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度第二学期一年级下册道法计划5篇

时间:2019-05-12 17:56: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8年度第二学期一年级下册道法计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8年度第二学期一年级下册道法计划》。

第一篇:2018年度第二学期一年级下册道法计划

2017--2018年度第二学期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

计划

盘昌慧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的小朋友虽然在集体中生活了一个学期,但集体的观念并未完全建立,对他们来说,集体就是很多人在一起学习。至于个人与集体的关系、集体生活中应共同遵守的规则等问题,他们很难理解,一般是在教师的要求下被动遵守。由于他们的自控能力较差,不爱护班级物品、不遵守班级纪律、与同学游戏时时有摩擦、不考虑他人感受等现象时有发生。我们班的男孩子较多,这种冲突就更为明显一些。他们渴望朋友,但又不知如何和朋友和平相处,他们也渴望做一个好孩子,又不知如何做,为什么要这样做,才能让更多的人喜欢自己。因此,在这学期,教师要逐渐帮助学生建立集体观念,时学生体会到集体的意义,感受到集体生活的温暖。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根据《义务教育品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新编,编排了四个单元,共16课主题活动,约40课时,每周3课时。

第一单元第1—4课我的好习惯

第二单元第5—8课我和大自然

第三单元第9—12课我爱我家

第四单元第13—16课我们在一起

一、教学目标

1、在介绍家庭成员,回忆甜蜜往事的活动中,引导学生体验家庭生活的欢乐与幸福,激发学生爱生敬长、热爱家庭生活的积极情感和态度。

2、通过开展生活小故事的讲述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初步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逐步培养良好的家庭生活习惯。

3、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做的学着做,不依赖父母,并掌握正确的保健常识,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4、使学生懂得自己是家庭的一员,热爱劳动也是爱父母的表现,学会一些劳动的知识和技能,初步培养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

5、引导儿童去观察、探究、体验爱的真谛,帮助儿童学会爱、乐于爱,不仅爱人,还要去爱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在爱心的培养中,快乐地成长。

6、通过日常生活经验的积累,了解夏天常见的自然现象和生活中的自然常识、生活常识,了解昆虫的一些基本知识。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随时地和有组织、有针对性地观察,在观察活动中增强实验能力和应用能力。

7、通过暑假生活中安全、健康、欢乐、有意义活动内容的安排和选择,丰富学生的日常生活知识、增强分辨是非好坏的能力和自我管理自我调控的能力,知道自我保护的方法,掌握初步的适应社会的常识的技能。

二、教学措施

1、认真备课,注意教学方法,加强课堂教学,切实上好每一节课。

2、争取每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

3、正确估计学生的能力,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注意因材施教。

4、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教学安排

第一单元第1—4课我的好习惯

1、我们爱整洁2课时

2、我们有精神2课时

3、我不拖拉2课时

4、不做“小马虎”2课时

第二单元第5—8课我和大自然

5、风儿轻轻吹2课时

6、花儿草儿真美丽2课时

7、可爱的动物3课时

8、大自然,谢谢您3课时

第三单元第9—12课我爱我家

9、我和我的家3课时

10、家人的爱2课时

11、让我自己来整理3课时

12、干点家务活3课时

第四单元第13—16课我们在一起

13、我想和你们一起玩3课时

14、请帮我一下吧2课时

15、分享真快乐2课时

16、大家一起来2课时

2018.3.1

第二篇:一年级第二学期读书计划

一年级第二学期读书计划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让课外书为孩子们打开一扇扇窗,开启一道道门,让他们看到一个魅力无穷的大千世界。丰富他们的知识,开阔他们的视野,活跃他们的思维,陶冶他们的情操,使他们体验:读书,是快乐的!

一、指导思想

一年级的学生相对来说阅读教学还很薄弱,但适当地提前渗透一些阅读方法、阅读书籍还是很有必要的。阅读是识字的重要途径,有利于提高识字质量;能够进行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提高听话、说话能力;能够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知识,发展思维,提高认识,受到思想教育和美的熏陶。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孩子们喜爱读书,让书成为他们的朋友。

2、通过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通过活动,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提高欣赏能力。

4、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读书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三、活动构想

(一)制定班级读书计划和个人读书计划 1.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制定班级读书计划: 背诵《古诗文》《三字经》

2.学生根据本人实际情况制定个人读书计划,准备好一学期要读的书。(读书三本以上)

(二)营造一个书香班级

1.以身作则,从老师自身做起,每天做到和同学们一起读书。

2.记住班级读书口号“走进教室就看书”,要求每个同学无论是早晨还是中午,走进教室就看书。

(三)建立“班级图书角” 学生每人至少带五本图书。由学生自己选出图书管理员,并制定借阅制度。

(四)开展“故事会”

1.要求每个学生每学期必读三本书以上,并会讲其中的一个故事,到班上讲给大家听。

2.每天的晨会课背诵经典读物,也可以背一首新学的古诗或诗歌。

(五)让背书与游戏结合

1.背《三字经》和古诗的同时,同学和其他同学对对拍手背,做这些游戏可利用课间活动的时间。

2.鼓励自己发明游戏背诵的方法。(六)开展“我和父母共读书”活动

利用家长会,把一些家长好的做法介绍给他们听,让家长懂得重视环境的作用,既要为孩子营造良好的物质和生活环境,同时也要为孩子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使孩子在耳濡目染中,熏陶、体验,不断规范和调整自己的行为,从而让儿童在成长中逐渐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七)换一本书,交一个友

鼓励小朋友们好书要相互交换看,好书共分享,换一本书,交一个朋友,不仅读到了好书,还加深了同学间的友谊。借别人的书,一定注意爱护。

(八)评比“读书好儿童”

1.能完成老师布置的读书或背书任务的,奖励一颗星。

2.自己在家读的书完成3本以上的(需有家长的签字),可以评为班级“读书好儿童”。

四、读书内容

《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等

五、推荐阅读:

《爱心树》(美)谢尔.希尔弗斯坦 《安徒生童话》(丹麦)安徒生 《长袜子皮皮》(瑞典)阿斯特丽德.林格伦 《爷爷一定有办法》 菲比.吉尔曼 《没头脑和不高兴》 任溶溶

《木偶奇偶记》(意)卡洛.科洛迪 《魔法师的帽子》(芬兰)托芙.扬松 《小故事大道理》 《格林童话》

《小学语文课文同步拓展阅读》 《伊索寓言》 《哈佛家训》

有书就有希望,读书就有幸福,生活里没有书,就好像没有阳光。愿学生在书的海洋里自由的翱翔,汲取到更多的知识!愿书伴着每一位学生幸福、愉快地成长。

文乾宇 2014年3月5日

第三篇:一年级第二学期教研组计划

一年级第二学期教研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区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指针,坚持科学发展观,推进素质教育,以《上海市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为工作指导,以教学为中心,思路求新;以规范求质量,工作求实;以管理促发展,管理求细。努力提升学校教学科研管理质量,深化课程改革,满足多元需求,彰显学校文化品质。

新学期我教研组要以学校和教导处工作计划为依据,继续以课程改革为中心,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树立“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的观念,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和习惯”为重点,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形成良好的教风学风。大力开展教科研研究,来推动教研组建设和语文教师素质和水平的整体提高。

二、情况分析。

本组有教师4人,四人的教龄在十年以上并具有小学高级职称。

另外,对于这次一年级新教材,较几年前,教材又有了新的改动。老师在熟悉教材,熟悉低年级新教材的教学方法策略上,大家仍要在钻研教材内容上下功夫,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把握合适的教学方法,使教学工作能顺利开展。从上学期的考查情况来看,有部分学困生与班级学生的学习能力间还是有很大的差异的,需要老师进一步想策略、定措施、定点定人的辅导、教育。

二、工作目标。

1、加强理论学习,深入教育科研,不断提升教师理论水平。

2、以贯彻课改精神为中心,积极开展教研组活动,深入课堂教学的研究,不断

提高教师教学课堂实践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水平。3、积极开展教科研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的说话写话能力的发展。

4、注重学困生的辅导,从内因外因两方面着手,促进提高。

三、工作措施:

(一)重视学习,树立先进教学理念。

1、认真学习语文新课程标准,全面、深刻地领会课程标准的精神和要求。

2、每一位语文老师要认真反思当前教学的现状,总结经验,分析主客观各方面因素,寻求优化课堂教学的策略。

3、认真学习二期课改精神,每月结合自己的教学写读后笔记。

4、在学习理论的基础上,组织教师由理论联系自己的教学实际,撰写典型教学体会。

(二)实践课程标准,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在课堂教学中用以“听”入手,通过创设情景、给予帮助等手段培养学

生的说话能力。注重平时,抓实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如指读、诵读的习惯,写字、识字的习惯,听话、说话的习惯。

1、培养良好语文学习习惯

(1)听说习惯的训练: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采用以“听”入手,通过创设情景、给予提示等,帮助学生学会仔细听认真记。在听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勤于动脑,积极发言。

(2)指读、诵读习惯的养成:

指读与诵读有结合有区分,先要求学生指读,做到手指移动读词句,后要求学生诵读,做到声音响亮,态度大方。

(3)写字、识字习惯的养成:

要求学生主动识字,先识字后写字,多识字,少写字,写好字。

2、注重课外延伸,学以致用

(1)引导学生生活中识字,形成一定的识字习惯和能力。

(2)能够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3)积累规范的课文中语言尝试在适当的语境中运用。

(4)培养学生在生活中主动与人交往的意识与能力。

(三)、积极开展教研、课题研究,提升教学质量。

重视课堂教学的研究和改革,在专家的指导下,将积极展开课题《在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说话能力的发展》研究,在新课程标准实施的大背景下,探求如何实现各阶段目标;强化过程管理,促进课题研究的成果转化为实际运用的方法,为教学服务。

1、每周三组织教研活动,通过听课、评课,及时研讨、交流,改进教学的方法和措施,使老师们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能寻求相关解决的办法,并在教研活动中,进行理论学习的交流,在期末撰写典型教学案例。

2、通过聘请专家及每周组内校内听课、评课及课后反思,总结经验,寻求优化课堂教学的策略。

3、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一载体,深入开展教科研活动,体现实效性。

4、强调“合作”:发挥教研组的职能作用。加强组内研究,使备课组活动落到实处;又要注重组外交流。

四、主要工作安排

二月份:

1、制定教研组计划,确定一课三反的课题。

2、认真学习“上海市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

3、落实教研组活动时间,做好上课、听课、评课工作,并积极进行反思。三月份:

1、讨论课题的实效性和具体实施方案。

2、搜集有关课题资料,学习深化,指导实践。以“改变教与学的方式”

