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支农联络员管理的几点建议
关于支农联络员 管 理 的 几 点 建 议
农村、农业、农民 “三农”一直是我们农村信用社的立社之本,做好扶持农村,带领农民致富一直是我们不变的追求,也是我们神圣的使命。2008年以来,在工作中我认真向老同志学习总结工作经验,努力做好支农、助农工作。在工作中发现我们在管理支农联络员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现我就这一问题提出几点看法。
一、支农联络员的现状
1、文化程度:2008年来我部所管辖的17个行政村3个社区中,共有支农联络员21人。其中高中文化1人,占总人数的4.76%(场坝社区的支农联络员杨建刚,2008年底已经考取公务员,现已经调入八开乡镇府工作);初中文化两人,占总人数的9.52%;小学文化或者初中未毕业18人,占总人数85.71%。文化程度整体偏低。21人均为党员。职务为各社区书记;各村支书、村长。思想政治素质较高。
2、业务情况:2008年初我部小额农户信用贷款余额493.46万元,年末余额为658.15万元,余额增长164.69万元,增长33.37%。利息收入为54.6万元。四级不良和五级不良贷款分别下降10万元和10.1万元。其中八吉村八吉组小额农户信用贷款2008年初为57笔,余额33.76万元,年末为96笔余额为51.55万元。贷款笔数增长39笔,增长68.42%,余额增长17.79万元,增长52.7%。八吉组全年利息收入33296.8元,应收未收利息仅为692.67元。按季结息率为97.92%。四级不良贷款余额为1.7万元,四级不良贷款占比为3.29%。
八吉村八吉组支农联络员蒙真堂同志工作积极负责,对每一笔贷款用途的真实性都认真把关。对信用不好的贷款申请人坚决取消其贷款资格。当贷款到期后,其上门进行催收,向农户讲解贷款逾期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劝解借款户先还在贷、周转使用。对出现风险的贷款,其积极与我部信贷员沟通,共同研究解决措施。现在其管辖的八吉村八吉组不贷款质量非常好,现该组为我营业部信用组。但是高兴村、都什村、场坝社区等地贷款质量非常差,信用环境也非常差。以往负责这三个地方的信贷员都非常头痛,工作非常难做。
支农联络员在我部管理小额农户信用贷款中充当非常重要的角色,作用非常大。在我们部所管辖的农户中,通过我部授信评级的有5126户。2008年年检后,合格总户数为4297户。其中:一般户为1765户,占合格总信用农户数的41%;较好户为1602户,占合格总信用农户数的37.4%;优秀户为930户,占合格总信用农户数的21.6%。不合格取消资格户829户。新增评级信用农户150户。按照文件规定,经过我们评级受信的农户可随时到我部申请小额农户信用贷款。而仅仅依靠我部信贷员的力量,很难做好对20个行政村4447农户贷款的“三查”工作。这样就给我们的贷款带来了很大的风险。我社的资金安全得不到保障。这样我们的小额农户信用贷款就离不开支农联络员的协助。只有依靠支农联络员的力量,才能共同管好这部分信贷资产。在小额农户信用贷款办理的过程中设置支农联络员非常必要。首先支农联络员在贷前调查上能给我们很大的帮助,了解贷款客户的家庭情况,调查客户学历、品行、年龄、健康状况;家庭成员、住址、资产、负债。了解借款家庭各成员的品德、诚实信用情况,有无不良嗜好;有无民间借贷情况和对外担保情况。
其次贷款发生后,对贷款户进行检查,了解贷款户资金的使用情况,借款人还款能力的调查,并把调查了解的情况及时向信贷员进行汇报。我部对已经出现风险或者出现风险趋势的贷款客户及时采取措施,保障我社资金安全。
最后贷款到期后进行催收。在这一过程中,支农联络员能利用自己对客户的熟悉,对环境的了解,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带领信贷员寻找借款客户,户户见面。并动员一些钉子户,要求他们主动还清贷款。很多时候支农联络员的催收要比信贷员的催收效果还要好得多。
三、支农联络员在工作工存在的问题
在工作中我们的支农联络员大部分做得比较好,能较好完成自己的任务,履行支农联络员的职责。但是存在的问题也比较多。
1、支农联络员整体对我部业务不够了解。如:小额农户信用贷款的申请条件,按季结息的优点,时时电子汇兑的办理程序,利息的计算方法,股金的管理等。目前我县外出务工的农民工非常多,外出务工人员打工挣钱后不知道怎么样把钱汇回家。这种现象非常普遍,如果我们能利用支农联络在这方面加大宣传,必定会增加我社存款。
