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推广工作的报告(摘要)
关于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推广工作的报告(摘要)
一、基本情况
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是综合应用计算机技术、无线网络技术、信息化技术等数字技术,通过建立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和创建新的城市管理体制,采用“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城市部件管理法”、“城市事件管理法”等新方法而形成的城市管理运行的新架构。
十年来我们在城市管理领域不断进行理论探索和体制创新。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的城市管理服务承诺制的推行,到二十世纪末的城市便民服务热线的推出,再到新世纪的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的推广,城市管理工作经历了从管理部门自我制约,到交给群众监督,再到主动发现和解决问题,城市管理理念得到了三次提升,管理体制经历了三次变革,管理水平上了三个台阶。
一年来城市管理新模式的推广工作重点抓五项工作:
一是总结典型经验。认真落实国务院领导批示,总结北京市东城区网格化数字化城市管理经验,去年7月北京市东城区召开现场会推广。今年3月在无锡召开了推广工作座谈会。二是制定技术标准。建设部推广开展之初,组织编写了《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单元网格划分与编码规则》等四项行业技术标准。三是组织推广工作。建设部相继印发《关于推广北京市东城区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的意见》等推广工作指导性文件,建设部已经确定了27个城市和城区为全国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的试点。四是督促检查指导。部有关司局组织了推广工作小组协同工作,并邀请了中国科学院陈述彭院士、中国工程院崔俊芝院士、李京文院士等专家学者组成专家组。一年来,工作组和专家组成员到各试点城市指导工作30余次。五是组织试点验收。由建设部有关司局和专家组成的试点工作验收小组,先后对南京市鼓楼区、上海市卢湾区和长宁区、北京市朝阳区、浙江省杭州市、江苏省扬州市、广东省深圳市等7个试点城市(城区)进行全面验收。
二、基本成效
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效果集中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促进了城市管理工作的效率提高;推动了城市管理体制的深刻变化;促进了有关管理部门的协作配合;打造解决群众问题的技术平台;人民群众的满意程度明显提高;得到了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和认可。
三、试点工作基本经验
一是领导重视,协调有力。试点城市成功的重要一点,就是党政主要领导十分关注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对新模式推进中遇到的机构、编制、资金等难点问题都高度重视,给予了支持和协调解决,为推广工作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是精心组织,推进有序。各试点城市都成立推广工作领导小组,按照不同专业成立了多个专项业务组,精心制定系统建设方案。在制定工作计划过程中统筹安排,按照需要与可能,有的选择分期建设,有的整体推进。
三是整合资源,节约成本。各试点城市整合数据资源,将原来分散在各专业部门的专业数据机种整合进城市管理信息平台。各城市都进行了管理职能整合,对各专业部门职责进行部分调整,建立了考评机制,使各专业部门职责进行部分调整,建立了考评机制,使各管理环节之间互相衔接、环环相扣。
四是坚持标准、规范建设。各试点城市严格执行四项部颁行业标准和建设部发布的《技术指南》开展部件普查、单元网格划分、数据建设、系统搭建等工作,为将来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进行联网、数据统计、案件分析、系统升级等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深圳、杭州、北京朝阳区等试点城市(城区)根据建设标准和规范性文件的要求,还制定了系统建设补充和细化规定。
五是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各试点城市认真学习东城区经验,按照部颁标准,结合实际建立“新模式”体系。上海市率先结合“12319”服务热线建立市级平台;北京市市级信息化城市管理系统由一个市级平台和八个区级平台组成,并接入多家委办局、事业单位和公共服务企业;杭州市通过招投标确定了五家信息采集公司负责城市管理问题的上报;北京市朝阳区将数字化城市管理向规划控制区和居民小区延伸;深圳市将城乡结合部纳入管理范围等,都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六是主动发现、提高效率。新模式实施后,由过去通过媒体曝光、领导批示、百姓热线反映等渠道的被动接受问题投诉,转变为监督员坚守管理网格主动发现问题积极处置。通过12319服务热线,又对监督员的工作进行了有效监督,解决问题快速,管理机制闭合。使问题发现关口前移,提高了为民办事的效率,群众对政府的满意程度大幅度提高,促进了社会和谐。
