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情况视察报告

时间:2019-05-12 16:44: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安康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情况视察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安康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情况视察报告》。

第一篇:安康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情况视察报告

安康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情况视察报告

作者:市政协

2011年上半年,由市政协副主席徐铁军带队,社会法制和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牵头组织部分市政协委员和有关专业技术人员组成视察组,深入紫阳、岚皋、平利三县6个乡镇及地质灾害隐患点,召开了市直部门座谈会,围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行了深入视察和讨论研究。

一、总体情况

历年来,市委、市政府和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全市防灾减灾取得了一定成效,地质灾害防治管理迈上了新台阶。初步建立了以各级政府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的地质灾害防治责任体系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机构,国土资源系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机构、人员得到基本保障。加强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备案工作,有效提高了全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水平和防灾减灾能力;群测群防体系逐步完善,初步建立了集监测预警、宣传普及、三项制度(汛期值班、险情巡查、灾情速报)、三条措施(简易观测、灾前报警、紧急避让)、编制预案、应急队伍为一体的市、县区、镇、村四级群测群防体系。汛期地质灾害防范水平进一步提高。每年汛期前,市县镇都按时发布了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建立了汛期值班、险情巡查、灾害速报制度,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步入正规化,地质灾害监测预报水平明显提高,地质灾害治理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全市落实地质灾害应急治理项目35个、特大型地质灾害治理项目10个,累计争取中省资金8591万元,其中2010年争取中省地质灾害治理项目16个、补助资金7290万元,消除了一批严重威胁城镇、学校、村庄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体系初步建立。先后编制了《安康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5-2010年)》、《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8-2010年)》、《安康市“7.18”洪灾灾后恢复重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10-2015年)》,为全市开展抢险救灾和恢复重建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二、存在问题

(一)全市地质灾害隐患量大面广,防治任务十分繁重。我市行政区域面积为23391平方千米,境内山高、沟深、坡陡、地薄、断裂构造发育,易滑坡地层分布广泛,地质环境脆弱,地质灾害高中易发区占总国土面积的61.6%。2000年--2002年,全市开展了县区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经专业地质勘查单位调查和认定的地质灾害隐患点1517处,其中滑坡1287处,崩塌70处,泥石流96条,地面塌陷1处,不稳定斜坡36处。2008年“5.12”汶川地震之后,又新增5处专业认定的次生地质灾害隐患点。据统计到2010年7月,全市及县区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在编的灾害隐患点共计2356处。2010年“7.18”特大暴雨洪灾引发新的滑坡泥石流等灾害1900处,截止2010年底统计,全市共有各类地质灾害隐患点4256处,威胁人口达50万人14万户,且多集中在人口稠密地区。加之我市特殊的地质地貌和汛期极端天气因素,人为建设活动日趋频繁,导致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易发、频发、多发,是全省地质灾害的多发区,防治任务十分繁重。

(二)防治宣传深度不够,全民防灾减灾意识不强。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是地质灾害防治整个系统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立群测群防体系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目前我市在防灾减灾宣传方面缺乏完整系统的规划,只是简单地发放宣传单和图片在县城或集镇进行宣传,缺乏综合性、系统性,群众对如何避险自救的方法办法难以说清,心里没底。很多群众对我市汛期结束后山体内富有大量水分,容易造成山体滑坡根本不知。还有的在滑坡地带上拆旧房建新房,造成很大隐患,没有防范意识,对地质灾害不是主动防范,而是被动应付,平时疏于防范,灾害发生时不知所措,更有甚者心存侥幸,麻痹思想严重,导致地质灾害不断造成人员伤亡。

(三)防治机构不够健全,专业人员严重缺乏。面对我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繁重任务。据调查,市上成立了地质灾害领导机构,但目前市县两级地质灾害管理职能部门中,市国土资源局地质环境科挂靠在矿产管理科,为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编制2人。各县区的地质灾害防治机构也参差不齐,形成了管理的缺失;市县两级地质灾害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缺乏,县区基本没有专业技术人员,这是视察中听到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之一。据了解,市县两级专门从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管理人员46人,专业人员除市地质环境监测站有3名高级工程师,紫阳、白河两县设有地质总工程师,其余县区基本没有专业技术人员,难以负任。相关部门协作不够。主要表现在地质灾害防治的研究缺乏有效的部门资源整合和共享,造成了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难以进行情况的综合分析、综合评估、综合论证,形成相关部门各自为战、单打独斗的局面,难以有效保证地质灾害预警的准确性和预警的及时发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整体防灾能力提升。

