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花生联合收获机械化技术推广总体实施方案
花生联合收获机械化技术推广总体实施方案
为全面完成花生联合收获机械化技术推广项目规定的各项任务指标,根据山东省财政厅《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鲁财农〔2007〕41号)的相关规定,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的意义
山东是花生生产大省,全省各地均有种植,常年种植总面积1200万亩左右,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0%,居第二位;总产量为330万吨上下,占全国的25%,居第二位;单产280千克/亩,高于全国平均单产25%。花生品种以中间型大花生为主,部分为普通型品种和珍珠豆型品种。
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作为主要油料作物的花生消费需求进一步增加,花生机械化生产越来越受到重视。当前,花生生产机械化收获水平较低,生产方式主要为机械与人工作业相结合的分段式收获,用工多、劳动强度大,严重制约着农民种植花生的积极性,影响了花生种植规模的扩大,农民对花生联合收获技术的需求十分迫切。花生联合收获机械可以一次性完成挖掘、输送、抖土、摘果、清选、装袋(箱)多项作业,作业效率高,省时省力,可有效解决花生主产区花生机械化生产瓶颈。由于花生联合收获技术推广处于起步阶段,必须通过政府引导,建立示范基地,开展宣传示范,才能有效促进花生联合收获技术与机具的推广应用。
二、主要技术内容
花生联合收获机械化技术推广项目主推技术是花生联合收获机械化技术;配套技术是土壤机械化深松整地技术、花生机械化铺膜播种技术。
(一)项目技术路线
土壤机械深松整地→机械覆膜播种→田间管理→花生联合收获
(二)主推技术要点
花生联合收获机械化技术。采用花生联合收获机,一次性完成挖掘、输送、抖土、摘果、清选、装袋(箱)多项作业。
技术要求:花生联合收获作业损失率≤3%,洁净率≥95%,破碎率≤1%。作业前进行机具调试和收获试验,做好作业前的准备。作业时,对准花生行,调整挖掘深度。地头转弯和田间转移时要提升挖掘铲,注意安全。
(三)配套技术要点
1.土壤机械化深松整地技术。采用深松整地复式作业机,一次完成土壤深松、整平作业。技术要求:深松深度不小于25cm,平整后地表平整。作业最好在冬前进行,以促进土壤热化,保墒蓄水;最迟不晚于第二年4月上旬。
2.花生机械化铺膜播种技术。采用花生覆膜播种机,一次完成筑垄、播种、覆土、喷除草剂、铺膜、膜上覆土等工 序。技术要求:采用单垄双行种植模式,播种深度3~6厘米,行距25~30厘米,亩穴数8000~10000个,穴距15~18厘米,双粒率大于90%。根据品种特性、自然条件和栽培制度确定适播期,一般在4月15日~5月1日,应尽量晚播以使收获季节避开雨季,但最晚不迟于5月20日,麦茬夏播花生应在小麦收获后及时播种。土壤肥力好的密度小些,肥力差的密度大些。
三、实施地点、规模与任务
(一)实施地点
项目在莱阳、招远、诸城、临朐、曲阜、东港、临沭、东明、安丘、平邑10个县(市、区)组织实施。
(二)实施规模
项目建设核心示范区总计10000亩。每个项目单位建设1000亩,每个项目县(市、区)要建立2~3个核心示范区,进行典型示范作业。通过项目核心示范区建设,辐射带动周边区域花生机械化收获,每个县带动示范区面积1500亩,全省共带动辐射花生联合收获作业15000亩。
项目县要将核心示范区落实到乡镇、村庄和农户。示范区要集中连片,其连片面积不小于30亩,靠近交通要道,以便于农民观摩学习、宣传示范。
(三)技术指标与任务
1.技术经济指标:项目示范区花生机械化联合收获作业,与人工收获相比,亩增收节支200元以上,示范区共增 收节支200万元。项目区新增花生联合收获机40台,每个项目县新增4台以上。
2.项目任务目标:通过项目建设总结出花生生产机械化农艺模式,制定机械化作业技术规范和机具操作规程。
四、任务分工
(一)省农机技术推广站
1.负责制定项目总体实施方案。对项目的技术内容、技术要求、实施规模、技术指标、经济指标、进度安排等提出具体实施意见。
2.组织技术培训。编写培训教材,对项目参与人员进行集中培训。