四、存在问题
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推广工作总体发展是好的,但是有的试点城市(城区)工作还有差距,主要有以下三点问题:一是一些地方对试点工作的思想重视还有差距;二是一些地方设立的管理体制和适用范围与标准相比有差距;三是资金保障和节约投资方面有差距。
五、下一步工作设想与建议
我们要以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为指导,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数字化城市管理技术推广工作。
(一)推进工作主要目标
近期目标:拟在最近确定第三批试点城市,2007年重点在省会城市、地级城市中再扩大20个左右的试点城市,从去年到2007年,用三年的时间进行试点,形成全国有50个以上的特大城市和大中城市,每个省、区有若干城市试行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的态势。
远期目标:从2008到2010年,用三年时间,在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和条件具备的县级市,全面推广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研究建立省级城市管理平台,与各市管理系统联网运行。至“十一五”末,全国地级城市以上城市,以及部分县级市全面实行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省级和建设部建立起互联互通的城市管理平台。
(二)下一阶段工作安排与要求
进一步统一思想、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进一步将思想统一到六中全会精神和国务院领导批示上来,从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推动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社会和谐建设的高度充分认识推广新模式的重要性、必要性。
坚持创新城市管理体制。按照城市不同规模和新模式运作,体制设置可采取三种形式。特大城市以上海、深圳模式为参考,采用市级设立一个监督指挥中心,在各城区分设“监督中心”和“指挥中心”,实行“统一接纳,统一派遣,区级受理”的模式;大中城市以扬州模式为参考,在市级分设“监管中心”和“指挥中心”管理机构,区级设立指挥监督中心,实行“统一接纳,分别派遣,区级受理”的模式;小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区可以直接以北京市东城区模式为蓝本,只设立一级的“监管中心”和“指挥中心”,实行“统一接纳、分别派遣、统一受理”的模式。
严格按照标准和规范建设管理信息系统。一方面要按照技术标准建设信息系统,防止贪大求全;另一方面,试点城市所作出的补充和细化的标准,要报建设部备案,作为以后制订新标准的依据。
确保新模式系统建设必需的资金支持。各省、自治区应积极争取财政部门引导性资金支持,各地要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适用适度”的要求进行建设。通过整合资源、研发技术转让、统一规模采购、适度配置设备,努力节约项目投资。
加强新模式试点工作的组织与领导。部里要抓好试点工作部署、标准修订、技术指导、检查验收、技术培训。各省、区都要做好推广工作研究部署,空白点的省份要抓好试点突破。各试点城市要按照建设部试点标准和要求,抓好试点的进度,保证质量。
第二篇: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
**区数字化城市管理建设是**区委、区政府确定的一项重点工程项目,由区城市管理监督中心负责建设。目前,工程所有建设项目均已完成,并于**月15日试运行,通过试运行,系统运行稳定,区委、区政府决定**月1日正式运行,这标志着XX市第一个在区正式运行,新模式的运行将使XX区城市管理实现数字化、网格化、专业化、标准化。
一、区的基本框架 围绕构建,区在学习借鉴外地经验的同时,从实际出发,经过反复调研论证比较,初步确定数字化城管区域为:东到**路,西到**高速,北到**区交界,南到昌国路,约80平方公里,按照“一级政府、二级管理、三级网络”的城市管理机制的总体构想,确定了张店区数字化城市管理的整体框架,可以概括为“发现及时、处置迅速、解决有效、监督有力”。
1、管理现状模式:双轴并行,监督到位。区里设城市管理监督中心,负责数字化城市管理的信息采集、问题立案、核查和绩效评价,并对系统流程的各个环节进行全程、全覆盖监督检查。同时,区里设城市管理指挥中心,负责数字化城管问题的派遣和处置。另外,在有关部门、街道(相关镇)设置数字化城管处置终端。
2、管理网络模式:分层构筑、条块结合。区政府城管监督中心、指挥中心为一级网络平台,区相关部门(单位)和街道(相关镇)为二级网络终端。
3、信息采集模式:选聘239名监督员由区城市管理监督中心直接管理,对信息采集和处置后的核查两个重要环节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控,确保数据真实可靠。
