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XX农场农机合作社建设方案
XX农场农机合作社建设方案
为加强农机标准化建设,推进土地集约规模化经营,充分发挥大马力机车作业优势,提高机械化水平,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推动土地经营规模化,种植生产标准化,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我公司计划在宁夏银川市金凤区建立一个农机合作社。根据局、集团公司的指示精神,结合区财政厅、区农垦局兴建农机合作社的投资原则,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发挥农户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农机入股、按股分红、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自负盈亏的股份制组建农机合作社,实现农业机械现代化,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xx农场农机现状
自2001年,各种大型机械及配套农机具转卖给农户,经过几年的经营,各种机械农具老旧、破损,现已基本变卖换成小型机械。小型农机具成本高、作业质量差、整地深度不够、犁底层已上移,根本无法实现作业标准化、更谈不上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经营。这种农机状况制约了香兰农场农业生产的发展。
三、建设项目及投资
拟购进纽荷兰T7040型拖拉机一台,需资金75万元;904型拖拉机一台,需投资13万元;购玉米收割机二台,需投资51万元。以及配套农机具6项需投资41万元(其中:中耕追肥机一台13万元、保护性耕作整地机一台9万元、牵引式风幕喷雾机一台5万元、9垄气吸式播种机一台6万元、偏执耙一台5万元、灭茬机一台3万元)。
总投资180万元,其中:国家投资40万元、监狱企业集团投资40万元、农场匹配资金20万元、农户自筹80万元。
四、建设标准
本着“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科学规划、经济实用”的原则,利用原有机务队的“三库一场”进行改建,拟建高标准的农机“三库一场一棚”。设立机车库、农具棚、办公室、休息室、修理间、零件库、油库和各种图版。配置建设项目办公室负责人及管理人员。驾驶操作人员将在技术水平高和经验丰富的原机务人员中竞聘。新购置的机车、农具都是经多方考察论证,适于本区作业条件的机型,具有马力大、作业效率高等特点。
五、管理及使用办法
1、对选聘人员进行严格的技术培训,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及机车、农具的保养和维修。
2、农机合作社管理实行企业化管理制度,严格执行《黑龙江省农机合作社财务管理办法》,建立财务专账、专人管理、专款专用,严格履行项目资金使用手续和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建立生产管理、机务管理、人事管理等项规章制度。
3、农机合作社实现自主经营、独自核算、自负盈亏的合作制经济管理模式。组织结构设立理事会和监事会,其组成及职权按法律规定办理。
4、建立严格的农机保养维护制度,并建立车辆档案,对正常使用的农业机型实行定期检修与保养,保证机车处于最佳的运行状态。
5、建设农机合作社将实现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经营。对建立农机合作社单位的耕地,将进行合理统一的轮作,根据农户种植的作物,实行区域连片种植,以利于大型机械进行整地、播种、田间管理及收获作业。
6、对农机具的使用实行统一管理、统一作业标准、统一维修。
7、对新购进的农机具,按照省财务管理有关规定,提取折旧费和大修费,上缴农场财政专户存储。更新大型农业机械,需经理事会讨论报监狱审定批准后使用。国家投资购置的农业机械在折旧期内不得变卖、转让。
黑龙江省xx农场有限责任公司
第二篇:2011年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方案
关于印发《黑龙江省2011年现代农机专业
合作社建设方案》的通知
各市(地)、县(市)农机局、财政局:
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深入实施千亿斤粮食产能巩固和提高工程,按照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2011年继续支持组建现代大型农机专业合作社。现将《黑龙江省2011年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方案》印发各地,请按要求认真组织上报本地2011年拟建合作社材料。附件:黑龙江省2011年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方案
黑龙江省农业委员会 黑龙江省财政厅 二○一一年六月二十四日
黑龙江省2011年现代农机 专业合作社建设方案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简称合作社)的战略部署,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黑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建设内容
2011年拟建100个以上合作社,重点在玉米、大豆、水稻产业带建设合作社和农机化示范园区(农机化示范园区由若干个合作社集成连片组成)。建设规模:每个合作社旱田5万亩,水田1万亩。建设期从2011年至2012年年底结束(工作计划见附件一)。通过合作社建设,项目区综合机械化水平达95%以上,粮食平均亩产提高10%以上,具体建设内容为:
(一)农机装备建设。合作社农机装备投资规模按旱田和水田划分,旱田合作社原则上为1000万元,水田合作社原则上为400万元。重点配备大型先进拖拉机、收获机及配套农具(配备要求见附件二)。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选购省内和国内产品,国内暂时不能生产的通过进口解决。农机装备由合作社根据省配置要求自主选型,专家组审核把关。
(二)场库棚建设。按照农机装备全部入库入棚存放、附属设施齐全、使用年限不低于15年的要求建设场库棚。每个合作社旱田投入1000万元(水田400万元)农机装备,场库棚投资标准不低于250万元(水田130万元),占地不低于8000平方米(水田4000平方米)。场内路面硬化,环境整洁,正门悬挂合作社统一标识(场库棚建设见附件三)。
(三)体制机制建设。合作社根据农民主办、村集体领办、民企联办、场县共建等不同的组建形式,依法建立组织机构,制定章程和制度,注册登记。农机化示范区根据耕地面积由若干合作社组成。
二、建设资金
(一)资金来源和投资规模
