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数思维训练导引 盈亏与比较

时间:2019-05-12 17:46: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华数思维训练导引 盈亏与比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华数思维训练导引 盈亏与比较》。

第一篇:华数思维训练导引 盈亏与比较

华数思维训练导引——盈亏与比较

1、老师拿来一批树苗,分给一些同学去栽,每人每次分给一棵,一轮一轮往下分,当分剩下12棵时不够每人分一棵了,如果再拿来8棵,那么每个同学正好栽10棵。问参加栽树的有多少名同学?原有树苗多少棵?

分析:当分剩下12棵时不够每人分一棵了,如果再拿来8棵,那么每个同学正好栽10棵。通过这一句话,我们可以知道参加种树的同学一共有12+8=20人,加上再拿来的8棵,一共有20*10=200棵。所以,原有树苗=200-8=192棵。

解答:有同学12+8=20名,原有树苗20*10-8=192棵。

2、少先队员去植树,如果每人挖5个树坑,还有3个树坑没人挖;如果其中两人各挖4个树坑,其余每人挖6个树坑,就恰好挖完所有的树坑。请问,共有多少名少先队员?共挖了多少树坑?

分析:这是一个典型的盈亏问题,关键在于要将第二句话“如果其中两人各挖4个树坑,其余每人挖6个树坑,就恰好挖完所有的树坑”统一一下。即:应该统一成每人挖6个树坑,形成统一的标准。那么它就相当于每人挖6个树坑,就要差(6-4)*2=4个树坑。这样,盈亏总数就是3+4=7,所以,有少先队员7/(6-5)=7名,共挖了5*7+3=38个坑。

解答:盈亏总数等于3+(6-4)*2=7,少先队员有7/(6-5)=7名,共挖了5*7+3=38个树坑。

3、学校安排学生到会议室听报告。如果每3人坐一条长椅,那么剩下48人没有坐;若每5人坐一条长椅,则刚好空出两条长椅。问听报告的学生有多少人?

分析:典型盈亏问题。盈亏总数48+5*2=58,所以,长椅的数量就等于58/(5-3)=29条。那么,听报告的人数等于29*3+48=135人。

解答:长椅有(48+5*2)/(5-3)=29条,听报告的学生有29*3+48=135人。

4、钢笔与圆珠笔每支相差1元2角,小明带的钱买5支钢笔差1元5角,买8支圆珠笔多6角。问小明带了多少钱? 分析:在盈亏问题中,我们得到的计算公式是指同一对象的。而现在分别是圆珠笔和钢笔两种东西。因此,我们要利用盈亏问题的公式计算就必须将它转化成为同一对象--钢笔或者圆珠笔。

小明带的钱买5支钢笔差1元5角,我们可以将它转化成买5支圆珠笔,因为我们知道钢笔与圆珠笔每支相差1元2角,把买5支钢笔改买5支圆珠笔,就要省下6元钱,也就是比原来差1元5角,反而可以多出6元-1元5角=4元5角。这样我们就将原来的问题转化成了:小明带的钱买5支圆珠笔多4元5角,买8支圆珠笔多6角。问小明带了多少钱?那么,盈亏总数=4元5角-6角=3元9角,每支圆珠笔价钱=3元9角/(8-5)=1元3角。所以,小明共有8*1元3角+6角=11元。

解答:买5支钢笔差1元5角,相当于买5支圆珠笔多4元5角,每支圆珠笔的价钱=(4元5角-6角)/8-5)=1元3角。小明带了8*1元3角+6角=11元。

5、幼儿园将一筐苹果分给小朋友。如果分给大班的小朋友每人5个则余10个;如果分给小班的小朋友每人8个则缺2个。已知大班比小班多3个小朋友,问这筐苹果共有多少个?

分析:与上一题类似,需要转化成两次对同一对象。

解答:分给大班的小朋友每人5个则余10个,大班比小班多3个小朋友,相当于分给小班的小朋友每人5个则余10+3*5=25个,盈亏总数=25+2=27,小班人数=27/(8-5)=9人,苹果有9*5+25=70个。

6、某校到了一批新生,如果每个寝室安排8个人,要用33个寝室;如果每个寝室少安排2个人,寝室就要增加10个,问这批学生可能有多少人?

分析:如果每个寝室安排8个人,要用33个寝室,那么人数肯定多于32*8=256人,但不超过33*8=264人;如果每个寝室少安排2个人,寝室就要增加10个,即如果每个寝室安排6个人,要用43个寝室,那么人数肯定多于42*6=252人,但不超过43*6=258人;两次比较,人数应该多于256人,不超过258人。所以,这批学生可能有257或258人。

解答:8*32=256,6*42=252,256>252,人数超过256人;8*33=264,6*43=258,258<264,人数不超过258人。这批学生可能有257或258人。

7、幼儿园老师给小朋友分糖果。若每人分8块,还剩10块;若每人分9块,最后一人分不到9块,但至少可分到一块。那么糖果最多有多少块? 分析:最后一人分不到9块,那么最多可以分到8块,即若每人分9块,还差1块。根据盈亏计算公式,人数有(1+10)/(9-8)=11人,糖果最多有9*11-1=98块;最后一人分不到9块,但至少可分到一块,即最少是最后一人差8块,根据盈亏计算公式,人数有(8+10)/(9-8)=18人,糖果最多有9*18-8=154块;所以,这批糖果最多有154块。

解答:9-1=8,人数最多有(10+8)/(9-8)=18人,糖果最多18*9-8=154快。

8、有48本书分给两组小朋友,已知第二组比第一组多5人。如果把书全部分给第一组,那么每人4本,有剩余;每人5本,书不够。如果把书全分给第二组,那么每人3本,有剩余;每人4本,书不够。问第二组有多少人?

分析:如果把书全部分给第一组,那么每人4本,有剩余;每人5本,书不够。说明第一组人数少于48/4=12人,多于48/5=9......3,即9人;如果把书全分给第二组,那么每人3本,有剩余;每人4本,书不够。说明第二组人数少于48/3=16人,多于48/4=12人;因为已知第二组比第一组多5人,所以,第一组只能是10人,第二组15人。

解答:48/4=12,48/5=9......5,48/3=16,第一组少于12人,多于9人;第二组少于16人,多于12人。因为已知第二组比第一组多5人,所以,第二组有15人。

9、在若干盒卡片,每盒中卡片数一样多。把这些卡片分给一些小朋友,如果只分一盒,每人均至少可得7张,但若都分8张则还缺少5张。现在把所有卡片都分完,每人都分到60张,而且还多出4张。问共有小朋友多少人?

分析:60/7=8......4,60/8=7......4,说明卡片的盒数是8盒,“若都分8张则还缺少5张”,即如果我们在每盒中加5张(8盒共加40张),每人就可以得到8*8=64张,现在实际每人得到60张,即每人需要退出4张,其中要有4张是每人60张后多下来的,还有40张是我们一开始借来的要还出去,即要退出44张,4/4==11,说明有11人。

解答:60/7=8......4,60/8=7......4,卡片有8盒,小朋友人数有(4+5*8)/4=11人。

10、用绳测井深,把绳三折,井外余2米,把绳四折,还差1米不到井口,那么井深多少米?绳长多少米? 分析:典型盈亏问题。盈亏总数=3*2+4*1=10米。

解答:井深=(3*2+4*1)/(4-3)=10米,绳长=(10+2)*3=36米。

11、有两根同样长的绳子,第一根平均剪成5段,第二根平均剪成7段,第一根剪成的每段比第二根剪成的每段长2米。原来每根绳子长多少米?

分析:第一根剪成的每段比第二根剪成的每段长2米。那么,如果同样是5段的话,第二种就要比第一种少5*2=10米,现在第二种7段和第一种5段一样长,说明第二种的两段长是10米,也就是说每一段为10/2=5米。所以,绳子长为5*7=35米。

解答:原来每根绳子长为7*(2*5/2)=35米。

12、有一个班的同学去划船。他们算了一下,如果增加1条船,正好每条船坐6人;如果减少1条船,正好每条船坐9个人。问:这个班共有多少名同学?

分析:增加一条和减少一条,前后相差2条,也就是说,每条船坐6人正好,每条船坐9人则空出两条船。这样就是一个盈亏问题的标准形式了。

解答:增加一条船后的船数=9*2/(9-6)=6条,这个班共有6*6=36名同学。

13、张宇上午7时20分从家里出发到校上课。如果每分钟走50步,离上课还有7分钟;如果每分钟走35步,就要迟到5分钟。求学校的上课时间。

分析:这种盈亏问题的另一种比较常见的类型。主要是在计算盈亏总数时必须注意量的单位的统一。这里,盈亏总数不是7+5=12分,而是7*50+5*35=525步。所以,准点到校用时为525/(50-35)=35分钟。所以,上课时间是7点55分。

解答:准点到校的用时=(7*50+5*35)/(50-35)=35分钟,学校上课时间为7点55分。

14、“六一”儿童节,小明到商店买了一盒花球和一盒白球,两盒内的球的数量相等。花球原价1元钱2个,白球原价1元钱3个。因节日商店优惠销售,两种球的售价都是2元钱5个,结果小明少花了4元钱,那么小明共买了多少个球? 分析:花球原价1元钱2个,白球原价1元钱3个。即花球原价10元钱20个,白球原价10元钱30个。那么,同样买花球和白球各30个,花球要比白球多花10/2=5元,共需要30/2+30/3=25元。现在两种球的售价都是2元钱5个,花球和白球各买30个需要(30/5)*2*2=24元,说明花球和白球各买30个能省下25-24=1元。现在共省了4元,说明花球和白球各有30*4=120个,共买了120*2=240个。

解答:花球和白球各买30个时,可比原来省下=(30/2+30/3)-(30/5)*2*2=1元,省下4元,花球和白球各买30*4=120个。所以,小明共买了240个球。

15、苹果和梨各有若干只。如果5只苹果和3只梨装一袋,苹果还多4只,梨恰好装完;如果7只苹果和3只梨装一袋,苹果恰好装完,梨还多12只。那么苹果和梨共有多少只?

分析:7只苹果和3只梨装一袋比5只苹果和3只梨装一袋多了2只苹果,梨从刚好到多12只,相当于把原来装好的袋拿出了12/3=4袋,抽出其中的苹果(4*5=20只)和原来剩下的4只(共20+4=24只)苹果,添加到其余原来装好的袋子中去。每袋添加2只,添加了24/2=12袋刚好装完。所以,原来装了12+4=16袋,苹果有16*5+4=84只,梨有16*3=48只,合起来有84+48=132只。

解答:(12/3)*5+4=24,5只苹果和3只梨装一袋,共装了24/2+4=16袋,所以,苹果和梨共有=16*(3+5)=4=132只。

第二篇:华数思维训练导引 三年级上学期 第04讲 应用题第03讲 盈亏与比较

华数思维训练导引 三年级上学期 第04讲 应用题第03讲 盈亏与比较

1、老师拿来一批树苗,分给一些同学去栽,每人每次分给一棵,一轮一轮往下分,当分剩下12棵时不够每人分一棵了,如果再拿来8棵,那么每个同学正好栽10棵。问参加栽树的有多少名同学?原有树苗多少棵?

