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集体企业2015年工作调研报告
集体企业2015年工作调研报告
一、2015年度重点指标完成情况
2015年,集体企业在省市公司集体企业及公司党委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公司年初“两会”精神和年中工作会议李总在报告中提出“六个坚持、六个确保”的要求,继续深化集体企业“三强一创”活动,强管理、强素质、强服务,创效益,集体企业一体化管理机制巩固优化,绩效考核激励约束机制初步形成,企业管控能力进一步加强,企业改革改制稳步推进,位列省公司前列。1至11月集体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64亿元,同比年度计划增长36.7%,同比去年增长49%;实现利润75.37万元,同比增长21%;实现税收604.95万元,同比增长18%。2项集体企业管理创新课题研究被市公司推举到省公司参评,成为全省16家县公司参评成果最多的一家。
二、2015年主要工作举措、亮点成效
(一)抓进度、保稳定,集体企业改革改制稳步推进。集体企业改革改制作为主多分开、集体企业重组整合后的又一重大改革任务。时间紧、任务重,政策性强,润源中心作为牵头部门,掌准政策、吃透精神、积极沟通,上下联动,成立了公司改革改制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构建了“横向协同,纵向沟通”的工作机制,实现了主业部门之间、与省市管理部门之间的业务互动、信息互动和经验互动,及时掌握情况、分析问题、沟通思路,研究解决有关重大问题。高质高效地制订了公司《集体企业改革改制维稳应急预案》、《集体企业改革改制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办法。工作中,认真借鉴主多分开、集体企业重组整合中好经验、好做法,主动超前与政府、工商、税务、人社及中介机构等部门紧密接洽,争取各方支持配合,为实施操作创造良好外部环境。截止目前,已全部完成了4户企业的财务审计、资产评估和法律鉴证工作,坚持“依法合规、科学合理”的原则,认真履行完成了改制企业职工代表决议的民主决策程序,公司已提前2个月完成了泰安普惠电力设计有限公司的吸收合并、东平润源电力服务中心的公司化改制,按照“一企一档”要求,收集整理完成了3户改制企业的80余种资料,公司改革改制进度位列省公司前列,企业职工队伍稳定、企业稳步发展。
(二)强管理,强服务,集体企业规范健康发展。持续深化集体企业的一体化管理,加大对集体企业工作的统一管理、统一部署、统一计划、统一考核、统一奖惩力度,真正实现集体企业内部,集体企业与主业之间的相互支持、协同高效,提升集体企业效率效益,达到集体企业为主业服务、为电网服务的目的,集体企业内部协同、外部协调机制基本形成。以集体企业管控系统和新业务系统的应用为契机,大力实施了自上而下的人、财、物的管控,集体企业重大投资、决策严格逐级国网、省市公司及公司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审批,有效杜绝了工作的随意性和无计划性。强化安全管理,加强依法治企,按照国家电网、省市公司要求,安全工作与主业“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确保了安全生产无事故。开展了经营风险诊断分析活动,深入梳理了各类历史遗留问题。落实“三全五依”,按照全员守法、全员覆盖、全程管控的要求,全面建设法治企业。
(三)抓成本,创效益,集体企业工程管理再上新水平。电力工程建设的关键是成本管理,为切实做好成本管理这篇文章,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各集体企业一是眼睛向内,很抓降本挖潜,大力压缩非生产性成本开支,二是严把外包工程。对适宜外包工程编制工程量清单,通过竞争性谈判确定清工单价,工程实施过程中严格签证管理,工程结算审计采取“二审定案制”,即公司专业人员先审核,然后再审计事务所外审,有效控制了成本,提高了收益。三是严把材料关。所有材料设备采购严格执行公司招标制度,无招投标手续的材料不得入库,不予付款。四是严把赔款协调费,主要是依靠政府支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关系,采取尽可能多的办法,来降低赔偿协调费。五是自力更生,挖潜提效。对承建的工程始终坚持自已能干的不求人,能自己干的不外包。坚持先行先试、敢于创新,大胆突破传统施工模式,拓展公司业务范畴,自主完成110千伏湖底电缆敷设施工,填补全省内陆湖电缆施工空白。加强管理创新,推行台区改造分片劳务外包,不同电压等级、不同施工力量的统筹协作施工,确保公司重点工程、农网工程、业扩工程的协调推进完工。
(四)抓机寓,抢市场,增供扩销成果突出。针对今年以来经济形势下行带来的压力,集体企业提出“点、线、面”的业扩工程工作模式,对来公司洽谈业务的要牢牢抓住这个“点”,同时对“点”分析,延伸到相应行业的“线”,有无类似需求,再通过该行业的辐射,形成业扩工程的需求“面”,以确保业扩工程的市场占有率。2015年累计签订客户业扩合同额 万元,设计、施工业扩市场占有率均为 %。
