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十堰市民政局2010年民政工作总结及2011年工作计划3000字稿(报省厅办公室)
十堰市民政局2010年工作总结和2011年工作思路
2010年工作总结
一、利好政策联动出台,民政事业迎来了更优的环境。一是争取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期民政工作的意见》,提出了促进新时期民政事业发展的“十六条”思路和措施。二是争取将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区建设和灾害应急救援等一大批民政民生项目纳入了《十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将有计划、有步骤地立项实施。三是编制完成了《十堰市民政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四是联合市财政局、编办下发了《关于加强乡镇民政基层组织建设的通知》,全市128个乡镇(街办、林场)全部成立了民政办,全市新增民政事业经费和工作经费750万元,新增民政管理岗位事业编制103个、民政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270人,仅配备乡镇民政公益性岗位人员就达193人,全市乡镇基层民政组织工作人员增加到451人。
二、资金投入大幅增加,民生保障提上了更高的水平。全年争取和筹措各项民政资金97426万元,同比增长26%。其中,社会救助类资金全年达到44813万元,同比增长15%;优抚安置军休资金全年达到13938万元,同比增长5%;城乡福利服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全年筹措23639万元;救灾及恢复重建资金12836万元;慈善资金达到1000万元,同比增长25%;福利彩票销售额达到17800万元,同比增长13%,再创历史新高。
三、社会救助稳步提标,民政对象享受了更多的实惠。一是全年新增农村低保人口8万人,保障人口达12.5万户24.3万人,占全市农业人口9.8%。二是城乡低保补助水平稳步提高,农村低保补助标准由去年的47元增加到51元,城市低保补助标准由去年的124元增加到137元,分别提高了8.5%和10%。三是五保供养政策全面落实,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标准分别达到1800元/年和1300元/年,实现集中供养农村五保对象1.48万人。四是农村福利院提档升级稳步推进,全市33所农村福利院达到了“省级模范福利院”和“合格福利院”标准。五是全面推行了医疗救助“网上审批、事中救助”即时结算便民工程,全年累计救助人员50.2万人次。首次启动了城区特困家庭大学新生入学临时救助工作,救助贫困大学生144人。六是实施以未成年人为主体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1.1万人次。
四、抗灾救灾卓有成效,民政队伍展示了更强的能力。一是积极应对百年不遇的洪涝自然灾害,转移安置灾民13.3万多人,筹集资金5138万元,接收、调运和发放救灾帐篷580顶、棉被5400床、衣服4300套,救助灾民30余万人次。二是多方筹措及时下拨恢复重建资金7698万元,全面完成了3877户因灾倒损民房恢复重建任务。三是扎实推进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全市有10个社区达到国家和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标准,其中4个社区被评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
五、双拥工作深入开展,军地共建呈现了更新的亮点。一是启动了新一轮全国、全省双拥模范城创建动员申报工作,广泛开展了走访慰问部队、军警民争创共建、军事日等一系列军 民共建活动,并顺利通过了全国双拥模范城的检查验收。二是全市***万余名重点优抚对象全部按国家规定标准落实了抚恤补助待遇,建成了优抚对象“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平台,将***名贫困优抚对象纳入了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三是积极稳妥做好了转业、复员士官、退伍义务兵共***人的接待、档案审查、登记工作,安置城镇退役士兵***人,安置率98%。四是军休服务设施及和谐军休家园建设卓有成效,按政策规定落实了军休干部政治和生活待遇。
六、社区建设强力推进,基层民主实现了更快的发展。一是争取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市级领导联系社区、城中村创建工作方案》,建立了市级领导联系社区结对帮建工作制度。二是顺利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全市10个县市区建成农村社区建设示范村105个,农村社区建设试验实现了全覆盖。三是加强了村务民主管理,完善了村务公开制度,培训村(居)委会干部2100余人次。开展了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难点村”治理试点工作,全市排查“难点村”33个,有效治理10个。四是围绕服务“三城联创”和第四届世界传统武术节,组织了“千名志愿者进社区”活动,动员1000余名社区干部及志愿者走访服务社区群众8万余人次,开展了“三城联创”知识宣传和社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七、专项事务全面规范,民政执法取得了更大的进步。一是大力推进社会组织规范管理,全市新注册社会组织66个,登记合格率100%。开展了社会组织创先争优活动,巩固了社会组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二是区划地名工作克难攻坚,完成了113条路街巷命名、更名和城区494块新增道路标牌设置工作和713.7公里省、市、县行政区域界线联检任务,及时做好了部分乡镇更名申报工作。三是婚姻收养依法登记,全年办理结婚登记23375对,离婚登记3744对及各类婚姻登记手续共3.5万件,登记合格率达到100%;办理子女收养登记62例,收养登记合格率达100%。四是深入推进殡葬改革,全年火化遗体2254俱,火化区平均火化率达95%。积极探索建立了困难群众遗体免费火化制度。
八、项目建设突飞猛进,福利事业培植了更足的后劲。全年启动民政民生项目87个,划拨落实福利用地500余亩,总投资106540万元,落实建设资金23639万元,总建筑面积11.2万平方米,新增床位1420张。一是启动落实城市福利服务机构建设项目16个,总投资24000万元,到位建设资金14906万元,总建筑面积78000平方米,其中:十堰市社会福利服务中心主体工程于11月17日开工建设。二是全力落实市政府2010年“十件实事”涉及工作任务,新建和改扩建农村福利院39所,总投资3200万元,新增床位610张。三是全年建成城乡社区服务中心(站)项目26个,投入资金3000余万元,新建或改扩建办公和服务用房总建筑面积8000余平方米。四是顺利实施优抚事业单位服务设施建设,新建和维修光荣院、烈士陵园等优抚事业单位6个,落实用地135亩,新增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投入资金583万元,新增床位389张。
