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水稻、油菜全程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总结
水稻、油菜机械化生产技术推广工作汇报
水稻和油菜是含山县主要的粮食作物,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经过近几年来的推广和技术攻关,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已基本上被我县农民所认可。2012年以来,为促进和推动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的应用,含山县农机部门结合新型农民培训,共举办了9期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培训班,培训学员904人,印发宣传资料3000余份,媒体宣传共计7次,在陶厂、铜闸举办油菜全程机直播现场观摩会2次,建立油菜机直播示范点10个,新增油菜直播机(武汉黄鹤2BFQ-6)17台,油菜收割机36台,共完成油菜机直播面积2.1万亩,油菜机收面积4.6万亩。今年,为促进和推动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的应用,共举办了5期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培训班,培训学员500人,印发宣传资料1500余份,媒体宣传共计4次,在清溪、铜闸等地举办水稻机插秧现场观摩会2次,建立水稻机插秧示范点32个,新建育秧工厂3座,新增育秧流水线7台和插秧机22台(其中手扶式插秧机1台),目前已完成育秧200亩,预计今年可完成机插秧面积12万亩,具体做法如下:
一、开展技术培训和宣传工作
为有效抓好水稻、油菜机械化生产工作,我县农机部门结合当地实际,加强对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组织人员到外地学习观摩,组织新建育秧工厂人员到已建育秧工厂观摩和学习,组织油菜机直播示范点人员到宣城等地观摩和学习,并进行交流,相互取长补短。其次,结合新型培训,开展水稻、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培训班,从2012年起共举办培训班14期,培训学员1404人,媒体宣传11次。
二、建立机械化生产示范点
2013年,县农机局选择在清溪、环峰等8个镇建立了32个水稻机插秧示范点,计划建立10个油菜机直播机收示范点,充分做到点、线、面相结合。一是突出抓“点”,培植农机大户、种田大户。县农机局规定每年须扶持农机大户不少于10个,在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予以倾斜,农机局和推广站负责人与农机大户实行对口帮扶,要求每月至少下基层5次以上,以便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困难。二是突出抓“线”,以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为依托,为农户提供选种、机械化育插秧、油菜机械化直播和收获、机植保等菜单式服务,由农户自己点菜。在环峰、陶厂、运漕三镇新建育秧工厂三座,每座育秧工厂可育秧2次,一次可育秧15亩,可完成机插面积3000亩,全年能完成机插面积近1
9000亩,环峰镇的惠农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清溪镇的大平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林头镇的宏达、富农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陶厂镇的大渔滩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铜闸镇的久久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等都与周边农户分别签订2000亩以上的机插秧和1000亩以上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服务合同。当地老百姓不仅省工省钱,而且合作社的服务质量好、农民效益也好,受到了广大农民的一致称赞。三是突出抓“面”,建立示范村。今年县农机局整村推进机插秧示范村由原去年6个,发展到今年18个,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示范村由原去年2个,发展到今年6个,完成机插秧面积和机直播面积都在2000亩以上。
三、加强农机与农艺相结合,开展技术指导
县农机部门着力强化农机技术培训,完善水稻机插秧和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服务,加强农机与农艺的有机结合。为加快推进水稻生产栽植机械化推广和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推广应用,根据省局文件精神,自2009年以来,县农机局成立的水稻、油菜机械化生产领导组与县农委成立的农机、农艺领导小组和栽植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专家组专家经常深入到田间地头,有针对性地做好软盘育秧、整地、机插秧技术指导,对薄水插秧、浅水活棵及大田管理等关键性技术的跟踪服务,积极开展油菜机直播、机收、秸秆粉碎还田、机植保等技术指导,为全县农业机械化生产保驾护航,深受农民好评。