为主题,撰写教学反思或案例。

3、集体备课,积极参加课堂教练活动,加强听课评课活动,课题研究实

践课。

四月份:

1、教学质量期中检测和分析。

2、开展一次“三实践两反思”的教学活动,促进课堂教学的深化。

3、结合小班展示活动,学习理论与实践——一年级的语文课堂教学的特点等。

五月份:

1、学习二期课改教育理念并写学习体会。

2、交流在课堂教学中课题落实情况。

3、针对研究课题进行听课评课,并请专家指导评价。六月份:

1、制定期末复习计划。

2、进行课题组实践活动的小结,撰写论文。

3、教研组活动总结工作。

4、做好期终测试和阅卷工作。

一年级教研组2014.2

第四篇:一年级下册数学学期计划

一年级下册数学学期计划

一、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共8个单元,第一单元是认识图形

(二);第二单元是20以内的退位减法;第三单元是分类与整理;第四单元是100以内数的认识;第五单元是认识人民币;第六单元是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第七单元是找规律;第八单元是总复习;另外还有一次数学活动:摆一摆,想一想。

二、教材与学情分析:

(一)学情分析: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基本适应了学校生活,逐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方面,能熟练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学生的口算速度全部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团结协作、主动探索的精神也得到培养,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学生的数学学习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但还有个别学生由于年龄小或家庭方面的原因,计算、数学应用等方面与其他学生还有一些差距,本学期要加强对他们的指导,培养起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材分析:

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这册教材出现是口算部分,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基础,因此,应该让学生很好地掌握。同时,教材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了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常见几何图形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安排了关于立体图形的教学内容,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探索性操作活动,让学生体验空间方位和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在量的计量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的认识。

“找规律”引导学生探索一些图形或数字的简单排列规律,初步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三、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

(1)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初步了解他们的特性。(2)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3)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4)能够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 以内数的大小。

(5)知道个位和十位的意义,能够正确地、熟练地读写100以内的数。(6)结合数的认识,会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7)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使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8)会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9)会读、写几时几分,使学生知道1时=60分。

(10)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和数字简单的排列

规律。

(11)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2、基本技能:

(1)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3、情感态度:

(1)通过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2)培养学生认真做题,计算正确,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点、难点:

1、位置的相对性。

2、20以内的退位减法、100以内数的认识和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3、认识、书写几时几分。

五、教学改进措施:

1、重视引导学生在具体情景中学习数学。

2、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数学活动。

3、处理好算法多样化的教学。

4、采取灵活、有趣的方法提高计算练习的效果。

5、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第一单元认识图形

(一)单元计划

一、单元教学目标:

1、学生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等平面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2、通过摆、画各种图形,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和特征。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4、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5、在愉悦的氛围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二、单元教学重、难点:

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三、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初步认识。由于在现实中学生直接接触的大多是立体图形,所以把立体图形的认识放在第一学期平面图形之前学习,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平面图形的初步认识这一部分知识要求充分利用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关系来引入平面图形,让学生利用已掌握的知识,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识。同时,本单元的活动设计具有开放性,可以满足不同特点学生的需要。

四、教学方法措施

1.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要给学生充分的动手操作机会和时间。

3.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与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五、单元课时安排:2课时

认识图形

(二)第一课时

总1节

教学目标:

1.使同学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形(能说知名称、能正确地分辩、直观感知其特征)。

2.让同学在动手操作等学习活动中,体验“面在体上”。

3.让同学在具体的情景中去考虑、想象再发明,培养同学的创新意识。4.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1.初步认识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圆形 2.使学生理解 “面在体上”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长方体、正方体、三棱柱和球若干个,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若干个。

教学过程:

1.创设问题情景

导入:以动画的形式引出(看屏幕2):出示小画家画的四幅画,让学生猜猜分别是谁画的。然后揭示课题并板书——《认识平面图形》。

2.师生活动,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1)让学生一边拿出提前准备好的学具一边看屏幕(长方体

3、正方体

4、圆柱5和三棱柱6),让他们亲自动手实践,摸一摸、看一看,并在纸上描画出这些物体的面。让他们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孩子画的最好,同时板书: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并分别画出这几种基本图形。

(2)让孩子们分组讨论,合作探究:长方形和长方体、正方形和正方体、三角形和三棱柱、圆形和圆柱有什么关系?

根据学生的交流,得出结论:长方体画出的是长方形,正方体画出的是正方形,三棱柱画出的是三角形,圆柱画出的是圆。凭借多媒体进行展示,给孩子们一个直观、清晰的认识:“面在体上”。

3、让他们一边看画面,一边在组内讨论,再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 板书设计:

长方体

正方体

平行四边形

三角形

圆柱

长方形

正方形

平行四边形

三角形

圆形

认识图形

(二)第二课时

总2节

教学目标:

1.利用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关系,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

2.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学习过程中,体验“面在体上”实现对平面图形的进一步认识,发展形象思维。

3.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发展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使学生体会“面在体上。

教具准备:

五种立体图形、四种平面图形、剪刀、纸。

教学过程:

1.找出长方形。请你看一看、数一数、折一折,摸一摸。组内讨论一下,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汇报:有四条边,四个角,对边相等,其中两条边较长,两条边较短。

更改手中长方形的位置,请小朋友认一认还是不是长方形了,得出,无论怎么放都是长方形。找出生活中哪些物体是长方形的

2.找出正方形。用刚才的方法试一试,然后说一说正方形有什么特点。学生汇报:有四条边,四个角,四条边都相等。

更改手中正方形的位置,请小朋友认一认还是不是正方形,得出无论怎么放都是正方形。并找出生活中哪些物体是正方形的

3.找出三角形。说一说三角形有什么特点。学生汇报:有三条边,三个角,改变手中三角形的位置,请小朋友认一认还是不是三角形,得出无论怎么放都是三角形。并找出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面是三角形的 4.找出圆形。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面是圆形的 看生活中的圆形,课件演示。

出示一个球,摸一摸:圆是平平的,球是鼓鼓的;球还可以拍,圆不能拍。5.找出平行四边形,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面是平行四边形的

6.出示各类图形:平面的与立体的。让学生说出他们的名字巩固练习。板书设计:

出式各种图形特点

认识图形

(二)第三课时

总3节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明白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和边的特征。能力目标:

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加深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情感目标:

通过学生大量拼摆图形,发现图形可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及联系,感受图形美。

教学重难点:

用七巧板创造性地拼图形。

能够根据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圆形各自的特点进行简单区分与判断。

教具准备: 七巧板

教学过程:

导入:出示几个平面图形,依次说出它们的名称

1.通过对七巧板的观察,让学生找出七巧板的特点。有三种图形,有三角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有5个,还有1个正方形和1个平行四边形。2个大三角形一样大,2个小三角形一样大。

2.用七巧板中的两块图形拼成一个正方形,说说你选用的哪两块,拼成了什么。3.用七巧板比赛,看谁拼出了不同的图形,并说说拼出了什么。板书设计: 七巧板

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

单元计划

一、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3.教学时体现计算方法的多样化,通过教学让学生经历与他人讨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比较熟练的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4.通过对不同算法的理解、比较,感悟数学计算的多样性和异曲同工之妙。

二、单元教学重难点: 1.理解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算理,并正确口算。2.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三、知识结构与学情分析

单元的计算安排了两个例题,但实际是分三个层次展开的。

第一个层次是用“卖气球”、“卖风车”、“猜字谜”、“套圈游戏”等多个画面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中,感受20以内退位减法与生活的 密切联系,为学生学习提供丰富的背景资源。

第二个层次,通过系统学习“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为“十几减几”的学习构建基本的学习思路。例1是用“摆一摆,算一算”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摆弄学具、独立思考,展示多种计算方法和合作交流的过程,理解算理,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由于学生已具有了“10以内加减法”和“20以内进位加法”的知识基础,在体现算法多样化方面重点呈现“想加算减”和“破十减”的方法。在综合练习中除加强计算方面的训练外,还注意计算与解决问题的结合,让学生不断体会数学的作用。

第三个层次,借助“十几减9”的思维方法,运用知识迁移的办法,引导学生学习“十几减几”其他多道题目的口算方法。教材在保证学生自由选择计算方法的前提下,重视引导学生学习“想加算减”的方法。这一编排意图在“做一做”的练习中和综合练习中都有明显的体现。

一年级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特点,而且注意时间短、爱说、爱动。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具体活动中引导学生多动手、动脑、动口,调动各种感官参加学习活动,提高学习效率。如教学例1,12-9。由具体情景引入后,先让学生想,想不出来,就拿出学具来摆,摆明白之后再互相交流,在比较、吸收的基础上完善自己的想法,学会计算方法。在练习的初始阶段,也要强调多摆、多圈、多说,以表象来支持学生的思维。

四、教学措施:1.重视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2.引导学习动手操作,开展多样形式的教学活动学习知识。3.处理好算法多样化的教学。

4.采取灵活、有趣的方法提高计算练习的效果。

5.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五、课时安排:

十几减9„„„„„„„„„„„„„„„„„„„„„„„3课时 十几减几„„„„„„„„„„„„„„„„„„„„„„ 3课时 学数学、用数学„„„„„„„„„„„„„„„„„„„„2课时 整理和复习„„„„„„„„„„„„„„„„„„„„„ 3课时

十九减9

第一课时

总4节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计算十几减⒐的试题。

2、引导独立探究,呈现多种计算方法,初步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经历探讨计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地、比较熟练地进行十几减9的计算。

教学准备:小鸟卡片、房子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师:前几天,我们刚过完了“正月十五”,小精灵那天也参加了一次生动有趣的游艺活动,活动中有一些奖品,你们想去看看吗?(电脑出示主题图)

二、探索方法,解决问题

1、观察主题图,提出问题

师:仔细观察,小朋友正在进行哪些活动准备颁发哪些奖品?(观察后指名回答)点击电脑出现画外音:

泡泡:同学们,在这幅图里,我发现了很多的数学问题,你们愿意和我一起解决吗? 那好,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小明和他的小伙伴们正在干什么?(电脑出示套圈图)师:这是什么活动?让学生介绍。泡泡:小明投了14个圈,有9个圈没套中,套中了几个?师:泡泡提出了什么数学问题?你们能帮助他解决吗?如何列式?为什么要用14-9呢?14-9怎样算?把你的想法告诉你小组的同学们,看哪一个小组的计算方法最多? 2、小组交流,探讨算法

指名回答,教师将算法板书在黑板上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些算法,你最喜欢哪一种?请用你最喜欢的方法再说一说这道题。师:今后在计算的时候,你就可以选择你最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电脑出示泡泡伴有画外音)

泡泡:咦,那边怎么那么热闹,同学样,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电脑出示汽球图)3、选择算法,进行计算(出现画外音)

(1)泡泡:哦,原来老师正在发奖品,数一数,老师手中一共有多少个气球?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手中的气球发生了什么变化?(电脑演示分气球的过程)

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怎么列式?板书:15-9= 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并让几个学生说出不同的计算方法。

(2)师:顽皮的小泡泡又不见了,让我们找一找,它跑到哪里去啦?(电脑出示谜语图)原来泡泡在猜谜语,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能试着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同桌互相说一说,并列式

(有13条谜语,猜出了9条,还有几条没有猜出?或者说:还差几条就猜完了?然后指名学生向全班汇报)

三、熟练算法,进行应用 1、看图列算式(第12页)

要求:看懂图意,独立列式,指名上台进行订正 2、圈一圈,算一算(第13页)

要求:让学生独立完成,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圈?

