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大蒜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调研报告

时间:2019-05-13 14:01: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济宁市大蒜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济宁市大蒜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调研报告》。

第一篇:济宁市大蒜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调研报告

济宁市大蒜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调研报告

根据省农机办3月24日《关于制定经济作物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方案的通知》(鲁农机科字〔2010〕8号)精神,我们及时安排金乡、嘉祥两县进行大蒜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作调研,调研报告如下:

济宁市是农业大市,金乡县和嘉祥县都是著名的“大蒜之乡”, 大蒜常年种植面积80万亩以上。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大蒜种植面积逐年增加,逐步形成了大规模的连片种植,并随之带动了大蒜的贮藏、加工、销售等行业的兴起,使大蒜成为金乡和嘉祥的第一大经济作物,并给广大农民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但是,目前大蒜生产机械化程度较低,种植和收获大蒜劳动强度大,占用农忙时的大量劳力,制约种植面积的进一步扩大和农民收入的进一步提高。为满足广大蒜农迫切需要大蒜生产机械化,进一步促进我市大蒜生产机械化水平的快速发展,提高大蒜种植的经济效益,根据省农机办的统一安排,结合我市实际,特制订大蒜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方案。

一、基本情况

(一)我市大蒜的种植情况。目前,我市大蒜种植面积已达85万亩,金乡县主要在化雨、司马、马庙、鱼山乡等乡镇种植;嘉祥县重点分布在满硐乡、嘉祥镇、马集乡、孟姑集乡等乡镇,已初步形成种植规模,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经济来源。大蒜种植的品种主要有鲁优1号、鲁优2号、脱毒1号、嘉祥红皮大蒜。大蒜种植为一年一季种植,种植时间一般在秋分前后,种植方式以平作为主,部分乡镇有与西瓜或棉花间作的种植习惯,种植的行距一般为18-20cm,单株高度一般在60-70 cm,出台后高度一般在50-60 cm,生蒜生长深度一般在4-5 cm土层以内。正常年份,蒜薹收获时间一般在5月的中下旬两三天内,生蒜收获时间一般在6月上旬前后一周内收完。亩产量一般在1000~1600kg,蒜薹亩产量一般在可达300kg。2009年市场行情,单产值约1900元左右,全年总产值约20亿元左右。我市大蒜以高产、个大、甜辣驰名。

(二)我市大蒜种植收获机械化的现状。大蒜种植一般要经过土地的施底肥、耕整、起畦,栽种、覆膜、浇灌(冲肥)、田间管理、收获、收获后捡拾加工(去掉蒜秆和蒜的根须)、分级等生产环节,目前各生产环节现状是:施底肥、冲施化肥由人工完成;土地的耕整,一般以机械作业为主,机械作业面积达到90~95%;土地的起畦一般以机械作业为主,机械作业面积可达到60-70%,小地块种植一般以人工作业为主;大蒜栽种,目前没有成熟的机械用于生产,一般以人工插种为主;大蒜覆膜一般以人工作业为主,机械作业面积仅达到10%;大

蒜机械浇灌面积达到100%,同时随水冲施氨类肥料;田间管理中植物保护用传统的植保机械,其它工作以人工作业来完成;大蒜收获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传统的手工收获生产方式,另一种是利用专用大蒜挖掘机进行小面积示范试验。

二、大蒜机械化技术推广的指导思想、原则、步骤、目标与重点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十七大和中央、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标,农机与农艺相结合,政府引导和市场拉动相结合,突出重点和全面推动相结合,技术创新与示范推广相结合,改善经济作物生产基础设施条件,完善示范推广体系、社会化服务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大力推进种植和收获两个重点环节的机械化,全面提高经济作物机械化水平,为推进我市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

(二)推广原则

1、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结合我市土地经营规模小、种植制度复杂、区域发展不平衡、技术需求各异等特点,坚持农机措施、农艺措施、工程措施、生物措施等方面的有机结合,推动技术综合集成,完善创新技术模式,促进形成有特色的大蒜机械化生产技术体系。

2、循序渐进,稳步发展

遵循“试验—示范—推广”的科学程序,准确把握大蒜机械化生产发展水平和特征,根据试验、示范、推广不同阶段的差异,分区域规划,有步骤地开展大蒜机械化生产示范区建设,带动全市大蒜机械化生产发展。

3、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农机农艺有机结合根据大蒜机械化生产核心内涵,以先进的农业机械为载体,坚持农机与农艺相结合,集成和配套应用良种选择、科学施肥、优化管理等农艺栽培技术,促进形成各具特色的高产高效农业生产制度和模式,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效益。

4、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建立长效机制

树立农民是大蒜机械化生产实施主体的意识,推广工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广泛吸引农民及社会各方多元化投入。依托农机大户、农民和农机专业合作社等,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开展市场化、社会化服务,建立大蒜机械化生产发展的长效机制,保证技术长期发挥作用。

(三)实施步骤1、2010年

⑴ 从现有大蒜种类中筛选8~10个品种(系)在农学专家的指导下,在示范点进行种植试验。

⑵ 在上述试验品种中进行种植方式、种植密度、种植时间、水肥管理、适收时间的试验研究,并从每个种类中筛选适合机械化生产的品种2~3个,初步确定参试品种适合机械化生产的栽培技术要点。

