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泗水县农机技术推广系统现状情况调查报告
泗水县农机技术推广系统现状情况调查报告
近年来,泗水县农机技术推广系统全体干部职工根据全省、全市农机技术推广工作重点,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结合泗水县实际,积极探索,求真务实,扎实工作,推动了全县农机技术推广系统体系建设的健康发展。农机新技术、新机具不断投入到农业生产各个领域,如何因势利导,建立健全与之相适应的农机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是我们农机工作者面临的新的课题。为此,我们从泗水县农机技术推广系统现状入手,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重点剖析,并对进一步完善农机技术推广系统建设与发展提出了一些对策与建议
一、泗水县农机技术推广机构的发展现状
泗水县县级农机推广站和13处乡镇(街道)农机站均属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级别为股级。县推广站人员编制为5-7人,现在岗人员3人,学历均为本科,职称1人为助理工程师,2人为工程师,年龄均在35岁以下。乡镇(街道)农机站在岗人员为26人,平均每个站2人。大专以上人员12人,占在岗人员的46%;专业技术人员20人,占在岗人员的77%,年龄35岁以下的15人,占在岗人数的54.3%。县推广站有办公室2间,48平方米,有电话机一部,微机一台,试验用中型拖拉机1台,小型拖拉机1台,配有深耕犁、薯类收获机等配套农具4台(套),有维修车间1处,面积24平方米,有机具库房面积100平方米,维修保养设备6台(套),乡镇(街道)农机站都有独立办公室,有工作场地的站有泉林、金庄、泗河、柘沟、中册、高峪、圣水峪、星村8处。创收收入1万元以上的乡镇(街道)农机站有4处。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制约因素
(一)农机推广人员专业素质低,工作缺乏主动性,农机阵地建设需进一步巩固。乡镇(街道)农机站人、财、物隶属乡镇(街道)管理,部分乡镇(街道)农机站的办公场所被挤占、挪用,致使正常的业务工作无法有序运转,个别站人员老化,专业素质不高,工作人员及装备不足,农机科技推广发展后劲不足,服务职能有待改进,农机人员工资差别较大,造成思想不稳定,不少农机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受到了影响,在思想、观念、技术上没有自觉地去适应农机化发展的步伐,干和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因此县级农机推广部门很少听到来自基层的信息,反映农民对农业机械的需求情况,有些农机基础工作得不到有效的落实,因此,要完全依靠乡镇(街道)农机站来发展农机化,承担农机推广工作的任务已不现实,大量的工作得靠县农机部门来完成。乡镇(街道)农机推广力量的削弱,使县农机推广部门最需要的农机需求信息不能充分反馈,更难找到发展农机的切入点,所以获取农机信息已成为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二)农机化投入不足,农机示范推广、培训缺乏经费。农机服务组织化程度低,对农民购机支持资金不足,农民购置大型农机仍较困难。近年来,国家实行购机补贴政策,广大农民非常欢迎。在调研中,农机手对购机补贴政策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他们认为,补贴额度太小,补贴机械种类单一,难以满足农民购机需求,又加之柴油涨价,农机作业成本增加,农民购机积极性不高,农机手们认为:国家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在补贴政策上应予重点倾斜,在补贴机具种类上应适当放宽,对农业机械用油应尽快实施补贴,以利于适合当地实际,要大力推广群众认可的多功能复合式的中小型农机具,还希望金融部门在信贷方面给予方便和优惠。近几年,由于地方财政比较紧张,用于农机研制推广的经费逐年减少。农机部门召开先进农机具现场会也只是小规模的表演形式,不能让群众增强感性和理性的认识,以致于推广起来难度很大。
(三)农机推广的观念和技术滞后于农机发展的要求。我县农业机械化大多局限于传统耕、耙、播、收等产中服务,服务产业链有待延伸。农机装备结构还需进一步优化,目前存在的较为突出的问题是农机装备结构还不是十分合理,小型机具多、大型机械少;功能单一型机具多、复合式多功能机械少;动力机械多、配套机具少,成为制约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瓶颈,保护性耕作、玉米收获机械化亟需发展。
1、多少年来,农机技术的推广工作按照农业生产的要求,注重产前、产中的机械化,或产后粗加工的机械化。忽略了农机化的大农业观念,如农业工程机械化、农业环保机械化等。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速度,制约着农民收入的进一步提高。