九、部门形象持续提升,自身建设收获了更实的成果。一是坚持以落实目标责任制为抓手,不断提高机关工作效能。二 是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不断提高民政系统党组织规范化建设水平。三是以“十个全覆盖”和“五个专项治理”活动为依托,不断提高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水平。四是以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为主线,不断转变干部队伍作风。市民政局在2010年度全市66个参评单位中荣获全市民主评议政风行风评议工作“优秀单位”殊荣。五是以创建文明单位为目标,加强机关综合管理。接待来访群众1630人次,按政策解决信访问题1068件,有效防止了越级上访和重访问题。信息宣传成果丰硕,全年在省、市各级各类媒体发表调研报告和信息2600多篇(条)。此外,计财、政府信息公开、综治平安建设等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取得较好成效。
2011年民政工作思路
2011年全市民政工作总体要求是:按照“一个坚持、一个改善、五个围绕、五个纳入”的思路,实现“五个有效”目标,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改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紧紧围绕保障民生、创新社会管理和发展公共服务的工作主线,紧紧围绕“十二五”规划的发展思路,紧紧围绕“一城两带”的总体战略,紧紧围绕“三个群体”的服务需求,紧紧围绕提高服务能力的部门责任,争取各级有关部门把民政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来推进,把民政事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来发展,把民政工作目标任务纳入科学考评体系来落实,把民政事业经费纳入公共财政支出重点来保障,把民政公共服务机构纳入体制创新来完善,着力推进项目民政、法治民政、高效民政建 设,使政策性工作有效落实,业务性工作有效规范,服务性工作有效创新,重点性工作有效突破,日常性工作有效提升,充分发挥民政工作、民政部门、民政队伍在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2011年全市民政工作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年争取民政资金总量增长10%;城乡贫困人口救助率100%;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增长5%;抚恤优待覆盖面100%;全市退役士兵安置率99%;社会组织登记、婚姻收养登记、殡葬执法、福利企业登记管理合格率100%;争取在建城市福利服务机构项目建设基本竣工率100%,城市“三无三孤”人员集中供养率达65%;改扩建农村福利院改20所,力争集中供养率提高到60%;新建5个社区服务站,改扩建15个社区服务站;争取福利彩票销售额突破2亿元;力争达到全国或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标准的社区新增10个;全面加大双拥工作力度,巩固双拥模范城创建成果。
为圆满实现上述发展目标,2011年全市民政工作要重点落实好以下六个方面的任务:一是围绕服务统筹发展,着力加快民生救助城乡一体化进程;二是围绕促进和谐发展,着力优化城乡社区建设长效机制;三是围绕深化合作发展,着力推进军地携手双拥创建;四是围绕体现文明发展,着力提高专项事务管理服务水平;五是围绕推动跨越发展,着力抓好社会福利服务项目建设;六是围绕优质快速发展,着力提升民政部门为民服务能力。
第二篇:民政局基层民政工作总结
民政局基层民政工作总结
2015年,全区民政工作在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积极适应新常态、为民服务不懈怠”为主题,提振精气神、开拓新思路、落实新举措,较好完成了全年民政工作目标任务。
一、2015年全区民政工作基本情况
一是社会救助水平有新提高。1—10月,全区投入社会救助资金4158万元,城乡低保标准上调至每人每月750元。春节期间,开展“三级大走访温暖进万家”活动,区、镇(街道)、村(社区)发放慰问金4941.98万元。完善社会救助服务窗口建设,将“一门式”社会救助服务窗口建在了镇(街道)便民服务大厅,为困难群众申请救助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平台。完善收入核对机制,对在册救助对象实施动态管理、精准救助。落实民生保险制度,“4•28”风雹灾害发生后,迅速启动自然灾害民生保险理赔程序,向全区20000多户受灾居民赔付1000余万元。同时,对遭受灾害的困难家庭实施临时救助,为553户困难群众发放救助款55.3万元,有效保障了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做好公益慈善工作,预计今年全区销售福利彩票3.5亿元,筹措公益金约3000余万元。设立了多个慈善冠名基金,积极开展慈善助学等活动,帮助困难学生、困难群众1000多人次。
二是养老服务事业有新成效。全面推进“居家福”覆盖工程,在东山、金庭、胥口等地建设“居家福”养老服务站27个,目前“居家福”已为全区5000多户6000多名老年人提供服务7万多次。基本完成了17家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6个助餐点,2个中央厨房和2个助浴点的建设任务。区、镇两级财政投入1400余万元,实施了尊老金发放、优待证办理、意外险赔付等惠老工程。下拨养老机构床位运营补贴155.26万元,“居家福”运营补贴320万元。组织居家养老服务对象信息采集员业务培训,完成对9个镇(街道)80周岁以上老年人的信息采集、养老服务对象认定。举办XX区首届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竞赛,切实提高全区养老护理员队伍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
