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真蛸育苗与规模养殖技术示范》项目总结报告
《真蛸育苗与规模养殖技术示范》项目
总结报告
蛸科(Octopodidae)是头足纲中最大科,其种类通称章鱼,广泛分布世界各海域,大部分为浅海性种类。真蛸是我国沿海重要的经济头足类,在我国海洋渔业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近年来由于过度捕捞,它们的产量急剧下降。与此相反,世界消费者对它们的需求却有增无减。需求量的不断增加与自然资源严重衰退的尖锐矛盾要求应该尽快进行蛸类的育苗与养殖工作,因此为恢复和发展该种资源,开发新的海水增养殖品种,开展人工繁育与养成技术研究势在必行。我国具有相当悠久的水产养殖历史,海水养殖已成为海洋渔业的重要组成部份,鱼类、贝类和甲壳类养殖技术相当成熟和先进。真蛸养殖可以丰富人们的菜篮子, 对改善人们的“三高一低”的饮食结构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并出口创汇。另外,人工繁育可以大大提高幼体的成活率,增加放流量,更有效地补充自然资源,在保护生态平衡和种质资源方面具重大的应用意义。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对真蛸的人工育苗和养殖技术已开展许多研究,其中《真蛸人工育苗与健康养殖关键技术》(2005NZ1011)、《福建沿海真蛸种质遗传性状与繁育研究》(2006J0363)得到省科技厅立项支持,我公司在该所项目负责人林祥志博士的指导下,于是2009年开展真蛸育苗与养殖工作,2010年,在省科技厅、市、区科技局经多次现场调研、专家论证下,承担省星火计划下达《真蛸育苗与规模养殖技术示范》区域重点项目(编号:2010S0024)。在省科技厅、市、区科技局的关心支持下,在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林祥志博士和中国海洋大学郑小东教授帮助下,项目组成员共同努力,经过二年实施,完成合同规定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和研究内容。将其项目总结如下。项目研究开发内容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1 研究开发内容
1.1.1研究室内真蛸亲本暂养技术。
在蓄养池中亲体采用暂养,遮光,充气;投喂鲜活或人工运动饲料。
1.1.2掌握真蛸性腺调控、促熟和产卵技术。
将亲体移至产卵池中;向产卵池投放采卵器,亲体雌雄同池放养,促进亲蛸性腺成熟交配;
1.1.3幼蛸的生态环境适应性和适宜饵料研究。
雌雄亲体交配后收集受精卵,将受精卵放入培育池中采用流水充气培养;孵化出膜的头足类幼苗在培育池中流水培育,投放饵料,至幼苗进入伏底栖息。
1.1.4成蛸饲料制作与投放次数和数量,研究真蛸环境与投饵量的关系。
采用全天流水方式,大约每隔一星期冲洗养殖池一次,还需要根据不同季节水温和养殖状况进行调整。每天投喂二次,投喂量根据上一次摄食情况和水温变化而定。主要饵料品种有杂鱼、杂蟹等。1.2.主要技术指标
1.2.1 采卵50万粒,培育1-1.5 cm 小真蛸10万只。
1.2.2 1-1.5cm 小真蛸经10个月饲养,培养0.75kg真蛸2万头。1.2.3 制作真蛸育苗与养殖技术操作VCD片一份。1.2.4 举办真蛸育苗与养殖技术培训班1期30人次。1.2.5 提供农村科技实用知识问答数据库5条以上信息。组织实施内容 2.1人工育苗
2.1 种蛸来源
种蛸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每年1月份取自莆田的海捕真蛸,该季节真蛸已经成熟,二是6月份和10月份取自连江渔排养殖的真蛸,也已经性腺成熟。这些真蛸已经在海区或者渔排完成交配,只需要将雌真蛸运到实验场所,经过促熟培育就可以产卵。
2.2 培育条件
采用多种规格的种蛸和幼体培育设施,各种水产苗种培育的设施齐全。海水经过沙滤处理,海水比重1.018以上,根据需要可以进行加温。
2.3 幼体盐度耐受实验
本实验温度25℃,盐度设置为18,21,23,25,27,30,33,38和41,每个盐度组设三个平行。采用孵化后第二天的真蛸幼体作为实验材料,在27个5L塑料圆桶中进行,每桶150只幼体,初始盐度为27.8,充气培养,调节盐度采用海水晶和冷开水。缓慢将各盐度组的海水盐度调节到设定的盐度,每小时调节一次,每次盐度变化不超过1.5,10h内可将实验盐度调节到位。每隔数小时检查死亡个体并计数。
2.4室内工厂化规模化养殖
从自然海区购买规格100克/头左右的幼蛸500斤和自已培养的幼蛸进行成蛸培养试验。自配幼蛸饲料,根据自然水温变化,调节饲料投喂次数和投饵率。主要实现内容:①真蛸笼设计:因章鱼具有相互残杀的特性,章鱼养殖必需一笼一只关好。项目养殖笼设计是每笼规格30*30*20cm,5个笼与笼重叠为一串,它们之间完全隔开;笼的四周钻出许多小洞,便以水流畅通;笼旁边留一个可以自由开启的小门,便以饵料投喂和捕捉。每串笼相隔10cm形成一排,每排相隔20cm,便以水流畅通和防止互相残杀。②工厂化集约养殖章鱼,采用全天流水方式,大约每隔一星期冲洗养殖池一次,还需要根据不同季节水温 3