三、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1.市场开拓和企业经营压力增大。集体企业主要收入来源于外部的业扩电建市场和主业的电网建设维护工作,其中一是外部业扩电建市场,受企业资质和影响力的因素,大力增强业扩开拓需要一定的时期和积累,进行逐步增强;二是来源于主业部分的收入,由于受主业ERP等因素,流程结账难度较大,占用了集体企业的资金,造成了集体企业资金流短缺;三是地方政府安排的一些急需的电力建设改造项目,大部分由集体企业先垫资建设,资金回收相当难。
2、队伍不稳定的风险加大。集体企业队伍组成比较复杂,农电工和长期在用的技工年龄普遍偏大,大多已不适应野外高空作业的要求,作业安全风险加大。同时,随着近几年公司福利待遇的增加,这部分员工对福利待遇也有所要求。
四、2016年工作思路和打算
(一)2016年工作思路
2016年,集体企业将坚持服务服从公司大局,以“协同、创新、素质、效益”为抓手,持续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为公司发展提供坚强支撑。
(二)2016年重点工作
一是抓协同,努力提升流程运作水平。进一步加强沟通协调能力建设,突出主动协作、超前协调,实现信息的互通共享,保证信息的传递快捷与反馈无误。进一步规范内部流程机制建设,理顺办事程序,完善对口单位及上下流程的联动机制,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公司内部工程建设工作的高效运作。
二是抓创新,努力提升工程建设水平。开展电建工程技术规程贯标活动,强化新标准、新工艺的应用,促进电建工程夺旗创标。推广普及基建管控系统应用,严格节点控制,高质高效做好110千伏东原站、220千伏周林配出工程等重点工程的建设改造。
三是抓培训,努力提升人员保障水平。立足集体企业人员状况实际,挖掘现有人员的潜质,广泛开展“师带徒”活动,完善人才梯队建设。持续开展竞赛培训试点,建立起青年员工定期赴集体企业实习实训帮工新机制,为公司发展积聚力量,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四是抓效益,努力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坚持“两手抓、两手硬”,进一步完善单项工程成本核算机制,压缩非生产性开支,做好重要节点控制,增收节支保效益。大力推进外部工程承揽力度,确保市场占有率不低于95%。同时加大工程协调费、赔偿费等成本管控,强化外欠款回收,不断提高集体企业效率效益水平,为集体企业“服务电网建设、服务公司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第二篇:宝安区街道集体企业改制前期调研报告
宝安区街道集体企业改制前期调研报告
宝安区体制改革办公室课题组
2007年4月,区体制改革办公室组织力量先后深入新安、西乡、龙华、观澜、福永、沙井街道,广泛征求街道领导、街道投资管理公司管理层及企业员工对街道集体企业改制的意见建议。5月上旬又专程赴龙岗区国资局,考察学习该区在推进街道集体企业改革工作中的经验。在综合各方面意见、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本调研报告。
一、街道集体企业发展现状及特点
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区街道(原镇属)集体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促进我区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截至2006年底,全区共有街道集体企业51家,主要分布在租赁、房地产开发及物业管理、建筑(安装)、工业制造、资本运营控股、交通运输、酒店餐饮、农林牧渔等行业;全区集体企业总资产56.44亿元,总负债28.79亿元,净资产27.65亿元,资产负债率为51 %;全年企业净利润0.78亿元;全区集体企业共有正式员工2016人(其中退休员工677人),聘用员工926人。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当前我区街道集体企业普遍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各街道集体企业资产雄厚,升值空间大。目前各街道集体企业总资产、总负债、净资产情况见下表。从表中可以看出,我区各街道集体企业资产总体实力较强,除石岩街道外,其他街道集体企业总资产均超亿元,其中龙华街道总资产超过12亿,净资产超过5亿。我区街道集体企业不仅资产雄厚,而且未来升值空间大。由于历史遗留原因,街道集体企业大量的土地、房产至今没有确权,导致企业资产的帐面价值与实际占有资产的价值存在巨大的差值。例如:福永街道有产权证的土地127061平方米,仅占35.6%;有产权证的房产185093平方米,仅占30.7%。一旦更大量的未确权的土地物业资产获得确权后,其市场升值空间相当可观。
街道集体企业总资产、总负债、净资产一览表街道 总资产(万元)总负债(万元)净资产(万元)资产负债率 企业家数
福永 西乡 石岩 沙井 观澜 新安 龙华
67323 55899 5777 79487 951
5444152 36131 3353 40157 42417
23171 19768 2424 39330 52737