2、农机推广人员知识不足。乡镇(街道)农机推广人员主要精力大都投入政府中心工作中,农机推广意识淡薄,各种学习培训相对减少。在当前农业产业化大力发展的情况下,农业和农村所需的农机已不是狭义的农业机械,而是具有各种先进技术的科技前沿的产品,农业机械的推广还需要农业技术、生物技术等其它技术的辅佐和配套,农机推广所需的知识面是前所未有的,知识的匮乏,很难承担起推广任务,必将影响农机化发展速度。
三、加快泗水县农机技术推广系统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切实加强农机技术推广系统体系建设。农机树形象,关键在推广,随着中央、省、市、县对“三农”工作越来越重视,农机部门要把推广放在重要位置,作为取得党委政府支持、农民欢迎和为农机部门发挥职能作用的重点来抓,作为整个农机工作的切入点。要主要领导挂帅抓,分管领导靠上抓,做到推广工作事事有人问,层层有人抓,切实抓出成效。领导要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关心支持基层工作,调动基层同志的工作积极性。引进和采用新的现代化的农业生产要素和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各级党委政府应将农机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增加投入,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来办农机化事业。要巩固加强乡镇(街道)农机阵地建设,保持乡镇(街道)农机服务推广人员稳定,合理解决他们的报酬,以利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增强责任感,推动农机化事业的发展。同时,积极探索村级在不增加干部职数的前提下,设立农机服务员,逐步形成县、乡镇(街道)、村农机服务网络。
(二)抓好技术推广,搞好农机服务。农机化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投入,三靠科技,要加大新技术、新机具引进示范推广力度,建立农机示范基地和示范园区,上级拿出一定资金进行扶持。重点在农产品深加工机械化和产后服务上做文章。要有意识地引导农民将购买机械的重点转移到产后服务上来,并积极做好机械的选型定型,注意培植典型,促使产后服务特别是农产品深加工机械化的迅猛发展壮大,搞好各级各类农机管理人员、操作驾驶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农机人员的素质,充分发挥现有机械的作用,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服务水平。积极引导农民购置高技术、多功能、多用途的机械,搞好技术、信息、作业服务,力争使农机化事业的发展为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起到“加速器”的作用。
(三)拓宽经费来源渠道,确保日常工作正常运转。《农业技术推广法》明文规定,“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推广农业技术所需经费,由政府财政拨给。”“国家逐步提高对农业技术推广的投入,各级人民政府在财政预算内应当保障用于农业技术推广的资金,并应当使该资金逐步增长。”鲁政发[2007]97号文《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指出: “要理顺管理体制,对乡镇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提倡实行县办县管,人、财、物由县级业务主观部门统一管理,其人员的调配、考评和晋升,要充分听取县级业务主观部门的意见,建立健全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经费保障机制,确保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履行职能所需经费,并全额纳入财政预算。”各级农机部门应加强这方面的宣传,依法争取政府投入。要做出成绩就必须用足用好现有的人、财、物,特别要用好来之不易的专项经费。否则,难免步入成绩出不来,领导不重视,经费无保障的恶性循环。其次是要积极主动地争取项目资金。农机化示范创新工程、新技术研究开发和示范推广等项目都有资金,有些还有地方配套资金。第三是积极开展有偿服务,包括为企业服务和为农民服务,为所有需要提供服务的单位和个人服务。
