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0q区划队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结
海西州区划大队
2010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单位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州委全体会议精神以及局党委会议精神,紧密结合“争先创优”主题实践活动,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推动柴达木循环经济实验区和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为重点,以提升单位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为目标,坚持从实际出发,通过采取个人自学、集中学习、岗位培训、继续教育、专题学习等多种形式,加强党员干部和全体职工政治理论学习,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学习成果和体会转化提供了思想保证。2010年在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我单位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取得一定的成绩。现将一年开展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
(一)、加强学习、争先创优
单位全体干部职工深入学习中央一号文件、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及省委、州委有关会议精神,针对干部职工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作用,关心干部职工的思想和生活,及时掌握各种思想动态,抓紧业余时间的政治思想
学习,通过下基层解决农牧民群众在农牧业生产中的发展难题,通过“创先争优”使大家统一了思想、凝聚了力量。党员同志们纷纷表示将以本次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履行好“五个带头”,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和理论学习、更好地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在农牧规划、农产品认证工作、农牧业信息工作等各项工作中起到先锋模范作用。为争创先进基层党支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学校可持续发展、办人民满意的科技现代农业规划工作与农产品认证工作、农牧业信息工作出新的贡献。
(二)抗震救灾、爱心捐赠
4月14日早晨7时49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地震发生后,州农牧局党委积极响应州委、州政府、州红十字会及州慈善会的倡议,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动员全系统干部职工伸出援助之手,踊跃捐款,奉献一份爱心,以实际行动支援灾区人民渡过难关。4月15日上午,党员干部积极响应局党委的号召捐助特殊党费1000余元,单位全体干部职工共计捐赠人民币5000余元,酥油100斤、草面100斤。局党委的领导下建立了由区划支部书记担任组长区划队抗震救灾的援助小组,地震发生后,单位召集全体干部职工通过电视、网络时刻关怀灾区人民的生活情况,学习抗震救灾中涌现出的一大批英雄模范们,并积极参加观看了由州委、州政府举办的4 • 14玉树抗震救灾图片展。通过全体干部职工深入的学习了在玉
树抗震救灾斗争中,广大灾区党员干部和群众临危不惧、奋起自救、共克时艰,压不垮、震不到、摧不折的顽强毅力,全体党员干部纷纷表示要把玉树抗震救灾的精神转化成为自强不息、奋发进取的发展动力,转化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转化为埋头苦干、加快发展的实际行动。使之在建设柴达木循环经济实验区、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和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海西的伟大实践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三)参加科技宣传活动
我单位根据州委、州政府和农牧局的安排下,响应州政府的号召,参加了在柯鲁克镇举行的“海西州文化、科技、帮带卫生三下乡活动启动仪式”的宣传活动,以及在奥运广场举行的由海西州委宣传部组织的“宣传海西、热爱海西、建设海西、奉献海
西”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宣传活动,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了关于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等关于“三品一标”的知识。
(四)加强道德教育和家庭美德
我单位坚持开展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务、保护环境、尊纪守法的学习教育活动,并积极组织干部群众到奥运广场宣传关于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等法律法规和知识。并对单位干部职工做出了一定的规范制度:要求单位干部职工在单位是好职工,在社会上是个好公民,在家庭是个好家长的同时支持和关心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全站干部职工,要以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为子女作出表率,把单位所学的先进文化知识,好思想带回家中,大力弘扬“邻里团结、夫妻和睦、助人为乐、男女平等”的精神面貌。通过组织参加各类宣传宣讲活动,为我单位精神文明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障。
