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布《上海铁路局建设工程工艺试验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合集)

时间:2019-05-12 16:27: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发布《上海铁路局建设工程工艺试验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发布《上海铁路局建设工程工艺试验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第一篇:关于发布《上海铁路局建设工程工艺试验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上海铁路局文件

上铁建发„2010‟56号

关于发布《上海铁路局建设工程工艺试验

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各合资铁路公司、工程指挥部、筹备组:

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上海铁路局建设工程工艺试验管理,不断提高建设工程施工和管理水平,确保工程质量,实现建设精品工程、安全工程目标,现将《上海铁路局建设工程工艺试验管理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年三月一日

上海铁路局建设工程工艺试验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深入推进上海铁路局标准化管理工作,落实“捍卫质量,保卫安全”的各项工作要求,规范和加强全局建设工程工艺试验管理,不断提高建设工程施工和管理水平,保证工程质量,依据国家和铁道部现行有关法律法规、规范的规定,结合路局实际,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 路局成立铁路建设工程工艺试验管理领导小组,加强全局建设工程工艺试验管理的组织领导。路局主管建设的副局长任组长,建设管理处处长任副组长,组员由各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机构负责人及建设管理处有关人员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路局建设管理处,具体负责全局铁路建设工程工艺试验管理工作。

各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机构也应成立相应组织,负责各建设项目工艺试验的管理工作。

第三条 本暂行办法适用于项目管理机构、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对全局铁路建设工程项目工艺试验工作的管理。

第二章 目的和重点

第四条 工艺试验管理的目的

1.规范铁路建设工程中路基填筑、地基处理、基桩试桩、隧道开挖和衬砌、无砟轨道铺设等项目的先行段、试验段的管理。

2.通过加强对工艺试验的管理,规范施工过程的工艺和工序流程,保证工程质量,提高施工管理水平;大力开展新工艺的研究,推广应用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的新工艺,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成本、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第五条 工艺试验的重点

新开工的铁路建设工程的先行段、试验段必须要进行工艺试验,经路局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全线施工。新工艺、新技术推广应用前必须要进行工艺试验。

根据试验数据优化、修正设计参数和设计方案,工艺试验成果经评审通过后方可按工艺要求全面指导施工。工艺试验形成的文字及影像资料应作为竣工文件的一部分存档。

第三章 工作程序及要求

第六条 工艺试验管理工作程序 1.铁路建设工程的先行段、试验段管理

(1)建设项目必须坚持典型引路、试验先行的原则,在开工之前应由项目管理机构负责组织勘察、设计、监理、施工等相关单位研究确定试验段的数量、规模、位置等,并及时将试验段选取结果报路局建设管理处。

(2)对本工程有重大安全质量隐患的试验项目,项目管理机构应组织相关单位对实施方案进行初步审查。施工单位根据初步审查意见对实施方案进行修改完善后,由项目管理机构将修改完善的实施方案报路局建设管理处。由路局建设管理处组织项目管理机构等相关单位并邀请有关专家对上报的实施方案进行审查、批复。项目管理机构根据审批意见,组织施工、监理单位全面贯彻落实,并按批复意见完善实施方案后报路局建设管理处备案。

(3)本工程内具有普遍性的、能够按标准工艺实施的试验项目,由项目管理机构组织相关单位对实施方案进行审查。施工单位根据审查意见对方案进行修改后报项目管理机构审批,并报路局建设管理处备案后方可执行。

(4)其它只涉及个别零小工程的试验由监理单位审批后,报项目管理机构备案后执行。

2.新工艺、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各项目管理机构要针对本项目建设过程中既能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又能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工程成本、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的创新工艺和改良工法及时进行归纳总结,并报路局建设管理处。

路局建设管理处组织相关单位并邀请有关专家对创新的工艺和工法进行审查和评估,并根据评估意见组织编制施工工艺标准在全线以及全局类似工程项目上推广应用。

第七条 工艺试验管理工作的相关要求

1.试验段的机械组合、人员配置、材料供应、施工工序、预埋观测以及操作方法等实施方案应有两组以上的方案进行比选,以便通过试验选定适合该项目通用的工艺工法。

2.施工单位根据批准的方案组织实施,监理单位应进行全过程监督,并做出详细记录。

3.试验结束后,施工单位提交试验段工艺技术总结报告,报告应包括:工程概况、试验段的选取、工艺实施细则、试验参数及相关数据、影像资料以及工程小结和自评估报告。监理单位总监理工程师审核后送项目管理机构和路局建设管理处。

4.建设工程中的创新工艺、改良工法和对工程有重大安全质量隐患的试验项目,由路局建设管理处组织项目管理机构等相关单位并邀请有关专家对试验结果进行验收和评估,并在全局类似建设项目上推广应用。

建设工程内具有普遍性的、能够按标准工艺实施的试验项目,由项目管理机构组织相关单位对试验结果进行验收和评估,并在全线类似地段推广。

其它只涉及个别零小工程的试验由监理单位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对试验结果进行验收和评估。

第四章 相关各方职责

第八条 项目管理机构的职责

1.项目管理机构要高度重视工艺试验的管理工作,根据工程

实际情况,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全面加强工艺试验工作管理。

2.项目管理机构要制订管理制度,明确试验参与各方有关人员在工艺试验实施过程中的职责,形成齐抓共管的有效机制。

3.项目管理机构要依据项目实际制订工艺试验工作推进计划和工作展开表,促使工艺试验工作有序开展。

4.工艺试验期间项目管理机构分管领导每半月需组织施工、监理单位召开一次工艺试验工作总结分析会议,对工艺试验工作进行检查、总结、分析、协调解决突出问题。

5.项目管理机构主要领导要每月对施工、监理单位工艺试验工作检查不少于1次,分管领导不少于2次,及时掌握施工、监理单位工艺试验工作的进展情况,及时解决工艺试验工作中出现的突出问题。

6.工程、安质部要对工艺试验的全过程进行管理,确保工艺试验数据和成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督促施工、监理单位做好工艺试验资料的管理,并建立台帐。

7.试验完成后,项目管理机构要检查监督全线工程是否按试验数据执行,全线类似工程应按试验结果完善优化后的标准工艺施工。

8.项目管理机构应积极采取科学、有效的手段加强工艺试验参与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工作。要根据具体工艺试验的目的和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业务知识的专项培训,要结合现场出现的问题或者典型事例开展现场实际培训。工艺试验的教育培训工作要— 6 —

纳入项目管理机构教育培训计划。

第九条 监理单位的职责

1.监理单位要根据项目管理机构制订的相关管理制度制定本单位的管理制度,明确相关人员的职责。

2.专业监理工程师要对施工单位提报的工艺试验方案和实施细则进行认真审核,编制监理实施细则并在实施过程中进行全方位的监督管理,对试验过程中的每道工序进行签认,对试验报告中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

3.总监理工程师根据工艺试验的实施方案制定针对性的专项监理计划,对关键过程进行监理,并对施工单位提交的工艺试验技术总结报告进行审核,对施工单位提报的自评报告进行评估,并组织编写监理总结和评估报告。

4.试验完成后要监督施工单位在全线类似工程中按审批的工艺方案施工。

5.监理单位要针对工艺试验工作有针对性的开展培训工作,并纳入监理教育培训计划。

第十条 设计单位的职责

1.设计单位要根据项目管理机构制订的相关管理制度制定本单位的管理制度,明确相关人员的职责。

2.设计单位专业工程师要积极参与对施工单位提报的工艺试验方案和实施细则的审核,对关键工艺参数进行确认。

3.设计单位总体要对施工单位提报的工艺试验技术总结进行

审核,对施工单位的自评估报告进行评估。

第十一条 施工单位的职责

1.施工单位要根据项目管理机构制订的相关管理制度制定本单位的管理制度。

2.成立以项目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工艺试验领导小组,负责制订工艺试验方案,工艺试验推进,工艺试验成果的总结等工作。

3.根据工程实际及时提报工艺试验方案和实施细则,并根据批准的实施方案开展工艺试验工作,及时记录相关数据,建立台帐,编写好试验段工艺技术总结报告和自评估报告,做好试验数据、影像资料的整理和保存工作。

4.根据通过验收的试验数据,优化工程施工工艺,在全线工程上推广应用。

5.针对工艺试验工作开展相关业务知识、设备使用等专项培训工作,提高全体参建人员的业务水平。

第十二条 路局管理部门的职责

1.路局建设管理处负责全局建设范围内创新工艺、改良工法以及对建设工程有重大安全质量隐患的试验项目的审批和验收评估工作,并负责组织相关工艺在全局类似工程上推广应用。

2.路局建设管理处负责将施工工艺标准的推广培训纳入年度培训计划,在全局建设系统开展培训工作。每月对各项目管理机构的培训工作开展抽查,结果统一纳入项目管理机构月度考核当中。

3.路局建设管理处负责监督检查全局建设项目的工艺试验实施情况,并负责对各建设项目依据工艺试验结果在全线应用情况进行考核。

第五章 监督检查与考核

第十三条 项目管理机构

每月由分管领导组织工程管理部、安全质量部对施工、监理单位工艺试验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一次考评,检查考核要留有资料备查。主要领导每月需对内部人员工艺试验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考评,考评结果要留有资料备查。

第十四条 路局建设管理处每月对各建设项目开展的工艺试验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并将工艺试验管理纳入路局对建设项目管理机构的月度考核,对工艺试验管理工作不力的单位进行通报。同时,路局建设管理处将对在新工艺的研究和推广应用过程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

第六章 附 则

第十五条 各项目管理机构根据本暂行办法制定各项目工艺试验管理实施细则,并报路局建设管理处。

第十六条 本暂行办法由路局建设管理处负责解释,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主题词:基本建设

工程

管理

办法

通知

--抄送:铁道部建设管理司、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路局建设处。

--上海铁路局办公室 2010年3月2日印发

--

第二篇:建设工程管理暂行办法

建设工程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管理,提高建设工程管理水平,提高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效益,保质保量地按期完成施工任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 县人民政府成立以监察、发改、财政、建设、审计、质检为主要成员的项目管理领导小组,统一管理全县各类建设项目。建立项目单位为主,相关部门分工负责,密切配合的管理工作机制,依法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的管理和服务,严格按程序操作。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政府投资项目是指:

(一)使用国家专项资金的项目;

(二)使用省州县级财政资金的项目;

(三)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投向的自筹资金建设项目。第四条 建设项目应严格执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质量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和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工程质量。

第五条 建设项目必须执行基本建设程序,禁止边立项审批、边勘察、边设计、边施工

第二章 管理机构与职责

第一条 县政府确定的项目管理单位或项目法人为项目建设单位,是项目的直接责任人,具体负责项目的投资计划申报、立项申请、招标文件制作、项目招标、合同签订、项目实施、项目竣工验收、项目质量安全、项目款使用、决算编制等工作。在项目建设单位确定前,由县政府确定的职能部门负责项目单位的有关工作。

第二条 县发改局为政府投资项目的综合管理部门,负责牵头做好县属政府投资项目计划的编制、下达及调整,负责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和基建计划的审批或初审、转报,负责核准项目招标投标有关事项并指导监督项目招标投标,负责政府投资重大建设项目的稽查管理和后期评价工作,负责组织竣工验收等工作。

第三条 州主管部门领导小组负责本州工程建设任务的实施,并对实施效果负责。编报本州规划实施投资计划和实施方案,组织所属县(乡)搞好项目实施管理,协调处理管辖区内项目建设重大问题,做好项目实施的监督检查工作,安排好规划实施中群众的民生问题。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和工程建设顺利进行。

第五条 县(市)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县(乡)规划项目的组织实施工作,并对实施效果负直接责任。协调组织编报本县(乡)规划实施投资计划和实施方案,按省上下达的项目投资计划和批准的项目文件组织协调项目建设,摘好项目建设全过程监督管理,及时协调处理项目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建立健全项目法人贵任制、工程建设合同制;公示制等项目建设管理制度,加强项目专项资金管理,确保工程进度、质量和效益。

第三章 招标投标

第一条 在玛多县境内进行的建设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与工程建设有关的重要设备、材料等的采购,达到下列标准之一的,必须进行招标。

(一)施工单项合同估算价在5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

(二)重要设备、材料等货物的采购,单项合同算价在5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

(三)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项合同估算价在5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

第二条 项目法人作为给工程(项目)的招标人,负责组织工程(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以及与工程建设有关的重要设备、材料采购等招标工作。

项目招标人必须将项目招标事项及时与县主管单位衔接,由州、县主管单位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将项目招标方案及时上报省相关工作组。省、州、县主管单位、省各工作组对招标活动中的资格预审、开标、评标、定标等主要程序派员现场跟踪监督。

第三条 公开招投标的项目,建设单位需编制招标实施方案,并报送县发改局审核、县监察局备案,经审核批准后在规定的媒体上发布公告,进入招标实施阶段。招标实施方案的内容主要包括:招标范围、已具备的招标条件、建设单位招标组织机构、招标方式、招标时间安排、招标公告方式,同时附评标办法、评分标准、实施方案(初步设计)和概算批复及土地、工程规划等批复文件。没有招标方案或招标方案未经审批的项目不得进入招标程序。

建设单位须填报玛多县基本建设项目招标监督审批表,经批准,与有资质的招标代理机构签订招投标委托书,并会同招标代理机构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编制招标文件,招标文件须报县发改部门审批、县监察部门备案后发布招标公告,投标企业资格审查合格后,建设单位应通过招标代理机构向投标企业发售招标文件、施工图及工程量清单,投标企业依据招标文件、施工图及工程量清单编制投标文件。邀请招标的,向三家以上有资质的单位发出招标邀请函。

第四条 县监察、发改、建设部门对辖区内项目招投标中的资格预审、评标、决标等全过程进行监督。

第五条 评标结果经公示无异后,由招标代理机构签发中标通知书,中标企业依据中标通知书与建设单位签订施工合同。同时按照基本建设管理程序,项目建设单位办理施工许可手续。

第六条 工程施工和设备资料材料采购的招标,可根据工程实施的需要,实行委托招标。工程施工和设备、材料采购招标可根据实际需要,实行集中统一招标。

第七条 招标方案主要包括

(一)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实施方案的批复,列入计划文号。

(二)招标范围及方式。

(三)招标项目的条件,即初设文件、作业设计、资金到位等情况。

第八条

第四章 资金管理

第一条 工程建设资金包括国家下达的专项建设资金(含国债专项资金)、地方配套资金、银行贷款、群众投工投劳折资以及其他投入工程建设资金。

第二条 用于工程建设的资金,严格实行专户存储、专人管理、转账核算,资金实行封闭运行。

第三条 任何政府投资项目未经县发改局及项目主管部门审核和分管副县长签署意见,县财政局不得拨付项目建设资金。第四条 工程建设资金的拨付应实行严格的拨款管理责任制。县财政部门要按照国家投资项目基本建设资金程序,及时调度和拨付项目建设资金,确保建设资金及时到位。

第五条 项目建设单位要按照有关法律和财务制度规定建立健全财务会计制度,并加强管理。

第五条 各级发展改革(计划)、财政、审计等部门要加强对工程建设资金使用的监督检查,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稽查、审计和专项检查等工作。

第六条 项目建设单位必须于项目开工后的每月20日前向县发改部门报告工程的形象进度、资金使用等情况,由县发改部门汇总后上报州发改部门。

第七条 建设项目必须严格按照已批准规模和内容进行建设,不得擅自提高或降低建设标准、改变建设内容、扩大或缩小建设规模,凡确定变更建设内容及规模的,须向原项目投资下达部门提交有关文件、资料,重新核定资金使用规模和投资计划,否则,增加投资部分由项目建设单位承担。

第八条 建设项目资金有结余的,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产权登记后及时将结余资金上交投资主管部门、财政部门。投资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可按规定对项目建设单位予以奖励。

第五章 工程检查与验收

第一条 加强对项目建设的监督检查,进行定期检查或专项稽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及时通报检查情况。

第二条 项目实施完成及子项目竣工后,要进行验收和子项目竣工验收。验收分州县联合自检、省级和国家验收。

州县联合自检。项目实施完成及子项目竣工后,由县工作组向州提出验收申请,州工作组组织州县相关部门进行自检。自检结果分别上报省工作组,申请省级验收。

省级验收。省级验收由省各工作组负责组织,省行业主管部门派员参加。收到州验收报告后,省相关工作组尽快组织有关部门进行省级验收。验收面必须达到计划任务的30%以上。验收结果和材料报送省主管部门备案。

国家验收。由省发展和改革委负责申请国家整体验收。

第三条 检查验收的主要内容:工程任务和投资计划完成情况,工程质量是否达到规定的标准,是否按进度要求完成任务;资金到位和使用情况,资金拨付、管理与使用是否符合制度规定;项目法人责任制、合同管理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等管理制度落实情况;工程管理落实情况;工程建设程序是否完备;各项效益指标是否达到设计的要求和预期的生态目标;工程建设档案管理是否完善等。

第四条 检查验收应提供下列资料:项目文件,批复文件;自验材料,申请验收报告;项目建设工作总结;建设任务黄网投资计划完成情况表;项目作业设计文件、图表;项目竣工财务决算报表;审计部门的资金审计报告;监理单位的监理报告、项目档案资料等。

第五条 各级主管部门和建设单位要自觉接受有关部门的检查与验收,积极配合,如实提供资料,对检查和验收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组织整改。

第六章 档案管理

第一条 各级主管部门和项目建设单位要加强工程建设档案管理,指定专人负责资料档案管理,建立各自所管业务范围的档案库,以备今后检查。

第二条 工程建设的项目文件、批复文件、作业设计方案、项目建设阶段性总结、检查验收资料、技术资料、统计数据、工程监理报告、资金审批和审计报告等要及时归档保存。

第三条 工程建设主要文件档案必须保存两份以上。对实施工作中形成的有关文件、资料、图表、照片、录像、光盘、电子文件等按月整理归档。对带有密级的文件,应随时归档。

第四条 工程竣工并经验收后,所有档案移交给主管部门或同级档案管理部门保存。

第七章 管理的主要内容

第一条 图纸会审与技术交底。建设单位要组织设计单位对图纸的设计意图、工程质量要求向施工单位作出明确的说明。在正式施工前,施工图纸会审要把图纸上的差错和缺陷进行全面的纠正和补充。

第二条 施工图纸会审应当由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工程监理部门、建设单位施工现场技术管理及监督人员、物资供应人员、财务人员、预决算人员参加。图纸会审首先由设计单位的设计人员进行技术交底,详细说明设计意图,建筑结构类型及水、暖、电的设计方案,标准构件的选用,建筑材料的性能质量和选用要求,对施工单位在施工步骤、施工方法方面的建议和要求详细交待,以达到了解设计图纸的意图;

第三条 图纸会审的要点

⑴ 设计图本身各部尺寸、标高是否统一,是否准确无误;

⑵ 建筑图、结构图、设备安装图之间是否碰撞有矛盾;

⑶ 设计图功能是否满足使用要求,结构选型及水暖电设计方案是否符合经济合理的原则,有哪些改进与建议;

