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约法

时间:2019-05-12 16:39: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创业约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创业约法》。

第一篇:创业约法

1.创业初期重要的是心态调整,不急不燥,不要因为短时间生意的好坏影响心态,这个阶段更重要的是心理营销。

2.其次要有一定的储备金,以方便应急;

3.第三整个过程中要紧记自己的目标,不要因为任何事情的调整而放弃目标; 4.第四如果几个朋友一起创业一定要有一个人成为领导人,其他同事要全力扶持;

5.第五合作伙伴在探讨问题时要坦诚,决策后不论当初是否赞成都要全力支持,无论何种结果都要共同面对并承担。

第二篇:民约法

论市民法

我所谓的民约法指的是成为一个国家的成员就有义务要服从的法律,而不是成为某一个国家的成员才有义务要服从的那种法律。因为关于特殊法律的知识,属于以研究各该国法律为业的人的范围,但关于一般民约法的知识则是大家共同的。古罗马法被称为他们的市民法,是从城邦一字而来的,而城邦的意义就是国家。罗马帝国治下受该法管辖的国家至今仍然保留着他们认为适宜的部分,并把这一部分称市民法,以别于他们本身其余的国法。但我在这儿所要谈的却不是这种法律,我的目的不是要说明某地的法律情形如何,而是要说明法律本身是什么,就象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西塞罗和许多其他不以研究法律为业的人所做的那样。

首先可以明显地看出的一点是:法律普遍说来都不是建议而是命令,也不是任便一个人对任便另个人的命令,而是专对原先有义务服从的人发布的那种人的命令;至于国法则只是加上了发布命令的人的名称,这就是国家法人。

考虑了以上的情形之后,我便对约法提出以下的定义:约法对于每一个臣民说来就是国家以语言、文字或其他充分的意志表示命令他用来区别是非的法规;也就是用来区别哪些事情与法规相合、哪些事情与法规相违的法规。

这一定义中没有任何地方不是一目了然的。因为每一个人都可以看出,有些法律是对全体臣民普遍发布的,有些是对某些地区发布的,有些是对某些职业发布的,还有些则是对某些人发布的。因此,这些法律便只对法令所指的每一个人说来是法律,对其他人都不是法律。同时,法律就是关于正义与不义问题的法规,被认为不义的事没有一种不是和某些法律相冲突的。还有一点是,除开国家以外就没有人能制定法律,因为我们只是臣服于国家。法令还必须用充分的表达方式表达出来,否则人们就不知道怎样服从。因此,根据这一定义,作为必然结论所推论出的一切便都应当认为是真理。现在我打算从这里面推论出以下各点:

1.在所有的国家中,不论主权者像君主国家中那样是一个人,还是像民主与贵族国家中那样是多数人组成的会议,都唯有主权者能充当立法者。因为立法者就是制定法律的人,然而又唯有国家才能规定并命令遵守我们称为法律的法规;因之,国家便是立法者。但国家不是人,除开通过代表者以外也无法做出任何事情;而代表者就是主权者,所以主权者便是唯一的立法者。同样的道理,已订立的法律除开主权者以外便没有人能废除,因为一种法律除非用另外一种法律禁止其执行,否则就无法废除。

2.国家的主权者不论是个人还是会议,都不服从国法。

因为主权者既有权立法废法,所以便可以在高兴时废除妨碍自己的法律并制订新法,使自己不受那种服从关系的约束;这样说来,他原先就是不受约束的。因为愿意不受约束就可以不受约束的人便是不受约束的。而且任何人都不可能对自己负有义务,因为系铃者也可以解铃,所以只对自己负有义务的人便根本没有负担义务。

3.当***惯取得了法律的权威时,这权威不是由于时间长而来的,乃是由于主权者的缄默不言说明了自己的意旨而来的,因为缄默有时就表示同意。当统治者在这方面不保持缄默时,它就不能成为法律了。因此,如果主权者不以自己目前的意志、而以原订的法律作为

某一权利问题的根据时,时间的长短不能妨碍他的权利,这问题只能根据公道的原则加以判断,因为有许多不公正的行为与判断都是年湮代远而行之无禁的。除开合理的习惯以外,法律家都不认为是法律,而不良的习惯则应当废除。但哪些是合理的、哪些应废除,则要由立法者——主权议会或君主加以判断。

4.自然法和民约法是互相包容而范围相同的。因为自然法就是公道、正义、感恩以及根据它们所产生的其他道德,正象我在第十五章末所说的,这一切在单纯的自然状况下都不是正式的法律,而只是使人们倾向于和平与服从的品质。国家一旦成立之后,它们就成了实际的法律,在这以前则不是;

因为这时它们成了国家的命令,于是也就成了民约法,强制人们服从它们的乃是主权者。因为在平民的纠纷中,要宣布什么是公道、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道德并使他们具有约束力,就必须有主权者的法令,并规定对违反者施加什么惩罚,这种法令因之便是国法的构成部分。因此之故,自然法在世界各国便都是国法的一个组成部分。反过来说,民约法也是自然指令的一个组成部分。因为正义——履行信约并将每一个人自己的东西给予他自己——是自然法的指令,而国家的每一个臣民又都订立了信约要服从国法(要不是像聚会推选共同的代表者那样彼此间相互立约,便是像因被武力征服而允诺服从以获得生命时那样各自与代表者本身立约),所以服从国法便也是自然法的一部分了。民约法和自然法并不是不同种类的法律,而是法律的不同部分,其中以文字载明的部分称为民约法,而没有载明的部分则称为自然法。但自然权利——人们的天赋自由则可以由民法加以剥夺和限制,甚至可以说,制订法律的目的就是要限制这种自由,否则就不可能有任何和平存在。世界之所以要有法律不是为了别的,就只是要以一种方式限制个人的天赋自由,使他们不互相伤害而互相协助,并联合起来防御共同敌人。

5.一个国家的主权者如果征服了生活在另一套成文法之下的人民,事后又按原先的法律施政时,这些法律便成了战胜者的民约法而不是被征服国家的民约法。因为立法者并不是那些以其权力最初立法的人,而是以其权力使之现在继续成为法律的人。因此,一个国家境内如果有许多不同的省份,而这些省份又有一般称为各该省的习惯的不同法律时,我们就不应当认为这种习惯单纯是由于存在已久而具有效力的,而应当认为原先它们是以明文规定或以其他方式公布为主权者的法规和成文法的法律,现在它们之所以成为法律,也不由于它们是积习相沿而应遵守的旧习惯,而是由于目前主权者的制定。但如果一种不成文法在境内各行省中被普遍遵守,施行时也没有出现不公平的情形,这种法律便不可能是别的,而是一种对全体人类同样有约束力的自然法。