65.6% 64.6% 58.1% 50.5% 44.6%9 5 7 6 11 6
32371 64967 160064 92100-32596 200% 67964 57.5%
注:
1、企业家数来源于区财政局集体资产管理科的统计表;
2、龙华街道集体企业指原龙华街道改制前的街道集体企业。
2、企业经营方式比较单一,经营项目比较雷同,发展的后劲不足。全区约有57%的街道集体企业从事租赁业和物业管理业,其中西乡街道9家企业中有7家从事租赁业;福永街
道有7家企业,其中也有4家从事租赁业。尽管物业出租经营风险不大,但增长空间较小。目前物业出租主要面向加工型企业,但随着我区产业结构不断升级,这种加工型企业在逐步被淘汰,势必对街道集体企业形成冲击。同时土地储备不足、物业陈旧、维修费用过高、资源短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路越走越窄。
3、政企不分,经营机制不灵活,经营效益不高。街道集体企业的产权主体一般是街道办,除投资管理公司已登记为有限责任公司外,其他下属公司均未规范登记。除投资管理公司设立董事会和监事会外,其他公司也基本未设立董事会和监事会。公司一般由街道办直接管理,重大事项由街道办决定,企业体制机制不够灵活。由于政企不分,企业行为行政化,吃大锅饭现象严重,各项激励机制长期无法落实,做多做少一个样,做好做差一个样,严重影响经营效率。
4、财务管理不规范,债权债务混乱,财务风险大。我区的集体企业普遍存在较大的财务风险。例如新安街道,截至2006年12月31日,街道企业涉及被执行的案件标的金额为10522万元,主要原因是街道企业自身借入的款项大多不能到期偿还,又由于街道企业之间相互担保贷款,至还款日被担保企业不能偿还债务而承担连带清偿责任。其结果完全可能因一家企业破产其他企业也全部被牵连查封拍卖。又如西乡街道,企业整体资产负债率达76%,个别企业高达88%,资信评级偏低,并且企业的银行借款大都是短期借款,属短贷长用性质,随着银行信贷政策收紧,加上自身流动资金不足,融资难度大,短期偿债压力更大。
5、人员机构臃肿,员工士气不足,企业成本消耗过大。与龙岗区街道集体企业职工人数相比,我区街道集体企业普遍存在冗员严重现象。例如龙华街道,企业员工数严重超编(630人),导致每年的管理费用(7500万元)居高不下,占企业总经营成本的20%以上,超出同类型企业(5%左右)甚远。又如福永街道,所属企业员工416人,由于企业大部分是物业出租行业,因人设岗现象普遍,企业因此付出的成本沉重。
二、街道集体企业发展和改制面临的困境
多年来,街道集体企业通过积极吸引外资,创造就业,为宝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街道集体企业的财产组织形式和经营管理体制已难以适应形势发展,街道集体企业正处在转型改制的艰难抉择时期。
(一)继续维持现有管理体制所面临的问题
调研发现,有部分街道领导和企业员工同意暂缓改制或对改制持反对态度。但不改制、继续维持现状将面临如下问题:
1、不符合当前企业改制的总体方向。推进街道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是大势所趋。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以明晰产权为重点深化集体企业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市政府也专门转发了市国资委有关文件,提出要加快传统城镇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我区街道集体企业如不改制、维持现状不变,则与上级有关集体企业改制的总体方向不相符。另外,龙岗等兄弟区的集体企业改制工作计划于今年底完成,我区加快集体企业改制进度的压力很大。
2、现行管理体制已不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需要,制约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一是政企不分,企业在经营管理方面主动权不多,在市场中感到无所适从,企业经营每况愈下。二是财务管理混乱,违规担保严重,流动资金严重不足,企业经营风险正进一步加大。三是人浮于事、效率低下,企业消耗过大。企业管理层及员工的等、靠、要思想严重,习惯于等政府出政策、靠政府给优惠、要政府大包大揽,解决他们长期就业和生活问题,而不是积极谋求企业的发展。
3、维持现状不变,企业将来有可能成为政府的沉重包袱。由于现行管理体制始终难以解决企业管理机制不活、经营效率不高、员工等靠要思想严重等问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始终难以上新水平。如果现在不进行改制,街道集体企业前些年来靠政府政策扶持而积累起来的“家底”迟早会被消耗殆尽,到那时企业员工安置将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所以现在不改,将来改制的成本会更高,最终政府不得不扛起这个沉重的包袱。
(二)全面进行产权制度改革所面对的困难
从发展趋势看,推进街道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是势在必行。但现在马上全面进行产权制度改革也面临一些困难:
1、难以找到一个能为员工、政府、社会共同接受的改制方案,包括员工安置方案,对社会稳定影响较大。目前找到一个让各方都相对满意的方案比较困难,主要因为参加改制各方的利益诉求差别太大:员工希望政府尊重他们对企业的历史贡献,对改制的期望过高,大部分人希望按松岗模式推进集体企业改制,要求政府以更优惠的数量、更大的折扣出售企业股份;政府希望在保障员工基本生活收入的基础上适当满足员工合理利益要求,同时确保国有集体资产不至于大面积流失;社会大众在心理上也难以接受改制企业员工一夜暴富的现象。在各方意见分歧较大的情况下全面推进改制将有可能影响社会稳定。
2、债权债务问题复杂,给改制留下沉重的包袱。据新安街道企业反映,目前街道各企业(除投资管理公司)银行贷款21,692万元,财政借款9,697万元。其中各种借款累计拖欠贷款利息6,369万元,逾期贷款的本金为14,315万元,街道兄弟企业互相担保借款13,890万元。企业担保、贷款一部分是企业负责人自行主张,也有相当一部分过去是因政府行为形成,担保双方并没有签订责任书,权责不明确。如何尽快解决企业担保贷款问题、降低企业财务风险是企业改制面临比较突出的问题。
3、大量未确权资产面临处理,增加了全面改制的难度。由于历史遗留原因,我区大部分街道集体企业建设的厂房和宿舍未经规划国土部门审批,未领取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产权的确认只能按照《深圳经济特区处理历史遗留生产经营性违法建筑若干规定》进行申报。宝安所有的街道企业都存在大量未确权资产,其中在193.38万平方米的土地中有产权(使用)证的所占比例仅为17.54%,在273.23万平方米的房产中有产权(使用)证的所占比例仅为30.73%。这些没有产权的资产既无法公开挂牌转让,也难以通过评估确认其真实的市场价值,因此在全面进行产权制度改革时遇到了困难。
4、企业产权制度改革需要综合考虑到城市未来发展的需要。我区的街道集体企业控制了大量的土地物业资产,这些资产普遍位于各街道的中心区域,是未来城市市政建设和旧城、旧工业区改造的主要对象。如果企业改制采取松岗街道的做法,资产全部定向由员工购买,这样以前政府持有的物业就会转移到私人手上。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深入,政府以后要进行市政建设和旧城、旧工业区改造时的调控能力就会被大大削弱。
综上所述,当前我区街道集体企业正面临改也难、不改也难的两难困境。一方面,企业不改制不但与上级精神不符,而且消耗下去还有可能成为政府的包袱;另一方面,现在进行全面产权制度改革还有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时机尚未成熟。这就需要我们以更加积极、严谨的态度,创新思路,大胆探索企业发展新路径,扎实推进街道集体企业的改革与发展。
三、推进街道集体企业改制的建议
推进街道集体企业改制是大势所趋,这无可置疑。当前重点考虑的是改革的方向、路径和时机。我们认为,推进街道集体企业改制首先应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因素及原则:一是妥善安置、确保稳定的原则:即确保妥善、合理安置员工,避免激发社会矛盾,引发社会的不稳定;二是保值增值原则:即保持集体或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避免大规模的资产流失;三是利益均衡原则:即能照顾员工、政府和社会的利益,保持利益的基本均衡;四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半步策略原则:即逐步推进企业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优化企业经营管理机制,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并结合我区实际,我们建议采取较为稳妥的半步走改革策略,即既不消极地保持现状,又不是激进地全面进行产权制度改革,而是推行以“企业合并、资产债
务重组、人员在职分流”为主要内容的企业管理体制改革模式,为全面的产权制度改革创造条件。
(一)方案主要内容
1、对街道集体企业进行合并。以街道为单位,将街道投资管理公司下属子公司(包括一级、二级子公司)全部合并到以物业管理为主业的街道公共房产物业管理公司,所有人员关系挂靠到该公司,减少管理层级。
2、对街道集体企业资产债务进行重组。(1)资产重组方面,在企业整合过程中,将企业土地、物业资产整合到街道公共房产物业管理公司中去,其它经营性资产(如建筑公司、农业公司)、大部分车辆等流动资产及专营许可牌照等无形资产,通过挂牌拍卖方式向社会出让,确保重组后的物业管理公司经营项目比较单一;(2)债务重组方面,由区国资办牵头,各街道参与,通过财政注资及拍卖企业部分物业资产等方式,成立街道集体企业改制启动资金,通过与银行进行谈判,解决企业相互担保及与社区其他企业担保的债务链问题,着力规避债务风险,依法保障街道集体资产安全;同时明晰街道与企业借款关系。