和养殖状况进行调整。投喂:每天投喂二次,投喂量根据上一次摄食情况和水温变化而定。主要饵料品种有杂鱼、杂蟹等。
2.5 组织培训推广
通过收集真蛸育苗、养殖和加工的视频资料进行整合制作真蛸育苗与养殖技术操作VCD片。利用平海镇举办科技兴海、渔业安全生产时期,举办真蛸育苗与养殖技术培训班。根据生产实际需要制作真蛸育苗与养殖的农村科技实用知识问答数据库信息。完成情况
3.1 现场测产验收情况
2011年10月15日,受福建省科技厅委托,莆田市科技局组织有关专家对莆田市平海海水特种养殖有限公司承担的省星火计划项目《真蛸育苗与规模养殖技术示范》(项目编号:2010S0024)进行现场测产。专家经现场考察,随机取20只真蛸进行体重测定,结合查阅试验有关资料,意见如下: 1、2010年7月,采卵51.3万粒,至10月4日测定共培育真蛸幼苗10.9万只,个体平均全长3.1cm。
2、幼苗经12个月饲养,平均体重达1.055kg/只。
3、制作真蛸育苗与养殖技术操作VCD片一份。
4、举办真蛸育苗与养殖技术培训班1期32人次。
5、提供农村科技实用知识问答数据库5条信息。
综上所述,项目组基本完成合同的研究内容和技术经济指标。3.2 种蛸培育与繁殖生物学特性 3.2.1 真蛸的繁殖季节与种蛸挑选
不同海区的繁殖季节有很大的区别,如福建莆田海区真蛸的繁殖季节是每年1-2月份,而浙江南麂岛海域的繁殖高峰为每年5-6月。海区养殖真蛸性成熟季节与海捕真蛸又有不同,如连江海区养殖的真蛸每年6月份-11月份均可达到性成熟。
种蛸挑选是真蛸人工育苗中的重要步骤。挑选的标准是性腺成熟度好,体色健康、红润,腕齐全,无外伤,活力强的雌蛸。实验表明,强壮的种蛸产卵量和孵化率高,孵出的稚蛸活力较好。3.2.2 种蛸的培育
在产卵前,种蛸还需要2周至1个月的培育。培育池以15平方米以上为宜,水深1-1.5米。培育期间投喂缢蛏和冷冻鳀鱼,在鳀鱼中可以添加DHA含量高的裂壶藻粉。由于真蛸摄食量大,需要加大换水量,每3-5天清池一次。3.3 产卵与孵化 3.3.1 产卵与护卵
真蛸喜欢黑暗和安静的环境,通常会躲藏在洞穴或角度中。可以用石头、陶瓷、水泥砖、PVC管、橡胶等营造栖息环境。既可以作为栖息场所,也是产卵的附着基。通过对比,发现使用陶瓷罐的使用效果比较理想。
真蛸产卵在附着基以后,基本停止摄食,并保护卵群直至孵化,但偶尔也会离开。如果一个池中用多只种蛸,护卵的种蛸离开后卵群可能被其它种蛸“霸占”,并被摄食。因此当发现种蛸开始产卵时,将种蛸及卵附着基一起放入直径40-60cm、高50cm、孔径1-2cm的聚氯乙烯网笼中,然后吊养于培养池中,既可以避免池底部杂质的影响,又易于搬池。3.3.2 胚胎孵化
种蛸护卵是胚胎孵化的关键。如果种蛸体质较弱,在孵出之前死亡,即使直接对卵充气,孵化率也会很低。没有种蛸守护的卵的表层大多会受到丝状菌等病菌的侵袭,严重时胚体成紫红色,受到感染的胚体会停止发育并死亡。在白疣蛸胚胎孵化过程中同样会发现这种情况(郑升阳,2005)。因此在胚胎孵化过程中海水处理要更加严格,必要时用0.2-0.3ppm聚维酮碘消毒。发现受感染的卵及时取出隔离,5
防止传播感染。3.3.3 胚胎发育
真蛸受精卵呈椭球形,大小约2mm x 1mm,受不同个体影响会有所变化。受精卵排出后较长时间才开始卵裂。卵裂发生自不带卵柄的动物极(图1)。胚盘与卵黄的界限逐渐向卵柄端移动,前端形成胴腹部,随后8个腕分化出来,吸盘逐渐清晰,稚蛸的轮廓基本形成。胚胎眼球的颜色由浅红变为暗红色,此时称为“红珠”期。随着胚胎发育,胴体部体积扩大,色素在胴体和腕部沉积更多,吸盘发育迅速,眼球由暗红色逐步变成黑褐色,此时称为“黑珠”期,可以观察到心跳和胴体缩动,体色随色素收缩和扩散而改变。随后卵膜变得更加透明,幼体运动加剧,已经接近孵出。孵出时游离端的卵膜出现裂缝,并继续增大,胴部先冲出卵膜,带动头部挣脱出膜。
在真蛸胚胎孵化过程中出现两次胚体掉头翻转。第一次出现在“红株”期,将头部由卵柄端转到游离端;第二次发生在“黑株”期,将头部由游离端转回到卵柄端。但嘉庚蛸在胚胎发育中只有一次翻转(焦海峰等,2005)。3.4 稚蛸培育 3.4.1 饵料
与嘉庚蛸(焦海峰等,2005)和短蛸(张学舒,2002)不同,真蛸幼体要经过浮游幼体阶段,经过变态后才能营底栖生活,而嘉庚蛸和短蛸孵出后可迅速附底,并且进退游动灵活,主动摄食的能力强。由于真蛸浮游期运动较缓慢,因此提供充足的幼体饵料极为重要。如果饵料供应不足,3-5d内会发生死亡,与横纹乌贼相似(Marion等,1998)。
一般认为饵料是影响真蛸幼体发育生长和人工繁育的关键因素。从浮游期开始投喂天然甲壳类以及蟹幼体,至底栖阶段存活率仅8.0%或8.9%。卤虫作为有效开口饵料已被大量采用,但依靠单一饵 6
料,无法让幼体顺利渡过浮游期(Hamasaki,et al.,1991;Hamasaki & Takeuchi, 2000)。我们采用室内培养蒙古裸腹蚤作为浮游期的饵料,在投喂前使用DHA含量高的裂壶藻进行营养强化,在前期有较好的效果,但是随着稚蛸的生长,适口性变差,需要更大型的活饵料来替代。
3.4.2 盐度对稚蛸存活的影响
真蛸对盐度的耐受范围比较窄,通常分布在盐度35左右的海区,一般不低于27(Mangold,1983)。本研究的结果也显示(图2),稚蛸最适合的盐度范围为30-35,高于38或者低于27 对稚蛸均有较大的影响。经费使用情况