6.我们既然看到,所有的成文法与不成文法,其权威与效力都是从国家的意志中得来的,也就是从代表者的意志中得来的;在君主国中这代表者就是君主,在其他国家中则是主权会议。那么,在某些国家的杰出法律家的著作中竟直接间接地认为立法权取决于平民或下级法官,这种意见是从哪里来的就令人大惑莫解了。比方有人说:“不成文法唯有议会能掌管”,其实这话唯有在议会是主权者、而且召集和解散都由自己决定的地方才能成立。因为如果任何其他人有权解散议会的话,他便也有权加以掌管,因之也有权掌管他们的掌管者了。如果没有这种权利存在,那么法律的掌管者便不是议会而是王权议会。在议会就是主权者的地方,即使是它不论为了什么原因而从所辖各地区尽可能多地广开贤路,征集人才,但总没有人会相信这样一种会议因此就获得了立法权。

还有一种说法是:“武力和法律是国家的两条臂膀”,前者存在于国王手中,后者存在于议会手中。就好象在武力操于法律无权加以管辖与统治的任一人手中的地方,国家也能存在一样。

7.法律决不能违反理性,以及法律之所以成为法律,不在于其文字也就是不在于其每一部分的结构如何,而在于其是否符合于立法者的意向这是我们的法律家所同意的。这一点也是真确的,但问题在于谁的理性将被接受为法律。这不意味着任何平民的理性,像那样的话,法律中的矛盾与冲突就会像经院学派中一样多了。同时也不像爱德华柯克爵士所说的那样,是他那种经过长期研究、观察和经验得来的后天的完整理性。因为长期研究可能增加和巩固错误的判决。在根基不稳固的地方建筑房子愈高、坍塌愈烈。在相等的时间中同样辛勤地进行研究与观察的人,他们所得的推理和答案是、而且必然是互不相符的。因此,构成法律的便不是法官的慎虑或低级法官的智慧,而是我们这位人造的人——国家的理性和命令。由于国家体现在代表者身上时只是一个人,法律中就不容易产生矛盾;纵使有矛盾发生,由于同样的理由也能通过法律的解释和修订予以消除。在所有的法庭中,实行裁判的是主权者,也就是国家法人,下级法官应当尊重主权者订立这一法律的理由,以便使其判决与之相符;这样一来,他的判决就成了主权者的判决,否则就是他自己的判决,同时也是不公正的判决。

8.法律是一种命令,而命令则是通过语言、文字或其他同样充分的论据发布命令的人之意志的宣布或表达。根据这一点,我们就可以认识到,国家的命令,仅仅对于能了解的人说来才是法律。对于天生的白痴、儿童或疯人说来,就像对于禽兽一样,法律是不存在的。也无法给他们安上有义或不义之名,因为他们根本没有能力订立任何信约或理解其后果;于是他们便也不会像那些在自己之间建立国家的人所必需做的那样,去做授权于任何主权者的行为。和由于天生或偶然事故而普遍不能了解一切法律的人一样,由于任何并非本身的过失所造成的偶然事故而失去了解某种特殊法律的能力的人如果没有遵守的话,是不加追究的;确切地说,这种法律对于他根本不是法律。因此,我们在这儿就必须讨论一下,要认识什么是法律,也就是要认识君主政体和其他政府形式中什么是主权者的意志的问题,要有什么样的论据或形式才够。

首先,如果某法对所有臣民一无例外地都具有约束力,而且又没有用明文或其他方式在人们可以看到的地方加以公布,那就是自然法。因为人们不根据旁人的言词,而是每一个人根据自己的理性认为是法律的任何东西,必然是符合于所有的人的理性的东西,这一点除开自然法以外,没有任何法律可以具备。这样说来,自然法便无须作任何公布或宣布,因为它们包含在全世界都承认的这样一句话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其次,如果该法只对人们的某些情况有约束力,或只对某一个人有约束力,而又没有明文记载或口头宣布,便也是自然法;认识这种法律所根据的就是使那些在该情况下有别于其他臣民的人的同样形式或论据。因为任何法律要是没有由制定者以文字或某种其他方式予以公布时,便只有通过遵从者的理智才能认知;于是这种法律便不仅是国法,而且也是自然法。比方说,如果主权者任用一个公务大臣而没有以书面指示其行动,他就必须以理性的指令作为指示。好比他是一个法官,法官要注意的是使其判决符合于其主权者的理性,而这种理性则永远被认为就是公道,于是他便受到自然法的约束要遵从公道。如果他是一个大使,那么他在书面指示所没有载明的一切事务中便应当把理性指明为最有益于他的主权者的利益的方针当作指令,主权者的其他一切公私大臣都莫不如此。所有这一切天赋理性的指令都可以包括在忠这一名目之下,它是自然正义的一部分。

除开自然法而外,所有其他法律都有一个必不可缺的要点,那便是以大家知道是来自主权当局者的语言、文字、或其行为向有义务服从的每一个人公布。因为别人的意志除开根据他自己的语言或行动来了解,或是根据他的目标与范围加以推测来了解以外,便无从得知。这种目标和范围在国家法人方面说来,被认为永远是符合于公道和理性的。古代在文字通行以前,法律有很多时候都编成歌谣;匹夫匹妇们乐于随口唱唱背背,这样就更容易记住。由于这一理由,所罗门便叫一个人把十诫系在十个指头上(见《旧约箴言篇》,第vii章,第3节),摩西和以色列人重新订约时给他们规定的法律,他都叫他们让自己的“儿女,无论坐在家里、行在路上、躺下、起来,都要谈论。并要写在房屋的门框上,并城门上。”(见《旧约申命记》第xi章第19节)。并且“召集他们男、女、孩子„„使他们听。”(见《旧约申命记》第xxxi 章第12节)

法律单是以明文规定并加以公布还不够,还必须要有明显的证据说明它来自主权者的意志。因为平民在具有力量、或认为自己具有力量达到不正当的目的、并平安无事地实现其野心时,是会不经立法当局或违反立法当局把自己所高兴的东西公布为法律的。因此,法律便必须不但要公布,而且要有授权者和权力的充分证明。每一个国家的授权人或立法者应当是显而易见的,因为主权者是通过每一个人的同意建立的,每一个人都认为完全是众所周知的。人们虽然大部分都愚昧而疏忽,以致当最初按约建立国家的情况渐次消失时就不想想自己究竟是靠谁的力量防御敌人、保卫劳动并补偿侵害。但人们只要细想一下便不可能对这一点发生问题,所以不知主权何在便是不可原谅的。同时,人们既然自己要求或心甘情愿地接受这一权力保护自己防卫他人,所以任何人都不应当削弱这一权力便是自然理性的指令,因之便也是一条明显的自然法。因此,关于主权者是谁的问题,要不是由于自己的过失,(不论歹人怎样说)就没有人还可能存在怀疑了。

