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肠道传染病工作总结

时间:2019-05-12 16:06: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6年肠道传染病工作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6年肠道传染病工作总结》。

第一篇:2016年肠道传染病工作总结

2016年肠道传染病工作计划

各科室: 2016年,全镇传染病防制、疫情管理工作以甲型H1N1流感、人禽流感、霍乱、不明原因肺炎等重大疾病防制为重点,加强疾病监测和疫情信息管理,全面落实各项防治措施,继续加大督导、培训力度,努力提高综合防治能力,进一步提高传染病重大疫情预测预警能力,确保我镇不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

一、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

要着重规范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程序,狠抓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加大对疫情信息的利用,加强疫情预测预警,为我镇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及时、准确和科学的决策依据。

1、高度重视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工作,落实各项制度,强化责任意识,确保直报网络正常运行。对每个网络直报单位要进行网络直报技术现场工作指导,提高网络直报工作质量。促使网络直报月报告率达100%。

2、定期对疫情进行分析,全面掌握辖区内的疫情动态,每日对门诊日志进行审核,每月5日、15日、25日对门诊日志实行双填字制度,定期对辖区内医疗卫生机构的疫情信息报告质量进行评价,包括报告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以及重卡等情况。

3、加强传染病疫情的预测预警工作,定期及时书写预测预报报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县卫生局,充分利用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系统,对传染病信息进行实时监控,通过浏览报告卡片,主动搜索报告病例的聚集现象,及时发现潜在的传染病暴发,特别是出现时间、空间等病例聚集情况时,要实时做出预警。对网络直报预警系统每日浏览一次,同时对存在预警信息进行核实,如是暴发疫情,要迅速采取防控措施,防止疫情蔓延,并将结果反馈至市疾控中心。切实做到传染病监测完成率达100%;暴发疫情、散发疫情规范处置,暴发疫情调查率达100%。

4、继续指导辖区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规范门诊登记、传染病疫情信息核对、传染病报告卡的填报、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等工作,明确传染病疫情报告流程,确保医疗卫生机构相关科室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衔接,保证疫情报告及时、科学、准确,杜绝迟报、瞒报、漏报现象发生。促使疫情报告督导覆盖率达100%;医疗机构无传染病漏报。同时,严格遵循《全国传染病疫情漏报调查方案》要求,每年要开展一次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疫情漏报调查,评估辖区传染病疫情报告现状,并将调查结果及时上报市疾病控制中心。

5、传染病疫情管理人员每天必须不少于2次上网审核直报单位所报卡片,按照《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的要求及时审核卡片之外,还要求每天15:00之前的报告卡15:00之前必须审核。医疗卫生机构网络直报点每天15:00之前诊断的报告卡必须当日进行网络直报。疫情直报点对疑似病例要及时进行核实订正;对逻辑错误卡片要及时进行核实订正;在每日审卡完成后,对年初至当日已确认的卡片进行查重;每日查看疫情网络直报系统公告栏,对上级相关工作要求做出安排部署和落实,并做好工作记录;每月将《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的传染病报告卡和统计报表导出后,以电子文档形式保存。

6、接到职责范围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后,要立即对信息进行审核。信息确实者应于2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其中,事件相关信息级别只能选择未分级。在网络直报的同时,立即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县卫生局和县疾控中心,并配合县疾控中心在进行网络直报的第二个工作日之前对所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分级确认,并于分级后2小时内通过网络直报系统进行订正分级。

7、按照《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死亡病例监测实施方案(试行)》要求,逐步做好死亡病例监测工作。

二、急性肠道传染病防制工作

要高度重视我县急性肠道传染病防控工作,进一步加强领导,明确职责,统一部署,要严防霍乱、手足口病等急性肠道传染病暴发事件的发生。

1、各村卫生室要强化工作责任,专人负责肠道传染病防控工作,要完善急性肠道传染病各项应急预案,理顺肠道传染病工作流程。要建立健全肠道传染病应急机动队,并做好机动队培训、演练工作,提升应急机动队应急处置能力,同时要配备必要的药械、交通工具及个人防护用品等物资储备,切实做好急性肠道传染病应急处置准备工作。

2、加强腹泻病门诊监测工作

加强对腹泻病门诊和专桌的督导、管理工作,腹泻病门诊实行独立区域,2012年5月1日~10月31日实行24小时开诊。要强化医疗机构全员培训工作,认真执行预检分诊制度,腹泻症状病人首先要到腹泻病门诊排查治疗,确保及时发现和隔离急性肠道传染病病人。腹泻病门诊医务、检验人员要熟练掌握腹泻病诊断、治疗、抢救、检验、疫情报告、抢救知识,认真做好腹泻病人的就诊专册登记,做到“有泻必登、有泻必查、有泻必治、有泻必报”,不得有任何漏项。县级腹泻病门诊霍乱快诊率必须达到100%,可疑标本必须经由检验人员或腹泻病门诊医务人员按要求封存,详细登记基本资料后,及时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鉴定。

3、加强疫情报告,严格疫情处理 各村卫生室及本科室要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发现霍乱等肠道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时,要用最快办法逐级向县卫生局

和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霍乱病人或疑似病人要尽快上送菌株进行鉴定。对霍乱疫情,要按照卫生部《霍乱防治手册》的具体要求,及时进行处理。其工作重点是迅速划定疫点、疫区,严格隔离、彻底治疗病人和带菌者,快速灭蝇、彻底消毒饮水和外环境,对密切接触者及疫区的现症腹泻病人采便检验和预防性服药,搞好环境和食品卫生。

5、认真做好手足口病、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痢疾、伤寒等的监测和防控 医疗卫生机构要加强对手足口病、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痢疾、伤寒等的防治工作,开展全员培训做好传染病预检分诊和诊治,轻症病例以门诊对症治疗为主。对重症病例应迅速转入上级医疗机构住院治疗,重点救治,同时采集标本送检。要加强对其他传染病的监测与管理,掌握疫情动态,提高对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的处理能力。

6、卫生宣教

要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利用广播、宣传单、黑板报、标语等形式,大力宣传《传染病防治法》、《食品卫生法》和急性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以提高群众的防病能力和自我保健意识;各腹泻病门诊要在?5-10月份经常进行预防肠道传染病卫生知识宣传。要印发预防肠道传染病知识宣传单,做好重点人群的预防霍乱、手足口病等急性肠道传染病健康教育工作。

三、应急机制建设

1、举办重点传染病防制培训,以逐级培训机制继续加强基层的应对能力;

2、开展那呼吸道、肠道传染病应急处置的演练,提高应对突发重大疫情、传染病暴发疫情应急处置能力,做好防护物资准备和后勤保障工作,及时预测预警,规范处理、有效控制传染病疫情。

二〇一六年元月二日

第二篇:2018年肠道传染病年终工作总结

电力社区卫生服务站2018年肠道传染病年终工作总结

2018年传染病防治工作在市疾控、天山街道卫生服务中心的的领导下,以完善公共卫生体系为工作重心,以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出发点,真抓实干,认真贯彻执行《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法规,加强传染病报告与管理,在全体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2018年传染病防治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强化组织领导、提高认识