2、由于我们的支农联络员都是村干部,自己的事情比较多,待遇又比较低(月工资收入在100元左右),同时还要抓自己的农业生产,用于投入贷款管理的时间较少。导致支农联络员工作积极性不够,工作热情不高。比如高武村支书吴德斌,只抓自己的农业生产,对其镇府工作、对农信工作不管不问。在贷款证年检时,其高武村500余授信农户,其全部要求升级为优秀,授信金额为叁万。对于高武村这样一个相对较贫困的地方,吴德斌同志这样的做法非常不负责。该村到期贷款到期后,也没有通知借款人到我部归还贷款,导致一些不应该成为不良的贷款成为不良贷款。
3、文化程度普遍偏低,我部的支农联络员小学文化程度占比达到85.71%。由于文化程度偏低导致对政策理解不透,对贷款规章制度不了解。导致贷款风险较大。比如高文村借款人黄福生,2007年以前经营能力较强,并在我部贷款三万元用于周转。由于需要周转资金较大,2007年同村的贾顺发(借款10000元)、王老长(借款10000元)、黄建(借款30000元)三人到我部借款给黄福生使用。当时的支农联络员虽然知道原委,但是不知道这样做的风险,不把这件事情如实反应给信贷员,我部信贷员没有了解其中原因,就给予办理。现在黄福生经营失败,无还款能力,导致以上四笔贷款都无法归还,共欠贷款余额捌万元。
4、有的农户对支农联络员不认可,对支农联络员有意见,又没有地方讲,不服从支农联络员的管理。比如大十字社区的支农联络员赵满云。该同志思想过于保守,对很多贷款都认为风险大,不能办理。该社区的农户对其意见就特别大,有的农户确实需要贷款时,其不愿意在小额农户信用贷款申请书上签字盖章。导致大十字社区贷款面一直得不到提高。
5、有个别支农联络员根本不管事,形同虚设,敷衍了事,没有真正取到支农的作用。比如高台村的支农联络员陈平安,该同志对贷款支持农民致富不够重视,工作积极性不高。目前高台村的贷款数量较少,贷款质量也不高。
6、对支农联络员的监督力度不够,举报方式不健全。支农联络员在工作中,有可能会出现一些违规现象,比如收取手续费,优亲厚友等。如果这些现象的出现,必定会严重影响我社在人民群众心中的良好形象。还会增加案件的发生。
以上这些现象严重影响我们的支农力度,制约我们的发展。
四、针对这些现象,我提出几点建议
1、村民选举支农联络员:村民民主选举可体现农民的真实需求,选举的支农联络员能为农民办事。候选支农联络员应该具备几个基本条件。
1、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到。
2、在本村较有威信,无不良记录,信用较好。
3、积极配合我部各项业务的宣传和开展。
4、应该长期在家,长期外出务工人员不予以考虑。通过召开村民大会选举支农联络员,选举后对选举结果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为7天,如无异议,则聘用。
2、选举好支农联络员后应该进行培训:首先进行岗前培训,让支农联络员了解自己的权利与义务,了解自己的工作职责,理解我部的支农政策,以及常用业务的办理流程,需要提供的材料等等。聘用后每一季度应该再培训一次。培训时间一般在季度末,每次培训历时一天较为适合。培训内容为各项业务的操作流程,通报每个村的贷款情况,不良贷款情况,结息情况。对上季度的工作总结,本季度的工作安排以及下一季度的工作计划等等。
3、与支农联络员签订聘用合同:把双方的权利于义务进行明确,适当提高支农联络员的待遇,待遇应该采取基本工资加奖金的方式进行发放。这样能提高支农联络员的工作积极性。工资应该以季度进行发放,每季度工资=150元基本工资+(利息收入×1%)+考核奖励。这种多劳多得的分配方式,能调动支农联络员的工作积极性。
4、对每一行政村进行季度考核:考核内容为两项,1、四级不良贷款的下降绝对额和四级不良贷款的占比。
2、按季度结息的比率。按四级不良占60%,按季度结息占40%的方式进行考核。对考核成绩考前的支农联络员进行奖励。第一名每人每季度奖励150元,第二名100元,第三名50元。对考核连续靠后的支农联络员,应该进行单独谈话,了解真实情况,让支农联络员与支农联络员之间进行经验交流。
5、做好信息披露和监督举报工作:为防止支农联络员滥用职权,为非作歹,违法犯罪,损害我信用社的良好形象。信贷员一定要做好信息披露工作。此项工作信贷员必须亲自张榜公示,并且按月进行。留好举报电话,举报方式,对举报属实的给予一定奖励。信息披露能把贷款进行透明化,让村民监督支农联络员,监督信贷员。防止借名,冒名,假名,几个人贷款给一人用等这样现象的发生。把信贷风险降到最低。从源头上杜绝案件的发生。
6、每年应对支农联络员进行一次选举,所选举的支农联络可以是上一年的支农联络员,原则上任期满三年后应该进行更换。每年签订一次聘用合同。每年对支农联络员进行预留印件。防止别人冒充。
7、支农联络员本人需要到我部申请小额农户信用贷款的,支农联络员本人不能签章,要求同一中心村的其他支农联络员签章认可,达到相互监督的目的。比如料里村的支农联络员要申请贷款,则要求高文、高武、高兴村的支农联络员签章确认。