本项目研究开发总投资50 万元,承担单位负责落实经费 10 万元,省科技厅资助经费 10万元,已全部到位。经费支出预算应严格按照《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经费管理办法》规定的支出科目相关费用和标准执行,主要用于项目购置材料费、差旅费、会议费等,详见《科技项目经费总决算表》。经济效益分析
经济效益:
1、培养0.75kg商品蛸2万只,每公斤40元,产值60万元。亲蛸200对*300元=6万元,成蛸饲料2万只*0.75*5(饲料系数)*2元/kg=15万元,工人工资14万元,水电费等5万元,合计成本40万元。可利润20万元,投资回报率1:1.67。
社会效益:国际市场巨大的需求量带动了我国蛸类捕捞业, 但是开发处于盲目状态而且产量不稳定,通常在10,000t左右,严重供不应求,资源迅速衰退。真蛸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效率高、市场前景好,有较大的养殖开发潜力,已经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真蛸人 7
工育苗、养殖、加工、出口的产业链中,人工育苗是产业的瓶颈。突破真蛸规模化人工育苗,将使真蛸养殖迅速实现产业化。如果预计我国的真蛸养殖将达到年产10,000t的规模,养殖年产值将达到4亿元,经过加工后产值可以达到7-8亿元。
在目前海水池塘养殖低迷的情况下,蛸类育苗与养成技术的突破,将会吸引更多的企业参与、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促进头足类养殖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产业化,并产生重大的经济效益。其成果必将促进我国游泳型贝类的苗种生产和增养殖的发展,推动我国贝类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同时对自然资源恢复起到促进和辅助作用。真蛸具有高营养、生活史较短、生长快和分布广等特点,是一类很有发展前景的海水养殖种类和海洋中深具潜在价值的蛋白质资源。项目实施选择的技术路线和关键技术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创新性
6.1重点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6.1.1营造安静的亲蛸培养环境,保证亲蛸顺利产卵;
6.1.2选择幼蛸的适口饲料,投放足量饲料,防止幼蛸自相残杀。
6.2项目的特化和创新之处
6.2.1 丰富人们的菜篮子, 对改善人们的“三高一低”的饮食结构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6.2.2、人工繁育增加幼体数量,保护生态平衡和种质资源方面具重大的应用意义。知识产权获取情况
总结一套真蛸规模育苗技术,参见附件《真蛸生产性大规格苗种人工繁育技术研究》。
项目成果应用与转化情况
在项目实施过程,已有多家企业或养殖户在课题组人员技术指导下,取得良好的效果。参见应用证明附件。在人才培养、团队建设、组织管理、国际合作等方面情况
在项目实施过程,项目组成员不定期进行考察学习、技术交流、系统培训,项目组全体成员及生产操作员工进行良好沟通、交流与配合,形成一个分工明确、职责分明、配合密切,有高凝聚力、强生产力的团队集体。在技术依托单位福建省淡水养殖研究所和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技术人员指导下,认真完成各自承担任务,并对周围海区养殖户进行示范。存在问题及经验总结
真蛸,俗称章鱼全身都是宝,有补血益气、收敛生肉的功能。近年来日本科学家还在其墨汁中发现了含有抗癌物质,被誉为新兴的“黑色食品”,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其干制品为有名的海味,俗称“章鱼干”。章鱼生长速度快,生长周期短,生活环境可塑性强,正常情况下,体长10-13mm的章鱼6-8个月可长至体长可达140mm左右。饵料多以低值的杂鱼、虾、蟹类为主,养殖成本低廉,并且不易发生病害。章鱼苗种繁育及养殖技术问题,不仅对缓解因过度捕捞而日趋衰竭的章鱼资源,改善及恢复自然资源量、增加出口创汇、提高经济效益产生积极的作用。但仍存在以下几个个问题:
1、耐温耐盐范围较窄,容易受到自然环境影响而失败。
2、育苗成活率适宜饲料研究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第二篇:冷水鱼养殖技术试验与示范项目工作总结
冷水鱼养殖技术试验与示范项目工作总结
XXXX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在XXX县人民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关心下,承担了XXX县2014“冷水鱼养殖技术试验与示范项目”。经过一年来对虹鳟鱼养殖技术的摸索和试验,现将该项目执行情况总结如下。