3、对企业人员进行在职分流。目前各企业所有的临工,包括挂靠工作人员,统一按有关政策进行遣散,所有正式员工关系统一挂靠到街道公共房产物业管理公司,由物业公司根据精简模式按现有工资待遇从中择优聘用部分工作人员从事经营管理,其余人员一律在职离岗,工资福利由街道保障发放(其标准为在确保日常生活开支的前提下比现职工资略有下降),同时承诺其人员身份与留守人员一样,在下一步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时享受同等待遇。
4、补充内容。在企业合并过程中,可能有部分员工提出要进行彻底改制的要求。对此,我们可以提出参照国企改制模式作为备选改制方案,供企业员工选择,主要内容为:(1)鼓励员工以有偿方式购买集体股权,全员持股;(2)企业员工以内部定向认购方式购买集体股权的最高限额为50万元,街道在此限额内可根据实际情况以优惠方式向员工配售股权;(3)企业员工按50万元最高限额内部定向认购集体股权后剩余部分资产,必须以挂牌方式出让或由政府剥离收回;(4)用于向企业员工定向认购的资产应该主要为已确权的资产,认购值的评估应符合当前市场价值;(5)对不能采用股权出让购买优惠方式安置员工的,参照国企改制方式,给予员工安置补偿金,解除员工正式职工身份,员工与新企业签订劳动合同。
(二)方案主要优点
1、有利于降低企业成本消耗。通过企业整合,精简人员,理顺体制,可以减少企业经营成本重复支出,降低管理资源重复浪费。
2、有利于降低企业经营风险。通过进行企业资产债务重组,可以将企业长期积淀下来的债务担保问题挖掘出来,及早消化,降低风险;同时将企业土地物业资产集中控制起来,也有利于街道加强监管。
3、为今后城市建设预留空间。由于方案没有对企业资产全部定向配售,也不是一下子进行产权制度改革,使得企业大量的土地物业资产仍然掌握在政府手里,为今后城市建设和改造预留了空间。
4、对企业员工思想意识有正确引导,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目前街道集体企业管理层及员工“一夜暴富”思想严重,参照国企改制方法推进街道集体企业改革阻力很大。通过在保障其日常生活收入的前提下让员工留薪离岗,既可以避免激化社会矛盾,保障社会稳定,也表明政府推进集体企业改革的决心,促使员工端正心态,及早走向社会另谋生活出路,为下一步产权制度改革营造氛围。
5、为最终实现产权制度改革奠定坚实基础。从龙岗区街道集体企业改革的经验看,要进行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必须首先进行企业资产债务重组。我区如能把企业资产债务重组这一基础性工作扎实做好,等时机成熟,全面推进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将水到渠成。
(三)方案主要缺点
由于本改革思路采用的是半步走策略,因此,方案的主要缺点就是改制具有不彻底性,企业经营机制没有完全转变。同时员工在心理接受上可能有困难。另外企业债务进行重组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强力推进。
第三篇:集体企业范文
集体企业变更1、2、3、4、申请报告(变更决定书)企业法人变更登记申请书 指定代表或者共同委托代理人的证明 营业执照正副本
符合《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
集体企业变更法定代表人
1、企业法人变更登记申请书
2、指定代表或者共同委托代理人的证明
3、公司(企业)法定代表人登记表
4、任免书
5、执照正副本
集体企业注销(不需登报备案,直接注销)1、2、3、企业注销登记申请书 指定代表或者共同委托代理人的证明 决定书(企业法人的主管部门(出资人)批准企业法人注销的文件)
4、清理债务完结证明
5、执照正副本
第四篇:林业局关于开展国有企业兴办集体企业有关情况的调研报告
根据黑财企[2003]2号文件《省财政厅关于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国有企业兴办集体企业有关情况专题调研的通知》精神要求,为了给上级解决大集体问题提供准确详实的决策依据,我局抽调精干人员,组成了由常务区长任组长,总会计师、多种经营局长为副组长,财政、人劳、审计、非国有、清欠办、政府办等部门组成的工作领导小组,在节日期间对厂办大集体有关情况进行了深入、详细的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1、厂办集体企业的发展历程
xxx林业局国有企业兴办集体企业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当时林业局生产任务量大,国企老工人陆续退休,各林场所缺劳力,急需补充人员;林业局知识青年(初、高中毕业生)不断增加及老知识青年急需安置,为了安置这部分人就业,保持全局社会稳定,加上有上级政策允许,各国有企业积极兴办集体企业,将知识青年录用为集体工人,并采用各种方式,生产各种林木产品,由于当时林木资源富足,生产一些对路适销产品,使集体企业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为促进林区的经济发展和人员安置就业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大集体工人在林业发展建设史上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大集体经济的发展逐步走上由兴盛到衰亡之路,导致这种裂变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资源状态。