(四)稳定基层推广队伍,增强队伍服务功能。基层推广队伍面临网破线断的主要原因是缺经费,有的甚至连工资都自食其力了。作为上级业务部门不能为其挡风遮雨,具体困难、问题解决不了,工作确实无法开展。因此,我们要结合宣传《山东省农业机械化促进条例》和《农业技术推广法》为基层撑腰、说话,关心他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为他们创造一个宽松的工作环境,以稳定基层推广队伍。同时,各级推广部门要具备必要的办公场所、试验示范基地和为民服务的手段,以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机技术推广的需要。逐步达到推广技术规范化、示范带动基地化、项目实施程序化、推广手段现代化,以一流的设施、一流的服务、一流的管理、一流的人才,完成各项农机技术推广任务。
(五)适应市场经济需要,构建新型推广体系。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单纯以行政行为为主体的农机推广,正在逐步被以市场行为为主体的农机推广所替代。事实上,现在农机生产企业、农机公司、农机经营业户已经成为活跃在广大农村的编外农机推广组织和农机推广员了。事实证明,这种市场行为的农机推广更具活力和推动力。我们要因势利导,加以整合,尽快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以政府推广机构为主导,以社会各类组织为补充的多元化农机技术推广体系。强化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意识,以政府提倡、农民满意、市场需要作为衡量工作的尺度,培养具有区域服务功能的农机化推广服务组织,以适应新的市场经济环境和市场服务主体多样化的要求。
第二篇:济宁市农机技术推广机构队伍调查报告
济宁市农机技术推广机构队伍调查报告
根据农业部农机推广总站和省农机推广站文件要求,我市从3月20日至3月底全面开展了农机技术推广机构队伍统计调查工作。现将我市农机推广机构及队伍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农机推广机构的现状
济宁市是一个农业大市,也是农机大市。全市总面积10685.7平方公里,人口约820万,耕地面积750万亩。辖12个县市区(2区3市7县),135个农业乡镇。2008年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795万千瓦,大中型拖拉机达到2082万台,农机总值达到49亿元,农作物耕作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7%,农机从业人员达到62.5万人。全市农机推广机构共 150个,其中:市级推广机构1个,县级推广机构 12个,乡级135个,有编制317人,在编推广人员296人,其中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156人,35岁以下93人,35-50岁178人,共有专业技术人员252人,其中高级18人,中级71人。市、11个县级农机推广机构均为全额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1个为差额事业单位,不是独立法人,市及部分县级农机推广机构已纳入公务员管理。市级推广机构在编人员4人,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4人,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2人。县级推广机构在编人员119人,站均 9.9人,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82人,高级职称13人、中级职称38人。乡级农机推广机构为乡镇农机站或农业综合服务站,其中,独立站83个、区域站0个、综合站52个,归县级农机部门管理的站 0个、乡镇政府管理的站110个、县乡双重管理的站25个,乡镇财政全额拨款的站108个、差额拨款的站0个、自收自支的 27个。有编制221个,在编推广人员173人,有专业技术人员132人,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70人。
近年来,我市农机推广部门先后引进了各种农机化新技术30多项,如保护性耕作技术、小麦精播、化肥深施、小麦联合机收、机械深耕、片麻岩开发、花生机播、玉米机收及秸秆还田等一大批投资少、见效快,广大干群喜爱、农业急需的农机新技术,都收到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承担了国家省市及有关部门的大批科研、技术推广项目:如农业部节本增效工程项目,农业部商品粮基地建设项目,优质粮现代农机装备推进工程,山东省旱作农业开发示范项目,山东省农机化创新示范工程项目等,使一大批科技成果得到了推广普及,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并得到了政府的肯定和群众的好评。同时,还承担了科研课题的开发任务,承担了50万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开发、大蒜挖掘机、湖藕挖
