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水利局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自查工作总结
水利局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自
查情况工作总结
根据县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开展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贯彻实施情况专项检查工作的通知》的精神和要求,水利局高度重视,积极安排部署,由水利局突发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亲自负责,抽调水利局行政办、防洪办、水管总站、工程股、改水办、物资站等股(室)、站工作人员,组成自查工作组,于2009年10月11日至10月13日,采取实地抽查、查阅档案资料、对干部职工进行应急管理知识测试、学习讨论各类应急预案等方式,对水利局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及应急管理各项工作情况进行了自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颁布实施以来,水利局按照自治区、地区和县人民政府一系列有关应急管理的工作部署和要求,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积极组织宣传,结合水利工作实际,认真落实应急管理各工作,为全县社会稳定和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现将自查情况总结如下:
一、组织领导情况
水利局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将应急管理工作作为班子议事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进行强调、安排。调整充实了以局主要领导为组长,相关股室、站负责人为成员的“水利局突发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加强对应急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领导小组下设应急工作办公室,具体负责应急管理日常工作。并制订了领导小组和办公室职责,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以及应急管理相关知识的宣传培训情况
水利局把加强应急知识的宣传培训作为有效落实《中华人民 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常抓不懈,一是及时传达学习县人民政府关于应急管理工作的相关会议及文件精神。二是将《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以及应急管理相关知识的学习培训纳入干部职工年度学习培训工作计划,采取集中学习、记学习笔记、召开讨论座谈会、理论测试、出板报等方式,认真组织干部职工学习培训。三是《泽普县水利局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泽普县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出台后,以股室、站为单位,集中组织全体干部职工集中学习,熟知预案各项内容。并将《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泽普县水利局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泽普县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的有关内容与水利政策法规制作成宣传单、录音带,组织工作人员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期间,利用各乡巴扎巡回宣传。四是结合7〃5事件,加强对干部职工以及其子女进行宣传教育,要求他们在管好自己的同时,要教育、管理好自己的子女、亲属,随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擦亮眼睛、明辨是非,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不围观、不参与群体性事件,共同维护来之不易的安定团结的社会局面。
三、建立健全应急预案体系及各项制度情况
水利局围绕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特点,结合水利局实际,在广泛征求意见后,认真研究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和发展规律,借鉴成功做法,注意吸取在处臵突发公共事件中的经验教训,加强调研,修改完善了《泽普县水利局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泽普县防汛抗旱应急预案》,不断提高预案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按照“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要求,在制定了防汛抗旱应急预案以及抗旱救灾应急管理工作规程的同时、还制订了防汛工作技术责任、防汛料物储备责任制等,确保了各项应急 预案的落实,极大地保证预案的全面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做到应急有预案,救援有队伍,联动有机制,善后有措施,切实提高应急管理队伍在处臵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快速反应和协同应对能力,全面提高应急管理工作水平。
应急管理工作重在防范,水利局充分发挥统筹协调和监督指导作用,努力加强对应急管理工作的督查指导作用,努力加强对各股室、站应急管理工作的督查的指导,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综合应急演练。重点加强对机关办公楼、水库、输水干渠、各农村自来水厂、物资站、防洪堤坝等重要部门和水利设施的应急管理工作,加强防暴值班工作,切实落实局领导24小时带班制度,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谁的责任范围,谁出了问题,追究相关领导和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做到机关、水管站所、水库、物资站、农村自来水厂值班人员进行不间断值班巡逻,局领导随时进行抽查,确保有备无患,万无一失。对每一位进出水利系统的外单位人员都实行登记、检查,对无有效证件的,一律不准放行。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确定专职信息员,严格落实防汛抗旱和安全稳定“每日一报”制度,按要求上报防汛抗旱和维稳工作信息。
