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实施指南(小编推荐)
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实施指南
关于印发《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实施指南》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国家有关规定,为加强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工作,规范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行为,确保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的科学性、公正性和严肃性,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编制了《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实施指南》,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00三年七月一日
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职业安全管理体系实施指南
前 言
《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实施指南》是根据《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指导意见》(原国家经贸委公告2001年第30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的要求,并参考了国际劳工组织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导则ILO-OSH 2001》(以下简称《导则》)而制定的指导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技术性文件。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作为政府安全生产的监督部门推行此项工作,目的是提高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职业安全健康的管理水平和改变安全现状。作为一种切实可行的工具,《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实施指南》可帮助企业建立并保持既符合国际劳工组织导则和国家指导意见的总体要求,又适合自身行业特点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以便其采用适当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模式与方法,持续改进职业安全健康绩效,不断消除、降低和控制职业安全健康危害和风险,最终保证员工的安全与健康。
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的生产过程,风险程度高,且后果严重,在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建立适合自身特点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十分必要。
本实施指南是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技术指南,在编写过程中突出了行业的特点和要求,在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具有通用性,适合于任何愿意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
本实施指南充分反映了《指导意见》和《导则》的思想,对拟通过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本实施指南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发布,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编制。
一、总则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Management System,OSHMS)作为科学、规范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方式,随着我国政府职能的调整和企业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赢得各方面的认可。为提高工作效率和更加符合市场的要求,政府的安全监督职能进行大规模的调整,政府通过引导和鼓励企业推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工作,把原有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管理思想和方法进行调整,使政府的安全健康监督职责变得科学和高效;对于企业,作为经济发展过程中市场的主体,为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更需要一种能够有效加强自身安全健康工作的管理方式。在企业推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即满足政府安全监督部门进行有效监督,又能有效管理企业的职业安全健康工作。
金属非金属矿山属于高风险行业,发生事故及重特大事故的频率较高,建立和保持满足《导则》和《指导意见》的全部要求且体现本行业特点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可促进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遵守其适用的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持续改进其职业安全健康绩效,降低其职业安全健康风险,从而确保其员工的安全与健康。
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是一项较复杂的工作,任何企业在建立体系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自身的特点,尤其金属非金属矿山生产过程特殊,风险复杂多样,由于存在大量的地下生产,不确定因素多,这也增加了建立体系的难度。所以,希望实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对于建立体系的各项要求和方法应进行全面地了解,有效结合企业现状,建立适合本企业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
(一)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要求
根据《导则》和《指导意见》的要求,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可自愿选择是否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但因金属非金属矿山属于高风险行业,故提倡和鼓励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尽可能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以提高自身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水平。为保证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在企业的管理活动中能真正落实,首先应该确定有关部门的责任,尤其明确最高管理者(层)的责任,保障体系有效实施所需的资源,包括在最高管理层任命管理者代表;另外,由于建立和实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要求全员参与,持续时间长,工作量大的特点,所以,在建立的过程中应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以保障工作的顺利推进。
(二)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范围
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和条件,灵活、自由、合理地确定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范围。具体应遵循如下原则:
1.应综合考虑企业的管理权限、活动区域和现场区域来确定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范围。管理权限体现了企业的责任,活动区域和现场区域强调企业在何地从事何种工作。
2.可以在整个企业范围内建立体系,也可针对单位中的某些特定运行单位或活动建立体系。
3.界定范围时,不应将总体运行所必需的、可能对员工和其他相关方的职业安全健康产生影响的运行或活动排除在外。任何用人单位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目的都是保护员工及其相关方的安全与健康,安全管理的重点在于用人单位的高风险生产活动或区域,不应人为将这些活动或区域排除在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之外。
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应根据自身的规模、开采或生产的性质和实际能力,来确定其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复杂程度、文件化的范围和相应的资源投入。
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在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时,应将重点放在遵守与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有关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降低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风险,保护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员工安全健康,并使之成为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全面管理体系的一部分。
(三)实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基本步骤
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时,可根据自身特点和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步骤和方法。但总体来说,有如下基本步骤:
1.前期准备
作为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最高管理者在内的全员培训,是建立和保持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基本保证,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要针对不同的人员,组织不同形式的培训。为保证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顺利实施,企业应明确管理者代表,确定体系建立负责机构,以及与体系有关的各单位的工作任务。
2.初始状态评审
初始评审是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基础和关键环节,其主要目的是了解企业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现状,为建立体系收集信息,确定职业安全健康绩效持续改进的依据。
3.体系策划
包括制定职业安全健康方针、目标和管理方案;进行职能分析和机构确定;进行职能分配;确定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文件结构和各层次文件清单等。
4.文件编写
文件化是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主要特点之一,对体系策划的结果形成适用的具有权威性的文件,是对各类金属非金属矿山风险有效控制和管理的保证。
5.体系运行
体系有效运行是企业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根本目的,通过体系试运行,检验体系策划与设计及文件的充分性、有效性和适宜性,充分发现体系存在的问题,利用体系自我发现、自我纠正和自我完善的机制,使体系不断得到完善。
6.监督和评审
及时发现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是体系不断完善和改进的重要手段,通过体系自身的各种监督,检查体系是否按计划运行,判定体系的有效性、适宜性和充分性。
7.纠正和预防
为保证体系能够有效发挥作用,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必须采取纠正措施,以保证体系按计划实施,为防止类似的问题重复出现,还应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并保证实施。
8.持续改进和保持
“建立和保持”是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重要要求,体系能否持续有效和适用,保持是关键,体系保持是根据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情况和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动态适应的过程。
(四)金属非金属矿山风险的特点
任何企业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都应该适合本企业风险的特点。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生产条件复杂多变,作业环境差,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多,大型机具及高风险作业在大部分生产过程普遍存在,所以,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时要结合自身生产的实际,充分考虑生产过程中的各类风险,并在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中充分体现。根据金属非金属矿山的现状,风险特点主要为:
1.极易导致事故且后果严重
金属非金属矿山的生产每时每刻都处在变动之中,采矿、掘进、凿岩爆破等均随着生产的推进而不断变化,加上地址条件的变化莫测,风险难以控制,经常造成重特大伤亡事故,主要有:大面积坍塌和冒顶片帮、透水、中毒、窒息、火灾等。
根据统计资料表明,在金属非金属矿山生产过程中60%以上的事故是冒顶片帮和坍塌事故,有效控制此类事故的发生是企业安全健康管理的重点。
2.高风险作业普遍
金属非金属矿山生产过程中大量存在高风险作业、高风险环境、高风险物料和高风险设备。如爆破作业、开采作业、开拓作业、支护作业、检修作业、安装作业、露天采剥作业、高处作业、雷管、炸药、有害气体、放射性,通风机,提升设备等。
3.操作人员资质要求高
由于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生产过程的高风险特性,操作人员上岗资质要求较高,除一般工业企业生产中所需的资质外,还包括:爆破工、信号工、把钩工、矿井泵工、风机操作工、主提升机操作工、绞车操作工、尾矿工、安全检查人员等。
二、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准备
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是一项十分复杂和涉及面很广的工作,企业要想建立适合自身特点和真正能够发挥其管理作用的体系,建立体系的前期,必须进行工作准备。首先,最高管理者就体系的建立和保持必须作出坚定的承诺,并予以行动的支持,提供体系所需的各方面资源。如人力、工作时间、硬件及软件投入所需的资金、办公条件、配合部门以及信息资源。
其次,按照《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规范》的要求,最高管理者应任命管理者代表负责体系管理工作,并被授权明确的职权。管理者代表负责组建体系工作班子,指派专门的负责机构,配备具有所需工作能力的人员。
第三制订详细的工作计划,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涉及组织的方方面面,建立的周期较长,企业应根据体系的规模、自身特点和资源情况制定具体可行的工作计划。为保证每项工作能够按计划实施,应进行明确的分工和责任落实,并根据计划情况合理分配资源。
第四是组织有关人员接受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相关知识的培训。建立符合《导则》、《指导意见》要求且适用于企业自身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深刻理解和领会其要求是基础,所以,对包括最高管理层在内的全体员工进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有关知识的培训,是开始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之初十分重要的工作,因此,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应制定详细培训工作计划,保证全体员工对体系建立和保持的有关要求和知识有全面的掌握。
培训工作可由外部专家或技术咨询单位协助进行,根据不同层次、职责和承担的工作分层次进行,不同的培训对象采取的培训形式、内容有所不同。通常情况下包括决策层培训、管理层及内审员培训和作业层培训。
1.决策层的培训