四、观察算式,找出特点,发现规律

1、师:同学们,仔细观察黑板上的这些算式,它们都有什么特点? 2、除了这些,你还能写出十几减9的算式吗?谁能给这些算式排排队,让它一个也不少。(指名板演)

3、再观察,你还能发现什么?

师:那我们找到这些规律,有什么用处呢? 4、抢答练习

利用找出的规律,同桌进行练习

如:学生A:13-9

学生B:4

五、游戏 小鸟找房子(第13页的图)

游戏要求:先让学生计算出小鸟身上的算式,然后和房子上的号码一一配对; 游戏形式:小组合作,全班订正;

游戏结果:有一只小鸟没有房子,同学们帮它建造一座。板书设计 :

十几减⒐

15-9=

14-9=

12-9=

教学后记

十 几 减 9

第二课时

总5节

教学目标:

⒈要求通过练习,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快速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的数感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优良品质。

3、通过练习,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用几种不同的方法来进行计算,同时渗透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能正确计算十几减9的减法。

教学准备:

卡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听算(视算)

13-9

17-9

12-9

15-9

18-9

14-9(全班齐听)1)、集体订正 2)、评讲:谁能说一说:18-9=?你是怎么想的?

把你的想法用小棒摆一摆,并与你的同桌说一说(边摆边说)3)、指名学生说自己的算法,还有不同的想法吗?(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4)你最喜欢哪一种算法?用你最喜欢的算法再把18-9等于几说给你的小伙伴听。

2、看图写算式

(课件出示)◎◎◎◎

◎◎◎ ◎◎◎◎◎

◎◎◎(指名板演,全班齐练)板书:9+6=15

6+9=15

15-6=9

15-9=6

3、算一算

第14页的第5题

要求:先同组的同学互相的说一说,然后再列出算式 最后集体订正,对于全对的同学给予鼓励。

4、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口答

教师拿出准备的数学抽拉卡片或数字转盘,教师随意抽拉或转动,让学生口答出得数

二、出示课件(第14页的第6题和第8题)要求:1)先让学生看图说图意 2)再指名说图意

3)再列式计算,并与你的同学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三、练习

学生完成书中第7题

回家写一个十几减九的算式,给妈妈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能说出几种方法就说几种,比一比,看谁说的方法又多又好。板书设计

十几减9

9+6=15 6+9=15

15-6=9

15-9=6

教学后记:

十 几 减 9

第三课时

总6节

教学目标:

⒈ 正确熟练计算十几减9 ⒉ 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十几减9的口算方法,3、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难点: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十几减9的口算方法。

教学准备: 卡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

9+()=13

9+()=16

9+()=15

13-()=9

16-9=()

15-9=()

9+()=18

9+()=14

9+()=17 8-9=()

14-()=9

17-()=9

12-9=()

11-9=()

27-9=()

二、练习:

1、观察图先说一说在完成练习二第1题。

2、完成第3题。

每人自己写一张十几减9的算式,然后作投递员放到答案正确的箱子里。

3、第5题:

(1)从11-9开始,先按顺时针方向指定学生说出得数。再按逆时针方向,指定学生读算式并计算。

(2)不按顺序,任意指题,指定学生说出得数。还可以指定两个学生抢答,看谁说得又对又快。

(3)让学生按顺时针的方向把算式写在本子上,再计算。

4、学生独立完成6、⒎、8题 三.小结: 今天我们练习是内容,主要还是十几减9,怎样才能做到又对又快?(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算法)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十 几 减 几

第一课时

总7节

教学目标:

1、理解“十几减几”的算理,学会“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正确计算“十几减几”的题目。

2、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和探索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

教学准备: 卡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沟通联系。小黑板出示口算:

8+5

7+8

7+6

6+8

5+7

5+9

13-9

16-9

18-9

15-9 17-9

14-9(全班齐练,集体订正)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多媒体出示“熊猫卖风车”的画面。首先请学生说明看到了什么,让学生描述这一生动景象,调动学生的兴趣。

2、师生共同收集信息。

3、引导学生讲述对话的意思,明确要解决的问题。

4、启发学生根据图意和要解决的问题,想想自己准备用什么方法解决。

5、组织小组讨论,广泛发表自己意见

6、组织全班同学交流,对各种方法进行评议。在各组讨论的基础上,广泛反映出各种方法。教师要表扬同学想的方法多,能独立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请同学们就出自己在解决问题时喜欢哪种方法,并说明理由。

7、教师导向性的小结,以参与者的语言,表明自己根据大家的发言很受启发,乐意运用“想加算减”的方法,但也要肯定“破十减”等方法的合理性。

三、巩固计算方法。

1、先在书上完成“做一做”第一题,请同学讲一讲上下两题有什么关系,并举几个例子口头考考其他同学。一方面扩大练习的量,另一方面提高兴趣。

2、为变化方式,可把“做一帮”第2题做成卡片,以二人“找朋友”的方式,先说加法题后说减法题,互相练习,活跃气氛,提高练习速度。

四、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练习三第1、2题完全放给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分别说说解题时自己的想法。也可以分小组,由组长组织同学们交流,交流时要照顾到每一个同学,特别是差一点的同学。教师老师应加强巡视,主动参与一些小组的交流,了解情况,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五、小结:

板书设计:

十几减几

教学后记:

十 几 减 几

第二课时

总8节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熟练地运用方法进行正确熟练地计算。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及数感。

3、培养学生良好地思维方式和运用多种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听算

12-7

12-

412-14-8

16-9 8+9

13-6

14-11-

215-7

17-8

15-9

(集体订正)

评讲:说一说:11-2

15-7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 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2、说得数,再写算式 书中第18页的第3题:

要求:每一个四人小组先在组里互相说出算式、得数,最后写出算式。(全班齐练,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二、游戏提高练习。

1、找座位

(1)给每个学生一个算式卡片,同时出示5把贴有3、4、6、7、9卡片的椅子,让学生把卡片放到相的椅子上去,比一比,看哪些同学放得又对又快。(2)还有没有送出去的卡片吗?

那你们想不想也他们找个家呢?请你们想个办法给它找个家。(学生活动)

2、找朋友

(书中第16页的第6题)

活动要求:教师先将书中的题目出示在黑板上,然后请8个小朋友分两组比赛,看哪一个组的小朋友找的又对又快。(集体订正,对于做得又对又快的小组给予鼓励)

三、全课小结:

四、完成作业:第16页第9题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用 数 学

第一课时

总9节

教学目标:

1、懂得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并能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

2、培养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态度,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⒊ 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尊重他人与他人合作的良好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能提出问题并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景引入:

1、师提问:我们班有10名同学喜欢唱歌,8名同学喜欢画画,你能提出一个问题吗?谁能回答这个问题,请列出算式。(生自由的说一说)

二、观察提问:

1、我们经常有这样的体会,当我们遇到不懂的事情时,就会向别人提出问题。其实在日常生活中也藏着许许多多的数学问题,你能试着说一说吗?

指名说一说

2、出示主题图:提问:你看到什么?跟你的同桌互相说一说

小组讨论:从图中你观察到了什么能够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并请小组小朋友把算式写下来。

3、小组汇报:引导学生提出关于加法的问题,并能提出关于减法问题。

4、要求学生口头解答所提出的问题。

三、摆一摆:学生用小圆片同桌一个摆一个提问题。

让学生上台展示刚才学习的情况。看看哪桌小朋友配合得最好!

四、完成做一做,看看你还能提出什么别的问题:老师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选出若干,让同学们自己动手解答。请生上台板演,其他在练习本上解答。

五.知识应用:仔细观察我们的周围,你能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板书设计:

用 数 学

第二课时

总10节

教学目标:

1、能看懂图意,能提出问题。能从图中看清告诉了什么,要求什么,并能列式计算。

2、培养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感受数学在于们生活中。

3、培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环保意识,热爱我们的生活。

教学重难点:能提出问题并能正确解答。

教学准备:数字卡片、口算卡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口算卡片:

2、看图填算式:

二、导入:出示同学们套圈图

三、新授:

1、引导学生看图,准确叙述图意,并能提出问题。你看到图上画了什么?他们在做什么?

2、谁能完整的把意思说一遍?

3、那谁会列式计算?算式里的12、7和5分别指什么?

4、下面另外几幅图学法一样,教师在此过程中适当进行环保教育和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教育。

5、生和同桌说说图意,然后动笔填写空格。

四、练习:

学生自编应用题,其他同学列式在课堂练习本上。

如:我们班组成学习小组,有两个组,一共有16个人,第一组有9个人,那么第二组有几个人?

五、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呀?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整理和复习㈠

第一课时

总11节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对本单元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性的归纳和整理。

2、能够熟练地掌握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同时还能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本节课主要是引导观察20以内退位减法表的排列规律,初步培养分析、比较、概括、综合的能力。

教学重点:计算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一张20以内的退位减法表 口算卡片数张。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听算:12-9 14-6 15-7 16-9 13-7

全班齐练,集体订正。评讲:说一说13-7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还有不同的想法吗?先同桌互说,然后指名说,比一比,看谁说得的方法多方法好。

二、练习指导

1、退位减法表

教师出示20以内退位法表,引导学生发现表中的规律,启发学生回答。

⑴竖着看,分别读出每行的算式及结果,边读边思考,每竖行是怎样排列的。⑵横着看。让学生默读每排的算式及结果,想一想,各排是怎样排列的。⑶问:从减法表中,还能发现排列上有什么规律吗?启发学生回答。

2、练习

⑴让学生把差是6、8、9的算式一组一组地说出来。如:16-8=□-□,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引导学生总结如何才能准确无误地写出所有等于8的算式。⑵教师读算式,学生举数字卡片表示得数。

⑶针对学生容易弄错的题进行练习。

3、一画四式(完成第25页第3题)

师:你能根据一幅图写出四个算式吗?学生独立完成,最后集体订正。

三、课外作业

完成第25页第1题。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四、思维训练:在()中填上适当的数:()-9<5 15-()>6

五、课堂小结

师:通过本节课复习,同学们熟练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并且了解知识之间内在联系。板书设计:

单元整理和复习㈡

第二课时

总12节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复习,要求能够准确地根据数学信息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并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解答。

2、熟练地掌握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3、培养计算能力。

教学重、难点:能够正确地提出问题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挂图、口算卡片一套。

教学过程:

一、听算

15-8 13-5 12-6 15-7 9+8 11-7 14-6 14-8 16-7 18-9

全班齐练,集体订正。评讲:14-8=?你是怎样想的?还有不同的想法?

