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政策法规200问
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政策法规问答
(一)选拔任用条件
1、提任县(处)级领导职务的,应当具有几年以上工龄? 答:5年以上。
2、提任县(处)级领导职务的,应当具有几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这里的“基层工作经历”的含义是什么?
答: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含义是指在县、乡党政机关以及各类企业、事业单位工作过(参照或依照国家公务员制度管理的及其他担负行政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不在此列)。军队转业干部在军队团和相当团以下单位工作过,中央、国家机关干人 部在地(市)直属机关工作过,也可视为基层工作经历。担任县(市、区)党政领导职务的,一般应当有在乡镇(街道)两年以上的工作经历。
3、提任县(处)级以上领导职务的,一般应当具有在下一级几个以上职位任职的经历?
答:2个以上。
4、提任县(处)级以上领导职务的,一般应当具有在下一级两个以上职位任职的经历,对每个职位任职时间有无具体规定?
答:没有具体规定。
5、提任县(处)级以上领导职务的,一般应当具有在下一级两个以上职位任职的经历,其中是否包括非领导职务?
答:包括非领导职务。
6、提任县(处)级以上领导职务的,一般应当具有在下一级两个以上职位任职的经历,其中是否包括兼职?
答:一般不包括兼职。
7、在同一单位连续担任某一职务,分工进行过调整,即主管工作发生了变化或者该职位职能发生了较大变化等其他类似情况,是否可视为在两个职位工作过?
答:是。
8、干部挂职锻炼所挂任职务多长时间可视为一个职位任职的经历?
答:凡经组织选派、挂职时间在半年以上,其挂任职务无论是平职、低职或者因工作需要高职安排的,均可视为一个职位的任职经历。
9、提任县(处)级以上领导职务,由副职提任正职的,应当在副职岗位工作几年以上?
答:2年以上。
10、提任县(处)级以上领导职务,由下级正职提任上级副职的,应当在下级正职岗位工作几年以上? 答:3年以上。
11、公务员综合管理类非领导职务名称有哪些?在《公务员法》实施后沿用的部分特殊非领导职务名称有哪些?
答:综合管理类非领导职务分为巡视员、副巡视员、调研员、副调研员、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科员、办事员。《公务员法》实施后沿用的部分特殊非领导职务名称包括:“组织员”、“纪律检查员”、“监察专员(监察员)”、“审判员”、“检察员”。审计署机关的业务司、各派出审计局和各特派员办事处的业务处沿用“审计员”非领导职务名称,不再使用统一的非领导职务名称,其职数在规定比例限额内统筹解决。地方各级审计机关不得使用“审计员”非领导职务名称。
12、晋升综合管理类非领导职务,任职年限有何规定? 答:(1)晋升巡视员职务,应当任厅局级副职领导职务或者副巡视员5年以上;(2)晋升副巡视员职务,应当任县处级正职领导职务或者调研员5年以上;(3)晋升调研员职务,应当任县处级副职领导职务或者副调研员4年以上;(4)晋升副调研员职务,应当任乡科级正职领导职务或者主任科员4年以上;(5)晋升主任科员职务,应当任乡科级副职领导职务或者副主任科员3年以上;(6)晋升副主任科员职务,应当任科员3年以上;(7)晋升科员职务,应当任办事员3年以上。晋升综合管理类以外其他职位类别非领导职务所需的任职年限条件,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13、晋升乡科级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学历和任职年限有何规定? 答:(1)具有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2)晋升乡科级正职领导职务的,应当担任副乡科级职务两年以上;(3)晋升乡科级副职领导职务的,应当担任科员级职务三年以上。
14、提拔担任党政领导职务的,对文化程度有什么要求? 答:一般应当具有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其中地(厅)、司(局)级以上领导干部一般应当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
15、提拔担任党政领导职务的,对参加党校、行政院校或者组织(人事)部门认可的其他培训机构的培训时间是如何要求的?
答:5年内累计3个月以上。确因特殊情况在提任前未达到培训要求的,应当在提任后l年内完成培训。
16、越级提拔的,应报哪个部门同意?
答:应当报经上级组织(人事)部门同意,一般只能越一级。
17、破格提拔的,应报哪个部门审核? 答:应报上级组织(人事)部门审核。
(二)民主推荐
18、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哪些基本程序?
答:民主推荐;考察;酝酿;讨论决定;任职;依法推荐、提名和民主协商。
19、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提出考察对象是否要经过民主推荐?
答:必须经过民主推荐。20、民主推荐包括哪两种形式? 答:会议投票推荐和个别谈话推荐。
21、民主推荐的两种形式是否应当同时采用?
答:是。无论是领导班子换届,还是个别提拔任职,会议投票推荐和个别谈话推荐一般应当同时采用。
22、对具体职位进行的定向推荐结果的有效期是如何规定的? 答:在确定该职位考察对象时一年内有效;如果拟任职位变了,原推荐结果一般不再有效。
23、如何理解和把握“对非定向推荐,推荐结果在一年内有效”? 答:“非定向民主推荐,推荐结果在一年内有效”,是指在该次非定向民主推荐的职数范围内,推荐结果在一年内有效。如果该次非定向民主推荐的职数都已任用了人选,则该次非定向民主推荐的结果在一年内不再有效。
24、选拔任用处级以上非领导职务,是否需要进行民主推荐和组织考察?
答:必须进行民主推荐和组织考察。
25、处级以上非领导职务干部转任同级领导职务时,是否需要进行民主推荐和组织考察?
答:必须进行民主推荐和组织考察。
26、领导班子换届,民主推荐由哪些人员参加?
答:由下列人员参加:(1)党委成员;(2)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的党组成员或者全体领导成员;(3)纪委领导成员;(4)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党委工作部门、政府工作部门、人民团体的主要领导成员;(5)下一级党委和政府的主要领导成员;(6)其他需要参加的人员。推荐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领导成员人选,应当有民主党派、工商联的主要领导成员和无党派人士中的代表人物参加。
27、选拔任用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参加会议投票推荐和个别谈话推荐的其他需要参加的人员如何确定?
答:可以根据当地实际确定,也可以在一定范围内随机抽样确定,一般不超过参加会议总人数或谈话总人数的五分之一。
28、选拔任用党政工作部门领导干部,参加会议投票推荐个别谈话推荐人员的范围有哪些?
答:参加会议投票推荐人员范围为:
(一)本部门领导成员;
(二)本部门内设机构领导干部、直属单位主要领导干部;
(三)近期退下来的本部门领导成员;
(四)其他需要参加的人员。
本部门人数较少的,可以由全体人员参加。参加个别谈话推荐人员范围为:
(一)本部门领导成员;
(二)本部门内设机构、直属单位主要领导干部;
(三)近期退下来的本部门领导成员;
(四)其他需要参加的人员。
29、对参加民主推荐的人数有什么具体要求?
答:一般情况下,参加民主推荐的人数至少要达到规定范围参加人数的三分之二。
30、民主推荐有哪些程序?
答:应当经过下列程序:(1)召开推荐会,公布推荐职务、任职条件、推荐范围,提供干部名册,提出有关要求;(2)填写推荐票;(3)进行个别谈话推荐;(4)对不同职务层次人员的推荐票分别统计,综合分析;(5)向上级党委汇报推荐情况。
31、确定考察对象时,应当把民主推荐的结果作为重要依据之一,同时防止简单地以票取人。对此应当如何理解?
答:在确定考察对象时,应当把民主推荐的结果作为重要依据之一,具体工作中要把握以下三点:一是得票数多者,方可列为考察对象;二是得票数少者,一般不得列为考察对象;三是得票数相近者,需参考平时掌握的其他情况及领导班子的结构需要等因素,综合考虑后研究确定考察对象。防止简单地以得票多少划线取人,要把握以下三点:一是对于各方面条件都很好,但由于客观原因群众不够了解、不够熟悉的人选,如果班子结构配备确实需要,即使民主推荐得票数不是最高但是较高的,也可以作为考察对象。二是对于那些不踏踏实实工作,却热衷于拉关系、跑门子、拉拉扯扯的人,一经查实,即使民主推荐得票数较多,也不能作为考察对象。三是要为敢于坚持原则和不事张扬的干部主持公道。
32、民主推荐得票率低于百分之多少的,不能列为考察对象,更不能提拔任用?
答:30%。
33、地方党政领导班子换届考察,现班子成员在什么情况下不列为继续提名人选?
答:地方党政领导班子换届考察,现班子成员中会议投票推荐得票未达到半数、民主测评优秀和称职得票率未达到三分之
二、经组织考察认定为不宜继续提名的,或者不称职得票率超过三分之一的,不列为继续提名人选。
34、个人向党组织推荐领导干部人选,是否可以直接列为考察对象? 答:不可以。个人向党组织推荐领导干部人选,必须负责地写出推荐材料并署名。经组织(人事)部门审核后,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民主推荐。所推荐人选不是所在单位多数群众拥护的,不得列为考察对象。
(三)考察
35、进行干部考察工作前是否要发布考察预告? 答:必须发布考察预告。
36、干部考察预告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答:包括考察对象的姓名、性别、年龄、现任职务、学历等简要情况,考察组工作地(或驻地)、联系方式和接待时间等。
37、对发布干部考察预告的范围和方式有什么要求? 答:一般在参加民主推荐的范围内采取印发通知、召开会议或张贴公告等方式进行。
38、省委组织部《关于拟提拔省管干部考察对象报告个人有关事项暂行办法》规定,考察对象在考察前应当报告近三年来哪些事项?
答:
(一)本人持有因私出国(境)及因私出国(境)的情况;
(二)配偶、子女经商办企业情况;
(三)本人、配偶、共同生活的子女名下的房产情况,包括营建、买卖、出租私房等情况;
(四)子女出国(境)留学情况,包括出国(境)的途径、所在学校、所需经费及来源等;
(五)配偶、子女出国(境)定居及有关情况;
(六)本人、配偶及子女继承遗产、接受大额赠予、大额中奖等除扣除工资之外的大额收入(单笔价值5万元以上)情况;
(七)本人的婚姻变化情况;
(八)配偶、子女被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情况;
(九)本人认为应当向组织报告的其他事项。
39、拟提拔省管干部考察对象无正当理由不报告、不如实报告或隐瞒不报个人有关事项的,如何处理?
答:取消其考察对象资格,并按干部管理权限视情作出相应处理。
40、选拔任用领导干部,考察对象是否需要公示?
答:考察对象应当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时间一般为三至七个工作日。
41、对在现工作单位任职不满几年的拟提拔人选考察对象,应当到其原工作单位采取个别访谈、民主测评等方式进行延伸考察?
答:三年。
42、组织部门在干部提任前什么时间以书面形式就考察对象的党风廉政情况听取同级纪检监察机关意见?
答:组织部门在确定考察对象、向其所在单位派出考察组并发布考察预告的同时,以书面形式就考察对象的党风廉政情况听取同级纪检监察机关意见。特殊情况可及时书面听取意见。
43、纪检监察机关收到组织部门听取意见的函件后,一般应在多长时间内向组织部门书面反馈考察对象的党风廉政情况?
答:一周内。特殊情况可及时书面反馈。
44、对拟提拔的干部,因故未能及时听取纪检监察机关意见的,组织部门是否应将有关干部任用事项暂缓提交党委(党组)讨论决定?
答:是。
45、考察党政领导职务拟任人选,必须形成书面考察材料,建立考察文书档案。干部考察文书档案包括哪些内容?
答:干部考察文书档案一般包括:(1)考察工作请示、考察工作方案;(2)民主推荐汇总表、民主测评表汇总表;(3)重要谈话记录;(4)考察报告、考察材料、干部任免审批表;(5)考察中重要问题的调查情况及结论;(6)征求纪委意见情况;(7)其他能够反映干部考察情况的有关材料。
46、干部考察文书档案由谁负责建立和管理?
答:由组织(人事)部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负责建立和管理。
(四)酝酿
47、党政领导职务拟任人选,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哪些环节,应当充分酝酿?
答:在考察前、讨论决定或者决定呈报前。
48、工作部门领导成员人选的酝酿,应当征求谁的意见? 答:上级分管领导成员。
49、非中共党员拟任人选的酝酿,应当征求谁的意见? 答:党委统战部门和民主党派、工商联主要领导成员、无党派人士中代表人物。
50、部门与地方双重管理干部的任免,主管方是否应当事先征求协管方的意见,进行酝酿?
答:是。
51、部门与地方双重管理干部的任免,协管方自收到主管方意见之日起多长时间内未予答复的,视为同意?
答:1个月。
52、部门与地方双重管理干部的任免,双方意见不一致的,正职的任免报哪个部门协调,副职的任免由谁决定?
答:正职的任免报上级党委组织部门协调,副职的任免由主管方决定。
(五)讨论决定
53、党委(党组)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事项,必须有多少成员到会? 答:必须有三分之二以上成员到会。
54、党委(党组)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事项,有哪几种表决方式? 答:口头表决、举手表决或者无记名投票表决等。
55、党委(党组)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事项,以多少人同意形成决定?
答:以党委(党组)应到会成员超过半数同意形成决定。
56、党委(党组)有关干部任免的决定,需要复议的,应当经党委(党组)多少成员同意后方可进行?
答:超过半数成员同意。
57、全委会对下一级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正职的拟任人选和推荐人选进行表决时,全委会成员是拟任人选或者推荐人选,以及与拟任人选或者推荐人选有亲属关系的,能否参加投票表决?
答:审议时本人必须回避,但参加投票表决。
58、全委会对下一级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正职的拟任人选和推荐人选进行表决,委员可不可以另提他人?
答:全委会表决时,委员可以投同意票、不同意票或者弃权票,但不得另提他人。
59、需要报上级党委(党组)审批的拟提拔任职的干部,必须呈报哪些材料?
答:党委(党组)的请示并附干部任免审批表、干部考察材料、本人档案和党委(党组)会议纪要、讨论记录、民主推荐材料。
60、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会议记录对会议表决方式、表决情况以及形成的决定应如何记录?
答:要逐人逐项如实记录。
61、各级党委(党组)及组织(人事)部门是否必须使用统一规范的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会议记录专用稿纸?
答:是。
(六)任职
62、提拔担任地(厅)、司(局)级以下委任制党政领导职务的拟任人选,是否都应列为公示对象?
