明确的了解,认识到开展诵读经典文不但可以提高教师和学生的语文素养,还可以进一步深化语文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们组充分利用好课题活动时间,组织教师学习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诵读的基本要则、主要内容和达成目标等相关资料,深入领会课程改革思想,提高教师的课题理论水平,转变教师原有的观念,使教师们明确了“经典诵读与师生语文素养的提升研究”的重要作用和今后研究课题的方向。因此,自课题开题以来,我校教科室多次组织教师学习“国学”知识,以及课题研究有关理论,如;《论语》、《三字经》、《千字文》、《《唐诗宋词》、《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案例》、《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家庭教育指导》、《教育学原理》等。
2、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开展工作。
开题以来,我校课题组召开多次会议。2011年11月召开了全体课题组成员第一次会议,学习本课题开题报告,明确课题研究内容,按照开题报告中的安排,明确分工,责任到人。
自开题以来,课题组每月都召开一次会议,了解研究工作进展,讨论解决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推动研究工作深入开展。
3、以《经典诵读》、《国学经典》为校本教材,提升师生语文素养
为了推进该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教科室组织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校本课程——《国学经典》和《经典诵读》,作为校本教材。以地方课程为阵地,开设经典诵读课,让“国学”走进课堂。在课堂上,熟读乃至背诵一些经典诗文,熟记一些名言警句,让孩子们在背中求思,思中求进。
4、期末,对学生进行考级,了解学生掌握情况。
从学生背诵、答卷情况来看、四五年级学生对校本课程——《国学经典》中规定的考级内容掌握的较好,能熟练背诵,并能正确默写,对一些经典名句理解也很到位;一二年级掌握得不够好,少数学生不能熟练地背诵考级内容,一些学生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书面考级内容,尚需努力。
二、初步取得的成绩
1、校本教材——《经典诵读》、《国学经典》,交付一至六年级学生使用,以校本课堂为主阵地,以诵读国学经典为主要学习方式,辅以各项活动,强调积累与感悟,陶冶学生的人格,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道德修养及爱国情操。从期末对学生考级的结果来看,我校大部分学生都能熟练掌握校本教材中规定的考级内容。
3、师生共读,个别与集体阅读相结合,通过多种评价方式促进阅读能力的提高。通过师读生评、生读师评,在评析中掌握诵读决窍,丰富“国学”知识,陶冶学生道德情操,训练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学生学习能力得到培养。通过课题研究,不仅使学生受到“国学经典”的熏陶,而且激发了学生的作文兴趣,让学生乐于习作,更拓宽了学生的作文思路,让学生善于从“国学经典”中提取素材、获得写作灵感,写出个性作文,三至五年级学生多篇作文在国家级获奖……一篇篇佳作,就是学生爱上“国学”,爱上作文的最好证明。
5、指导学生出课题小报,布置教室,组织课题组成员到教室进行观摩。各班教室结合课题研究内容,经过师生们精心布置,营造出了浓郁的班级文化氛围,真正做到了“书香班级”飘书香。这次活动中,有五个班荣获校级“书香教室”称号。
6、教师们以争做“书香教师”为目标,参加了“诵读经典诗文”课题实验教师积累经典诗文情况测试。为了争做“书香教师”,在“经典诵读”的活动里,教师们常常一起诵读,互帮互教,共同进步。教师们品、悟古诗和名言的过程中,不但成为了教师专业成长发展的舞台,甚至取得“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效果。这次测试有6位教师评为书香教师。
7、在六一儿童节前夕,各实验班开展了以“诵读经典诗文”为内容的庆祝活动。联欢会上,学生表演了相声、情景剧、诗歌表演唱、古诗句对对碰等等,形式多样,将平时的读书内容形象化、生活化、情景化,让师生用心灵去感悟经典、美文的魅力。其中二(3)班开展的“快乐走进古诗文”活动,在公小网站首页报导,得到了师生们的好评。
8、我们开展诵读经典诗文活动始终坚持:诵读经典活动与学校、家庭相结合;个人学习与集体辅导相结合;诵读与展示相结合;评比与激励相结合;总结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指导学生开展诵读经典诗文,以学校领读为主体,家庭助读为辅助,社会力量为推动的三结合模式。各班设立了家校联系卡,经常与家长交流孩子的变化和孩子的经典诵读情况,对于学生在家的积累及时沟通,然后在班级中及时表扬,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经过一段时间的诵读,学生能背诵《国学经典》、《经典诵读》等经典诗文,学生的语言积累丰富了,同时也形成了良好的诵读习惯。
9、课题组成员积极撰写课题研究论文、读书心得、经验总结。文章形成初稿后,在本组讨论、交流,形成课题研究成果。
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始易行难,只要贵在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只要付出努力,就会有收获,经历一番寒彻骨,方有梅花扑鼻香。“诵读经典”犹如一道亮丽的风景,为学生带来了一片生机,它时时唤起学生创造的灵性,奏响学生心中诗文的琴弦,激活学生的好奇心和充满激情的美好情怀,健全学生的人格魅力,提高了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与文化底蕴。教师在与学生的一道诵读中也同时受到了人文的熏陶,厚实了自己的文化底蕴。