掘船、大豆播种机、片麻岩开发机械化技术、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设施农业机械化配套技术等科研开发任务,都通过了有关部门的鉴定验收,不仅使推广部门自身科研业务水平得到了提高,而且有效解决了我市农业生产中的实际困难;技术推广部门还配合整体工作,积极开展送技术下乡、技术咨询、现场指导等服务活动;积极引进、试验、示范新机具、新技术,为农业增收、农民增效起到了更直接的推动作用。农机推广部门特别是县级农机推广部门处在农业技术实施的前沿,直接与群众打交道,直接与农业生产实际相接触,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先进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实践证明,农机推广部门已成为实现农村小康,实现农业现代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队伍不强。不能够适应农村经济发展、新农村建设对农机化的需要。特别是乡镇农机推广人员身份大都为合同制工人,学历较低,专业技术水平较低,没有受到专业教育或专业培训。同时,乡镇农机推广人员人事安排、工资受乡镇政府管理,工作没有自主权,常常被党委、政府临时抽调做其它工作,农机推广常常无暇或无人顾及。
(2)地位不高。县级推广机构财务不独立,更没有独立的办公场所,在目前机构改革中,工作人员被整体纳入公务员系列参照执行,而不按照专业技术人员对待,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专业技术人员工作积极性。
(3)乡镇农机站资产被侵占、平调事件时有发生等,农业机械的作用、为民服务的功效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4)设施不硬。乡镇农机站工作条件差,基本上是一桌一椅,缺乏必要的试验、示范场所,缺少必要的技术服务手段,这些都与农业现代化和和谐社会建设极不相适应。
三、建议
1、稳定队伍建设。《农业技术推广法》已经明确规定了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主体地位,要进一步制定有关强化农机推广机构的细则、办法,明确标准,推进农机推广机构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特别是县级农机推广机构,身处基层,承上启下,十分重要,应进一步加强其机构队伍建设,把其建设成为业务独立,设施齐全,技术水平高的精良队
伍。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欲要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完善的基础设施是做好农机推广工作的前提和保障。特别是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农机推广工作更应利用现代的科技手段加强信息交流管理;各级政府和行政主管部门应
在政策、资金等方面,大力给予倾斜,给予一流的设备,健全的设施,以便更加全面、及时、准确地为群众搞好服务,要在全系统积极开展一次农机推广机构规范化建设活动,力促其上台阶,上水平使推广机构 建设不断发展壮大。
3、实施项目促发展。农机技术推广项目,是技术成果转化与资金投放的重要方式。是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与争取资金支持的有利时机,是农机推广工作的立站之本。要积极争取国家、省市的重点科技项目,带动整个推广工作的开展,同时,还要积极与各大专院校,厂矿企业的横向联合,搞好交流与合作,使农机推广工作不断扩展与延伸。
4、大力开展多种经营活动。市场经济新形势下,要改变那种单靠政府补贴搞推广的模式,要依靠自身技术资源优势和优惠政策,“独立核算,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路子,进一步弥补资金不足,以经营促服务,以服务带动推广工作的开展和新技术的普及。
5、积极开展社会化服务。服务是宗旨,是农机部门树立社会形象的窗口。要树立为大农业服务、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观念,努力开辟新的服务领域,进一步强化综合服务功能,实现经营服务一体化,从而有效提升农机推广工作水平,有力推动整个农机推广工作的开展,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第三篇:基层农机技术推广人员培训工作总结
基层农机技术推广人员培训工作总结
为贯彻落实市农机局农机字[2009]3号文件精神,充公发挥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农民增收中的巨大潜力。我局大力开展了《基层农机技术推广人员培训》工作,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培训工作,发放农机科技材料4000余份,培训农机技术推广人员50人,农机大户530人,农机手1860人,农机技术人员380人,还乡就业农民工645人。这项工作的开展进一步提高了我区各类农机人员的技术素质和水平。