答:除涉及国家重要机密、国家安全等特殊岗位和在换届考察时已进行过公示的人选外,都应列为公示对象。
63、选拔任用处级以上非领导职务,在党委(党组)讨论决定后、下发任职通知前,是否应当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
答:是。
64、党政机关副处级以上非领导职务改任同级领导职务和平级转任重要职务的人选,一般是否要进行公示?
答:是。
65、按照有关规定,需要经过法律程序任命或选举的职务,在党委(党组)确定提名人选后,是否应先进行公示,再依法提名?
答:是。
66、任前公示的范围什么?
答:党政领导班子及党政工作部门领导成员的选拔任用应向社会公布;部门内设机构中层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原则上在其所在的工作部门(单位)或系统内进行公示,也可根据岗位在更大范围内公示;易地交流提拔任职的干部,在原单位所在地或单位公示。
67、任前公示有哪些方式?
答:需要向社会公示的,一般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发布公告;在部门(单位)或系统内公示的,可采取发公示通知或召开会议公布、张榜公告等形式进行。
68、任前公示一般包括哪些内容?
答:公示内容一般包括公示对象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学历学位、政治面貌、现任职务等自然情况和工作简历,拟任职务以及公示受理部门、监督电话和接待时间等。
69、公示期一般为多少天? 答:一般为7至15天。70、对需报上级备案、同时又需要进行公示的拟任职干部,何时进行公示?
答:一般情况下,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在党委(党组)讨论决定后,即可进行公示。其中,属于任前备案的,可不公示具体拟任职务。公示结果不影响任职的,按规定在报经上级组织(人事)部门同意后,或者上级组织(人事)部门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提出异议的,方可办理任职手续。
71、市、县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正职拟任人选和推荐人选,经全委会票决通过后是否还需要进行公示?如公示中有影响其任职的问题如何处理?
答:市、县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正职拟任人选和推荐人选票决通过后,属于提拔任职或者平级转任重要职务的,应当进行公示;属于其他情况的,根据需要也可以进行公示。全委会票决通过的人选,经公示有影响其任职的问题,应经党委常委会复议,并将复议结果及时通报全委会成员。
72、党政领导干部任职试用期的试用期限为多长时间? 答:试用期为1年,从任免机关发出试用任职通知时计算。试用期满,经考核合格的,由组织(人事)部门办理正式任职手续。正式任职的,试用期计入任用时间。
73、选拔任用处级以上非领导职务,是否实行任职试用期? 答:可不实行任职试用期。
74、任职试用期未满的干部能否提拔任用?是否允许其参加公开选拔、竞争上岗?
答:一般不能提任上级领导职务;符合提任非领导职务资格条件的,可以提任非领导职务。符合参加公开选拔、竞争上岗资格条件的,可允许其报名参加公开选拔、竞争上岗。
75、某干部在机关任非领导职务,挂职为同级领导职务,挂职结束后在原机关任同级领导职务,是否需要按照《党政领导干部任职试用期暂行规定》进行试用?
答;应按《党政领导干部任职试用期暂行规定》进行试用。76、政府有关部门配备的总工程师、总会计师等,是否实行任职试用期制?
答:政府有关部门配备的总工程师、总会计师等专业性较强的领导职务,属于委任的,实行任职试用期制。属于聘任的,执行聘任制的有关规定。
77、在试用期间,工作出现重大失误或犯有严重错误、不宜继续试用的和试用期满经考核不胜任现职的领导干部,应如何安排?
答:按照干部任免程序办理免职手续,一般按试任前职级安排工作。
78、干部任职试用期间,可否调整其工作岗位? 答:一般不宜调整工作岗位。
79、《党政领导干部任职试用期暂行规定》规定试用期为一年。实际工作中,领导干部试用期满考核不合格的,能否延长其试用期?
答:领导干部试用期满,组织(人事)部门应当按规定进行严格考核。考核不合格的,应免去试任职务,不能延长试用期。
80、党政领导职务的任职时间如何计算?
答:(1)由党委(党组)决定任职的,自党委(党组)决定之日起计算;(2)由党的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政协全体会议选举、任命的,自当选、任命之日起计算;(3)由人大常委会或者政协常委会任命或者决定任命的,自人大常委会或者政协常委会任命或者决定任命之日起计算;(4)由党委向政府提名由政府任命的,自政府任命之日起计算。
81、党政领导职务由党委(党组)决定任职的,任职时间自党委(党组)决定之日起计算。这里的“决定之日”的含义是什么?由党委(党组)决定任职、需要报上级备案的干部,其任职时间如何计算?
答:(1)这里的“决定之日”是指党委(党组)对干部的任职集体讨论、作出决定的日期,并非是主管领导签发任职通知的日期。(2)由党委(党组)决定任职、需要报上级备案的干部,经备案部门审核无异议,其任职时间自党委(党组)决定之日起计算。其他类似情况,如双重管理干部任职需征求协管方意见的等,任职时间均自主管方党委(党组)决定之日起计算。
(七)依法推荐、提名和民主协商
82、党委向人民代表大会或者人大常委会推荐需要由人民代表大会或者人大常委会选举、任命、决定任命的领导干部人选,应当事先向谁介绍党委的推荐意见?
答:应当事先向人民代表大会临时党组织或者人大常委会党组和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中的党员介绍党委的推荐意见。
83、党委向人民代表大会推荐由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任命的领导干部人选,应当以何名义向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提交推荐书,介绍所推荐人选的有关情况,说明推荐理由?
答:本级党委。
84、党委向政府提名由政府任命的政府工作部门和机构的领导成员人选如何任命?
答:在党委讨论决定后,由政府任命。
85、党委推荐、由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任命的领导干部人选落选后,根据工作需要和本人条件,是否可以推荐为其他职务人选,或在下一次人民代表大会上再次推荐为同一职务人选?
答:可以。86、党委推荐、由人大常委会任命、决定任命的领导干部人选在人大常委会未获通过,根据工作需要和本人条件,通过进一步酝酿,是否可以在另一次人大常委会上继续推荐?两次未获通过的,是否可以再推荐为本地同一职务人选?
答:可以在另一次人大常委会上继续推荐。两次未获通过的,不得再推荐为本地同一职务人选。
(八)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
87、对参加公开选拔人员放宽资格条件是如何规定的? 答:根据选拔职位对人才的需求和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需要,可以对报名人员的职务层次、任职年限等任职资格适当放宽。但报上一级职位的,需在本级职位任满l年;越一级报名的,应当在本级职位任满4年;不得越两级报名。
88、《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暂行规定》第十条第二款规定,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工作的报名人员,应当具备与所报职位要求相当的资格。工作中对“相当的资格”应当如何把握?
答: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参加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由组织实施公开选拔的单位对应《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结合实际情况,对其任职资格提出具体要求。一般根据其所在单位隶属关系、干部管理权限,认定其相当的职务层次;根据其在本单位不同岗位上的任职经历,认定其相当的任职经历。参加县(处)级领导职位选拔的,一般应具有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以及在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相当的职务层次之下两个以上管理职位任职的经历。参加厅(局)级领导职位选拔的,一般应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以及在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相当的职务层次之下两个以上领导职位任职的经历。工龄、任职年限等其他资格要求,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
89、公开选拔工作包括哪些程序?
答:发布公告;报名与资格审查;统一考试(包括笔试和面试);组织考察,研究提出人选方案;党委(党组)讨论决定;办理任职手续。
90、公开选拔公告包括哪些内容?
答:包括选拔职位以及职位说明、选拔范围、报名条件与资格、选拔程序和遴选方式、时间安排等。
91、公开选拔笔试分为哪两种科目的考试?采用何种方式进行?
答:分为公共科目考试和专业科目考试,采用闭卷方式进行。92、公开选拔面试小组应由哪些人员组成?
答:由有关领导、专家、组织人事干部等人员组成,一般不少于7人。93、公开选拔中,参加笔试的人数与选拔职位的比例、面试人选与选拔职位的比例、考察人选与选拔职位的比例分别为多少?
答:参加笔试的人数与选拔职位的比例一般不低于10∶1;面试人选与选拔职位的比例一般为5∶1;考察人选与选拔职位的比例一般为3∶1。
94、公开选拔同一职位的考察对象是否应当由同一考察组考察?
答:是。
95、对参加竞争上岗人员放宽资格条件是如何规定的? 答:报名参加竞争上岗的人员,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所需任职年限可以适当放宽:(1)近3年年度考核中有2年被评定为优秀等次的;(2)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经主管部门批准可放宽任职年限的;(3)任现职级和前一职级时间累计达到5年以上的。放宽任职年限一般不超过所需任职年限的二分之一。同时具备上述一项以上条件的人员,不累计放宽任职年限。特别优秀的年轻干部或工作特殊需要的,经上级组织部门批准,可以越一级参加竞争。
96、竞争上岗工作一般包括哪些程序?
答:制定并公布实施方案;报名与资格审查;笔试、面试;民主测评、组织考察;党委(党组)讨论决定;办理任职手续。笔试、面试与民主测评的操作顺序,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97、竞争上岗面试小组应由哪些人员组成?
答:面试小组一般由本单位领导、干部(人事)部门和相关单位领导及专家组成,一般不得少于7人,其中外单位人员应占一定比例。
98、在党政机关竞争上岗工作中,仅有个别人报名,形不成有效竞争的职位,是否继续将该职位列入竞争上岗的范围?
答:可不列入本次竞争上岗的范围,允许报考该职位人员改报其他职位。
99、报名参加竞争上岗人员填报志愿时,是否只能报一个志愿? 答:可只报一个志愿,也可兼报其他志愿。报名时应填写是否服从组织安排。
100、竞争上岗面试是否允许本单位人员旁听? 答:允许。
101、在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工作中,党委(党组)集体讨论认为无合适人选的,该职位是否可以空缺?
答:可以。
102、竞争上岗工作中,对参加民主测评的人数有何具体要求? 答:必须达到应参加人数的80%以上。
103、组织研究决定竞争上岗人选拟任职位时,是否必须按照竞争者所填报的志愿任用? 答:应当尊重本人所报志愿。必要时,在听取本人意见的基础上,可由组织统一调剂。
(九)任期、交流、回避
104、《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暂行规定》第二条规定主要适用于哪些职位领导干部?
答:适用于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的工作部门和工作机构的正职领导成员;县级以上地方党委、政府领导成员,纪委、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正职领导成员;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州、盟)党委、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的工作部门和工作机构的正职领导成员。
105、《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暂行规定》要求,党政领导职务每个任期为几年?
答:5年。
106、党政领导干部在一个任期内是否可因工作特殊需要调整职务?
答:可以,但一般不得超过一次。
107、党政领导干部在同一职位上连续任职达到两个任期可否再担任同一职务?
答:不再推荐、提名或者任命担任同一职务。108、党政领导干部担任同一层次领导职务累计达到多少年的,不再推荐、提名或者任命担任《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暂行规定》第二条所列范围内的同一层次领导职务?
答:15年。根据干部个人情况和工作需要对其工作予以适当安排。
109、如果干部担任同一层次领导职务累计达到15年,但所担任的职务不都是《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暂行规定》第二条所列范围内的职务,是否还能担任第二条所列范围内的同一层次领导职务?
答:党政领导干部不论在什么职位任职,只要担任同一层次领导职务累计达到15年的,就不能再推荐、提名或者任命担任《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暂行规定》第二条所列范围内的同一层次领导职务。
110、在地方党政领导兼任正职的工作部门和工作机构中主持日常工作的副职领导成员,如副市长兼任局长的公安局主持日常工作的副局长等,是否适用《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暂行规定》?
答:《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暂行规定》的适用范围不包括党政工作部门和工作机构的副职领导成员,在地方党政领导兼任正职的工作部门和工作机构中主持日常工作的副职领导成员不适用该规定。但各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对党政工作部门和工作机构副职领导成员实行职务任期进行探索。
111、地方党委、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的秘书长是否适用《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暂行规定》?
答:适用。
112、党政领导干部任期内职务调整。任职几年以上的,计算为一个任期;任职不足几年的,只计算任职年限,不计算任职届数?
答:均为3年。
113、党委、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的工作部门和工作机构正职领导成员的任期,是按所属党委、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的届期计算,还是按干部本人实际任职时间计算?
答:党委、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的工作部门和工作机构正职领导成员的任期,按所属党委、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的届期计算。工作部门和工作机构正职领导成员在任期内调整职务的,任职3年以上的,计算为一个任期;任职不足3年的,只计算任职年限,不计算任期届数。
114、《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暂行规定》第六条规定,党政领导干部在同一职位上连续任职达到两个任期,不再推荐、提名或者任命担任同一职务。地方党委副书记、常委,政府副职领导成员分工调整,如副市长由分管工业调整为分管农业,是否按同一职位计算任期? 答:地方党委副书记、常委,政府副职领导成员分工调整,在任期计算时按同一职位掌握。
115、选任制党政领导干部在新一届领导班子选举产生时,原任领导职务是否自然解除?
答:是。
116、干部交流的重点是哪些人员?
答:县级以上地方党委、政府正职领导成员及其他领导成员,纪委、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党委、政府部分工作部门的正职领导成员。
117、什么情况下领导干部必须进行交流?
答:(1)县级以上地方党委、政府领导成员在同一职位上任职满10年的,必须交流。(2)县级以上地方纪检机关(监察部门)、组织部门、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部门的正职领导成员,在同一职位任职满10年的,必须交流。
118、什么情况下领导干部应当交流?
答:(1)县级以上地方党委、政府领导成员在同一地区党政领导班子中担任同一层次领导职务满10年的,应当交流。(2)县级以上地方纪检机关(监察部门)、组织部门、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部门的副职领导成员在同一领导班子中任职满10年的,应当交流。119、对无正当理由拒不服从组织调动或者交流决定的干部,应如何处理?
答:依照法律及有关规定就地免职或者降职使用。120、党政领导干部任职回避的亲属关系有哪些?