三是双拥优抚安置有新进展。认真做好“春节”、“八一”等节日期间拥军慰问工作,实施实事拥军项目。积极配合XX市双拥模范城创建工作,XX市电科院作为我区军民共建示范单位,接受了全国双拥模范城调研督导组的参观考察,得到国家民政部窦玉沛副部长的肯定。召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座谈会,区四套班子主要领导与抗战老战士、老同志共同回顾抗战岁月,展望美好未来,向全区抗战时期及以前参加革命的48名老战士、老同志发放慰问金24万元。精心开展“烈士纪念日”公祭活动,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烈士精神。认真落实优待抚恤政策,调整部分优抚对象补助标准,下拨各类经费1746.57万元。认真做好安置工作,接收退役士兵190名、士官2名,共发放2014冬季退役士兵自主就业一次性经济补助经费1733.54万元。
四是民政公共服务能力有新提升。加快推进骨灰堂建设实施工程,区政府两次召开推进会,区民政局多次赴有关板块调研协调,目前7个计划新建骨灰堂的镇(街道)已完成土地性质的调整,现已进入用地审批和立项程序,为明年公益性骨灰堂的全面施工建设打下了基础。清明祭扫保障工作安全有序,全区接待祭扫群众150万人(次),车辆17.6万辆,宣传和引导群众错峰祭扫,积极引导群众文明低碳祭扫。全面运行公墓墓葬信息平台,17个经营性公墓全部联网,运行情况良好。认真做好地名界线管理,积极开展全国第二次地名普查,召开推进会,举办地名普查员工作培训。做好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困境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提高婚姻收养服务水平,办理各类事项10319件,其中婚姻登记3577件、离婚登记1078对、补领婚姻证1122对、收养登记9件。五是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有新亮点。作为现代化的社区治理服务载体,XX区民生综合服务中心顺利建成投用,它是全区民生服务的重要窗口、社会组织的培育基地和老年人活动娱乐的幸福家园,中心运营以来,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和广大群众的好评。全区5个社区服务中心建成启用,10个社区服务中心改(扩)建完成。甪直镇被表彰为江苏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镇,8个社区获江苏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称号。加强基层干部能力建设,组织全区村(社区)主任培训班,全区185名村(社区)主任参加培训。推动社区减负增效,出台《关于减轻城乡社区负担提升服务效能的实施意见》。加强社会组织建设,全区依法登记社会组织390家,全年审批新登记社团16个、变更12个,新登记民办非企业单位28个、变更15个。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社会组织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投入200万元开展第二届公益创投活动。加强社工人才队伍建设,组织社工职业水平考试,全区有43人通过社工考试。
二、2016年全区民政工作初步打算
2016年全区民政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围绕区委、区政府工作大局,狠抓项目惠民生,提升服务促发展,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推动民政事业创新发展。突出抓好6项重点工作: 一是进一步健全社会救助机制。落实自然增长机制,适时调整提高低保、低保边缘等各类困难群体生活救助标准。加大临时救助、医疗救助的力度和覆盖面,做好因病、因残、因灾、因祸致贫对象的救助帮扶工作。加强社会救助工作创新,积极探索救助审批网上操作。完善社会救助服务窗口建设,做到人员配备到位,工作职责到位,服务流程规范。要进一步完善收入核对工作,严把低保准入“第一关”,及时清退不符合救助条件的对象,维护好社会救助“底线公平”,结合我区实际情况,精确认定,慎重清退。积极开展慈善救助项目,继续做好“慈善助学”、“慈善助医”、“冠名基金会”等项目,营造浓厚慈善氛围。二是进一步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对全区养老服务事业进行全面谋划和部署,制定出台《XX区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继续推广“居家福”虚拟养老服务模式,进一步降低服务门槛、扩大服务范围、提升服务质量,2016年要争取把“居家福”服务对象扩大到10000人以上。继续抓好日间照料中心、助餐点和老年人活动场所的建设,注重养老服务设施与卫生服务设施配套建设,推动实现“医养结合”,同时还要进一步完善软件服务,加强宣传引导,提高乡镇养老服务设施的入住率。加强对全区养老服务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全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
三是进一步巩固军民鱼水关系。开展特色拥军活动,完成不少于10项拥军实事工程,协调好随军家属就业、子女入学等工作。全面落实优抚对象各项政策待遇,按时发放各类优待金、抚恤金、补助金。做好涉军维稳工作,主动排查矛盾隐患,妥善处置各类优抚对象的信访诉求,维护优抚群体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研究探讨转业士官安置机制,创新安置方式。妥善接收安置退役士兵、军休人员,增强军供保障能力。
四是进一步提升民政服务水平。加强对公墓规范管理和环境建设的督查,严格执行建墓标准,督促各公墓加强日常管理。加快推进镇级公益性骨灰堂建设工程,7家计划新建的骨灰堂全部开工建设,年底前基本完成公益性骨灰堂建设任务。继续扩大全区墓葬信息平台的覆盖面,将公益性公墓和关停公墓全部纳入墓葬信息平台系统,实现全区公墓墓葬信息全覆盖。进一步规范婚姻收养登记工作,提升窗口服务水平。完成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进一步健全未成年人社区保护网络,建立困境未成年人信息库和联动服务系统,加强家庭监护服务和监督,形成联动良性救助工作体系。五是进一步激发社会治理活力。加强对民生综合服务中心的管理运营,完善各项服务功能,使其成为XX区民生公共服务的示范窗口和老年人老有所乐的幸福家园。组织全区第十一届村委会、第六届居委会换届选举,切实做到早安排、早部署。研究出台《关于加强全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强化全区社工人才队伍建设。研究出台《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和奖励资金管理办法》,进一步发挥社会组织孵化基地的作用,加大社会组织的培育发展力度。开展全区第三届公益创投活动,计划安排300万元福彩公益金作为创投资金。继续做好社会组织等级评估和年检工作,坚持量质并举,培育发展更多的4a级以上的社会组织。
第三篇:宛城区民政局2010民政工作总结
宛城区民政局二Ο一Ο年工作总结