(四)地质灾害防治投入严重不足。一是市县普遍反映缺少必备的地质灾害应急抢险车辆、勘测仪器、救援设备和工具;二是专项调查、应急调查、宣传培训难以开展。如我市国土资源地质灾害基本情况还停留在2002年的普查资料上,对近年来的发展变化情况尚无系统认知;三是治理项目无力实施。全市地质灾害隐患列入市级隐患点就达23处,由于缺乏足够的治理资金,难以从根本上排除灾害隐患。2010年全市共争取中省地质灾害治理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7个,共计资金是7800万元,需地方财政配套3100万元,据了解,财政配套资金实际到位仅为55万元。

(五)地质灾害评估没有完全纳入建设审批程序。我市地质环境脆弱,由于工程建设,包括矿产开发、新村建设、个人建房等项目的建设没有完全将地质灾害评估纳入建设审批程序,导致因建设项目开工引发的次地质灾害时有发生,给社会稳定、企业发展和个人财产带来巨大损失,更严重地破坏了本已十分脆弱的地质环境。2006年,旬阳县县城水磨湾因私人联合开发建房,未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开挖山体引发了大面积山体滑坡,经济损失达350万元。2009年,白河县桃园乡移民安置点开挖边坡建房,引发山体滑坡,造成5户刚建好的房屋主体全部倒塌。

三、几点建议

(一)强化各级政府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责任。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关乎安康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为了促进全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强化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责任,提高对地质灾害的认识,形成全域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建议市、县区政府每年召开一次全市、县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议,专题研究部署本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讨论并通过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和地质灾害应急预案,落实各级各部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责任。

(二)大力开展地质灾害法规和防治知识宣传。建议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宣传车、互联网、移动通讯等媒介,结合“防灾减灾日”、“地球日”、“全国土地日”、“环境日”、“科技宣传月”等活动全面宣传地质灾害防治法规和有关知识。宣传活动以城区和主要集镇为中心,把宣传重点放到乡镇、村组等基层单位和受灾害隐患点威胁的群众当中,达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切实提高各级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防灾意识和避险自救能力。

(三)严格执行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对所有建设工程,包括新村建设、个人建房等项目必须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并加强监管,确保建设工程的安全选址。依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对未经地质灾害行政主管部门评估的工程等建设项目,规划、建设等部门不得审批。同时依照规定,对因工程建设等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的治理费用,按照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由责任单位承担。建设工程与相应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应同时设计、同时施工,最大限度地减少建设活动对周边地质环境的扰乱和破坏,避免盲目建设所带来的人员伤亡和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四)扎实开展群测群防体系建设。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既是各级政府的职责所系,也关乎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必须广泛发动群众,走“群专结合,全域预防”的道路。我市地质灾害具有隐蔽性强、突发性强、破坏性大、点多面广、防不胜防的明显特点,仅仅依靠各级政府有限的人力和财力进行单一防范,显然力不从心。因此,将全市4256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全部纳入群测群防的范畴,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指导下,以乡镇、村组为主建立群测群防体系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制定应急预案、发放防灾明白卡、落实监测人和监测责任,达到村自为战,预警到户,预案到点的良好工作局面。

(五)加大投入,完善机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前提是经费投入,关键是专业技术人员。建议在市县两级国土资源部门内设置地质灾害防治专门机构,全面负责我市地质灾害防治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工作;进一步充实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人员,特别是充实专业技术人员。同时要注重现有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学习,采取请进来传授,送出去培训,或由市上组织举行每两年一次的短期培训学习的办法,使现有的工作人员专业技术得到提高,防治知识得到更新。依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有关规定,因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的治理费用应纳入市县两级财政预算,建立稳定的年度经费投入保障机制。解决必要的地质灾害应急指挥救援车辆、宣传和调查费用,购置监测仪器、工具等设备,保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二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主要几个方面

(一)完善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制度和群测群防体系建设

各乡镇、各部门将调整后的相关领导、相关责任人、监测人员电话号码收集整理后通知我局,由县气象局和我局通过移动短信平台以短信消息的方式共同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消息”。同时接到上级发布的气候变化通知,随即通知各国国土资源所,由各国土资源所传达至各个监测点检测人员,确保信息畅通。