⑷ 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施工单位的施工条件是否具备;

⑸ 新工艺、新材料的使用,施工单位能否达到设计要求;

⑹ 施工现场条件是否能按设计要求满足施工需要;

⑺ 室外各种管线布置(供暖、供水、排水、煤气、供电)是否合理,与总体规划是否一致,与建筑物或地下设施是否有矛盾。第四条 图纸会审时应注意的问题

⑴ 会审时,建设单位要做好会审记录;

⑵ 会审时,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属于设计单位的,由设计单位负责解答与处理;属于其他方面的由建设单位负责处理解答;

⑶ 会审后,由建设单位基建部门整理会审纪要,参加会审的单位同意后,由设计、施工、建设单位基建部门盖章、签字,以此做为施工依据;

⑷ 会审纪要要有正式格式,要写明会审时间、地点、主持人、参加单位和参加人,明确处理问题完成时间与完成单位,会审纪要作为该工程施工技术资料存档。

第五条 施工组织设计和工程定位放线

⑴ 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如下:

① 工程施工准备;

② 组织施工领导机构;

③ 制定工期保证体系;

④ 制定工程质量保证体系;

⑤ 制定施工方案与施工办法;

⑥ 绘制施工总平面图;

⑦ 制定工程材料与劳动力计划;

⑧ 制定安全施工、工地文明施工措施;

⑨ 制定节约措施和冬雨季施工措施。

⑵ 复核施工放线与定位:

主要是按总平面图位置进行平面控制与高程控制的核测。

第六条 工程质量检查的依据如下

⑴ 国家颁布的施工及验收规范、技术操作规程、技术标准、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⑵ 施工图纸及说明、设计变更通知单、技术核定单、会议审纪要、会议决定等;

⑶ 县政府质检部门规定的细节要求。

第七条 工程质量检查与监督,确保工程质量的措施。

为了确保建设工程质量,主管部门对工程建设应进行宏观控制与微观监督检查相结合。

⑴ 宏观控制。就是选好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严把材料质量关。

⑵ 对工程进行微观监督。要求甲方代表切实地深入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中去进行监督检查工作。突出以预防为主,把管理工作的重点从事后把关转移到事先预防上来,从管理结果到管理因素,从依次检查算总账改为抓施工过程的管理上来。主要控制好两个方面:一是施工队的工作质量;二是工人操作工序质量。

⑶ 把好材料质量关。严格材料采购、进货、质量检验程序,实行一票否决制。实行“三参与”,即采购材料选货源时,参与看样、取样;参与检查产品出厂合格证;参与确定进货前、后,取样作出试验报告。第八条 对建筑物、构筑物地基要组织设计、施工单位、质量监督部门进行验槽,并对地基检查处理。

第九条 对隐蔽工程进行检查验收。经检查合格后办理隐蔽工程验收手续。如隐蔽工程未达到验收条件,施工单位应采取措施进行返修,合格后,通知建设单位基建部门重新检查验收。如果施工单位未通知隐蔽工程验收自行隐蔽的,建设单位基建部门有权提出检查,其造成的费用及后果由施工单位负责。

第十条 对于给排水、采暖、通风、电气安装、设备安装的试压、试水、试运转与调试,甲方代表必须参加全过程,并签证试验记录。

第十一条 对于建筑质量通病要采取防止措施,该漏的就让它畅通,不该漏的决不能漏水。

第十二条 工程质量检验评定。工程施工时,必须按照规范的规定施工。施工过程中或工程竣工后,必须按标准的规定验评分项、分部及单位工程的质量等级。

第八章 安全生产管理

第一条 为加强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保证工程建设顺利进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法规,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制定本管理办法。第二条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落实好安全生产的责任、组织、人员、经费和监督管理措施。

第三条 与建设工程相关的单位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本细则,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完善安全生产条件,确保安全生产。

第四条 勘察设计单位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勘察设计,防止勘察设计不合理造成生产安全事故。对涉及施工、操作安全的重点部位和环节在设计文件中注明,并对防范生产安全事故提出指导意见。

第五条 工程监理单位应当审查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或者专项施工方案是否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

第六条 参与工程施工的单位应当具备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不得参与工程施工。

第七条 施工单位应当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并具备与本单位从事的生产建设活动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第八条 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

(一)成立玛多县安全生产领导小组:

玛多县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组长由县长担任,副组长由分管副县长担任,成员单位由县监察局、发改局、财政局、住建局、卫生局等部门组成。安全领导小组下设安全管理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发改局,主要负责工程安全的相关业务。相关成员单位按照工作职能依法对安全生产活动进行监督管理。从组织上保证了制度的落实。

(二)坚持安全生产领导小组人员安全值班制度,组织成员轮流值班,并作好值班记录,保证工程安全进行。

(三)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要对参与本工程施工的全体人员严格执行三级教育制度,组织学习国务院、省(州)下达的安全生产的“规定”“条例”和“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并要求职工在生产中严格遵守。

(四)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每周进行教育安全活动,要求每个职工戴好安全帽,高空作业一定要戴安全带。认真总结上周安全施工中存放的问题,强调本周重要施工部位安全防护,注意事项,作到安全“警钟长鸣”。

第九条 建立定期安全检查制度:

安全领导小组,每半月对工地的施工安全、机械、配电、施工环境、卫生、防尘、劳动保护等全面检查一次,对查出的问题限期整改。对严重违反操作规程造成损失的要进行处罚。

第十条 建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规定:

针对施工现场实际,制订现场安全管理规定,对不戴安全帽,酒后上岗,穿拖鞋,高跟鞋及硬底鞋进场人员处罚,确保工程安全施工。

第十一条 建立健全安全培训制度: 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特殊专业(登高、电工、爆破等)的施工人员应通过规定的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并持有相应的上岗证书。

第十二条 运输、储存、使用以及处置废弃的易爆、易燃、有毒等危险品应按有关规定,由具备相应专业知识的人员负责管理实施。

第十三条

第三篇:上海铁路局铁路建设标准化管理

上海铁路局铁路建设标准化管理

标准化项目部

第一篇

管理制度标准化 第二篇

人员配备标准化 第三篇

现场管理标准化 第四篇

过程控制标准化

上海铁路局

二○○八年四月

上海铁路局铁路建设标准化管理

标准化监理站

第一篇

管理制度标准化 第二篇

人员配备标准化 第三篇

现场管理标准化 第四篇

过程控制标准化

上海铁路局

二○○八年五月

目 录

绪 论.........................................................................................................................................7 第一篇 管理制度标准化...............................................................................................................9 1 技术管理制度...........................................................................................................................12 1.1工程测量制度..................................................................................................................12 1.2施工图现场核对制度......................................................................................................13 1.3施工技术交底制度..........................................................................................................13 1.4开工报告申请制度..........................................................................................................14 1.5编制作业指导书制度......................................................................................................16 1.6专项施工方案及专家论证、审查制度..........................................................................17 1.7变更设计管理制度..........................................................................................................17 1.8基础技术资料管理..........................................................................................................18 2 质量管理制度...........................................................................................................................19 2.1材料、设备、构配件进场检验及存储管理制度..........................................................19 2.2工程质量试验制度..........................................................................................................20 2.3样板引路制度..................................................................................................................20 2.4质量检查、申报、签认制度..........................................................................................21 2.5隐蔽工程检查制度..........................................................................................................22 2.6成品保护制度..................................................................................................................22 2.7质量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23 2.8质量回访保修制度..........................................................................................................23 3 安全管理制度...........................................................................................................................25 3.1安全生产责任制度..........................................................................................................25 3.2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25 3.3安全技术交底制度..........................................................................................................26 3.4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27 3.5自升式架设设施装拆及检测、验收登记制度。..........................................................27 3.6安全检查考核制度。......................................................................................................27 3.7危险岗位的操作规程和书面告知制度..........................................................................28 3.8意外伤害保险制度..........................................................................................................28 3.9“三同时”制度...............................................................................................................28 3.10应急救援制度................................................................................................................29 3.11营业线施工安全制度....................................................................................................29 3.12安全事故报告制度........................................................................................................29 4 计财管理制度...........................................................................................................................31 4.1分包与劳务用工制度......................................................................................................31 4.2验工计价管理制度..........................................................................................................33 4.3计划、统计与进度管理制度..........................................................................................34 4.4成本核算管理制度..........................................................................................................35 4.5财务管理制度..................................................................................................................38 4.6合同管理制度..................................................................................................................40 4.7分配与奖励管理制度......................................................................................................41 5 综合制度...................................................................................................................................42 5.1信息管理制度..................................................................................................................42 5.2岗位责任制度..................................................................................................................43 5.3文明施工制度..................................................................................................................45 5.4施工机械与设备管理制度..............................................................................................46 5.5宣传与保密制度..............................................................................................................47 5.6项目例会与施工日志制度..............................................................................................49 5.7环境保护制度..................................................................................................................50 5.8廉政管理制度..................................................................................................................51 5.9文物保护制度..................................................................................................................54 5.10架子队管理制度............................................................................................................55 第二篇 人员配备标准化.............................................................................................................56 1 总则.............................................................................................................................................57 1.1 标准组织机构框架.........................................................................................................58 1.2岗位设臵标准框架..........................................................................................................59 2机构设臵......................................................................................................................................60 2.1设臵的原则和要求..........................................................................................................60 2.2项目部和作业队的职责..................................................................................................62 3 人员配备.....................................................................................................................................70 3.1项目部的人员配备..........................................................................................................70 3.2作业队的人员配备..........................................................................................................79 4 人员教育及培训.........................................................................................................................83 4.1教育培训的要求..............................................................................................................84 4.2教育培训的类型及组织形式..........................................................................................85 4.3岗位培训的工作程序......................................................................................................86 4.4 教育培训的实施.............................................................................................................87 4.5 教育培训的检查及考核.................................................................................................91 5 人员考评要求.............................................................................................................................91 5.1 考评内容.........................................................................................................................91 5.2 考评形式.........................................................................................................................92 5.3 奖罚.................................................................................................................................93 第三篇 现场管理标准化.............................................................................................................94 1 总则...........................................................................................................................................95 2 文明标准项目部管理...............................................................................................................97 2.1项目部选址要求..............................................................................................................97 2.2项目部硬件设施要求......................................................................................................97 2.3项目部标示标牌要求......................................................................................................99 3 文明标准工地管理.................................................................................................................101 4 现场工装设备管理要求.........................................................................................................103 4.1总体要求........................................................................................................................103 4.2设备管理目标................................................................................................................103 4.3设备管理机构要求........................................................................................................103 4.4现场设备使用要求........................................................................................................104 4.5设备管理检查和考核要求............................................................................................104 5 物资管理要求.........................................................................................................................106 5.1总体要求........................................................................................................................106 5.2物资计划管理要求........................................................................................................106 5.3物资的料源调查要求....................................................................................................106 5.4物资供应管理要求........................................................................................................107 5.5原材料进场和复试取样管理要求................................................................................107 5.6材料使用登记管理办法................................................................................................109 5.7物资管理检查与考核办法............................................................................................109 6 现场作业管理要求.................................................................................................................111 7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要求.........................................................................................................113 7.1总体要求........................................................................................................................113 7.2组织机构........................................................................................................................113 7.3法律法规收集和适应性评价........................................................................................113 7.4危险源调查和风险评价................................................................................................114 7.5目标、指标、管理方案................................................................................................114 7.6人员培训........................................................................................................................114 7.7协商与沟通....................................................................................................................114 7.8职业健康安全技术交底................................................................................................115 7.9工地医疗卫生................................................................................................................115 7.10职业病防治..................................................................................................................115 7.11应急预案......................................................................................................................117 7.12监测和测量..................................................................................................................118 7.13纠正和预防措施..........................................................................................................118 8 施工过程技术资料管理要求...................................................................................................120 8.1总体要求........................................................................................................................120 8.2设计文件管理要求........................................................................................................121 8.3 施工组织设计及开工报告管理要求...........................................................................121 8.4质保资料管理要求........................................................................................................121 8.5检查与考核....................................................................................................................123 9 竣工资料编制管理要求.........................................................................................................124 9.1文整方面的有关要求....................................................................................................124 9.2资料的组成与组卷........................................................................................................125 9.3工程总结和工程日志的内容要求................................................................................128 9.4工程数量及汇总要求....................................................................................................129 9.5竣工图要求....................................................................................................................130 9.6资料移交要求................................................................................................................133 9.7特别注意事项:............................................................................................................136 9.8检查与考核....................................................................................................................137 10 合同管理要求.......................................................................................................................138 10.1总体要求......................................................................................................................138 10.2合同评审......................................................................................................................138 10.3合同实施控制..............................................................................................................138 10.4合同终止和评价..........................................................................................................139 第四篇 过程控制标准化...........................................................................................................141 1 施工准备阶段...........................................................................................................................144 1.1开工准备........................................................................................................................144 1.2开工报告........................................................................................................................147 2 工程施工阶段...........................................................................................................................147 2.1 质量控制.......................................................................................................................147 2.2 安全控制.......................................................................................................................156 2.3进度控制........................................................................................................................166 2.4成本控制........................................................................................................................174 2.5环保控制........................................................................................................................179 2.6技术创新........................................................................................................................189 3 工程收尾管理.........................................................................................................................195 3.1工程竣工收尾................................................................................................................195 3.2工程竣工验收................................................................................................................195 3.3工程竣工结算................................................................................................................196 3.4工程竣工决算................................................................................................................196 3.5工程回访保修................................................................................................................197 3.6工程考核评价................................................................................................................198

绪 论

本规定是上海铁路局对进入其建设市场的施工企业现场项目部管理提出的基本要求,从项目部制度管理、人员配备、现场管理和过程控制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规范,所列规定是最基本的条款,各施工企业应结合这些最基本的条款,编制具有自己企业特色并符合现场实际的项目部管理办法,以实现标准化管理。

项目部管理制度篇重点从建设单位视角要求施工企业现场项目必须建立的基本制度,基本制度仅制定了最基本的条款,项目部应结合自身管理实际进行细化、补充,但基本条款内容项目部必须遵守。

项目部人员配备篇主要对施工企业现场项目部机构设臵、主要管理人员数量和任职条件、培训和考核等方面进行规定。机构设臵按照扁平化管理要求规范为项目部、作业队和工班三层管理,主要管理人员只列举了关键岗位,其他岗位人员配备由各施工企业结合实际自行制定标准。

项目部现场管理篇重点规定项目部对施工现场的管理职能,简化对具体专业技术标准的描述,以上海铁路局作为建设单位的视角,突出要求施工单位项目部对施工现场运用PDCA的管理方法进行有效组织,使得现场场容美观文明整洁、材料管理有序、现场作业有条不紊、内业资料规范齐全、执业健康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得到有效保障。项目部过程控制管理篇重点从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和项目收尾阶段等三个方面,按照“六位一体”的要求进行规定。

本规定适用于进入上海铁路局建设市场的所有施工企业。

标准化项目部管理框图

技术管理制度(8项)管理制度标准化安全管理制度(12项)质量管理制度(8项)计财管理制度(7项)综合管理制度(10项)综合部部长人员配备标准化工程部部长项目经理(副经理、总工)安全质量环保部部长计划财务部部长物资设备部部长中心试验室主任作业队队长(技术、质量、安全、试验、材料、领工员)上海铁路局标准化项目部工班长(特殊工种人员及劳务工)施工过程资料现场管理标准化内业竣工资料合同管理文明标准项目部管理文明标准工地管理现场工装设备管理物资管理现场作业管理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外业过程控制标准化施工准备人力资源准备技术管理准备现场准备施工阶段项目竣工收尾项目竣工验收项目竣工结算项目竣工决算项目回访保修项目考核评价质量控制安全控制进度控制成本控制环保控制技术创新项目收尾

第一篇 管理制度标准化

制度是项目管理的规范性文件,实行施工企业项目部管理制度标准化,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制度形式,明确界定施工企业在铁路建设项目全过程管理中必须遵循的管理要求,提供科学成熟、简洁高效的管理模式,为最终实现既定目标提供行动指南。

管理制度既是对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铁道部有关的建设管理规章和办法、铁路局及项目管理机构有关管理规定与要求的贯彻与细化,也应该是施工企业项目部构建职责分明、管理科学、高效运作平台的自发要求。

本篇是从建设单位角度出发,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计财管理、综合管理五类,对施工企业项目管理基础制度建设提出要求,明确了在上海铁路局建设项目管理中,施工企业必须建立的基本制度,每项制度应包含的内容和应达到的管理要求。各施工企业项目部应在基本制度的基础上,根据工程项目实际和企业管理模式,补充添加及细化相应的管理制度。

项目部管理制度框图

技术管理制度工程测量制度施工图现场核对制度施工技术交底制度开工报告申请制度编制作业指导书制度专项施工方案及专家论证、审查制度变更设计管理制度基础技术资料管理制度材料设备构配件进场检验及存储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工程质量试验制度样板引路制度质量检查、申报、签认制度隐蔽工程检查制度成品保护制度质量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质量回访保修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安全技术交底制度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自升式架设设施装拆及检测、验收登记制度项目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检查考核制度危险岗位的操作规程和书面告知制度意外伤害保险制度“三同时”制度应急救援制度营业线施工安全制度安全事故报告制度分包与劳务用工制度验工计价管理制度计划、统计与进度管理制度成本核算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合同管理制度分配与奖励管理制度信息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度文明施工制度施工机械与设备管理制度宣传与保密制度项目例会与施工日志制度环境保护制度廉政管理制度文物保护制度架子队管理制度计财管理制度综合管理制度

1 技术管理制度

技术管理制度主要是指在基础技术管理工作中必须建立的一些制度,包括工程测量、施工图现场核对、施工技术交底、开工报告申请、编制作业指导书、专项施工方案及专家论证审查、变更设计管理、基础技术资料管理这八项制度。

技术管理制度的编制由总工程师负责,工程部为主责部门,工程部部长具体组织相关工程技术人员,根据项目管理机构相关要求、工程实际情况以及集团公司要求进行编制,并在正式开工前完成,由项目部各部门会签、领导审核后,以文件形式签发,并报送项目管理机构、监理单位备案。1.1工程测量制度

1.测量组织及人员

1)项目经理要根据施工需要配齐经培训、懂专业的专职测量人员,作业队中必须明确指定负责的专职干部。

2)项目部必须制定测量责任制,并按要求考核。2.施工桩橛交接和施工复测

1)施工桩橛交接和施工复测由项目部总工牵头组织测量人员进行。

2)交桩和复测手续完善,各种数据按要求核对。3.控制测量及施工放样

1)控制测量及施工放样,必须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或两人换手复测进行,其测量误差必须符合测规要求。