困难在于权力来自于主权者的证据。要解除这一困难就要对公共典籍、公众辩护人、公众代理人和公家印鉴有所认识,所有的法律都是通过这些得到充分证明的。我所说的证明不是授权,因为证明所包含的不过是证据与记录,而不是法律的权力根据,这种根据只存在于主权者的命令之中。

因此,一个人如果发生了依据自然法(也就是依据一般的公道)的侵害问题,受委派有权审理这一案件的法官的判决就是该案件中自然法的一个充分证明。专业研究法律的人的意见虽然可以用来避免争执,但却仅是意见;争端听审后,仍必须由法官来告诉人们法律是什么。

但当问题是根据成文法而来的侵害或罪行时,那么每一个人只要由自己或旁人查一下法律典籍就可以(如果他愿意的话)在进行这种侵害或犯下这种罪行之前充分地了解到这是不是一种侵害。非仅如此,他还应当像这样做。因当他对自己将要采取的行动正义与否的问题发生怀疑,而又只要愿意就可以获得了解时,做出这种行为就是非法的。同样的道理,一个人认为自己在决定于成文法的案件中受到了侵害,而这种成文法又可自己或请旁人查考时,他要是在查考法律之前就去控诉,他的做法就是不恰当的,只是暴露出自己的意图是为旁人找麻烦而不是追究自己的权利。

如果问题涉及到对官吏的服从时,那么查看了他盖有关防的委任书,并听到宣读其内容,或是取得了获悉有关该委任书情况的方法(如果要那样的话),便是这官吏的权力的充分证

明。因为每一个人都有义务尽最大努力了解可能与自己未来的行为有关的一切成文法。

已经知道立法者、法律本身又通过明文或自然原因而充分公之与众以后,要使它有约束力还需要另一个极重要的条件。法律的本质不在于其文字而在于其意向或意义,也就是在于权威的解释,即立法者的看法。因此,法律的解释便取决于主权当局,而解释者则只能是臣民唯一要服从的主权者所指派的人。因为不这样的话,法律便可能由于解释者的奸诈而带有与主权者原意相违背的意义,利用这种手段,解释者就变成立法者了。

所有的成文法与不成文法都需要解释。不成文的自然法对于不偏不倚、不徇私情的人说来虽然容易运用其自然理性加以了解,因而使违犯者无词可托;但我们要认识到很少人甚至没有一个人在某些时候能够不受自我珍惜或其他激情的蒙蔽,所以自然法现在便成了最晦涩的法,因之也就最需要精明能干的解释者。至于成文法,则文字短的容易因一两个字具有歧义而被曲解,而长的则由于许多字都有歧义而更加含糊;结果使任何成文法,不论是写成的字多还是字少,如果对制定该法的最终因没有透彻的理解无法好好了解。而关于这最终因的知识则存在于立法者身上。因此,对他说来,法律上没有任何结子是解不开的;他或是找到头绪把它解开,或是像亚历山大王用剑斩断戈尔定结一样运用立法权力造成自己所愿意要的头绪,这是任何其他解释者所不能办到的。

一个国家中自然法的解释不依据于伦理哲学方面的书籍。著作家的意见不管多么正确,如果没有国家的权力支持,单其他们自己的权威不能使他们的意见成为法律。在本书中我对于伦理道德以及其在取得并维持和平方面的必要性所写的一切虽然是明显的真理,但并不因此就必然是法律,而只是因为它在世界各国都是民约法的一部分才成为法律。因为伦理道德虽然天然是合乎理性的,但唯有通过主权者才能成为法律,否则我们把自然法称为不成文法就是一个大错误了;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看到所发表的书籍已经是汗牛充栋了,其中互相矛盾和自相矛盾之处是不可胜计的。

自然法的解释就是主权当局规定来听审与决定属于这类纠纷的法官所下的判决词,此种解释在于将自然法应用于当前的案件上。因为在裁判中,法官所做的只是考虑诉讼人的要求是不是合乎自然理性和公道,所以他所下的判决词便是对自然法的解释。这种判决词之所以成为权威的解释,并不因为这是他个人的判决,而是因为他是根据主权者的权力下判决的;这样一来,这一判决就成了主权者的判决,而主权者的判决在当时对于诉讼双方说来就是法律。

下属法官或主权者在公道问题的裁判中没有一个能不发生错误的。如果往后他在类似案件中发现作出相反的判断更合乎公道,他便有义务这样做。任何人的错误都不能成为自己的准则,也不能约束他坚持这一错误。根据同样的理由,这一判决虽然其他法官宣誓服从,也仍然不能成为他们的法律。

这是因为:在可变法律方面,虽然在主权者知道并允许的情况下根据他的权力所作出的错误判决便是在每一细节都相同的案件中制定了一条新法律,但在自然法这种不可变的法律方面,这类判决在同类案件中对于同一法官或其他法官说来都不能永远成为法律。国王先后继承,法官新旧递嬗,甚至天地也有毁灭之期,但自然法却丝毫也不会消逝,因为这是上帝的永恒法律。集古往今来一切前辈法官的所有判决也完全不能构成一条违反自然公道的法律。前辈法官的任何判例都不能成为不合理的判决的依据,也不能免除现任法官在自己判案时根据自己天赋理性的原理来研究如何才算是合乎公道的烦劳。比方惩罚无辜就是违反自然法的。而无辜则是在法律上宣告无罪,并被法官承认为无辜的人;那么假定案情是这样:有一个人被控死罪,他由于看到某个仇敌的狠毒和权势,以及法官们的贪污徇私,于是便因对后果的恐惧而潜逃;后来他被捕获并提交法庭审判,在审判中他充分证明自己并没有犯那种罪,因而被无罪开释,但却又被判剥夺财产,这便显然是惩罚无辜者。

