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5年AFP监测工作总结
2015年XX县AFP监测工作总结
为继续巩固消灭脊髓灰质炎的成果,保持我县无脊灰状态,按照《全国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方案》要求,我县认真开展了AFP监测工作,现将监测情况总结如下:
一、一般情况
我县设AFP
主
动
监
测
点
7个,分
别
为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其它乡镇卫生院为一般观查点,主动监测点由医院防保科每旬统一查看门诊登记,及时发现病人,及时上报,以杜绝疫情的漏报发生。今年监测系统数据与大疫情数据一致,各乡镇均能按时上报AFP病例主动监测旬、月报表,说明我县计划免疫监测系统敏感性较高。
二、发病情况
今年全县共报告本地AFP病例2例(XXX人民医院2例),报告发病率为2/10万,达到了AFP病例监测1/10万的报告要求,无高危AFP病例。
三、监测指标
1、病例调查及时率:今年全县报告本地病例2例,报告后48小时调查2例,48小时调查率为100%。
2、病例便采集情况:今年全县报告本地病例2例,14天内双份便采集病例2例,合格粪便采集病例2例,14天内双份便采集率为100%,合格粪便采集率为100%,便标本7天内送达率100%。
3、随访情况:今年全区报告本地病例2例,60天随访病例数2例,60天随访表及时送达率为100%。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1、提高AFP监测的重视程度,严格落实全国监测方案中的各项策略措施,通过加强脊灰疫苗4剂次的常规免疫接种,落实查漏补种和入托、入学儿童接种证查验等措施,切实提高免疫接种工作质量,形成牢固的免疫屏障。
2、强化督导培训,提高医务人员AFP病例监测水平和鉴别诊断能力。
3、加强主动监测,提高监测敏感性。继续落实旬监测和月报告工作机制,确保病例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和早治疗,如期完成监测系统各项评价指标。
XXXXXX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5年11月19日
第二篇:2018年AFP监测工作总结
大王店镇中心卫生院AFP监测工作
培训总结
为继续巩固消灭脊髓灰质炎的成果,保持我镇无脊灰状态,按照《全国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方案》要求,我镇认真开展了AFP监测工作的培训,通过此次培训让辖区医生更好的掌握了急性迟缓性麻痹病例的一般知识和防治要点,突出了关键措施和工作要求,使工作能顺利的开展。本次培训的重点在加强和提高他们对急性迟缓性麻痹病例防治技术的理解、交流经验、提出工作存在的问题和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让急性迟缓性麻痹病例防治工作质量更进一步提高。培训会上对急性迟缓性麻痹病例诊断技术、实验室检查、健康教育、诊断标准、流行病学调查及病原生物学等进行了详细的讲授。全镇医务人员在进行理论学习培训后对相关知识进行了试卷考试均达标,使学员明确了工作目标吗、工作内容,培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对我镇相关麻疹的宣传和防治起到了指导性作用,从而保障了我镇人员免除麻疹感染的安全隐患。
一、一般情况
我镇设AFP主动监测点14个,其辖区卫生室为一般观查点,主动监测点由医院防保科每旬统一查看门诊登记,及时发现病人,及时上报,以杜绝疫情的漏报发生。今年监测系统数据与大疫情数据一致,各卫生室均能按时上报AFP病例主动监测旬、月报表。
二、发病情况
今年全镇共报告本地AFP病例0例,报告发病率为100%,无发现AFP病例。
三、监测指标
1、病例调查及时率。我镇现报告本地病例0例。
2、病例便要在麻痹出现后14天内进行采集。
3、随访情况:出现AFP病例后及时随访。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1、提高AFP监测的重视程度,严格落实全国监测方案中的各项策略措施,通过加强脊灰疫苗4剂次的常规免疫接种,落实查漏补种和入托、入学儿童接种证查验等措施,切实提高免疫接种工作质量,形成牢固的免疫屏障。
2、强化督导培训,提高医务人员AFP病例监测水平和鉴别诊断能力。
3、加强主动监测,提高监测敏感性。继续落实旬监测和月报告工作机制,确保病例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和早治疗,如期完成监测系统各项评价指标。
大王店镇中心卫生院
2018年7月29日
第三篇:麻疹AFP监测培训
AFP、麻疹等疫苗针对传染病监测报告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各监测方案要求,制定本监测报告制度。
麻疹监测
1.麻疹疑似病例的定义为:具备发热、出诊,病伴有咳嗽、卡他性鼻炎或结膜炎症状者之一者,或传染病责任疫情报告人怀疑为麻疹的病例。所以麻疹、风疹疑似病例均为监测对象。
传染期:出疹前后5天。原则上隔离至出疹后五天,伴有呼吸道并发症者隔离期延长至出疹后14天。
2.监测病例分类:实验室诊断病例、临床诊断病例、疑似病例。注:要求上报的麻疹、风疹监测病例分类均为:疑似病例。3.消除麻疹定义:
A.无本土麻疹病毒传播
B.麻疹发病率<1/100万(不包括输入病例)
C.输入病毒导致的麻疹爆发病例数<100例,流行持续时间<3个月。4.暴发疫情监测:
麻疹爆发是指在一个局部地区,短期内突然发生较多的麻疹病例。现阶段麻疹爆发定义为:以村、居委会、学校或其他集体机构为单位,在10天内发生2例及以上麻疹病例;以乡镇、社区、街道为单位10天内发生5例及以上麻疹病例。
AFP监测
1.AFP病例:所有15岁以下出现急性迟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症状的病例,和任何年龄临床诊断为脊髓灰质炎的病例均作为AFP病例。
2.高危病例:小于5岁、OPV少于3次或不详、未采或未采到合格粪便标本或临床怀疑为脊灰的病例。
3.卫生部规定14类病种作为AFP病例进行报告:(1)脊髓灰质炎(脊灰);(2)格林-巴利综合征(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GBS);(3)横贯性脊髓炎(脊髓炎、脑脊髓炎、急性神经根脊髓炎);(4)多神经病(药物性多神经病、有毒物质引起多神经病、原因不明多神经病);(5)神经根炎;(6)外伤性神经炎(包括臀肌药物注射后引发的神经炎);(7)单神经炎;(8)神经丛炎;(9)周期性麻痹(包括低钾性软瘫、高钾性软瘫、正常钾钾软瘫);(10)肌病(全身型重症肌无力、中毒性或原因不明性肌病;(11)急性多发性肌炎;(12)肉毒中毒;(13)四肢瘫、截瘫或单瘫(原因不明);(14)短暂性肢体麻痹。做好传染病报告质控工作,全面落实传染病报告奖惩措施。4.病例的报告:
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人员均为法定报告人,在发现AFP病例后,城市需在12小时、农村需在24小时内以最快的方式报告到当区疾控中心。
报告内容包括:发病地点、家长姓名、患者姓名、性别、出生日期、麻痹日期、临床初步诊断等。责任报告人发现麻疹或风疹疑似病例、AFP 病例以及其它 重点监测疫苗针对传染病后,立即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同时做好 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工作(门诊日志登记内容: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联系电话、现住址、发病日期、初诊、诊断日 期等,不得漏项,字迹清楚);立即报告医院防保科。防保科工作 人员接到报告后先以电话的形式尽快通知辖区疾控机构,并通过 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网络报告,同时填写传染病登记本。
第四篇:XX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1年AFP病例监测工作总结
XX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1年AFP病例监
测工作总结
AFP病例监测工作是维持无脊灰状态最重要的基础工作之一,对保持无脊灰状态起到了关键作用,为了更好地掌握急性驰缓性麻痹(AFP)病例的流行特征,发现监测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指导以后的监测工作,巩固无脊灰成果,根据浦口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要求,结合我街道实际情况,并认真开展了2011年AFP病例全面的自查工作,现将工作小结如下:
一、全年的监测概况
2011年未发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为0。半年共开展主动监测6次。
二、存在的问题
个别村级卫生室地处较远,监测范围不够全面,不能及时发现全街道范围内的AFP病例。
三、今后AFP监测工作的要求:
1、进一步提高脊灰疫苗接种率,各接种单位应重点应抓好薄弱辖区的工作,消除免疫空白。
2、必须加强AFP病例的监测,AFP病例报告做到48小时内完成调查;做到及时上报。
3、加强AFP主动搜索力度;
4、加强乡村医生业务培训;
5、做好计划免疫宣传工作,提高脊灰苗合格接种率;
6、加强入寻巡回督导次数。
XX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三十日
第五篇:XX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1年AFP病例监测工作总结
AFP病例监测工作总结
AFP病例监测工作是维持无脊灰状态最重要的基础工作之一,对保持无脊灰状态起到了关键作用,为了更好地掌握急性驰缓性麻痹(AFP)病例的流行特征,发现监测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指导以后的监测工作,巩固无脊灰成果,根据浦口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要求,结合我镇道实际情况,并认真开展了2012年AFP病例全面的自查工作,现将工作小结如下:
一、全年的监测概况
2012年未发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为0。半年共开展主动监测6次。
二、存在的问题
个别村级卫生室地处较远,监测范围不够全面,不能及时发现全街道范围内的AFP病例。
三、今后AFP监测工作的要求:
1、进一步提高脊灰疫苗接种率,各接种单位应重点应抓好薄弱辖区的工作,消除免疫空白。
2、必须加强AFP病例的监测,AFP病例报告做到48小时内完成调查;做到及时上报。
3、加强AFP主动搜索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