四、成立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科技专家大院
2012年7月,含山县农机推广站与安徽省农机推广总站合作建设了首个全省油菜机械化生产专家大院,该“大院”聘请省农机推广总站总工程师何超波为油菜生产首席专家,“大院”致力开展油菜新品种引进和选好油菜机械化生产主要机型,3年内主要计划选育5-10个优质油菜新品种(品系)进行试验示范,筛选出适宜机械化生产的示范基地万亩,带动农户3000户,通过试验表明,秦油10号、宁杂
11、浙油50等油菜新品种适宜机播,同时湖北武汉黄鹤2BFQ-6油菜直播机等机型适宜作为油菜机播主要机型。
第二篇: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工作总结
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工作总结
我公司自2010年以来水稻生产在上级业务部门的领导和兄弟单位的支持下,就开始使用机械插秧、机械收获,不但节约成本,还提高了速度和效率,为分享经验,作如下总结:
一、机械育秧:原来我们采用人工播种,塑料秧盘育秧,速度慢且播种不匀,从今年开始,引进了水稻播种机育秧,从撒工、喷水、播种、覆土一次完成,然后用人直接把秧盘摆入秧田中,采用机械化后播种均匀,而且速度快,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机械整地(水田轮):过去插秧前整地用人、畜整地,至少用一头牲畜两个人加一耙,把地耙平,人、畜都很吃力,而今年使用水田轮整地,不但省工省力,而且整地速度快又平整,利于秧苗返青,还有好处是把插秧后的返青肥提前使用,可施肥均匀。
三、机械插秧:使用机械插秧速度快,均匀,省工省力,大大提高了效率,过去用人工插秧,每人每天最多半亩地,而使用插秧机一台机械顶十几个劳动力并可连续作业。
四、机械收获:机械收获的好处更多了,现在用人工收获,包括割、捆、扛、打四首工序缺一不可,需要费用300-350元/亩,使用机械收割,以上四道工序由机械一次完成,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也节省了大量开支。
五、存在问题:
1、插秧机插秧较深,返青较慢,有漏苗现象,需插后补苗。
2、机械收获损失较多,尤其是倒伏稻田易掉粒,损失更大。
六、解决方法:育秧时科学育秧,育壮秧,尽量把稻田整平一些,能逐步克服以上问题。
2014年10月18日
第三篇:2011年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汇报
2011年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汇报
为了进一步加大水稻机插秧推广力度,提升全县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水平,努力促进我县农业增效、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今年以来,我县高度重视,及早谋划,积极组织开展了各项有效工作。现将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强化组织领导,加大行政推动力度
为保障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的顺利实施。一是县政府成立了以分管副县长方树林为组长,农机局、农委、财政局、水利局、科技局分管领导及重点乡镇负责人参加的来安县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领导和技术推广过程中的综合协调。同时要求各乡镇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实行一把手负总责,推进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普及推广。二是县政府行文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2011年全县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的意见》(来政„2011‟3号),对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作了重点安排,将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广任务指标分解落实到乡镇(场),确定机插秧工作列入乡镇目标管理考核,并根据实绩,对工作实绩突出的乡镇、专业服务组织及示范户给予表彰奖励。三是定期召开水稻育插秧机械化工作联席会议,通报各地工作进展,总结交流工作经验,制定下一步工作措施。四是实行周五报告制度,由农机部门每周五向县政府报告各乡镇水稻育插秧机械化工作任务完成进度,做到上下联动,共同推动水稻育插秧机械化发展进程。
二、加大投入,全面保障
为了加大推广力度,确保资金落实到位,县政府决定,对乡镇购置的推广用机和农户购置的插秧机除享受中央和省40%的叠加补贴外,县财政将安排一定专项补助资金,对当年购置插秧机并完成机插秧面积达10亩以上的农户再给予数额不等补助资金。同时,我局在经费十分困难情况下挤出资金,对县级示范片给予2000—5000元的资金扶持和免费提供育秧软盘、免费机插秧等优惠措施。为了提高培训质量和推广效果,为农机校和推广站添置了必要的培训设备和推广车辆。并于3月17日组织近10名技术人员和插秧机手参加全市组织的机插秧技术培训,全面提升推广人员的技术素质,为示范县项目顺利开展提供了全面保障。
