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收获机械化资料

时间:2019-05-12 16:44: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甘蔗收获机械化资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甘蔗收获机械化资料》。

第一篇:甘蔗收获机械化资料

甘蔗收获机械化材料

2014年1月16日,一个署名“金水”的作者在《京华时报》发表了一篇文章,《危险的糖都》。通过这篇三千五百字的报道,我们大概可以看出甘蔗,这个“甜蜜事业”在国内所面临的艰难而尴尬的境地。甚至,这个处境,远不是农业、糖业等几个部门或从业者努力就能完全解决的。由此,我们不得不深深地忧虑,一个已经濒于死亡的大豆产业的惨剧还没结束,难道,这个关系千家万户生计和生活的甘蔗产业,又将重蹈覆辙?下面,我将这篇文章分享给大家。为了节约时间,我对其中部分内容进行删减。如果有兴趣,可以直接百度查阅。

危险的“糖都”中粮崇左糖厂总经理韦志军看了一眼电子盘,国际糖价跌破一磅16美分,相当于每吨2135元,郑州商品交易所的白糖盘面价格已经跌破4600元/吨,而广西白糖价格成本在5000元/吨。韦志军担心2014年是白糖产业难熬的一年。

在广西,几乎两个人中就有一个人从事的事情与白糖有关。广西104家糖厂有30多万产业工人,广西三分之一的土地是甘蔗田,种植甘蔗的农民近2000万,还有依靠白糖财税收入供养的人员。

昔日的“糖高宗”给广西白糖产业和财政带来了滚滚财源。如今,国际糖价已经跌到国外种植成本区间。尽管有50%的关税保护,但如果国际白糖价格持续低迷三年,广西第一大支柱农业甘蔗种植和白糖产业可能全军覆没。这里的种植面积每年都在减少。

中国每年白糖消费量是1500万吨,国内原有白糖产量是1300万吨。其中,广西每年产量就达到800万吨,占全国产量的60%。崇左市每年产量200万吨,占广西白糖产量的四分之一,是中国名副其实的“糖都”。

今年广西甘蔗最低保护价是440元/吨,相比去年475元/吨已经有所下调。但是,在广西崇左,甘蔗种植成本就达436元/吨,农民基本不赚钱。农民不需要种子,自己干活不算钱,最后能省下200块钱的种子和人工费。对于中粮崇左糖厂来说,按照今年440元的最低保护价收购,8吨甘蔗榨一吨糖,一吨糖的原材料成本是3600元,加上各种费用,不含税一吨白砂糖的成本价格已经达到5000元。目前广西白糖现货报价4700元/吨,这个榨季,广西崇左16家糖厂每天都在亏钱。

韦志军去年被派往中粮屯河在澳大利亚收购的一家糖厂鹏利澳大利亚有限公司学习,他把研究重点放在了国外白糖价格为何会如此便宜。经过调研,他发现国内外白糖生产工艺和技术都差不多,唯一的差别是“第一车间”甘蔗的种植成本远远低于国内。“澳大利亚的甘蔗种植成本才114元/吨,广西崇左的甘蔗种植成本是436元/吨,甘蔗种植成本高出国外300多元/吨。”韦志军告诉记者。韦志军调研后发现,澳大利亚甘蔗种植基本是良种良法和机械采收,有专业的育种公司、病虫害防治公司和机械收割公司等服务组织来提供服务;而广西崇左农民基本不重视良种和良法,依靠人工采收,仅人工采收一吨成本就要120元。广西甘蔗收割和开榨的季节,由于本地劳动力价格上升,人手紧缺,“糖都”崇左出现30万越南民工采收甘蔗的景象,如果没有这些越南民工,甘蔗的成本还会增加,农民还会亏钱。

下一步,中粮屯河还准备引入澳大利亚的机械采收技术来改造农悦锋的甘蔗种植基地,降低人工采收成本。“人工采收加上运输的成本需要180元/吨,而机械采收运输成本只需要60元/吨。”韦志军说,中粮屯河还联合中国农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给予扶持的家庭农场信贷等金融支持。但是,中粮屯河自身并没有在支持农业现代化中受益。广西一直沿用计划经济时代就把甘蔗地划分不同的区的做法,形成蔗区资源的固有化。广西崇左有16家糖厂,甘蔗地也被划成了16片。每到甘蔗的榨季,广西蔗区各市县政府就需调动大量警力和公务员到各处设卡,防止甘蔗跨区流动,划定区域的甘蔗只能卖给指定的糖厂。

今年,广西崇左一家糖厂因为资金链紧张新榨季不得不继续白条收购甘蔗。这家糖厂从去年榨季开始就因为大量资金进入房地产造成资金紧张开始打白条收购甘蔗,直到今年新榨季前,在政府的敦促下,糖厂才把去年欠下的农民收购款补上。由于今年糖价不断走低,甘蔗价格受到政府最低保护价限制,糖厂不仅没有利润,还可能面临巨额亏损。今年,糖厂资金紧张,新一轮的白条收购又将在广西崇左上演。

韦志军记得上一轮白条收购是1998年开始的糖价低迷,那时各县市80%的糖厂都是国营企业,所有的白条都由政府财政承担下来,那些国有白糖厂后来因为陷入亏损都被卖掉了,农民手中的白条直到2010年才兑现完毕。今天,广西80%的糖厂变成了民营企业,这一轮白条收购可能不会再有政府财政来买单,一旦资金链崩裂,可能的结果是民营企业老板跑路,农民白条无法兑付,摧毁的将是整个白糖产业。

在广西崇左调研的海通证券分析师丁频告诉记者,现在糖厂普遍比较悲观,国际糖价下跌太多把国内糖价带下来了,现在已经到了国外的成本区,种植和生产不太可能继续扩张,国内消费不可能有大的增长,只能期望今年下半年和明年国际经济复苏,国际糖价能回升 由于国内外巨大的糖价差,山东、辽宁和江苏等沿海白糖消费区新建了很多进口原糖加工厂,投产和在建的原糖加工产能达到844万吨,加上国内原有的白糖产能1300万吨,总共的产能已经达到2144万吨,而国内的白糖消费量只有1500万吨,产能远远超过了国内市场容量。在广西崇左,这里的白糖产业正在面临一场生死考验

