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同济大学研究生“三助”工作管理暂行办法
同济大学研究生“三助”工作管理暂行办法
(二○○七年三月二十二日经主管校长批准)
为加强我校的研究生教育,优化我校高层次人才培养环境,配合研究生资助体系的改革,进一步发挥研究生在学校科研、教学、管理与服务中的作用,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责任意识,规范研究生“三助”(助教、助研、助管)岗位的管理工作,根据《同济大学研究生资助体系改革暂行办法》制定我校研究生“三助”工作管理办法。
一、总 则
(一)“三助”岗位说明
1.助研:指研究生参与导师的科研工作。如承担科学实验、工程设计、文献检索、编制程序、设备维修与调试、技术后勤、社会调查等。
2.助教:指研究生在完成必要的教学实践任务以外,从事教学辅导、答疑、批改作业、指导实验、上习题课、协助指导生产实习等。
3.助管:指研究生兼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行政管理、后勤服务管理等。
(二)“三助”工作的组织
研究生教育创新基金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创新基金办公室)负责拟订“三助”工作的整体方案,协调各院(系)及各有关部门开展“三助”工作,督促落实学校设立的助教、助管岗位。聘用单位负责岗位设置、人员聘任及考核。
(三)“三助”岗位设置 1.岗位数量
为2007级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设置2400个“三助”岗位(其中助研约1900个、助教约250个、助管约250个),助学金为0.4万元/年〃岗;为2007级全日制博士研究生设置约650个助研岗位,助学金为0.8万元/年〃岗。同时面向相关院(系)和部门设置一定数量的博士研究生助教、助管岗位,助学金为0.4万元/年〃岗。2.岗位来源
全日制博士研究生担任其导师的助研,由导师聘任,各方权利与义务由《同济大学招收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协议书》确定。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助研岗位由其导师,或经导师同意由其他教师聘任。
研究生的助教岗位由相关教学单位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助管岗位由学校党委、行政、后勤等部门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原则上岗位设置时间以学期为单位。
(四)管理原则
1.研究生“三助”工作由学校统一管理。
2.各院(系、所)可根据本办法,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管理细则。并将细则报研究生创新基金管理办公室审核、备案。
3.所有助教、助管岗位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招聘。研究生从事助教、助管工作应征得导师同意,且不得影响正常科研和学习工作。
4.硕士研究生从事“三助”工作岗位不可兼任。博士研究生在从事助研的同时可兼任一份助教或助管工作。
5.获A类资助的硕士研究生每人可获得一个“三助”岗位,获B类资助的硕士研究生可竞争获得“三助”岗位。
6.助教、助管岗位优先录用适合岗位需要的文、理、医等学校扶持学科的硕士研究生。其中助教优先聘用课程承担学院的研究生,助管优先聘用文科类研究生。
7.研究生在担任助教、助管期间应有一定的工作量和时间投入,同时不影响研究生的论文写作与科研工作,一年级研究生担任助教、助管工作时间最低不少于8小时/周,不高于12小时/周;二年级及以上研究生担任助教、助管工作时间最低不少于10小时/周,不高于14小时/周。
(五)“三助”基金的管理
1.研究生“三助”酬金中学校承担部分由学校直接划拨至研究生教育 2 创新基金帐户。助研酬金由聘用教师支付部分的管理流程为:
(1)拟聘用研究生担任助研的教师在研究生复试后填写《同济大学招收研究生导师经费资助确认书》,各院(系)根据研究生院划定的助研数量汇总复核后,与研究生复试结果同时上交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2)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将全校各院(系)的确认书和汇总表收齐后交创新基金办公室,再由创新基金办公室统计汇总相关数据后交财务处。
(3)财务处将聘用人资助的经费额度从其指定经费卡上划入基金帐户,并将扣款成功的导师名单反馈至创新基金办公室。
(4)创新基金办公室通知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发放协议书。
2.面向文、理、医等学科2007级博士研究生设置40份扶持学科专项基金,每份0.66万元/3年,用于资助博士生导师支付博士生助研的助学金。其管理流程为:
(1)博士生招生复试时,研究生院向相关院(系)下达扶持基金份数。(2)当年招收博士生的导师填写《同济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扶持基金申请表》,并向学院提交申请。原则上每位招收博士生的导师只能获得一份扶持基金,同时当年不再招收除扶持基金资助以外的全日制博士生。
(3)学院对提交的申请进行评审,将通过评审的项目及其导师名单和相关材料报创新基金办公室。
(4)学校研究生教育创新基金管理委员会审定扶持基金资助对象。(5)创新基金办公室汇总扶持基金资助对象的相关数据材料报财务处,财务处将扶持基金转入基金帐户。
3.为了保障研究生的权益,学校按导师资助总额的5%设立风险准备金,在导师经费因意外不到位的情况下预支给应资助的研究生。
(六)“三助”工作考核与酬金发放
1.用人单位每月对助教、助管工作提出考核意见报创新基金办公室,创新基金办公室按月发放酬金。助研由教师聘用后,创新基金办公室根据学院审核、汇总的《研究生助学金变更发放审批表》,按月发放助学金。