原则上每个合作社农机装备投资1000万元(水田400万元),由省用中央购机补贴资金一次性直接补助30%,其余70%由合作社统一贷款或自筹资金解决。其中:由省整合涉农专项资金偿还30%本金及相关利息;合作社偿还40%本金及相关利息,该部分鼓励合作社全部或部分以现金形式自筹资金解决,相应减少贷款。场库棚建设、生产流动等资金由合作社自筹。按建设100个合作社计算,每个合作社农机装备投资1000万元(水田合作社400万元)、场库棚投资250万元(水田130万元),总投资12.5亿元。
(二)贷款和偿还
1、贷款:购置农机装备贷款以合作社为贷款主体,以农机装备作抵押,县(市、区)协助合作社贷款。
2、贷款偿还:省财政采用银行贷款补助部分,本息由省负责,贷款期限5年(不设宽限期),通过整合涉农专项资金偿还;合作社偿还农机装备贷款部分的本息,原则上还款期限10年,含2年宽限期,具体期限可由合作社与银行协商确定。
3、具体运作:省直接补助和负责偿还的贷款本息按期拨付到县(市、区),合作社负责偿还的贷款本息,由县(市、区)农委(农机局)和财政局负责督办,连同省拨付的贷款本息,按每年一次还本、四次付息的本息偿还方式,由合作社一并归还贷款银行。
三、申报、选择、验收
(一)申报条件
1、县(市、区)2010年前建设的合作社,必需通过省整改验收后方可申报2011年合作社。2、2009年和2010年利用银行贷款建设的合作社,以县(市、区)为单位到期不能还本付息的,不能再申报2011年合作社项目。
3、按时完成合作社注册登记、资金筹集和项目备案报批等手续。
4、农机化示范区作业面积10万亩(水田2万亩)以上。合作社作业面积5万亩(水田1万亩)以上,其中核心区入股和租赁土地面积1万亩(水田5000亩)以上,并且首次签订土地流转协议期限最少要在5年以上,到期续约。5、10公里(水田3公里)范围内只能有1个合作社,10万亩(水田2万亩)辐射作业区域内无交叉。
6、以资金入股农民5人以上,总入股资金不低于500万元(水田300万元),主要用于场库棚建设和生产流动资金,且有银行存款证明(合作社成立后股金入账,并出具股金证明和验资报告)。
7、场库棚建设用地要有土地使用证,完成建筑规划和用电、消防等审批。
8、法定代表人必须是农民或经营农业企业5年以上的法人,银行证明个人诚信良好,公安机关证明无劣迹行为,个人入股资金100万元(水田60万元)以上。
9、合作社成员80%以上为农民。
(二)选择机制及程序
为发挥财政资金的拉动作用,保证合作社选择确定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合作社选择引入竞争机制。对经严格审核后符合申报条件的合作社,在设备总投资1000万元(水田400万元)基础上,在省补助60%,合作社承担40%总体比例不变情况下,鼓励合作社对其承担的40%全部或部分通过以现金形式投入的自筹资金解决,不用或少用贷款,同时鼓励合作社通过自筹资金超过40%比例增加农机设备投入,由于合作社增加的农机装备投资省级不相应抵减既定的补助,以支持合作社更高标准地配备先进农机设备,使机具配置更加科学合理。按合作社农机装备投资中以现金形式投入的自筹资金额度,由多到少依次排队选择确定合作社。农机化示范区由若干合作社组成,由县统筹运作,但申报条件以每个合作社单个考核确定。
由县(市、区)农委(农机局)、财政局联合上报市(地)农委(农机局)、财政局, 市(地)农委(农机局)、财政局审核后再向省农委、省财政厅呈报。省农委、省财政厅组织选择确定新建合作社。
(三)项目验收
按省财政厅、省农委招标确定的新建合作社数量,县(市、区)组织建设,7月底前组织完成注册登记、建立组织机构、制定章程和制度、落实土地规模经营,在8月底前完成场库棚建设,向市(地)农委(农机局)、财政局上报验收申请报告,市(地)农委(农机局)、财政局验收后,验收报告经市(地)主管领导签字后报省,省包片督查组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省财政厅根据省验收组的验收合格表,拨付补助资金。验收不合格,取消享受省级补助资金资格。
四、建设分工
建立省、市(地)、县(市、区)共同推进的建设责任体系。省负责合作社建设总体规划。制定全省合作社建设规划、扶持政策、实施方案,确定新建合作社;确定农机装备选型原则、型谱,负责选型审核及备案;协调贷款银行,落实省级扶持资金,组织项目指导、检查、验收。
市(地)负责辖区内合作社建设的组织、管理、监督工作。组织项目申报;组织农机装备选型和招标采购,办理进口农机装备通关手续,协调国内外供货商发货和售后服务、理赔等,协调贷款规模。为确保选型符合农民意愿,合作社法人要在机械选型表上签字盖章,分别报省、市(地)备案。
县(市、区)负责合作社建设实施和管理工作。组织合作社建设,完成报批手续,落实土地规模经营;监督入股资金到位,组织办理银行贷款,落实银行贷后管理规定,督促按期还贷;协助办理合作社注册、登记。
五、推进措施
(一)建立领导机构。省成立合作社建设领导小组,吕维峰副省长为组长,副组长由省政府副秘书长金济滨、省农委主任王忠林、省财政厅厅长王庆江担任,省农委、财政厅等厅局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农委农机局和财政厅农业处。各市(地)、县(市、区)也要成立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加强合作社建设领导工作。
(二)建立竞争机制。按合作社以现金形式投资额度多少选择确定新建合作社。鼓励合作社增加自筹资金用于设备投资;鼓励地方政府出资支持合作社建设,地方政府支持合作社的农机装备购置资金,按合作社出资同等计入合作社增加投资额度。合作社采取现金或自行融资形式的自筹农机装备购置资金,一律按合作社出资同等对待。
(三)强化监督管理。农机装备的采购履行政府采购程序,并采用公开招标和竞争性谈判等法律规定的方式,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委托集中采购机构或政府采购代理机构进行招标。在招标过程,同级政府采购监管部门、纪检、监察部门到现场监督,合作社建设县(市、区)派出代表参加招投标。各级农业(农机)部门、财政部门对合作社建设、经营进行全程监督管理,形成省、市、县三级监管网络。省成立包片督查组(职责任务见附件五)负责对分管地区合作社进行督查。市(地)负责对合作社进行检查和审计,保证合作社规范运行。县级政府是合作社的监管主体,负责对合作社的全面监管,重点对合作社农机使用、半年决算、年终决算和折旧费、大修理费提取等进行监管。
(四)强化指导服务。省负责合作社建设的指导服务工作和组织培训进口农机装备驾驶操作人员;市(地)培训合作社管理人员,县(市、区)组织其他从业人员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深入合作社开展调查研究,总结经验,及时解决问题,广泛宣传合作社建设中的典型经验。
附件:
1、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工作计划表
2、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装备配备要求
3、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场库棚建设参照表
4、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申报书
