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干部作风网评文章
干部作风网评文章范文二篇
文章一:明知故犯?干部“带病提拔”必休矣!
防止干部“带病提拔”,仅靠任前考察时了解是远远不够的,平时就得观察和研判干部,健全完善日常联系通报机制,组织人事部门及时收集整理纪检监察、审计、信访、巡视、督导等执纪监督方面信息和网络舆情反映的干部有关情况,建立干部监督信息档案,从而为分析研判提供充分材料。(8月31日新华网)
“带病提拔”的领导干部虽然只是极少数,但社会危害性却不容小觑,这种现象不仅挤压“健康”干部的成长空间,形成“劣币驱逐良币”效应,而且严重伤害了干部选拔机制的公信力,损害党委及组织部门的形象。
究其原因,一些地方和部门把握用人标准上出现偏差,对干部的“德”重视不够、考察不到位,少数干部善于伪装、做秀,台上讲廉政勤政往往头头是道,台下收受礼品却是来者不拒。但不可忽视的一点,一些考察人员自身素质不过硬,对一些重要“病症”把脉不准,甚至明知被提拔使用的干部“带病”,但因为种种不可告人的缘由,仍然予以“带病提拔”。比如,少数领导干部将权力私有化,在管辖的地区或部门中肆无忌惮地营造势力范围,拉小圈子,圈子里的人有“病”也能得到提拔。还有的领导干部将权力商品化,利用手中掌握的人事权实行“卖官鬻爵”,明知“买官”者“病魔缠身”,但收足了“拜门钱”“捐官款”,“乌纱帽”也能拱手奉送。作者口2733740549长期兼职代写党建类时评,保证原创,求长期合作。
要有效防止干部“带病提拔”,从严选拔、从严把关是关键。尤其是要严把“把关人”的素质,要选有责任感、公道正派、政治素质好的把关人,同时还要求具备较高的业务水平。同时,改进群众参与的方式,落实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
“把关人”如何把关呢?要不断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把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的要求切实贯彻到干部考察考核的具体实践中去,在动议审查环节,先定规矩后议人选,做到以事择人、按岗选人,有效规避“因人择岗”现象,防止“人情动议”“关系动议”。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通过加大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和干部交流的力度,努力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各展其能的机制,使“带病”干部相形见绌,使“带病”的干部无机可乘。
文章二:把好“带病提拔 ”关 执行到位是关键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通知指出,《意见》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从严管理干部的要求,对切实防止干部“带病提拔”作出具体规定,是做好新时期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重要遵循。(人民网 9月1日)
“带病提拔”是对一些干部“边腐边升”现象的一种通俗说法,有人称,“带病提拔”危害猛于虎,这话一点不假。“带病提拔”不仅腐蚀吏治生态,有违社会公平公正,也冲击现行干部人事制度,败坏用人风气,扭曲用人导向,甚至在个别领域形成的“劣币驱逐良币”的负面效应,影响党的干部队伍形象。
“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中国现在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期、改革攻坚期、矛盾凸显期,我们面临的矛盾更加复杂,老问题与新问题交织,不同领域矛盾相互叠加,选拔任用一批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的干部尤为重要。然而,梳理近年来一些落马官员的堕落轨迹不难发现,“带病提拔”问题在一定范围内客观存在。从近年查处的典型腐败案例看,很多腐败官员就是存在于“带病提拔”中,从开始的“苍蝇”变成了后来的“老虎”。从开始的小打小闹,变成了后来的大贪大腐。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防止干部“带病提拔”既是干部群众的强烈呼声,也是党中央和各级党组织努力破解的干部工作难题。此次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的意见非常明确,要求所有准备提拔的干部都必须进行干部档案审核,必须对个人有关事项报告进行审核;纪检监察机关必须对群众提出的问题进行审查,防止出现“带病提拔”的现象。意见中还特别强调党委书记和纪委书记的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谁推荐谁负责,谁提拔谁担责将成为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的重头戏。笔者认为,《意见》的出台,对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机制,把好选人用人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意见》的出台,为选用干部提供了准绳,立了规矩,但好的制度需要好的执行,执行的力度、准度和精度缺一不可,否则就会影响甚至消减制度的功效。一言以蔽之。“带病提拔”不是发几个文件,惩处几个人就能根除的问题,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在去在整个用人选人的过程中织密制度之网,扭住责任的牛鼻子,抓好“关键少数”,让“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落地生根,才能为愿意干事,敢于担当的人提供良好的从政环境。
第二篇:干部作风建设文章
向我看齐
刚刚闭幕的县十三次党代会,县委书记杨良锋同志在代表县委所作的工作报告中用了大量的篇幅强调党员干部作风建设,首次提出了“向县委看齐,向常委看齐,向我看齐!”的响亮口号!字字金玉,掷地有声。笔者耳闻目睹,细细思量之后,不禁思潮起伏,感触良多。