四、我们的思考与展望
1、近一年的诵读活动使我们深刻体会到:抓好经典诵读活动领导重视是前提,老师参与是基础,调动学生积极性是关键,家长的支持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我们开展“经典诵读与师生语文素养的提升研究”这一课题研究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记住名篇佳作,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诵读经典诗文,打造了充满人文气息的书香校园,浓浓书香熏陶着每一位学生,使他们厚重了人文底蕴,养成了儒雅气质,形成了健康人格。
2、在本学期开展课题研究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探索诵读经典诗文有效性的策略,进一步推动新课程的改革。
3、课题的研究需要专家的引领,今后要创造机会使本课题能得到总课题组更多的指导。
以上可能是今后研究工作摸索、探讨的重点,从而让我们的课题研究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第三篇:四年级第一学期经典诵读教学工作总结
四年级经典诵读工作总结
诵读古诗文对于提升人的境界,丰富人的内涵、开阔人的胸襟、净化人的灵魂,启迪人的智慧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深刻的认识到开展古诗文诵读影响深远。我校一直积极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在全校范围内深入开展了经典诵读活动,使得经典诵读在学生中逐步掀起高潮。
一、时间保证:我们四年级基本保证每天不少于10-20分钟的诵读时间。
二、创设诵读氛围:为了使学生收获颇丰,我们利用板报、专栏,营造一个良好的诵读氛围,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熟悉古文、了解古文,为诵读古文创设了氛围。
三、让学生在诵读活动中得到提升。诵读活动的开展,其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记住名篇佳作,而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养成一种品质,学会一种本领。
当然,我们在鼓励学生背诵的同时,不忘帮助学生理解一些含义深刻的,有一定意义的句子,使学生学到千古美文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操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道德原则,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影响。
四、检查到位。保证所有学生的参与。对每一篇必背古诗文的通过,都经过自背、学习小组检查、全班抽查的方法,确保背诵质量。
五、方法灵活。坚持以学校领读为主体,以家庭助读为辅助模式,使我们的经典诵读走上了健康的发展轨道。
六、收获和体会
1、丰富了德育内涵。
诵读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德育内涵,推动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交涉和德育工作的发展。师生的精神面貌得到较大的改观,良好的校风、学风、班风逐步形成,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养成教育的全面实施。
2、提高了学生思想道德品质。
经典诗文不仅语言精炼优美,而且意蕴深刻,境界动人,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情操,陶冶高尚情趣的重要教材。通过歌颂祖国大好河山和美丽风光的古诗,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我们祖国江山如画,从而激发他们作为中华儿女的自豪感,培养他们高远的志向和博大的胸怀。不少古诗抒发了亲情、友情和乡情,诵读这些古诗,可以培养学生爱家乡、爱长辈、爱亲朋的健康情感。
3、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大量诵读中华古诗,一是激发了学生诵读经典诗文的兴趣,形成了诵读的良好氛围。二是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学生知道了“诗前幕后故事”、“文坛轶事”,他们了解、知道诗人多了,了解的历史事件多了。三是学生初步掌握了诵读的方法,并能运用,部分学生还能把学到的经典语句运用于作文之中。四是锻炼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学生通过自编自演节目、办手抄报,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协调能力,艺术鉴赏力等等都得到了极好的锤炼。字串7
4、提高了教师的文化底蕴
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教师主动参与,广泛融入,他们和学生一起学习、讨论、背诵,探讨经典的人多了,查阅资料的人多了,吟颂的多了,运用道经典语句的多了,我校广大教师在活动中极大的丰富了自身的文化底蕴。
七、存在的问题
1、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对朗读的要求还不够达到。
2、学生的背诵,还需要老师进行指导,以不至于学生死记硬背,而增加学生的负担。
八、改进的措施
1、加强对老师自身的要求,要求教师和学生共同背诵古诗。
2、对学生可以把这项内容设为作业,使学生每天按时按量完成。