2)所有记录、计算资料不得涂改,复核签字手续必须完善,未经复测和复核的桩橛不得交付施工。

3)重要桩橛必须按规定设臵护桩,并定期进行复测。4.测量仪器

1)测量仪器严格按有效期进行使用,按规定进行校正和周检。2)各种仪器资料均应分项保存建档,目录清晰,内容齐全,妥善保管。

1.2施工图现场核对制度

1.接到施工图后,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必须进行施工图现场核对。

2.施工图现场核对,监理单位由监理分站的负责人组织,专业监理工程师参加;施工单位由技术负责人带队,相关技术人员参加。

3.监理、施工单位必须明确施工图现场核对的重点内容、核明问题处理方式。

4.各单位按合同约定承担相应责任。1.3施工技术交底制度

1.工程开工前必须组织图纸会审,由技术负责人组织施工施工技术人员对施工图进行全面学习、熟悉、审核并做好图纸会审记录。

2.技术交底应包括设计交底、施工技术交底和关键工序(部位)交底等内容,各种交底内容应有书面记录,参加交底的技术人员及被交底人应有签认手续;

3.技术交底工作必须坚持施工组织设计总体交底和分项工程阶 段性技术交底相结合的原则;

4.设计交底应在各分部工程实施前由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代建设单位组织召开,由设计单位对施工单位及监理单位进行交底;

5.施工技术交底应在工程实施前一周内对施工队进行交底,并应该展开层层交底至作业班组及各作业人员,并有书面记录及签认手续;

6.关键(工序)部位交底应针对该(工序)部位作业内容进行认真细致的交底,明确工序纪律和工艺要求,以确保达到质量要求。

各单位工程开工前,均应由施工单位向各相关的分包管理人员(如果有)及现场施工人员进行交底,交底要求同上,并形成交底的记录。

7.单位工程竣工后应将各级技术交底卡汇集整理装订成册。1.4开工报告申请制度

1.工程开工前,项目部必须按照规定要求,办理完善各项准备工作,并经项目管理机构批复同意或备案后方开工。

2.合同标段及重点工程开工报审表必须于开工前10天报监理单位,由项目管理机构工程管理部核实开工条件。

3.合同标段和重点工程开工条件: 1)承发包合同已经签订;

2)施工单位现场管理机构已设立,主要管理人员按投标承诺或合同规定已到位;

3)标段施工组织设计已经完成,并按规定的程序完成审批; 4)主要施工图纸已经完成复核工作;

5)主要施工便道已经贯通,工地布臵、施工用水、用电、临时房屋和便道能满足开工要求;

6)施工复测已完成;

7)征地、拆迁工作能满足施工进度要求; 8)工地实验室已经建立,并能满足施工要求; 9)主要物资(材料)订货能满足连续施工要求; 10)施工用主要的机具、设备已进场。

其中重点工程划分由项目管理机构参照以下原则自行确定: 1)特殊地段路基加固处理工程。

2)特大桥、跨等级航道及省道以上公路的桥涵。3)隧道工程。4)铺轨架梁工程。5)通信、信号、电力工程。6)控制工期工程。

4.单位工程开工申请报告必须于开工前4天报监理单位;监理单位完成审查、审批工作后并报项目管理机构工程管理部工程部备案。单位工程开工条件:

1)设计文件、施工图纸能满足施工需要; 2)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已经编制完成并经审批; 3)地质复核工作已经完成;

4)单位工程施工图核对工作已经完成; 5)机械、设备、材料和劳动力准备能满足开工需要; 6)工点放样已完成,并已经监理工程师确认。7)“三通一平”已完成; 8)先期施工的试验工作已完成。

5.重要的临时工程开工申请必须由监理单位审批后方可开工。其开工报告手续按单位工程开工报告程序办理。

6.营业线施工应按程序办理开工报告申请手续。

7.凡新建、停建后复工的施工标段工程及单位工程,都应在正式开(复)工之前,办理开(复)工报告审批手续。1.5编制作业指导书制度

1.项目部编制作业指导书必须针对施工特殊过程、关键工序向施工人员交待作业程序及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2.项目部必须对软基处理、路堤填筑、路堑开挖、钻孔桩、扩大基础、墩台模板与混凝土、悬灌梁、预制梁、现浇连续梁、梁板安装、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开挖及支护、隧道衬砌、既有线加固和道岔拨接等施工过程或施工工序,必须结合现场施工实际和特点,逐项编制作业指导书,达到作业程序简明易懂,操作方法具体可行,施工过程有序可控,质量标准满足要求。

3.编制作业指导书的专业技术干部,必须要掌握设计文件、施工图纸、技术规范、质量标准、安全规定、环保水保政策,依据本单位施工装备,环境作业条件,各项专业技术,习惯施工方法进行编制。

4.作业指导书的执行。作业指导书必须经过总工程师审批后下发 执行。必要时,报上级技术部门审批实施。

5.指导书发放和接收必须统一编号和登记。1.6专项施工方案及专家论证、审查制度

1.对于达到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如深基坑、地下暗挖工程、高大模板、重点隧道、大跨度桥梁、深厚软基和岩溶处理工程等),项目部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2.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后,项目部应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并经企业局级(集团公司)技术负责人、监理单位总监理工程师审查后,才能实施;必要时由项目管理机构再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审查后实施。1.7变更设计管理制度

1.项目部的更设计管理按招标文件和合同条款执行。

2.Ⅰ类变更设计由主体单位提出变更理由和技术经济比较资料,经建设单位审查同意后提交原设计单位研究。原设计单位在征求建设、施工、监理单位及有关方面意见后,负责变更设计。变更设计文件经院总工程师审查后报原批准单位审定(如有不同意见应一并附送)。以正式文件批复。变更设计文件由建设单位分发有关单位。

3.Ⅱ类变更设计由主体施工单位提出变更理由和技术经济比较资料,经其建设单位审查同意后提交原设计单位研究。原设计单位在征求建设、施工、监理单位及有关方面意见后,负责变更设计。变更设计文件经处一级的总工程师或总体设计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审查后报建设单位审定(如有不同意见应一并附送)。建设单位以变更设计通知单(附必要的图表,格式见附件)通知有关单位。4.变更设计应充分考虑对后序专业的影响、凡影响后序专业者,应及时向后序专业提供变更设计资料,后序专业应将变更的有关内容纳入施工图

5.变更设计必须按规定的程序和分工进行,严格遵守“先批准,后变更;先变更,后施工”的纪律,未经批准自行变更和施工的要承担技术责任。1.8基础技术资料管理

1.技术资料由各级技术部门具体负责,定人定岗、实行分级管理。2.技术资料管理的范围:主要包括在建项目各级设计文件、施工图纸、标准设计图纸、有关协议纪要、施工组织设计/管理计划、作业指导书、变更设计、技术交底、试验和检验资料。各种技术资料、记录、施工技术总结,以及设计施工规范、规则、标准手册、科技情报资料、技术活动资料(含文字、图片、图纸)等。

3.项目部主管部门要指定一名技术干部负责资料管理工作,并督促和指导各队的专职资料员对技术资料进行管理。

4.各工点主管技术负责人均应建立单位工程技术资料档案袋,以便于系统汇集施工原始资料,处理有关施工技术问题,编制施工小结和编制竣工文件。各种技术资料做到内容填写正确,字迹工整,目录清晰,存档规范。

2 质量管理制度

质量管理制度主要是为确保工程的质量得到有效控制而制定的一系列制度,主要包括材料、设备、构配件进场检验及存储管理、工程质量试验、样板引路、质量检查申报与签认、隐蔽工程检查、成品保护、质量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质量回访保修这八项制度。

质量管理制度的编制由主管安全质量的项目副经理负责,安质环保部为主责部门,工程部为配合部门,安质环保部部长具体组织相关质量工程师、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等,根据项目管理机构相关要求、工程实际情况以及集团公司要求进行编制,并在正式开工前完成,由项目部各部门会签、领导审核后,以文件形式明确,并报送项目管理机构、监理单位备案

2.1材料、设备、构配件进场检验及存储管理制度

1.凡进入工地的原材料,必须经过质量员的检查,凡质量员认为不合格的原材料,一律拒收,不准用于工程。

2.对进入现场的材料、设备、构配件,项目部必须进行验证: 1)书面验证:材料质保书、合格证等。

2)外观验证:钢筋外表锈蚀程度,水泥的生产日期,水泥是否有结块现象等,一旦发现上述情况应立即退货。

3)数量规格验收:

4)材料复试:材料经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3.对已验收的材料进行合理的堆放,并做好标识。

4.一旦发现复试不合格的材料、设备、构配件必须分开堆放,并 19 做好标识。

5.项目部应有专人做好每批材料、设备、构配件的收料记录。6.材料进场必须与现场监理取得联系并告之情况,并配合监理平行抽检。

7.材料员必须持证上岗。2.2工程质量试验制度

1.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咨询单位按合同约定设立现场试验室,并经国家技术监督部门认可,按有关规定开展试验检测工作。

2.凡发往施工现场的工程材料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并按规定在开工前根据设计文件和现行验准进行检验鉴定,不合格又不能降级使用的原材料,严禁用于工程。

3.如使用经检验不合格的产品,试验人员有权决定停止使用,并责令清除出场。

4.对粗、细骨料料场选择,应遵循先试验,后进场的原则,不得边购、边进、边试、边用,不合格的地材,禁止进场。

5.工程实体、构件、原材料、配合比等试验,检验指标与频率必须严格按新《验标》执行。2.3样板引路制度

1.项目部对每道工序的第一板块,要在设计规范要求下,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使之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2.对该板块进行项目管理机构、监理、设计和施工的四方验收,验收合格的板块作为整道工序的样板工程。3.该工序的各板块需以该样板施工为指导,各施工方法均需按样板为要求,以确保该工序的各板块均达到样板的要求。

4.对不符合样板施工要求的施工方法坚决给予否定,违者按章处罚,做好样板的唯一性,权威性。

5.将这一制度深入运用到每道工序中,确保整个工程均达到样板工程要求。

2.4质量检查、申报、签认制度

1.工程实施过程中,项目部应严格遵守施工过程中验收“三检”制,即自检、互检、交接检;

2.每道工序完成后,应由作业班组班长对工序质量进行自检,经自检合格后需签署工序质量评定表并提交现场质量员;

3.后续工序实施前,应对上道已自检工序进行互检,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后道工序施工作业;如验收不合格,则应及时通知现场质量员,并不得进入后道工序施工;

4.各工序完成后,应由项经部质量员进行专检,经验收合格后填写报验资料及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报请监理验收。

5.未经质量检查工程师、监理人员签证的工程项目,不予计价、拨款。有下列情况之一的,质检工程师不予签证。

1)工程质量不合格或因质量不合格构成安全、质量事故尚未处理者。

2)由于施工错误或处理质量事故而增加的工作量。

3)缺少应具备的隐蔽工程检查证、工程质量评定资料、及各种试 验报告资料。

4)原材料、构配件、成品、半成品没有出厂合格证书或试验鉴定资料。进场原材料未经检验或经检验不合格或使用建筑材料替代品。

5)未按变更程序办理手续或擅自变更设计者。2.5隐蔽工程检查制度

1.隐蔽工程是指工程竣工后不能外露的部分。隐蔽工程必须经检验合格并签认后才能覆盖。

2.凡隐蔽工程,由项目部技术负责人、质检工程师、施工队长联合检查。自检合格后,填写隐蔽工程检查证。

3.对于隐蔽工程的签证,应由施工单位提前24小时通知监理工程师共同检查或复查。隐蔽工程覆盖前必须由监理工程师签字认可。重要的隐蔽工程还必须通知项目部,必要时请建设单位一同检查验收。

4.隐蔽工程未经检查签认自行覆盖,不予验工计价。并应揭开补验,由此产生的全部损失和其它一切费用由施工单位自负。

5.隐蔽工程检查证,必须由微机打印并做到描述详尽,用词准确规范,数据可靠,签字齐全。2.6成品保护制度

1.根据作业指导书、质量管理规定中相关条款,对工程产品进行标识防护,并统一全施工现场的成品保护标志;

2.科学地安排施工作业程序,特别是交叉作业安排要合理; 3.进行全员的文明生产和成品保护的职业道德教育; 4.对工程中已完成的部位(成品或半成品)应进行防护,以防止成品可能发生的损坏和污染;

5.对已经完成的产品,应根据不同阶段、不同部位进行切实有效的产品保护;

6.对竣工交付前的产品进行标识防护,并根据工程合同或业主的要求,进行特殊防护;

7.竣工交验时提供正确使用和保护的说明,做好回访保修工作。2.7质量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

1.项目经理在本职工作范围内发生或发现以及可预见的质量、进度、经济、技术等事件和问题,必要时应书面报总监,总监签署意见后报建设方。

2.如工程范围内发生、发现或可预见的质量、进度、经济、技术等事件和问题,及时向业主报告,3.凡属重大事件和问题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赶赴现场,如有人伤亡,先组织人员送医院抢救,落实保护现场应急措施,必须在事发后第一时间内立即向业主汇报和监理报告,并按事故处理要求,报相关部门。

4.对工程事故的调查处理,必须做到查明事故发生的原因,查明事故责任单位及主要责任者,提出防止类似事故再发生的措施。

事故处理报告及处理意见应建立档案,事故处理完毕应建立事故处理档案。

2.8质量回访保修制度 1.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协议条款实行竣工工程质量回访和保修。施工单位应按约定的保修项目、内容、范围、期限及保修金额和支付办法,进行保修并支付保修金。

2.工程质量回访形式

由项目经理部派人登门专访,收集顾客对工程施工意见,了解工程使用情况。

3.工程质量回访内容

对顾客进行质量回访,主要征询顾客对工程运行、使用一段时间后质量情况,并填写《工程回访单》,请顾客签证。对顾客反馈的意见及时整改,并进行保修服务,使用户放心、满意。

4.施工单位未按国家有关规范、标准和设施要求施工,造成的质量缺陷,由施工单位负责返修并承担经济责任;必须在接到修理通知以后合同约定期限内(无约定按7天计)内派人负责修理。

5.由于设计方面的原因造成的质量缺陷,由设计部门承担经济责任。由施工单位负责维修,其费用按有关规定由设计部门支付;

6.因使用单位使用不当造成的质量缺陷,由使用单位自行负责;7.因地震、洪水、台风等不可抗力造成的质量问题,按合同约定解决,无约定时,施工单位、设计部门不承担经济责任。

3 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管理制度是安全基础管理工作的基本依据,主要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安全技术交底、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自升式架设设施装拆及检测与验收登记、安全检查考核、危险岗位的操作规程和书面告知、意外伤害保险、“三同时”、应急救援、营业线施工安全、安全事故报告这十项制度。

安全管理制度的编制由主管安全质量的项目副经理负责,安质环保部为主责部门,工程部为配合部门,安质环保部部长具体组织相关安全工程师、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等,根据项目管理机构相关要求、工程实际情况以及集团公司要求进行编制,并在正式开工前完成,由项目部各部门会签、领导审核后,以文件形式明确,并报送项目管理机构、监理单位备案。3.1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1.项目部应按照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的规定,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和相关制度、措施,明确各级领导和部门的安全职责。

2.安全生产责任制必须明确项目经理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3.2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

项目部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对职工安全生产的教育培训;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人员不得上岗。

1.“三级”安全教育制度

项目部、作业队、工程队、班组要对新招用的和转换工种的工人进行三级安全教育,使其了解和掌握本职工作的操作技能和安全规 程。

2.开工前安全教育制度

每一单项工程开工前,项目部应对全体职工进行针对工程技术措施、施工方法、方案、工艺、质量标准的教育,以及重点、难点工程的安全和技术培训工作。

3.经常性安全教育制度

经常性安全教育应贯穿施工全过程,按照时间、单位、工种、工序等分期分批分片进行安全注意事项的提醒教育。利用板报、广播、标语等形式进行安全意识教育。

4.“四新”技术培训制度

在采用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时,首先对直接接触和从事该项工作的人员进行具体的方法、性能、规程等的技术培训,然后再上岗。

5.重要工种培训制度

对爆破、电气焊、架子工、车辆司机等特殊的重要工种,要送到劳动部门进行培训,考试合格取得合格证后,持证上岗。

6.一般性技术培训制度

对于一般性的工种和施工人员,进行施工常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培训,可以采用“以老带新,以师带徒”的方法。3.3安全技术交底制度

1.工程施工前,项目部必须建立逐级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并检查各级交底记录。2.项目部要在安全检查中,重点检查安全技术交底落实情况,并对存在的问题限期整改。

3.对安全技术交底工作落后的作业队、工班,项目部必须实行严格的考核。

3.4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

1.从事地下作业、高空作业、铺架作业、爆破作业等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过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

2.项目部对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建立专门的档案,进行动态管理。3.项目部必须落实专项的检查与考核要求,对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实行情况进行监督。

3.5自升式架设设施装拆及检测、验收登记制度。

1.在施工现场安装、拆卸施工起重机械和整体提升脚手架、模板等自升式架设设施,必须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

2.施工起重机械和整体提升脚手架、模板等自升式架设设施达到国家规定的检验检测期限的,必须经具有专业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检测。经检测不合格的,不得继续使用。

3.项目部要明确主管部门及检查要求,加强过程管理。4.出现违反上述要求的问题,项目部必须确保及时纠正,并落实严格考核。

3.6安全检查考核制度。

项目部要按照铁道部《关于建立铁路建设项目激励约束考核机制 的指导意见》(铁办[2007]35号)和《上海铁路局重点建设项目安全质量责任考核追究暂行办法》、《上海铁路局重点建设项目检查评比暂行办法》等文件要求,制定本项目安全检查评比考核办法。

1.“三工”安全检查制度

实施工前安全准备检查、工中安全作业检查,工后安全交接检查。2.“三检”安全制度

即做到同工种之间自我检查,同工序之间互相检查,同工序上下班之间、多工种的上下工序之间的交接检查。

3.经常性安全检查制度

项目部至少每月进行一次检查;作业队每周应进行一次检查;班组每天进行一次检查。其间还应组织不定期的检查,对重点桥、隧、涵、路基等工程增加检查的力度和次数,并做好检查记录。3.7危险岗位的操作规程和书面告知制度

施工单位应当向作业人员提供安全防护用具和安全防护服装,并书面告知危险岗位的操作规程和违章操作的危害。3.8意外伤害保险制度

施工单位必须为施工现场从事危险作业的人员办理意外伤害保险。

3.9“三同时”制度

1.项目安全设施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2.项目部要重点分析工程实际,明确安全设施配臵要求,并按相 应的管理办法确保达到三同时的要求。3.10应急救援制度

1.项目部应按照铁道部、上海铁路局及项目管理机构的应急救援管理办法制定符合施工实际的应急救援预案。

2.项目部应确保应急预案能正常运转,在需要时立即启动。3.项目部应做好应急预案的演练工作,并做好演练记录,持续改进。

3.11营业线施工安全制度

1.各营业线相关的施工单位项目部必须及时收集铁道部、上海铁路局及项目管理机构关于营业线施工相关的管理规定,并及时更新、补充内部相应的管理制度。

2.营业线相关的施工,必须遵循相关的安全管理规定,并做好重点控制措施。

3.营业线施工封锁项目必须按规定程序上报审批,并在运营、设备管理单位、建设相关单位等按规定实行把关到位后,方可实施。并按施工前、中、后的重点控制要求做好相应工作。