四、应急队伍建设情况
为确保应急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在发生突发事件时,能迅速预防和处臵各类突发性事件,特别是结合7〃5事件后,进一步加强了对应急队伍的建设工作力度。一是组建了水利局应急分队、机关防暴组、水管站防暴组、农村自来水防暴组、物资站防暴组和各施工现场防暴组以及突发事件通讯组,明确了各组人员、车辆以及分工职责。二是积极组织,做好防汛应急物资的储备。2009年在防汛中,准备麻袋1300条、编织袋4万条、铅丝58吨、钢筋15吨、组织各乡镇场预备卵石10万方。
五、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努力方向
通过此次自查,水利局能够按照县委、县人民政府的安排部署,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按照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原则,扎实认真开展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上级应急管理部门和实际工作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相应的机制、制度、措施以及各项预案还需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今后水利局将继续加强应急管理工作,认真制订和实施应急预案,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快速反应的原则,充分依靠和发挥水利系统全体干部职工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应急机制建设,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臵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为我县的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一是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体系。根据县委、县人民政府的要求,对应急预案进行整理规范。注重各类应急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把应急管理相关工作措施落实到位。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求真务实,以严谨细致的态度,落实各项应急管理工作措施,完善制度建设,以求和谐发展。
二是加强应急管理机构和应急队伍建设。继续加强应急工作的组织领导,进一步完善应急机制建设的领导责任制、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要着重建立和完善监测、预报预警体系,对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臵。不断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按照“一专多能、一队多用”的要求,抓好队伍建设,做好人力资源的统筹规划,重点围绕县人民政府统一安排,形成统一高效的专业应急救援体系。并加强应急队伍人员素质培训,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三是切实加强应急管理宣传教育。结合实际情况制订工作方案,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组织实施。采取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方式,利用每周三周五的政治理论学习、组织观看电教片、知识竞赛等形式,主动开展应急管理宣传教育工作,积极动员全体干部职工参与。
四是经常性的做好隐患排查工作,做到摸清底数,定出整改方案,进一步降低各类突发事件的危险系数。
泽普县水利局 二〇〇九年十月十四日
第二篇: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各题型提交答案说明:
1.单选题及判断题点击圆形按钮进行单项选择,多选题点击勾选框进行多项选择。2.选择题和判断题:直接点击选项,系统将自动提交答案。
3.未完成考试误操作推出系统后,在考试时间段内可重新进入系统考试。4.完成考试后点击提交答案按钮,考试结束,不可再次进入系统考试。
5.答题完成后,点击考试页面左侧“未答题”按钮,确认无未答题后再提交答案。6.未提交答案的试卷在考试时间结束后将强制提交答案。
一、单选(共 10 小题,总分: 40 分)1.对最小代价原则的要求说明正确的是
A.前提是保障人的财产优先权
B.要把对生命健康权的损害控制到最低的限度 C.坚持常态措施用尽原则
D.可以忽略对正常的生产、学习、工作和生活秩序的影响控制 2.国家对社会的管理包括
A.常态与非常态管理 B.应急管理 C.危机管理 D.以上都是
3.关于“权利保障”和“权利保护”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保护财产权是说个人没财产的时候国家负责分给个人财产 B.政治权利、人权是要保障的 C.财产权利是要保护。
D.保护财产权是“保护好个人的财产权利”,是保护个人的财产不受侵犯 4.关于风险评估体系下面正确的是
A.风险评估是一个技术概念,但它的手段不是一种技术性的手段 B.风险评估体系的主要目的是对可能发生的较大的突发事件要进行一种综合性的评估。
C.只有农产品质量的风险评估才是靠技术指标
D.突发事件应对的风险评估只包括对突发事件发生的人文和社会环境、管理水平进行评估
5.有一种观念认为“突发事件发生以后就不要讲规矩、不要讲道道了,什么东西好使就来什么”,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紧急情况下比如灾难来临时,用常态要求处理行不通时,就不能讲规矩了
B.如果认为应对突发事件就可以只凭经验,突发事件还是是应对不好的 C.这种观点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 D.这种观点根本没有道理
6.关于《突发事件应对法》,下面正确的是