因此,我就认为:世界上没有任何地方能够把曾经作出同样判决的前辈法官的判决当成自然法的解释或制定为法律。因为最初作出这一判决的人已经是作了不公正的判决,任何不公正的事情都不能成为后继法官判决的典范。成文法可以禁止无罪的人逃跑,也可以因其逃跑而加以惩罚。但如果一个人在法律上已经宣告无罪之后却把他因为害怕遭受侵害而逃跑这件事情作为根据来推定他有罪,那便是违反了推定的性质,这种推定在判决已经作出之后便不能存在。但在英格兰的不成文法中却有一位伟大的法学家把这一条定下来了。他说:“如果有一个无辜者被控犯有重罪并因为惧怕这种重罪而潜逃;关于这种重罪他虽然在法律上宣告无罪,但如果发现他是因为惧怕这种重罪而潜逃的,那么他虽然无辜,也应被剥夺全部财物、牲畜、债款和职务。因为关于以上各项剥夺,法律是不容许人们对根据这人潜逃而作出的推定提出相反的证据的。”在这儿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在法律上已经宣告无罪的无辜者,虽然是无辜的,而且又没有成文法禁止他逃走,但却在宣告无罪之后根据一项法律的推定判决丧失其全部财物。如果法律根据其潜逃作出的事实推定应判死刑,那么判决就应当是死刑。但如果这推定不是事实的推定,那么他又为什么要丧失他的财物呢?所以这决不是英格兰的法律,这一判决也不是根据法律的推定所作出的判决,而是根据法官的推定作出的判决。同时,所谓对法律的推定不许可提出反证也是违法的。因为一切法官,不论是主权者还是下属,如果拒绝听取证言,便是拒绝秉公处理。因为判决虽然是公正的,但不听取所提出的证言就下判决的法官却是不公正的法官。他们的推定只是一种偏见,一个人不论自称根据什么判例和原先的判决,都不应当把这种推定带到法官席上去。人们由于相信前例而使自己的判决颠倒错乱的这类性质的事情还有,但只要举出这一点就足以证明,法官的判决对诉讼人说来虽然是法律,但对于任何继任法官说来却不是法律。

同样的道理,问题如果涉及成文法的意义时,写诠释的人并不能成为解释者,因为诠释一般比条文更容易被人吹毛求疵,于是便需要其他的诠释;这样下去,解释就没有尽头了。因此,除非是有一个经主权者授权、下属法官不得违背的解释者,否则解释者就是一般的法官,正象不成文法方面的情形一样。他们的判决应当被诉讼双方在该案件中接受为法律,但却不能约束其他法官在类似案件中作出类似判决。因为法官甚至在成文法的解释中也可能发生错误,但任何下属法官的错误都不能改变作为主权者之普遍判决的法律。

在成文法方面,人们一般都把法律的文字与文意加以区别。如果文字所指的只是从字面上所能得到的任何意义,那么本来是很清楚的。但因为几乎所有的字不论在本义上或是在比喻意义上都是含糊不清的,在一般议论中可以用来表示许多意义,而在法律中则只有一种意义。如果文字指的是行文的意义,那么它和法律的文意或宗旨便是一回事了。因为行文的意义就是立法者要用法律的文字来表达的意义。立法者的宗旨始终应当是公道,法官认为主权者不是这样的话便是大不敬。所以在法律的字句不足作为一个合理的判决的充分根据时,他就应当用自然法来补足。如果案件难断时,就应当暂缓判决,直到他得到更充分的根据时再作定论。比方说,有一条成文法规定:被人以武力驱出住宅者,得以武力复入。但如果一个

人由于疏忽而使住宅空闲,当他回来时又被武力拒于宅外,关于这种情形没有特殊法律的规定。事情很清楚,这一案情就包含在同一法律中,否则这人就会没有其他的办法了,让他没有办法应当认为是和立法的宗旨相违背的。再举个例来说,法律的字句规定人们根据证据判决,有一个人被诬告为做了某事,法官本人却亲自看见是另一个人做的而不是被告做的。在这种情形下,他不能根据法律的文字对无辜者判罪,同时也不能不顾见证人的证据下判决,因为这种做法是违反法律文字的规定的。他只能请主权者另派一人来当法官,他自己来当见证人。所以成文法的文辞所产生的不便会使他进而采用法律的宗旨,以便把法律解释得更好,只是任何不便都不能成为违反法律的判决的根据。因为每一个裁断是非的法官都不能判断对于国家说来什么是方便的、什么是不方便的。

一个良好的法律解释者——法官所需具备的能力和一个律师不同,不是关于法律的研究。对于一个法官说来,正象他只应当通过见证人来看事实一样,他也只应当通过诉讼中所援引的或主权当局授权宣布律令的人向他宣布的成文法和主权者的律令看法律,他对于所要裁判的案件是无需事先加以注意的。因为关于事实方面应当说的话会由见证人为他提出,关于法律方面应当说的话则可以从那些在辩护中提出并当场根据权威意见加以解释的人那里得到。英格兰议院中的贵族原先都是法官,他们曾听审和判决过许多最困难的案件。

但其中很少人十分精通法律,以法律为业的人就更少了。他们虽然咨询被指定出场备询的法律家的意见,但唯有他们才有做出判决的权力。同样的情形,在一般的权利审判中,都是由平民十二人当法官,他们不单判决事实、而且也判决权利,并直接宣判原告胜诉或被告胜诉。也就是说,他们不但是事实的裁判者,而且也是权利的裁判者。在刑事案件方面,他们不但要判决罪行是否已经犯下,而且也要判决这罪行是谋杀罪、杀人罪、重罪还是侵犯罪等等,这些都是法律的判决。但由于他们按规定并不是非要知道这些法律不可,所以就有一个人受权在他们所裁判的案件中把法律告诉他们。但如果他们不按这人所说的话裁判时,除非是可以证明他们违反良知进行判决,或是贪污受贿,否则便不会因此而受到任何惩罚。

成为一个良好的法官或良好的法律解释者的条件第一要对于自然法中主要的一条——公平要有正确的理解。这一点不在于读别人的书籍,而在于自己善良的天赋理性,和深思熟虑。人们认为闲暇最多,最喜欢思考这一问题的人这种理解也最高。其次,要有藐视身外赘物——利禄的精神。第三,在审判中,要能超脱一切爱、恶、惧、怒、同情等感情。第四,和最后的一点是听审要有耐心,听审时要集中注意力、并且要具有记忆力记住、消化并运用自己所听到的一切。

法律的区别和分类,已经由这方面的著述家们按照各自的不同方法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提出。因为这不取决于问题的本质,而取决于著述者的眼界如何,同时也随各人自己的方法不同而各异。在查士丁尼法典中,我们发现市民法分歧类:

1.国王(即罗马皇帝)的谕旨、敕书、律令,因为人民的全部权力都操在他的手里。英格兰国王的告谕与此相类。

2.罗马全体人民(如问题由元老院提出,则元老院也包括在内)的命令——这些都是由于当初主权存在于人民手中时成为法律的。其中有些并没有被皇帝废除,于是便根据王室的权力而仍旧保留为法律,因为一切有约束力的法律都应解释为根据有权加以取消的人的权力而成立的法律。英格兰的议会法案便大致和这类法律相似。

3.罗马平民(问题由人民的保民官提出时,元老院不包括在内)的命令——其中未被皇帝取消的,便根据王室权力而保留为法律。英格兰下院的法令便类似于这类法令。

4.元老院法令:——罗马人民十分繁多以后,聚会就不方便;于是皇帝便认为和元老院商议较为方便,而不和人民商议。这和枢密院法案有些类似。

5.执政官、有时是营造官的布告:——英格兰首席法官的布告便属于这一类。

6.法律家的答案,——这便是经皇帝授权有权解释法律、并在有关法律问题上咨询他们意见时有权提出答案的法律家们的意见与主张。法官在下判决时,根据皇帝的律令,必须遵守这些答案。这种答案有些象英国的审判案例,如果英国法律规定其他法官必须遵守它们的话。因为英国的不成文法法官并不是正式的法官,而只是咨询法官,正式法官不是贵族就是当地的十二个人,他们在法律方面征询这种咨询法官的意见。

7.还有不成文的习惯——就其本质而言,这就是经过皇帝默认的拟法律。当他们和自然法不相冲突时,就是真正的法律了。

另一种法律分类是分成自然法与成文法,自然法自宇宙洪荒以来一直是法律,不但称为自然法,而且也称为道德法规,是由信义、公道等品德以及一切有益于和平与仁爱的思想习惯组成的,这些我在第十四、十五两章中已经说过了。

成文法则不是自宇宙洪荒以来就成立的法律,而是根据具有主权管辖他人的人的意志制定的法律。其中有些是以明文载明的,另一些则是通过立法者意志的其他表示使大家知道的。

成文法有些是人定的法律,有些是神定的法律。人定的成文法中,有些是分配法,有些是刑律。分配法是决定臣民权利的法律,向每一个人宣布他取得与保有土地或财物的财产权以及行动的权利或自由所根据的是什么,其内容是对一切臣民讲的。刑律则是宣布对违法者应施加什么惩罚的法律,内容是对被派执行的大臣与官员提出的。每一个人虽然都应当知道关于其违法行为事先已经规定了一些什么样的惩罚,但这种法令却不是向犯罪者提出的,我们不能认为罪犯会忠实地惩罚自己。这是对被派监督执行惩罚的政务大臣提出的。

这些刑律大部分都和分配法编在一起,有时称为判例,因为所有的法律都是普遍的判例或立法者的判决。正如每一项判决对于受审者说来就是法律一样。

神定成文法(因为自然法既然是永恒和普遍的,所以全都是神的法律)是上帝的诫律,但不是自亘古以来就成立的、也不是针对所有的人普遍提出的法律,而只是通过上帝授权宣布的人向某一个民族或某一些人宣布的法律。但怎样能知道人们宣布这些神定成文法的权力呢?上帝可能通过超自然的方式命令一个人向其他人宣布法律。但法律有一个要点是受约束的人要确实知道宣布法律的人的权力,这一点我们无法通过自然的方式知道它是来自上帝的。一个人没有得到超自然的天平,又怎样能确知宣布者所得到的天平呢?他为什么有义务要服从呢?关于第一个问题,一个人自己没有得到特殊的天平,要确知旁人得到了天平显然是不可能的。因为一个人也许会由于见到某人行奇迹、或持身特别圣洁、或其行动智慧福泽逾恒,因而相信他具有这种天平,这一切都是上帝特别眷顾的迹象,但却不是特殊天平的确

证。奇迹是神异的事迹,但对某一个人说来是神异的事情,对另一人说来却不一定是神异的。圣洁可以伪装,而尘世肉眼能见的福泽则通常是上帝通过自然和普通原因所造成的业迹。所以任何人都无法通过自然理性万无一失地知道另一人具有上帝意旨的超自然天平。这不过是一种信念而已。每一个人根据所显示迹象的大小,其信念亦有坚定与脆弱之分。

但关于第二点,也就是为什么有义务要服从的问题,却不象这样难解答。因为所宣布的法律如果不违反自然法(无疑是上帝的法律)而人们又保证服从时,人们便由于自身行为而受契约束。我所说的是必须服从,而不是必须相信。因为一个人的信念和内在思维不受命令的控制,而只受上帝一般或特殊的作用所支配。对于超自然法的信仰不是履行这种法律,而只是承认这种法律。这不是我们对上帝的义务,而只是上帝丰厚地赐与他所喜悦的人的恩惠。同时,不信仰这种法律也没有破坏任何神律,只是将自然法以外的神律全都抛却了而已。我所说的这一切,举出圣经上有关这一点的事例与证据可以说得更清楚。上帝和亚伯拉罕在超自然方式下所立的信约是这样:“你和你的后裔必世世代代遵守我的约。”

(见《旧约创世纪》第xvii章第10节)。亚伯拉罕的后裔并没有得到这一启示,当时还没有出世;但他们却成了这项信约的一方,也有义务服从亚伯拉罕向他们宣布的上帝的法律。这一点要不是由于他们必须服从父母,否则就不可能有这种义务。为父母的,象这儿所举的亚伯拉罕这种不服从于其他人间权力的人,对于子女和仆人便具有主权。同时,上帝对亚伯拉罕说:“地上的万国都必因他得福,„„为要叫他吩咐他的众子和眷属遵守我的道,秉公行义。”(见《旧约创世记》第xviii章,第18节)。从这里我们显然可以看出,他的家人没有得到启示,其服从是基于他们原先有义务要服从自己的主权者。在西乃山上唯有摩西去见了上帝,其他人禁止接近,否则就将受到死的惩罚,然而他们都必须服从摩西向他们宣布的一切上帝的法律。“求你和我们说话、我们必听、不要神和我们说话、恐怕我们死亡。”(见《旧约出埃及记》第xx章,第19节)这种情形所根据的,除开他们自己的服从以外,还有什么别的理由呢?根据这两段话,我们可以充分地看清楚,在一个国家中,臣民自己没有特别得到确实而肯定的上帝意旨的天平时,就必须把国家的命令当成上帝的意旨服从。因为如果人们可以随便把自己或一个平民的梦境与幻象当成上帝的诫律的话,那就很难有两个人对于什么是上帝的诫律的问题取得一致的看法。如果尊重这些梦境和幻象的话,人人又都会藐视国家的诫命。因此,我的结论便是:一切不违反道德法则的事物,也就是不违反自然法的事物,国家以法令宣布为神律时,所有的臣民便都必须当成神律服从。这一点对每一个人的理性说也是很明显的。因为不违反自然法的一切都可以用主权者的名义制定为法律,那么如果以上帝的名义提出,人们就没有理由要更少受契约束了。此外,世界上没有任何地方可以准许人们在国家所宣布的上帝诫律以外再宣称有其他的上帝诫律。基督教国家对背叛基督教的人施加惩罚,而所有其他国家则都惩罚建立其本身所禁止的任何宗教的人。因为在国家未作规定的任何事物中,根据衡平法这一自然法(因之便也是上帝的永恒法律)说来,每一个人都应当平等地享受自己的自由。