(五)积极参与州委州政府、农牧局组织的活动
用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活跃职工文化生活。积极参加局党委、局机关组织的各项活动。我单位职工参加了海西州第二届少
数民族传统运动会、迎元旦歌舞晚会、“州直机关职工运动会”,等一系列文体活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海西州第二届少数民族传统运动会上我单位职工在民间射箭中取得了个人第二名和团体第四名的成绩。
(六)村支部联建取得进展
党支部深入开展结对帮扶活动。与乌兰县茶卡镇压巴力河滩
村党支部结对共建。在党支部书记谢长礼和信息站杨慧清等人,多次深入乌兰县茶卡镇压巴力河滩村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党支部书记谢长礼和信息站杨慧清等人与多名牧民群众进行座谈交流,详细了解了牧委会的经济社会发展、党建、新牧区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立足牧区优势,建议牧委会党支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调整好产业结构的同时,引导牧民尽快组建壮大合作经济组织,合理整合劳动力、草场、牲畜、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积极发展二、三产业,明晰发展高原现代生态畜牧业的思路,带领牧民群众多渠道增收。开展“亮牌示范”活动。组织开展党员承诺活动,明确了每个党员的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标准,为民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开展“组织创新”活动。设立了星级党员告示牌,每个季度对党员现实表现进行评定,加强党员监督,抽查调阅党员读书笔记,组织党员撰写调研报告。为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学习重温新党章、回顾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主题,引导局机关全体党员干部重温中国共产党89年的光辉历程,进一步掌握新党章基本知识,不断激发大家爱党、爱国的热情和创新工作的激情,不断提高自身科学发展的创新能力和水平。
通过支部联建,将有助于改善乌兰县茶卡镇巴里河滩村的经济发展,并有效地提升两个支部党员共同的积极性、带动性。
(七)加强实用技术培训 发展高效生态畜牧业
2010年9月28日,海西州农业资源区划大队在乌兰县茶卡
镇举办生态畜牧业建设示范村实用技术培训班,来自乡(镇)的村、社干部、示范村和附近的牧民共150多人参加
了培训。培训班采用蒙汉双语讲解了《草原生态畜牧业建设知识》、《牧民专业合作社知识》、《草地的合理利用技术》、《草地资源恢复技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牧民专业合作社法》等有关知识,并与广大牧民进行了交流和讨论,发放了有关宣传资料150多份。通过培训,广大牧民了解了草地退化、生态恶化问题日趋严重,传统畜牧业生产方式已步入举步维艰、难以为续的现状,牧民对生态畜牧业建设有了一个正确的观念,认识到只有减轻草场压力,改善草原生态环境,改变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提高畜
牧业综合生产能力,科学养殖,发展生态畜牧业,畜牧业才能可持续发展,牧民才能增收增效。
同时讲授了人工草场种植实用技术,增长了知识,通过交流和讨论,做到了解答疑惑的作用,使培训班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八)组织单位职工柏树山郊游
组织单位全体干部职工到德令哈市柏树山游玩,放松干部职工的心神,从而加强单位干部职工的凝聚力。通过开展和积极参与各种文体活动,单位职工对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对今后开展各项工作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促进作用。
经过一年的精神文明开展工作,为我单位各项工作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取得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但还存在着缺陷和不足:一是干部职工在业余时间积极参加各类书画,摄影等活动主
动性不够理想;二是在业余时间主动或自发组织各类文体活动意识不浓。
我单位将在今后的精神文明开展工作中,进一步加大文化建设力度,推动群众性创建活动,要把精神文明创建渗透到日常生活之中,最终成为干部职工的自觉行动。
总的来讲,2010年精神文明开展工作已取得一定的成绩,是我单位全体职工共同努力的结果,在今后的精神文明开展工作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动力,充分解放思想、学习实践、创先争优,做到发扬成绩,弥补不足。继续紧密围绕思想道德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干劲,为“三农”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出更加优异的成绩。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六日
第二篇:区划大队2009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结
海西州区划大队
2009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结