4、问题处置模式:部件、事件“以条为主,块块协同”。区城管指挥中心为城管问题的派遣中枢;各联动单位建立专业处置队伍对问题进行专业化处置;区城管监督中心对城管问题查处流程进行全程动态监控。
5、绩效评价模式:双轨运行,以外促内。整个评价体系由内评价系统和外评价系统两个部分组成。内评价系统指系统生成的运行数据;外评价系统指12319等公众评价形成的数据。对内、外评价系统的评价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后,获得客观公正的绩效评价结果。
二、区整合应用先进数字技术和管理方法 区数字化城市管理是整合应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视频监控系统等多项数字化技术,采用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和城市部件管理法相结合的方式。研发“城管通”,创新信息实时采集传输手段,实现城市管理空间细化和管理对象的准确定位,再造城市管理流程,整合城市管理资源,创新信息实时采集传输手段,加上动态、实时的评价体系,实现了定位精确、反应快速、适时控制、远程管理,全方位、全时段覆盖的城市管理运行新模式。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指在城市管理中,运用网格地图的技术思想,以一万平方米为基本单位,将所辖区域划分成若干个网格状单位,由城市管理监督员对所分管的网格单元实施全时段监控,同时明确各级地域责任人为辖区管理人,从而对管理空间实现分层、分级、全区域管理的方法。张店区数字化城管划分为99个责任区(仅统计地图边界内的6办3镇,750个单元网格,其中科苑**个,公园80个,和平84个,车站66个,体育场134个,杏园92个,**镇15个,**镇91个,**个。城市部件管理法指把物化城市管理对象作为部件进行管理,运用地理编码技术,将城市部件按照地理坐标定位到万米单元网格地图上,通过网格化城市管理信息平台对其进行分类管理的方法。张店区共普查各类部件6大类(包括公共设施、道路交通、市容环境、园林绿化、房屋土地设施、及其它设施)92小类,151135个,赋予每个部件代码,标注在相应的万米单元网格图中。如每一个井盖、每一杆路灯、每一个邮筒以及公交站牌、城市雕塑等,都拥有一个唯一的编号,相当于居民持有的“身份证”,实现了城市管理空间细化和管理对象的准确定位,整合了城市管理资源。“城管通”是集手机、无限网络和GPS(卫星定位系统)等多项技术于一体,为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员采集其管理区域内部件和事件信息,以及接收和报送来自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分配的任务而研发的专用工具。区已经建立起“发现及时、处置迅速、解决有效、监督有力”的城市管理新模式。
三、再造城市管理新流程 的工作流程包括七个环节,即信息收集、案卷建立、任务派遣、任务处理、处理反馈、核实结案和综合评价。
第三篇: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
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
**区数字化城市管理建设是**区委、区政府确定的一项重点工程项目,由区城市管理监督中心负责建设。目前,工程所有建设项目均已完成,并于**月15日试运行,通过试运行,系统运行稳定,区委、区政府决定**月1日正式运行,这标志着XX市第一个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在区正式运行,新模式的运
行将使XX区城市管理实现数字化、网格化、专业化、标准化。
一、区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的基本框架
围绕构建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区在学习借鉴外地经验的同时,从实际出发,经过反复调研论证比较,初步确定数字化城管区域为:东到**路,西到**高速,北到**区交界,南到昌国路,约80平方公里,按照“一级政府、二级管理、三级网络”的城市管理机制的总体构想,确定了张店区数字化城市管理的整体框架,可以概括为“发现及时、处置迅速、解决有效、监督有力”。
1、管理现状模式:双轴并行,监督到位。区里设城市管理监督中心,负责数字化城市管理的信息采集、问题立案、核查和绩效评价,并对系统流程的各个环节进行全程、全覆盖监督检查。同时,区里设城市管理指挥中心,负责数字化城管问题的派遣和处置。另外,在有关部门、街道(相关镇)设置数字化城管处置终端。
2、管理网络模式:分层构筑、条块结合。区政府城管监督中心、指挥中心为一级网络平台,区相关部门(单位)和街道(相关镇)为二级网络终端。
3、信息采集模式:选聘239名监督员由区城市管理监督中心直接管理,对信息采集和处置后的核查两个重要环节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控,确保数据真实可靠。
4、问题处置模式:部件、事件“以条为主,块块协同”。区城管指挥中心为城管问题的派遣中枢;各联动单位建立专业处置队伍对问题进行专业化处置;区城管监督中心对城管问题查处流程进行全程动态监控。
5、绩效评价模式:双轨运行,以外促内。整个评价体系由内评价系统和外评价系统两个部分组成。内评价系统指系统生成的运行数据;外评价系统指12319等公众评价形成的数据。对内、外评价系统的评价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后,获得客观公正的绩效评价结果。