分析:当分剩下12棵时不够每人分一棵了,如果再拿来8棵,那么每个同学正好栽10棵。通过这一句话,我们可以知道参加种树的同学一共有12+8=20人,加上再拿来的8棵,一共有20*10=200棵。所以,原有树苗=200-8=192棵。

解答:有同学12+8=20名,原有树苗20*10-8=192棵。

2、少先队员去植树,如果每人挖5个树坑,还有3个树坑没人挖;如果其中两人各挖4个树坑,其余每人挖6个树坑,就恰好挖完所有的树坑。请问,共有多少名少先队员?共挖了多少树坑?

分析:这是一个典型的盈亏问题,关键在于要将第二句话“如果其中两人各挖4个树坑,其余每人挖6个树坑,就恰好挖完所有的树坑”统一一下。即:应该统一成每人挖6个树坑,形成统一的标准。那么它就相当于每人挖6个树坑,就要差(6-4)*2=4个树坑。这样,盈亏总数就是3+4=7,所以,有少先队员7/(6-5)=7名,共挖了5*7+3=38个坑。

解答:盈亏总数等于3+(6-4)*2=7,少先队员有7/(6-5)=7名,共挖了5*7+3=38个树坑。

3、学校安排学生到会议室听报告。如果每3人坐一条长椅,那么剩下48人没有坐;若每5人坐一条长椅,则刚好空出两条长椅。问听报告的学生有多少人?

分析:典型盈亏问题。盈亏总数48+5*2=58,所以,长椅的数量就等于58/(5-3)=29条。那么,听报告的人数等于29*3+48=135人。

解答:长椅有(48+5*2)/(5-3)=29条,听报告的学生有29*3+48=135人。

4、钢笔与圆珠笔每支相差1元2角,小明带的钱买5支钢笔差1元5角,买8支圆珠笔多6角。问小明带了多少钱?

分析:在盈亏问题中,我们得到的计算公式是指同一对象的。而现在分别是圆珠笔和钢笔两种东西。因此,我们要利用盈亏问题的公式计算就必须将它转化成为同一对象--钢笔或者圆珠笔。

小明带的钱买5支钢笔差1元5角,我们可以将它转化成买5支圆珠笔,因为我们知道钢笔与圆珠笔每支相差1元2角,把买5支钢笔改买5支圆珠笔,就要省下6元钱,也就是比原来差1元5角,反而可以多出6元-1元5角=4元5角。这样我们就将原来的问题转化成了:小明带的钱买5支圆珠笔多4元5角,买8支圆珠笔多6角。问小明带了多少钱?那么,盈亏总数=4元5角-6角=3元9角,每支圆珠笔价钱=3元9角/(8-5)=1元3角。所以,小明共有8*1元3角+6角=11元。

解答:买5支钢笔差1元5角,相当于买5支圆珠笔多4元5角,每支圆珠笔的价钱=(4元5角-6角)/8-5)=1元3角。小明带了8*1元3角+6角=11元。

5、幼儿园将一筐苹果分给小朋友。如果分给大班的小朋友每人5个则余10个;如果分给小班的小朋友每人8个则缺2个。已知大班比小班多3个小朋友,问这筐苹果共有多少个?

分析:与上一题类似,需要转化成两次对同一对象。

解答:分给大班的小朋友每人5个则余10个,大班比小班多3个小朋友,相当于分给小班的小朋友每人5个则余10+3*5=25个,盈亏总数=25+2=27,小班人数=27/(8-5)=9人,苹果有9*5+25=70个。

6、某校到了一批新生,如果每个寝室安排8个人,要用33个寝室;如果每个寝室少安排2个人,寝室就要增加10个,问这批学生可能有多少人?

分析:如果每个寝室安排8个人,要用33个寝室,那么人数肯定多于32*8=256人,但不超过33*8=264人;如果每个寝室少安排2个人,寝室就要增加10个,即如果每个寝室安排6个人,要用43个寝室,那么人数肯定多于42*6=252人,但不超过43*6=258人;两次比较,人数应该多于256人,不超过258人。所以,这批学生可能有257或258人。

解答:8*32=256,6*42=252,256>252,人数超过256人;8*33=264,6*43=258,258<264,人数不超过258人。这批学生可能有257或258人。

7、幼儿园老师给小朋友分糖果。若每人分8块,还剩10块;若每人分9块,最后一人分不到9块,但至少可分到一块。那么糖果最多有多少块?

分析:最后一人分不到9块,那么最多可以分到8块,即若每人分9块,还差1块。根据盈亏计算公式,人数有(1+10)/(9-8)=11人,糖果最多有9*11-1=98块;最后一人分不到9块,但至少可分到一块,即最少是最后一人差8块,根据盈亏计算公式,人数有(8+10)/(9-8)=18人,糖果最多有9*18-8=154块;所以,这批糖果最多有154块。

解答:9-1=8,人数最多有(10+8)/(9-8)=18人,糖果最多18*9-8=154快。

8、有48本书分给两组小朋友,已知第二组比第一组多5人。如果把书全部分给第一组,那么每人4本,有剩余;每人5本,书不够。如果把书全分给第二组,那么每人3本,有剩余;每人4本,书不够。问第二组有多少人?

分析:如果把书全部分给第一组,那么每人4本,有剩余;每人5本,书不够。说明第一组人数少于48/4=12人,多于48/5=9......3,即9人;如果把书全分给第二组,那么每人3本,有剩余;每人4本,书不够。说明第二组人数少于48/3=16人,多于48/4=12人;因为已知第二组比第一组多5人,所以,第一组只能是10人,第二组15人。

解答:48/4=12,48/5=9......5,48/3=16,第一组少于12人,多于9人;第二组少于16人,多于12人。因为已知第二组比第一组多5人,所以,第二组有15人。

9、在若干盒卡片,每盒中卡片数一样多。把这些卡片分给一些小朋友,如果只分一盒,每人均至少可得7张,但若都分8张则还缺少5张。现在把所有卡片都分完,每人都分到60张,而且还多出4张。问共有小朋友多少人?

分析:60/7=8......4,60/8=7......4,说明卡片的盒数是8盒,“若都分8张则还缺少5张”,即如果我们在每盒中加5张(8盒共加40张),每人就可以得到8*8=64张,现在实际每人得到60张,即每人需要退出4张,其中要有4张是每人60张后多下来的,还有40张是我们一开始借来的要还出去,即要退出44张,4/4==11,说明有11人。

解答:60/7=8......4,60/8=7......4,卡片有8盒,小朋友人数有(4+5*8)/4=11人。

10、用绳测井深,把绳三折,井外余2米,把绳四折,还差1米不到井口,那么井深多少米?绳长多少米?

分析:典型盈亏问题。盈亏总数=3*2+4*1=10米。

解答:井深=(3*2+4*1)/(4-3)=10米,绳长=(10+2)*3=36米。

11、有两根同样长的绳子,第一根平均剪成5段,第二根平均剪成7段,第一根剪成的每段比第二根剪成的每段长2米。原来每根绳子长多少米?

分析:第一根剪成的每段比第二根剪成的每段长2米。那么,如果同样是5段的话,第二种就要比第一种少5*2=10米,现在第二种7段和第一种5段一样长,说明第二种的两段长是10米,也就是说每一段为10/2=5米。所以,绳子长为5*7=35米。

解答:原来每根绳子长为7*(2*5/2)=35米。

12、有一个班的同学去划船。他们算了一下,如果增加1条船,正好每条船坐6人;如果减少1条船,正好每条船坐9个人。问:这个班共有多少名同学?

分析:增加一条和减少一条,前后相差2条,也就是说,每条船坐6人正好,每条船坐9人则空出两条船。这样就是一个盈亏问题的标准形式了。

解答:增加一条船后的船数=9*2/(9-6)=6条,这个班共有6*6=36名同学。

13、张宇上午7时20分从家里出发到校上课。如果每分钟走50步,离上课还有7分钟;如果每分钟走35步,就要迟到5分钟。求学校的上课时间。

分析:这种盈亏问题的另一种比较常见的类型。主要是在计算盈亏总数时必须注意量的单位的统一。这里,盈亏总数不是7+5=12分,而是7*50+5*35=525步。所以,准点到校用时为525/(50-35)=35分钟。所以,上课时间是7点55分。

解答:准点到校的用时=(7*50+5*35)/(50-35)=35分钟,学校上课时间为7点55分。

14、“六一”儿童节,小明到商店买了一盒花球和一盒白球,两盒内的球的数量相等。花球原价1元钱2个,白球原价1元钱3个。因节日商店优惠销售,两种球的售价都是2元钱5个,结果小明少花了4元钱,那么小明共买了多少个球?

分析:花球原价1元钱2个,白球原价1元钱3个。即花球原价10元钱20个,白球原价10元钱30个。那么,同样买花球和白球各30个,花球要比白球多花10/2=5元,共需要30/2+30/3=25元。现在两种球的售价都是2元钱5个,花球和白球各买30个需要(30/5)*2*2=24元,说明花球和白球各买30个能省下25-24=1元。现在共省了4元,说明花球和白球各有30*4=120个,共买了120*2=240个。

解答:花球和白球各买30个时,可比原来省下=(30/2+30/3)-(30/5)*2*2=1元,省下4元,花球和白球各买30*4=120个。所以,小明共买了240个球。

15、苹果和梨各有若干只。如果5只苹果和3只梨装一袋,苹果还多4只,梨恰好装完;如果7只苹果和3只梨装一袋,苹果恰好装完,梨还多12只。那么苹果和梨共有多少只?

分析:7只苹果和3只梨装一袋比5只苹果和3只梨装一袋多了2只苹果,梨从刚好到多12只,相当于把原来装好的袋拿出了12/3=4袋,抽出其中的苹果(4*5=20只)和原来剩下的4只(共20+4=24只)苹果,添加到其余原来装好的袋子中去。每袋添加2只,添加了24/2=12袋刚好装完。所以,原来装了12+4=16袋,苹果有16*5+4=84只,梨有16*3=48只,合起来有84+48=132只。

解答:(12/3)*5+4=24,5只苹果和3只梨装一袋,共装了24/2+4=16袋,所以,苹果和梨共有=16*(3+5)=4=132只。三年级奥数专题:简单鸡兔同笼

1、鸡兔同笼,共有45个头,146只脚。笼中鸡有()只,兔有()只。2、一个集邮爱好者买了10分和20分的邮票共100张,总值18元8角。这个集邮爱好者买这两种邮票分别()张、()张。

3、学校买来3个排球和2个足球,共花去111元。每个足球比每个排球贵3元。每个排球和足球分别()元、()元。4、买2支钢笔的价钱等于买8支圆珠笔的价钱。如果买3支钢笔和5支圆球笔共花17元。钢笔和圆珠笔每支分别()元、()元钱。三年级奥数专题:还原问题

1、一个数加上2,减去3,减去3,乘以4,再除以5,结果等于12。这个数是()。2、三年级一班的同学全都参加了学校春季运动会。其中参加罢休操表演的同学比全班同学总数的一半还2人,余下的同学恰好有一半参加了田径比赛,其余7人参加了跳绳比赛,另有2人后勤服务。三年级一班共有()名同学。

3、一个数的2倍减去8,乘以7,加上6,除以5,结果是18。这个数是()。4、一位旅行者看到牧羊人放牧着一群羊,问他:“你这群羊有多少只?”牧羊人回答:“把我的羊数减去7,除以5,再加上8,乘以4,正好是100。请你算算,我有多少只羊?”()只。

二、应用题(一)

(1)小阳期终考试时语文和数学的平均分数是96分,数学比语文多8分。语文是()分,数学是()分。

(2)甲、乙两个仓库共存大米42吨,如果从甲仓库调3吨大米到乙仓库,那么两个仓库所存的大米就正好同样多。原来甲仓库存大米()吨,乙仓库存大米()吨。

(3)爸爸和爷爷1994年的年龄加在一起是127岁,十年前爷爷比爸爸大37岁,爷爷是()年出生的。

(4)有一个停车场上,现有24辆车,其中汽车是4个轮子,摩托车是3个轮子,这些车共有86个轮子。其中摩托车有()辆。

(5)参加少年宫科技小组的同学,今年比去年的3倍少35人,去年比今年少41人,今年参加科技小组的同学有()人。

(6)父亲今年47岁,儿子今年19岁,()年前父亲的年龄是儿子的5倍。

(7)一个植树小组植树,如果每人栽5棵,还剩14棵;如果每人栽7棵,就缺4棵。这个植树小组有()人,一共要栽()棵树。

2.甲、乙、丙三数之和是1160,甲是乙的一半,乙是丙的2倍。三个数各是多少?