中国农机化协调调研报告简介

2012--2013榨季的尾声,即2013年3月至6月,中国农机化协会承担农业部农机化司下达的《甘蔗收获机械现状调研》的项目任务后,随即派员到广西、广东、云南、海南四省开展实地调研。

调研组花了三个月时间,走访三个省甘蔗种植主产区的十余个县(村、场),深入田间与蔗农了解情况,对甘蔗生产机械化,特别是甘蔗收获机械化的现状,有了较为清晰的了,并在调查基础上研究提出我国推进甘蔗收获机械化的一些建议。

下面,我借花献佛,将调研组了解到的一些情况,向大家简单介绍。本次调研组调研的方向和了解到的内容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政策方面:

国家发改委“十一五”期间,对中国十大制造业的扶持政策中,有对农机装备制造业的扶持,其中广东省在甘蔗收获机制造方面得到过相应的支持,取得了可喜的成果。2010年“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曾刊载《我国甘蔗收割机研发30年难突破》的报告,张德江同志曾对报告作过重要批示。

农业部韩长赋部长曾就甘蔗生产问题向回良玉副总理、温家宝总理、李克强总理做专题报告,回良玉副总理曾做专门批示。可见,甘蔗机械化收获的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机械化技术问题,它涉及国家政策、产业战略、农村经济等诸多方面的,并已经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二 管理方面:

(农机化协会沈瀚补充:韩部长报告的部分内容:韩部长在2011年1月4日给良玉副总理并家宝总理、克强副总理的报名中指出:加大甘蔗收获机械的研发投入。我国甘蔗生产土地条件差,引进的机械价格过高,不适应丘陵山区生产作业,而国内的甘蔗收获机械研发成果不多,可供推广使用的成熟机型很少,机收率低已成为影响甘蔗生产发展的突出制约因素。我在广西现场分别看了国外进口和国内研制的甘蔗收获机作业,鉴于甘蔗收获机械技术研发、制造投入较大,涉及几个部门,建议在国家层面组织甘蔗收获机械联合攻关,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支持机械研发和试验示范推广。)

调研组走访和认真听取了广西、广东两个省级农机管理部门领导和云南德宏地区农机管理部门的情况。了解了省、地、县农机、农业推广部门在试验示范甘蔗收获机械化中的实际情况和建议,他们提出了许多很现实的问题,并且他们对甘蔗机械化的发展也提出了许多可操作的建议。

二、技术方面:

‘国家甘蔗产业技术体系’甘蔗种植与甘蔗机械化专业岗位专家,都是我国研究甘蔗生产技术多年的资深学者。对我国甘蔗收获机械化的发展,专家们一致认为应以我国自主研发生产的机械为主。当时广东科利亚公司的甘蔗收获机虽然还有一些不足,但却是当时国内唯一能达到批量生产和可以投入应用的设备。(农机化协会沈瀚:回良玉副总理于一月五日批复:所反映的情况和提出的建议很好。拟请发改委牵头,商同财政部、农业部等相关单位,提出促进糖料生产稳定发展的具体扶持政策意见。报请家宝、克强同志批示。温家宝总理一月六日批示:请发改委按良玉同志批示办。这些足以说明党中央国务院对甘蔗机械化的高度重视。)

三 设备制造方面:

甘蔗收获机械的研发难度和投入都相当大,其中有不少企业已经濒临破产。有一家开始研发整杆式甘蔗收获机,以为这样可以适合国情和小地块作业,经近五年的实践已经证明失败。有些科研院所引进国外机型消化吸收,至今都没有见到消化和吸收的产品批量问世,消化不良的样机,还不能顺畅的投入农业生产使用。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分段式和整杆式甘蔗收获机基本不是方向,切段式收获机应当是今后研发的重点

但是需要研究如何提高效率和运行技术以及与榨糖企业的配合。为扶持民族工业的发展,调研组认为应当对有实力的企业予以政策、技术、资金等多方面的支持。

四 应用示范方面:

调研组实地考察了广西柳州地区的廖平农场、和贵港示范基地、广东湛江农场和云南陇川县示范点。这几个地方的共同特点:

一是政府以及农机主管部门、糖业部门都十分重视甘蔗产业的机械化推进; 二是土地平整和规模、甘蔗品种等具备机械化生产的条件,并已经做了一些试验示范;

三是他们能够认识到推进甘蔗机械化必须多方协同联合推进的思想;

四是认识到高投入低回报的甘蔗收获机械靠农民或某个企业投入不大现实; 五是引入信贷金融理念,想方设法启动机械化作业的不等不靠的观念值得称赞。调研组认为,这些初具规模的示范点,在推进甘蔗机械化试验示范项目中,应作为首选试点。四 其他方面:

调研组还考察了两个较大规模的制糖企业,与三个省的糖业管理部门相关人员进行了座谈。了解到,制糖企业是蔗糖产业链的重要且关键环节。由于蔗农种植的甘蔗不是农产品而是制糖原料,而且这种原料从砍下来到压榨只能存放很短的时间,所以糖厂收原料成了关节。什么时候收?收多少?收谁家的?品质含杂怎么算都是糖厂定。

从国家糖网了解到,目前我国走私原糖的进口量很大,由于价格较低而吸引一些制糖企业购买走私原糖。据了解糖厂进一吨走私糖比加工一吨蔗糖多600元的利润,我们的生产成本过高也导致走私十分猖獗。调研组在广西防城港实地了解了我国当前白糖走私的一些局部情况。