2009年,我单位紧紧围绕农牧业区划工作实际和“实践海西速度”为主题,采取多种形式,认真组织学习,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学有所思,悟有所得,把学习成果和体会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促进工作的措施,为推进精神文明工作的深入开展,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以创建市级文明单位为目标,紧紧围绕和谐主体,坚持不懈的开展了精神文明工作。2009年在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一年开展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上有新的突破
2009年精神文明工作,紧密结合 “实践科学发展观”和“解放思想”、“党风廉政建设”一起抓,一起落实的目标,以抓思想认识为前提,以抓全体干部职工精神状态为核心,以抓素质提高为重点,以抓学习制度为保障,树立管理就是服务,学习就是进步,实干就是能力,落实就是水平的思想,认真学习关于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关文件精神,针对干部职工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作用,关心干部职工的思想和生活,及时掌握各种思想动态,抓紧业余时间的政治思想学习,经常下基层解决农牧民群众在农牧业生产中的发展难题,向农牧民群众送技能、送服务、送信息、送科技,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做贡献。真正做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致用,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使我单位精神文明和业务工作步步登高相互促进。
二、强化精神文明创建,农牧业信息工作顺利开展
农牧业区划工作,将按照“建设新农村新牧区,区划、规划服务先行”的工作思路,着力改善其服务手段,增强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质量。今年我单位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认真学习“中央1号文件”,坚定了干部职工用现代的物质条件来武装农业,用现代的科学技术来改造农业,用现代的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的信心。目前我单位共编写《海西州农牧业特色产业化发展规划》《海西州牛羊肉产业发展规划》《海西州水果蔬菜产业发展规划》《海西州农第畜产品加工业产业发展规划》《海西州枸产业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等规划
三、综合治理工作稳步发展
按照《2009年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书》的要求,认真落实本单位综合治理目标责任制和综治工作领导责任制,综治工作和单位工作同部署、同检查,经常召开综合治理会议,做到了年初有安排,年中有检查,年终有考评。并结合单位实际制定综治工作制度。开展普法知识和公民工作生活密切
相关的基本法律知识以及有关维护社会稳定的法律知识的教育,进一步提高了干部职工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不断巩固普法学习,通过学习宣传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要性,虽然我单位职工居住分散,但却能自觉遵守有关综合治理方面的规章制度,无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无内部职工违法犯罪;无内部矛盾纠纷激化引发的群众事件。为了提高干部职工的法律知识,充分利用每年市广场开展的“禁毒日”、“环境日”、“消防安全日”等重要的法制宣传活动日,安排干部职工参加,改变了单调的法律学习方式,今年全单位干部职工参加了全省第九次普法统一考试。把普法工作与创建精神文明单位紧密结合,把普法教育同评先评优挂钩,为社会综合治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障。
四、广泛开展和谐内容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一)将精神文明建设纳入我单位日常工作计划,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保证了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与业务工作同步开展,在干部职工中大力倡导“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的职业道德准则,强化职业规范,遵守职业纪律,掌握职业技能,提高“三农”服务水平,营造优美环境活动,形成以学习推动工作创新,以工作创新促进学习的良好局面。
(二)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内容为指导,全
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事实求是,与时俱进,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教育,引导干部职工坚定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我单位信息服务工作任务的完成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
(三)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家庭美德紧密结合.我们坚持开展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务、保护环境、尊纪守法的学习教育活动,要求单位干部职工在单位是好职工,在社会上是个好公民,在家庭是个好家长的同时支持和关心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全队干部职工,要以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为子女作出表率,把单位所学的先进文化知识,好思想带回家中,大力弘扬“邻里团结、夫妻和睦、助人为乐、男女平等”的精神思想。为我单位精神文明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障。把我单位精神文明创建渗透到农牧区业服务工作和日常生活之中,激发了大家立足本职建功立业的内在动力。