成立了传染病防治领导小组及各项专项防治领导小组和相应的机动队等组织。建立健全传染病登记报告制度、自查制度、奖惩制度、管理制度、分管领导及相关人员职责。

二、加强传染病登记与报告

首诊医生能够按照法定传染病报告时限填写传染病填报传染病报告卡、按流程报告。

做好卫生服务站传染病疫情管理和报告工作。

认真贯彻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制定健全的医院内感染制度、传染病登记和报告制度,门诊日志齐全,医院设立了传染病预检分诊台,设立肠道、发热门诊,做好传染病门诊监测工作。

三、定期组织业务培训

加强传染病防治法律法规意识以及各项方针政策的落实,开展医务人员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通过对全体医护人员的培训,大家对传染病防治得到高度重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营造良好的公共卫生环境。

五、加强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

利用宣传栏、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宣传染病防治知识,门诊、病房的宣传栏定期举办传染病防治知识专栏,根据传染病特点和季节性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发放宣传小册子,宣传《传染病防治法》等,提高人民群众的防病知识能力。发放传染病防治知识宣单、小册子1000多张。

六、传染病发病与疫情报告情况

2018年1月至2018年10月,电力社区无甲类传染病发生,共报告其他法定传染病1种共计水痘2例,无漏登漏报现象。

在今后的传染病防治工作中,电力社区卫生服务站将继续努力,扬长避短,进一步加大对传染病防治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的宣传力度,增强全民的防治意识,组织形式多样的防治传染病及相关知识的培训和健康教育活动,做好重点传染病的防控和管理工作,为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电力社区卫生服务站 2018.10.15

第三篇:肠道传染病应急预案

湘西自治州肠道传染病应急预案

总则 1.1 目的

为了有效预防、控制我州肠道传染病疫情的暴发和流行,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我州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2 工作原则: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快速反应、科学处置。

1.3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湖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等有关法律法规。

1.4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霍乱、伤寒、痢疾、甲肝等肠道传染病暴发疫情的应急处置。

1.5疫情级别认定标准

根据《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规定和肠道传染病疫情发生范围和流行的性质,危害程度波及范围可能的发展趋势,将肠道传染病疫情划分为特别重大 1(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四个级别。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和兰色进行预警,分别实行Ⅰ级、Ⅱ级、Ⅲ级、Ⅳ级应急反应。

1.5.1 一般肠道传染病疫情(Ⅳ级)

(1)霍乱:在一个县市内发生,1周内发病9例以下。(2)甲肝、伤寒、副伤寒:一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5例及以上或出现2例及以上死亡。

(3)痢疾:3天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10例及以上或出现2例及以上死亡。

(4)感染性腹泻(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外):一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20例及以上或出现1例及以上死亡。

(5)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它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1.5.2较大肠道传染病疫情(Ⅲ级)

(1)霍乱在一个县(市)行政区域内发生,1周内发病10-29例,或波及2个以上县(市)。

(2)痢疾、甲肝、伤寒、副伤寒:在一个县(市)行政区域内,同一Ⅳ级事件累计发病100例以上;或者累计发病10例以上并出现死亡病例。

2(3)感染性腹泻:在一个县(市)行政区域内,同一Ⅳ级事件累计发病200例以上;或者累计发病20例以上并出现死亡病例。

(4)市(地)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它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1.5.3 重大肠道传染病疫情(Ⅱ级)

(1)全州范围内发生霍乱流行,1周内发病30例以上。(2)甲肝、伤寒、副伤寒、痢疾、感染性腹泻出现多起暴发疫情波及2个以上县市,一周内发病水平超过前5年同期平均发病水平2倍以上。

(3)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它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1.5.4 特别重大肠道传染病疫情(Ⅰ级)卫生部认定的特别重大的突发肠道传染病疫情。2 组织机构与职责 2.1 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是全州应对肠道传染病暴发疫情的组织领导机构,由政府有关部门组成,政府主要领导担任总指挥长,卫生局局长担任副指挥长。其主要职责: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协调全州重大肠道传染病暴发疫情应急处置工作;发生或可能发生重大肠道传染病疫情时,决定启动本应急预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州卫生局,办公室主任由卫生局局长兼任。负责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日常工作。县成立相应应急组织机构。肠道传染病暴发疫情按照属地管 3 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负责本辖区Ⅳ级肠道传染病暴发疫情的处置,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负责本辖区Ⅲ级肠道传染病暴发疫情的处置。

2.2专家咨询委员会

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组建有流行病学、临床医学、微生物检验、公共卫生管理、统计学等多学科专家组成的咨询委员会,主要负责对突发肠道传染病疫情级别的确定是否启动本预案提出建议;对突发疫情的应急准备提出咨询建议;参与应急预案和技术方案的修订;参与现场应急处置工作和技术指导。

2.3疫情应急处理技术指导小组

2.3.1流行病学专家组,州卫生局组建由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主的流行病学专家组,负责全州肠道传染病暴发疫情流行病学调查的技术指导。

2.3.2临床诊治专家组,州卫生局组建由州医院、州中医院等州直医疗单位有关传染科、儿科、急诊科、肠道门诊等方面的专家组成的临床诊治专家组,负责全州肠道传染病诊治的技术指导工作。

2.3.3现场处置机动队,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组建现场处置机动队2-3个,州卫生局组建有消毒、检验检测、流行病学调查以及卫生监督等方面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现场处置机动队,负责肠道传染病、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及实验室确诊病例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标本采集及现场消毒的技术指导。

2.4 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及职责 2.4.1 卫生部门

4(1)组织拟定全州突发传染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治预案、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2)协调并指导铁路、机场、港口、交通、公交、出入境检验检疫等有关部门,做好卫生检疫工作;健全疫情报告网络体系,组织开展疫情监测、检查、督导疫情报告制度落实情况,严密监视疫情动态;

(3)一旦发现突发公共传染病疫情,迅速组织卫生技术力量控制疫情的发生和蔓延,防止流行传播;同时组织评估临床治疗病人、预防控制疫情措施的效果,完善各项防治方案;

(4)开展健康教育,宣传预防控制传染病的科学知识,协助新闻宣传媒体和教育部门开展传染病的防病宣传工作,提高群众自我保健能力和健康意识。

(5)负责信息、资料的收集、汇总、分析和上报;(6)向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提出启动应急预案的建议。

2.4.2 宣传部门

负责突发传染病防治新闻宣传工作,注意正确的舆论导向,澄清事实,平息有关疫情谣传,避免引起社会恐慌;深入宣传党和政府对疫情的政策、采取的有效措施和防治工作的成绩。

2.4.3 财政部门

(1)负责及时筹集、解决预防和控制突发传染病防治必需的经费,为防治工作提供经费保障。

(2)解决各级卫生监督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经常性、应急性公共卫生经费,保证公共卫生各项业务工作正常开展。

2.4.4 人事部门

(1)负责对在突发传染病防治工作中做出突发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

(2)解决、落实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专业人员编制、引进、培养等问题。

2.4.5 教育部门

(1)负责学校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知识的宣传教育、疫情监测和报告等工作;

(2)负责在各类学校、托幼机构中开展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知识的健康教育活动。