二、区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整合应用先进数字技术和管理方法
区数字化城市管理是整合应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视频监控系统等多项数字化技术,采用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和城市部件管理法相结合的方式。研发“城管通”,创新信息实时采集传输手段,实现城市管理空间细化和管理对象的准确定位,再造城市管理流程,整合城市管理资源,创新信息实时采集传输手段,加上动态、实时的评价体系,实现了定位精确、反应快速、适时控制、远程管理,全方位、全时段覆盖的城市管理运行新模式。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指在城市管理中,运用网格地图的技术思想,以一万平方米为基本单位,将所辖区域划分成若干个网格状单位,由城市管理监督员对所分管的网格单元实施全时段监控,同时明确各级地域责任人为辖区管理人,从而对管理空间实现分层、分级、全区域管理的方法。张店区数字化城管划分为99个责任区(仅统计地图边界内的6办3镇,750个单元网格,其中科苑**个,公园80个,和平84个,车站66个,体育场134个,杏园92个,**镇15个,**镇91个,**个。城市部件管理法指把物化城市管理对象作为部件进行管理,运用地理编码技术,将城市部件按照地理坐标定位到万米单元网格地图上,通过网格化城市管理信息平台对其进行分类管理的方法。张店区共普查各类部件6大类(包括公共设施、道路交通、市容环境、园林绿化、房屋土地设施、及其它设施)92小类,151135个,赋予每个部件代码,标注在相应的万米单元网格图中。如每一个井盖、每一杆路灯、每一个邮筒以及公交站牌、城市雕塑等,都拥有一个唯一的编号,相当于居民持有的“身份证”,实现了城市管理空间细化和管理对象的准确定位,整合了城市管理资源。“城管通”是集手机、无限网络和GPS(卫星定位系统)等多项技术于一体,为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员采集其管理区域内部件和事件信息,以及接收和报送来自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分配的任务而研发的专用工具。区已经建立起“发现及时、处置迅速、解决有效、监督有力”的城市管理新模式。
三、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再造城市管理新流程
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的工作流程包括七个环节,即信息收集、案卷建立、任务派遣、任务处理、处理反馈、核实结案和综合评价。首先是信息收集。监督员对分管责任区实行不间断巡视,当发现问题后立即用“城管通”向城管监督中心发送图、文、声信息报告情况
第四篇:总结经验创新机制推广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
总结经验创新机制推广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
作者:杨雯 来源:昆明市政府信息产业办公室 添加日期:09年10月19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市委、市政府召开昆明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现场会,意义重大。这标志着在五华区“数字城管快车”成功试点的基础上,我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将全面启动。此次会议的目的是认真总结五华区“数字城管快车”一期工程试点工作,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在盘龙、官渡、西山区及其他城市建成区域逐步推广应用这一新的城管模式,加快提高政府社会管理能力,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质量,实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连续用三年的时间,继续推进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努力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的奋斗目标,推动昆明和谐社会的发展。
刚才,罗建宾同志就五华区“数字城管快车”建设运行情况作了专题汇报和介绍,接下来还要组织大家观看专题片和系统演示,相信大家对新的城管模式会有新的认识。下面,我就五华区“数字城管”的试点情况和推广工作讲几点具体意见。
一、五华区数字化城市管理试点工作的基本情况
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是城市和谐发展的永恒主题。在市委杨书记、市人大常委会李主任的重视、关心和亲自安排下,五华区委、区政府及市级相关部门行动迅速,学习借鉴北京东城区数字化城市管理经验,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组织有关专家及工程技术人员攻坚克难.,在较短时间完成了