完善群测群防体系,将各隐患点应急预案发放到相关责任人手中。特别要是监测人员电话有变化立马上报县局,便于查询。针对换届后个别领导工作业务不熟,我局还专门印发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小手册,发放到了乡镇各领导手中。

(二)严格遵守汛期地质灾害值班制度和速报制度

详细制定汛期值班人员须知和值班人员地质灾害速报须知,执行24小时值班,县局对值班情况和相关责任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不定期抽查。要求相关监测人员和责任人必须高度负责,不能脱岗。各乡镇要严格按照《合江县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要求,接到地质灾害灾情后要依照群测群防责任制的规定,立即将有关信息通知到地质灾害危险点的防灾责任人、监测人和该区域内的群众,要在第一时间内报告县应急办和县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并立即派人赶赴现场,进行现场调 1

查,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灾害发生或者灾情扩大,在30分钟内将灾情详细情况书面报告县应急办和县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

(三)应急准备工作

一是提高了地质灾害应急能力。结合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际,加强了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加快组建专群结合的应急救援队伍,配备必要的交通、通信和专业设备,形成高效的应急工作机制。进一步修订完善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制定严密、科学的应急工作流程。建设完善应急避难场所,加强必要的生活物资和医疗用品储备,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提高有关各方协调联动和应急处置能力。二是要强化基层地质灾害防范。充分发挥基层群众熟悉情况的优势,大力支持和推进村社地质灾害监测、巡查、预警、转移避险等应急能力的建设。要求雨天每个地质灾害隐患点安排专人盯守巡查。

(四)认真开展隐患调查和动态巡查

由于当前气候异常,要求各乡镇组织相关人员对本地区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经常性巡回检查。对各辖区所有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和所有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的地方(特别是旅游区、学校、人口聚集区、公路沿线、非煤矿山)逐一进行排查,重点检查隐患点变化情况、隐患点防灾预案的完善和防灾责任的落实情况、防灾避险措施及准备情况、预警预报信息的传送、汛期值班工作制度、防灾明白卡和避险明白卡子的发放情况、监测人的监测情况等,做到不留死角,消除隐患,并将排查结果及时

反馈我局。特别是加强了对非煤矿山和在建工程项目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检查,要求矿山和在建工程项目落实相关责任人和监测人员,完善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和防治方案,签订防灾责任书,落实相关防灾措施。对不合格的工地和矿山发出整改通知。

(五)地质灾害防灾意识和自救措施的宣传。

重庆五道防线严密监测地灾:加强落实巡查排查、监测预警、专家驻守、应急处置、督察督办、

第三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施方案

版石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

地质灾害危害性大,防灾减灾是一项重大而艰巨的任务,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地质灾害防治方针,切实做好今年我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根据县2015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制定镇2015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如下,各村(居)、驻镇各有关单位,按照方案抓好落实。

一、地质灾害点分布和威胁对象与范围

(一)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村宅后滑坡,村房前滑坡,村宅后滑坡,村宅后不稳定斜坡,村不稳定斜坡,房前屋后高陡边坡主要分布在海螺村。

(二)根据地质灾害的规模及存在威胁程度划分,我镇为一般级地质灾害点为2处,潜在的地质灾害危害点较大的为海螺村。

(三)对未列入本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地质灾害点和房前屋后高陡边坡,虽然隐患相对较小,也应列入村(居)级防范。区内主要地质灾害的威胁对象和影响范围:

1、对于山前地带的房前屋后因工程建设和人为削坡所诱发的小型零星的滑坡崩塌灾害,主要是威胁边坡前后部位上的人员及房屋财产等安全,一般危害范围以50-200㎡左右为主,部份影响宽度可达20-30m、影响长轴距离可达50-60m。

2、对于公路沿线边坡所诱发的滑坡、崩塌灾害,除影响堵塞交通和毁坏公路及附属设施等外,主要是威胁通行车辆和过往人员的安全;特别是较高陡的边坡,危害范围甚至延伸至公路外部。

3、对于部份沟谷所潜在的滑坡迸发性泥石流灾害,以及境内部份大型引水沟渠或库塘渗漏所诱发的潜在滑坡泥石流隐患,主要是威胁沟谷、沟口和引(蓄)排水等设施下游的部份居住人员与房屋财产安全,潜在威胁范围较广,一旦发生后危害性往往较为严重。