建党至今,90余年光阴倥偬而逝,我们的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在90余年的辉煌历程中,我们的党恪守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保持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赢得了全国人民的广泛信赖和支持。但细细审视,近些年来,由于受享乐主义及其他腐朽思想的影响,我们的党员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方面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一是宗旨意识淡薄。想个人利益多,想集体利益少,想升官发财的多,想地方发展的少。二是作风漂浮不实。一些干部有得过且过的思想,干工作拈轻怕重,推诿扯皮,遇到困难绕道走。三是能力水平不高。有些干部想干事,但往往事与愿违,事倍功半,行政能力与服务能力跟不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四是执行力不强。一些单位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身子沉不下去,手脚动不起来。
上者,民之表也,表正,则何物不正!“向我看齐”归根结底就是全县干部群众向县委看齐,县委向常委看齐,常委向书记看齐,要求全体党员干部带头转变作风,带头真抓实干,带头廉洁自律。杨良锋同志的话语重心长,用心良苦,旨在解决我县党员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方面的积弊沉疴,既是郑重庄严的铮铮誓言,也是对全县各级领导干部的要求。
向我看齐,是一种情怀。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身上肩负着百姓安居乐业的重大职责。为人民服务,作为我们党历久弥新的根本宗旨,早已深入人心,也更需要我们在工作中身体力行地践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经常走村入户,访贫问苦,与老百姓拉家常,话长短,嘘寒问暖。要强化责任意识,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涉及民生根本的老百姓看病、读书、饮水、出行、文化娱乐等问题摆放在工作的首要位置,全力落实,妥善解决。
向我看齐,是一种魄力。为官避事平生耻。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直面大事、难事,工作中要勇于担当,敢于独挡一面。要勇敢面对复杂局面,不能找由头,寻借口,百般推诿。要将处理复杂问题作为锻炼能力,增长才干的机会,积极谋划,大胆实践,打破条条框框,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强化制度建设,用制度管人。如一直为许多干部避之犹不及的群众信访问题,应深入落实对口处理制、首遇问询制、结果报告制等相关制度,将干部推到处理复杂问题的一线,让那些遇事就捉迷藏、画大字、打太极的干部无所遁形。
向我看齐,是一种态度。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才能出真知,领导干部不能一天到晚坐在办公室里听汇报,看文件,要从办公室里走出来,到基层,到群众中间,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切实摸清楚一个地方,一个单位的真实情况,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要进一步强化执行力,将抓工作落实提到讲政治的高度去对待,敢于较真,善于较真。每部署一项工作,要精心谋划,科学安排,实施过程中,切忌当甩手掌柜“只问结果,不管过程”,而要加强督办检查,及时总结经验,肯定成绩,解决问题,将工作牢牢抓在手中。
向我看齐,是一种追求。学习不为做官,做官必须学习。学习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按科学界的普遍规律——能量守恒定律来说,能力的诸备与支取是相等的,要承担多重的职责,必然要求领导者掌握与之相匹配的知识技能,只有这样,才能在实践中游刃有余,从容不迫,将工作做好。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要积极上进,做手不释卷的表率。要加强对党的政策、“三农”问题、经济理论、行政管理、业务技术等方面的学习研究,强化思考,结合工作实际积极消化,不断提高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在向书本索取知识的同时,还应积极向生活学习,向社会学习,向周边形形色色的人学习,事事时时保有一学习的心,于无声处积累储备,不断提升素质,强化能力。
向我看齐,是一种节操。吏不畏我严而畏我廉,民不服我能而服我公。廉洁自律,是每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应时时牢记的行为准则,只有“不出事”这个前提,才能为党为人民“干好事”。要在工作和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做到“八慎”。一是慎始。坚决杜绝第一次“伸手”;二是慎微。不放任自己每一个细微的小节;三是慎好。对自己的爱好加以节制,防止成为别有居心之人的突破口;四是慎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珍视名誉,抵制诱惑,耐住寂寞;五是慎权。不专权,不谋私,主动接受权力监管;六是慎友。秉承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准则,谨慎择友;七是慎纵。不纵妻,不溺子,以德治家,管好自家后院;八是慎终。要珍惜晚节,摆正心态,看淡名利,站好最后一班岗。