第三篇:定陶县农机合作社建设情况调研
定陶县农机合作社建设情况调研
为了全面了解和掌握全县农机合作社的发展和建设情况,进一步推动全县农机合作社的快速发展,为下一步制订农机合作社发展规划和扶持措施打下基础。定陶县农机局抽调10名技术骨干,成立农机合作社建设调研工作小组,对全县家32农机合作社发展建设情况进行调研。
一、定陶县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的基本情况
定陶县现有农用拖拉机12488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4500台,机引农机具29505台,联合收获机1540台,农机总动力83.7万千瓦,农机从业人员5.3万人。机耕、机播面积76万亩。截至目前,全县共注册建立农机专业合作社32个,合作社社员达270个,注册资金达1900万元,农机具1175台套,其中达到省级规范化农机专业合作社3个,市级规范化农机专业合作社3个。合作社经营管理水平高,运作模式规范先进,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二、主要措施
近年来,定陶县农机局党委对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非常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制定多项措施指导农机专业合作社搞好规划、厂房建设、机具合理购置、建立和完善运行机制,帮助他们工商注册,协调建设用地以及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为他们提供技术支持。
1、加强组织领导。为确保全县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工作顺利进行,县农机局及时成立了由刘敏杰局长为组长,李勇副局长为副组长,管理股、农机校、推广站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机专业合作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管理股,具体负责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建设工作。
2、广泛宣传,提高认识。按照省市农机主管部门和局党委的要求,结合全县农机工作实际,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组织农机专业合作社社长到外地学习先进合作社的发展经验,及时进行总结部署合作社建设工作。同时组织召开经验交流会,进一步激发农机大户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积极性。
3、简化程序,积极引导。根据农村工作的现状,按照“先运作、后规范”的原则,简化工作程序,指派专人负责,协助办理相关手续。
4、全面动员,大力支持。农机专业合作社组织是采取自愿的原则,面对现状,我们在全县范围内全面动员,大力支持有条件的、积极性较高的农民联合起来组建农机专业合社。
5、抓关键,选好领头人。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推荐选择办事公正,在农民群众中有一定威望,有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和市场应变能力的人,担任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社长。同时县农机局每年都组织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领头人进行集中培训,交流经验,使他们互相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办好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水平。
6、抓规范化管理,提高疑结力。坚持发展与规范并重,运行与监督同行。农机专业合作社要严格按章程规定,规范运作,民主管理。一是建立健全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制度。二是建立安全生产、财务、机械管理,配件油料供应和维修管理等制度,做到有章可循。三是建立健全内部运行机制,重点完善内部积累、利益分配、风险调节、自我服务等机制,形成以产权为基础,以利益为核心,以机制为保障的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
7、加大扶持,促进农机合作组织的发展。通过资金和项目等有效手段,加大培育和扶持的力度,扩大合作社的实力和规模,促进农机合作组织积极、稳妥、有序、健康的发展。一是充分利用农机购置补贴资金。我们充分利用补贴政策,对农机合作组织购置和使用大中型农机具给予重点补贴,使更多的专项资金用于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上;二是必要的项目带动。安排项目时,优先安排农机合作服务组织。把国家、省、市安排的农机化创新示范工程、农机新技术推广、科技入户、现代农机装备推进项目等向农机合作服务组织倾斜,给予重点扶持。以此为依托,引进资金、引进机具、技术,示范、带动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和创新,增强农机合作服务组织的服务功能和辐射带动作用。
三、农机合作社在发挥农机组织化、市场化的作用中成效明显
一是农民满意。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成立,解决农民用机难问题,使农民享受了先进的大型农业机械的专业化、社会化的服务,享受了合理的作业价格,抢时增效,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加了农民收入。
二是社员满意。对农机专业合作社采取扶持措施,购机补贴政策优先向农机合作社倾斜,加速更新合作社机具品种和类型,提高了技术水平和机具的利用率,拓展了作业范围,增加了会员的收入。
三是企业满意。农机合作社拥有较强的技术能力,为企业和机手搭建了互相学习和交流技术的平台,使机手能够正确维护、保养和使用机具,机械故障得到及时排除,降低了企业的经营成本,解除了企业的许多后顾之忧。
四是政府满意。合作社协助农机部门,宣传、贯彻落实各级政府发展农机化的各项法规、政策,还将广大农民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愿望和要求,及时反映给农机部门,是农机部门的得力助手,更是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发展农机化的重要组织和实现形式。
四、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1、农机专业合作社实力还不够,合作水平低,带动能力弱,整体水平还不高,影响力还不大。一些农户怕担风险,对加入合作组织持观望态度。因此农机合作组织数量不多,对农业的辐射作用还比较弱。