4.新线开通启用、封锁拨接施工、插入工程道岔、桥涵顶进、换梁等对营业线安全影响较大的施工,必须制订安全专项方案,明确安全相关责任人和安全措施,作为施工方案的一部分。3.12安全事故报告制度

1.项目经理在本职工作范围内发现或预见安全事件和问题时,必须及时书面报总监,总监签署意见后报建设方。2.凡属重大事件和问题在接到事故报告后,项目经理应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并立即赶赴现场。如有人伤亡,先组织人员送医院抢救,落实保护现场应急措施,并在事发后第一时间内立即向业主汇报和监理报告,并按事故处理规定要求,报相关部门。

3.配合做好对工程事故的调查处理,配合事故调查部门查明事故发生的原因,查明事故责任单位及主要责任者,负责提出防止类似事故再发生的措施。

4.事故报告、整改情况应及时存档,事故处理完毕应建立事故档案。

4 计财管理制度

计财类管理制度由计财部负责在项目部成立后立即牵头制定,并在实施过程中负责牵头按年、季、月定期检查与落实,对实施的结果进行综合评价。4.1分包与劳务用工制度

1.分包队伍在签订工程合同之前,必须接受总包单位的资质审查,审查内容包括:《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施工企业安全资质证书》、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安全生产管理网络、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特种作业人员管理情况等。

2.根据平等、协商、同步的原则,总包单位和安全部门与分包队伍必须在签订工程合同的同时,签订《安全协议书》,《安全协议书》要明确双方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和义务。安全部门根据工程的特点,提出针对性的安全要求,分包队伍在施工中必须严格执行《安全协议书》中提出的各项条款,明确应该承担的责任。

3.分包队伍必须有健全的安全保证体系,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施工现场必须有安全主管领导,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同时必须配备专职安全员,根据纵向到底的原则,生产班组必须有兼职安全员,组成强有力的安全管理网络,确保整个施工作业过程的顺利进行和职工的生命安全。

4.总包单位施工作业队对分包队伍要有专人进行管理,进行施工工序、安全、质量、治安、消防等方面的全过程管理,做好每道工序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加强对分包队伍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及时消

除施工作业中的不安全因素。

5.分包队伍在进入施工现场后,必须全面接总包单位对所有作业人员的三级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交底,严格遵守和执行总包单位安全操作规程和各类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不准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必须服从总包单位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6.总包单位必须经常性对分包队伍职工进行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在施工中做到“三不伤害”,并要及时向他们传达和贯彻有关安全生产的文件、指示,分包队伍安全主管必须参加施工现场的有关安全会议,布臵落实,做好现场的安全工作。

7.分包队伍的安全主管及专职安全员对所属施工现场,要经常地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总包单位将定期按照《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标准》进行检查,分包队伍对总包单位检查出来的事故隐患,要定人、定时、定措施落实整改工作,不得以种种理由拖延整改。

8.分包队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特种作业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未经施工现场同意,不得动用现场的机械设备。由于施工需要新增加特种作业人员,可向总包单位安全部门申请代培。

9.总包单位安全部门及施工作业队必须检查督促分包队伍在施工中不得以节省开支为由削减安全技术措施费用。特别是风险性较大的作业比如高空作业,其安全围护设施及职工的个人防护用品必须按规定全部到位。

10.分包队伍在施工中必须做好现场的文明施工工作。完成总包

单位交给的各项文明施工任务,接受总包单位文明施工检查小组的评分考核,对文明施工搞得好的分包队伍及其职工,总包单位按照规定给予奖励,否则根据考核情况予以经济处罚。

11.分包队伍发生伤亡事故,应及时上报总包单位,对事故不得隐瞒和虚报。接受事故调查小组的调查和处理,执行《安全协议书》中规定的有关条款。做好“三不放过”工作,避免事故的重复发生。

12.根据施工特点。分包队伍职工的增减情况必须按时书面通知总包单位有关部门。不准招收童工、盲流人员、残疾人员及其他不适应施工作业的人员,提高人员的素质,确保施工安全。4.2验工计价管理制度

1.验工计价依据:施工合同(含补充合同)及招标文件(含补遗书)、投标书;实际完成质量合格的工程数量;

2.验工计价采用月份验工计价和末次验工计价两阶段办理。3.总承包风险费用和调整合同价格

1)总承包风险费用按工程总承包费用的比例,以风险包干费所包含的范围、内容,根据建设指挥部批复并已计价的变更设计,按实际完成的工程量,经项目部相关部门及领导审核、审批后进行验工计价,总额控制在合同总价中风险包干费总额范围内。

2)调整合同价格按照“施工承发包合同”中规定和费用编制办法,根据建设指挥部批复的数量及金额,按进行验工计价。

4.进度款的支付及质量保证金的扣留 5.验工计价报送材料内容和要求

1)验工计价单;

2)以工程量清单分章节编制的验工计价汇总表; 3)以工程量清单编制的验工计价表;

4)按工程量清单格式编制的已完工程数量核定表; 5)建设单位已批复的变更设计汇总清单;

6)验工计价资料以A4纸打印,同时还需提交一份电子文本。6.有下列情况之一,不予计价 1)无计量资料,2)因施工缺陷而增加的工作量; 3)质量不合格需要返工或待处理的工程; 4)未按时报送验工计价资料的; 5)未按格式报送验工计价资料的; 4.3计划、统计与进度管理制度

1.项目机构应按业主对工程项目的总进度计划,对工程进度进行全面管理控制。

2.项目经理和技术负责人在开工前应编制拟建项目的施工计划(包括进度计划、人员材料设备的进场计划及管理人员工作计划等),并组织项经部有关人员和分包单位进行说明和交底;在开工前,项目部向建设、监理报送施工总进度计划。

3.项目进度计划应编制年、季、月、旬、周施工进度计划,并向下层层交底,落实控制进度措施具体到执行人、目标、任务、检查办法和考核办法。

4.施工过程中,应及时按照施工的具体情况不断调整施工计划,经常对进度计划实施情况检查、分析,并及时做好调整后施工计划的交底工作;

5.项目部统计员应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及时做好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各项统计工作,统计内容应采用施工企业相关部门下发的统一表式,并及时将统计内容以书面形式报有关部门和人员审核;

6.项目部应制作实际施工进程的形象进度图表,由专项人员填写,从而更好的控制整个工程的施工;

7.当实际进度符合计划进度时,即编制下期进度计划;当实际进度滞后于计划进度时,应向专业监理工程师说明采取纠偏措施,并将计划进度进行及时的调整。

8.项目部应在月报中向建设单位报告工程进度和采取进度控制的执行情况,并提出合理预防可能导致工程近期及增加费用的建设。

9.每周召开一次工程例会,对计划进度的执行情况,施工措施进行分析,通过合理的施工组织,增加必要的劳力、机具,落实工期节点目标。

4.4成本核算管理制度

1.组织应建立、健全项目全面成本管理责任体系,明确业务分工和职责关系,把管理目标分解到各项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中。项目全面成本管理责任体系应包括两个层次:

2.组织管理层。负责项目全面成本管理的决策,确定项目的合同价格和成本计划,确定项目管理层的成本目标。

3.项目部。负责项目成本的管理,实施成本控制,实现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中的成本目标。

4.项目部的成本管理应包括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

5.项目成本管理应遵循下列程序: 1)掌握生产要素的市场价格和变动状态。2)确定项目合同价。

3)编制成本计划,确定成本实施目标。4)进行成本动态控制,实现成本实施目标。

5)进行项目成本核算和工程价款结算,及时收回工程款。6)进行项目成本分析。

7)进行项目成本考核,编制成本报告。8)积累项目成本资料。

6.项目部应依据下列文件编制项目成本计划: 1)合同文件。2)项目管理实施规划。3)可研报告和相关设计文件。4)市场价格信息。5)相关定额。

6)类似项目的成本资料。

7.编制成本计划应满足下列要求: 1)由项目部负责编制,报组织层批准。

2)自下而上分级编制并逐层汇总。3)反映各成本项目指标和降低成本指标。8.项目部应依据下列资料进行成本控制: 1)合同文件。2)成本计划。3)进度报告。

4)工程变更与索赔资料。9.成本控制应遵循下列程序: 1)收集实际成本数据。

2)实际成本数据与成本计划目标进行比较。3)分析成本偏差及原因。4)采取措施纠正偏差。5)必要时修改成本计划。

6)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编制成本报告。10.成本控制宜运用价值工程和赢得值法。

11.项目部应根据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建立项目成本核算制,明确项目成本核算的原则、范围、程序、方法、内容、责任及要求,并设臵核算台账,记录原始数据。

12.项目部应按规定的时间间隔进行项目成本核算。

13.项目成本核算应坚持形象进度、产值统计、成本归集三同步的原则。

14.项目部应编制定期成本报告。

15.组织应建立和健全项目成本考核制度,对考核的目的、时间、范围、对象、方式、依据、指标、组织领导、评价与奖惩原则等做出规定。

16.成本分析应依据会计核算、统计核算和业务核算的资料进行。17.成本分析应采用比较法、因素分析法、差额分析法和比率法等基本方法;也可采用分部分项成本分析、年季月(或周、旬等)度成本分析、竣工成本分析等综合成本分析方法。

18.组织应以项目成本降低额和项目成本降低率作为成本考核主要指标。项目部应设臵成本降低额和成本降低率等考核指标。发现偏离目标时,应及时采取改进措施。

19.组织应对项目部的成本和效益进行全面审核、审计、评价、考核与奖惩。4.5财务管理制度

1.遵守国家颁布的财经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依法、合规进行财务和成本管理、会计核算、会计监督和资金管理,维护国家和企业利益。

2.项目部应建立健全财会机构,配备财务负责人与出纳。3.银行印鉴与票据管理。一般应由出纳人员保管票据,由财务负责人保管财务专用章,负责人印鉴应由项目经理或其授权人保管,严禁由一人保管办理银行存款收付业务所需银行印鉴。

4.项目部经施工企业的审批和授权,在工程所在地开立一个银行结算帐户。建设单位拨付的工程款,应直接拨入项目部银行结算账户。

5.除应上缴的各项经费及代垫款项外,各级单位在工程未竣工之前,原则上不得从项目部调出货币资金,确保货币资金的合理使用、增值和安全。

6.项目部现金收支的各种款项须按照国务院颁布的《现金管理暂行条例》规定办理,在规定范围内使用现金,较大金额的款项收支须通过银行转账支付。为保证现金安全,项目部各级财务不得存放较多库存现金,到银行支取或缴存现金金额超过10000元时,须有2人以上同行。财务部保险柜内不得存放私人财物。

7.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应做到日清月结。财务负责人应不定期检查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对帐单,确保货币资金的安全和完整。

8.货币资金的收付必须有合理合法的手续,支出必须经过项目经理或其授权人的审批。

9.由项目部计财部向建设单位办理工程预付款及验工计价款的结算、请款工作。

10.项目部不得对外提供借款和经济担保,违者将追究项目部主要领导和财务负责人责任。

11.项目部应加强和规范工程项目管理,确保工程项目如期、按质完成,严格控制工程成本,提高项目施工现场的管理水平及经济效益。

12.项目部须按照《企业会计制度》来分析、测算、确认项目合同收入、成本及毛利,并按时编报项目会计报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

13.项目部核算项目的实际总成本,其总成本的组成为施工现场

发生的直接、间接支出。成本项目一般应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其它直接费、间接费用。

14.项目部应严格控制成本费用,保证将项目资金用于生产性支出,确保施工生产需要,严禁将项目资金用于其他领域。4.6合同管理制度

1.凡以项目部名义对外发生经济活动的,应当签订经济合同。2.订立经济合同,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贯彻平等互利、协商一致、等价有偿的原则。

3.合同应采用书面形式。

4.项目部计财部全面负责合同管理工作。

5.经济合同必须具备标的,数量和质量,价款或者酬金,履行的期限、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等主要条款。经济合同可订立定金、抵押等担保条款。

6.每一合同文本上必须注明合同对方的单位名称、地址、联系人、电话、银行账号等。

7.合同文本拟定完毕,需经各业务部门负责人和项目经理审核会签后加盖公章方能生效。

8.合同审核过程中的记录和凭证由合同管理人员在合同盖章后留存并及时归档。

9.合同依法订立后,即具有法律效力,应当实际、全面地履行,10.计财部应依据合同履行收付款工作。

11.变更或解除合同必须依照合同的订立流程经业务部门、财务

部门、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项目经理审核通过。

12.凡因未按规定处理合同事宜、未及时汇报情况和遗失合同有关资料而给项目部造成损失的,应追究其经济和行政责任。

13.因故意或重大过失而给项目部造成重大损失的,应移送有关国家机关追究其法律责任。4.7分配与奖励管理制度

项目部应建立与安全、质量、进度、成本、科技、环保六位一体的挂钩的分配与奖惩制度,奖优罚劣。

5 综合制度

综合类管理制度由综合部负责在项目部成立后立即牵头制定与完善,在实施过程中负责牵头按年、季、月定期检查与落实,并对实施的结果进行综合评价。5.1信息管理制度

1.必须认真收集施工过程中的各类信息、数据,做到真实、准确地反映施工实际情况。

2.对收集到的信息要经过浓缩加工,加工后的信息要符合信息管理的实际需要。

3.对施工过程中的信息分类:

项目基本状况的信息:工程实体概况;场地与环境概况;参与建设的各单位概况;施工合同等。

实际工程信息:施工记录信息;施工技术资料信息;工程进度、安全、质量、成本信息;人员、机械、材料使用等信息;合同管理信息;现场管理组织协调信息;项目竣工验收、考核评价信息等

各种指令、决策方面的信息:业主、监理指令,施工企业重大决定、项目的决策等信息。

4.信息数据经技术管理人员筛选、分类后,经项目经理签认方可上网。

5.信息技术管理人员将经分析的信息,定期编写报告,供有关领导和部门决策。

6.信息的发布、贮存必须专人负责、保管,并建立档案,注明有效期和密级。

7.信息发布后,要做好信息反馈工作和反馈后的处理工作,项目经理必须定期对信息管理工作进行检查考核。5.2岗位责任制度

1.项目经理的职责

1)为项目工程的施工组织者和管理者,对履行合同负全责,为顾客提供合格的工程;确保项目工程安全施工,对工程项目的安全全面负责。

2)参与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建立项目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组织编制安全保证计划。

3)贯彻执行各项有关安全生产的法令、法规、标准、规范和制度,落实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和资源配臵。

4)支持项目安全员及施工管理人员行使安全监督、检查和督促、检查工作。

5)适时组织对工程项目部的安全体系评审和协调。2.项目生产副经理的职责 1)进行总进度计划及现场管理。

2)负责项目合同管理,对合同谈判、合同签订及合同管理的全过程监督管理。负责分包商的资格审查招标工作。管理工程项目预决算的编制工作。

3)分析、预测工程总成本及阶段成本,确保工程项目的资金合理流转。

4)参与制定、贯彻项目管理方针目标,抓好内部的基础管理和队

伍建设。

5)协助项目经理,负责项目的行政决策,日常内部管理及后勤保障管理。

3.项目技术负责人职责

1)严格执行操作规程、质量标准和各项管理制度,做好工程验收工作;

2)组织本工程的质量计划的编制,负责重要的关键,特殊工序的施工方案论证,并制定保证质量的措施,对项目施工技术质量负责;

3)负责及时对施工人员进行即时交底,交底具有针对性; 4)组织对重要部位测量复核、隐蔽验收、分部分项质量检验,督促施工人员对质量问题进行整改;

5)负责对分承包施工的指导、督促、检查工作; 6)负责项目工地的技术管理工作;

7)负责竣工工程质量回返及维修方案的制定及落实。4.项目安全管理人员的职责

1)贯彻安全保证计划中的各项安全技术措施,组织参与安全设施、施工用电、施工机械的验收。

2)监督、检查操作人员的遵章守纪。参与安全技术交底,对施工全过程的安全实施控制,并做好记录。

3)掌握安全动态,发现事故苗子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4)防止违章操作,严格安全纪律,当安全与生产发生冲突时,有权制止冒险作业。

5)负责项目安全技术培训教育工作,对进场施工人员进行安全规章、文明施工制度教育。

5.项目质量管理人员的职责

1)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做好技术质量交底,做好工程各环节的检验工作和工程验收工作;;

2)配合施工监理,做好工程质量监督工作;

3)配合项目经理,做好工程质量评定的各项基础工作; 4)及时、真实地反映质量动态信息; 5)负责做好工程资料收集、整理、归档工作。6.项目资料管理人员职责

1)做好资料的收发工作,对收发资料进行登记造册; 2)资料收集要做到及时、准确、完整、清晰; 3)归档资料收集、整理、装订要按有关规定执行; 4)做好资料的收藏、保护和保密工作。5.3文明施工制度

1.各项目部必须制订具体的文明施工管理办法,明确具体的操作方法和考核要求。

2.进场后必须按文明标准化工地要求完成建设后,方可继续进行后续施工。

3.施工现场文明工地必须具备达到以下内容: 1)设立醒目的施工标牌;

2)现场平面布局要合理、平整、清洁,临时道路状况良好、路平

坡顺、晴雨畅通,既利于施工,又确保安全;

3)有标准和合适的材料堆放场地(库、棚)及其车辆、机具停放场;4)控制质量的计量设备、检验仪器及值班制度;

5)有醒目悬挂着的质量、安全等方面的标示牌和各项活动开展的标语;

6)进入现场的管理人员、作业工班长必须挂牌上岗。5.4施工机械与设备管理制度

1.建立工程现场的设备进出场、现场机械设备台帐记录,机械设备转场机况验收表,现场机械设备验收记录单,收集设备合格证、使用证等,确保重要设备运行安全。

2.所有进入现场的设备都必须挂好设备标识牌,需向监理保监的设备必须及时报监,所有分包单位进入现场的设备都必须纳入设备管理范围内。

3.做好进入工程现场危险性较大生产设备的安全使用资格审查,行车的使用,必须经劳动局或技术监督局验收,领到安全使用证后,方可使用。

4.现场中小机械设备在室外施工均应配臵防雨防晒棚,做到定机定人;

5.大型机械设备必须填写机械设备运行记录,其它设备须填写一般设备完好使用记录,记录齐全,完整真实。

6.使用机械必须实行“二定三包”责任制(定人、定机;包使用、46 包保管、包养修),操作人员要相对稳定。调整操作人员要征得有关部门同意。

7.设备员对所管辖的设备每月不得少于二次巡视检查,并做好机械设备巡视记录,有整改修理要求的要有反馈记录,填写机械设备修理过程单。

8.认真执行设备管理各项制度,管好现场设备,并经常指导督促分包单位按要求进行管理。

9.设备员应及时反馈设备使用情况,设备发生问题及时联系会同有关人员一起处理,做到“三不放过”。5.5宣传与保密制度

1.保密工作制度

1)铁路建设工作中涉及的国家秘密,是指关系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

2)项目部保秘工作,实行“积极防范、突出重点,确保秘密、便利工作”的指导思想。

3)项目部应设臵保密委员会办公室。依照保密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开展工作,保密办处理保密工作的日常事务。