二、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一)组织管理

为确保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顺利进行,组织协调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成立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 龚升炬(镇党委书记)副组长:钟 明(镇 长)

陈永山(镇党委副书记)

肖泽红(纪委书记)

陈旺山(常务副镇长)

赖东升(副镇长)

李仁辛(副镇长)

唐素芳(副镇长)

成 员:龚汉佐、王泽庭、钟庆利、刘俊奎

(二)地质灾害防治及责任制

(1)地质灾害防治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各行政村和镇直有关单位要本着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以人为本,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政府负总责,部门具体负责,各行政村村主任为第一责任人的工作机制。

(2)国土资源所: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编制,地质灾害点监测人的落实,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培训工作。

(3)建设站:在进行镇、村规划充分考虑遭受成引发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和危害性,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建筑工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4)公路站:加强对交通沿线边坡的检查和维护,对易发区路段要设立警示标志。

(5)水利工作站:对所管辖的水利工程设施,包括水库,引水涵渠,应进行除险加固。

(6)中心小学和中学:根据学校的周边地质灾害易发区域进行检查、整改,并组织学生进行避险演练。

(7)民政办:在地质灾害预警期内要做好抢险、救灾准备,灾情发生后应及时做好优抚工作。

四、加强汛期巡查,实施监测巡查与安全转移,建立预报预警响应规程(1)加强汛期巡查

根据国务院《地质防治条例》镇政府组织国土、建设、水利、公路、中心小学、中学等部门在汛前、汛期,汛后对危险性和灾害性较大的地质灾害点,从群测群防、防灾抢险、应急准备工作等方面进行巡回检查,检查各村防灾责任组织机构,防灾明白卡、避险明白卡是否发放到位,危险点监测责任人是否明确。

(2)实施灾害监测巡查与安全转移

对已调查的地质灾害点和划定的汛期地质灾害危险区域,应进行监测巡查,遇有台风或暴风雨袭击或当地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所报达到3组以上时,除加大对危险点监测密度外,还应部署地质灾害点避险实施方案,因地制宜做好群众及财产的安全转移工作。

镇政府已成立地质灾害抢险救灾队伍,主要由各防灾成员单位和镇应急民兵分队组成。

(3)预报预警应急响应要求

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分为5个等级,Ⅰ级、Ⅱ级地质发生可能性小,Ⅲ级(注意级)地质灾害发生可能性较大,Ⅳ级(预警级),Ⅴ级(警报级)地质灾害发生可能性较大,其中Ⅰ—Ⅱ级可不予发布,Ⅲ—Ⅴ级应向社会发布,对Ⅲ—Ⅴ地质灾害预警响应,一般要求如下:

1、Ⅱ级—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响应,镇有关部门应做好值班工作,密切注意雨情,各村防灾责任人,监测人和协管员要加强地质灾害危险区域的监测,巡查和防范。

2、Ⅳ、Ⅴ级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响应,镇防灾指挥机构及各行政村应安排人员24小时值班,并组织做好抢险救灾工作,镇政府要做好启动《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各村委会应按汛期地质灾害危险区域群众转移预案,立即组织地质灾害危险区域内群众转移避让。

(4)建立灾情报告制度

1、报告时限要求:发生地质灾害,各行政村应在1小时内报镇政府。

2、报告内容:地质灾害报告内容主要发生的地点、时间、类型、规模、人员是否存伤亡,财产损失等,已采取的措施和对策。

五、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及建设

1、各灾点应结合地质灾害发生的规模,危险性、危害性,经济实力及可操作性,采取目视监测。设桩监测或进行回填裂缝,削坡减载,清除易滑坡物、挖设排水沟、改水渗透、砌挡墙等工程治理措施。

2、完善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健全地质灾害防治制度。

3、加强监督,加大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力度。

4、加强宣传,提高干部群众积极宣传。

2015年6月10日

第四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通知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省《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确保我乡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我乡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继续巩固我县年“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成果,在地质灾害来临时,能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杜绝或减少地质灾害带来的损失,结合我乡实际,特将相关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事项强调如下:

一、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地灾防治工作意识。

1、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实际出发,从发展大局出发,从最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关注安全,关爱生命。

2、组织广大干群学习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通过召开会议、刷写标语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地灾防治知识,增强广大干群地灾防治意识,提高广大干群地灾防范能力。

xiexiebang.com范文网(FANWEN.CHAZIDIAN.COM)