(3)组织各类学校、托幼机构落实预防突发传染病的相关技术措施。

2.4.6 农业部门

负责配合有关部门认真做好农村传染病防治的预防工作,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预防突发传染病向农村扩散。

2.4.7 建设部门

(1)负责本系统和各建筑工地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宣传教育等工作;

(2)组织各建筑工地落实消毒等预防传染病的有关措施;(3)做好建筑工人的疫情监测工作,落实疫情报告制度,发现可疑病人及时组织诊治。

2.4.8 交通部门

(1)在车站、码头组织开展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宣传教育。(2)发现传染病疑似病人,及时采取隔离措施,并报告卫 6 生行政部门;

(3)负责落实对公交车辆、轮渡等交通工具定期进行预防性消毒措施。

2.4.9 公安部门

(1)确保疫情处理和运送病人、消杀药品、医疗抢救器械及疫情处理车辆的畅通。

(2)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对传染病病人和疑似病人进行隔离治疗,对拒不执行卫生行政部门防治措施的单位或个人采取必要的强制的措施。

(3)一旦发生重大疫情,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做好疫区封锁与处理,做好疫区治安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

(4)负责做好来自疫区的流动人口的登记管理工作,发现传染病病人和疑似病人立即采取隔离措施,并及时报告卫生行政部门。

2.4.10 食品药监部门负责传染病暴发疫情应急处置药品、医疗器械的质量监督。

2.4.11 工商、质监部门:负责组织开展传染病暴发疫情,发生地市场秩序维护及应急处置所需物资的质量监督工作。

2.4.12 商务部门:在突发传染病疫情发生期间,负责组织生活必需品的市场供应;

旅游部门:组织旅游行业做好传染病暴发疫情的预防和应急处置工作;在传染病暴发疫情发生期间,组织做好旅游团队及人员的宣传、登记、观察工作。

2.4.13 民政部门:负责对特困群众进行生活救助和医疗救 7 助;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和社会团体开展社会捐助工作,接受、分配国内外企业、个人以及外国政府、境外组织捐助的资金和物资,做好款物管理和发放工作;组织和动员社区、村委会力量,参与群防群治;协调做好死亡人员的火化和其他善后工作。

2.4.14 军分区、武警:支持和配合重大、特别重大传染病疫情的应急处置工作。

3疫情监测与报告 3.1 疫情监测

3.1.1 各级医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疫情的网络直报工作,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每日两次上网巡查,对网络直报的传染病疫情信息进行监测,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监测工作的管理和监督。

3.1.2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除利用传染病直报网络进行突发肠道传染病疫情信息的监测外,同时通过传染病疫情主动监测系统和疾控机构24小时值班电话,主动收集突发肠道传染病疫情信息,并对疫情信息进行核实和分析,一旦发现有流行趋势,按照规定及时上报。

3.1.3州疾控中心负责收集国内外突发传染病疫情动态和防治情况,及时了解周边地区疫情信息,分析预测本州可能发生传染病疫情的趋势,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3.1.4医院腹泻病人监测 各级医院机构要完善并开放肠道门诊,首诊医生要严格做好对腹泻病人的登记,开展病原学检测,及时发现传染病病人。不具备检测条件的乡镇卫生院要做好腹泻病人的采样送检工作。

3.1.5发热病人监测;在流行早期,对原因不明的发热3天以上的病人和伤寒疑似病人进行登记,采集血或粪便标本进行检测,及时发现伤寒早期病人。

3.1.6带菌者监测:伤寒恢复期病人,在病后1个月和3个月,各粪检3次,每次间隔1-2天,以及时发现带菌者,有条件者对近3年的伤寒病人、霍乱病人定期进行带菌调查,每年粪检3次,以便发现慢性带菌者。

3.1.7病原学监测,对收集的霍乱、伤寒病原体进行分型和药物敏感试验监测,观察病原体动态变化。

3.1.8重点地区、重点人群监测 疾控机构要加强对重点地区(疫区、灾区、旅游区)重点场所(学校、建筑工地、宾馆、餐饮等)和重点人群(学生、流动人口、饮食饮水服务行业从业人员、传染病密切接触者、托幼机构保育人员)肠道传染病的监测。

3.1.9水源监测 每个县确定5-7个水源监测点,每年5月-10月开展定点监测,定点监测点应选择容易受污染的水源,如城市生活污水排放处、医院污水排放处、粪便直接或间接污染处、码头船只停舶处,下水道出口处及井水、塘水等,开展肠道病源菌监测。

3.1.10不定期开展海产品、水产品、凉拌食品及餐饮具的采样检测,及时准确掌握肠道病原体污染情况。

3.2疫情报告

任何单位和成年公民有权利、有义务向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隐患,有权向上级政府部门举 9 报不履行或者不按照规定履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职责的部门、单位及个人。

3.2.1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 3.2.1.1责任报告单位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

●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机构;

●有关单位,主要包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单位、与群众健康和卫生保健工作有密切关系的机构,如卫生检验检疫机构、食品药品监督检验机构、环境保护监测机构、教育机构和兽医机构(报告人兽共患病的动物疫情)等。

3.2.1.2责任报告人

执行职务的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卫生人员、个体执业医生。

3.2.2报告时限和程序

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和有关单位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当在2小时内按法定报告程序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相关机构报告。

接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在2小时内分别向本级人民政府、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立即组织进行现场调查确认,随时报告事态进展情况。

3.2.3报告内容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应分为首次报告、进程报告和结案报 10 告。

3.2.3.1初次报告

报告未经调查确认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隐患的相关信息,应说明信息来源、危害范围、事件性质的初步判定和拟采取的主要措施。经调查确认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初次报告必须报告的信息为事件名称、发生地点、发生时间、波及范围、危害程度、报告联系单位人员及通讯方式;尽可能报告的信息为事件的性质、范围、严重程度、可能的原因、病例发生和死亡分布、事态评估、控制措施等内容。

3.2.3.2进程报告

报告事件的发展与变化,处置进程,事件的诊断和原因或可能因素;在进程报告中既要报告新发生的情况,同时对初次报告的情况进行补充和修正。进程报告每天报一次。

3.2.3.3结案报告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结束后,对事件的发生和处理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其原因和影响因素,并提出今后对类似事件的防范和处置建议。其结案报告应在事件处理结束后10个工作日由上报。

3.2.4报告方式

医疗卫生机构和乡镇卫生院在2小时内使用电话、传真等进行报告的同时,应直接通过互联网上的专用系统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州及县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及时逐级审核信息,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并统计汇总、分析,按照有关规定报告本级卫生行政部门。

3.3 日常预防控制措施

3.3.1建立健全肠道门诊

各级医疗机构应设立肠道门诊,肠道门诊设诊疗室、观察室、药房及专用厕所,指派专(兼)职医护、检验人员,配备专用医疗设备,抢救药品、消毒药械及采集粪便标本的棉签和培养基试管,制定严格的工作制度与消毒隔离制度。做好腹泻病人的就诊专册登记,对腹泻病人进行粪便镜检和细菌培养,对症状典型病人,做到逢泻必检,逢疑必报。定期统计腹泻病人数,向疾控机构报告疫情。