“数字城管快车“管理模式的总体设计及项目实施方案,及时启动了试点工作。同时,按照杨书记、李主任的要求,市政府及时成立了试点项目工作协调支持小组,市信息产业办组织专家对项目进行了科学认真的论证,很快对试点项目审批立项,并给予了经费支持。市测绘院免费提供了价值3 5 0万元的地理数据,省移动昆明分公司专门提供了特服号码和
“城市通”移动手机,市电信局为此给予了专用通信线路的支持。试点期间,杨书记、李主任带领市属相关部门,多次到五华区现场办公,帮助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对试点工作进展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支持,王文涛市长到五华区进行专题调研时,对数字城管快车试点工作提出了重要要求。在各方大力支持、积极配合和辛勤努力下,五华区仅用三个月的时间就开发完成“数字城管快车”项目一期工程并投入试运行。
总结概括五华区“数字城管快车”试点工作,其成功做法及经验主要是:
(一)集成现代信息技术,与城市管理相结合,实现管理理念创新。五华区从解决城市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入手,抓住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城市市政公用设施、环境整治等基础工作,汲取北京东城区“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和“城市部件管理法”,综合利用当前国际先进的GIS(地理信息)、GP S(全球卫星定位)等多种技术和各类业务平台,建立了较为完整的、闭合的城市综合管理系统,改变了传统被动管理模式,初步探索出一条城市管理工作由粗放型到集约型、精确敏捷型转变的新途径。
(二)分离城市的日常管理与监督事权,建立指挥和监督“双轴心机制 ”,以监督促管理。成立了城市管理指挥中心和城市管理服务中心,形成监督和指挥两个互动的轴心,建立了城市新的日常管理和监督评价机制。设立城市管理监督员,实现了跟踪服务,主动发现问题,实地核查监督办结果。强化了社会监督,可以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将发现的问题直接反馈到监督中心。处置的过程和结果,监督中心能够随时查看。通过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把政府部门的行为置于社会的直接监督之下。系统生成的有关信息,已成为客观评价职能部门工作的重要依据。
(三)整合多个政府部门管理城市的职能,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在网格管理区域内,落实区政府、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等各个层次的责任。在指挥中心的统一指挥下,把城市部件分类划分,统筹协调分散到城管、市政、公用、国土、环保、园林、环卫、交通等专业管理部门的管理资源和执法力量,使多个不同的城市专业管理机构形成综合治理城市环境的合力。
从当前五华区“数字城管快车”新模式运行情况来看,成效是比较明显的:
一是城市管理问题的发现率和处理率大大提高。处理问题的时间大为缩短,一大批群众反映多年的问题得到解决。特别是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的开通,有效地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减少和避免了城管中“权利寻租”及相互推诿的可能和现象,极大地激发了群众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性。
二是密切了政府和群众的联系。发生在居民身边的、关乎群众利益的事,通过城管监督员的纽带作用,成为政府案头的大事、急事,大部分得到及时的解决,提高了群众对政府所提供的公共品的满意度,增强了政府的诚信度。
三是城市管理精细化、规范化。通过“双轴心机制”进行分类处理,明确了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权责,实现了对管理对象在空间上、时间上和责任上的精确定位,杜绝了推诿、扯皮、不作为和乱作为等现象,推动了“阳光政务”工程建设。
四是以较低的投入大幅度提高了管理效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总之,五华区“数字城管快车’’的运行,较好地实现了城市管理的精细化、规范化,对我市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精确定位、快速反应、公开监督、多方联动的城市管理模式进行了新的有益尝试和探索。
二、因地制宜,不断创新,推广好数字城管新模式
国家建设部于今年7月中旬在北京召开了全国数字化城市管理现场会议,推广北京东城区的成功经验,选定了1 0个城市和区作为全国实施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的试点地区,并印发了《城市市政综合监督信息系统单元网格划分与编码规则》、《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管理部件和事件分类与编码》、《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地理编码))及《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技术规范》等多个技术规范性文本,这充分说明数字化城市管理的新模式将是未来城市管理的发展趋势。“学习东城、推广五华”,加快我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已势在必行。