3.召开现场观摩会议。根据农时季节,组织各项目区技术人员、种植大户等,召开现场观摩会议。
4.做好检查督导工作。组织农机、农艺等各方面专家组成省级项目技术指导组,在关键生产环节、关键农时对项目区任务执行情况进行巡回指导,帮助解决实际生产中出现的技术问题,督促项目实施。
5.开展绩效评价。通过考察现场、审查档案资料、调查农户等方法,对各项目区执行情况进行总结评价。
6.组织搞好验收总结。项目结束后,指导项目县对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总结。邀请有关专家,对项目进行总结验收。
(二)项目实施单位
1.制定实施方案,落实项目人员。根据省级总体实施方 案要求,制定本项目区切实可行的项目实施方案。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和技术小组,落实项目人员。
2.确定实施区域,落实项目地块。每个项目县要将核心示范区面积具体落实到村、到户、到地块,并附有实施区域示意图。
3.搞好宣传培训,落实宣传培训任务。充分利用地方报纸、广播、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印发技术资料和明白纸,大力宣传花生联合收获技术。组织专家对县区农机技术人员、农机手和示范户进行技术应用、机具操作培训,举办培训班1-2期,培训100人次以上。
4.筛选、落实机械装备。各项目县要根据省局总体实施意见,筛选进入省农机购置补贴目录的、符合当地农业生产特点的机械装备,落实花生联合收获机具数量,确保主推技术规范实施,发挥技术效能。
5.建立项目技术档案。搞好生产和技术考核,并以数据、文字、影像资料的形式搞好记录,形成项目技术档案。起草编写出适合本地花生联合收获机械化生产的机具操作规程和农机农艺融合的技术规范。
6.做好项目测试验收工作。花生收获时,组织技术人员对示范区花生产量进行自测,对联合收获作业效果进行监测。项目结束后,通过对生产用工、人力、机械和其他生产资料消耗以及产量的测查考核,分析机械化作业生产效益,形成效益分析报告。对项目的实施情况及时进行总结,做好 项目验收准备工作。
五、经费预算
项目经费严格按照《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鲁财农〔2007〕41号)进行管理,合理使用资金,做到专款专用。
(一)省级项目经费预算
本项目省级经费15万元,主要用于全省总体实施方案制定、技术培训和指导、检查督导、绩效评价及总结验收等。
(二)县级项目经费预算
本项目县级承担单位经费为20~30万元。其中诸城、莱阳经费为30万元,招远、临朐、曲阜、东港、临沭、东明、安丘、平邑经费分别为20万元。主要用于项目宣传、技术培训、技术指导、专家咨询、交通差旅、机具作业演示及观摩、机具作业补助、小型检测仪器购置等费用。
资金使用项目和比例:
1.制定实施方案、落实任务,资金使用比例10%左右,主要用于项目具体实施方案的制定、论证及任务落实等。
2.技术培训与指导资金使用比例20%左右,主要用于组织专家编写培训教材,技术人员差旅费,举办技术培训班,印发技术资料,开展技术咨询等。
3.组织召开花生作业现场会,资金使用比例20%左右。4.花生作业补贴,资金使用比例25%左右。
5.项目宣传及检查资金使用比例15%左右,主要用于编 印宣传资料,组织有关人员对项目进行检查,召开经验交流会等。
6.总结验收资金使用比例10%左右,主要用于对项目区的总结验收,对项目执行情况进行总结上报等。
六、进度安排
(一)2012年11月~12月: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做好花生联合收获项目区的规划,落实核心示范区地块,与核心示范区农户签订合同,初步开展工作。召开项目部署会议,安排各项准备工作。
(二)2013年1月~3月:播种前作业准备,组织编写好技术培训材料,搞好技术培训。
(三)2013年4月~5月:根据花生播种的农艺要求和收获机械的作业要求,确定种植方案,进行花生机械覆膜播种作业,召开播种现场会,并跟踪监查作业质量。
(四)2013年6月~8月:搞好花生苗情考察及田间管理工作。示范区引进所需花生联合收获机,对样机进行调试,组织举办培训班,对技术人员和机械操作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