8、对工作极为不负责的支农联络员,或者每次考核完成任务极差的支农联络员,或者受到群众举报属实的支农联络员,以及其他原因不能胜任的支农联络员,我部应该坚决取缔,更换新的支农联络员。
9、更好的体现信用村、信用组的优越性。2008年来,执行上级政策。对小额农户信用贷款的利息管理进行调整,变暗补为明补,凡是按季度结息的贷款农户进行利息优惠10%。这样能在很大程度上刺激农户按季结息的积极性。但是信用较好(信用等级较高)的农户和信用村、信用组的优惠条件就得不到很好的体现。如果能给信用村、信用组的优惠条件得到进一步体现,支农联络员利用工作的便利条件和对环境的熟悉加以宣传。其他村组一定会效仿,加强自己信用的建立,积极向信用村组靠拢,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信用环境。
以上是我对支农联络员管理的几点看法,很多地方还不够成熟。请领到批评指正。
营 业 部
黄 孝 武 2009月2月2日
第二篇:沿河联社支农联络员管理办法(定稿)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支农联络员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加大农村信用社信贷支农力度,改变目前我县农村信用社交通不便、点多面广、人员较少、服务不周的状况,适应当前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金融服务的新要求,充分体现农村信用社农村金融主力军和联系农民金融纽带的作用,根据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支农联络员,是指农村信用社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选聘的全脱产的不得在其他单位或部门兼职的,在所服务的区域内具体开展农村信用社安排、委托的各项金融服务工作的人员。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下辖的各信用社、分社、小微中心。
第二章 聘请范围、条件、程序
第四条 聘请范围和名额
(一)正在创建信用乡镇的信用社、分社原则上以村为单位,每5个村可聘请1名联络员,对于辖区服务行政村较多,服务面积较大,居住农户较多且较分散的社,可以按每3个村聘请1名联络员分片开展工作。具体聘请人数由各信用社、分社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但每个乡镇最多不能超过6人。
(二)城区社(含小微中心)、城郊社以及经济比较活跃的 社区或居委会,因个体工商户较多,工作确实需要,也可以聘请2-3名联络员。
(三)已经创建为信用乡镇的,在20个村(含社区或居委会,下同)以下的最多不超过3名;20-30个村的最多不超过4名,30个村以上的最多不超过6人。
第五条 选聘条件
(一)品行端正,在当地有群众基础,深受群众拥护,威信高,具备人熟、地熟、情况熟的条件;
(二)热爱农村金融事业,关心和支持农村信用社工作,原则上是农村信用社股东,具备代办农村信用社业务的相关知识和胜任能力,遵纪守法,无赌博、吸毒等违反社会治安记录;
(三)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和政策水平,责任心强,热心为民办事,工作有方式方法,有奉献精神,为人诚实守信,家庭和睦,生活稳定,在当地有固定居住地点和当地正式户籍,家庭经济收入来源可靠,无较大负债和不良信用记录;
(四)年龄在25—50岁之间,身体健康,能吃苦耐劳,原则上有摩托车驾驶证并会驾驶,原则上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
(五)不得在乡镇、行政村或其他组织任职。
(六)选聘优先原则:曾担任或正在担任但愿意辞去职务的村支两委干部,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并符合以上条件的返乡农民工,信用等级评定在较好等级以上,具有摩托车驾驶证并会驾驶的优先选聘;
第六条 选聘程序
(一)选聘联络员按照 “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面向社会公开招收,坚持德才兼备的标准,实行公开报名、公平竞争、择优录用、聘前公示;
(二)通过电视发布或向社会公示选聘信息;
(三)选聘信息发布后,应聘人员携带本人有效身份证件、毕业证书、户口簿、近期免冠一寸照片三张,在规定时间内,到信用社指定地点报名,并填写《支农联络员报名登记表》;
(四)报名结束后,由信用社、乡(镇)党委、政府按聘请范围、选聘条件筛选择优推荐,签署意见加盖公章后报县联社,由县联社审查、核准后在所在乡镇公示;