二、用数学

1、出示挂图P25:5 ⑴问:你从图中知道了什么信息?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先同桌互说,然后的全班说(3----5人)

⑵你能列出算式吗?试一试(学生独立完成后,与同桌互说为什么这样列式?)⑶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还有其它的想法吗?

2、出示第26页第6题。⑴学生独立完成

⑵集体订正,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还有其它的想法吗?

三、观察与思考

学生独立完成第25页第2题,然后集体订正。师:认真观察每一竖行的题,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四人小组讨论,然后指名回答。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整理和复习,同学们具备了一定的归纳的能力。

板书设计:

练习课(小结课)

第三课时

总13节

教学目标:

1、学会看懂简单的统计图表,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2、能够根据图意写出算式,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掌握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挂图、口算卡片一套。

教学过程:

一、口算

12-7

12-

412-14-8 16-9

6+8

13-6

14-5 全班齐练,集体订正。评讲:16-9=?你是怎样想的?

二、计算(全班齐练,指名板演,集体订正)17-8-

39+4-6

11-6+7 5+9-8

5+4+6

8+7-9

三、比一比

师:夺红旗,比一比,看哪个组能够最先夺到红旗。

要求:选出8个同学分成二组,进行接力赛。对于做得又对又快的组给予鼓励。11-8

12-6

13-7

14-9 12-7

13-8

11-6

15-9

四、看图

教师出示第九题的图。让学生看图,同桌互说图意。然后教师指名说图意。学生列式解答,并与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五、用数学

出示第26页第8题图,问:你从图中知道了哪些信息?你解决图中提出的这个问题吗?试一试你是怎样想的? 教师指名说说。

六、思考

我们一队有12个男生,老师让每两个之间插进一个女生的话,可插进多少个女生?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也可以根据题意进行实际的演示。

七、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几节课的复习,你有了哪些进一步的收获?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

单元计划

一、单元学习目标:

1、能按照某一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

2、能选择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不同的分类。

3、在分类的活动中,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二、单元重点:能按照某一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

单元难点:能选择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不同的分类。

三、单元教材分析:

分类一种基本的数学思想,它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有序划分和组织的过程。分类能力的发展,反映了儿童思维发展,特别是概括能力的发展水平。分类能力既是幼儿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方面,又对促进幼儿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进行分类时,首先要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综合,通过比较,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并抽象、概括出事物的一般特点与本质属性,本单元主要是为了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初步的分类方法。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辨认和区分所学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了。这里主要是通过一些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的一些特征,感知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以及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措施:

1.注意将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2.注重操作,使学生在实际活动中找出分类的标准,掌握分类的方法。3.要结合知识内容本身的灵活性,注意开展开放性,探索性的教学。

五、单元教学课时安排: 2课时

分类与整理

第一课时

总17节

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使学生知道长方形、正方形的形状和边的特点。

2、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加深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能辨别、区分这两种图形

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通过操作让学生明白长方形和正方形各自的特点。

能够根据各自的特点进行简单区分与判断。

教学准备:实物图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出示长方形,请学生说一说风。长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两条长边相等,两条短边相等)再出示正方形,也请学生说一说正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四条边长度都相等)

二、新课。

1、拿出每人事先准备好的长方形、正方纸,师生共同操作。

⑴引导学生先看正方形,先上下对折,边要对齐,看上下两部分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上下两条边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再左右对折,方法同上。然后把正方形纸的两个斜对着的角对齐,折后观察折痕两旁的部分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再继续对折一次,观察折出的几部分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四条边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得出结论)⑵用长方形纸折一折,看一看长方形的边长怎么样。

要求学生先思考:怎样折长方形的纸,就能使分成的两部分完全合在一起?然后,自己动手折一折,以四人一小组进行讨论,再翻开课本进行核对。⑶区分长方形和正方形。

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长方形和正方形(长方形的一边与正方形边长相等)先将两个图形重叠在一起,让学生观察:两个图形的边有什么关系?

2、学做车。

⑴先出示一个风车,将风车展开,让学生观察风车是由什么图形剪拼成的。⑵拿出准备的长方形纸,同桌互相商量,想一想要折一个风车该怎么做。学生动手操作。(先将长方形纸剪成一个正方形,再动手做成一个风车)。

3、小结:今天我们学了什么?大家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分类与整理

第二课时

总18节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剪一剪、拼一拼、摆一摆等方法,加深对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的感性认识。

2、初步认识图形之间的关系。

3、通过分解与组合,初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难点:

通过各种方法弄清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并能进行判断。图形的分解与组合。

教学准备:

图形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把下列图形的题号填入相应的括号内。

(1)

(2)

(3)

(4)

长方形()

正方形()

三角形()

圆()

2、用小棒分别摆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各一个。

二、新授

1、取出事先准备好的两张长方形纸,如让学生思考,两个这样的长方形可以拼成什么样的图形呢?

学生动手操作发现两个这样的长方形可拼成一个正方形,也可拼成一个长方形。

2、出示准备好的四个小正方形,让学生想一想有几种摆法。

3、取出12根小棒,想一想,你能摆出几种图形。学生以四人一组进行讨论。(手画)

4、完成28页上“做一做”。问:你能用一个圆剪成一个正方形吗?

5、请学生拿出若干个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分组合作,自由拼摆图形,充分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6、提问:用几个相同的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更大的正方形?至少用几个相同的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用2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什么图形?如果这2个三角形不是完全一样的,还能这么摆吗?你还有什么新发现?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第29页练习六第1题。

2、完成教科书第29页练习六第2题

四、思维训练。小明说,今天是10月24日星期四,下周四10月30日,他说的对吗?上周四是几月几日?上周三呢?

五、小结。师:今天大家通过拼、摆、剪对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有了更多的认识,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立体图形的拼组

第三课时

课型:新授课

总节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直观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形状以及特征。

2、、通过学生动手拼一拼、摆一摆,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3、能辨认和区别这两种图形。

教学重难点: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形状以及特征。能辨认和区别。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一些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实物。让学生指出哪些是长方体,哪些是正方体。

2、口答:长方体有几个面?正方体有几个面?

二、新授。

1、取出两个正方体,可以拼成什么图形?

2、取出三个正方体,可以拼成什么图形?

3、取出八个正方体,可以拼成什么图形?

教师:通过学生自由拼摆,让学生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区别以及之间的关系。

4、取出四个长方体,如:

可以拼成什么图形?(长方体或正方体)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第28页下“做一做”。

通过用长方形纸做一个圆筒,让学生体会面可以围成体。

2、完成教科书第29页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讲评。

3、完成教科书第29页第4题。

先让学生观察长方体的上面、前面和右面,并懂得上下、前后以及左右之间的关系,然后进行正确的划线连接。

4、完成教科书第29页第5题。

观察:第一行和第三行有什么关系?第一行和哪几行有关系?第二行和哪几行有关系?你发现了什么?图中缺了几块?你是怎样知道的?

5、完成教科书第30页第6题。

先观察熊猫图,找出图中熊猫的脸部特征,再结合拼图想一想,怎样才能拼出一个正确的熊猫脸。

6、完成教科书第30页第7题

根据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让学生想象正方体的六个面上分别标的是哪些数字,教师出示实物演示。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的拼组使大家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有了新的认识,谈谈你的收获。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

单元计划

一、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正确的数出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使学生知道个位和十位的意义,能正确的熟练的读写100以内的数。3.结合数的认识,使学生会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4.结合具体事物,使学生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简单的估算和交流。

二、知识结构与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数概念是整座数学大厦的基础,是重要的数学概念,为了使学生掌握好这部分概念,本单元根据儿童已有的经验,心里发展规律螺旋上升的原则将数概念的教学划分为若干阶段。

100以内数的认识是学生务必切实要掌握的必需知识,也是人人要学习的有价值的知识。由于100以内的数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所以它有着很强的应用性和现实性,由此为咱们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搭建了真实的教学背景,创设了众多的有利条件。

100以内数的认识是学生学习2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今后学习100以内数的计算,是学习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属于认数教学的第二阶段。

三单元重难点:

四、教学措施:

五、课时安排:

1.数数,数的组成………………5课时; 2.2、读数,写数……………………4课时;

3、数的顺序,大小比较…………4课时; 4、4、整十数加一位数相应的减法…2课时。

100以内数的数数,数的组成

第一课时

课型:新授课

总节数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2.培养估算能力及探索观察能力,体验数学方法的多样性、发展思维的灵活性。3.培养积极思考、认真倾听他人想法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数出100以内数量,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正确数出几十九后面一个数。教学准备:

小棒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数班级人数,初步认识超过20的数: 1.复习20以内的数的组成

2.让学生直观认识超过20的数。

接着数,重点让学生看出:2个十再添上1个一是二十一;二十九由2个十和9个一组成;二十九接着数是三十,表示3个十。3.迁移类推,脱离直观,思考。

(1)接着全班人数数,后面一个数是几,是几个十几个一?(2)三十九后面一个数是几?四十九后面呢?五十九后面呢?

