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晓梅:加快推进海洋强国建设

时间:2019-05-12 16:40: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向晓梅:加快推进海洋强国建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向晓梅:加快推进海洋强国建设》。

第一篇:向晓梅:加快推进海洋强国建设

向晓梅:加快推进海洋强国建设

 2013-03-14 09:36:45

来源:《南方日报》 2013年03月13日

有必要实施东部海洋大开发战略,并与西部大开发处于并重的战略地位,推动全国海洋资源的科学开发和海洋经济大发展,加快向海洋强国迈进的步伐。

《政府工作报告》在实施区域总体发展战略中提到,要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东部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前沿地区,也是经济先行发展地区,由于劳动力、土地等成本上升以及环境压力,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如何处理好速度与结构的关系对全国的发展至关重要。特别是当前欧美债务危机蔓延对我国外向型的东部地区经济造成一定冲击,出现了部分东部地区“结构性减速”现象。因此,东部地区必须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增量带存量,以发展促转型。东部地区最重要的资源是海洋资源。21世纪是人类全面开发利用海洋的新世纪,谁拥有海洋,谁就拥有未来。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建设海洋强国”,《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要科学利用开发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这是把握时代特征和世界潮流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我国海域辽阔,海洋面积300多万平方公里,约为陆地总面积1/3;海洋资源亦十分丰富,开发潜力巨大,但目前海洋经济比重和发展水平并不高,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2012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已经超过5万亿元,约为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0%,而美国、日本等海洋强国则普遍在1/3至1/2之间,有的甚至更高。目前,实施海洋大开发战略的条件已经成熟,有必要实施东部海洋大开发战略,并与西部大开发处于并重的战略地位,推动全国海洋资源的科学开发和海洋经济大发展,加快向海洋强国迈进的步伐。这将是一项立意深远、利国利民的伟大战略。

推进海洋大开发,一是有利于把蓝色国土以经济存在的方式实质性纳入国土管辖范围,让海洋从国土边缘走向经济中心舞台;二是有利于为东部沿海地区寻找到新的投资空间、新的经济增长极和经济转型升级的新支点,为东部经济注入新的活力;三是有利于进一步科学完善全国区域发展大格局,在全国形成“东西开发,两翼齐飞,江海联动,连接两翼”的发展态势;四是有利于统筹全国海洋开发秩序,更好地处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通过跨海域整合的方式提高海洋开发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目前,全球临海各国正掀起一场“海洋圈地”冲击波,各国由陆地上的寸土必争转向海洋上的寸海必争,全球约36%的公海变成沿海各国的专属经济区。而我国虽然沿海省市都开始纷纷关注海洋,但大多开放模式粗放,海洋资源浪费和产业重构严重,海洋环境污染恶化,迫切需要由国家对全国海洋开发进行统筹布局,在海洋大开发国家战略的策动下,科学有序地推进海洋大开发大发展。

为此建议:

一是国家海洋局逐步扩权,建立一支统一的海上执法队伍,强化海洋综合管理权限。鉴于本文见报之时,重组国家海洋局的方案细则已经出台,此处不再赘言。

二是赋予海洋大开发与西部大开发同等优惠的政策支持。加大对海洋开发的金融信贷支持。对涉海企业享受同等西部大开发的税收优惠政策。实行海洋矿产资源开发优惠政策,加大对海洋油气矿产资源的勘探、调查评价、开发保护与合理利用的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外商投资于海洋的渔业、水利、生态、交通、能源、环保、矿产、旅游等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开发。制定有利于吸引、留住海洋人才,鼓励海洋创业的政策。大力发展海洋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加强对海洋大开发提供智力服务和人才支持。

三是加快加大重大涉海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涉海基础设施建设,集中力量建设好大型港口、跨海桥梁和海底隧道、油气开发平台、交通干线、海洋防灾减灾基础设施等重大涉海项目。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提高中央财政性建设资金用于海洋的比例和国家政策性银行贷款涉海项目比例。完善海域使用规定,精简程序,优先满足重大涉海项目的集中集约用海需求。尤其重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重大基础建设,加大对海洋生态修复、海洋环境监测网络等工程建设的支持。

四是把海洋纳入国家全域规划,并合理划分各海洋区发展定位。在现有全国东部转型、中部崛起、东北振兴和西部大开发的经济区划基础上,加入海洋经济区,实施海洋大开发,在全国国土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都单列海洋部分,真正做到全域规划,以体现海洋领土意识。编制海洋经济地图,以图文形式展示各海洋区域的海洋地理、气候和环境特征并海洋资源分布状况,并给出各海洋区域的发展定位和产业布局引导,指导各海洋区域的发展。