4)项目部应经常对干部职工进行保密教育,检查落实保密措施,遵守各项保密制度,并经常性地开展自查。

5)保密资料按国家规定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级。6)项目部各项工作中产生的属于秘密的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47 按照规定确定并标明密级、保密期限。

7)接触秘密事项的人员或部门的范围,由项目部保密办限定。8)不准在私人交往中泄露国家秘密,不在公共场所谈论国家秘密,不得私自携带有密级的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外出,确因工作需要携带外出的不得违反有关保密规定。

9)落实领导干部保密工作责任制,项目管理机构党组织负责人对保密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行政领导对分管业务工作范围内的保密工作负领导责任,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的保密工作负领导责任。

10)保密办对违反管理规定的泄密责任者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分。

2.宣传报道和涉外工作

1)项目部综合部在主管负责人的领导下,负责对外宣传报道工作的日常管理,各部门指定专人负责对外宣传报道和建设信息撰稿工作。

2)媒体采访实行归口管理,在上级宣传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由综合部统一安排。

3)对外提供的新闻稿件内容必须真实可靠,发稿前统一由综合部把关,项目管理机构领导审核同意,加盖项目管理机构公章后方可寄出。

4)严守宣传纪律,凡涉密内容和不宜公开的事项不得向媒体提供。

5)未经领导审核同意和加盖公章的新闻稿件,不得发往任何新闻

单位。

6)发生突发事件时,项目部应及时请示建设单位,在建设单位部门指导下做好新闻发布和新闻单位接待工作。

7)综合部负责宣传报道和信息的统计。对重要信息报道疏漏或违反本制度中有关规定的,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或处分。5.6项目例会与施工日志制度

1.工地例会制度

1)所有施工工程,在开工后至竣工验收完成前,均应实行现场施工例会制度。

2)现场施工分包例会、工程例会一般每星期举行一次。开会前应提前将召开时间、地点、会议主要内容通知参加单位负责人员。

3)工程例会由业主主持,工程分包会议由施工单位主持。讨论有关问题的各方有关人员均应到场。

4)例会的主要内容:通报上周工程在质量管理、进度控制、投资控制及施工安全管理上的成绩和有关问题。指出下周的工作任务、计划安排及要求。协调解决工程中出现的有关矛盾、问题及困难。

5)现场例会应认真填写好会议签到表,做好会议记录,形成会议纪要发到有关单位。

6)施工例会主要有: 工程例会:每周召开一次

安全例会:每月召开一次。必要时随工程情况通知召开。施组、方案审查会:对施组、较复杂的专项施工方案,组织召 49 开。

其他专题会议:如中间检查、验收会议、质量专题会议、安全会议、管线协调会、支付会议等,施工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加强监控,组织召开。

2.工程日志制度

1)填写方法:按填写人负责的单位(分单位)工程填写。2)填写内容

开竣工日期,施工勘测资料,工程进度安排及上级有关指示; 气候情况;

施工组织,施工方法,机具配备及使用情况。每日完成主要工程数量及其质量情况;

每日主要使用材料规格、数量及其工地试验结果;

施工中发生的问题,如变更设计,变更施工方法,施工与设计不符情况,以及检查发现的问题,监理指令及其解决办法和处理措施等。

3)填写要求

(1)工程日志是从工程开工到竣工的必备资料之一,施工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均应按上述内容详细填写;

(2)填写内容要准确、及时、完整,必要的图表应绘在日志上或用计算纸上绘好后贴在日志上;

(3)工程日志不得作其它笔记、记录使用。5.7环境保护制度

1.项目部的环保工作必须严格按国家和地方政府有关规定及设计要求。

2.项目施工过程中,必须贯彻“预防为主、保护优先、施工和保

第四篇:上海铁路局建设工程安全管理办法

上海铁路局 上铁建函〔2008〕659号

关于公布《上海铁路局建设工程

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合资铁路公司、工程指挥部:

为进一步提高我局铁路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水平,规范建设过程中的安全管理,确保铁路建设安全持续稳定,现将《上海铁路局建设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各单位认真贯彻执行。

二○○八年五月十九日

上海铁路局建设工程安全管理办法

第一章

第一条

为深入贯彻铁路建设新理念,完善建设工程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技术标准、组织管理体系建设,推进铁路建设标准化,进一步规范安全生产活动,提升全局铁路建设项目安全管理水平,实现建设“精品工程、安全工程”的目标,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依据《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关于推进建设单位标准化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铁建设[2008]45号)、《铁路营业线施工及安全管理办法》(铁办〔2007〕186号)以及铁道部、路局颁发的其他有关安全管理规定。

第三条

建设、设计、施工、监理、行车组织和设备管理单位和部门应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本着“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管安全必须控过程”和分层管理、逐级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安全质量保证体系并确保有效运转,确保工程施工安全和营业线行车安全。

第四条

施工单位按照铁道部《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 2 — 服务管理暂行办法》(铁建设[2007]139号)要求,对列入建设工程概算的安全作业环境及安全施工措施所需费用,必须用于施工安全防护用具及设施的采购和更新、安全施工措施的落实、安全生产条件的改善。

第五条

本办法适用于路局范围内新建、改建铁路建设工程。

第二章

安全目标

第六条

安全管理的目标是:以人为本,建立全方位的安全保障机制,全面加强施工管理,强化施工现场作业控制,有效控制施工惯性事故,实现施工安全稳定控制的奋斗目标。即:

1.无责任因公死亡和重大伤亡事故; 2.无责任一般安全B类及以上安全事故; 3.无机械设备大事故; 4.无责任施工火灾、风灾事故;

5.无责任火工品、重要器材、设备被盗和爆炸事故; 6.隧道无涌水、突泥、坍塌重大事故。

第七条

施工现场安全控制的目标:减少和消除生产过程中的事故,保证人员健康安全和财产免受损失。具体包括:减少或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减少或消除设备、材料的不安全状态;改善生产环境和保护自然环境的目标;

— 3 — 人的不安全行为基于生理、心理、环境、行为几个方面而产生:生理、先天身心缺陷;社会环境、企业管理上的缺陷;后天的心理缺陷,视、听、嗅、味、触等感官能量分配上的差异;行为失误。

在物的因素运动轨迹中,在生产过程各阶段都可能产生不安全状态:设计上的缺陷,如用材不当,强度计算错误、结构完整性差、采用方法不适应围岩性质等;制造、工艺流程上的缺陷;维修保养上的缺陷,降低了可靠性;使用上的缺陷;作业场所环境上的缺陷。

第八条

项目管理机构在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结合本项目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详细的安全管理和现场安全控制目标,实现安全的全面、全过程、全员、全方位、全天候控制。

第三章 安全管理组织

第九条

为建立全覆盖、立体化、高可靠的施工安全组织保证体系,构建安全屏障工程,进一步加强对施工安全的组织领导,严格落实各项安全措施和安全逐级责任制,成立上海铁路局工程建设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长:主管建设副局长

副组长:协管建设副总工程师、副总经济师

— 4 — 组

员:路局机关各部门负责人、各合资公司总经理、各建设指挥部指挥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路局建设处。安全生产管理领导小组职责:

1.监督项目管理机构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检查、考核项目管理机构内各级领导、各部门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

2.定期组织安全生产检查,组织有关安全生产专题会议,协调布置安全生产工作。

3.按有关规定,组织编报工程建设安全生产应急预案。4.依照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规定,及时上报安全生产事故情况,积极配合安全生产事故的调查。

第十条

项目管理机构成立工程建设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长:主要负责人

副组长:分管生产、安全负责人 组

员:施工、监理、设计单位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安全质量部。

安全质量部是项目管理机构安全生产的主管部门,负责安全生产管理的日常工作,对铁路建设项目的安全生产负有监督、检查及管理责任。其他各职能部门,按安全生产责任制,承担相应安全生产职责。

— 5 — 第十一条

项目管理机构的安全管理基本职责是:

1.严格执行工程建设程序,制定建设项目安全生产措施,督促并检查参建单位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保证建设项目安全生产。

2.在发包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及其他铁路建设业务时,应考察承包单位的安全生产情况,选择综合素质好、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及其他有关单位承担本项目建设业务。

3.在工程招标资格审查时,检查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许可证原件,审查拟任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记录和铁道部安全培训合格证。不得接受没有合格的安全生产许可证原件、拟任项目负责人或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培训考试不合格或被限制进入铁路建设市场的施工企业的投标文件。

4.向施工单位提供施工现场及毗邻区域内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热、通讯、信号、广播电视等地下管线资料,气象和水文观测资料,拟建工程可能影响的相邻建筑物和构筑物、地下工程的有关资料,并保证有关资料的真实、准确、完整。施工单位应当采取措施加以保护。施工中发现文物、古迹、爆炸物、电缆以及放射性污染源等,应当停止施工,保护好现场并按规定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5.按规定将批准概算中所确定的铁路建设工程安全作业环境及安全施工措施费用,通过工程承包合同拨付施工企业,不得挪— 6 — 作他用。

6.在组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应包含安全生产保证措施,对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其他参建单位的安全生产要求,包括安全生产制度要求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置要求,以及应急救援预案等。

7.不得对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提出不能保证安全生产的要求,不得明示或暗示施工单位在不具备安全保证的条件下施工,不得明示或暗示施工单位购买、租赁、使用不符合安全施工要求的建筑材料、安全防护用具、机械设备、施工机具及配件、消防设施和器材。

8.围绕工程建设安全管理目标,建立健全工程建设安全保证体系和管理制度,检查督促各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设计单位的安全保证体系的建立、健全、有效运转和各项安全管理措施的全面落实。及时调查核实施工、监理等单位反馈的设计未考虑或考虑不周而客观存在的安全隐患,并采取防范措施。

9.组织各参建单位制定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应急救援预案应包括应急救援的组织机构、人员配备、物资准备、应急程序、人员财产救援措施、事故分析与报告以及事故处理后的恢复措施等方面的内容。应急救援预案需报所在地区铁路质量安全监督机构核备。

10.建设项目发生安全事故后,及时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组织营

— 7 — 救,根据国家和铁道部有关规定上报事故情况,并参加或组织事故调查处理。

第十二条

勘察设计单位安全责任

1.勘察设计单位应当按照法律、法规、规章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勘察设计,对勘察设计质量负责。

2.勘察设计工作应达到规定深度,符合国家和铁道部规定的质量标准,提供能够满足铁路建设工程安全生产要求的设计文件,防止因勘察工作错误或设计不合理发生安全事故。

3.勘察设计单位应系统考虑施工安全操作和防护的需要,以及项目周边环境对施工安全的影响,提出保证施工和安全生产的具体技术措施,并纳入设计文件;各种安全技术措施应详实完善,准确无误,对涉及施工安全的重点部位和环节,应在设计文件中注明,并提出防范安全事故的指导意见。

4.勘察设计单位应依据勘察成果向项目管理机构提供施工现场及毗邻区域内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热、通讯、信号、广播电视等地下管线资料,气象和水文观测资料,拟建工程可能影响的相邻建筑物和构筑物、地下工程的有关资料。

5.勘察设计单位应按规定在设计文件中提出改善安全作业环境和安全施工的措施。

6.勘察设计单位应根据营业线施工情况,提出营业线施工过渡方案,提出营业线在施工期间保证安全运营的措施和施工注意— 8 — 事项。

7.勘察设计单位应根据隧道的工程地质条件,研究提出隧道工程的风险等级和施工超前地质预报的措施和方法,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和施工机具配置,合理确定衬砌类型和工艺,提出施工注意事项以及事故逃逸措施。

8.建设项目采用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以及特殊结构的,设计单位应当在设计中提出保障施工作业人员安全和预防安全事故的措施及相关要求。

9.勘察设计单位应参加安全事故分析,对因勘察设计原因造成的安全事故承担相应责任,并对建设工程合理使用年限内因勘察设计原因发生的安全事故承担责任。

第十三条

监理单位安全责任

1.监理单位应按法律、法规、规章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实施安全生产监理,安全生产监理应与工程质量、工期和投资控制同步实施,监理单位对铁路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承担监理责任。

2.监理单位应协助项目管理机构制定建设项目安全生产保证措施,编制建设项目安全监理细则,制定针对施工单位安全技术措施的检查方案,按照安全生产监理细则实施安全监理。

3.监理单位应审查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对不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和安全生产标准的,责成施工单位修改完善。

— 9 — 4.监理单位在安全监理过程中,发现存在安全事故隐患的,应要求施工单位限时整改;情况严重的,应立即要求施工单位停工整改,并向项目管理机构报告;施工单位对重大事故隐患不及时整改的,应立即向项目管理机构报告。

第十四条

施工单位安全责任

1.施工单位应当具有相应等级的资质证书,依法取得并持有安全生产许可证,单位负责人、拟任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培训考试合格且无重大安全事故记录。

2.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依法对所承担工程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保证本单位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条件所需资金的投入,对所承担的铁路工程进行定期和专项安全检查,并做好安全检查记录,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等。

3.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应当由取得相应执业资格的人员担任,对铁路建设工程项目的安全施工负责。项目负责人负责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根据工程的特点组织制定安全施工措施,消除安全事故隐患,确保安全生产费用的有效使用,并组织制定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时、如实报告安全事故等。

4.对纳入合同的安全作业环境及安全施工措施费用,应当用— 10 — 于安全生产,不得挪作他用。

5.施工单位应在铁路施工现场配备与其生产规模相适应、具有工程系列技术职称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6.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负责对安全生产进行现场监督检查,督促作业人员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技术标准,及时制止并纠正违反施工安全技术规范、规程的行为,发现安全事故隐患,应及时向项目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报告。

7.施工单位在营业线施工时,应严格执行营业线施工的各项规章制度,根据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科学制定施工方案,建立完善的安全施工责任制,落实施工安全措施和责任。

8.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由施工单位负责。铁路建设工程实行施工(工程)总承包的,由总承包单位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负总责。

9.总承包单位依法将建设工程分包给其他单位的,分包合同中应当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权利、义务。总承包单位和分包单位对分包工程的安全生产承担连带责任。

10.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和专职安全人员应接受铁道部组织的安全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任职。

11.垂直运输机械作业人员、安装拆卸工、电气焊(割)作业人员、爆破作业人员、起重信号工、登高架设及水上(下)作业等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在取得特种作业操

— 11 — 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

12.施工单位应将安全生产作为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对下列达到一定规模的工程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进行安全检算,经技术负责人签字,总监理工程师审核后实施,并由施工单位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现场监督:

(1)基坑支护与降水、基桩开挖、围堰、沉井工程;(2)高坡、陡坡土石方开挖工程;(3)模板工程;

(4)起重吊装工程和钢结构安装工程;(5)脚手架工程;(6)拆除、爆破工程;(7)高空、水上、潜水作业;

(8)高墩、大跨、深水和结构复杂的桥梁工程;(9)隧道工程;(10)铺轨、架梁工程;(11)营业线工程;

(12)其他危险性较高的工程。

13.施工单位应在施工现场入口处和施工起重机械、临时用电设施、脚手架、桥梁口、隧道口、基坑边沿等危险部位,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安全警示标志必须符合国家标准。

14.施工前,施工单位技术人员应就有关安全施工的技术要求— 12 — 向施工作业班组、作业人员作详细说明,并由双方签字确认。

15.施工作业人员有权对施工现场的作业条件、作业程序和作业方式中存在的安全问题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冒险作业。

16.施工单位应向施工作业人员提供安全防护用具和安全防护服装,并书面告知危险岗位的操作规程和违章操作的危害。

17.施工单位在施工现场搭建临时建筑物的选址和结构等应当符合安全使用要求,施工现场使用的装配式活动房屋应具有产品合格证。

18.作业人员应当遵守安全施工的强制性标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具、机械设备等,做好自身防护工作。

19.施工单位采购、租赁的安全防护用具、机械设备、施工机具及配件,应当具有生产(制造)许可证、产品合格证,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用具还应具有安全鉴定证,并在进入施工现场前进行查验。

20.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用具、机械设备、施工机具及配件必须由专人管理,定期进行检查、维修和保养,建立相应的资料档案,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报废。

21.施工单位应合理选择施工机械,保证施工需要和安全生产。禁止使用不合格的机械设备、施工机具及配件。

— 13 — 22.施工中需要进行爆破作业的,必须经政府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并提供爆破器材的品名、数量、用途、爆破地点、四邻距离等文件和安全操作规程,向所在地公安局申领《爆破物品使用许可证》,由具备爆破资质的专业队伍施工。

23.隧道工程应使用与施工方法匹配的施工设备和机具,需要实施工程地质超前预报的,必须配备相应的人员和设备;有瓦斯的隧道,必须按相关规定配置机电设备。不得使用与隧道施工不匹配的施工机具。

24.施工单位在使用施工起重机械和整体提升脚手架、模板等自升式架设设施前,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进行验收;使用承租的机械设备和施工机具及配件的,由施工总承包单位、分包单位、出租单位和安装单位共同进行验收,验收合格方可使用。

25.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进入铁路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和施工作业人员必须经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合格后上岗,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施工单位应当对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教育培训情况记入个人工作档案。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不得上岗。

26.施工单位在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时,应当对作业人员进行相应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 14 — 27.施工单位在施工中如涉及到爆破、特种设备使用、危险化学品使用等特殊作业,必须严格遵守国家、铁道部颁布的现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相应安全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第十五条

项目管理机构要准确把握合同管理中有关安全质量责任。依法依规签订合同和协议(包括项目管理机构与施工、监理、设计单位签订的合同,施工单位组织签订的工程分包、设备租赁、材料运输、构配件加工、劳务合同等),合同主体合法,不允许与无资质单位签订合同;合同内容合法,不允许合同承发包与实际工作内容不一致;准确界定合同安全质量责任,不允许出现无效合同。

第四章

安全管理制度

第十六条

参建单位要不断查找管理缺陷、堵塞管理漏洞,形成“执行-检查-改进-提高”的封闭循环链,形成制度不断完善、工作不断细化、程序不断优化的持续改进机制,实现安全管理规范化、标准化。

第十七条

安全生产基本管理制度

1.安全生产监督制度。开工前项目管理机构负责办理安全生产监督手续,依法接受政府的安全生产监督。

2.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建设项目的施工单位必须是依法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具备安全生产保证能力的企业。

— 15 — 3.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建设项目各参建单位按照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的规定,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和相关制度、措施,明确各级领导和部门的安全职责。

4.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建设项目各参建单位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对职工安全生产的教育培训;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人员不得上岗。

5.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工程施工前,项目管理机构要对施工单位的安全技术措施进行审查,要求施工单位建立逐级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并检查各级交底记录,确保施工安全。

6.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从事地下作业、高空作业、铺架作业、爆破作业等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过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