二、合作探究,进一步认识100以内的数:

1.100只小羊画面,让学生估一估大约有几只羊。2.动手操作,交流探究。(1)同桌合作数小棒100根。

(2)汇报交流,突出方法多样化,并进一步提高100以内数数能力,加深对数的组成的认识。

3.小结。谈谈数数方法的多样化及数数中要注意的问题。

三、练习,并在练习中进三步认识100以内的数,1.猜数。

(1)4个十和6个一合起来的数是几?(2)58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3)69前面一个数是几?后面一个数是几?(4)数出87后面5个数。2.完成教科书第33页“做一做”。3.怎样数比较快? 4.倒数数。例,从61倒数到56。

四、全课总结:

让学生谈谈这节课的感受。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100以内数的认识

第三课时

课型:练习课

总节数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2、能进一步数、读、写100以内的数。

3、进一步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并记住10个一是一十,10个十是一百。

教学重难点:1.进一步正确熟练数、读、写100以内数,特别注意过九的数。2.会整十整十地数。

3、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能很快数出过九的数。教学准备:

小棒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全体从1数到100

2、指名按要求数数或全班一起数。

3、摆小棒全班同学一起快速回答所摆小棒表示多少。(用“有()个十和()个一”的形式回答问题)

二、新课:

1、教学例三

教师出示3捆又5根小棒 “这里一共有几根小棒?”(一共有35根小棒)“35根小棒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35由3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

“那么3个十和5个一又组成多少呢?”

2、巩固:

(1)学生同桌2人摆小棒,先由右边说5个数,左边同学摆小棒,再互换。读数的同学注意观察摆小棒的同学摆对了没有。教师巡堂并指导。(2)脱离小棒说数的组成:

①由教师说数,学生回答数的组成。

②同桌2人一人说数,一人说数的组成,每人朔个数。

③教师点学号,指名个别说说自己的学号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三、练习:做33页,做一做和37页练习七第5题和第7题(可先独立完成,再指名答)

四、小结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读数、写数

第一课时

课型:新授课

总节数 教学目标:

1、能初步地数、读、写100以内的数。

2、初步理解数位的意义,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3、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

教学重难点:

1、初步正确地数、读、写100以内的数,特别注意过九的数。

2、初步理解数位的意义,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教学准备:

小黑板

卡片

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数数练习

2、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学生快速说出数的组成。

3、复习数位表:

二、导入:

“刚才表示的数都是20以内的数,如果是20以上的数又应该怎样表示呢?谁知道21这样用计数器表示?” 三.新课:

1、教学例四:想一想应该怎么样用计数器表示24?(指名回答)想:24由2个十和4个一组成,所以在十位上拨2,在个位上拨4。写作:24

读作:二十四

2、教学例五:

(1)教师拨珠子:十位4颗,个位3颗 “请问珠子表示的数是多少?”(指名回答)

板书:写作:43

全班齐读“十位是4,个位是3,所以读作:四十三”(2)另外2个图也如上教法

3、练习巩固:

(1)接拨珠子,分别用指名答、开火车答、全班齐答等方式。(2)教师读数,学生听数并动手写数,再全班对答案。

(3)同桌2人合作,一人说数,另一个人在听写本上写数,要求写数和读数都要写出来。每人说3个数。四.小结: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100以内数的认识

第二课时

课型:新授课

总节数 教学目标:

1、学生能熟练地数、读、写100以内的数。

2、知道数位的意义,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3、进一步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

教学重难点:

1、正确熟练地数、读、写100以内的数,特别注意过九的数。

2、理解数位的意义,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一.复习:

1、开火车数数。从15起,5个5个数到100,从48起,2 个2个数到78。

2、小游戏:分组抽签读数。(1)数出尾数是0的数来。(2)数出尾数是5的数来。(3)数出个位和十位数字相同的数来。(4)数出个位是9的数来。师:“刚才我们用各种方法数数,可以2个2个数,5个5个数,10个10个数,还可以顺着数,倒着数,2、教师说数,学生写数,要求写出写法和读法。

二、新授:

1、教师在计数器个位上一个一个地拨,拨到9时问“再拨一个是多少?是10)十由几个一组成?” “那么10个一是十,应该这样表示?”教师在计数器十位上一个一个地拨,拨到9时问“再拨一个是多少?是100)一百由几个十组成?” “10个十是一百,应该这样表示?”“我们看计数器上的珠子表示一百有什么特征?”(百位上只有一颗珠子,个位和十位都没有珠子)

2、指名回答,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指名上黑板板书,要求100的读法和写法都写出来。

百位

十位

个位

写作:

0

0

读作:

一百

三、练习巩固:

1、学生独立完成35页第2题,指名上黑板写数,全班对答案。

2、教师指导学生看图,再独立完成36页第4题。

四、小结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读数、写数

100以内数的认识

第三课时

课型:练习课

总节数 教学目标:

1、能熟练地数、读、写100以内的数。

2、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并记住10个一是一十,10个十是一百。

3、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难点:熟练地数、读、写100以内的数。教学准备:

小棒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数数:

1、全班从100倒数到1。

2、抽签数数。

二、数的组成:

3、学生看小棒,说数的组成。

4、学生看计数器,说数的组成。

5、学生看数字卡片,说数的组成。

三、读数、写数: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如:学生说“24,读作二十四”

(四)书面练习:

1、按顺序填数:

2、填空完成数的组成

四、小结: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数数、数的组成、读数、写数

第四课时

课型:练习课

总节数 教学目标

1、能熟练地数、读、写100以内的数。

2、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并记住10个一是一十,10个十是一百。

3、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难点:熟练地数、读、写100以内的数。教学过程: 一.数数:

1、全班从38数到61

2、全班10个10个数,从10数到100

3、全班20个20个数,从20数到100

4、指名数数,注意过九的数。如:59下一个数是多少?或前一个数是多少? 二.相同的数在不同数位所表示不同的意思: 师拿出计数器 问:“24怎么表示?为什么这样表示?”(根据组成)

“那42又怎么表示?为什么这样表示?” “那么24里的2和42里的2有什么不同?”(24里的2表示2个十,而42里的2表示2个一)

“对!同样的一个数字,在不同的数位上就表示不同的意思了。如果2在百位上呢?(就表示2个百)

“恩!在个位上表示有几个一,在十位上表示有几个十,在百位上表示有几个百。” 三.会概数,培养学生数感:

1.体会100粒大米有多少,100根小棒有多少,那么50大概又有多少。100颗黄豆呢? 2.自己体会100张纸大概有多厚?50呢? 3.100个人大概有多少? 四.小结。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数的顺序、比较大小

第一课时

课型:新授课

总节数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

2、初步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3、初步结合具体事物,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教学重难点:

1、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

2、初步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3、初步探索百数图中的排列规律。教学准备

百数图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数数:从100倒数到50

数出个位和十位数字相同的两位数

数出末尾是0的数

2、看计数器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教师拨数,指名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并说明原因。想:先从十位看起,十位上的数大,这个两位数就大。如果十位上的数相同,就看个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大的,则这个两位数就大。二.新授:

1、教学例七:

(1)教师出示百数图(2)学生观察讨论,“表中这些数的排列有什么特点?”(3)学生动手独立填写表格。

(4)再观察,这个数位顺序表有什么特点?

2、练习:教师提问,学生快速回答。如:“第4行第8个数是多少?”

3、按要求38页,给指定的数涂颜色。四人小组讨论还发现什么新规律? 三.课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八第1题、第7题。师生一起对答案。

四、小结 板书设计:

数的顺序

教学后记:

数的顺序、比较大小

第二课时

课型:新授课

总节数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

2、进一步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3、进一步结合具体事物,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教学重难点:

1、进一步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

2、进一步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3、进一步探索百数图中的排列规律。教学准备:

卡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准备:

1、指名回答:说出个位数字和十位数字相同的两位数。说出十位是5的数。开火车答:说出27后面的5个数。说出个位是0的数。

2、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卡片)二.新授:教学例八

1、学生观察母鸡下蛋图,比较左右两边图有什么不同。可以怎样比较呢?(1)根据鸡蛋图来比。(2)根据数的顺序比。(3)根据数的组成比。

2、用计数器比较数的大小:

39和45比较,四人小组讨论,怎样比能很快知道哪个数大,哪个数比较小,指名回答,说说小组讨论结果。

“先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大,这个两位数就大;如果十位上的数相同,再看个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大,则这个两位数就大。”

同理,所以用同样的方法,或用老师归纳出来的方法学习比较右图。

3、教师可多写几个数,让学生直接比较

4、教师写出三个数让学生比较大小

5、教师再次总结比较数的一般方法。三.练习: 1、39页做一做:

2、42页练习八第2题

四、小结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认识人民币

第一课时

课型:新授课

总节数 教学目标:

1、全面出示我国发行的人民币的品种,对我国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2、突出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的种类,说明这些人民币在我国商品交易中占主导地位。

3、进一步学习分类的方法。从小懂得,合理使用零花钱,并知道如何爱护人民币。教学重难点:了解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将其分类。教具、学具准备:模拟人民币 教学过程:

一、列举使用人民币的例子:

同学们,你们买过东西吗?买东西用什么来付款?你们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吗?对,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人民币。(板书:认识人民币)

二、认识人民币:

我们现在使用的是我国发行的每5套人民币,请同学们仔细看,这些钱你们都认识吗?

1、区别旧版和新版:(以10元为例)这是多少钱?你是怎么认识的?这两张10元的人民币有什么不同?可能用来干什么?

2、区别纸币和硬币:出示5角硬币和纸币,有什么不同?背面有什么?(国徽)国徽是我们国家的标志,许多人民币上都有国徽,所以我们应该爱护它,不要故意损坏它

3、出示其它面值的人民币,让学生认。

4、这么多的钱放在一起,多不整齐呀,请你们按规律分一分。

5、请看到书上的47页,你发现书上的人民币和我们平时所见的人民币有什么不一样?像这样,在人民币的左下角有

一道红色斜线,这样的叫样币,是不可以使用的。

三、换钱游戏:认识人民币。

四、小结:

小朋友,这节课我们上得真愉快呀,学会了很多知识,你们都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人民币的简单计算

第一课时

课型:新授课

总节数 教学目标:

1、知道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会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

2、知道物品价格的表示形式。

3、培养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通过购物活动,初步体会人民币 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并知道爱惜人民币。

教学重难点:知道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会一些简单的计算。教具、学具准备:模拟人民币,挂图,物品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1、人民币的单位有哪些?

2、按质地分办哪两类?

1元=()角

1角=()分 一张2角可以换()个1角 二.讲授新课

1、老师拿了14个1角的硬币去买书,你们觉得这样方便吗?谁能帮我想一个好办法?(换钱)怎么换?小组讨论

可以用10个一角去换1张1元,2个1角换一张2角。原来12角=1元2角。请学生填空:3元8角=()角

26角=()元()角 你是怎么想的?

2、同桌利用学具互换人民币。

3、黄老师在商场中看到了价格牌上是这样写的:笔记本 1.50元

(问这1.50元是多少呢?)