(五)公示无异议后,由县联社统一组织岗前培训,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
(六)新选聘的联络员实行试用期,试用期为3个月,签订试用期协议书。试用期合格后实行聘任制,一年一聘,与县联社签订正式《支农联络员协议书》,由县联社正式下发聘书。
第三章 支农联络员工作职责
第七条 当好“宣传员”。积极帮助农村信用社做好宣传工作。向辖区农户大力宣传农村信用社的办社宗旨、服务对象、入股社员的权利、信贷的方针、政策,贷款的条件、办理的手续、程序、储蓄的政策、原则和存、贷款利率政策等,使之家喻户晓。
第八条 当好“支农员”。积极帮助信用社做好信贷支农工作。发挥“三熟”优势,及时了解辖区农户的生产发展和资金需求情况,根据农户的家庭情况、信用程度、还款能力、贷款评定限额,在确保放得出去,收得回来的前提下,及时签出意见,把急需贷款支持的农户推荐到信用社营业网点办理贷款,积极支持辖区农户发展生产,增收致富。
第九条 当好“管贷员”。积极帮助信用社管理贷款。协助信用社搞好辖区农户情况调查,逐户建立辖区农户基本情况“经济档案”,共同做好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调查、评定、发放工作;审查发放辖区农户生产、生活贷款,做好贷后检查、收回工作,确保当年自身发放的到期贷款收回率在95%以上;努力清收辖区历年到、逾期贷款及利息。力争辖区内农户不良贷款控制在5%以内,努力创建“信用村(组)”。
第十条 当好“协储员”。积极帮助信用社抓好组织存款工作。负责动员、组织本村农户把闲散资金、打工收入资金等,积极存入信用社。动员农户积极入股,成为信用社的社员,享受贷款优先、利率优惠政策。
第四章 劳动报酬
第十一条 支农联络员的报酬实行多劳多得,分为基础报酬+考核报酬。按月通报,按季考核,主要考核吸收存款、贷款、收贷收息、盘活不良贷款、农户建档评级、信合卡推介营销和其他工作等指标的完成情况。考核指标和计划由各聘用单位下达。
(一)基础报酬。
实行底薪报酬与交通燃油费、通讯费补助相结合。即每人每月底薪800元,补助交通燃油费200元、通讯费200元,共计1200元,按月发放,于每月10日前兑现。
(二)考核报酬 考核报酬实行固定考核报酬加浮动考核报酬方式根据考核办法(另行下发)进行考核兑现,固定考核报酬按每季度3000元进行考核兑现,浮动考核报酬按达到各项指标奖励条件年终考核兑现。
(三)支农联络员的报酬从全辖计提的代办储蓄手续费和代办收贷手续费中列支。
第五章 纪律要求
第十二条 对联络员在金融服务中实行不给凭证、不刻印章、不设帐簿的管理方式,即联络员只能通过中介服务方式开展经营服务,以建立“三不”的风险规避机制,避免经办业务中出现“一手清”现象。
第十三条 严禁联络员对农户“吃、拿、卡、要”和利用工作之便谋取个人私利。
第十四条 严禁联络员私自用“白条”收取农户存款、贷款本息等。
第十五条 严禁联络员违背农户意愿,安排贷款、以物顶贷、以贷抵交各种税费和发放农户集资办公益事业贷款。
第十六条 严禁联络员弄虚作假,签字上报不具备还款能力、用途不当的农户贷款和人情贷款等行为。
第十七条 严禁联络员从事未经信用社授权的金融活动。联络员私自办理的金融业务,信用社一律不予认可,由此引发的风险和责任由当事人个人承担,且信用社有权单方解聘协议,有违法行为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第十八条 联络员要遵循信用社“客户至上”的原则,严格遵循信用社员工行为守则,自觉维护信用社信誉和利益,不得有有损信用社形象和利益的言行。
第六章 监督管理
第十九条 建立回访制度。信用社信贷员负责对联络员进行监督考核,对经联络员调查发放的贷款实行一年至少两次以上的农户回访,核实贷款真实性和合规性。
第二十条 在各行政村聘请1—2名村民组长、村两委负责人或乡镇人大代表为信用社阳光信贷义务监督员,加强对联络员的行为和责任监督。
第二十一条 县联社设立全县联络员监督举报电话客服热线:96688,内部号码为:0856—8228203、0856—8227059、0856—8222535。各支农联络员聘用单位也要公开举报电话加强对联络员的监督。
第二十二条 实行“谁聘用谁负责”的原则,由各信用社、分社承担对联络员的管理、监督、考核和奖惩的职责。
第二十三条 各信用社、分社信贷员要为联络员建立协办业务台账,实行定期工作汇报制度。联络员每周至少1次到被聘用的信用社、分社、小微中心汇报工作,核对协办业务台账,以便考核和管理。
第二十四条 按周参加“晚训”会,通报工作进展和工作情况。
第二十五条各信用社、分社要加大对联络员的业务知识培训和指导力度,认真组织学习金融法律、法规,国家金融方针、政策,农村信用社各项规章制度以及有关规定,规范操作程序,防范经营风险。