三、严格程序,规范实施
根据《来安县农机化“十二〃五”发展规划》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要求,我们制定了“政府推动、部门驱动、项目带动、乡镇联动、示范策动、群众发动”的“六轮”实施战略,采取“先易后难、先圩区后岗区、先大户后普及、先干部后群众”的推广模式,逐步形成“以户带组、以组促村、以村推乡、全面铺开”的发展格局。在成立领导组的同时,还成立了以县农机化技术推广服务站为主体,有关农技专家和重点乡镇农机(技)站技术骨干参加的技术推广组,具体负责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工作。为了做好本的示范推广工作,县农机推广站严格按照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要求,规范认真实施:
1、及时制定实施方案。
2、加强宣传。充分利用县电视台、电台广泛开展宣传,同时以“送科技下乡、科技赶集”的形式深
入半塔、水口、施官、汊河、舜山、张山等重点乡、镇开展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广宣传,重点进行机具展示、散发技术资料、接受技术咨询等活动,使广大农民逐步认识、了解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
3、及时开展技术培训。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的推广成功与否关键在能否育出符合机械栽插的规格化合格秧苗,我们根据试验成功的经验,组织技术人员认真编写一套适合我县水稻育插秧机械化工艺生产路线的技术资料,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课堂教学与示范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先后举办县级培训班一期,深入县示范片所在乡、镇举办不同规模的培训班13期,培训人员960人。培训班由专业技术人员讲解机插秧育秧技术,苗期生理特性及其管理技术、大田耕整技术、插秧机操作和维护技术、机插水稻的田间管理技术以及在机插秧技术推广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通过召开各种现场会,把培训班开到田间地头,手把手地做给农民看,教会农民干。
4、及时落实县级示范片。为确保示范片能起到以点带面,示范带动作用,针对我县实际情况,我们经多方考察,综合比较,并与有关乡镇(村)场充分协商,最终确定新建县级示范片地点、面积为:半塔镇龙湖村300亩,汊河镇汊河村300亩,施官镇张储村300亩,合计为900亩,示范点实行统一经费、统一供种、统一育秧、统一整地、统一机插、统一田管的“六统一”运行模式,同时确定整村推进示范村三个,即半塔镇龙湖村、汊河镇汊河村和施官镇张储村;
5、加强农机与农艺结合。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农机、农艺的高度配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非常注意农机、农艺两个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从选种开始就虚心向农技人员请教,主动采纳农
艺专家建议,各环节严格按照农艺要求进行作业,实现农机、农艺的互相渗透,确保示范推广工作的顺利 实施。
6、及时召开示范现场会。为提高机插水稻的育秧水平,育出合格的机插秧苗,4月16日、5月17日先后在半塔镇召开了全县水稻软盘育秧和水稻机插秧示范推广现场会;同时,重点乡镇还分别召开了水稻软盘育秧和机插秧示范推广小型现场会。通过现场会,对重点乡镇有关人员及农机户进行现场作业示范培训,提高了作业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技术水平,从而确保了该项技术的推广质量。
7、确保机具投入数量。为了确保全年目标任务的完成,我们共组织投入插秧机1031台(其中高速42台),当年新增192台,从江苏灌云、金湖等地引进180台(其中高速30台),从而有力地保证了目标任务的按时完成。
8、大力组织科技投入,确保示范推广的技术质量。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到目前为止共有76名科技人员参与了工作,其中:农机技术人员34名,农业技术人员14名,农民技术员28名;广大科技人员在项目前期积极开展科技培训和编印技术资料;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主动开展技术服务和技术咨询,坚持巡回在田间地头,边示范操作边进行指导;在育插秧过程中,严格按照技术规范进行作业,无论是在软盘育秧和大田耕整还是在机械插秧等方面都严格遵循实施方案中技术规范所要求的程序,从而确保了项目实施的技术质量。
9、注意服务组织的培育,创新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广新模式。在借鉴跨区机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注重水稻机械育插秧服务组织的培育,实行公益性推广与市场运行机制相结合,积极帮助、扶持和发展农机作业大户及其它形式的服务组织,本新建水稻机插秧服务组织2个,全县累计达 7个。
通过市场运作,走育、栽、管等一体化服务的路子,提供育秧、机插、大田管理等一条龙服务,开展跨县、跨乡镇机械化育插秧作业,为建立健全水稻机械化育插秧社会化服务体系,创新推广模式而不断探索。