对了,我们看到1.5元中有一个小圆点,圆点的左边表示元,右边的第一位表示角,第二位表示分,所以1.5元就 是1元5角,这就是物品价格的表示方法

4、看其它文具的价格,把对应的用线连起来。本子

0.50元

5角

墨水

3.00元

35元 书包

35.00元

7元8角 尺子

1.20元

3元

彩色笔

7.80元

1元2角

5、如果我要买一本本子和一把尺子,你们会计算吗? 如果我用10元去买一瓶墨水,该找回我多少钱?

6、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人民币的简单计算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第一课时

课型:新授课

总节数 教学目标:

1、运用直观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的计算方法。

2、能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的计算方法。教具、学具准备:挂图、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你们喜欢花吗?在公园里举行花卉展,你们想不想去看看呀?

二、探究新知:

1.从这幅图上,你看到什么?

(学生汇报,在花圃里有三种颜色的花:红花有10盆,黄花有20盆,紫花有30盆等。)

2.看着这些花,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多少盆?红花和紫花一共有多少盆?黄花和紫花一共有多少盆?)3.要想知道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多少盆,怎样计算?(板书:10+20)4.谁还有不同的算式?(20+10)

你是怎么想出来的,请同桌的同学讨论讨论 5.全班交流(1)、数的方法:10、20、30(2)、计算的方法:因为1+2=3,所以10+20=30(3)、数的组成:10和20组成30(4)、想加算减:因为30-10=20,所以10+20=30(5)、用十作单位:10里面有1个10,20里面有2个10,加想来一共是3个10,也就是30 同学们想出来了这么多的流动,真了不起!那么我们算出的结果对吗?请你们用摆事实小棒的方法来验证一下。学生摆小棒

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决第二和第三个问题

三、整十数减整十数:

工人叔叔说,布置花坛还要紫花,我要搬走10盆,小朋友们,你们能提出什么问题? 还有多少盆紫花?

可以怎么列算式?(板书:30-20=10)

你是怎么知道30-10等于10的?同桌两人说一说

我们算出的结果对吗?请同学们再用摆小棒的方法来验证一下(学生活动)

四、巩固练习

1.口算:3+2 =

4+5 =

6-4 = 30+20 =

40+50 =

60-40 = 2.游戏:帮小狗找回家的路

五、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第二课时

课型:练习课

总节数 教学目标:

1、学会整十数加减的计算方法。

2、给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空间。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熟练掌握整十数加减的计算方法。教具、学具准备:挂图、小棒 教学过程:

一、口算练习:

3+2 =

4+5 =

8-4 =

1+2 =

3+5 =

6-2 = 30+20 =

40+50 =

60-40 =

10+20 =

30+50 =

60-20 =

二、今天是小熊贝贝的生日,有好多的小朋友都想到他家里为小熊过生日,可是小熊家太小了,不能接待太多的小朋友,于是呀他想了一个办法,就是在他家的挂上算术题,谁先做对了就可以到家里去。小朋友,你们想不想试试呀?

(出示第59页的第7题)请每一位小朋友选一道题,算对了,小熊就开门让他进去。

三、出示课本第59页的第6题的挂图。(先让学生独立解决前两个小题,再让学生自己根据图意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

四、完成课本第59页的第8题

五、小结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不进位加)第一课时

课型:新授课

总节数 教学目标:

1、知道不进位的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能正确地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

3、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难点:能正确地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教具、学具准备:挂图,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口算下列各题,并说出计算过程。

+ 20

40+2

+ 30

50+3

比较以上两组算式的不同点。

二、新授:

1、出示挂图,教师给小朋友发新书了。你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挂图)。(数学书有多少本?语文书有多少本?一包数学书和一包语文书共有多少本?)

2、学生独立从图上寻找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数据和信息。板书:35+3

30+8

35+30

8+3 请你找一找,哪几个算式已经学过了?得数是多少?(30+8=38,8+3=11)。35+3

35+30得多少?先想一想,再用小棒摆一摆,也可以直接在头脑里想。

3、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各种计算方法

用小棒摆:先摆5根加上3根得到8根小棒,再和3捆小棒合起来是38。用小棒点数的方法算,35,36,37,38。不用小棒直接算

计算35+30

用小棒帮助解答。先用3捆加3捆是60,再和5根小棒合起来是65。用小棒点数的方法算是35,45,55,65 先计算个位上的30+30=60,再计算60+5

4、你觉得上面哪种方法比较方便?教师引导学生得出: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方法,共同点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三、练习:40+17=

2+36= 1.可以把它们归结为两位数加整十数或一位数,进行计算。2.完成课本第61页的做一做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知识?请大家自我评估一下,今天的学习你成功了吗?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

第二课时

课型:新授课

总节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题目,2、能较熟练地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初步掌握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方法。教学准备

卡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

20+40=

32+10=

40+48=

56+30= 42+7=

5+23=

4+64=

8+51= 上面哪几道题先算几加几?哪几道题先算几十加几十?

二、新课

上节课学习了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和计算方法,同学们掌握得不错,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1、出示联欢会挂图。班上开联欢会,小红和小明为同学们送来了纯净水,他们班有33人,每人一瓶够吗?先让学生根据观察估计一下,够 不够每人一瓶,再指出:具体算出有多少瓶纯净水,就知道每人一瓶够不够。明确要解决有多少瓶纯净水的问题。

2、解决“有多少瓶”纯净水的问题。

(1)让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列出算式24+9。(2)分组用小棒摆一摆,讨论怎样计算。(3)请小组的代表介绍本组的计算方法。先把24揍成30,再算30+3得33。先算4+9得13,再算13+20得33。

3、练习:出示“做一做”。让学生独立完成,允许有困难的学生和同学讨论。并说一说自己是怎么计算的。

4、小结:根据学生发言,给学生以充分的肯定。然后,小结:进行两面三刀位数加一位数时位加法的计算,可以先算几加几,加得和数和原来的整十数相加;也可以先把两位数凑成整十数,再加余下的数。

三、练习

1、练习十一第5题。让学一按上下两题一组进行计算。引导学生发现:上面一题材的计算正好与下面一题先算几加几完全相同。帮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

2、练习十一第6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引导学生观察,说一说发现了什么。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不退位减法)

第一课时

课型:新授课

总节数 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通过人人参与口算方法的指导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推理归纳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3、通过分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用主动探索知识的精神。教学重难点:

1、掌握口算方法。

2、能正确口算。教学准备:

卡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出示例1的挂图,让学生观察图

1、货架上有些什么,你可以从图上知道些什么?

货架上的小朋友在说什么?(两个小朋友说在买玩具的事,左边的小朋友有35元,买一个大象的玩具,右过的小朋友„„„„

2、怎样才知道左边的小朋友买大象玩具后还剩多少元,右边的小朋友还差多少钱?(可以用减法算一算)

3、结合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板书:35-2=

35-20=

4、同学们会算上面的算式吗?大家可以用小棒摆一摆。(学生摆小棒,教师巡视指导。)

5、大家摆出了上面两道算式的得数吗?谁来说一说是怎样摆的,两种摆法有什么不同? 35-2=33,35-20=15。左边是从3捆5根小棒中拿去2 表示减去2,右边是从3捆5根中拿去2捆,表示减去20。

6、根据上面摆小棒的过程,说一说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二、练习:

1、做一做第1题

2、练习十二第1、2、4题

三、小结: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

第二课时

课型:新授课

总节数 教学目标:

1、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退位减法的计算。

2、经历探索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

3、感受退位减法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退位减法在生活中作用。

教学重难点: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退位减法的计算。

教具、学具准备:挂图,学生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口算:

13-7=

15-8=

17-9=

78-8=

45-30=

97-7= 计算后让学生自己说一说算法,着重说一说15-8和你17-9是怎样算的。

二、引入新课:

我们已经会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算式,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不退位减法了,大家会算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种减法的计算。

三、新课教学:

1、引导学生从问题情景中抽象出减法算式。(1)出示67页例1中的挂图

在例1 的学习中,我们学会了根据货加上帝的玩具单价解决“有35元钱,买一个大象玩具,还剩多少钱?”和“有20元钱,买一个布娃娃,还差多少元”等问题,从图上你还能知道什么?图上两个小朋友在说什么?你知道怎么列算式吗?(2)引导学生探索计算方法:

(1)教师引导学生摆小棒:不够减怎么办?我们先用小棒摆一摆。学生分组摆小棒,并让他们边摆边讨论摆的方法。(2)引导学生交流摆小棒的方法:

(3)引导学生总结计算方法:从刚才摆小棒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4)引导学生探索另外的算法:你还有其他的算法吗?

四、巩固练习:完成第68页的做一做

五、课堂小结: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学习什么知识? 怎么计算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计算时用到过去学过的哪些知识?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解 决 问 题

第一课时

课型:新授课

总节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列式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的问题,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2、通过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初步培养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学会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的问题。教具、学具准备:挂图 教学设计:

一、组织教学,创设情境:

1、请小朋友们听一听,老师拍了几下?小朋友学老师的样子,拍6下。根据刚才拍的,请你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我们比老师多拍了几下?)

你知道吗?(我们比老师多拍了2下,因为6比4多2),列式:6-4=2 老师和小朋友一共拍了几下?6+4=10)

小朋友提的问题都很好,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第一和第二种情况。

2、摆一摆:

请小朋友第一行摆5个圆,第二行摆5个三角形。摆完后,你看到了什么?想说什么?(圆和三角形同样多。)

3、请小朋友继续摆,第一行5个圆,第二行摆7个三角形,看着你摆的图,谁能提出问题?

4、今天我们就来进一步学习这种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的问题。(板书课题: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学生齐读。)

二、练习: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P74 第4题

三、小结:这节课学了什么?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整理和复习

第一课时

课型:单元小结

总节数 教学目标:

1、对全单元所学知识进行回忆整理,使学生体会分类总结,归纳整理和方法。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与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其计算方法的理解。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进一步掌握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与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加深学生对其计算方法的理解。教学准备:口算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分类整理:出示一组口算卡片

25+8=

39+40=

36+7 =

59+2= 50+16=

21+6 =

42+3 =

47+30= 小朋友们们看一看这些题目都是什么运算?(加法)请你认真观察这些题目,把它们分一分类好吗?谁愿意来试一试? 可能会出现下面两种情况: 1、25+8 21+6

36+7

59+2

42+3 50+16 39+40

37+40 2、21+6

42+3 25+8

36+7

59+2 50+16 39+40

47+30 告诉大家你为什么会这么分呀?(板书: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不进位加),两位数加整十数。)

二、计算各题,总结计算方法:

这些都是我们学过的知识,你能很快算出来吗?比一比谁算得快? 总结: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突出进位加法。(请学生说算法)

三、练习:

这类的题目有很多,同时也是一个难点,谁愿意再给大家出几道这样的题?(分小组活动)每个小组都有这样的一张表,请你们把表填写完整,各个小组四个朋友合作完成(小组活动)

四、汇报交流:谁愿意把你们的结果公布给大家,让大家评评

五、小结:这节课我们一起回忆了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小朋友们自己出题,自己做题都很棒。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认 识 时 间

第一课时

课型:新授 课

总节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用5分5分数的方法读出时间。知道1时=60分。

2、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

3、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1学习用5分5分数的方法读出时间 2.使学生知道1时=60分。

教学准备:挂图、钟表模型、手表 教学过程:

一、生活质疑,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每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规律,你们能说说自己的一些作息时间吗?学生汇报,教师板书有关的时间

2.那么怎样才能正确的读出这样的时间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进一步认识几时几分这样的时间,好吗?(板书:认识时间)

二、自主探究学习:

1、认识钟面:

要认识这样的时间,首先我们要了解钟表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钟面或手中的学具钟面,相互说一说,你看到钟面上有些什么?