我们推广好数字城管新模式的总体要求是:紧紧围绕“连续用三年的时间,继续推进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努力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的要求,全面启动四区数字城管工作。五华区继续推进二、三期工程建设,盘龙、西山、官渡三个区启动“数字城管工作”,抓紧做好项目规划、设计、立项,管理信息单元网格划分、城市部件分类编码,管理信息设备整合等前期工作,力争今年底使“数字城管”覆盖辖区一环路以内。全市争取用2—3年在四个区全面实现数字化城市管理。随后不断总结完善,逐步扩大外延,覆盖城市建成区。推广工作原则是:
稳步有序原则。因地制宜,按照统一的规划稳步推进。当前主要以城市管理为主要内容,不必追求大而全,待新模式运行完备后再考虑增加其它管理系统和内容。但是也要注意敢于创新、敢于超越。同时注意降低成本、提高项目资金使用效益。统一标准原则。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单元网格的划分与编码、城市管理部件和事件分类与编码、地理编码的制定要按已有的统一部颁行业标准执行,以实现各区之间信息交流和共享。
资源整合原则。四区应本着节俭、务实、高效的精神,充分挖掘、整合、利用现有城市管理资源,对人员、设备、信息等进行整合,避免重复建设。
成果共享原则。总结推广五华区“数字城管快车”成熟的信息技术,大幅降低基础研发和学习成本。并结合各自实际注重创新、注重在城管中的应用和实效,避免重复研发,造成资源、资金、时间浪费。
三、各方协作,形成合力,全力推进我市数字城管工作
围绕工作目标和任务,下一步我市数字城管新模式的推广要突出抓好以下五方面的工作:
(一)建立相应的市级工作机构,保障全市推广应用工作有序展开。为与国家、省上下衔接对应,市政府将成立由城建、城管部门牵头,信息产业部门作为技术支持、多部门参与的强有力的工作机构,保证市级及其以上的城市部件有人间、有人管,才可能实现市、区联动。
(二)开展调查研究,扎实做好各项基础性工作。一是实施cc万米网格管理法”,确定网格范围。对项目实施界定区域内的各类城市部件、事件进行全面细致的普查、分类、分析、汇总与核定,对城市部件的名称、分类编码、坐标、状态、所属权限等基本情况,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二是疏理各部件、事件的责任单位归属,市、区联动,协调做好产权单位工作。要确定依法原则、距职能最近最有能力解决原则以及区政府指定原则等责任划分原则,尽可能完善归属的准确性;三是完成监督员队伍的组建方案,包括队伍人数、人员构成、装备配置、经费落实、上岗培训等内容。
(三)各方支持、主动介入、形成合力。立足于城市管理体制和机制的创新,按照标准化、。信息化的要求,积极创造条件,精心组织实施,确保取得实效,把城市管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信息产业部门要积极给予项目立项,并提供技术支持,在每一个项目的实施阶段绝不能因技术支持不到位而影响工程进度。同时积极协调好电信、移动等通信部门配合好工程的开展,并得到通信资费、专用信号线路的支持。规划、测绘、保密等部门要提供相应的数字地图、影像图、基础地理数据。统计、民政、市政公用、技术监督、公安、电力、排水等及其它相关部门也要主动支持、配合做好工作。宣传部门要做好宣传工作,加大对我市推广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的跟踪报道,让人民群众认识、了解、熟悉、支持、参与数字城管工作,在全市营造“人人关心、个个参与城市管理”的良好氛围。
(四)落实科学发展观,稳步推动“数字城管工作”。各区的推广工作要从城市长远发展出发,立足城管,按照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程序,有序有效推进。一要考虑城市管理系统的扩展性,技术设备不可能也不必要追求“一步到位”,要为各区之间、市区之间系统联网升级留有余地:二要考虑城市管理目标的有限性。管理和服务项目的拓展,应当考虑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以及法律法规、体制机制制约、管理人员素质等多方面因素。三要适时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城市管理模式和数字化城市管理标准规范。
(五)解决好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几个问题。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的推广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是对现行城管机制的挑战,并且时效性强、技术要求高,在推广和运用中要注意解决好几个问题:一是数字城管的建设要“立足城管,突出城管”,信息技术是在城管工作中的运用工具,不能搞成简单的信息化建设项目,更不能搞成只供外人参观的“面子工程”。二是新的城管体系一定要具有综合性、系统性、可操作性、持久性。要改变过去在一个区内片面强调专业化分工、部门分割的情况,形成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各个专业、部门紧密合作,资源共享的密切关系,共同促进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三是注重建设成本的节约。在系统的建设过程中,坚持勤俭节约的原则,充分挖掘、整合现有的电子政务的软硬件资源、城市管理信息系统等网络资源,提高信息资源的共享共用。四是建设城管、信息产业和科技等部门要注意加强向各自上级部门的汇报请示,争取项目、技术和经费的支持。