一、领导重视,工作措施得力
为确保“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并取得良好成绩,区局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培训学校校长、推广站站长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具体指导这项工作开展,并及时进行监督检查。同时各镇(街)也建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并结合各自的工作实际,研究制定培训方案。由于组织领导工作做得扎实有效,为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同时由于本次“培训工作”面广量大、知识性、技术性要求较高,时间紧任务重,对教师要求比较全面,区局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有力措施:
1、除发挥好农机校教师的作用外,集全局技术力量配合本次培训工作。
2、培训形式多样化。如校内培训和校外培训相结合。课堂教学和现场教学相结合。
3、机具的使用和维护方面,尽量聘请厂家技术人员现场教学示范,以上措施为本次“培训工作”的开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五、做好农机大户的培训,提高农机大户的服务能力 每个农机大户都拥有数量较多的农机具,虽然农机大户通过农机大都走上了富裕之路,但他们无论技术和管理都存在着不足,有的懂技术但管理经验欠缺有的会管理非常有经济头脑,但对专业技术不精,关键时刻不能很好发挥农机的作用。因此我们对农机大户拥有机械的特点分门别类在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加强培训,共培训7期530人。
六、做好农机手的培训,提高农机作业质量
农机手是具体操作农业机械者,其技术好坏直接决定着农机安全、作业效率和作业质量,同时也影响他们自己的收入,因此他们也迫切要求进行培训。由于这项工作量较大,我们汇同乡镇协调生产企业和经销商,采取会议培训、现场会、现场实训等不同形式、分门别类,从操作技术到维修保养,进行了培训,提高了他们的技能,共培训15期1860人。
七、做好农机技术人员的培训,保障农业机械的作业状态 农机技术人员培训,重点培训了农机维修人员。农机修理人员,是农业机械的“医生”。农业机械的修理都有他们完成,近年来由于受各方面影响,他们技术进步不大。针对这种情况对他们的技术和职业首先进行了严格培训,使他们提高了技术水平,认识到了提高农机服务质量是利己利人的好事,受到了他们的欢迎,共开展4期培训380人。
八、做好返乡就业农民工和新型农民培训,扩大农机队伍 由于受“大气候”影响,返乡就业农民工比往年有所增多,出
第四篇:农机技术推广科技信息技术论文
1、当前农机技术的不足
当前,企业生产的农机大多数是有人操控的农机,而信息化水平不高,在农机上并没有安装相应的信息化设备(如GPS),操作辅助系统等数字化的系统并没有加装到农机。这就造成现在的农机技术与飞速发展的网络数字化技术严重脱节。公司的农机产品并不能满足当前新市场的要求,使企业的产品受到一定的市场冲击。这对于企业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所以,抓住当前的机遇,进行农机信息化的相关技术研发,提高农机的信息化水平。当前,国家扶持农机的发展,对农机的技术要求更高,企业以往的农机技术已经不适合当前市场发展的需要,所以,对企业的战略要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将工作的中心从农机基础技术的研发,要转移到农机信息化技术上来,加大农机信息化技术研发和生产的投入。南通富来威农业装备有限公司,通过对农机推广和对生产者的专业培训达到了良好的市场效果,但这种推广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发展,企业应当发展先进的农机联网技术,为农机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柱,这样才能增强企业产品的竞争力,真正适应市场的需要,才能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和经济效益。
2、科技信息技术在农机技术中的应用
2.1 遥感技术的应用