⑶ 在上述品种农艺试验的基础上,优化各品种栽培技术方案,形成参试品种在我市适宜机械化耕作、种植、收获的栽培农艺规范。

⑷ 在我市建设大蒜机械化生产试验示范基地5个(其中金乡2个,嘉祥3个),按制定的机械化生产农艺规范进行作物种植。

⑸ 将筛选出的现有根茎类作物生产机具在我市进行适应性试验与生产考核验证,针对试验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设计改进。

⑹ 完成大蒜生产设备的第一轮样机或关键装置的技术集成、优化设计、试制改进与装备的初步性能试验2、2011年

⑴ 将筛选改进提升的机具投入生产试验,在上述生产试验示范基地考核,试验面积1000亩以上,针对试验中的问题,对设备进一步完善提升,并完成目标产品制作。

⑵ 将新研制的大蒜生产设备的第一轮样机在试验示范基地进行田间性能试验和适应性试验,试验面积500亩以上,针对试验中的问题,改进提升,并完成第二轮样机优化设计。

⑶ 针对机具系统与机械化生产农艺规范初步集成试验中发现的问题,进一步优化生产农艺规范。开展不同种植方式、收获模式及其组合对比试验,通过试验选择不同区域较适宜的种植与收获模式。

⑷ 针对大蒜的不同需求,研究机械化条件下的生产经营管理模式,找出制约大蒜机械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探索规模化、机械化生产管理的有效机制和区域技术模式。

⑸ 建立、完善研发平台建设。加大样机及关键装备的性能与生产指标考核的范围与深度。

3、2012年

⑴ 完成新研制的大蒜生产设备的第二轮样机试制和试验。在试验示范基地进行生产试验,试验面积1500亩以上。

⑵ 将品种选育、栽培农艺、装备技术等多学科技术的系统集成,初步建立大蒜机械化生产技术体系,并在试验示范基地进行试验验证、完善、示范,累计

试验示范面积6000亩。

⑶ 整理试验结果,研究分析,进一步优化完善筛选改进或研发的机具及生产农艺规范。

4、2013

⑴ 分析机械化生产技术体系的试验示范数据,对技术体系作出适应性、合理性和经济性的客观评价。

⑵ 完善农艺规范,制定大蒜机械化生产栽培技术规范。

⑶ 对筛选改进和新研发的装备进行提升完善、产品定型和技术推广。⑷ 建立适宜大蒜的农机化生产发展技术路线和发展模式。

(四)推广的目标与重点

通过推广大蒜机械化技术,改善农业、农机装备结构,提高大蒜农机装备水平,促进农机结构优化,加快发展节能、环保、高效、耐用的新型农业机械,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农业的发展。加大大蒜机械化技术推广应用力度,加强对先进适用大蒜机械化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推广的重点是大蒜机械化种植和收获环节。

三、存在的问题

1、推广大蒜收获机械化技术受到种植的农艺制约。全市大蒜种植模式不统一,如:有些地方平播种植,有些地区实行间作,且垄距、行距不统一,缺乏统一的种植标准。严重影响了收获机具的适用性,影响了机具的推广使用。

2、大蒜收获机具尚存在一定的问题。2008年鱼台市强进大蒜挖掘机厂曾在嘉祥县满硐乡郗庄村进行了机具演示,我市已推广大蒜收获机22台,一是机具设计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机具适用性差,有些机具在沙壤土地里作业效果较好,在粘壤土地中作业效果较差,甚至不能作业;有些机具缺少自我清理装置,容易造成地膜和蒜秸在机具上堆积缠绕影响作业质量,甚至不能正常工作。二是机具质量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可靠性差。目前机具大部分处于试制阶段,生产批量小,生产效益低,企业投资较少,生产条件差,通过近年来的试验,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收获机动力传动及分离装置故障频次高;

2、限深装置还不稳定,3、机架易变形,焊合不牢固。由于生产单位投入少,生产设备及工艺装备差,断裂开焊等现象时有发生。三是收获机自身结构较复杂,加上生产企业生产批量较小,单台制造成本较高。

3、机手的使用技术培训和工厂服务滞后。由于大蒜收获机等生产机械是一种新的机械,机手均为初次使用,且没有得到专门技术培训,机手操作维修保养

技术较差,不仅不能充分发挥机械应有的效能,而且故障不能及时排除,机具得不到及时保养,工厂三包服务跟不上,小故障变大故障的情况时有发生。

四、技术模式

1、大蒜播种机械化技术

配套动力6~45 kW;作业行数4~8行;行距120~180 mm;株距65~140 mm可调;生产率0.1~0.2 hm2/h;适宜田块大小≥2亩;适宜坡度≤10°。

2、大蒜收获机械化技术

配套动力20~35 kW;作业幅宽400 mm可调;挖掘深度70~150 mm;伤蒜率≤2%;损失率≤2%;明蒜率≥95%;生产率0.1~0.15 hm2/h;适宜田块大小≥2亩; 适宜坡度≤10°

五、技术措施:

1、做好机器选型工作。认真搞好机型适应性和机器质量的考察验证,并做好提前实验,确保机器能够真正在生产中发挥作用。日前,嘉祥县农机局与南京农机研究所签订了《大蒜机械化生产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协议书》,利用四年时间在我市进行大蒜的机械化播种、收获的试验示范推广。