由于我国农村劳动力价格上涨较快,即将出现‘有钱也雇不到劳动力’的趋势。目前我国的食糖99%是由农民一根一根砍下来的,这‘甜蜜的事业’包含了无数蔗农的艰辛和苦涩。虽然大家都呼吁甘蔗收获需要机械化,但是,这上百万元的设备即便国家有补贴,农民也没有经济力量承担其余部分的资金。而糖厂享受不到政策补贴,也不愿意购买收获机,农机合作组织因为上述诸多受制约的不定因素,也不愿意承担。由此可见甘蔗收获机械化问题,不仅是一个技术设备问题,它和国家制糖产业、农业劳动力价格、农村土地规模直接相关。

要想发展我国独立自主的制糖产业,就要在政策上给予认真研究和扶持这一特殊产业的现代化设备,运用适合市场机制的经营模式,推进甘蔗机械化的步伐 为此调研组请教了金融投资部门和工商银行广东分行农业投资方面的专家;金融专家提醒我们的政府部门引起注意和警觉:外国四大银行支持国际农品牌企业打入我国农机制造行业是一个战略性问题,不可掉以轻心。„„外国四大银行支持国际农机品牌企业打入我国农机制造行业是一个战略性问题,不可掉以轻心。金融专家还介绍了一些国外农业企业经营模式:利用银行贷款扶持租赁的方式帮助企业起步,待租赁企业逐步壮大后,向银行还款。这类方式十分值得研究和借鉴。

通过上述调查情况,调研组初步认为:我国的甘蔗收获机械化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三个甘蔗主产省份都存在甘蔗种植土地规模小,组织农民土地连片种植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有一个过程;适应机械化作业的甘蔗品种也不很成熟; 国产收割机虽有企业生产了近十年,但产品当时仍在中试且尚未通过鉴定;制糖企业对机械收获的原料加工还需要做相应的设备改造;蔗农购买甘蔗收获机资金缺口还很大。

因此调研组认为,甘蔗收获机械化定位为“起步阶段”是有充分依据的。既定为起步阶段,调研组认为需要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大试验示范的力度。扎扎实实在三个省做出四个“可复制”型的甘蔗全程机械化试验示范点。以点带面逐步推广。选择示范点要把能与周边糖厂紧密联合作为首选原则。示范点要带动土地形成规模,连片平整;甘蔗品种选育适合机械化作业的高糖品种。

二、扶持享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工业企业制造适合国情的可靠的甘蔗收获机械。并对相关配套机械设备综合考虑,在示范期间完成机械设备的适应性测试及改造。

三、建议对示范点同时试验示范“糖厂——农机服务组织——蔗农”三结合的租赁式经营模式。

四、在试验示范的基础上,三年推进我国自主研发生产的甘蔗收获机械500台,机收率达到10%。

第二篇:甘蔗生产机械化 从种植起步

甘蔗生产机械化,从种植起步

吴亦鹏

世界甘蔗生产面积大约在3亿亩,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巴西,中国位居第三,植蔗面积2400多万亩;主要集中在广西、云南、广东、海南等地。尽管种植面积较多,但是,我国甘蔗生产机械化水平较低。前一个榨季,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约30% 左右,广西是我国甘蔗种植大省,种植面积、产蔗量、产糖量均占全国60% 以上。甘蔗耕种收机械化综合水平为35%,其中机械化耕作83%,而机械化种植、收获分别只有6%和0.05%。云南是我国甘蔗生产第二大省,种植面积约30 万公顷,其机械化主要是耕整地环节,机械化播种与收获水平目前近乎零。其它主产区情况基本相仿。

甘蔗是重要的制糖原料,2012年我国食用糖进口400万吨。而且进口糖的到岸价远低于国内糖价。主要原因在于国内甘蔗种植成本偏高,业内人士戏称如果说先有鸡还是先有蛋需要争论的话,先有蔗后有糖是不争的事实。因此提高甘蔗产量、降低种植成本迫在眉睫!而推行甘蔗种植机械化是不二的选择。

总体而言,从甘蔗生产全过程来看,机械化整地基本解决,包括开沟、施肥、播种、施药、覆土、盖膜的联合种植机械刚刚起步,而中耕培土植保灌溉也基本解决,机械化收获还有待机械化的种植和规模化的经营等条件的成熟。

目前,国内外甘蔗种植机械化有四种路径。第一是整秆式甘蔗种植机,能够顺序完成开沟、整秆蔗种喂入、铺放、覆土和镇压等工序作业,不需要辅助工人进行操作。第二是实时切种式甘蔗种植机,可以顺序完成开沟、施肥、切种、淋水、覆土和铺膜等工序,整秆的蔗种由人工喂入,其播种量和播种均匀性依赖于喂入工人的作业质量。在印度、泰国等劳动力便宜的第三世界国家使用。第三是预切种式甘蔗种植机,预先切好的蔗段装在种箱内,通过喂入机构和排种机构将蔗段铺放在开好的沟内。可以自动连续完成开沟、施肥、落种和覆土等工序,需要人工少、效率高。在澳大利亚、巴西和美国得到普遍使用。第四是机械开沟人工摆种,开沟机完成开沟作业后,人工进行蔗种摆放作业。这种方式主要出现在劳动力比较便宜的国家,我国目前主要采取这种方式。

尽管有一些自主研发的机型和进口机型在推广使用。目前主要还处于机械(或畜力)开沟、人工摆种作业阶段,《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提出的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解决甘蔗种植、收获机械化关键技术问题”。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从种植机械化起步,开发适合中国国情的甘蔗种植机。

(1)开发、推广100马力级拖拉机配套的两行联合种植机,进行开沟、施肥、播种、施药、覆土、盖膜联合作业。深沟宽行种植,适应机械化收割等大规模全程机械化模式;

(2)开发、推广50马力级拖拉机配套的单行联合种植机具,进行开沟、施肥、播种、施药、覆土、盖膜联合作业;

(3)机械化收获是甘蔗全程机械化的终极目标,宽行距是其基本条件,研制适合宽行距有效茎的一沟双行种植模式的甘蔗种植机对推广机械化收获具有重要意义;