(五)2013年9月:在项目区召开花生联合收获现场演示观摩会,进行花生联合收获机械等机具作业示范,开展现场技术培训。进行花生测产工作。组织花生联合收获作业,技术人员按分工要求进入作业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做好有关测试和数据记录。
(六)2013年10~11月:搞好花生联合收获技术推广项目验收工作,对项目进行总结,编写技术、工作报告,形成花生生产机械化作业技术规范和机具操作规范,整理有关材料进行归档。对参与人员和项目单位进行考评,提出进一步推广意见。
七、项目管理、运行机制及保障措施
项目采取自上而下行政领导负责制和技术指导责任制。为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拟采取如下组织和保障措施:
(一)建立领导和技术组织。成立由省农机局分管领导任组长,有关业务处、站负责人为成员的项目领导组和技术指导组,负责项目的组织协调、管理和技术指导工作。
各项目县要相应建立项目领导组和技术指导组。领导组负责项目的组织协调和管理工作;技术指导组主要负责项目的实施方案制定,组织实施,技术培训,技术指导,示范推广和项目验收总结等。
(二)制定项目方案。在项目总体实施方案框架下,各项目县按照分解的任务,制定出符合当地实际、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
(三)建立项目实施档案。为保证项目实施工作具体化和制度化,及时对项目的实施活动和环节进行全程记录,收集保存好图片、文字、影像等资料,归档整理,建立全程的工作、技术文字和电子档案。
(四)建立项目资金管理档案。严格按照《山东省农业 技术推广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加强资金管理,按照项目预算使用资金,实行专账支付,建立资金管理档案。
(五)开展形式多样的技术培训。通过举办培训班、现场会、技术讲座、媒体宣传等多种形式,推广花生联合收获技术。在花生收获季节,召开花生联合收获机械作业现场会、观摩会,组织机手和群众现场观摩,开展技术宣传。
(六)利用购置补贴政策,支持主推技术装备购置。充分利用国家购机补贴政策,优先扶持示范区内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支持购置花生联合收获机械装备,确保核心示范区机具作业需求。对作业质量好、作业面积大、管理规范的农机合作组织,优先进行机具购置补贴和技术作业补贴。
(七)做好农机农艺结合。在项目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邀请农业专家全程参与项目实施,农机、农艺、土肥、植保等部门密切配合,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栽培技术精华的基础上,根据当地情况,正确处理农机与农艺的关系,研究制定既符合农艺要求,又适应机械作业的种植规技术规范,以确保该技术顺利推广应用。
(八)搞好检查督导和验收总结。项目县农机部门要及时上报项目进展情况,省局在关键生产环节抽调技术人员和专家搞好检查督导和技术巡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应对措施。花生收获前,由县级农机部门组织农业或统计部门进行 22 产量自测,省农机主管部门将视具体情况组织实收复测,花生联合收获作业时,组织技术人员进行作业效果监测,并形成技术和工作总结报告,召开专题会议进行总结验收。
第二篇:任县长在全市花生机械化联合收获现场会上的致辞
在全市花生机械化联合收获现场
会议上的致辞
(2011年9月14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全市花生机械化联合收获现场会议在我县召开,这是对我县农业及农机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参加会议的各位领导和同志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向长期以来支持帮助我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各位领导表示衷心地感谢!