第三篇:党员干部作风建设文章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强调:要“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笔者认为,要确保反“四风”取得实效,达到“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要求,必须廓清思想认识迷雾,防止“三个误区”。
一、谨
防“空对空”,做到“实打实”。反“四风”不是“炒概念”,也不是“秀政治”,而是党中央基于对“四种危险”的清醒认识,为建设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而采取的重大举措,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抓实抓好。在活动组织上要“一竿子到底”。“四风”问题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重点要解决的问题,从活动要求看,每个党员干部都是参与者,没有谁能置身事外。因此,各级党组织要精心组织开展活动,按照分类指导、因岗制宜的原则,充分调动每个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活动全覆盖。要按照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的模式,坚持自上而下,“一竿子到底”,真正为每个党员干部“洗澡除尘”。在整改落实上要“一本帐结清”。反“四风”不能蜻蜓点水、雨过地皮湿,必须真抓实干,“一本帐”结清。要发扬延安整风精神,重拾“批评与自我批评”武器,通过民主生活会、谈心谈话等方式,深刻查找“四风”问题、剖析问题的根源、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期限,落实整改责任,并为每个领导机构、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普通党员设立一本台帐,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狠劲,将查摆出来的“陋习积弊”一条条清除干净,每解决一个问题,就消除一份“欠账”,直至全部解决。在日常工作中要“一条龙服务”。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人民服务,反“四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为人民服好务,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结合工作实际为群众提供“一条龙”式的保姆服务,彻底转变当前某些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作风。要建立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与服务承诺制、一次性告知制和责任追究制等一系列工作制度,实现由“干部动动嘴、群众跑断腿”向“群众动嘴、干部跑腿”的根本转变,切实提升工作效率,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二、慎防“单循环”,做到“全开放”。反“四风”是党内活动,主体是党员干部,但反“四风”旨在密切干群关系、巩固党的执政之基,这就决定了活动离不开群众的参与,不能搞封闭式的党内循环。一要让群众知晓。“四风”问题影响恶劣,群众关注度高。扫除“四风”积弊,仅靠党内的自查自纠是不会让群众满意的,必须紧紧依靠群众,借助群众的“慧眼”去发现问题,汲取群众的智慧去解决问题,凭着惠民的实绩去赢得民心。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保障群众的知情权,要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大力宣传反“四风”活动的目的和意义,提高群众参与的积极性;要广泛宣传反“四风”的内容、要求、步骤等,提高工作透明度,便于群众参与;要搭建活动互动平台,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找准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四风”问题,有的放矢地制定工作方案,设计活动载体,着力加以解决,确保活动不流于形式。二要请群众监督。接受群众监督,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要充分发挥群众监督的“放大镜”和“显微镜”作用,让“四风”问题现形,让活动过程透明,让整改结果满意。要完善监督网络,采取设立意见箱、开通热线电话、搭建网络互动平台和发放征求意见表等形式,拓宽民意表达渠道,真正做到听取民意找问题、顺应民意抓改进、依据民意看效果。要完善监督机制,把反“四风”活动的组织、评议、整改全过程置于群众的有效监督之下,确保活动持续有效开展。三要听群众评议。群众满意是检验活动成效的唯一标准,“四风”问题查找准不准、问题根源剖析深不深、整改措施实不实、整改效果好不好,群众最有发言权。要认真组织好群众评议,主动邀请服务对象、社会公众代表评议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提高评议的真实度;要创新评议方式,采取集中评议与单独评议相结合、书面评议与口头评议相结合的形式,提高评议的实效性;要强化评议结果的运用,对评议对象存在的问题、整改的措施及结果以适当的方式向党员本人和群众反馈,在一定范围内公开,并将整改效果纳入党员干部绩效考核,增强活动的震慑力和推动力。
三、力防“两张皮”,做到“两促进”。反“四风”不能为活动而开展活动,以形式主义反对形式主义,脱离中心工作和自身职责,必须紧密结合本职工作,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一要融入中心工作。反“四风”是否让群众满意、是否取得实效,不在于活动形式的热热闹闹、载体的标新立异、经验的推陈出新,而在于党员干部的作风是否改进、工作效率是否提升、服务是否让群众满意。只有将反“四风”与贯彻执行上级文件精神、与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结合起来,融入中心工作中去,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夙夜在公的责任感做好本职工作,活动才能持久深入,才能取得实效。二要丰富活动内涵。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
