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依托电子政务平台加强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试点阶段工作总结

时间:2019-05-12 17:51: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开展依托电子政务平台加强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试点阶段工作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开展依托电子政务平台加强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试点阶段工作总结》。

第一篇:开展依托电子政务平台加强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试点阶段工作总结

依托电子政务平台加强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

试点工作总结

今年2月,xx县被确定为全省18个“依托电子政务平台加强县级政府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省级试点县之一。我县高度重视,精心组织,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稳步推进试点工作,目前试点工作进展良好。

一、试点工作的进展情况

(一)加强领导,形成工作合力。为保证试点工作顺利开展,我县成立了以县委副书记、县长为组长,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县委常委、纪委书记为副组长,县政府办、县政府法制办、县监察局、县编委办、县财政局、县经济商务和科技信息局、县机要局、县政务服务中心、电信xx分公司等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xx县依托电子政务平台加强政府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并在县效能办设立了办公室,承办试点工作各项业务;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把试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明确单位主要负责人作为这次试点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同时确定了1名分管领导和1名业务人员,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

具体抓,具体工作专人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工作格局,为试点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精心组织,周密安排部署。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县委、政府多次专题研究此项工作,对试点工作开展进行全面安排和部署。一是制定了实施方案。按照中、省、市相关文件要求,结合县情实际,出台了《xx县依托电子政务平台加强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试点工作方案》,明确了各级各部门工作职责、各项工作任务和完成时限,确保重点工作责任到位。二是召开了协调会议和推进会议。为理清试点工作思路,县政府于3月16日、4月19日相继召开了试点工作协调会议和推进会议,学习贯彻国务院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试点工作的有关政策要求和会议精神,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对我县试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提出了做好试点工作的高标准、高起点要求。三是组织了业务培训。为解决制约试点工作顺利推进的瓶颈问题,县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了专门的业务培训,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县政府各部门的单位分管领导、业务人员熟悉、掌握了电子政务工作的工作要领和操作规范。四是强化统筹协调。加强和省市业务主管部门协调联系,与其他县(市、区)交流学习,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试点过程中的有效经验和做法;创建了“xx县政务公开”

QQ群,提供权力事项清理范例,做好相关资料的收集、审核和发布工作,认真开展业务咨询和工作联系交流。

(三)严格程序,规范目录编制。结合xx“扩权强县”改革试点实际,以部门“三定”方案为依据,依据《基本目录》所列的政府信息公开事项,全面清理、扩充政府信息公开事项,细化相关内容;县政务服务中心清理上报公共服务事项xx项、乡镇便民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事项xx项;由县政府法制办牵头,全县xx个行政职权部门清理出行政权力事项xx项(其中行政许可事项xx项,行政处罚事项xx项,行政强制事项xx,行政征收事项xx项,行政确认事项xx项,行政给付事项xx项,其他行政权力事项xx项),明确了每项行政职权的名称、内容、办理主体、依据、期限和监督渠道,编制了政务服务事项内容信息表,绘制了行政权力运行流程图并在政府门户网站公示。所有行政权力事项由各单位采取在政务服务中心由窗口工作人员通过省上统一部署的虚拟服务器上集中录入的方式,4月30日完成了录入工作;经县编委办、县政府法制办审核、会审,并由县政府法制办组织各单位签订《行政职权清理录入确认书》后,5月20日形成了《xx县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目录》,5月31日报经县政府常务会议审查通过,正按程序上报省、市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审定。各级各部门的政务信息加载和更新工作有条不紊 的进行,截至2012年5月底,全县录入上传信息xx条。

(四)注重质量,加快平台建设。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县财政投入资金xx万元,购置了统一电子政务平台建设所需的软硬件设施设备和技术服务,完成了电子政务外网网络架设和核心机房设备安装调试,对现有的政府门户网站、电子政务平台等网络设施进行了调整、升级和改造,从省外网营运中心将试点基本目录管理系统及数据迁移到了本地服务器,并在政府网站上开设了xx县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网页,搭建了县级电子政务系统数据共享交换的基础支撑平台,打破了以前的“信息孤岛”,推动和实现了全县范围内跨部门、跨系统的互联互通,数据信息资源的安全、高效、共享交换,部门协作和业务协同。

(五)完善制度,强化督促检查。各级各部门,特别是县政府办、监察局、法制办、政务中心和机要局等部门(单位)结合试点工作,认真查找漏洞和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建立和完善了相关政府信息公开、“首席代表”、“并联审批”、“绿色通道”等制度;建立健全了相应的检查制度,把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工作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机关行政效能考核范围,把政务服务质量作为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绩效考核的一个重要内容,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试点工作推进情况的督促检查和效能问责,对工作推进不力、问题

突出的单位和个人按照规定严肃处理,有效推进各项工作的落实。

二、存在的问题及努力方向

通过进行阶段性总结,我县试点工作主要存在如下问题:一是个别部门对行政权力事项清理不到位、不彻底,一些能下放到乡镇(街道)办理的事项、与“三农”问题关系密切但审批权限仍在县级部门的事项,下沉力度不够大。二是教育、医疗卫生、安全生产、促进就业、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及城乡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和财政专项资金公开还不及时、不全面、不规范。三是电子政务专业人才缺乏、专业信息技术水平比较欠缺、技术服务保障能力不够等方面困难,已经成为制约推进试点工作并取得成效的瓶颈,需努力加以克服并予以解决。

针对试点工作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我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建设要着力在以下四个方面下功夫。一是按照基本目录编制的相关要求,组织各行政职权部门对行政权力事项清理工作进行再明确、再安排、再落实,进一步摸清管理和服务对象行使的职权底数,同时,加大审批业务下沉力度,实现各部门的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按要求进驻政务中心集中办理,能下放到乡镇(街道)办理 的事项“能放就放”,与“三农”问题关系密切但审批权限仍在县级部门的事项由乡镇代为办理、上报。二是规范公开与基层群众的生产、生活密切联系的政策规定、文件,全面推进教育、医疗、供水、供电、供气、电信等公共企业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制度,加大财政专项资金公开力度,切实有效维护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三是加大电子政务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引进,持续建设我县电子政务人才队伍。四是严格考核评估,加强统筹协调,狠抓工作落实,确保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各项工作有部署、有要求、有督查、有结果,务求取得实效。

第二篇:关于开展依托电子政务平台加强县级政府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试点工作意见的通知 国办函〔2011〕99号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开展依托电子政务平台加强县级政府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试点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函[2011]9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全国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关于开展依托电子政务平台加强县级政府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试点工作的意见》已经国务院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办公厅