2010,宛城区民政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民政局的具体指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切实履行改善民生、落实民权、维护民利的基本职责,继续解放思想,不断深化改革,紧密结合我区民政工作的实际情况,开拓创新,依法行政,全力推进民政各项事业健康发展,努力实现全区保民生、保增长、保稳定目标。为缓解社会矛盾、稳定全区大局、促进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现将一年来的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
(一)完善社会救助体系,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1、不断规范和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工作。
(1)合理提高低保保障标准。根据我区居民生活水平的实际情况,主动协调财政等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困难群众的救助力度,不断提高救助标准,适当提高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从今年元月份城市补助标准由人均月补助130元提高到145元,农村补助标准由人均月50元提高到60元。
(2)坚持对城乡低保实行动态化管理。严格按照《南阳市宛城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细则》和《南阳市宛城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细则》,坚持“公平、公开、公正”原则,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规范操作程序,严格审批制度,对保障对象的家庭情况进行复核和审查,根据变化情况及时调整,2
题,及时剖析,认真解决;其次是在节假日、汛期和冬春干燥季节有针对性地及时出台防火、防汛有关规定和通知,要求并督促各地敬老院等养老机构做好入住老人的防火、防冻、防汛、防食物中毒等各项安全防范工作;然后是对全区敬老院的分管领导和敬老院院长等人员进行规范化管理培训,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提升服务质量,加快敬老院促进规范化建设步伐。
3、积极做好防灾减灾和救灾救济工作
(1)加强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体系建设,认真做好防灾、减灾和备灾工作。不断规范和完善救灾应急预案建设,因地制宜开展灾害应急救助演练,在原有救灾应急预案的基础上,深入推进村级预案的修订工作,为及时应对突发性自然灾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工作,加强救灾物资的储备和调拨工作,随时应对灾害的发生,确保第一时间展开救灾救助工作,将灾害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今年我区在由民政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联合举办的“中国人保-全国防灾减灾知识大赛”中获得了“基层优秀组织奖”,目前我省只有三个地区获得此奖项。
(2)及时做好自然灾害基本生活救助。今年7月15日,宛城区辖区普降大到暴雨,连续十余天的降雨,造成部分乡镇村庄进水,农户房屋倒塌,全区受灾人口2万余人,农作物受灾面积3千多公顷,绝收近百公顷,造成直接经济损达近千万元。面对灾情,宛城区民政局高度重视,迅速启动防汛救灾应急预案,及时对灾害进行预警预报,组织有关工作人员全部下到各乡镇、村组,对因灾倒塌、损坏房屋户进行走访,及时准确掌握受灾情况,强
化各项救灾措施,认真排查城乡低保户、五保户、重点优抚对象及其他各类受灾困难群众,对居住在危房内的家庭,迅速实施转移,对缺乏粮、油、菜、衣被等生活必需品的困难户,组织人员送物资上门,确保困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住处。全区累计救助3.2万人,支出救灾救济资金238万元。
(3)认真开展因灾倒房恢复重建工作。今年全区共确定因灾倒塌房屋280户,倒塌房屋749间。为做好今年的倒房恢复重建工作,我区及时召开因灾倒房恢复重建工作会议,科学谋划,精心组织,全面启动因灾倒房恢复重建工作。按照个人申请、村民评议、乡镇审核、区民政局审批的程序,确定帮建对象,并对帮建对象和帮扶资金进行公示,做到公开透明,接受群众监督。同时细化工作措施,落实帮扶制度,积极向上争取资金476万元,紧扣时间节点,抓好重点环节,全区280户倒房恢复重建工作已圆满完成,顺利通过市政府的检查验收。
(4)加强专项救灾资金的监督管理
切实强化救灾资金发放的规范性,严格遵循“一卡一账两公开四程序”的原则,严格按照“户报、村评、乡审、县定”程序确定救助对象,以户为单位向救助对象发放《灾民救助卡》,制订救助花名册,确保救灾款物发放的公开、公平、公正,专款专用,重点使用,保证灾困群众的基本生活。同时加强对专项救灾资金的督查,对下拨各乡镇的救灾资金进行跟踪检查,确保救灾资金使用安全到位。
4、扎实开展医疗救助工作
(1)加大救助力度。按照“以收定支、量入为出、积极稳妥、6
将问题解决在当地。在春节等重大节日期间,针对宛城区实际,认真制订做好复员退伍军人稳定工作的具体措施。全区民政对象今年未发生群体性赴省到京上访事件,为全区社会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5、军休服务管理工作得到健康发展。认真落实军休干部的“两个待遇”,严格执行有关军休干部生活待遇的政策,不断强化军队离退休干部理论学习,坚持每月一次的军休干部集中学习制度,及时传达上级有关文件,为每位军休干部免费订阅《老年春秋》等杂志,让军休干部及时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关注社会发展情况。妥善解决军休干部反映的问题,积极组织军休人员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发挥军休老干部的余热。先后组织老干部到西峡、淅川、上海世博会等地参观学习,组织军休干部积极参加市区组织的门球、书法、象棋、麻将、扑克、钓鱼等多种形式的文体活动,丰富军休干部的业余文化生活。今年还组织了敬老院捐建活动、舟曲地震捐款和经济建设调研建言活动,有效发挥了老同志的余热。在工作中为军休干部执行人性化、亲情式服务,组织军休干部进行健康体检,为全区军休人员建立病历档案,切实做到有病必医,按规定实报实销。利用春节、八一等重大节日,对军休干部进行走访慰问,今年共发放医保金6万元,生活补贴134.1万元,住房补贴16.38万元,送去慰问品价值5万多元,得到军休干部的一致好评。
(三)城乡社区建设稳步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深入发展
1、社区建设工作。一是积极制订社区科学发展规划。出台了《宛城区建设和谐社区五年(2006-2010)规划》和宛城区和谐示