(作者系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第二篇:加快推进海洋文化名城建设

加快推进海洋文化名城建设

发布时间:2011-10-26信息来源:《舟山日报》

作者:姚碧波 张奔 王立伟 曹玲

要建设富强、文明、秀美、和谐的新舟山,海洋文化名城建设至关重要。围绕加快推进海洋文化名城建设,参加“两会”的代表委员热烈讨论,各抒己见。

过去五年文化事业全面发展

叶胜利等委员说,过去五年,舟山文化事业得到了全面发展。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市文化艺术中心等一批文化设施相继建成,基层文化建设成效显著,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应该说,这是比较概括性的。事实上,这五年,舟山文化事业发展是全方位的,既有硬件设施的建设,如市文化艺术中心的投入使用等,又有软件方面的提升,如市民精神文明素质的提升等。从我市文艺界来看,这五年,就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和艺术人才,有力地推进了我市海洋文化名城的建设。

黄立宇等委员说,一个城市如果没有文化,即使经济再发达,也是难以实现全面协调发展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今后五年要大力实施“海洋文化六大工程”,切实增强城市软实力,文化阵地覆盖面等重要指标达到浙江省建设文化大省要求。还提出要全面推进体育强市建设,着力提高全民健身运动和竞技体育水平。目标催人奋进,让我们看到了舟山明天灿烂的文化事业。

王敏杰等委员说,文化是个大概念,还包括教育、科技、体育等,单就文化事业这一层面而言,政府对今年的工作安排是务实的,也是切实可行的。要深入实施“海洋文化六大工程”,加快海洋文化名城建设,就要从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加大文化市场管理和专项整治力度;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全面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和“数字电影”工程;做好海洋文化艺术中心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新城体育馆工程建设等工作抓起。这些工作做好了,必将有力地推动舟山海洋文化名城建设。

海洋文化名城建设要在特色上做文章

邱宏方等委员说,舟山系列海洋文化活动,带有鲜明的民间和现代海洋文化特色,其中蕴含着悠久历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分,特别是民俗民间艺术形式尤为丰富。目前,各级文化管理部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理保护工作十分重视,但同时也应重视对现代的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为此,建议成立舟山海洋文化节庆活动领导机构,制定舟山海洋文化节庆活动规划,出台新设大型活动的审批办法,科学论证,以避免大型活动的重复,造成无为的浪费。同时,要建立舟山海洋文化艺术影像馆,想方设法集合全市历届各类大型文化活动的影像图片,制作成DVD或幻灯片,让来舟山观光的人们能在影像馆里随意点击,便可看到任何一届舟山海洋文化节庆活动的盛况。

车志宽委员说,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文化底蕴的支撑。舟山有着丰富的名人文化资源,像葛云飞、朱葆

三、董浩云、乔石、安子介、丁光训、董建华等,但一直以来我们缺少一个平台将这些名人文化进行集中展示。为打造海洋文化名城,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应该对舟山名人资源进行深入挖掘。要着手收集整理名人资源;在公共场所设立名人石碑、雕像;编撰名人文化资源研究专著;让名人走进校园,让学生了解名人。

方娜委员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先人的生产方式逐渐被淘汰,先人的生活足迹逐渐被后人所遗忘,传统的民间艺术和手工艺将失去传承人。为了记录先人的生命踪迹和舟山历史痕迹,抢救、挖掘和保护即将消失的民俗文化遗产,在我市建立一家综合性的民俗文化遗产博览园十分重要。创办民俗文化遗产博览园,能集中全市分散的民俗文化遗产资源,以丰富的实物和适度的场景,客观地再现舟山历史的民俗风情,这是建设海洋文化名城的一项可行的举措。

王敏杰委员说,舟山渔民画享誉中国艺坛,成为我国当代民间绘画的一部分。近年来,在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重视下,多次举办了“舟山渔民画艺术节”,从而更加确立了舟山渔民画的地位。然而,市场经济的冲击对舟山渔民画的影响较大,为此,建议设立舟山民间绘画创作基金,成立舟山渔民画创作中心,搭建文化产业化平台,增加对各渔农村社区的美术人才输入和培养。

叶胜利等委员说,舟山曲艺是舟山群岛历史文化奇葩之一,如“文武走书”在解放初期定海城里就有群英、中大街、城隍庙、道头、祝家弄五大书场。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并列为发展海洋文化事业的六大工程之一,广大曲艺爱好者也利用广场、公园等场地开展群众性的演出活动。但随着人民群众特别是中老年人业余文化生活的需求的增长,这种无组织、无人管的状况亟待解决。为此,建议市政府在定海老城区中心地段划出300~500平方米的房子作为演出场所,根据市场需要组织文武走书、木偶戏剧、相声小品等曲艺演出。

加强基层文艺骨干培养推进社区文化建设

市人大代表、定海区文化馆副馆长徐霞女说,在推进海洋文化名城建设过程中,“社区文化”是重要的抓手,通过社区文化的推进,使文化活动成为群众的自觉行为。据徐霞女介绍,目前,定海区文化馆的13名文艺业务干部分别联系了渔农村社区和城镇社区各一个,定期下社区进行文艺辅导,一年每人下社区不少于30天。通过业务干部的指导,社区自发的文艺队已建起了100多支,也涌现出了不少社区文艺创作和表演人才。这些文艺群体时常活跃在社区,丰富了社区文化,尤其是充实了渔农民的业余生活。此外,还定期组织“文艺下乡”活动,今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元宵节期间已为渔农村送了24场戏。