A.第一次确立了一个系统的预警制度 B.“预警机制”是这部法律里唯一的亮点 C.明确规定国家要建立“物资的传输制度”
D.第一次把我国的救援队伍体系建立起来,一部分救援队伍具有法律地位 7.对有效控制危机原则,下面正确的是
A.某些应急管理制度的设计应当将有效控制危机作为基本的出发点 B.有效控制危机原则是这部法里从原则到具体制度设计的一个基本思路 C.为了体现有效控制危机的原则,这部法律在立法思路上坚持“最小代价的原则”
D.有效控制危机就得要有手段、有措施,系统的手段和详细的措施要依据实际情况判断
8.关于对公民权利依法予以限制和保护相统一,下面不正确的是 A.应急处置措施在实行中可以不计对公民权益的损害 B.预警措施都是实施性解决性的措施 C.确立了比例原则
D.用公民个人财产时可以考虑给予补偿 9.下面不正确的是
A.“信息报告员制度”对提高突发事件预防的能力非常重要
B.“乙脑预防”案例说明了日常的检测对于突发事件预防是非常重要的 C.县级人民政府通过登记本地区的危险品、水域分布等来建立监测网络 D.监测网络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一个体系,总是常态过程
10.《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自2007年()起开始施行。
A.40848 B.40817 C.40785 D.40544
二、多选(共 6 小题,总分: 20 分)1.《突发事件应对法》总体思路包括几个方面
A.对公民权利依法予以限制
B.坚持有效控制危机和最小代价原则
C.把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应急准备放在优先的位置
D.建立分类领导、综合协调、统一管理、属地负责、分级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
2.《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了一系列有关预防和应急准备的制度,包括
A.建立突发事件监测网络,预警机制和信息收集与报告制度 B.建立应急救援的物资、设备、设施的储备制度和经费保障制度 C.不需要普及社会大众学习安全知识 D.建立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体系 3.人的三大最基本的权利包括
A.财产权 B.自由权 C.生命权 D.人权
4.能否有效地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事件()
A.成为治国理政的一项重要任务 B.直接考验了政府的应急管理能力 C.成为检验执政能力如何的一个标志 D.成为检验一个社会是否成熟的标志
5.现行的突发事件应对的体制、机制和制度存在的不足有
A.依法可以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不充分、不得力 B.应对突发事件的责任不明确
C.应对突发事件能力不够强,危机意识不够高 D.统一协调、灵敏应对突发事件的体制没有形成 6.三个转变的最根本点在于突发事件应对要实现
A.牢牢掌握应对突发事件的主动权
B.以增强驱利避害、化险为夷、转危为安的能力 C.以减少突发事件应对工作中的任意和无预期 D.由个别的调整向规范的调整转变
三、判断(共 12 小题,总分: 40 分)1.某政府机关有员工147人,其中有危机感的约有118人。而这些人中,真正知道如何应对突事件的人数大概只有8个左右。
正确 错误
2.三大权利是指生命权、自由权和财产权。
正确 错误
3.北京博士生被车撞死的事件说明了公众危机意识不高,其中司机的互救能力太弱是主要原因。
正确 错误
4.目前政府一系列的预防应急制度、监测预警制度、应急处置制度、救援制度,包括事后恢复和重建制度都已健全
正确 错误
5.《突发事件应对法》总共七十多个条款中有四分之一是规定预防和应急准备的
正确 错误
6.把握规律实现了三个转变,就绝对能够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正确 错误
7.有效控制危机不可能没有成本,没有代价,所以最小代价原则并不现实,当突发事件发生时,还是要不计代价来应对。
正确 错误
8.我国又是一个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事故灾难等突发事件相对较少的国家。
正确 错误
9.监测网络、预警机制、信息收集报告制度十分重要。比如当火灾发生时,报告员不仅可以负责救火,还能上网向总指挥部汇报风势大小,现场救援人员数量、需不需要总统派特别救援队等信息。
正确 错误
10.山体滑坡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这一事件,完全是自然原因,是人力不可违抗的,没办法把损失减少。
正确 错误
11.坚持常态措施用尽原则就等于坚持最小代价原则。
正确 错误
12.政治权利和人权是要保护的,其他权利主要是保障。
正确 错误
第三篇:突发事件应对法贯彻实施情况汇报
贯彻实施突发事件应对法情况汇报
下面,将我县突发事件应对法贯彻实施情况简要汇报如下,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积极开展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宣传学习
《突发事件应对法》自2007年11月1日正式施行以来,我们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新闻媒体,以多种形式介绍、宣传和普及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基本内容、重要意义,在全社会营造出学习宣传突发事件应对法的浓厚氛围。县有线电视台、政府网站在适当时段播出宣传标语、公益广告;在车站、码头、广场等部位悬挂标语;制作学习专栏、印发宣传资料等形式,向社会大力宣传普及公共安全和应急保护知识,提高群众防灾自救能力,购买《陕西省公众应急指南》500本,分发到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并组织干部职工、学校师生、广大群众学习。积极开展了应急管理知识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的“四进”活动,特别注重加强对在校中小学生的应急管理知识教育,将应急管理引进课堂;各乡镇还利用集日、群众会议等形式,开展应急知识普及教育,有效地提升了应急知识覆盖率。同时,将突发事件应对法列为“五五”普法重要内容,纳入公务员培训内容,各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组织干部职工进行了学习,使工作人员了解掌握该法律,熟悉涉及本部门、本单位应急管理职责的规定和要求。
