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2011年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行动方案的通知

时间:2019-05-12 16:03: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印发2011年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行动方案的通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印发2011年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行动方案的通知》。

第一篇:关于印发2011年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行动方案的通知

关于印发2011年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行动方案的通知

粤经信创新〔2011〕169号

发布时间:2011-03-10 【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各地级以上市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顺德区经济促进局,各处室:

现将《2011年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行动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各地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执行中工作进展情况、问题及建议,请及时与我委技术创新与质量处联系。

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二○一一年三月十日

(联系人:易贤辉、刘海亮,电话:020-83135853,020-83133384)

2011年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行动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以及汪洋书记关于我委2011年实现“四大突破”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升级,根据委工作部署,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工作思路

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按照国家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部署,围绕由我委牵头培育和发展的高端新型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和太阳能光伏等五个重点产业领域,统筹推进技术开发、产业化、市场应用与环境建设各环节,坚持规划引导与政策扶持相结合、政府推动与市场主体相结合、自主创新与招商引进相结合、产业发展与市场培育相结合,部门联手、省市互动,以“产业基地、骨干企业和重大项目”为抓手,着力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着力打造优势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着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和提升发展,促进广东成为全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先导区。

二、工作目标

2011年,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工作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在产业规模方面,高端新型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和太阳能光伏等五个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突破万亿元,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达到6%。

――在自主创新方面,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新增认定50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企业;力争在OLED、薄膜太阳能电池、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率先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产业化。

――在产业集聚方面,新增10个以上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打造1个产值超千亿元新兴产业群。

――在招商引资方面,跟踪建设一批重大项目,引进5个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项目,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增长达到22%。

三、工作重点

(一)加强规划布局和政策引导。

1、制订实施《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决定的意见》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联合省发改委、财政厅等部门尽快将《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决定的意见》(送审稿)上报省政府审定,明确我省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措施。并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加大相关政策贯彻落实力度,切实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创新处主办)

2、编制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根据《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决定的意见》、《中共广东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对《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进一步修改完善,尽快会同省发展改革委上报省政府颁布实施。按照省政府统一部署,切实抓好高端新型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材料、航天航空和太阳能光伏等5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按程序报批发布实施。(创新处、节能循环处、原材料处、技改处、电子处分别牵头负责)

3、制定出台一批产业发展促进政策

研究制定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导目录。编制实施《广东省轨道交通设备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和《广东省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规划》两个专项规划。联合省税务部门,制定落实国务院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政策措施的实施细则和配套措施。研究支持本地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政府采购的政策措施。研究制定广东省云计算产业发展指导意见,部署实施云计算发展计划。(原材料处、装备处、软信处、信息化推进处分别牵头负责)。

(二)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

1、继续规划建设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

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建设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启动第二批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认定工作。围绕我委牵头负责的高端新型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和太阳能光伏等5个重点产业领域,集中规划建设10个以上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创新处主办,电子处、软信处、信息化推进处、交战办、无线处、节能循环处、原材料处、装备处协办)

2、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发展的支持力度

以“省市共建”的方式,分市签署共建协议,集中资源和手段,加大对已认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的支持力度,指导各市制订印发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总体规划,制订促进产业基地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强基地建设管理。继续组织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地专项资金项目,重点引导产业基地重大项目引进、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平台建设,完善产业链,提升产业基地集聚创新能力,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创新处主办,电子处、软信处、信息化推进处、无线处、交战办、节能循环处、原材料处、装备处、技改处协办)

3、大力支持建设各类国家级产业基地

重点选取基础好、条件优的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争取国家有关部委支持,以“部省共建”的方式,促进培育发展成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基地。创建广州深圳2家“中国软件名城”,建成2家业务收入超过100亿元和2家业务收入超过30亿元的产业园区。广州、深圳和珠海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软件业务收入占全省的50%以上。(创新处、电子处、软信处主办)

4、推动粤东西北地区新兴产业协调发展

加强对粤东西北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作的指导和支持。探索以省产业转移工业园等为载体,支持欠发达地区依托区域优势产业培育和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集聚创新资源,提升产业整体创新能力,推动产业协调发展。(创新处主办,工业园区处协办)

(三)发挥龙头骨干企业示范作用。

1、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企业

围绕着高端新型电子信息等五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今年新增认定骨干企业50家,使总数达到100家,发挥骨干企业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引领示范带动作用。(创新处主办,电子处、软信处、信息化推进处、无线处、交战办、节能循环处、原材料处、装备处、技改处协办)

2、加大对骨干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

2011年国家级和省级创新平台建设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企业倾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优先支持骨干企业开展重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建设技术研发平台,力争将已认定骨干企业纳入“十二五”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奖励资金的支持范围。(创新处主办,电子处、软信处、信息化推进处、无线处、交战办、节能循环处、原材料处、装备处、技改处协办)

3.培育软件和集成电路设计产业100强

研究制定软件和集成电路设计产业100强评价体系和工作方案,重点在集成电路设计、嵌入式软件、工业软件和行业解决方案、中间件等领域发展100家具备核心技术和较强创新能力的龙头骨干企业。继续做好软件企业资质认定工作。培育发展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超过40家。(软信处主办)

(四)跟踪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1、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重大项目

——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项目。加快推进华星光电8.5代和LGD8.5液晶面板生产线项目,争取年底前投产。加快推进部省共建OLED产业示范基地,大力推进彩虹集团4.5代OLED显示屏、中显公司OLED显示屏、汕尾信利OLED显示屏,以及OLED显示屏产学研合作平台(创维与华南理工大学)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支持佛山、深圳等地引进建设玻璃基板项目。(电子处主办)

——高清互动数字家庭网络项目。加快推进部省共建国家数字家庭应用示范产业基地和推进中山软件和数字家庭产业孵化基地建设。大力推广广州番禺、云浮云城等数字家庭试点应用成果。围绕“三网融合”要求,加快推进以数字电视为核心的业务应用,推进电视、电脑、手机“三屏融合”。(电子处主办)

——提升手机产业价值链项目。支持手机整机和模组厂商与省内OLED屏厂商共同开展手机OLED模组应用。支持深圳建设中国“手机大厦”,汇集全球手机创新资源,形成以深圳为中心的全球手机设计中心和营销中心。(电子处主办)