范社区评估考核标准,从完善民主自治、加强社区管理、拓展社区服务、搞好社会治安、繁荣社区文化、改善人居环境、加强队伍建设、加大社区投入等方面对和谐社区建设统筹规划,分层推进,使社区建设在实施过程中有章可循。二是多渠道提升社区基础设施水平。加大对上协调力度,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将社区办公和活动用房建设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按照“五室、五站、一场地”的标准分步实施建设。积极通过财政补助鼓励自建、购买、争取新建小区预留、争取辖区单位支持等多种方式为社区解决办公和服务用房。目前全区各社区办公和服务用房均在300平方米以上,为开展和谐社区创建提供了良好的硬件保障。三是重视社区工作人员队伍建设。多次组织社区干部赴北京、上海、武汉、广东、福建等地考察学习先进经验,对社区居委会成员进行培训,积极协调落实社区“两委”成员工资福利待遇,考虑实行绩效考评,调动社区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四是强化社区服务功能。构建区、街道、社区三级公共服务网络,形成社区报送、街道代理、区级办理的相互衔接的高效机制,最大限度地为社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所有社区全部建立了“一站式”服务大厅,内部功能室全部按照和谐社区“五站五室一场地”标准配臵,功能齐全,服务便利,形成了便民、就业、社区救助、卫生计生、教育、文体、治安、城管、环保等九大公共服务全覆盖的服务体系。
2、行政区划工作。抽调精干力量深入到仲景、汉冶、东关3个街道办事处实地勘察,采取座谈走访、查阅资料、征求意见等形式进行了认真负责的调查核实,澄清了行政区域交叉情况,拟
婚姻登记合格率达100%。主要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一是建立健全机制,实现婚姻登记工作的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制定了《婚姻登记处工作制度》、《婚姻登记处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婚姻登记处保密和档案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工作制度,公布了婚姻登记机关职责、结婚、离婚登记等受理条件、办事程序、收费标准,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并在工作中认真抓好规章制度的落实,坚持依法办理。二是规范操作程序,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严格按照《婚姻登记条件》的要求,严格按规定程序、步骤和要求办理登记,推行微笑服务、规范服务、延时服务、预约服务等,不断完善便民服务措施,始终坚持耐心、热情、文明地接待每一位当事人,让当事人高兴而来,满意而归。三是抓好档案规范化管理工作。按照新《婚姻登记档案管理办法》的要求,结合规范化建设的要求,邀请区档案局人员进行指导,及时对近几年的婚姻档案重新进行规范化整理,确保档案资料万无一失。
(五)切实加强自身建设,优化机关工作作风
以提高干部队伍科学发展能力素质为重点,一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健全完善惩防体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完强教育培训,健全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和综合素质教育培训机制。二是加强干部管理。坚持公开民主、用人唯贤指导思想和培养使用并重的工作方针,并在今年6月份按照群众评议、组织考察、集体酝酿的组织原则,公开竞聘选拨了一批中层干部,激发干部“比、学、赶、超”的积极性,使干部队伍整体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三是进一步优化机关工作作风。以开展民政系统规范化
建设活动为载体,规范行政行为,健全各项管理机制,落实各项管理责任,积极推动规范化建设向纵深方向拓展,进一步改进机关作风,全面提升服务效能,提升群众的满意度、认可度和社会影响力,提升民政系统作风建设水平,树立民政部门良好形象。
(六)认真做好信访稳定工作和其他民政工作,全力维护大局稳定
深入开展领导干部定期接待群众来访、机关干部带案下访、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认真梳理矛盾纠纷和来信来访,今年以来,共办理政协提案件7件,完成领导批示件、区委和区政府督办件、区群工部等部门交办信访件,办结率100%,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促进了全区的社会和谐和稳定。认真做好信息工作,及时刊发民政工作大事、要事和工作典型经验,加大了对民政工作的宣传力度,扩大了民政工作社会认知度和影响力。全年完成信息刊发31条,其中在《河南日报》刊发了局社区建设典型经验材料《强化服务夯基础和谐社区上台阶》,在《南阳日报》头版头题刊发《阳光低保》,又在区委办发信息7条,区政府22条,编发《民政工作信息》56期。切实加强福利企业年检认定工作,加强对全区福利企业的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规范,今年共有3家福利企业通过年检,切实保障了残疾职工的合法权益。切实搞好福利彩票即开票的规范化发行运作,2010年全年销售额近260万,比去年增长40余万。
2010年,民政局的社会福利院管理、收养登记、财务管理以及计划生育、档案管理、综合治理、老干部、妇女工会等工作也都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仅2010就获得国家、省、市、区级
314
施。同时要加快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的步伐,提升对社区归属感和认同感,增强共驻共建自觉性。此外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多渠道筹集社区建设资金,形成“费随事转、权随责移”的机制,切实改善城市居民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扎实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实验,重点探索建立公共服务、互助服务和志愿服务相衔接的社区服务体系,把农村社区建设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形成合力,联动推进。切实增强民间组织自身发展能力。坚持培育发展和监督管理并重,重在培育民间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协调利益和自律管理的能力。
(四)以满足人民群众公共服务需求为目标,进一步提升社会事务管理水平