2、建立以县农机局为依托、农机专业合作社为主、农机大户为骨干的示范服务推广网络,在项目区搞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3、建立技术示范点。我市拟在金乡县化雨乡、司马乡2个乡镇的12个村庄建起2个技术培训示范点,配备大蒜收获机10台,嘉祥县拟在满硐乡、嘉祥镇、马集乡、孟姑集乡等4个乡镇的10个村庄建起3个技术培训示范点,配备大蒜收获机30台,完成示范面积5000亩。

4、开展大蒜收获机械化创新技术培训。以各县农机化学校为依托,邀请生产厂家专家,对参与项目实施的技术人员、农机手和项目区负责人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大蒜的种植技术、机收技术、田间管理技术,大蒜收获机的构造原理、使用保养技术以及故障排除方法等。让他们切实掌握该项技术,以便指导工作和组织实施。

5、开展技术指导和宣传。编印发放技术宣传资料,召开不同规模现场会、观摩演示会,广泛进行宣传。组织科技人员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辅导应用大蒜收获机械化技术,进一步扩大辐射带动范围,达到以点带面、全面推进。

6、搞好农机农艺结合。在项目实施区域,栽种大蒜时按照机械化收获的要求进行统一整地、施肥、筑畦,精细整地作畦。

六、组织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项目县拟成立以分管县长为组长,农机、财政、农业、科技等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大蒜收获机械化示范推广领导小组”,负责两县试点工作的统一领导和协调指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县农机局局长任办公室主任,成员包括推广站、财务科等部门负责人及5个项目区乡镇分管农业的乡镇长,负责项目的实施与管理,制定实施方案,收集汇总信息,指导检查工作开展情况。

2、加强资金筹措和管理。积极争取省级资金,协调市县级资金的配套,严格按照国家创新示范工程项目要求,制定好规章制度,切实管好和用好项目资金。

3、强化督查和监管。按照实施方案和实施步骤进行指导和督查,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4、与有关部门搞好配合。农机部门要与农业、蔬菜等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切实搞好大蒜生产机械化。农业和蔬菜部门,要围绕收获机械化的要求,改革传统的种植方式,从打畦埂到行距,都要按照收获机械化的标准进行,以提高机械作业效率。农机部门负责机械配备,大蒜机收人员的培训和技术指导工作。

第二篇:关于济宁市农作物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济宁市农作物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情况的调研报告

为摸清全市农作物秸秆生产和综合利用现状,研究制定下步工作措施,促进济宁市农作物秸秆机械化利用工作再上新台阶,我们按照济宁市人大工作安排,对近年来农作物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情况及下步工作措施进行了认真调研,现将有关情况及工作建议报告如下:

一、全市农作物秸秆生产和综合利用状况

(一)农作物秸秆资源状况。全市常年种植秸秆作物面积1400多万亩,年产生作物秸秆910万吨(折干),其中,小麦种植560多万亩,年产秸秆220多万吨;玉米种植450多万亩,年产秸秆480多万吨;水稻种植近80万亩,年产秸秆50多万吨;棉花种植130万亩,年产秸秆60万吨;花生、薯类、豆类、蔬菜等其它各类作物种植面积220多万亩,年产秧秸100 万吨左右。

(二)农作物秸秆机械化利用状况。目前,全市小麦秸秆除小部分通过捡拾回收用作饲料、燃料及工业原料外,基本实现了粉碎还田。2011年全市小麦联合收获和秸秆还田率均达到了97%以上。玉米秸秆有八成以上实现了机械化粉碎还田,另有2%的玉米秸秆通过青贮氨化等措施用作食草畜禽的饲料。据测算,2011年全市小麦秸秆综合利用量达200多万吨,玉米秸秆利用量达430多万吨,水稻秸秆通过编织品转化利用量45万吨以上,利用率90%;棉花秸秆主要用于做饭烧材;花生、地瓜、大豆、蔬菜等作物秧秸基本上作为饲料喂养牲畜转化利用。

二、农作物秸秆机械化利用技术推广情况

近年来,全市各级农机部门坚持把推进农作物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和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来抓,不断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强力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到目前,全市农机总动力已达到970万千瓦,联合收获机2.49万台,其中玉米联合收获机6460台,秸秆还田机1万多台,配套大中型拖拉机增加到3.6万台,农作物秸秆还田率达到93%以上,综合利用率95%以上。与五年前相比,全市农作物秸秆还田率和综合利用率分别提高了53和45个百分点。在促进农作物秸秆机械化利用方面,我们重点抓了以下几项关键技术的推广:

(一)大力推广机械化秸秆粉碎还田技术。在夏季,我们重点推广小麦联合收获-秸秆切碎还田-玉米机械直播技术,通过给小麦联合收获机加装二次切碎装置,将粉碎后的秸秆均匀地抛撒到地表,然后利用玉米直播机械进行免耕播种作业。在小麦秸秆收获还田过程中,我们严格控制秸秆留茬高度及切碎长度,禁止无切碎装置的联合收获机进地作业,避免因秸秆过长、留茬过高而影响播种,或出现秸秆焚烧现象。目前,该项技术已在全市广泛应用,小麦秸秆切碎还田面积达到种植面积的80%以上,保护性耕作覆盖率达到了20%以上。在秋季,我们重点推广玉米联合(或人工)收获-秸秆粉碎还田-小麦免耕播种、玉米联合(人工)收获-秸秆粉碎还田-机械深松(耕)或旋耕整地-小麦精量播种技术。通过玉米联合收获机或秸秆还田机将玉米秸秆粉碎还田、覆盖地表,然后进行免耕播种;或者将粉碎后的秸秆深翻掩埋、两遍旋耕,再用普通播种机或精量播种机进行施肥播种。经过处理后的秸秆,不仅能满足下茬作物种植的农艺要求,而且可以得到有效利用。实践证明,连续两年以上实施秸秆还田的农田,土壤团粒结构明显改善,有机质明显增加,土壤肥力和蓄水保墒能力显著提高,节本增效作用十分明显。