(4)我国目前研制和在用的甘蔗种植机都是实时切种式,尽管普遍存在需要人工多、喂入不均匀、容易造成漏播、播种不均匀和行距不均匀等问题。但是,由于其比较经济优势明显,仍然是目前一段时间的推广重点;

(5)提高实时切种式种植机的智能化、自动化水平,降低劳动负荷;

(6)农机农艺协同创新,研制适合我国国情的配套动力小、机械化程度较高的预切种式甘蔗种植机是方向之一。

第三篇:甘蔗机械化收割存在问题及糖厂应对措施

甘蔗机械化收割存在问题及糖厂应对措施

钟国强 罗汝超

(广西农垦糖业集团星星制糖有限公司,广西 北海 536015)

【摘要】本文阐述了国内外甘蔗机械化收割情况,以及甘蔗机械化收割的影响因素,分析了分段式甘蔗收割机在糖厂的应用所碰到的情况,指出了目前甘蔗收割机的设计还不十分成熟的情况下,要推广甘蔗机械化收割,需要糖厂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来减少影响。【关键词】甘蔗;机械化;收割;糖厂 0前言

目前,国外的一些发达国家甘蔗生产早已实现了全程的机械化,部分生产环节机械化正在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从而使生产效率不断提高,经济效应不断增长、竞争优势也不断提升。随着我国劳动力的短缺和甘蔗采收成本的提高,部分糖厂也逐步开始使用甘蔗收割机收获甘蔗,但不管是进口的还是国产的机型,采收甘蔗的质量都比较差,这种质量很差的甘蔗进入到制糖生产,会对制糖生产的设备、工艺、收回等产生很大影响,基于此,以分段式甘蔗收割机在糖厂的应用实践情况分析目前的甘蔗分段式收割对制糖生产的影响以及应对措施。

1.甘蔗机械化收割的现状 国外先进的产糖国家如美国、澳大利亚的甘蔗机械化普及率在70%以上,主要使用的是大型切断式联合收割机,此类机型的主要特点是结构复杂,机具庞大,可收获倒伏或严重弯曲的甘蔗,收割后的甘蔗切成20-30CM段,需在16小时内进厂压榨,适应大规模连片种植,地块平整,行距140CM以上的蔗区使用。

国内在学习国外先进甘蔗收获技术的基础上,从60年代开始研制甘蔗收割机和甘蔗剥页机,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直至70年代中期才有大规模的研究活动,但到目前为止,适合生产实际应用的成熟、稳定机型基本上没有,尚处在试验、示范阶段。由于国内糖厂的原料蔗产地大部分地形复杂、地块小、种植规模小等因素限制,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甘蔗收割机的研制和推广应用,仅在一些国营农场进行试验和示范。目前国内使用的收割机主要有切段式甘蔗收割机和整杆式甘蔗收割机。

2.甘蔗机械化收割影响因素

就目前我国甘蔗收割机械化的现状,不管是国产机型还是进口机型,都受到来自我国蔗区地形气候、蔗农观念、农机农艺配套、、甘蔗品种、制糖企业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2.1地形气候影响

我国甘蔗30%以上种植在地势凹凸不平、坡度较大的丘陵地带,甘蔗收割机械难于运行,特别是未对蔗地进行彻底清理,蔗地的石块、树根树桩等易造成甘蔗收获机械的损耗,导致机修成本增加、工作效率降低。2.2蔗农观念影响

蔗农的思想比较保守,小农经济观念较强,对机械化收割还持有怀疑态度,有的蔗农只有在请不到工人砍收甘蔗的情况下才会租用甘蔗收割机收割。许多蔗农不知道购置农机有政府补贴等政策,蔗农普遍认为宽行距会降低甘蔗单产。2.3农机农艺及配套影响

蔗区的种植行距仍以传统模式的0.5-0.9M为主,但是机械化采收要求行距在1.2M以上,这种情况下采用机械收割会影响收割机行进的稳定性,造成割茬不齐,破头率高,同时不利于来年宿根蔗的生长,蔗地的行长不够长,增加收割机的转弯时间,影响工作效率。我国目前自行研制的甘蔗联合收割机在宽行距,蔗株大小均匀,倒伏不严重的情况下,基本上能正常工作,但在倒伏严重,杂草纵生的恶劣条件下,仍无法正常工作。2.4甘蔗品种影响

有的甘蔗品种抗倒伏能力不是很强,我国主产蔗区大多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区,每年夏季受到台风、大风、暴雨的影响,甘蔗倒伏率高达30%-40%,而我国甘蔗机械化收割还没有克服相关难点,收割机械还很难收割倒伏严重的甘蔗,甘蔗品种的脱叶性不是很好,导致机收后的含杂率较高,严重考验现阶段糖厂的接受能力,甘蔗品种的芽型、气生根的多少和宿根再生能力的强弱也影响机收的效果。,2.5制糖企业成本影响 蔗糖生产主体分离影响了甘蔗机械化收获的推进进程。各制糖企业由于压榨工艺和成本控制需要,对入厂甘蔗质量要求较为严格,要求甘蔗含杂率低于2%,而现有较为成熟的切段式甘蔗机械收获的甘蔗破损大且杂质和尘土含量普遍高于7%。糖厂认为甘蔗收获机械性能还不够好,会造成利益受损。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避免机械收获的甘蔗影响糖分回收率,对待机械化收获甘蔗采取观望和等待的态度,有的甚至抵制收购机械收获的甘蔗进厂。3.甘蔗机械化收割对制糖生产的影响

甘蔗机械化收割以后,主要是含杂率高,同时夹带有大量的泥沙,2012年-2015年在广西农垦糖业星星制糖有限公司使用进口的分段式收割机收获甘蔗,星星制糖的日榨量为4000吨/天,机械收割的甘蔗每天的进厂量约200-300吨,连续几个榨季的实际情况表明,机收甘蔗对制糖生产的设备及工艺产生很大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增加生产成本

