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血压患者教育指南》[五篇材料]

时间:2019-05-12 16:40: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高血压患者教育指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高血压患者教育指南》》。

第一篇:《中国高血压患者教育指南》

《中国高血压患者教育指南》解读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资讯部 隋辉 王文

《中国高血压患者教育指南》(简称《患教指南》),于2013年9月发布,于2013年12月在中华高血压杂志发表; 2014年3月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发行。该指南是医务人员、公共卫生人员、健康教育人员对公众和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指导性文件。

国民健康知识的缺乏、伪科学的泛滥和公众教育的缺失,使患者对高血压的知识和长期规范化治疗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也是导致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低的原因之一。开展科学、规范化的患者健康教育刻不容缓,制定权威的操作性强的国家级高血压患者教育指南势在必行。为此,在国家卫计委疾控局、中国健康教育中心的支持下,中国高血压联盟、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联合制定了《患教指南》。

《患教指南》有以下要点:

一、明确“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教育,是医务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 由于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病,增高的血压会造成血管损害,发生心血管并发症。高血压一旦发生,大都需要终身管理。加强对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指导患者进行自我管理,以达到自觉地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控制危险因素、提高治疗的依从性、提高降压达标率,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医务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基层是高血压防治的主战场,基层医务人员是高血压教育的主力军。

二、医生对患者进行教育的重点内容

(一)强调高血压的危害

高血压被称为“无声杀手”。因为大多数高血压患者没有症状,超过一半的高血压患者不知道自己血压高。

持续的高血压在不知不觉中损害全身的大、中、小动脉,造成心肌梗死、脑中风、肾功能衰竭、主动脉夹层、周围血管病等后果。一旦发生轻则影响生活质量,重则危及生命。

高血压是可防可治的。积极地预防和治疗,可以大大降低发生心血管病的风险。可怕的是,很多人不知道自己的血压高。提示大家,如果不知道自己的血压高不高,要尽快去医疗机构量量血压!

(二)高血压的预防

1.引发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中,可改变的因素包括:高盐饮食、超重肥胖、长期过量饮酒、缺乏运动、吸烟和长期精神紧张等。对公众要加强教育,改变不良生活方式,以预防高血压的发生。

如果不加干预,健康人就会逐渐发展为高血压患者,进而到心血管病患者,在这一链条上逐步进展,健康状况越来越差。

2.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或延缓高血压的发生。

高血压,是一种典型的生活方式病,造成高血压的原因就潜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习惯中。同一家庭内多人发病的情况常见,与一家人有同样的生活习惯有一定的关系。

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饮食、适当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合理饮食,重点是限制食盐的用量、限制热量和营养均衡;要注意控制体重,已超重肥胖者更要积极运动、科学减肥。

(三)高血压的治疗

降压的获益主要来自血压下降本身,降压是硬道理。

1.降压治疗的目的:使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达到目标水平,最大程度地降低脑卒中、心肌梗死和肾脏病等并发症发生和死亡的危险。早降压早获益;长期降压长期获益;降压达标将高血压患者的危险性降到最低,最大获益。

2.降压治疗的方法: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合理使用降压药物。二者缺一不可,都要同样重视。

3.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高血压防治的基石,持之以恒将终身受益。高血压患者,只有配合健康的生活方式,降压药物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有些早期轻度的高血压,遵循健康的生活方式而不服用降压药,血压就可以降到正常。服降压药治疗的患者,遵循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减少服药的剂量而血压仍然达标。

4.高血压药物治疗的常识(1)什么时候开始服用降压药?

初诊的高血压患者,需要根据心血管病危险分层或多次平均血压水平来决定何时开始服用降压药。高危、很高危的患者,必须立即开始服用降压药物;低危 患者需要改善生活方式并监测血压及其它危险因素3个月,中危患者改善生活方式并监测血压及其它危险因素1个月,若血压仍≥140/90mmHg,则开始服降压药。

(2)血压应降到什么水平?

一般的高血压患者,降压目标为140/90mmHg以下。老年患者,降压目标为<150/90mmHg,如能耐受,可进一步降至140/90mmHg以下。血压达标需做到平稳达标、尽早达标和长期达标。

在强调降压达标的同时,应避免血压下降速度太快以及降得过低,以免引起心脑肾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而引起缺血事件。一般高血压患者经过4~12周的治疗使血压逐渐达标。对老年人、严重冠脉狭窄、双颈动脉严重狭窄者及耐受性差的患者,达标时间要适当延长。

(3)用药原则

1)小剂量 对于刚开始服药的患者,小剂量用药有助于观察疗效和减少不良反应。如效果欠佳,可逐步增加剂量。

2)优先应用长效制剂 尽可能使用一天一次服用而具有24小时平稳降压作用的长效药,以简化治疗并有效控制全天血压与晨峰血压,更有效地预防心血管并发症。

3)联合用药 为降压达标,常需联合应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用机制不同的降压药来增加疗效。只有约30%~40%的高血压患者服用一种降压药就能降压达标,多数患者需要同时服用两种或多种降压药才能降压达标。采用小剂量降压药联合应用,降压机制互补,降压疗效叠加,还可互相抵消或减轻不良反应。单片复方制剂是联合用药的一种方式。

4)个体化 患者的体质各有差异,产生高血压的机制也不同。不能机械地照搬他人有效的治疗方案。应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血压升高的类型与幅度、有无靶器官损害及合并的相关疾病等)量身定制适宜的降压方案。

(4)常用降压药的种类

我国常用的二氢吡啶钙离子拮抗剂(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五大类及固定低剂量单片复方制剂均可作为高血压初始治疗和维持治疗的选择,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情况决定。(5)服药的时间和调整

一般用长效降压药,在早晨顿服。对于血压控制不佳的患者,可做24小时动态血压,由医生据此调整治疗。

根据季节调整用药也很重要。夏季由于血管处于扩张状态,加上出汗多,如果忽略了用药调整,可导致血压偏低或较大波动。冬季血压一般要比夏季高,降压药的剂量一般要相应增加才能达标。