遥感技术有若干的组成部分,从字面意思来说就是遥远的感知技术。首先是感知技术,这之中就包涵GPS技术。GPS技术是一种定位技术,通过卫星对地面上的目标进行定位,这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技术,这种技术已经运用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在农机上运用GPS技术可以使农机实施对各个农机的位置和作业情况进行跟踪,以便农机可以更好地掌握生产情况,对农业生产进行更加科学合理的部署,使农机作业可以有条不紊的进行,提高农机整体的生产效率。在传统的农业生产中,都是通过人工对农田进行相关的审查,对农田的作物生长状况、农田土壤水分生长环境、病虫害进行评估和处理的。但是这样的方法缺少及时性,而且人为因素对田地调查结果的影响较大。现在的信息技术可以通过高精度的传感器对农田的情况进行实时的检测,这样的监控数据不仅实施性强,对各项数据的检测也较为详细具体,可以检测到人工检测不到的项目,以便对农业生产进行及时的调整。在农机中加入这种技术可以更好的把握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通过传感器可以进行更加精确的播种,灭害和预防,提高生产的效率。地理信息交互技术,这是农场的数据处理中心。其核心技术是将农机的地理信息进行数字化,通过各种传感器对整个数字化系统进行实时的更新,以便管理者更好地对农机的信息进行掌控,对整个农业生产进行及时的科学调整。对于企业来说,要结合当前的市场需要,生产能实际应用在农业生产中的农机,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农机技术之中。
2.2 网络物联技术
网络物联技术包涵各个方面,对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都进行了链接,使农机在农业生产情况可以快速的到达管理者手中,以便快速做出处理。通过这样的网络可以对农机的各个地方实现远程的生产操作,大大节省了劳动力。此外,在整个系统中可以建立自己的数据处理系统,降低整个农机对人的依赖,真正达到自动化,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企业可以根据这一点对当前的农机进行网络化的改造,使农机可以更方便的连接网络。也可以研发相应的网络技术对相关的生产单位进行技术支持。
2.3 精准化技术
精准化技术是建立在精准传感技术的基础之上的,这其中就包括精准播种技术、精准整地技术等。这些都对现有的农机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在传感器方面要达到相应的要求,还要在现在的技术上进行改进,提高基础技术的稳定性可靠性和精准性,这样才能真正的达到生产的要求。精准技术是一项技术性极强的技术,要真正实现它,就要整合网络技术遥感技术。通过遥感技术对农田的情况进行把握,通过掌握的情况进行相应的生产安排,通过网络下发到各个生产单位。在农机上可以通过精准的传感器对生产进行更精准的操作,但这种精准的操作也对农机的质量和操作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企业要在这方面对当前的农机技术进行优化和改进。
3、结语
科技信息技术正逐步改变着当前的农业生产方式。对于农机企业而言,只有不断发展改进自身的技术,才能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富来威当前便遇到了发展的瓶颈,要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当前的农机技术中来,并不断改进优化自身的基础技术,这样才能适应当前市场,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第五篇:浅谈在新形势下如何搞好农机技术推广工作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浅谈在新形势下如何搞好农机技术推广工作 作者:周士丽
来源:《新农村》2013年第04期
摘要:农业是国家的基础,只有全面的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才能保证国家的基本安全。近年来,随着各国农业调整和国际农业发展形势的转变我们国家也开始重视农机技术在农业发展中的地位,并进一步的实现了有效的推进措施,文章将对这一问题进行系统的概括。关键字:农机技术;农业;农村;农民;技术推广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虽然农业的占地面积大,从业人口多,但是农产品的总体产量和实际的生产效率却比较低,甚至低于国际的平均水品。这样一个大的落差与农机技术密切相关。我们国家还有相当多的农民和地区在使用畜力作业和人工作业。这种落后的生产模式,不仅占用了大量的入力资源,同时生产效率也极其的低下。为此,从国家未来发展和农业进步层面分析,切实的搞好农机技术推广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1.农机技术推广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虽然国家意识到了农机技术推广工作的重要性,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资金的筹集比较困难,资金落实不到位,技术引进和实施就受到了制约。