按照几个榨季的数据来看,甘蔗收割机的含杂率大约为15%-25%,但是糖厂一般只扣7%左右,扣杂普遍偏低,糖厂多付8%-18%的甘蔗款以及运费。

3.2容易造成输蔗带的打滑

分段砍收的甘蔗倒入蔗槽后密度增大,而且切面多,经过撕解机破碎后蔗丝变的很结实,而且很多蔗汁流出来,特别是甘蔗落满蔗槽的情况下这种情况会更加明显,输蔗带的上升角度如果大于25度容易造成蔗料的打滑。3.3 加快撕解机蔗刀的磨损

由于夹杂物中含有大量泥沙,开榨20天左右撕解机的刀尖磨损明显,若超过30天蔗刀就几乎磨掉了整个刀尖,持蔗能力下降,最终引起撕解机的塞机,而且磨损以后的蔗刀很难焊回原型,经过补焊以后效果也不是很好,最多十多天又要停下来补焊一次。3.4增大用电负荷

刚开榨的时候510KW的高压电机电流大约在25-30A,如果有收割机甘蔗入榨的情况下,20天左右撕解机的电流就会明显升高,会达到30-35A,30天以后电流尖峰负荷会超过额定电流40A。3.5堵塞管道及锅炉

分段式收获的甘蔗含有的泥沙会进入到混汁箱堵塞泵及管道,甚至会进入到锅炉堵塞炉排及空气预热器,在星星制糖2013/2014榨季中出现了堵塞炉排和3/4的空气预热器的管口,造成了产汽量下降。3.6加大了后续工序的处理负担

分段式收获的甘蔗由于没有砍到鸡蛋黄以下,含有大量的叶绿素,胶体等非糖份,增加的辅助材料的使用量,如果没有混合汁上浮设备提前除去非糖杂质,清汁的质量就会产生波动,从而会影响产品质量的稳定。

3.7对产品收回影响

分段式收割夹带大量的杂质,澄清处理不完全的话会进入蒸发和煮糖,降低糖浆的纯度,增加了桔水产率,最终降低糖份收回。4.应对分段式收割机甘蔗的措施 4.1不断研发分段式砍蔗机的配套设备,使之适应对所砍甘蔗的处理,降低含杂率;

4.2搞好原料的预处理工作,在蔗场安装一个滚筒筛处理机械化收割的甘蔗,把夹带的泥沙除去再进入输蔗带,减少泥沙对设备的磨损; 4.3准备好两套撕解机蔗刀,大约榨一个月左右,洗机或停榨10小时全部更换另外一套蔗刀,再把换下来的蔗刀补焊备用,降低用电负荷,提高甘蔗破碎度。

4.4对于机收甘蔗容易打滑和电流偏高的问题采取薄层快榨的方式,降低蔗料的密度和单位体积的重量。5.结语

随着劳动力的越来越短缺,甘蔗机械化收割是必然的发展趋势,以上通过甘蔗机械化收割在糖厂的应用情况分析,说明在目前使用的甘蔗机械化收割机不是很成熟的情况下,糖厂可以采取一些补救措施,以减少设备磨损,提高生产安全率,减少辅助材料消耗,提高产品质量和糖份收回。希望对国内甘蔗机械化收割机的研发和糖厂在处理甘蔗机械化收割的甘蔗时能有所启发。

参考文献:

【1】 廖平伟等.我国甘蔗机械化收获现状的研究.农机化研究2011.3 【2】 陈引芝等.甘蔗机械化收获现状及对策.现代农业科技2010.11 【3】 王学超.浅析甘蔗收获机械推广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广西农业机械化.2005.6 【4】 黄国生.浅析现阶段甘蔗收获机械化对糖厂原料的影响及对策.广西农业机械化2009.6

作者简介:

钟国强.(1979生).男.广西北海人.工程师.广西大学生物技术与糖业工程学院制糖工程专业.长期从事制糖生产管理及研究.工作单位:广西农垦糖业集团星星制糖有限公司 通信地址:广西北海市银海区福成镇星星制糖有限公司 邮编:536015 电话:*** Email:***@139.com

第四篇:关于玉米收获机械化的几个问题

关于玉米收获机械化的几个问题 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副司长 张天佐

地区保护性耕作问题和南方地区水稻机械化问题,可以说在这两个问题上,我们已经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思路。从技术上、推广方法上、工作措施上研究得比较透彻,然而,对玉米机械化收获问题有必要深入探讨,下面谈点个人的看法,供大家交流。

一、提高玉米收获机械化水平是广大农民的强烈愿望

玉米是我国第二大粮食作物,仅次于水稻,常年种植面积接近4亿亩,产量将近3000亿斤。2005年,我国玉米种植超过1500万亩以上的省(区)有11个,超过3000万亩的省有吉林、山东、河北、河南和黑龙江5个省。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畜牧业以及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趋势看,今后玉米发展的势头仍然看好,面积可能还会逐步增加。目前全国玉米种植的机械化水平比较高,而机收水平却在2%左右。机收面积最大的是山东,今年能达到600万亩以上;其次是河北,可能达到200~300万亩,其他省的机收量都很小。玉米人工收获和秸秆处理已经成为北方地区农民最繁重的体力劳动。一是劳动强度大,人工收获玉米劳动强度大,农民劳作很辛苦,亟盼改变生产条件。二是用工多,成本高。人工收获一亩玉米(摘穗带砍运秸秆)至少需要5个工日,在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地方,一些农户只有请雇工,目前农村劳动力一个工日最少也要20元钱,这样,一亩玉米的收获成本最少在100元以上。如果不雇工,而由在外务工的农民返乡收玉米,来往的路费和误工的损失加起来,成本更高。三是造成严重的污染。有不少地方农民为了省事,将玉米秸秆一把火烧掉,造成环境污染。