7.起重机械、提升脚手架、模板等自升式架设设施由有资质单位装拆及检测、验收登记制度。在施工现场安装、拆卸施工起重机械和整体提升脚手架、模板等自升式架设设施,必须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施工起重机械和整体提升脚手架、模板等自升式架设设施达到国家规定的检验检测期限的,必须经具有专业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检测。经检测不合格的,不得继续使用。

8.安全检查制度。项目管理机构根据工程建设情况,分级管理、分级控制,确定检查计划,定期组织有关单位进行定期和不— 16 — 定期、季节性、专项性等多种形式的安全检查,检查应当目的明确、内容具体,记录完整,确保起到对安全生产的监督促进作用。

9.危险岗位的操作规程和书面告知制度。施工单位应当向作业人员提供安全防护用具和安全防护服装,并书面告知危险岗位的操作规程和违章操作的危害。

10.意外伤害保险制度。项目管理机构监督施工单位为施工现场从事危险作业的人员办理意外伤害保险。

11.从业人员伤亡事故处理报告制度。发生伤亡事故后,项目管理机构和责任单位立即按照国家有关法律和法规的规定上报。

12.“三同时”制度。本项目安全设施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第十八条

项目管理机构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1.安委会工作制度。安委会为项目管理机构安全管理最高机构。负责全公司安全生产工作的计划、组织、决策、指挥、协调工作。

(1)每季召开一次安委会工作会议,时间为次季(年)首月10日前召开。由项目管理机构安委会主任主持,副主任及委员参加,必要时可扩大到各施工、监理单位安委会主要领导、分管安全副职。与会人员因事不能出席或换人参加,要经主持人同意。遇有重大安全事项,可随时由安委会主任召集,召开临时会议。

— 17 —(2)安委会工作会议的基本程序:安委会办公室提前7天发出会议通知,有关部门提报议题,经安委会办公室汇总报主任审核确定后,提交安委会研究。

(3)安委会工作会议的基本内容:安委会办公室主任汇报上季(年)度安全工作情况,通报各类事故的定性定责情况,对各施工、监理单位检查考核情况,提出整改意见和奖惩建议;指定相关成员对上次安委会工作会议布置的任务、要求完成情况反馈信息,汇报本部门安全工作情况,查摆问题,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各副主任发表意见;主任代表安委会确定下一步工作重点及相应的措施要求,协调解决有关事宜,明确责任主体、完成期限和安全标准。

2.安全例会制度

(1)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季度例会,每季第一月上旬召开,施工、监理、设计等单位负责人参加,总结上季工程安全管理工作,布置当季安全管理重点工作,制定重点工程安全控制措施,研究决定上季安全评比和考核事宜。

(2)安全工作月度例会,每月上旬召开,指挥部组织,施工、监理、设计单位参加(准备书面月度安全总结)。总结上月安全情况,对下阶段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

(3)现场安全工作会,每半月召开一次, 由监理单位组织,施工、设计单位参加,必要时指挥部派员参加。分析、预测安全情— 18 — 况,布置、检查、总结安全工作。

3.专项施工方案及专家论证、审查制度。对于达到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如深基坑、地下暗挖工程、高大模板、重点隧道、大跨度桥梁、深厚软基和岩溶处理工程等),要求施工单位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审查,经施工单位(局集团公司)技术负责人、监理单位总监理工程师审查后实施。必要时,项目管理机构再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审查后实施。

4.安全检查整改制度。项目管理机构根据本项目的特点,按照“分级管理、分级控制”和“五定、三统一、一负责”的要求,确定各层次的重点管理范围,明确检查频次(时间)、检查工点、检查内容,并建立个人检查台帐。

5.安全保证体系分析评估制度。项目管理机构指挥长要每季度组织召开安全领导小组会议,分析、评估安全保证体系运转状况,提出阶段性的安全工作计划、控制重点和保障措施。

第十九条

项目管理机构督促施工单位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资金保障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安全生产检查制度、施工组织设计编审审批制度、危险性较大的分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审查制度、各工种和分项工程安全技术交底制度、消防安全责任制度、意外伤害保险工作制度、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制度、安全生产奖惩制度、易燃易爆物品保管使用制度、机械使用、维修、检查、验收制度、— 19 — 对分包单位安全管理的制度、劳动防护用品采购、发放、使用管理制度、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处理制度。

第二十条

项目管理机构安全管理流程见附件

第五章 安全管理人员

第二十一条

项目管理机构按照铁道部《铁路建设项目管理机构管理办法》(铁建设[2007]177号文)配齐配强专业技术人员,人员数量必须达标。开展因人而宜、因项目而宜、因不同阶段而宜的施工安全培训,不断提高安全管理人员贯彻执行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建设管理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和现场检查能力。强化对一线职工实际操作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的培训;加强对劳务工的施工安全培训,并必须经安全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

第二十二条

项目管理机构主要负责人应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资格,5年以上管理工作经历,2年以上铁路建设管理工作经验。

客运专线和投资大于50亿元(含)普通铁路的项目管理机构主要负责人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资格。

第二十三条

项目管理机构质量安全负责人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资格,担任过铁路大中型建设项目管理工作,具有5年以上建设项目管理工作经验。

第二十四条

项目管理机构技术负责人(总工程师)应具有— 20 — 较为丰富的建设项目技术管理经验,具有高级工程系列专业技术资格,从事铁路工程建设技术工作10年以上,并从事过铁路大中型建设项目技术管理工作。

第二十五条

项目管理机构安全质量部负责人应具有本部门主要专业的高级专业技术资格,从事铁路工程建设管理工作8年以上,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并担任过相应的职务。安全质量管理人员一般应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资格(至少有1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资格),从事铁路大中型建设项目安全质量管理工作5年以上,安全管理人员应具有安全管理资格证书。

第二十六条

施工单位机构要设安全质量管理部门;安质部的人员数量、高级职称人员数量、现场安全员的数量,现场作业人员的资格都要达到规定的要求。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是指经建设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安全生产考核合格,并取得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在企业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专职人员,包括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负责人及其工作人员和施工现场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第二十七条

施工单位应成立由项目经理负责的安全生产管理小组,小组成员应包括企业派驻到项目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配置为:

(一)建筑工程、装修工程按照建筑面积: 1.1万平方米及以下的工程至少1人;

— 21 — 2.1万~5万平方米的工程至少2人;

3.5万平方米以上的工程至少3人,应当设置安全主管,按土建、机电设备等专业设置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二)土木工程、线路管道、设备按照安装总造价: 1.5000万元以下的工程至少1人; 2.5000万~1亿元的工程至少2人;

3.1亿以上的工程至少3人,应当设置安全主管,按土建、机电设备等专业设置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第二十八条

工程项目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或致害因素多、施工作业难度大的工程项目,施工现场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数量应当根据施工实际情况,在第二十七条规定的配置标准上增配。

第二十九条

监理单位应按照投标承诺配置现场安全监理工程师,监理人员必须做到年龄结构合理、专业配套、素质较高。并接受岗前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未经项目管理机构批准,不得更换主要监理人员,拟更换人员的资格和能力应符合招标文件的要求。

第三十条

项目管理机构要对本单位员工开展安全教育,确保所有员工具备相应的安全技能。组织开展有关管理人员的安全资格培训,使管理人员具备法规要求的能力。组织参建单位人员进行法规和上级管理机构要求的各项安全培训。对参建单位总— 22 — 监、监理工程师、项目经理、项目总工程师和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的资格进行审核、备案。

第三十一条

新工人进场必须接受三级安全教育,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对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产品施工和变换工种时,要对操作人员进行新操作规程和岗位的安全教育。安全教育有书面教育和口头教育等形式,除新工人进场三级安全教育外,还应有经常性教育、季节性及节假日前后教育、赶工加班教育、夜间作业教育、纠正违章教育等。

第三十二条

参加我局铁路工程建设的工程施工及验收的各方技术、质量、监理和管理人员等,应经过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专门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第三十三条

参加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各方人员应具备规定的资格,各种检查记录签证人员应报建设单位确认、备案;

第三十四条

既有线施工的安全人员必须按规定进行培训,考试合格取得路局颁发的岗位资格证后,方可持证上岗。对从事地下作业、高空作业、铺架作业等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过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

第六章

安全现场管理

第三十五条

根据上海铁路局工程建设实际情况,确定以下

— 23 — 八项施工安全管理控制重点:

1.隧道及爆破施工安全;

2.桥梁跨越公路、铁路、江河施工安全; 3.箱梁移动模架制梁,运输、架设安全; 4.营业线施工安全; 5.高空作业施工安全; 6.大型施工机具及特种设备; 7.火工品及危险品保管使用安全 8.防洪、防台安全。

各参建单位应重点关注这八项施工安全重点和关键,严格执行施工安全规章和设计规范,并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根据不同的地质状况、不同的施工条件、不同的气候变化,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单项安全操作规程、严格的控制措施和汛期等各种条件下的安全工作预案。

第三十六条

安全技术标准、规范、操作规程管理。贯彻执行国家各项政策、法规和铁道部有关技术规范;科学有序地组织各项工作,建立正常生产秩序;适时总结积累设计、施工经验,不断推进技术进步;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缩短施工工期,降低建设成本;为工程建成后正常运营创造有利条件,保证技术管理的连续性。技术管理工作由项目管理机构总工程师全面负责,工程管理部具体负责日常管理,做好工程测量、设计文件审核、施工— 24 — 技术调查、技术交底、施工作业指导书、技术资料管理、工程试验和检验、工程施工技术总结及竣工验收、编制竣工文件等工作。

第三十七条

安全技术资料及台帐管理。参建单位做好相应的技术资料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各阶段设计文件、标准设计图纸、有关协议纪要、现场调查、临时工程设计、施工组织设计、作业指导书、变更设计、图纸会审、交底会议纪要、试验和检验资料、测量测试资料、施工记录、质量评审资料、施工技术总结,隐蔽工程验收签证、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资料、工程例会记录、质保措施及创优规划以及设计施工规范、规则、标准、手册、科技成果及情况资料,专题技术总结及有关参考图书。项目管理机构建立安全管理台帐:安全生产责任状(包括与施工、监理、设计单位签订的责任状)、安全各类文件、会议记录、安全检查记录等。

第三十八条

创建安全文明标准工地活动管理。施工现场统一规划,合理布置,“五牌一图”齐备;环境整洁,堆料整齐,各种安全标识、警示标志等齐全;各种管线安装规范,整齐划一;工作人员统一服装(标牌、上岗证等),统一佩戴安全帽;现场使用的设备机具符合安全性能要求,证照齐全,并制定安全使用保证措施。施工有序,作业流程顺畅,并做好施工现场绿化管理工作。

第三十九条

施工现场安全技术措施管理。项目管理机构应

— 25 — 督促施工单位编制施工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包括安全防护设施的设置和安全预防措施)。内容包括:工程概况,控制目标,程序,机构,职责、制度、资源配置,措施,检查评价,奖惩等。对某些特殊情况应考虑:

1.对结构复杂、施工难度大、专业性强的工程项目,还必须制定单位工程或分部工程的安全技术措施;

2.对高处作业、隧道施工等专业性强的作业,应制定单项安全技术规程,并对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安全作业资格和身体状况进行合格检查。

第四十条

安全交底管理。

1.项目管理机构组织设计安全技术交底工作。施工合同签订后三十天内,由项目管理机构组织设计单位向监理、施工及其他相关单位进行设计安全技术交底;对重大、复杂或采用新技术、新标准、新结构、新工艺的工程,在施工前和施工中应请有关专业设计负责人到施工单位现场进行专题技术交底,项目管理机构组织与该项工程有关的单位和施工人员参加,以便掌握该项工程施工的具体方法、特殊要求和技术措施。及时形成技术交底会议纪要。

2.施工单位施工安全技术交底工作。施工单位的施工安全技术交底由项目总工程师主持,内容为:工程概况、工程特点、技术标准与质量标准、重大安全、技术措施,工期进度要求及重难— 26 — 点工程的施工方法及“四新”成果特殊规定等。施工单位应做好对施工工点和施工操作人员的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凡下发的各种技术交底资料,交接双方必须认真履行签字手续,必须对资料登记编号。凡因安全技术交底不清,手续不齐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将按不同的岗位责任予以经济处罚,重大事故依据有关法规追究当事人责任。未经过施工安全技术交底的工程不得开工。

第四十一条

危险源管理。开工前,项目管理机构应督促施工单位依据设计文件进行危险源的识别和确定,准确及时地对危险源进行识别和有效的控制。危险源的确定一般考虑因素有:容易发生重大人身、设备、爆破、洪水、塌方、高边坡、滑坡危害等;作业环境不良,事故发生率高;具有一定的事故频率和严重度、作业密度高和潜在危险性大。危险源一经确定,就必须纳入控制管理范围及时传达到施工作业区的每位工作人员,并设置危险源安全标志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危险源区域内的安全警示标志,现场指挥人员和施工人员要高度重视本区域安全动态,危险源若发生变化,尤其是升级时,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人身和机械设备的安全。危险源的撤离和销号必须在确定无安全隐患时才能实施。

第四十二条

重大危险源管理。管理机构项目应当根据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等有关标准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对本项目

— 27 — 安全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进行辨识,属于重大危险源的,应当进行登记,并建立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档案。

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档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报告;

(二)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

(三)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与监控实施方案;

(四)重大危险源监控检查表;

(五)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和演练方案;

(六)重大危险源报表。

第四十三条

安全评估管理。安全评估工作可以由项目管理机构组织具有国家规定资格条件的安全评估人员进行,也可以委托具备国家规定资质条件的中介机构进行,评估工作结束后,应当出具《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报告》。《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报告》应当数据准确,内容完整,建议措施具体可行,结论客观公正。《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报告》应及时报送上海铁路局和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报告》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安全评估的主要依据;

(二)重大危险源的基本情况;

(三)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四)可能发生的事故种类及严重程度;

(五)重大危险源等级;

(六)防范事故的对策措施;

(七)应急救援预案的评价;

(八)评估结论与建议等。

项目管理机构在监督检查中,发现重大危险源存在事故隐患的,应当责令生产经营单位立即排除。在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责令生产经营单位从危险区域撤出作业人员,暂时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隐患排除后,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查同意,方可恢复生产经营和使用。

第四十四条

现场特种设备及大型机具管理。施工单位建立专门的特种设备管理制度及其管理台帐。特种设备的制造、安装、改造和维修、检验检测单位具有合法有效的资质,资质证明材料备案。特种设备按规定登记并具有登记标志。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对特种设备进行经常性日常维护保养,至少每月进行一次自行检查,记录完整。特种设备按规定周期进行检验检测、维修,未超过检验有效期使用。

第四十五条

危险物品管理。建立危险物品储存保管制度。危险物品危库、储存符合标准,获得相应的许可证,库房安全设备设施良好有效,发放要符合要求。仓库整洁无杂物及可燃物,所有物品有标签并在货架上排列整齐,所有容器为密闭状态,安全标志明显设置合理,标明最大库容量。所有产品/物品容器

— 29 — 标注清楚、正确、存放在适合的容器内,正确控制并安全处理空容器。危险物品的容器、运输工具的生产单位和检测、检验机构具有合法专业资质,并经检测、检验合格,取得安全使用证或者安全标识。

第四十六条

监理安全管理。项目管理机构安全质量部要审查现场监理机构、总监理工程师和监理人员的资格;审查现场监理机构《监理规划》和《监理实施细则》等文件(设置总体监理单位的,由总体监理办公室审查);监督检查委托监理合同的履行情况;检查项目监理机构的现场监理工作;负责对项目监理机构进行考评。

监理的现场安全管理内容:

1.总监应组织专业监理工程师编制包括施工安全监理内容的实施细则或专项安全监理实施细则,制定安全施工监理目标及措施,并将安全生产控制要点分解到专业,形成控制网络。

2.在施工准备阶段,审查施工单位有关安全技术文件,并由总监在技术文件上签署意见。审查未通过的,不得批准开工。

3.在施工阶段,项目监理机构应对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情况进行巡视,对危险性较大工程作业进行定期检查。巡视、定期检查时,发现违规行为应及时制止;发现存在安全事故隐患,应当要求施工单位整改;情况严重,总监应及时下达工程暂停令,并同时报告建设单位。

— 30 — 4.工程竣工验收后,项目监理机构应将包括施工安全生产监理工作的技术资料归档。

第四十七条

安全检查管理。项目管理机构应组织开展各项安全检查,安全检查分为日常性、专业性、季节性检查,节假日前后的检查和不定期的检查。安全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查思想,查管理,查隐患,查整改,查事故处理。项目管理机构要建立各级人员的个人检查记录本,同时要督促施工单位的工程、安质两个部门的全体人员和监理总监建立个人检查台帐,把上海局的“8554”延伸到施工、监理单位,落实到现场。要建立各级检查记录本,各级检查下现场都应该在这个本子上留下痕迹。

第四十八条

应急预案管理。项目管理机构根据危险源管理办法组织编制应急预案,由安质部牵头,工程部专业工程师参加,分专业负责,根据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和可能的风险薄弱点,进行应急预案的编制。

1.应急预案编制的依据:设计图纸、施工组织设计、上海铁路局建设工程应急预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和铁道部的规范、路局文件。

2.应急预案主要内容包括:总则(包括编制目的、编制依据、工作原则、适用范围),应急机构及职责,预防预警(风险分析和预警报告),应急预案响应(包括响应标准、响应行动),应急处理方案、专项应急预案,通信等信息保障,应急的材料机具等

— 31 — 物资保障,信息报送等。

第四十九条

安全专项资金管理。项目管理机构建立安全专项资金管理制度,按照法规和合同要求向施工单位拨付安全专项资金,并监督专项资金的使用,确保专款专用。监理单位审核施工单位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措施和专项安全方案,确保施工组织符合安全强制性标准要求,督促施工单位按合同和现场要求投入必要的安全措施费用。施工单位依据国家、地方或行业的有关规定,建立安全生产费用(安全费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费用使用、管理的程序、职责及权限。依法做好施工项目的安全规划和各项安全设计,确保安全资金合理投入安全生产,做到专款专用。

第五十条

营业线施工管理。落实部、局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各项规定,路局要求建立六个层次的安全保证体系,按照“四不、五负责”(“四不”即施工方案不经过路局签认审批不施工,未签订安全协议不施工,施工准备工作不充分不施工,把关人员不到位不施工;“五负责”即:干部现场把关负责纪律,路局机关专业负责纪律,设备管理单位看守纪律,开通24小时后设备接管纪律,开通后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的留守纪律)、十个卡控关键(营业线施工组织方案制定、计划审批、调度命令发布、安全措施落实、准备工作检查、现场组织监控、领导干部把关、质量验收、列车放行、应急预案等)的标准进行现场管理与控制。— 32 — 确保营业线施工安全可控。

第七章

安全文明工地

第五十一条

项目管理机构要积极组织开展安全标准工地活动(可结合其他达标内容统筹安排),以此进一步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规范各级干部安全管理行为和广大职工的作业标准化,实现施工管理由传统型向科学型的转变,由粗放型向精细型的转变,促进施工现场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施工环境和社会形象。