大力宣传殡葬法规,积极引导群众破除封建丧葬陋俗,大力提倡文明、节俭办理丧事的新风尚。同时要强化对殡葬工作人员的法律知识培训,重视和加强对殡改执法人员执法策略和应变能力的培训,加大殡管执法力度,及时查处殡改违法行为,做到早发现、早制止、早纠正、早补救。加强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做到依法登记、规范服务,继续做好“全国婚姻登记规范化窗口单位”的上报工作。继续加强对福利企业的监管,做好政策协调工作,为福利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保护残疾职工的合法权益。切实提高老年服务事业管理水平。按照“建立健全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的总体思路,积极探索为老服务新途径,要特别重视解决好特困老年群体基本生活服务问题,
(五)加强自身建设,确保今年各项任务的落实
2011年民政工作目标已经明确,任务已经确定,关键要抓好落实。全体民政干部职工务必继续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发扬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加大民政重点项目和民政重点工作的落实力度,扎实推进全区民政事业科学发展。
(一)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工作凝聚力
鼓励民政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踊跃参加社会工作者职业培训和考试,提高民政工作专业化水平,为民政工作顺利开展提供组织保障。采取多种措施,充实民政力量。
(二)加强改革创新,提高科学发展水平
要研究用科学的精神、创新的思维、改革的办法,不断推进退役士兵安臵、殡葬、社会组织管理、公共财政资助民政项目建设等工作的改革。要进一步用发展的眼光研究解决城乡低保、老龄事业、福利彩票风险防范、防灾减灾等工作中存在的难点和热点问题,不断增强工作的实效性、针对性和可行性。要根据社会建设的要求,积极推进社区管理体制改革以及政府购买服务和居家养老等制度的建立。要将民政工作的改革创新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来抓,突出民政工作重大决策的创造性、科学性、前瞻性和实用性,不断提高民政干部的能力和水平,推动民政事业创新发展。
(三)加强规范管理,提高服务质量
要树立现代民政管理和服务的理念,全面提升民政工作的质量、水平和效率。要进一步提高民政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通过开展民政系统规范化建设活动,按照“加强学习、规范管理、优
718-
第四篇:民政局主要基层民政工作总结
民政局主要基层民政工作总结
一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民政部门亲切关怀和指导下,我区民政工作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总体工作部署,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民政工作宗旨,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强化公共服务和夯实基层基础,充分发挥民政在社会建设中的作用,全面推进我区民政事业的科学发展,圆满完成了全年工作目标。
(一)社会保障力度进一步加大
1、城乡低保规范运行
(1)全面落实城乡低保普查清理扫尾工作。按照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去年我局在全区范围内对低保对象进行一次全面普查清理,由于各镇街适逢村委会换届,普查清理工作顺延至换届后开展至今年2月份全面结束,为了让广大城乡困难居民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结合低保工作动态管理的要求,在春节之前召开了一次低保审批会议,对前期开展的普查清理工作进行认真仔细的审查审批,同时对一些家庭突遇重大变故、生大病等困难家庭及时进行审批,共审批城市低保新增对象224户409人金额76460元、取消1567户2267人金额518276元、调整34户净减5人净减金额3148元;新增农村低保对象530户914人金额148420元、取消574户1031人金额165520元、调整361户净减22人净减金额2780元。春节前及时将救助资金发放到位,有效地缓解了这些低保家庭的生活压力,维护了社会稳定。
(2)全面开展低保信息数据录入工作。根据省厅《关于加快推广运用全国最低生活保障信息系统的紧急通知》(皖民社字2015]44号)的精神,我局高度重视,及时将通知的精神转发至全区各镇街民政所,先后两次召开信息录入人员参加的业务培训会议,要求各地迅速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如期完成信息录入任务。截止到10月底,低保信息录入工作已按时完成。
(3)及时发放低保资金。截止11月份,全区现有5624户、7461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月发金额252.3万元,1-11月份共发放城市低保金2825.7万余元,全区月人均补差金额达340元。
目前,全区共有10834户、17946人享受农村低保,月发放金额329.5万元,发放补助资金3600.4万元,全区月人均补差金额183元。
2、城乡医疗救助予民实惠
修订城乡医疗救助方案。今年初,经区政府研究,修订并出台了《2015年XX区城乡医疗救助实施方案》,今年继续进一步加大城乡医疗救助力度,将三类病种救助封顶金额分别提高到15000元、8000元和4000元。
今年1-10月份,城乡医疗共救助6060人次,发放救助资金1103.75万元(含资助城乡困难居民参保35422人,资助参保资金296.99万元)。临时救助382户,发放救助资金198.26万元。
3、救灾救济及时有效
(1)做好冬、春荒救济工作。我区属自然灾害多发地区,每年灾害时有发生。为做好冬、春期间灾民救济工作,今年年初,我局下发通知要求各地深入灾区农户家中调查摸底,掌握受灾群众家中缺粮和缺衣被情况,并制定冬、春荒救济方案,及时下拔冬、春救灾款415万元,救济灾民4.2万人。