决策层指最高管理层,对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建立起重要作用。他们能否全面领会体系的各项要求和内涵,直接影响体系的效果。所以,对他们的培训,主要是建立OSHMS的重要意义、OSHMS的基本原理、总体要求、主要内容和特点以及体系实施过程中与其职责直接相关的要求,以便统一思想认识,在推进工作中给予有力的配合和支持。另外决策层掌握着体系实施所需的大部分资源,只有决策层的认识有一定的提高,才能保证体系建立和保持。
2.对于管理层及内审员的培训
管理层和内审员在体系建立、实施和维护工作中起重要作用。为确保其胜任该工作,培训应根据体系建立和维护的需要,除进行建立OSHMS的重要意义、OSHMS的基本原理的培训外,重点要深入进行建立体系的准则、建立体系的步骤、危害辨识和评价及相关安全知识、文件编写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等知识的培训。
特别应该注意的是内审员的选择,内审员是企业建立、实施和保持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骨干,能否建立符合企业特点和要求的体系,内审员的作用至关重要,一般情况,内审员应来自于生产管理、设备管理、检测检验、安全管理等对安全工作有重大影响的各个部门或岗位,3.作业层培训
全员参与是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管理思想的重要要求,是体系建立、实施和保持的基础,是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各项要求在工作中得到落实的保证。全员培训可使员工全面了解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要求,尤其是与本岗位工作有关的要求。培训可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
三、初始评审
(一)初始评审的目的及要求
对于尚未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通过初始评审过程,全面掌握本单位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现状,为企业持续改进职业安全健康绩效确定基准,为策划适合本企业特点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提供支持,初始评审的结果是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基础。
初始评审的结果是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建立的重要依据,对体系策划有重要的影响,初始评审应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方案中要落实初始评审工作的各级领导和专业人员的职责,开展各项工作的方法和步骤,制订各种工作表格,初始评审是一个文件化的工作过程,各项工作过程和结果都应形成文件。
为保证初始评审的充分性和准确性,初始评审的各项工作都要进行有效组织,要成立初始评审工作小组,各工作组根据工作任务的不同,由综合管理、安全监督、生产工艺、设备管理等方面人员组成,并设专人或部门对各工作组的工作情况进行协调和管理,整个初评工作应保证员工的充分参与。初始评审的最终结果应形成文件化的初始评审报告,作为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建立和职业安全健康绩效持续改进的基础。
(二)初始评审的内容
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通过实施初始评审对现有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状况及相关管理制度进行评价,具体内容如下:
1.收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对其适用性进行确认,对遵守情况进行调查和评价;
2.对现有的或计划的作业活动进行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价,确定现有措施或计划采取的措施是否能消除危害或控制风险;
3.对本企业所有现行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的规章制度和程序进行清理,包括现有的安全健康运行记录;
4.对现行的组织机构、资源配备和职责分工等情况是否满足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要求进行评价;
5.分析以往的事故情况以及员工健康监护数据等相关资料,包括人员伤亡、职业病、财产损失的统计和趋势分析。
(三)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
初始评审工作的重点是对金属非金属矿山生产过程中所有的危害进行辨识,并逐一进行评价,确定出金属非金属矿山生产过程中的不可承受风险,为体系的策划提供依据。
为保证对金属非金属矿山生产过程中的风险,尤其是不可承受风险能够及时和有效控制,并满足《安全生产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企业应定期或及时地开展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工作,确定出金属非金属矿山生产过程中原有或新产生的风险,为风险控制措施的策划提供充分的信息。
为确保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工作的规范性和系统性,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并保持一套管理程序,程序的内容应结合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风险的特点,对如何实施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价工作进行整体描述,管理程序一般包括以下内容,但不同的企业根据自身情况的不同会有所不同:
1)工作职责;
2)对辨识评价人员的要求;
3)辨识范围;
4)如何选择辨识和评价的方法;
5)实施危害辨识和评价的程序;
6)不可承受风险如何判定;
7)控制措施制定的原则;
8)评价结果管理。
1.危害辫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的步骤
(1)划分作业单元
结合金属非金属矿山生产的特点,从大的方面看,作业单元可分解为:开采作业、凿岩爆破作业、运输机电设备管理和使用、通风防尘、尾矿设施管理和辅助系统等几个方面,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划分。结合金属非金属矿山的生产特点,开采作业、爆破作业等可按工作区域标准进一步划分;机电设备管理和使用、通风防尘可围绕设备系统本身,并考虑人员操作上的问题进一步划分。
(2)辨识危害
辨识出各作业单元生产过程可预见的危害。
(3)风险评价
在考虑现有控制措施的条件下,对辨识的危害作出评价。
(4)确定风险是否为可承受风险
根据事先确定的原则,在充分考虑金属非金属矿山特点的基础上,确定不可承受的风险。
(5)确定风险控制措施
根据辨识、评价信息和控制措施制定的原则,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
(6)评审风险控制措施是否足以将风险降低至可承受的程度
对风险控制措施实施后的残余风险,按以上步骤进行重新评价,判定其可承受的程度。
2.危害辨识、风险评价方法的选择
金属非金属矿山的生产及管理活动具有危险性高,不确定因素多的特点。为保证生产和管理活动中的风险能够得到充分的辨识和评价,应选择合理的危害辨识和评价方法。
考虑到金属非金属矿山生产的复杂性,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应充分利用专家的经验,首先通过专家判断的方式将基础资料完备、认识深刻的风险进行辨识和评价。对于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复杂设备设施系统应进行系统风险的分析和评价,根据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风险的特性,结合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的要求,常用的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价方法可以选择安全检查表、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距阵法、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等,但任何方法的选择和使用都应考虑使用的环境和条件。
3.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覆盖的范围
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在开展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时,应尽可能做到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过程全面、合理和充分。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应考虑:
(1)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的常规生产活动。正常生产状态下的开采作业、设备操作、凿岩爆破作业、运输作业、安全检查等;
(2)非常规生产活动。如设备的紧急制动或启动、设备修理、设施维护、事故的紧急抢救、设备故障及抢修、盲炮和残药处理等;
(3)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除考虑自身员工的活动所带来的危害和风险外,还应考虑承包方人员和访问者等所有进入现场人员的活动,包括使用外部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所带来的危害和风险;
(4)作业场所内所有的物料、装置和设备造成的职业安全健康危害,包括过期老化以及库存的物料、装置和设备;
(5)作业环境的危害。如有毒有害气体、低温、高温、潮湿、粉尘、噪声、辐射等;
(6)进行危害辨识时,应考虑危害的不同表现形式;
(7)评价应考虑各种损失,包括人员和财产。
4.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应收集有关信息
为保证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工作的充分和准确,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开展此项工作前应收集了解有关的要求和信息,主要包括:
(1)适用的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2)企业发生的事故、事件和不符合记录;
(3)金属非金属矿山行业的相关信息,如典型危害类型、已发生的事故和事件的信息;
(4)企业自身的生产、设施设备等信息,包括以下方面:
1)井下巷道、采掘工作面等的规划图;
2)通风、排水、顶(底)板等的管理信息;
3)员工体检及健康监护资料;
4)作业环境监测数据,如有毒有害气体浓度、温度、湿度、粉尘浓度、噪声强度、放射性、矿井涌水量、顶(底)板稳定性、边坡稳定性、尾矿坝等;
5)使用危险物料的种类及数量;
6)矿山周围地理环境;
7)矿山地质资料等;
(5)金属非金属矿山各种生产系统:
1)通风系统;
2)排水系统;
3)供电系统;
4)运输提升系统等。
5.危害辨识、风险评价的实施
危害辨识和评价工作是技术性较强的工作,参加人员应该具备相应能力,在人员选择上应考虑各方面的要求,保证危害辨识和评价的充分性和客观性。
危害辨识和评价工作应该有组织进行,要成立专门的工作组,成员组成要考虑安全管理、工程技术、设备管理和使用,应体现不同的层次和全员参与。辨识和评价实施前应先确定工作准则,对所有相关人员要进行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价知识的培训,以保证工作质量。
为保证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价工作能够按统一要求开展,应制定指导性的工作文件,文件中对具体开展此项工作的有关单位应至少明确以下要求:领导责任、人员能力要求、明确的职责、划分作业活动的指导
性原则、危害辨识准则和方法、风险评价准则和方法、所需的工作文件、结果、控制以及工作开展计划等。
(1)危害辨识
危害辨识是对风险有效控制的第一步,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前的危害辨识或根据体系要求定期开展此项工作,辨识的范围一般至少覆盖体系覆盖的范围;而及时开展危害辨识,其范围应根据具体的工作需要而定。但无论何时进行危害辨识,针对某一具体的活动,危害辨识都要考虑涉及到的所有人员、所有的设备及物资和工作环境的影响三个方面及每个方面包含的正常和非正常情况。
危害辨识工作要求做到全员参与,一般通过危害调查表形式,让所有员工(包括管理岗位员工、临时用工等)根据自己工作任务情况,将危害信息准确完整描述。根据金属非金属矿山生产的特点,结合事故的频发情况,应针对可能导致以下事故的作业活动进行重点辨识:
1)透水(含地表水灾);
2)火灾;
3)爆炸;
4)车辆伤害;
5)机电设备伤害;
6)触电;
7)尾矿坝垮塌;
8)中毒和窒息;
9)冒顶;
10)片帮;
11)坍塌和边坡事故;
12)高处坠落;
13)矽肺;
14)噪声;
15)高低温;
16)振动;
17)放射性等。
(2)风险评价
根据确定的评价方法和原则,对辫识出的危害逐一进行评价,评价应考虑现有的控制措施。评价的目的是确定企业风险控制的重点,所以,评价方法应能够对风险进行合理的分级,确定出不可承受性的风险。评价过程应能提供风险控制、监测等有关信息,以便于在制定控制措施时予以参考。
不同的企业和不同的评价方法确定不可承受风险的标准有所不同,具体可参考《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规范——实施指南》附录1或其它专业资料。对辨识出的危害,如果处于下列情况,可直接判定为不可承受风险,而无须再用更复杂的方法进行评价:
1)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
2)相关方有合理抱怨和要求的;
3)曾发生过事故,但未采取有效措施的;
4)直接观察到可能导致事故的危害。
为保证风险评价的准确性,最终的风险评价结果应由企业风险评价工作领导小组组织有关人员,根据确定的准则进行确认。
(3)危害辨识、风险评价的更新
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价工作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其结果应定期或及时评审和更新。任何企业都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定期更新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价的结果,并在出现下述情况时及时更新:
1)生产工艺变化,如采矿方法、通风系统发生变化;
2)生产布置变化,如露天开采作业面变化;
3)组织机构变化;
4)使用了新材料、新物质或新设备;
5)法律法规变化;
6)其他影响企业自身职业安全健康的变化。
(4)风险控制的策划
1)风险控制的策划应遵循以下原则
(a)如果可能,完全消除危害,如用安全无害物替代危险有害物;
(b)如果不可能消除,应努力降低风险,如加强通风、洒水降尘等;
(c)将危害进行隔离,如封闭采空区;
(d)采取工程技术措施,如预裂爆破、微差爆破、车辆紧急制动、增加防坠落系统等;
(e)管理措施,包括制定和完善管理制度;
(f)在无其他措施时,作为对人员的保护,可采用个体防护用品。
2)风险控制措施
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是保证和提高安全管理绩效的关键,根据金属非金属矿山风险的特点,结合《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规范》的要求,通常采用运行控制、目标控制、管理方案、应急预案、测量和监测、人员培训等手段对风险进行控制,企业还可根据管理的要求和以往的经验,制定适合自身特点的控制措施,控制措施可分不同的层次。
3)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风险控制的重点
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实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应重点考虑金属非金属矿山生产过程中多发事故情况,包括:
(a)防坠落控制;
(b)边坡坍塌控制;
(c)爆破作业控制;
(d)粉尘控制;
(e)有毒有害物质控制;
(f)火灾事故控制;
(g)透水事故控制;
(h)地面水灾控制;
(i)提升系统事故控制;
(j)机电设备控制;
(k)冒顶片帮事故控制
(l)尾矿库管理等。
(四)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识别和获取
作为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价的重要依据,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对适用的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应进行识别和获取,并对遵守情况作出评价,保证各岗位的员工能够得到本岗位应遵循的现行有效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包括相关方人员。
为确保及时识别、获取和传达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适用的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应将识别、获取和传达适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工作形成文件化的控制程序。程序应说明有关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并包括:
1.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的获取