3、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资源开发与合理利用的关系;正确处理劳动安全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二、开展地灾评估,健全地灾防治监测机制。

1、开展地灾情况调查评估工作。

2、制定地灾防治预案和突发性地灾应急预案。

3、建立健全地灾监测网络,落实地灾汛期值班、速报、巡视、检查等各项规章制度。

4、重要地灾要设置警示牌。

三、加大防范力度,严禁人为诱发地灾行为。

1、组织地灾危险点的广大干群开展地灾防治的可行性治理工作。

2、严禁在地灾危险区内进行爆破、削坡或其它危险性的建设施工。

3、严禁无合法手续开采矿产等违法开采行为。

4、严禁持有合法开采手续的违规开采行为。

四、切实履行职责,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1、各村、各单位一把手对本地的地灾防治工作负总责,对其职责范围内的地灾防治工作担负直接责任。

2、要站在“群众利益无小事”和“人命关天”的高度,切实把地灾监测机制、地灾预防措施以及地灾防治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落到实处,层层要有责任人。

3、确保通信畅通,各村、各单位一把手和蹲村领导干部在汛期要保持通信工具24小时畅通。

4、开展经常性的地灾监测、巡查及其督查工作,做到及时发现灾情、研究灾情和排除灾情,防患未然,切实把地灾现象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5、建立过错追究制度,对因地灾防治工作抓得不力、不实而导致人民生命遭受重大伤亡或人民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要依法追究责任人的行政责任或刑事责任。

第五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情况汇报

**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情况汇报

为进一步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高我县地质灾害防治能力,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县委、县政府统一部署,我县按照“以人为本、群测群防、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防治方针,建立完善群测群防工作制度和责任体系,全面开展地质灾害群测群防,最大限度避免和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服务于全县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通过我们全县上下共同努力,我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现将我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县地质灾害隐患点概述

**县位于安徽省中南部,长江下游北岸,县域东接铜陵,西邻安庆,南望池州,北通合肥,是皖江城市带的腹心地带。辖22个乡镇,一个省级开发区,人口近100万,面积1808平方公里。全县地质灾害主要类型为山体崩塌、滑坡、不稳定斜坡等突发性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县北部低山丘陵区,呈北东向展布,西南东零星分布。其次,部分地区存在地面塌陷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北部低山丘陵区和中西部的矿产资源丰富地区。到目前为止,全县境内现有地质灾害隐患点26处,其中中型地质灾害隐患点4处,分别为钱铺乡将军中学、白梅乡董冲小学、浮山镇浮山中学以及**镇下**小学,另22处为小型地质灾害隐患点。受威胁人口1335人,受威胁资产2407万元以上。截止目前,我县未出现因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

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开展情况

1.健全机构,责任到位。我县各级政府和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历来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因灾害带来的损失,巩固已有经济建设成果。现在我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已从原来单部门防治转变为政府重视、分级负责、多部门协作的防灾新局面。一是县政府成立了县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和应急指挥部,负责全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决策、协调、指挥。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县直10多个部门负责人为成员,下设办公室,由县国土资源局分管领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设在县国土资源局。22个乡(镇)相应建立起防灾领导机构,组建了应急小分队。上述组织体系的建立,为我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二是落实责任,明确目标。每年县政府都与各防治责任单位签订《地质灾害防治目标管理责任书》,明确了各乡(镇)和县直单位领导的责任。建立领导责任制,明确责任人,做到任务到人,责任到人,层层落实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责任追究制,确保各项防治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千方百计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力争“零死亡”的防灾工作目标的实现。5月10日,县政府及时召开了全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议,会上姜奎堂副县长与各防治责任单位签订了地质灾害防治目标管理责任书,并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行了具体的部署和落实,强调全县上下必须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入汛期以来,省厅和市局先后召开了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视频会议,会后县国土资源局紧急布置、传达和落实会议精神,实行局领导分片负责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向乡镇及有关部门反映,并提出整改意见。三是编制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每年都根据不同情况,科学编制《**县2012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县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和《**县2012年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演练方案》,以县政府名义下发各乡(镇),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和技术指导。