二○一一年九月十三日

关于开展依托电子政务平台加强县级政府 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试点工作的意见

全国政务公开领导小组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政务公开和加强政务服务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县级政府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水平,现就开展依托电子政务平台加强县级政府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试点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开展试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开展试点工作是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的有效举措。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对于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加强对行政权力监督制约、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和建设服务型政府,都具有重要意义。县级政府在我国政权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重要执行者。实际工作中,直接涉及人民群众具体利益的行政行为大多数由县级政府作出,直接面向群众的政务服务大多数由县级政府提供,县级政府能否切实做好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工作,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政府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的整体水平。利用信息化手段推进县级政府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是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和管理的有效举措,有利于保证政务公开各项任务落实到基层,更好地为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促进县级政府依法行政、阳光施政。

(二)开展试点工作是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的现实需要。近年来,县级政府结合实际,勇于探索,不断加强电子政务应用,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强化政务服务,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认可。但是,这项工作离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仍有差距,突出表现在政务公开内容不够全面,政务服务水平不高,利用电子政务平台开展有关工作的项目和标准不统一、运行不够规范,实际效果不能满足各方面需要,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的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基层,县级政府依托电子政务平台开展有关工作,涉及面广,情况复杂,工作难度大,需要通过试点积累经验,逐步规范,循序渐进地推开。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扎实开展试点工作,不断推动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取得新成效。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三)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统一的电子政务平台为载体,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逐步实现政务服务均等化,全面提高县级政府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水平。

(四)基本原则。强化为群众服务意识,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突出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实际效果;加强电子政务平台建设的统筹协调,实现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针对不同区域和城乡特点,加强分类指导,有计划、分步骤予以推进。

(五)目标任务。在全国选择100个县(市、区)开展试点工作,用一年左右时间,建立和完善统一的电子政务平台,充分利用平台全面、准确发布政府信息公开事项,实时、规范办理主要行政职权和便民服务事项,并实现电子监察全覆盖,为在全国全面推行奠定基础、积累经验。

三、实施步骤

(六)确定试点县(市、区)。各省(区、市)政务公开领导小组会同政府信息公开和政府网站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等相关部门协商确定试点县(市、区)(名额分配见附件1),并于2011年10月底前报全国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所选试点县(市、区)要具有代表性,具备一定电子政务工作基础,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工作开展较好。各省(区、市)可结合实际扩大试点范围。

(七)规范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事项。试点县(市、区)要全面梳理、清理并严格规范政府信息公开、行政职权和便民服务事项,编制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目录,报市(地)和省(区、市)两级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审核确认后,于2012年2月底前向社会公布。编制、公布的目录必须包括《县级政府依托电子政务平台开展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事项基本目录》(见附件2,以下简称《基本目录》)中所列事项,并针对每类事项的不同特点相应明确每个事项包含的具体内容。

清理、规范行政职权要按照职权法定、权责一致的要求进行。要摸清对管理和服务对象行使的行政职权底数,对没有合法依据的行政职权予以取消。将依法确定并审核确认的行政职权编入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目录,明确每项行政职权的名称、内容、办理主体、依据、条件、期限和监督渠道。在优化运行流程基础上,针对每项行政职权编制“权力运行流程图”,在办理主体内部明确办理的岗位、权限、程序和时限等,为在电子政务平台上运行、开展电子监察打好基础。行政职权中的行政处罚事项暂不纳入电子政务平台办理,但要进行清理、规范,细化、量化裁量基准,明确裁量范围、种类和幅度,列入目录并予以公布。

发布政府信息公开事项要遵循政府信息公开相关规定,并结合实际细化相关内容,切实增强公开的全面性和实效性。便民服务事项要做到依据充分、主体明确、流程清晰,试点县(市、区)可根据实际情况,充分考虑群众需求,在《基本目录》所列事项基础上进一步扩充。

(八)建立和完善统一的电子政务平台。试点县(市、区)要建立、使用统一的电子政务平台,平台由电子政务网络、政府网站、业务管理系统、应用及数据服务中心和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等组成。要加强规划设计,整合信息化建设资源,充分利用现有政府网站和政务(行政)服务中心基础设施,结合集约化社区服务信息网络平台建设,对现有电子政务平台进行调整、升级和改造,满足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应用需要。没有统一电子政务平台的县(市、区),要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电子政务平台的功能和性能要通过国家专业评测机构的技术评测。监察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预防腐败局要联合编制依托电子政务平台加强县级政府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实施指南,加强对电子政务平台建设的指导。

(九)加强电子政务平台的应用。试点县(市、区)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目录要在电子政务平台的政府网站上公布,同时通过其他多种方式进行公布,使全社会广泛知晓。要在平台上全面、准确发布目录中的政府信息公开事项,将目录所列行政职权纳入平台的业务系统办理,通过平台的乡镇(街道)窗口终端办理便民服务事项,并使电子监察覆盖行政职权和便民服务事项办理流程的各个环节。要加强对平台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防止规避平台,确保平台充分使用。鼓励逐步将行政处罚事项纳入电子政务平台进行监控。

(十)总结评估试点工作效果。各地区要针对试点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及时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不断完善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的工作机制、平台建设和制度规定。要加强电子政务平台运行和办事效能的评估,及时总结经验。全国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将于2012年8月前后对试点工作进行评估总结,提出下一步在全国全面推行的意见。

四、有关要求

(十一)加强组织领导。试点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各地区要把这项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纳入议事日程,精心组织部署,加强督促检查,及时研究解决试点工作遇到的问题。各试点县(市、区)人民政府要编制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单位和任务分工,认真组织实施,确保按时完成试点任务。要加

强培训,全面提高行政机关和公务员的政务公开意识、政务服务水平和电子政务应用能力。

(十二)明确工作责任。各有关部门要认真指导试点地区梳理、规范本系统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事项,编制、财政和法制等部门要加强相关工作指导和项目审核,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要指导协调做好电子政务平台的应用设计、平台构建、运行维护和技术保障。要加强资金保障,全国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将对中西部地区试点县(市、区)给予补助。

(十三)加强统筹协调。全国政务公开领导小组负责试点工作的组织实施,地方各级政务公开领导小组、监察机关、预防腐败机构要加强统筹协调和检查评估,及时报告工作进展情况。要将试点工作与加强业务建设和廉政风险防控有机结合起来,做到相互促进。

附件:1.试点县(市、区)名额分配表

2.县级政府依托电子政务平台开展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事项基本目录

附件1:

试点县(市、区)名额分配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省(区、市)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自治区 辽宁省 吉林省

联系方式

0311-87906281(省纪委)0311-87902784(省法制

办)

0471-4825915 0471-4824068 0411-66663367

0432-64820001 0432-64820003

名额 3 3 4 3 3 4 3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合计 黑龙江省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自治区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0451-87979022

025-83739991

0551-2866729 0551-2866739 0591-87802495

0531-82027107

0371-66363675,0371-65908070

027-67818503 0731-89990243

0771-2806313

028—86604161

0877—2057736

029-87292887 87292775

武山县 华池县 0971-8252083 0971-8252079

0997-2612465 3 4 4 4 4 4 4 4 4 4 4 4 3 3 4 2 3 2 2 2 2 2 2 100

附件2:

县级政府依托电子政务平台开展 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事项基本目录

(共385项)

第一类 政府信息公开事项(65项)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事项

1.行政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2.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及相关政策;

3.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信息;

4.财政预算、决算报告;

5.行政事业性收费的项目、依据、标准;

6.政府集中采购项目的目录、标准及实施情况;

7.行政许可的事项、依据、条件、数量、程序、期限以及申请行政许可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目录及办理情况;

8.重大建设项目的批准和实施情况;

9.扶贫、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促进就业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及其实施情况;

10.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预警信息及应对情况;

11.环境保护、公共卫生、安全生产、食品药品、产品质量的监督检查情况;

12.城乡建设和管理的重大事项;

13.社会公益事业建设情况;

14.征收或者征用土地、房屋拆迁及其补偿、补助费用的发放、使用情况;

15.抢险救灾、优抚、社会捐助、彩票公益金等款物的管理、使用和分配情况;

16.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农村工作政策情况;

17.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宅基地使用的审核情况;

18.乡(镇)的债权债务、筹资筹劳情况;

19.乡(镇)集体企业及其他乡镇经济实体承包、租赁、拍卖等情况;

20.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的情况;

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

21.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

22.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经费管理和使用情况;

23.城市义务教育经费管理和使用情况;

24.国家助学金、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贷款贴息管理和使用情况;

25.中等职业学校免学费补助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

26.科普惠农兴村计划专项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

27.农业技术推广经费管理和使用情况;

28.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经费管理和使用情况;

29.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专项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

30.西部地区“少生快富”工程专项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

31.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专项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

32.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专项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

33.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补助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

34.农村饮水安全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

35.农村沼气推广补助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

36.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

37.测土配方施肥补助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

38.粮食直补管理和使用情况;

39.农资综合补贴管理和使用情况;

40.农机购置补贴管理和使用情况;

41.农作物良种补贴管理和使用情况;

42.畜牧良种补贴管理和使用情况;

43.退耕还林(草)现金补助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

44.退耕还林(草)粮食补助经费管理和使用情况;

4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

46.农村医疗救助补助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

47.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补助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

48.城市医疗救助补助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

49.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

50.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

51.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

52.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补助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

53.抚恤补助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

54.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

55.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

56.农业生产救灾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

57.林业生产救灾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

58.中央自然灾害生活补助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

59.家电下乡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

60.汽车摩托车下乡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

61.廉租房保障专项补助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

62.城市棚户区改造专项补助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

63.公共租赁房专项补助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

64.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

65.就业补助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

第二类 行政职权事项(295项)

发展改革工作

1.依法划定的电力设施保护区内进行可能危及电力设施安全作业许可;

2.依法由县级政府办理的企业投资项目核准;

3.依法由县级政府办理的外商投资项目(工业类)核准;

4.依法由县级政府办理的政府投资项目审批;

5.企业投资项目备案;

教育工作

6.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学历教育、学前教育及其他文化教育的民办学校设立、变更、终止审批;

7.幼儿园、小学和初级中学教师资格的认定,高级中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和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审查;

8.转学、休学手续办理;

9.职业培训以外实施非学历教育的民办学校的招生简章和广告备案;

10.职业培训以外实施非学历教育的民办学校修改章程备案;

公安工作

11.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信息网络安全审核;

12.旅馆业特种行业许可证核发;

13.公章刻制业特种行业许可证核发;

14.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和消防验收;

15.公众聚集场所投入使用、营业前消防安全检查;

16.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和竣工验收备案;

17.申领、换领、补领居民身份证办理;

18.临时身份证办理;

19.公民户口的分户登记、立户登记;

20.建立集体户口登记;

21.依法服兵役、出国定居、死亡、失踪等人员户口注销;

22.回收生产性废旧金属的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和回收非生产性废旧金属的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备案;

23.户口迁移登记;

24.刻制公章备案;

25.娱乐场所备案;

26.旅馆变更登记备案;

27.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变更备案;

28.互联网服务、使用单位备案;

29.治安保卫重点单位中的治安保卫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情况备案;

30.机动车驾驶证核发;

31.机动车驾驶证审验;

32.机动车登记;

33.机动车所有权转移、抵押登记;

民政工作

34.社会团体成立(备案)、变更、注销登记;

35.民办非企业单位成立(备案)、变更、注销登记;

36.建设殡仪服务站、骨灰堂审批;

37.农村为村民设置公益性墓地审批;

38.收养登记;

39.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核定;

40.城乡医疗救助待遇核定;

41.老年(优待)证核发;

42.农村五保供养待遇核定;

43.临时救助待遇核定;

司法行政工作

44.公证机构变更(初审);

45.律师事务所检查考核(初审);

46.公证员任免(初审);

47.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登记(初审);

48.法律援助条件审查;

49.法律援助机构执业机构确定;

财政工作

50.除会计师事务所以外的代理记账机构设立许可;

51.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核发;

52.外商投资企业财政登记;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

53.对企业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和不定时工作制的审批;

54.职业介绍机构资格认定;

55.参保人员因病或非因工死亡待遇审核;

56.职工养老保险养老金核定;

57.工伤保险待遇核定;

58.用人单位工伤保险缴费费率审定;

59.生育保险待遇核定;

60.劳动用工书面审查;

61.劳动集体合同审查;

62.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审批;

63.医疗保险定点零售药店审批;

64.失业保险待遇核定;

65.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贴息审核;

66.劳动保障事务代理服务;

67.社会保险登记;

68.社会保险变更、注销登记;

69.社会保险缴费基数核定;

70.社会保险费征收;

71.企业职工在职转退休办理;

72.企业年金备案;

73.实施以职业技能为主的职业资格培训、职业技能培训的民办学校的设立、变更、终止审批;

国土资源工作

74.农村村民宅基地审批;

75.宅基地使用权初始登记;

76.乡镇企业、乡(镇)村公共设施、公益事业建设用地审批;

77.县级登记颁证的采矿权审批;

78.耕地开垦费收取;

79.国有土地有偿使用费收取;

80.土地复垦费征收;

81.土地闲置费征收;

82.建设项目用地预审;

83.具体建设项目需要占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国有未利用地的审批;

84.土地登记;

85.土地使用权抵押登记;

环境保护工作

86.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环境影响登记表审批;

87.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

88.建筑工程夜间施工许可;

89.污染物排放许可;

90.污染治理设施拆除或闲置许可;

91.排污费的征收;

92.危险废物收集经营许可证审批;

住房城乡建设工作

93.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安全施工措施备案;

94.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核发;

95.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核发;

96.建设用地规划许可;

97.建设工程规划许可;