(小组观察汇报:钟面上有时针和分针,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有12个数。)

2、学习例1:(1).观察钟面,想一想: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也就是几分钟?(2).分针转一圈是一个小时,那一个小时是多少分钟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好吗?师生一起数,老师写在钟面的周围.(3).总结:1时=60分.(4).读出钟面上的时间.

小黑板出示:3:05

9:05

6:25

学生自己读出钟面上的时间,在和小组同学交流.(5).全班交流.总结读法.

先确定几时,看时针指到哪两个数字中间,读小的那个数;在确定几分,看分针指到哪就读到哪.可以5分5分的数.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课后"做一做"第1题.写出钟面上的时间.

找几名同学到板前写.其他同学独立完成,写在书上.然后两人互相订正. 2.拨表练习。

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老师的一些作息时间。你能在表上拨出这些时间吗?试一试.

我是早上7时45分上第一节课,11时5分下班。下午2时40分上课,5时30分下班。3.同桌合作,每人说一个时间,另一个同学拨出来。

五、课堂小结:

你今天学到了什么知识?怎么样学的?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认 识 时 间

第二课时

课型:新授课

总节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用1分1分数的方法读出时间。

2、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

3、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1学习用1分1分数的方法读出时间;

2.使学生知道1时=60分。

教学准备:挂图、钟表模型、手表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新课

1.卡片出示画好时间的钟面.找几名同学到板前完成. 其他同学在本上完成.集体订正. 2.填写你一天的作息时间表.

3.这节课我们就来进一步认识几时几分这样的时间.(板书:认识时间)

二、自主探究学习:

1、学习例2.(1).观察钟面,想一想,写一写.(写出钟面上的时间.)(2).把你的想法和你的小组同学说一说.你是怎么读出钟面上的时间的?(3).全班交流.总结方法.

先确定几时.在确定几分.先5分5分的数,不够5分的就1分1分的接着数.数到几就是几分.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课后"做一做"第2题.写出钟面上的时间.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同学独立完成,写在书上.集体订正. 2.拨表练习。老师说时间,学生拨.

3.同桌合作,每人说一个时间,另一个同学拨出来。

五、课堂小结:

你今天学到了什么知识?怎么样学的?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找 规 律

第一课时

课型:新授课

总节数 教学目标:

1、过物品的有序排列,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

2、过涂色、摆学具、布置教室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意识。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运用“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教具准备: 动物头像、涂色卡、绳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播放歌曲“新年好”,听了这首歌,同学们想到了什么?

2.出示主题图——小朋友在漂亮的教室里跳舞

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 这些彩旗、花朵和灯笼是不是乱摆乱放的? 他们的摆放都是有规律的,都按照一定的顺序摆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规律。(板书——找规律)

二、引导探索,认识规律

1出示彩旗图,来找找彩旗排列的规律。(彩旗按红、黄交替出现,最后一面没有颜色)

2.出示灯笼图和小朋友的队列图,下一个灯笼会是什么颜色,下一个小朋友是男孩还是女孩?把你发现的秘密小声地告诉同桌。

3.出示彩花排列图,教室里还有彩花,它的规律和彩旗、灯笼的规律一样吗?你发现了什么?小组里讨论讨论。

4.小结:彩旗、灯笼、彩花的摆放和小朋友的队伍都是有规律的,都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出现。

三、动手操作、巩固发展

1.涂一涂

1.出示涂色卡1(课本第89页“涂一涂”)。

2.还想不想做涂色比赛?请拿出另一张涂色卡(课本89页 “做一做”)继续涂色。

2.摆一摆,猜一猜

(1).摆一摆(设计规律,摆学具“○、△、☆”)(学生动手操作。)

(2).猜一猜。(请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作品,自己提问:“小朋友们,你们能猜猜我按什么规律摆的吗?”自己请同学回答,答对的,老师给予奖励。)

四、联系生活,运用规律

1.联系生活找规律:在生活中还有很多的规律,还有哪些东西的排列是有规律的呢?谁来说说?

2.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下面我们就来一起创造规律,好吗?

五、全课结束: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自己学得怎样?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一课时

课型:新授课

总节数 教学目标:

1、学习数据整理,感知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2、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3、能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掌握数据的收集、整理的方法。教具准备:调查表、统计图、统计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小朋友们,你们会唱生日歌吗?我们一起来唱一遍,好吗?

二、探索收集、整理数据的方法:

1、一年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你知道你是在哪个季节出生的吗?请你拿出1号纸来在你出生的季节下面打个 √ 告诉老师。

现在所有的表格都在老师手里,你最想知道什么?

下面我把表格的内容一张张的念出来,请你在2号纸上把它记录下来。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来记录?

2、老师介绍记“正”字的方法。刚才老师听到有的同学用了画“正”字的方法,我们来看看一个正字有几笔组成的呀?(五笔)每一笔就表示一个人,一个正字有五笔就表示有五个人。小朋友你们也来试一试。

3、请小朋友用上节课学的涂格子的方法表示出来,该怎么涂呢?在黑板上贴出来

4、如果没有这些小格,你能知道春夏秋冬这四个季节出生的人数吗?(师揭开挡住数据的纸条)那这样行不行?你是怎么知道的?

5、请生比较统计图和刚才他们填的调查表,说一说哪个更能清楚地出春夏秋冬各有几个人过生日?

6、小结:像我们刚才那样,把杂乱无章的数据整理成这样一个有条理的表格和图形的过程就叫做统计,这个图就叫做统计图。你能给这个表起个名字吗?(统计表)

小结:从统计图和统计表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每种数量的多少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学会统计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很多有趣的问题。

三、练习应用:

1、黄老师想在季节选一天来给小朋友开个生日会,你们知道要准备些什么吗?

2、小朋友说了那么多,可班会费有限,不能什么都买呀?谁来帮老师想个好办法?

3、小组活动:你们想统计什么就统计什么?统计完后完成统计图或统计表。(小组活动)

4、哪一个小组愿意上来展示你们统计的结果?如果你是老师,你应该给你们小组准备些什么?

四、总结:

上了这一节课,你有什么收获?除了可以统计小朋友的生日,喜欢喝的饮料和吃的水果之外,你还知道可以统计些什么?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找 规 律

第一课时

课型:新授课

总节数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简单的排列规律。

2、培养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

3、培养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活动,发现最简单的图形变化规律。教具准备:彩色图形,答题卡,各种漂亮颜色不同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教师:六一就要到了,我们一起来装扮我们的教室,好吗?那你想怎把我们的教室装扮的漂漂亮亮的呢?来,说说你的个人想法。

2.出示主题图——小朋友在漂亮的教室里跳舞 我们来借鉴实验小学一年二班的班级布置。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 这些彩旗、花朵和灯笼是不是乱摆乱放的?都按照一定的顺序摆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规律。然后,我们在用今天的知识开布置我们的教室,好吗?看谁学的最认真。(板书——找规律)

二、引导探索,认识规律

1.学生观察主题图,把你看到的、想到的、发现的和小组同学说一说。

2.猜一猜。师将准备好的图片贴在黑板上,请学生猜出小一个应该是什么颜色的?然后验证。

3.小结:彩旗、灯笼、彩花的摆放和小朋友的队伍都是有规律的,都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出现。我们说这样依次不断的排列是有规律排列。

三、动手操作、巩固发展

1.涂一涂

1.出示涂色卡1(课本第89页“涂一涂”)。

2.还想不想做涂色比赛?请拿出另一张涂色卡(课本89页 “做一做”)继续涂色。

四、联系生活,运用规律

1.联系生活找规律:在生活中还有很多的规律,还有哪些东西的排列是有规律的呢?谁来说说?

2.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下面我们就来一起创造规律,好吗?

五、全课结束: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自己学得怎样?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找 规 律 找规律

第二课时

课型:新授课

总节数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和数字简单的排列规律。

2、培养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

3、培养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简单的图形变化规律。

教具准备:大小不同的正方体,圆柱体,各种各样的图形,颜色不一。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教师:(出示正方体和圆柱体,图形,请学生辨认。)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许多有趣的礼物,想知道是什么吗?我想看看大家还认不认识它们。2.今天我们开继续找规律。不知道在今天的课堂上我们小朋友能不能发现新的规律呢?(板书——找规律)

二、引导探索,认识规律

1.教师摆物体,问:你发现了什么?找同学说一说,要说出道理。

2.猜一猜。请你来猜一猜老师下面一个要摆什么?你能来帮助老师摆一摆吗?请其他同学看他摆的对不对?为什么?

3.摆一摆。你也能象老师这样把这些物体有规律的摆一摆吗?可以小组合作。看哪个小组摆出来的规律最有新意。

三、动手操作、巩固发展

1、摆一摆

学生动手操作。设计规律,摆学具“○、△、☆”

2、猜一猜。请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作品,自己提问:“小朋友们,你们能猜猜我按什么规律摆的吗?”自己请同学回答,答对的,老师给予奖励。

四、联系生活,运用规律

联系生活找规律:在生活中还有很多的规律,还有哪些东西的排列是有规律的呢?谁来说说?