3.某招待所开会,每个房间住3人,则36人没床位;每个房间住4人,则还有13人没床位,如果每个房间住5人,那么情况又怎么样?

4.小明读一本书,第一天读83页,第二天读74页,第三天读71页,第四天读64页,第五天读的页数比这五天中平均读的页数要多3.2页。小明第五天读了多少页?

5.在桥上测量桥高,把绳子对折后垂到水面时绳子还剩下8米;把绳子三折后,垂到水面时绳子还剩下2米,求桥高和绳长各是多少米。

6.44名学生去划船,一共乘坐10只船,其中每只大船坐6人,每只小船坐4人。大船和小船各有多少只?

7.实验小学四年级举行数学竞赛,一共出了10道题,答对一题得10分,答错一题倒扣5分。张华把10道题全部做完,结果得了70分。他答对了几道题?

8.买4支铅笔和5块橡皮,共付6元;买同样的6支铅笔和2块橡皮,共付4.60元。每支铅笔和每块橡皮各多少钱?

9.修一条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一半多6米,第二天修了余下的一半少20米,第三天修了30米,最后还剩14米没修。这条路长多少米?

10.张强用270元买了一件外衣,一顶帽子和一双鞋子,外衣比鞋贵140元,买外衣和鞋比帽子多花210元,张强买这双鞋花了多少钱?

11.红光厂计划每天生产电冰箱40台,经过技术革新后,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5台,这样提前2天完成了这批生产任务,并且比原计划还多生产了35台。实际生产了多少台电冰箱?

12.有16位教授,有人带1个研究生,有人带2个研究生,也有人带3个研究生,他们共带了27个研究生,其中带1个研究生的教授人数与带2个和3个研究生的教授总数一样多,问带2个研究生的教授有几人? 训练B卷

1.选择题(把表示正确算式的字母编号填在括号里)

(1)甲、乙两人共储蓄640元,乙、丙两人共储蓄600元,甲、丙两人共储蓄440元。甲储蓄多少元?正确算式是()

A.(640+600+440)÷2-440

B.(640+600+440)÷2-600

C.(640+600+440)÷2-640

D.(640+600+440)÷2

(2)一个除式,商是18,余数是4,被除数与除数的和是270,被除数是多少?正确算式是()

A.270÷(1+18)×18-4

B.270÷(1+18)×18+4

C.(270-4)÷(1+18)×18-4

D.(270-4)÷(1+18)×18+4

(3)有甲、乙两筐苹果,平均每筐重52千克,现从甲筐中取出5千克放入乙筐,则两筐苹果重量相等。甲筐苹果原来重多少千克?正确算式是()

A.(52×2+5×2)÷2

B.(52× 2+5)÷2

C.(52+5×2)÷2

D.(52×2-5×2)÷2

(4)甲、乙、丙三人共做了183道数学题,乙做的题比丙的2倍少4道,甲做的题比丙的3倍多7道。丙做了多少道题?正确算式是()

A.183÷(1+2+3)-4+7

B.183÷(1+2+3)+4-7

C.(183-4+7)÷(1+2+3)

D.(183+4-7)÷(1+2+3)

(5)有甲、乙两桶油,如果给甲再注入15升油,两桶油就同样多;如果给乙桶再注入145升油,乙桶的油就是甲桶的3倍。原来乙桶油有多少升?正确算式是()

A.(145+15)÷(3+1)+15

B.(145+15)÷(3—1)+15

C.(145—15)÷(3+1)+15

D.(145—15)÷(3—1)+15

2.哥哥和弟弟各买若干本练习本,如果哥哥给弟弟3本,两人的练习本数量就同样多;如果弟弟给哥哥1本,哥哥的练习本本数就是弟弟的3倍。哥哥和弟弟原来各买练习本多少本?

3.大马的年龄是小马年龄的4倍,再过20年大马的年龄比小马的2倍小14岁。大马、小马现年各几岁?

4.有1000人报名参加入学考试,最后录取了150人。录取者的平均成绩与没有录取者的平均成绩相差38分,全体考生的平均成绩是55分,录取分数线比录取者的平均成绩少6.3分。问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分。

5.甲、乙、丙三人,平均体重63千克,甲与乙的平均体重比丙的体重多3千克,甲比丙重2千克,求乙的体重。

6.有一个班的同学去划船。他们算了一下,如果增加一条船,正好每条船坐6个人;如果减少一条船,每条船必须坐9个人。这个班共有多少同学去划船?

7.有14个纸盒,其中有装1只球的,也有装2只和3只球的,这些球共有25只。装1只球的盒子数等于装2只球与3只球的盒数的和。装1、2、3只球的盒子各有多少个?

8.已知大小酒瓶共50个,每个大瓶装酒1千克,每个小瓶装酒0.75千克,大瓶比小瓶多装酒15千克,大、小瓶各有多少个?

9.本学期数学课进行了五次测验,小明的成绩第二次比第一次多10分,第三次比第二次少5分,第四次比第三次多4分,前4次的平均成绩是85分。如果第五次比第四次少13分,那么小明全学期五次测验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

10.甲级茶叶2千克和乙级茶叶5千克的价格相等,买6千克甲级茶叶和7千克乙级茶叶共付款601.92元,每千克甲级茶叶和每千克乙级茶叶的价格各是多少元?

11.有甲、乙、丙三个书架,共有图书450本,如果从甲架拿出60本放入乙架,再从乙架拿出120本放入丙架,最后再从丙架拿出50本放入甲架,则三个书架图书本数一样多。原来三个书架各有图书多少本?

12.某人领得奖金 240元,有 2元、5元、10元三种人民币,共50张,其中2元与 5元的张数一样多,那么2元、5元、10元各有多少张? 训练C卷

1.苹果的个数是梨的3倍,如果每天吃2个苹果、1个梨,若干天后,梨正好吃完,而苹果还剩下7个,原来的苹果有多少个?

2.某区小学生进行两次数学竞赛,第一次及格的比不及格的3倍多4人;第二次及格人数增加了5人,正好是不及格人数的6倍。问共有多少学生参加数学竞赛。

3.学校买来一批英文打字机分给各班学习。如果其中两个班每班分到4台,其余班级每班分2台,则多4台;如果有一个班分6台,其余班级每班分4台,则不足12台。这个学校买来的英文打字机共有多少台?

4.蜘蛛有 8只脚,蜻蜓有 6只脚和两对翅膀,蝉有 6只脚和一对翅膀,现有这三种小虫共18只,共有脚118只,翅膀20对。求每种小虫的只数。

5.小象说:“妈妈,我到你现在这么大时,你就是 31岁了。”大象说:“我像你这么大年龄时,你只有1岁。”大、小象现在各几岁?

6.有三个数,每次选取其中两个数,算出这两个数的平均值,再加上余下的第三个数,这样算了三次,分别得到35、27和25。求原来这三个数是多少。

7.有甲、乙、丙三种练习本,小芳各买2本,共付4.8元;小红买了2本甲种本、3本乙种本、4本丙种本、共付7.6元;小青买了2本甲种本、4本乙种本、5本丙种本,共付9.4元。甲、乙、丙三种练习本每本售价各是多少元?

8.有三堆弹子,共46颗。第一次从第一堆里拿出与第二堆颗数相同的弹子并入第二堆里;第二次再从第二堆里拿出与第三堆颗数相同的弹子并入第三堆里;第三次再从第三堆里拿出与第一堆剩下的颗数相同的弹子并入第一堆里。经过这样的变动后,三堆弹子的颗数恰好完全相同。原来每堆弹子各有多少颗?

9.全家四口人,父亲比母亲大3岁,姐姐比弟弟大2岁。四年前,他们全家年龄之和是58岁,现在是73岁。问:现在各人的年龄分别是多少?

10.李叔叔要在下午3点上班,他估计快到上班时间时到屋里去看钟,可是钟早在12点10分就停了,他开足发条却忘了拨指针便匆匆离家,到工厂一看钟,离上班时间还有10分钟。夜里11点下班,李叔叔马上离厂回到家里,一看钟才9点整。假定李叔叔上班和下班在路上用的时间相同,那么他家的钟停了多少时间?(上发条所用的时间忽略不计)

11.某次数学考试五道题,全班52人参加,共做对181道,已知每人至少做对1道题,做对1道的有7人,5道全对的有6人,做对2道和3道的人数一样多,那么做对4道的人数有多少人?

12.A、B、C、D、E是从小到大排列的五个不同整数,用其中每两个数相加,可以得到十个和,这十个和中不相同的有八个:分别是17、22、25、28、31、33、36与39。求这五个整数的平均数。

13.商店购进甲、乙、丙三种不同的糖果,所付的钱数相等。已知甲、乙、丙三种糖果每千克的购进价格分别为8.8元、12元和13.2元,如果把这三种糖果混合在一起成为什锦糖,那么这种什锦糖每千克的成本是多少元?

14.爸爸把钓来的一条大鲤鱼分成前、中、后三段,中段的重量恰好比前、后两段重量的和少1千克,后段重量等于中段重量的一半与前段重量的和。只知道前段重2千克,你能算出这条鲤鱼的重量吗?