(四)教育高血压患者进行自我管理

1.患者要积极参加社区的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或俱乐部,学习防治高血压的各种相关知识、技能,学习如何自测血压,如何锻炼身体、调整饮食结构及戒烟限酒等保健知识,增强防治高血压的能力及降压治疗的依从性,提高高血压的控制率。

2.长期治疗和定期随访很重要 目前高血压不能根治,绝大多数患者需终生服用降压药,才能使血压长期达到或接近目标血压。患者应该知道自己的血压水平和应该达到的目标水平,有无其它危险因素及自己患心血管病的危险程度。在长期治疗中,要定期看医生,以便观察降压疗效,监测各种危险因素,强化健康的生活方式,还可以检查是否有靶器官的损害,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病情较重的患者应每月随访一次,病情较轻者每3个月随访一次。

3.重视家庭血压测量

在家自测血压,状态放松,不受由医务人员引起的紧张心理的影响,能反映平常状态的血压值,可靠性强;测量次数多,更全面。还可鉴别白大衣性高血压和发现隐蔽性高血压。家庭自测血压,诊断高血压的标准是收缩压≥135mmHg或舒张压≥85mmHg,治疗的目标值是血压<135/85mmHg。

应该使用经国际标准化认证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不要用腕式或手指式血压计。水银血压计操作复杂,且由于汞污染的问题将逐步被限制或淘汰。

(五)关注不同人群的高血压

1.中青年人要重视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 中青年人是健康关注的盲点。中青年人最关心的是事业,忽略自己的健康,最容易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久坐不动、吃喝应酬、体重超标、烟酒不断、工作压力大、失眠等。这造成当前中青年人高血压发病率速增,中年精英猝死于职场的悲剧屡屡发生。2.关注儿童高血压 肥胖是儿童原发性高血压的祸根,儿童肥胖除影响儿童健康,还延续到成人,是成人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

绝大多数患儿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就可降压达标。儿童的自制力差,家长对儿童的健康负有主要责任。任由孩子多吃不是爱孩子,而是害孩子。饮食方面,应少吃肉、甜食、油炸食品、零食,以控制体重;注意含糖饮料是导致儿童肥胖重要的隐性能量来源;限制看电视、玩电脑等静坐时间,鼓励运动;保证睡眠时间和质量。儿童时期养成的好习惯能终生受益。

对于生活方式改善后血压仍高的儿童,要服降压药治疗。3.老年(≥65岁)高血压的特点:

(1)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多见:老年人由于动脉硬化,导致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脉压差增大。老年人常常是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2)血压波动大,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对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大;易受环境改变的影响而产生应激反应使诊室血压大大高于自测血压;易发生清晨血压突然升高;早晨6~10点是心血管事件的高发时段,最好选择下午、傍晚进行锻炼。建议测量24小时动态血压,以便明确血压的波动情况,调整用药方案;推荐家庭自测血压。

(3)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和餐后低血压。老年人长时间卧位后突然站起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脑供血不足,引起眩晕或跌倒。所以从卧位站起要小心,先伸展手脚,其次抬起上半身,然后再慢慢站起。

(4)老年人味觉灵敏度下降,往往吃菜偏咸。而肾脏对水盐的调节能力下降,血压对盐更敏感。吃盐过多会使血压升高,降压药疗效降低,血压难以控制。

(5)老年高血压的治疗要以平稳、安全为重,从小剂量开始,注意目标血压值不要太低,防止重要脏器供血不足。

(六)澄清高血压的认识误区和识别伪科学是指南的一大亮点

目前患者对高血压有很多认识误区,干扰了高血压的规范治疗,必须澄清这些错误观念,才能科学地防治高血压。

1.凭感觉用药,根据症状估计血压的高低; 2.降压治疗后,血压正常了就停药;

3.年轻患者被确诊为高血压后不愿意服药,担心服药过早,降压药会产生 “抗药性”;

4.只要服药就万事大吉,只服药、不看效果; 5.是药三分毒,尽量不要用西药; 6.靠输液治疗高血压;

7.血压降得越快越好、越低越好; 8.自己在家中测量的血压不准确; 9.相信有“灵丹妙药”能根治高血压;

10.迷信保健品、保健仪器的降压作用,过分信任纯天然药降压。此外,还有各种伪科学宣传。因为公众缺乏科学知识,又存在侥幸心理,包治百病、几个疗程去病根的宣传与患者的期望无缝接轨,患者极容易受骗上当,干扰和破坏了高血压的正常治疗,造成病情恶化。高血压患者和家人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学习与高血压相关的健康知识,牢记“目前高血压尚不能根治”,识别伪科学。坚持到正规医疗机构看病,科学规范地治疗高血压。

《患教指南》发行后,4家制定单位将联合开展“春雨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宣传推广指南。计划在全国100个市县区开展1000场宣传教育活动,使全国1000万高血压患者得到教育。目的是提高患者及公众对高血压危害的认识,改善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提高高血压的治疗率及控制率,落实慢病防治规划。建议各地因地制宜,宣传推广指南,根本目标是控制高血压,预防心脑血管病。