一、冷水鱼养殖技术试验与示范项目目标任务
冷水鱼养殖技术试验与示范项目按计划目标已于XXXX年X月XX日前在XXX县道X号桥下方1500处的河道西岸(XXXX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所在地)进行建设,一期完成开挖养鱼池三个,占地面积约30亩,以及道路、防洪堤坝和养鱼用房等附属设施的建设。XXXX年X月XX日前,两个鱼塘已经完成放养草鱼苗10000尾、鲤鱼苗6000尾、花鲢鱼苗5000尾、鲫鱼苗20000尾;一个鱼塘专门养殖冷水鱼,放养虹鳟鱼苗5000尾。XXXX年X月XX日开始进入各种鱼类的日常饲养管理工作;XXXX年X月XX日开始,商品鱼养成上市销售。
二、冷水鱼养殖技术试验与示范项目效益
冷水鱼(虹鳟鱼)是世界粮农组织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养殖的三种鱼类之一。我国虹鳟鱼的养殖始于1959年,XX省也是近几年才开始养殖,且品种单
一、规模也很小。XXXX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自然生态旅游区冷水鱼养殖项目的建成将有力地带动这一产业的发展。该项目将是XX县自然生态旅游区发展的一个新亮点,可以很好地丰富景区特色旅游餐饮品种。冷水鱼生活在24℃水温以下,溶解氧大于5mg/l,具有一定流速的冷水环境中,其肉质鲜美,且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中传统医学就有食疗优于药疗之说,医学研究认为其有抗癌、强肾、名目、健脑的药用功能,是儿童智力发育、妇女产育、病人术后的绝好补品。冷水鱼的引入将使XX县旅游餐饮在菜系的多样化方面有一个质的提高,更好地为旅游服务。该项目的建成将形成约30亩的冷水鱼自然生态养殖观光带,为XX县旅游观光增添一处情趣生动的靓丽风景线。让游客在欣赏XX县美轮美奂的山水之美的同时,体验到了人与生物及大自然的和谐之美。经济效益:该项目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投资回收期为5年,年收入将达到50至80万元。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该项目也有着广泛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不仅对XX县旅游有很好的促进,完善XX县旅游产业链,而且为当地产业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新思路,提高当地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解决当地农牧民就业,增加农牧民收入,带动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从而使该项目在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取得良好的效益。
三、冷水鱼养殖试验中产生的技术问题
冷水鱼(虹鳟鱼)原产于南美泉水丰富的山区,是世界粮农组织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养殖的三种鱼类之一。我国虹鳟鱼的养殖始于1959年,现阶段我国北京地区虹鳟鱼养殖规模较大,养殖技术较成功。XX省也是近几年才开始养殖,且品种单
一、规模也很小,养殖技术处于摸索试验和技术积累中。XXXX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经过深入调研和市场分析及可行性研究,并派专门技术人员去内地考察学习养殖技术和经营模式。并且根据自身特点和现状,因地制宜,利用“山”的优势和“水”的优势。引进虹鳟鱼养殖技术。经过一年的探索,冷水鱼养殖园区的建设要解决的技术难点是引种和适应的问题,特别是虹鳟鱼对水质、水温要求特别高,养殖场利用地下泉水养殖虹鳟鱼,水质没有问题。夏天过夏,冬天过冬可能有些问题。夏天利用地下涌泉辅助井水降温循环池水,同时在鱼塘边上植树也能起到降温作用,使鱼塘水温保持在摄氏25度以下,保证虹鳟鱼正常生长。冬天利用设施阳光大棚保证虹鳟鱼正常生长和安全越冬。为了摸索虹鳟鱼的自然越冬模式,我们选择部分虹鳟鱼在冬天不结冰的涌泉放养,观察能否安全越冬。
由于XX县距离XX县虹鳟鱼养殖场和XX省的养殖场都比较远,所以今后应把病害防治研究工作列入议事日程,象重视养殖生产一样,投入必要的经费,对危害养殖生产的一些重大病害展开前瞻性研究。同时,要加强鱼病检测和检疫工作,在生产中从源头搞好检疫工作,把好关,拒携带病毒病的鱼苗、鱼种、亲鱼于我们的渔业生产之外,从而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使虹鳟鱼的养殖得到快速、健康的发展,早日实现该项目以“冷水鱼养殖+休闲观光餐饮”的发展模式,发展休闲观光与冷水鱼饮食,建设成为集生产、观光休闲和餐饮为一体的现代冷水鱼养殖乡村旅游基地,带动XX县整体休闲旅游由原始农家乐向现代休闲观光旅游、冷水鱼餐饮发展,打造XX县休闲生态观光旅游新品牌。