还有一种法律的分类是分为基本法与非基本法。但我从任何著作家方面都看不出基本法的意义是什么。然而人们却完全有理由用这种方式来区分法律。

因为在每一个国家中,基本法就是取消了以后,国家将象屋基被毁的房屋一样,无法成立并彻底解体的法律。因此,根据基本法这种法律,臣民就必须支持已经赋与主权者(不论是君主还是主权会议)、而国家缺了又无法维持的一切权力。诸如宣战、媾和、司法、任官以及主权者做出他认为对公共福利有必要的一切事情的权力等都属于这一类。非基本法则是

废除之后不会使国家解体的法律。例如有关臣民争讼的法律便属于这一类。关于法律的分类就写到这里为止。

我发现民法和民约权利这两个字,甚至在最渊博的著作家手中也是混然不分地用来表示同一种事物,其实这样是不应当的。因为权利就是自由,也就是民约法留给我们的自由。

民约法则是一种义务,它取消了自然法赋与我们的自由。自然界使每一个人都有权利运用自己的力量保卫自己,并先发制人地进攻受怀疑的邻人以自保,但民约法却在一切法律的保障有恃无恐的地方都取消了这种自由。权利与法律的不同正和义务与自由的区别一样。

同样的情形,法律和特许状也被混然不清地当成一种东西了。然而特许状是主权者赐与的东西,不是法律,而是法律的豁免。法律的术语是“兹命”或“兹令”,而特许状的语气则是“兹赐与”“兹给与”。但赐与或给与的东西并不是用法律强使他接受。我们可以使法律对全部臣民都有约束力,但自由或特许状则只是属于一个人或一部分人民的。因为如果说在任便一件事情中全国所有的人民都具有自由的话,那就是说在这一事情中没有制定法律,或是原先曾经制定、现在已经取消了。

第三篇:劳动契约法

勞動契約法

中華民國二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國民政府公布(尚未施行)

現行條文 勞委會版/行政院版 資方團體建議意見 勞方團體建議意見 備註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稱勞動契約者,謂當事人之一方,對於他方在從屬關係提供其職業上之勞動力,而他方給付報酬之契約。

第二條

勞動契約適用本法。但其他關於勞動之法律另有規定者,依其規定。

第三條

法定代理人允許未成年人為他人勞動時,其未成年人關於該種勞動之契約成立、變更,消滅及其履行,視為有行為能力。

第四條

勞動契約之條件,依當事人雙方之合意定之。但違反法令團體協約或服務規則,於勞方有不利者,其不利之部份無效。

第五條

當事人之一方,乘他方急迫輕率或無經驗為自己或他人訂立之勞動契約,其報酬過少,與勞動之比例有失平衡,或勞動條件顯與關於該種勞動之地方習慣或從來慣例較為不利者,其契約為無效。

第六條

勞動契約以有永續性之勞動關係為目的者,得約定一個月以內為試驗期間,於該期間內當事人之一方,得隨時解約。

第七條

勞動者有發明時,其發明權屬於勞動者。

前項發明,因經營上之共同經驗而獲得者,其發明權屬於僱方,但其發明如有重大之經濟價值時,勞動者得求相當報酬。

勞動者受僱方之委託或以僱方之費用而發明者,其發明權屬於雙方共有。

第二章

勞動者之義務

第八條

勞動者於勞動契約期滿前,未經僱方同意,不得與第三人訂立勞動契約,但無損於原約之履行者,不在此限。

勞動者違反前項規定時,其後約無效,後約他方當事人不知情者,對於勞動者得請求賠償其因不履行所生之損害。

第九條

勞動之給付地,依契約之所定,勞動者無移地勞動之義務,但於一地方同時有數營業所,並於勞動者無特別困難時,僱方得指定或轉移之。

第十條

勞動者應依僱方或其代理人之指示,為勞動之給付。但指示有違法、不道德或過於有害健康者,不在此限。

第十一條

勞動者於其約定之勞動給付外,無給付其他附帶勞動之義務,但有緊急情形或其職業上有特別習慣時,不得拒絕其所能給付之勞動。

第十二條

勞動者於勞動時間外,無勞動之義務,但法定或團體協約有特別規定者,不在此限。

第十三條

勞動者對於所承受之勞動,應注意行之,如所需材料由僱方供給者,應注意使用其材料,並報告消費數量,如有剩餘,應返還之。

前項應注意之程度,依勞動契約之性質定之。

第十四條

勞動契約,得約定勞動者於勞動係關終止後,不得與僱方競爭營業。但以勞動者因勞動關係得知僱方技術上秘密而對於僱方有損害時為限。

前項約定,應以書面為之,對於營業之種類地域及時期,應加以限制。

第十五條

僱方對勞動者,如無正當理由而解約時,其禁止競爭營業之約定失其效力。

第三章

僱方之義務

第十六條

勞動報酬額依勞動契約或團體協約定之。

前項報酬額,不得少於當地主管官署所宣告之最低工資,但法律另有規定者,不在此限。

第十七條

勞動報酬額,得按時或按件計之。

第十八條

勞動報酬額,以度量衡或其他方法檢驗生產品之質量而定者,僱方應許勞方參加檢驗,或由勞方選出代表一人至三人參加之。

第十九條

件工勞動者,如勞動之成績減少時,其減少部份不得請求報酬。但其減少係由僱方不指示或指示錯誤者,應給與當地普通工資之報酬。僱方及勞動者均無過失時,應給與當地普通工資半數之報酬。