2、农机专业合作社多数规模小,建社用地不好落实,建社初期投入大,资金困难,运行不畅。
3、土地分散,一家一户经营土地,地块过于零碎,种植品种、收割期不同,不便于规模化作业。特别是玉米联合收获、小麦免耕播种等保护性耕作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由于作业效率低、作业地块小、农民认识程度低,机械的利用率低,机手作业收入少。这从根本上制约了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4、合作社发展不平衡。各合作社在机械数量、服务功能、场地建设满足情况、作业项目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
5、技术人员缺乏,特别是懂经营、会管理的技术人员缺乏。
(二)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扩大覆盖范围。充分利用电视、报纸和网络等宣传媒体的作用,加大宣传力度,争取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导向,同时积极树立典型,扩大影响力。
2、加大扶持,促进农机合作组织的发展。通过税收、资金和项目等有效手段,加大培育和扶持的力度,扩大合作社的实力和规模,促进农机合作组织积极、稳妥、有序、健康的发展。根据《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和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要求。建议:(1)各级政府要在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停车场(库、棚)、维修车间、办公场所等建设用地方面给予积极支持,所需土地按照设施农业用地征用。(2)各级政府要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对农机专业合作社从事的农田作业、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农副产品初加工和科技推广项目,在资金上进行重点扶持,对规模较大、跨区域联合、带动农户较多、运行较规范、农民增收效果明显的农机专业合作社,给予重点扶持和奖励。(3)金融部门要在农机专业合作社建社方面,出台优惠信贷政策,为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提供便利。
3、推进区域化、规模化种植,制定鼓励土地流转的优惠政策,进一步扩大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作业规模。对玉米联合收获、小麦免耕播种等难以推广应用的机械作业,各级政府要安排专项资金,对农机专业合作社推行作业补贴政策。
4、加强指导,积极探索农机合作社发展的有效模式,及时解决合作社发展中的问题,促进农机合作社快速健康发展。(邵珠山 董庆启)
第四篇: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浅谈
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浅谈
齐河县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山东省农机化示范县,农业部保护性耕作项目县。全县总人口6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2万人,耕地128万亩,常年种植小麦113.6万亩,玉米85万亩,是典型的农业大县。2009年底,全县农机总动力216万千瓦,农机总值6.5亿元,拖拉机保有量5.2万台,其中大型拖拉机2000台,小麦联合收割机2132台,玉米联合收割机1190台。小麦已实现全过程机械化,玉米机收率75%。农机合作社的组织化、规模化、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已成为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化的生力军,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有力促进了全县农机化科学发展。近两年来,齐河县农机局以创新理念引导发展,以优惠政策推动发展,以一流服务加快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并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和作法。
一、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意义重大
1、农机专业合作社是推进土地流转的重要力量,通过农机专业合作社,整合机具、资金、土地、劳动力等资源,既发挥大型农机具的优势,又突破土地、行政区域的制约,在农户与农户之间发挥着聚合作用。
2、农机专业合作社是提升农机管理水平的重要抓手。通过农机合作社把分散的农机手集中起来,为农机管理服务构筑了平台,搭建了载体。安全生产、农机新技术推广、机手培训、维修服务等更有效、更到位,在农机主管部门与农户之间发挥着纽带作用。
3、农机专业合作社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民增收的重要保障。农机合作社通过耕地托管形式,集中管理,统一经营,既能解放农村剩余劳动力安心从事二、三产业,又能通过规模化种植订单农业,形成农业产业化经营,在农户与市场之间发挥着桥梁作用。
二、如何加快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
1、提高认识、理清思路
充分利用各种会议、媒体广泛宣传《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组织广大农机管理人员放弃节假日走村串户进行宣传发动,深入农户家中进行调研。2009年组织调研组6个、130人次到乡村,在调研基础上进行科学分析,确立了“自发、自愿、自主建”和“民办、民营、民受益”和“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边规范边发展”的思路。按照“指导不决策、服务不干预、扶持不包办”的工作要求。工作中重视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领导重视是保证。二是认识到位是前提。三是农村经济发展是基础。四是经济建设是根本。五是规范动作是关键。
2、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了以副县长为组长的合作社建设领导小组,农机局长负总责,分管副局长具体抓,各科室分工明确。县委、县政府把合作社建设列为各乡镇、有关部门的考核目标,制定了发展计划,多次召开现场会和合作社社长经验交流会议,对社员进行培训,强化了对合作社的指导作用。
3、加大政策扶持