2.从事“三助”工作的研究生每学期填写《研究生“三助”工作考评表》,对“三助”工作进行客观真实的自评,并对承担的工作提出建议等,报创新基金办公室备案。
3.每学期根据聘任协议规定的工作任务与要求,由负责指导的教师或聘用部门填写《研究生“三助”工作考核表》,对聘任的“三助”研究生做出工作评价,根据双向选择的结果,决定对被考核研究生续聘、调岗或解聘。
(七)解聘
如获“三助”岗位的研究生有以下任一情况发生,停止聘用; 1.获聘研究生第一次中期考核未通过; 2.获聘研究生因任何原因中止或终止学业; 3.获聘研究生违反校纪校规;
4.获聘研究生工作不投入、工作态度不认真;或工作有重大失误并带来不良影响;
5.署名(不论署名次序)公开发表论文有剽窃、伪造试验数据等学术不端现象并被认定;
6.获聘研究生提出解除聘用协议,等。
凡是因第1、3、4、5项原因被解聘的研究生取消此后的“三助”岗位申请资格。
二、助教工作
(一)助教岗位设置
1.各院(系)根据实际情况,可在下列课程的教学与教辅工作中设置研究生助教岗位:(1)全校公共基础课。(2)本院(系)开设的本科课程。(3)研究生的部分基础课。
2.根据研究生助教的岗位数,由创新基金办公室与教务处和研究生院协商岗位在本科生教学与研究生教学需要之间的分配。教务处、研究生院根据各学院开课情况、课程性质以及当年可聘用助教的数量进行调控,并向聘用单位下达聘用的助教名额。3.拟聘用助教的课程主讲教师在填写教学任务书时,提出需求,由学院汇总并填写《研究生“三助”岗位设置汇总表》,分别向教务处、研究生院申请设置助教岗位。聘用单位在汇总表中明确写明岗位能力要求,工作时间安排,工作内容说明等。需聘用研究生担任助教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分别由教务处和研究生院审核。
4.研究生助教每次聘期原则上为一个学期。
(二)助教人员聘任
1.研究生根据创新基金办公室向全校公布的助教岗位需求,向聘用单位递交《研究生“三助”岗位申请表》,申请助教岗位。
2.研究生助教资格由聘用单位负责教学工作的领导组织面试,与拟聘任的研究生签订聘用协议,并报创新基金办公室备案,以发放酬金。
3.各院(系)应对担任助教的研究生进行岗前培训。
(三)助教管理与考核
1.研究生助教在课程主讲教师的指导下工作。主讲教师对助教工作进行监督。
2.研究生助教的考核:学期结束前研究生助教必须向主讲教师递交工作小结,在学生、主讲教师考评的基础上,由开设课程的院(系)进行汇总并分别报教务处、研究生院备案。院(系)应建立健全研究生助教工作检查制度。
3.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研究生助教,由主讲教师向院(系)分管教学负责人报告终止其助教资格:(1)无故缺席应参与的教学活动1次以上。(2)所任课程中超过1/3的学生表示不满意。(3)其它违纪或不适于做助教的情况。
三、助研工作
(一)助研岗位设置
1.本校教师在科学研究过程中,需研究生参与的,可聘用研究生担任助研。2.博士生指导教师应聘用其招收的全日制博士研究生担任助研工作。
3.硕士研究生可担任其导师的助研,也可担任其他教师的助研。担任其他教师助研的,应征德自己导师同意。
4.研究生助研每次聘期原则上为一学年。
(二)助研人员聘任
1.博士研究生担任助研工作应签订《同济大学招收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协议书》。
2.硕士研究生担任助研工作应由教师与研究生签订《同济大学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助研聘用协议》,报创新基金办公室备案。
(三)助研管理考核
1.助研在聘用教师的指导下从事工作,由聘用教师按学年进行工作考核,如从事助研工作的研究生不能按要求完成工作,聘用教师可解除聘用关系。
2.研究生助研以院(系)为单位进行管理,各院(系)应该规定本院(系)导师聘用研究生助研的比例。对于不能达到学院规定聘用研究生助研比例的导师,经学院申报,研究生院审核,可考虑限制该导师招收研究生名额。
四、助管工作
(一)助管岗位设置
1.助管岗位的设置必须确保工作量,以提高相关部门的工作效率为前提。
2.每学期末各院(系)、各部门根据工作实际需要,填写《研究生“三助”岗位设置汇总表》,聘任单位在汇总表中明确写明岗位能力要求,工作时间安排,工作内容说明等,并向创新基金办公室申请助管岗位。
3.用人单位应为助管配备指导教师,帮助助管了解、熟悉工作,并为其安排工作任务。
4.研究生助教每次聘期原则上为一个学期。
(二)助管人员聘任 1.各院(系)助管岗位原则上面向本单位研究生招聘,学校各部门助管岗位面向全校研究生招聘。
2.应聘研究生根据创新基金办公室公布的岗位需求向用人单位递交《研究生“三助”岗位申请表》,申请助管岗位。
3.用人单位组织面试。在批准的名额内与拟聘任的研究生签订协议,并报创新基金办公室备案,以发放酬金。
4.助管考核合格者可以续聘,用人单位直接到创新基金办公室备案。因解除聘用协议空缺出来的岗位应重新公开招聘。
(三)助管管理考核
1.研究生助管在聘用期间由聘用单位指定专人指导管理。
2.从事助管工作的研究生在学期结束前三周内,必须填写《研究生“三助”工作考核表》,由指导教师做出工作评价,聘用单位负责人签字确认。
3.用人单位汇总本单位助管的考核结果,报创新基金办公室备案。
五、附 则
(一)本方案的解释权属于学校研究生教育创新基金委员会。
(二)本方案经主管校长批准后实行。
(三)本方案适应于2007级研究生。
第二篇:山西大学研究生“三助”工作管理办法
山西大学研究生“三助”工作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完善研究生资助体系,切实提高我校研究生待遇,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订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中的 “三助”是指面向全校设置的教学助理(简称“助教”)、管理助理(简称“助管”)和科研助理(简称“助研”),简称“三助”。