第二十六条 对联络员各项工作开展较好、表现较好、群众满意的可办理续聘手续,并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反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予以解聘,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1、不服从信用社安排、指导的;
2、不胜任工作,经帮助仍不能胜任的;
3、有损信用社利益、形象的;
4、违反信用社的管理规章、制度,后果严重的;
5、严重违反支农联络员协议及规定的;
6、在工作中弄虚作假造成严重影响的;
7、违反信用社规定的其他情形的。
第二十七条 支农联络员在工作中违反信用社的管理规定造成资金损失的,按损失额同额赔偿。因故意或过失造成资金损失的,按损失额同额赔偿,后果严重的,追究法律责任。以支农联络员名义从事的与信用社工作无关的行为,由支农联络员自行负责。
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由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负责解释和修改。
第二十九条 信用社因工作需要在居委会、社区聘任的联络员适用本办法的规定。
第三十条 凡是县联社以前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 办法为准。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从下文之日起执行。
二0一四年四月二十一日
第三篇:做好支农资金管理的几点建议
文章标题:做好支农资金管理的几点建议
随着中央不断加大新农村建设力度,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入使用在支持新农村建设中就显现出了重要的作用。但在具体工作当中,基层挪用支农资金现象较为普遍,其主要原因有:一是支农资金的指向不明。二是支农资金的来源渠道太多,管理难度很大。三是支农项目界定不准,乡镇财政无法做到事前、事中、事后的有
效监督。四是乡镇财政受上级财政主管部门和地方乡镇政府的双重领导,使乡镇财政不能更好地行使本质职能。现就如何加强基层支农资金的管理,谈一些看法。
一是加强支农项目的管理,认真搞好项目立项以及前期的准备工作。对每一笔支农资金,应该上下联动。建立项目库,明确项目名称,落实项目负责人。乡镇财政要做到按项目拨款,按支农项目名称分类进行会计核算,按支农项目对上级主管部门提供详实的会计资料,严格考核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是规范管理,严防虚报冒领现象,有效控制挪用支农资金现象的发生。对已立项的支农项目,首先应得到乡镇财政和审计部门的认同。对支农资金设立专用账户严格管理,对用款情况应由乡镇财政按照资金的用途统一调拨,按工程计划进度拨付资金,对资金的使用全程监控和监督,定期检查。
三是进一步完善支农资金的管理。由乡镇财政监督该项目的全面实施,参加项目的立项、审定、预算安排到使用监管,效益考核等全过程管理。对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退耕还林补贴应实行“一卡通”,设立专用账户,实行封闭式管理。对不同部门间的支农资金,应按照“资金渠道统一归口,资金使用用途不变,各负其责”的原则,把各部门性质相似、功能相近的支农资金整合起来统筹安排使用,着力解决使用分散和重复建设的问题。并对各项支农资金进行优化调整,适当归并,集中资金解决重大问题。在支持形式上,要采取更加灵活的投入方式,尽可能多运用农民公助、以物抵资、以奖代补、先干后补、投资参股、技术支持等办法,引导农民投工投劳增加劳动积累,实现自主创业。有些农村公益事业设施建设还可以与“一事一议”结合起来,对通过“一事一议”或民主议事形式选定的项目,财政要优先扶持,严禁增加农民负担,但必须把加重农民负担与农民自愿投资投劳改善自己的生产生活条件的积极性严格区分开来。在决策机制上,要尊重农民的选择权。注重农民的参与,尽可能地把选择权交给农民。在小型农田水利、人畜饮水等小型公益设施建设上可以采取“多方投资、入股共建、重点管理”的办法,更多地吸引和扩大农民投资,做到“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谁管理”,财政补助形成的资产归项目收益主体所有,以更好地调动农民参与支农项目建设和管理的积极性。