目前,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转向非农产业,农忙季节主要靠人畜力作业已难以满足抢种、抢收的要求,加快发展玉米收获机械化是广大农民的迫切要求,是利国利民的一件大事,也到了必须解决的时候了。

二、玉米收获机械化技术取得一定成效,但仍滞后于需求

多年来,全国农机科研部门、相关企业根据玉米生产的特点和农艺要求,进行了玉米收获机的研制开发和消化吸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发展速度一直比较慢。近几年,在市场的拉动和政府部门的扶持推动下,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一批产品相继投放市场。但是,到目前为止,技术性能完全过关,能够大批量、标准化生产的定型产品,基本上没有,这些产品还处于熟化的过程中。许多技术参数还需要优化,生产工艺和工装设备还需要加快改造。

多年来,我国玉米收获机械化技术难以实现根本的突破,既有客观上的难度,又有主观上的原因。客观上,我国各地玉米种植制度和农民的收获要求差异很大。在种植方式上,各地种植玉米的行距从30厘米到90厘米不等,还有一些地方采用宽窄行种植和套种。如黄淮海地区以平作为主,东北、西北地区以垄作为主,亩产量从700斤到1600斤;在收获要求上,不同地区的农民对农时季节的要求也不一样,黄淮海一年两熟地区,农时要求紧,玉米成熟后必须尽快收获并种植下茬作物,这时玉米秸秆含水率较高,收获方式只能以摘穗为主。东北、西北种一茬地区,如果天气好、立秋晚,玉米要在地里多长一段时间进行风干,以减少收获后的晾晒压力,若过早收回来,水分太高容易霉变。农民希望收获时,能够实现摘穗、剥皮、脱粒等功能。但从玉米机械化收获的要求看,如果玉米在地里生长时间过长,玉米穗下垂很多,秸秆变黄,韧性增强,这种情况下进行机械收获,掉穗损失比较大,秸秆粉碎也比较困难。由于各地种植制度和收获习惯上的多样化,客观上带来了玉米收获机械研发上的难度。一些研究人员和厂家,都希望设计出一种通用机型,主观上,可能是设计思想走入误区。满足不同地区的种植和收获要求,但实际上做不到,从而在技术路线上走了弯路。

三、玉米收获机械研发要瞄准具体的目标市场

在玉米收获机械设计的技术路线上按照什么样的思路去考虑,需要各个企业去探讨。我认为,在我国玉米种植制度比较复杂的现实情况下,指望研发一种机型满足不同地区的农艺要求可能是做不到的,即便是研发出来,技术参数也难以达到最优化,最后的结果可能是在哪类地区都不好用。比较现实的选择是要瞄准特定的目标市场进行开发设计。企业在设计玉米收获机械的时候,首先要明确这是为哪个地区设计的,把目标市场确定了,机型就好设计了。一个特定的目标市场,比如黄淮海地区,玉米种植制度和农民的收获要求是基本相近的。主要的农艺特点就是:行距450~600毫米、平作、产量700~1000斤、机械收获中实现摘穗和秸秆粉碎(还田或回收)。如果把这个市场理念定下来,设计思路、技术路线就基本上出来了。既然为黄淮海地区设计的机型就不要考虑拿到东北地区使用。

农机农艺相适应需要一个过程。一种机械适合当地主流农艺要求投入市场后,如果性能优良,使用过程中既省力又节本增效,一部分农民就会积极选用。而另一部分由于种植制度不适合使用机械,农民又想使用机械作业,第二年就会主动调整种植制度,以适合机械作业的要求。这样推动下去,就会逐步形成农机农艺相协调配合的技术体系,农艺制度和农机技术要求就基本吻合了。农机与农艺需要一个相互促进、相互结合、相互适应的过程。有人建议,能不能由政府出面要求农民按照一种模式去种植,这是不大可能的。因为,农民是生产的主体,他们有充分的生产自主权,我们不能强迫农民,只能引导农民,我们引导的前提是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农机与农艺相适应的技术体系。在引导农民采用的过程中,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四、研发、推广玉米收获机械的重点和方法问题

第一、研发的重点问题。当前,应首先加快背负式玉米收获机械技术的熟化定型。背负式玉米收获机械和自走式以及其他兼用型玉米收获机械相比较,在技术上更成熟一些,也更适合当前农民的购买能力。现在背负机还需要从两个方面下功夫:一个方面是加快技术的优化。背负机的基本结构和模式已经相对稳定,但各技术参数间的匹配可能不是最科学的,近几年,不少企业不断地进行小试和中试,获得了大量数据和用户信息,在这个基础上,应该尽快优化各部位的技术参数,实现产品定型。另一个方面,企业要加大改造工艺工装的力度。我到几个厂家看过,总体上玉米收获机械还是“土”办法生产出来的,生产三两百台还凑合,生产三两千台就难以应付。真正上工装、上工艺、上流水线的企业不多,这种状况下生产出来的产品技术质量差异比较大,也无法实现规模化、专业化的生产。要加大自走式和其他兼用型玉米收获机械研发试制的力度,进行适当的技术储备。

第二,推广的重点问题。在玉米收获机械推广上,现阶段仍然要以背负式为主,兼顾自走式和其他机型。背负式机型技术相对比较成熟。我们推广给农民的机型应该是相对成熟的。从农民的购买能力来看,有了主机的农民,只要再花两三万元,就可以买一套背负式机,可以实现一机多用。现在的三行自走机,少说也得10万元以上,农民一下子掏10多万,难度比较大,同时自走机仍有一些技术问题需要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如果从地区考虑,应该以黄淮海为主,逐步向外扩张,因为目前生产的背负式机主要是针对黄淮海地区生产特征设计的,自走机可能主要面向东北、西北和经济发达的地区,特别是种植规模大的农场。现在玉米机械化收获总体上已经到了从局部市场向更大市场推广的阶段,当前农民的积极性较高,各级政府的要求也很迫切,主要问题是缺乏合适的机型。