第三条
“三助”工作由研究生工作部(处)具体组织实施。
第四条
研究生“三助”岗位设置遵循“按需设岗、公开招聘、择优聘用、任期考核”原则。
第二章 基本条件和原则
第五条
应聘“三助”岗位的研究生,应为政治思想优良、工作责任心强、身体健康、学有余力的全日制在校研究生。考试成绩不合格或违反校规校纪受处分者不得申请。
第六条
研究生承担“三助”工作应征得导师同意,并签署意见。
第七条
在“助教”“助管”两种岗位中,每位申请者每学期只能应聘其中一个岗位。
第八条
研究生兼任助教或助管工作,不得影响正常课程学习。第三章 岗位职责与岗位设置
第九条 “助教”:承担本科生公共基础课或专业基础课的作业批改、讲评、辅导、答疑等工作;试卷的批改和讲评工作;实验准备、指导等教辅工作以及实习课程的指导等教学任务。
第十条 “助管”:承担各类教学管理、科研管理、行政事务管理或思想教育管理的辅助工作。
第十一条 “助研”:承担导师安排的科研及相关的辅助性任务。
第十二条 岗位设置
全校研究生“助教”岗位设置指标按照在校全日制研究生总人数的4%左右确定,“助管”岗位设置指标按照在校全日制研究生总人数的6%左右确定。“助研”岗位由导师根据科研任务及课题需要确定。
第十三条 “助教”岗位由教务处根据教学工作实际需要设置。各学院(中心、所)需在每学期结束前两周将下学期所需“助教”岗位设置计划(包括工作岗位、职责任务、工作时间、任职条件)报教务处审核。
第十四条 “助管”岗位由人力资源处根据管理工作实际需要设置。各培养单位、管理部门需在每学期结束前两周将下学期所需“助管”岗位设置计划(包括工作岗位、职责任务、工作时间、任职条件)报人力资源处审核。第十五条 硕士研究生“助研”岗位由导师根据科研任务及课题需要设置,博士研究生原则上均上“助研”岗位,报所在培养单位备案。
第十六条 教务处、人力资源处将审核结果汇总后,在每学期结束前一周将设岗计划送交研究生工作部(处)。
第四章 岗位申请与聘用
第十七条 “助教”“助管”岗位的申请和聘用程序
(一)研究生工作部(处)在每学期初向全校研究生公布“助教”“助管” 工作岗位、职责任务、工作时间、任职条件、待遇。
(二)研究生根据岗位要求及其个人情况填写《山西大学研究生“助教”、“助管”岗位申请表》(附件1)。
(三)各聘用单位对应聘者进行面试,提出是否聘用的意见,并将聘任结果公示。岗位在择优聘用的同时,应优先聘用家庭经济困难的研究生。
(四)受聘研究生与聘用单位签订聘用协议,并上报研究生工作部(处)批准备案,聘期一般为1学期。
第十八条 “助研”岗位申请和聘用程序
“助研”岗位由导师自行聘用,聘用情况报培养单位备案,聘期一般为1学年。
第五章 经费来源与资助标准 第十九条 经费来源
“助教”“助管”岗位经费由学校出资。“助研”岗位经费由导师出资。
第二十条 资助标准
参加“三助”岗位工作、经考核合格的研究生发给“三助”薪酬。“三助”薪酬的发放标准为:
硕士:助教岗位按课时计酬,每课时25元人民币,每周承担助教工作一般不少于6课时,不高于10课时。助教封顶薪酬为1000元 /月。
助管岗位按小时计酬,每小时12.5元人民币,每周承担助管工作一般不少于12小时,不高于20小时。助管封顶薪酬为1000元 /月。
助研薪酬为不低于500元/生/月(人文社科)和600元/生/月(理工类)
博士: 助研薪酬为不低于1000元/生/月(人文社科)和1500元/生/月(理工类)
第六章 岗位考核与薪酬发放
第二十一条 岗位考核
“助教”“助管”工作一般按学期考核。由研究生在每学期结束前第三周向聘用单位递交《山西大学研究生“助教”、“助管”任期考核表》(附件2),聘用单位在每学期结 束前两周内完成对聘用研究生的考核。“助研”工作由导师自行考核。
第二十二条 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与不合格三个等级。凡在受聘期间违反校规校纪、不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或不能胜任岗位工作的,均视为考核不合格,报研究生工作部(处)备案。考核不合格的研究生将不得参与以后的“助教”“助管”岗位申请。
第二十三条 薪酬发放
助教助管薪酬一般为每四周发放一次,经研工部(部)审核由计财处统一发放到研究生银行卡中。“助研”薪酬由导师自行发放。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2014年9月起开始实施。本办法于2015年5月修订。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由山西大学研究生工作部(处)负责解释。
附件:
1、山西大学研究生兼任“助教”、“助管”岗位申请表
2、山西大学研究生兼任“助教”、“助管”任期考核表
第三篇: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三助”工作管理办法
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三助”工作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推动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完善研究生资助体系,提升研究生综合素质,切实提高我校研究生待遇,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研究生“三助”是指研究生担任教学助理、科研助理和管理助理工作(分别简称“助教”、“助研”、“助管”)。“三助”工作由研究生院具体组织实施,包括制定实施细则、总体要求和工作方案,审定“三助”工作岗位分配方案,检查“三助”工作执行情况,进行总结。
第三条 研究生兼任“三助”工作,是我校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各设岗单位要坚持“谁设岗、谁管理、谁考核、谁负责”的原则,须安排专人负责此项工作。设置“三助”岗位的单位和导师,应对从事“三助”工作的研究生严格要求,按照岗位职责加强指导和考核。
第二章 选用条件