(四)按照年初签定的《计划生育目标责任书》的要求,在单位安排时间进行了计划生育政策宣传活动和计划生育基本知识学习,使干部职工进一步了解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方针政策的基础上,无违反计划生育现象的发生。
(五)用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活跃职工文化生活。积极参加第二届柴达木文化艺术节、迎国庆歌咏比赛、“州直机
关职工运动会”,和以“实践海西速度”为主题的演讲比赛等一系列文体活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通过开展和积极参与各种文体活动,单位职工对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六)为响应州委和局党委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文件精神,我单位踊跃参加各类文体活动,并在“博爱一日捐”和“爱心助残”活动中积极献爱心,共计捐款2450元,其中“博爱一日捐”中捐款1050元,“爱心助残”中捐1400元。在“送温暖、献爱心”活动中捐款520元
五、关心职工,给职工办实事,办好事
关心人很重要的一点是关心人的基本权利。近几年结合我单位精神文明的开展,深入干部职工的工作实际和生活实际,做了一些得人心、暖人心的工作。只有职工家中有事请假的都给予准休假,探亲假,事假,让职工放心的去办理个人的事情,并按时发放通讯费等费用。职工需要办理贷款购房,维修房屋等手续给予办理提供方便。让群众充分感受到创建精神文明活动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成果。
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经过一年的精神文明开展工作,为我单位各项工作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取得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但还存在着缺陷和不足:一是干部职工在业余时间积极参加各类书画,摄影等活动主动性不够理想;二是在业余时间主动或自发组
织各类文体活动意识不浓。
我单位将在今后的精神文明开展工作中,进一步加大文化建设力度,推动群众性创建活动,要把精神文明创建渗透到日常生活之中,最终成为干部职工的自觉行动。
总的来讲,2009年精神文明开展工作已取得一定的成绩,是我单位全体职工共同努力的结果,在今后的精神文明开展工作中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动力,结合解放思想大讨论和学习实践活动的机遇,做到发扬成绩,弥补不足,继续紧密围绕思想道德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以学习实践活动、实践海西速度为主题,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干劲,为“三农”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出更加优异的成绩。
海西州区划大队
2009年11月10日
第三篇:2011年区划工作总结
2011年山西省农业区划中心
工作总结
2011年12月
2011年工作总结
2011年以来我中心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紧扣中心求转型,周到服务促跨越”的工作思路,立足“十二五”农业翻番宏伟蓝图,紧紧围绕厅党组确定的农业发展战略目标(板块经济、八大工程、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现代农业。继续以农业资源区划规划—监测评价—战略研究工作为主线,创新思维、开拓领域、扎实工作,充分发挥农业资源区划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中的作用。现将今年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业务工作
(一)积极拓展农业区划领域,推进农业功能区划成果应用
去年12月28日,国务院(国发[2010]46号)文件,颁布了《全国主体功能区划》,今年2月底,看到文件我们集中学习贯彻文件精神,结合农业功能区划成果应用,确定2011年农业资源区划工作实行三个结合:
一是农业资源区划工作与农业十二五规划以及其农业大型规划开发项目相结合,要从农业区划规划的规范性、科学性出发,对有关涉及到在禁止开发、限制开发区的涉农项目进行指导。二是与加工局、山西农业观光协会等部门配合,开展观光旅游农业实体普查研究,指导和促进山西农业休闲文化功能拓展。到2010年底,我省观光农业点已发展到260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点23家,省级示范点86家,省级农业观光点151家,清徐县是我省首家取得的唯一国家观光农业示范县。目前,农业休闲文化、观光农业已成为促进农业增收的重要方面。
三是与农业厅有关职能部门配合,抓好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的建设与发展。