3.3.2确保安全供水

在城镇和有条件的农村地区提倡使用自来水。已建成自来水厂的地区和单位,必须严格执行自来水的净化和消毒处理操作规程,确保余氯含量达到0.3-0.5mg/L。在没有自来水供给的地方,要因地制宜,采取有效措施,提高饮用水的卫生合格率,饮用水井要有井台、井栏、排水沟,使用公用水桶,制定保护水源卫生公约。在肠道传染病流行季节,开展井水消毒,提倡饮用开水的良好卫生习惯。托幼机构及学校要保证幼儿、学生能喝到开水,并教育幼儿和学生不饮用生水。

3.3.3食品卫生管理

食品生产、加工、经营等单位和企业要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严格自身管理与食品检测,确保提供安全食品。卫生监督机构要依法,对食品进行经常性的卫生监督管理,提高食品的卫生合格率。特别要加强对饮食行业(包括个体饮食店、摊等)、农贸集市和集体食常的卫生监督管理,做到生熟分开、餐具消毒、不加工、不销售腐败变质食品。加强对中小学校 12 周围无证饮食摊点的查处,对不符合卫生要求的饮食店和摊点及时作出处罚和停业整顿。

3.3.4粪便与污物的卫生管理

城镇应结合城市建设规划,解决好粪便贮存、污水排放和垃圾处理、农村要建无害化厕所或沼气池。粪缸与厕所要远离饮用水源。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有粪便的无害化处理设施,并定期检测处理效果。医疗垃圾应集中消毒处理或焚烧。

在夏秋季要发动群众开展经常性的爱国卫生运动,改善环境卫生,消除苍蝇孳生场所,喷洒药物消灭蝇、蛆,有效降低苍蝇密度。

3.3.5流动人口卫生管理

建筑工地、城乡结合部等外来人口聚集地应加强卫生管理,配备必要的卫生设施,卫生部门应定期或不定期对其进行监督和监测,防止暴发疫情的发生。

铁路、交通、民航等部门及旅社、饭店和招待所等一旦发现传染病患者或疑似患者,要及时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对患者就近隔离治疗,协助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做好消毒处理。

3.3.6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开展宣传教育、动员群众讲究卫生、改变不良卫生习惯等是防制肠道传染病的一项非常有效的措施。在各级政府的领导、协调和支持下,把开展卫生健康教育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来抓。新闻、广播、教育、文化和出版等有关宣传部门应密切配合,采用各种形式如广播、电视、黑板报、橱窗、专栏、宣传单、宣传画、卫生小报等,进行饮食卫生、便后及接触食物前必须洗手、不喝生 13 水、不吃腐败变质食物和不洁食物、不随地大、小便和乱倒垃圾等卫生知识宣讲和咨询,普及传染病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群众自我保健能力,把好“病从口入”关。注意应把学校的学生作为重点健康教育的对象。宣传的内容和形式应注重科学性、趣味性,增强吸引力,讲究宣传的实效。

3.3.7预防接种

在伤寒高发地区,对重点人群如饮食从业人员、中小学生、旅游工作人员等人群进行Vi多糖菌苗接种,成人剂量0.5ml(含多糖菌苗30ug),前臂外侧肌肉注射,注射1针后免疫力可维持2年以上。一般于每年3-5月份完成。

接种甲型肝炎疫苗是保护易感人群,预防甲型肝炎流行的重要措施之一。甲肝疫苗接种对象为1岁以上幼儿和学生,成人也可接种,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下注射,冻干甲肝疫苗疫苗免疫力可达20年。

3.4预警

3.4.1州卫生行政部门根据传染病疫情性质、危害程序、涉及范围、提出预警建议,由州人民政府向社会发布预警。

3.4.2 根据疫情级别预警亦分为一般(Ⅳ级)、较重(Ⅲ级)、严重(Ⅱ级)、特别严重(Ⅰ级)。四个级别,分别以兰色、黄色、橙色、红色进行预警。应急响应 4.1 应急响应原则

4.1.1 发生传染病暴发疫情时,州、县市人民政府按照分级响应的原则根据相应的级别作出应急反应。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预 14 案。

4.1.2 启动高级别预案时,事发地低级别预案同时启动。4.1.3 传染病暴发疫情应急处置采取边调查,边核实,边抢救,边处置的方式,以有效措施控制疫情的扩散蔓延。

4.1.4未发生疫情的县接到通报后,要及时通知相关机构做好各项应急准备工作,卫生部门要加大疫情监测力度,采取必要的预防控制措施,防止疫情在本辖区内发生。

4.2 分级响应

4.2.1发生特别重大级疫情,根据卫生部要求,州、县市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4.2.2发生重大级疫情。在省政府的领导下,州、县(市)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4.2.3发生较大级疫情,州、县市启动应急预案接受省级指导。

4.2.4发生一般级疫情,县(市)启动应急预案,接受州级指导。

4.3应急处置准备工作

4.3.1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暴发疫情报告后,立即组织机动队,除去路途时间1小时内到达疫区。赴疫区(疫点)进行现场调查处理。

4.3.2机动队由各级疾控中心业务主管领导或急传科科长担任队员,并由有一定经验和高度责任心的流行病学,临床医生、消毒人员、检验人员组成。

4.3.3机动队物质准备:机动队应备有采样器材、检验试剂、15 增菌液、保菌液、诊断血清、消毒药械、防治药品、个人防护用品、生活用品、车辆、通迅工具等。

4.3.4机动队技术资料:机动队应带足相关疾病的个案调查表、采样登记表、参考书、宣传资料等。

4.3.5制定现场处置计划:现场处置计划应包括调查内容、方法、时间及人员安排等。

4.4现场应急处置程序

4.4.1核实病例诊断,证实暴发(流行)疫情

诊断原则:根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症状:病原学或血清学检查结果,综合分析,作出诊断。

诊断标准:霍乱诊断标准详GB15984-1995;甲肝诊断标准详GB17010-1997;伤寒副伤寒诊断标准详GB16001-1995;细菌性痢疾诊断标准详GB16002-1995。

证实暴发或流行:根据病例发生的数量,波及的范围,流行的强度来确定是否为疫情暴发或流行。

4.4.2初步调查

4.4.2.1向疫情发生单位了解疫情的发生经过。发生疫情的日期、报告日期、首发病例的发病日期、至调查日期间的逐日发病人数、病人的去向、诊治情况等。霍乱病家调查要求,机动队到达疫点村寨(单位)外,先要消毒通道,到达病家附近,消毒一块约20-30平方米的场地,设置清洁区,然后消毒病家路面,机动队员进入病家调查。

4.4.2.2调查首发病例的发病过程。详细调查首发病例的发病日期,发病前的饮食情况,生活习惯,是否接触类似病例,有 16 无外出史,发病后的活动情况、接触人员及诊治情况等,并详细作好个案登记。

4.4.2.3开展病例个案调查。依据病人登记一览表逐一对病例开展个案调查,个案调查表内容要填写完整,不要有遗漏。对无实验室确诊依据的病例应尽可能采便送检。

4.4.2.4开展环境调查。了解疫情发生地的饮用水供给、食堂卫生、厕所布局、环境卫生、周围饮食店、小卖部、市售水产品、饮食从业人员的健康等情况,寻找可疑传播途径,对可疑物品包括饮用水、食品等进行采样送检。