二、认真贯彻落实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各项规定
1、健全应急组织机构。县上成立了突发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由县长任组长,常务副县长任副组长,相关部门和单位负 责人为成员,应急管理办公室设在县政府办,副科级规格,明确了两名工作人员负责具体工作。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和村(社区)、企业、学校均成立了应急管理机构,明确了应急工作人员和信息员,规范了工作制度,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应急工作网络。
2、制定完善各项应急预案。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省、市相关应急预案,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了《..县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安全生产、自然灾害、公共卫生等方面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各乡镇、各部门按照全县总体预案要求,制定完善了本乡镇、本部门专项应急预案。全县共制定县级应急预案27个,其中总体应急预案1个,专项应急预案16个,部门应急预案10个;乡镇应急预案25个,村(社区)应急预案218个。
3、加强监测预警工作。切实加强风险排查,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力争对突发事件的苗头做到早发现、早化解。加强对容易引发安全事故的重大危险源和危险区域的隐患排查和分析,对重点行业、重点危险源进行深入调查、登记,全面掌握各级各类风险隐患的种类、数量和状况,建立重大危险源基础信息档案,为日常预防和应急处置提供依据。切实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建立健全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加大安全投入,全面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定期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排查整治安全隐患,通过狠抓安全管理、隐患排查整治和预测预警,全县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得到有效控制。同时,始终坚持把维护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及时化解和调处各类矛盾纠纷,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加大了信息预警力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手机短信、电话、宣传车等各种媒体和手 段,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今年启动实施了“村村通”工程,全县实现了村村通广播,不仅有利于群众宣传,也便于各类预警信息发布。
4、加强应急管理培训。全县各乡镇、各部门按照应急预案要求,健全了应急管理培训制度,定期、不定期组织开展多层次的应急培训。民政、水利等部门分别举办了防灾减灾、防汛防滑方面培训班,安监部门对重点行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人员进行了培训,公安、卫生、交通、消防部门联合开展了突发事件和医疗急救培训,林业部门开展了森林防火应急培训。通过认真组织各层次培训活动,使部门管理人员、高危行业管理人员、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的责任意识显著增强,应急管理能力提高,确保面对突发公共事件冷静处置、积极应对、妥善处理,尽量减少损失和危害。
5、加强应急保障和应急队伍建设。建立了应急资金保障机制,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准备和救援工作所需资金列入财政预算,每年预算了专项突发事件应急准备资金。建立了应急物资储备制度,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建设了应急储备库,整合各类应急资源,统筹规划应急处理所需的物资装备、生活和医药用品、通讯器材等,并实行动态管理,保证及时补充和更新。强化重要应急物资的储备和调配能力,确保应急救援和善后的需要。建立了一支以公安、消防、武警、预备役民兵为骨干,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各负其责、互为补充、社会志愿者共同参与的应急救援体系,应急救援能力不断增强。目前,全县有公安、消防系统应急队伍80人,卫生系统重大疫病应急队伍60人,畜牧系统动物重大疫病应急队伍250人,林业系统森林防火应急队伍800人,安监系统 从事安全生产管理60人,防汛抢险应急分队26支780人。积极整合各类救援力量,加大资金、技术投入,在人员编制、工伤保险、生活补贴等方面对应急救援对伍给予支持和帮助,不断提高应急救援的能力和水平。同时,整合各类资源,吸收有关专家和有相关救援经验的人员,建立基层综合应急救援队伍,不断提高基层应对突发事件的先期处置能力。
6、积极开展应急演练。为全面提升应对突发事件处置能力,减少突发事件带来的损失,近年来,各有关部门开展了有针对性的综合应急预案演练、单项应急预案演练,环保、安监、林业、水利、卫生、交通等部门分别组织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森林防火扑救演练、防汛抢险救灾应急演练、重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甲型H1N1流感防控演练,公安系统组织开展了奥运、国庆安保应急演练,教育系统组织各中小学校开展了以“防地震、防火灾”为主题的应急避险演练。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事故应急演练,从演练中发现问题、积累经验,不断增强了预案的针对性、操作性和适用性,同时也极大的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在紫阳中学开展了应急管理示范点建设,有力推动了全县应急管理工作的开展。