一是政策倾斜。对全作社主要成员购买农机具放宽标准,最大的量优先满需要。二是积极争取项目。对发展前景好,运行规范的合作社优先给予项目支持,用于基础设施和信息技术服务手段强化。三是把其它项目优先给农机合作社,给予作业补贴。四是协调县、乡镇部门给予优惠的土地使用政策。五是协调工商部门及时办理注册登记手续。六是做银行和合作社的搭线人,协调贷款,解决资金问题。
三、如何才能把合作社做大做强
怎样才能把合作社做大做强,要围绕如何增强服务功能,拓展服务领域,不断提高规模化经营水平做文章。
1、牢固确立服务意识
作为合作社理事长,必须牢固确立服务意识,服务是合作社的根本,服务是合作社实现利润的主要渠道。要想法设法、挖空心思为农户搞服务。为社员找活干,提高机械利用率,增加机手收入;为无机户找机械,发挥合作社无可替代的作用。
2、增强服务能力
一是要不断提高装备水平。随着农业产业和结构的变化,带来了农机技术由产中向产前和产后延伸,由重要粮食作物向优势经济作物发展,必须不断提高装备水平,增强服务能力,除了拥有常规的农业机械外,还应拥有植保机械、设施农业机械、水利机械、工程机械等,能为农、林、牧、渔业等各类行业提供服务。
二是要有精湛的操作技术。同类机型有的作业多,有的作业少,操作技能最为关键。如:晏城镇兴合农业专业合作社的社员董刚一,同样是一台小麦收割机,她却能将机械的性能发挥到最佳,从而保证了作业的质量,提高了作业效率,赢得了用户的好评。
3、不断拓展服务领域
一、做土地流转、产业结构调整的助推器。一种模式是:订单作业拓展市场→托管土地全程服务→承包土地规模经营。像齐河县大刘农机合作社一样,先与附近的农户签订作业合同,让他们体验合作社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让农民认可你的服务,然后逐步转向托管。托管初期,由于农户生活来源渠道不多,过早让农民流转土地,心里总
会感到不踏实,而且过多农民贸然失去土地经营权,搞不好会引发社会问题,而当农民经过几年土地托管尝到甜头之后,对这种做法的认知度有了提高,就不再满足于简单的托管,特别是当他们经过几年打拼有了固定的打工收入之后,更愿意将土地的经营权彻底放手,这时,土地流转就会水到渠成。要实现由订单到托管,需要一个过程,但这个过程的长短取决于合作社的服务质量,质量越好,过程越短,这种模式适合于农民对土地依赖程度高的乡镇,如:胡官镇、刘桥乡等可采取这种模式。对经济条件较好,土地收入不是主要来源的地方可直接采取由托管到流转,如晏城镇、潘店镇镇经济发展较快地区的合作社可采取这种模式。其他合作社也可积极探索承包经营、全程托管、菜单式服务、股份合作等模式,创新不同的服务方式,促进土地流转和结构调整。
二、走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社会化服务的路子,壮大合作社实力。农机合作社根植于农村、服务于土地,合作社要生存、要发展,关键在于有无大量稳定的土地可经营。农机专业合作社有一项重要任务是提高每个社员的收入,同时,要有赢利。当合作社有了土地之后,一方面可以根据市场的需求种植,在种植品种、时间及农艺等方面能达到标准化生产,为充分利用农业机械,使用农机新技术提供了条件。同时,随着服务半径的扩大,有了固定的服务对象,就可以开展多种经营,如产前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的经营,产后的粮食烘干、加工、运输、销售等。也可以围绕农机作业,拉长链条,向农机维修、农机租赁、油料配件供应拓展,形成综合性服务社团,如:齐河木子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从事农资经营、农机维修等多种产业。
三、规范服务操作,健全运行机制,增强合作社的吸引力。合作社的服务水平决定发展水平。一是要制定统一的服务标准。规范服务标准,要以优惠的价格、优质的服务吸引农户参加订单作业和土地托管,进一步提升作业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各合作社要积极探索这方面的路子,找准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二是要正确履行社员、理事会、监事会等职能,实现民主管理,明晰农机产权,理顺内部财产利益关系,完善财务和权益分配制度。内部管理一定要规范,这样才能保证合作社健康有序发展,才能不断增加合作社的吸引力。
四、创建明星合作社,提高合作社的影响力。合作社要牢固树立创先争优意识。已建成的,要在优质服务上、扩大经营范围上下功夫;对未建的,针对相应的“统一的规范设计,统一的建设标准”,筹备建设一支高标准、规范化的农机专业合作社队伍,是齐河农机发展的新任务,这些合作社将作为齐河县农机的品牌打出去,提高齐河县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影响力。
五、创新机制,展现合作社的活力。
要把农机专业合作社建成新技术推广、新机具示范的新基地,建成农机手培训的新阵地。每个农机专业合作社都要积极主动承担农机化示范项目,如保护性耕作、玉米机收等。新型的农机专业合作社一定要成为玉米机收和保护性耕作普及推广的先锋。
第五篇: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情况汇报
赤峰市农机专业合作社
建设情况汇报
赤峰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工作是按照发展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以推进农业机械化科学、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全面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为宗旨,把发展新型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为建设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主要方向。近几年来,我市确定了以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促进农牧业机械化发展的新思路,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努力,全市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已取得了初步成效,在数量上由少到多,组织化、规模化、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已经成为全市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力量。现有的农机专业合作社较好地解决了农机规模化作业与小农户分散经营的矛盾,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减轻农户劳动强度,解放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有效地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一、全市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