第二十條

勞動報酬如約定以營業盈餘之全部或一部為比例而增減,或以其盈餘為決定報酬額之標準時,其盈餘額應按其之資產負債表定之。但當事人另有約定者,依其約定。依前項所定之勞動報酬,僱方對於勞方有說明其營業盈餘之義務。必要時得由雙方選定公正人檢閱帳簿,或由當事人之一方請求官署檢閱之。

第二十一條

年節獎金或特別給與,以勞動契約有特別約定或習慣上可視為雙方默認者為限,勞動者有請求權。

前項年節獎金,於年節之前一日給付之,特別給與,於營業終了後一個月內給付之。

第二十二條

勞動者因自己之過失,在普通條件之下不能達於標準生產額時,僅得請求與其工作相當之報酬。

前項標準生產額,由僱方或僱方團體與勞方團體共同協定之。

第二十三條

勞動報酬之給付,除當事人有特別約定外,應於其工作場所內行之。前項給付不得在休假日或在娛樂場旅館酒店或其他販賣貨物之處所行之。

第二十四條

僱方不得強制勞動者向其指定商店或其他處所購買物品。

第二十五條

勞動報酬之給付,除當事人有特別約定或地方有特別習慣外,於工作完畢時為之。

第二十六條

勞動報酬以期間定者,於期滿時給付之。但期間有一個月以上者,勞動者於每月末得請求與其勞動期間相當部分之報酬。

計件工勞動者繼續勞動在半個月以上時,每半個月得請求與其勞動相當部分之報酬。

第二十七條

勞動關係已解除者,應於勞動終了日給付勞動報酬。

第二十八條

勞動報酬平均每日一元以內者,不得扣押或為抵銷。

第二十九條

勞動報酬於僱方破產時或其前一年內已屆給付期者,對於僱方財產,有最優先請求清償之權。

第四章

勞動契約之終了

第三十條

勞動契約因左列事由而終了:

一、契約期滿。

二、預告期滿。

三、勞動目的完成。

四、勞動者死亡。

五、當事人之同意。

六、其他依本法之規定者。

第三十一條

定有期間之勞動契約,當事人如於契約期滿後無反對之意思表示而繼續勞動時,視為無定期之勞動契約。

第三十二條

無定期勞動契約當事人之一方,得依左列之規定,聲明解約:

一、以日定報酬者,於其一日前預告之。

二、以星期定報酬者,於星期末之三日前預告之。

三、以月定報酬者,於其月末之七日前預告之。

四、以季定報酬者,於其期間末之半個月前預告之。

五、以年定報酬者,於其期間末之一個月前預告之。前項預告期間,契約定有較長之期間者,從其契約。

第三十三條

勞動契約之期間在五年以上者,勞動者得於滿五年後,以三個月之預告期間,隨時聲請解約。

第三十四條

無定期之勞動契約,依地方之習慣,得於季節之一定日解約時,當事人之一方應於七日前預告之。

第三十五條

有左列情形之一時,僱方得於勞動契約期滿前解約,但應於七日前預告之:

一、僱方因營業失敗而歇業或轉讓時。

二、僱方因虧折而緊縮時。

三、僱方因機器損壞而暫停工作在一個月以上時。

四、勞動者對於所承受之工作不能勝任時。

第三十六條

有左列情形之一時,僱方得不經預告,於勞動契約期滿前解約:

一、勞動者於訂立勞動契約時,為虛偽之陳述,使僱方誤信而有受損害之虞時。

二、勞動者與僱方同住在為放浪之生活,經僱方警告仍不悔改時。

三、勞動者有惡疾或惡性傳染病時。

四、勞動者對於僱方,僱方之家族,僱方之代理人或同夥勞動者,有重大之侮辱,或對於僱方之家族,誘引其為不法或不道德之行為時。

五、勞動者觸犯刑法,受拘役以上之處分時。

六、勞動者對於勞動契約有重大違反,或無正當理由屢次違犯服務規則時。

七、勞動者故意濫用機器、工具、原料、生產品或其他僱方之物,或無故洩漏僱方事務上或營業上之秘密,或酗酒入場工作時。

八、勞動者無正當理由,繼續缺勤三日,或一個月缺勤六日時。

勞動者有前項第一、第四、第六、第七、第八各款情形之一時,僱方自知其情形後七日內未解約者,不得行使其權利。

勞動者因傷病暫時不能勞動,或婦女在產前產後而受有法律之保障者,僱方不得解約。

第三十七條

有左列情形之一時,勞動者得不經預告,於勞動契約期滿前解約:

一、僱方於訂立勞動契約時,為虛偽之陳述,使勞動者誤信而有受損害虞時。

二、勞動者或其家族之生命、名譽、品行、因勞動契約有受損害之虞時。

三、僱方或其代理人對於勞動者或其家族有重大之侮辱,或企圖使其為不法或不道德行為,或對於勞動者犯有應受拘役以上之刑時。

四、契約所定之勞動,對於勞動者之健康有不能預見之危險時。

五、僱方、僱方代理人或同夥勞動者有惡疾或惡性傳染病,勞動者須與之共同工作或同住時。

六、僱方屢不依勞動契約給付勞動報酬,或件工勞動者,不供給充分之工作時。

七、僱方對於勞動法令,勞動契約有重大違反,或勞動契約之條件因僱方之行為有根本之變化時。

僱方有前項第一、第三、第六、第七各款情形之一時,勞動者自知其情形後七日內未約者,不得行使其權利。有第三款、第五款情形時,如僱方將代理人或有惡疾惡性傳染病之代理人或勞動者解僱時,亦不得行使其權利。

第三十八條

勞動契約終止時,勞動者如請求給予證明書,僱方或其代理人應即發給。

第五章

罰則及附則

第三十九條

僱方不依契約或本法所規定為解約之預告而解約時,對於勞動者應給予各該預告期間之報酬,作為解約賠償。

第四十條

勞動者不依契約或本法所規定為解約之預告而解約,致影響生產或工作停頓時,對於僱方有賠償損害之責。

第四十一條

僱方違反第二十條、第二十三條或第二十四條之規定者,得處以五十元以下之罰鍰。

第四十二條

勞動契約除本法有規定外,準用民法之規定。

第四十三條

本法施行日期以命令定之。

第四篇:财政管理约法十章

财政管理约法十章

一、严禁违法违规编制财政预决算。

二、严禁违规越权减免税费,自行制定先征后返政策。

三、严禁人为混级混库,隐瞒或虚增财政收入。

四、严禁无预算、超预算安排财政支出,以及虚列虚报财政支出。

五、严禁违规借支国库资金,或以任何形式挤占、截留挪用财政资金。

六、严禁拖欠工资、津贴补贴。

七、严禁违反规定乱发钱物。

八、严禁做假账,编造虚假财务和统计报表,套取、骗取财政资金。

九、严禁私设“小金库”和坐收坐支财政资金。

十、严禁违规举借债务和提供担保承诺。

第五篇:约法八章民主生活会

在民主生活会上的发言提纲

按照市纪委、市委组织部通知要求,最近,我认真学习了省委“约法八章”,并围绕本次民主生活会主题,联系自己的思想、工作和生活实际,进行党性分析和对照检查,通过对照检查,认清了自身的存在的问题,明确了努力的方向。现将有关情况作一交流汇报。