(2)积极开展防灾减灾工作。一是调整局生产救灾工作领导小组,对灾后救助工作进行分工,由局班子成员分片包干联系,并责任到人;二是进入汛期以后我局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规定值班人员严格执行值班纪律,24小时手机开通,值班时,不得擅自离岗,并认真做好电话记录,遇到重大情况及时报告,及时处理;三是与气象部门密切联系,及时了解每周雨情、汛情,做好早期预警工作;四是做好救灾人员培训工作。利用4月中旬全区民政工作会议之机,对各镇街民政所负责人进行了灾情统计上报和灾后救援工作培训;五是加强救灾物资准备。4月初,我局对以前使用回收的二手旧帐篷进行了清理,整理出可用救灾帐篷163顶,储备救灾应急棉被500床,并和“商之都”商场就方便面、矿泉水等一些救灾物资签定了意向性购买协议;五是及时开展新灾救助工作。7月23日,我区部分镇街遭受了洪涝灾害的袭击,全区25万人口受灾,受灾面积1.9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52亿元。灾情发生后,我局按照救灾工作要求,及时启动救灾应急预案,迅速组织群众开展抗灾救灾工作,对受灾群众及时开展救助,确保群众“五有”。截止目前,我局已下报救灾资金210万元,救济灾民1.51万人。(3)深入开展农村住房保险试点工作。一是做好信息采集工作。为准确掌握参保农户户数,我局按照安徽省民政厅、财政厅、住建厅、安徽保监局《关于切实做好山区库区农村住房保险试点工作的通知》(民救字2015]53号)要求,于3月底,与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池州分公司进行联系,按照文件要求,制定统计表格,下发通知,要求各地上报参保农户花名册,共统计参保农户13.5721万户,投入保费217.1536万元;二是签订农村住房保险协议签定。按照上级要求,我局于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池州分公司在3月底签定了协议。保险期限自2015年4月1日起至2016年3月31日止,保险期限为一年;三是协作保险公司开展理赔工作。截止到10月底,有230户农房倒损获理赔,理赔资金59.8万元。
4、五保供养保障到位
(1)强化敬老院安全管理。进一步强化敬老院制度建设,加大执行和督查力度,使敬老院管理进一步制度化和规范化。5月中旬我局对全区养老机构进行了安全管理大检查,6月上旬又会同区消防大队对各养老机构进行了消防安全专项检查。在检查过程中,我们要求各养老机构严禁院民在个人的房间内私自使用电火炉,对院民屋内使用的电器线路要求做到统一控制,所有敬老院按照每25人左右设一间自助餐厅,确保用火、用电安全;对于院民人数超过30人的敬老院,要求在院内设立超市,以便院民不出院就能购买日常用品,减少院民出院的次数,最大限度的降低院民外出遇到的车祸、走失等各类安全隐患。10月下旬,转发了民政部、公安部《关于严格落实社会福利机构消防安全管理十项规定、开展社会福利机构消防安全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镇街按照通知要求,对照安全管理十项规定,集中精力开展好专项治理工作,确保安全管理不出问题。
(2)加强动态管理。按照《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实施细则》要求,把好审核、审批关,对符合五保条件的对象做到应保尽保。年初,对221名自然死亡的五保户进行了核销,同时,对符合条件的221名五保对象实行了五保。
(3)及时发放资金。全区现有五保户3645人,其中集中供养五保户1875人,分散供养五保户1770人。集中供养资金实行按月发放,分散供养人员年供养资金分上下半年二次发放。1-10月份,全区共发放五保供养资金1567万元。
5、孤儿救助和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有序开展
按照《XX区孤儿救助办法》,对符合救助条件的对象,全部实行救助。截止10月底,全区有救助对象209人,其中分散抚养138人,集中抚养71人。分散抚养孤儿生活费救助标准为790元/人.月,集中抚养孤儿生活费救助标准为1190元/人.月。分散抚养生活补助费全部实行按月打卡发放,集中抚养孤儿生活费打到区儿童福利院帐户。目前,已发放1--10月生活救助资金193.5万元。
根据流浪乞讨救助工作要求,落实工作责任,及时、有效开展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今年以来,共救助751人次,发放救助资金40万元。
(二)基层政权建设不断推进
1、全面完成主城区社区标准化创建工作,巩固创建成果
(1)明确目标任务。根据市创建办关于《主城区创建标准化社区工作专题会议纪要》2015](第1号)精神,结合创建要求和社区实际,我区已将主城区余下的杏花村街道杜坞、清风、长岗社区,清溪街道永明、翠屏苑、清溪、陵阳社区,马衙街道齐山、碧山社区,江口街道锦绣苑等10个社区作为2015年标准化创建重点社区,并确保全部达标,实现主城区标准化创建全覆盖。
(2)加强调研协调。社区办公及活动用房是创建标准化社区的一项基础性而又紧迫的工作,难度大、压力重,市、区相关部门加强沟通,建立联动工作机制着力解决。目前,9个社区办公用房已经改做升级达标,永明社区办公用房现正在紧张施工。
(3)强力推动。6月12日召开了主城区创建标准化社区工作会议,主城区7个街道的主要负责同志、分管领导、民政所长以及列入今年创建的10个社区的党组织书记参加了会议。会上认真回顾总结了2014年创建标准化社区工作,精心安排了今年的创建工作,签订了目标责任书,明确了工作重点,细化了工作措施,强化了创建责任。市、区分管领导带队,先后3次进行实地调研,现场解决问题,有力推动了创建进程,确保创建目标的实现。
2、启动农村社区建设试点,积极创建和美社区(1)确定工作目标。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社区建设的意见》(厅2013]6号)、市两办《关于加强农村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池办发2014]22号)文件精神和省民政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皖民基字2015]50号)的意见要求,今年省民政厅把我区列为全省第三批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县(区)。结合我区实际,2015年全区确定5个镇街和70个村开展农村社区建设试点,2017年实现农村社区建设全覆盖。积极探索城郊结合部农村社区、集镇中心村社区、传统农村社区等不同类型的发展模式,努力培育独具特色、功能齐全的农村社区。
(2)加强组织领导。建立领导机构,调整了区城乡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民政局,负责城乡社区建设的规划、组织、检查和指导工作。各镇街相应成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协调机构。(3)制定工作方案。区两办印发了《XX区全省第三批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方案中进一步明确了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主要任务、方法步骤、工作措施。并要求各镇街和村要从群众热切关注和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入手,围绕强化社区服务、管理功能,结合本地实际,突出地方特色,因地制宜地制定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3、完成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第三届换届选举工作,推进基层组织建设(1)精心谋划,制定方案。一是根据省、市要求和31个参加换届选举社区实际情况合理确定职数,明确候选人选配条件和要求。二是全面了解社区领导班子思想和工作状况。同时,开展社区干部任期离任财务审计。针对各社区换届选举工作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换届选举工作实施方案,做到“一社区一策”。