关于技术标准问题我再重点强调一下。首先在软件体系建设方面的标准要统一。例如:在标准化和规范化方面,接口的实现应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在通用性方面,要保证支持各种协议的被管系统或设备,都能以统一的方法接入到应用管理系统中;在开放性方面,要随着新业务的不断出现,相应的管理系统的实施,可能涉及今后不同系统之间互连互通的拓展需求,要能满足开放性的要求,提供开放的、标准的接口;在模型化方面,要能够基于规范的软件工程理论,提高开发效率;在集成化方面,接口实现技术要能提供通用的集成框架,实现“即插即用”;在兼容性和实用性方面,应该具有较好地兼容性和可实现性。其次在G I S(地理信息)系统标准方面要统一。例如:矢量线划数据的比例尺要一致、卫星影像和航空摄影影像的分辩率要一致、万米单元格网格划分的行政区划和层次要一致等。第三要注意应用系统的安全性,不能因系统故障而导致城市管理的停滞。
同志们,目前 “数字昆明”建设总体规划已经基本完成,其中规划的示范工程之一就是昆明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建设。市城管局、市信息办,已经为全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做了大量准备,为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的推广奠定了基础。希望这次会议以后,市级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积极行动起来,抓紧落实数字化城市管理各项工作。通过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的推广,促进我市的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不断迈上新的台阶,为昆明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为构建“和谐昆明”做出新的贡献。
第五篇:数字化城市管理
一、技术规范、总体目标
XXX市数字城管信息服务业务外包是本着信息采集“群专结合”和“政府花费买服务”、“养事不养人”的原则,将单元网格范围内的城市事、部件委托给社会上具有信息采集、且具有合法经营资质的法人单位,按照城市事、部件管理标准、巡查监管要求,根据部件、事件的多少,综合考虑,并以一定量的网格数作为基础单位,进行定时、全覆盖、公正、及时的监管和有效信息数据采集,准确传输核查、核实等,保证问题的及时发现和全面处置。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总目标是:依托空间信息技术、工作流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无限通信技术等先进技术手段,实现城市部件和事件管理的数字化、网络化和空间可视化,创新城市管理模式,再造城市管理流程,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监督评价体系,并实现政府信息化建设和相关资源的共享,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构建和谐社会,提升城市品味。同时,将信息员岗位外包,通过采集公司负责对城市管理问题信息采集工作,及时发现、解决各种部、事件问题,从而实现对xxx市建成数字城管覆盖范围的全覆盖,保证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的运营效果,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二、信息采集实施细则
为了确保信息采集工作符合XXX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的要求。特制定了信息采集项目实施方案,对信息采集项目的实施进行了明确划分,以保证在实施过程中保证信息准确性、共
页 第 1 页
及时性。通过整合流程,明确相关人员和岗位的职责分工、管理权限,完善管理权限以及相关的管理制度,以信息采集服务质量为考核依据,以市场的杠杆激励信息采集的运作,提高信息采集质量,提升专业服务能力使信息采集工作在制度化、规范化的基础上运行。
管理内容是将XXX市建成区内被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覆盖的区域内的区域巡查、问题信息采集、公众投诉问题核实、专业部门处置结果核查这四项工作统一外包给信息采集公司完成.通过实施信息采集的市场化运作,聘请专业公司组建信息采集队伍,全区域进行信息采集、上报、核查以及统计分析等,市城管监督指挥中心只需负责对采集公司的业务考核和质量抽查,从而实现信息采集的公正、客观、及时、有效。同时,考评队伍的优化降低了数字城管的运行成本,减轻了人员管理的负担,充分发挥数字城管的效能。
依据相关城市管理标准,以人工巡查的方式负责对城市事件动态问题及部件完好、变更信息的限时采集;对热线投诉等途径反馈问题进行核查;对所发现问题结案前进行核实。(1)数字城管信息采集范围