4.4.2.5收集历史资料。通过查阅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疫情数据、疫情发生地医疗机构的门诊、住院登记以及向当地群众询问等方式,收集疫情发生地及其周围地区既往肠道传染病的发病情况等。

4.4.2.6疫情发生的一般情况。总人口数、人口构成、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居住生活条件、交通状况等。

4.4.3标本的采集

标本采集的时间,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检出率的高低。粪便标本,血液标本的采集应争取在发病早期,服用抗菌药物之前并尽快送到检验室。

4.4.3.1霍乱:①标本以病人粪便为主,一般要求水样便采取1-3mL,成形便采取指甲大小的粪量,肛拭子棉扦一定要插入直肠3-5cm处采取。②可疑食品标本应采集50g-100g,样品放入灭菌广口瓶或塑料带送检。③外环境及水样应在未消毒前采集。

4.4.3.2伤寒、副伤寒:发病早期未用抗菌素前采血,静脉采血3-5ml分离血清备用,搅碎血块,放入20-30mL葡萄糖胆汁肉汤中作分离培养,如取粪便作病原分离,应在用抗生素前或停药后2天采新鲜粪便3-5g。

4.4.3.3细菌性痢疾:病原分离在使用抗生素前采肛拭或留便送检。

4.4.3.4甲型肝炎:采急性期静脉血3ml分离血清作HAgM抗体检测。

4.4.4整理、分析初步调查资料,提出病因假设; 4.4.4.1根据初步调查资料,描述疫情强度(发病率)、病例的时间、地点、人群分布特征。

4.4.4.2根据个案调查资料,分析病例的饮食、卫生习惯及其生活环境状况等。

4.4.4.3描述疫情发生地及其周围地带的基本情况如环境状况、饮食饮水状况等。

4.4.4.4根据个案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分析流行暴发原因,提出可能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影响因素等。

4.4.5深入流行病学调查

4.4.5.1调查方法。采用病例一对照研究等方法。4.4.5.2调查内容。根据初步调查的病因假设,设计调查表,选择病例和对照,分别对病例和对照人群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分析病例和对照对可疑因素的暴露差异,进行统计推断,验证病因。

4.5应急处置特殊控制措施

4.5.1划分疫点、疫区,实施隔离治疗。

4.5.1.1疫点、疫区划分标准为:疫点:指发生病人、疑似病人或发现带菌者的地方。要根据流行病学指征来划定疫点。一般指同门户出入的住户或与病人、疑似病人、带菌者生活上密切相关的若干户为范围。根据传染源污染情况,一个传染源可有一个以上的疫点。

疫区:为防止污染造成续发感染和向外传播,根据疫点的地理位置、水系分布、交通情况、自然村落等特点来划定疫区。一般在农村以一个村或几个村,一个乡或毗邻乡,在城市以一个或几个居委会或一个街道为范围划为疫区。

4.5.1.2甲类、乙类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决定,可以宣布对疫点疫区实施封锁,并可采取以下紧急措施:

●限制或者停止集市、影剧院演出或者其他人群聚集的活动。

●停工、停业、停课。

●封闭或封存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食品及相关物品。

●封闭可能造成传染病扩散的场所。

4.5.1.3疫点处理做到早、小、严、实,即时间要早、范围要小,措施要严,落在实处。疫点内物品要严格消毒,人员进行检疫限制不必要的人员进出疫点疫区。

4.5.2隔离治疗病人

4.5.2.1霍乱按甲类传染病要求,实施强制隔离治疗。危重 19 病人应先就地抢救,待病情稳定后在医护人员陪同下送往指定的隔离病房,确诊病例与疑似病例要分开隔离,轻型病例以口服补液为主,中、重型病例,须立即进行静脉输液抢救,同时以予抗菌药物。

4.5.2.2伤寒副伤寒、甲肝、痢疾按乙类传染病隔离治疗,伤寒副伤寒、菌痢以选用有针对性的药物,抗菌治疗为主;甲肝以抗病毒和护肝为主。

4.5.2.3感染性腹泻按丙类传染病隔离治疗,选择适宜的抗生素和对症治疗。

4.5.3管理密切接触者

4.5.3.1霍乱:调查与传染源发病前5天内有过饮食、生活接触的人,了解其健康状况,特别是每日大便的次数和性状,限制他们的活动范围,对其排泄物进行消毒。自对疫点内所有人员进行登记,自开始处理之日起,每日验便1 次,连续2次,预防服药连续2天。

4.5.3.2痢疾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7天。

4.5.3.3伤寒、副伤寒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伤寒21天,副伤寒15天,发现发热的可疑病人及早隔离治疗观察。

4.5.3.4甲肝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45天,有条件者,检查转氨酶和HAVIgM抗体,以便早期发病新病例。

4.5.4切断传播途径

4.5.4.1做好消毒工作 认真做好疫点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特别是要严格把好病人、疑似病人和带菌者吐泻物的消毒和处理,病点受污染的水源、缸水、物品、食具、衣物、病人吃剩 20 的食物、地面、墙壁等要分别消毒。按程序规范消毒,不留下消毒空白。

4.5.4.2疫情若为水源性暴发,应对污染水源进行彻底消毒并消除污染原因和隐患,若为食源性暴发,对剩余食物进行消毒后销毁,对已售出的食物追回后销毁,出现暴发疫情的集体单位应进行经常性消毒,直到经过一个最长潜伏期无新病例发生后传染源隔离、死亡后应对内外环境严格实施终未消毒。

4.5.4.3消毒方法 常用消毒剂有漂白粉、漂白精片、84消毒剂,饮用水消毒余氯含量为2-4mg/L,污水、物体面、消毒剂有效氯含量分别为80-100mg/L、5000-12000mg/L,作用时间15-20分钟,病人呕吐物、排泄物用含氯消毒剂1:20比例混合,充分搅拌。

4.5.5保护易感人群

4.5.5.1霍乱密切接触者根据药敏实验结果可选用抗菌药进行预防,预防药一般连服2天。①环丙沙星:250mg,每天2次;②诺氟沙星:400mg,每天3次;③四环素:0.5g,每天4次;④呋喃唑酮:0.1g,每天4次。儿童剂量按体重计算。

4.5.5.2痢疾密切接触者预防服药在小范围进行,一般采用诺氟沙星400mg,每天2次,连服3天或复方磺胺甲基哑唑成人每天2片,每次1片,连服3天。

4.5.5.3伤寒密切接触者服复方磺胺甲基异哑唑每次1片,每天2次,服用5天。同时对疫点及疫点周围人群开展伤寒疫苗应急接种。

4.5.5.4甲肝密切接触者注射丙种球蛋白,周围健康人群立 21 即接种甲肝疫苗,接种丙种球蛋的密切接触者一月后再接种甲肝疫苗。

4.5.6开展卫生宣传 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开展健康教育,使群众了解各种传染病的发病原因和防治方法,提高防病意识。教育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重饮食卫生,便后及接触食物前必须洗手、不喝生水、不吃腐败变质食物、不食不洁食物、不随地大小便、不乱倒垃圾等,禁止聚餐活动,共同把好“病从口入关”。