“尽管我们每个业务干部都开足了马力,但每当我们下社区时,还是能强烈地感受到社区群众对文化的一种需求和渴望。”徐霞女感叹地说,现有的文体资源远远满足不了群众文化需求的增长,基层文化阵地缺乏,尤其是文艺人才紧缺的矛盾最突出。徐霞女说,定海区有34万人口,而专业的文艺干部算起来不上20人,文艺干部配置缺乏,且涉及的文艺门类也相对较少,有的门类缺乏接班人。近年来,馆里只引进了5名文艺干部,远远不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当然,这也对我们文艺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创作、导演、策划、组织等样样都能。

徐霞女说,我们也一直在探索一种既能缓解群众文化需求,又专业、操作规范化的长效机制。今年2月成立的海之韵艺术团是我们走的第一步,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个艺术团的演员来自艺校、有专职、兼职演员,是一个民间团体,通过政府扶持、文体部门把关的运行模式,保证了节目质量,能定期将精神食量送到群众中去。今年,我们将加大硬件设施建设投入,定海白泉文化广场现已动工,干文化中心大楼也正在规划中。我们还要继续抓好群众文体团队,抓文艺精品工程、加大文化创新,丰富文化创作。首届中国舟山双拥文化节将是今年定海文化建设的重头戏。同时,我们还将加大民间民俗艺术的探究和保护。

市人大代表、普陀区虾峙镇文化站站长张红燕说,虾峙镇一直来渔村文化有着良好的基础和优良的传统,是市、区建设海岛百花工程重点镇、小康文化示范点,并获得了省“东海文化明珠”称号。目前,全镇17个村“村村有基地、村村有队伍,村村有活动”,渔农村文化建设有声有色。镇政府投资数百万元建设了渔农民文化广场和渔文化博物馆,特别是三年一届的虾峙渔民文化节、万名渔民祭海大典,不但为广大渔民文艺爱好者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更成了文化强镇建设的突破口,渔民文化节以其丰富的内容和广泛的参与性,已成为海岛生动而独特的村落文化现象,成了虾峙文化建设的一张名片。

张红燕说,镇文化站多次组织各种文艺培训班,帮助指导各村组建文艺团体,辐射作用正在显现,镇村两级文艺网络体系也已形成。结合新社区建设,推进文化建设步伐,创建文化重镇,文化站还专门制定了今后五年的发展规划,明确了阶段性文化建设具体目标和要求。同时,将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完成渔民画工作室、艺术档案室、多功能文化活动室、成立业余书法协会、文学写作协会等,举办渔区特色的各类比赛活动,扩展群众性文体活动规模,打造渔村文艺团队,培育出一批基层文化工作带头人。此外,还将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利用各社区文化阵地的优势,开发一个渔文化名人基地。

第三篇:中国,扎实推进海洋强国建设

中国,扎实推进海洋强国建设

中国建设海洋强国,于法有据,于理应当。面对毫无根据的非议乃至横加阻拦的图谋,中国有足够的清醒和定力将自己的战略意志转变为切实行动

中国作出建设海洋强国的重大战略部署以来,国际上一些一贯难以正视中国和平发展的人又找到了新的发作点,频频借题发挥,鼓噪所谓“中国单方面改变现状”,试图给中国贴上“恃强凌弱”和“挑衅”的标签。这些针对中国的恶意揣测和制约纯属无事生非、别有用意,在事实面前也全然站不住脚。

中国建设海洋强国,于法有据,于理应当。从历史来看,中国的大门曾被列强从海上撬开,作为一个传统陆地大国,只有加强海洋意识,坚固海上国门,才能杜绝安全隐患,避免重蹈历史覆辙。从现实来看,中国当前对海洋的总体开发和掌控能力与大国地位并不相称,在利用海洋资源为自身现代化发展服务方面也还有不少功课需要补,海洋强国建设势在必行。中国建设海洋强国,和平发展的理念寄寓其中。西方海权论学者马汉“控制海洋就控制了世界”的思想在海洋史上曾产生过强大影响力。荷兰、西班牙、英国都曾从海上崛起并称霸一时,似乎为这种理念提

供了注脚。然而,历史同样证明,单靠武力、只图私利的海上扩张终将是昙花一现。中国和平发展的国家意志和当前世界客观现实,决定了中国建设海洋强国不可能走以往海上霸权的老路,而是要靠坚持和平发展、维护海洋秩序和平稳定来实现。