答: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以及近姻亲关系。直系血亲关系:法律意义上的直系血亲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指有自然血缘关系的亲属,即生育自己和自己所生育的上下各代亲属。包括祖父母、外祖父母、父母、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另一种是指本来没有血缘关系,但由法律确认其具有与自然血亲同等的权利义务的亲属,这种情况称之为法律拟制血亲。如养父母与养子女,继父母与继子女。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指同源于祖父母、外祖父母的三代以内,除父母直系血亲以外的,与自己有间接血亲关系的亲属。所谓“三代以内”是从自身往上数,自己为第一代,到父母为第二代,到祖父母外祖父母为第三代;从自身往下数,自己为第一代,到子女为第二代,到孙、外孙为第三代。包括伯叔姑舅姨、兄弟姐妹、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侄子女、甥子女。近姻亲关系:姻亲是指以婚姻关系为中介而产生的亲属关系。近姻亲主要指配偶的父母、配偶的兄弟姐妹及其配偶、子女的配偶及子女配偶的父母、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的配偶。
121、有回避亲属关系的党政领导干部,在任职时有何要求? 答:不得在同一机关担任双方直接隶属于同一领导人员的职务或者有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的职务,也不得在其中一方担任领导职务的机关从事组织(人事)、纪检(监察)、审计、财务工作。
122、与地方党委、政府领导成员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以及近姻亲关系的干部,任地方党委、政府所属工作部门的领导成员,是否应当进行任职回避?
答:与地方党委、政府领导成员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以及近姻亲关系的干部,任地方党委、政府所属工作部门领导成员的,其任职回避主要按以下原则掌握:(1)与地方党委、政府正职领导成员有以上亲属关系的干部,任地方党委、政府所属工作部门正职领导成员的,应当进行回避;(2)与地方党委、政府副职领导成员有以上亲属关系的干部,任该副职领导成员所分管工作部门正职领导成员的,应当进行回避。除上述两种情形外,与地方党委、政府领导成员有以上亲属关系的干部,在地方党委、政府所属工作部门担任领导职务的,是否回避,由各地根据有关规定和本地实际情况决定。
123、领导干部的配偶、子女及其配偶以独资、合伙或者较大份额参股的方式,经营企业或者举办经营性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该领导干部不得在上述企业或者单位的行业监管或者业务主管部门担任领导成员。这里对“较大份额”应当如何把握? 答:总体上,应当以领导干部的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的经营活动,以及所参股份额是否影响该领导干部公正履行行业监管或业务主管职责为标准来掌握。具体而言,领导干部的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参股份额对企业或者经营性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经营具有实质性影响的,如享有绝对控股权、相对控股权等,干部不得在上述企业或者单位的行业监管部门或业务主管部门担任领导成员。此外,按照此条规定精神,领导干部的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在所参股的企业或者经营性民办非企业单位担任高级管理职务的、股份比例较低但出资数额较大的,领导干部也应当进行任职回避。
124、不得在本人成长地任职的领导职务有哪些?
答:县(市)委书记、县(市)长以及县(市)纪检机关、组织部门、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门正职领导成员。
125、《安徽省乡镇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办法》对乡镇(不含民族自治乡镇)党政正职领导干部任职地域回避有何规定?
答:一般不得在本人成长地任职。
126、领导干部任职需要回避时,一般由哪一方回避? 答:职务层次不同的,一般由职务层次较低的一方回避;职务层次相当的,根据工作需要和实际情况决定其中一方回避。
127、在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哪些情形下本人必须回避? 答:党委(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讨论干部任免,涉及与会人员本人及其亲属的,本人必须回避。干部考察组成员在干部考察工作中涉及其亲属的,本人必须回避。全委会对下一级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正职拟任人选和推荐人选进行审议时,全委会成员是拟任人选或者推荐人选,以及与拟任人选或者推荐人选有亲属关系的,本人必须回避。审议后,回避的委员参加投票表决。
128、领导干部有需要回避的情况,不及时报告或者有意隐瞒的,应如何处理?
答:应当予以批评,情节严重的进行组织处理。
(十)免职、辞职、降职
129、在哪些情形下,党政领导干部一般应当被免去现职? 答:达到任职年龄界限或者退休年龄界限的;在年度考核、干部考察中,民主测评不称职票超过三分之
一、经组织考核认定为不称职的;因工作需要或者其他原因,应当免去现职的。
130、党政领导干部辞职包括哪几种类型?
答:包括:因公辞职、自愿辞职、引咎辞职和责令辞职。131、党政领导干部有哪些情形之一的,不得提出辞职? 答:党政领导干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辞去领导职务:(1)有重要公务尚未处理完毕,而且须由本人继续处理的;(2)由人大、政协选举、任命、决定任命的领导干部任职不满一年的;(3)正在接受纪检机关(监察部门)、司法机关调查或者审计机关审计的;(4)有其他特殊原因的。党政领导干部具有上列情形之一的或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辞去公职:(1)在涉及国家安全、重要机密等特殊职位上任职或者离开上述职位不满解密期限的;(2)未满最低服务年限的;(3)有其他特殊原因的。
132、党政领导干部存在哪些情形的应当引咎辞职?
答:
(一)因工作失职,引发严重的群体性事件,或者对群体性、突发性事件处臵失当,造成严重后果或者恶劣影响,负主要领导责任的;
(二)决策严重失误,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或者恶劣影响,负主要领导责任的;
(三)在抗灾救灾、防治疫情等方面严重失职,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负主要领导责任的;
(四)在安全工作方面严重失职,连续或者多次发生重大责任事故,或者发生特大责任事故,负主要领导责任的;连续或者多次发生特大责任事故,或者发生特别重大责任事故,负主要领导责任、重要领导责任的;
(五)在市场监管、环境保护、社会管理等方面管理、监督严重失职,连续或者多次发生重大事故、重大案件,造成巨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负主要领导责任的;
(六)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不力,造成用人严重失察、失误,影响恶劣,负主要领导责任的;
(七)疏于管理监督,致使班子成员或者下属连续或多次出现严重违纪违法行为,造成恶劣影响,负主要领导责任的;
(八)对配偶、子女、身边工作人员严重违纪违法知情不管,造成恶劣影响的;
(九)有其他应当引咎辞职情形的。
133、党政领导干部辞职,应当自任免机关批准之日起几日内,办理公务交接等相关手续?
答:15日。
134、党政领导干部辞去公职后几年内,不得到原任职务管辖的地区和业务范围内的企业、经营性事业单位和社会中介组织任职;不得从事或者代理与原工作业务直接相关的经商办企业活动?
答:3年。
135、“对引咎辞职、责令辞职以及自愿辞去领导职务的干部,根据辞职原因、个人条件、工作需要等情况予以适当安排”,具体工作中应当如何把握?
答:领导干部引咎辞职、责令辞职以及自愿辞去领导职务,其辞职原因、个人条件、工作需要等情况各不相同,辞职后的安排应当视具体情况具体处理。总体上,应把握以下原则:(1)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后一年内,不应安排为同一层次领导职务;(2)领导干部被责令辞职后一年内,不应安排为同一层次领导职务或非领导职务;(3)领导干部自愿辞去领导职务的,可改任同一层次非领导职务,也可视工作需要、个人条件等具体情况,安排担任同一层次其他领导职务。
136、公务员降职,一般降低几个职务层次? 答:一个。
(十一)公务员调任 137、什么是公务员调任?
答:《公务员调任规定(试行)》所称调任,是指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调入机关担任领导职务或者副调研员以上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
138、专业技术人员调入机关任职的,对其职称有何要求? 答:应当担任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2年以上,或者已担任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139、对调任人选的文化程度有什么要求?
答:调入中央机关、省级机关任职的,应当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调入市(地)级以下机关任职的,应当具有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
140、对调任人选的年龄有什么要求?
答:调任厅局级职务的,原则上不超过55周岁;调任县(市)领导班子成员职务的,原则上不超过50周岁,调任其他处级职务的,原则上不超过45周岁;调任科级领导职务的,原则上不超过40周岁。
141、有哪些情形之一的人员,不得调任?
答:(1)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2)曾被开除公职的;(3)涉嫌违纪违法正在接受有关的专门机关审查尚未作出结论的;(4)受处分期间或者未满影响期限的;(5)正在接受审计机关审计的;(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142、公务员调任有哪些程序?
答:调任按照以下程序进行:(1)根据工作需要确定调任职位及调任条件;(2)提出调任人选;(3)征求调出单位意见;(4)组织考察;(5)集体讨论决定;(6)调任公示;(7)报批或者备案;(8)办理调动、任职和公务员登记手续。
143、公务员调出机关后再调入机关担任高于调出机关时所任职务的,是否应当具备从调出机关时所任职务晋升至拟调任职务所需的任职资格年限?
答:是。144、对拟调任人员在公示方面有什么要求?
答:按照任前公示制有关规定在调出、调入单位予以公示。145、对调任人员实行任职试用期制是如何规定的?
答:调任人员除由国家权力机关依法任命职务的以外,一般实行任职试用期制,试用期为一年。试用期满考核合格的,正式任职;考核不合格的,另行安排工作。
(十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纪律和监督
146、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必须遵守的“十不准”纪律有哪些内容?
答:(1)不准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或者违反规定提高干部的职级待遇;(2)不准以书记办公会、领导圈阅等形式,代替党委(党组)会集体讨论决定干部任免;(3)不准临时动议决定干部任免;(4)不准个人决定干部任免,个人不能改变党委(党组)会集体作出的干部任免决定;(5)不准拒不执行上级调动、交流领导干部的决定;(6)不准要求提拔本人的配偶、子女及其他亲属,或者指令提拔秘书等身边工作人员;(7)不准在机构变动和主要领导成员工作调动时,突击提拔调整干部,或者干部在调离后,干预原任职单位的干部选拔任用;(8)不准在选举中进行违反党的纪律、法律规定和有关章程的活动;(9)不准在干部考察工作中隐瞒、歪曲事实真相,或者泄露酝酿、讨论干部任免的情况;(10)不准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任人唯亲,封官许愿,营私舞弊,搞团团伙伙,或者打击报复。
147、《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事项报告办法(试行)》规定,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事项的报告工作由哪个部门报告和审核?
答:党委(党组)组织(人事)部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负责本级党委管理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事项的报告工作,并负责审核下一级组织(人事)部门报告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事项。
148、《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事项报告办法(试行)》规定,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哪些情形应当书面报告上一级组织(人事)部门,经批复同意后方可进行?
答:
(一)在机构变动或者主要领导成员已经明确即将离任时确因工作需要提拔、调整干部的;
(二)越级提拔干部的;
(三)党委、政府及其工作部门个别特殊需要的领导成员人选,不经民主推荐,由组织推荐提名作为考察对象的;
(四)市、县、乡党政正职在同一岗位任期不到3年进行调整的;
(五)其他应当事先报批的事项。报告内容包括提拔调整干部的原由,拟提拔调整对象个人情况、任用意向,职数配备以及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149、《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事项报告办法(试行)》规定,市、县、乡党政正职在同一岗位任期不到3年进行调整的,应报哪一级组织(人事)部门批复同意?
答:需要报经更上一级组织(人事)部门批复同意。
150、《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事项报告办法(试行)》规定,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哪些情形在作出决定前应当征求上一级组织(人事)部门的意见?
答:
(一)破格提拔干部的;
(二)除领导班子换届外,一批集中调整干部数量较大的;
(三)领导干部的近亲属在领导干部所在单位(系统)内提拔任用,或者在领导干部所在地区提拔担任下一级领导职务的;
(四)领导干部的秘书等身边工作人员提拔任用的;
(五)领导干部因被问责受到组织处理或者纪律处分,影响期满拟重新任用的;
(六)超过任职年龄或者规定任期需要继续留任的;
(七)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征求意见应当以书面形式事前函报上一级组织(人事)部门,随函附报拟提拔任用干部的《干部任免审批表》、考察材料等。151、《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事项报告办法(试行)》规定,上级组织(人事)部门依据有关规定审核报告事项,应当在多少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
答:上级组织(人事)部门依据有关规定审核报告事项,应当在15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未经答复,不得提交党委(党组)会议讨论决定相关任用事项。党委(党组)会议讨论研究有关干部任用时,本级组织(人事)部门应当如实报告征求意见的情况。
152、违反《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事项报告办法(试行)》作出的干部任用决定如何处理?
答:凡违反《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事项报告办法(试行)》作出的干部任用决定,应当予以纠正,并按照规定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153、《省委组织部关于贯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事项报告办法(试行)〉实施办法》规定,乡(镇)党政正职在同一岗位任期不到3年进行调整的,应当按照要求书面报告哪一级组织部门,经批复同意后方可进行?
答:应当按照要求书面报告省委组织部,经批复同意后方可进行。
154、《省委组织部关于贯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事项报告办法(试行)〉实施办法》规定,除领导班子换届或机构改革外,省辖市一批调整干部超过多少人,在作出决定前应当征求省委组织部的意见?
答:除领导班子换届或机构改革外,省辖市一批调整干部超过60人,或一次提拔县(处)级干部超过20人,在作出决定前应当征求省委组织部的意见。
155、《省委组织部关于贯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事项报告办法(试行)〉实施办法》规定,除领导班子换届或机构改革外,省直单位一次提拔处级干部超过规定职数的百分之多少,在作出决定前应当征求省委组织部的意见?
答:除领导班子换届或机构改革外,省直单位一次提拔处级干部超过规定职数的20%(行政编制在50人以下的超过25%),在作出决定前应当征求省委组织部的意见。
156、《省委组织部关于贯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事项报告办法(试行)〉实施办法》规定,处级领导干部因被问责受到组织处理或者纪律处分,影响期满后几年内拟重新任用的,在作出决定前应当征求省委组织部的意见?
答:3年
157、按照《省委组织部关于贯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事项报告办法(试行)〉实施办法》规定,拟提拔为处级干部的人选,在历史上受过治安处罚的,或在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一票否决”问题上负有重要责任的,在作出决定前是否需要征求省委组织部的意见?
答:是
158、什么是“一报告两评议”?
答:《地方党委常委会向全委会报告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并接受民主评议办法(试行)》规定,地方党委常委会每年向全委会报告工作时,要专题报告年度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情况,并在一定范围内接受对本级党委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和新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民主评议,简称“一报告两评议”。各级党委、政府工作部门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以及国有企事业单位党委(党组)参照此办法的有关规定,结合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总结或者年度考核开展“一报告两评议”。
159、《地方党委常委会向全委会报告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并接受民主评议办法(试行)》规定,党委负责人代表常委会报告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包括哪些内容?