第四条 从事“三助”工作的研究生,必须政治思想品德优良,能模范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工作责任心强,学有余力。应避免出现研究生因从事“三助”工作而影响正常学习、研究甚至延长学习年限等情况。
第五条 定向、委托培养类型的研究生,受校纪、行政或刑事处分的研究生不能申请由学校提供酬金的“三助”岗位。每位研究生原则上只能申请一个由学校提供酬金的“三助”岗位。
第六条 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家庭经济困难的研究生。
第三章 岗位职责
第七条 研究生“助教”岗位:研究生承担本科、研究生的公共课、专业基础课的辅导、答疑、批改作业和指导实习、试验环节等基础教学工作。
第八条 研究生“助研”岗位:研究生承担项目组或导师分配的与本专业相关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专业设计、调研等工作。
第九条 研究生“助管”岗位:研究生担任本科生班主任、辅导员、各学院相关教学管理辅助工作、校机关部处管理辅助工作等。
第四章 岗位设置
第十条 研究生“三助”岗位设置,应遵循“按需设岗、自愿申请、按岗付酬、定期考核、重在培养”的原则。
第十一条 敏感岗位、危险岗位、涉密岗位等特殊岗位不能设立“三助”岗位。
第十二条 研究生“三助”岗位数量,由研究生院根据当年学校财政预算情况总体掌握。各教学科研和行政单位根据工作需要和实际设置的“三助”岗位数量,组织本单位“三助”岗位的研究生选拔、日常考核和平时指导等工作。
第十三条 研究生“助教”岗位,由研究生院根据当年“三助”工作总岗位数,结合各教学单位的实际需要进行调配。各教学单位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相应的“助教”岗位。
第十四条 研究生“助研”岗位,由项目组或导师根据课题研究需要自主设置,具体方案报研究生院备案。
第十五条 研究生“助管”岗位,由研究生院根据当年“三助”工作总岗位数,结合各教学单位、校机关各部处的实际工作需要进行调配。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相应的“助管”岗位。“助管”岗位以硕士研究生为主。
第十六条 学校鼓励各单位自筹经费设置研究生“三助”岗位;全体研究生导师应尽积极创造条件为研究生设立“助研”岗位。
第五章 岗位酬金
第十七条 岗位酬金标准:
“助教”:不超过350元/月,每周实际教学工作量不低于6个学时。“助研”:博士研究生不低于400元/月;硕士研究生不低于300元/月。工作量和酬金以及发放方式,由导师和研究生协商确定,但需报研究生院备案。
“助管”:不超过300元/月,每月工作量为30-50小时。第十八条 “助教”岗位酬金:由学校支付。“助研”岗位酬金:由项目组或导师支付。
“助管”岗位酬金:由学校支付。
第十九条 “助教”、“助管”岗位酬金按每学期5个月发放。“助研”酬金可以按每学期6个月发放。酬金发放要足额、及时,不得弄虚作假,不得克扣研究生的“三助”经费。
第六章 岗位申请
第二十条 研究生“助教”岗位公布后,由各学院受理研究生“助教”岗位的申请。“助教”岗位按学期选用。
第二十一条 “助研”岗位由研究生直接向设岗导师申请,经导师和研究生培养单位审批同意后,报研究生院备案。“助研”岗位根据科研项目需要选用。
第二十二条 研究生“助管”岗位公布后,由各设岗单位受理研究生“助管”岗位的申请。“助管”岗位按学期选用。
第二十三条 助教、助管选用结果由研究生院统一公示。所有岗位申请工作应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三助”岗位一般不办理临时申请,特殊情况需经研究生院同意。
第二十四条 “三助”岗位人员上岗前应签署协议,协议中应明确甲(“三助”设岗单位)、乙(上岗研究生)双方的权力、责任与义务。
第七章 岗位考核
第二十五条 “三助”岗位严格按照设岗要求进行考核。一个选用周期考核一次。
第二十六条 “助教”岗位考核,主要听取设岗单位、主讲老师和听课学生的意见。
第二十七条 “助研”岗位根据研究生科研工作态度、成果产出情况和工作量等,由导师和课题组考核。
第二十八条 “助管”岗位由设岗部门根据研究生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工作量等给予考核。
第二十九条 对岗位考核不合格者终止选用,停止发放岗位酬金,并报研究生院备案。对选用期间受到行政处分或法律处罚的研究生,学校取消该研究生的“三助”资格。
第八章 附则
第三十条 本办法由研究生院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助教岗位设置与管理实施办法(试行)
为进一步推进我校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鼓励研究生积极参与我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研究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特制定本办法。
一、岗位设置
第一条 研究生助教岗位是指在校研究生承担与本科课程相关的辅导答疑、批改作业、指导试验和实践环节等工作。
第二条 研究生助教工作分为理论教学辅导和实践、试验课程辅导两类。理论教学辅导以承担一个教学班一学期的教学辅导工作(每周至少批改一次作业、参加一次答疑)为一个基本工作岗位任务;实践、试验课程辅导以每学期指导40个学时为一个基本工作岗任务。
第三条 研究生助教工作实行“按需设岗、自愿申请、按岗付酬、定期考核”的原则。
第四条 敏感岗位、危险岗位、涉密岗位不能设置“三助”岗位。
二、选用条件
第五条 岗位申请人仅限于本校在读的非定向、非委培、未受校纪、行政或刑事处分的全日制研究生(档案转入我校者)。
第六条 申请人应是思想品德优良、工作责任心强、学有余力者,考试不及格或违反校规校纪者不得申请。
第七条 每位申请人每学期只能申请一个由学校提供酬金“三助”岗位。
三、岗位选拔
第八条 研究生助教岗位按学期设立,各学院在每学期开学前将拟设立研究生助教岗位向研究生院申报,由研究生院根据全校实际情况,统一协调、安排,并将最终确定的助教岗位信息在网上公开发布。