大集体企业兴于资源富足,衰于林木资源濒临枯竭,林木资源实行限额采伐,大力提倡主辅换位,木材原料大幅减少,许多生产林木产品粗加工的集体企业举步维艰,二是体制原因。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加速转变,集体经济这种生产关系已经愈来愈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甚至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正在逐步被民营经济所代替。三是管理因素。集体企业的设备老化,生产过程中存在粗放管理,经销不畅,漏洞多多,使集体企业效益低下,上述因素的存在,使大多数集体企业出现靠国家贷款负债经营,资不抵债,偿还不起贷款,生产经营绝大部分企业已停业,面临破产倒闭的边缘。wmxz.cn2、厂办集体企业的现状
我局厂办集体企业总数量45户,其中:有33户集体企业进行过生产经营活动,资产负债状况为:资产总额13,659万元,负债总额9,758万元;另12户企业没有独立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但有集体企业职工在岗进行工作。现有集体工人5762人,是分四批录用的。1981年3月份根据林业总局(80)黑林总劳字95号文件精神,经伊春市劳动局批准录用集体工人2185名;1985年12月根据黑政发字(83)12号文件,经市劳动局批准录用集体工人798名;1987年12月份根据伊劳字(87)22号文件,经市劳动局批准录用集体工人1892名;1991年1月,根据黑劳发字(91)66号文件,经市劳动局批准录用集体工人887名。林业局兴办集体企业职工按行业划分分为三类:一是在林场所直接从事木材生产、营林生产的集体工人有2960人,占林业局直接从事木材生产、营林生产职工总数的40%;二是在木材加工厂点从事林产工业生产的集体工人有1621人,占林业局从事林产工业生产职工总数的75%;三是从事多种经营生产的集体工人有1181名,占林业局从事多种经营生产职工总数的90%。1993年以前,从事木材生产、营林生产的集体工人和国企职工一样,常年基本有活干,每月都能及时开支维持生活;1993年以后,随着木材生产、营林生产任务的逐年调减,只能从事季节性生产,一年之中干半年活。1993年以前,从事林产工业生产的集体工人,基本做到常年有活干,每年都有较好收入;1993年后,随着林区资源危困,没有充足的加工原料,有些加工厂点逐渐解体,有70%的集体工人失业。1993年以前,从事多种经营生产的集体工人,常年“找米下锅”,也能保证按月开支;1993年以后,随着企业逐步改制,全局多种经营项目全部变成民营经济,从事多种经营生产的集体工人全部下岗,重新自己择业,有50%的集体工人靠儿女或父母养活。
二、厂办集体企业在生产经营和改制中存在的问题
1、厂办集体企业与国有企业分离状况
一是资产关系。与国有企业具有产权关系的厂办集体企业有45户,国有企业借款及股本金占集体企业股本的72%;厂办集体企业无偿占用国有资产的金额7993万元,由国有企业兴办但不具有产权关系的厂办集体企业没有。
二是人员关系。厂办独立集体企业的领导干部都是由林业局党委任命委派,全局有9个集体企业单位,大多数车间主任或段队长都由国企职工担任,国有身份职工占集体企业职工总数的27%;林业局直属基层单位都有集体工人,林场(所)的集体工人较多,占林场(所)职工总数的40%,与国有企业职工混岗从事木材生产和营林生产工作。混岗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八十年代初期生产任务量大,国企职工劳力不足,混岗集体工人为林业生产做出了很大贡献。现在全局混岗集体工人有40%的人员仍然从事林业季节生产工作;有60%的人员下岗失业,重新择业从事民营、多种经营生产工作,或者外出打短工艰难地维持生活。国有身份职工与集体身份职工的比例为27%。
2、厂办集体企业独立生存状况
一是厂办集体企业包袱沉重,集体企业拖欠银行债务264万元,厂办集体企业的债务的形成主要是国有企业多年为集体企业垫付资金使其进行生产经营,但由于国家政策变化,可采资源的逐步减少,管理不善,使集体企业无法经营,资不抵债,连年亏损,致使债务无法偿还。集体企业不是承贷主体,贷款都是由林业局进行承贷,资金使用是通过往来资金结算关系为集体企业垫付,集体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为71%。厂办集体企业人员包袱沉重,各林场(所)
第五篇:林业局关于开展国有企业兴办集体企业有关情况的调研报告
根据黑财企[2003]2号文件《省财政厅关于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国有企业兴办集体企业有关情况专题调研的通知》精神要求,为了给上级解决大集体问题提供准确详实的决策依据,我局抽调精干人员,组成了由常务区长任组长,总会计师、多种经营局长为副组长,财政、人劳、审计、非国有、清欠办、政府办等部门组成的工作领导小组,在节日期间对厂办大集体
有关情况进行了深入、详细的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1、厂办集体企业的发展历程