四是明确支农资金上下核对的会计责任,以减少目前乡镇财政只拨不管以及管理不到位的现象。应对项目建设中的采购、建设部分,运用招标方式,纳入政府采购,由采购中心实行统一管理,增加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和安全性,这节约了资金,也发挥了支农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五是科学管理,预算共编。对各类建设资金,实行“先评审、后编制”的预算审核管理机制。主要对项目的投资、预期收益等内容进行客观、深入、专业的技术判断,以减少支农资金决策的随意性。通过专家审定项目,提高决策的合理性。对实施项目方案的合理性进行综合分析和全面科学论证,以确保收到经济合理的效果,杜绝支农资金决策的盲目性。
六是加强支农资金使用效果审计。对各支农资金从申请、立项到资金的使用全程审计,看资金使用效果、使用方法是否合理、合法,是否全部用在了新农村建设上,纠正支农资金使用中出现的不合理、不合法现象。用最小的投资,换回最大的效能,充分体现财政支农资金的作用,使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农村大地
《做好支农资金管理的几点建议》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做好支农资金管理的几点建议。
第四篇:关于惠农支农资金管理的建议
关于惠农支农资金管理的建议
贺建新
近年来,中央及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农村惠农支农资金的投入力度,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带来了历史性的机遇。但是,据基层反映,在惠农支农资金的运行过程中还存在不少漏洞和问题,引起了农村百姓的不满和埋怨,影响了干群关系。至此,为管好用好惠农支农资金,在工作中应严格把好“六关”:
一是严把人情关。当前,一些惠农支农资金,大多掌控在某个职能部门。于是,一些职能部门利用手中的权力,大玩官权权钱交易,相互利用,捞取不义之财,使得国家的惠农支农资金,没有真正落到实处,用在农村农业农民的当口上,使假项目凭借人情关系堂而皇之地登上了大雅之堂。而真正需要扶持的项目却只能望“金”兴叹。
二是严把立项关。惠农支农项目应以促发展、促增收为目标,立足长期,兼顾长远,应根据当地党委、政府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战略,围绕农业区域布局和主导产业,做好各类农业项目的论证、编辑,建立备选项目库,明确项目名称和项目责任人。在选择项目时,没有入选项目库的不予立项,逐步建立上下畅通的项目筛选、审查、上报机制,杜绝惠农支农资金决策的盲目性,避免重复投资和资金浪费。
三是严把拨付关。积极推进财政惠农支农资金使用改革,全面推行财政惠农支农资金报账制。要严格按照财政惠农支农资金县级报账制管理的有关规定,规范操作。在资金落实到位后,财政部门先预付30%的项目启动资金,然后根据工程进度进行拨款,竣工后进行验收,然后按规定程序拨付除10%工程质量保证金外的剩余资金。工程交付使用一年后,经复验未发现质量问题,财政部门才能拨付工程质量保证金。对于手续不齐全不完善的,要坚决不予办理。
四是严把管理关。首先,严格按照请拨程序拨付资金。在办理每笔资金时,按照合同对项目实施单位直接拨付,减少拨付环节,防止资金被挤占、挪用和截留现象发生,确保支农资金安全高效使用。其次,对财政报账资金实行全过程跟踪检查,使支农资金处于全方位、全过程的监控之下,有效地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第三,报账资金按照规定,实行专人管理,专账核算,专户储存,封闭运行,做到资金安排到具体项目,支出核算到具体项目。五是严把实施关。在惠农支农资金下拨后,首先,要求施工单位认真执行项目计划,决不允许私自变更项目建设内容,一旦发现,坚决不兑现项目资金,杜绝建设项目前后不符现象,确保惠农支农资金专款专用。其次,严格推行合同制管理,明确财政与业务主管部门及项目单位的职责,从而做到既要调动各部门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又互相协调和监督,确保惠农支农资金使用合理,效益提高。三是积极推行项目招投标制和施工监理制,增加资金使用的透明度,杜绝资金不合理使用和乱使用的现象。
六是严把验收关。在项目验收过程中,严格按标准执行,发现不合格工程,财政一律不兑现项目资金,并配合相关部门督促施工单位按施工要求进行改进完善,确保工程质量。同时,要加强对农业建设项目的审计监督,严格项目竣工决算审计,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推行财政委托审计制,即由财政部门委托中介机构审计确认项目竣工决算。并严格监督检查验收者,莫使项目工程,检查变“简查”,验收变“宴收”,真正为惠农支农资金负责。(贺建新)通联:隆回县金石桥镇黄金井中街