4.5.7落实经常性预防措施,搞好饮食、饮水、环境和个人卫生。加强包括水源、饮食、环境卫生的管理,落实消灭苍蝇、蟑螂及其孳生地在内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即做好三管一灭(管水、管粪、管饮食、消灭苍蝇)。在饮用河水地区,禁止在河内洗涤便桶,病人衣物、食具、食物及下河游泳。饮用水井水地区,水井要有公用水桶,专人负责饮用水消毒,余氯要符合标准。饮食店、食堂要严格执行《中华人民人和国食品卫生法》,遵守卫生制度,严禁出售不符合卫生要求的食物,加强对农村聚餐的卫生管理。

4.5.8开展疫情检索,及时发现病人、疑似病人和带菌者,动员群众一旦发生疑似肠道传染病症状,即去医院诊治。医疗单位要加强腹泻病门诊和巡回医疗,发现疑似肠道传染病病人及时检验、隔离和治疗。

4.6疫情终止判断标准

4.6.1霍乱:在传染源隔离后,疫点内所有人员验便连续2次阴性,经过一个最长潜伏期,无继发病人和带菌者出现时可予 22 以解除疫点。霍乱疫区内所在疫点解除封锁后再观察5天,如无新病例和带菌者出现,既可解除疫区管理。

4.6.2痢疾、感染性腹泻:疫点处理后经7天无新病例出现可判定为疫情终止。

4.6.3伤寒、副伤寒:采取控制措施后,新发病例迅速减少,在两周内没有新病例发生。

4.6.4甲型肝炎:自最后1例病例隔离之日起,经过45天,暴发疫情发生地无新发病例发生,流行地区的发病率降至历年的一般水平即可判断疫情终止。应急结束

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办公室组织专家对突发传染病疫情控制情况进行分析论证,提出终止重大突发传染病疫情应急响应的建议,报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批准后实施,并向省卫生厅报告。后期处置 6.1.1善后处理

以适当形式,适时向社会发布疫情控制信息。

对生活困难无能力支付医药费用的,给予减免;对因应急工作造成严重财物损失的,给予适当补助。所需经费由同级财政解决。

6.1.2总结报告

各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领导机构办公室负责提交应急工作总结报告,总结分析经验教训,提出改进应对突发传染病疫情工作的建议,报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应急指挥领导机构.23 7 保障措施 7.1.1专业队伍建设

各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成立相应的突发传染病疫情流行病学现场调查、医疗救治、健康教育、卫生监督、疫情信息报告分析、实验室监测等专业队伍,制订专业队伍培训计划,针对本行政区域的突发传染病疫情流行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培训、演练,增强实战能力。

7.1.2经费保障

各级财政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保障突发传染病预防、救治所需工作经费。

7.1.3物资保障

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根据疫情等级分别测算不同物资储备的需求量,保证医疗、预防等相关技术的储备和适量药品、器械的储备,储备物品包括防护隔离服、漂白粉、漂白粉精片、84消毒液、抗生素(抗病毒剂)、检验试剂、采样设备、采样车、喷雾器等,完善储备机制。社会动员与舆论支持

利用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手册等多种形式对公众广泛开展突发传染病疫情应急知识的普及教育,宣传卫生科普知识,指导公众以科学的行为、方式和心态对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加强市场监管,保证市场供应,保持市场稳定。引导社会正确对待病人、疑似病人及密切接触者,避免歧视。及时报道传染病防治工作中的优秀人物和先进事迹,引导公众行为、为社会防疫工作提供舆论支持。

第四篇:预防肠道传染病知识

预防肠道传染病知识

1、饮用水消毒:

井水:若井直径为80公分,水深2.5米,则加漂白粉10克(约1匙)。

缸水:1片漂白粉精片研碎后,加水1担。

2、餐(饮)具:

首选煮沸消毒30分钟。也可用含有效氯5000mg/L溶液(约2匙漂白粉加水1升)浸泡30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净。

3、排泄物和呕吐物:

稀薄的排泄物(粪便)或呕吐物,每1000ml可加漂白粉50g(1两),搅匀放置2小时。成形粪便不能用干漂白粉消毒,可用20%漂白粉乳剂(含有效氯5%),2份加于1份粪便中,混匀后,作用2小时。

4、地面消毒:

含有效氯10000mg/L溶液喷雾。地面消毒先由外向内喷雾一次,喷药量为200ml/m2~300ml/m2,待室内消毒完毕后,再由内向外重复喷雾一次。以上消毒处理,作用时间不少于30分钟。

5、家用物品、家俱:

可用3%漂白粉澄清液(含有效氯7500mg/L)喷洒或擦洗消毒。

海宁市疾病预访控制中心

预防肠道传染病

种类

包括甲类传染病中的霍乱,乙类传染病中的伤寒和副伤寒、细菌性痢疾和阿巴米痢疾、脊髓灰炎、甲、戊型病毒性肝炎,丙类传染病中的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以及其他通过肠道传播的(病毒性脑炎)一类传染病。

流行性学特征 传染源:病人和病原携带者。

传播途径:通过水、食物、日常生活接触和苍蝇等媒介进行传播。

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

季节分布

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每年的5-10月为流行季节,高峰在7月和8月份。

临床表现

大多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食欲不振等胃肠道症状,有些伴有发热、头痛、肢体疼痛、全身中毒症状,若治疗不及时,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

霍乱防治

1、什么是霍乱?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腹泻和呕吐,严重者可因体液和电解质丢失,形成脱水、休克,但若及时救治完全可以治愈。

2、霍乱有哪些传播途径?

霍乱有偶多种传播途径,主要有经水传播、经食物传播、经接触传播和经苍蝇传播。但这些途径都是由病人粪便和呕吐物等污染外环境,再经口食入,是典型的病从口入传染病。

3、哪些不卫生习惯容易得霍乱?

容易得霍乱的不卫生习惯很多,主要是:喝生水,食前便后不洗手,用手抓食,生吃、半生吃食品或是吃隔餐饭菜不回锅、暴饮暴食等。需要指出的是,新鲜发、卫生的海、水产品,只要煮沸煮透,仍然是可以吃的。

4、霍乱可以预防吗?

从社会层面而言,重视环境卫生,做好管水、管粪、管食品,消灭苍蝇的“三管一灭”工作。从个人而言,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防止病从口入。

5、防止病从口入的有效办法是什么?

一是吃熟食。病菌对高温抵抗力弱,只要加温煮沸就能全部杀灭;不吃生的、半生的和腌制的食品;隔餐、隔夜食品要重新加热煮透。二是喝开水不喝生水。不使用不洁的水漱口、刷牙、洗食用、洗水果、洗蔬菜和其他食品。三是洗净手,食前便后要用肥皂把手洗干净,防止病菌经手入口。四是不要到不卫生的小吃店、大排挡去用餐。

6、如果身边有人得了霍乱,该注意什么?有什么预防药吗?