第四篇:反腐倡廉网评文章
浅谈腐败的四大危害 当今时下,老百姓最痛恨、最不可接受的无疑是腐败, 从建国初期的刘青山、张子善到最近的重庆市公安局长文强、中山市长李启红等...反腐须打持久战 不能掉以轻心 人民网北京 1 月 11 日电 《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出版发行,其中许多论述是第一次公开发表。中央 纪委监察部网站摘登了部分内容,(人民网,1 月 11 日)自十八大以来的反腐彰显出中央前所未有的坚决意志和零容忍态度,在各级纪检从严执纪问责的力斧之下,无论是省部级乃到副 国家级的“大老虎”还是厅局级、县处级和科级及以下的“小老虎”,以至于比芝麻还小得不算官的“村官”,都无一例外的被网 罗于法治反腐的灰灰天网。
***、徐才厚、苏荣...一个个重量级“腐官”可谓根深蒂 固,其势力盘根错结,不但贪权恋钱迷于通奸,以其权势培植个人 势力,寻找卖命之徒,以权钱色交易寻找利益盟友,在官场商场左 右逢源,通吃黑白两道。腐败是无形的毒瘤,一旦掌权者党性不 纯、意志消沉、警惕丧失,便肆意侵入其思想,控制其意志,任由 权色钱的贪欲泛滥,再由权力核心沿着权属和人脉网络腐蚀新的 “猎物”。
十八大以来的反腐案例反映出新时期腐败的新特点,也继承着 腐败现象一贯的隐蔽和复杂的变异基因。不管腐败的表现形式有何 种变化,诸如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权色交易、权钱交易、超配超 编配备干部职数、顶风行“四风”、公款消费虚报销“自肥”,呈 现隐蔽性、潜伏性、分散性、反复性。一些腐败者倒下了,另一批 腐败者又露出尾巴。在各级纪检轮番出击重拳猛打之下,一些腐败 份子一意孤行、变本加厉,与反腐力量打起了“游击战”,一再践 踏着公众的容忍底线。
虽然从总体上看,目前全党各级干部是奉公守法、安分守纪 的,也是值得党和人民信赖和依托的。但公众普遍对当前反腐行为 开展以来曝露的腐败问题不免感到心惊肉跳。若不能将腐败的嚣张 气陷给打下去,实难想象会将党的执政基础腐蚀到何等地步。反腐 的实践也表明,只要执纪问责和公众的监督稍微有一点松驰,腐败 势力就会趁机卷土重来,有如黑云压城之势,无疑给反腐增加了许 多困难。
反腐败须打持久战,万不能掉以轻心。造成腐败严峻形势的原因是 错综复杂的,既归因于预防和惩治腐败的机制体制的积弊,又归咎 于一些干部党性差、人性弱点突出,经不过权财色的诱惑。因而要 根治腐败,一要彻底封禁党员干部的贪婪本性,但这一点是人的本 性,只能克制,实难真正消灭,加强党性修养和典型教育是必需 的。二要根除滋生和纵容腐败的制度和文化土壤,消灭人情文化,扭转跑偏的执政价值观。三要持续反腐的零容忍高压态势,不断创 新预防和惩治腐败的方式,更加积极调动群众和媒体对腐败的监 督,让当前的反腐成为“新常态”,反腐万不能掉以轻心,一切的 反腐机构和公众都得有与腐败战斗到底的决心和意志,做好与腐败 打持久战的准备。
第五篇:原创网评文章格式
应该让职务职级改革成为触手可及的希望
人们都知道,近年来,国家数次将“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提上日程。如中央印发的《2010~202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提出“建立健全干部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强化职级在确定干部工资、福利等方面的作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提出“建立公务员的职务与职级并行、职级与待遇挂钩制度。”(2015年1月12日 新华网)通过职务职级改革方式来激发基层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其工资收入,应该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尤其是对于身处基层的公务员,无疑是天大的喜事。基层公务员队伍庞大,想要脱颖而出,在职务上得到晋升可谓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难上加难。职务上升受阻,工资收入也就难以有大的增长,导致一些基层出现领导职务与普通科员工资收入差距太大的现状,打击了普通科员的积极性,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公平正义。
而实际上,对于这项已经得到认可的制度,虽然早已在有些省份进行了试点,但却进展缓慢,停滞不前。当然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会给财政的支出方面增加负担。因为职级一旦上升,就意味着工资随之提高,而一个县区有多达几百上千的改革对象,如果大家的职级都正常上升,势必会增加财政支出。如果采取竞争机制晋升职级,又和职务晋升疏途同归,违背制度的初衷。
因此,在对待职务职级改革这项工作上,不能不看经费支出,但也不能仅算经济账。关键是如何完善制度,让绝大多数有能力、肯担当的公务员职级能够得到正常上升,而把一些不称职的人员排除在外,避免该项政策成为一项普惠政策,人人有份。既要让基层公务员看到希望,也要让他们感受到压力,真正激发出其活力,沉下心来干好本职工作。
在“职务与职级并行”已酝酿8年的现状下,如今却仍然在试点上出现诸多问题,这确实让人很灰心,也凸显出相关的工作效率也太低了点。如果不拿出勇气来,敢于面对问题,寻求解决办法。那么,这项好政策可能会再次打破基层公务员心中的那点期望,工资收入低不可能真正激发工作热情与责任担当。
其实,在政府推行新政策时,多半都会面临许多困难,这就在考验政府的执政魅力与决心。如果怕这怕那,没有担当,改革就可能止步不前,但如果放开手拼命一搏,积极直面困难,想方设法解决问题,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作者:赵荪愚2733740549兼职代笔此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