7、依法处置突发事件。突发事件发生后,我们快速反应、迅速行动,采取果断措施,组织协调各相关部门和各方面力量立即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切实履行了《突发事件应对法》赋予的统一领导突发事件应对处置工作的职责。在“6.7”沉船事故、“6.20”重大交通事故中,我们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全力抓好伤员救治,认真做好受害者家属思想安抚工作,妥善处理善后事宜,确保事 故发生后,群众思想情绪稳定,正常生产生活不受影响,无上访事件发生。在汛期,我们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和值班制度,及时准确发布雨情汛情,认真做好信息预警;灾害发生时,坚持领导靠前指挥,及时转移受灾群众,妥善安置受灾群众生活,认真组织核查灾情,全力抓好灾后恢复重建,努力降低了灾害损失。“5.12”地震灾害发生后,我们坚持灾后恢复重建与防灾减灾相结合,动员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积极向灾区捐款捐物,发动各方面力量开展灾后恢复重建,既向四川灾区捐献了爱心、贡献了力量,也确保了县内的重建工作顺利完成。
8、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机制。一是健全了信息报告制度。县委政府两办下发了《关于规范重大信息报送工作的通知》,进一步规范了重大信息报送工作,基本做到第一时间内准确掌握各类突发公共事件信息。严格执行应急管理工作信息报送制度,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对事件的响应、处置、善后、总结等各环节,都及时向市政府报告,确保信息报告及时准确。二是强化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机制,坚持快速反应、主动引导和正面宣传为主的原则,完善政府应急管理信息发布制度,依法做好重特大突发事件的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工作。三是完善突发事件评估机制。对发生的突发性事件,都能按照应急方案积极应对,事故处置工作完成后,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对突发事件的各个环节进行评估。四是健全了应急方案修订完善机制,全县总体预案及各分项预案原则上每3年修订一次。
《突发事件应对法》的频布实施,对于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发生,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保护人 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我们通过抓《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贯彻落实,全县各项应急措施得到进一步完善,处置和防范突发事件能力明显提高,全县安全生产形势良好。但我们的工作与处置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还有一定的差距,思想认识、体制机制、应对措施、群众参与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提高。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突发事件应对法》,结合紫阳实际,狠抓薄弱环节,强化基层基础管理,力争我县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努力推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第四篇: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复习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暨应急管理知识竞赛参考资料
1、《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于2007年8月30日由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
2、《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自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
3、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是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行政领导机关。
4、特别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有关市人民政府、省有关部门要立即如实向省政府报告,报告时间最迟不超过2小时。
5、泥石流、滑坡的主要诱因是强降水。
6、泥石流发生前的迹象有:河流突然断流或水势突然加大;沟谷深处突然变得昏暗,并有轻微震动感。
7、滑坡发生时,正确的避灾方法是迅速往滑坡两侧跑。
8、地震灾害的伤亡主要由建筑物倒塌造成。
9、龙卷风发生时,正确的避灾方法是躲到坚固的大楼底层。
10、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
11、鼠疫、肺炭疽都是通过呼吸道传染的。
12、人禽流感的主要传染源是病死禽。
13、红眼病人使用的毛巾,要蒸煮15分钟进行消毒。
14、危险化学品特性有:易燃、易爆、毒性、腐蚀性。
15、发现刑事、治安案件时,应拨打110。
16、家庭应备火灾逃生“四件宝”:家用灭火器、应急逃生绳、简易防烟面具和手电筒。
17、在逃离火灾现场时,应采取低姿、迅速通过的方法。
18、当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与交警的指挥不一致时,应当服从交警的指挥。
19、高速公路上汽车发生故障时,警告标志应当设置在故障车来车方向150米以外。20、观看球类等大型比赛时,如发生骚乱,应迅速、有序地向自己所在看台的安全出口移动。
21、《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将突发事件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
22、国家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
23、有关单位和人员报送、报告突发事件信息,应当做到及时、客观、真实,不得迟报、谎报、瞒报、漏报。
24、雪灾防御措施有:汽车减速慢行,路人当心滑倒;老、幼、病、弱人群尽量不要外出,注意防寒保暖;关好门窗,紧固室外搭建物;高空、水上等户外人员停止作业。