第九条 研究生根据研究生院发布的岗位信息自愿申请。申请人统一填写《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三助”岗位申请表》,并送交设岗学院。
第十条 学院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实行选拔考核(包括面试),择优确定助教人选。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家庭经济困难及未获得奖(助)学金的研究生。选拔结果报研究生院审查并备案。
第十一条 助教研究生上岗前应签署协议,协议中应明确甲(“三助”设岗单位)、乙(上岗研究生)双方的权力、责任与义务。
第十二条 研究生在助教工作中与设岗学院发生纠纷,由研究生院和学生所在学院协调解决。
四、岗位考核
第十三条 学院要坚持“谁设岗、谁管理、谁考核、谁负责”的原则,安排专人负责助教岗位的日常管理和考核。
第十四条 凡从事助教工作的研究生应由学院进行岗前培训,明确工作职责。
第十五条 每学期末,由学院负责对研究生助教工作情况进行考核,听取学生和主讲教师的评价意见。考核结果报研究生院。
第十六条 考核合格者,可继续申请研究生助教岗位;考核不合格者,不再选用。
第十七条 对无法履行助教工作职责或因助教工作影响正常学习的研究生,可由课程主讲教师或导师提出终止其助教工作的建议,经该学院主管领导审核同意后,报研究生院备案。
第十八条 研究生在从事助教工作中发生事故,由学院负责处理。
五、岗位酬金
第十九条 每位研究生助教基本工作任务的岗位酬金为250元/月,各设岗单位可根据实际工作情况酌情增加岗位酬金,每个助教岗位酬金最高不超过350元/月。如承担工作量不满基本工作任务时,可根据主讲教师建议按照实际承担的助教工作任务发放。
第二十条 研究生助教岗位酬金由设岗学院按月造表上报研究生院,研究生院审核汇总后报计财处发放至研究生个人帐户。
六、其他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由研究生院负责解释,自2011年开始执行。
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助研岗位设置与管理实施办法(试行)
为进一步推进我校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鼓励研究生积极参与我校科研工作,提高研究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特制定本办法。
一、岗位设置
第一条 研究生助教岗位是指在校研究生承担项目组或导师分配的与本专业相关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专业设计、调研等工作。
第二条 研究生助研岗位周工作量不低于12学时。
第三条 研究生助研工作实行“按需设岗、自愿申请、按岗付酬、定期考核”的原则。助研岗位的设置须具有一定科研价值的项目作为支撑。
第四条 敏感岗位、危险岗位、涉密岗位不能设置助研岗位。
二、选用条件
第五条 岗位申请人仅限于本校在读的未受校纪、行政或刑事处分的全日制研究生。
第六条 申请人应是思想品德优良、工作责任心强、学有余力者,考试不及格或违反校规校纪者不得申请。
第七条 每位研究生不得同时参与两个及以上助研工作。
三、岗位选拔
第八条 研究生助研岗位根据科研项目实际情况设立,助研人员选用与考核由项目组或导师负责。具体选用条件及原则由培养单位结合学科特点统一制定或由导师根据科研项目实际需要自行制定。
第九条 项目组或导师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实行选拔考核(包括面试),择优确定助研人选。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家庭经济困难及未获得奖(助)学金的研究生。选拔结果报研究生院审查并备案。
第十条 助研研究生上岗前应签署协议,协议中应明确甲(“三助”设岗单位)、乙(上岗研究生)双方的权力、责任与义务。
第十一条 研究生在助研工作中与项目组或导师发生纠纷,由研究生院和学 生所在学院协调解决。
第十二条 根据科研项目进展情况,由项目组或导师提出申请,培养单位进行审批,研究生处备案后,可以终止选用和变更助研研究生。
四、岗位考核
第十三条 项目组或导师要坚持“谁设岗、谁管理、谁考核、谁负责”的原则,安排专人负责助研岗位的日常管理和考核。
第十四条 凡从事助研工作的研究生应由项目组或导师进行岗前培训,明确工作职责。
第十五条 每个选用周期末,由项目组或导师负责对研究生助研工作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报研究生院。
第十六条 考核合格者,可继续申请研究生助研岗位;考核不合格者,不再选用。
第十七条 对无法履行助研工作职责或因助研工作影响正常学习的研究生,可由项目组或导师提出终止其助研工作的建议,经培养单位审核同意后,报研究生院备案。
第十八条 研究生在参加助研工作中发生事故,由项目组或导师负责处理。
五、岗位酬金
第十九条 助研岗位酬金从项目组或导师科研经费中支付,其支付应符合有关科研项目经费管理规定。助研岗位酬金的支付具体额度由项目组或导师根据研究生参与科研工作的实际情况和工作量确定,原则上博士研究生每月不低于400元、硕士研究生每月不低于300元。如承担工作量不满基本工作任务时,可根据项目组或导师建议按照实际承担的助研工作任务发放。
六、其他
第二十条 本办法由研究生院负责解释,自2011年开始执行。
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助管岗位设置与管理实施办法(试行)
为进一步推进我校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发挥研究生在我校教学和管理工作中的辅助作用,特制定本办法。
一、岗位设置
第一条 研究生助管岗位是指在校研究生承担本科班主任、辅导员、各学院相关教学管理辅助工作、机关各部门管理辅助工作等。