2014.3.25

第二篇:妊娠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

妊娠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孕妇特有的全身性疾病,是指妊娠中血压的收缩压高于140 mmHg或舒张压高于90 mmHg,或妊娠后期之血压比早期收缩压升高30 mmHg或舒张压升高15 mmHg即是。若有高血压以外,加水肿或蛋白尿,或二者皆存在则称子痫前症,而子痫前症又加抽搐,则称之子痫症。严重时头痛、眼花甚至于发生抽搐、昏迷、心力衰竭而威胁母婴生命。本病多见于初产妇、双胎、羊水过多者,是产科死亡重要原因之一。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我们的护理工作已从传统的“帮助患者恢复健康”拓宽到“预防疾病”的范畴,所以,健康教育也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部分。为了提高患者对该病的认识,积极的配合治疗和护理,我科自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对56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患者实施了健康教育,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 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我科共收治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患者56例,年龄从21岁~37岁,孕周从32+3周~41+2周,子痫前症46例,先兆子痫症6,子痫症4例。除1例产后出血,余母婴都健康。2 健康教育的形式和方法 2.1 口头讲解和电化教育相结合设立专门的电化室,专人定期播放VCD,加强对孕妇自我监护的培训,让孕妇掌握基本的孕期保健知识,了解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发生的危害性,学会胎动计数,发现胎儿宫内缺血缺氧及时就诊。2.2 图片、宣传栏和示教相结合办健康教育宣传专栏、张贴妇幼保健宣传画、发放孕产期健康教育处方、举办孕产妇及其家属现场会和“母婴安全”知识课堂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加强宣传。2.3 提问和讨论相结合 针对产妇的年龄、心理状态、文化程度的不同,进行不同程度的教育,鼓励产妇及家属提问题,加强护患双方的信息沟通,并将患者关心的内容进行讨论,让患者从中接受健康教育知识,提高自我护理的能力。2.4 集中讲解和个别指导相结合根据产妇及其家属的文化程度及对分娩过程的认知情况,有针对性的讲解分娩的生理过程,疾病对分娩过程的影响,使产妇认识分娩过程和疾病的转归,解除思想顾虑。个别心理负担重的患者,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反复细致的讲解。通过临床实践和反馈,个别指导是最有效的健康教育形式。2.5 做好产科相关知识宣教 对于文化层次高,接受围产保健的,根据其需求,主要介绍自我监测内容,相关的生理过程,产时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及处理,以及如何与医生配合,减少恐惧感。对于文化层次低,没有接受围产保健的,多次反复观看录像,责任护士讲解,介绍病房的同种患者和他们认识,交流感受,提高自己的健康教育的知识。

健康教育内容 3.1 入院宣教 设立了产妇入院接待室,有专人负责热情接待新入院孕产妇,根据孕产妇的接受能力做好入院宣教,对于文化层次低、适应能力差的孕妇常不厌其烦地耐心多次讲解,尽快消除她们对病室、对医务人员的生疏及恐惧感。3.2 心理指导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患者和家属在整个孕期都对胎儿的健康情况特别的关注和担心,担心胎儿会不会出问题,产妇生产过程中会不会发生子痫,会不会引起大出血,所以助产人员要主动关心孕妇,向孕妇及其家属介绍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有关知识,耐心解答提问,要讲解降压治疗的必要性和孕期血压控制稳定的重要性及孕期保持心情舒畅是最好的胎教,解除患者焦虑心理,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积极配合[1]。3.3 生活指导 保证休息,保证夜间8 h~10 h睡眠时间,白天应有2 h的午休。除特殊情况外,患者应卧床休息,提供清洁与安静的环境,室内光线宜暗淡,以保证患者休息和足够的睡眠。并提倡左侧卧位有利于增加尿量,如有水肿现象,抬高双下肢左侧卧位,亦有助于静脉血的回流,改善子宫胎盘的血液循环。特别是孕后期,胎盘的血液循环受到影响,容易引起早产和胎盘的早剥,故孕妇要绝对卧床休息,减少活动,减少子痫的发生。3.4 饮食指导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孕妇,由于胎盘供血功能不足,容易引起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故要求孕妇选择高蛋白、多维生素、低脂的食物,保证补充足够的铁和钙剂,保证牛奶,蔬菜和水果的补充。除非全身浮肿、一般不严格限盐,但应避免摄取过多的盐腌食品。3.5 产前检查 加强母儿监测措施,增加胎心监护的次数,教会孕妇自己数胎动,防止发生胎死宫内的情况,同时让孕妇及家属识别出现持续头痛、上腹疼痛、眼花、恶心、呕吐或面部及手背浮肿等症状,每周测体重一次,每周的体重增加不超过0.5 kg,一旦发现异常必须立即处理。3.6 用药指导 药物治疗,按医嘱正确使用镇静、降压、解痉、利尿等药物,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用药。告之患者和家属应用硫酸镁的一些基本的常识,取得患者和家属的配合。硫酸镁具有解痉、降压、利尿的作用,故静脉滴注或肌肉注射硫酸镁有预防和控制子痫发作的作用,适用于中、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治疗。硫酸镁又是一种中枢抑制剂,治疗剂量的硫酸镁,对宫缩和胎儿都无明显影响,过量会引起呼吸和心率抑制甚至死亡。首先为膝反射消失,随着浓度增加相继出现全身肌张力减退及呼吸抑制,为此,使用硫酸镁治疗时强调:每次用药前及持续静脉滴注期间检查膝反射必须存在;呼吸每分钟不少于16次;尿量每小时不少于25 ml。床边应备有解毒作用的钙剂,如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10 ml针剂,发现镁中毒时,立即静脉推注。硫酸镁肌肉注射对局部有刺激性,故加用2%普鲁卡因2 ml,采用8.33 cm的长肌肉针头行深部臀肌肉注射,局部出现红、肿、痛时用热水袋热敷。静脉给药期间,监测胎心、胎动变化,加强巡视避免药液漏血管外。由于硫酸镁的的应用必须严格掌握进药的速度(1 h输入1 g为宜),通常静脉滴注时间要维持6 h~8 h,有的患者会有头晕和呕吐的现象,让其充分的理解并配合治疗,以保治疗效果。3.7 特殊指导 血压进一步升高,可达21.3/14.6 kPa或更高,经休息也不下降,24 h的蛋白尿可达到或超过5 g;水肿程度与病情严重不一定相应。患者可出现头痛、眼花、恶心、胃区疼痛、呕吐等为先兆子痫阶段;在此基础上有抽搐发作或伴昏迷则为子痫,此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最严重阶段。少数病例病情进展迅速,先兆子痫阶段不明显而骤然发生抽搐,抽搐临发作前及抽搐期间患者神智丧失。轻者抽搐后即渐苏醒,重者抽搐频繁且持续时间长,可陷入深度昏迷。在子痫阶段,孕妇可以发生坠地摔伤、唇舌咬伤、吸入性肺炎、胎盘早剥、肾功能障碍等严重并发症。让患者和家属了解疾病的严重性,备齐抢救物品,一旦发生积极抢救,保证母子的安全[2]。3.8 产褥期监测指导 产后密切监测产妇的变化,在产后3 d内,因子宫收缩及胎盘循环的停止,大量血液从子宫流到体循环,同时产后大量的组织间液回吸收,使体循环血容量增加15%~25%,特别是产后24 h,使心脏的负担加重血压引起变化。产后48 h内应至少每4 h观察一次血压、出血量、排尿情况,防止发生产后子痫。产后4 h~6 h及早排尿,以免膀胱充盈,影响子宫收缩。保持会阴清洁,干燥,勤换洗,消毒会阴垫,以防产褥期感染,如手术后的产妇,术后24 h无异常情况,可协助下床活动。促进肠蠕动,预防肠粘连,产后出血多发生在术后12 h内,要密切观察阴道出血的量,每15 min~20 min观察一次子宫收缩情况,如宫底高于脐部,子宫大小轮廓不清等,应积极给予催产素的应用和宫底的按摩,加强子宫的收缩,避免产后出血的发生。4例子痫患者要求人工喂养,其余52例均行母乳喂养,其间,积极做好母乳喂养的指导,防止乳胀。3.9 出院指导