25、发生地震时,正确的避震方法是就地选择开阔地避震;避开高大建筑物;避开过街桥、立交桥。
26、在防洪工程设施保护范围内,禁止进行爆破、打井、采石、取土等危害防洪工程设施安全的活动。
27、洪水发生时,正确的避灾方法是爬上房顶或跑向山岗高地。
28、雷雨天,人在室外要远离大树、广告牌、高塔。
29、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包括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30、预防手足口病,要做到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勤通风、晒太阳。
31、中暑急救处理,正确的做法是立即撤离高温环境到通风阴凉处休息;饮糖盐水及清凉饮料,也可内服人丹;迅速为其进行物理降温;严重者,立即送医院抢救。
32、煤气中毒的预防与急救, 正确的做法是平时要经常开窗换气;严重煤气中毒者应立即送医院救治;呼吸心跳停止时做人工呼吸和胸外按摩。
33、手提式干粉灭火器适宜扑灭油类、可燃气体、电器设备等初起火灾。
34、游乐设施出现非正常停机时,正确的做法是保持镇静,听从工作人员指挥,等待救援。
35、交通事故发生后,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迅速报警;进行自检、自救与互救;将伤员转送医院救治。
36、遇交通事故肇事车辆逃逸时,要记下车牌号码、车身颜色、车型。
37、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实行行政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38、获悉突发事件信息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应当立即向所在地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或者指定的专业机构报告。
39、突发事件的预警级别分为一、二、三、四级,依次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表示。40、处理公共危机时必须依法行政。
41、有关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作出的应对突发事件的决定、命令,必须公布。
42、举办大型会展和文化体育等重大活动,主办单位应制定应急预案并报当地人民政府备案。
43、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原则。
44、突发事件发生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和其他组织应当按照当地人民政府的决定、命令,进行宣传动员,组织群众开展自救和互救,协助维护社会秩序。
45、学校应当把应急知识教育纳入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46、大型活动和会议场所要有足够的安全通道,并保证畅通,便于识别。
47、如果在雷电交加时,头、颈、手处有蚂蚁爬走感,头发竖起,说明将发生雷击,应赶紧趴在地上。
48、如果雷雨天气你呆在室内,并不表示万事大吉,你必须关好门窗,防止球形雷窜入室内造成危害。
49、在山区遭遇泥石流时,不能往泥石流的下游走。50、在山洪暴发、洪水猛涨期间,不能就近过河、过桥。
51、在野外遇到龙卷风,应寻找低洼地带趴下,用手臂保护好头部。
52、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
53、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
54、刀子、木棒等物刺入腹部,要迅速送往医院救治,不能立即拔除。
55、汽车在加油过程中起火,应立即停止继续加油。
第五篇:《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测试题(A)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测试题(A)
单位:姓名: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20题,每题1分,共20分)
1、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施行日期,以下四项中哪一项是正确的()A.2007年8月30日; B.2007年11月1日; C.2008年1月1日; D.2007年12月31日;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区应急指挥中心属于区人民政府的()A.办事机构; B.办事机关; C.派出机构; D.派出机关;
3、某区某单位未按照规定采取预防措施,导致发生严重突发事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某区人民政府可以对其处于最高额度几万元的罚款()A.5万元; B.10万元; C.15万元 D.20万元;
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区人民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工作原则是()A.处置为主、预防为辅; B.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 C.预防为主、处置为辅; D.处置与预防并重;
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区人民政府应当在何时向区人大常委会作专项工作报告()A.应急准备阶段;
B.应急处置工作结束; C.恢复重建工作结束;
D.应急处置期间;
6、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应对活动,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A、检查与预防B、监测与预防C、监测与预报D、监测与预警
7、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四级。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A、巨大、重大、较大、一般B、特大、重大、较大、一般 C、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D、特大、重大、一般重大、较大