周边海上争议是中国建设海洋强国绕不开的一道坎儿。如何处理争议,关系到中国领土主权等核心利益,直接影响中国国家安全和经济持续发展。中国“不惹事”,坚持以和平方式,与有关方直接谈判解决争端,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大局。中国也绝不“怕事”,将时刻做好应对各种复杂局面的准备,坚决维护自身应有权益。一段时间以来,中国坚定维护对钓鱼岛、黄岩岛、仁爱礁的主权和海洋权益,排除干扰、完成中建南项目油气钻探作业,维权行动取得积极成效。

海洋的流动性和联通性决定了海洋发展比陆地发展具有更多的开放性和兼容性,任何国家开发、利用海洋都不可能“一家独大”。只有通过加强互利共赢的务实合作,才能孕育更多海上发展的生机。中国建设海洋强国,一方面依靠自身努力,提高开发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创新海洋科技、建设海洋生态文明的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也将加大对海上合作与共同开发的关注与投入,坚持将具备条件的项目先做起来,努力与周边国家在渔业、科考、旅游、油气等领域达成合作安排。

作为世界海洋大国俱乐部的后来者,中国加强在海洋学科前沿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国际交流,培养一批海洋学科领域的法律、技术专家,积极参与公海秩序维护、海底矿区勘探、两极利用等国际事务,在大陆架委员会、国际海洋法法庭、北极理事会等重要国际组织中发挥更大作用,这一系列积极作为不仅有利于提升中国在海上的软实力,而且能为世界提供更多的海上公共产品。

中国迈向海洋强国的脚步正在坚实前行。面对毫无根据的非议乃至横加阻拦的图谋,中国有足够的清醒和定力将自己的战略意志转变为切实行动。

第四篇:建设中国特色海洋强国

建设中国特色海洋强国

提要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这是我们党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和世界潮流,深刻总结世界主要海洋国家和我国海洋事业发展历程,统筹谋划党和国家工作全局而作出的战略抉择,充分体现了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是党中央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作出的重大决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条以海富国、以海强国、人海和谐、合作发展道路,需要海洋工作者以及全社会付出长期不懈的艰苦努力。

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与国家兴衰紧密相连。纵观世界历史,许多国家都曾走过因海而兴、依海而强的道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日本、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崛起就是如此。进入21世纪,海洋在国际政治、经济、军事、外交舞台上的地位更加凸显。世界各国均以崭新的姿态走向世界,拥抱海洋。从我国的现实情况出发,中国特色海洋强国的内涵应该包括认知海洋、利用海洋、生态海洋、管控海洋、和谐海洋等五个方面。

认知和利用海洋

探索认知海洋是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的先决条件。人类对海洋的探索永无止境,只有全面、准确、深刻地了解海洋,掌握海洋的运动规律,才能为建设海洋强国提供坚实的科学依据。

要强化海洋科学研究。瞄准海洋领域的重大自然科学问题,加快基础研究,力争在知识创新上有所突破,对人类文明进步有所贡献。以技术创新为先导,提升海洋基础性、前瞻性、关键性技术研究与转化能力。加强深海生物基因研究,提高海洋探测技术研究水平。加强海洋防灾减灾技术攻关,提高海洋预报的精度和水平。建设常态化的海洋综合调查保障机制,不断丰富和更新海洋基础数据和资料。要强化海洋专门人才的培养。面向建设海洋强国对各类人才的紧迫需求,重点抓好海洋科技创新人才、海洋产业经营管理人才、海洋基础研究人才的培养。

加快海洋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壮大海洋人才队伍,优化海洋人才结构。加强高层次创新型领军人才培养,完善海洋人才工作体制机制。要强化全民族的海洋意识。加大海洋文化和海洋宣传工作力度,扩大海洋科技、经济、法律等知识的普及面,凝练和弘扬包括深潜精神、海监精神、极地精神、大洋精神在内的海洋精神。发展公益性海洋文化事业,繁荣海洋文化产业,打造海洋宣传、文化的精品力作,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关注海洋、热爱海洋、保护海洋的浓厚氛围,不断为建设海洋强国注入精神动力。

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海洋,发展壮大海洋经济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实现海洋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强化规划和区划的引领作用。坚持陆海统筹,完善全国和省级海洋功能区划体系,做好海洋事业发展规划、海洋经济规划、海岛保护规划同其他规划、区划的衔接与配合。加强海洋规划、区划的组织实施与监督检查,提高海洋开发利用行为的宏观管理水平,优化海洋开发的空间布局,使规划、区划在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调节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要提高海洋开发利用水平。围绕传统海洋产业改造升级、新兴海洋产业培育中遇到的技术瓶颈,加大产、学、研联合攻关力度,促进海洋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围绕资源高效集约利用,着力突破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海水综合利用等关键技术。围绕海洋生物资源开发,着力突破远洋渔业捕捞技术、海水增养殖技术、耐盐作物培育技术,使科技在海洋开发利用中的贡献率得到持续提升。要提升海洋调查评价能力。着眼增加我国战略资源储备,拓展国家发展战略空间,做好大洋资源勘查工作。积极推进南北极科学考察。进一步推动载人深潜技术发展,使其保持国际领先水平。努力提高深海大洋探采设备国产化水平,大力推进深水油气生产作业装备、深海通用材料研发,增强深海开发重大装备的设计与制造能力。