——珠三角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示范项目。推进民用重点领域应用系统的建设,组织研制广东省民用动力动员管理系统、广东省重点营运车辆监控管理系统、广东省车辆安全与信息服务应用系统、广东省安全生产应急应用平台和广东省北斗区域差分增强系统,以应用带动产业化,推进北斗模块、终端产品的研发制造,在珠三角地区推进具有广东特色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大规模应用和产业化。(交战办主办)

——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建设。深入贯彻实施《关于促进我省第三代移动通信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编制出台我省新一代宽带无线通信网专项“十二五”实施方案。继续抓好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在我省的实施。拓展无线电产业合作领域,广泛引进国家创新资源,联合各界力量,建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服务广东、面向华南、辐射港澳的无线电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无线处主办)

——智慧广东物联网重点项目。积极推进无线城市和城市信息一体化建设,重点推进智慧广州、智慧深圳等智慧城市试点,着力推动智慧南海、智慧石龙等智慧城镇试点。扶持一批民生相关的物联网应用,推动智慧物流、智慧制造、智慧电网、智慧交通、智慧环保、智慧市政、智慧商务、智慧医疗、智慧家居、智慧水利、智能安全等11个方面的应用发展,加快建设南方现代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以中国移动南方基地、中国电信亚太信息引擎、中国联通国家数据中心为依托,以机器对机器业务为核心,大力发展物联网新业务、新应用。加快发展和建设广州物联网基地、东莞物联网基地两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以及顺德物联网产业园区等。(信息化推进处)

2、高端装备制造业重大项目

——轨道交通设备重点项目。重点建设广州和谐号修造基地、广东南车修造基地两个重点项目。以广东南车轨道交通车辆修造基地和广州大功率机车检修基地为中心,引导省内企业为其配套,重点发展与车辆修造配套的高新技术产品,关键铸锻件和高强度型材产品,培育形成珠江三角洲轨道交通设备产业基地,推进广东轨道交通产业园建设。(装备处、工业园区处主办)

——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重点项目。加快推进广州大岗船舶配套产业园项目、广州广船国际股份有限公司中山船舶工业基地建设项目、三一重工珠海海洋工程项目、中山市广重铸轧钢有限公司船用中低速柴油机大型铸锻件生产扩建项目等4个项目建设。(装备处、技改处主办)

——新能源设备重点项目。重点推进台山核电产业园项目、东方电气(广州)重型机器有限公司南沙核电出口基地三期项目、广东明阳风电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大型风力发电机组及关键部件产业化基地项目、佛山市东兴风盈风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大型风力发电机组研发与产业化项目等4个项目。(装备处、技改处主办)

——航空产业重点项目。重点建设珠海航空产业园、中航工业通用飞机产业基地、民航飞行校验中心南方基地、北航大微小发动机产学研孵化基地、雁洲轻型飞机制造项目、美国西锐通用航空FBO项目和蛟龙600大型水陆两用飞机项目等一批重点项目。加快推进广州新加坡宇航航空维修项目、联邦快递(FedEx)项目和联合包裹(UPS)项目,以及阳江通用航空运营项目建设。(技改处主办)

3、太阳能光伏产业重大项目

加快推进佛山三水薄膜太阳能光伏产业基地、东莞宏威集团1.5GW薄膜太阳能电池项目,以及河源、中山、江门、揭阳等市太阳能光伏重点项目建设。大力推进太阳能光伏产业链协同发展,重点推动光伏装备、材料与电池制造企业以及省内高校、相关研究机构合作。大力支持建设光伏产品质检中心,光电产品检验检测中心,制定出口信用保险和“过桥贷款”专项政策,支持太阳电池及相关光伏产品出口。推进光伏发电的省内和国内应用,制定相关政策支持厂房屋顶、农业大棚等光伏发电应用,并结合对口援疆发展光伏应用。(电子处主办)

(五)推动产业关键技术突破。

1、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技术攻关专题

——科学编制 “十二五”期间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重点技术目录,重点围绕物联网、高端电子装备、新显示、新一代移动通信等领域,发布2011年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指南。精心组织产业关键技术攻关项目的申报与竞争性评审,重点支持突破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共性技术。(创新处主办,电子处、软信处、信息化推进处、无线处协办)

——组织开展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数字家庭试点应用示范及推广”、核高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数字电视嵌入式软件平台研发及产业化”等项目攻关,开展新一代数字家庭智能机顶盒、电力线家庭网络和多业务平台、DiiVA高清互动网络及关键产品等项目研发,为数字家庭产业发展提供支持支撑。(电子处主办)

——组织实施现代信息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3月份精心策划2011年度发展专项扶持方向和领域,上半年制定发布项目招标指南,联合省财政厅面向社会组织公开招标,推动地市财政加大投入,部省市联动,带动社会资金投入超过30亿元。(软信处主办)

——编制出台我省新一代宽带无线通信网专项“十二五”实施方案,继续抓好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在我省的实施工作,督促地方财政落实配套资金,积极协调解决项目实施中的问题。(无线处主办)

2、太阳能光伏产业技术攻关专题

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启动太阳能光伏产业专项的重要部署,按照《薄膜太阳能电池研发生产及产品应用项目工作手册》的目标、任务及分工要求,加大对太阳能光伏产业支持发展力度,重点在薄膜太阳能电池电极制备技术、薄膜蒸镀工艺及设备技术、激光刻蚀设备制造技术、薄膜太阳能电池封装、检测设备制造技术、薄膜太阳能电池成套工艺、设备技术、低损耗逆变系统制造技术、透明导电玻璃制造技术、胶片(EVA膜)制造技术、靶材制造技术、大容量储电技术,集中资源组织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力争以技术突破带动产业发展。(电子处主办)

3、高端装备制造关键技术攻关专题

以广东南车轨道交通车辆修造基地和广州大功率机车检修基地为中心,引导省内企业为其配套,重点发展与车辆修造配套的高新技术产品、关键铸锻件和高强度型材产品。大力支持汽车发动机、变速器、底盘、车身等汽车关键零部件的自主研发。(装备处主办)