目前,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正按实施方案中的时间进度顺利进行。截止6月15日,通过我们积极宣传、努力推广、勤奋工作,全县共新建县级示范片3个,乡镇示范点22个,整村推进示范村3个;举办各种培训班14期,培训人员960余名,其中新建县级示范片开班6期,实际培训人员420人;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8次,举办各种规模的现场会12次,共印发技术、宣传资料9000余份册,刻制技术光盘300张;推广手扶式机动插秧机186台,高速插秧机6台,插秧机保有量达851台。已完成机插秧面积13.8万亩。其中3个新建县级示范片和3个整村推进示范村完成9860亩。当前已全面进入麦茬稻机插秧关键时期,我们将按照目标任务总要求,严格管理,规范操作,加大力度,精心实施,确保全面完成市局下达我县水稻机插秧任务,为提升我县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做出我们农机人的应有贡献。
2011年6月16日
第四篇:加强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的建议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加强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的建议 作者:陶应宏
来源:《新农村》2012年第05期
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作为当前农机化主推技术之一,各级政府都采取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大力推广,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水稻机械化插秧新技术有明显的优越性:效率高,大大缩短了插秧期,南方机插秧可保证两季稻都能适时插秧,提早成熟,北方能躲过低温冻害,促进稳产、高产、优质;质量好,机插秧的秧苗株距、行距一致,并保株、保穴,秧苗深浅一致,能做到浅插、增加有效分蘖,达到壮杆、大穗,增产;减轻劳动强度,代替人工插秧,改变“面朝黄土背朝天,弯腰曲背几千年”的繁重体力劳动。因此,必须大力推广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彻底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
一、当前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广的有利形势
1.政府重视,政策支持
在近几年来的中央1号文件中,都明确指出:大力推广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国家对农民购置插秧机给予补贴。因此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机插秧技术的推广,在国家补贴的基础上,层层进行叠加补贴,插秧机补贴高达30%以上,农民只需花费少量的钱,就给购买到高性能的插秧机,极大地刺激了农民购买插秧机的欲望。
2.机插秧育秧技术日趋成熟。
机插秧技术关键是育秧技术,农民推广技术人员经过多年来的不断试验。总结,根据技术规范,因地制宜,把育秧技术本土化处理,使农民更能完全掌握好、运用好。在工厂化育秧基础上,创造出软盘育秧、双膜育秧、淤泥育秧、软盘育秧旱育湿润管理等技术,育秧技术的本土化、多样化,成为机插秧快速推广的有力支撑。
3.土地流转和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加快了农村土地流转,土地流转实行规模化种植,解决了机插秧用水的矛盾。农村劳动力的严重缺乏,农业生产实行规模化生产,必须依赖于农业机械化,水稻种植必须实行插秧机械化,既可降低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又能提高生产效率。土地流转的加快,也促进了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土地流转的加快,成为机插秧技术推广的隐形助力剂,而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成为机插秧技术推广的生力军。
4.插秧机生产厂家的增多
农机生产厂家的政策敏锐性,紧紧抓住国家惠农政策和插秧机潜在的巨大市场契机,纷纷投身于插秧的科研开发、生产,充分吸收外国的先进成熟的生产技术,生产出众多品牌的高性
能插秧机。插秧机生产厂家的增多,事必形成插秧机的性价比的竞争将加快插秧机技术的推广。
二、目前插秧机服务网络的几种模式
1.厂方直接服务
由厂方技术三包人员直接服务于用户,简单对用户进行机械操作培训、帮助调试插秧机下田作业,遇到故障进行维修。服务范围局限于某一品牌,没有三包配件库,一般1个省只有几名服务人员,三包服务半径大,服务质量得不到保障。
2.经销商服务
销售商指导用户机械操作,对插秧机三包,维修由生产厂方负责。服务范围也局限于某一品牌,一般1县有1个经销商,服务半径较小,没有三包配件库,服务质量也得不到充分保障。
3.县级农机推广站服务
区域销售由县级农机推广站代理,厂方对农机推广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再由农机推广技术人员对用户进行技术培训,培训操作、调整、保养等。由农机推广技术人员帮助调试下田作业、三包服务。服务范围较大(不局限于某一品牌),建立了三包配件库,服务半径较小,服务质量有一定的保障。