第三篇:规模健康养殖示范基地项目实施方案
2012年规模健康养殖示范基地项目实施方案 项目申报单位: 项目责任人: 项目编制人: 联系人及电话: 编制时间:
二、立项依据
(一)立项理由
1、符合省农业厅晋农财发[2012]8号文件“关于下发2012年省农业厅财政专项资金农牧业生产性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精神。
2、符合太原市小店区畜牧业发展总体规划。
(二)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及可行性
太原市小店区是太原市辖区之一,位于太原市东南部,晋中盆地北端、辖区面积295平方公里,建成区50平方公里。属暖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一年四季分明。地下水资源丰富,且无污染,地势干燥平坦,适宜发展畜禽养殖。
羊肉汤具有和胃、健脾、美颜、美容、排毒等功效,常食用牺汤者,脾胃和健、面色红润、精力充沛,是老少皆宜的美味食品。更是年老体虚者理想的滋补食品。带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小店牺汤历史久远、传承广泛,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小店区大小饭店都以羊汤面为特色。
为确保羊肉供应,让小店牺汤惠及更多百姓,近年来,小店区大力发展肉羊养殖,促进了养羊业的发展,目前全区存栏肉羊1万余只,年出栏肉羊2万余只。项目实施单位目前存栏肉羊300只,饲养管理技术先进,在区域内具有较强的示范带动作用,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可靠保证。
三、项目方案设计
(一)项目目标
完善太原市富利生态养殖园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的生产设施配套,为全面推进小店区肉羊标准化健康养殖,提高肉羊出栏率、保障羊肉质量和供应,实现肉羊养殖户增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起到示范带动作用。本项目区在现存栏肉羊300只,年出栏肉羊600只的基础上,通过新建标准化羊舍及饲草基地建设等措施,新增羊存栏200只,实现肉羊存栏总数达到500只、年向社会提供优质商品羊1000只的目标。
(二)项目实施地点及规模
本项目拟实施地点位于北格镇三贤村,占地面积10亩,远离村庄,实行了人畜分离,场区布局合理,总建筑面积600平方米,其中羊舍400平方米,干草库100立方米,目前存栏羊300只,场内管理实行统一良种、统一饲料、统一防疫和统一管理;建场以来未发生过任何重大动物疫病,未违法使用过任何违禁药物,未发生过任何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实施规模:肉羊存栏500只,年向社会提供优质商品羊1000只。
(三)技术措施
1、品种选择
引进小尾寒羊做母本,纯种道赛特为父本进行杂交,实行自繁自养;购进本地杂交架子羊集中育肥,提高肉羊产量。
2、生产技术工艺参数
(1)受胎率(%)
≥95%
(2)怀孕期(d)
平均150
(3)种羊利用年限
5-6年
(4)羔羊哺乳月数(m)
(5)育肥月数(m)
3-5
(6)架子羊育肥月数(m)
2-3
(7)羔羊成活率≥95%
3、育肥羊饲养管理技术
(1)生后到8周龄阶段,羔羊主要靠母乳生长,关键在于加强母羊的饲养,提高其泌乳能力;
(2)9-16周阶段,母羊泌乳力减少,重点放在羔羊补饲上,尽早补饲:生后14天即可设饲槽,用炒香料、胡萝卜丝、吊干草等方法,训练羔羊早吃草料。1月龄以内羔羊每天每只补喂精料50-100克,1-2月龄羔羊每天补料150克,日喂两次。如果3-4月龄断奶,羔羊补料200克,每天喂2-3次,饲料种类尽量多样化,另外还补喂干草,以及苜蓿等青饲草适量,或每天喂胡萝卜300-500克。
(3)架子羊,通过隔离饲养确保无疫病的情况下,先根据羊只来源、体重大小、品种类型等合理分群,然后分别制订育肥的进度和强度,给予合理的饲草饲料。
(四)实施内容及资金使用计划
1、支持环节及资金补助标准
支持环节:新建堆粪场、排污渠、消毒通道、消毒池、沼气池;引进种公羊;购置饲草玉米种子、苜蓿种子;制作档案及标识牌匾。
补助标准:堆粪场200元/平方米,排污渠200元/米, 消毒通道600元/平方米,消毒池200元/平方米,沼气池400元/立方米。种公羊12000元/只,饲草玉米种子20元/公斤,苜蓿种子120元/公斤。养殖档案10元/本,标识牌(60×90)120元/个。
2、实施内容及资金使用计划(1)土建工程(投资21万元)
新建堆粪场300平方米,投资6万元; 新建排污渠600米,投资12万元;
新建消毒通道20平方米,投资1.2万元; 新建消毒池50平方米,投资1万元; 新建沼气池20立方米,投资0.8万元;(2)良种引进(投资18.4万元)
引进道赛特种公羊10只,投资12万元。购饲草玉米种子500公斤,投资1万元。购苜蓿种子450公斤,投资5.4万元。(3)制作档案及标识牌(投资0.6万元)档案480本,投资0.48万元。标识牌10个,投资0.12万元。