(二)积极推广秸秆机械化青贮和氨化技术。近年来,我市食草畜禽发展较快,对秸秆饲料的需求量持续增加。为满足畜牧业发展对秸秆饲料的需求,我们在全市大力推广秸秆机械化青贮、黄贮和氨化技术,连续几年运用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对秸秆青贮收获及加工机械进行重点补贴,目前,全市玉米青贮收获机械已达到70台,饲草加工机械1万多台,今年秋季,全市完成玉米秸秆青贮收获面积8万多亩,通过机械化措施加工转化秸秆饲料近20万吨。梁山县开发区大力推广秸秆青贮、氨化技术,仅开发区科龙畜牧有限公司每年青贮玉米秸秆就达1.2万吨,可以消化5000余亩玉米秸秆,基本解决了公司牛、羊冬季饲料问题。

(三)鼓励发展秸秆捡拾打捆、固化成型和其它机械化综合利用技术。在小麦秸秆产生量多的地区,积极推广应用小麦秸秆捡打捆机,同时积极发展秸秆揉搓丝化、压块和颗粒饲料加工等机械设备。经固化成型的作物秸秆易存放、易搬运,主要用于畜牧养殖、生物质能源或工业用原材料等。去年,由马来西亚前能有限公司总投资4200万美元的梁山生物质能发电项目已在梁山经济开发区开工建设。该项目建成投产后,每年可消耗树枝、树皮、秸秆等废弃物20万吨,可给当地农民增加收入3000万元左右,直接带动1000多人就业。通过对新鲜、无霉变的风干秸秆进行打捆、压块,用作燃料、饲料销售到生物质发电厂、养殖场或出口到韩国、日本、东南亚等国家。目前,我市的汶上、邹城、梁山等地已有10余家加工企业从事秸秆加工,年加工利用秸秆17万吨。

三、推进秸秆机械化利用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宣传引导。为解决好基层干部和群众的思想认识问题,在秸秆收获的前期,我们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展开强势宣传;在乡镇村街道张帖标语、开办专栏、印发通告等,大张旗鼓地宣传秸秆还田和综合利用的好处,帮助群众算透还田利用的效益账和违禁焚烧的危害;在农村中小学广泛开展“小手牵大手”活动,印发致家长的“一封信”,让学生说服家长,营造浓厚的宣传教育氛围,提高广大农民群众开展秸秆还田和有效利用的自觉性。从2004年起,我市各级农机部门年年召开现场会、演示会,广泛宣传推广玉米机

收、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等机械化秸秆综合利用技术,通过增收致富的典型教育引导群众,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二)强化政策扶持。“十一五”以来,我市先后争取并落实各级农机补贴资金3亿多元,其中有一半多的资金用在了对玉米联合收获机、秸秆还田机、青贮收获机、小麦秸秆切碎机、秸秆捡拾打捆机等秸秆综合利用机械的补贴上。在市财政农机补贴的基础上,各县市区都制定了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大部分乡镇还实施了农机秸秆还田作业补贴。如任城区按一次还田每亩30元、二次还田每亩40元补贴;济宁北湖旅游度假区按每亩35元标准补助农户秸秆还田。补贴力度的加大,加快了秸秆综合利用机械化技术的推广速度,有力支撑了全市秸秆禁烧工作。另外,在济宁市范围内,对收购、运送秸秆的车辆免收过桥过路费。据统计,夏秋两季期间,免收秸秆运输的各类车辆过桥过路费20余万元。

(三)推进社会化服务。几年来,我们采取项目、资金倾斜及以奖代补等形式,鼓励和扶持发展以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农机大户为主的新型农机服务组织。到目前,全市经工商注册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已增加到216个,拥有农机原值50万元以上的农机大户401个,共吸纳社员1.3万多人,注册资本达到了2亿多元。依托农机服务组织,各级农机部门积极组织开展以机收、机播、机耕和机械化秸秆还田为主要内容的农机作业服务,大力发展农机跨区作业、合同订单作业和耕种收“一条龙”作业,不断提高农机跨区作业的效益,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农机手参与到农机作业服务中来。农机服务组织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农机作业水平的提高,为农作物秸秆机械化利用技术的普及应用打下了坚实基础。

(四)搞好技术指导。在每年三夏、三秋开始之前,我们都要对参加农机作业的机手进行机械使用操作、维修保养、安全知识及有关技术规范的培训,不断提高机手驾驶操作技能。同时积极组织农机企业及农机部门技术人员,深入生产一线搞好维修服务,确保农业机械以良好的技术状态投入农业生产。

四、存在问题

(一)由于受传统种植习惯影响,稻麦种植区小麦秸秆还田后被焚烧的现象依然比较严重。目前,我市鱼台、中区、微山、嘉祥四个主要稻区县水稻插秧仍然以人工为主,机械插秧技术没有得到广泛应用。为了灭茬种稻和免受麦茬对人体造成的伤害,大部分收获还田后的麦秸、麦茬被烧掉,被捡拾利用或者深翻(旋耕)掩埋的秸秆很少。