(六)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快速增长。

1、加大重大项目的招商力度

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为重要载体,以完善产业链为目标,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招商引资。全力筹备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大型招商活动,抓好产业投资导向,立足高端新型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和太阳能光伏等重点领域,做好企业交流和项目推介工作,跟踪落实引进5个以上民营企业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项目。引导相关地市加强新兴产业招商引资,集中力量引进1-2个技术含量高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龙头项目。(创新处主办,电子处协办)

2、开展项目投融资系列推介活动

切实抓好产业投资导向,结合我省产业发展重点,在上半年陆续发布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重点项目、重点企业的技术改造项目导向计划和专项导向目录。着力加大工业投资招商引资力度,配合做好“千户民企进广东”、中央企业、外资企业等大型招商活动。着力抓好战略新兴产业项目的投资建设,面向大型央企、国企和跨国集团,加快引进核能、航空航天、太阳能光伏等产业龙头项目,迅速壮大我省已有一定基础的新型显示、新一代移动通信、风能、新材料等产业。(技改处主办)

3、加强引导民间资本投资

加大金融对工业经济的支持力度,大力拓宽重点项目融资渠道。贯彻落实好国家和我省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政策意见,放宽民间投资准入门槛,推动民间资本参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联合银行机构、各地政府,办好民营企业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研讨会、政银担企融资合作洽谈活动、融资服务推介会、股权融资活动、投融资论坛和第四届成长型民营企业投融资峰会等系列融资服务活动,整合各方资源,实现银担企对接。支持中小企业抓住省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契机,通过自主创新加快转型升级步伐。(中小企业局技术进步处主办)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委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的组织、领导和协调作用。创新处要认真履行牵头职责,完善总体推进实施方案,协调好各相关处室,明确各项分工,逐一推动落实。各成员处室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委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行动和部署上来,认真履行职责,形成合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二)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充分发挥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资金放大作用,认真组织2011年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工作,及早下达项目计划,引导带动企业、金融机构和社会资金向重点领域、重点产业投入。

(三)加强督促检查和考核评价。建立和完善促进发展高端新型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和太阳能光伏五大重点产业的评估指标体系。加强工作督促检查,根据行动方案确定的重点工作分工,定期(每半年)组织开展对各市重点项目和产业基地建设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和协调,确保促进产业发展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来源:技术创新与质量处

相关附件:  2011年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行动方案重点工作一览表.doc

第二篇: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公考联考申论热点之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2010年09月15日21:51中公教育我要评论(0)

字号:T|T

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夺取未来产业竞争新优势

目前我国已明确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把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推进自主创新,夺取未来产业发展的新优势。这是我国顺应当今世界经济格局大变革、大调整趋势,着眼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经济危机往往催生重大科技创新突破乃至科技革命,一些传统产业难以为继,一些新兴产业应运而生,特别是具有广泛影响和带动作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得以萌生和发展。这次国际金融危机暴发后,世界将希望寄托在科技创新、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去年9月,奥巴马政府出台了《美国创新战略:驱动可持续增长和高质量就业》方案,仅开发新能源美国计划10年投资1500亿美元,创造500万个就业岗位。2006年欧盟推出《创建创新型欧洲》报告,仅发展绿色经济就拟投资1050亿欧元。日本政府发布了《日本创新战略2025》报告和“数字日本创新计划”纲要。全世界已加快了新科技革命到来的步伐!

面对新机遇、新挑战,为了夺取竞争新优势,我国要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六大类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步使我国的经济和产业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

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进入新世纪以来,人们更加认识到,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自然资源大规模消耗和生态环境破坏的原有经济发展模式的根本办法是:加快发展高效、清洁、可持续的新能源产业,它将成为引领新一轮产业革命方向的战略性能源。据统计,中国人均化石能源可采储备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全国发电总量也远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要加大财政对新能源产业的投入,扶持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水电、生物质能、核电等产业的发展,构建绿色能源体系。

加快发展新材料产业。新材料是高新技术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先导,是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保障,是最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虽然我国已是材料生产大国,但在新材料领域总体水平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材料专利成果少,某些高技术、高品质、高性能材料尚依赖进口,新材料成果转化率和规模化生产程度低。我们要成为材料生产的强国,必须抓好重点领域:超级结构材料,如高性能金属件化合物材料和智能材料与结构;新一代功能材料,如信息功能材料与器件、战略能源材料和特别功能材料等;环境友好材料,如生态建筑材料;生物医用材料,如器官的修复与替代材料;航空航天用高性能结构材料和光电子材料等等,以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和国防建设的需要。

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我国能效比发达国家约低10个百分点,主要工业品能耗比发达国家高30%以上,因而节能任务非常繁重。我们要大力研制先进设备,加快节能技术改造;要扩大节约新技术和发展新能源汽车;要开发和推广新型节能建筑材料和技术。同时,我们还要继续加大环保产业的投入,在环保设备的制造、大气污染防治设备、噪声与震动控制设备等方面取得新的战略性的突破,大大促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

加快发展生物医药产业。预计2011年全球生物制药市场将达980多亿美元,欧美公司约占销售额的90%以上。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整体上落后于发达国家。我们必须加强基础研究,推进资源整合,促进国际合作,争取在医药生物、后基因组技术、再生医药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等方面取得新成果。

加快发展信息网络产业。美国在诸多至关重要信息领域引领发展潮流,2009年又提出发展“智慧地球”,把发展信息产业提到国家发展战略高度。我们要加速构建无所不在、人人共享的信息网络体系,实现三网融合、推进“感知中国”建设,研发后IP时代技术,抢占信息网络的制高点,带动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优化升级。

加快发展高端制造产业。这个产业是衡量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我国是制造业大国,但总体水平处在世界制造产业链低端,缺少关键技术和自主品牌,重大装备和核心部件依靠进口。我们要在发展光电一体化技术、大飞机、新一代运载火箭、大型清洁火电、核电设备、新能源汽车、新一代流程工业成套技术装备、数字化和智能化设计制造及基础制造等方面取得突破,实现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型。

我们只有加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才能尽快抢占制高点,提高国家竞争力。在此过程中,我们还要着力提高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壮大科技创新队伍,使我国经济的发展走上内生创新增长的道路。