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是农机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建立和发展农村牧区农牧机服务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个地方的农机化水平,代表着该地区的农机化发展程度。目前全市已经在工商部门注册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为98个,有社员6268个(户),拥有大、中、小型拖拉机及配套机具5698台(套),承担着全市1250万亩耕地的 生产作业任务。目前在全市已经形成了四种具有代表性的经营模式。分别是:农机合作社与种粮农户之间的有机组合;龙头企业牵头与农机户、农户有机结合;农机大户之间的有机结合;基层组织牵头,把有机户与农户联合在一起。通过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运作,极大地提高了作业效率和机械的利用率,使综合作业水平从合作社成立前的56%提高到了70%,提高了14%。今年年初,我们制定的任务是在2011年全市将再新增加24个农机专业合作社,我们坚信,一定会完成年初所制定的工作任务,使全市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有更进一步地提高。
二、支持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主要措施及成效 措施:
(一)、农机主管部门作为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有力支撑,对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给予了多方面的扶持。一方面,实施项目带动策略。安排项目时,优先考虑农机专业合作社,把农机新技术推广、农机购置补贴等项目向农机专业合作社倾斜,给予重点扶持,以增强他们的服务功能和辐射带动作用。另一方面,争取资金多元化投入。在农机专业合作社自愿扩大投入的基础上,积极争取政府及有关部门支持,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对农机专业合作社更新大型、新型农机具给予低息贷款,支持其建设和发展。
(二)、做好舆论支持,推广典型经验。我们及时发现和总结在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中的典型,鼓励和支持种粮大户、农机大户组建农机专业合作社,及时发现和总结基层农机部门的新动态和新亮点,引导和推广各地的好做法、好经验,使基层和广大农牧民群众增强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信心。通过活生生的典型让农户切实感受到社内和社外的差别,增强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为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三)、充分发挥技术优势。我们农机主管部门充分利用农机部门的技术优势,经常向农机专业合作社提供各种农机服务信息,同时定期对农机专业合作社成员进行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操作水平。
(四)、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做到专款专用。充分利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这一专向资金,对农机专业合作社进行优先补贴,实行多购多补,还可以累加多补,多渠道争取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资金,以强化合作社基础设施条件建设,完善合作社服务功能,壮大合作社经济实力。合作社作为实施各类农机财政专项和基本建设、科技研究推广项目的重要主体,逐步建立起国家扶持、群众自筹、集体入股、银行贷款等多渠道、多形式、多元化的投入机制。
(五)、高度重视,齐抓共管。我们农机主管部门坚持把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为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任 务和重点工作,结合实际制定合作社的发展规划,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目标和任务,强化各项措施,把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做为工作的重要考核内容,落实责任,协调各方面力量,形成齐抓共促的局面。
成效:
(一)农机专业合作社将农机手与作业市场连结起来,提高机具利用率,增加农机手收入。通过合作社,把本地区拥有的农机服务组织调动起来,开展跨区作业,开辟了作业市场,实现了规模化生产。
(二)农机专业合作社成为了联系政府部门和农民的桥梁,有效拉动农机消费市场,协助农机主管部门开展工作。向农机主管部门传达农民的真实想法和意图,使农民能够获得真实的市场信息及政策精神,由此作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决策。
(三)农机专业合作社提高了农民的协作意识,维护了农民的合法权益。合作社为农民提供了交流的机会,使他们在技术上互帮互学,利益上互助互利,信息上争相传播,增强了他们的自我保护、争取平等权利的意识,避免了自身利益受到侵害。
(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果明显。农机专业合作社推动了农牧业产业化和订单农牧业的发展。实现了作物品种的统一,即可按订单生产,也可以按市场需求整体出售,从而提 高了农畜产品增加值,促进了农业的增产增收。
三、农业部规范化示范社建设情况
2010年,自治区农牧业厅将“建设200个规范化农机专业合作社”列入为农牧民办10件实事之一,到2010年底,赤峰市圆满完成了自治区下达的30个规范化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任务指标。社员总人数达5243人,现有资产总额为13702.39万元,机具2776台套,拥有8624平方米的机具库棚,年农田牧场作业服务面积达到118.01万亩,服务总收入3198.2万元。
(一)金秋农机专业合作社