2.提高认识,宣传到位。为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地质灾害防范意识,县国土资源局开展了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宣传活动。一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新闻媒体等在全县范围内广泛进行宣传,并在“土地日”、“防灾减灾日”等宣传活动期间,在县国土局门口、湖滨广场等地设立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咨询台,摆放宣传展板4块,发放宣传材料10000余份,提供法律咨询200余人次。二是今年以来,在县国土局大门口电子屏幕连续滚动播放地质灾害防治和科普知识、地质灾害防治新闻报道,增强干部群众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三是向受地灾威胁的单位和群众发放《防灾工作明白卡》和《防灾避险明白卡》1000多份,制作地质灾害警示牌100余块。四是在市国土资源局的统一组织下,我县国土局及时召集26个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员、各国土所负责人、矿管股、地矿事务服务中心等同志参加了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监测员培训,学员普遍反应较好,通过培训,不仅提高了防灾避险能力,更为进一步做好科学预防和监测地质灾害,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3.落实责任,制度到位。为了切实加强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县、乡政府和基层组织都建立并严格执行地质灾害防范值班、灾情险情速报、应急调查、险情巡查等六项制度。县国土局领导班子成员分片挂点联系,并从3月26日至今,每天都安排领导带班和人员值班,在主汛期和极端天气期间,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应急小分队就地住宿随时待命。

4.加强防范,措施到位。为了加强我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从源头上减轻和避免因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我县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不定期到各个灾害点上去检查,发现灾害点有异常变化,提出整改措施,做好巡查记录,严重危险的,向乡(镇)下达督办单。二是与县气象局联合开展汛期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预警预报信息在 县电视台滚动播出,并通过手机短信发送到防灾责任人和监测责任人手中,使人民群众及时了解地质灾害信息,提前做好防范工作。三是与气象部门联动,在浮山镇、白湖乡、金社乡、会宫镇、官埠桥镇建立了五个气象观测站,及时掌握最新天气动态,准确预报。四是在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设置警示牌,在隐患点附近选择临时避让场地,指定一条或几条撤离的安全线路,并让有关群众熟悉场地和线路。五是加大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力度。2月21日~25日,县国土资源局和安徽省地勘局326地质队组成联合调查组,对全县范围内的现有26个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可能发生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了野外实地调查,尤其是对居民切坡建房安全隐患进行了全面排查,调查涉及9个乡(镇)、开发区,21个村(居委会)。之后又邀请了市地环站专家对我县重点区域进行了的排查,并提出了针对性的防治措施。近日,结合市政府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议精神,我县立即发文各乡(镇)和基层国土资源所,要求对居民切坡建房安全隐患再排查,做到早发现、早防范、早治理。

5.加大投入,治理到位。针对我县现有的26个地质灾害点,尤其是市级地质灾害隐患点,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以争取消除安全隐患,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一是对将军中学和下**小学实施整体搬迁,降低威胁等级。同时对将军中学地质灾害点实行了台阶式护坡治理,目前该处安全隐患已基本消除。二是对会宫镇建设村原拔茅山铜矿塌陷地质灾害点进行回填治理及危房拆除工作,以及时消除隐患。三是对浮山中学地质灾害隐患点下达了限期治理通知,要求其必须尽快做好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治理方案,目前该处正在治理之中。四是对我县一部分重点的小型地质灾害点,如开发区鲍庄组安置点、**县香肠厂、下**居委会安置点等地质灾害隐患点,邀请了市地环站专家现场勘查,编制治理设计方案,目前各处恢复治理工作也在积极落实之中。

三、存在的问题

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

(一)基层地质灾害防治人员防灾技能有待加强;全县缺少从事地质工作的专业人员,地质灾害防治的经济基础薄弱,经费投入不足,技术水平偏低。

(二)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有待加强。1998年水灾使人民群众对地质灾害的危害性有了直观认识,防灾减灾意识得到空前提高。近几年相对平稳,没有出现特大灾害,部分群众对灾害的创伤已开始淡忘,抱有侥幸心理,认为发一次大灾要管几十年,灾害不可能年年有,防灾减灾意识降低。

(三)农民切坡建房现象非常严重,不少房屋没有避开地质灾害隐患点,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并且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不断发生,给国土部门防灾监测工作带来巨大的压力。

四、下步工作计划 1.提高警惕,高度重视地灾工作。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范工作,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切实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全县上下要进一步绷紧防灾这根弦,因为我县地质灾害点多面广,遍布城乡各地,加之地质灾害具有突发性、隐蔽性、危害严重等特点。汛期到了,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危害国家利益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群众利益无小事,所以一定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