(2)召开会议,全面部署。及时启动城市社区换届选举工作,于7月29日召开了全区城市社区党组织委员会和第三次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动员暨培训会议,各街道主要领导、分管组织和民政工作领导、组织部长、民政所长、各社区负责人、区城市社区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全面部署全区城市社区第三次社区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对选举工作方法、步骤、程序和时间等提出了具体明确要求。同时,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了业务培训,提高他们依法办事和指导选举工作的能力。
(3)加强宣传,精心指导。各社区充分利用社区公开栏、社区网站、会议、发放宣传资料、致居民一封信、张贴横幅标语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换届选举工作的目的、意义、原则、程序和方法,引导居民参与到社区民主政治建设中来,为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顺利进行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为提高依法选举工作的进度和质量,我们强化督查指导,对组建时间不长新设立的社区、原农村社区纳入城市管理的社区,实行分类指导,对社区换届选举期间可能引发的各种矛盾,制定具体工作预案,及时解决影响换届选举工作中出现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做好矛盾调处化解工作,防止突发性和群体性事件发生,确保换届选举健康有序进行。(4)依法处理,维护稳定。为保证全区换届选举工作顺利进行,维护选举工作秩序和社会稳定,对换届选举期间的群众信访问题,按照“有访必接、接后必查、有查必果、结果反馈”的要求,积极主动处理来信、来电、来访,对部分违法违规或操作不规范的进行部分纠正,对直接影响选举结果和选民意愿的坚决予以纠正,将问题和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保证了选举工作公开、公平、公正和透明,为本次换届的31个社区一次选举成功率达100%提供了有力保障。
第五篇:民政局办公室2009年工作总结及2009年工作计划
民政局办公室2009年工作总结及2009年工作计划
2009年,办公室工作在局党政班子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全局中心工作,参与政务,搞好服务,认真履行职责,全力推进各项民政工作的有序开展。现将2009年办公室工作
一、主要开展工作
1、文秘工作。一是认真做好各类公文函电的起草工作,严格审核行文,确保行文质量,努力提高质量和效率;二是认真做好各级各部门的来文件登记、送阅、督办、处理等工作,对急需办理的来文,按照“急件急办”的原则,及时送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阅批,及时送达并督促相关股室办理,确保政令畅通,工作落到实处。
2、信息工作。办公室将所开展的民政工作,尤其是涉及民生的重点工作,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编制成简报、信息、新闻等方式及时向市民政局、某某日报、县委、广电局等部门报送,年内共报送信息34条,出黑板报5期,编发简报4期,部分上报信息已被采用。2009年,我局被市民政局评为民政政务信息工作先进集体,被县委评为信息完成超额奖。
3、信访工作。按照《信访工作条例》,认真做好各类来信来访的登记、分类、办理、答复等工作,在办理的过程中,首先由股室提出书面答复意见,再由分管领导或主要领导审签后给予答复,做到信访工作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年内共收到来信来访658件,其中受理649件,未符合民政相关政策退回9件。同时,结合全县“大接访、大下访”活动,积极协助支持相关股室办理县信访局转办的包保案件。
4、制度建设工作。年内,结合股室职能职责,督促并指导股室制订《股室工作职责》、《股室工作服务承诺》,制作《上岗证》,并要求机关工作人员上班佩带《上岗证》,接受服务对象的监督。另外,还重新修订了原有的部分工作制度。
5、后勤工作。按照《局机关制定的接待工作制度》,本着“勤俭节约”的原则,认真做好来往人员的接待和对内外的协调联系工作。同时,做好车辆的维修、保养、保险等日常管理工作。
6、其它工作。一是协助做好局机关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并已取得实效,在此项活动中被县委评为先进集体;二是按照政府信息公开的要求,及时将我局的职能职责、政务信息、惠农政策、服务承诺、工作动态等方面的内容向网上公布,自觉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目前已向网上公布民政信息33条;三是整治局机关大院环境卫生工作,彻底清除“脏、杂、乱”的现象,创造一个清洁、漂亮、舒适的工作环境,我局年内作为接受全县创建省级甲级文明卫生县城的一个点抽检验收。
二、存在的问题
由于办公室人少、事多、繁杂的工作特点,工作中主要存在着这些问题:一是办公室工作存在着见指打指的现象,对股室间的协调工作做得不够,工作的衔接还不够紧密;二是对股室工作的督办力度不够等等,这些问题需要各股室间加强协调、互相配合才能得到更好地解决,同时在今后的工作中希望各股室有什么好的建议和意见请及时给办公室反映,我们将积极向班子汇报,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逐步加以解决。
三、下一年工作计划
1、抓好局机关政治理论、业务学习工作,提高干部职工的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
2、做好文秘工作。
3、做好信息工作。加强各种信息的收集和上报,争取在市、县级报刊、信息版上有更多民政信息。
4、做好机关接待、会务、用车等后勤保障工作。
5、做好档案的整理、归档及管理工作。
6、做好信访、保密工作。
7、做好局机关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8、协助抓好机关作风建设工作。
9、巩固和提高县级“文明单位”取得的成果,积极创造条件申报市级“文明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