(二)一些先进适用的机械化秸秆处理技术和装备没有得到广泛应用,影响了秸秆利用效率的进一步提高。近年来,我市大力推广小麦秸秆切抛还田技术,经粉碎还田后的秸秆均匀地抛洒在地表,不会出现堆积现象,既保墒保湿又不影响下茬作物种植,深受群众欢迎。但是有一些机手为了提高作业效率和经济收入,不愿在联合收获机上加装秸秆切碎装置,有的在作业时故意加快行进速度或者高留茬作业,出现了秸秆还田质量不高的问题,不但给秸秆焚烧带来了隐患,也给下茬作物的腾茬播种造成影响。小麦秸秆捡拾打捆、压块制粒等固化成型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但是相关的机械设备在我市普及应用较少,没有形成规模效应。大型青贮收获机、铡草机等秸秆饲料加工机械近年来稳步增加,秸秆青贮、微贮、黄贮及氨化技术逐步推广应用,被畜牧业用作饲料的秸秆数量逐年增加,但是从青贮加工情况看,仍不能满足畜牧业发展需要,进一步培育发展秸秆产业前景广阔。

(三)在新机具新技术研发推广方面,政策扶持力度不够。推进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一方面要普及应用先进适用的秸秆处理装备,另一方面要加大作业补贴和研发推广投入力度。目前,农机作业补贴投入资金较少,特别是水稻育插秧和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的补贴几乎空白,不能有效调动农民使用新机具新技术的积极性。在秸秆利用新技术研发推广、农民机手教育培训方面,政府资金投入不足,有的地方甚至连正常的工作经费都难以保障。各级政府对机械化秸秆利用工作缺少统一规划和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影响秸秆机械化利用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五、工作建议

(一)严格农机作业标准,进一步提高秸秆还田质量,防止出现秸秆焚烧。一方面,各级农机部门要加大农机作业标准的宣传,加强机手的教育培训;另一方面,要严格农机作业质量标准,强化农机作业质量监督,对未安装秸秆切碎还田装备和达不到低留茬技术要求的收割机禁止下地作业。

(二)加大新机具新技术研发推广力度,从装备及技术层面堵塞秸秆浪费或焚烧漏洞。今后一段时期,应在全市重点推广小麦秸秆切抛还田、秸秆捡拾打捆固化成型、水稻机械化育插秧和秸秆青贮氨化饲料转化等机械化利用技术。在稻区县,一方面要大力推广使用小麦秸秆捡拾打捆机、水稻插秧机等秸秆利用装备,另一方面要大力推广水稻机械化育插秧和小麦秸秆切抛还田-秸秆深翻掩埋或旋耕破茬处理技术,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秸秆焚烧问题。

(三)搞好秸秆机械化利用规划,制定扶持秸秆机械化利用技术应用的政策措施。编制秸秆机械化利用规划要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划和政策导向,充分考虑我市农业生产实际和农民需求,特别要突出秸秆机械化还田、秸秆饲料加工转化和秸秆收集利用三个重点,做到规划内容与国家产业政策、与粮食生产能力建设、与当地畜牧业发展相适应,推动我市秸秆利用逐步形成区域化、专业化和产业化的格局。要研究制定扶持秸秆机械化利用技术应用的政策措施,明确新机具新技术研发、推广及人员培训的具体扶持政策,进一步加大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作业补贴、水稻育插秧作业补贴及秸秆利用先进实用机械设备的购置补贴力度,确保

各级农机推广部门工作经费,加大研发投入,为秸秆机械化利用提供有力保障。(济宁市农机局王绍耿)

第三篇:平阴县经济作物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研究

平阴县经济作物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研究

平阴县位于山东省济南西南部,北靠长清、西南临东平,东连肥城,西北隔黄河与东阿县相望,境内南高北低,中部隆起,形成山地、丘陵、平原、洼地4种地形。全县345个行政村,7处乡镇,827平方公里,总人口36.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80%,全县耕地面积50万亩。全县共有拖拉机5063台,8.1万千瓦。自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以来,进一步优化了农机装备结构,提升了农机作业水平,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小麦生产环节已实现全程机械化,玉米生产的机械化程度也得到了很大提高,但是马铃薯、蔬菜水果、棉花等经济作物的生产还是传统的人工种植、收获模式,这严重制约了我县经济作物机械化技术推广的应用。为提高我县经济作物机械化水平,特制定经济作物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方案。

一、经济作物生产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全县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不断加大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力度,突出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经济作物种植比例不断加大,全县主要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分别达到花生3万亩,亩产227公斤;大豆4.3万亩,亩产247公斤;棉花5.7万亩,亩产81公斤;马铃薯1.1万亩、瓜菜0.58万亩,亩产2300公斤。近几年来花生、棉花、马铃薯、大棚蔬菜的种植面积有增长趋势;其中在马铃薯的生产过程中我们采取了机械化耕作农机化技术,在大棚蔬菜的生产过程中我们应用了大棚卷帘机和田园管理机等相应的农业机械和农机化技术。我县马铃薯种植区的种植模式是马铃薯—玉米—白菜,即在马铃薯地里套种玉米,在玉米未收获时收获马铃薯,玉米收获后种植大白菜;由于马铃薯经济作物的价格行情较好,农民对收获马铃薯的技术要求较高,不得损坏,因此农民对使用机械化收获不认识。致使我县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程度不高,经济作物的机播、机收作业面积还不到其种植面积的十分之一,机械化生产水平已远远不能满足经济作物生产的需要。进一步推广经济作物机械化技术,已成为广大农民朋友的迫切要求。