公考联考申论热点之行政干预司法

2010年09月15日21:52中公教育

字号:T|T

【背景链接】

2010年7月17,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县发生了群体性械斗,根源是矿权纠纷,导火索是一起久拖不决的“民告官”案。并不复杂的矿权纠纷案,经榆林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决,省高级人民法院裁定,至今仍得不到执行,致使价值数亿元的集体财产归于个人名下。

2010年7月20日,针对陕西省国土厅的抗法事件,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孙军工表示,对于法院的生效判决,行政部门不能够干扰生效判决的正常履行。

2010年8月1日,在陕西省横山县,在最高人民法院审理的过程中,一份来自陕西省政府办公厅的密函称,“如果维持省高级人民法院的判决,将会产生一系列严重后果”,“对陕西的稳定和发展大局带来较大的消极影响”。这份密函被指与陕西国土厅亦有关联。陕西省政府办公厅向最高法院发出“公函”,要求对省高级法院的一审判决进行改判。法院独立、公正审判遭遇“行政门”。

【政策背景】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也将“依法审判案件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列为法官的权利。很明显,国土部门主持的协调会,根本无法使国家审判机关的判决失效,而政府部门给人民法院发函干预,则是公然地违反宪法和法律。

【标准表述】

重要性

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所谓法治,首先是对政府权力进行规范,驯服权力,使它受到人民意志的约束。政府必须依法行政,法律的权威高于行政权力,如果有人提出请求,政府行政行为必须接受法院的严格审查。政府把自己的意志凌驾于法律、法院之上,是没有任何依据的,是逆政治文明潮流而动。

深度剖析

一方面,行政权力抗拒司法,不是依法律知识而行,而是依现实而行,司法在现实中的处境与作用决定了行政权力选择何种方式。

另一方面,陕西国土厅抗拒司法判决,是民告官“执行难”这一层面问题的升级版。“民告官”可以难在执行环节上,也可以难在起诉、受理、能否胜诉等各个环节上。在这起事件中,法院体现了一定的积极功能,明确作出了审判意见,然而在一些案件中,法院不仅不愿受理一些行政诉讼案件,甚至偏袒被告、动员原告撤诉、甚至擅自变更被告,这不仅导致目前行政诉讼中“民”一方胜诉率低,而且也导致了胜诉了也难获执行的尴尬处境。因此,不论是省一级的行政干预司法,还是市、县级别的,本质都是一样,法条与司法的实际作用并不完全对应,行政与司法都处在让人尴尬的位置。

对策措施

首先,对政府权力进行规范,驯服权力,使它受到人民意志的约束。政府必须依法行政,法律的权威高于行政权力,政府行政行为必须接受法院的严格审查。政府把自己的意志凌驾于法律、法院之上,是没有任何依据的,是逆政治文明潮流而动。

其次,呼吁最高人民法院“抵制非法函件干预司法”仅仅是抵制干预是不够的,法院可以抵制,而某些地方政府也可以继续干预。防止行政干预司法,必须在政治的高度作出安排,使之成为法治国家、法治政府的一个政治禁忌。

最后,法律必须得到执行、法院生效判决必须被履行,地方权力尊重司法独立是题中应有之意。把它贯彻到对地方权力的考核评价中去,并启动问责。

第三篇: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意见

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意见

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密集、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是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要引领作用的产业。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省委、省政府推动产业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跨越发展的重大举措。我省科教资源较为丰富,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特别是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为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平台。各地各部门要更新发展理念,高度重视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作,采取超常规措施,确保“十二五”期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翻一番以上,为科学发展、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提供强大支撑。

一、目标任务

1、总体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和国家高度重视的历史机遇,集中力量,以领军企业为主体,以核心重大项目为主抓手,以技术和人才为支撑,着力完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力争经过一段时间努力,使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全省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

2、基本原则。

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在充分发挥市场主导作用的同时,加强政策引导,促进资源汇集,共同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

明确重点,集中突破。根据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和国家政策导向,立足我省的特色和优势,选准主攻方向,明确发展重点,在最有基础、最有条件的领域率先取得突破。

开放合作,加快发展。在加快省内科技成果转化、着力培育中小科技企业的同时,瞄准重点领域的国内外领军企业和关键技术,加大招商引资和技术人才引进力度,实现跨越式发展。

创新驱动,强化支撑。强化创新体系建设,广泛集聚创新人才,加大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力度,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成果,集聚一批新创业团队,加快推进产学研联盟,牢牢掌握产业发展的主动权。

3、发展目标。

到2015年,力争新兴产业产值突破1万亿元,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材料等产业生产值超过千亿元,部分行业居全国领先地位;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支撑产业发展能力明显提升;建成若干国家级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全省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力量。

二、发展重点

1、电子信息产业。重点发展新型显示、智能家电、集成电路、软件和物联网。新型显示优先发展液晶显示器件、等离子体显示面板、OLED、激光显示,特种显示模块和组件等;智能家电优先发展以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技术为基础的人工智能产品;集成电路优先发展芯片设计、封装、测试、鼓励引进芯片制造生产线等;软件优先发展系统软件、嵌入式软件、数字语音系统、各类应用软件等;物联网优先发展传感器、射频器件及中间件、智能仪器仪表等物联网感知产品制造,推进物联网在经济、社会上的应用。

2、节能环保产业。重点发展节能环保装备、节能产品、资源综合利用。节能环保装备优先发展工业生产过程中余热利用系统及关键设备,大气污染及水污染防治系统及装备,生活垃圾、污泥等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系统及设备,智能电网输变电设备,高耗材装备轻量化制造。节能产品优先发展LED外延片、芯片及配套器件,绿色照明产品,节能家电,节能材料。资源综合利用优先发展再制造、废弃物资源化。

3、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高性能,金属材料、硅基新材料、电子材料、新型高分子材料、纳米材料、碳纤维材料等。高性能金属材料优先发展新型高强合金材料、轻量化功能材料;硅基新材料优先发展光伏玻璃、显示玻璃、节能建筑玻璃、半导体材料,硅基新材料关键装备制造等;电子材料优先发展高端电子铜带、超薄电子铜箔、金属粉体材料、磁性材料等;新型高分子材料优先发展新型工程塑料、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等。