(二)紧扣时代主题,开展农业发展战略前瞻性研究 做好农业发展战略前瞻性研究,是农业资源区划的一项基本职能。2010年在全国农业资源区划办的支持资助下,将《山西省农村家庭承包土地流转区域差异研究》列为部里委托研究重点课题,我中心组织农业厅、农科院、山西农大、山西大学等部门的研究力量,在广泛学习各种有关法律法规和家庭承包土地流转文章基础上,选择六个地市,八个县(市)的三十六个村进行了典型调查,取得了九方面结果,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土地利用和流转研究。2011年2月25日,组织专家对本课题项目进行了评审,专家组认为,该项目选题准确,研究方法科学,数据翔实可靠,对土地流转的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达到了同类研究的国内领先水平。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 的背景下,“三农”工作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特点,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要加强农业发展战略研究,围绕转型跨越战略提出课题并经农业部审定下达课题任务,现三个课题《山西省煤炭资源县“三化”同步发展路径及政策研究》《山西省盐碱地治理调查》《山西省农业资源数据采集及完善》都进入最后阶段,年底均可完成。
(三)继续做好农业资源数据库的建设与管理 农业资源数据库建设是运用现代化技术管理农业资源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进一步做好农业资源数据库建设工作,继续充实完善农业资源数据库,为制定发展规划和宏观决策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推进资源区划工作的信息化进程。同时,积极争取各级领导和财政支持,有计划、有步骤开展市级数据库建设,实现农业资源信息的查询、检索、分析及信息的可视化和资源共享,促进信息资源优势转变为现实生产力。
(四)国家级地面样方网点县遥感监测工作稳步推进 按照全国《农业遥感监测工程建设规划》中关于地面样方网点县监测工作方案,根据全国农业区划办、农业部遥感应用中心统一安排部署,前三季度我省网点县监测按要求已经顺利完成18次,今后继续做好土壤墒情(持水量)、主要农作物长势、面积、产量,农业自然灾害,农业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监测工作,按要求每半月向农业部遥感中心监测站传 输上报监测数据及分析结果。为指导农业生产宏观决策提供有效的服务。
围绕上述业务我中心年初向上级主管部门,农业部计划司区划处、中国农业工程院遥感监测站、中国农科院资源区划所汇报了2011年我省农业区划工作思路和重点,并得到了充分认可。多次赴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去联系县和联系村进行实地调查研究。赴上海参加全国农业资源区划工作会并进行典型发言。赴北京参加“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研讨会。赴浙江参加全国农业资源区划学会年会。赴南京参加全国国家级地面样方网点县培训。多次下乡地市检查指导共同探讨新时期农业资源区划工作,分批下乡至大同县、应县、临猗县、洪洞县等9个网点县进行实地检查指导工作。多次赴祁县谷村进行“一村一品”进村入户大调研。受计划处委托起草并18次修改《农业部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共同推进山西特色农业发展战略合作备录》,在董厅长的领导下最后定稿,7月13日赴农业部计划司汇报并听取意见进行了进一步修改,同时与水利厅有关部门商讨关于渔业的发展情况并加入备忘录中,10月经过厅领导审定,最后确定报送山西省政府的送审稿,现经过省长审阅已经向农业部报送,等待最后农业部定稿后双方协商签约。
二、自身建设
深入开展两学习两提高活动,集中学习了全国农村和农 业工作会议精神和“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认真学习了共产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深入学习了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并积极参加厅里组织的红歌赛、老区革命教育等各项集体活动。积极学习了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省十次党代会精神和“
7、28”全省领导干部大会精神,把思想统一到省委干部大会精神上来。同时加强学习政治理论、农业法律、法规等政策,提高自身素质,提高贯彻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水平;学习现代农业知识,学习本行业专业知识,提高促进行业发展的业务能力;围绕山西现代农业转型跨越发展战略目标和农业资源区划工作目标,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取得第一手资料。
积极建立建全中心内部各项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责任到人,办事不推诿、不拖拉、不扯皮。强化工作纪律,发扬团队精神,团结协作,提高效率。根据厅里下发的《省农业厅2011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分解意见》精神和要求,我中心把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工作摆在首位,与业务工作、和谐文明单位建设、党建工作一同部署,一起落实,一起考核。
三、年底工作安排
(一)自身建设
继续坚持“两学习、两提高、两调研”活动,继续加强党建廉建,积极开展文明单位创建。
(二)业务工作
一是立足新时期现代农业新特点,继续做好农业资源区划规划工作。
二是完成好农业部农业“三化”同步课题研究、数据库采集完善和盐碱地治理调查工作。
三是继续做好国家级地面样方网点县遥感监测工作。四是组织网点县工作人员参加南京全国国家级地面样方网点县培训班。
五是完成2011年区划中心目标责任制。
第四篇:2011年区划工作总结
2011年区划地名工作总结
(2011年12月15日)
2011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在局党委的关心和支持下,我们围绕市局2011年民政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局业务工作考核项目和县委、县政府、上级业务部门布置的工作,不断开拓创新,突出工作重点,健全工作机制,强化服务意识,狠抓工作措施的落实,区划地名工作稳步推进,取得了一定成绩。现将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地名普查完善工作完成节点任务