98.乡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

99.临时占用和挖掘城市道路审批;

100.依附于城市道路建设各种管线、杆线等设施审批;

101.因工程建设确需改装、拆除或者移动城市公共供水设施审批;

102.因工程施工、设备维修等确需停止供水审批;

103.城市桥梁上架设各类市政管线审批;

104.改变绿化规划、绿化用地的使用性质审批;

105.临时占用城市绿地审批;

106.修剪、砍伐城市树木审批;

107.古树名木迁移审查;

108.风景名胜区内修建缆车、索道等重大建设工程项目选址方案审核;

109.城市排水许可证核发;

110.按照国家规定需要批准或者核准并以划拨方式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项目选址审批;

111.利用城市地形图有偿服务费收取;

112.经济适用住房申请的审核登记;

113.廉租住房申请的审核登记;

114.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项目批准;

115.在规定期限内因特殊情况挖掘城市道路批准;

116.廉租住房保障复核;

117.国有土地范围内房屋所有权登记;

118.国有土地范围内房屋抵押权登记;

119.国有土地范围内房屋预告登记;

120.国有土地范围内房屋更正、异议登记;

121.集体土地范围内房屋登记;

122.组织编制重要地块的修建性详细规划;

123.建设工程档案认可;

124.建设工程档案专项验收;

125.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监督手续办理;

126.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备案;

127.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备案;

128.商品房现售前备案;

129.房地产开发项目手册备案;

130.拆除工程施工备案;

131.城市绿化工程竣工验收备案;

132.建筑劳务分包企业资质备案;

133.从事城市生活垃圾经营性清扫、收集、运输、处理服务审批;

134.城市建筑垃圾处置核准;

135.拆除环境卫生设施许可;

136.对关闭、闲置、拆除生活垃圾处置设施、场所的核准;

交通运输工作

137.道路旅客运输经营许可;

138.从事道路旅客运输站(场)经营许可;

139.道路货物运输经营许可;

140.从事道路货物运输站(场)经营许可;

141.机动车维修经营许可;

142.机动车驾驶员培训业务审批;

143.公路建设项目施工审批;

144.建设工程需要占用、挖掘公路或者使公路改线审批;

145.公路护路林更新砍伐许可;

146.出租汽车经营资格证、车辆运营证和驾驶员客运资格证核发;

147.铁轮车、履带车、超限车辆和其他可能损害公路路面的机具或者车辆公路行驶审批;

水利工作

148.对直接从江河、湖泊或者地下取用水资源的单位和个人的取水许可;

149.河道管理范围内有关活动审批;

150.占用农业灌溉水源、灌排工程设施审批及开发补偿费征收;

151.水利基建项目初步设计文件审批;

152.水利工程开工审批;

153.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批;

154.水土保持设施验收;

155.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

156.水利工程水费征收;

157.水资源费征收;

158.入河排污口新建、改建或者扩建审核;

159.组建公益性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法人审批;

160.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审批;

农林工作

161.林木采伐许可;

162.林木种子生产许可证核发;

163.林木种子经营许可证核发;

164.农作物种子生产许可证核发;

165.农作物种子经营许可证核发;

166.临时占用林地审批;

167.森林、林木、林地权属登记及证书核发;

168.森林植被恢复费征收;

169.育林基金征收;

170.植物检疫行政许可;

171.木材运输行政许可;

172.木材经营(加工)行政许可(初审);

173.动物防疫条件审核;

174.动物和动物产品的检疫费征收;

175.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

176.执业兽医注册;

177.执业助理兽医师备案;

178.乡村兽医登记;

179.兽药经营许可;

180.动物诊疗许可;

181.动物和动物产品检疫;

182.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书核发;

183.拖拉机注册登记、号牌、行驶证核发;

184.拖拉机驾驶证核发;

185.联合收割机注册登记、号牌、行驶证以及联合收割机驾驶证核发;

186.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方案审批;

187.农村土地承包调整审批;

188.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林权流转管理;

189.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农业机械安全检验;

190.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核发;

商务工作

191.依法由县级政府办理的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核准;

192.依法由县级政府办理的三资企业设立、合并、分立、变更审批;

193.依法由县级政府办理的三资企业解散、清算审批;

194.外商投资企业联合年检;

文化工作

195.内资娱乐场所设立及变更许可;

196.文艺表演团体设立及变更许可,内资演出场所经营单位、个体演员、个体演出经纪人备案;

197.国内营业性演出活动审批;

198.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单位设立及变更许可;

199.出版物零售经营许可;

200.依法由县级政府办理的文物保护单位建设控制地带内工程设计方案审批;

201.依法由县级政府办理的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内建设工程或者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审批;

202.核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国有纪念建筑物或古建筑改变用途审批;

203.依法由县级政府办理的印刷企业设立;

204.依法由县级政府办理的文物保护单位修缮审批;

205.未核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修缮审批;

206.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核定;

207.美术品经营单位备案;

卫生工作

208.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核发;

209.供水单位卫生许可证核发;

210.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

211.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核发;

212.医疗、保健机构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审批;

213.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执业证书核发;

214.执业医师注册;

215.护士执业许可(初审);

216.医疗广告审查(初审);

217.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审核;

218.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核发;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

219.再生育(服务)审批;

220.社会抚养费征收;

221.《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核发;

222.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对象确认;

223.西部地区“少生快富”工程对象确认;

224.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对象确认;

税务工作

225.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最高开票限额审批;

226.增值税征收;

227.消费税征收;

228.企业所得税征收;

229.车辆购置税征收;

230.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

231.增值税专用发票工本费收取;

232.税收保全;

233.减税、免税;

234.出口退(免)税;

235.税务登记设立、变更、注销;

236.印花税票代售许可;

237.营业税征收;

238.企业所得税征收;

239.个人所得税征收;

240.城市维护建设税征收;

241.印花税征收;

242.资源税征收;

243.土地使用税征收;

244.土地增值税征收;

245.房产税征收;

246.车船税征收;

247.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征收;

248.社会保险费征收;

249.契税征收;

250.耕地占用税征收;

251.减税、免税;

252.退税;

253.税务登记设立、变更、注销;

工商行政管理工作

254.企业名称预先核准;

255.企业登记;

256.集团登记;

257.企业年检;

258.公司股权出质登记;

259.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

260.个体工商户登记;

261.户外广告登记;

262.动产抵押登记;

263.个体工商户验照;

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工作

264.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核;

265.组织机构代码证书的核发、换发及验证;

广播电影电视工作

266.设置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审核(初审);

267.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初审);

268.乡镇、机关、部队、团体、企业事业单位设立有线广播电视站审核(初审);

269.广播电视节目传送业务经营许可(初审);

270.迁建无线广播电视设施审批(初审);

271.电影放映单位设立及变更许可;

体育工作

272.对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的名称、地址、服务项目等内容备案;