15.A、B、C、D、E五人在一次满分为100分的考试中,得分都是大于91的整数。如果A、B、C的平均分为95分,B、C、D的平均分为94分;A是第一名;E是第三名得96分;那么D的得分是多少? DAAN A卷

1.填空题:

(1)语文92分,数学100分;(2)甲仓24吨,乙仓18吨;(3)1912年。(4)10辆(5)79人(6)12年(7)9人,59棵

2.1160÷(1+2+1)=290(甲、丙)290×2=580(乙)

3.解法一:(36-13)+(4-3)=23(个)23-(4×23+13)÷5=2(个)(空了2个房间)

解法二:解:设有x个房间,3x+36=4x+13x x=23 23-(4×23+13)÷5=2(个)

4.解法一:(83+74+71+64)÷4+3.2÷4+3.2=77(页)

解法二:解:设第五天读x页 83+74+71+64+x=5(x-3.2)

x=77

5.解法一:(8×2-2×3)÷(3-2)=10(米)(桥高)(10+8)×2=36(米)(绳长)

解法二:解:设桥高x米2(x+8)=3

(x+2)x=10(10+8)×2=36(米)

6.(44-4×10)÷(6-4)=2(只)(大船)10-2=8(只)(小船)

7.解法一:10-(10×10-70)÷(10+5)=8(道)

解法二:解:,设答对x道10x-5(10-X)=70 x=8

8.(6×3-4.60×2)÷(5×3-2×2)=0.80(元)(橡皮)(6-0.8×5)+4=0.50(元)(铅笔)

9.[(14+30-20)×2+6]×2=108(米)

10.[(270+210)÷2-140]÷2=50(元)

11.解法一:[(40+5)×2+35]÷5=25(天)(40+5)×(25-2)=1035(台)

解法二:解:设原计划x天完成40x+35=(40+5)(x-2)x=25

40×25+35=1035(台)

12.解法一:16÷2=8(人)27-8=19(个)(3×8-19)÷(3-2)=5(人)

解法二:解:设带2个研究生的教授有x人,则带3个研究生的教

授为(16÷2-x)人

16÷2+2x+3(16÷2-x)=27 8+2x+3(8-x)=27 x=5 B卷

1.选择题:

(1)B(2)D(3)A(4)D(5)B

2.(3×2+1×2)÷(3-1)+1=5(本)(弟)5+3×2=11(本)(哥)

3.解:设小马现年x岁,则大马现年4x岁 4x+20=2(x+20)-14 x=3

(小马)4x=12(大马)

4.1000-150=850(人)(55×1000+38×850)÷1000-6.3=81(分)

5.甲+乙比2个丙多3×2=6(千克)乙比丙多6-2=4(千克)(63

×3-4-2)÷3+4=65(千克)

6.解法一:(6+9)÷4(9-6)= 5(条)6×(5+1)=36

(人)

解法二:解:设有船x条 6(x+1)=9(x-1)x=5 6×(5+1)=36(人)

7.解:装1只球 14÷2=7(盒)设装2只球x盒,则装3只球(7-x)

盒 1×7+2x+3(7-x)=25 x=3(2只)7-x=4(3只)

8.解:设大瓶x个,则小瓶(50-x)个 x=0.75(50-x)=15 x=30(大

瓶)50-x=20(小瓶)

9.第二次比第四次多:5-4=1(分)第一次比第四次少10-1=9(分)

(85×4+4-1+9)÷4-13=75(分)(85×4+75)÷5=83(分)

10.601.92÷[5×(6÷2)+7]=27.36(元)(乙)27.36×5÷2=68.4

(元)(甲)

11.450÷3=150(本)150+60-50=160(本)(甲)150+120-60=210

(本)(乙)150+50-120=80(本)(丙)

12.解法一:(50×10-240)÷(10×2-2-5)=20(张)(2元、5元)50-20×2=10(张)(10元)

解法二:设2元、5元各x张,则10元有(50-2x)张2x+5x+10

(50-2x)=240 x=20(2元、5元)50-2x=10(10元)C卷

1.解:设吃了x天 3x=2x+7x=7 2×7+7=21(个)

2.解:设第一次不及格x人,则及格(3x+4)人 3x+4+5=6(x-5)

x=13 13×3+4+13=56(人)

3.(4-2)×2+4=8(台)(假设每个班都分2台,则多8台)12-

(6-4)=10(台)(假设每个班都分4台,则少10台)(8+10)÷(4-2)=9(班)4×2+2×(9-2)+4=26(台)

4.解:设蜘蛛x只,则蜻蜓和蝉共(18-x)只,8x+6(18-x)=118

x=5(蜘)18-5=13(只)(蜻+蝉)设蜻蜓y只,则蝉(13-y)只2y+(13-y)=20 y=7(蜻)13-7=6(只)(蝉)

5.(31-1)÷3=10(岁)1+10=11(岁)(小)11+10=21(岁)(大)6.(35+27+25)×2÷4=43.5(35×2-43.5)÷2=13.25(27×2-43.5)÷2=5.25(25×2-43.5)÷2=3.2

7.9.4-7.6=1.8(元)(1乙、1丙)

7.6-4.8=2.8(元)(1乙、2丙)

2.8-1.8=1(元)(1丙)

1.8元-1=0.8(元)(1乙)

4.8÷2-1-0.8=0.6(元)(1甲)

8.从后向前列表计算:

9.四人四年应增加:4×4=16(岁),但73-58=15(岁),说明弟弟3岁。

3+2=5(岁)(姐)(73-3-5+3)÷2=34(岁)(父)34-3=31(岁)(母)

10.(160+120)÷2=140(分钟)160-140=20(分钟)停了2小时20分

11.52-7-6=39(人)181-1×7-5×6=144(道)(2+3)÷2=2.5

(道)(144-2.5×39)÷(4-2.5)=31(人)

12.A+B=17,A+C=22,C+E=36,D+E=39 A+E+2C=22+36=58

A+E=58-2C A+E为偶数 A+E=28 58-2C=28 C=15(17+39+15)÷5=14.2

13.提示:先设相同费用,应是88、120、132的公倍数设相同费用为132元

132×3÷(132÷8.8+132÷12+132÷13.2)=11(元)

14.[(1+1×2)×2-1]÷(2×1-1)=5(kg)

2+5-1=6(kg)

2+6+5=13(kg)

15.如果B是第二名(或并列第一名),由于E是第三名,得了96分,所以A、B得分都不少于97分。因为A、B、C的平均分是95分,那么C最多得91分,与题目条件矛盾,所以B不是第二名,同样C也不是第二名。由此可见第二名只能是D。

B、C、D的平均分比A、B、C平均分少1分,所以A比D多

3分,A最多100分,如A100分,则D97分,(如A99分,D96分,又与题目条件矛盾)

五、应用题(二)训练A卷

1.填空题

(1)一列快车和一列慢车,同时从甲、乙两站出发,相向而行,经过6小时相遇,相遇后快车继续行驶3小时后到达乙站。已知慢车每小时行45千米,甲、乙两站相距()千米。

(2)两辆卡车为农场送化肥,第一辆车以每小时30千米的速度由县城开往农场,第二辆车晚开了2小时,结果两车同时到达。已知县城到农场的距离是180千米,第二辆车每小时行()千米。

(3)一支队伍长450米,以每秒2米的速度前进,一个人以每秒3米的速度从队尾赶到队伍的最前面,然后再返回队尾,一共用了()分钟。

(4)一列火车长150米,每秒行19米。全车通过420米的大桥,需要()分钟。

(5)船在河中航行时,顺水速度是每小时12千米,逆水速度是每小时6千米。船速每小时()千米,水速每小时()千米。

(6)有一根长2米的木料,如锯成每段长为4分米的短木料,需要24分钟;如果把它锯成每段长5分米的短木料,需要()分钟。

2.一列快车从甲城开往乙城,每小时行65千米,一列客车同时从乙城开往甲城,每小时行60千米,两列火车在距中点20千米处相遇,相遇时两车各行了多少千米?

3.A、B两地相距38千米,甲、乙两人分别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行8千米,乙每小时行11千米,甲到达B地后立即返回A地,乙到达A地后立即返回B地,几小时后两人在途中相遇?相遇时距A地多远?

4.如图,A、B是圆的直径的两端,小张在A点,小王在B点同时出发,相向行走,他们在距A点80米处的C点第一次相遇,接着又在距B点60米处的D点第二次相遇。求这个圆的周长。

5.一列火车通过一座 1000米的大桥要 65秒,如果用同样的速度通过一座 730米的隧道则要50秒。求这列火车前进的速度和火车的长度。

6.一只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每小时21千米,船从甲城开出逆水航行了8小时,到达相距144千米的乙城。这只轮船从乙城返回甲城需多少小时?

7.相邻两根电线杆之间的距离是45米,从少年宫起到育英小学门口有36根电线杆,再往前585米是书店,求从少年宫到书店一共有多少根电线杆。

8.解放军某部出动80辆汽车参加工地劳动,在途中要经过一个长120米的隧道。如果每辆汽车的长为10米,相邻两辆汽车相隔20米,那么,车队以每分钟500米的速度通过隧道,需要多少分钟?

9.参加小学生运动会团体操的运动员排成一个正方形队列,如果要使这个正方形队列减少一行和一列,则要减少33人。参加团体操表演的运动员有多少人?10.甲、乙两人从相距1100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甲每分钟走65米,乙每分钟走75米,甲出发4分钟后,乙才开始出发。乙带了一只狗和乙同时出发,狗以每分钟150米的速度向甲奔去,遇到甲后立即回头向乙奔去,遇到乙后又回头向甲奔去,直到甲、乙两人相遇时狗才停止。这只狗共奔跑了多少路程?

训练B卷

1.填空题

(1)一辆电车从起点到终点一共要行36千米,如果每隔3千米停靠站一次,那么从起点到终点,一共要停靠()次。

(2)兄弟两人同时从家里出发到学校,路程是1400米。哥哥骑自行车每分钟行200米,弟弟步行每分钟行80米,在行进中弟弟与刚到学校就立即返回来的哥哥相遇。从出发到相遇,弟弟走了()米;相遇处距学校有()米。

(3)小明坐在行驶的列车上,从窗外看到迎面开来的货车经过用了6秒,已知货车长168米;后来又从窗外看到列车通过一座180米长的桥用了12秒。货车每小时行()千米。

(4)有两只蜗牛同时从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点A出发(如图),分别沿着两腰爬行。一只蜗牛每分钟行2.5米,另一只蜗牛每分钟行2米,8分钟后在离C点6米处的P点相遇,BP的长度是()米。

(5)甲、乙两人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相遇时距A地120米,相遇后,他们继续前进,到达目的地后立即返回,在距A地150米处再次相遇,AB两地的距离是()米。

(6)一支部队排成1200米长的队伍行军,在队尾的通讯员要与最前面的营长联系,他用6分钟时间跑步追上了营长,为了回到队尾,在追上营长的地方等待了24分钟。如果他从最前头跑步回到队尾,那么只需要()分钟。

2.甲、乙两人同时从A地到B地,乙出发3小时后甲才出发,甲走了5小时后,已超过乙2千米。已知甲每小时比乙多行4千米。甲、乙两人每小时各行多少千米?

3.甲、乙两人从A地到B地,丙从B地到A地。他们同时出发,甲骑车每小时行8千米,丙骑车每小时行10千米,甲丙两人经过5小时相遇,再过1小时,乙、丙两人相遇。求乙的速度。

4.甲、乙两港相距 360千米,一艘轮船从甲港到乙港,顺水航行 15小时到达,从乙港返回甲港,逆水航行20小时到达。现在有一艘机帆船,船速是每小时12千米,它往返两港需要多少小时?

5.一只船在静水中每小时航行20千米,在水流速度为每小时4千米的江中,往返甲、乙两码头共用了12.5小时,求甲、乙两码头间距离。

6.圆湖周长1080米,在湖边每隔12米种植柳树一株,再在两株柳树之问等距离种植3棵桃树,这样可种柳树和桃树共多少棵?

7.在边长为25米的正方形水池四周铺设小正方形的水泥砖,这种水泥砖每边为50厘米。如果紧靠水池边铺三层水泥砖,成为三层空心方阵,共需水泥砖多少块?