xxx林业局国有企业兴办集体企业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当时林业局生产任务量大,国企老工人陆续退休,各林场所缺劳力,急需补充人员;林业局知识青年(初、高中毕业生)不断增加及老知识青年急需安置,为了安置这部分人就业,保持全局社会稳定,加上有上级政策允许,各国有企业积极兴办集体企业,将知识青年录用为集体工人,并采用各种方式,生产各种林木产品,由于当时林木资源富足,生产一些对路适销产品,使集体企业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为促进林区的经济发展和人员安置就业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大集体工人在林业发展建设史上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大集体经济的发展逐步走上由兴盛到衰亡之路,导致这种裂变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资源状态。大集体企业兴于资源富足,衰于林木资源濒临枯竭,林木资源实行限额采伐,大力提倡主辅换位,木材原料大幅减少,许多生产林木产品粗加工的集体企业举步维艰,二是体制原因。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加速转变,集体经济这种生产关系已经愈来愈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甚至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正在逐步被民营经济所代替。三是管理因素。集体企业的设备老化,生产过程中存在粗放管理,经销不畅,漏洞多多,使集体企业效益低下,上述因素的存在,使大多数集体企业出现靠国家贷款负债经营,资不抵债,偿还不起贷款,生产经营绝大部分企业已停业,面临破产倒闭的边缘。
2、厂办集体企业的现状
我局厂办集体企业总数量45户,其中:有33户集体企业进行过生产经营活动,资产负债状况为:资产总额13,659 万元,负 债 总额9,758万元;另12户企业没有独立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但有集体企业职工在岗进行工作。现有集体工人5762人,是分四批录用的。1981年3月份根据林业总局(80)黑林总劳字95号文件精神,经伊春市劳动局批准录用集体工人2185名;1985年12月根据黑政发字(83)12号文件,经市劳动局批准录用集体工人798名;1987年12月份根据伊劳字(87)22号文件,经市劳动局批准录用集体工人1892名;1991年1月,根据黑劳发字(91)66号文件,经市劳动局批准录用集体工人887名。林业局兴办集体企业职工按行业划分分为三类:一是在林场所直接从事木材生产、营林生产的集体工人有2960人,占林业局直接从事木材生产、营林生产 职工总数的40%;二是在木材加工厂点从事林产工业生产的集体工人有1621人,占林业 局从事林产工业生产职工总数的75%;三是从事多种经营生产的集体工人有1181名,占林业局从事多种经营生产职工总数的90%。1993年以前,从事木材生产、营林生产的集体工人和国企职工一样,常年基本有活干,每月都能及时开支维持生活;1993年以后,随着木材生产、营林生产任务的逐年调减,只能从事季节性生产,一年之中干半年活。1993年以前,从事林产工业生产的集体工人,基本做到常年有活干,每年都有较好收入;1993年后,随着林区资源危困,没有充足的加工原料,有些加工厂点逐渐解体,有70%的集体工人失业。1993年以前,从事多种经营生产的集体工人,常年“找米下锅”,也能保证按月开支;1993年以后,随着企业逐步改制,全局多种经营项目全部变成民营经济,从事多种经营生产的集体工人全部下岗,重新自己择业,有50%的集体工人靠儿女或父母养活。
二、厂办集体企业在生产经营和改制中存在的问题
1、厂办集体企业与国有企业分离状况
一是资产关系。与国有企业具有产权关系的厂办集体企业有45户,国有企业借款及股本金占集体企业股本的72%;厂办集体企业无偿占用国有资产的金额7993万元,由国有企业兴办但不具有产权关系的厂办集体企业没有。
二是人员关系。厂办独立集体企业的领导干部都 是由林业局党委任命委派,全局有9个集体企业单位,大多数车间主任或段队长都由国企职工担任,国有身份职工占集体企业职工总数的27%;林业局直属基层单位都有集体工人,林场(所)的集体工人较多,占林场(所)职工总数的40%,与国有企业职工混岗从事木材生产和营林生产工作。混岗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八十年代初期生产任务量大,国企职工劳力不足,混岗集体工人为林业 生产做出了很大贡献。现在全局混岗集体工人有40%的人员仍然从事林业季节生产工作;有60%的人员下岗失业,重新择业从事民营、多种经营生产工作,或者外出打短工艰难地维持生活。国有身份职工与集体身份职工的比例为27%。
2、厂办集体企业独立生存状况