XXX市信息采集面积共XXX平方公里,包括XXX个街道,XXX个社区,划分了约XXX个单元网格,XXX个工作网格以区,项目覆盖区域为市主要中心城区。
按照管理要求的不同将全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区域分为五大区,每个区再划分三级区:
一级区域:中心城区繁华区域及城市出入口、广场、主
共
页 第 2 页
干道;
二级区域:城市次级繁华区域及政务新区周边;
三级区域:城市一般区域、各区政府、街道及途径主要道路。
通过专业人员周密细致的划分巡查区域,分配信息采集员,并严格划分巡查路线,保障在空间上以及时间上对XXX市实现全覆盖的信息采集。在运行中保障信息采集过程中的核实、核查及时回复,保证信息采集员的巡查区域和巡查周期符合全覆盖的要求。
三、管理模式
XXX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采集服务外包将贯穿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的网格巡查、问题上报、公众问题核实、处理结果核查的全过程,员工绩效工资
(1)员工工资+绩效工资
员工工资分为:基本工资+绩效工资二个部分,其中基本工资固定不变(按国家要求的最低基本工资),绩效工资按照每月完成绩效情况发放。(2)激励机制的作用
激励方式的多样性。激励的方式是与激励的重要性同等重要的内容,激励方式的选择取决于激励手段的多样化,这种多样化表现在从时间上看可以是长期激励也可以是短期激励,从内容上看既可以是物质激励也可以是精神奖励。
共
页 第 3 页
四、项目保障方案
项目启动环节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阶段,它关系到一个项目能否成功的实施,能否达到最佳的项目期望。在项目启动过程中,这个阶段的工作占项目经理整个工作量的50%以上,一个项目的成功与否都在于计划做的是否完善、预见的问题
五、信息采集器(城管通)的管理
1、“城管通”是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中的主要创新点之一,是为城市管理监督员对现场信息进行快速采集与传送而研发的专用工具。系统实现采集员在自己的管理范围内巡查过程中向监督中心上报城市管理问题信息,并通过城管通接收来自监督中心的任务指派。该系统可以依托移动设备,通过无线数据传输技术,基于城市部件和事件分类编码体系、地理编码体系,完成城市管理问题文本、图像、声音和位置信息实时传递。
2、公司将按照“三定”(定人、定区域、定手机)原则为每位信息采集员配置采集器,每个信息采集员应该维护、保养好自己的采集器,禁止在工作之外使用采集器,禁止将采集器挪作他用,如有员工违反规定,将受到严厉处罚,具体如下:
(1)自行承担非工作之用所产生的信息通信费、短信费等一切费用,同时处以同等金额的3倍罚款。
(2)在非工作时间发生采集器丢失、被窃、倍抢等事件,相关人员自行承担采集器的费用,按实际价格。
共
页 第 4 页
(3)若发现将采集器用于非工作之用,如:上网、听歌、下载与工作无关的东西,视情节的严重性罚款。
3、所使用的采集器是由城管办统一采购的国有资产,采集公司及信息采集员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不能随意维修和处置采集器,因此,我们从采集器的管理、领用、维修都制定了统一的流程,保证采集器得到正常的使用和维护,责任到人。专人保管,如有出现采集器丢失的情况将直接追究保管人员的责任,并视情况有当事人承担部分或全部费用。若员工私自维修采集器,情节严重的将予开除。
六、应急保障
数字城管是项政府型项目,通过数字化城管项目的运行与实施,大大提高了政府工作效率,保证了区域的“全覆盖”,有利于问题的“第一时间”发现。为使项目高效、稳步的开展,有效处置项目开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重大事件或突发性事件,依据紧急预案的处理流程,并结合项目运行的实际,针对重特大事件和突发事件制定预案。
对重大事故、事件的处置,由公司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区域领导小组成员在接到公司领导小组指令后,必须在第一时间赶到制定地点,参与处置。做到装备齐全、通讯畅通、行动迅速、工作效率高,及时有效地解决突发情况。
七、服务计划
为进一步规范信息采集管理,保证这支队伍能够认真履职,管理是硬功夫。我们初步确立了以业主、公司领导、班
共
页 第 5 页
组长、管理人员的检查督导机制,不间断的对信息采集员进行跟踪检查和业务指导。
区域经理负责本辖区内所属信息采集员的全面管理工作。日常工作中,区域经理必须全时在位,包括每天中午的点名、交接班、队员调整、突发事件处置、疑难问题处理、收集和反馈信息、传达中心指示等。区域经理对所辖片区检查每周不低于两次,对所属人员的检查,每人每周不少于一次。平时注重帮助解决信息采集员工作中的重难点问题,指导业务工作,保证本辖区内信息采集员上报事部件案卷的准确性,提高立案率。
企业要使自身处于最佳发展状态,团队精神是必不可少的。培养一支充满团队精神的高绩效信息采集团队,是公司决策层的管理目标之一。要尽可能使该支队伍趋向于有着共同的目标和期望,形成一种共同的行为模式,团结共进。团队要逐渐形成自身的行为习惯及行事规范。这种规范同时也表现出了这个团队的行为风格与准则,提升了信息采集员的工作热情。
共
页 第 6 页
共
页 第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