第五十二条

文明施工达标的主要内容: 1.道路

(1)工地临时道路按批准的施组施工,临时单车道根据施工需要设置会车道;

(2)施工通道无明显坑洼,不得在通道上堆放杂物。2.混凝土拌和站

(1)粗细骨料堆场地面进行硬面化,设置必要的排水设施,不同的原材料分级堆放和明确的标识;

(2)水泥按品种、强度等级分批堆垛,堆垛高度不大于1.5米、架离地面0.2米以上;

(3)露天临时堆放水泥做到上盖下垫。3.材料堆放

— 33 —(1)施工材料分类堆放整齐并标识;(2)工完料尽、场地清。4.现场防火

(1)防火措施、制度齐全;(2)配备必须的有效灭火器材。5.现场宣传

施工现场“五牌一图”(工程概况包括主要管理人员及监督电话、消防保卫、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施工现场平面图)及创优精品样板工程醒目,并整齐规范化。

6.现场围栏

(1)一般路段的工地周围设置高于1.8米;(2)围栏材料坚固、稳定、美观;(3)围栏沿工地四周连续设置; 7.封闭管理

(1)施工现场进出口大门有人看守;(2)施工现场人员佩带工作卡和上岗证。8.施工现场

(1)工地地面平整,道路畅通;(2)有排水设施,排水畅通;

(3)工地无大量积水,建筑垃圾及时清除;(4)温暖季节绿化布置;

— 34 —(5)各种管线按规划统一布置;(6)各种机具保养整洁;(7)隧道施工粉尘、尾气不超标。9.保健急救

(1)有保健医药箱和经培训合格的急救人员;(2)开展卫生防病教育,有急救措施和急救器材。第五十三条

现场安全管理达标的主要内容 1.施工负责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到位; 2.建立安全责任制,安全岗位职责上墙; 3.制定各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4.制定安全管理目标(伤亡控制指标和安全达标、文明施工目标);

5.“安全文明标准工地”创建目标纳入项目部责任指标考核; 6.按要求配足专职安全员;

7.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经上级批准且施工方案中有安全技术措施;

8.安全技术措施进行交底并签字;

9.坚持安全教育制度,安全教育内容全、有记录;“四员一长”、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

10.严格执行定期安全检查制度;项目部检查有记录且有签字;

— 35 — 11.检查出的事故隐患定人、定时间、定措施整改;对重大事故,隐患整改通知书所列项目如期完成;

12.伤亡事故及时上报,并按“四不放过”原则分析和处理。

第五十四条

安全防护达标的主要内容: 1.施工现场戴安全帽规范;

2.安全网按技术标准搭设,安全网规格、材质符合要求;安全网取得建设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准用证;

3.无防护设施的高处作业系安全带;

4.距地面2m以上的作业处所临边防护;高处作业统—规定的信号、旗语、口哨等与地面联系;

5.上、下交叉作业处有有效的隔离措施;

6.现场深坑、沟、井等危险场所设置昼夜明显警戒标志和防护措施;

7.既有线作业按技术标准设置旗、牌、灯防护; 8.个人劳动防护用品购置、使用有严格的管理制度; 9.夜间作业,施工现场有足够的照明设备。第五十五条

施工用电安全达标的主要内容:

1.符合“三级配电两级保护”要求;开关箱标准、有门、有锁、有防雨设施;

2.配电箱内多路配电标记清晰;

3.开关箱安装漏电保护器、保护器,电箱内设隔离开关;

— 36 — 4.“一机—闸、一箱一漏”原则,熔丝规格符合标准; 5.照明线、动力线架设高度符合要求、穿过通道穿管埋地; 6.临时敷设电线路没有挂在钢筋、模板、脚手架上;电动机具、电源线不随地拖拉:停止使用的电器设备、电源线和开关及时拆除;

7.照明专用回路漏电保护;

8.室内线路及灯具安装高度不低于2.4m,室外灯具距地面不低于3米;

9.潮湿作业或隧道开挖面及衬砌台车作业区使用36v以下安全电压;

10.现场手持作业灯使用36V及以下电源供电;低压电线路不使用裸导线;

11.7.5千瓦以上电机采用减压起动方式,且加过载保护装置;在建工程与临近高压线的距离不小于规定;

12.检修电器设备时执行停电作业、开关把柄上挂“有人操作,严禁合闸”警示牌;

13.现场安装变压器设防护栏,门加锁,并悬挂“高压危险,切勿接近”警示牌;有专用灭火器及高压安全用具;

14.专用保护零线设置符合要求,保护零线与工作零线不混接;

15.配电线路不老化、无破皮,线路过道防护;

— 37 — 16.用电设备在5台以上或总容量在50千瓦以上的工地,有专项用电施工组织设计;有地极阻值遥测记录,电工巡视维修记录真实。

第五十六条

施工机具安全达标的主要内容

1.电刨、电锯、木工及钢筋机械等机具传动部分有防护罩,室外电机有防尘防雨罩,机具安装验收手续全;

2.锯盘护罩、分料器、防护挡板安全装置和传动部位防护,漏电保护器,无人操作时切断电源;

3.手持电动工具:保护接零接地,漏电保护;机械安装后验收合格手续齐全;

4.电焊机:二次空载降压保护器、触电保护器;一次线长度不超过规定、穿管保护;电源使用自动开关;焊把线接头不超过3处且绝缘老化;防雨罩且良好保护接零、接地,焊把绝缘好;

5.搅拌机:安装平稳,保护接地接零,保险挂钩;检修拌和机人员进入搅拌筒内,切断电源,锁好开关箱专人监护;料斗拌和中升起时,料斗下无人工作和行走,清理上料坑时,料斗采用链条挂扣牢;操作手柄保险装置;防雨棚和作业台安全;料斗保险挂钩且挂钩使用;传动部位防护罩,作业平台稳固;

6.翻斗车:无违章行车,不载人,司机持证上岗;翻斗车制动装置灵敏;

7.潜水泵:保护接零;安装漏电保护器;

— 38 — 8.气瓶:各种气瓶无标准色标的;气瓶间距不小于5米,距明火不小于10米且隔离措施;乙炔气瓶使用或存放时平放的,有防震圈和防护帽的;气瓶存放符合要求;

9.打桩机;取得准用证,安装后验收合格;超高限位装置;打桩作业有方案;打桩操作不违反操作规程;

10.使用振捣器的工作人员穿绝缘鞋和戴绝缘手套;

第五十七条

脚手架施工安全达标的主要内容 1.脚手架搭设有施工方案且能指导施工;

2.脚手架高度不超过规范规定,有设计计算书并经审批; 3.每10延长米木脚手架立杆埋地;

4.脚手架高度在7米以上,架体与建筑结构拉结; 5.按规定设置剪刀撑,脚手板铺满,无探头板; 6.脚手板搭设前交底,搭设完毕办理验收手续;

7.脚手架荷载不超过规定,施工荷载堆放均匀,有积雪、杂物及时清理;

8.作业层下有措施防护;防护严密;杆件直径、型钢规格及材质符合要求;

9.安装脚手架单位资质符合要求;安装脚手架人员经专业培训;

第五十八条

基坑支护施工安全达标的主要内容 1.基坑施工支护方案能指导施工;

— 39 — 2.基坑深度超过5米专项支护设计,支护设计及方案经上级审批,深度超过2米的基坑施工临边防护;

3.基坑施工设有效排水措施,施工机械进场经验收; 4.按规定程度挖土或超挖的,按规定进行基坑支护变形监测; 5.深度基坑施工采用坑外降水,有防止临近建筑物危险沉降措施;

6.基坑内作业人员有安全立足点,垂直作业上下隔离防护; 7.人员上下专用通道符合要求;

8.挖土机作业时,无人员进入挖土机作业半径内; 9.按规定对相邻建筑物和重要管线及道路进行沉降观测; 10.光线不足设置足够照明;

第五十九条

模板施工安全达标的主要内容 1.模板工程施工方案经审批;

2.根据混凝土输送方法制定有针对性的安全措施; 3.现浇混凝土模板的支撑系统经设计计算; 4.模板上施工荷载不超过规定,模板上堆料均匀; 5.各种模板存放整齐、过高等符合安全要求;

6.高2米以上作业处所有可靠立足点、走道垫板稳固; 7.支拆模板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作业面孔洞及临边防护、垂直作业上下隔离防护;

8.模板拆除前经拆模批准、模板拆除前有混凝土强度报告、— 40 — 拆除区域设置警戒线且专人监护、留有未拆除的悬空模板及模板工程经过验收手续;

第六十条

起重吊装施工安全达标的主要内容 1.起重吊装作业经上级审批;

2.起重机取得准用证,安装后检验合格; 3.起重扒杆设计计算经审批; 4.缆风绳安全系数不小于3.5倍;5.司机、指挥持证上岗; 6.高处作业信号传递明确; 7.被吊物体重量不明不吊装; 8.无超载作业情况; 9.每次作业前经试吊试验; 10.结构吊装有防坠落措施;

11.作业人员系安全带且安全带牢固悬挂点,人员上下专设爬梯、斜道,起重吊装人员作业有可靠立足点;

12.作业平台脚手板铺满; 13.物件堆放不超过规定高度; 14.起重吊装作业警戒标志清晰; 15.起重工、电焊工安全操持证上岗。第六十一条

营业线施工安全达标的主要内容

1.施工作业前施工组织设计、防护措施及具体作业计划取得

— 41 — 路局审核批准,并与相关部门签订施工安全协议;

2.需要封锁区间或限制行车速度的施工项目,施工前办理要点手续;

3.各级营业线施工负责人现场指挥;

4.按规定配齐经培训考试合格的驻站联络员和工地防护人员,防护信号(含灯旗牌)符合要求;

5.收工前,施工负责人详细检查确认列车放行条件,作业人员及时撤至限界外安全地点待避;

6.利用既有线区间卸车经行车调度批准,严格按规定时间进入区间作业和退回车站;

7.在既有线设置施工临时道口,向铁路局办理申请手续;施工临时道口配齐铺面、防护标志、设施并设专人看守、清扫;使用完毕立即拆除;

8.取得车站值班员同意并办理手续使用轻型车辆;使用单轨小车按规定安排专人随时显示停车手信号和按规定进行防护;在自动闭塞和有轨道电路区段施工时,使用养路机具、万能道尺、撬棍绝缘装置良好;

9.在既有线区间或站场路肩、线下挖沟埋缆、进行必要的加固;

10.新增桥涵墩台挖基、涵渠接长、桥涵顶进等作业,按施工方案进行防护,并进行必要的加固和看守,工地备齐应急抢修物— 42 — 资;

11.邻近既有线进行爆破作业前,按规定办理要点手续并设置防护;

12.特种作业人员和相关施工“四员一长”人员经专门培训上岗;

13.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全员培训,考试合格上岗。

第六十二条

隧道施工安全达标的主要内容

1.在洞口或附近适当场所,设置急救材料储备库,库中有足够的支撑材料、防火、防水、防毒器材和各种适用工具;

2.开挖钻眼人员到达工作面前,专人检查支撑、顶板及两帮是否处于安全状态,不在残眼中继续钻眼;

3.工作面岩石破碎及时支护; 4.无关人员和机具撤离开始装炮;

5.爆破后通风排烟或相距时间不少于15分钟、专人检查有无哑炮及残余炸药、雷管;

6.爆破工不在炸药加工房以外地点进行炸药加工;爆破器材和爆破作业人员没有穿着化纤衣服;爆破工作业带手电进洞;

7.两个作业面相距余留八倍循环进尺(最少不得少于15米)时停止一端工作、将人员及机具撤走,并在安全距离处设警告标志;

8.洞内运输(有轨、无轨)无人料混装;

— 43 — 9.洞内运输线路专人养护、维修;

10.不将炸药雷管存放在洞内或辅助导坑内;

11.施工期间安排专人对各部支护进行定期检查、及时修整加固;

12.发现已锚区段围岩有较大变形或锚杆失效立即采取措施,发现测量数据突变、异常、特别是喷层有异常裂缝时,现场负责人在1小时内采取应急措施并通知人员撤离危险区域;

13.洞内衬砌吊装拱架、模型板时,工作地段专人监护;检查、修理压浆机械及管路及时停机并切断电源、风源;

14.专人管理隧道施工用通风机;

15.含有瓦斯的隧道采取安全防爆措施,制定相关紧急处理预案;隧道内瓦斯浓度达1%时立即停止作业,切断电源进行处理;

16.对软岩及不良地质隧道施工,采取弱爆破、短开挖、强支撑、早衬砌、先支护等小循环施工方法,对围岩加强监控量测;发现有塌方迹象时,在危险地段设明显标志,派专人监护并迅速报告施工负责人采取措施。

第六十三条

火工品安全达标的主要内容

1.从事销售、购买、储存、运输、使用火工品的人员,经安全教育与技术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不发生火工品发生被盗、非生产使用、被内部人员带出工地,流入社会等;

— 44 — 3.正常渠道购进火工品;

4.火工品仓库和储存室符合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的《小型民用爆破器材仓库安全标准》的规定,并取得所在地县级公安机关核发的《爆炸物品储存许可证》,即储存使用;

5.建立火工品装卸、运输、领退、保管、销售、销毁、丢失处理等管理制度和管理措施;

6.长途运输火工品向所在地的县级公安机关申请领取《爆炸物品运输证》或短途运输前,事先与所在地的公安机关取得联系;

7.爆破作业人员有培训作业证作业;

8.隧道施工(瓦斯隧道)爆破,按照规定选用相应安全等级的煤矿许用炸药和雷管。

第八章

安全过程控制

第六十四条

施工现场安全控制的基本要求。取得《安全施工许可证》方可开工;各类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执业资格才能上岗;所有新职工必须进行三级安全教育;特殊工种持证上岗; 对查出的安全隐患做到“五定”(定整改责任人、定整改措施、定整改完成时间、定整改完成人、定整改验收人);把好安全生产“六关”(措施关、交底关、教育关、防护关、检查关、改进关); 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现场安全设施齐全; 施工机械必须按规定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 45 — 第六十五条

各参建单位都要建立内部各部门、各岗位的责任制,形成有效的内控机制,按照路局建设工程分级管理办法的要求,明确分级包保项目,落实分级责任追究制度。

1.工程分级

工程等级按工程规模及工程特点分为三个等级。

(1)Ⅰ级工程包括:工程规模大,对全线施工进度具有决定性影响,技术难度突出、被列为全线控制工程的项目。

(2)Ⅱ级工程包括:工程规模较大,对全线施工进度起重要控制作用,有一定的技术难度,被列为全线重点工程的项目。

(3)Ⅲ级工程包括:除Ⅰ、Ⅱ级的其它工程。

2.项目管理机构、施工、监理单位在每项重(难)点工程开工前要明确的分管包保负责人、分管部门负责人、技术负责人,明确施工方案和变更设计的审查和责任,明确日常检查的频次、内容,明确定期考核和工作的要求,并建立每项重(难)点工程动态管理档案。

3.路局建设处对全局建设工程项目进行分工责任包保,及时掌握重(难)点工程的动态,并提出指导性意见。

第六十六条

涉及营业线施工的工程必须严格按照《铁路营业线施工及安全管理办法》(铁办[2007]186号)及路局有关铁路营业线施工及安全管理方面的规定进行施工,并按施工等级严格执行安全把关制度。

— 46 — 第六十七条

施工单位要制定严密科学的施工防洪预案,报送路局及相关单位审定备案。

第六十八条 对于达到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如深基坑、地下暗挖工程、高大模板、重点隧道、大跨度桥梁、深厚软基和岩溶处理工程等),施工单位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经施工单位局级技术负责人、监理单位总监理工程师审查后实施,必要时项目管理机构再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审查后实施。

1.深基坑工程。开挖深度超过5m(含5m)或地下室三层以上(含三层),或深度虽未超过5m(含5m),但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及地下管线极其复杂的工程。

2.地下暗挖工程。地下暗挖及遇有溶洞、暗河、瓦斯、岩爆、涌泥、断层等地质复杂的隧道工程。

3.高大模板工程。水平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系统高度超过8m,或跨度超过18m,施工总荷载大于10kN/m2,或集中线荷载大于15kN/m的模板支撑系统。

4.30m及以上高空作业的工程。5.大江、大河中深水作业的工程。

6.城市房屋拆除爆破和其他土石大爆破工程。

7.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可能影响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已经行政许可,尚无技术标准的施工。

8.重点隧道工程。除遇有溶洞、暗河、瓦斯、岩爆、涌泥、— 47 — 断层、软弱围岩、浅埋偏压等地质复杂的隧道外,长(特大)隧道,穿越水库、村庄、交通通道等重要结构物等隧道工程。

第六十九条 专家论证审查的组织

1.专家论证审查应当组织不少于5人的专家组,对已编制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进行论证审查。

2.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专家组必须提出书面论证审查报告,施工企业(局集团公司)应根据论证审查报告进行完善,施工企业技术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方可实施。

3.专家组书面论证审查报告应作为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的附件,在实施过程中,施工企业应严格按照安全专项方案组织施工。

第七十条

安全巡视检查(一)安全巡视检查制度

1.路局建设处组织对全局在建工程的施工安全进行定期检查,对查出的问题要提出处理和整改要求,现场督促落实,并及时追踪落实整改情况。

2.项目管理机构、施工、监理单位要根据责任分工,建立施工安全日常检查制度,并将检查和处理的情况及时填写《建设工程检查记录》。

(二)安全巡视检查频率

1.项目管理机构:项目管理机构分管领导每月对全线控制工程和难点工程现场巡视检查不少于1次;工程部或安质部负责人— 48 — 每月对全线控制工程和重(难)点工程现场巡视检查不少于1次;专业工程师对所分管的施工范围巡视检查不少于2次;项目管理机构每季组织施工、监理、设计单位参加的全覆盖联合安全检查不少于2次。

2.设计单位:设计配合人员每月对所分管范围施工现场安全巡视检查不少于1次。

3.监理单位:总监对本标段安全巡视检查每月不少于1次,副总监对所分管范围安全巡视检查每月不少于2次;总监或副总监对本标段重点工程和控制工程安全巡视检查每周不少于1次;专业监理工程师对所分管范围安全检查每天不少于1次巡查。

4.施工单位:施工单位项目部领导对管段全线徒步安全巡视检查每两周不少于1次,对管内的控制工程和重点工程安全巡视检查每周不少于1次;工程部长或安质部长对本单位全部施工项目安全巡视检查每周不少于1次全程徒步检查,工班长、安全员、质检员每天不少于1次安全巡查。