答:党委负责人代表常委会报告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一般包括下列内容:
(一)选拔任用干部的总体情况;
(二)贯彻执行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的情况;
(三)创新选人用人措施和办法,建立健全干部选拔任用和监督机制的情况;
(四)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的情况(包括上年度评议整改措施落实情况);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的措施;
(六)其他需要报告的情况。
160、《地方党委常委会向全委会报告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并接受民主评议办法(试行)》规定,“一报告两评议”参加民主评议人员的范围有何规定?
答:
(一)全委会成员;
(二)本级人大、政府、政协领导班子成员;
(三)本级纪委常委会成员;
(四)本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党委工作部门、政府工作部门、人民团体及本级党委、政府派出机构的主要领导成员;
(五)下一级党委和政府的主要领导成员;
(六)其他需要参加的人员。
161、《地方党委常委会向全委会报告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并接受民主评议办法(试行)》规定,对本级党委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进行民主评议主要评议哪些内容? 答:对本级党委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进行民主评议,评议内容包括:对本地区党委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总体评价;对地区执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政策法规情况的看法;对本地区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工作的看法;对本地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看法等。
162、《地方党委常委会向全委会报告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并接受民主评议办法(试行)》规定,新选拔任用干部民主评议的对象包括哪些?
答:新选拔任用干部民主评议的对象包括近一年内选拔任用的下列人员:
(一)下一级党委、政府正职领导干部;
(二)本级党委、政府工作部门正职领导干部;
(三)由本级党委管理的其他正职领导干部;
(四)破格提拔(含越级提拔)的由本级党委管理的领导干部;
(五)其他提拔担任重要岗位领导职务的干部(具体评议对象由上级党委组织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地方党政领导班子集中换届时,可以只对本级党委新提拔的正职领导干部进行评议。
163、省委组织部《关于贯彻落实〈地方党委常委会向全委会报告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并接受民主评议办法(试行)〉的实施细则》规定,“一报告两评议”如何组织实施? 答:省辖市“一报告两评议”一般安排在当年年底或者次年初的全委(扩大)会上进行,由省委组织部会同省辖市委组织实施。一般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一)省辖市委组织部提前将市委开展“一报告两评议”的具体安排报告省委组织部,干部监督处具体审核指导。
(二)干部监督处派员赴省辖市指导开展“一报告两评议”工作,并收集、统计民主评议表,市委组织部配合做好有关工作。
省直单位和省属国有企事业单位“一报告两评议”结合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进行。省直单位“一报告两评议”,由省委组织部负责年度考核的各考核组会同被考核单位组织实施;省属国有企业和各大学 “一报告两评议”,由省委组织部负责年度考核的各考核组或由企事业干部处商省国资委、省委教育工委考核组会同被考核单位组织实施。
164、省委组织部《关于贯彻落实〈地方党委常委会向全委会报告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并接受民主评议办法(试行)〉的实施细则》规定,“一报告两评议”结果如何运用?
答:省委组织部及时向市委组织部反馈民主评议结果,并根据评议情况提出明确要求。根据省委组织部反馈意见,市委组织部及时向市委常委会报告民主评议情况;市委常委会对评议结果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加强和改进工作的措施,并采取适当方式向全委会成员通报评议结果和相关整改措施。市委组织部根据市委常委会研究的意见,对“一报告两评议”开展情况进行总结,形成专题报告报省委组织部(干部监督处具体受理)。专题报告包括评议工作开展情况、相关评议结果、加强和改进工作的措施以及有关情况的说明。各省辖市年度“一报告两评议”工作结束后,干部监督处进行综合分析,报部领导审定后以部名义进行通报。对民主评议满意度高、工作成绩突出的,予以表扬;对民主评议满意度明显偏低、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经组织考核认定后,按照规定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并督促进行整改。
165、省委组织部《关于贯彻落实〈地方党委常委会向全委会报告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并接受民主评议办法(试行)〉的实施细则》规定,对民主评议“不满意”率较高的新提拔干部如何处理?
答:对民主评议“不满意”率超过15%的新提拔干部,要求市委或市委组织部进行认真分析,与干部本人进行谈话提醒;对“不满意”率超过30%的,要求市委或市委组织部对其选拔任用情况作出说明,并根据情况作进一步调查处理。必要时,省委组织部干部监督处直接进行调查处理。
166、《地方党委常委会向全委会报告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并接受民主评议办法(试行)》对开展“一报告两评议”有哪些纪律要求? 答:开展“一报告两评议”应当严格遵守纪律,不准弄虚作假、隐瞒真实情况,不准干扰参加评议人员表达真实看法,不准更改、伪造民主评议结果,不得以征求意见等方式代替民主评议。
167、市县党委书记因哪几种原因即将离任时对其履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职责离任检查?
答:市县党委书记因提拔使用、平级交流、到龄退休等原因即将离任时,由上级党委组织部门对其任职期间履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职责的情况进行检查。
168、对因拟提拔使用即将离任的市县党委书记履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职责情况的检查如何进行?
答:一般结合干部考察进行,由上级党委组织部门派出的干部考察组负责实施。
169、对因平级交流、到龄退休等原因即将离任的市县党委书记履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职责情况的检查如何进行?
答: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上级党委组织部门干部监督机构负责组织实施。
170、市县党委书记履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职责情况离任检查重点检查哪些内容?
答:
(一)任职期间贯彻执行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的情况;
(二)任职期间市县党委选拔任用的干部的情况;
(三)任职期间本地区用人风气的情况;
(四)任职期间遵守组织人事纪律的情况特别是离任前有无突击提拔调整干部的情况;
(五)任职期间加强干部监督管理工作的情况;
(六)其他应当检查的情况。
171、市县党委书记履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职责情况离任检查按哪些程序进行?
答:离任检查一般按下列程序进行:
(一)即将离任的市县党委书记报告任职期间第五条所列情况;
(二)在一定范围内对即将离任的市县党委书记任职期间履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职责情况和市县党委近期新任用的干部进行民主评议;
(三)通过个别访谈、召开座谈会、受理举报等方式听取干部群众意见;
(四)查阅干部任免相关材料;
(五)向下达检查任务的党委组织部门报告检查情况;
(六)向被检查的市县党委书记反馈检查结果。
172、对拟提拔使用的市县党委书记履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职责情况离任检查,民主评议参加人员范围有何规定?
答:与考察时的参加民主测评人员范围一致。173、对因平级交流、到龄退休等原因即将离任的市县党委书记履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职责情况离任检查,民主评议参加人员范围有何规定?
答:对因平级交流、到龄退休等原因即将离任的市县党委书记的民主评议,一般由下列人员参加:
(一)全委会成员;
(二)本级人大、政府、政协领导班子成员;
(三)本级纪委常委会成员;
(四)本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主要领导成员;
(五)其他需要参加的人员。
174、对市县党委书记履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职责情况进行民主评议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答:对市县党委书记履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职责情况进行民主评议的内容主要包括:对市县党委书记任职期间履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职责的总体评价;对市县党委书记任职期间本地区用人风气的总体评价;市县党委书记任职期间为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提出了哪些有效措施;市县党委书记任职期间有无明显违反组织人事纪律及突击提拔调整干部的问题等。
175、市县党委书记履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职责情况离任检查结果如何运用? 答:检查结果作为评价、使用市县党委书记的重要依据。对民主评议中履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职责总体评价“满意”、“基本满意”两项比率合计不足三分之二,或者用人风气总体评价“好”、“较好”两项比率合计不足三分之二的人员,经组织考核认定,要采取相应的组织处理措施,其中拟提拔使用的,应当取消其资格。拟提拔使用干部的考察材料中应当反映检查情况和民主评议结果。
检查发现即将离任的市县党委书记任职期间存在严重违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规定问题的,以及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导致用人失察失误、造成严重后果或者恶劣影响的,要进行调查核实。经调查属实的,根据有关规定追究其责任,给予相应的组织处理或者纪律处分,对于拟提拔使用的,先取消其提拔资格,再视情况作进一步处理。
对于在新任用的干部民主评议中满意度明显偏低的干部,市县党委书记应当就其任用情况作出说明。考察组或者检查组应当对其任用过程进行调查了解。
176、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的主体有哪些? 答: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的责任主体包括:党委(党组)主要领导干部或者有关领导干部、组织人事部门主要领导干部和有关人员、干部考察组负责人和有关人员、纪检监察机关有关领导干部和人员、其他有关领导干部和人员等。177、在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哪些情形需要追究党委(党组)主要领导干部或者有关领导干部的责任?
答:(一)违反干部任免程序和规定,个人指定提拔、调整人选的;
(二)临时动议决定干部任免的;
(三)不按照规定召开党委(党组)会议讨论决定干部任免的;(四)个人决定干部任免或者个人改变党委(党组)会议集体作出的干部任免决定的;
(五)突击提拔、调整干部的;
(六)违反规定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或者提高干部职级待遇的;(七)授意、指使、强令组织人事部门违反规定选拔任用干部,或者阻挠、制止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人事部门对选人用人问题进行调查核实以及按照有关规定作出处理的;
(八)违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规定,导致用人失察失误,造成恶劣影响的;
(九)本地区本部门用人上不正之风严重,干部群众反映强烈以及对违反组织人事纪律的行为查处不力的;
(十)有其他违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规定行为的。
在发生突发重大自然灾害、群体性事件及其他紧急情况下,经上一级党组织批准的用人行为,不列入责任追究范围,但事后应当
第二篇: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政策法规知识90问
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政策法规知识90问
1、对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检查,一般采取什么方式进行?
答:一般采取上级检查与本级自查自纠相结合,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2、党委(党组)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事项,对到会人数是如何规定的?
答:必须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成员到会。
3、党委(党组)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事项,一般采取什么方式进行?
答:一般采用口头表决、举手表决或者无记名投票等方式进行。
4、《干部任用条例》如何规定讨论决定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工作的?
答:应当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党委(党组)集体讨论作出任免决定,或者决定提出推荐、提名的意见。
5、本级党委(党组)是否可以直接研究决定越级提拔干部?
答:不可以。党政领导干部应当逐级提拔,特别优秀的年轻干部或者工作特殊需要的,应当报经上级组织(人事)部门同意。
6、党政领导干部是否只能从党政机关选拔任用?
答:党政领导干部可以从党政机关选拔任用,也可以从党政机关以外选拔任用。
7、《干部任用条例》对市(地)、县(市、区)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成员正职拟任人选和推荐人选的提名是如何规定的?
答:一般应当由上一级党委常委会提名并提交全委会无记名投票表决。
8、党委(党组)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与会成员对任免事项应当发表什么意见?
答:应当发表同意、不同意或缓议等明确意见。
9、党政领导干部任职试用期满后,经考核不胜任现职的,是否要免去试任职务?
答:要免去试任职务,一般按试任前职级安排工作
10、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是否可以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
答:不准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
11、书记办公会议能不能讨论决定干部任免。
答:不能
12、党委(党组)有关干部任免的决定,需要复议的,应当经党委(党组)多少成员同意后方可进行?
答:应当经党委(党组)超过半数成员同意后方可进行
13、对用人上不正之风严重、干部群众反映强烈以及对用人上的违规违纪行为查处不力的,应当追究哪些人的责任? 答:应当追究党委(党组)主要领导干部或者有关领导干部的责任
14、《离任检查办法》规定,对因拟提拔使用即将离任的市县党委书记的检查由谁负责实施?
答:由上级党委组织部门派出的干部考察组负责实施
15、对市、县、乡党政正职在同一岗位任期不到3年进行调整的,《有关事项报告办法》是如何规定的?
答:应当按照要求书面报告更上一级组织(人事)部门,经批复同意后方可进行
16、领导干部因被问责受到组织处理或者纪律处分,影响期满拟重新任用的,在作出决定前是否需要征求上一级组织(人事)部门的意见?
答:需要征求上一级组织人事部门的意见
17、对须经上级组织(人事)部门批复同意后方可进行的相关干部选拔任用事项,未经答复,是否可以提交党委(党组)会议讨论决定?
答:不可以
18、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对需要征求上一级组织(人事)部门意见的,是如何规定的?
答:应当以书面形式事前报上一级组织(人事)部门征求意见
19、地方党委常委会讨论决定干部任用前,是否需要经书记与副书记及分管组织、纪检等工作的常委共同酝酿,并征求同级分管领导的意见。
答:需要
20、党委(党组)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事项进行表决,需要多少人同意形成决定?答:以党委(党组)应到会成员超过半数同意形成决定
21、《干部任用条例》对提任县(处)级领导职务的,对工龄和基层工作经历是如何规定的?
答:应当具有五年以上工龄和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
22、上级党委组织部门或者巡视组本已经对该地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进行过检查或民主评议的,是否再需要进行民主评议?
答:经报上级党委组织部门同意,可不再进行民主评议
23、破格提拔的,在作出决定前,是否需要征求上一级组织(人事)部门的意见?
答:需要
24、对反映拟任人选问题的性质严重、线索清楚、内容具体的举报不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调查核实的,应追究哪些人员的责任?
答:追究纪检监察机关有关领导干部和人员的责任
25、在同一单位连续担任某一职务,分工进行过调整,即主管工作发生了变化或者该职位职能发生了较大变化等其他类似情况,是否可以视为在两个职位工作过?
答:可以
26、对经组织选派、挂职时间在半年以上,是否可视为一个职位的任职经历?
答:可以
27、对具体职位进行的定向推荐,在确定该职位考察对象时一年内有效;如果拟任职位变了,原推荐结果是否有效?
答:如果拟任职位变了,原推荐结果不再有效
28、纪检监察机关收到组织部门听取意见的函件后,一般应在多长时间向组织部门书面反馈考察对象的党风廉政建设情况?
答:一周内
29、竞争上岗是否可以面向社会进行?
答:不可以。竞争上岗在本单位或者本系统内部进行
30、超过任职年龄或者规定任期需要继续留任的领导干部,在作出决定前是否应当征求上一级组织人事部门的意见?
答:应当征求上一级组织(人事)部门的意见
31、由谁代表常委会报告干部选拔任用工作?
答:党委负责人
32、党政领导干部在考核、干部考察中,民主测评不称职票超过三分之
一、经组织考核认定为不称职的,一般应当如何处理? 答:一般应当免去现职
33、组织竞争上岗是否需要进行民主测评?
答:需要
34、《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是什么时间起施行的?
答:2002年7月
35、由哪些单位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履行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的职责,负责《干部任用条例》的组织实施?