一、加强学习,不断提高党性修养

自县纪委、县委组织部组织开展学习贯彻“约法八章”系列活动以来,除参加县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和集中培训外,我结合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自学了省委“约法八章”原文。每一次学习都有新的收获。“约法八章”是省委对各级领导干部提出的新要求、新标准、新规范,简练而富有内涵,朴实而意味深长,贴近工作实际,具有很强的指导性,有利于促进各级领导干部讲政治、讲大局、讲民主、讲团结、讲责任、讲发展。通过学习,我进一步提高了思想认识,增强了党性观念。今后工作中,将切实以“约法八章”为言行的准绳和从政的标尺,自觉学习好、遵守好、执行好“约法八章”。

二、从严要求,认真进行对照检查

对照“约法八章”各项规定:在坚持民主集中制方面,能够在重要工作、重大问题上主动向县委、县政府汇报,在推动工作时,能够听取基层的意见和群众的呼声,不搞自由主义和一言堂。在服从上级决策部署方面,在思想上能够与中央、省、市委保持高度一致,切实维护党的权威和领导;在工作中严格执行上级的决策部署,积极主动做好本职工作;坚决执行请假制度,凡需要离-1-

开本岗位外出的,事前均向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请假。在严肃政治纪律和保密纪律方面,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从不在公开场合和群众中发表与县委、县政府决定相悖的言论,不存在自由主义和跑风漏气现象。在加强和维护团结方面。牢固树立团队意识,做到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对人对事开诚布公,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在干好本职工作方面。严格按照工作分工,认真负责,勇于担当,切实做到肯干事、干成事、不出事,光明磊落,表里如一,不存在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只报喜不报忧等现象。在严明会议纪律方面。没有开会迟到早退现象,没有会上接打手机现象,始终做到集中精力开好会议。在遵守廉洁从政若干规定方面。严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真正做到了管好自己、管好亲属、管好身边的人。

通过对照检查,也发现了自己在某些方面存在一些疏忽和不足。比如,刚刚分管**工作半年,对一些情况熟悉不够,在安排部署工作时偶尔存在急躁情绪;对分管系统和部门的理论学习、廉政建设、作风建设抓的不深、过问不细,严格要求不够。

三、以身作则,严格执行“约法八章”

下一步,重点是对照“约法八章”排查出来的不足,进一步加大整改力度,主要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组织学习“约法八章”。认真落实“一岗双责”,以深入学习贯彻“约法八章”活动为契机,组织分管系统和部门深入学习“约法八章”重要内容,要求分管部门领导班子模范贯彻执行“约法八章”,带头学习、带头遵守、带头执行,从而进一步改进干部作风,提升部门工作效能。

(二)突出抓好“三个结合”。一是与当前深入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相结合,把“约法八章”作为刚性要求和衡量标尺,贯穿创

先争优活动全过程,务求取得实效;二是与学习贯彻中组部“十不准”和省委“十个严禁”相结合,将“约法八章”作为行为规范和基本要求,落实到日常工作中;三是与“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结合起来,通过严格贯彻落实“约法八章”,带头提高党性修养、规范工作标准、改进工作方法。

(三)努力做到“两个严守”。一是严守党的组织纪律、政治纪律和保密纪律,从小处着眼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正确处理个人与组织、下级与上级的关系,不错位、不越位、不缺位,自觉做到谋大局、懂规矩、守纪律;二是严守廉洁从政有关规定,遵守县委、县政府的各项规章制度,始终保持清正廉洁,自觉抵制不正之风,从细节做起,从身边人、家人、亲戚朋友管起,处处明于自察、事事严于律己,努力用自己的一言一行维护全县上下风清气正、心齐劲足的发展局面。

以上发言,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下载创业约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创业约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约法十章档简报、

    严格执行迅速落实约法十章改进作风 自治区党委常委会传达学习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严格执行迅速落实 约法十章改进作风陈全国主持会议并讲话......

    学习“约法八章”民主生活会发言材料

    学习“约法八章”专题民主生活会发 言 材 料按照区纪委、区委组织部通知要求,最近,我认真学习了省委“约法八章”的重要内容,并围绕本次民主生活会主题,联系自身学习、工作和生......

    学习贯彻约法八章实施方案

    XXX市XXX局 关于贯彻落实省委约法八章的 实 施 方 案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约法八章,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邯郸市委和武安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增强领导班子凝聚力和党员......

    深入学习省委“约法八章”自我剖析材料

    深入学习省委“约法八章”自我剖析材料 (办公室符剑)按照省委提出的“约法八章”要求,以树立组工干部新形象为目标,本人对照自己的工作实际,认真进行了自我剖析: 一、存在的主要问......

    选修二第六单元临时约法

    合阳县路井中学2014级 学案:历史 期数:第22期 时间:2013年5月14日 教师寄语:不要为旧的悲伤,浪费新的眼泪.编写:雷院欣 同智强领导审核:班级:组名:姓名:第三单元向封建专制统治宣战......

    “约法八章”专题民主生活会情况汇报(5篇范例)

    平山县质监局领导班子“约法八章”专题民主生活会情况报告 县纪委、县委组织部:为了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同志“七一”讲话精神,深刻把握领会“约法八章”的内在要求,做到融会贯......

    司法考试国际法条约法部分复习精华

    司法考试国际法条约法部分复习精华司法考试国际法条约法一章的重点在于条约的保留、条约的解释、条约成立的实质要件、条约的适用、条约对第三国的效力、条约的修正。第一节......

    约法八章专题民主生活会上的发言提纲

    李为民同志在南寨乡专题民主生活会上的发言提纲(2011年11月 日)按照《关于开好乡级党员领导干部学习“约法八章”专题民主生活会的通知》要求,会前,我认真学习县委的“约法八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