3、建设标准
(1)堆粪场建设标准
新建300平方米的堆粪场,150厚混凝土地面,墙高1米,水泥砂浆内墙面,水泥砂浆防滑坡道。
(2)排污渠建设标准
渠深0.4米,截面呈梯形,上宽下窄,下底宽0.5米,高0.6米,渠底素土夯实,砖头成形,水泥抹面。(3)消毒通道建设标准 ①规格:4m×5m,②地基与墙体。基深100厘米,砖墙厚24厘米,高3米,白灰抹面 ③屋顶:彩钢瓦结构,双坡式屋顶。
④地面:素土夯实,100厚混凝土硬化,内用1寸钢管制成高1米的回字型走道。⑤消毒设施:屋顶装紫外线灯两个,地面铺设消毒垫。(4)消毒池建设标准
地基素土夯实,200厚混凝土硬化,中部做3米×4米的消毒池。(5)沼气池建设标准,按照国家小型沼气池建设标准建设。
(五)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项目总投资40万元,其中土建工程投资21万元、引种18.4万元。制作档案及标识牌0.6万元。
资金来源:省资40万元。
四、组织及管理措施
(一)成立项目领导组,主要负责项目实施和协调、进度检查、管理和监督。
(二)项目资金设立专户,实行项目资金专账制,区财政局、审计局负责项目资金的审计和监督管理。
(三)本项目的建设工程组织实施及建设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基本建设管理的政策和法规,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签订责任书和合同书。
五、项目效益评价
(一)经济效益
本项目实施后,项目实施单位常年羊存栏达500只。年出栏肉羊1000只。直接效益达15万元。同时可为周边养殖户提供优种精液,推广人工授精技术,改良当地品种,提高养殖收入,间接效益也十分显著。
(二)社会效益
项目建设对促进项目区优势产业标准化规模健康发展,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附加值,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具有显著作用;对提升养殖场综合实力,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发展壮大特色区域经济意义重大。
(三)生态效益
项目实施地所产秸秆、饲草料可实现过腹还田,肉羊养殖所产粪便全部进行堆积发酵、无害化处理,施放农田;既可优化全区生态环境,又可使资源循环利用。同时项目建设对改善村容村貌,实现人畜分离和加快生态畜牧业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篇:水禽无公害养殖技术示范项目实施方案
水禽无公害养殖技术示范项目实施方案
水禽无公害养殖技术示范项目实施方案
为了把我市水禽产业做大做强,认真实施省科技厅水禽无公害养殖技术示范项目,实现水禽品种良种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产品达到品质优、无污染、无药物及激素残留、无疾病污染的无公害标准,增加水禽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促进水禽养
殖业持续高效,健康发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项目的意义
水禽养殖业是我市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2003年全市家禽饲养量达到6252.95万羽,其中,水禽2837.92万羽,占全市家禽饲养量的45.39,水禽饲养量逐年上升。但是,近年来由于食品安全的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农业部也从2001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用8-10年时间,尽早实现主要农产品生产和消费无公害的要求。随着我国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水禽生产迅速发展,产品竞争日趋激烈,加之我国入世后面临的出口“绿色壁垒”和国内沿海发达地区制定的相应的产品市场准入要求,由于我市的水禽生产不够规范,导致部分水禽产品不能达到无公害标准,致使我市水禽销售市场竞争能力下降。根据**省2004科技计划重大、重点项目指南、农业部全面推进“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实施意见、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行动计划的要求,为了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强动力”的作用,以及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把**建成东部沿海地区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的重要战略部署。