4、生物产业。重点发展生物制药、现代中药、生物制造和生物农业。生物制药优先发展各类新药、品牌仿制药、特色原料药、重大传染病疫苗和诊断试剂、再生医学、高端医疗器械等;现代中药优先发展中药新品种、动植物提取物、中药保健品等;生物制造优先发展生物基绿色化学品、生物基高分子材料、新型酶制剂等;生物农业优先发展生物育种、绿色农用生物制品等。

5、新能源产业。重点发展光伏、生物质能源、洁净煤。光伏优先发展硅基太阳能电池及组件、薄膜太阳能电池及组件、新能源并网发电装置及系统、大容量储能电池等;生物质能源优先发展非粮生物乙醇、生物石油、生物柴油,秸秆成型燃料、气体燃料;洁净煤优先发展煤层气岩层气开发、煤基气体转换及利用。

6、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重点发展数控机床等数字化、柔性化及系统集成的重大基础装备,平板显示、集成电路及电子制造设备,能源、交通、采选、冶金、化工等领域的重大成套技术装备,新型基础零部件。

7、新能源汽车。重点发展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重点发展高性能电机,单体电池、电池模块及其控制系统,车身电子,促进新能源汽车整车产业化。

8、公共安全产业。重点发展通讯安全、生产安全、食品安全产业。通讯安全优先发展量子通信、北斗导航、微波通信、网络安全等系统和装备产业化;生产安全优先发展安全生产监控、大空间火灾探测预警、矿山采选灾害防控及矿用防爆、工业过程安全保障等系统与设备,新型阻燃材料;食品安全优先发展食品筛选检测材料、仪器和设备。各地要结合自身实际选择有基础、有条件的若干产业重点培育发展。鼓励各地积极发展其他各具特色的新兴产业。

三、主要措施

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千百十工程”,到2015年,开工建设1000个左右重点项目,培育和引进100个左右重点企业,培育10个左右特色产业基地,形成“领军企业—重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发展格局。围绕“千百十工程”,加强人才引进培养、关键技术攻关、创新平台建设和体制机制创新,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强有力支撑和发展动力。

l、壮大一批领军企业。大产业需要大企业牵头担当。要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激发发展活力。引进一批掌握核心技术、带动力强的行业领军企业;鼓励在皖大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积极发展新兴产业。扶持一批高成长性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做大做强。

2、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大产业需要大项目带动。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领域,每年支持建设200个左右重点项目。抓住国家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有利时机,积极争取重大项目在我省布局。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项目库,超前谋划、储备一批重大项目。

3、打造一批产业基地。促进产业集聚、建设产业基地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途径。抓住国家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机遇,鼓励现有各类园区发展新兴产业,引导企业和各种要素向园区集聚,支持符合条件的园区建设省级新兴产业基地,并申报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4、集聚一批高层次人才。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是关键。实施“1 1 1人才聚集工程”,有针对性地培育引进扶持100个左右创新团队、1000名左右国内外技术领军人才和1万名左右高技能人才,为新兴产业提供力支持。加快实施股权激励机制,鼓励专利、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投资和分配。优化高校学科设置,发展与新兴产业相适应的新兴学科专业,大力推行“订单式培养”,积极培养产业发展亟需的各类专业和实用技术人才。

5、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是支撑。要围绕制约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制定技术路线图和技术发展指南,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进行技术攻关,争取部分项目列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计划,突破核心关键技术。

6、建设一批创新平台。创新平台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要素、推动成果转化的有效载体。要加快建设一批技术研发、检测实验、技术转移等公共服务平台。建立产学研战略联盟,加强与国内外知名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共建研究院(所)、实验室或设立分支科研机构。鼓励骨干企业建立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工作站等研发机构,提升企业核心技术能力。

7、培养一批中介组织。积极发展技术交易、咨询、科技评估、科技招投标等各类中介服务机构,向专业化、规模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促进企业之间、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为各类企业的创新活动提供社会化、市场化服务。

8、创新体制机制。鼓励企业创新激励机制,对技术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实行股权、期权激励。增强国有企业创新活力,促进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创新投融资体系,鼓励企业上市,积极引进培育风险投资,加快建立产业投资基金,解决企业快速发展的资金“瓶颈”。创新土地管理机制,优先保证用地需求。

四、支持政策

l、财税政策。一是统筹现有相关各类专项资金,形成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合力。省各类与产业培育、技术开发相关的专项资金,根据自身职能,在不改变现有管理权限和管理渠道的前提下,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倾斜。二是省政府一次性安排20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各地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资金和风险投资引导基金。从2010年起到2015年,省政府每年拿出5亿元,设立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引导资金,主要用于支持重大项目、重点企业、产业基地等,省有关部门要抓紧制定项目管理办法。省引导资金由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相关部门提出初步安排意见。为避免重复投入、提高引导效率,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项目和实施效果报送制度,相关单 位每年二季度前,将各类专项资金、引导资金支持的项目,汇总报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导小组,年底前报送实施效果。三,是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融资的方式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投基金、产业基金,基金按市场方式运作,适时退出,滚动支持。各市要设立相关资金,共同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用好用活各类政策资金,集中用于扶持重点项目,用出成效。

2、金融政策。优先支持符合条件的骨干企业通过上市、发行企业债、中期票据和短期融资券等方式筹集资金。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支持,开发适合新兴产业发展的金融产品,支持以专利等无形资产作为抵押进行融资。加快设立多层次信用担保体系。

3、市场政策。组织实施重大应用示范工程,选择创新药物、节能产品、废弃物处理、新能源汽车等尚处于产业化初期、社会效益好、市场机制暂时难以有效发挥作用的重大技术和产品,组织一批应用示范工程,培育新兴产业市场,拉动产业发展。鼓励有条件的新兴产业企业成为直供电试点企业。支持发展有利于扩大市场需求的专业化服务、增值服务等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完善药品集中采购制度,支持创新药物优先进入医保目录。对于符合经济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技术发展方向的重大创新产品,由政府首购和订购。

4、开放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导境外、省外企业投向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鼓励国内外企业在我省设立研发机构,支持外资企业与省内企业、研究机构合作申请省科技开发项目和产业化项目。支持我省企业开展全球研发服务外包,在境外设立研发机构,开展联合研发活动,申请国际专利和注册商标。扩大企业境外投资自主权,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境外投资、融资。