答:党委(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
36、由哪些单位负责对违反《干部任用条例》问题的调查和处理工作?
答:纪检机关(监察部门)和组织(人事)部门
37、确定考察对象时,民主推荐的结果是否是根本依据?
答:不是根本依据,而是重要依据,要防止简单地以票取人。
38、提任县(处)级以上领导职务,由副职提任正职的,应当在副职岗位上工作2以上;由下级正职提任上级副职的,应当在下级正职岗位工作几年以上?
答:3年以上
39、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必须经过哪些基本程序?
答:民主推荐、考察、酝酿、讨论决定、任职、依法推荐、提名和民主协商
40、提拔担任党政领导职务的,地(厅)、司(局)级以上领导干部一般应当具有什么文化程度?
答:大学本科
41、提任县(处)级以上领导职务的,一般应当具有下一级几个以上职位任职的经历?
答:两个
42、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必须经过民主推荐提出考察对象。民主推荐包括哪些?
答:会议投票推荐和个别谈话推荐
43、个人向党组织推荐领导干部人选,必须负责地写出推荐材料并署名。党委、政府及其工作部门个别特殊需要的领导成员人选,可以由谁推荐提名,作为考察对象?
答:由组织推荐提名
44、领导班子换届,根据民主推荐情况,由本级哪个部门研究提出考察对象建议名单,经与上级党委组织部门沟通后,确定考察对象?
答:党委常委会
45、个别提拔任职,是否可以不经过民主推荐程序?
答:必须经过民主推荐程序
46、对于个别提拔任职,由谁在民主推荐的基础上,集体研究确定考察对象?
答:党委(党组)或者组织(人事)部门
47、部门与地方双重管理干部的任免,主管方与协管方意见不一致时,正
职的任免报上级党委组织部门协调,副职的任免由谁决定?
答:主管方
48、注重从优秀乡镇(街道)领导干部中选拔县级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县级党委、政府领导班子中要保持半数以上有几年以上乡镇(街道)、企事业单位等领导工作经历的成员?
答: 3年
49、干部监督专用举报电话号码是多少?
答:12380
50、引咎辞职和受到责令辞职、免职处理的,一年内不得重新担任与其原任职务相当的领导职务,几年内不得提拔?
答:两年
51、考察党政领导职务拟任人选,必须依据干部选拔任用条件和不同领导职务的职责要求,要全面考察,注重考察工作实绩,全面考察指的考察干部的什么?
答:德、能、勤、绩、廉
52、党政领导干部任前公示一般为多少天?
答:7-15天
53、到2015年,中央机关和省级机关工作部门领导班子成员中,具有基层领导工作经历的,应达到一半以上;中央机关司局级领导干部和省级机关处级领导干部中,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应达到多少以上? 答:三分之二
54、党委向政府提名由政府任命的政府工作部门和机构的领导成员人选,在哪个部门讨论决定后,由政府任命?
答:在党委讨论决定后。
55、党委推荐,由人大常委会任命、决定任命的领导干部人选在人大常委会连续几次未获通过的,不得再推荐为本地同一职务人选?
答:两 次
56、地方党委、政府领导成员在同一职位上任职满多少年的,必须交流?
答:十年
57、对市县党委书记履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职责进行离任检查,对在民主评议中履行干部选拔作用工作职责总体评价“满意”、“基本满意”两项比率合计不足三分之二,或者用人风气总体评价“好”、“较好”两项比率合计不足多少的人员,经组织考核认定,要采取相应的组织处理措施,其中,拟提拔使用的,应当取消其资格?
答:三分之二
58、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制度。用人失误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根据具体情况,追究哪些人的责任?
答:主要责任人以及其他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59、对拟提拔的干部,在考察过程中反映问题线索具体、情节严重的,要进行调查核实,问题没有查清之前,是否能够作出提拔使用的决定?
答:不得作出提拔使用的决定
60、对拟提拔的干部,在提交党委(党组)讨论前,均要先听取哪个部门的意见?
答:纪检监察机关
61、对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实行责任追究,坚持党委领导、.分级负责,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权责一致、惩教结合,和什么原则?
答:严格要求、违规必究原则
62、领导干部因违纪违法受到撤销党内职务或者行政职务以上处分且在其提拔任职前就有违纪违法行为的,组织人事部门必须对其选拔任用过程进行调查。其中,对本级党委(党组)管理的下一级党政正职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过程,由谁直接进行调查。经调查核实,确实存在违反规定选拔任用干部问题的,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答:上一级组织(人事)部门
63、受到调离岗位处理的,几年内不得提拔?
答:一年
64、受到责任追究的人员对责任追究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作出责任追究决定的机关提出书面申诉。作出责任追究决定的机关应当依据有关规定受理并作出处理。申诉期间,是否停止责任追究决定的执行?
答:不停止
65、受到降职处理的,几年内不得提拔?
答:两年
66、对因平级交流、到龄退休等原因即将离任的市县党委书记的检查,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哪个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答:上级党委组织部门干部监督机构
67、晋升主任科员职务,应当任乡科级副职领导职务或者副主任科员几年以上?
答:3年以上
68、选拔任用领导干部, 考察对象应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 公示期为多长时间?
答:3至7个工作日
69、对在现工作单位任职不满几年的拟提拔人选考察对象,应当到其原工作单位进行延伸考察?
答:3年
70、民主推荐得票率低于多少的,不能列为考察对象,更不能提拔使用?
答:30%
71、选拔任用干部必须按照《干部任用条例》的规定办事,严格把关。对不符合《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提出了“三不”,这三不是指?
答:不上会、不上报、不审批
72、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会议应怎样表决?
答:逐人逐项表决
73、领导干部的近亲属指的是哪些人?
答:是指与领导干部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和近姻亲关系的人员
74、党政领导干部辞职包括哪几种类型?
答:因公辞职、自愿辞职、引咎辞职和责令辞职
75、党政领导干部在一个任期内是否可因工作特殊需要调整职务?
答:可以,但一般不得超过一次。
76、在民主推荐或后备干部推荐工作开始前,发现并查实有拉票的,应如何处理?
答:不得列入被推荐人选名单
77、参与和帮助他人拉票的应如何处理?
答:比照为自己拉票的行为给予相应处理
78、干部交流的重点是哪些人员?
答:县级以上地方党委、政府正职领导成员及其他领导成员,纪委、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党委、政府部分工作部门的正职领导成员
79、不得在本人成长地任职的领导职务有哪些? 答:县(市)委书记、县(市)长以及县(市)纪检机关、组织部门、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门正职领导成员
80、公务员综合管理类非领导职务名称有哪些?
答:巡视员、副巡视员、调研员、副调研员、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科员、办事员
81、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四项监督制度的文件名是什么?
答:《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事项报告办法(试行)》《市县党委书记履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职责离任检查办法(试行)》《地方党委常委会向全委会报告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并接受民主评议办法(试行)》
82、“一报告两评议”的内容是什么?
答:地方党委常委会每年向全委会报告工作时,要专题报告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情况,并在一定范围内接受对本级党委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和新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民主评议。
83、《责任追究办法》界定了多少种责任追究情形?
答:39种
84、组织部门构建“三位一体”的监督举报平台,“三位一体”是什么?
答:网上举报、电话举报和信访举报
85、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记实的内容主要包括哪些?
答:推荐提名、考察、酝酿、讨论决定等情况 86、“一报告两评议”由谁组织实施?
答:上级党委组织部门会同本级党委组织实施
87、哪些部门按照职责权限负责对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实行责任追究?
答:党委(党组)及纪检监察机关、组织人事部门
88、四项监督制度共同构成了怎样的干部选拔任用监督体系?
答:事前要报告、事后有评议、离任要检查、违规失责要追究的干部选拔任用监督体系
89、制定《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的目的是什么?
答:保证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防止用人失察失误,严肃处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违规违纪行为
90、制定《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事项报告办法(试行)》的目的是什么?
答:加强对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进一步规范干部选拔任用行为,防止和纠正用人上的不正之风。
第三篇: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政策法规心得体会
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政策法规心得体会
最近,我局根据上级统一安排在科级干部中开展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政策法规集中教育活动,认真学习了省委组织部编写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政策法规集中教育活动学习材料》,参加了干部选拔任用监督工作政策法规知识测试。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了更新的认识,收益匪浅,感想颇多。
一、开展集中教育活动及时必要。一是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改革开放的关键环节,急需一批能够带领群众向四化进军,践行科学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领军人,而产生领军人的方法和步骤就是这些政策法规规定的,因此有必要集中一段时间开展教育活动,通过学习教育,让领导干部进一步熟知,组工干部进一步精通,扩大一般干部的了解面;二是《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自2002年颁发以来,已经10年了,实践证明《条例》是科学适用的,我国现有的年轻干部,绝大部分是按照《条例》选拔任用的,这些同志中的绝大部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充分展现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受到人民群众的赞扬。就我局2002以后选拔任用的股所长和副主任科员总体情况来看也是很好的,他们年轻有文化,体壮有精力,工作踏实肯干,在群众中有一定的公信度。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强化落实;三是虽然选拔任用干部工作总得是好的,但是买官卖官、跑官要官、拉票贿选、违规提拔等干扰破坏《条例》贯彻实施的不正当行为时有发生,大有发展之势,因此在这个时期,尤其是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前,给那些不守规矩,贪谋私利的领导干部和组工干部以及那些不要脸皮、削尖脑袋买官跑官要官甚至拉票贿选者敲敲警钟是很有必要的。
二、《条例》及相关政策法规是一个科学完整的体系。《条例》颁发后,随着实践的深入,中共中央及中央组织部以及省委和省委组织部相继出台了许多补充规定,如《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检查办法(试行)》、《关于加强组织部门干部监督工作的意见》、《关于深入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进一步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意见》、《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事项报告办法》、《关于严肃换届纪律保证换届风清气正的通知》、《中共安徽省委组织部关于严肃查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拉票行为若干暂行规定》等等,这些政策法规构成了我国选拔任用干部的科学体系。这个体系突出民主,讲究程序,强调公开,注重监督,追责严厉。只有严格按照政策法规选拔任用干部,才能达到伯乐识马之效应,才能创造风清气顺的选拔任用干部的环境,也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年轻干部向着健康方向成长,有利于提高干部的公信度。
三、贯彻落实《条例》及相关政策法规的关键环节。一是领导干部要自律,要自觉执行政策法规,要以人民利益为重,站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振动中华民族的高度,选拔任用干部,既不能被跑官要官者所“感动”,更不能利用选拔任用干部之机谋私,收受贿赂,拉山头,扩队伍。二是组工干部立场要坚定,既要精通政策法规,又要大公无私,敢于较真,坚决抵制干扰和破坏选拔任用干部正常秩序的行为,做政策法规的维护神;三是把好监督关,不仅监督机关把好监督关,更重要的是一般干部都要履行监督职责,特别是干部公示期间,对没按政策法规选拔任用或有问题隐瞒组织的干部要大胆检举;最后一个环节就是严格责任追究,《条例》出台十年了,为什么还有那么一些大胆妄为的人,置政策法规于不顾,买官卖官、跑官要官、拉票贿选、违规提拔干部,就是责任追究不严厉,要想认真贯彻落实选拔任用干部政策法规,营造良好的选拔任用干部环境,就必须严格责任追究。
第四篇:干部选拔任用政策法规习题
干部选拔任用政策法规习题汇编
2010-03-30 浏览次数:1309 来源:本站
一、是非判断题(36个)
1、公务员执行上级作出的明显违法的决定或者命令,公务员不承担责任。(错)
2、厅局级正职以下领导职务或者副调研员以上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出现空缺,可以面向社会公开选拔,产生任职人选。(对)
3、国有企业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可以调入机关担任领导职务或者副调研员以上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对)
4、对公务员的处分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职、撤职、开除。(错)
5、公务员晋升领导职务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实行任职前公示制度和任职试用期制度。(对)
6、竞争上岗、公开选拔是《公务员法》规定的公务员晋升领导职务的一种法定方式。(对)
7、距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不足五年且工作年限满二十年的公务员,可以申请提前退休。(对)
8、公务员晋升职务,应当逐级晋升。特别优秀的或者工作特殊需要的,可以按照规定破格或者越一级晋升职务。(对)
9、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考察对象人数一般应当多于拟任职务人数。(对)
10、干部的政绩是干部德才素质的集中表现和综合反映,是使用干部的基本依据。(对)
11、党政领导干部可以从党政机关选拔任用,也可以从党政机关以外选拔任用。(对)
12、个人向党组织推荐领导干部人选,经组织(人事)部门审核后,可以列为考察对象。(错)
13、提任县(处)级以上领导职务,应当经过党校、行政院校或者组织(人事)部门认可的其他培训机构五年内累计五个月以上的培训,确因特殊情况在提任前未达到培训要求的,应当在提任后一年内完成培训。(错)
14、党委(党组)有关干部任免的决定,需要复议的,应当经党委(党组)超过2/3以上成员同意后方可进行。(错)
15、实行党政领导干部任职前公示制度以后,可以适当简化干部选拔任用程序,也可以用这一措施代替对干部的民主推荐和组织考察。(错)
16、根据领导班子工作需要和考虑其他特殊情况,可以适当超职数配备干部。(错)
17、我市《关于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实施意见》规定,个别缺额职位的民主推荐,应向得票靠前的被推荐人告知其民主推荐得票及排名情况,以增强推荐工作的透明度。(对)
18、我市《关于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实施意见》规定,在讨论干部任免时,应首先听取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民意调查、任前考察、考核和干部本人意愿的情况报告,使组织意图、群众意见、个人意愿有机结合。(对)
19、我市《关于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实施意见》规定,要把选人用人满意度测评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和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对)