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应建立有效的渠道来获取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获取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的主要渠道有: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冶金、石油、化工、有色、建材等金属非金属矿山的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或团体等;职业安全健康中介服务机构,能够提供此类信息的媒体,如报纸、杂志、CD、磁盘、国际互联网、商业数据库等。
2.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的识别
对于哪些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是适用的,适用于何部门,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应根据自己的危害性质和生产特点进行准确识别。
3.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的传达
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应将获取和识别的职业安全健康的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传达到其相关人员和其它相关方,并使他们理解和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对适用的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要针对不同的适用对象,采取适当的传达方式。
4.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的更新
为了确保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应建立和保持其应遵守的所有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目录或法规库,并对其及时进行更新,更新后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应按“(3)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的传达”的要求及时传达和有效控制。
注:“初始评审的内容”中(3)、(4)、(5)是内部有关资料的收集和企业安全管理现状的分析,在此不详细说明。
四、体系策划
初始评审结束后,根据评审的结果,在充分考虑企业现有人力、物力、财力以及现有的技术水平的情况下,进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策划和设计,根据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准则和风险控制措施制定原
则要求,体系策划包括:
1)制定职业安全健康方针;
2)进行职能分析和机构确定,进行职能分配;
3)制定职业安全健康目标;
4)制定管理方案、运行控制、应急预案等具体风险控制措施;
5)确定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文件结构和各层次文件清单等(见文件编写部分)。
(一)职业安全健康方针
1.职业安全健康方针的制定
职业安全健康方针是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职业安全健康工作的纲领和行动指南,它阐明了企业职业安全健康绩效的整体目标以及在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方面所作出的承诺。整体目标体现了企业在一定时间内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工作,以实现该整体目标为重点,为制定具体的职业安全健康目标提供框架;承诺体现了最高管理者和整个企业对职业安全健康工作的态度。
企业在制定职业安全健康方针时,要以现行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为依据,并结合企业自身规模和职业安全健康的特点,作出持续改进、事故预防和保护员工安全健康的承诺,方针的内容既要与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的未来发展相一致,又要符合自身实际所面临主要风险的性质。金属非金属矿山生产过程复杂,危害广泛存在,且不确定因素多,如爆破、机电设备、尾矿库、噪声、高低温、振动、放射性、粉尘、边坡、水害、火灾、有害气体等方面的风险;应确保方针的内容至少符合其中某些危害的特性,且经过努力,在一定时限内方针能够实现。
结合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的风险特性,方针的制定应重点关注以下方面:
(1)现行适用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的要求;
(2)企业的经营要求;
(3)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过去和现在的工伤事故和职业病发生情况及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状况以及进一步的控制原则;
(4)持续改进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5)实现方针所需要的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技术资源等;
(6)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生产过程中的职业安全健康风险,并作出有效控制的承诺,重点包括:透水(含地表水灾)、火灾、凿岩爆破、爆炸、车辆伤害、机电设备伤害、触电、尾矿坝垮塌、中毒和窒息、冒顶、片帮、坍塌、矽肺、噪声、高低温、振动、放射性等危害;
(7)如何完善劳动防护用品和设施;
(8)员工及其代表和其他外部相关方的意见和建议。
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在制定职业安全健康方针时,要体现全员参与,确保与员工及其代表进行充分协商,协商形式可采取广泛征集、组织讨论等各种形式。职业安全健康方针应通俗易懂,便于记忆和交流,方针应形成文件,并经过最高管理者的批准。
2.方针的管理
为确保企业所制定的职业安全健康方针的纲领性作用和持续适宜性,方针的管理应满足下列要求:
(1)传达到全体员工,以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所有要素的活动;
(2)应定期对职业安全健康方针的适宜性进行评审;
(3)建立相关方获取的渠道,确保相关方在需要时能够获得职业安全健康方针。
(二)机构确定和职能分配
为有效地实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根据《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矿山安全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应有完善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组织机构或专职管理人员。根据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准则的要求,对本企业的活动、设施和过程的职业安全健康风险有一定影响的各相关职能部门和各层次人员的作用、职责和权限应进行界定和落实,并形成文件,予以传达。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还应在最高管理层任命一名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管理者代表,承担特定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职责,并确保其职业安全健康管理职责与其承担的其他职责冲突。
1.职责确定的原则
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和体系准则要求,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主要负责人在安全管理上要负最终责任,并在职业安全健康工作中起领导作用。其职责包括:
(1)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2)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3)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4)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5)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6)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7)确保为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有效实施提供必要的资源。
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各部门和岗位的职责应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原则,确定所有执行职业安全健康任务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包括明确界定不同职能部门之间和不同层次人员之间的职责衔接。确保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同时避免职责交叉。
2.需要界定职责的部门
在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每一个部门都会承担一定的职业安全健康职责,因此,应根据体系准则的要求,在职能分配的基础上,对每一个职能部门和相关部门的职业安全健康职责进行明确界定,特别是如下部门的职责需要明确界定:
(1)职业安全健康监督管理部门;
(2)采、掘、运、通风等设备管理部门;
(3)金属非金属矿山工程(基建)管理部门;
(4)教育培训部门;
(5)计划、财务部门;
(6)设计部门;
(7)消防、保卫部门;
(8)交通运输部门;
(9)工会。
3.需要界定职责的人员
在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每一名员工都需承担一定的职业安全健康职责,需对从最高管理者到一线职工的职责均进行界定,特别是下列人员的职责要进行明确界定:
(1)最高管理者(矿长);
(2)管理者代表(一般为副矿长);
(3)各部门或单位主要管理人员;
(4)操作工及其他员工;
(5)管理承包方职业安全健康事务的人员;
(6)职业安全健康培训工作的负责人;
(7)对职业安全健康有重要影响的设备的负责人;
(8)具有特定职业安全健康资格的员工或其他职业安全健康专业人员,包括:
1)爆破工;
2)信号工;
3)把钩工;
4)矿山电工;
5)矿井泵工;
6)风机操作工;
7)主提升机操作工;
8)绞车操作工;
9)尾矿工;
10)安全检查人员;
11)矿内机动车司机等工种。
(9)职业安全健康员工代表。
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应采用各种方式传达和宣传其职业安全健康理念,使员工意识到职业安全健康工作是每个人的责任,而不仅仅是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人员的责任。
4.机构和职责的管理
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各方面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职责可通过任何适用的形式进行确定,一般情况下采用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安全生产责任制文件、培训材料等形式,职责应纳入培训范围,以确保有关人员了解自身的职责与权限以及不同职责的范围、接口关系和付诸实施的途径。
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的机构和职责应文件化,并应向所有相关人员进行有效传达。
(三)制定职业安全健康目标
针对金属非金属矿山具体特点,制定可测量的具体目标,以实现职业安全健康方针的各项承诺和控制职业安全健康风险,并为评价职业安全健康绩效提供依据。
1.目标制定的要求和依据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目标是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为控制某类风险或某个具体的风险,在一个时间段内要达到的目标,所以,目标应是具体和可实现的。
在制定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因素:
(1)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的整体生产经营方针和目标;
(2)已制定的职业安全健康方针,包括持续改进的承诺,目标应和方针保持一致;
(3)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结果,目标应体现高风险的控制;
(4)符合金属非金属矿山的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5)技术上可实现、具备财务承受能力;
(6)员工及其代表、其他相关方的意见和建议;
(7)以往目标情况、体现持续改进要求;
(8)事故、事件、不符合分析结果;
(9)其它因素。
2.职业安全健康目标的制定
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制定职业安全健康目标的重点:
(1)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价结果中不可承受的风险,可通过制定目标以降低或消除风险;
(2)现状条件下,生产过程中不符合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要求的,建立目标达到法律法规的要求;
(3)安全管理、设备设施、作业环境缺陷等;
(4)目标的制定应针对用人单位相关职能和层次,但无论目标最终的实施者是谁,都应看作是企业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目标。目标应充分考虑现状水平,尽量量化,并保证目标的实现过程便于监测。
根据金属非金属矿山的生产特点,可考虑制定下列类型的职业安全健康目标:
(a)降低风险水平
如:某企业制定了将作业环境粉尘浓度降低到××毫克/米3,监控室噪音降到××分贝、有害气体浓度降低的目标等;
(b)向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引入附加的功能
如:完善奖惩制度;
(c)为改善现有状况所采取的措施,或保持应用这些措施
如:按计划更换老化设备或设备大修,提高高风险作业岗位或区域人员的防护用品配戴率、完善或增加安全设施等;
(d)消除或降低特定意外事件的频次
如:防止人员误入废弃巷道。
3.职业安全健康目标的管理
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制定的职业安全健康目标在发布前和发布后,均应对其一致性、适用性和可实现性进行定期评审,尤其目标实现过程中的评审,判断目标是否按计划实现和实现的效果,及时发现实现过程中的问题并予以更新。
职业安全健康目标应由相关领导审核和批准发布。发布后的职业安全健康目标,应向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所有相关职能部门和各级员工进行传达(如通过培训或小组会议),并将每一个目标都应根据具体情况落实到相关的部门或岗位。
(四)制定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方案
为实现职业安全健康目标,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可制定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方案,管理方案的作用只针对目标的实现。
1.制定管理方案时考虑因素
(1)职业安全健康方针和目标的要求,目标实现的难易;
(2)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3)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要求;
(4)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生产过程的详细资料,包括事故信息;
(5)可供选择的各个技术方案的评审结果;
(6)持续改进的要求;
(7)为实现职业安全健康目标可利用的资源。
2.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方案的主要内容
(1)实现目标的方法:即为实现职业安全健康目标,采取的具体措施;
(2)实现目标的职责和权限:即方案应规定完成每项任务所涉及的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各相关职能
和层次的职责和权限,并确定负责完成每项任务的总负责人;
(3)实现目标的时间表:确定完成每项任务的时间表,以及总的时间进度;
(4)实现目标的资源:即为完成每项任务所需配置的资源(如财力、人力、设备和后勤保障等)。
具体的管理方案一般包括管理方案名称、所控制风险或管理现状、对应的目标、具体的方法或措施、各项方法或措施的主要责任单位或责任人、相关责任单位或相关责任人、所需资源(人、财、物)、时间进度等,管理方案应该是一项阶段性的工作,时间可长可短。
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根据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方案的要求,在制定管理方案时,结合企业现有的安全健康管理活动,一般可结合安全措施费用、技术措施费用、设备改造等工作。
3.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方案的批准和发布