第五篇:财政支农的若干建议
一、逐步加大国家财政的支农力度,确保财政的支农支出稳定增长
我国的国情及农业的弱质性决定了政府始终是农业投入的重要渠道,而财政对农业的支出则是政府支农的主要手段,这不仅在古代,即使在现代也尚且如此。因此,强化政府支农职能作用,增加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就成为促进农业生产稳定发展,从而实现国家的农业发展目标的必要条件。然而纵观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财政支农的发展变化,虽然支农支出的绝对量有所增长,但其所占财政支出比重却呈现出了下降+回升+下降的态势。这当然不能将责任全部归结为政府不重视农业,如果我们拓宽视野,从国民经济宏观全局进行分析,则不难发现,其根结在于国家对农业资金分配政策所进行的调整(即农产品提价和减少支农支出)。国家对农产品收购价提高了,而粮油食品销价曾经长期维持原来的低价水平,国家财政承担了购销价格倒挂产生的差价补贴;为了不影响居民的生活,随着80年代末部分粮油食品销价的放开,国家增加了对居民的价格补贴。如此一来,财政的农产品价格补贴数额逐年上升,成为财政的一个沉重包袱,加大了财政支出压力,成为影响财政支农支出的一个重要原因。
为了保持农业持续丰收,实现农业发展目标,中央要求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不动摇。而这与中国历代财政改革中的农业财政政策根本取向是不谋而合的。笔者认为,加大农业投入力度才是真正“视农为先”政策的重要体现。因此,根据经济发展和国家、社会财力状况,在适当调整农产品价格补贴的同时,要求各级财政用法律的手段来保证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考虑到目前国家财政赤字和负债情况,近期财政宏观分配格局要有保有压,腾出一部分资金优先安排农业。“七五”和“八五”期间安排的一些中短期支农专款,如发展粮食生产专项基金、支持农业产业化专项基金等也应继续保留,以突出农业的优先地位。从现行管理体制和社会财力分布的情况看,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的存量一时难以变动,但投入的增量必须按照国家的产业政策和地区政策进行结构性调整,今后中央财政支农资金要逐步向粮棉油倾斜。
要积极探索增加农业投入的新形式。一要完善贴息制度、配套投人机制和以奖代补办法,通过有效的贴息方式增加农业政策信贷资金投入,把国家继续实行的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的货币政策用活用好;二要通过制定较优惠的农业投资政策,调动和引导各投资主体增加农业投入,加大农业利用外资、股份集资和行业内部融资的力度;三要探索农业资源开发和资本营运的有效形式,支持工商业投资农业项目,逐步建立多渠道的农业投入体系。力争在2001年一2010年,使财政支农支出比重达到18%的水平。
二、明确投资重点,逐步加大以农田水利为主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支出比重“
水利基础设施居农业基础产业地位,水利建设具有长期性、连续性和发展的超前性。水利事业的发展应与国民经济发展保持一定的比例,对其投资的比重应当长期稳定地增加,并保持超前发展速度。然而就目前而言,我国水利设施和农田基础设施严重老化、失修;加之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直接削弱了农业抗灾能力,投入不足同保护和开发农业要素资源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这些都已日渐成为影响农业发展的“瓶颈”。由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往往超过单个农业生产经营者的范围,而且所需资金量大,投资周期长,回报率低,即使由多个农业生产者联合也很难有较大的进展。这就要求国家财政从战略高度着眼,在政策上予以安排。当前至为关键的是要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新增的投资有序地投入到一些重大或重点水利工程项目上,包括一些大型水源工程,重点河流的堤防建设和重点地区防洪排涝设施建设,大中型重点病险以及大型灌区的更新改造工程,为农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同时,要继续搞好水土保持和农田防护林体系等的建设,加强农业生态保护,为农业发展创造优质的环境条件。