273.经营高危险性体育项目审批;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274.烟花爆竹经营(零售)许可证核发;

275.依法由县级政府办理的危险化学品经营(不包括有储存设施的)许可证核发;

276.第三类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经营备案;

277.矿山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

278.矿山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竣工验收;

279.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审查;

280.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验收;

281.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备案;

282.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

283.重大危险源备案;

284.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审核;

统计工作

285.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初审);

档案工作

286.对出卖、转让、赠送集体所有、个人所有以及其他不属于国家所有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或者应当保密的档案的审批;

粮食工作

287.粮食收购资格许可;

288.跨地区粮食收购活动备案;

烟草专卖工作

289.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核发;

食品药品监管工作

290.餐饮服务许可证核发;

291.药品零售企业药品经营许可证核发;

人民防空工作

292.人民防空工程竣工验收备案;

城市管理工作

293.户外广告(标牌、标识)设置许可;

294.在城市建筑物、设施上张挂、张贴宣传品许可;

295.在街道两侧和公共场地临时堆放物料,搭建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临时设施许可。

第三类 便民服务事项(25项)

1.人口计生、土地、民政等法律、法规、政策咨询;

2.一孩生育服务证办理;

3.避孕节育和生殖保健服务卡发放;

4.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发放;

5.建设业务咨询、投诉;

6.资产评估代办;

7.会计报表审计代办;

8.有线电视开户办理;

9.有线电视收视费收取;

10.规定范围的广告内容审查;

11.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员参保、续保手续办理;

12.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续保手续办理;

13.就业登记和失业登记;

14.劳动争议调解受理;

15.技能人员职业资格证书查询;

16.社会保障卡办理;

17.公民收养子女证明审核;

18.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咨询;

19.企业设立业务咨询;

20.农业保险理赔;

21.文化经营许可证年检协办;

22.村居民建房临时用电办理;

23.村居民建房电器安装办理;

24.农业技术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咨询;

25.民间纠纷调解受理。

注:本附件所列项目的分类不作为划分部门职能分工的依据。

第三篇:开展依托电子政务平台加强.

开展依托电子政务平台加强

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关于深化政务公开和加强政务服务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我市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水平,按照《关于开展依托电子政务平台加强县级政府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试点工作的意见》(国办函„2011‟99号)(以下简称《意见》)和《依托电子政务平台加强县级政府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实施指南》(工信部联信„2011‟455号)(以下简称《实施指南》)部署和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现就试点工作提出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系统为基础,加快推进便民服务事项网上运行,全面提高我市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水平。

(二)基本原则。强化为群众服务意识,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突出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实际效果;加强电子政务平台建设的统筹协调,实现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针对不同区域和城乡特点,加强分类指导,有计划、分步骤推进。

(三)工作目标。在全面完成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系统功能,深化运行内涵,力争通过一年左右时间,实现电子政务平台覆盖市、乡镇(街道)、村(居)三级,政府信息公开事项全面准确发布,所有行政职权和便民服务事项实时、规范办理,电子监察全业务、全流程覆盖。

二、主要任务

(一)规范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事项。

1、梳理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事项。一是各机关部门、各乡镇(街道)要在完善现有的政府信息公开的基础上,根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县级政府依托电子政务平台开展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事项基本目录》(以下简称《基本目录》)的规定和要求,认真梳理审核政府信息公开事项,结合实际细化相关内容,对应公开而未公开的,要督促梳理公开,对己公开但未按要求公开的,要帮助指导、限期整改到位,切实增强公开的全面性和实效性。二是按照职权法定、权责一致的要求清理、规范行政职权,审核确定行政职权事项,并明确每项行政职权的名称、内容、办理主体、依据、条件、期限和监督渠道等。三是按照依据充分、主体明确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充分考虑群众需求,梳理审核各项便民服务事项和具体内容。

2、设定行政职权和便民服务事项运行流程。在优化运行 2 流程的基础上,针对每项行政职权和便民服务事项编制、调整“事项运行流程图”,在办理主体内部明确办理的岗位、权限、程序和时限等。

3、制定监察规则。监察部门对政务公开内容的完整性、时效性以及对行政职权和便民服务事项办理的时效性、流程合理性、内容完整性和收费合规性等制定电子监察规则;对行政职权行使方面的廉政风险点进行梳理确定,明确风险点名称、类型、内容描述和防控措施等内容,通过电子监察系统进行重点监控。

(二)政务服务事项应用设计。

1、政务服务事项分类。根据行政职权和便民服务事项梳理结果和办理流程,按办件类型及流程差异分为即办件、承诺件、补办件、上报件和联办件。

2、应用流程设计。根据行政职权和便民服务事项的办理流程,结合“事项运行流程图”,按照部门内部业务分工和工作程序,确定运行流程及所有流程分支,细化每个办理环节,确定流转关系,确定事项流转电子表单的内容及格式,并划分读写权限。

3、角色权限划分。根据应用流程设计要求,按照事项办理流程中每个环节的办理岗位及职责,划分相应角色、设臵角色权限。

4、办理期限设定。依据法定期限与承诺期限,确定每个环节的办理期限,听证、招标、拍卖、检验、检测、检疫、鉴定、专家评审等依法不计入期限的环节,应予以说明。

5、电子材料编制。明确管理和服务对象需提供的材料清单及每份材料的格式、载体、报送方式和存储要求;明确每个文书的生成环节、生成方式和格式。

6、监察预警设臵。在行政职权和便民服务事项办理流程中设定时效、内容、流程、收费等监察监控点的自动判断条件,并对确定的廉政风险点进行重点标识;依据制定的监察规则和廉政风险防控措施,确定各类异常或疑似异常情况自动预警的内容和方式。

7、督办流程设计。确定督办的发起、审核、签收、反馈等环节的办理岗位,设定角色权限,明确各环节的处理方式和处理结果;确定电子督办单的内容及格式,并划分读写权限。

(三)构建全市统一的电子政务平台。全市统一的电子政务平台由基础设施、信息资源、应用系统、服务窗口和政府网站等五部分组成。基础设施是支撑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等应用的技术设施,由网络设施、应用及数据服务设施、信息安全设施等组成。信息资源包括政府信息公开、政务服务、电子监察等信息内容。应用系统包括政府网站应用系统、政务服务业务应用系统、电子监察应用系统等。服务窗口由市行政服务中心、4 部门办事窗口和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村(居)便民服务室组成,面向社会公众提供咨询、受理、办理和反馈等政务服务。政府网站面向社会公众提供政府信息公开、网上办事和政民互动等服务。

在构建全市统一的电子政务平台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已有的网络设施、应用及数据服务设施和信息安全设施等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加强网络资源的整合,统一规划设计,构建满足我市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需要的电子政务平台。整合政府门户网站、外网政务大厅、部门互联网网站等站点,构建统一的市电子政务外网平台;整合市党政办公网、行政权力运行网、行政服务中心行政许可网、部门自建条线网和垂直单位系统专网等网络,构建统一的市电子政务内网平台。