五、组织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由省政府负责同志任组长(方案另定),省直有关部门为成员单位,协调解决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发展改革委,负责日常组织、协调、督查、调度和推进工作。

2、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进一步提高行政效能,在项目核准备案、工商登记、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认定等方面,减少、简化审批程序。对新兴产业领军企业、重点项目申报等开辟“绿色通道”。健全政府信息网络,向企业界及时发布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使企业家能及时、全面、准确地了解产业政策。切实解决部门利益分割、多头管理和职能交叉错位等问题,使政府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科技政策充分发挥协同作用。

3、实行责任制。各市要高度重视,进一步解放思想,找准比较优势,切实做好“无中生有”的文章,有重点地尽快培育和发展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省直相关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制定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具体政策措施,促进相关产业发展。

4、加强评估考核。领导小组办公室要会同有关部门建立新兴产业统计指标监测体系,每年年初分解目标任务,逐季对新兴产业发展状况和重大项目进展情况进行调度和通报。将各市、各部门推进新兴产业情况纳入政府考核体系,对工作扎实、成效明显的市予以表彰,在下一加大支持力度。

芜湖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准确认知、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了不少企业。做小家电出身的德豪润达,原本只想把在广东的家电产业转移到芜湖,在当地腾出空间发展LED产业。但到芜湖考察后,这家企业下定决心直接把LED项目放到芜湖,把这里作为企业“二次创业”的战略要地。三安光电负责人也坦言,在与芜湖决策层的交流中,发现他们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思路比自己还超前,这是促使三安从最初打算投资30亿元追加到120亿元的重要原因之一。

点上寻求突破,链上寻求规模,芜湖专门成立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加强顶层设计和高层推动,按照“领军企业――重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聚――产业基地”的思路,统筹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该市还完善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库编制工作,目前已谋划重点项目238个,总投资1890亿元。

如何推动项目“盆景”转变为产业“风景”,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模扩张和技术提升?芜湖的做法是,在尊重和顺应市场规律的前提下,发挥政府主导力量,集中有限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在自主创新、人才引入等事关新兴产业长远发展的领域重点扶持。

芜湖结合市情制定了一揽子扶持政策,其中技术创新、人才引进、改制上市、科技成果转化和金融支持政策等是其中的重点。例如,设立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从2011年到2015年,市、区两级财政每年安排40亿元,用于支持重大项目、重点企业和产业基地建设。针对新兴产业的融资需求,加快创业风险投资发展,壮大基金规模。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引进资金不如引进技术,引进技术不如引进人才。”按照这一理念,芜湖组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家库,还大力实施产业振兴“千名人才计划”,引进了一批领军人才、创新团队、留学归国人员和境外人才来芜发展。

按照芜湖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路线图”,到2015年,芜湖战略性新兴产业销售收入将突破4000亿元。围绕目标,芜湖将实施“6122”工程,即“十二五”期间打造6大产业基地,5年培育100个领军企业,投入各类资金200亿元,撬动重大项目投资2000亿元,使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全市经济的重要支撑。

“腾笼换鸟”和“就地输液”

为实现芜湖市高新区战略性发展思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针对区域内原有的传统产业,芜湖高新区采取“腾笼换鸟”和“就地输液”的整合措施。高新区划分为南、北两个区域,北面8.6平方公里为核心区,南面23平方公里为拓展区,核心区将重点引进科技含量及产品附加值高的新兴产业,而逐步淘汰那些污染大、产品附加值低的传统产业,将土地资源有效利用起来,进行“腾笼换鸟”。根据要求,落户核心区的高新技术企业必须要有自己的研发中心和研发队伍。通过引导、改造已经落户高新区核心区的老企业,帮助企业调整战略思路、加强研发队伍,从而提高产品附加值和营销渠道,让传统企业重新焕发活力。实现“就地输液”的目标。

土地资源是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加大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只有更加节约有效的将土地资源利用起来,提高容积率,企业厂房更多向空中发展,让单位土地的效益最大化。同时,高新区制定严格的准入标准,严禁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低附加值以及破坏生态环境的相关行业进入高新区,努力提高土地节约利用水平,制定严格的企业投资强度准入标准和用地退出机制,加强对闲置土地的清理。严格把握进区项目的准入条件,支持企业建设多层厂房。

发展新兴产业,加大自主创新

高新区大力实施“二次创业”战略,核心是“双轮驱动”模式,以增强创新能力和发展特色产业为两大驱动力,通过自我发展和外部引进,推动园区发展,实现对芜湖经济发展的示范、引领和带头作用。高新区服务外包产业园,参观了落户于此的佳景设计公司,与传统工厂不同,整洁干净的4栋4000平米的小楼里,设计人员正在用着最先进的CAE系统,完成各种车型各环节的设计工作,佳景目前具有整车和各零部件的设计能力,目前为奇瑞及国内各家汽车公司承担二三十个车型的设计任务。

虽然没有工厂流水线机器的轰鸣,这些年轻的设计者们正在满怀激情的为社会创造着价值,促进这个国家更快的发展。“一般工作五年以上的,年薪在10到15万左右”,企业优厚的待遇,良好的发展平台,创造了一个个优秀员工孕育的环境,最终促进企业的快速成长。

产业园一期目前已投入使用,30万平方米的产业园二期正在加紧施工,届时将建成软件中心、汽车电子信息中心、数据中心和呼叫中心等专业楼宇,同时配套专家楼、商务中心、云计算公共服务平台等。

高新区通过产业转型,孕育了一批批像佳景这样的“小巨人”公司,同时在奇瑞新能源汽车、华光集团、海螺集团、中集瑞江、中航集团、美国德尔福、日本川崎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带动下,形成了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服务外包等四大主导产业。这些新兴产业无一例外的加大自主创新,在人力资源方面,坚持“引资金不如引项目,引项目不如引团队,引团队不如引人才”的思路,形成人才资源高地,提高创新效率。

第四篇: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思考和建议

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思考和建议

史和平

2010年06月08日13:30来源:《学习时报》

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思考和建议--中国共产党新闻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留言 社区 网摘 手机点评纠错 E-mail推荐:

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不仅是我国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重大举措,更是顺应新科技革命和低碳、绿色经济发展趋势、增强综合国力和竞争力、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决策。我们通过本期进修班的学习研究,并赴江苏省苏州、无锡、南京等地进行专题调研,就如何采取有效措施落实中央的部署,加快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形成了以下思考和对策建议。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关系。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巨大的增长潜力,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但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还不高,发展壮大还有个过程。目前我国仍然要依靠并重视传统产业,用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为经济社会发展多作贡献。同时,新兴产业的发展与传统产业密不可分,传统产业是新兴产业发展的基础,同时又是新兴产业关联和带动的对象,一些传统产业插上高科技的翅膀,同样会涅槃重生,转化为新兴产业,如新型显示、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

国家战略与区域发展的关系。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既要体现国家战略,又要展现区域特点。要在坚持全国一盘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特色性。从国家层面讲,要树立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着眼于提高国家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明确战略部署,统筹规划安排,重视顶层设计,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从区域层面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东中西地区产业基础、资源禀赋、科教水平各异。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既要鼓励各地全面落实中央部署要求,创造条件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也要引导各地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本地现有的基础条件,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合理定位,科学布局,切实防止不顾实际一哄而上,出现新一轮“大跃进”,形成新的不合理竞争和产能过剩。

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的关系。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依靠自主创新。自主创新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多个方面。而技术引进则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基础,坚持自主创新绝不是排斥技术引进,而是把在技术引进基础上的学习和再创新作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路径。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今后我国肯定还需要从国外大量引进先进技术,但必须在消化吸收上多做文章、做足文章。此外,自主创新不等于关起门来搞创新,要坚持开放式创新,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全球资源,通过“拿来主义”吸收提高,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之路。

政府推动、市场导向与企业主体的关系。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既是宏观战略问题,也是微观操作问题;既是政府重要职责,也是市场主体行为,离不开政府与市场、企业的共同作用。从政府来讲,主要通过履行调控职责,发挥产业规划的引领和指导作用;通过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调动各类企业创新的积极性;通过完善体制机制,构建完善的人才、技术、标准、融资、法律等支撑体系。从市场来讲,主要是发挥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市场的自主调节、充分竞争、自由选择、优胜劣汰,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沿着市场决定的发展方向越做越大、越做越强。从企业来讲,企业是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和发展新兴产业的实施主体,要把推动科技创新作为自觉行动,不断加大创新投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以科技提升企业竞争力,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关系。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科技和新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既要依靠技术创新,解决生产力的问题,又要同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解决生产关系的问题。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要求,要建立健全人才的培养、使用和评价机制,进一步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大力推进金融创新,完善资本市场等要素市场建设,理顺行业管理体制,建立有利于创新创业、科技与经济有机结合的体制机制。

加快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加强规划引导。一是抓紧编制国家规划。在各地纷纷出台相关规划的情况下,抓紧研究编制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目标、发展重点、时间表和路线图,系统提出有关政策措施,作为指导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二是做好规划衔接。既要注重上下衔接,使各地服从服务于全国大局,又要注重横向衔接,包括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衔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传统产业的衔接,战略性新兴产业内部各产业之间的衔接。三是严格规划执行。进一步增强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严格准入门槛,避免出现重复建设、产能过剩问题。

推进自主创新。一是由国家组织关键技术攻关。瞄准国际科技前沿,立足自身基础,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要求,每年排出300—500项有实用价值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集中力量进行攻关突破。二是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三是推进产学研联合。在加快现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建设的基础上,着眼于实效,积极发展形式多样的政产学研金用合作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战略联盟。

建设产业基地。一是高起点规划和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园区,实现新兴产业在地理、资金、科技资源、人力资本等方面的有效集中。二是依托各类开发区,重点推进孵化器、中试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一批大学科技园、科技创业园的建立,有效集聚创新要素资源,提供良好的孵化和创业环境。三是搞好外引内联,对美、日、欧等发达国家有关重点企业、科研机构加大定向招商力度,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引进一批新兴项目及其配套产业项目,促进世界知名大企业集团的研发机构和生产基地进驻,促进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群形成。

培育市场需求。一是培育国内市场。加强舆论宣传和引导,增强消费者信心。二是拓展国外市场。支持创新产品出口,实行出口贴息贷款、担保贷款等政策,或通过政府间援助项目帮助企业拓展境外市场。三是完善标准体系。必须高度重视标准制定工作,在采用国际标准的同时,加快制订国内标准,同时争取更多的国内标准成为国际标准,以标准保护国内

市场、拓展国际市场。

健全投融资体系。一是建立健全多层次的风险投资体系。加快创投、私募股权以及创业引导基金、新兴产业引导基金的发展。二是优先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企业上市。三是引导金融机构创新金融服务,建立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特点的信贷体系和保险、担保联动机制,促进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金融创新。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立科技性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机构。

加强人才培养。一是鼓励人才引进。国家和各级政府要建立人才引进专项资金和高端人才项目资金,重点引进高层次的创新创业人才,特别要引进高层次的创新创业团队。二是加强人才培养。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和骨干企业,以重点学科、重大项目、重点产业的实施和管理为载体,培养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三是完善用人机制。将人才引进、培养与科技创业、科研项目有机结合起来,探索建立技术、专利入股、期权等政策,充分调动科研机构和人才创新创业的积极性,确保高层次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完善政策措施。一是国家及各级政府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引导专项资金,资金来源除预算安排外,还可从高耗能、高污染或产能过剩行业企业征收产业结构调整专项基金。二是鼓励创新产品推广应用。三是给予政府定价、融资担保、土地使用、税收减免或返还等优惠政策。新能源方面,实行新能源初始投资补贴、上网电价分摊等政策;在征收传统电力资源税和的同时,给予新能源发电税收优惠和减免等政策;鼓励金融机构为拓展国际市场的优质光伏相关的建设项目提供担保贷款。环保产业,允许发行市政环保债券,落实特许经营权、收费质押贷款。海洋产业,逐步形成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信息产业,进一步完善并适当延长液晶等新型显示器件优惠政策。