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制定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方案,应经有关领导审核、审批后发布。
4.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方案的传达与实施
发布后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方案,应向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所有相关职能部门和员工进行传达,各相关职能部门和员工,根据发布的管理方案,结合本部门和本岗位实际情况,拟定具体的实施措施,对方案进一步细化,并按规定的时间进度实施。对目标和方案的实施情况应进行监测和记录。
5.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方案的评审和修订
随着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的采、掘等生产活动进行,作业条件、设备状况、地质条件等会随之发生变化,伴随的风险也会发生变化,为有效控制风险,应对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方案定期进行评审,并视变化情况对方案进行修订。管理方案实施情况的监测体现在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绩效监测和测量部分。
(五)运行控制
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对已确定的、需要采取控制措施的运行和活动建立文件化的控制程序,并在程序实施过程中定期评审程序的适用性和有效性,必要时进行修改。运行控制的重点是生产活动中伤害程度较高的风险,目的是保证企业职业安全健康方针、目标能够实现,保证员工的安全和健康。
1.运行控制覆盖的范围
控制金属非金属矿山作业过程的风险,应充分考虑金属非金属矿山行业风险的特点,对行业普遍关注的风险都应该建立有效的运行控制程序。控制程序的内容应包括人员控制、设备使用和管理、作业环境控制等方面,并应考虑风险可能扩展到其他外部相关方的场所或控制区域的情况。
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需建立的运行控制程序包含以下方面:
(1)开采生产及辅助活动;
(2)供方、承包方及其他相关方的管理;
(3)新、改扩项目的控制;
(4)设计活动管理等。
(5)其它方面
建立的程序应符合企业的安全管理现状和人员素质,程序的要求应明确、适当和具有操作性,并动态适应。
2.运行控制的策划
对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生产及管理活动中风险的控制,应遵循相对独立的原则,每一个运行控制程序都应针对一些具体的生产及管理活动,内容相对独立,程序的内容应满足5W+1H(做什么、为什么做、谁来做、何时做、何地做、如何做)的要求,且规定明确的运行标准。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根据生产的特点和体系的要求,一般应考虑对下列管理活动建立运行控制程序,(1)危险作业活动的管理
包括:爆破作业、开采作业、开拓作业、支护作业、检修作业、安装作业、露天采剥作业、高处作业等。
(2)危险物料管理
包括:雷管、炸药、油品、易燃易爆气体、化学品等。
(3)危险工种管理
包括:爆破工、凿岩工、绞车工、空压机工、机电维修工、安全员、通风工、信号工、尾矿工、矿井泵工、矿内机动车辆司机等,包括国家规定的其他特种作业工种。
(4)危险作业环境管理
包括:有害气体、矽尘、噪声、高低温、振动、放射性等。
(5)设备管理
包括:提升设备、运输设备、空气压缩机、风机、采掘设备、破碎设备、选矿设备等。
(6)设施管理
包括:尾矿设施、防火设施、防洪设施、通风设施、排水设施等。
(7)供电管理
(8)劳动防护用品的管理活动
(9)消防管理
(10)特殊气候条件下生产管理
包括:恶劣气候条件下露天作业、夏季防洪等。
(11)人员管理
包括:供应商管理、承包方管理、其他外来人员管理、女工未成年工管理等。
(12)其他方面
为从根本上消除或降低职业安全健康风险,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还应对于新、改、扩项目从设计到验收建立管理程序,对于作业场所布置、工艺分析、劳动组织、作业方法、使用的机械配备和布置、动力及配电设施、人员安排等工作做出规定,避免由于工作的失误带来更大的风险。
(六)应急预案
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多数生产过程伴随着高风险,容易发生事故和出现紧急情况,为减少事故和紧急情况发生后的损失和影响,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应根据具体情况建立应急预案,以保证事故和紧急情况出现时及时作出响应。
根据危害辨识、风险评价结果和《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应针对生产过程中容易发生事故且后果严重的作业区域、设备设施、作业活动和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制定应急预案。结合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生产的特点,应急预案的制定应考虑:
(a)尾矿坝垮坝;
(b)透水;
(c)爆炸;
(d)井下火灾;
(e)地面火灾;
(f)中毒窒息;
(g)坍塌;
(h)提升设备故障;
(i)突然停电;
(j)突然停风等。
1.应急预案制定
应急预案应有具体可行的工作程序,程序的内容包括:
(1)所识别潜在的事故和紧急情况;
(2)有关部门在应急过程中的职责;
(3)紧急情况发生时的负责人;
(4)报警系统;
(5)紧急情况发生时内部协作与交流所必需的信息;
(6)紧急情况发生时各类人员的行动计划,包括发生紧急情况的区域内所有外来人员的行动计划,例如要求承包方的人员和来访人员也撤离到指定的集合地点;
(7)紧急情况发生时具有特定作用的人员的职责、权限和义务,例如矿山救护队、消防员、急救人员等;
(8)紧急情况发生时人员疏散的措施和步骤,如尾矿坝垮坝如何疏散村民;
(9)紧急情况发生时与外部联络,如附近矿的救护队;
(10)与执法部门的交流;
(11)与邻近单位和公众的交流;
(12)重要记录资料和重要设备的保护;
(13)紧急情况发生时可利用的必要资料,如地质资料、巷道布置等;
(14)事故或紧急情况的恢复。
应急预案应针对不同的事故或紧急情况分别制定。
2.应急预案的培训
制定应急预案的作用是发生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时,有关人员能够及时准确地实施应急措施,了解应急预案的内容是成功应急的关键,通过培训可使事故或紧急情况当事人及其他有关人员知道应该做什么和怎样做。
3.应急预案演习
为保证事故或紧急状态发生时,应急预案能够发挥作用,要求对应急预案进行演习,演习要按计划进行,演习尽量模拟真实的情况。
4.应急预案的评审和修订
应急预案演习后应进行评审,尤其事故或紧急状态发生后的评审,评审重点是应急预案的应急能力和效果,必要时对应急预案进行完善和修订。
五、文件编写和文件资料控制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是一个文件化的管理体系,在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的各个方面,包括职业安全健康方针、策划、实施与运行、检查与纠正措施、管理评审等诸方面,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应出做相应的规定,并且这些规定要形成文件。一个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过程主要表现为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写、执行、评价和不断完善的过程。编写文件是一个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建立并保持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重要基础工作。因此,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文件编写就成为一个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不可或缺的内容。如果一个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文件不正确、不准确、不完善,则有可能造成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失效,或使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工作成本增加,影响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实施和效果。
文件可以采用任何格式或类型的媒体,既可以采用书面的形式,也可以采用电子的形式。
(一)文件编写
1.文件编写的基本要求
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应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以适当的方式(如书面或电子形式)建立并保持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文件。文字应通俗易懂,便于使用者理解。文件的内容应包括:
(1)用人单位的职业安全健康方针和目标;
(2)为实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所确定的关键岗位与职责;
(3)用人单位的重大职业安全健康危害/风险以及它们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4)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框架内的管理方案、程序、作业指导书和其他内部文件。
在编写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文件时,应充分考虑员工的职业安全健康知识与技能,某一过程或活动是否会因为没有文件而导致事故、事件、不符合或疾病的发生等因素,力求在满足充分性、有效性和实用性的前提下,保持文件最小化。所编写的文件应提供查询相关文件(主要包括相关的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其它体系中的文件等)的途径。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强调对法律法规的符合性,因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文件应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2.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文件的结构
《导则》和《指导意见》对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文件的结构、文件的多少与文件的详略程度未做出明确规定,不同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文件的多少取决于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的规模和活动的特点、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复杂程度、人员能力。为提高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文件的使用效率和便于管理,可根据使用对象和具体内容的不同将文件分为不同的层次。一般情况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文件分为三个层次: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文件:
(1)管理手册
管理手册是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向其内部和外部提供关于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整体信息的文件,主要供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内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和相关方以及第三方认证机构审核时使用,集中表述本企业的职业安全健康保证能力。
(2)程序文件
程序是为进行某项活动或过程所规定的途径,含有程序的文件可称为程序文件。它主要供各职能部门使用。程序文件处于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文件结构中的第二层,起到一种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上它是管理手册的展开和具体化,使管理手册中原则性和纲领性的要求得到展开和落实,对下它应引出相应的支持性文件,包括作业指导书和记录表格等。
(3)作业文件
作业文件是围绕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的要求,描述具体的工作岗位和工作现场如何完成某项工作任务的具体做法,是一个详细的工作文件,主要供个人或小组使用。这类文件有些是在体系运行时根据需要不断产生的,一般可分为两类:
1)作业指导书:通常包括三个内容:干什么、如何干和出了问题怎么办。如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规定、化学品库的管理制度、脚手架搭拆作业指导书等。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现有的职业安全健康方面的规
范、规程、管理制度有些可直接作为体系的作业指导书。
2)记录:是阐明所取得的结果或提供所完成活动的证据的文件。记录具有可追溯性的特点,可提供验证、预防措施和纠正措施的证据。记录是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文件最基础的部分,包括体系运行中产生的各种记录,如培训记录、应急演习记录、审核记录等。
需要指出的是,各层次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文件应相互协调、对应一致。各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规模大小和实际情况来划分体系文件的层次等级,不一定按建议的三个层次等级来划分,其中任何层次的文件都可以相对独立。
3.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文件编写的原则
编写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文件的原则是“写你要做的,做你所写的,记你所做的”。即:体系准则要求的要写到,文件写到的要做到,做到的要有效并做相应的记录(文件写完后一定要下发进行讨论和修改,达到所写即所做)。
具体说来,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写应考虑以下几点原则:
(1)要符合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所依据的准则要求
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应按准则条款的要求编写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文件。应做到准则条款要求的,在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文件中要写到,并且文件要符合准则条款的要求,这就是审核中所要求的符合性。
(2)要结合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生产的特点及其危险性和复杂性
在编制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文件时,应密切结合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生产的特点及其危险性和复杂性,充分反映出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现状。
(3)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文件应努力与企业其他管理体系融合。
4.管理手册的编写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手册是实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概要性描述;是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文件的“索引”。它的书写格式没有统一的要求,但应全面、准确、简明地阐述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在职业安全健康方面的宗旨,近期要实现的目标以及在规范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职业安全健康行为、控制职业安全健康风险、持续改进职业安全健康绩效中的实施要点,需要时可向社会展示,并可以为相关方所获取。管理手册应提供查询相关程序文件的途径。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手册通常包括如下内容:
(1)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范围;
(2)职业安全健康方针;
(3)职业安全健康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该项也可单列);
(4)机构与职责;
(5)管理评审的要求;
(6)根据据建立体系所依据的准则的要求,并结合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活动、产品或服务的特点,对准则中所有要求的实施要点进行描述,提供相关程序文件的查询途径;