霍乱病人的密切接触者,最有效的预防药物18岁以上的人服用氟哌酸,可以按照一天3次,第一次4粒,连服2天的方法服用,如果出现了腹泻,一定要及时到当地正规医院治疗。

细菌性痢疾主要由哪些传播途径

痢病是病从口入的肠道传染病,主要是通过粪—口传播,传播途径主要是以下四种:

(1)食物型传播:近年来食物型暴发较以往多见。痢病杆菌在蔬菜、瓜果、腌菜中能生存1~2周,并可以葡萄、黄瓜、凉粉、西红柿等食品上繁殖,所以食用生冷食物及不洁瓜果可引起菌痢发生。带菌的厨师和用痢疾杆菌污染食品做凉拌冷食等,常可引起菌痢暴发。

(2)水型传播:痢病杆菌污染水源可引起暴发流行。若病人与带菌者的粪便处理不当,水源保护不好,被粪便污染的天然水、井水、自来水未经消毒饮用,是引起菌痢暴发的根源。

(3)日常生活接触型传播:主要通过污染的手而传播,这种生活接触是非流行季节中散发病例的主要传播途径、如桌椅、玩具、门把、公共汽车扶手等,均可被痢疾杆菌污染,若用手接触上述污染品后,即可带菌,如果马上去抓食品,或小孩有吸吮手指的习惯,就会把细菌送入口中而致病。

(4)苍蝇传播:苍蝇有粪、食兼食的习性,极易造成食物污染,不少地区观察到痢疾的流行与苍蝇消长期一致。

怎样预防夏季肠道传染病

夏季肠道传染病是因吃了不清洁的食物所引起的。因此,预防夏季肠道传染病的关键是做好饮食卫生。

在采购食品时,应选择新鲜食物,病死的家禽、家畜、不新鲜的水产品不要购买。即使对于盐腌过的食品,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致病性嗜盐菌就可能在盐腌的食品中繁殖。

烹调时,炊具要注意消毒,生熟食品用的炊具要分开。炊事员要注意个人卫生,要勤剪指甲勤换衣服。

餐具应该严格消毒。

凉拌菜宜少吃,吃时应洗净,并用冷开水冲洗,瓜果宜洗净去皮再吃。

夏天不宜举行大范围的家宴,饭菜应现做吃,如有剩余,第二天应煮透再吃,但即使煮透,有些细菌的毒素仍不能被破坏,如葡萄球菌肠毒素在煮沸后30分钟仍保存其致病性。

苍蝇与蟑螂等害虫,能作为肠道染病的媒介。因此,消灭苍蝇与蟑螂也是预防夏季肠道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此外,充足的睡眠和丰富的营养有助于增强体力,也有助于预防夏季肠道染病。

海宁市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办公室

海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什么是肠道传染病

肠道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经口侵入肠道并能由粪便排出病原体的一类疾病。病原体从病人或病原携带者的粪便、呕吐物中排出,污染了周围环境,再通过水、食物、手、苍蝇、蟑螂等媒介经口腔进入胃肠道。在人体内繁殖、产生毒素而引起发病,并继续排出病原体再传给别人。主要的肠道传染病有霍乱、伤寒、痢疾、甲型肝炎、脊髓灰质炎、0157:H7等。

有些肠道传染病传染的病变部位在肠道,可产生腹痛、腹泻等症状,如霍乱、痢疾等;还有些肠道传染病的病变部位并不限于肠道,如肝炎是肝病变,脊髓灰质病变在中枢神经系统,伤寒主要侵袭全身的网状内皮系统(肝、脾、淋巴等)。

肠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经水传播 病人或病原携带者的粪便、呕吐物排入水源,洗涤被病原体污染的衣裤、器具、手等都可使水受到污染。水源受到污染后引起肠道传染病的暴发流行。霍乱、伤寒、菌痢被称为三大水媒病。

经食物传播 在食品的生产、加工、运输、贮存和销售的过程中都存在被病原体污染的危险。食品中的病原体可来自存放容器、进餐用具、手的接触、施用粪肥及被昆虫污染等。

接触传播 通过握手,使用或接触衣物、文具、门把手、数钱等都有可能造成病原体的传播和扩散。

昆虫传播 苍蝇、蟑螂等都能起到机械搬运病原体的作用,有些病原体还能在昆虫的肠管里存活一段时间,甚至繁殖。到处活动的苍蝇、蟑螂等昆虫是造成肠道传染病扩散的重要原因。

肠道传染病共同的临床表现:

大多数肠道传染病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食欲不振等胃肠道症状,有些伴有发热、头痛、肢体疼痛、全身中毒症状,若治疗不及时,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

夏秋季为什么容易得肠道传染病

夏秋季气温高,适合病菌生长繁殖。条件适宜时,一个细菌经过一昼夜就能繁殖出几亿到几十亿个。剩饭剩菜保存不当,很容易受细菌污染而腐败变质;吃制作不卫生的食物和未经洗净消毒的瓜果,都很容易引起肠道传染病。

夏秋季气温高,身体要加强散热,皮肤血管经常处于扩张状态,胃肠血管相对收缩,流经胃肠道的血液减少,胃肠道的抵抗力相对减弱,病菌一旦随不洁的饮食进入胃肠道,就很容易使人得病。

天气热,出汗多,喝水多,冲淡胃酸,减弱胃酸的杀菌作用。喝生水更容易引起肠道传染病。

夏秋季,苍蝇孳生,增加了肠道传染病的传播机会。

夏秋季台风活动频繁,各种洪涝灾害增加了外环境被污染的机会。

如何预防肠道传染病

把好病从口入关,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要做到不生食、喝开水、洗净手是预防肠道传染病的关键。

1、讲究个人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

2、不喝生水。菜要烧熟煮透,吃剩的菜放在冰箱里过夜,食用时应重新回锅加热。

3、采购食品要严格把好质量关,切不可为贪便宜而购买变质的禽、蛋、肉和水产品。

4、贮存食品或加工食品时,都应该生熟分开。

5、购买易生虫的蔬菜应注意鲜嫩无虫眼,留意是否使用了农药,摘去黄叶后应用水浸泡半小时以上,中间换水2~3次,然后再烹调。

6、不要去不卫生的饮食店就餐和购买无证经营的盒饭。

7、发现食物有异样或异味不可食用也不可煮沸烧透后再食用。

8、一旦出现肠道传染病症状应及时就医。

常见肠道传染病

霍乱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可经水、食物、生活接触和苍蝇传播,经水传播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病人和健康的带菌者是传染源。

临床表现主要有无痛性剧烈腹泻、呕吐,严重者可引起脱水死亡。人感染霍乱后,潜伏期通常为1-2天。

大多数病例起病急,多为剧烈腹泻开始,然后呕吐,少数先吐后泻,大多数无腹痛,少数有腹部饱胀感。每天腹泻次数至十多次或更多,少数甚至大便失禁,无法计数。人群普遍易感。目前国际交往频繁,难免有海外病人流入境内,所以要严格检疫,隔离病人,消毒污物、控制传染源,加强治疗,加强人群防疫意识。

常见肠道传染病

甲肝

甲型肝炎(简称“甲肝”)是由甲肝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

发病急骤,早期有明显的乏力、不思饮食、恶心、厌油腻、右上腹肝区不适及隐痛等症状,约1周后,有些病人小便呈茶色,眼白(巩膜)及皮肤发黄(医学上称黄疸)。甲肝的潜伏期约15-45天。