做好出院宣教,指导产妇产后休息,禁性生活3个月,长期避孕,产后42 d行母婴健康检查。出院前告知产妇和家属医院的咨询电话,如有异常情况,及时就诊或打电话咨询。我科有专人进行产后房事,在产后14 d和28 d上门服务,了解产妇和新生儿的情况,有问题及时给予解决[3]。4 实施效果 通过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健康教育,满足了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追求,使患者和家属对此类疾病的相关的知识有了了解,提高了患者和家属对治疗和护理的积极配合性,增强了患者的自我保健能力,同时沟通了护患之间的关系,使患者对护理工作的综合满意度达到98%,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第三篇:高血压患者运动注意事项

高血压运动注意事项

合理运动,勿过量或太强太累,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来增加活动量;运动的最大心率=(200-年龄)×84%,最小心率=(200-年龄)×70%,运动心率应在二者之间。

不口渴也要喝水

盛夏时节,高血压病人患心肌梗死、脑血管栓塞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季节。由于夏天天气炎热,出汗多,人体在丢失大量水分后,全身的血容量会明显下降,相反,血液的黏稠度会升高,这可能会导致血栓的形成。许多高血压病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不注意多补充水分,认为不口渴不用急着喝水,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口渴是人的神经系统对体内缺水的一个较强烈的反应,如果你感到口渴,此时你的身体已经是处于较严重的“脱水”状态。所以即便感觉不太热或不渴也要注意补充足够的水分,特别是出汗多的情况下更应及时补充水分。高血压病人容易在清晨发生中风和心脏病,所以要养成每天清晨起床后、晚上睡前、半夜醒来时喝1杯水的习惯。

再热也要动一动

天气热了,一动就出汗,这令许多高血压病人对运动望而却步。事实上,运动可以提高血管壁的弹性,有效改善小血管的痉挛,让大小血管保持良好的收缩和舒张功能。有人把运动比喻成“给血管做操”。那么该如何运动呢?

一般一周运动3~4次,一次30~45分钟。

运动的三个步骤

1.热身运动,如伸展操、散步等,约5~10分钟。

2.有氧运动,如骑自行车、游泳、慢跑、跳绳等,约20~30分钟。从事体力劳动、肥胖及患有糖尿病者可以适当减小运动量。

3.恢复运动,如散步或者呼吸调节运动,约10分钟。这样可以缓和运动后的心率及减少运动伤害的发生。

运动的注意事项

1.合理运动,勿过量或太强太累,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来增加活动量;运动的最大心率=(200-年龄)×84%,最小心率=(200-年龄)×70%,运动心率应在二者之间。

2.在夏天,选择清晨或者黄昏进行运动较宜。

3.穿舒适吸汗的衣服,应选棉质衣料,应穿运动鞋。

4.选择安全场所,如公园、学校,勿在巷道、马路边进行运动。

5.进行运动时,切勿空腹,以免发生低血糖,应在饭后2小时进行运动。

运动的禁忌

1.生病或不舒服时应停止运动;

2.饥饿时或饭后1小时内不宜做运动;

3.运动不可立即停止,要遵守运动程序的步骤;但如有任何不适现象,应立即停止;

4.肾衰、心衰者不宜运动。

坚持饮食治疗

饮食治疗的具体办法:

1.将膳食中的盐(包括所有食物中的钠折合成盐),减少到每日平均4~6克(约小汤匙半匙)。

2.增加含钾、钙丰富的新鲜蔬菜、水果及豆制品。

3.少吃肥肉、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糕点和甜食。

4.增加禽类及鱼类等含蛋白质丰富且含脂肪较低的动物性食物。

5.每天饮牛奶250克,吃鸡蛋每周不超过4个。

6.慎吃冷饮,因为冰冻食品会刺激血管,引起血管收缩,令血压升高,同时也会加重心脏的负担,严重者会有中风或心脏病发作的危险。

7.限制饮酒,最好不要饮高度白酒。

8.喝茶。

二花茶:菊花10克,槐花10克,冲入沸水,加盖浸泡10分钟即可。

山楂荷叶茶:生山楂50克,荷叶15克,蜂蜜50克。将山楂和荷叶放锅中,加水1000毫升,用小火煎煮至300毫升左右,滤去药渣,加入蜂蜜,代茶饮之。

莲心茶:莲子心5克,茶叶5克,放保温杯中,以沸水冲泡,加盖浸泡15分钟即可。

9.食疗验方。

鲜芹菜500克,用冷开水洗净,捣烂取汁,加蜂蜜50毫升调匀,每日1剂,分3次饮服。

绿豆、海带各100克,先放水煮开,再放大米150—250克,烧成粥,长期当晚饭吃。

花生米浸醋,5日后食用,每日吃10~15粒。

调整药物剂量

人一天的血压变化规律是早上6点与下午6点两个高峰,中午稍低,凌晨2点最低。一年中血压变化规律是夏季偏低,冬季偏高,这与血管热胀冷缩有关。因此,高血压病人到夏季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降压药物的剂量,避免血压过低,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特别要减少利尿剂及含利尿成分的复合剂的应用,这是因为夏天出汗多,电解质容易丢失,这时使用利尿剂降压,最易发生低血钾。