为进一步加快推进全县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建设,补充、更新、完善地名信息,健全地名数据库和信息管理系统,根据民政部、省民政厅工作部署,经县政府研究,决定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完善工作。9月16日,县政府“全县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完善工作会议”之后,我们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试点的通知》和全国地名普查试点领导小组颁布的《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试点工作规程》要求,结合我县第二次地名普查的实际情况,积极与承接方配合开展外业调查工作,进一步补充、完善我县地名普查成果数据,实地拍照、采集地名所在位置经纬度、补查地名标志信息。目前,外业调查工作已经结束,内业整理工作正在进行。11月23日,省厅下发的《地名普查完善工作进展情况通报》显示我县按照节点完成任务100%。行政区域界线转绘、地名信息标注已经完成,下步,将绘制地名成果矢量电子地图,完善地名数据库建设,按时高质量地完成了国家要求的地名普查完善工作的各项任务,进一步提高地名信息化服务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同时,对“沛县地名网” 进行及时更新维护,进一步丰富地名网站信息内容。
二、完成平安边界创建工作
一年来,我们以平安边界创建活动为抓手,认真贯彻中央综治办等10部门和省综治办、民政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平安边界建设工作的意见》(苏综治办[2010]114号)有关平安边界建设工作的部署要求,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把平安边界创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一项经常性、长期性的工作精心组织,提高思想认识,坚持责任到位,积极开展创建平安边界活动,落实界线各项任务,确保边界平安和谐稳定。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下发平安边界创建实施方案。年初,我局把平安边界创建工作列入民政工作意见,与民政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在边界沿线乡镇之间普遍签订平安边界建设协议书,建立边界地区民政部门之间的联席会议制度,并按照协议书的内容,不断深化创建内容,定期沟通情况,交流信息,认真开展有关创建活动。8月26日,印发了《沛县平安边界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创建工作的指导思想、具体目标、工作标准、工作措施和要求。二是落实界线管理“两图一责”制。全面推行界线管理网络图、界线管理示意图,制作一张网络图和示意图,分发给相关镇、村(居)界线及其界桩协管员;由县民政局与各有关镇签订《沛县行政区域界线管理责任书》,明确了界线管理及平安边界创建工作的责任范围、责 任内容、责任追究,切实抓好界线管理和平安边界创建工作。三是签订平安边界创建协议书。全县4条界线全部签订平安边界共建协议书,明确平安边界建设共建目标以及相应措施、机制,共同推进边界地区和谐稳定。5月10日,沛县民政局与丰县民政局、山东省鱼台县民政局在鱼台县民政局召开平安边界建设联席会议;8月12日,沛县民政局与微山县民政局在沛县召开平安边界建设联席会议,毗邻双方分别在签订平安边界建设协议书的基础上,进一步交流平安边界建设经验,为探索平安边界建设作出了有益尝试。四是签订行政区域界线管理协议。由县之间、镇之间签订界线管理协议,对界线管理维护进行分工,明确边界双方责任管理范围和各自的职责,确保管理到位。五是积极探索,建立协作关系。在界线管理中,与边界沿线各县(区)紧密联系本地实际,围绕“和谐稳定、友好相处、团结协作、共同发展”的平安边界创建工作目标,开展边界地区联谊活动,做到定期互访、信息共享、纠纷联调,主动做好沟通,积极协助处理,使创建工作内涵不断得到了延伸和扩展,促进了边界地区友好往来、和谐相处、经贸发展,维护了边界地区社会稳定。六是界线及界桩管理规范。针对以前一些界桩管护责任不落实、管理不到位的问题,我们与各县(区)之间建立健全界线及界桩管理制度,把县级界线及其界桩委托给所在村(居)综治协管员一并管理,签订协议书,给予一定报酬。目前,全县已勘定的界线全部推行了界线及界桩管理委托制度,签订了委托管理协议书。七是树立界桩警示牌。对在田地、路边等容易受破坏(危险地带)的界桩旁边树立警示牌,宣传公布国务院《行政区域界线管理条例》第十六条相关规定以及 毗邻双方民政局联系电话,共树立 2块,加强了界桩维护工作。八是界线管理资料齐全,归档及时。根据省厅、省综治办考核细则的要求,对界线界桩管理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及时归档。
三、严格执行地名命(更)名审批程序,规范地名管理 地名命(更)名坚持统一管理、分级负责,严格按照《徐州市地名命更名执行标准》规定的各类通用地名的命名标准进行命更名,并严格审批权限。地名的命名、更名,由建设单位、产权单位或者管理单位向工程所在地的县级民政部门申请,县地名委员会办公室按《徐州市地名管理条例》中规定的程序核实资料并到实地勘察,对拟命名方案进行论证,提出审核意见后报县地名委员会批准并行文公告。全年共受理帝王大厦、嘉华世纪城、如意家苑、财富〃御水华庭、清华园、汉城名座、剑桥府邸、汉府家苑等8家新建小区命名工作。