[!--empirenews.page--]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还要搞好为农业基础建设的科学规划,使项目选择具有科学性。使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类农业基本建设得到全面协调发展,并确保战略重点项目优先集中投资,优先建设,同时保证规划实施的持续性。因此,必须对中央、地方、集体及农户按其职能对农业基本建设范围、责任和权利作出明确规定,按时分期组织实施。在此基础上,搞好中央与地方、各部门之间相互协调和相互制约机制,统筹兼顾、重点突破,从而保证落实国家和地方的农业基本建设规划,提高农业基本建设的投资效益。
三、重视农业科技,加大农业科研投入和技术推广力度
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越来越被众多的事实所证明。从世界范围来看,发达国家科技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份额一般在60%左右,有的高达80%,而我国现阶段仅有39%,农业科技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总体差距为15年一20年,这与我国过去长期以来政府低水平的农业科技投入密切相关。由于农业生产是利用光、热、水、土等要素进行的生命、生物再生产,有其自身的复杂性,受外部环境影响大,因此,农业科技进步比工业等产业的科技进步更困难、更复杂,更需要有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大量的资金投入。199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作为科技兴国的纲领性文件,把农业科技进步摆在了十分重要和突出的位置。这个决定不仅要求切实加强农业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农业经济全面发展,而且特别强调要“始终把科技进步摆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优先地位,把农业科技摆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这不仅是农业内涵扩大再生产的基本手段,也是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客观要求。为此,要大力强化政府财政农业支出中的科技投入,力争使这一比重由目前的11%上升到2010年的20%.从政府角度来说,政府支持和资金投入也要注意突出重点,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要重点支持那些已经在世界上保持领先地位的农业科技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包括提高科学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研究、杂交优势的利用、畜禽疫病诊断等;要建立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工程研究中心,积极发展农业生物工程、基因工程、光辐射技术等的研究。要加强重大的农业基础理论研究,对那些与世界水平有差距的农业科技项目要缩小差距,要有计划地使一批农业科技项目赶上世界先进水平。通过建立比较发达的农业科研和科技推广体系,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便利益驱动成为农民吸纳科技的动力,使科技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到2010年达到60%.目前中国农业的市场化改革进程尚末结束,在农业国际化条件还不具备的情况下,中国加入WTO将使农业部门不可避免地受到较大的挑战。根据WTO农业协定,中国农业必须在一定程度上开放国内市场,减少贸易保护,这将导致国外廉价农产品进口数量的急剧增加,对中国的粮食出口,小麦、食糖等农产品的生产以及农民收入等方面产生巨大的冲击。在农业外延扩大再生产有限的情况下,政府只能通过加大农业基础设施、科技投入,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能迅速用于农业生产,加速农业产业化的进程,把“入世”对农业的冲击减少到最低限度,最终实现农产品安全供给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