综合管控,建设生态海洋

海洋生态文明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美丽中国离不开美丽海洋。要自觉把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坚持“五个用海”的总体要求,推进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坚持规划用海,严格实施海洋功能区划,全面提升海洋功能区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坚持集约用海,鼓励实行集中适度规模开发,提高单位岸线和用海面积的投资强度,严格执行围填海计划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海域资源市场化配置机制;坚持生态用海,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方式开发使用海域,维护保持我国海洋生态系统基本功能,保护重要海洋生态区域;坚持科技用海,提供海洋

资源环境变化规律的认识,推动海洋关键技术转化应用和产业化,培育和建设科技兴海产业示范基地,大力发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坚持依法用海,进一步完善海域使用管理法律法规体系,依法审批用海,坚决查处违法用海,违规批海。有效控制入海污染物排放,加强海洋保护区建设和管理。强化海洋环境监测评估,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受损严重的海岸线、海岛、海域环境的整治与修复。通过行政、法律、经济等多种手段,逐步形成有力促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产业结构、发展方式和消费模式。

综合管控海洋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保障。除了要有与本国国情相适应的海上防卫力量外,还应形成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经济等手段,中央与地方相结合,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协调的管控格局。完善海洋法律法规。在现有海洋法律法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海洋法律法规体系。如尽快出台《海洋基本法》;继续推动《海洋环境保护法》及其配套法规的修订;促进《南极活动管理条例》、《渤海区域管理法》、《大洋矿产资源开发管理法》、《领海基点保护条例》的立法进程。强化海洋综合管理。建立有权威、效率高、职能相对集中、权责一致的海洋行政管理体制和海上执法体制,统筹对内行政执法和对外维权执法,为建设海洋强国提供组织机构保障。提高海域和海岛使用、海洋污染控制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管效率和服务水平。严格查处违法行为,规范海洋开发利用秩序。提高海洋维权执法能力。强化对我国管辖海域的定期维权巡航执法,完善海监、军方、外交三位一体的海上维权执法协调配合机制。稳步推进西沙、中沙、南沙等重点岛礁的建设。保障海上通道航行安全,为维护和拓展我国的海外利益提供安全保障。深入开展海洋维权法理和对策研究。不断提升维权执法基地和执法装备的现代化水平,继续推进极地破冰船、大洋科考船和海监船的建造。

大力推进和谐海洋建设

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虽然我国维护海洋权益的任务十分艰巨,但仍致力于使海洋成为沿海国家的合作之海、友谊之海。

秉持合作共赢的海洋外交方针。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和平友好、合作共赢”为方针,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和平海洋外交发展之路。

深化拓展双边与地区海洋领域合作。在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前提下,统筹维权与维稳两个大局。做好南海区域的海洋预报减灾工作。推动我国与南海及印度洋、太平洋周边国家在海洋环保、科技、海啸、风暴潮领域的合作,培养海洋领域外国专家,密切我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关系。

全面参与国际海洋事务。积极参与联合国相关海洋事务,提高参与国际海洋规则制定和海洋事务磋商能力,准确把握国际海洋秩序发展形势。深入参与海洋环保、海底资源开发、渔业资源管理、海事与救助等涉海国际公约、条约、规则的制定和修订工作。积极开展与相关国家及国际组织的国际海洋合作与技术培训,提升我国对国际海洋事务的影响力。(国家海洋局局长 刘赐贵)

第五篇:建设海洋强国时不我待

建设海洋强国时不我待

——海事界人士畅谈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体会

(2012-11-29)编辑发布:中国船舶在线

【摘要】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目标

“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目标。这是党代会报告首次对国家海洋发展战略作系统性的阐述,让广大海事界人士备受鼓舞。大家纷纷表示,这一战略部署振奋人心,建设海洋强国时不我待。同时,他们还对如何建设海洋强国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提高认识 坚定信心

“振奋”、“鼓舞”、“重要”、“落实”是业界人士在谈到十八大报告关于建设海洋强国的内容时提及最多的词汇。大家认为,建设海洋强国要从唤醒国民的海洋意识,坚定大家维护海洋权益、开发海洋资源的信心开始,要以海洋科技创新为驱动,加强各方资源、力量的整合,突破海洋装备技术瓶颈,加快提升海洋权益维护、海洋资源开发的能力,为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技术支撑。

十八大代表、国家海洋局局长刘赐贵指出,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海洋强国目标,在国内外形势复杂的当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战略意义,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走向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