8.一个三位数,十位上的数字是5,百位与个位上数字之和是9,这

10.有一条公路,甲队独修需10天,乙队独修需12天,丙队独修需15天。现在让三个队合修,但中间甲队撤离到另外工地,结果一共用了6天把这条公路修完。当甲队撤出后,乙、丙两队又共同合修了几天才完成? 训练C卷

1.甲、乙、丙三人行走的速度依次分别为每分钟30米、40米、50米。甲、乙在A地,丙在B地,同时相向而行,丙遇乙后10分钟和甲相遇。求A、B两地相距多少米?

2.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相对开出,经过5小时相遇,相遇后各自继续前进,又经过3小时,甲车到达B地,这时乙车距A地还有120千米。甲、乙两车的速度各是多少?

3.下图是十字道路,甲在南北路上,由北向南行进,乙在东西路上,由东向西行进。甲出发点在两条路交叉点北1120米,乙出发点在交叉点上。两人同时出发,4分钟后,甲、乙两人所在的位置距交叉点的路程相等。(这时甲仍在交叉点北)再经过52分钟后,两人所在的位置又距交叉点路程相等。(这时甲在交叉点南)求甲、乙两人每分钟各行几米。

4.甲、乙、丙三人每分钟的速度分别为30米、40米、50米,甲、乙在A地同时同向出发,丙从B地同时出发去追赶甲、乙,丙追上甲以后又经过10分钟才追上乙。求A、B两地的距离。

5.上午8点零8分,小明骑自行车从家里出发,8分钟后,爸爸骑摩托车去追他,在离家4千米的地方追上了他,然后爸爸立即回家,到家后又立即回头去追小明,再追上小明的时候,离家恰好是8千米。问这时是几时几分?

6.如图,两只小爬虫从A点出发,沿长方形ABCD的边,按箭头方向爬行,在距C点32厘米的E点它们第一次相遇,在距D点16厘米的F点第二次相遇,在距A点16厘米的G点第三次相遇,求长方形的边AB的长。

7.在与铁路平行的公路上,一个步行的人和一个骑自行车的人同向前进,步行人每秒走l米,骑车人每秒走3米,在铁路上,从这两人后面有列火车开来,火车通过行人用了22秒,通过骑车人用了26秒。这列火车全长多少米?

8.一只小船,第一次顺流航行56千米,逆流航行20千米,共用12小时;第二次用同样的时间,顺流航行40千米,逆流航行28千米。求这只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

9.甲、乙两班学生到离校24千米的飞机场参观,有一辆汽车,一次只能乘坐一个班的学生。为了尽快地到达机场,两个班商定,由甲班先坐车,乙班先步行,同时出发,甲班学生在中途下车步行去飞机场,汽车立即返回接在途中步行的乙班学生。已知甲、乙班步行速度相同,汽车的速度是步行的7倍。问汽车应在距机场多少千米处返回接乙班学生,才能使两班学生同时到达机场。

10.有一个三位数,它的十位上的数字等于个位上的数字与百位上的数字的和;而个位上的数字与十位上的数字的和等于8;百位上的数字与个位上的数字互相调换后,所得的三位数比原数大99。求这个三位数。

12.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相向而行,4小时后在途中相

程的几分之几才可以到达B地?

13.甲、乙两个容器分别装有水及浓度为50%的酒精各400升,第一次从乙中倒给甲一半酒精溶液,混合后再从甲中倒一半给乙,混合后再从乙中倒一半给甲。此时甲中含有多少升纯酒精?

14.甲、乙、丙三人合修一堵围墙,甲乙两人先合修6天,修好了这堵

修了5天才全部完成,他们共得工资1620元,根据各人实际完成的工作量来分配,甲应得多少元? DAAN A卷

1.填空题:

(1)810千米(2)45千米/小时(3)9分钟(4)0.5分钟(5)船速9千米/小时,水3千米/小时(6)18分钟

2.20×2÷(65-60)=8(小时)

65×8=520(千米)60×8=480(千米)

3.38×3÷(8+11)=6(小时)

11×6-38=28(千米)

4.(80×2-60+80)×2=360(米)

5.(1000-730)÷(65-50)=18(米/秒)(车速)

18×65-1000=170(米)(车长)

6.144÷(21-144÷8+21)=6(小时)

7.585÷45+36=49(根)

8.[120+10×80+20×(80-1)]÷500=5(分钟)

9.(33+1)÷2=17(人)17×17=289(人)

10.(1100-65×4)÷(65+75)=6(分钟)150×6=900(米)B卷

1.填空题:

(1)12次(2)10分钟,600米(3)46.8千米/小时(4)2米(5)255米(6)4分钟 2.(4×5-2)÷3=6(千米/小时)(乙速)

6+4=10(千米/小时)(甲速)3.(8+10)×5÷(5+1)-10=5(千米/小时)4.(360÷15-360÷20)÷2=3(千米/小时)(水速)360÷(12+3)+360÷(12-3)=64(小时)

5.解:设顺水航行x/小时,则逆水航行(12.5-x)/小时(20+4)x=(20-4)(12.5-x)x=5(20+4)×5=120(千米)6.1080÷12+3×(1080÷12)=360(棵)7.2500÷50×3×4+3×3×4=636(块)8.解:设个位数x,则百位数9-x 100(9-x)+50+x=100x+50+(9-x)+99 x=4 9-x=5 ∴这个三位数是554 C卷

1.(40+50)×[(30+50)×10÷(40-30)]=7200(米)

2.[120-120÷(5+3)×3]÷(5-3)×(5+3)=300(千米)

3.1120÷(52+4)=20(米)1120÷4=280(米)(280+20)÷2=150(米)(甲速)(280-20)÷2=130(米)(乙速)4.(50-30)×[(50-40)×10÷(40-30)]=200(米)5.(4+8)÷(8—4)=3 [8×3-(4×2+8)]÷8=1(千米/分)(4×2+8)÷1+8+8=32(分)

∴这时是8∶32 6.解:∵AG+AD+DF=EC+FC,∴AD=FC=GB ∵AG+AD+DF=AG+GB+BE ∴BE=16(厘米)

16+32+16=64(厘米)(AB长)7.解:设火车速度为x米/秒

22(x-1)=26(x-3)x=14(14-1)×22=286(米)

8.(56-40)÷(28-20)=2

(56+20×2)÷12=8(千米/小时)(顺速)

20÷(12-56÷8)=4(千米/小时)(逆速)

(8+4)÷2=6(千米/小时)(船速)

(8-4)÷2=2(千米/小时)(水速)

9.24÷[1+(7-1)÷2+1]=4.8(千米)

10.解:设个位上数字为x,则十位上数为(8-x),百位上数为(8-2x)

100(8-2x)+10(8-X)+x+99=100x+10(8-x)+(8-2x)x=3,8-x=58-2x=2

∴三位数为253

13.400×50%÷2÷2=50(升)

(400×50%÷2+50)÷2=75(升)50+75=125(升)

七、平均问题

28.期中考试小明3科的平均成绩是95分,数学得了99分,英语得90分,语文得了多少分?

29.小李参加了5科的期末考试,数学成绩没有公布,其他4科的平均成绩是90分,如果将数学成绩加进去,小李5科的平均成绩是92分。小李的数学成绩是多少?

30.小明从家到学校的路程是540米,小明上学要走9分,回家只用6分,那么小明往返一次平均每分走多少米? 三四年级初学奥数题

31.一位登山运动员以每小时6千米的速度从山脚登上山顶,又以每小时4千米的速度立即从山顶按原路返回山脚。在一个上下的过程内平均速度是多少?

32.一次数学考试中,小明和小王的成绩之和是196分,小明和小英的成绩之各是198分,小英和小王的成绩之和是194分。求3人的平均成绩。

八、等量代换

33.一包巧克力的重量等于两袋饼干的重量,4袋牛肉干的重量等于一包巧克力的重量,一袋饼干等于几袋牛肉干的重量?

34.一只小猪的重量等于6只鸡的重量,3只鸡的重量等于4只鸭的重量。一只小猪的重量等于几只鸭的重量?

35.一头牛一天吃草的重量和一只兔子9天吃草的重量相等,也和6只羊一天吃草的重量相等,已知一头牛一天吃青草18千克,一只兔子和一只羊一天共吃青草多少千克?

36.A+A+A=18,A+B=10。A和B各是多少?

37.A-B=8,A+A+B+B=20。A和B各是多少?

九、重叠问题

38.有两块木板各长80厘米,钉在一起的地方长10厘米,钉好后共长多少厘米?

39.有两块同样的木板钉在一起后长88厘米,中间重叠的地方长8厘米,这两块木板各长多少厘米?

40.两根钢条焊接后长4米,已知一根长233厘米,焊接的地方长10厘米,另一根钢条长多少厘米?

41.丁老师出了两道数学题给数学兴趣小组的18名同学做,做对第一道题的有10名同学,做对第二道题的有12名同学,没有一道也没有做对的同学。两道题都做对了的同学有几名?

42.丁老师出了两道数学题给数学兴趣小组的18名同学做,做对第一道题的有10名同学,做对第二道题的有12名同学,有3名同学一道题也没有做对。两道题都做对了的同学有几名?

十、合理安排

43.课本中的烙饼问题拓展:烙2000块饼要多长时间?

44.类似课本中的沏茶问题

十一、定义新运算

45.规定:x★y=(x+y)+(x-y),求13★5;13★(5★4)

46.规定A▲B=(A+B)×(A-B).求27▲9。

47.规定:m◎n=(m+n)×(m-n);求30◎(5◎3)。

48.如果1☆5=1+11+111+1111+11111,2☆4=2+22+222+2222,3☆3=3+33+333,4☆2=4+44,那么7☆4=_____________

十二、和差问题

49.明明星期天上街买衣服,花75元钱买了一条裤子和一件上衣,已知上衣比裤子贵15元,明明买上衣花元.50.小梅与张芳今年的年龄和是39岁,小梅比张芳大3岁,张芳今年岁.51.买一支自动铅笔与一支钢笔共用10元,已知铅笔比钢笔便宜6元,那么买铅笔、钢笔各花元.52.学校做扫除,张娟和陈芳一共擦玻璃31块,又知张娟比陈芳少擦9块,张娟、陈芳各擦玻璃块.53.小兰期末考试时语文和数学平均分是96分,数学比语文多4分,问小兰语文分,数学分.54.两个水桶共盛水50千克,如果把第一桶里的水倒出6千克,两个水桶中的水就一样多了.第一桶原盛水千克.55.甲筐里有苹果30千克,乙筐里有桔子若干千克,如果从乙筐里取出12千克桔子,苹果就比桔子多10千克,乙筐原有桔子千克.56.甲乙两船共载客623人,若甲船增加34人,乙船减少57人,这时两船乘客同样多,甲船原有乘客人.十三、和倍问题

57.三年级一班和二班少先队员共做好事360件,二班做好事的件数是一班的2倍,三年级一班和二班少先队员共做多少件好事?

58.妹妹有课外书20本,姐姐有课外书25本,姐姐给妹妹多少本后,妹妹课外书是姐姐的2倍?

59.乙两个粮库原来共存大米320吨,后来从甲粮库运出40吨,给乙库运进20吨,这时甲库存的大米是乙库的2倍,两个粮库原来各存大米多少吨?

60.水果店运来水果380千克,其中苹果比梨的3倍还少40千克,水果店运来苹果和梨各多少千克?