经典浸润人生,书香伴我成长。经典诵读犹如一道亮丽的风景,为我校师生带来了一片生机。著名作家余秋雨说过:在孩子们还不具备对古诗文经典的充分理解力的时候,就把经典交给他们,乍一看莽撞,实际上是文明传承的绝佳措施。幼小的心灵纯净空阔,由经典奠基可以激发起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
总之,让小学生直面古诗文,诵读古诗文,是弘扬传统文化,振兴中华民族的一大功德无量的事。我们将义无返顾地把播撒传统文化的种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铸人铸魂的功德事业坚持下去。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出花、结出果。
2012年1月5日
第四篇:第一单元古诗诵读
第一单元古诗诵读
教学目标:
1、读通诗句,理解内容,体会诗人的心情。
2、通过诗句展开想象并理解诗意。
3、背诵、默写诗文。
4、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阅读、感悟学习的过程。教学重点:能够背诵并默写古诗 教学难点:
1.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自己理解诗意 2.能够感悟诗人所抒发的情怀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用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万树鸣蝉隔岸虹,乐游原上有西风。”“乐游原头春尚早,百舌新语声卑卑。”„„
出示有关乐游原的诗句引出课题。2.作者介绍:
李商隐,晚唐著名诗人,婉约派。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擅长骈文写作,诗作文学价值也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浓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为人传诵。但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
3.读题,解题。乐游原:地名,在长安城南,唐朝时是有名的游览胜地。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主朗读诗歌,读准读通。
2.指名读,纠正字音,指导“驱”,读写。
3.默读古诗,结合图片,理解诗意。先独立思考,再合作交流。
4.出示:向晚意不适
从这句诗当中体会诗人心情是怎样的?你从哪里能看出来?(不适)词语解释:向晚:傍晚。
意:心情。
不适:不悦、不快。5.你心情不好的时候会怎样做?诗人又是怎样做的呢?
思考:自由发言讲讲平时心情不好的时候会做些什么?引出下句:驱车登古原
6.面对美景,诗人有什么感慨? 出示: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译诗]
傍晚十分我心情不太好,独自驱车登上了乐游原。
这夕阳晚景的确十分美好,但遗憾的是已经临近黄昏。
《乐游原》表达作者对 美好事物容易失去的感叹和对美好人生的眷恋 7.15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与“诗仙”李白并称“大李杜”。他曾经在成都居住,写了很多与成都有关的诗,成都成都“杜甫草堂”就是纪念他的,因为那是他以前居住的地方
引出:《赠花卿》并解释题意:花卿:成都尹崔光远的部将花敬定 8.出示古诗,自由朗读注意读准字音。解释词义:
锦城:锦官城,指成都
丝管:音乐
纷纷:形容乐曲的轻柔悠扬 天上:双关语,虚指天宫,实指皇宫 几回闻:听到几回。意思是说人间很少听到 诗意:
锦官城里的音乐声轻柔悠扬,一半随着江风飘去,一半飘入了云端。
这样的乐曲只应该皇宫内才有,平常百姓家哪里能听见几回? 板书设计:
《乐游原》表达作者对 美好事物容易失去的感叹和对美好人生的眷恋 作业设计:
1.背诵并默写古诗二首,家长监督并签字
2.预习第4课餐桌上的大学并完成《词语的理解与运用》家长监督并签字
第五篇:经典诵读工作总结
东兴中学“经典诵读”活动总结
林甸县东兴中学2011.10
国学走进校园,遍开礼仪之花
——东兴中学经典诵读活动总结
9月28日上午,我校召开了“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总结会,各部门积极准备,认真总结。
注重国学教育,塑造校园文化,向来就是东兴人一贯的特色。在本学期题为“诵读经典,弘扬国学”的开学典礼上,该校学生齐诵《弟子规》和《大道之行》,正式开启了“国学经典诵读”活动。
为营造良好的国学氛围,东兴中学将国学渗透到学校的方方面面。在校园中,你随处可以看到国学的身影,“正己台”、“国学宣传栏”,让国学处处展现在我们身旁;每周一的国旗下讲话,同学们都围绕“孝、悌、谨、信”为主题作演讲,让国学时刻围绕在我们耳边;学校还将国学与学校德育工作相结合,开展了师、生、家长中的“谈我与诚信自律”征文活动;同学们也创办了以国学为主要内容的“诚信小报”。
为保证同学们真正理解国学内容,该校还开展丰富多彩的国学进课堂活动。首先,国学与语文学科相结合,在语文课上,老师为学生讲授《弟子规》,并将其内容加入每周的语文检测中;其次,我校也将国学内容与校本课程《人际交往》结合,与每周的班队会相结合,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国学内容与今天生活的关系;另外,我校在选修课中还专门开展了“国学”课,让感兴趣的同学获取了更多的国学知识。
通过系列活动,在国学的熏陶下,东兴中学的学生更规范了,更懂礼识仪了。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学校还会继续坚持开展和完善“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让国学的种子在每个孩子心理开出“文明之花”。
东兴中学 201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