第三,推进的方法问题。对一些基本成熟的、性能可靠的机型,在一部分地区实施补贴政策,拉动快速发展。前些年,玉米收割机一直处于两难的境地,一方面农民需要,找不到合适的机型;从企业的角度看,有了比较好的机型,但不知道卖给谁去,能卖多少,企业也不敢盲目扩大规模。农民找不到需要的机型,企业找不到推广的对象。从2005年开始,我们尝试工作方法的创新,探索用政策营造市场,靠市场拉动发展的办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在条件比较成熟的山东和河北,优先搞试点,将中央购机补贴重点用于补贴玉米收获机,推动了山东、河北玉米收获机械化的快速发展。通过政策的引导,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激励农民购买,这样,给企业营造一个市场,企业的产品就能卖得出去,企业赚了钱,也就有能力加大研发的力度,加大规模生产,加大自身改造的力度,慢慢地就形成了良性循环,滚动发展。实施购机补贴的前提是机械性能必须过关,虽然购机补贴对农民来说是少拿了一些钱,但农民还是要拿出大部分,如果机械性能不过关,就会坑害农民。享受补贴的机具必须是负责任的企业生产的,农民在使用中有什么问题企业能够立即解决,所以我们在补贴政策上是慎之又慎。2006年不少省要求使用中央资金补贴玉米收获机械,经反复商量,我们没有开这个口子,目前只有山东和河北作为补贴试点。2007年是继续维持两个省还是扩到三个或者五个省,这取决于机型是否可靠、过关;企业上规模以后,售后服务、安装调试这些问题是否能够跟得上。如果跟不上,就会事与愿违。

五、玉米收获机械的标准化问题 目前,玉米收获机械有两个标准化的问题很突出。一是生产的标准化问题。现在各个玉米收获机械生产企业在设计和生产中考虑通用性不够,不同企业生产的玉米收获机械,工作部件和零备件的互换性很低,售后维修服务和零备件供应成本高,难度大,时间长。二是装配的标准化问题。不同的主机和不同生产企业的玉米收获机械由于缺乏一套装配标准,玉米收获机械在向拖拉机“背负”时,安装困难,甚至会对拖拉机某些连接件造成损坏,作业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这些标准化的问题不解决,会严重制约背负式玉米收获机械的专业化、标准化和规模化生产,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要通过适当的方式搭建一个平台,将主要的玉米收获机械厂家、主机生产厂家以及有关标准化方面的专家组织起来,制定相应的行业技术标准,推动标准化问题的解决。

六、要加强对玉米收获机械化的宣传

发展玉米收获机械化,既要用好政策手段,也要用好信息手段。加强对玉米机收的宣传,是实施政策调控和信息引导的重要内容。我们要通过加强宣传进一步营造推动玉米机收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环境。为此,中国农业机械化信息网专门开发了《玉米收获机械化专栏》,中国农机化导报以及其他杂志也开辟了相应的栏目,希望得到各级农机部门、生产企业、科研单位和农民群众的关注和支持。我们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交流经验、探讨问题、推动玉米机械化的发展。(中国农机化导报 2007-1-8)

第五篇:关于玉米收获机械化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玉米收获机械化情况的调研报告

高陵县地处陕西省关中平原腹地,位于西安市辖域北部,全县辖4镇4乡,2个管委会,88个行政村,740个村民小组,总面积294平方公里,总人口2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1.9万。

高陵县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渠井双灌,是我国北方著名的粮食生产县和笼养鸡县。早在1958年就被国务院授予农村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1994年建成西北地区首家“吨粮县”,受到省、市政府表彰。近年来,随着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的实施,农机购置补贴力度也越来越大,农业机械化进入了全面快速健康发展的阶段。我县把加快玉米收获机械化作为农机推广工作的突破口来抓,通过几年的引进示范玉米收获机械化开局良好,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为了进一步做好此项技术推广,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研。

一、目前我县玉米收获机械化技术总体情况

(一)对玉米收获机械化的认识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央惠农政策的出台、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民经济基础的提高,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如鱼得水,走上了稳步、良好、快速的发展之路,使农机化事业有了新的活力。特别最近两年玉米收获机械化

技术发展已趋成熟,已被广大农民朋友认可,全县玉米收割机拥有量达到105台。

(二)机械使用性能情况

1、山东福田-3型小型小麦玉米两用自走式收割机,该机的实际工作中,匹配马力大,结构合理,作业可靠,故障率低,玉米籽粒损失低,服务跟的上,卸粮快,效益高,各项技术参数,基本达到设计要求,受到用户认可。

2、河北冀新-2自走式玉米收割机,该机在实际作业中,机型体积小,通过性强,故障率低,玉米籽粒损失少,作业速度快,效益高,服务好,但还田质量较差,操作手柄装配位置不合理,整机外观粗糙,机架强度不牢固,脱焊时有发生。其价格低,经济实用,得到用户认可。

3、山东玉丰-2-3型背负式玉米收割机,该机在实际作业中,结构合理,装配方便,通过性强,玉米籽粒损失少,故障率低,效益高,服务及时,质量高,用户满意。

4、富平-2背负式玉米收割机,该机在实际作业中,结构基本合理,装配方便,通过性强,玉米籽粒损失少,故障少,速度慢,效益低,其禾器与摘穗辊时有堵塞现象,需进行技术改造。可是,有个别用户对该机进行投诉,但厂家的服务态度得到用户的认可。

5、山东金亿春雨-3型小麦玉米收获作业中,匹配马力大、结构基本合理,但其作业速度慢,机械故障多,玉米籽

粒损失多,效益不高,服务跟不上,表现在⑴发动机烧机油。⑵液压油管断裂漏油。⑶传动链条断数多。⑷变速箱弯曲。⑸割台、轴承裂缝,受到用户极大的不满。

以上机型在实际作业中,都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摘穗辊抵压玉米棒尾部的情况,造成籽粒损失。主要原因是玉米成熟不够籽粒损失较少,一旦玉米成熟好的情况下,籽粒损失加大,这与剥壳器使用时间有绝大关系。二是收割机收获与秸秆还田一次性完成作业时,小时作业量(亩)相对较慢,且还田质量与单机还田质量较差,效率不高。三是玉米收割机卸粮程序也与玉米收割机效率高低有绝对的关系。大部分玉米收割机一次性将收获的玉米棒不能顺畅的倒到农田运输车上,费时费力,以山东福田-3型自走式玉米收割机卸装置最为顺畅。