2.加强监测巡查,积极主动做好地质灾害防范工作。要进一步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山区农村傍山切坡建房点、城镇规划区切坡段、露天采矿(石)场、新建和改扩建公路边坡、水利工程边坡和旅游景点高陡岩体等重点地段的排查,尤期是教育、卫生等部门,要重点排查中、小学校区,医院等人员聚集场所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监测巡查,并对每个地质灾害隐患点建立档案卡,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实行动态管理。对存在的地质灾害隐患,及时通知当地群众和乡镇、村委会或建设单位,逐点制定监测、报警、人员疏散路线、应急抢险等防灾措施,树立地灾危险警示牌。

3.加大力度,严防乱挖乱建行为。针对群众防灾意识降低,农民切坡建房现象非常严重,不少房屋没有避开地质灾害隐患点,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并且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不断发生的现状。要加大对农民非法乱挖乱建,切坡建房查处力度,有关部门要对挖机进行登记,对乱挖乱建的挖机进行暂扣,依法进行处理,遏制非法占地建房行为。4.完善各项制度,落实地质灾害防治责任。要进一步完善和严格执行地质灾预报预警、险情巡查、应急调查、灾情速报和月报、汛期值班和日报,防灾联系等各项制度,认真执行汛期值班制度,确定专人专门负责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公布名单、联系电话和值班电话。要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人员要保证汛期手机24小时开机,确保防灾信息畅通。按照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对全县现有的26处及新排查出的地质灾害隐患点防治工作,要落实职责,层层签订防灾责任状,规定地质灾害防治主要责任人在主汛期一律不得外出,实行地质灾害防范工作责任追究制。对10处列为重要地质灾害危险点有关乡镇在近期,要实施必要的阻、排水工程和削坡、减载、压脚工程,以确保群众生命财产不受损失。

5.大力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从源头上预防地质灾害。近年来人类工程活动诱发的地质灾害已超过自然产生的地质灾害,而且危害更大。要变事后监督为事前监督,变事后救灾为事前防灾;对靠山、靠崖、斜坡前缘及已知地质灾害隐患点在暴雨来临前要采取措施撤离人员,主动避让地质灾害,避免人员伤亡。农房选址一定要注意不能选在危岩下、水池和堰塘附近、滑坡体及前壁后坎上,避免因选址不当带来安全隐患和经济损失。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在申请建设用地前必须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并报经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审定,未经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国土部门不能办理用地手续,对未做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造成地面塌陷、地裂缝、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的,建设单位要承担一切后果,从源头上控制和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

下载安康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情况视察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安康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情况视察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全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情况汇报

    全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情况汇报各位领导: 今年以来,我市按照省委、省政府及省厅的安排部署,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把地质灾害防治作为全市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牢......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1

    罗平县市政公司干龙泉砂石料场2011年 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为切实做好我公司2011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避免或最大限度地减轻地质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根据《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与防治报告

    地质灾害基本类型及防治报告 一,环境地质与地质灾害: 环境地质主要是针对各种工程建设中常遇到的各种地质问题(如滑坡,崩塌泥石流,环境污染等)。他跟地质灾害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划......

    地质灾害防治报告程序

    地质灾害防治报告程序发生一般地质灾害,应及时向市国土资源局上报;发生较大级地质灾害,应当于48小时内上报市国土资源局,同时上报省国土资源厅;发生重大级地质灾害,应当于48小时内......

    6、学校地质灾害防治监控工作及报告

    学校地质灾害防治监控工作及报告 单 位:经开区列子小学 学校地质灾害防治监控工作及报告 为贯彻落实2013年上级部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精神,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切实加强学校安......

    乡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自检自查情况报告

    自2009年7月以来,我乡极端气候突出,连续3年遭遇干旱,导致岩土体松散开裂,山体稳定性发生变化,2012年进入汛期后,全乡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单点暴雨、大雨天气突出,增加了崩塌、滑坡、......

    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情况汇报

    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情况汇报 时间:2012-01-07 点击:26 次 作者:feiyu9 信息来源:标签:地质灾害防治 灾害防治 地质灾害 工作进展 地质- 5.要求各乡镇在组织实施《地质灾害防......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先进个人[全文5篇]

    附件4:达州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先进个人推 荐 审 批 表姓名:工作单位:推荐单位:填表时间: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