以上三种模式在机插秧推广前期,机具较小时都能适应,但在农民全面使用机插秧技术时,随着插秧机每年新增数量、品牌的增加,旧插秧机的保养、维修,服务能力、水平和质量都日趋下降,服务体系脆弱,在农民服务得不到充分保障时,就会严重影响到机插秧技术的推广,因此建立、完善服务网络迫在眉睫。
三、影响我县机插秧技术推广的不利因素
1.机插秧育秧技术较复杂
从营养土、软盘的准备,到苗床的整理,再到苗田的田间管理,都具有很强的技术性。相对于传统的育秧而言,技术较复杂,不易被农户接受。
2.土地流转难
单个家庭的责任田块分布零散,面积较小,不利于机械化作业。农村土地规范经营的少,已实现规范经营的,其随意性大,承包经营合同多是一年一定,承包人对农业机械投入的积极性不高。
3.推广单位的工作经费短缺
目前机插秧推广工作主要由县级推广站承担,而县级财政预算只能保证发工作,省、市两级的补贴全部用在机械上,造成推广单位工作经费严重不足,影响了推广工作。
四、促进我县水稻机插秧技术成果快速推广应用的对策
1.强化宣传,增强对搞好机插秧重要性的认识
通过广泛宣传,要使广大干部群众能够充分认识到机插秧有利于生产要素的优化结合,有利于农民分工分业,有利于加快城市化进程,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经营。
2.加强示范推广力度
重点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建立推广示范基地,有重点地选择农机大户和种粮大户加入机插秧行列,解决人员和机械力量不足的问题。二是农机部门解决好育秧技术的实用性研究。在结合本地实际的基础上,选择推广适用的机型和适用的机插秧技术。
3.打造优势机插秧推广平台
以有一定规范的农机大户、种田大户、农机服务组织为依托,打造优势机插秧推广平台,鼓励农机人员领办、兴办机插秧服务组织。如以现有的农机专业合作组织为领导,带动周边农民逐步加入合作组织,以实现农业的规范化、集约化生产,同时,着重推广水稻机插秧技术,促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晋级,提升水稻生产效率,加快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提升我县的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业市场上的竞争力。
4.建立稳定的农机补贴激励机制
以机插秧技术为主要对象,制定具有长效性、连续性、稳定性的农机补贴政策,并要做到政策早制定、早宣传、早兑现。同时,对采用水稻机插的农机户和种粮户进行专项补贴,以提高农民使用机插秧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另外,在安排购买机械补贴的同时,适当考虑推广单位的工作经费,以落实好服务工作,增强服务体系的后劲。
5.积极开展各项服务,加快机插秧作业管理一体化进程
第五篇:2012年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汇报
2012年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汇报
来安县农机局
为了进一步加大水稻机插秧推广力度,提升全县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水平,努力促进我县农业增效、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今年以来,我县高度重视,及早谋划,积极组织开展了各项有效工作。现将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强化组织领导,加大行政推动力度
为保障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的顺利实施。一是县政府成立了以分管副县长方树林为组长,农机局、农委、财政局、水利局、科技局分管领导及重点乡镇负责人参加的来安县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领导和技术推广过程中的综合协调。同时要求各乡镇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实行一把手负总责,推进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普及推广。二是县政府行文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2012年全县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的意见》(来政„2012‟20号),对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作了重点安排,将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广任务指标分解落实到乡镇(场),确定机插秧工作列入乡镇目标管理考核,并根据实绩,对工作实绩突出的乡镇、专业服务组织及示范户给予表彰奖励。三是定期召开水稻育插秧机械化工作联席会议,通报各地工作进展,总结交流工作经验,制定下一步工作措施。四是实行周五报告制度,由农机部门每周五向县政府报告各乡镇水稻育插秧机械化工作任务完成进度,做到上下联动,共同推动水稻育插秧机械化发展进程。
二、加大投入,全面保障