第十八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所长金东寒表示,海洋的战略地位日益突出,但目前我国民众的海洋意识普遍不强,大家经常提到我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国土,却忽视了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最近,南海主权之争、钓鱼岛主权之争等事件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告诉我们必须重视海洋,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因此,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海洋强国,对唤醒国民海洋意识、促进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权益维护具有重大意义。”他说。

对此,十八大代表、全国政协常委、福建原省委书记陈明义深表赞同。他指出,十八大报告对普及海洋知识、增强全民族的海洋意识十分重要,同时,对制定和实施海洋发展战略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海事界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相关精神,努力建设海洋强国。中国工程院院士、中船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研究所名誉所长吴有生表示,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海洋强国的目标,体现了党对重要战略机遇的准确把握和科学判断,海洋经济必将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听了十八大报告,我感到非常振奋,尤其是报告提出的建设海洋强国目标,对造船行业具有重要的意义,全行业都要认真学习和贯彻。”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会长张广钦表示。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副理事长方书甲认为,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宏伟目

标,为船舶工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造船企业必须在建设海洋强国的过程中发挥出更大的支撑作用。

“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海洋强国,这给船舶工业描绘了一幅新的发展蓝图,给我们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和空间。” 作为船舶技术工人的优秀代表,十八大代表、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加工部青年焊工洪刚激动地说:“我要带领周围的工人兄弟们,积极开动脑筋,勇于创新实践,通过革新工艺和发明创造,不断改善作业环境,降低劳动强度,持续提高生产效率,为推动中国船舶工业发展,建设海洋强国、造船强国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开发资源 维护主权

建设海洋强国的内涵是什么?为什么当前我国亟须建设海洋强国?海事界人士的回答是:建设海洋强国最核心的内涵是开发海洋资源和维护海洋权益。

刘赐贵表示,海洋强国是指在开发海洋、利用海洋、保护海洋、管控海洋方面拥有强大综合实力的国家。当前,中国经济已发展成为高度依赖海洋的外向型经济,对海洋资源、空间的依赖程度大幅升高,在管辖海域外的海洋权益也需要不断加以维护和拓展,这些都需要通过建设海洋强国来加以保障。

陈明义指出,21世纪是海洋世纪,人类正在以新的姿态进军海洋。当前许多沿海国家都在制定和实施新一轮的海洋发展战略,加大研发投入,努力抢占海洋科技的制高点。各国之间在海洋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公海上的“圈地运动”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纵观国际海洋竞争,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竞争,二是海权的竞争。因此,我国建设海洋强国既要加强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发展海洋经济,又要坚决维护国家对海洋国土的主权。

在海洋资源开发方面,大家认为,海洋是一个未被充分开发的资源宝库,也是未来真正能够为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人类生存提供资源的主要源泉,而且发展海洋经济对环境的污染相对较少。我国人口众多、陆上资源日益紧张,因此,必须开发利用海洋资源。近年来,我国在这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目前海洋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还偏低。与先进国家相比,我国目前在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上还存在很大差距,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我国的海洋产业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在维护海洋权益方面,2012年我国实施了一系列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有力举措,赢得了广大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向国际社会充分展示了我国政府维护主权的坚定意志和决心。海事界人士认为,建设海洋强国,必须要有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实力,必须建设一支现代化的海军力量。

加强领导 全面推进

目标已经明确,关键在于贯彻落实。海事界人士一致表示,建设海洋强国必须从多个层面进行有效推进,而做强船舶工业、打造先进的装备是其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陈明义长期致力海洋发展战略的研究,对我国如何建设海洋强国提出了一系列建议。他认为,目前最重要的是国家要加强对海洋事业的领导,其次是要增强全民族的海洋意识。他建议,将国家海洋局从国土资源部划分出来,成立国家海洋部,作为中央海洋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从而有效整合资源;海洋知识的普及要从青少年抓起,要将我国主张的300万平方公里海洋国土写入教科书,让大家了解海洋对人类未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我国及全球海洋资源的情况、海洋与中华民族的关系;在制定实施海洋战略时,要发动社会各界共同参与,以此提高全民族的海洋意识。

同时,陈明义指出,建设海洋强国,还必须做好以下工作:维护海洋权益,加快海疆开发;抓紧对公海的调查探测;加快发展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坚持科技兴海,大力培养各类涉海人才;加快发展海洋经济,注重陆海统筹发展;加快海军现代化建设;加强海洋执法,积极参与国际海洋法的研究和制定。

“建设海洋强国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支撑。”方书甲表示,要建设海洋强国,首先必须认知海洋,其次要实时感知海洋,这就需要对海洋进行深入的科学考察,这也是建设海洋强国要抓紧推进的重要工作。他说,海洋资源是丰富的,但需要我们去认知,海洋也是多变的,需要我们去把握,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安全地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因此,必须建造出先进的装备。