第二条 研究生助管工作以每月承担工作30至50小时为一个基本岗。第三条 研究生助管工作实行“按需设岗、自愿申请、按岗付酬、定期考核”的原则。
第四条 敏感岗位、危险岗位、涉密岗位不能设置“三助”岗位。
二、选用条件
第五条 岗位申请人仅限于本校在读的非定向、非委培、未受校纪、行政或刑事处分的全日制研究生(档案转入我校者)。
第六条 申请人应是思想品德优良、工作责任心强、学有余力者,考试不及格或违反校规校纪者不得申请。
第七条 每位申请人每学期只能获得一个由学校提供酬金的“三助”岗位。
三、岗位选拔
第八条 研究生助管岗位按学期设立,各学院和机关各部门在每学期开学前将拟设立研究生助管岗位向研究生院申报,由研究生院根据全校实际情况,统一协调、安排,并将最终确定的助管岗位信息在网上公开发布。
第九条 研究生根据研究生院发布的岗位信息自愿申请。申请人统一填写《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三助”岗位申请表》,导师和所在学院签署意见后送交设岗单位。
第十条 设岗单位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实行选拔考核(包括面试),择优确定助管人选。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家庭经济困难及未获得奖(助)学金的研究生。选拔结果须报研究生院审查和备案。
第十一条 助管研究生上岗前应签署协议,协议中应明确甲(“三助”设岗单位)、乙(上岗研究生)双方的权力、责任与义务。
第十二条 研究生在助管工作中与设岗单位发生纠纷,由研究生院和学生所在学院协调解决。
四、岗位考核
第十三条 设岗单位要坚持“谁设岗、谁管理、谁考核、谁负责”的原则,安排专人负责助管岗位的日常管理和考核。
第十四条 凡从事助管工作的研究生应由设岗单位进行岗前培训,明确工作职责。
第十五条 每学期末,由设岗单位负责对研究生助管工作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报研究生院。
第十六条 考核合格者,可继续申请研究生助管岗位;考核不合格者,不再选用。
第十七条 对无法履行助管工作职责或因助管工作影响正常学习的研究生,可由设岗单位或导师提出终止其助管工作的建议,经该学院主管领导审核同意后,报研究生院备案。
第十八条 研究生在从事助管工作中发生事故,由设岗单位负责处理。
五、岗位酬金
第十九条 每位研究生助管基本岗位酬金不低于200元/月,各设岗单位可根据实际工作情况酌情增加每月岗位酬金,每个助管岗位酬金最高不得超过300元/月。如承担工作量不满基本工作任务时,可根据实际承担的助管工作任务发放。
第二十条 研究生助管岗位酬金由设岗单位每月造表上报研究生院,由研究生院审核汇总后报计财处发放至研究生个人账户。
六、其他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由研究生院负责解释,自2011年开始执行。
第四篇:研究生“三助”工作总结
研究生“三助”工作总结
在即将过去的一年,XXX根据《学校研究生兼任教学助理、研究助理、管理助理工作实施细则(试行)》和《关于做好研究生“三助”岗位设置及有关工作的通知》精神,认真做好了研究生助管岗位申请、学生教育管理和考核工作。
一、开展的工作
1.结合实际,认真做好研究生助管岗位设置申请工作。今年年初,我们根据研究生工作部有关要求,经部内讨论研究,决定设置三名研究生助管,分别负责协助做好党组织关系转接、党员信息录入、档案整理等工作,并规定了助管学生的素质要求。
2.认真选人,做好研究生助管的培训、教育和管理工作。研工部审批通过我部申请的岗位数后,我们根据工作性质的需要,通知有关学院研究生工作负责老师推荐学生报名,再经过面试、实习以后确定助管人选。我部指导老师对上岗学生进行专业培训,并强调工作纪律,保证了助管学生能够很快适应工作,在工作中学到知识,受到实践锻炼。一直以来,指定有专人负责研究生助管的日常管理工作,并建立有助管学生上岗考勤制度。
3.实事求是,严格考核,促进助管工作取得实效。每学期末,我们按照助管学生的岗位职责、工作态度和工作实绩,对助管学生进行严格考核。根据考核结果,结合考勤情况,核定助管学生的劳酬。公正、公平的考核促进了助管学生上岗和工作的积极性,保证了助管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取得的效果
1.促进了部门工作的顺利开展。助管学生学历高、能力强、工作细致细心,帮助各办公室的老师完成了大量基础性、事务性工作,有力地促进了部门工作顺利开展。
2.助管学生得到了较好的锻炼。指导老师的专业培训使助管学生的业务能力、工作水平和组织纪律观念得到了加强。同时,在实践工作中,助管学生能够逐步改进工作方式方法,为他们今后走向社会,迅速适应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缓解了贫困学生经济问题。助管学生都是家庭经济相对困难的学生,学校提供的劳酬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助管学生经济上的困难,为助管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提供了经济支持。
三、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1.临时用工问题。因专项工作需要,在某个时间需要较多学生助管参与,一起完成工作,建议研工部建立临时用工制度和临时用工劳酬发放项目,有力支持我部工作开展。
2.关于考核结果和劳酬问题。建议细化“三助”考核表中的考核结果,如增加“优秀”、“基本合格”项目,并将考核等次和发放劳酬金额进行对应,如优秀为实际金额*105%,合格为实际金额*100%,基本合格为实际金额*95%,不合格为实际金额*80%。
第五篇:同济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
同济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
同研(2005)072 号(2005 年 6 月 20 日校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