1、优化政府信息公开专栏。对政府门户网站上开设的政府信息公开专栏进行优化,按照有关规定向社会公众提供政府信息公开服务。

2、完善政务服务专栏。对政府门户网站上开设的政务服务专栏进行完善,整合已设立的各类网上办事专栏,避免办事服务信息分散,统一向社会公众提供政务服务。

3、改造完善电子政务内网平台,按照《实施指南》基本技术要求,采用B/S架构,建设兼容主流浏览器的内网平台。改版内网门户,推进应用系统开发,不断拓展和完善系统功能。

4、升级改造政务服务业务应用系统。对在电子政务平台上运行的现行政务服务应用系统进行改造升级,实现所有行政职权和便民服务事项的信息管理和运行管理。

5、改进电子监察应用系统。改进在电子政务平台上运行的现行电子监察应用系统,实现对所有行政职权和便民服务事项办理全流程、全业务、全覆盖监察监控。

6、系统对接要求。机关部门尚未建立业务应用系统的,应依托全市统一的电子政务平台实现行政职权和便民服务事项的办理。已建业务应用系统且符合市级平台技术和功能要求的,应与市级平台实现对接;不符合要求的,应进行改造。部门业务应用系统通过市级平台提供的标准Web Service服务接口实现对接,将事项办理运行的过程和结果数据主动推送至市级平台,实现政务服务统一管理和电子监察。

(四)应用服务上线

1、功能上线。基于市电子政务内网平台,部署政务服务业务应用系统和电子监察应用系统,设臵各项应用功能;完善政府门户网站政府信息公开、网上办事和政民互动的服务功能。实现政务服务各项应用功能的初始化,设定组织机构、用户和角色,配臵单点登录和功能模块权限。

2、信息上线。机关部门、乡镇(街道)根据政府信息公开和政务服务的相关要求,通过政府门户网站的政府信息公 6 开、政务服务和政民互动等相关栏目,面向社会公众提供政府信息公开和政务服务。

3、事项上线。机关部门、乡镇(街道)按照先易后难、效果优先、分类分批的原则配臵每个事项的电子流程,设定流程节点、角色权限、电子表单、流转的电子文档、风险环节和监察规则。

4、窗口上线。充分利用已有设施,配备办理行政职权和便民服务事项所需的窗口终端、配套设备(电子屏幕、扫描仪、打印机等)和自助终端,并通过网络接入应用系统。提供适合社会公众需要的手机短信、语音电话、电子邮件等多种服务方式。

5、服务上线。服务上线分为试运行和正式运行两个阶段,在试运行期间,发现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解决完善后,所有行政职权和便民服务事项全面上线正式运行。

(五)基层延伸部署

1、服务延伸。乡镇(街道)和村(居)受机关部门委托代收代办的、属于职责范围的和自行提供的行政职权和便民服务事项,应在市级平台上设定事项流程、设臵账号和角色权限,开通服务。

2、网络延伸。充分利用现有基础设施,构建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网络环境,实现网络向乡镇(街道)、村(居)服务 7 窗口的延伸,接入窗口服务终端和相关设备。

3、窗口延伸。乡镇(街道)和村(居)负责落实服务场所,充分利用已有的便民服务场所和各类服务设施,建立服务窗口,配备办理行政职权和便民服务事项所需的窗口终端、配套设备(扫描仪、打印机等)和自助终端,提供服务。

三、实施步骤

依托电子政务平台加强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试点工作分四个阶段组织实施。

(一)基础准备阶段(2011年12月)。组织指导各机关部门和乡镇(街道)对照《基本目录》,对政府信息公开事项、行政职权和便民服务事项进行全面梳理审核。一是梳理政府信息公开事项。各机关部门、乡镇(街道)要在完善现有政府信息公开的基础上,对照《基本目录》明确的65项政府信息公开事项,根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要求,梳理出各机关部门、乡镇(街道)需要公开的具体信息目录和公开的具体内容。二是梳理行政职权和便民服务事项。市各机关部门在进一步规范现有行政权力事项网上运行的基础上,对照《基本目录》明确的295项行政职权事项和25项便民服务事项要求,排查出本部门需新增加的行政权力事项,编制本部门政务服务事项目录。各乡镇(街道)对照《基本目录》明确的25项便民服务事项要求,排查出需新增的便民服务事项,编制便民服务事项 8 目录。三是报送市政务公开办审核。市政务公开办组织编办、法制办等有关单位及时审核确认各机关部门、各乡镇(街道)需公开的政府信息公开事项、行政职权和便民服务事项及内容。四是编制全市《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事项目录》,并核定行政职权和便民服务事项的办理流程。同时审定电子政务平台建设方案,核定建设维护管理费用,对照《实施指南》对现有运行平台进行核查,找准需优化调整的应用设臵。

(二)组织实施阶段(2011年1月至2012年3月)。对政府门户网站的政府信息公开和网上办事大厅等网页进行内容调整、功能拓展;按照《实施指南》具体要求,对政务服务业务、电子监察、法制监督等应用系统进行升级改造,优化完善系统功能;组织录入相关数据信息,充实政府信息公开内容,调整行政权力数据库,补充建立便民服务事项数据库;乡镇(街道)和村(居)落实服务场所,建立服务窗口,配备办理行政职权和便民服务事项所需的窗口终端、配套设备和自助终端。3月底前,建成全市统一的电子政务平台,实现政府信息公开、网上办事、政民互动等外网功能,以及政务服务事项运行和信息管理、电子公文流转、信息交换、办公OA、在线交流等内网功能。

2012年4月上中旬)。对调整补充后的行政职权和便民服务事项组织全面上网试运行,并通过政府 9 门户网站向社会公众提供政府信息公开、网上办事和政民互动等服务。对试运行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并根据试运行的情况,组织相关单位对网络和系统作进一步调整和优化。

(四)验收评估阶段(2012年4月中下旬)。组成联合检查验收小组,对静态信息、运行平台、网络系统以及机关部门和乡镇(街道)在组织管理和上网运行等方面进行检查验收评估,对验收不合格的,限期迅速整改到位,确保在2012年5月底前实现常态化运行。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市依托电子政务平台加强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试点工作的领导、指导和协调,把试点工作纳入市重要议事日程,精心组织部署。市级机关部门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工作领导小组和乡镇(街道)政务服务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工作领导小组分别负责本部门、本级政府试点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督查指导,及时研究解决工作推进中遇到的问题。机关部门和乡镇(街道)主要负责人作为第一责任人,要亲自抓督促、抓协调、抓落实,在人力、财力、物力上予以大力支持,确保如期完成试点工作各项目标任务。