刘赐贵认为,海洋资源的开发既要注重开发能力的提高,又要注重开发格局的优化。我国要统筹陆海资源配置、经济布局、环境整治和灾害防治、开发强度与利用时序,统筹近岸开发与远海空间拓展;必须着力提升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跟踪和探索海洋领域重大科学问题,提高勘探开发海洋资源以及保护海岸带、海洋生态环境的水平,加强海水淡化、海水直接利用等新技术的研究,进一步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深水油气勘探装备和安全开发技术等;必须积极推动海洋资源的节约利用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坚持规划用海、集约用海、生态用海、科技用海和依法用海。

同时,大家纷纷阐述了装备建设的重要性。他们指出,无论是维护海洋权益还是开发海洋资源,都离不开过硬的装备。我国在建设海洋强国过程中对装备的需求十分广泛,包括海军装备、海上运输装备、保障基地装备、油气资源开发与运载装备、环境保护相关装备、科学考察装备、海底探测装备等。因此,做强船舶工业是建设海洋强国的一个重要内容,我国造船界应该也必须作出更大贡献,虽然任重道远,但是大有可为!

建设海洋强国 船界大有可为

要建设海洋强国,必须建设造船强国,必须建设海洋装备的强国。海事界人士在谈到学习十八大精神的体会时,一致表达了上述观点。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海洋强国的目标,将给我国船舶工业带来哪些发展机遇?造船界在建设海洋强国的过程中又能发挥怎样的作用?海事界人士一致认为,这一目标的提出,有利于进一步提振我国船舶工业的信心,使船舶企业跳出传统的发展路子,找到新的发展方向。同时,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船舶

工业已经打下较好的基础,具备了相当的实力,只要造船人继续奋发努力,就一定能够在建设海洋强国的过程中发挥支撑作用。

机会大 有空间

十八大提出建设海洋强国的目标,给涉海行业尤其是船舶工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会和可以拓展的空间。

“当前,我国造船产能严重过剩已是不争的事实,而这几年船舶市场又十分低迷。因此,我们必须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促使产能向其他领域拓展,而中央提出的建设海洋强国的伟大工程给我们带来了调整的机会。”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副理事长方书甲表示,远洋运输业、海洋科考业、海洋工程装备业、海洋能源利用业、远洋渔业、海洋旅游业是我国船舶工业可以开拓发展的六个主要领域。

在海洋运输装备方面,业界人士指出,航运业作为海洋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今后的需求将朝着绿色、节能、环保的方向发展。因此,我国船舶企业要抓住航运业运力结构调整的机遇,将发展重点转到高效、节能的绿色船型上来。

在海洋科考装备方面,十八大代表、全国政协常委、福建原省委书记陈明义指出,建设海洋强国,必须像发展航天事业那样推进海洋探测与开发。目前,造船界研制的载人潜水器下潜深度已超过7000米,新型极地科考破冰船的设计建造工作正陆续启动。他认为,未来还需要更多的科考装备,在2020年之前,我国需要8~10艘能够承担调查研究海洋水文、地质、气象、生物、渔业资源、能源等特殊任务且有远洋能力的先进科学考察船。研制这些船舶既是造船界的重要任务,也将给行业带来发展机遇。

建设海洋强国,必须加强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这自然少不了海洋工程装备的支撑。在海洋能源开采装备方面,我国船企已经成功建造3000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等先进装备,今后的舞台将更加广阔。相关数据显示,未来5~10年国际海洋油气开发的年均投资量将达到400亿~500亿美元,与世界船舶市场规模相当。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会长张广钦表示,下一步,船舶工业要在海工装备制造领域投入更大的力量,以取得更多突破。渔业装备方面,由于近海渔业资源日渐枯竭,包括我国在内的众多国家开始将目光投向远洋,因此,远洋渔业装备建设成为海事界人士关注的焦点之一。陈明义表示:“必须把远洋渔业作为一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加以发展,我国造船界要集中一批力量,为尽快提升远洋渔业装备现代化水平作出贡献。”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研究所名誉所长吴有生也认为,渔船现代化势在必行,这预示着我国存在巨大的渔船建造需求。

此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海洋旅游今后必将以其独有的特色吸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发展海洋旅游不仅需要更多、更先进的豪华游船,而且要充分利用我国众多的无人岛,打造旅游胜地以及后勤保障基地。方书甲认为,船企不仅要在设计、建造更适用的游船上下功夫,而且可在这些岛屿建设中发挥作用,除建造运输装备外,还可以研究海洋波浪能发电设备、潮汐能发电设备、海水淡化设备等,以满足各岛屿开发和岛上民众生产、生活

需要。

同时,随着海洋经济建设的快速推进,沿海各地区对各种海洋装备的需求将不断扩大。吴有生举例说,海南省三沙市的成立为我国开发南海提供了极好的机遇,但在城市建设和资源开发中,需要能承受强台风考验的海洋油气资源开发、保障与运输装备,需要在大陆与群岛之间、岛与岛之间进行海洋运输。这必将促进物资运输、海域执法、环境保护、海洋权益维护等方面的需求,需要船舶工业企业提供体系配套、功能齐全、达到绿色标准要求的系列海洋装备。