经过调查论证,以下机型在我县实际应用中,各项技术性能都表现良好,宜引进推广。

1、山东福田-3型小麦玉米两用收割机。但需改进割台,分禾器体积长(20公分)且宽,往往在进入地头时,对玉米撞倒现象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山东玉丰-2背负式玉米收割机。但需对输送槽进行改造,输送槽存在输送过程中驾驶员到地顶头会缩油,输送带速度放慢,一部分玉米棒未送到集粮箱,掉了下来,给驾驶员造成不安全因素,也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河北冀新-2型玉米收割机。其整机设计合理,价格低廉,经济实用,受到用户好评。但需改进整机的外观质量,操作柄装配到合理的位置,机架材料强度焊节牢固,还田切碎等方面更新。

二、几点建议

1、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对玉米机收重要性的认识。要通过赶科技大集、送技术下乡、搞好新技术宣传工作,同时召开各种形式的玉米机收现场会,带着农民干,干给农民看,增强他们的感性认识,使玉米机收在农民中产生更大的影响和更好的效果。

2、争取加大财政扶持力度。要积极向各级党政领导宣传发展玉米机械化收获的重要性,争取各级党政领导对这项工作的重视和财政资金扶持,加大对农民购机补贴力度,充分调动农民的购机积极性,加快玉米机械化收获的发展步伐。

3、不断增强农机人员的责任心,加强与生产厂家的合作。农机新技术,新产品被农民认识和接受,需我们农机部门作好前期市场引导工作,这就要求农机推广人员不断增强工作责任心,特别在玉米收获机械市场刚刚起步,不仅要作好机具选型工作,还要进一步加强与生产企业的合作,以适应性强、可靠性高、价格低为主攻方向,引进适宜当地的机具。

4、因地制宜,搞好样板,以点带面。结合实际,要先重点发展基础比较好的乡镇,严格按照示范点示范技术操作规程建立高标准,高质量的试验示范点,把示范点做大做亮,以点带面,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5、强化技术服务。要积极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到乡村庭院、田间地头,为玉米收割机户切实搞好技术指导、培训、机具检修等,加强对农户及有机户安全意识培训,使农民朋友放心地购买、使用玉米收获机械。

6、开展跨区作业服务。一台玉米收获机械在正常情况下,每天可完成作业30至40亩,按70元/亩的价格计算,一台机械一天可实现收入2100-2800元,扣除作业成本,纯利润可达1000元以上,利益较为可观,若在“三秋”期间开展跨区作业,实现连续生产,一台背负式作业机械当年就可收回投入,要认真总结小麦机收跨区作业的成功经验,根据玉米成熟期时间差,组织、引导收割机有计划地开展跨区作业,增加他们的收入,以经济利益的驱动调动农民购机热情,推动玉米收获机械化进程。

三、发展前景

玉米收获机械化,无论是从客观条件,还是从主观因素来看,都表明它是我县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近几年玉米收获机械化技术的试验、应用、调查情况分析,我们认为玉米收获机械化技术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一是玉米收割机到推广应用的时候了;二是农民群众在补贴资金的引导下,购买农机具的热情起来了;三是农民群众在中央“三农”政策的惠顾下有钱了;四是玉米收割机性能基本成熟了,生产厂家技术服务质量提高了;五是再度加大玉米收割机的补贴资金力度,玉米机械化收获就基本实现了。

下载甘蔗收获机械化资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甘蔗收获机械化资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玉米收获机械化现状与发展战略

    玉米收获机械化现状与发展战略 山东省农机技术推广站 董佑福 提要:本文通过对玉米收获机械的发展历程、现状和意义进行分析,对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对策。诣在探索加快玉米收获......

    我国玉米收获机械化偏低的主要原因

    我国玉米收获机械化偏低的主要原因 摘要:玉米是我国当前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同时兼备饲料工业原料的属性因此,玉米机械生产成为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近年......

    平邑县薯类收获机械化创新工程典型材料

    平邑县薯类收获机械化创新工程典型材料平邑县农业机械办公室2003年度承担并实施薯类机械化创新示范工程项目,县各有关部门密切协作,经过科研推广人员的共同努力,严格执行鲁农机......

    花生联合收获机械化技术推广总体实施方案

    花生联合收获机械化技术推广总体实施方案 为全面完成花生联合收获机械化技术推广项目规定的各项任务指标,根据山东省财政厅《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鲁财......

    甘蔗种植协议书

    甘蔗种植协议书 甲方: 乙方: 为发展甘蔗产业,扩大甲方的原料基地,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甘蔗种植大户的发展,本着互惠互利、互相支持、双赢发展的原则,经甲、乙双方协商,公平、公正的签......

    海南甘蔗发展史

    海南史志,1992(3),海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海南甘蔗发展史张运华海南甘蔗生产的自然条件非常优越,是我国种植甘蔗的重点省份。海南岛植蔗业历史悠久。从汉至唐上千年,渔猎经......

    甘蔗说明文500[模版]

    说明文作文500字篇一:说明文作文500字钱币是商品、特别是商品经济交换发展的产物,如果把国家看作人体,它则像血液一样,流通于四面八方,维持着整个肌体的活力。贝壳是最早的钱币之......

    安阳市玉米机械化收获亟待解决的问题及对策

    安阳市玉米机械化收获亟待解决的问题及对策 (王海丽 安阳市农业科学院) 摘要:安阳是一个农业大市,玉米常年种植面积为194万公顷,但机械化收获一直处于较低水平,本文分析了当地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