(二)落实工作责任。市政府办公室负责试点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统筹协调、编制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事项目录、检查评 10 估试点工作效果;市级机关部门和各乡镇(街道)负责梳理、清理、编制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事项和内容,依托市级平台向社会公众公开信息、提供服务;市政府法制办在强化法制监督的同时,联合市编办加强相关业务指导以及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事项具体内容的初步审核;市经信委和市委机要保密局负责电子政务平台的前瞻性研究和建设、维管工作;市行政服务中心负责“中心”运行系统与市电子政务平台的融合工作,进一步加强“中心”的内部管理;市监察局负责试点工作的监督检查和政务服务事项的全业务、全过程监察;市财政局负责经费保障,确保试点工作顺利进行。其他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推进工作的合力,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三)强化技术保障。按照《实施指南》相关要求,确定技术保障服务方式,明确技术保障服务承诺,建立运行情况报告、故障分级响应、服务质量考核等制度,为市、乡镇(街道)和村(居)三级提供优质、高效的技术保障服务。

(四)加强学习培训。组织机关部门、乡镇(街道)开展深化政务公开和加强政务服务的理论学习,对工作人员开展网上操作、系统维管、电子监察等业务培训,提高行政机关和工作人员的政务公开意识、政务服务水平和电子政务应用能力,全面提升我市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水平。

(五)完善长效管理。一是加强检查考核。把开展依托电 11 子政务平台加强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试点工作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依法行政和机关部门工作目标考核,不断完善和细化考核指标,放大考核结果的运用,对检查、考核中发现的不认真履职、弄虚作假等违规行为实行问责。二是健全监管机制。成立市电子政务中心,落实专业技术人员,定岗定职,承担政务服务运行平台的日常维管工作。三是强化制度建设。按照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构建操作性强、便于监督的制度保障体系,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行政职权和便民服务事项网上运行管理、电子监察、法制监督、数据库维护管理等配套制度,加快形成依托电子政务平台加强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试点工作长效机制。

第四篇:深化政务公开 打造服务平台

深化政务公开

规范政务管理

全力打造优质高效便民的服务平台

彭阳县政务服务中心(2010年11月10日)

彭阳县政务服务中心自2008年11月建成运行以来,在区政务服务中心和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在各进驻部门的密切配合下,以“规范、便民、廉洁、高效”为宗旨,以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政务公开、优化发展环境、促进经济发展为目标,紧紧围绕政务公开、效能建设和审批服务工作,认真执行各种告知、公开制度,广泛接受群众咨询,积极受理进驻事项,运行模式渐趋规范,服务功能日臻完善,为广大群众提供了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

一、强化组织领导,不断推进机构建设。县委、政府坚持把政务服务中心作为政务服务体系建设的第一平台,加大资金投入,加强人员配备,健全规章制度,为服务中心正常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一是设置机构,准确中心定位。2009年全区机构改革结束后,县委、政府及时为政务服务中心落实了组织机构和人员编制,由政府办公室下属单位升格为政府直属正科级事业单位,并核定了1正1副2个领导职数、3个事业编制,中心功能定位为行政审批、便民服务和政务公开。组织机构和

务中心建立审批项目数据库为契机,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牵头,政务中心实施,法制办审核,对全县所有的行政审批事项进行了彻底地清理,并将清理出的192项行政审批事项及时反馈给各28个相关部门(单位),为行政审批事项进驻中心提供了依据。清理过程中,县法制办按照有关规定,严格审核把关,进一步规范了审批事项的办理条件、申报材料、办理程序等相关内容,并尽可能的简化程序、减少手续、缩短时限,方便广大群众办事。二是多措并举,扩大政务公开范围。为了切实提高群众对政务工作的知晓率,我们将中心办理的事项通过县有线电视台、政府网站、中心电子屏、政务公开栏等各种途径公开,有效的杜绝了事项办理的“暗箱操作”和 “体外循环”,保障了审批服务正常有序进行。另外,将申办条件、所需材料、办理程序、收费标准及收费依据等内容制成服务指南,摆放在各窗口,方便群众了解和办事。三是阳光作业,确保群众办事明白。为了使群众办事明白,干部工作清白,中心各窗口所有办件实行现场公开化办公。对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条件的事项,窗口当场受理,能当即办结的当即办结,不能当即办结的明确期限办结;对材料不齐全的,一次性告知服务对象需要补齐的全部材料;对不符合政策规定或不属于中心受理的事项耐心向申办人解释说明,并指明方向,决不让服务对象来回跑,尽最大努力确保服务对象满意。另外,中心开辟“急事急办、人员支持配合中心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二是依章办事,提升窗口服务质量。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全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的意见》要求,进一步修订完善了政务服务中心的各项工作制度,使中心运行实现了有章可循。在具体工作中,严格按照中心《办事制度》和部门业务工作要求,认真接待申办事项,解答群众各类咨询。截止10月底,中心共接待审批(服务)事项11211件,其中即办件8803件,全部办结;承办件2408件,已办结2353件,55件正在办理之中,按时办结率100﹪。三是强化监督,打造窗口服务形象。根据中心业务需要,建立“一册、一书、二单” 的配套管理办法(《窗口服务事项受理登记册》、《不予受理告知书》、《事项受理通知单》和《事项办理群众满意情况反馈单》),对窗口办件进行有效地掌控,对窗口服务群众满意情况进行调查,提升了窗口服务质量和群众满意度。中心设立了效能监督窗口,专门监督、检查窗口工作,防止进而不办、办记不符、两头受理和群众两头跑等现象的发生。另外,制作了《岗位效能监督公示栏》、桌牌和胸牌,亮明工作人员身份,在办事大厅摆放《征求意见簿》,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接受社会监督,并严格推行投诉责任追究,切实树立了中心良好形象。

四、强化联系指导,不断延伸服务链条。坚持把服务链条向基层延伸,积极构建县、乡、村、组四级便民服务网络,进

清、办事拖拉、推诿扯皮等现象发生,最大程度地减少因办事程序不懂、办理人员不在而造成的误时、误事等问题。同时,推行监督投诉制,设立举报箱、公布举报电话,让便民服务始终置于广大群众的监督之下,以优质、热情、周到的服务确保便民服务中心的高效顺利运行,实现了服务群众“零差错”。

虽然我们在深化政务公开、推进政务服务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上级领导要求和人民群众期盼的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积极借鉴各兄弟市、县政务服务中心好的经验和做法,进一步查漏补缺,完善措施,努力开创我县政务服务和政务公开工作新局面。