责任重 须努力

建设海洋强国给船舶工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赋予了船舶工业企业更大的责任和使命。张广钦表示:“目前,在高技术船舶建造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方面,我国与先进造船国家还存在不少差距。要满足建设海洋强国对装备的需求,船舶工业还面临不小的挑战。”。那么,造船界如何才能实现科学发展,进一步做强,为建设海洋强国贡献更大力量?业界人士指出,一是要调整发展思路,改变过去那种依靠产能扩张来寻求发展的传统思路。今后各地在发展海洋装备产业时,不能再在扩充产能上做文章,必须高度重视高端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工作,为建设海洋强国提供过硬的装备。

二是要及时进行结构调整。在运输船方面,船企要力争在三大主流船型上创出品牌,在高技术船舶的设计和建造上进行重点突破,掌握自主开发技术;在海工装备方面,要做好产品定位工作,重点发展市场急需的海工产品;在渔船方面,要尽快形成先进渔船的专业设计、建造能力,抓住渔船更新换代带来的机遇。

三是要加大自主创新力度。“造船界要为建设海洋强国提供先进装备,必须高度重视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第十八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船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所长金东寒指出,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只能通过自主创新来获得。而要推动自主创新,必须建立鼓励创新、激励创新的机制,比如,有关方面可以考虑将研发经费算作利润,以提高企业的创新积极性。同时,船企要认识到创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没有一定的积累和持续不断的努力,没有良好的创新平台,是难以拿出成果的。因此,船企要舍得投入,勇于坚持,才能真正形成创新驱动力。

四是要努力提高本土化船配产品装船率。“当前,我国很多船舶配套设备特别是高端设备仍依赖进口,作为船舶工业的科技工作者,我感到压力很大。”金东寒认为,要抓住建设海洋强国所带来的机遇,满足各种先进装备的需求,造船界科技人员必须在船配产品的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为研发自主产品提供支撑。

“无论是提供运输船舶、海洋工程装备,还是建造用于维护海洋权益的执法船及军用船舶,都是造船界的责任所在。”张广钦指出,对军船和执法船,全行业要不讲条件、不惜代价、保质保量地完成;对海洋资源开发所需的各种装备,要投入更多的力量进行自主研发;对深海勘探装备还要进一步深入研究,虽然“蛟龙”号已成功下潜到7000多米,但离投入实际应用还有一定的距离,需要进一步加强深水科研,打造出能乘坐十几个人、可在海底直接进行科学试验的深潜器;对今后需求将大幅增长的游艇休闲娱乐和豪华游船旅游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用良好的装备推动这一产业的发展。他说:“等待我们去做的事情很多,必须抓紧推进。”

海事界人士一致认为,建设海洋强国的目标已经明确,造船界只有加倍努力,依靠已有的基础,依靠高明的谋略,依靠科技创新,依靠不懈奋斗,才能抓住机遇,勇挑重任,为实现这一宏伟蓝图作出更大贡献。

来源:中国船舶报

下载向晓梅:加快推进海洋强国建设word格式文档
下载向晓梅:加快推进海洋强国建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建设海洋强国的意义

    建设海洋强国的意义 世界各海洋大国间展开的作为综合国力竞争重要领域的海洋经济、海洋科技、海洋资源、海权力量竞争,说到底,是各自海洋文化力的竞争。世界上的海洋文化主要......

    建设中国特色海洋强国五篇

    建设中国海洋强国的意义 世界各海洋大国间展开的作为综合国力竞争重要领域的海洋经济、海洋科技、海洋资源、海权力量竞争,说到底,是各自海洋文化力的竞争。世界上的海洋文化......

    石油工业助推海洋强国建设

    石油工业助推海洋强国建设 2012-12-25 05:30:53 《 人民日报 》( 2012年12月25日 07 版) 王宜林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

    海洋石油工业助推海洋强国建设

    海洋石油工业助推海洋强国建设 王宜林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这是党中央准确把握......

    建设海洋强国的意义

    建设海洋强国的意义 世界各海洋大国间展开的作为综合国力竞争重要领域的海洋经济、海洋科技、海洋资源、海权力量竞争,说到底,是各自海洋文化力的竞争。世界上的海洋文化主要......

    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

    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 全国工业和信息化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2016年工作,部署2017年重点任务,动员全系统全面实施“中国制造2025”,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攻坚克难,创......

    加快海洋力量建设

    加快海洋力量建设,更好地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 摘要:历史上最早跨出国门走向海洋既而称霸世界的不是古老的中国、印度这样人口众多的国家,而是欧洲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这样的小......

    让文化引领海洋强国建设

    让文化引领海洋强国建设 青岛行政学院 赵立波 2012-11-24 06:02:49来源:《 光明日报 》( 2012年11月24日 09 版)两则消息令人振奋。一是国内首个海洋文化产业园——“中艺1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