二 我县经济作物机械化的主要技术模式

(一)马铃薯的种植收获模式:分全人工和半机械化模式、全人工模式:人工板镢开沟、施肥、点种、浇水、覆土、覆膜、人工田间管理到收获。

2、半机械化模式:机械化整地、开沟、施肥、浇水、人工点种,用手扶拖拉机、田间管理机覆土、覆膜,人工田间管理,用手扶拖拉机或田园管理机耕翻收获土豆。

(二)蔬菜种植模式:分常规和大棚种植模式

1、常规种植模式:按传统农时季节耕作、播种、施肥、田间管理到蔬菜收获。

2、大棚种植模式:利用塑料大棚人工卷帘或电动卷帘,反季节种植蔬菜,整地用田园管理机,其他环节大多采用人工作业。

三、我县主要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水平过低的原因

1、现有的经济作物机械产品质量有待进一步改进,还不能适应经济作物的农艺要求。

2、农民认识力度不够。我县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经济作物种植比较分散,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较小,习惯了传统的种植模式,对经济作物机械的了解较少,造成农民对经济作物生产机械的认识程度不够强,仍沿用传统的种植模式。

3、缺乏相应成熟的配套农机化新技术。

四、我县经济作物机械化技术推广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在工作中我们将本着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中心思想,采取示范推广、以点带面、循序渐进、重点突破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

五、工作措施及建议

(一)工作措施

(1)提高认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发展经济作物机械化技术,不仅能使作物高产,增加农民收入,而且省工、省时,能够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减轻劳动强度,节省劳动力。为此,我们高度重视经济作物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工作,专门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和项目技术小组。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2)加大投入,加大机具科技创新力度。经济作物种植、收获机械化前期投入大,发展初期社会效益大于直接经济效益,必须有资金扶持和引导,达到示范带动作用。

(3)加大宣传力度。首先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舆论媒体大力宣传实施经济作物机械化技术的政策、知识、好处,让农民群众真正认识到机械化技术的优势,促进经济作物增产、增效,营造经济作物生产使用机械化技术的良好氛围,逐步把机械化技术的使用转变为农村群众的自觉行动。其次,召开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技术推广现场演示会,召集经济作物种植区内各村的干部、机手、群众观看作业演示,充分发挥农业机械示范作用,引导农户使用机械化技术,解放生产力,扩大生产规模,增加收益。再次,通过多种渠道发放明白纸,向农民群众宣传。

(4)加强机手培训和技术服务。为保证经济作物机械化技术的顺利应用,我们专门编写相关技术要点,在经济作物种植区举办技术培训班;对参加相关机械化技术实施的机手和农民进行培训,重点培训内容为经济作物机械化作业标准、作业要求和相关机械化配套技术。在经济作物生产季节,抽调精干技术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开展技术服务,进行技术指导,为农民朋友排忧解难。认真做好机手技术培训工作,更好地发挥新机具的作业性能,加快经济作物种植、收获机械的应用和推广步伐。

(二)建议:一是争取财政设立专项资金,发挥农机部门的主导作用,针对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中重点、难点问题及薄弱环节,进行科技攻关,重点是引进先进适用的新机具,并做好跟踪服务。认真做好机具考核选型工作。劣质收获机具,不仅伤农害农,增加使用费用,甚至危及农业生产安全,而且挫伤农民的农业生产积极性,阻碍先进机具的推广。搞好经济作物种植、收获机具的示范推广工作,必须从头抓好,搞好机具的选型工作,通过科学检测及生产考核,选出推广机型,向社会公开发布,供使用者选择,确保机具质量,促进经济作物机械化事业的健康发展。二是依靠政府对所购机具进行补贴,扶持引导基层农机服务组织和农民购买先进实用、科技含量高的种植、收获机械。通过建立示范基地或示范点,带动农民购机用机的积极性;三是注重培养经济作物机械生产龙头企业,为机具的研制开发提供生产保障和物质保证,并保证机具的社会需求。

经济作物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工作需要认识、实验示范、再认识、再示范、再提高的过程,因此,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本着对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和服务农民的强烈责任感,进一步完善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努力使我县经济作物机械化水平上一个新的台阶,为促进我县农业机械化水平更好更快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第四篇:经济作物机械化调研报告

按照省农机办《关于开展主要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情况调查的通知》要求,**市农机局及时组织人员对全市主要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认真分析研究。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现状

**市辖7镇3个办事处,405个村,共有耕地面积60万亩,是全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之一。2008年,全市完成机耕地55万亩,机播42万亩,机收71万亩;全市小麦生产的耕、耙、播、收、植保机械化作业面积均达到98%以上,玉米机收水平达到81.6%,率先在全省实现玉米生产机械化,是山东省农机化示范区。

近年来,全市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不断加大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力度,突出发展优质高效农业,经济作物种植比例不断加大。截至目前,全市主要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分别达到:花生4103亩;大蒜4844亩;大葱2680亩;大姜475亩;马铃薯3361亩;地瓜201亩。但由于我市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起步较晚,加之农民对经济作物生产机械使用认识不够,机械化生产水平已远远不能满足经济作物生产需要。目前,全市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共有马铃薯种植机械两台,其中,开沟机1台,覆膜机1台,马铃薯机械种植面积150亩。部分镇曾对花生收获机械进行过试点推广,由于效果不理想,花生收获机现都已报废,无法正常使用。