第五篇:统计局政务公开开展情况总结

统计局政务公开开展情况总结

统计局政务公开开展情况总结

加强领导务求实效

以政务公开推动统计工作迈上新台阶

政务公开是新阶段、新形势下对政府工作的新要求,也是加强对部门工作监督的客观需要。,市统计局领导班子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坚持“客观公正、民主公开、注重实效、促进工作”的原则,带领全局职工从统计工作实际出发,积极推行政务公开,并取得了积极成效,现将具体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强化领导,增强政务公开的规范性 为使政务公开工作不流于形式,不走过场,我局着眼于建立政务公开长效机制,使政务公开成为一种自觉的意识和行为。一是成立了组织机构。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成立了由局长担任组长、副局长和副队长为副组长的政务公开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各科室长为成员的组织机构,做到了领导、机构、人员“三到位”。二是制定了工作方案。我局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先后召开两次专题会议,认真学习市委、市政府政务公开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其他有关政务公开的文件,研究政务公开有关工作。按照民主、公正、公开的原则,制定本系统政务公开实施方案,明确政务公开监督的内容,步骤和措施。三是落实了工作责任。我们把政务公开工作分解到单位内部的有关科室和人员,强化“一把手挂帅、副职领导具体抓、责任到科室、落实到人头”的工作机制,形成纵到底、横到边、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工作体系。局领导的高度重视加上方案、责任的进一步明确,有效规范了政务公开工作不走过场,不搞形式,收到实效。

二、精心组织,稳步推进政务公开工作 在推行政务公开工作中,我们结合部门

工作实际,从职能范围、行业特点出发,对政务公开的内容进行认真梳理分析,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将政务公开内容向社会公布。

突出了部门职能作用。统计作为市政府综合经济部门,虽然不是直接抓经济发展,但是通过全面调查、抽样调查、专项调查等各种类型的调查,统计数据能够真实反映出整个经济的运行态势、运行质量、运行效率。我们在统计信息网上及时发布经济分析和预测,定期在日报上发表统计公报,力求通过政务公开工作,充分发挥统计部门的预警、监测、决策作用,为又好又快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保障。

规范了统计执法检查。统计执法是统计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保障。我们在统计信息网和政务公开网上开辟了“统计法规”和“执法公示”两个栏目,将《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细则》、《黑龙江省统计监督处罚条例》予以公布。同时明确了执法任

务、执法项目、执法依据、执法责任、执法程序,并定期公布违法案件和执法通报。

公示了选拔任用干部。干部成长是队伍进步的关键因素。我们在干部选拔任务方面一直坚持“公开、公正、透明”,在干部培养、岗位轮换、外派学习等方面坚持以能力取人用人。去年,对市局拟提职的科级干部,实行竞争上岗,通过报名、比试、面试、民主测评五个程序,公开选拔干部,整个过程严格按照组织程序,并将各轮结果及时进行公示,直接接受群众监督。选拔出的11名干部也不负众望,迅速进入角色,起到了较好的带头作用。

公布了财务收支情况。财务收支是政务公开的重要内容。为了加强对财务工作的管理,增强财务管理工作的透明度,提高干部职工群众理财的主人翁意识,一直以来,我们都把经费支出作为必示的内容,定期向全体职工公开财务收支情况,包括基本工资、补助工资、职工

福利费、社会保障费和公用经费支出。公开了干部廉洁自律。廉洁奉公、执政为民是领导干部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政务公开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我们始终把领导班子政治理论学习、民主生活会、群众监督公开化,通明化。定期以纪要、记录等形式向全局职工公开各级职工,尤其是领导班子的学习和心得体会,号召全局职工以廉洁自律为荣,以腐化堕落为耻。

三、完善机制,务求政务公开收到实效 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组成部门,我局把政务公开纳入全局重点工作,修订并完善了多项制度,并通过此项工作,推动统计工作实现了新跨越。一是建立了目标奖惩机制。我们以政务公开活动为契机,把局、队18个科室工作,围绕全局目标分解到科室、到岗位、到人,形成市统计局目标管理考核实施方案,按日常业务、重点工作、创新项目三大类细化为9个中项30个小项,每一项都制定出无可争议的考

核标准和兑现办法,从为形成了个人有压力、科室有动力,集体有战斗力的良好局面。

二是建立了专人负责机制。我们把政务公开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来抓,指定领导小组办公室专人对收集、整理、发布、更新消息负总责,相关科室指派专人负责报送素材。我们制定了“三必原则”,即:“必须有主管领导签字,必须反映部门实情,必须及时发布”。通过各级专人负责,形成了有效的报送网络。三是建立了档案管理机制。我们把档案化管理做为提升政务公开工作的重要手段。针对统计部门工作实际,我们将会议纪要、文件收发、财务报表、统计信息批办、政务信息加载、聘用人员管理等诸多内容分门别类进行归档。即保证了资料的连续性又方便了档案管理,更为各项政务、事务公开提供了保障。四是建立了群众监督机制。推行政务公开以来,我们在全系统积极开展了“内强素质,外塑形象”活动,自觉主动接受社

会和群众监督。我们以局工会组织为基础,设立统计违法举报电话、政务公开意见箱,开辟了局长信箱,对各项事务公开情况进行监督,来维护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合法权益。由于我们强调从群众监督入手,使得全局上下行为规范,面貌一新,有力地推动政务公开工作落到实处。

深入推进政务公开,是一项复杂而又经常性的工作。我们虽然在这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还有差距,这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加以改进。我们将借助这次检查的有利契机,积极向机关各单位学习好的经验和做法,取长补短,扎实落实,把我局政务公开工作推向新的高度。

下载开展依托电子政务平台加强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试点阶段工作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开展依托电子政务平台加强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试点阶段工作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民政局政务公开试点工作总结[精选合集]

    民政局政务公开试点工作总结按照x县人民政府《关于报送政务公开试点工作总结的通知》要求,我局对照《x县基层政务公开工作绩效考核细则》《x县xxxx年度政务公开工作绩效考核......

    2011政务公开总结范文

    保定市交通运输局公路设施设备维护处 2011年上半年政务公开总结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对照文件所提工作要求,我单位就2011年上半年政务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自查,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

    2011政务公开总结

    璧山县财政局政务公开工作总结 县政府信息中心: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根据《璧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政府信息公开有......

    2011政务公开总结

    2011年上半年政务公开总结市建委: 推进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立党为民、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是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政务公开总结

    XX县政务公开办公室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 行情况总结为深入贯彻落实《鞍山市关于加强行政权力运行制度建设的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政务公开工作,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

    政务公开总结

    千山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5.15政务公 开日活动总结按照千山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11年千山区5.15政务公开日活动方案》的通知要求,我局于5月13日在大屯镇集市开展了大型广......

    政务公开总结

    2010年政务公开工作总结年初以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为主线,进一步改善行政管理,提高行政效能,积极开展政务公......

    政务公开总结

    获嘉县工商局政务公开工作总结市监察局、市政府法制办: 按照《漯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政务公开工作检查的通知》要求,现将我局政务公开工作推进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