(7)关于手册的审批、评审、修改和控制规定;
(8)其他。
手册发布实施前,一般应由管理者代表对手册的内容、格式、职责与接口进行审查。各部门领导会签以确认手册中规定的职责和权限、接口方式和活动原则。由最高管理者对其进行最终的审查,以保证清晰、准确、适用和结构合理。也可请手册的使用者对其可行性进行评审,然后批准实施。
5.程序文件的编写
程序是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程序文件是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文件的一部分,是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开展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工作的基础性文件。根据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所依据的相关准则或规范的要求,需要建立并保持程序的要素,应编制相应的程序文件。由于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程序文件是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手册的支持性文件,是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手册中原则性要求的进一步展开和落实,因此,编制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程序文件必须以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相关准则或规范为依据,符合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手册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并从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整体出发,进行系统编制。程序文件可分为通用程序文件和运行控制程序文件。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程序文件的内容通常应包括:某项职业安全健康活动的目的和范围,应做什么(what)、为什么这样做(why)、谁来做(who)、何时做(when)、何地做(where)以及如何做(how)。
(1)程序文件编写的基本要求
1)每一个程序文件都应包含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中的一个逻辑上独立的内容,可能是建立体系所依据的相关准则或规范的一个要素,或要素中的一个部分,或是几个要素相关要求的一组活动等。程序文
件一般不应涉及纯技术性的细节,细节通常在作业指导书中规定;
2)程序文件的数量、格式由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自行确定,但是一个企业的所有程序文件应规定一种统一的结构和格式,以便使用者熟悉适合于每项要求的用统一格式编写的程序文件;
3)程序文件展开的深度和广度,取决于企业活动的特点及其危险性和复杂性以及人员能力等因素;
4)程序文件应有可操作性和可检查性。
(2)程序文件的基本内容
为了便于编制和协调,同时也便于实施和管理,建议程序文件按统一的表达形式进行陈述。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程序文件结构推荐如下:
1)目的 2)范围
3)术语(若需要)
4)职责
5)工作程序
6)相关文件
7)相关记录
在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程序文件各章节中,建议规定以下有关内容:
1)目的:应说明该程序的控制目的、控制要求。推荐使用如下引导语:
为了„„制定本程序。
本程序规定了„„
2)范围:应指出该程序所规定的内容和所涉及的控制范围。推荐使用如下引导语:
本程序适用于„„
适用于„„
3)术语(若需要):应给出与该程序有关的术语及其定义(特别是专用术语)。
4)职责:应规定实施该程序的主管部门/人员的职责以及各相关部门/人员的职责。
5)工作程序:主要应规定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确定需开展的各项活动及实施步骤;
——明确所涉及的部门/人员;
——规定具体的控制要求和控制方法;
——确定开展各项活动的时间和频次;
——给出所需的设备、设施及要求;
——规定例外情况的处理方法;
——引出所涉及的相关/支持性文件;
——明确记录的填写和保存要求等。
6)相关文件:应列出与本程序有关的支持性文件。
7)相关记录:应给出与本程序有关的OSH记录名称并附上相应的空白表格。
程序文件应得到与本程序有关的部门负责人同意,以及相关方对接口关系的认可,经过审批后发布实施。
(3)程序文件编写内容要点举例(仅供参考)
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程序
1)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的职责;
2)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的范围;
3)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的要求和原则;
4)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的方法;
5)辨识评价结果的汇总及确认;
6)更新危害辨识风险评价信息的时机与频次;
7)相关记录的保存要求。
(二)文件和资料控制
为了使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体系文件的识别、批准、发布和撤消以及职业安全健康资料得到有效控制,应编制并保持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以确保对职业安全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具有重要作用的岗位都能得到有关文件和资料的现行有效版本,防止作废版本的使用。
1.文件和资料控制的基本要求
(1)明确哪些岗位是对职业安全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具有重要作用的岗位以及这些岗位需要哪些文件
和资料,确保这些岗位都能得到有关文件和资料的现行有效版本,如最高管理层、部门主要领导、安全管理部门、设备部门、生产部门、教育培训部门、特种设备的操作岗位、危险化学品的管理岗位等。
(2)明确规定发放和撤回的要求,建立现行有效并需控制的文件与资料发放清单,并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将失效文件和资料从所有发放和使用场所撤回或防止误用;
(3)无论正常情况还是异常情况(包括紧急情况),文件和资料都应便于使用和获取,例如,在紧急情况下,应确保工艺操作人员及其他有关人员能及时获得最新的工程图、危险物质数据卡、程序和作业指导书等;
(4)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文件应书写工整,便于使用者理解,并应定期评审,必要时予以修订,同时向企业内所有相关人员或受其影响的人员进行传达。
(5)根据法律、法规的要求和(或)保存知识的目的,对留存的档案性文件和资料应予以适当标识。
2.资料管理的范围
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应对生产过程中的有关资料进行有效管理,保证有关资料不被损坏、遗失。与金属非金属矿山有关的资料主要包括:
(1)矿区平面布置图;
(2)地质构造图;
(3)水文地质图;
(4)岩性分布图;
(5)环境和地理位置资料;
(6)重要设备设施资料;
(7)危险化学品的有关资料;
(8)法律法规性资料;
(9)技术标准性资料;
(10)地面工程与井下工程复合图;
(11)开拓系统平面图;
(12)纵横平面图;
(13)各中段平面图;
(14)通风系统图;
(15)供排水系统图;
(16)采掘进度图;
(17)采空区资料;
(18)废弃井巷资料;
(19)安全评价报告;
(20)承包方及合作者的有关资料;
(21)安全管理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按规定需保存的各种记录、报告等,如事故报告、监测报告等。
六、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运行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运行是执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文件、实现职业安全健康目标、达到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过程。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文件编写完成后,体系进入试运行阶段。体系文件能否得到充分运行和有效发挥其作用,关键在于全体员工对体系文件的理解和体系文件对企业的适用性。
(一)能力和培训
1.体系文件培训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文件编写完成后,经过有关领导批准发布,体系开始试运行。为保证体系文件中的全部要求能够得到有效实施,必须首先进行全员培训,培训要分层次。
—高层管理者应着重掌握建立和实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目的、作用和意义、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基本内容和特点,尤其是自己在体系实施过程中的职责和作用;
—中层管理者主要掌握建立和实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目的、作用和意义、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基本内容和特点以及体系中涉及到本部门的职责和工作内容;
—基层员工除了应了解建立和实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目的、作用和意义外,重点应掌握作业活动中实际和潜在的职业安全健康风险,以及改进个人行为所带来的职业安全健康效益,以及本岗位的操作规程、规定和程序,包括应急准备与响应要求方面的作用与职责。
2.培训、意识和能力
为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和意识,保证每一个员工都能够安全健康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有效保持职
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要建立并保持培训程序,以便规范、有效地开展培训工作。
(1)培训实施的策划
培训是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各项要求得到落实的基础,培训程序的要求应包括:
1)有关部门开展培训工作的职责;
2)如何确定培训需求;
3)制定培训计划;
4)培训的实施;
5)培训的考核;
6)培训长期效果检验。
(2)培训的范围
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生产过程存在较高的风险,有关矿山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对培训要求也进行了特别的规定,根据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准则的要求,培训的内容要针对:
1)提高安全意识;
2)加强安全知识和提高工作能力。内容包括: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技术规程、设备操作规程、安全规程、作业场所的危害与风险以及可能的影响、风险控制措施、防护设施、应急预案、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方案、职业安全健康体系职责等;
3)持证上岗要求。
培训的对象:
(a)矿长及各级管理人员的培训;
(b)与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有关人员的培训;
(c)检查、学习、参观、实习人员的培训;
(d)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
(e)重要岗位或重要设备人员的培训,如通风、防尘、防火、防水、安全岗位、提升、运输;
(f)新岗、换岗、复岗前的知识和技能培训,在岗继续教育培训。
(3)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应根据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实施的要求编制具体的培训计划,培训计划中应包括培训方式、培训内容、培训对象、日程安排、考核方式、培训教材和预期达到的效果等。
(4)培训工作的开展可采取适合于企业自己的形式开展。
(5)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应对培训计划定期进行评审,必要时予以修订以保证其适宜性和有效性。
(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试运行
对于刚刚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试运行是体系有效运行和不断完善的重要环节。其目的:
(a)通过试运行检验体系文件的适用性、有效性;
(b)通过体系各要素的运行,积累体系有效性和符合性的证据;
(c)通过目标、管理方案、运行控制、应急预案与响应、绩效监测与测量等要素的运行,实现对职业安全健康风险的控制;
(d)通过绩效监测与测量、审核、管理评审、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等要素的实施,达到体系的初步完善。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中绩效监测与测量、审核、管理评审、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等要素形成了体系的监督保障机制,使体系具有自我发现、自我纠正和自我完善的功能,通过试运行过程中监督保障要素充分发现文件和体系运行存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从而实现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初步完善。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运行的主要依据是本企业编写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文件、建立体系所依据的标准和规范以及本企业所适用的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在按照体系文件的要求运行时,要严格按体系文件的要求开展各项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活动,文件写到的要做到,做到的要有效并做相应记录;同时要注意通过实践来检验文件本身是否存在缺陷。
(三)员工参与和信息交流
1.基本要求
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应建立有效的协商与交流机制,确保员工及其代表在职业安全健康方面的权利,并鼓励他们参与职业安全健康活动,促进各级职能部门之间的职业安全健康信息交流和及时接收、处理相关方关于职业安全健康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为实现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职业安全健康方针和目标提供支持。
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应建立并保持文件化的协商与交流程序并做出文件化的安排,促进其就有关职业
安全健康信息与员工和其他相关方(如分承包方人员、供货方、访问者)进行协商和交流。
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的信息交流程序应保证所有信息均能被相关方接收,并反馈必要的信息。
2.交流的范围应至少包括
(1)收集、处理外部职业安全健康信息,包括政府主管机构、上级单位、承包方、供货;
(2)方等的要求与建议;
(3)交流各级职能部门间产生的职业安全健康信息;
(4)收集、处理和反馈员工及其代表所关心的职业安全健康问题。
3.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所需交流的信息类型应至少包括
(1)事故调查报告;
(2)纠正与预防措施;
(3)审核发现;
(4)MSDS信息;
(5)危险警告。
4.交流的形式
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的信息交流渠道可采用张贴与通知、通讯与电子邮件、公告牌、年度报告以及简短汇报、培训、新员工入场安全技术教育等任何书面或口头交流的形式。
5.员工在职业安全健康方面的权利
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应在企业内建立有效的协商机制(如任命员工职业安全健康代表及员工代表、保证员工及其代表全面参与安全健康委员会的各项工作等)并制定文件化的协商计划,确保员工及其代表有权参与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各项活动,并安排员工参与以下活动过程:
(1)方针和目标的制定及评审、风险管理和控制的决策(包括参与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
(2)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方案与实施程序的制定与评审;
(3)事故、事件的调查及现场职业安全健康检查等;
(4)对影响作业场所及生产过程中的职业安全健康的有关变更(如引入新的设备、原材料、化学品、技术、过程、程序或工作模式或对它们进行改进,不同地区施工气候及生活条件所带来的影响);