近年来,在省、市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农机部门的支持帮助下,我县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切实抓好农机推广、培训和安全监理,着力提高农机装备水平,促进了全县农机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目前,全县农机户达5.8万户,从业人员6万余人,拥有大型农用拖拉机近3000台,中小型农用拖拉机达到5万余台,配套农机具达到4万台套,机械总动力达到78万千瓦,全县85%以上的农业生产实现了机械化。
农业机械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下步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落实上级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政策措施,培育发展主体,拓展服务领域,加快技术推广,全面提高农机装备水平、作业水平、服务水平、科技水平和安全水平,为实现农业现代
第三篇:花生生产机械化情况调查报告
××乡被××市农机局确定为市级农业机械化示范乡镇二年来,按照“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服务新农村”的要求,紧紧围绕农业增效、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目标,坚持县、乡共建、协同推进的原则,积极探索农机化发展的新机制,健全完善农机科技推广、人员培训、安全生产、修配市场、农机合作组织等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动了××乡农机化事业又好又
快发展,为切实加强农业机械化示范乡镇建设,现对××乡的花生生产机械化示范乡镇建设情况调查报告如下:
一、××乡基本情况
××乡位于××县城北9公里,面积83.5平方公里,总人口4.07万人,辖31个行政村,耕地面积4.5万亩,为半山区乡,北部以丘岭山地为主,种植花生、薯类作物,南部主要是平原,种植花生、小麦、玉米等作物,全乡花生种植面积1.8万亩,拥有农机总动力3.21万千瓦。
二、工作开展情况
二年来,3个项目投入××乡,共投入农机化发展资金274.16万元,中央、省财政项目1个,资金6万元,市级财政项目1个,资金9.82万元,农机购置补贴资金68.83万元,其中中央、省财政资金62.8万元,购买机械238台(套),市级财政资金2.03万元,购买机械8台(套),县级财政资金4万元,购买机械3台(套),共带动农民投入资金189.51万元。
根据××乡实际,确定了3个农机化创新示范基地:南部的却庄村和北部的马家峪村、尧山村,2008年却庄村和尧山村均配备了29马力小四轮拖拉机1台,12马力手扶拖拉机2台,花生覆膜播种机5台,花生收获机1台,推广花生机械覆膜播种机40台,召开花生机械覆膜播种演示会3次,花生机械化覆膜播种面积0.94万亩,占花生种植面积的55%。2009年马家峪村、尧山村均配备了29马力小四轮拖拉机1台、花生收获机1台和花生覆膜播种机1台,召开花生机收演示会、短训班3次,花生机收面积0.12万亩。截至目前,××乡农机化基地示范村3个,500亩以上的示范区3个,有农机安全管理组织(或农机安全管理员)的村26个,村级农机合作服务组织14个,开展农机示范创建活动的村17个,农机驾驶人员持证率达到83%,农机登记率达到89%,农机年检率达到85%,农作物耕种机械化水平达到74%,粮食作物耕种机械化水平达到79%,玉米机收率达到45%,小麦机械化免耕播种覆盖率达到26%,××乡花生生产机械化水平处在了全县上游水平。
三、主要工作做法
1、组织领导到位。乡政府成立了由乡长任组长,分管乡长任副组长,各管区主任、农技站长、农机站长、村支部书记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机化示范乡镇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乡农机站,农机站站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落实农机化示范乡镇建设的各项工作。
2、因地制宜,突出当地特色。强化农业机械技术的宣传和培训工作,因地制宜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和技术培训。通过各种媒体、现场会、明白纸等形式宣传技术,宣传心得。采取科技下乡入户、举办技术讲座、开演示会等形式,大力宣传建设农业机械化示范乡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对示范乡镇建设的认识。让农民熟悉与农业机械有关的法律、法规,了解农机市场的最新信息。在北部丘岭山区大力推广花生生产机械化,以此带动南部平原地区的花生机械化生产,在南部,大力推广玉米机收、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等农机化新技术。
3、协调配合构建多元投入机制。积极争取县发改局、财政局等部门给予农机化示范乡镇建设的各种扶持,充分利用市级财政对示范乡镇的资金支持,重点搞好试验、示范,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鼓励社会资金投入示范乡镇建设,积极引导广大农民参与示范乡镇建设。