为了加大推广力度,确保资金落实到位,县政府决定,对乡镇购置的推广用机和农户购置的插秧机除享受中央和省40%的叠加补贴外,县财政将安排一定专项补助资金,对当年购置插秧机并完成机插秧面积达20亩以上的农户再给予数额不等补助资金。同时,我局在经费十分困难情况下挤出资金,对县级示范片给予2000—5000元的资金扶持和免费提供育秧软盘、作业补助等优惠措施。为了提高培训质量和推广效果,为农机校和推广站添置了必要的培训设备和推广车辆。并于3月13日组织近20名技术人员和插秧机手参加全市组织的机插秧技术培训,全面提升推广人员的技术素质,为示范县项目顺利开展提供了全面保障。
三、严格程序,规范实施
根据《来安县农机化“十二〃五”发展规划》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要求,我们制定了“政府推动、部门驱动、项目带动、乡镇联动、示范策动、群众发动”的“六轮”实施战略,采取“先易后难、先圩区后岗区、先大户后普及、先干部后群众”的推广模式,逐步形成“以户带组、以组促村、以村推乡、全面铺开”的发展格局。在成立领导组的同时,还成立了以县农机化技术推广服务站为主体,有关农技专家和重点乡镇农机(技)站技术骨干参加的技术推广组,具体负责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工作。为了做好本的示范推广工作,县农机推广站严格按照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要求,规范认真实施:
1、及时制定实施方案。
2、加强宣传。充分利用县电视台、电台广泛开展宣传,同时以“送科技下乡、科技赶集”的形式深
入半塔、水口、施官、大英、舜山、张山等重点乡、镇开展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广宣传,重点进行机具展示、散发技术资料、接受技术咨询等活动,使广大农民逐步认识、了解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
3、及时开展技术培训。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的推广成功与否关键在能否育出符合机械栽插的规格化合格秧苗,我们根据试验成功的经验,组织技术人员认真编写一套适合我县水稻育插秧机械化工艺生产路线的技术资料,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课堂教学与示范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先后举办县级培训班1期,深入县示范片所在乡、镇举办不同规模的培训班4期,培训人员560人。培训班由专业技术人员讲解机插秧育秧技术,苗期生理特性及其管理技术、大田耕整技术、插秧机操作和维护技术、机插水稻的田间管理技术以及在机插秧技术推广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通过召开各种现场会,把培训班开到田间地头,手把手地做给农民看,教会农民干。
4、及时落实县级示范片。为确保示范片能起到以点带面,示范带动作用,针对我县实际情况,我们经多方考察,综合比较,并与有关乡镇(村)场充分协商,最终确定新建县级示范片地点、面积为:半塔镇龙湖村300亩,施官镇顿邱村300亩,大英镇广洋村300亩,施官镇张储村300亩,合计为1200亩,示范点实行统一经费、统一供种、统一育秧、统一整地、统一机插、统一田管的“六统一”运行模式,同时确定整村推进示范村四个,即半塔镇龙湖村、施官镇顿邱村、大英镇广洋村和施官镇张储村;
5、加强农机与农艺结合。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农机、农艺的高度配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非常注意农机、农艺两个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从选种开始
就虚心向农技人员请教,主动采纳农艺专家建议,各环节严格按照农艺要求进行作业,实现农机、农艺的互相渗透,确保示范推广工作的顺利实施。
6、注意服务组织的培育,创新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广新模式。在借鉴跨区机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注重水稻机械育插秧服务组织的培育,实行公益性推广与市场运行机制相结合,积极帮助、扶持和发展农机作业大户及其它形式的服务组织,本新建水稻机插秧服务组织2个,全县累计达9个;新建育秧工厂2座。通过市场运作,走育、栽、管等一体化服务的路子,提供育秧、机插、大田管理等一条龙服务,开展跨县、跨乡镇机械化育插秧作业,为建立健全水稻机械化育插秧社会化服务体系,创新推广模式而不断探索。
目前,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正按实施方案中的时间进度顺利进行。截止4月6日,通过我们积极宣传、努力推广、勤奋工作,全县共新建县级示范片4个,乡镇示范点22个,整村推进示范村4个;举办各种培训班5期,培训人员560余名,其中新建县级示范片开班4期,实际培训人员420人;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6场次,共印发技术、宣传资料6500余份册,刻制技术光盘300张;推广手扶式机动插秧机34台,高速插秧机11台,插秧机保有量达896台。
2012年4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