2007年,松山区碱洼子村被列为国家级农机示范园区,为了保证园区建设能够长期稳定发展,本着政府扶持引导,村组积极组织、农民自愿参与的思路,2008年碱洼子村9个有机户联合起来在工商部门注册成立了“金秋农机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他们将自有机具加入农机合作社统一管理,并通过国家农机购置补贴为合作社购进大中型动力机械6台,精量播种机、深松机、玉米联合收获机等配套机具12台,合作社的资产达100多万元。为了实现了统一管理,统一存放,统一维护保养,金秋农机合作社自筹资金22万元,兴建了占地面积1600平方米的农机大院,设有办公室2间、会议室3间、封闭式车库8间、零配件库3间,机具棚120平方米。2009年该村召开村民代表及党员会议,在农民自愿 的基础上,依托农机专业合作社开展土地流转及规模化经营试点工作,土地流转经营试点面积5000亩,该村土地流转采取三种形式,即合作社承租、农民土地入股和合作社代管代营,以此探讨不同形式农村土地流转经营的实施效果和有效途径,以达到四个目标:即在不减少土地种植面积、不减少粮食产量、不减少农民收益的前提下,达到土地经营规模化、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利灌溉自动化、生产技术标准化,把农民从传统农业中解脱出来,从事二、三产业,增加非农收入。这种以合作社为依托的农机示范园区建设,直接发挥了“减少农牧民,富裕农牧民”的作用,在促进土地流转方面,活化了劳动力要素,产生了“走一家、富两家”的效果。现在该专业合作社已完全带动了周边乡镇农机化技术的发展,充分发挥了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示范带头作用。
(二)松山区长青专业合作社
该社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到2010年作业面积已达7000亩,占所在村土地面积的30%。它通过租赁、土地入股、代耕代管三种流转形式实现规模经营,对于租赁的土地,按当年每亩预计总收入的45%提前支付,差额秋后补齐;入股的土地,按近三年平均纯收益乘以经营权年限,减除资金时间价值(同期银行贷款利息)按年折价,算作股金,参与分红;代耕代管的土地,合作社每亩收取180-230元的代耕代管费,产量收入归农户所有。入股和租赁的耕地实行农资、耕、种、管、收、销六个生产环节都由合作社统一组织操作,分户核算,农户的经营权流转的地块,实际上只是保留了一种收益权,流转到合作社的地块采用“确权不确地”的管理办法,实现了集中连片、规模经营。连成片的土地,不但给大型多功能农业机械施展威力创造了条件,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也得到了迅速恢复和提高。
(三)宁城县德丰农机专业合作社
该社原是经营种子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的企业,在此基础上组建了德丰农机专业合作社。它改变了传统耕种模式,充分发挥优良品种的优势,实现“良种”配“良法”,挖掘品种的增产潜力,推广精量播种技术。今年该社与农户签订耕种合同1200份,实现了统一给农户提供种子、化肥、药剂除草、农机作用服务,实现了跨旗、县的辐射作业规模。通过统一作业,使农户有更多的时间去从事其他产业活动。该社还安装了一套价值21万元高效、全自动、自走式现代化节水灌溉系统,为当地的节水灌溉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四、“十二五”期间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思路 “十二五”期间,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农机专业合作社法》和国务院下发的《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紧紧围绕现代农牧业建设,充分发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和国家粮食增产工程建设的带动作用,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 设,以农机专业合作社为平台、积极探索机械化引领规模化经营的新路子,整合各类项目资源实现技术进步,推动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机装备水平和作业水平,实现农牧业增产增效、农牧民持续增收。
(一)在培育上择优发展。在农机专业合作社今后的发展中,把扶持较大规模、较强服务能力、有较好社会影响的农机大户作为扶持重点进行培育,采取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长效机制,以此推动我市农机专业合作社进入一个良性的发展轨道。
(二)在经营上培养引导。在运行过程中,我们注重培养农机专业合作社在服务功能上实现多元化,经营上走市场化的路子,不仅引导其开展田间作业,同时开展技术培训、机械维修、新技术推广等服务项目,推动我市农机社会化服务向产业化方向发展。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业需求为出发点,以综合效益为目标,通过合作社的优势跑业务,组织成员开展各种作业,以经济效益带动发展和建设,让农民看到合作社带来的实惠,激发大家参与的积极性,促进合作社建设和服务的开展。
(三)在发展上政策倾斜。积极协调与各部门合作,为农机户提供作业或需求信息,积极争取项目和优惠政策,充分利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农机专业合作社购置和使用农机具给予补贴。在安排项目时,优先安排农机专业合作社,给予重点扶持,以农机项目的建设来带动合作社的建设。
五、当前农机专业合作社存在的问题
(一)作业项目较少,服务领域狭窄。我市现有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大多数仅经营常规农业机械,如拖拉机、旋耕机、深耕犁、联合收割机,主要从事机耕和机收工作,而只有联合收割机实现了跨区作业,机械的利用率不高,作业量小,收入较低。并且合作社对新型农业机械信心不足,投资怕担风险。导致机耕作业市场竞争激烈,效益比较低,同时,也影响了先进适用的农机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进程。
(二)土地分散、规模化程度低。受土地分散、地块过小的限制,农机作业的效率与节本增效的潜能没有发挥出来。完全依靠自我发展速度缓慢。地方政府及涉农部门,要制定出台相关的支持政策措施,要用扶持龙头企业和农牧业产业化建设的思路办法,来谋划农机合作社的发展,从而加快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生产。
(三)各地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不平衡。有的农机专业合作社起步较早,到目前已经具备一定的规模和水平。但大多数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水平相对较低,规模小,合作范围不广,层次不高,规范不严,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合作社的成员大多是农民,基本素质比较低,缺乏发展活力,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能力差。