二、我市的主要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水平过低的原因

1、研究推广资金不足。科研生产推广部门,受到经费的限制不能很好的研发和推广,而一种机械的研制生产和试验示范推广,需要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需要大量的开发经费,靠科研生产推广部门自筹很难解决。

2、机具的适用性不强。我市部分镇曾对花生收获机械进行过试点推广,由于花生收获机械的性能效果不理想,导致收获破损率较高,效率不高,费时费力而效果却不好,不能满足种植户的要求,示范推广不成功,农户都不愿购买使用,连已购机械也都停用报废了。

3、农民认识力度不够。我市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经济作物种植比较分散,农民种植经济作物的面积较小,习惯了传统的耕种收方式,认为没有使用机械的必要,对经济作物机械的了解相对较少,造成农民对经济作物生产机械的认识不够,仍沿用传统的耕种收手段。

三、工作措施及建议

(一)提高认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发展经济作物机械化技术,不仅能发展优质、高效、高产农业,增加农民收入,而且省工、省时,能够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省劳动力。各级应高度重视经济作物机械化管理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及时解决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二)加大投入,加大机具科技创新力度。经济作物种植、收获机械化前期投入大,发展初期社会效益大于直接经济效益,必须有资金支持和鼓励引导才能发展起来。建议:一是争取财政设立专项资金,发挥农机部门的主导作用,组织科研、生产等单位,针对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中重点、难点问题及薄弱环节,进行科技攻关,取得实质性的突破。重点是引进机具并消化吸收及关键机具的开发研究。二是依靠政府对机具进行补贴,扶持引导基层农机服务组织和农民购买先进实用、科技含量高的种植、收获机械,通过建立示范基地或示范点,带动辐射附近组织和农民购机用机的积极性;三是注意培养经济作物机械生产龙头企业,为机具的研制开发提供生产保障和物质保证,并保证机具的社会需求。

(三)认真做好机具考核选型工作。劣质收获机具,不仅伤农害农,增加使用费用,甚至危及农业生产安全,而且容易挫伤农民的农业生产积极性,阻碍先进机具的推广。搞好经济作物种植、收获机具的示范推广工作,必须从头抓好,搞好机具的选型工作,通过科学检测及生产考核,选出推广机型,向社会公开发布,供使用者选择,确保机具质量,促进经济作物机械化事业的健康发展。

(四)认真做好机手技术培训工作。为尽快提高使用者理论水平、技术素质、操作技能和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应因地制宜建立培训基地,及时对操作手、驾驶员进行全面系统的基础理论、操作技能的培训,让他们真正懂得机械的构造、原理,熟练掌握操作技能,以更好地发挥新机具的作业性能,加快经济作物种植、收获机械的应用和推广步伐。

第五篇:加强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的建议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加强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的建议 作者:陶应宏

来源:《新农村》2012年第05期

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作为当前农机化主推技术之一,各级政府都采取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大力推广,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水稻机械化插秧新技术有明显的优越性:效率高,大大缩短了插秧期,南方机插秧可保证两季稻都能适时插秧,提早成熟,北方能躲过低温冻害,促进稳产、高产、优质;质量好,机插秧的秧苗株距、行距一致,并保株、保穴,秧苗深浅一致,能做到浅插、增加有效分蘖,达到壮杆、大穗,增产;减轻劳动强度,代替人工插秧,改变“面朝黄土背朝天,弯腰曲背几千年”的繁重体力劳动。因此,必须大力推广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彻底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

一、当前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广的有利形势

1.政府重视,政策支持

在近几年来的中央1号文件中,都明确指出:大力推广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国家对农民购置插秧机给予补贴。因此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机插秧技术的推广,在国家补贴的基础上,层层进行叠加补贴,插秧机补贴高达30%以上,农民只需花费少量的钱,就给购买到高性能的插秧机,极大地刺激了农民购买插秧机的欲望。

2.机插秧育秧技术日趋成熟。

机插秧技术关键是育秧技术,农民推广技术人员经过多年来的不断试验。总结,根据技术规范,因地制宜,把育秧技术本土化处理,使农民更能完全掌握好、运用好。在工厂化育秧基础上,创造出软盘育秧、双膜育秧、淤泥育秧、软盘育秧旱育湿润管理等技术,育秧技术的本土化、多样化,成为机插秧快速推广的有力支撑。

3.土地流转和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加快了农村土地流转,土地流转实行规模化种植,解决了机插秧用水的矛盾。农村劳动力的严重缺乏,农业生产实行规模化生产,必须依赖于农业机械化,水稻种植必须实行插秧机械化,既可降低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又能提高生产效率。土地流转的加快,也促进了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土地流转的加快,成为机插秧技术推广的隐形助力剂,而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成为机插秧技术推广的生力军。

4.插秧机生产厂家的增多

农机生产厂家的政策敏锐性,紧紧抓住国家惠农政策和插秧机潜在的巨大市场契机,纷纷投身于插秧的科研开发、生产,充分吸收外国的先进成熟的生产技术,生产出众多品牌的高性

能插秧机。插秧机生产厂家的增多,事必形成插秧机的性价比的竞争将加快插秧机技术的推广。

二、目前插秧机服务网络的几种模式

1.厂方直接服务

由厂方技术三包人员直接服务于用户,简单对用户进行机械操作培训、帮助调试插秧机下田作业,遇到故障进行维修。服务范围局限于某一品牌,没有三包配件库,一般1个省只有几名服务人员,三包服务半径大,服务质量得不到保障。