(5)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应确保员工在职业安全健康事务上享有的权利得到充分保证,并应通过适当途径让员工了解谁是员工职业安全健康事务方面的代表和谁是职业安全健康管理者代表。
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的员工代表的选择应尊重员工的意见,可与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工会会员或者职代会代表的选举结合起来,使其能够充分代表员工的意见,并具备参与职业安全健康事务的能力。
(四)记录和记录管理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是一个文件化的管理体系,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运行就是按文件所写的去做,同时还要求做到的要写到,也就是作好记录。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应记录并保存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和有关要求的运行信息,证实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实施的有效性与符合性。
1.基本要求
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应建立并保持记录管理程序,用来标识、保存和处置下列职业安全健康记录以及审核和评审的结果。
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的职业安全健康记录应填写完整、字迹清楚、标识明确,并可追溯相关的活动。职业安全健康记录的保存和管理应便于查询,便于查阅,避免损坏、变质或遗失。将其存放在安全地点,并规定记录的保存期。重要的职业安全健康记录应以适当方式或按法规要求妥善保护,以防火灾和其它损坏。
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应明确哪些记录是必要的,以避免因繁琐的记录给执行层带来的不便而耗费大量时间,影响有效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工作的开展。
2.常见的记录
(1)边坡稳定性检测记录;
(2)尾矿坝检测记录;
(3)地压检测记录;
(4)地下水检测记录;
(5)通风检测记录;
(6)作业环境以及其他职业安全健康检查记录;
(7)培训记录;
(8)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报告;
(9)协商和信息交流产生的记录;
(10)事故(包括事件)报告;
(11)事故(包括事件)跟踪报告;
(12)不符合事项报告及整改资料;
(13)职业安全健康会议纪要;
(14)健康监护档案;
(15)个体防护用品发放和维护记录;
(16)应急响应演练报告;
(17)管理评审报告;
(18)所辨识与评价危害和风险及其控制措施清单;
(19)有关国家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以及其他要求方面的记录等。
(五)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要素运行要求举例
1.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的运行要求
(1)进一步检查职业安全健康风险因素的识别评价是否存在遗漏或不充分的区域或活动;
(2)危害辨识风险评价是否考虑了常规和非常规的活动、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以及作业场所内的所有设施;
(3)风险控制的策划是否充分;如果出现风险控制不力或失败,应及时总结原因,提出和采取新的控制对策。此外,在试运行期间还应定期或针对出现的活动、产品或服务的变更及时启动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管理程序,对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信息进行更新;
(4)风险控制计划是否有助于保护员工的安全健康。
2.机构和职责的运行要求
(1)通过试运行检验机构的设置是否合理;各部门职能分配是否合理,是否体现全员参与;
(2)文件化的职责分工是否予以传达;
(3)检查员工是否清楚其职责,各部门是否清楚其职能,并在实际工作中实践其作用;
(4)管理层是否为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实施、控制和保持提供必要的资源(包括人力、专向技能、技术和财力资源)。
3.培训、意识和能力的运行要求
(1)年度培训计划是否按进度实施,如果培训计划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应对培训计划进行修订以确保其适宜性和有效性;
(2)对培训效果如何进行检验,对出现的问题是否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
(3)应通过适当渠道检验员工是否具备标相关的职业安全健康意识;
(4)最高管理者和全体员工是否能够完成其承担的职业安全健康方面的任务和职责。
4.文件和资料控制的运行要求
(1)是否对有关的文件和资料进行管理;
(2)对体系运行具有重要作用的岗位能否及时得到有关文件和资料的现行版本;
(3)作废文件是否及时从现场撤回,并进行了适当的标识和管理;
(4)文件的收发、复制、归档是否按程序文件的要求进行;
(5)文件更改、修订是否经过文件签发人确认和审批;
(6)根据法律、法规的要求和(或)保存知识的目的,留存的档案性文件是否予以适当的标识。
5.运行控制的运行要求
(1)是否对与重大风险有关的活动予以确定,并制定相应的管理程序(包括作业指导书);
(2)是否制定有关采购和租赁活动的管理程序,使采购和租赁活动符合下述要求:
1)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
2)在采购货物与享受服务前,识别出自身的职业安全健康要求;
3)符合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在采购和租赁说明书中提出的职业安全健康要求;
4)确保使用前符合各项要求。
(3)是否对作业场所内的承包商制定相应的管理程序,并符合下述要求:
1)评价和选择承包商时的职业安全健康标准;
2)确保作业开始前,用人单位与承包方在适当级别建立有效的交流与协调机制,包括有关危害情况交流、预防与控制措施的各项规定;
3)承包方人员作业时,如何报告作业场所内的工伤、疾病和事件的规定;
4)在作业开始前和作业时,对承包方或其员工开展必要的职业安全健康知识教育和培训活动;
5)定期监测作业现场承包方各项活动的职业安全健康绩效。
(4)各类运行控制程序在实际中的实施情况,是否适用、充分和有效;
(5)是否有实施记录。
6.应急预案与响应的运行要求
(1)针对潜在的重大事故、紧急情况所制订的应急计划是否进行传达和学习;
(2)应急设备的配备是否满足法律法规的要求,是否就这些设备的使用进行相应的培训;
(3)是否在可行时进行过应急演练,并对应急计划、程序及配备资源的适用性和有效性进行评审;
(4)事故发生后是否启动应急响应程序,针对事故或紧急情况出现后进行的评审以及对程序及计划演练暴露的问题按程序进行纠正和预防。
7.绩效监测与测量的运行要求
(1)是否按绩效监测与测量程序规定的频次和绩效指标开展各项监测和测量,包括 对管理方案、运行标准及法规的遵守情况的监测以及事故、事件、不符合的监测;
(2)对监测与测量中发现的问题是否启动纠正和预防措施管理程序;
(3)绩效监测与测量的数据和结果是否予以记录;
(4)监测与测量设备的维护和校准是否按程序进行并保存相关记录。
8.管理评审的运行要求
(1)最高管理者是否主持管理评审;
(2)评审结果是否形成文件,是否体现持续改进;
(3)每次管理评审的策划从内容和范围上是否满足职业安全健康体系有效运行的要求;
(4)管理评审的结果应是否向相关部门及员工传达。
(5)体系的充分性、适宜性和有效性如何。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健全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体系有效运行是企业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根本目的,通过体系试运行,检验体系策划与设计及文件的充分性、有效性和适宜性,充分发现体系存在的问题,利用体系自我发现、自我纠正和自我完善的机制,使体系不断得到完善,从而控制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的职业安全健康风险,持续改进职业安全健康绩效。
七、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监督和评价
为保证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运行绩效和适宜性,发现体系实施中的问题和不足,并逐步完善,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对体系应进行监督或评价,监督或评价应依据目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形式。根据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准则的要求,对体系的监督和评价通过绩效测量和监测、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来实现。
(一)绩效测量和监测
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应针对各相关职能和层次定期对职业安全健康绩效进行监测和测量,保证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各项要求充分得到实施。绩效测量和监测要建立并保持控制程序,具体规定检查的内容、方法、频次。
1.程序的内容
根据体系准则的要求,绩效测量和监测控制程序包括:
(1)相关部门与单位开展绩效监测与测量活动的职责
(2)监测与测量的方法
(3)监测与测量的对象和内容
(4)监测与测量的实施要求
(5)对绩效监测与测量结果的处理
(6)绩效检测与测量设备的校准与维护
(7)监测与测量结果的记录
2.监测与测量的方法
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应结合本单位生产的情况、辨识出的危害以及职业安全健康目标的要求,合理地确定适用于体系绩效测量和监测的方法,监测方法包括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方法的确定应考虑:
(1)有效监测职业安全健康目标的实现情况;
(2)为持续改进提供依据;
(3)主动测量与被动测量两个方面;
(4)能够支持企业的评审活动,包括管理评审;
(5)提供风险控制和预防有效性的信息。
3.监测与测量的实施
绩效监测与测量包括主动测量和被动测量,主动测量应作为体系运行的一种预防机制,应根据危害辨
识和风险评价的结果,制定包括监测对象、监测频次和方法的监测计划。针对金属非金属矿山的生产特点,主动测量的重点体现:
(1)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方案实施的检查;
(2)职业安全健康目标完成情况的检查;
(3)法律、法规遵守情况的检查;
(4)尾矿坝监测;
(5)粉尘浓度检测;
(6)职业健康体检;
(7)作业环境的有毒、有害因素的检查;
(8)通风系统、排水系统等各种系统的检查,包括定期检查、经常性检查、临时性检查和季节性检查等;
(9)依据各种规定实施的检查,如个体防护用品的使用、设备的运行状况等。
检查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形式,如实施的专业性检查、一般性检查和安全管理检查。
被动测量主要是针对事故、事件和其它不良的职业安全健康绩效的检查,主要导致不良后果的原因,包括:
(1)各类事故、事件;
(2)各种损失,如财产损失;
(3)职业安全健康体系不良绩效;
(4)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失效情况。
不同的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应根据自身特点和不同的风险水平,在满足法律、法规要求前提下,确定自己的监测重点和频次。企业应保存充足的职业安全健康检查的记录,以便于随后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分析。
4.监测设备
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应对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绩效监测和测量中的监测设备进行有效管理,确保监测设备的有效性,监测设备应唯一标识。对监测设备的管理应建立文件化的管理程序,程序应对职业安全健康监测设备的校准、维护、保管和使用作出规定,包括特殊情况的处理,如监测设备未校准时,管理和使用人员如何处置等。
(二)内部审核
为对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符合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非煤矿企业应建立并保持定期开展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的方案和程序,方案和程序中应包括审核范围、审核频次、审核方法、审核人员能力要求和审核结果报告方式。审核的重点是评价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整体绩效。
1.审核的要求
为确保审核的有效性,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应满足下列要求:
(1)符合审核程序的要求;
(2)按方案或计划进行,必要时可增加审核次数;
(3)审核工作准备;
(4)由能够胜任审核工作的人员进行;
(5)审核结果中应包括对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符合性和有效性的评价;
(6)制定明确纠正措施;
(7)审核结果应予以记录,并及时向管理者报告。
2.制定审核方案
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应制定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的年度工作计划或方案。方案应覆盖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准则的所有要求以及体系覆盖范围内的所有运行活动,尤其包括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生产过程中高风险的作业岗位和重要管理部门,并应重点考虑下列因素:
(1)体系功能失效时所伴随的风险;
(2)现有的职业安全健康绩效资料;
(3)以前审核或管理评审的结果;
(4)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或其运行环境的变化。
3.审核的实施
根据审核方案的规定实施审核工作,每次审核应制定具体的审核计划,计划中应说明审核的目的和范围、审核的方式(包括:查阅文件和记录、人员访谈、现场观察)、审核组成员及其分工、审核日期,审核计划应得到受审核方的确认。
审核应确保公证和客观,审核人员应独立于所审核的部门或活动,了解其任务要求并有能力完成,具备相应的经验和掌握相关法规及体系方面的知识,能够评价绩效和发现不足。审核人员可以是企业内部成员,也可是外部专业人员,但都以企业的名义开展工作。
审核实施过程包括:
(1)审核前的准备,包括各种审核文件的准备;
(2)现场审核,包括首次会议、审核的实施、编制不符合报告、末次会议等;
(3)不符合跟踪验证;
(4)形成审核报告;
(5)分发审核报告。
4.审核报告及结论
(1)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应形成审核报告,审核报告的编写应内容明确、简洁和完整,应包含以下内容:
1)审核目的和范围;
2)审核计划、审核组成员及其分工和受审核方代表的确认、审核日期和受审核的区域;
3)用于开展审核工作的参考文件;
4)不符合的详细资料;
5)审核人员对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评价;
6)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报告的分发。
(2)审核报告中对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绩效进行说明,对体系的符合性、适用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包括:
1)是否有效地满足企业的职业安全健康方针和目标的要求;
2)是否符合职业安全健康管理计划的安排并得到了正确的实施与保持;
3)是否有效地促进全体员工的参与;
4)对企业绩效评价结果及前次的审核结果有所响应;
5)是否能确保企业遵守各项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6)能实现持续改进和实施最佳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
(三)管理评审
为保证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持续适宜和有效,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的最高管理者应定期对体系进行管理评审。管理评审针对职业安全健康方针的适用性、更新现有职业安全健康目标,以及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要素是否需要调整等问题。
1.管理评审要求
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应依据自身的需求与条件,确定最高管理者开展管理评审的频次和每次管理评审的范围。管理评审可针对整个体系,也可针对某个方面的问题(如事故后的管理评审),一般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评审的重点在于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总体绩效,应针对企业的战略发展规划。如果需要,可增加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管理评审的次数。
2.评审的实施