一、总则
第一条 为了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促进研究生德、智、体、美全 面发展,保证研究生教育质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教育部《普通高等学 校学生管理规定》以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学校对接受学历教育研究生的管理。第三条 研究生要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 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遵守宪法、法律,遵守公民道德规范,遵守 《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 和学校的规章制度,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风尚; 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努力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积极锻炼身体,拥有健康体魄。
二、权利与义务
第四条 研究生在校期间依法享有下列权利:
(一)参加学校教育培养计划安排的各项活动,使用学校提供的教育培养资源;
(二)参加社会服务、助教、助研、助管和其他形式的勤工助学活动,在校内组织、参 加学生团体及文娱体育等活动;
(三)申请奖学金、助学金及助学贷款;
(四)在思想品德、学业成绩等方面获得公正评价,完成学校规定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 历证书;
(五)对学校给予的处分或者处理有异议,可根据相关规定向学校、教育行政部门提出 申诉;对学校、教职员工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第五条 研究生在校期间依法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宪法、法律、法规;
(二)遵守学校管理制度;
(三)努力学习,完成规定学业;
(四)按规定缴纳学费及有关费用,履行获得贷学金及助学金的相应义务;
(五)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
三、入学与注册
第六条 学校按国家招生规定录取的研究生新生,应当持《同济大学研究生录取通知
书》,按学校有关要求在规定的日期来校报到及办理入学手续。因故不能按期报到者,应当 事先凭有关证明向所属学院(系、所)请假,假期一般不超过两周。若特殊原因需超过两周 者,应当事先经研究生院批准。第七条 新生入学时应按要求缴纳学费。缴纳学费后,学校在三个月内按照招生规定、体检标准等对新生进行复查,复查合格者,方予以注册并取得学籍。家庭经济困难的研究生可按有关规定申请贷款或其他形式的资助,在办理有关手续后注 册。
凡属弄虚作假、徇私舞弊取得学籍者,一经查实,则取消学籍。情节恶劣的转有关部门 追究。第八条 新生在复查中,发现患有不宜在校学习的疾病,但经学校指定的二级甲等以上 医院证明,短期内经过治疗可达到健康标准者(包括因怀孕不宜继续学习者),暂不予注册,可以保留入学资格一年。保留入学资格者不具有学籍。在保留入学资格期内经治疗康复欲提 出入学者,应当在下学年开学前一周,向所在学院(系、所)以书面报告形式申请入学,经 学校指定的二级甲等以上医院证明,符合体检要求,学校复查合格后,重新办理人学手续。第九条 新生有下列情况之一,取消该生入学资格: 1.非因不可抗力等正当事由而未请假或请假逾期两周的; 2.在健康复查中发现患有无法坚持学习的严重疾病,且在短期内不能治愈的; 3.弄虚作假、徇私舞弊考取研究生者,或其他原因入学复查不合格的; 4.保留入学资格期满的新生未按规定申请入学者,或虽申请入学但经复查仍不合格 的。5.超过两周未能按学校规定缴纳学费履行入学手续的。第十条 在学研究生每学期开学时应按学校规定到校办理注册手续。未经注册者,不
能参加学校的教学活动。因故不能按期到校注册者,应当履行请假手续(病假须凭医院证明),否则按旷课处理。第十一条 未按学校规定缴纳学费或者具有其他不符合注册条件的不予注册。
四、纪律与考勤
第十二条 研究生应当参加学校教育培养计划规定的课程学习和学校、学院(系、所)统一组织的活动。因故不能参加者应当请假。未经批准擅自缺席者,除批评教育外,按《同
济大学学生违反校纪校规处分条例》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第十三条 研究生要按规定参加所修课程的考核,严格遵守考核纪律。对违反考核纪律 者,按《同济大学学生违反校纪校规处分条例》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第十四条 研究生应当按培养方案的要求,参加科学研究、教学实践、社会实践和专门 技术训练,遵守论文答辩和实践考核的规定。第十五条 研究生在学期间的出国(境)进修、自费留学、探亲、旅游等,按《同济大学 研究生出国(境)管理规定》办理。第十六条 研究生因病或其他原因不能按时参加教育培养计划规定的活动,应当事先请
假并获得批准。未经请假或请假未获批准而缺席者,按《同济大学学生违反校纪校规处分条 例》有关规定处理。因病请假的,在校期间凭校医院证明,外出期间凭二级甲等以上医院证明。病假两周以 内、事假一周以内,由学院(系、所)批准;病假超过两周、事假超过一周的,应当经
经学院(系、所)批准并报研究生院备案。一学期内连续病假或事假累计不得超过六周,超过者应 当办理休学手续。
五、休学与复学