4、统筹兼顾,抓好三个结合的文章。一是与农机购置补贴相结合。凡购买花生种植、收获机械的优先享受国家的补贴政策;二是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将示范基地建设纳入现代化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使农机化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三是与强化农机化管理相结合。将示范基地村建设与创建平安农机、和谐农机相结合,促进农机管理规范化、推进全乡农机化建设的全面发展。
四、存在问题和今后发展建议
目前,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玉米的种、收已经实现了机械化,而花生生产机械化还处于发展阶段。因此,发展花生的种、收机械化是目前重点解决的问题。
1、存在的问题
××乡花生种植地块大多在山区,地块小且分散,由于受本身种植特性和农民传统种植习惯的影响,没有形成规模化种植,种植区域较为分散,种植面积相对
第四篇:平阴县经济作物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研究
平阴县经济作物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研究
平阴县位于山东省济南西南部,北靠长清、西南临东平,东连肥城,西北隔黄河与东阿县相望,境内南高北低,中部隆起,形成山地、丘陵、平原、洼地4种地形。全县345个行政村,7处乡镇,827平方公里,总人口36.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80%,全县耕地面积50万亩。全县共有拖拉机5063台,8.1万千瓦。自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以来,进一步优化了农机装备结构,提升了农机作业水平,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小麦生产环节已实现全程机械化,玉米生产的机械化程度也得到了很大提高,但是马铃薯、蔬菜水果、棉花等经济作物的生产还是传统的人工种植、收获模式,这严重制约了我县经济作物机械化技术推广的应用。为提高我县经济作物机械化水平,特制定经济作物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方案。
一、经济作物生产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全县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不断加大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力度,突出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经济作物种植比例不断加大,全县主要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分别达到花生3万亩,亩产227公斤;大豆4.3万亩,亩产247公斤;棉花5.7万亩,亩产81公斤;马铃薯1.1万亩、瓜菜0.58万亩,亩产2300公斤。近几年来花生、棉花、马铃薯、大棚蔬菜的种植面积有增长趋势;其中在马铃薯的生产过程中我们采取了机械化耕作农机化技术,在大棚蔬菜的生产过程中我们应用了大棚卷帘机和田园管理机等相应的农业机械和农机化技术。我县马铃薯种植区的种植模式是马铃薯—玉米—白菜,即在马铃薯地里套种玉米,在玉米未收获时收获马铃薯,玉米收获后种植大白菜;由于马铃薯经济作物的价格行情较好,农民对收获马铃薯的技术要求较高,不得损坏,因此农民对使用机械化收获不认识。致使我县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程度不高,经济作物的机播、机收作业面积还不到其种植面积的十分之一,机械化生产水平已远远不能满足经济作物生产的需要。进一步推广经济作物机械化技术,已成为广大农民朋友的迫切要求。
二 我县经济作物机械化的主要技术模式
(一)马铃薯的种植收获模式:分全人工和半机械化模式、全人工模式:人工板镢开沟、施肥、点种、浇水、覆土、覆膜、人工田间管理到收获。
2、半机械化模式:机械化整地、开沟、施肥、浇水、人工点种,用手扶拖拉机、田间管理机覆土、覆膜,人工田间管理,用手扶拖拉机或田园管理机耕翻收获土豆。
(二)蔬菜种植模式:分常规和大棚种植模式
1、常规种植模式:按传统农时季节耕作、播种、施肥、田间管理到蔬菜收获。
2、大棚种植模式:利用塑料大棚人工卷帘或电动卷帘,反季节种植蔬菜,整地用田园管理机,其他环节大多采用人工作业。
三、我县主要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水平过低的原因
1、现有的经济作物机械产品质量有待进一步改进,还不能适应经济作物的农艺要求。
2、农民认识力度不够。我县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经济作物种植比较分散,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较小,习惯了传统的种植模式,对经济作物机械的了解较少,造成农民对经济作物生产机械的认识程度不够强,仍沿用传统的种植模式。
3、缺乏相应成熟的配套农机化新技术。