(1)根据管理评审的要求,企业在制定管理评审计划时应考虑下列因素:
1)评审的目的和内容;
2)参加的人员;
3)人员的职责;
4)评审所需的资料。
(2)根据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的特点,管理评审可针对以下方面:
1)现有职业安全健康方针的适用性;
2)为今后持续改进体系制定和更新职业安全健康目标;
3)现有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过程的适宜性和充分性;
4)现有风险级别和现有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5)资源的充分性(人、财、物);
6)职业安全健康检查过程的有效性;
7)危害报告过程的有效性;
8)已发生事故和事件的资料;
9)有哪些无效程序;
10)自前次评审以来所进行的内部审核和外部审核的结果及其有效性;
11)应急准备状况;
12)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改进状况;
13)事故和事件的调查结果;
14)法规或技术的预期变动可能造成的影响。
3.评审结果
通过管理评审,应获得:
(1)管理评审纪要;
(2)对职业安全健康方针和职业安全健康目标的修改;
(3)各级管理者承担的具体纠正措施及其预期完成日期;
(4)具体的改进措施,相应的职责和预期完成日期;
(5)纠正措施的评审日期;
(6)下次或今后内部审核应关注的重要内容。
八、纠正和预防
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应针对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绩效监测与测量、审核和管理评审所提出的纠正与预防措施,制定实施方案并予以保持,方案中应包括如下内容:(1)辨识并分析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不符合的根本原因;(2)启动、策划、实施、检查纠正与预防措施的有效性,包括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自身的变化,并形成文件。
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评价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时如发现或其它资料显示危害预防与控制措施不够充分或可能不充分时,应按预防与控制措施的优先顺序进行及时合理的调整,并将此过程形成文件化的管理程序。
(一)管理程序的要求
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制定的纠正与预防措施管理程序应考虑下列要求:
1.确定参与实施、报告、调查、跟踪、监测纠正及预防措施的人员职责和权限;
2.要求报告的不符合、事故、事件和危害;
3.适用于所有人员,即作业场所内的员工、临时工、承包方人员、来访者和其他人员;
4.考虑财产损失;
5.确保无员工因报告不符合、事故或事件而遭受不公平待遇;
6.明确规定发现不符合后应采取的措施。
(二)事故、不符合处理过程
1.事故处理过程
(1)事故报告;
(2)事故应急;
(3)事故调查;
(4)事故处理;
(5)形成事故调查报告;
(6)事故善后工作。
2.不符合处理过程
(1)确定不符合的来源;
(2)分析不符合的原因;
(3)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
3.纠正与预防措施的实施
(1)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制定纠正与预防措施应该满足:
1)辨识并分析出与相关职业安全健康法规或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各种安排不符合的根本原因;
2)制定纠正与预防措施;
3)确认纠正与预防措施的有效性;
4)对拟定的纠正与预防措施实施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价,以评价附加风险;
5)纠正与预防措施的实施与检查结果应形成文件。
(2)纠正措施是为消除已知不符合、事故或事件的根源而采取的行动,目的是预防它们再次发生。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在制定纠正措施时,应保证:
1)确定所需实施的纠正措施;
2)评价对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价结果的影响(包括判断是否应修改或提出新的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报告);
3)记录因纠正措施或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所引起的对程序的更改;
4)依据纠正措施要求应用风险控制措施或修改现有的风险控制措施,5)检查纠正措施的实施情况,确保纠正措施得到有效实施。
(3)预防措施是对所发现的事故、事件和不符合,为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而采取的预防行动,企业在实施预防措施程序时,应考虑的因素包括:
1)运用合理的信息来源(无损失事件的趋势、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报告、记录、风险分析的更新信息、危险材料的新资料、日常安全巡查结果、具备职业安全健康专业知识的员工的建议等)
2)识别需要采取预防措施的问题;
3)启动并实施预防措施,并对其进行有效控制;
4)对预防措施引起的程序更改进行记录并提交审批。
为确保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应通过培训或交流的方式,使员工了解有关要求,并对纠正、预防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跟踪检查。
九、持续改进和保持
持续改进企业的职业安全健康绩效是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重要承诺,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应针对职业安全健康方针和目标,建立职业安全健康实施方案,不断改进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及其职业安全健康绩效,从而不断消除或控制各类职业安全健康危害、降低职业安全健康风险,实施持续改进,最终保证员工的安全和健康。
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在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时应考虑:
1.职业安全健康目标;
2.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的结果;
3.绩效监测与测量的结果;
4.工伤、疾病等调查以及审核的结果与建议;
5.管理评审的成果;
6.企业所有成员,包括安全健康委员会(如果有的话),对持续改进的建议;
7.国家法律法规的变化;
8.所有新的相关信息;
9.有关健康保护与促进计划的结果。
为达到持续改进职业安全健康绩效,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生产实际,结合本实施指南,不断采用新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方法,持续提高企业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水平。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应根据企业自身的发展和生产变化,深刻领会体系准则的各项要求,不断调整和完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持续保证体系标准的符合性和企业安全健康管理工作的适用性。
十、术语和定义
(一)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本实施指南指的是:开采金属矿石、放射性矿石以及作为化工原料、建筑材料、辅助原料、耐火材料及其他非金属矿物(煤炭除外)的矿山企业。
(二)特种作业
是指容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及周围设备、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的作业。
(三)特种设备
是指国家认定的,因设备本身和外在因素的影响容易发生事故,并且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人身伤亡及重大经济损失的危险性较大的设备。
(四)MSDS:物质安全数据表或化学品安全说明书。
第二篇: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企业领导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企业领导 带班下井及监督检查暂行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落实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企业领导带班下井制度,强化现场安全管理,及时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和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企业(以下简称矿山企业)领导带班下井和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其实施监督检查,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的矿山企业,是指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生产企业及其所属各独立生产系统的矿井和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等建设矿井。
本规定所称的矿山企业领导,是指矿山企业的主要负责人、领导班子成员和副总工程师。
第四条矿山企业是落实领导带班下井制度的责任主体,必须确保每个班次至少有1名领导在井下现场带班,并与工人同时下井、同时升井。
矿山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对落实领导带班下井制度全面负责。
第五条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矿山企业落实领导带班下井制度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依法作出现场处理或者实施行政处罚。
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的要求,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矿山企业领导带班下井制度的落实工作,配合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开展矿山企业领导带班下井情况的监督检查和考核奖惩等工作。
第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矿山企业领导未按照规定执行带班下井制度或者弄虚作假的,均有权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举报和报告。对举报和报告属实的,给予奖励。
第二章带班下井
第七条矿山企业应当建立健全领导带班下井制度,制定领导带班下井考核奖惩办法和月度计划,建立和完善领导带班下井档案。
领导带班下井制度应当按照矿山企业的隶属关系报所在地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第八条矿山企业领导带班下井月度计划,应当明确每个工作班次带班下井的领导名单、下井及升井的时间以及特殊情况下的请假与调换人员审批程序等内容。
领导带班下井月度计划应当在本单位网站和办公楼及矿井井口予以公告,接受群众监督。
第九条矿山企业应当每月对领导带班下井情况进行考核。领导带班下井情况与其经济收入挂钩,对按照规定带班下井并认真履行职责的,给予奖励;对未按照规定带班下井、冒名顶替下井或者弄虚作假的,按照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矿山企业领导带班下井的月度计划完成情况,应当在矿山企业公示栏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第十条矿山企业领导带班下井时,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加强对井下重点部位、关键环节的安全检查及检查巡视,全面掌握井下的安全生产情况;
(二)及时发现和组织消除事故隐患和险情,及时制止违章违纪行为,严禁违章指挥,严禁超能力组织生产;
(三)遇到险情时,立即下达停产撤人命令,组织涉险区域人员及时、有序撤离到安全地点。
第十一条矿山企业领导应当认真填写带班下井交接班记录,并向接班的领导详细说明井下安全生产状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处理情况、需要注意的事项等。
第十二条矿山企业领导升井后,应当及时将下井及升井的时间、地点、经过路线、发现的问题及处理结果等有关情况进行登记,以存档备查。
第十三条矿山企业从业人员应当遵章守纪,服从带班下井领导的指挥和管理。矿山企业没有领导带班下井的,矿山企业从业人员有权拒绝下井作业。从业人员在井下作业过程中,发现并确认带班下井领导无故提前升井的,经向班组长或者队长说明后有权提前升井。
矿山企业不得因从业人员依据前款规定拒绝下井或者提前升井而降低从业人员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第三章监督检查
第十四条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将矿山企业领导带班下井制度的建立、执行、考核、奖惩等情况作为安全监管的重要内容,并将其纳入安全监管执法工作计划,定期进行检查。
第十五条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充分发挥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的作用,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矿山企业领导带班下井情况的社会监督。
第十六条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建立举报制度,公开举报电话、信箱或者电子邮件地址,受理有关举报;对于受理的举报,应当认真调查核实;经查证属实的,依法从重处罚。
第十七条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定期将矿山企业领导带班下井制度监督检查结果和处罚情况予以公告,接受社会监督。
第四章法律责任
第十八条矿山企业未按照规定建立健全领导带班下井制度或者未制定领导带班下井月度计划的,给予警告,并处3万元的罚款;对其主要负责人给予警告,并处1万元的罚款;情节严重的,依法暂扣其安全生产许可证,责令停产整顿。
第十九条矿山企业存在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限期整改,并处3万元的罚款;对其主要负责人给予警告,并处1万元的罚款:
(一)领导带班下井制度未按照规定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的;
(二)未按照规定公告领导带班下井月度计划的;
(三)未按照规定公示领导带班下井月度计划完成情况的。第二十条矿山企业领导未按照规定填写带班下井交接班记录、带班下井登记档案,或者弄虚作假的,给予警告,并处1万元的罚款。
第二十一条矿山企业领导未按照规定带班下井的,对矿山企业给予警告,处3万元的罚款;情节严重的,依法责令停产整顿;对违反规定的矿山企业领导按照擅离职守处理,并处1万元的罚款。
第二十二条对发生生产安全事故而没有领导带班下井的矿山企业,依法责令停产整顿,暂扣或者吊销安全生产许可证,并依照下列规定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提请有关人民政府依法予以关闭:
(一)发生一般事故,处20万元的罚款;
(二)发生较大事故,处50万元的罚款;
(三)发生重大事故,处200万元的罚款;
(四)发生特别重大事故,处500万元的罚款。
第二十三条对发生生产安全事故而没有领导带班下井的矿山企业,对其主要负责人依法暂扣或者吊销其安全资格证,并依照下列规定处以罚款:
(一)发生一般事故,处上一年年收入30%的罚款;
(二)发生较大事故,处上一年年收入40%的罚款;
(三)发生重大事故,处上一年年收入60%的罚款;
(四)发生特别重大事故,处上一年年收入80%的罚款。
对重大、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负有主要责任的矿山企业,其主要负责人终身不得担任任何矿山企业的矿长(董事长、总经理)。
第五章附则
第二十四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备案。第二十五条为矿山企业提供采掘工程服务的采掘施工企业领导带班下井,按照本规定执行。
第二十六条本办法自2010年11月15日起施行。
第三篇: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企业安全生产承诺书
附件4
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企业安全生产承诺书
(样本)
安全监管局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我作为企业(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和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本企业(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全面责任。为贯彻执行《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吉林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暂行规定的通知》(吉政发„2010‟11号)精神,本人保证:认真执行国家、省关于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和政策要求,积极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努力做好本企业(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减少和杜绝安全生产事故,并郑重承诺:
一、依法建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齐人员,保证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发挥职能作用,使安全生产管理做到标准化、规范化。
二、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并严格落实。
三、按规定足额提取安全费用和交纳风险抵押金,持续具备法律、法规、规章、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
四、依法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做到全员持证上岗。
五、不违章指挥,不强令员工违章冒险作业。
六、保证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依法实行安全设施“三同时”。
七、统一协调管理承包、承租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并与有关单位签订专门的安全生产协议。
八、认真贯彻执行《矿山安全法》、《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强化安全管理,加强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
九、落实重大危险源监控责任,对重大危险源实施有效的监测、监控。
十、依法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落实操作岗位应急措施。
十一、自觉接受各级安全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绝不弄虚作假。
十二、不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组织生产,不越界开采,不擅自开采相邻采场的隔离带。
十三、坚决采用台阶式开采或自上而下分层顺序开采,杜绝掏采,积极采用中深孔爆破开采技术、机械铲装、液压锤二次破碎。
十四、严格按照《爆破安全规程》实施爆破作业。
十五、及时处理盲炮和作业上方岩块悬浮倒挂等不安全因素。
十六、严格按照设计设置可靠的截流、防洪和排水工程。
十七、如实告知从业人员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防范措施和事故应急措施。
十八、按要求上报生产安全事故,做好事故抢险救援,妥善处理对事故伤亡人员依法赔偿等事故善后工作。
十九、尊重从业人员在安全生产方面应有的权益,引导鼓励从业人员履行安全生产方面的义务,鼓励从业人员对安全生产违法、违章行为提出改正建议,甚至批评、举报,对提出批评和举报的职工不打击报复,不因此解除劳动合同和降低工资待遇。
二十、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规则佩戴、使用。
二十一、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
二十二、定期聘请相关专家为企业排查安全生产隐患。二
十三、按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要求,全面启动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达到安全标准化五级以上。
二十四、积极采取先进适用的技术及装备,提高本质安全水平。
二十五、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安全生产职责。
若违反上述承诺和未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法定代表人及单位自觉接受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依法作出的处罚。
承诺企业(单位)盖章
二〇一〇年日法定代表人签字 月
第四篇: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及尾矿库安全检查重点内容
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及尾矿库安全检查重点内容:
(一)基础安全管理
1、是否持有工商营业执照、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爆破物品使用证,并检查证书是否合格有效;
2、各类资料(包括各类图纸、重大危险源、隐患排查治理台账、重要设备检验检测、人员培训教育、入坑记录、安全检查记录、会议记录等)建档归档情况;
3、安全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按规定设置情况,注册安全工程师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情况;
4、按新《安全生产法》要求完善修改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情况;
5、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执行情况;
6、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
7、安全生产标准化运行情况;
8、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执行情况;
9、安全费用提取及使用情况(提取是否足额,使用是否规范,是否有安全生产费用以外的费用列支在安全生产费用中);
10、各类安全防护措施落实情况;
11、安全隐患排查及治理责任、措施、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执行情况;
12、是否根据企业安全管理人员或机构设置变动适时修改完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否定期进行预案演练
及演练记录情况;
13、按照规定及时报告生产安全事故的情况;
14、工伤保险的缴纳情况;
15、矿山外包工程安全管理协议的签订和执行情况。
(二)现场安全管理
1、地下矿山机械通风情况(①掘进工作面和通风不良的采场,应安装局部通风设备,局部通风机安装位置是否合理,风筒是否阻燃;②主通风机房的安全设施是否到位,主通风机运转情况如何,是否填写运转记录;③主通风机的维护保养情况;④机械通风系统是否能实现反风,是否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反风试验,并保留试验记录⑤井下通风构筑物是否设置合理,是否有效);
2、防排水(①是否有设专人检查矿区防洪情况和汛期防洪检查、值班记录情况;②井下主要排水设备,至少应由同类型的3台泵组成。井筒内应装设两条相同的排水管,一条工作,一条备用,排水管道材质是否满足安全要求;③中段排水沟淤泥是否及时清理;④地表工业场地防排水设施的有效性检查;⑤用水量较大矿山主排水泵的检测检验情况);防灭火(①是否按照设计要求设置高位水池,高位水池容积是否满足生产、消防、供水施救的要求;②重要设备设施灭火器材的配备情况;③坑内外防火标志标识的设置情况,井下防灭火制度的执行情况,林区防火制度的执行情况);
3、配备有毒有害气体检测仪器和自救器的数量是否满足井下安全生产要求,定期保养维护情况;是否有有毒有害
气体检测仪器和自救器的使用记录,记录是否规范;
4、矿山井巷检查(①各类井巷规格是否满足安全生产需要;②矿山安全出口及各中段、采矿作业面的安全出口数量是否满足规程要求,安全出口是否安全有效;③井巷的分道口是否有路标,是否注明其所在地点及通往地面出口的方向;④天井梯子是否架设规范;⑤溜矿井是否设有安全检查井,检查井梯子和照明是否规范;溜矿井上部格筛是否有效;⑥井巷支护情况检查,主要井巷是否有已明令淘汰的木支护;⑦废弃井巷是否及时封堵,有没有安全警示标志);
5、矿井提升、运输系统检验检测情况(①主提升设备是否符合安全要求,是否属于明令淘汰设备,安全制动装置是否安全有效,是否定期检测检验;②斜井“一坡三挡”安全设施是否按照规程要求设置,是否安全有效;③斜井是否设有躲避硐室和行人台阶,是否安全有效,斜井人行道与提升运输道是否设有隔离设施,行车不行人和行人不行车制度落实情况;④井下三轮车运输设备是否装有尾气净化装置;⑤坑外运输设备、道路是否满足安全要求);
6、采掘作业检查(①采掘作业面照明是否满足规程要求;②作业人员进入作业面之前是否先检测作业面的有毒有害气体浓度情况,是否先执行完“敲帮问顶”制度后再开始作业,敲帮问顶人员站位是否正确,是否有人监护;③采掘作业是否采用湿式凿岩,人员是否佩戴防尘口罩;④放炮作业是否符合安全要求;⑤集中装矿作业是否使用机械作业;⑥采用的采矿方法是否符合规程要求;⑦采空区是否及时封
堵,是否有效,标志标识是否明确);
7、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运行情况(①监测监控设施安装位置是否合理有效,监测监控记录是否方便查询,是否制定监测监控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制度及监测监控人员岗位责任制、操作规程、值班制度等规章制度;是否建有监测监控设备台账、监测监控设备故障登记表、监测监控检修记录表、监测监控巡检记录表、传感器调校记录表、报警记录月报表,记录是否清楚、规范;②是否指定人员负责压风自救系统、压水自救系统的日常检查与维护工作。是否绘制压风自救系统、压水自救系统布置图,并根据井下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更新。布置图是否标明压风自救和压水自救装置、三通及阀门的位置,以及压风、供水管道的走向等。是否定期对压风自救系统、压水自救系统进行巡视和检查,发现故障及时处理。是否配备足够的备件,确保压风自救系统、压水自救系统正常使用。是否根据各类事故灾害特点,将压风自救系统、压水自救系统的使用纳入相应事故应急预案中,并对入井人员进行压风自救系统、压水自救系统使用的培训,确保每位入井人员都能正确使用。相关图纸、技术资料应归档保存;压风自救系统、压水自救系统安装后实施效果如何;③通讯联络系统设备设置是否满足规范要求,是否指定人员负责通信联络系统的日常检查和维护工作。是否绘制通信联络系统布置图,并根据井下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更新。布置
图是否标明终端设备的位置、通信线缆走向等。是否定期对通信联络系统进行巡视和检查,发现故障及时处理。系统控制中心是否有人值班,值班人员应认真填写设备运行和使用记录。控制中心备用电源应能保证设备连续工作2小时以上。是否建立以下帐卡及报表:设备、仪器台账;设备故障登记、检修表;巡检记录;报警、求救信息报表。相关图纸、技术资料是否归档保存,通讯联络系统实施后效果如何;④入坑登记记录是否规范);
8、矿级领导下井带班执行情况(①是否有带班记录记录是否全面、规范;矿级领导下井带班制度是否健全,执行程度如何);
9、露天开采企业(执行开采设计方案情况①是否遵循自上而下的开采顺序,落实分台阶(分层)开采;是否采用中深孔爆破技术;台阶高度、边坡角度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是否采用机械铲装、机械二次破碎;是否保存矿区地形地质图、采剥工程年末图等图纸资料,并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更新;②边坡安全检查情况。是否制定边坡安全检查制度,定期对边坡进行安全检查并保存检查记录;是否及时对工作帮坡面浮石、危石和伞檐体进行处理;③爆破作业安全管理情况。是否制定爆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爆破参数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爆破作业由营业性爆破作业单位承担的,是否签订安全管理协议;自行实施爆破作业的,是否具备爆破作业单位许可证,爆破作业人员是否经过培训并取得爆破作业人员许可证);
10、露天开采边坡稳定情况(小型露天采石场在作业前和作业中以及每次爆破后,应当对坡面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工作面有裂痕,或者在坡面上有浮石、危石和伞檐体可能塌落时,应当立即停止作业并撤离人员至安全地点,采取安全措施和消除隐患);
11、矿区内车辆安全运输管理情况;
12、国家安监总局明令禁止使用的设备及工艺(第一批)和(第二批)的执行情况;
13、地下矿山废石场和露天开采排土场的防排水设施情况;
14、矿山电气(①矿山变压器防雷设施是否健全;②地下矿山是否有备用电源,是否满足一级负荷供电要求;③井下电缆敷设是否符合规程要求,是否为阻燃电缆;④采掘作业面是否为安全电压照明;⑤矿山电气设备是否有矿用产品安全标志)
15、尾矿库安全运行情况(是否按照设计要求组织生产运行,是否按规定编制尾矿排放作业计划;尾矿库安全隐患整改情况;最小安全超高、最小干滩长度、排洪设施,尾矿坝浸润线埋深、坝体外坡坡比、排渗设施等是否满足设计与《尾矿库安全技术规程》要求;滩顶高程是否满足生产、防汛、冬季冰下放矿和回水要求;尾矿库值班制度、安全巡查及健全完善有效的应急救援预案情况;三等及以上尾矿库是否安装了在线监测系统,效果如何,是否有效);
16、尾矿库回采和闭库情况(尾矿回采再利用工程是否
进行回采勘察、安全预评价和回采设计并编制安全专篇;安全预评价报告是否备案,回采安全设施设计、闭库安全设施设计是否报经安全监管部门审查批准);
第五篇: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湖南路桥建设集团道路九公司吉茶C1合同段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一、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方针和目标
1、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遵章守纪,持续改进
2、目标:持续改进职业健康安全绩效和事故预防,保护员工健康安全,认真学习贯彻相关的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将职业健康安全事故降到最低。
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领导机构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胡畏
副组长:夏建满 谭建华
组员: 戴建立
陈 武
张其帆 周金生
孙献林 李 友 李 宇
唐永辉
三、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岗位职责:
1、认真学习,掌握适用的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
2、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制定职业健康安全的管理方针和目标。
3、建立、实施、保持和评审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4、向最高管理层报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绩效。
5、积极配合相关部门,搞好作业场所的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决策。
6、推动预防措施,做好持续改进工作,杜绝严重的职业健康安全事故。
四、主要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及控制措施。湖南路桥建设集团道路九公司吉茶C1合同段
1、粉尘
1.1拌和场的水泥扬尘,安装好顺尘设备,使扬尘得到有效的控制。1.2路基施工
1.2.1爆破:爆破打孔时,必须戴好安全帽和防尘口罩,避免粉尘进入呼吸系统。
1.2.2、路基填筑:施工便道,及主线工程,在高温少雨时施工,会产生很大的扬尘,要坚持洒水除尘,确保施工人员的工作环境和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
2、噪声 2.1机械作业:
2.1.1土方机械的操作手,在操作机械设备时,大部分机械产生的噪声震耳欲聋,必须配备耳塞等劳动保护用品。
2.1.2、在机械化施工的同时,产生的噪声,严重影响他人的工作和生活,因此,在施工时,必须避开上课,睡觉等时段,以免扰民。
3、深井、高空作业
3.1、挖孔桩,及结构物的基坑开挖,都为深井作业,在作业时,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当心坍塌,滑坡及缺氧所带来的健康危害。
3.2、高空作业:高出地2米的地主作业为高空作业,必须系安全带,戴安全帽,特别是高墩作业时,严格禁止双层作业,当心 湖南路桥建设集团道路九公司吉茶C1合同段
高空坠落和物体打击。
4、高温作业
4.1、公路施工,系野外作业,在高温季节的施工,要根据气候条件,采取防暑降温措施,预防中暑;万一有人中暑,要及时采取救治措施,发放必备药品,严重的送医院治疗。
4.2、焊工、锅炉工经常性在高温区内作业,必须配备相关的劳护用品,如手套,帽子等。
5、临时用电,在安全生产的日常巡查中,要经常性的检查下属各施工队的用电安全,遵守质证上岗,禁止非电专业人员私拉乱接电线,按照“一机”“一箱”“一闸”的原则,装好漏电保护装置,避免触电等电力伤人事故。
6、交通安全:组织汽车驾驶员和机械操作手,学习《道路交通安全法》,遵守交通规则和各种规章制度,礼让之先,注意安全。
7、中毒
7.1、食物中毒:食堂管理人员要严把食品采购关,腐烂变质的食品绝对不能进入食堂,做好防蝇灭鼠工作,确保做作业人员的饮食安全,杜绝食物中毒。7.2、作业中毒:
7.2.1、从事试验的工作人员,避免不了同化学危险品打交道,因此,必须严守操作规程。
7.2.2、桩基施工时,达到一定深度的挖孔桩,是否出现有毒气体,特别是隧道施工,是否会产生瓦斯等有毒气体,必要时,要 湖南路桥建设集团道路九公司吉茶C1合同段
请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检测,平常,要经常性的进行一般检测。如:放小动物。
8、特殊产品:民爆物品,油料等属特殊产品,一不小心发生事故,就会严重影响人身健康和公私财物,因此,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认真做好“采”“管”“用”的工作,避免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