四、做好路名标志牌的规范管理和维修维护工作 严格按照国务院《地名管理条例》、《徐州市地名管理条例》、《徐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认真做好城市标准地名标志设置工作的通知》(徐政办发[2002]144号)的规定和要求,切实履行职责,不断完善工作规范,提高地名管理工作水平。在我县省级文明城市创建中,对城区路名标志牌进行全面摸底,新城区由于修筑道路、建房施工、车辆碰撞、人为损毁等因素,不同程度地损坏路名标志牌12块,共丢失地名方向牌27块,已全部修复。老城区新安装路名标志牌86块,其中补充安装一级路牌38块,街巷二级路牌48块;更换公益和商业广告画面280幅,反光路名面版24幅,保证了路 名标志牌的完好整洁,圆满完成省文明城市创建所承担的工作。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根据上级安排和日常业务工作,我们打算2012年需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进一步推进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建设,做好全县第二次地名普查完善工作。
2、进一步开展平安边界创建,维护边界地区社区稳定。
3、进一步加强信息报道和新闻宣传工作。
4、完成上级和局党委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五篇:2011区划地名工作总结
2011年区划地名工作总结
今年我市区划地名工作在省民政厅和局领导的关心重
视下,按照年初工作计划,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主线,立足区划地名工作职能,不断优化服务环境,突出重点,落实措施,全面推进行政区划、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建设,努力提高区划地名工作服务和管理水平。使区划地名工作有了新的突破,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行政区划工作
(一)根据西滩、桥沟两个移民安置点设立行政村的申请,我们先后两次组织工作人员到两个移民点进行了调查、走访,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程序,对两个移民点设立行政村的申请进行了审定,并报请市政府批准将两个移民点新设行政村,名称定为轵城镇西滩新村村民委员会和金桥村民委员会。
(二)按照省政府、省民政厅和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我们积极开展了我市产业集聚区的行政区划调整以及新型城镇化的行政区划调整的调研工作,为上级政府的区划调整工作积极献言献策,做好参谋。
二、地名管理工作
(一)加快地名信息化建设工作。根据国家和省地名公共服务工程的要求,为了加快济源地名工作的宣传力度,做 1
好地名信息化建设工作,我局积极筹措资金,建设开通了济源区划地名网,并于年初正式挂网运行。做为地名公共服务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划地名网站的开通,对提高我市地名公共服务水平,服务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二)新版行政区划图编制工作。由于2007年我市集中进行了撤乡建镇、乡改街道办事处及市区各街道办事处与相邻各镇行政区划进行了调整,后又因移民陆续成立部分新的行政村,致使2006年版的行政区划图无法适应新的需要。按照年初的工作安排,我们开展了新版济源市行政区划图的编制工作。对新编印的行政区划图中有关行政区划变更及村居、道路、小区等地名的新增变更进行了大量的信息采集。目前现已进入定稿印刷阶段,年前可以完成出版。
(三)城乡地名标志设置巩固完善。一是健全城区地名标志长效管理机制。在保持城区新设地名标志的完好、整洁和规范的基础上,各街道办继续开展门楼牌的补更工作,从制作、设置、管理上对地名标志加以规范,形成长效管理机制。二是农村地名标志设置不断完善。按照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积极开展镇村地名标志设置工作。今年6月,我局组织召开了全市地名设标工作现场会,通过现场的学习观摩交流,激发各镇办的设标工作的积极性,加快推进镇办
设标工作的进度。截止目前,全年共制作安装门楼牌2600余个。
(四)地名命名工作规范有序推进。一是从源头上抓好管理。我们通过向全市房地产开发商印发公开信的形式,向他们宣传国家有关地名的法律法规知识,使其了解地名管理的重要性,自觉配合做好地名管理工作。二是做好规范地名的命名工作。上半年全市共命(更)名道路5条、住宅小区41个,并即时在新闻媒体和地名网站上予以公布,努力营造良好的地名环境,提高社会地名意识。
(五)积极推进地名服务。慎重做好提供地名证明服务。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工商登记、房产交易等各类经济活动较频繁,其中涉及门牌地址变更的为数众多。为方便企事业单位和群众办事,我们积极开展地名证明服务,通过实地踏勘现场出具证明,提高办事效率,解决实际困难。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2012年区划地名工作计划
1、按照民政部、省民政厅的安排,做好《中华人民共
和国政区大典》(河南分卷)的编纂工作,在6月底前完成济源部分的初稿审定工作。
2、做好《济源市地名管理办法》修订工作,根据新形
势下地名管理工作的实际,依照新出台的《河南省地名管理条例》,对1989年出台的《济源市地名管理办法》进行修订,保证地方地名立法更加科学规范。
3、继续做好产业集聚区的管理体制改革的调研工作,为地方政府在产业集聚区的行政区划调整工作中建言献策,当好参谋。
4、进一步完善市区地名规划方案,按照地名管理有关
法规、规章和政策的规定,及时完成新修道路、桥梁、住宅小区、大型建筑等的命名更名工作。针对已建成住宅小区的命名混乱、不规范问题,集中力量对其进行清理整顿,保证地名命名工作的严肃性和规范性。
5、加强对镇村设标工作的督导力度,争取在镇村设标
工作上取得新突破。
6、探索地名信息化建设新途径。积极与有关部门相结
合,以地名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为原则,完善地名网站、电子地图等公共服务功能为重点,加强网站的日常管理和地名数
据库的完善更新,着力推进地名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地名信息化程度和公众服务的能力。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