四、我县经济作物机械化技术推广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在工作中我们将本着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中心思想,采取示范推广、以点带面、循序渐进、重点突破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
五、工作措施及建议
(一)工作措施
(1)提高认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发展经济作物机械化技术,不仅能使作物高产,增加农民收入,而且省工、省时,能够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减轻劳动强度,节省劳动力。为此,我们高度重视经济作物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工作,专门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和项目技术小组。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2)加大投入,加大机具科技创新力度。经济作物种植、收获机械化前期投入大,发展初期社会效益大于直接经济效益,必须有资金扶持和引导,达到示范带动作用。
(3)加大宣传力度。首先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舆论媒体大力宣传实施经济作物机械化技术的政策、知识、好处,让农民群众真正认识到机械化技术的优势,促进经济作物增产、增效,营造经济作物生产使用机械化技术的良好氛围,逐步把机械化技术的使用转变为农村群众的自觉行动。其次,召开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技术推广现场演示会,召集经济作物种植区内各村的干部、机手、群众观看作业演示,充分发挥农业机械示范作用,引导农户使用机械化技术,解放生产力,扩大生产规模,增加收益。再次,通过多种渠道发放明白纸,向农民群众宣传。
(4)加强机手培训和技术服务。为保证经济作物机械化技术的顺利应用,我们专门编写相关技术要点,在经济作物种植区举办技术培训班;对参加相关机械化技术实施的机手和农民进行培训,重点培训内容为经济作物机械化作业标准、作业要求和相关机械化配套技术。在经济作物生产季节,抽调精干技术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开展技术服务,进行技术指导,为农民朋友排忧解难。认真做好机手技术培训工作,更好地发挥新机具的作业性能,加快经济作物种植、收获机械的应用和推广步伐。
(二)建议:一是争取财政设立专项资金,发挥农机部门的主导作用,针对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中重点、难点问题及薄弱环节,进行科技攻关,重点是引进先进适用的新机具,并做好跟踪服务。认真做好机具考核选型工作。劣质收获机具,不仅伤农害农,增加使用费用,甚至危及农业生产安全,而且挫伤农民的农业生产积极性,阻碍先进机具的推广。搞好经济作物种植、收获机具的示范推广工作,必须从头抓好,搞好机具的选型工作,通过科学检测及生产考核,选出推广机型,向社会公开发布,供使用者选择,确保机具质量,促进经济作物机械化事业的健康发展。二是依靠政府对所购机具进行补贴,扶持引导基层农机服务组织和农民购买先进实用、科技含量高的种植、收获机械。通过建立示范基地或示范点,带动农民购机用机的积极性;三是注重培养经济作物机械生产龙头企业,为机具的研制开发提供生产保障和物质保证,并保证机具的社会需求。
经济作物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工作需要认识、实验示范、再认识、再示范、再提高的过程,因此,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本着对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和服务农民的强烈责任感,进一步完善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努力使我县经济作物机械化水平上一个新的台阶,为促进我县农业机械化水平更好更快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第五篇:水稻、油菜全程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总结
水稻、油菜机械化生产技术推广工作汇报