20、党政领导干部因工作能力较弱或者其他原因,不适宜担任现职的,应当降职使用。降职使用的干部,其待遇保留不变。(错)
21、引咎辞职、责令辞职的干部,在新的岗位工作1年以上,实绩突出,符合提拔任用条件的,根据工作需要,可以按照有关规定,重新担任或者提拔担任领导职务。(对)
22、进一步扩大干部工作的民主,必须进一步增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落实好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对)
23、处级以上非领导职务干部转任同级领导职务时,不需要进行民主推荐和组织考察。(错)
24、全委会投票表决重要拟任人选和推荐人选,两次未获通过的,不得再推荐提名该人选。(错)
25、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选拔任用干部既要看才、更要看德,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选拔上来。(对)
26、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完善党员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制度,把住房、投资、配偶子女从业等情况列入报告内容。(对)
27、《2010-202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提出,到2012年,中央机关和省级机关录用公务员,除部分特殊职位外,均应从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中考录。(对)
28、《2010-202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提出,要正确分析和运用民主推荐结果,综合考虑岗位需求和干部近年考核评价情况、工作实绩、发展潜力等因素确定考察对象,既要尊重民意,又不简单以票数高低取人,注意保护真抓实干、坚持原则、敢于负责、锐意进取的干部。(对)
29、《2010-202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提出,要完善干部选拔任用酝酿制度,地方党委常委会讨论决定干部任用前,要经书记与副书记及分管组织、纪检等工作的常委共同酝酿,无须征求其他分管领导的意见。(错)30、《2010-202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提出,要健全党政机关内部管理人、财、物和执纪、执法等岗位干部的定期轮岗制度,推进机关干部跨部门跨单位交流。(对)
31、《2009-2013年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提出,要完善差额选拔干部办法,推行差额推荐、差额考察、差额酝酿,健全票决制度。(对)
32、《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试行)》规定,要把被巡视地区和单位选拔任用干部的情况作为巡视监督的重要内容。(对)
33、《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对党政领导干部实行问责的七种情形中,不包括违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规定,导致用人失察、失误,造成恶劣影响的情形。(错)
34、《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规定,受到问责的党政领导干部,取消当年考核评优和评选各类先进的资格。(对)
35、《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规定,党员领导干部不准要求或者指使提拔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其他亲属以及身边工作人员。(对)
36、我市《关于深化完善基层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三项制度”的意见》规定,落实“三项制度”的各项要求,只在村、社区党组织中进行,不要求拓展到乡镇(街道)、区县、市级部门以及企事业单位。(错)
二、单项选择题(80个)
1、下列人员符合公务员条件的是(D)。
A、甲,28周岁,研究生学历,患有精神分裂症
B、乙,17周岁,身体健康,具有良好的品行
C、丙,25岁,美籍华人,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丁,22周岁,身体健康,大专毕业
2、《公务员法》规定了公务员受处分的期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D)。
A、记过,6个月 B、记大过,12个月 C、降级,18个月 D、撤职,24个月
3、公务员的任用,坚持(C)的原则。A、党管干部 B、管理与监督并重 C、任人唯贤、德才兼备 D、唯才是用
4、国家对公务员退休后的从业有一定限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不得从事营利性经营活动
B、不得从事与原工作业务相关的营利性活动 C、不得到与原工作业务直接相关的企业任职 D、不得从事与原工作业务直接相关的活动
5、关于定期考核的结果,《公务员法》新增的是(C)。A、优秀 B、称职 C、基本称职 D、不称职
6、关于公务员降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降职不属于公务员的任用方式
B、降职是公务员制度中的一种行政处分
C、公务员被降职使用的,在一定期限内不得晋升职务、级别和工资档次
D、公务员在定期考核中被确定为不称职的,按照规定程序降低一个职务层次任职
7、不得玩忽职守是公务员的(A)。A、工作纪律 B、生活作风 C、廉政纪律 D、工作作风
8、根据《公务员法》的规定,挂职锻炼的形式是(D)。
A、上级机关的公务员到下级机关进行交流
B、在不同地区机关进行交流
C、下级机关的公务员到上级机关进行交流
D、选派公务员到下级机关或者上级机关、其他地区机关以及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进行挂职锻炼
9、根据《公务员法》有关地域回避的规定,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A、公务员在原籍和成长地任职需要进行地域回避
B、公务员在原籍的中级人民法院担任领导职务不需要回避 C、公务员在成长地的纪检监察机关工作的一律需要回避
D、乡级机关属于基层机关,一般不需要地域回避
10、招录机关对公务员报考申请进行审查的主要内容是(D)。
A、报考内容的真实性 B、编制限额 C、用人单位需要 D、报考资格条件
11、公务员制度坚持(D)的原则。
A、任人唯贤 B、择优录用
C、德才兼备 D、党管干部
12、某民族自治县政府拟录用20名公务员,该县政府责成县人事局负责主考工作。该县人事局组织了此次考试并录用了20名公务员,对其中5名少数民族考生予以照顾。后来上级领导机关认定此次考试无效。根据《公务员法》的规定,你认为此次考试无效的原因应该是(C)。
A、县人事局不应该对5名少数民族考生予以照顾
B、县级公务员的录用应由县委组织部负责
C、地方各级机关公务员的录用,由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负责组织
D、民族自治县政府录用公务员应以少数民族为主
13、以下情况不能录用为公务员的是(C)。A、曾被记行政处分的 B、受过行政拘留的 C、曾被开除公职的 D、大专学历
14、辞职包括公务员辞去公职、辞去领导职务,这两种辞职在法律后果上的区别是(B)。
A、二者都取消了公务员身份
B、前者的结果是机关与公务员的任用关系归于消灭,后者的结果使公务员丧失原来担任的领导职务
C、二者均出于自愿
D、前者根据本人意愿提出,后者须经任免机关批准
15、关于晋升领导职务资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A、提任县(处)级以上领导职务的,一般应当具有在下一级两个以上基层工作经历
B、提任县(处)级领导职务的,应当具有8年以上党龄和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
C、提任县(处)级以上领导职务正职的,由副职提任正职,应当在副职岗位工作两年以上
D、应当经过党校、行政院校或者组织部门认可的其他培训机构五年内累计三个月以上的培训
16、调任是公务员交流的方式之一。下面符合调任规定的是(D)。
A、在机关内部进行交流的一种方式
B、机关外部与机关内部相互交流的一种方式
C、适用于选拔担任领导职务的交流方式
D、机关外部从事公务的人员调入机关内部的交流方式
17、下面有关公务员兼职规定的理解,不正确的是(C)。
A、《公务员法》对公务员在机关内兼职没有做出限制
B、公务员不得在企业兼职
C、公务员不得在事业单位中兼职
D、公务员因工作需要可以在机关外兼职
18、公务员在定期考核中被确定为优秀、称职的,按照国家规定享受(D)。
A、升职奖励 B、医疗补助
C、住房补贴 D、年终奖金
19、调整公务员职务、级别、工资以及公务员奖励、培训、辞退的依据是(C)。
A、平时考核的结果 B、年终考核的结果 C、定期考核的结果 D、民主测评的结果 20、选任制公务员在(B)即任当选职务。
A、命令公示后 B、选举结果生效时 C、报上级组织部门同意后 D、上级党委同意后
21、公务员对涉及本人的人事处理不服的,可以自知道该人事处理之日起(C)内向原处理机关申请复核。
A、7日 B、15日 C、30日 D、60日
22、公务员执行公务时,认为上级的决定或者命令有错误的(D)。
A、可以拒绝执行上级作出的决定和命令 B、必须执行上级作出的决定和命令
C、表面上执行上级作出的决定和命令,而实际上不执行上级作出的决定和命令
D、可以向上级提出改正或者撤销该决定或者命令的意见
23、《公务员法》对公务员应当履行的义务作出了规定,其中新增加的一项内容是(D)。
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接受人民监督
B、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C、清正廉洁,公道正派
D、遵守纪律,恪守职业道德,模范遵守社会公德
24、《干部任用条例》规定,提任县(处)级以上领导职务的,一般应当具有在下一级(B)以上职位任职的经历。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5、《干部任用条例》规定,党政领导干部任职前的公示期一般为(D)。
A、5至10天 B、7至10天 C、7至14天 D、7至15天
26、《干部任用条例》规定,党政领导干部应当逐级提拔。越级提拔的,应当报经(D)同意。
A、党委主要领导 B、党委全委会
C、上级党委 D、上级组织(人事)部门
27、《干部任用条例》规定,考察组必须坚持原则,公道正派,深入细致,如实反映考察情况和意见,并对(A)负责。
A、考察材料 B、考察对象
C、组织(人事)部门 D、本级党委(党组)
28、《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由党委(党组)决定任职的,任职时间自(A)之日起计算。
A、党委(党组)决定 B、主管领导签发任职通知 C、公示期满 D、到岗任职
29、《干部任用条例》规定,党委(党组)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事项,必须有(B)上的成员到会,并保证与会成员有足够的时间听取情况介绍、充分发表意见。
A、1/3 B、2/3 C、1/2 D、4/5
30、《干部任用条例》规定,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必须经过(C)提出考察对象。
A、组织推荐 B、党委主要领导 C、民主推荐 D、组织(人事)部门
31、《干部任用条例》规定,党委向政府提名、由政府任命的政府工作部门和机构的领导成员人选,在(D)讨论决定后,由政府任命。
A、人大常委会 B、人民代表大会 C、党委组织部门 D、党委
32、《干部任用条例》规定,担任县(市)委书记、县(市)长职务以及县(市)纪检机关、组织部门、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门主要领导职务的,一般不得在本人(B)任职。
A、出生地 B、成长地 C、祖居地 D、户口所在地
33、《干部任用条例》的颁布和实施,对于建立健全科学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和(C)机制,推进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A、优胜劣汰 B、公平竞争 C、监督管理 D、选任监督
34、《干部任用条例》规定,部门与地方双重管理干部的考察工作(C)。
A、由主管方和协管方共同负责 B、完全由主管方进行
C、由主管方负责,会同协管方进行 D、由主管方委托协管方进行
35、党委(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必须严格执行《干部任用条例》,自觉接受()监督和()监督。(B)
A、党内,群众 B、组织,群众 C、组织,舆论 D、群众,舆论
36、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非定向民主推荐的结果在(B)内有效。A、半年 B、1年 C、2年 D、3年
37、《干部任用条例》规定,党政领导职务拟任人选,在(A)前,讨论决定或者决定呈报前,应当充分酝酿。
A、考察 B、民主推荐 C、民主测评 D、初始提名
38、《干部任用条例》规定,个人向党组织推荐领导干部人选,必须(B)。
A、写出推荐材料但不必署名 B、负责地写出推荐材料并署名 C、征得有关部门的同意 D、征得被推荐人选的同意
39、《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确定考察对象时,应当把民主推荐的结果作为重要依据之一,同时防止(C)。
A、泄密 B、向本人透露
C、简单地以票取人 D、推荐结果失真失实
40、《干部任用条例》规定,党委、政府及其工作部门个别特殊需要的领导成员人选,可以由(C)提名,作为考察对象。
A、党委、政府及其工作部门主要负责人推荐 B、群众联名推荐 C、组织推荐 D、干部署名推荐
41、《干部任用条例》规定,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应当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C)作出任免决定,或者决定提出推荐、提名的意见。
A、书记碰头会讨论 B、组织部门负责人协商 C、党委(党组)集体讨论 D、党委(党组)主要负责人
42、《干部任用条例》规定,考察党政领导职务拟任人选,对需要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的考察对象,应当委托(A)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审计。
A、审计部门 B、税务部门
C、审计事务所 D、纪检监察机关
43、《干部任用条例》规定,党政机关部分(C)领导职务实行聘任制。
A、实践性较强的 B、综合性较强的 C、专业性较强的 D、技术性较强的
44、《干部任用条例》规定,责令辞职,是指党委(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根据党政领导干部任职期间的表现,认定其已不再适合担任现职,通过一定程序(C)。
A、给予党纪处分 B、撤销其现任职务 C、责令其辞去现任领导职务 D、免去其现任职务
45、《干部任用条例》规定,干部交流的重点是县级以上地方党委、政府的(),纪委、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党委、政府()的主要领导成员。(A)
A、领导成员,部分工作部门 B、主要领导成员,部分工作部门 C、主要领导成员,工作部门 D、领导成员,工作部门
46、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的主要区别是(C)。A、考察方式不同 B、职位要求不同 C、面向范围不同 D、任职方式不同
47、《干部任用条例》规定,降职使用的干部,其待遇(A)标准执行。
A、按照新任职务的 B、按照原职务的 C、可适当提高 D、降低标准
48、《干部任用条例》规定,领导班子换届,民主推荐由(A)主持。
A、上级党委组织部门 B、本级党委
C、上级党委 D、本级党委组织部门
49、《干部任用条例》规定,部门与地方双重管理干部的任免,主管方与协管方意见不一致时,正职的任免报()协调,副职的任免由()决定。(A)
A、上级党委组织部门,主管方 B、上级党委,主管方
C、上级党委组织部门,协管方 D、上级党委,协管方
50、《干部任用条例》规定,聘任制领导职务的每一个聘任期不超过(B)。
A、3年 B、5年 C、8年 D、10年
51、《干部任用条例》规定,党委(党组)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事项,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采取(A)等方式进行表决。
A、口头表决、举手表决或者无记名投票 B、口头表决、鼓掌通过或者无记名投票 C、口头表决、举手表决或者投票表决 D、举手表决、鼓掌通过或者投票表决
52、《干部任用条例》规定,在对工作部门领导成员人选进行酝酿时,应当征求(C)的意见。
A、单位干部职工 B、上级主要领导
C、上级分管领导成员 D、组织(人事)部门
53、《干部任用条例》规定,提任县(处)级以上领导职务,由副职提任正职的,应当在副职岗位工作(A)以上。
A、2年 B、3年 C、4年 D、5年
54、我市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工作的总体目标是:通过五年持续不断的努力,实现选人用人公信度(D)的目标。A、“上级认可、社会满意” B、“三年两提高,五年大提升” C、“两年两提高,五年五提升” D、“两年两提高,五年大提升”
55、我市《关于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实施意见》规定,要扩大参与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民意调查的范围,在《干部任用条例》规定范围的基础上,增加(D)参与重要领导岗位人选的民主推荐。
A、党代表、人大代表和群众代表 B、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C、党代表、政协委员和群众代表 D、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
56、我市《关于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实施意见》规定,在干部考察中增加(C)环节,以更深入了解干部本人意见,尊重干部合理意愿。
A、听取群众意愿 B、听取基层党组织意愿 C、听取干部本人意愿 D、听取组织部门意愿
57、我市《关于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实施意见》规定,在干部考察中,就考察人选的品行、才能、资历等情况,对照领导岗位职责进行综合分析,将(C)作为任用的重要依据。