61.乙两个油桶共存油240千克,如果把乙根的油注入甲桶40千克,这时甲桶存油正好是乙桶存油的3倍,甲、乙根原来各存油多少千克?

十四、差倍问题

62.妈妈的年龄是小刚的3倍,妈妈比小刚大24岁,小刚和妈妈今年多少岁?

63.仓库存有大米和面粉。已知存放的面粉比大米多4500千克,存放面粉的重量比大米的3倍还多700千克,求仓库存有大米和面粉各有多少千克?

64.学校原来排球的个数比足球多50个,如果再买40个排球,排球的个数就是足球的3倍,求原有足球、排球各多少个?

65.甲有36本课外书,乙有24本课外书,两人捐出同样多本书后,甲剩下的书本数是乙剩下书本数的3倍,两人各捐多少本书?

66.两根同样长的铅笔,第一根用去14厘米,第二根用去2厘米后,第二根的长度是第一根的5倍,两根铅笔原来各有多少厘米?

67.妈妈比小兰大24岁,今年妈妈的年龄是小兰年龄的5倍,多少年后,妈妈年龄是小兰年龄的3倍?

十五、年龄问题

68.爸爸、妈妈现在的年龄和是72岁,5年后,爸爸比妈妈大6岁。今年爸爸和妈妈各多少岁?

69.今年父亲比儿子大28岁,明年父亲的年龄正好是儿子的5倍,父子今年的年龄各是多少岁?

70.方方今年11岁,她妈妈今年43岁,几年后妈妈的年龄是女儿的3倍?几年前妈妈的年龄是女儿的5倍?

71.芳芳家有三口人,三个人年龄之和是72岁,妈妈和爸爸同岁,妈妈的年龄是孩子的4倍,问:三人各是多少岁?

72.王英5年前的年龄等于李明7年后的年龄,王英4年后与李明3年前的年龄和是35岁。李明、王英两人今年各多少岁?

十六、周期问题

73.运动场上有一排彩旗,一共34面,按“三红一绿两黄”排列着,最后一面是()。

74.“从小爱数学从小爱数学从小爱数学„„”依次排列,第33个字是()。

75.班同学参加学校拔河比赛,他们比赛的队伍按“三男二女”依次排成一队,第26个同学是()。

76.有一列数:1,3,5,1,3,5,1,3,5„„第20个数字是(),这20个数的和是()。

77.甲问乙:今天是星期五,再过30天是星期()。乙问甲:假如16日是星期一,这个月的31日是星期()。

78.甲、乙、丙、丁4人玩扑克牌,甲把“大王”插在54张扑克牌中间,从上面数下去是第37张牌,丙想了想,就很有把握地第一个抓起扑克牌来,最后终于抓到了“大王”,你知道丙是怎么算出来的吗?

十七、还原问题

79.有一位老师,他的年龄乘2,减16后,再除以2加上8,结果恰好是38,这位老师今年几岁?

80.小虎做一道减法题目时,把被减数十位上的6错写成了9,减数个位上的9错写成了6,最后所得的数差是577,这题的正确答案应该是多少?

81.某人去储蓄所取款,第一次取了存款的一半还多5元,第二次取了余下的一半还少10元,第三次取了存款15元,这时还剩125元,他原来有多少元存款?

82.一个书架分上、中、下三层,一共放书384本,如果从上层取出与中层同样多的本数放入中层,再从中层取出与下层同样多的本数放入下层,最后又从下层取出与现在上层同样多的本数放入上层,这时三层书的本数相同,求这个书架上原来上、中、下各放几本书?

十八、植树问题

83.在一块长100米,宽80米的长方形地的周围种树,每隔若干米种一棵,共种了20棵,求每两棵之间的距离。

84.在一条长250米的路两旁栽树,起点和终点都栽,一共栽了102棵,每两棵相邻的树之间的距离都相等,你知道是多少米吗?

85.四年级的全体学生参加广播操比赛,排成4路纵队入场,队伍长230米,每队中前后两人相距2米。四年级共有多少名学生?

86.有320盆菊花,排成8行,每行中相邻两盆菊花之间相距1米,每行菊花长多少米?

87.有一根木料长20米,先锯下2米长的损坏部分,然后把剩下的木料锯成一样长的木条,又锯了5次,每根短木条长多少米?

十九、简单方阵

88.学校组织一次团体操表演,把男生排列成一个实心方阵,又在这个实心方阵四周站一排女生。女生有72人参加表演,男生有多少人?

89.在正方形的广场四周装彩灯,四个角上都装一盏,每边装25盏,问这个广场一共需装彩灯多少盏?

90.运动会上,在正方形操场四周站着执旗的同学28人,如四个角上都站一名同学,求这个操场每边站台多少个学生?

91.小强用棋子排成了一个每边11枚的中空方阵,共2层,求这个方阵共用多少枚棋子?

第三篇:四年级导引解析-华数思维训练导引 四年级组合问题 构造与论证

四年级导引解析->华数思维训练导引 四年级组合问题 构造与论证

1、有一把长为9厘米的直尺,你能否在上面只标出3条刻度线,使得用这把直尺可以量出从1至9厘米中任意整数厘米的长度?

分析:可以。(1)标3条刻度线,刻上A,B,C厘米(都是大于1小于9的整数),那么,A,B,C,9这4个数中,大减小两两之差,至多有6个:9-A,9-B,9-C,C-A,C-B,B-A,加上这4个数本身,至多有10个不同的数,有可能得到1到9这9个不同的数。(2)例如刻在1,2,6厘米处,由1,2,6,9这4个数,以及任意2个的差,能够得到从1到9之间的所有整数:1,2,9-6=3,6-2=4,6-1=5,6,9-2=7,9-1=8,9。(3)除1,2,6之外,还可以标出1,4,7这3个刻度线:1,9-7=2,4-1=3,4,9-4=5,7-1=6,7,9-1=8,9。另外,与1,2,6对称的,标出3,7,8;与1,4,7对称的,标出2,5,8也是可以的。

2、一个三位数,如果它的每一位数字都不超过另一个三位数对应数位上的数字,那么就称它被后下个三位数“吃掉”。例如,241被352吃掉,123被123吃掉(任何数都可以被与它相同的数吃掉),但240和223互相都不能被吃掉。现请你设计6个三位数,它们当中任何一个都不能被其它5个数吃掉,并且它们的百位数字只允许取1,2,3,4。问这6个三位数分别是多少?

分析:6个三位数都不能互吃,那么其中任意两个数,都不能同时有2个数位相同。由于百位只取1,2,十位只取1,2,3,所以,只能让3个数百位是1,另外3个数百位数是2。百位是1的3个数,分别配上十位1,2,3;百位是2的3个数同样。这样先保证前两位没有完全一样的。即:11*,12*,13*,21*,22*,23*。11*最小,个位应取取最大的,4,它要求另外5个数个位均小于4。114

12*较小,个位应取3,它要求前两位能吃12*的数,个位小于3。123

13*个位取2,就不能吃前两数,同时它要求前两位能吃13*的数个位小于2。132 21*较小,个位应取3,才能不被23*和22*吃。213 22*个位取2即可。222 23*各位必须取1。231 所以这6个数是114,123,132,213,222,231。

3、盒子里放着红、黄、绿3种颜色的铅笔,并且规格也有3种:短的、中的和长的。已知盒子的铅笔,3种颜色和3种规格都齐全。问是否一定能从中选出3支笔,使得任意2支笔在颜色和规格上各不相同?

分析:如果能选出3支笔,使得任意2支笔在颜色和规格上各不相同,则这3支笔必须包含红、黄、绿,短、中、长这6个因子,即不能有重复因子出现。但是这种情况并不能保证出现。例如,盒子中有4种笔:红短,黄短,绿中,绿长,3种颜色和3种规格都齐全,由于红和黄只出现1次,必须选,但是这时短已经出现2次,必然无法满足3支笔6个因子的要求。所以,不一定能选出。

4、一个立方体的12条棱分别被染成白色和红色,每个面上至少要有一条边是白色的,那么最少有多少条边是白色的?

分析:立方体的12条棱位于它的6个面上,每条棱都是两个相邻面的公用边,因此至少有3条边是白色的,就能保证每个面上至少有一条边是白色。如图就是一种。

5、国际象棋的皇后可以沿横线、竖线、斜线走,为了控制一个4×4的棋盘至少要放几个皇后?

分析:2×2棋盘,1个皇后放在任意一格均可控制2×2=4格;3×3棋盘,1个皇后放在中心格里即可控制3×3=9格;4×4棋盘,中心在交点上,1个皇后不能控制两条对角线,还需要1个皇后放在拐角处控制边上的格。所以至少要放2个皇后。如图所示。

6、在如图10-1所示表格第二行的每个空格内,填入一个整数,使它恰好表示它上面的那个数字在第二行中出现的次数,那么第二行中的5个数字各是几?

分析:设第二行从左到右填入A,B,C,D,E,则A+B+C+D+E=5 若E大于0,如E=1,则B=1,A+C+D=3,小于4,矛盾,可得:E=0,A大于0小于4; 若D大于0,如D=1,则B大于0,因A大于0,则A和C无法填写,所以D=0,A必等于2; A=2,可知B+C=3,只有当B=1,C=2时,ABCDE=21200,符合要求。所以第二行的5个数字是2,1,2,0,0。

7、在100个人之间,消息的传递是通过电话进行的,当甲与乙两个人通话时,甲把他当时所知道的信息全部告诉乙,乙也把自己所知道的全部信息告诉甲。请你设计一种方案,使得只需打电话196次,就可以使得每个人都知道其他所有人的信息。

分析:给100个人分别编号1-100,他们知道的消息也编上相同的号码。(1)2-50号每人给1号打1次电话,共49次,1,50号得到1-50号消息。同时,52-100号每人给51号打1次电话,共49次,51,100号得到51-100号消息。(2)1号和51号通1次电话,50号和100号通1次电话,这时1,50,51,100号这4个人都知道了1-100号消息。(3)2-49号,52-99号,每人与1号(或者50,51,100号中的任意1人)通1次话,这96人也全知道了1-100号消息。这个方案打电话次数一共是(49+49)+2+96=196(次)。

8、有一张8×8的方格纸,每个方格都涂上红、蓝两色之一。能否适当涂色,使得每个3×4小长方形(不论横竖)的12个方格中都恰有4个红格和8个蓝格?

分析:能。3×4=12,有4红8蓝,即红1蓝2,横竖方向都按这个规律染成下图的样子。

9、桌上放有1993枚硬币,第一次翻动1993枚,第二次翻动其中的1992枚,第三次翻动其中的1991枚,„„,依此类推,第1993次翻动其中的一枚。能否恰当地选择每次翻动的硬币,使得最后所有的硬币原先朝下的一面都朝上?

分析:可以。按要求一共翻动1+2+3+„„+1993=1993×997,平均每个硬币翻997次,是奇数。而每个硬币翻奇数次,结果都是把原来朝下的一面翻上来。因为:1993×997=1993+(1992+1)+(1991+2)+„„+(997+996)所以,可以这样翻动: 第1次翻1993个,每个全翻1次; 第2次与第1993次(最后1次)一共翻1993次,等于又把每个翻了一遍; 第3次与第1992次(倒数第2次),第4次与第1991次,„„,第997次与第998次也一样,都可以把每个硬币全翻1次。这样每个都翻动了997次,都把原先朝下的一面翻成朝上。

10、能否在5×5方格表的各个小方格内分别填入数1,2,„„,24,25,使得从每行中都可以选择若干个数,这些数的和等于该行中其余各数之和?