8、因采取突发事件应对措施,诉讼、行政复议、仲裁活动不能正常进行的,适用有关()的规定,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A、时效中止和程序中止B、时效中止和程序终结C、时效中断和程序中止D、时效中止和程序停止
9、县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及时调解处理可能引发社会安全事件的矛盾纠纷。A、乡级人民政府、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 B、乡级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司法所
C、乡级人民政府、基层人民调解组织、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 D、乡级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
10、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等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运、使用单位,应当制定具体应急预案,并对生产经营场所、有危险物品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周边环境开展隐患排查,及时采取措施消除隐患,防止发生突发事件。
A、易燃易爆剧毒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等危险物品 B、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剧毒等危险物品 C、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等危险物品 D、易燃易爆物品、剧毒物品、放射性物品等危险物品
11、()应当根据所在地人民政府的要求,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开展有关突发事件应急知识的宣传普及活动和必要的应急演练。A、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街道办事处
B、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企业事业单位 C、乡级人民政府、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 D、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其他法人组织
12、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或者确定本地区统一的突发事件信息系统,汇集、储存、分析、()有关突发事件的信息,并与上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下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专业机构和监测网点的突发事件信息系统实现互联互通,加强跨部门、跨地区的信息交流与情报合作。
A、传送B、报告C、传输D、报送
13、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按照突发事件发生的紧急程度、发展势态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和()标示,()为最高级别。
A、蓝色、四级B、绿色、一级C、蓝色、一级D、绿色、四级
14、可以预警的()即将发生或者发生的可能性增大时,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发布相应级别的警报,决定并宣布有关地区进入预警期,同时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必要时可以越级上报,并向当地驻军和可能受到危害的毗邻或者相关地区的人民政府通报。
A、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者公共卫生事件 B、自然灾害、事故灾害或者公共卫生事件 C、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者公共突发事件 D、自然灾害、灾难事故或者公共卫生事件
15、发布()警报,宣布进入预警期后,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即将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特点和可能造成的危害,采取责令应急救援队伍、负有特定职责的人员进入待命状态,并动员后备人员做好参加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的准备等措施。
A、二级、三级B、三级、四级C、一级、二级D、三级
16、()的应急能力,是全部应急管理的基础。
A.政府B.专业指挥机构C.专业救援队伍D.基层;
17、突发事件的分级标准由国务院或者()制定。A、人大常委会B、省级人民政府C、国务院确定的部门D、公安部
18、公民参加应急救援工作或者协助维护社会秩序期间,其在本单位的工资待遇和福利不变;表现突出、成绩显著的,由()级以上人民政府给予表彰或者奖励。A、乡镇B、县C、市(州)D、省
19、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实行()的原则。
A、属地管理原则B、标本兼治、预防为主 C、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D、未雨绸缪、防患未然
20、有关单位未及时消除已发现的可能引发突发事件的隐患,导致发生严重突发事件的,由所在地履行统一领导职责的人民政府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或者营业执照,并处()的罚款;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A、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B、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C、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D、五万元以上十五万元以下
二、多项选择题(15题,每题2分,共30分,至少选两项,多选、漏选、错选均不得分)
1、.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应当如何隔离危机()