一是厂办集体企业包袱沉重,集体企业拖欠银行债务264万元,厂办集体企业的债务的形成主要是国有企业多年为集体企业垫付资金使其进行生产经营,但由于国家政策变化,可采资源的逐步减少,管理不善,使集体企业 无法经营,资不抵债,连年亏损,致使债务无法偿还。集体企业不是承贷主体,贷款都是由林业局进行承贷,资金使用是通过往来资金结算关系为集体企业垫付,集体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为71%。厂办集体企业人员包袱沉重,各林场(所)混岗集体工人有60%人员下岗失业,地区林业局直属基层单位集体工人有80%人员下岗失业,林办独立集体企业单位现在全部改制,集体工人全部下岗失业。全局被改制企业单位或私营企业单位重新聘用的集体工人占全局集体工人总数的30%,全局集体工人富余人员2683人。
二是企业负担问题。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集体企业占用国有企业资金为7993万元,厂办集体企业与国有企业的财务结算关系为往来资金结算关系。国有企业负担集体企业的人员费用、福利待遇、水电煤等费用都是通过往来资金垫付。
3、厂办集体改制情况
一是人员安置情况。全局在集体企业单位工作的国企职工1609人,有80%得到安置,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国企职工都纳入了市级养老保险统筹,已按时办理了退休手续,由社保部门按月发放养老金。全局5762名集体工人没有参加养老和失业保险,主要原因是随着林业经济不景气,林业局生产任务量逐渐调减,厂办集体企业单位大部分停产,集体工人没活干,林业局和集体企业单位没有经济能力为集体工人缴纳养老和失业保险统筹费,都 没有享受集体职工退休待遇,这个问题非常突出,是导致社会不稳定的重大因素,也是当前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二是资产变现问题。集体企业可变现资产金额约400万元,占总资产的10%。
三、解决厂办集体企业问题的政策建议
1、大集体工人应当同国有企业职工一样,享受国家各项优惠政策,国家应当给全局5762名集体工人进行养老和失业保险补贴,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全局5762名集体工人养老保险统筹前期需要22,931,607元,失业保险统筹费前期补贴需要1,528,773。今后每年集体工人养老和失业保险统筹费补贴需要6,167,644元。养老和失业保险个人帐户交费由集体工人自己补缴,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集体工人可以及时办离退休手续,全局1729名已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集体工人晚年生活就有也基本保障。没有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集体工人继续交纳失业保险费,下岗失业人员也和国企职工一们享受下岗失业 金待遇,使整个集体工人队伍不稳定因素得到缓解。
2、国家应当给厂办集体企业工人进行富余职工一次性安置,享受国企职工一次性安置费待遇。全局5762名集体工人一次性安置费,按每人16,920元计算,总计需要一次性安置费97,493,040元。发放一次性安置费后,集体工人变成社会自然人,可按个体工商户缴纳养老保险费标准,补缴或继续缴纳养老保险费,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正常办理离退休手续,真正从根本上解决了集体工人的后顾之忧。国家经济有困难可以分三年对集体工人进行一次性安置,优先安置年龄大的集体工人。
3、根据《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林区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加快林区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通过产权转让,置换林区集体企业的集体企业性质,通过一次性补偿,置换林区在职集体工人的身份,林区集体职工以及民营企业、其它外来招商引资企业可将集体企业产权一次性买断,在自愿的前题下,将职工的一次性安置费用(参照全民企业职工安排)欠发的工资、一次性投入等作为股金把股份置化到职工个人,通过这些措施,逐步从根本上实现林区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4、对于林场(所)的集体企业职工,现有60——70%混岗于各小队、工组、进行林业木材生产和营林生产,而且是骨干力量,这部分职工可以在生产中退出来,通过天保工程,森林的管护经营,集体企业职工享受全民职工的同等待遇,可以参加管护经营 森林的生产中来,使山上林场所的集体职工也可以有活干,合理合法的投入到森工企业的各项改革中来。
5、对于确实身体有病不能参加劳动生产的,应适当发放给生活救济款,解决集体企业职工的现实生活困难。
6、对于集体企业的职工开办个体服务业,自谋职业的人员,根据黑政发[2002]92号文件精神,减轻林区税费负担,应减免税20%——30%以上。
7、对集体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做好再就业工作,发放下岗证(参照全民职工有关政策进行),享受再就业的优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