(三)安全巡视检查记录填写

1.项目管理机构各级检查人员对施工现场安全巡视检查情况填写至铁路工程检查记录本,施工、监理单位也必须建立专门的《建设工程检查记录》,并及时填写。

2.安全检查现场登记,记录本要求在每一座隧道、桥梁现场、作业工区、项目分部各放置一本。各级检查人员在检查完毕后,— 49 — 必须在现场认真填写登记记录本。

3.各级人员的检查登记必须由证明人另行签名确认,处理意见须有对检查问题的整改期限、整改责任人等内容。

(四)安全巡视检查结果处理

1.各级巡视检查人员对现场安全巡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现场提出,并提出整改要求和整改时限,要求被检查单位限期整改。对被检查单位整改情况,要及时进行复查,并做好记录。

2.各级巡视检查人员在检查中发现情节严重的安全隐患,要立即通报被检查单位领导,召开专题分析会议,对存在的问题认真查找原因,进行彻底整改,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员,同时,在本单位进行全面排查,完善相关的安全管理工作。

3.加强信息管理,及时反馈整改情况,实行闭环管理。(五)安全隐患整改验收

1.施工单位对检查发现安全隐患问题必须百分百整改并在施工日志进行记录,监理要对整改情况逐条进行验收并进行记录,每月20日前将上月安全检查问题整改情况汇总后由监理上报项目管理机构。

2.明确检查发现安全问题整改期限,检查发现安全问题能立即整改的,要在当日整改完毕。受客观条件及工序要求限制,不影响结构实体质量和安全的,制定措施限期整改,整改措施要在2天内报监理审批。

— 50 —

第五篇:全国建设工程造价员管理暂行办法

关于印发《浙江省实施<全国建设工程造价员管理暂行办法>细则》的通知

浙造人管(2007)1号

各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站(处、办)、造价管理协会:

为加强全省建设工程造价员的管理,规范工程造价专业人员从业行为,维护建设市场秩序和社会公共利益,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了《浙江省实施〈全国建设工程造价员管理暂行办法〉细则》。现予印发,请认真遵照执行。

附件:《浙江省实施<全国建设工程造价员管理暂行办法>细则》

浙江省工程造价从业人员管理领导小组

二〇〇七年一月十五日

抄送: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浙江省建设厅、省建筑业管理局、省造价管理总站、省造价管理协会,各市建委(建设局)、绍兴市建管局、宁波市发改委,省建设厅赵如龙副厅长

浙江省实施《全国建设工程造价员管理暂行办法》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本省建设工程造价员管理,规范建设工程造价员的从业行为、提高其业务水平,根据建设部《关于由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归口做好建设工程概预算员行业自律工作的通知》和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全国建设工程造价员管理暂行办法》,结合浙江实际,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实施细则所称建设工程造价员是指通过统一考试,取得《全国建设工程造价员资格证书》(以下简称《造价员资格证》),从事工程造价业务活动的专业技术人员(以下简称造价员)。《造价员资格证》是造价员从事工程造价业务活动的资格证明。

第三条浙江省工程造价从业人员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全省建设工程造价员的监督管理,浙江 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总站负责全省造价员的日常管理,浙江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负责对全省造价员实行行业自律管理。

市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所属工程造价管理机构依照本实施细则负责辖区内造价员自律管理工作。

第四条本省造价员资格报考、变更、验证、信用档案等申请和管理事项采用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进行(以下简称“造价员管理系统”)。

第二章造价员资格考试

第五条造价员资格考试实行全省统一考试大纲、全省统一专业和考试科目、全省统一考试时间。造价员资格考试原则上在每年的上半年举行。

第六条本省造价员资格分为建筑、安装、市政、园林绿化及仿古建筑工程四个专业。考试内容为《工程造价基础知识》和《工程计量与计价实务》(案例)两个科目。其中《工程计量与计价实务》按专业不同分为《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实务》、《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实务》、《市政工程计量与计价实务》和《园林工程计量与计价实务》四个科目。

第七条凡遵纪守法,恪守职业道德者,无不良从业记录,年龄在60周岁(以本考试日期为准)以下,可按以下条件申请报考:

(一)工程造价专业、工程(建筑)经济专业,大专及以上学历;

(二)其他专业,中专及以上学历,毕业后在岗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一年;

第八条具有工程造价专业大专及以上学历;或上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工程造价管理相关知识》、《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两科合格者;或申请增项专业的,可向省级资格管理机构申请免试《工程造价基础知识》科目。

第九条申请参加造价员资格考试,须提供下列材料:

(一)《浙江省<全国建设工程造价员资格>考试报名表》(网上下载);

(二)申请人学历证书及身份证复印件(查验原件);

(三)申请人从事工程造价专业工作年限证明;

(四)申请人近期免冠1吋照片二张。

申请参加增项专业资格考试的人员,可用已有的造价员资格证书复印件(查验原件)代替本人学历证书;申请免试的人员应提供本人学生证及学籍证明,或造价工程师两个相关科目考试合格证明等原件。

第十条报考造价员资格全省统一采用网络报名方式。考生到《浙江建设工程造价信息网》()上进行网上报名后,按照提示打印报名表,经所在单位签署审核意见后集中到单位所在地县级以上造价管理机构进行报名确认,在杭省(部)属单位的考生直接到省造价管理机构报名确认。

全省造价员资格考试按行政区划设立十一个市级考区和一个省直考区。考试合格者,统一发放全国造价员从业资格证书。

第三章造价员自律管理

第十一条造价员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技术规范,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忠于职守,恪守职业道德,诚实守信,自觉抵制商业贿赂,保证工程造价业务文件的质量,接受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及行业协会的从业行为检查。

第十二条造价员应受聘于一个工作单位,并可从事与本人取得的《全国建设工程造价员资格证书》专业相符的建设工程造价业务活动。造价员不得同时在两个及以上单位从事工程造价业务活动。

第十三条造价员应当在本人承担的相关专业工程造价业务文件上签字,并加盖造价员专用章,承担相应的经济法律责任。

第十四条造价员应自觉接受以下自律规定:

(一)应遵守工程造价行业的技术规范和规程,保证工程造价业务文件的质量;

(二)与委托人有厉害关系时,应当主动回避;

(三)对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计价行为,有权向国家有关部门举报。

第十五条造价员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从事与本人取得资格专业不符的工程造价业务;

(二)允许他人以自己名义从业或转借专用资格章;

(三)由于造价员本人从业行为过错给单位当事人造成损失的;

(四)与当事人串通牟取不正当利益;

第十六条造价员禁止有下列行为:

(一)以欺骗、作弊的手段取得资格证书或私自涂改资格证书;

(二)同时在两个及以上单位同时以造价员或者造价工程师名义执业;

(三)违反法律、法规、政府计价规定和诚信原则编制工程造价文件;

(四)故意泄露从业过程中获取的当事人商业和技术秘密;

(五)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行为。

第十七条建立造价员信息查询和信用档案管理制度。造价员在从业活动中的不良行为,经管辖地造价管理机构取证查实后,将基本事实、处理结果记入造价员信用档案。

社会公众可以通过媒体和省、市建设工程造价信息网“造价员管理系统”查询造价员资格、信用记录等信息。

第十八条由于造价员本人从业行为过错或本人从业行为给单位当事人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应由省级管理机构将其行为记入不良行为记录;造价员发生本实施细则第十六条规定的禁止行为,经查实,省级管理机构可注销其造价员资格证。

第十九条信用档案记录和公示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事实经过工程造价管理机构两人以上的调查核实,并取得必要的证据;

(二)记入档案前应在十个工作日之内告知本人;

(三)记入档案需经本级造价管理机构主要负责人批准;

(四)需要公示的记录,应视情节轻重确定公示期。公示期一般不低于三个月,不超过十二个月。

第四章资格变更

第二十条造价员从业单位变动或因单位名称改变,应在变更之日起三十天内办理变更手续,逾期不办理变更者将视做自动放弃造价员从业资格。

造价员从业单位变更分为省内变更、跨省变更。

第二十一条省内变更按以下程序进行:

(一)省辖市内变更:申请人登陆“浙江建设工程造价信息网()造价员管理系统”,将个人变更事项输入系统,确认无误后点击上传,同时根据提示将变更申请表下载打印,然后携带经原、现聘用单位双方签署同意变更并加盖公章的申请变更表等书面资料到省辖市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办理变更。变更核准后,由省辖市造价管理机构在造价员资格证书工作单位栏盖“单位已变更”章、在变更记录栏中记载现工作单位名称,并加盖市造价管理机构公章,原专用章收回后重新制作。

(二)跨省辖市变更:申请人登陆“浙江建设工程造价信息网()造价员管理系统”,将个人变更事项输入系统,确认无误后点击上传,同时根据提示将变更申请表下载打印,然后携带经原、现聘用单位双方签署同意变更并加盖公章的申请变更表等书面资料先到转出单位所在省辖市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办理转出,原管理机构在变更申请表和资格证书上签署同意转出意见并加盖公章,收回原专用章;申请人再携书面资料到转入单位所在省辖市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办理转入,转入核准后,转入单位所在省辖市工程造价管理机构收回其造价员资格证书后统一到省级管理机构办理跨市变更手续,经省级管理机构核配新的资格证号后,重新打印资格证书,并制作新专用章。

第二十二条造价员办理变更需提交以下书面资料:

(一)《浙江省<全国建设工程造价员资格证书>变更申请表》(两份,网上下载);

(二)申请人与调出单位的解聘证明及与调入单位签订的聘用(劳动)合同复印件(查验原件);

(三)造价员资格证书和专用章;

(四)本人近期免冠1吋照片一张(仅对跨省辖市变更);

(五)人事档案代理协议、社保机构出具的受聘单位为其缴纳养老保险名单清册及近期缴费凭证。第二十三条本省造价员因工作调动需要换发外省或中价协各专业委员会颁发的造价员资格证者,申请人应登陆“浙江建设工程造价信息网()造价员管理系统”,将个人变更事项输入系统,确认无误后点击上传,同时根据提示将变更申请表下载打印,经原省辖市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在申请表签署意见并盖公章后,持下列资料到浙江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总站申请办理转出手续:

(一)《浙江省<全国建设工程造价员资格证书>跨省转出申请表》;

(二)造价员资格证书和专用章;

(三)申请人与调出单位的解聘证明及与调入单位签订的聘用(劳动)合同复印件(查验原件)。省造价管理总站核准同意后,在造价员跨省转出申请表和资格证书上签署同意转出意见并加盖公章,收回原专用章,注销其在本省的造价员资格;

第二十四条持有外省或中价协各专业委员会颁发的《全国建设工程造价员资格证书》者,转入本省从事工程造价工作,申请人需先持原证书颁发机构出具的转出手续、造价员资格证书,到转入单位所在地省辖市造价管理机构申请办理转入手续,转入核准后,转入单位所在市工程造价管理机构收回其造价员资格证书后统一到省造价管理总站办理跨省变更手续,经省造价管理总站核配新的资格证号后数据入库,重新打印资格证书,并制作新专用章。申请人应在造价员管理系统补充个人信息,凭打印的回单前往转入单位所在省辖市工程造价管理机构验核后,领取新证书和专用章。

申请跨省或行业变更的造价员,其原资格证的专业不符合本细则规定专业的,应参加我省组织的统一考试(免试《工程造价管理相关知识》),成绩合格者,方可取得相应专业资格证书从事工程造价业务活动。第二十五条外省转入需提交以下书面资料:

(一)《浙江省<全国建设工程造价员资格证书>跨省转入申请表》(一式二份);

(二)申请人造价员资格证书

(三)申请人学历证书复印件;

(四)申请人技术职称证书复印件;

(五)申请人身份证复印件;

(六)申请人与调出单位的解聘证明及与调入单位签订的聘用(劳动)合同复印件;

(七)申请人近期免冠1吋照片一张;

(八)人事档案代理协议、社保机构出具的缴纳养老保险名单清册及近期缴费凭证。

以上复印件均须查验原件,并由经办人在复印件上注明“与原件相符”的字样。

第二十六条造价员工作单位名称发生变更,应在造价员管理系统进行申请后,携变更申请表、造价员证章和工商管理机构出具的变更核准文件到省辖市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办理变更,并在造价员资格证书工作单位栏盖“单位已变更”章,在变更记录栏中记载现工作单位名称,加盖省辖市造价管理机构公章,原专用章收回后重新制作。

第二十七条造价员学历、技术职称或单位地址发生变更,应在造价员管理系统进行申请后,携变更申请表和相关原件到省辖市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办理变更。

造价员联系电话(包括移动电话)、电子信箱发生变更,应及时在造价员管理系统自行更新。

第二十八条造价员变更每月办理一次,变更申请人可在每月21~25日(节假日除外)向所在地省辖市工程造价管理机构提出申请。造价员变更后,在一年(十二个自然月)时间内不再受理第二次工作单位变更。若因原单位倒闭、分立、合并或更名,申请人提供有权部门出具的相关文件后,不受此期限的限制。第二十九条造价员由于特殊原因不能办理调动手续或原单位确属关、停、并、转的,由本人书面报告并提供有关依据,经所在地省辖市工程造价管理机构确认情况属实并签署意见,提交了现单位聘用协议书(合同书),可免盖调出单位的公章。

各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应于每月26日~30日将所属辖区省内跨市变更人员名单汇总上报省造价管理总站,集中办理变更手续,同时将所辖区内变更人员名单汇总上报省造价管理总站备案。

第五章继续教育

第三十条继续教育是指提高业务素质,更新知识,学习新技能,掌握新方法所进行的业务培训、专业教育等。

造价员应自觉接受继续教育,提高专业技术水平,每三年接受的继续教育时间不应少于30学时。第三十一条造价员继续教育采用以下形式:

(一)参加本省以及省辖市工程造价管理机构或工程造价行业协会组织的有关工程造价业务培训和专题研讨活动,每小时计1学时;

(二)参加部、省级以上相关知识培训和专题研讨活动,每小时计1学时;

(三)参加大专院校有关工程造价专业的课程进修,每小时计1学时;

(四)在市级造价专业刊物上发表的专业论文每篇计5学时;省级以上造价专业刊物上发表的专业论文每篇计10学时;

(五)参与市级及以上工程造价管理部门组织的计价依据编制工作,计10学时;

(六)参加造价工程师继续教育的学时,可计为造价员继续教育学时。

第三十二条造价员继续教育使用省造价总站编制的统一教材。省造价管理总站负责在杭省(部)属企业造价员的继续教育,省辖市造价管理机构负责所辖区内造价员继续教育的组织、学时认定和将学习结果

记入造价员档案。省辖市造价员继续教育的实施方案应报省造价管理总站备案。

第六章证章管理和验证

第三十三条造价员资格证由中价协负责监制,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负责证书及专用章的制作,省辖市造价管理机构负责证书和专用章的发放。

第三十四条造价员资格证编号由11位字符组成:

第1、2位为汉字“浙”(或行业简称);第3~4位为发证年份的后两位数,用阿拉伯数字表示;第5~6位为省辖市代码,其中第5位为阿拉伯数字“0”,第6位按省辖市汽车牌号上的大写英文字母A、B、C、D……编排;第7~11位为全省流水号,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第三十五条造价员资格证书上的专业分别为:建筑工程——建筑;安装工程——安装;市政工程——市政;园林绿化及仿古建筑工程——园林。

第三十六条本省造价员专用章规格为上48mm、宽17mm矩形,共分成四行,第一行为造价员专用章名称,第二行为姓名,第三行自左至右分别为证号和专业,第四行为造价员从业单位。

专用章的颜色为蓝色原子印,姓名的字体为宋体小四,其余为宋体小五。

第三十七条资格证书和专用章应由本人保管。证书或专用章遗失,本人需在市级报刊上刊登遗失启事,在造价员管理系统申请补办,并携《浙江省<全国建设工程造价员资格证书>(章)遗失补办申请表》和遗失启事到省辖市造价管理机构办理补办手续,省辖市造价管理机构每月26日~30日集中到省造价管理总站重新制作证书或专用章,补办的资格证书延用原资格证书编号,证章上添加补办字样。

第三十八条造价员资格证每三年进行一次验证。验证工作由省造价管理协会统一组织,各省辖市工程造价管理机构负责具体实施。

第三十九条验证的内容为本人从事工程造价工作业绩、继续教育情况、从业行为、职业道德等。第四十条造价员验证需在网上管理系统申请,并携下列书面资料到市、县管理机构办理验证:

(一)《浙江省<全国建设工程造价员资格证书>验证申请表》;

(二)造价员资格证;

(三)近三年内完成的两项工程造价业绩证明;

(三)近三年内参加继续教育的证明材料。

第四十一条验证结论分为合格、限期整改和注销资格证三种。合格者由省辖市造价管理机构在资格证书“验证记录栏”栏内盖“XX验证合格”印和公章。

第四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为验证不合格,应限期改正:

(一)近三年内参加继续教育不满30学时的;

(二)到期未参加资格证书验证的。

第四十三条限期整改名单将在指定的网站予以公告。限期整改的期限为三个月。

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属未通过验证,应注销造价员资格证和专用章:

(一)近三年内无工作业绩,且不能说明理由的;

(二)已丧失工作能力或已脱离工程造价业务岗位的;

(三)以不正当手段取得《全国建设工程造价员资格证书》的;

(四)近三年内在建设工程造价活动中有两起及以上不良信用行为记录的;

(五)涂改《全国建设工程造价员资格证书》;

(六)在两个及以上单位同时以造价员或造价工程师名义执业的;

(七)验证不合格且未达到限期整改要求的;

第七章附则

第四十五条各级造价管理机构和工作人员应按章管理,秉公办事。若有违规操作或徇私舞弊行为,应追究其责任。情节严重的,按有关规定给予处分。

第四十六条本实施细则在执行过程中遇有问题,请及时将意见和建议反馈省工程造价从业人员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本实施细则由省工程造价从业人员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四十七条本实施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执行。本实施细则执行前我省已有的规定与本实施细则的规定不一致的,以本实施细则为准。

下载关于发布《上海铁路局建设工程工艺试验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发布《上海铁路局建设工程工艺试验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管理暂行办法

    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程序,不断提高工程建设与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投资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人员配备暂行办法

    附件福建省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人员配备暂行办法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建设工程施工质量安全管理,提升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水平,根据《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

    工程试验管理标准

    中铁第十九工程局洛湛铁路益娄段 工程试验管理标准 第一章总则 1.1工程试验是铁路工程建设的技术基础工作,是施工生产中对工程质量进行预控与检验的必要技术手段。为搞好洛湛......

    关于发布《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文件 煤安监政法字〔2001〕 108号关于发布《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各煤矿安全监察局: 《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管理暂行办法》已经2001年11......

    航道建设养护工程风险管理暂行办法

    航道建设养护工程风险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航道建设养护工程风险管理,推进安全风险标准化管理,有效规避和控制安全风险,确保航道工程建设安全,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制......

    风电场工程建设用地和环境保护管理暂行办法

    《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务院2004年 《全国大型风电场建设前期工作管理办法及技术规定》国家发改委2004年《企业投资项目操作办法》国家发改委 查相关文件对风......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完善高等学校科技创新体系、强化高等学校社会服务功能,教育部有计划、有步骤......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 第 一 章 总 则 第一条为加强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完善高等学校科技创新体系、强化高等学校社会服务功能,教育部有计划、有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