分析:不能。

假设可以使每行中都可以选择若干个数,这些数的和等于该行中其余各数之和,那么每行数的和一定为偶数,5行之和也必定为偶数。1+2+3+„„+25的和是奇数,不符合要求,假设的情况不能出现。

11、把图10-2中的圆圈任意涂上红色或蓝色。问:能否使得在同一条直线上的红圈数都是奇数?

分析:不能。假设每条直线上的红圈数都是奇数,五角形有五条边,奇数之和是奇数,则五条线上的红圈,包括重复,共有奇数个。另一方面,每个圈为两线交点,每个圆圈算了两次,总个数为偶数。两者矛盾,假设不成立。所以,不能使同一条直线上的红圈数都是奇数。

12、在99枚外观相同的硬币中,要找出其中的某些伪币。已知每枚伪币与真币的重均相差奇数克,而所给硬币的总重量恰等于99枚真币的重量。今有能标明两盘重量之差的天平,证明:只要称一次即可辨别出预先选择的一枚硬币是否伪币。

分析:已知每枚伪币与真币的重均相差奇数克,99个硬币总重量恰等于99枚真币的重量,说明伪币数为偶数。如果拿出1个真币,剩下的98个里还是有偶数个伪币,随便分成两部分放天平上,重量之差必为偶数。如果拿出1个伪币,剩下的98个里是有奇数个伪币,随便分成两部分放天平上,重量之差必为奇数。所以,只要把98个硬币分两部分在天平上称,显示出的重量差只要是奇数,拿出来的那个一定是伪币。

13、在象棋比赛中,胜者得1分;败者扣1分;若为平局,则双方各得0分。今有若干名学生进行比赛,每两个人之间都赛一局。现知,其中一个学生共得7分,另一个学生共得20分。试说明,在比赛过程中至少有过一次平局。

分析:设7分者胜X局,负Y局;20分者胜M局,负N局,则有X-Y=7,M-N=20 假设没有1次平局,那么由于比赛局数相同,得到:X+Y=M+N,X+Y+M+N为偶数。另一方面,因为X-Y=7,X和Y两个数奇偶性不同,两者之和为奇数;又因为M-N=20,可知M和N奇偶性相同,那么M+N为偶数。得出的结果是:X+Y+M+N之和为奇数。矛盾。说明没有平局的假设不成立。所以,比赛过程中至少有一次平局。

14、如图10-3,在3×3的方格表中已经填入了9个整数。如果将表中同一行同一列的3个数加上相同的整数称为一次操作。问:你能否通过若干次操作使得表中9个数都变为相同的数?

分析:不能。如果进行操作后,表中9个数能变为相同的数,其和必能整除3;因为每次操作是同一行或同一列的3个数加上相同的整数,增加的数也能整除3。那么,原来表中的9个数的和也必能整除3。把表中的9个数相加,2+3+5+13+11+7+17+19+23=100,100不能整除3,与假设矛盾,所以不能实现。

15、今有长度为1,2,3,„„,198,199的金属杆各一根,能否用上全部的金属杆,不弯曲其中的任何一根,把它们焊成接成(1)一个正方体框架?(2)一个长方体框架?

分析:(1)不能。正方体有12条棱,金属杆长度之和能被12整除时,才能不弯曲任何一根焊成正方体框架。1+2+3+„„+199=19900,1+9+9=19,19不能整除3,所以长度之和不是12的整数倍。(2)可以。

(1+198)+(2+197)+(3+196)+„„+199,可以组成100个199,所以可以构成一个长199×12,宽199×12,高199的长方体框架,棱长共(199×12+199×12+199)×4=199×100;也可以构成一个长199×20,宽199×3,高199×2的长方体框架,棱长共(199×20+199×3+199×2)×4=199×100;等等。

第四篇:《华罗庚学校思维训练导引》三年级第二节

《华罗庚学校思维训练导引》三年级第二节

1、有20人修筑一条公路,计划15天完成,动工3天后抽出5人植树,留下的人继续修路。如果每人工作效率不变,那么修完这段公路实际用多少天?

答案:19天

分析:此题因中途抽出5人植树,修路的总人数发生变化。但前3天并未变化。我们并不需知道每人每天的工作量,不妨把它设为“1”,那么这条路的工作总量就是20×15=300,3天后已经完成的工作量是20×3=60,还剩下300-60=240的工作量由剩下的15人完成 详解:根据分析可以得到:我们假设每人每天的工作量为1,那么这条路的工作总量就是15×20=300;

3天后已经完成的工作量是20×3=60,3天后还剩下的工作量为300-60=240; 接下来时间里每天的工作人数为15人,所以还需要240÷15=16天

16+3=19天

评注:解此种类型的题目时,要抓住工作的总量的变化关系,找准需要设的单位1。需要提醒的是:此题不要忘了加上前3天。

2、2个篮球的价钱可以买6个排球,6个足球的价钱可以买3个篮球。买排球、足球、网球各1个的价钱可以买1个篮球。那么,买一个篮球的价钱可以买多少个网球? 答案:6个

分析:此种题目只是一个思维的过程。可以拿字母或符号来代表各种不同类型的球的价钱。但在这里我们只介绍“口算法”,题目条件给得比较?嗦,口算要求对其中的关系必须非常清楚,那么,我们就要从表示方式上简化。

∵2篮=6排3篮=6足

∴ 1排+1足+1网=1篮==〉6排+6足+6网=6篮

带入6排=2篮6足= 3篮

∴2篮+3篮+6网=6篮

==〉1篮=6网

∴买1个篮球的价钱可以买6个网球

详解:根据分析可以得到(略)。

评注:这种类型的题目我们通常采用简单的式子来表示复杂的关系。这样容易清楚地看到它们之间的联系。从而达到简化、节约时间的目的。

3、三年级一斑选举班长,每人投票从甲、乙、丙三个候选人中选一人。已知全班共有52人,并且在计票过程中的某一时刻,甲得到17票,乙得到16票,丙得到11票。如果得票比其他两人都多的候选人将成为班长,甲最少再得多少张票就能够保证当选? 答案:4张

分析:此题隐含的一个条件是:“每人只能投一张票”知道这个条件后,这道题就能轻易破解了。先求出目前已投的票数(17+16+11=44张),再求出还剩的票数(52-44=8张),甲想当班长,考虑最坏的情况:剩下的8张票全落在甲、乙手中,甲必须得到多少才比乙多呢?甲只要比乙多一票即可,目前17>16,所以剩下的8票,甲至少要得到4票才能保证比乙多。17+4>16+4

如果甲得到3票,就有可能和乙竞选成平手(17+3=16+5)。

所以当甲再获得4张选票时,将能够保证当选班长。

详解:剩下票数=52-17-16-11=8票,所以甲乙最多共得票=17+16+8=41

所以甲至少要得到(41+1)/2=21张票,而甲已经有17张票,那么甲最少再得21-17=4张票就能够保证当选。

4.甲乙两队共同挖一条长8250米得水渠,乙队每天比甲队多挖150米。已知先由甲队挖4天后,余下的由两队共同挖了7天,便完成了任务。那么甲队每天挖多少米?

答案:400

详解1:设甲队每天挖X米,乙队每天挖(X+150)米;根据水渠全长8250米得 4X+7X+7(X+150)=8250

18X=7200

X=400

∴甲队每天挖400米

详解2:

分析:“已知先有甲对挖4天后,余下的由两对共挖7天”的意思就是:甲做11天+乙独做7天。而这句话又可以换一种理解:总的工作量的=甲做11天+(甲做7天+150*7)(8250-150*7)/(11+7)

=7200/18

=400(米)

评注:理解一句话的方式不同,很有可能会带来几种不同的效果.5、某单位举行迎春茶话会,买来4箱同样重的苹果,从每箱取出24千克后,结果各箱所剩的苹果重量的和,恰好等于原来一箱的重量。那么原来每箱苹果重多少千克?

答案:32千克

分析:4箱同样重的苹果,从每箱取出24千克后,一共取走24*4=96(千克);

结果各箱所剩的苹果重量的和,恰好等于原来一箱的重量说明取走的96千克相当于原来4-1=3箱,故原来每箱96/3=32千克。

详解:24×4÷3

=32(千克)

6、甲有桌子若干张,乙有椅子若干把。如果乙用全部椅子换回数量同样多的桌子,则需补给甲320元;如果乙不补钱,就要少换回5张桌子,已知3张桌子比5把椅子的价钱少48元,那么乙原有椅子多少把?

答案:20把

分析:通过:“则需补给甲320元;如果乙不补钱,就要少换回5张桌子”说明5张桌子价值320元,可以求出每张桌子的价钱。再通过这句话:“已知3张桌子比5把椅子的价钱少48元”可以求出椅子的价钱。同时320元还是每张桌子比每把椅子多的钱数乘以乙原有椅子的把数的积。所以,只需用320除以桌子的钱数减椅子钱数的差就能求出乙原有椅子多少把了。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每张桌子的价钱:320/5=64(元)故每张桌子64元

(64×3+48)÷5=48(元)故每把椅子48元

320/(64-48)=20(把)乙原有椅子20把

评注:此题之关键在于320这个数,320包含了两个不同的含义,正是这两个不同的含义,使我们找到了解此题的。这也正是巧妙之处。

7、实验室里有一只特别的钟,一圈共有20格,每过7分钟,指针跳一次,每跳一次就要跳过9个格。今天早上8时的时候,指针恰好从0跳到9,问昨天晚上8时整的时候指针指着几?

答案:2

分析:大家不要被题目所迷糊,此题并非很难,只是叙述复杂,难以理解。这段话的意思就是:一个钟有20个格,每过7分钟,跳9个格。在第6分59秒前,并不跳。所以,只要求出一共12小时跳多少格,再除以这个钟的格数(20)就可以了。

详解:从昨晚8时到今天早上8时,共12个小时60×12=720(分)

720÷7=102(次)„„6(分)

102×7=714(分)

所以在714分钟前(即昨晚8:06)一共跳了102次

减去今天早上8时那一次,即101次

又因为指针每跳20次就回到原处

所以101/20=5(次)„„1(次)

所以在昨晚8:06时,指针跳到11处

所以昨天晚上8时整的时候指针还没有跳,指针指着11-9=2。

三年级上学期第03讲,应用题第2讲和差倍问题之一(偶数题)

2.三个小组共有180人,一、二两个小组人数之和比第三小组多20人,第一小组比第二小组少2人,求第一小组的人数。

分析:要点:先把一,二小组看成一个整体!把第三小组看成一个整体,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化三为二”即把三个问题转换成二个问题,先求出第一,二小组的人数,再求出第一小组的人数。这也是一个和差问题。

解:(180+20)÷2=100(人)――第一,二小组的人数

(100-2)÷2=49(人)――第一小组的人数

综合:[(180+20)÷2-2]÷2=49(人)――第一小组的人数

答:第一小组的人数是49人。

4.在一个减法算式里,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等于120,而减数是差的3倍,那么差等于多少?