同时,一些农民的思想认识也不到位,知识结构有限,对于新技术的使用比较难以接受,由于使用操作不规范,所以实际工作的效率可能会低下,影响了农民运用的积极性。而也有一些地方政府,对于国家政策的响应过于片面,没有落实到实践中去。为此,需要国家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落实政策,例如,预留专项的资金用于支援农村农机技术的推广;组织一批专业的技术团队,进行广泛的农机技术宣传,使得农民从内心深处接受农机的推广工作,这些思想意识和政策上的扶植必然带动农村农机技术推广的全面发展,相信未来我国的农机发展一定会有全面的突破。
2.加强农机技术推广工作的对策和措施
2.1建设多元化的农机技术推广体系,健全网络,夯实基础。
要根据农机技术机构“六有建设”标准,建立起区、市、县、乡(镇)农机技术推广机构和村级技术组织,并按照“强化县级,充实乡(镇)级,发展村级”的总体思路,建立起上下相通,左右相连,设置合理,运转高效的农机技术推广网络,从而保证能将农机技术、新机具及时地引进、示范、推广,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强化县级要抓好县级农机技术推广机构建设,投入资金,加强装备,建立一支结构稳定,素质高,战斗力强的农机技术推广队伍;乡镇级要抓好乡镇农机技术推广建设,通过建立健全农机技术推广管理制度,落实农机技术推广责任,下移管理重心,提高技术和致富信息等服务,加强农机新技术的宣传教育,营造一个从热衷于农机新技术推广的良好氛围;村级是指依托农机大户,建立村级最基层的农机技术网点,利用先
进的农机技术,购买先进适用机具进行适度规模经营,在农村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既方便自己、致富了自己,也解决了耕地抛荒的现象,使农机技术推广工作上下连成线,网点带动片,示范面对面,效果看得见,使农机推广项目不断增多,推广领域日益扩大。
2.2结合实际搞好农机科技示范点工作,建立“号召农民用”变为“用给农民看”的新的农机推广模式。
科技示范点既是农机技术演示窗口,也是开展站办实体建设,增强服务功能的基础。创建农机科技示范点,就是要给农民树一个样板,通过示范点的建设,经营以及较高的效益,吸引农民照着学,跟着用,会使用,使农机高新技术尽快尽可能多地应用于农业生产。这种将“号召农民用”变为“用给农民看”的推广模式大受农民欢迎与喜爱,为全面推广农机化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3搞好宣传,广造论,培养农民的农机推广主体意识。
要求搞推广工作的人员,本着坚持“向社会宣传农机,让农民了解农业技术”的原则,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到、杂志、网络等多种媒体,加强对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宣传,让全社会认识农机技术,了解农机技术,关心农机技术和支持农机技术推广,使农机技术推广部门在社会上有影响,在农民中有威望,固势利导农民,用农机科技知识武装农民,改变他们传统耕作的思维惯性,提高他们参与农机技术推广应用的自觉性,主动性。
2.4加强农机技术信息服务工作。
农机技术推广部门要争取建立方便,快捷的县级农机技术信息网,实现与全国农机网联网,及时为基层农机技术服务站,农资经营组织,农机大户提供农机新产品,新技术市场需求,产品购销以及先进的管理经验等方面的信息内容。服务好农民,引导农机技术推广应用全面发展。
2.5加强培训学习,更新思想观念,提高队伍建设。
农机技术的推广是要与实践相互结合的,政府要组织专业的人员,定期分批的对农民进行系统的知识培训,和必要的操作演练,深入到基层,走到田间地头,及时纠正错误做法,农民们将快速的掌握到农机操作的要领。在组织农民学习技术时,也要对常见的故障处理办法进行教育和指导。要求进行培训的业务人员具有一定的培训能力,要在实际推广时达到能讲解,会指导,会排难解疑,会装会修,会现场示范,以及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把农机技术推广过程变成向农民传授新技术,培训农民科学使用农机耕作新本领,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大课堂。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未来的农业发展必然朝着高效、环保、节能的方向。全面提高农业发展的效率,关键是在农业的生产过程中积极的推广农机技术。当前我们各种阻碍农机技术推广的因素,只要采取有力的规避措施,是完全可以杜绝的。只要农民从思想上进行转变,国家从惠民的角度上进行各项积极措施的落实,我国的农机推广工作将会有序高效的开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