为此,要把我市水禽产业做大做强,并打入港澳及国际市场。进一步提高水禽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增强水禽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通过实施水禽无公害养殖示范项目,实行水禽标准化养殖,迅速提高水禽良种比例和产品市场竞争力,这对于提高水禽产品的安全和质量,对于改善人民膳食结构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保障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这对于满足国际国内市场对水禽产品需求是十分必要的。并且加快水禽产业化经营步伐,形成优势水禽产品产业带,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我市水禽业的发展。
二、项目的内容
**市水禽无公害养殖示范项目的主要内容是建立大型无公害水禽生产示范基地,采用先进的养殖技术规范水禽的生产,出栏水禽200万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1.建立无公害水禽生产示范基地。利用地方现有的水禽良种和水禽生产基础,引进目前市场具有竞争力的金定鸭(福建)、龙岩山麻鸭(福建)、吉安红毛鸭等品种建立无公害水禽生产示范基地,并逐步建立健全水禽良种繁育体系。
2.制定《饲养管理及疾病防治措施》、《蛋鸭规模饲养生产技术规程》。通过良种选育、快速扩繁、优质牧草品种种植、制定相关技术规程对规范水禽的生产及消费市场,推进水禽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研究无公害水禽专用饲料配方。通过饲养试验,在系统研究蛋鸭的能量、蛋白质、氨基酸等营养需要量的基础上,提出合理的饲料配方。
4.建立培训和技术服务体系。与**农大开展技术合作,及时利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应用于水禽生产实践,同时,定期给技术人员和饲养人员进行培训学习,提高技术人员和饲养人员的基本素质,掌握先进的饲养管理技术。
5.宣传推广。通过无公害水禽养殖示范基地示范带动作用,提高养殖户的整体素质,提高全市水禽养殖技术水平、带动全市水禽业的发展。
通过项目的实施,并结合我市的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养殖传统与生产基础,行政与技术保障措施等有利因素,建立水禽产品安全卫生保障体系,打造**市高科技、高效益的水禽产业。
三、项目目标
主要目标: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市水禽饲养规模可达3000万羽,其中出笼1890万羽,全市建立2个水禽无公害养殖示范基地,制订相关饲养技术操作规程和专用饲料配方。两个项目点可提供优质的商品蛋鸭200万羽,商品肉鸭60万羽;基地的水禽产品达到无公害产品的标准。
生产性能指标达到:红毛鸭放牧饲养80-90天出笼,体重达1300-1500g;料肉比2.5∶1;蛋鸭130-150天体重达1400-1500g;蛋鸭高峰期产蛋量达90-95,示范基地的水禽产品全部达到无公害标准。
四、项目进展计划
2003年7月至2004年9月完成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做好水禽养殖业现状与市场调研,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及申报书。
2004年10月至2004年12月制定项目的实施方案,确定项目养殖品种,建立基地,开展各项试验技术研究、技术培训,制订引进、扩繁和产品推广销售方案。制定相关生产技术规程等。依照有关政策,申报无公害(畜禽)生产基地。
2005年1月至2005年12月按照项目主要
第五篇:畜禽标准化养殖与废物无害处理技术示范总结
畜禽标准化养殖与粪污无害化处理技术示范总结
市畜牧中心:
我是西安永丰农牧有限公司。公司在建场初期已因地制宜,选用高产优质高效畜禽良种,品种来源清楚、检疫合格,实现畜禽品种良种化。引进了优秀的纯种约克猪、杜洛克猪、大白猪以及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良种猪的引进进一步提高了公司养殖业的核心竞争力,而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的引进有极大的推动了公司养殖业的发展。
养殖场选址经过多方面的科学的论证,设计出布局科学合理,符合防疫要求,畜禽的卷圈舍。饲养和环境控制等生产设施设备满足标准化生产需要,实现养殖设施化。
落实畜禽养殖场和小区备案制度,制定并实施科学规范的畜禽饲养管理规程,配备与饲养规模相适应的畜牧兽医技术人员,配制和使用安全高效饲料,严格遵守饲料、饲料添加剂和兽药使用有关规定,生产过程实行信息化动态管理。