患了甲肝,主要靠休息和自身的恢复,切不可乱用药物,如用药不当,反可加重肝脏的损害,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

甲肝病人应及早卧床休息,要保持精神愉快,饮食要清淡,适当限制高脂肪、高蛋白食物,要在医生指导下服药。

常见肠道传染病

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急性肠道传染病。

菌痢的传染源是病人和带菌者,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菌痢全年均可发病,但以夏秋季多发。

菌痢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起病急,高热伴发寒战,继之出现腹痛、腹泻和里急后重,典型病人大便每日10多次甚至数十次。严重的病人可有感染性休克和中毒性脑炎,如抢救不及时可造成死亡。菌痢潜伏期大多为1-2天,短的数小时,长的可达7日。

常见肠道传染病

伤寒、副伤寒

伤寒、副伤寒是由伤寒、副伤寒甲、乙丙沙门氏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多见于儿童和青壮年,好发于夏秋季。伤寒潜伏期一般为3-42天,平均14天,病程3-4周。副伤寒临床表现与伤寒相似,但潜伏期短,症状较轻。

病人和带菌者是传染源。临床表现主要为持续性高热、全身乏力、食欲不振。暴发型伤寒起病急,毒血症状严重,常有畏寒、高热、休克、中毒性肝炎、中毒性心肌炎等,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常见肠道传染病

O157∶H7

肠出血性O157∶H7大肠杆菌感染是一种食源性疾病,病人和无症状携带者均可成为传染源,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人群对病原体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一定程度的特异性免疫力。

O157∶H7感染可表现为无症状感染、轻度腹泻、出血性肠炎(HC)、溶血性尿毒综合征(HUS)、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其中以出血性肠炎最常见。典型的出血性肠炎的临床表现为腹部剧烈疼痛,先期水样便,1~2天后出现类似下消化道出血的鲜血样便或血便相混,低烧或不发烧,潜伏期为3~4天,可长达8天,短至1天。

常见肠道传染病

骨髓灰质炎

又叫小儿麻痹症,半岁至5岁的小儿容易得病。症状多为发病很急,突然发烧,精神不好,很象感冒,烧三、四天后自动退烧,但过一至五天又发烧,第二次发烧两、三天后可能发生腿或胳臂不能动的现象,完全瘫软无力,所以叫“小儿麻痹证”。

小知识

1、哪些不卫生习惯容易得霍乱?

容易得霍乱的不卫生习惯很多,主要是:喝生水,食前便后不洗手,用手抓食,生吃、半生吃、吃腌制海产品、食隔餐饭菜不回锅、暴饮暴食等。需要指出的是,新鲜、卫生的海、水产品,只要煮熟煮透,仍然是可以吃的。

2、霍乱可以预防吗?

从社会层面而言,重视环境卫生,做好管水、管粪、管食品,消灭苍蝇的“三管一灭”工作。从个人而言,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防止“病从口入”。

3、防止“病从口入”的有效办法是什么?

一是吃熟食。病菌对高温抵抗力弱,只要加温煮沸就能全部杀灭;不吃生的、半生和腌制的海、水产品;隔餐、隔夜食品要重新加热煮透。二是喝开水不喝生水。不使用不洁的水漱口、刷牙、洗食具、洗水果、洗蔬菜和其它食品。三是洗净手,食前便后要用肥皂把手洗干净,防止病菌经手入口。四是不要到不卫生的小吃店、大排档去用餐。

4、发生腹泻怎么办?

一旦家中出现有腹泻的病人,首先要及时到正规医院肠道门诊就诊,以便得到及时到正规医院肠道门诊就诊,以便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和处理,如果不能及时到医院就诊,就要在家中及时口服补液盐。发生腹泻后人体损失最多的主要是身体里的液体和电解质。人体一旦脱水,很可能引发肾功能衰竭,这是腹泻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小孩发生腹泻后也同样需要补充水分。补液盐在医院和药店里都可买到。

腹泻发生后也要继续进食,有人腹泻后采用饥饿疗法,但科学的治疗方法并不提倡这种做法。腹泻导致身体营养损失,所以即使腹泻也要进行营养补充,可以吃一些稀、软、易消化、有营养的食物,如鸡蛋羹、麦片粥、米粥、面条等。此外,发生腹泻最好不要滥用抗生素治疗。抗生素不但可以杀灭病原微生物,也会影响人体的正常菌群,急性腹泻有可能转为慢性腹泻。还有些腹泻是由病毒或寄生虫引起的,抗生素对这些腹泻也毫无效力。所以,发生腹泻要慎用抗生素。如要使用,也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第五篇:肠道传染病培训计划

2014年以霍乱为主的肠道传染病防治培

训计划

针对目前我国霍乱为主的肠道传染病防治的严峻形势,为提高我中心职工及各村室村医人员的对霍乱为主的肠道传染病防治的知识的进一步提高,我中心决定于2014年5月5日对中心职工、各村室村医进行培训

培训时间:2014年05月5日

培训地点:中心三楼会议室

培训内容: 预防霍乱为主的肠道传染病防治的宣传资料、霍乱为主的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

培训结束后对各村村医进行考试。

颍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14-05-05

下载2016年肠道传染病工作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6年肠道传染病工作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肠道传染病培训总结

    肠道传染病培训总结 夏秋季是腹泻病的高发季节,为加强肠道传染病疫情的监测,提高腹泻病就诊病人的登记率、报告率,防止以霍乱为重点的肠道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根据县疾病预防控......

    肠道传染病培训总结

    肠道传染病培训总结 夏秋季是腹泻病的高发季节,为加强肠道传染病疫情的监测,提高腹泻病就诊病人的登记率、报告率,防止以霍乱为重点的肠道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根据上级有关部门......

    肠道传染病培训总结

    xxx镇中心卫生院 肠道传染病防治培训工作小结 为落实xx县关于做好肠道传染病防治工作文件通知要求,为切实做好我乡镇肠道传染病防控工作,xxx镇中心卫生院组织有关科人员,在xxx......

    秋季肠道传染病预防知识大全

    秋季肠道传染病预防知识 预防肠道传染病的三字经: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1、什么是肠道传染病? 肠道传染病是由多种细菌和病毒感染引起的以消化道症状为主的传染性疾病。常见......

    预防肠道传染病宣传总结

    预防肠道传染病宣传总结 为预防夏秋季肠道传染病在学校爆发和流行,根据安疾发【2010】29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夏秋季肠道传染病防控健康教育宣传的通知》文件精神,我院结合......

    肠道门诊传染病报告制度

    肠道门诊传染病报告制度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对传染病实行分类管理、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丙类共38种。 二、肠道门诊专职医生,首诊发现......

    夏秋季肠道传染病及其预防宣传材料

    秋季肠道传染病及其预防宣传材料 一、肠道传染病及其传播特点: (1)、肠道传染是指各种病原体经口侵入肠道,并能由粪便排出病原体的一类疾病的总称。其病原体大多随病人或携带者......

    预防夏季肠道传染病预案(汇编)

    范六小学预防“肠道传染病”应急工作预案 为了确保学校广大师生的健康安全;为了确保学校能够及时、有序、高效地应对可能发生的肠道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疫情在学校的发生和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