A、民主测评 B、本人要求 C、适应程度 D、民主推荐
58、我市《选人用人公信度测评办法(试行)》规定,被测评单位群众满意率和基本满意率之和达到(C),且满意率大于不满意率的,为群众满意单位。
A、60% B、70% C、80% D、90%
59、县级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A)以上书面联名,可以提出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人民政府领导人员,人民法院院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候选人。
A、10人 B、15人 C、20人 D、30人 60、根据我市有关规定,区县(自治县)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正职和市委、市政府工作部门正职的拟任人选和推荐人选,一般应当由市委常委会提名并提交全委会无记名投票表决。表决以应到会委员超过(C)同意为通过。
A、1/3 B、2/3 C、1/2 D、75%
61、《重庆市党政领导干部辞职实施办法》规定,在考核、干部考察中民主测评不称职票超过三分之一,或在人大常委会述职评议或者政协民主监督评议中不称职票超过半数,经组织考核认定为不称职的,应当(D)。
A、因公辞职 B、自愿辞职 C、引咎辞职 D、责令辞职 62、我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市管领导干部交流工作的意见》规定,区县(自治县)党政领导班子正职在同一地方同一职务任职满()年,党委副书记、政府常务副职在同一地方同一职级任职满()年,且分管工作相同的,应当交流。(B)
A、5年、5年 B、5年、8年
C、8年、8年 D、5年、10年
63、我市《关于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实施意见》提出建立健全“三公、三意、三匹配”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机制,其中“三匹配”是指(A)。
A、干部品行、才能、资历与任职岗位相匹配 B、干部品行、学历、资历与任职岗位相匹配 C、干部性格、才能、资历与任职岗位相匹配 D、干部品行、专业、年龄与任职岗位相匹配
64、《2010-202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力度,到2015年,每年新提拔厅局级以下委任制党政领导干部中,通过竞争性选拔方式产生的应不少于(B)。
A、1/4 B、1/3 C、1/2 D、2/3
65、《2010-202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提出,要注重从优秀乡镇(街道)领导干部中选拔县级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县级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成员中有3年以上乡镇(街道)、企事业单位等领导工作经历的,要保持在(C)以上。
A、30% B、40% C、50% D、60% 66、《2010-202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提出,到2015年,省级机关工作部门领导班子成员中,具有基层领导工作经历的,应达到(B)以上。
A、2/3 B、1/2 C、1/3 D、3/4
67、《2010-202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提出,到2015年,省级机关处级领导干部中,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应达到(A)以上。
A、2/3 B、1/2 C、1/3 D、3/4
68、《2010-202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提出,要完善民主推荐制度,健全不同类型、不同职位干部民主推荐的办法,按照代表性、知情度和(B)原则,合理确定参加民主推荐人员范围。
A、广泛性 B、相关性 C、了解度 D、熟悉度 69、《2010-202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提出,要实行干部工作信息公开制度,到(B)年基本实现干部工作信息公开的制度化、规范化。
A、2011 B、2012 C、2013 D、2015 70、《2009-2013年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强干部学习培训,其中县处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参加脱产培训的时间,每年一般不少于(C)学时。
A、50 B、100 C、110 D、150 71、《2009-2013年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提出了领导班子合理年龄结构的具体要求,其中县级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换届时,要保持以48岁左右干部为主体的梯次配备,其中要有(C)岁左右的干部。
A、25 B、30 C、35 D、40
72、《2009-2013年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提出,县级以上地方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应至少各配备(A)名女干部。
A、1 B、2 C、3 D、4
73、《2009-2013年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提出,要充分运用(D)结果改进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
A、干部推荐 B、干部考察
C、干部考核 D、组织工作满意度民意调查 74、《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规定,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的党政领导干部,一年后如果重新担任与其原任职务相当的领导职务,除应当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履行审批手续外,还应当征求(C)的意见。
A、干部本人 B、原单位主要领导同志 C、上一级党委组织部门 D、同级分管领导 75、《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试行)》规定,对被巡视党组织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在干部选拔任用方面存在的问题,移交(B)处理。
A、纪检监察机关 B、组织人事部门 C、被巡视党组织负责人 D、被巡视党组织
76、《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规定,党员领导干部离职或者退休后(C)内,不准接受原任职务管辖的地区和业务范围内的民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和中介机构的聘任,或者个人从事与原任职务管辖业务相关的营利性活动。
A、一年 B、二年 C、三年 D、五年
77、我市《关于深化完善基层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三项制度”的意见》规定,党组织班子成员每年(B)进家入户走访每户群众。
A、一次 B、二次 C、三次 D、四次
78、我市新修订的《重庆市党政机关竞争上岗工作实施办法》规定,在笔试合格人员中,依据笔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按照竞争者人数与职位(D)的比例,确定进入民主推荐和民主测评的人选。达不到这一比例的,笔试合格人员均进入民主推荐和民主测评。
A、2:1 B、3:1 C、4:1 D、5:1 79、我市新修订的《重庆市党政机关竞争上岗工作实施办法》规定,参加民主推荐和民主测评的人数必须达到应参加人数的(C)以上。
A、50% B、70% C、80% D、90% 80、我市新修订的《重庆市党政机关竞争上岗工作实施办法》规定,在民主测评合格人员中,依据民主测评结果从高分到低分,按照竞争者人数与职位(C)的比例,确定进入面试的人选。达不到这一比例的,民主测评合格人员均进入面试。
A、2:1 B、3:1 C、4:1 D、5:1
三、不定项选择题(81个)
1、以下人员中不属于《公务员法》管理范围的是(CD)。A、中国共产党机关工作人员
B、民主党派机关工作人员 C、政府机关的工勤人员
D、进行公共事务管理的事业单位中的工作人员
2、《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职务实行(BC)。A、任期制 B、选任制 C、委任制 D、聘任制
3、《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交流的方式包括(ABD)。A、调任 B、转任 C、轮岗 D、挂职锻炼
4、公务员必须遵守纪律,不得(ABCD)。A、散布有损国家声誉的言论,组织或者参加旨在反对国家的集会、游行、示威等活动
B、组织或者参加非法组织,组织或者参加罢工
C、滥用职权,侵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D、拒绝执行上级依法作出的决定和命令
5、公务员录用考试具有(ABCD)。
A、法制性 B、实用性 C、特定性 D、公开性
6、我国使用考试方式录用公务员的范围有(ABC)。A、办事员 B、科员 C、主任科员 D、调研员
7、在录用、竞争上岗、公开选拔中发生泄露试题、违反考场纪律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开、公正的,对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处理正确的是(ABC)。
A、批评教育 B、处分 C、追究刑事责任 D、宣布无效
8、公务员聘任制适用的职位有(AB)。
A、专业性较强的职位 B、辅助性职位
C、专项重大工作职位 D、保密性较强的职位
9、关于公务员职务与级别的关系,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BCD)。
A、公务员又有级别又有职务,二者不能彼此取代
B、一职数级,上下交叉 C、职务与级别应当是互相对应的关系
D、公务员在同一职务上可以晋升级别
10、交流是指通过调任、转任、挂职锻炼等对公务员进行培养管理的一种方式,这种交流(AB)。
A、带有强制色彩
B、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C、必须由公务员本人提出交流申请
D、公务员无权选择要求交流的单位和职位
11、以下符合公务员调任条件的是(ABD)。A、符合拟任职位要求的学历
B、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文化程度和工作能力 C、曾经被辞退的人员不得调任 D、符合所任职位要求的工作经历
12、关于提前退休的规定,正确的是(BD)。
A、退休条件须由公务员主管部门作出规定
B、公务员提前退休的前提是由公务员自愿提出 C、公务员退休的条件主要强调的是工作年限 D、公务员本人申请退休的,必须经任免机关审批
13、调任与录用同为公务员队伍的“入口”方式,二者的区别是(BCD)。
A、调任适用于选拔领导职务,录用适用于选拔担任非领导职务 B、调任所使用的职务层次要比录用高
C、调任与录用最主要的区别是适用范围不同
D、录用适用于选拔担任主任科员以下的非领导职务的人员,调任适用于选拔担任领导职务或者副调研员以上的非领导职务的人员
14、机关录用公务员应当考虑(ABCD)。
A、机关职能 B、编制限额
C、职位空缺 D、公务员录用主管部门的意见
15、公务员职务任命必须具备(ABD)。A、有编制 B、有职数
C、有相应的权限 D、有相应的职位空缺
16、下列有关转任的说法,正确的是(ABCD)。A、任何单位或部门不能因接受转任人员超编和超职数配备人员
B、转任不涉及公务员身份的变化,这是转任与调任的最大区别
C、转任的交流方式具有强制性,公务员有义务服从转任决定
D、转任对象中“工作性质特殊的非领导职务”是指直接经管“人、财、物”和有执法监督职能的职务
17、公务员对涉及本人的人事处理不服,可以向原处理机关申请复核的有(ABCD)。A、处分、降职、免职 B、辞退或者取消录用
C、定期考核定为不称职 D、申请辞职、提前退休未予批准
18、对公务员予以辞退的条件包括(BCD)。A、因公致残,被确认丧失工作能力的 B、考核连续两年不称职的
C、旷工连续超过十五天,或一年内累计超过三十天 D、不胜任现职工作,又不接受其他安排的
19、我国公务员主管部门是(CD)。
A、各级地方政府 B、各级地方党委 C、政府人事部门 D、党委组织部门 20、公务员的交流范围是(ACD)。
A、可以在公务员队伍内部交流
B、可以与企业事业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进行外部交流
C、可以与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进行外部交流
D、可以与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进行外部交流。
21、下列符合公务员在机关外兼职的做法,正确的是(ACD)。
A、因工作需要公务员可以兼任社会团体的某些职务 B、公务员可以在企业任职
C、因工作需要公务员可以兼任事业单位的某些职务 D、兼任机关外职务必须经有关机关批准,并不得领取任何报酬
22、获奖的公务员或者公务员集体有(ABCD)情形的,撤销奖励。
A、弄虚作假,骗取奖励
B、申报奖励时隐瞒严重错误
C、申报奖励时严重违反规定程序
D、有法律、法规规定应当撤销奖励的其他情形
23、公务员队伍的更新机制由(ACD)组成。
A、录用 B、调动 C、退休 D、辞职辞退
24、属于公务员录用程序的有(ABCD)。
A、公示 B、考察和体检 C、备案或审批 D、资格复审
25、新录用的公务员试用期为一年。试用期满,可能的结果是(AB)。
A、予以任职 B、取消录用 C、延长试用期 D、进入预备期
26、在公务员晋升领导职务时,应当实行(AC)制度。
A、任职前公示制度 B、委任
C、任职试用期制度 D、任期
27、委任制公务员遇到(ABCD),应当按照管理权限和规定程序任免其职务。
A、试用期满考核合格 B、职务发生变化
C、不再担任公务员职务 D、其他情形需要任免职务的
28、公务员晋升职务需要具备的条件和资格有(ABCD)。
A、思想政治条件过硬
B、具备职务要求的工作能力 C、文化程度符合要求 D、具备规定的任职资历
29、《干部任用条例》规定,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必须坚持的原则有(ABCD)。
A、党管干部原则
B、任人唯贤、德才兼备原则 C、民主集中制原则 D、依法办事原则
30、《干部任用条例》规定,民主推荐方式包括(AD)。A、会议投票推荐 B、领导成员讨论推荐 C、组织(人事)部门推荐 D、个别谈话推荐
31、《干部任用条例》规定,推荐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领导成员人选,参加的人员应当有(ABC)。A、民主党派的主要领导 B、工商联的主要领导 C、无党派人士中的代表人物 D、群众代表
32、《干部任用条例》规定,在考察中要广泛深入地了解情况,可以采取的方法有(ABCD)。
A、个别谈话 B、民主测评 C、实地考察 D、专项调查
33、《干部任用条例》规定,需要报上级党委(党组)审批的拟提拔任职的干部,必须呈报的材料有(ABCD)。
A、党委(党组)的请示 B、党委(党组)会议纪要 C、讨论记录 D、民主推荐材料
34、《干部任用条例》规定,党委(党组)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事项,应当进行的程序有(ABC)。
A、逐个介绍领导职务拟任人选的提名、推荐、考察和任免理由等情况
B、参加会议人员进行讨论
C、进行表决,以党委(党组)应到会成员超过半数同意形成决定
D、党委(党组)主要负责同志讲话
35、《干部任用条例》规定,领导班子换届,在进行民主推荐过程中,除了应当召开推荐会、公布推荐职务、任职条件、推荐范围,提供干部名册,提出有关要求外,还应当经过的程序有(ABC)。
A、填写推荐票,进行个别谈话 B、对不同职务层次人员的推荐票分别统计,综合分析 C、向上级党委汇报推荐情况 D、召开座谈会
36、《干部任用条例》规定,党政领导干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提出辞职。(ABD)
A、在涉及国家安全、重要机密等特殊职位任职且不满解密期限的
B、重要公务尚未处理完毕,须由本人继续处理的 C、达到任职年龄界限或者退休年龄界限的 D、有其他特殊原因的
37、《干部任用条例》规定,考察地方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拟任人选,个别谈话和征求意见的范围,一般包括(ABC)。
A、党委、政府领导成员
B、考察对象所在单位领导成员
C、考察对象所在单位有关工作部门或者内设机构和直属单位主要领导成员
D、人大、政协、纪委、人民团体、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主要领导成员
38、《干部任用条例》规定,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必须遵守的纪律有(ABCD)。
A、不准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或者违反规定提高干部的职级待遇 B、不准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任人唯亲,封官许愿,营私舞弊,搞团团伙伙,或者打击报复
C、不准要求提拔本人的配偶、子女及其他亲属,或者指令提拔秘书等身边工作人员。
D、不准个人决定干部任免,个人不能改变党委(党组)会集体作出的干部任免决定
39、《干部任用条例》规定,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提出考察对象必须经过(A)。
A、民主推荐 B、领导个别决定 C、书记提名 D、民主协商
40、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权利包括(ACD)。A、知情权 B、决策权 C、选择权 D、监督权
41、《干部任用条例》规定,下级机关和党员、干部、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违纪违规行为,有权向(ABC)举报、申诉。
A、上级党委(党组)B、上级组织(人事)部门 C、上级纪检监察机关 D、上级司法机关
42、《干部任用条例》规定,对无正当理由拒不服从组织调动或者交流决定的,依照法律及有关规定应当(AC)。
A、就地免职 B、责令辞职 C、降职使用 D、停职反省
43、竞争上岗的主要适用范围有(CD)。A、选拔任用地方党委的领导成员或者其人选 B、选拔任用政府工作部门的领导成员或者其人选 C、选拔任用党政机关内设机构的领导成员或者其人选 D、选拔任用其他适于竞争上岗的领导职务
44、我市《选人用人公信度测评办法(试行)》规定,被确认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群众不满意单位的,其党政领导班子原则上当不得评为先进领导集体(班子);(ABC)当年考核原则上不得确定为优秀等次。