水稻和油菜是含山县主要的粮食作物,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经过近几年来的推广和技术攻关,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已基本上被我县农民所认可。2012年以来,为促进和推动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的应用,含山县农机部门结合新型农民培训,共举办了9期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培训班,培训学员904人,印发宣传资料3000余份,媒体宣传共计7次,在陶厂、铜闸举办油菜全程机直播现场观摩会2次,建立油菜机直播示范点10个,新增油菜直播机(武汉黄鹤2BFQ-6)17台,油菜收割机36台,共完成油菜机直播面积2.1万亩,油菜机收面积4.6万亩。今年,为促进和推动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的应用,共举办了5期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培训班,培训学员500人,印发宣传资料1500余份,媒体宣传共计4次,在清溪、铜闸等地举办水稻机插秧现场观摩会2次,建立水稻机插秧示范点32个,新建育秧工厂3座,新增育秧流水线7台和插秧机22台(其中手扶式插秧机1台),目前已完成育秧200亩,预计今年可完成机插秧面积12万亩,具体做法如下:
一、开展技术培训和宣传工作
为有效抓好水稻、油菜机械化生产工作,我县农机部门结合当地实际,加强对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组织人员到外地学习观摩,组织新建育秧工厂人员到已建育秧工厂观摩和学习,组织油菜机直播示范点人员到宣城等地观摩和学习,并进行交流,相互取长补短。其次,结合新型培训,开展水稻、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培训班,从2012年起共举办培训班14期,培训学员1404人,媒体宣传11次。
二、建立机械化生产示范点
2013年,县农机局选择在清溪、环峰等8个镇建立了32个水稻机插秧示范点,计划建立10个油菜机直播机收示范点,充分做到点、线、面相结合。一是突出抓“点”,培植农机大户、种田大户。县农机局规定每年须扶持农机大户不少于10个,在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予以倾斜,农机局和推广站负责人与农机大户实行对口帮扶,要求每月至少下基层5次以上,以便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困难。二是突出抓“线”,以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为依托,为农户提供选种、机械化育插秧、油菜机械化直播和收获、机植保等菜单式服务,由农户自己点菜。在环峰、陶厂、运漕三镇新建育秧工厂三座,每座育秧工厂可育秧2次,一次可育秧15亩,可完成机插面积3000亩,全年能完成机插面积近1
9000亩,环峰镇的惠农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清溪镇的大平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林头镇的宏达、富农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陶厂镇的大渔滩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铜闸镇的久久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等都与周边农户分别签订2000亩以上的机插秧和1000亩以上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服务合同。当地老百姓不仅省工省钱,而且合作社的服务质量好、农民效益也好,受到了广大农民的一致称赞。三是突出抓“面”,建立示范村。今年县农机局整村推进机插秧示范村由原去年6个,发展到今年18个,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示范村由原去年2个,发展到今年6个,完成机插秧面积和机直播面积都在2000亩以上。
三、加强农机与农艺相结合,开展技术指导
县农机部门着力强化农机技术培训,完善水稻机插秧和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服务,加强农机与农艺的有机结合。为加快推进水稻生产栽植机械化推广和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推广应用,根据省局文件精神,自2009年以来,县农机局成立的水稻、油菜机械化生产领导组与县农委成立的农机、农艺领导小组和栽植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专家组专家经常深入到田间地头,有针对性地做好软盘育秧、整地、机插秧技术指导,对薄水插秧、浅水活棵及大田管理等关键性技术的跟踪服务,积极开展油菜机直播、机收、秸秆粉碎还田、机植保等技术指导,为全县农业机械化生产保驾护航,深受农民好评。
四、成立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科技专家大院
2012年7月,含山县农机推广站与安徽省农机推广总站合作建设了首个全省油菜机械化生产专家大院,该“大院”聘请省农机推广总站总工程师何超波为油菜生产首席专家,“大院”致力开展油菜新品种引进和选好油菜机械化生产主要机型,3年内主要计划选育5-10个优质油菜新品种(品系)进行试验示范,筛选出适宜机械化生产的示范基地万亩,带动农户3000户,通过试验表明,秦油10号、宁杂
11、浙油50等油菜新品种适宜机播,同时湖北武汉黄鹤2BFQ-6油菜直播机等机型适宜作为油菜机播主要机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