(四)政策、资金扶持难以到位。《合作社法》明确规 定中央和地方财政应当分别安排资金,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息培训、农产品质量标准与认证、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市场营销和技术推广等服务。国家鼓励商业性金融机构采取多种形式,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金融服务。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很多地区地方财政并没有建立专项资金,在对合作社建设机库棚场、示范区机耕道建设、深松免耕作业等项目的补贴资金不到位,并且金融信贷资金也不是很通畅,春耕作业所需贷款难以及时到位,这些都阻碍了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进一步发展。
六、加强我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农机专业合作社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今后农机化发展与农民增收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各级农机主管部门要率先学习掌握《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精神,深入调查研究,总结典型经验,及时发现和总结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的新动态、新亮点和新典型,加深对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各级党委和政府应把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作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战略措施来抓,明确农机化发展的组织模式以合作社为主,将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为支持主体,在财政、税收、信贷、政策性保险、用电、用油,特别是用地上给予支持,协调各部门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二)、要理顺发展环境,加大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的投资力度。首先要争取各级政府和领导的重视,切实把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纳入到各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提供政策导向,及时研究解决农机专业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其次要多方投入,建立和完善投资机制,逐步建立以国家资金投入为引导,农民个人投资为主体,社会融资参股为补充的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投入机制。要求各级财政要安排一定的农机化发展资金,用于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信用贷款方面要给予政策倾斜,设立专项贷款项目。
(三)、加强农机专业合作社场库棚设施建设,确保农机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目前,农机具场库棚建设严重制约了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农机具损失浪费现象严重,亟待各级财政的扶持与投入。首先各级农机主管部门要积极争取中央和地方财政对农机具场库棚建设给予支持和投入,同时要引导农民和农机专业合作社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舍得投入,以适应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需要。其次各级农机农机主管部门要深入调查研究,摸清底数,在投入上建议自治区、市级财政对农机固定、具有一定规模的农机专业合作社,给予一定的农机具场库棚建设扶持资金。
(四)依法发展规范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做好典型示范、推广工作。在认真贯彻落实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 《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基础上,运用法律手段促进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稳定、发展。按照“先发展、后规范”的工作思路,和“农民自主、政府扶持、市场引导、社会服务、共同利用、提高效益”的原则,逐步将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纳入法制化发展轨道,使其有序健康发展。全旗各苏木镇都应引导建立农机专业合作社,以点带面,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化作用。
(五)、加强内部管理,加大培训力度,促进农机专业合作社由初级阶段向规范的高级阶段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的宗旨是“民办、民营、民受益”,农机专业合作社隶属于现代农业企业行列,是发展现代农业的组成部分。内部管理水平高低,代表着一个专业合作社的成熟规范程度。按《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要求,制定内部管理人员培训计划,每年利用农闲季节定期对农机专业合作社内部管理人员进行一次政策法规、管理知识、服务意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提高他们管理水平、操作水平、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社会化服务水平。
(六)、充分利用农机与农艺的有效结合,做大做强农机专业合作社。通过组织协调,实行区域化种植,实现同类作物株、行距的统一,依照农艺要求,统一作业工序;通过土地合理流转,实现机械化连片作业,提高效率,保证作业质量。要以合作社为龙头,形成多项统一的规模化经营方式,提高 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增强抗风险的能力,最大限度利用已成熟的农机化技术,创新新的技术理念,使农机与农艺有效的结合起来,成为合作社发展的技术纽带。
赤峰市农机研究推广中心
二〇一一年五月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