第十七条 研究生因病或因事需要分阶段完成学业的,应当申请休学。第十八条 研究生申请休学或者学校认为应当休学者,经学校批准,可以休学。休学研 究生应当办理休学手续离校,学校保留其学籍。研究生休学期间,不享受在校学习研究生待 遇。第十九条 需要休学的研究生,应当由本人申请,导师和学院(系、所)审核同意,经 研究生院批准后休学。因病需要休学的研究生,还应当提供经指定医院就诊、确需休养并在 短期内可以治愈的证明。研究生因病休学期间的医疗费,按《同济大学医院学生医疗就诊暂 行办法》办理。第二十条 研究生因病休学、以学期为单位,期满后仍不能复学的,应当继续申请休学,但最长不得超过一学年。因病休学期满的研究生,应当在开学前一周,持二级甲等以上医院 证明,向所在学院(系、所)提出复学申请。经校医院复查合格,由研究生院发出复学通知,办理复学手续。第二十一条 研究生因事休学、以学期为单位,一般为一学年。期满后仍不能复学的,只要符合最长修读年限的规定,就可申请继续休学,但最长不得超过两学年。因事休学期满 的研究生,应当在开学前一周,向所在学院(系、所)提出复学申请。由研究生院审核合格 后发出复学通知,办理复学手续。第二十二条 研究生因病、因事休学累计不得超过两学年。
第二十三条
非应届毕业研究生要求自费出国(境)留学,应当向学校申请退学。退学
后一年内因故不能出国(境)的,可申请复学。第二十四条 在学研究生规定学制的最后一学年为应届毕业研究生,学校不受理应届毕 业研究生和延期答辩的研究生因事休学申请。第二十五条 研究生在休学期间违法、违纪,《同济大学学生违反校纪校规处分条例》 按 在复学后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第二十六条 被取消学籍、退学(不包含自费出国(境)申请未成行者)、开除学籍的研
究生,不得申请复学。
六、转学与转专业
第二十七条 研究生因特殊需要转学或转专业的,应当经研究生院审查批准,并报上级 主管部门备案。
七、退学
第二十八条 研究生具有下列情况之一,应予退学: 1.休学期满,在学校规定的期限内未提出复学申请;因病休学累计一学年,或因病、因事休学累计两学年仍不能复学的; 2.休学期满申请复学,经学校审查不合格的; 3.学业成绩未达到学校要求或者在学校规定年限内(含休学)未完成学业的;中期 考核不合格
或在规定时间内不能完成学位论文的; 4.无正当事由超过四周未注册或超过四周未按学校规定缴纳学费履行注册手续的; 5.经学校指定医院诊断,患有疾病或者意外伤残无法继续在校学习的; 6.本人申请退学的。第二十九条 研究生有下列情况之一,按自动退学处理: 1.出国(境)逾期不归的; 2.未经学校批准擅自离校不参加教育培养计划规定的活动超过四周的。第三十条 退学的研究生,应当在一周内办理退学离校手续,其档案、户口退回到原单 位所在地或生源所在地(本、专科入学前户口所在地)。退学的研究生,可按已具有的高等教育毕业学历和就业政策就业。在退学后三个月内没 有接受单位的,其档案、户口退回到原单位所在地或生源所在地(本、专科入学前户口所在 地)。第三十一条 在学期间因意外死亡、失踪或病故者,按自动终止学籍处理。
八、奖励与处分
第三十二条 学校和各学院(系、所)定期对在德、智、体全面发展或者在思想品德、学业成绩、科技创造、体育锻炼及社会服务等方面表现突出的研究生,给予表彰和奖励。表 彰和奖励采取发给奖状、授予荣誉称号、颁发奖学金等多种形式。第三十三条 对有违法、违规、违纪行为的研究生,应当给予批评教育,或根据《同
济大学学生违反校纪校规处分条例》,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第三十四条 被开除学籍的研究生,应当在一周内办理离校手续,其档案、户口退回到 原单位所在地或生源所在地(本、专科入学前户口所在地)。发给学习证明。第三十五条 研究生的鉴定、奖励、处分等材料,归入本人档案。
九、毕业、结业、肄业与就业
第三十六条 硕士研究生的学制 2--3 年,修读年限 2--4 年。博士研究生的学制为 3 年,修读年限 3-5 年。研究生应在规定的学制年限内完成学习任务。因特殊原因未能在学制 年限内完成学习任务的研究生,需经本人申请,学院(系、所)审核,报研究生院批准,可 在规定的修读年限内适当延长学习期限。其中,在职研究生延长学习期限不超过 1 学年的,由学院(系、所)批准,报研究生院备案;延长学习期限超过 1 学年的,由学院(系、所)审核,报研究生院批准。被批准延长学习期限的研究生,相关待遇按有关规定执行。第三十七条 在学制年限内提前完成培养计划的研究生,经学院(系、所)审核,研
究生院批准,可以提前进行学位论文答辩。但学制 2.5 年的研究生入学后的注册时间不应少 于 1.5 学年,学制 3 年的研究生入学后的注册时间不应少于 2 学年,其中硕士研究生的论文 阶段时间不得少于 1 学年
,博士研究生的论文阶段时间不得少于 2 学年。提前答辩的研究生 如需要列入教育部当年就业方案(就业方案包括出国(境)、考博、就业等),应当在规定时 间内,将本人的就业方案报校学生就业管理部门。第三十八条 研究生在规定的修读年限内修完教育培养计划规定的内容,完成课程学习和必修环节,成绩合格,完成毕业(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德、智、体达到毕业要求,准 予毕业并发给毕业证书。第三十九条 研究生在规定的修读年限内修完教育培养计划规定的内容,但毕业(学位)论文答辩未通过,未达到毕业要求,准予结业,发给结业证书。第四十条 学满一学年以上退学的研究生,发给肄业证书。第四十一条 研究生毕业时,各学院(系、所)要做好毕业鉴定,鉴定内容包括德、智、体三方面。
第四十二条
毕业研究生的就业工作按照教育部有关研究生就业工作的文件、《普通高
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及学校研究生就业工作实施办法执行。第四十三条 研究生申请延期毕业,应当在离正常毕业三个月之前办理有关审批手续: 1.如申请延期不超过一学期的,按当年正常毕业时间落实就业计划。2.如申请延期超过一学期的,随下一届毕业生就业。
十、附则
第四十四条 港澳台侨研究生、留学研究生的管理参照本规定实施。第四十五条 本《规定》由研究生院负责解释。第四十六条 本《规定》自 2005 年 9 月 1 日起施行。原《同济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规 定》同时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