保持正常的睡眠

研究证明,人们只有在睡眠中才会出现血压下降,因此应保持血压的昼夜规律。高血压病人如果在夏天夜间睡眠质量下降时,会出现夜间血压升高。因此,夏季应保证睡眠7~8小时。若睡眠欠佳,可以服一些中成药助眠,较好的有枣仁神胶囊、五味子糖浆等。另外国际睡眠会议强调了午睡的好处,但午睡时间不能超过半小时。

自我心情细节

不良情绪是高血压发病的原因之一。而环境和性格特征则是不良情绪的重要因素。所以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心理调适。

选修一些琴棋书画,通过调心、调息、调身,达到心静、气和、体松,使血压趋于稳定。也可以培养自己的艺术鉴赏能力,提高自己在这一方面的修养;经常去听一些令人轻松、愉快的音乐,参加一些健康的舞会,看一些好的戏剧。

要以宽容的态度待人,不要在小事上发火;要克服对立情绪,严于律己,平时可想些会惹你生气或发火的事,随后试一试运用自己的克制和幽默感来度过这一关。

不要过于欣赏自己的成绩和过于自信,以免失意时耿耿于怀,郁闷不乐。

另外,来自营养学家的报告表明:紫葡萄皮内含有抗高血压的物质,葡萄汁能提高血浆里的维生素E及抗氧化剂的含量。多吃紫葡萄皮对心情的调节也有着不可小视的作用。

(责任编辑:王海娥)

高血压的运动降压原理及注意事项

运动疗法是指运用体育运动的各种形式以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它又称体育疗法和医疗体育。运动疗法的最大特点,就是患者自我积极主动地参与治疗过程,它充分调动患者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其内在的积极因素,通过机体局部或全身的运动,以消除或缓解其病理状态,恢复或促进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生命在于运动”,这是法国启蒙时代学者伏尔泰留给后人的一句名言,这句名言同样适用于高血压病的防治。研究和观察均证明,适当的体育运动,不仅有助于降低血压、改善自觉症状、减少高血压病并发症、减少降压药物用量、巩固治疗效果等,而且还可预防或减少高血压病的发生。所以,运动疗法是一种辅助治疗高血压病的、被群众广泛接受的自然疗法。

无论走人群调查研究还是动物试验均表明:体力活动是独立的降压因素,有规律地体力活动或运动,可作为防治高血压病的非药物性措施之一。国外有人研究发现,人群中那些久坐少动、缺乏运动者血压偏高,而体力活动多者血压值均偏低且高血压病患病率也低;发现体力活动少者发生高血压病的危险性,是体力活动多者7.5倍。运动有有氧及无氧运动之分,而只有影响血液动力学改变的大肌肉群参与的有氧运动,才有明显的降压效果。有研究报道,通过有规律地有氧运动,使收缩压平均降低6.4毫米汞柱(0.85千帕);使舒张压平均下降6.9毫米汞柱(0.92千帕);在临界和中度高血压患者中,有规律地体力活动或运动,可使收缩压、舒张压分别降低6~1 0毫米汞柱(0.80~1.33千帕);一般讲,通过中等强度的体力活动或运动,就能有效地降低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有研究指出,体力活动极少者,当运动量增加到中等程度时,例如每星期3次、每次30分钟的运动,其血压下降最明显。

国外有人报道,对于缺乏体力活动的正常人和高血压患者,参加每星期3次、每次30分钟的踏自行车训练(即达60%~70%最大运动耐量的训练),可使血压下降7~10毫米汞柱(0.93~1.33千帕);而每周7次的同样踏自行车训练,可使血压下降7~12毫米汞柱(0.93~1.60千帕),虽血压下降幅度没有再明显增高,但体力耐受性的增加,每周7次训练的明显高于3次训练的。临床观察发现:绝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尤其是一期、二期高血压患者,经过一个阶段的运动疗法锻炼后,头晕、头痛、头胀、目眩、失眠、心悸等症状便会减轻,甚至完全消失,同时血压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国内有学者调查研究指出:坚持体育锻炼或坚持体力劳动的人,与同年龄组不坚持体育锻炼或很少参加体力劳动的人相比,后者高血压病的发病率为前者的3倍。

有学者报道,对50例确诊为高血压患者,进行有规律地散步、慢跑3~4个月后,观察到85%的患者血压恢复到正常,其中38例患者还完全停用了各种中西药降压药物,并完全依赖体育疗法来巩固疗效。

运动疗法的降压机制:

①坚持运动治疗,可使高血压患者的情绪安定,心情舒畅,使工作和生活中出现的紧张、焦虑和激动的情绪得到缓解,从而可改善大脑皮质、中枢神经系统及血管运动中枢的功能失调,能加强大脑皮质对皮质下血管运动中枢的调节功能,使全身处于紧张状态的小动脉得以舒张,促进了血压的下降。

②长期坚持体育疗法的高血压患者,通过全身肌肉运动,可使肌肉血管纤维逐渐增大增粗,使冠状动脉的侧枝血管增多,血流量增加,管腔增大,管壁弹性增强,以上改变均有利于血压下降。

③体育疗法,可使血浆儿茶酚胺水平降低,使纤维蛋白溶解素、前列腺素E等水平增高,它们进入血液后,能使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并有利于血液中胆固醇等物质的清除,使血管保持应有的弹性,故可有效地延缓动脉硬化的发生和发展,并防止高血压病的力口重。

④长期坚持体育疗法,可调整自主神经功能,可降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而可提高迷走神经的兴奋性,可改善血管的反应性,从而引起外围血管的扩张和血压的下降。高血压患者进行运动疗法锻炼中的注意事项如下:

(1)高血压患者体育运动项目很多,如散步、慢跑、体操、乒乓球、羽毛球、门球、爬山、游泳、太极拳、气功等,患者可根据自己的病情、年龄、体力、爱好等情况不同选择合适的项目锻炼。一般讲,宜选择体力负担不大、动作简单易学、不过分低头弯腰、动作缓慢有节奏、竞争性不激烈的项目为主进行锻炼。(2)一般,运动疗法适用于一期、二期高血压患者;严重高血压伴有明显头晕、目眩者,暂时不宜参加体育锻炼;高血压病已发生心脑肾并发症者,应停止使用体育疗法。(3)高血压病采用运动疗法者,应掌握好运动量,运动量太小,则达不到预期的锻炼目的;而运动量太大,会发生不良反应,甚至反使血压升高。合适的运动量的指标,是患者的自我感觉和运动时的心率。正常人的心率为每分钟60~90次心跳,运动时的适宜心率可用1 70减年龄的得数来计算。如65岁的高血压患者,在运动时的适宜心率为每分钟1 70—65=105次左右,最多不宜再超过20次,即每分钟最多不宜超过125次,否则可判为运动量过大。

(4)多数高血压患者为中老年人,平时又没有体育运动锻炼的习惯,故在进行运动锻炼时,开始的运动量要小,锻炼的时间不宜过长,应循序渐进,应根据病情和体力逐渐增加运动量。高血压患者的体育疗法,务必持之以恒、循序渐进,方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第四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妊娠高血压疾病(HDCP)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及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其中前三种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本病多发生于妊娠20周以后,以高血压、蛋白尿为主要特征,可伴全身多器官功能损害或功能衰竭;同时胎儿会因胎盘功能减退而出现发育迟缓,导致早产和未成熟儿,严重者胎死宫内。如何预防和早期诊断格外重要。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好发因素

初产妇尤其年龄超过35岁的初产妇、双胎妊娠、体态矮胖、营养不良、精神较易紧张、运动过度、工作强度大;有高血压家族史、母亲曾患妊娠高血压者;本人曾经怀孕时患过高血压;本次妊娠前患有慢性高血压、糖尿病、肾炎、自身免疫病、血液病、多囊卵巢综合征、打鼾或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者。本病的发生与气候变化密切,冬季及初冬寒冷季节和气压升高情况下易于发病。

防治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注意事项

① 怀孕期间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② 孕期要加强营养并适当休息:睡眠时取左侧卧位,至少保证每天睡眠8-10小时;孕期增加营养尤其是高蛋白质、维生素、叶酸、钙、铁及其他微量元素的摄入,减少脂肪和盐的摄入,限制甜食的摄入,水果的摄入不宜过多(每天2-3两的苹果或其它相当量的水果)。自妊娠20周开始每天补充钙剂2g可降低妊高征的发生;每天补充维生素E 100-200mg也有利于减少HDCP的发生。

③ 最重要的是在孕期进行正规的产前检查:有条件者最好在怀孕前监测血压了解血压的基础水平,有体重超重(体重指数=体重kg/身高m2 18-24kg/m2视为标准体重)者最好在妊娠前先减肥。正常情况下,在妊娠的早期、中期可1月产检1次;进入28周后每2周产检1次;36周后每周产检1次;超过预产期者每2-3天产检1次。如果有高危因素者或者已经诊断HDCP者应该遵医师嘱托增加产检次数。

④ 关注妊娠期体重的增加:每次产检时测体重,有条件者或者已经诊断HDCP者,可自行在家监测晨起空腹排空膀胱后的体重并记录下来,就诊时将数据带来;最好每周测1次,如果诊断了高血压者,可3天测1次,一般每周体重增加不超过0.5kg,若超过0.5kg则有存在水肿的可能性。在妊娠晚期尽量避免长时间站立,休息及睡眠时抬高下肢,促进下肢静脉回流,可减少水肿的发生。如果体重增加过快,或有头晕、头疼、视物模糊、胸闷、憋气、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下腹疼痛、阴道出血或流液、尿量减少或尿色呈咖啡色或酱油样尿,或者已有血压升高应及时就医。

⑤ 每次产检测血压时应在休息10-15分钟平静后再测血压:一旦在产检时发现血压超过140/90mmHg,就考虑有高血压存在的可能性;或者血压超过130/80mmHg,视为临界高血压,则需要在家自行监测血压(最好使用台式水银柱血压计,电子血压计测量数值一般偏低),有条件的话最好测量晨起、2pm及8pm的血压并记录在册。如果有头晕、眼花见第④条所述的症状,不管血压水平均应马上就诊。如果无上述症状,但自测血压超过150/100mmHg,也应该及时就医,必要时加服或者调整降压药。

⑥ 关注胎儿在宫内的安危,这是准妈妈的一项任务:首先会数胎动,一般妊娠16-20周可觉察到胎动,最初胎动每小时约3-5次,随着妊娠进展,胎动次数逐渐增加,在怀孕28-32周时达到高峰;至怀孕38周后又逐渐减少。胎动也有昼夜变化规律,通常上午8-12时胎动均匀,以后逐渐减少;下午2-3时,胎动最少;

至晚上8-11时胎动频繁。每位孕妇根据自己的观察、自然而然会摸出一个常数,以此为标准来自行监测胎儿在宫内的安危。具体方法:在每天早、中、晚固定一个最方便的时间,数3次胎动,每次1小时,将3次胎动数相加,乘以4即得12小时的胎动数,一般胎动>30次/12h。一旦发现胎动减少,应立即就诊。⑦ 同时警惕高血压并发症之一胎盘早剥的发生:指胎儿娩出前胎盘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剥离,由于此时胎儿的血液循环部分或全部中断,因而会造成胎儿宫内窘迫甚至死亡,若不及时就诊,孕妇会出现大出血、休克、血不凝等并发症,危及准妈妈生命。因此妊娠晚期睡眠时应左侧卧位,避免腹部被撞击或外伤,避免腹部被顶压(如以往使用搓衣板洗衣房等活动),一旦出现腹部疼痛或伴阴道出血或胎动异常,务必马上就诊。