2.经销商服务

销售商指导用户机械操作,对插秧机三包,维修由生产厂方负责。服务范围也局限于某一品牌,一般1县有1个经销商,服务半径较小,没有三包配件库,服务质量也得不到充分保障。

3.县级农机推广站服务

区域销售由县级农机推广站代理,厂方对农机推广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再由农机推广技术人员对用户进行技术培训,培训操作、调整、保养等。由农机推广技术人员帮助调试下田作业、三包服务。服务范围较大(不局限于某一品牌),建立了三包配件库,服务半径较小,服务质量有一定的保障。

以上三种模式在机插秧推广前期,机具较小时都能适应,但在农民全面使用机插秧技术时,随着插秧机每年新增数量、品牌的增加,旧插秧机的保养、维修,服务能力、水平和质量都日趋下降,服务体系脆弱,在农民服务得不到充分保障时,就会严重影响到机插秧技术的推广,因此建立、完善服务网络迫在眉睫。

三、影响我县机插秧技术推广的不利因素

1.机插秧育秧技术较复杂

从营养土、软盘的准备,到苗床的整理,再到苗田的田间管理,都具有很强的技术性。相对于传统的育秧而言,技术较复杂,不易被农户接受。

2.土地流转难

单个家庭的责任田块分布零散,面积较小,不利于机械化作业。农村土地规范经营的少,已实现规范经营的,其随意性大,承包经营合同多是一年一定,承包人对农业机械投入的积极性不高。

3.推广单位的工作经费短缺

目前机插秧推广工作主要由县级推广站承担,而县级财政预算只能保证发工作,省、市两级的补贴全部用在机械上,造成推广单位工作经费严重不足,影响了推广工作。

四、促进我县水稻机插秧技术成果快速推广应用的对策

1.强化宣传,增强对搞好机插秧重要性的认识

通过广泛宣传,要使广大干部群众能够充分认识到机插秧有利于生产要素的优化结合,有利于农民分工分业,有利于加快城市化进程,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经营。

2.加强示范推广力度

重点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建立推广示范基地,有重点地选择农机大户和种粮大户加入机插秧行列,解决人员和机械力量不足的问题。二是农机部门解决好育秧技术的实用性研究。在结合本地实际的基础上,选择推广适用的机型和适用的机插秧技术。

3.打造优势机插秧推广平台

以有一定规范的农机大户、种田大户、农机服务组织为依托,打造优势机插秧推广平台,鼓励农机人员领办、兴办机插秧服务组织。如以现有的农机专业合作组织为领导,带动周边农民逐步加入合作组织,以实现农业的规范化、集约化生产,同时,着重推广水稻机插秧技术,促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晋级,提升水稻生产效率,加快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提升我县的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业市场上的竞争力。

4.建立稳定的农机补贴激励机制

以机插秧技术为主要对象,制定具有长效性、连续性、稳定性的农机补贴政策,并要做到政策早制定、早宣传、早兑现。同时,对采用水稻机插的农机户和种粮户进行专项补贴,以提高农民使用机插秧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另外,在安排购买机械补贴的同时,适当考虑推广单位的工作经费,以落实好服务工作,增强服务体系的后劲。

5.积极开展各项服务,加快机插秧作业管理一体化进程

下载济宁市大蒜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济宁市大蒜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大蒜涨价专题调研报告(全文5篇)

    大蒜涨价专题调研报告 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运行监控处 山东省农业厅市场与经济信息处发布时间:2010-02-02 访问次数:347 针对今年4月份以来我国大蒜价格持续上涨的情况,近......

    水稻、油菜全程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总结

    水稻、油菜机械化生产技术推广工作汇报 水稻和油菜是含山县主要的粮食作物,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经过近几年来的推广和技术攻关,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油菜全程机械化生......

    济宁市农机技术推广机构队伍调查报告

    济宁市农机技术推广机构队伍调查报告根据农业部农机推广总站和省农机推广站文件要求,我市从3月20日至3月底全面开展了农机技术推广机构队伍统计调查工作。现将我市农机推广机......

    业机械化发展调研报告

    业机械化发展调研报告 为全面摸清我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现状,总结近年来农机化发展的经验,找准农机化发展中存在薄弱环节和问题,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特对我市农机化发展问题......

    设施农业生产配套机械化技术推广经济、社会效益分析报告

    设施农业生产配套机械化技术推广经济、社会效益分析报告近年来,塔城地区把设施农业生产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加强设施农业生产基础建......

    邳州大蒜产业发展调研报告范文

    邳州大蒜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邳州金水杉建设有限公司 2014年8月16日 一、发展现状 邳州大蒜蒜头大、皮色白、肉质脆、辣味适中、蒜瓣少、形状整齐、耐储运、商品性佳等特点,被......

    2011年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汇报

    2011年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汇报为了进一步加大水稻机插秧推广力度,提升全县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水平,努力促进我县农业增效、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今年以来,我县高度重视......

    花生联合收获机械化技术推广总体实施方案

    花生联合收获机械化技术推广总体实施方案 为全面完成花生联合收获机械化技术推广项目规定的各项任务指标,根据山东省财政厅《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鲁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