五、全课结束: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自己学得怎样?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找 规 律

第三课时

课型:新授课

总节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推理等活动发现数字简单的排列规律。

2、学会按规律排列。

3、进一步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教学重点、难点:简单的数字变化规律。

教具准备:火柴、水彩笔、各种各样颜色不一的图形。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教师:美丽的图形变化让我们感到学数学的乐趣,还有更有趣的呢,你们想知道吗?师出示一大串数字并说出下一个数字是什么,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今天我们开继续找规律。找一找数字的排列有哪些规律。

二、引导探索,认识规律

1、摆火柴。老师说图形学生用火柴摆出来。(摆一个最小的正方形,一个最小的三角形,然后再接着摆正方形,三角形„„摆三组。)

2、师:有想说点什么的吗?说说你在摆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说不出来,再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发现的规律。4 3 4 3 4 3

4、动手摆一摆。拿出两种颜色的正方形按照老师说的摆。

5、交流发现的规律。1 2 1 2 1 2

三、动手操作、巩固发展

涂一涂

学生拿出水彩笔创造出有规律的排列。小组交流,看谁的创造最有新意。

四、联系生活,运用规律

联系生活找规律:在生活中还有很多的规律,还有哪些东西的排列是有规律的呢?谁来说说?

五、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自己学得怎样?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找 规 律

第四课时

课型:新授课

总节数 教学目标:

1、能通过推理等活动发现数字变化的排列规律。

2、能正确排列数字。

3、进一步培养观察、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发现数字变化规律。教具准备:不同颜色的正方形若干。教学过程:

一、复习、激趣导入

1、复习:小黑板出示复习题。

2、还有很多的数字有着更难的排列规律,你们想知道吗?那我们快快来找规律吧。不知道能不能难到我们同学?

二、引导探索规律

1、摆一摆。老师说图形学生用手中的学具摆出来。

2、师:说说你在摆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规律?说不出来,再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发现的规律。(1)、1 2 3 4 5 6-------

------

------(2)、2 4 6 8 10-------

------(3)、11 9 7 5------

------

4、找规律,填数。(1)、小组交流,合作完成。(2)、全班交流规律。10 15 20 25 30------

------6 9 12 15------------

5、交流发现的规律。1 2 1 2 1 2

三、动脑推理、巩固发展

1、做一做

想一想:下个数是多少?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1 5 9 13------------2 12 22 32------------

2、思维拓展:你还能写出其他的数字排列吗?试一试。

四、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自己学得怎样?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找 规 律

第五课时

课型:复习课

总节数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进一步巩固图形和数字简单的排列规律。

2、继续培养观察、推理能力。

3、继续培养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进一步巩固图形和数字简单的排列规律。教具准备:水彩笔、答题卡、圆形卡片若干。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教师:规律,我们发现了许多。不知道同学掌握的如何?我想考考你们。怎么样啊?

二、复习

1.猜一猜。小黑板出示两组图形。请学生猜出下一个图形是什么? 2.涂一涂。拿出答题卡片,找到规律,在涂一涂。

3.摆一摆。小组合作,每个人摆一组,小组长组织。有摆错的向老师汇报。

4、找规律填数。13 15 17------------20 18 16 14------------------5

------------15 17 19

三、思维训练。摆一摆,算一算。

拿出准备好的圆形卡片,老师说,学生摆。1 3 6 10------

五、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自己学得怎样?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一课时

课型:新授课

总节数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

2、体验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

3、根据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根据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教具准备:调查表、统计图、统计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同学们,你们去过公园吗?那里的花有什么颜色的啊?现在,老师就带领同学们去公园里看花。

二、收集、整理数据。

1、出示主题图。(1)、小组长带组员看看图中有几种颜色的花,每种颜色的花有几盆?并做好记录。(2)、把统计的结果在方格上涂色,并把结果填写在括号里。(3)、回答统计图下面的问题。

2、小组进行汇报。一个人汇报其他人可以补充。你是用什么方法进行 统计的?你在方格上是怎样涂色的?每个小格代表多少?怎样查找统 计图中的数据?怎样比较它们的大小?

3、教师小结。像我们刚才那样,把杂乱无章的数据整理成这样一个 条理的表格和图形的过程就叫做统计,这个图就叫做统计图。

4、总结: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优点?

从统计图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每种数量的多少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学会统计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很多有趣的问题。

三、练习应用:

1、老师想在季节选一天给小朋友开生日会,你们知道要准备些什么吗?

2、小朋友说了那么多,可班会费有限,不能什么都买呀?谁来帮老师想个好办法?

3、小组活动:想统计什么就统计什么?统计完后完成统计图或统计表。

4、哪一个小组愿意上来展示你们统计的结果?如果你是老师,你应该给你们小组准备些什么?

四、总结:上了这一节课,你有什么收获?除了可以统计小朋友喜欢喝的饮料和吃的水果之外,你还知道可以统计些什么?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统

第二课时

课型:新授课

总节数 教学目标:

1、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

2、体验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

3、初步掌握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根据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根据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教具准备:调查表、统计图、统计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小朋友们,你们会唱生日歌吗?我们一起来唱一遍,好吗?

二、收集、整理数据。

1、一年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你知道你是在哪个季节出生的吗?请你拿出1号纸来在你出生的季节下面打个 √ 告诉老师。

现在所有的表格都在老师手里,你最想知道什么?

下面我把表格的内容一张张的念出来,请你在2号纸上把它记录下来。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来记录?

2、老师介绍记“正”字的方法。刚才老师听到有的同学用了画“正”字的方法,我们来看看一个正字有几笔组成的呀?(五笔)每一笔就表示一个人,一个正字有五笔就表示有五个人。小朋友你们也来试一试。

3、请小朋友用上节课学的涂格子的方法表示出来,该怎么涂呢?在黑板上贴出来

4、如果没有这些小格,你能知道春夏秋冬这四个季节出生的人数吗?(师揭开挡住数据的纸条)那这样行不行?你是怎么知道的?

5、请生比较统计图和刚才他们填的调查表,说一说哪个更能清楚地出春夏秋冬各有几个人过生日?

三、练习应用:

1、完成例2。

独立完成。小组订正。

四、总结: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五篇:一年级道法教学计划

一年级2班语文教学计划

罗思

一、班情分析:

本班有学生34人,一年级孩子正处于学习启蒙阶段,通过一年级上学期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汉语拼音的读写,以及正确地拼读音节、学读轻声;在读写分开、多人少写的原则上,学生已会认250个生字,会写100个字;能根据一定的情境或看图,用普通话讲清一件简单的事;在阅读方面也能正确地朗读、背诵指定课文,能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和句子的意思,认识了句号、感叹号、问号,并能读出陈述、疑问、感叹的语气。

同学们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能掌握正确的读书姿势、写字姿势和握笔方法,并养成了爱惜学习用品的良好习惯。在本学期中我们应该继续保护孩子学习语文的欲望和好奇心,进一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培养孩子乐于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

这册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一共设八个专题,分别是:多彩的春天,家庭生活,保护环境,快乐的夏天,动脑筋想办法,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我们都有好品质,我们身边的科学。八个专题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含教育价值,把知识、能力、方法、情感融为一体。每组包括1课识字、4——5篇课文和1个语文园地,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识字课包括词语、三字经、对对子、谜语、谚语、诗歌等多种形式。课文共34篇,内容丰富多彩。语文园地包括四个栏目:我的发现——鼓励学生探究发现,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主要是识字的方法;日积月累——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优秀段篇;口语交际——与专题联系,在双向互动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展示台——给学生提供展示学习所得的舞台。

三、教学目标:

1.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本册共有250个要求会认的字,200个要求会写的字,要相信学生能够用已经形成的初步的识字能力来学习这些生字,鼓励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

2.重视朗读的指导。在学生读正确、读流利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读出感情,让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自读、自得,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3.老师要创设情境,让学生入情入境地进行口语交际,让学生有表达的欲望,在日常生活中主动进行口语交际,不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4.继续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5.积累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诗歌、谚语等。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和朗读,以及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2.教学难点是:

(1)在进行课文教学时,要重视学生个人的阅读感受,除了讨论书中的思考题外,还要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机会,给学生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

(2)学生与别人能大胆、自信的交流。

(3)增强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

五、突破重、难点措施:

1.在语言环境中把字的音、形、义结合起来,联系生活实际识字。

2.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画和实物,把识字和认识事物有机结合起来。

3.采用多种形式,注意加强生字的复习与巩固。

4.在阅读教学中要避免单调枯燥的技术性指导,而是要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如给画面配音,分角色朗读,表演读等等。

5.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

六、教学措施:

1.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多介绍一些课外阅读书籍供他们阅读,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想象空间,让他们发出自己的见解和感受。

2.对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要因材施教,不用一把尺子衡量他们,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教给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使他们乐于学习。

七、课时进度安排:

第1周——识字

1、第1课

第2周——第2—4课、语文园地一

第3周——识字

2、第5—6课

第4周——第7—8课、语文园地2

第5周——识字

3、第9—10课

第6周——第11—12课、语文园地3

第7周——识字

4、第13—14课

第8周——第15—17课

第9、10周——语文园地

4、识字

5、第18—19课

第11周———第20—21课、语文园地

5、期中考试

第12周———识字

6、第22—24课

第13周———第25课、语文园地

六、识字7

第14周———26—29课

第15周———语文园地

7、识字

8、第30—31课

第16周———第32——34课、语文园地8

第17、18、19、20周——复习考试

下载2018年度第二学期一年级下册道法计划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8年度第二学期一年级下册道法计划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一年级第二学期音乐下册教学计划

    一年级第二学期音乐下册教学计划 一年级第二学期音乐下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一年级下册总共10课,分别是《春天》、《放牧》、《手拉手》、《长鼻子》、《跳起舞》、《咯......

    2011学年第二学期一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

    2011学年第二学期一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下册》以《全日制与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顺......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一年级班务计划

    一年级班务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了搞好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贯彻落实好学校的工作计划,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使教学工作有秩序地顺利进行,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一代......

    第二学期一年级语文培优计划

    第二学期一年级语文培优计划一、情况分析 一(1)班共有学生61人,其中男33人,女生28人。我班大部分学生语文基础知识比较扎实,有较好的学习习惯,能自觉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作业。且......

    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一年级语文备课组计划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 一年级语文备课组工作计划 备课组长:杜丽霞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工作计划为依据,紧紧围绕课改,不断更新理念,把“教学质量为生命线”作为中心工作,加强......

    一年级第二学期班级计划(5篇)

    一年级(1)班班主任工作计划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25人,其中男生12人,女生13人。经过上学期一个学期师生的共同努力,孩子们在各个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本班学生热爱班......

    第二学期小学一年级班队计划

    第二学期小学一年级班队计划 一、指导思想“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为宗旨以培养少年儿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内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指导狠抓养......

    一年级第二学期德育渗透计划

    一年级下学期德育工作计划 我作为小学一年级班主任老师,做好他们的德育工作是我的责任。因为只有做好了德育工作,学生才能有个健康的心灵,才会爱上学校,爱上学习。结合实际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