给每一头猪建立档案,完善防疫制度,健全防疫设施,加强动物防疫条件审查,科学实施畜禽疫病综合防控措施,有效防止重大动物疫病发生,对病死畜禽实行无害化处理。
畜禽粪污处理方法得当,设施齐全且运转正常,达到相关排放标准,实现粪污处理无害化或资源化利用。
依照《畜牧法》《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兽药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对饲料、饲料添加剂和兽药等投入品使用,畜禽养殖档案建立和畜禽标识使用实施有效监管,从源头上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实现监管常态化。
我公司标准化生猪养殖场占地60亩,沿东西方向,修建标准化猪舍8栋,建筑面积3600平方米,建设饲料加工库房8间,建筑面积300平方米,已建成高床式2000平方米标准化猪舍,在西南角已建成标准化保育舍3栋,建筑面积900平方米,建设卫生防疫室2间,购置现代化卫生防疫检疫设备1套,购置安装高位限位栏200套,现代化产床保育箱60套。厌氧发酵池700立方米,饲养3元杂交品种,其中母猪220头,现存栏2300头,年出栏达5000头。其中县畜牧中心补助2万元,用于购置
标准化规模养殖场与产业化经营相结合,才能实现生产与市场的对接。要发挥龙头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和示范带动能力,鼓励龙头企业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采取“公司+规模养殖场或养殖专业户”等形式发展标准化生产。积极扶持畜牧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行业协会的发展,充分发挥其在技术推广、行业自律、维权保障、市场开拓方面的作用,实现规模养殖场与市场的有效对接。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信息引导和服务,鼓励产区和销区之间建立产销合作机制,签订长期稳定的畜产品购销协议,鼓励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大型批发市场、超市与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合作关系,并推动标准化规模养殖场上市畜产品的品牌创建,努力实现生产上水平、产品有出路、效益有保障。养殖污染治理要突出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原则,结合实际采取不同处理工艺对养殖场实行干清粪、雨污分流改造,从源头上减少污水产量。要按照生态农业理念统一规划,以综合利用为主,推广种养结合生态模式,实现粪污资源化利用,发展循环农业;在养殖区,规划建设畜禽粪便处理中心,生产有机肥料。
推动畜禽标准化养殖是实现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前提条件,要以农牧结合、适度规模为基础,以标准化生产为核心,以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为载体,以畜产品加工增值销售为纽带,实现畜产品供需基本平衡,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养殖效益稳定增加,畜产品质量安全可靠,资源开发利用适度,生态环境友好和谐的综合目标,养殖场污染物达标排放或资源化利用,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显著增强,畜产品质量安全明显提升。充分发挥好标准化示范场在标准化生产、动物防疫条件管理、安全高效饲料推广、畜禽粪污处理和产业经营方面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
切实加强养殖污染治理。
一是按照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原则,制定出台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防治规划,加快畜禽养殖环境污染治理。
二是督促所有的养殖场(小区、大户)配套建设粪污处理设施,实施干清粪、雨污分流改造,实现污水达标排放。三是抓好养殖场(小区)沼气工程建设和户用沼气池建设,加快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
四是大力推广养殖暖棚、日光温室、沼气池相结合的生态养殖模式,探索建立养殖生产、温室种植、沼气能源“三位一体”农牧结合的设施农业发展新模式,实现粪污资源化利用。
五是全面落实“四不准一处理(不准宰杀、不准食用、不准出售、不准转运、一律按规定就地焚烧或深埋处理)”处置措施,发动村级动物防疫员,以河滩、闲滩空地、公路沿线和三不管地带为重点,加大整治力度,解决好病死畜禽污染环境问题。
补贴2万元用于猪圈限位栏的安装,猪圈保暖设施的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