专家寄语

希望准妈妈们定期产检,加强自我监护,积极配合医师的指导,顺利平安的度过怀孕分娩过程,成功生育健康可爱的宝宝。

第五篇:2018中国高血压指南:8特殊人群高血压的处理

2018中国高血压指南:8特殊人群高血压的处理

9月20日下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征求意见稿)》在京发布。本文选取“特殊人群高血压的处理”部分,介绍高血压伴冠心病、心力衰竭、卒中、糖尿病等8种临床情况的处理要点。

高血压伴冠心病

要点:

➤ 推荐<140/90 mmHg作为合并冠心病的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目标(I,A),如能耐受,可降至<130/80 mmHg(IIa,B),应注意DBP不宜降得过低(IIb,C)。➤ 稳定性心绞痛的降压药物应首选β受体阻滞剂或CCB(I,A)。

1.降压治疗的目标

推荐<140/90 mmHg作为合并冠心病的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目标,如能耐受,可降至<130/80 mmHg,DBP不宜降至60 mmHg以下。高龄、存在冠脉严重狭窄病变的患者,血压不宜过低。

2.药物选择

图1 高血压伴冠心病的药物选择

高血压伴心力衰竭

要点:

➤ 对于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推荐的降压目标为<130/80 mmHg(I,C)。➤ 高血压合并慢性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首先推荐应用ACEI(不能耐受者可使用ARB)、β受体阻滞剂和醛固酮拮抗剂(I,A)。

1.降压目标

推荐的降压目标为<130/80 mmHg,这一推荐尚缺乏随机对照试验证据支持。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但尚未出现心力衰竭的患者,可先将血压降至140/90 mmHg,如果能良好耐受,进一步降至<130/80 mmHg。

2.高血压伴心力衰竭的处理

图2 高血压伴心力衰竭药物的选择

高血压伴脑卒中

要点:

➤ 病情稳定的脑卒中患者,血压≥140/90 mmHg时应启动降压治疗,降压目标为<140/90 mmHg(IIa,B)。

➤ 急性缺血性卒中并准备溶栓者的血压应控制在<180/110 mmHg。➤ 急性脑出血的降压治疗:SBP>220 mmHg时,应积极使用静脉降压药物降低血压。患者SBP>180 mmHg时,可使用静脉降压药物控制血压,160/90 mmHg可作为参考的降压目标值(IIb,B)。

图3 高血压伴脑卒中的启动治疗及目标血压

1.病情稳定的脑卒中

病情稳定的脑卒中患者,降压目标应达到<140/90 mmHg。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狭窄率70%~99%)导致的缺血性卒中或TIA,推荐血压达到<140/90 mmHg。低血流动力学因素导致的脑卒中或TIA,应权衡降压速度与幅度对患者耐受性及血流动力学影响。

降压药物种类和剂量选择以及降压目标值应个体化,综合考虑药物、脑卒中特点和患者三方面因素。

2.急性缺血性卒中

急性缺血性卒中、准备溶栓者的血压应控制在<180/110 mmHg。缺血性卒中后24小时内血压升高的患者应谨慎处理,先干预紧张焦虑、疼痛、恶心呕吐和颅内压升高等情况。

血压持续升高,SBP≥200 mmHg或DBP≥110 mmHg,或伴有严重心功能不全、主动脉夹层、高血压脑病的患者,可予降压治疗。选用拉贝洛尔、尼卡地平等静脉药物,避免使用引起血压急剧下降的药物。

3.急性脑出血

应先综合评估患者的血压,分析血压升高的原因,再根据血压情况决定是否进行降压治疗,早期慎重降压是安全的。

SBP>220 mmHg,应积极使用静脉降压药物降低血压;SBP>180 mmHg,可使用静脉降压药物控制血压;SBP>160/90 mmHg,可作为参考的降压目标值。

在降压治疗期间应严密观察血压的变化,每隔5~15分钟进行一次血压监测。

高血压伴肾脏疾病

要点:

➤ 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的降压目标:无白蛋白尿者为<140/90 mmHg(I,A),有白蛋白尿者为<130/80 mmHg(IIa,B)。

➤ 建议18~60岁的CKD合并高血压患者在≥140/90 mmHg时启动药物降压治疗(I,A)。➤ CKD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初始降压治疗应包括一种ACEI(IIa)或ARB(IIb),单独或联合其他降压药,但不建议ACEI和ARB两药联合应用(I,A)。

1.降压目标

CKD合并高血压患者SBP≥140 mmHg或DBP≥90 mmHg时开始药物降压治疗。降压治疗的靶目标在白蛋白尿<30 mg/d时为<140/90 mmHg,30~300 mg/d或更高时为<130/80 mmHg。60岁以上患者可以适当放宽降压目标。

2.降压药物应用原则

ACEI/ARB、CCB、α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都可以作为初始药物。初始治疗应包括一种ACEI/ARB,单独或联合其他降压药,但不建议二者联用。用药后血肌酐较基础值升高<30%时仍可谨慎使用,超过30%时可考虑减量或停药。

二氢吡啶类和非二氢吡啶类CCB都可以使用,肾脏保护作用依赖其降压作用。GFR>30 ml/min•1.73m2(CKD 1~3期),噻嗪类利尿剂有效;<30 ml/min•1.73m2(CKD 4~5期),可用袢利尿剂。

3.终末期肾病透析患者(CKD 5期)

部分患者表现为难治性高血压,需要多种药物联合使用。血液透析患者使用RAS抑制剂应监测血钾和肌酐水平。降压药物剂量需考虑血流动力学变化及透析对药物的清除情况而调整。

要避免在透析血容量骤减阶段使用降压药,以免发生严重低血压。透析患者血压变异不易过大。透析后收缩压的理想靶目标为120~140 mmHg。

高血压伴糖尿病

要点:

➤ 建议糖尿病患者的降压目标为<130/80 mmHg(IIa,B)。

➤ SBP在130~139 mmHg或者DBP在80~89 mmHg的糖尿病患者,可进行不超过3个月的非药物治疗;如血压不能达标,应采用药物治疗。

➤ 血压≥140/90 mmHg的患者,应在非药物治疗基础上立即开始药物治疗;伴微量白蛋白尿的患者应该立即使用药物治疗(I,A)。

➤ 首先考虑使用ACEI或ARB;如需联合用药,应以ACEI或ARB为基础(I,A)。

1.治疗时机和降压目标

建议糖尿病患者的降压目标为<130/80 mmHg。老年或伴严重冠心病患者,宜采取更宽松的降压目标值140/90 mmHg。

2.药物选择和应用

首先考虑使用ACEI或ARB。如需联合用药,应以ACEI或ARB为基础,加用利尿剂、二氢吡啶类CCB,合并心绞痛可加用β受体阻滞剂。血压达标通常需要2种或2种以上的药物联合。

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慎用利尿剂。反复低血糖者,慎用β受体阻滞剂,以免掩盖低血糖症状。如需使用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时,宜小剂量。若有前列腺肥大且血压控制不佳,可使用α受体阻滞剂。

代谢综合征

1.治疗原则

本病治疗原则为早期干预,综合达标,以减少心血管风险及预防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

2.治疗方法

生活方式干预:如健康膳食和合理运动甚为重要和有效。国内社区人群研究显示,适当增加运动可降低代谢综合征风险10%~20%。

降压药物的应用:推荐ACEI和ARB优先应用,尤适用于伴糖尿病或肥胖患者;也可应用二氢吡啶类CCB;伴心功能不全及冠心病者,可应用噻嗪类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

高血压伴外周动脉疾病

要点:

➤ 下肢动脉疾病伴高血压的患者血压应控制在<140/90 mmHg。

➤ CCB、ACEI或ARB,应首先选用,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治疗外周动脉疾病(PAD)并非禁忌,利尿剂一般不推荐应用。

降压过程中患肢血流可能有所下降,多数患者可耐受。药物首先选择CCB和RAS抑制剂,如ACEI或ARB。

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治疗PAD合并高血压有效,一般不会增加病变血管的阻力,对冠心病事件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因此并非禁忌。不推荐使用利尿剂。

围术期高血压

要点:

➤ 术前服用β受体阻滞剂和CCB可以继续维持,不建议继续使用ACEI及ARB。➤ 年龄< 60岁的患者血压应控制<140/90 mmHg;年龄≥60岁,如不伴糖尿病、慢性肾病,SBP应<150 mmHg;高龄患者(>80岁),SBP应维持在140~150 mmHg,如伴糖尿病、慢性肾病,血压控制目标<140/90 mmHg。

1.血压控制原则和目标

控制围术期高血压的基本原则是保证重要脏器灌注,降低心脏后负荷,维护心功能。

进入手术室后血压仍高于180/110 mmHg的择期手术患者,建议推迟手术,如确有手术需要(如肿瘤伴少量出血),家属同意可手术。术前重度以上(>180/110 mmHg)高血压者,不建议在数小时内紧急降压治疗,否则常带来重要靶器官缺血及降压药物的副作用。

原则上对轻、中度高血压(<180/110 mmHg)可进行手术。对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为抢救生命,不论血压多高,都应紧急手术;对严重高血压合并威胁生命的靶器官损害及状态,如高血压伴左心衰、不稳定心绞痛或变异性心绞痛、少尿型肾功能衰竭、严重低钾血症(<2.9 mmol/L)等,应在短时间内采取措施改善生命脏器功能。

2.药物治疗

通常需要静脉降压药物,即刻目标是在30~60分钟内使DBP降至110mmHg,或降低10%~15%,但不超过25%。如果可耐受,在随后2~6小时降血压降至160/100 mmHg。

主动脉夹层患者降压速度应更快,在24~48小时内将血压逐渐降至维持组织脏器基本灌注的最低水平。应选用起效迅速的药物。

表1 高血压急症静脉注射或肌内注射用降压药

下载《中国高血压患者教育指南》[五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高血压患者教育指南》[五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血压患者安全用药讲座

    健康教育培训记录2 培训时间 :2014年10月22日 培训地点:会议室 主讲人:宋强 培训内容:高血压安全用药 培训要点:高血压用药治疗的益处 高血压非药物治疗 高血压治疗药物的分类及......

    宜村卫生院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调查问卷

    宜村卫生院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调查问卷 居民姓名: 一 选择题: 年龄: 住址: 问卷得分: 1 你知道什么是高血压病吗? A 知道 B 不知道 2 高血压的主要症状有 A 头疼眩......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要点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要点 【摘 要】 高血压是中老年常见病、多发病。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当今发病率较高的老年人高血压病的康复诊疗及护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康复护理体会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康复护理体会【摘要】目的:对本院收治的3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护理进行总结分析,以期望提高护理质量,促进病人快速康复。方法:选取于我院就诊的患者,对其进行......

    高血压患者怎样锻炼最合适[全文5篇]

    高血压病患者怎样锻炼最合适 1.散步。各种高血压者均可采用。作较长时间的步行后,舒张压可明显下降,症状也可随之改善。散步可在早晨、黄昏或临睡前进行,时间一般为15-50分钟,......

    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培训讲稿 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一、服务对象 辖区内35岁及以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二、服务内容 (一)筛查 1、对辖区内3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每年在其第一次到乡镇卫生......

    高血压患者中医药保健指导方案

    高血压患者中医药保健指导方案 一、中医药保健目的 运用祖国医学理论,拟定适合高血压患者的中医药保健方案,指导帮助群众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将中医药内容有机地融入公共卫生服务......

    一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护理查房(精选合集)

    一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护理查房 神经外科监护室 张婷 一.场景情景名称: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护理查房 二.场所 神经外科监护室 三.教学对象 教员:张婷、学员:于娟、崔莹、薛晶晶、赵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