A、立即开展调查B、确立取舍原则C、做好内部沟通D、构筑“防火墙”
2、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设立由()、()、()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有关负责人组成的突发事件应急指挥机构,统一领导、协调本级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开展突发事件应对工作。
A、本级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B、相关部门负责人C、驻当地中国人民解放军D、公安部门
3、上级人民政府主管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下级人民政府及其相应部门做好有关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
A、指导B、监督C、协助D、管理
4、应急预案应当具体规定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和()、()、()、以及事后恢复与重建措施等内容。
A、突发事件的预防与预警机制B、处置程序C、应急保障措施D、应急防御措施
5、城乡规划应当符合()、()突发事件的需要,统筹安排应对突发事件所必需的设备和基础设施建设,合理确定应急避难场所。A、预防B、应对C、处置D、防范
6、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容易引发()的危险源、危险区域进行调查、登记、风险评估,定期进行检查、监控,并责令有关单位采取安全防范措施。A、自然灾害B、事故灾难C、公共卫生事件D、突发事件
7、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等危险物品的()、使用单位,应当制定具体应急预案。
A、生产B、经营C、运输D、储运
8、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与非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的合作,()、(),提高合成应急、协同应急的能力。
A、联合培训B、互通信息C、联合演练D、联合作战
9、()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组织开展应急知识的宣传普及活动和必要的应急演练。
A、设区的市级B、县级以上C、县级D、乡级
10、()、()、()应当根据所在地人民政府的要求,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开展有关突发事件应急知识的宣传普及活动和必要的应急演练。
A、街道办事处B、居民委员会C、村民委员会D、企业事业单位
11、各级各类学校应当把应急知识教育纳入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应急知识教育,培养学生的()和()
A、安全意识B、自救意识C、自救能力D、互救能力
12、国家建立健全应急物资储备保障制度,完善重要应急物资的()、()、储备、调拨和紧急配送体系。
A、监督B、监管C、生产D、运输
13、国家鼓励、扶持具备相应条件的教学科研机构培养应急管理专门人才,鼓励、扶持教学科研机构和有关企业研究开发用于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与()的新技术、新设备和新工具 A、预防B、监测C、预警D、救援
14、有关单位和人员报送、报告突发事件信息,应当做到及时、客观、真实,不得()、谎报、()、()
A、拖延B、迟报C、瞒报D、漏报
15、突发事件发生地的()、()和其他组织应当按照当地人民政府的决定、命令,进行宣传动员,组织群众开展自救和互救,协助维护社会秩序
A、乡政府B、街道办事处C、居民委员会D、村民委员会
三、判断改错题(10题,每题1分,共10分)
1、有关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为应对突发事件,可以征收单位和个人的财产。财产被征收的,应当给予补偿。()
2、应急预案制定机关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和情势变化,适时修订应急预案。应急预案的制定、修订程序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规定。()
3、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可以建立由志愿者组成的应急救援队伍。()
4、新闻媒体开展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自救与互救知识的宣传报道,费用由财政保障。()
5、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与有关企业签订协议,保障应急救援物资、生活必需品和应急处置装备的生产、供给。()
6、国家发展保险事业,建立国家财政支持的巨灾风险保险体系,并鼓励企事业单位参加保险。()
7、有事实证明不可能发生突发事件或者危险已经解除的,发布警报的人民政府应当立即宣布解除警报,终止预警期,并解除已经采取的有关措施。()
8、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应当向本级人民政府相关部门通报突发事件信息。()
9、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事件发生时,人民军队应当立即依法出动军力,采取相应的措施,尽快使社会秩序恢复正常。()
10、预警级别的划分标准由国务院制定。()
四、简答题(5题,每题6分,共30分)
1、《突发事件应对法》所称的突发事件指的是什么?
2、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我国应急体制的基本原则和具体内容是什么?
3、突发事件发生后,履行统一领导职责或者组织处置突发事件的人民政府如何采取措施?
4、《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所有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其主要工作有哪些?
5、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应当包含那些内容?
五、论述题:(共1题,10分)
根据学习《突发事件应对法》,结合本单位实际,谈谈如何抓好应急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