落实组织保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都要把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落实,相关部门密切配合,上下齐心,左右协同,共同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二是提升决策水平。设立专家咨询委员会,定期就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出咨询意见,对制约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大问题研究解决措施。三是加强目标管理。按照规划要求分制定工作方案,明确主要任务、重大项目、重点工程、重要工作等,确保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有序发展。四是完善统计评估体系。从国家层面研究确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内涵范围,建立相应的统计指标体系,以更好地指导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

(课题组成员:翁孟勇 交通运输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史和平江苏省副省长;何泽华 国家烟草专卖局副局长;吴晓青 环保部副部长;王雁飞 宁夏回族自治区检察院检察长;陈连增 国家海洋局副局长;聂震宁中国出版集团党组副书记、总裁;程映萱 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执笔人:史和平)

第五篇:2013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附件1:

2013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http://

高技术服务业专项工程项目申报指南

一、支持范围

重点支持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研发设计、检验检测、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转化等高技术服务业项目。

(一)研发设计及信息技术服务能力建设项目(市级行业主管部门为市经信委)

1、服务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试验、研发服务等能力建设项目。

2、依托计算机辅助设计、网络协同等高科技手段,面向高端产品、关键零部件和整体解决方案等的设计服务能力建设项目。

3、人机工程设计、仿真测试系统、设计软件平台等研发设计工具开发和应用服务项目。

4、面向大数据分析、复杂信息系统运维、工业软件、高性能计算、移动互联等的信息技术服务能力建设项目。

(二)检验检测服务能力建设项目(市级行业主管部门为市质监局)

1、服务于战略性新兴产业设备和产品的测试、检测认证、计量溯源、节能监测、质量安全风险监测、生物安全检疫等检验检测服务能力建设项目。

2、检验检测综合解决方案、仪器设备和耗材开发研究、标准一致性测试检验等支撑项目。

3、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标准信息分析能力建设项目。

(三)知识产权服务能力建设项目(市级主管部门为市知识产权局)

1、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知识产权战略制定、交易、布局研究、风险预警等业务数据库、分析工具与应用系统建设项目。

2、知识产权信息检索、信息加工、专利技术分析等信息服务能力建设项目。

(四)科技成果转化服务能力建设项目(市级行业主管部门为市科委)

1、技术交易、技术转移、成果推广及相关中介服务企业的数据库与应用系统等能力建设项目。

2、科技评估、科技担保、知识产权投融资、非上市股权托管交易等服务机构的业务数据库、分析工具与应用系统建设项目。

(五)平台、示范及园区服务条件建设类项目(高技术服务产业园区和重点培育园区市级主管部门为市发展改革委,其他项目为相应领域市级行业主管部门)

面向上述领域,针对产业环境优化和关键瓶颈突破的公共服务平台类项目、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应用示范类项目、以及本市高技术服务产业园区和重点培育园区服务条件建设项目。

二、申报条件

1.项目申报单位必须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2012年1月1日前在本市进行工商登记并按规定通过工商年检,主营业务与申报领域一致或高度相关,项目总投资不低于2000万元,新增投资不低于总投资的80%,资本金不低于总投资的30%。

2.申报项目建设内容必须在本指南范围内,具有技术先进性、模式新颖性、行业领先性和带动示范性,新增固定资产投资以软硬件设备购置为主,且不少于新增总投资的50%。

3.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实施,已完成项目立项程序(审批、核准或备案),建设期一般不超过两年,且已落实房地、规划、环保、资金等实施条件。

4.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员工占职工总数的50%以上。

5.服务收入占当年总收入50%以上(第五类项目除外)。

6.落户在本市高技术服务产业园区和重点培育园区,具有申报领域相关国际、国内权威机构资质认证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项目优先支持。

7.已获得其他市级财政资金支持的项目,本专项不予支持。

三、申报材料

1、项目资金申请报告及附件,参见附件2《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高技术服务业专项工程项目资金申请报告编制大纲及相关附件格式》。

2、说明项目获得资质认证和知识产权情况的相关文件复印件(如资质证书、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专利证书等)。

3、与其他单位有效服务合同或意向复印件。

4、其他证明材料,如所在区县政府配套资金支持的承诺函、国家及上海市创投基金支持的证明文件等。

所有书面申报材料请采用A4纸双面打印,按大纲要求顺序排列,并于左侧装订成册(采用普通胶粘装订方式),一式三份,加盖单位公章。

四、申报方式

(一)受理方式

1、区(县)发展改革委按照指南要求,会同区(县)财政局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组织受理和初审,并向市发展改革委正式行文汇总转报项目资金申请报告。

2、市级行业主管部门、市政府派出的管理机构、市级以上工业园区管理机构、市属企业集团、高技术服务产业园区和重点培育园区管理机构、经本市主管部门备案的创业投资机构,可直接向市发展改革委正式行文推荐并转报项目申请。

(二)受理时间

经初审合格后的书面项目申报材料由上述相关部门和机构统一于2013年3月22日早9:00-晚17:00报送,过期不予受理。

(三)受理地址

延安东路1200号电信世界大厦14楼,上海市投资咨询公司。

下载关于印发2011年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行动方案的通知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印发2011年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行动方案的通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0湖南省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规划纲要

    湖南省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规划纲要》也标志着具有湖南特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式吹响集结号。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南省保障和改善民生实施......

    关于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

    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调研报告

    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调研报告 罗河镇人民政府:汪金龙当前,全县上下正紧紧围绕市第十次党代会和县委十一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进行大讨论,推进“十大工程”落......

    衢州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培育发展

    衢州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培育发展 近年来,衢州不断创新体制机制,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培育发展。一是率先在全省实行严格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

    关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关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在国家“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第三篇“转型升级,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中,提出了六条纲要,其中有那么一条《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2013年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情况

    2013年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情况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占GDP比重进一步提高 2013年,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达2622.31亿元,比上一年增长13.2%,高于同期GDP 增速3.1个百分......

    建言战略性新兴产业良性发展

    建言战略性新兴产业良性发展“从国家层面上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政策”“明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重点”“引导和规范企业行为坚决制止市场泡沫” 正在此间举行的全国......

    在全市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大会上的讲话

    在全市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大会上的讲话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倪玉平(2011年月日) 同志们: 今天,市委、市政府召开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会议,目的是动员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