A、主要领导 B、分管领导
C、组织(人事)部门主要负责人 D、其他班子成员
45、《干部任用条例》规定,党政领导干部交流的对象主要包括(ABCD)。
A、因工作需要交流的
B、需要通过交流锻炼提高领导能力的 C、在一个地方或者部门工作时间较长的 D、按照规定需要回避的
46、(ABC)的选拔任用,可以参照《干部任用条例》执行。
A、县工会主席 B、团县委书记 C、调研员 D、企业董事长
47、《干部任用条例》对工作部门的规定,同时适用于(ABCD)。
A、内设机构 B、办事机构 C、派出机构 D、直属机构
48、《干部任用条例》规定,选拔任用处级以上非领导职务的必经程序有(ABC)。
A、民主推荐 B、组织考察 C、公示 D、试用
49、《干部任用条例》规定,任职试用期未满的干部,一般不允许(A)。
A、提任上级领导职务 B、提任非领导职务 C、报名参加公开选拔 D、报名参加竞争上岗
50、领导班子换届,需要公示的人选有(ABCD)。A、常委、组织部长拟作为副书记人选考察对象 B、发改委主任拟提拔作为副县长人选考察对象 C、副县长拟作为常委、副县长人选考察对象 D、副书记拟作为县长人选考察对象
51、《干部任用条例》规定,考察中了解到的考察对象的表现情况,一般应向(AC)反馈。
A、党委(党组)主要领导成员 B、考察对象所在单位领导班子成员 C、考察对象本人 D、纪检监察机关
52、《干部任用条例》规定,党委(党组)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事项,与会成员可对任免事项发表(ABC)。
A、同意 B、不同意 C、缓议 D、不表态
53、对违反《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干部任免事项,处理办法是(ABCD)。
A、不予批准
B、已经作出的干部任免决定一律无效
C、由党委(党组)或者组织(人事)部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予以纠正
D、按照规定对主要责任人以及其他直接责任人作出组织处理或者纪律处分
54、我市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工作要建立健全的机制包括(ABCD)。
A、选人用人导向机制 B、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机制 C、防治用人不正之风监督机制 D、群众满意度评价反馈机制
55、我市提出建立健全“三公、三意、三匹配”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机制,其内容是指(ABC)。
A、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相统一
B、坚持组织意图、群众意见、个人意愿相结合 C、坚持干部的品行、才能、资历与任职岗位相匹配 D、努力提高选人用人公开度、透明度、公信度
56、我市《关于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实施意见》规定,民主推荐和民主测评原则上都应实行(BD),使参与的干部群众都能真实表达自己的意愿,提高投票结果的客观性和可信度。
A、集中填票、定点回收 B、集中布置、专人统计 C、集中布置、集体统计 D、分散填票、定点回收
57、各级党委及组织(人事)部门要认真贯彻市委《关于严肃干部人事纪律的若干规定》,对(ACD),要坚决进行查处和纠正。
A、跑官要官 B、破格提拔干部 C、拉票贿选 D、突击提拔调整干部
58、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一报告两评议”制度规定,地方党委常委会向全委会报告工作时,要专题报告本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情况,并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和本新选拔任用的干部进行民主评议。其中,本新选拔任用干部的评议对象包括那些人员?(ABCD)
A、新任用的下一级党委、政府正职领导干部
B、新任用的本级党委、政府工作部门正职领导干部 C、新提拔的下一级其他正职领导干部 D、新破格提拔、越级提拔的本级党委管理的领导干部
59、我市《选人用人公信度测评办法(试行)》规定,区县(自治县)测评参评范围中的“干部群众代表”包括(ABCD)。
A、党代表 B、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C、机关一般干部 D、各领域各行业群众代表 60、党的十七大指出,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BC)、竞争、择优,形成干部选拔任用科学机制。
A、公平B、民主 C、公开 D、灵活
61、新修订的《重庆市党政机关竞争上岗工作实施办法》规定,竞争上岗一般应当经过(ABCD)等重要程序。
A、笔试、面试 B、民主推荐、民主测评 C、组织考察 D、党委(党组)差额票决 62、我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市管领导干部交流工作的意见》规定,干部交流的重点,是权力部门、关键领导岗位的干部,包括(ABCD)。
A、区县(自治县)党委书记、副书记,区县(自治县)长、政府常务副职,区县(自治县)纪委书记、组织部长、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公安部门主要负责人
B、市委、市政府部分工作部门主要负责人,市级领导兼任主要负责人的部门常务副职 C、市纪委和市高法院、市检察院副职,以及市一、二、三、四、五中法院和市检察院一、二、三、四、五分院负责人
D、市管党政领导班子中分管执纪执法、干部人事、监察审计、财政计划、城建规划、国土交通等工作的领导成员
63、我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市管领导干部交流工作的意见》规定,区县(自治县)纪委书记、(ABCD)在同一地方任现职满5年,应当交流。
A、组织部长 B、法院院长
C、检察院检察长 D、公安部门主要负责人 64、根据《党政领导干部任职回避暂行规定》的规定,有(ABCD)关系的,不得在同一机关担任双方直接隶属于同一领导人员的职务或者有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的职务,也不得在其中一方担任领导职务的机关从事组织(人事)、纪检(监察)、审计、财务等工作。
A、夫妻关系 B、直系血亲关系 C、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 D、近姻亲关系
65、我市《关于进一步落实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工作有关重点任务的通知》规定,每年对各地各部门党委(党组)“一报告两评议”和“选人用人公信度测评”结果的运用办法是(ABCD)。A、每年各地各部门党委(党组)“一报告两评议”和“选人用人公信度测评”的结果,市委组织部将进行排序通报
B、每年评议和测评结果排名后三位的区县(自治县)和部门要将分析问题和整改落实情况书面报告市委组织部
C、连续两年排名后三位的,要对其党委(党组)主要领导和组织人事部门主要负责人进行谈话诫勉
D、连续三年排名后三位的,原则上要视情况对其党委(党组)及组织人事部门负责人进行工作调整
66、引咎辞职、责令辞职、降职的干部,可以按照有关规定,重新担任或者提拔担任领导职务,但必须满足(ACD)。
A、在新的岗位工作一年以上 B、本人提出申请 C、实绩突出 D、符合提拔任用条件
67、根据我市的有关规定,在民主推荐大会上,被推荐人的民主推荐结果(得票及排名情况),以(A)方式分别告知本人。
A、信函 B、电话 C、邮件 D、手机短信 68、根据《重庆市党政领导干部辞职实施办法》的规定,党政领导干部有(ABCD)情形,不得辞去领导职务。
A、有重要公务尚未处理完毕,而且须由本人继续处理的
B、由人大、政协选举、任命、决定任命的领导干部任职不满1年的 C、正在接受纪检机关(监察部门)、司法机关调查或者审计机关审计的
D、选派到中央国家机关、经济发达地区、三峡库区、贫困地区、民族自治地区挂职锻炼,以及到西藏工作,期限未满的
69、各级党委及组织(人事)部门要认真贯彻市委《关于严肃干部人事纪律的若干规定》,对(ABCD)的行为,要坚决进行查处和纠正。
A、跑官要官 B、买官卖官
C、拉票贿选 D、突击提拔调整干部
70、《2010-202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政干部制度改革要重点突破的11个项目,下列选项哪些属于要重点突破的项目。(ABCD)
A、规范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制度 B、推行差额选拔干部制度
C、坚持和完善从基层一线选拔干部制度 D、深入整治用人上的不正之风
71、《2010-202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提出党政干部制度改革要整体推进的任务是(ABCD)。
A、健全选拔任用机制 B、健全考核评价机制 C、健全管理监督机制 D、健全激励保障机制
72、《2010-202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提出规范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制度的具体要求是(ABCD)。
A、明确干部选拔任用提名主体 B、规范提名形式、提名程序 C、合理界定提名责任
D、扩大提名环节的民主和监督
73、《2010-202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提出健全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要求是(ABCD)。
A、建立岗位职责规范
B、实行平时考核和定期考核相结合 C、改进考核方法
D、强化考核结果的运用
74、《2010-202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提出,要健全干部激励保障机制,其中实行工资福利倾斜政策的范围是(AB)。
A、长期在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干部 B、长期担任县乡党政领导职务的干部 C、考核评为优秀的干部 D、受到各种表彰的干部 75、《2009-2013年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提出,要选好配强党政正职领导干部,其选拔党政正职领导干部的标准是(ABCD)。
A、政治上强
B、具有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
C、能够驾驭全局、善于抓班子带队伍 D、民主作风好、清正廉洁
76、《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提出了对党政领导干部实行问责的处理方式,下列选项属于问责方式的有(BCD)。
A、降职 B、引咎辞职 C、责令辞职 D、免职 77、《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对违反规定选拔任用干部的行为作出了禁止性规定,下列选项哪些属于违反规定选拔任用干部的行为,必须坚决禁止。(ABCD)
A、采取不正当手段为本人或者他人谋取职位
B、不按照规定程序推荐、民主测评、酝酿、讨论决定任免干部
C、在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组织考察和选举中搞拉票等非组织活动
D、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封官许愿,任人唯亲,营私舞弊 78、我市《关于深化完善基层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三项制度”的意见》提出,要把“三项制度”进一步向哪些机关和单位延伸拓展。(ABCD)
A、乡镇(街道)B、区县
C、市级部门 D、企事业单位
79、我市开展的“三进三同”党性作风实践锻炼活动的内容是(AB)。
A、进基层、进村子、进农户
B、与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 C、进区县、进乡镇、进企业开展调研
D、同区县、乡镇、街道干部每年开展一次谈心谈话活动
80、中组部每年委托国家统计局开展全国组织工作满意度民意调查,设置了若干个调查指标,下列选项哪些属于民意调查的一级指标。(ABCD)
A、对组织工作的总体评价 B、对组工干部形象的评价 C、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评价
D、对防止和纠正用人不正之风的评价
81、为进一步加大干部交流力度,逐步建立符合重庆市情的干部正常有序交流机制,2010年我市提出要以重要岗位干部和年轻干部交流为重点,深入实施哪几个方面的干部交流计划?(ABCD)
A、百名市管干部跨区域跨系统交流计划
B、百名市级机关干部与百名乡镇干部互派任职计划 C、千名市级机关干部轮岗交流计划 D、千名政法干部交流计划
第五篇:干部选拔任用政策法规学习体会
干部选拔任用政策法规学习体会
州委组织部为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对干部政策法规的熟悉掌握和各族干部群众对选人用人政策的知晓率,切实提高我州选人用人公信度、组织工作满意度,在全州组织开展干部选拔任用政策法规的学习教育活动,通过自我学习,使我深刻体会到干部任用政策法规是我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的干部准入制度和对干部言行规范和职业道德的要求,是与时俱进的时代产物。学习贯彻干部任用政策法规是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江泽民同志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干部任用政策法规,是在建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的历史背景下、实施改革开放基本国策的时代潮流中提出的党政干部任用体制机制的创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现将本人对此次政策法规的学习心得总结如下。
一、坚持干部选拔需要遵循的原则
1、坚持“任人唯贤、德才兼备”的原则
把政治坚定、能力突出、作风过硬、群众信任、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优秀干部选拔上来是党和人民对干部任用的一致要求。
2、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
国以人兴,政以才治。“公开”是前提,只有坚持公开,才能使广大群众参与进来,才能避免“暗箱操作”,加强社会对干部任用的监督;“平等”是基础,只有坚持平等,才能真正体现以人为本,才能最大限度地取得社会的一致认同;“竞争”是手段,只有坚持竞争,才能最大限度地使用人力资源,不断提高我国公务人员的政治素养和业务水平;“择优”是结果,只有坚持择优,才能最大限度地选拔对中国特设社会主义建设有用的人才,才能选拔出党和人民满意的领导干部。
3、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也是实现干部工作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的根本保证,同时,也是制约和监督权力的有效手段,能够有效防止“一言堂”和“一支笔”现象的发生。采纳群众意见选拔出来的干部才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才能取得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支持,进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二、推进民主是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前提
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民主监督,是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重要途径。在四项监督制度中明确规定,地方常委会每年全委会报告工作时,要专题报告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情况,并在一定范围内接受对本级党委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和新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民主评议。对民主评议满意度明显偏低的,要按规定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对新选拔作用干部进行相应的教育和处理。
民主评议有利于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更加重视群众意见,更加重视新任用干部的群众基础和群众评议结果;有利于新选拔任用干部主动向群众靠拢,取信于民,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有利于上级党组织加强对新选拔任用干部的教育管理,促进干部的健康成长。
三、深化监督和加强教育是抓好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保障和基础 没有约束的权力必然产生腐败。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同样如此,缺乏监督机制,必然导致在干部使用问题上“一言堂”、“带病提拔”等不正常现象。
自觉遵守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各项规定,是保证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得到贯彻执行的最有效的途径。因此,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是匡正选人用人不正之风的根本。要加强对四项监督制度的学习;要结合典型案例,以案说法,警钟长鸣,时刻提醒党员干部自觉抵御不正之风;教育形式要多种多样,特别是要充分利用网络,开展网上学习交流,推进网上评议,不断拓宽教育渠道,增强教育效果。
抓好干部选拔任用政策法规的学习宣传,对于不断提高选人用人的透明度和公信度,认真落实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他要求机关全体干部职工要在集中学习的基础上,坚持自学,提高干部选拔任用政策法规意识,并用其规范自身行为,做到清正廉洁。这一办法的制定,将干部选拔任用与组织人事部门、纪检监察机关、有关领导干部的切身利益相联系,做到了权责统一、分级负责、严格要求、违规必究,有效提高了他们的责任心和责任意识,对规范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将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