分析:这是一个和倍问题。减数是差的3倍,那么被减数就是差的4倍,所以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就是差的8倍,应该等于120,所以差=120÷8=15。

解:120÷(1+3+1+2)=15答:差等于15。

6.有50名学生参加联欢会,第一个到会的女同学同全部男生握过手,第二个到会的女生只差一个男生没握过手,第三个到会的女生只差2个男生没握过手,以此类推,最后一个到会的女生同7个男生握过手。问这些学生中有多少名男生?

分析:这是和差问题。我们可以这样想:如果这个班再多6个女生的话,最后一个女生就应该只与1个男生握手,这时,男生和女生一样多了,所以原来男生比女生多(7-1)6个人!男生人数就是:

解:(50+6)÷2=28(人)。答:男生人数是2 8人。注:还有一种解法,7+6+5+4+3+2+1=28(人)

我的分析方法还不能说得很清楚。请大家指正。

8.甲、乙、丙共有100本课外书。甲的本数除以乙的本数,丙的本数除以甲的本数,商都是5,余数也都是1。那么乙有多少本书?

分析:这是和倍问题。看懂题后可以这样理解,“甲、乙、丙3个数是100,甲是乙的5倍多1,丙是甲的5倍多1,求甲、乙、丙各是几?”。即:乙是1倍;甲是乙的5倍多1;丙是乙的(5×5)倍多(1×5+1)6。那么100减去(1+6)的差对应(1+5+5×5)倍,这样可求出乙是多少。

解:[100-1-(1×5+1)]÷(1+1×5+1×5×5)=91÷31=3(本)答:乙有3本书。

10.有货物108件,分成四堆存放在仓库时,第一堆件数的2倍等于第二堆件数的一半,比第三堆的件数少2,比第四堆的件数多2.问每堆各存放多少件?

分析:如果我们把第一堆看成1倍,那么可以算出第二堆就是(2×2)4倍,第三堆是2倍多2件,第四堆是2倍少2件,那么一共就刚好是1+4+2+2=9倍(第三堆和第四堆刚好一个多2件一个少2件正好抵消),那么1倍就是108÷9=12件,第二堆就是12×4=48件,第三堆就是12×2+2=26件,第四堆就是12×2-2=22件。

解:(108+2-2)÷(1+2×2+2+2)=108÷9=12(件)――第一堆

12×2×2=48(件)――第二堆; 12×2+2=26(件)――第三堆; 12×2-2=22(件)――第四堆;

答:每堆各有12件、48件、26件、22件。

12.用中国象棋的车,马,炮分别表示不同的自然数。如果:车÷马=2,炮÷车=4,炮-马=56,那么“车+马+炮”等于多少?

分析:这是一个差倍问题。依题有,马是1倍,车是马的2倍,炮是车的4倍,所以炮与马的倍数差是(2×4-1)7倍,而炮与马的两数差是56,根据差倍问题的公式就可分别求出车、马、炮的值。

解:56÷(8-1)=8――马;

8×2=16――车

16×4=64――炮

8+16+64=88――车+马+炮答:车、马、炮的和是88

14.甲、乙两位学生原计划每天自学的时间相同,若甲每天增加自学时间半小时,乙每天减少自学时间半小时,则乙自学6天的时间仅相等于甲自学一天的时间。问:甲、乙原计划每天自学多少分钟?

分析:差倍问题。原来时间相同,现甲多半小时,乙少半小时,现在的两数差是(30+30)60分钟,现在的差数差是(6-1)5倍,这样可求出现乙每天自学的时间,加上30分钟,可得原计划每天自学时间。

解:(30+30)÷(6-1)+30=12+30=42(分钟)答:原计划每天自学42分钟。

第五篇:名著阅读 思维导引

1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语言艺术,思想感情,感受启示 2强调对作品多发方面理解,独立思索,对作品传统观念做出质疑 3名著阅读与写作结合

4对重要情节有真正的阅读感悟

5对作品的外延(歇后语,典故,成语要知来源及意义)名著阅读(大致了解作者)

#道理型传统文化# 《论语》 · 重点章节写心得体会

· 所有章节意思背默,赏析大概印象 · 知“作品主题”

#多人物多性格中国文化#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岩》(《海底两万里》)· 重点人物形象,性格,事迹了解(且知前后顺序&具体怎样体现人物性格)· 重点事件(知前后顺序&涉及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知“作品主题”—承载精神 · 细节!!

#单人物显精神反映社会背景#《鲁滨逊漂流记》《骆驼祥子》 ·人物经历(什么跌宕起伏&凸显什么精神)· 反映什么社会背景 · 细节!!

#散文反映社会背景#《朝花夕拾》 · 每篇的社会意义 · 每篇涉及人物&性格

作品主题 《水浒传》

主要内容:它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全书描写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108位好汉在梁山起义,以及聚义之后接受招安、四处征战的故事。它也是一部以描写古代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它形象地描绘了农民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也具体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历史原因。

主要思想:本书生动形象的描述了当时的黑暗社会,官场的腐败,统治者的无能,但是它主要用当时黑暗痛苦的生活环境以及当时的英雄们,来唤醒人们的反抗意识。虽然起义的结局是失败的,但是那并不代表所有人应该甘心情愿的接受黑暗的统治以及腐败的官场。这样的作品就是为了唤醒人们内心对美好以及理想的追求。如今,我们看这部作品的作用更大是要我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同时要不断追求理想,也要心系国家。

《三国演义》

以三国争雄为题材,其所展示的帝王将相都是历史上真实的英雄。而作者将他们的性格和功业夸张再现,把他们刻画成非现实的超人。从儒家政治道德观出发,《三国演义》蕴涵着千百年来人民对明君贤臣的寄托。但历史发展进程恰恰与理想背道而驰——暴政能战胜了仁政,奸邪压倒了忠义,全知全能的诸葛亮也无力回天。在道德史观的笼罩下,在“仁义”与“政治”之间,作者的创作心态必然倾向于前者,这本来就是政治道德化、历史道德化的必然要求,即使它有其历史局限性,但依然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精核所在。由于作者对道德观念的突出强调,在人物形象塑造的过程中,带有强烈的“尊刘贬曹”的倾向,就加重了全书的悲剧氛围。在三国风云变幻中,作者通过对历史进程的描写来解析英雄人物的才能和道德,揭示主体道德和历史进程的背离,使英雄形象蕴涵了浓重的悲剧性质。《三国演义》之所以具有恒久的艺术魅力和文化震撼力,主要是因为它以悲剧的形式表现了历史与道德的冲突,将中国人心底的渴求、困惑、悲怆和抗争等表现了出来。

主要内容:黄巾起义——董卓之乱——诸侯争霸——赤壁之战——三国鼎立——晋朝统一

主题思想: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三国演义》的价值在于作者通过几个封建集团之间的复杂斗争,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贪得无厌,损人利己,阴谋暗算,残暴虚伪的本质;反映了无辜人民颠沛流离的悲惨生活;闪烁着人民美好理想的光辉,鲜明的爱憎,表达了人民要求和平与安定生活的愿望,也表达了人民要求通过正义战争,以达到国家的统一.《红岩》

这一神品般的小说,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品质最高度的概括。红岩精神,是革命先烈坚持真理、改造社会的人生伟大实践;是革命先辈为国家、为人民无私奉献的真实写照;是我们改革开放发展建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精神支柱。

《西游记》

通过孙悟空的大闹大宫以及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以幻化的形式曲折反映现实,歌颂劳动人民反对强权、反对暴力、蔑视统治阶级的权威,坚决向统治阶级作斗争的反抗精神,揭露和批判了统治阶级的丑恶本质,表现了劳动人民在斗争中克服困难的坚强信心。

-西游记“讽刺揶揄则取当时世态,加以铺张描写”。又说:“作者禀性,‘复善谐剧’,故虽述变幻恍忽之事,亦每杂解颐之言,使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

意为:通过《西游记》中虚幻的神魔世界,我们处处可以看到现实社会的投影。如在孙悟空的形象创造上,就寄托了作者的理想。孙悟空那种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奋起金箍棒,横扫一切妖魔鬼怪的大无畏气概,反映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他代表了一种正义的力量,表现出人民战胜一切困难的必胜信念。又如取经路上遇到的那些妖魔,或是自然灾难的幻化,或是邪恶势力的象征。他们的贪婪、凶残、阴险和狡诈,也正是封建社会里的黑暗势力的特点。不仅如此,玉皇大帝统治的天宫、如来佛祖管辖的西方极乐世界,也都浓浓地涂上了人间社会的色彩。而作者对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态度也颇可玩味,在《西游记》中,简直找不出一个称职的皇帝;至于昏聩无能的玉皇大帝、宠信妖怪的车迟国国王、要将小儿心肝当药引子的比丘国国王,则不是昏君就是暴君。对这些形象的刻画,即使是信手拈来,也无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西游记》通过神话的形式,表现了丰富的社会内容,曲折地反映出现实的社会矛盾,表现了人民群众惩恶扬善的愿望和要求。在孙悟空身上集中反映了人民群众反抗专制压迫、战胜黑暗势力和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孙悟空的积极乐观、敢于斗争的精神,是中国人民长期斗争生活的艺术概括,是理想和现实相结合的产物。作为孙悟空对立面的神佛世界和妖魔,都具有非正义的性质,玉皇的昏庸暴戾正是当时封建统治阶级的缩影;而取经路上妖魔的阴险淫恶则反映了社会上黑暗势力的共同特征。正由于有了这样的对立面,孙悟空才成为人民群众喜爱的英雄人物。也正是因为书中突出了斩妖除怪的内容,而使取经的目的退居次要地位,甚至仅有象征性意义。对于唐僧这个人物,作者是批评大于肯定。他恪守宗教信条和封建礼仪,迂腐顽固,不分是非,从而由一个被歌颂的人物变成一个被讽刺嘲笑的对象。这也是《西游记》与传统的取经故事的不同之处。此外,书中还刻画了猪八戒这样一个既憨厚纯朴、吃苦耐劳、对敌斗争从不屈服、同时又贪馋好色、不能辨识敌我、以及嫉妒心强、斗争不够坚定的社会小生产者的形象,作者对他给予了戏谑嘲笑和善意的批评。作者正是通过书中不同人物的不同描写,歌颂了正义、无畏和勇敢的斗争精神,鞭笞了黑暗、邪恶势力,劝戒人们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对敌要狠,除恶务尽。从而使这部书具有了深刻的寓意,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骆驼祥子》

是老舍的代表作,以北平(今北京)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行踪为线索,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以人力车夫祥子的坎坷、悲惨的生活遭遇为主要情节,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者的剥削、压迫,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向人们展示军阀混战、黑暗统治下的北京底层贫苦市民生活于痛苦深渊中的图景。

骆驼祥子在艺术上也独具魅力。首先,从塑造人物形象需要出发,成功地运用了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方法。通过对人物心理的挖掘与描写来塑造人物,就成了作品塑造人物的重要手段之一。使读者可以看到祥子曾经是怎样一个对理想有着强烈渴望与追求的人。这些笔墨,极生动地写出了一位良心尚未完全泯灭的年轻人,因为生活所迫,不得不出卖善良时的痛苦与矛盾的心境。它使读者既看到了祥子原本纯朴、善良的本性,又看到了他在黑暗的重压下,是怎样一点点开始滑向蜕变的。另外,作品对祥子受虎妞诱骗后内心的种种痛苦以及他在重重生活打击面前,由失望转至重新燃起希望,最终又陷入麻木的复杂内心都描写得逼真细致,使读者看到了祥子心灵变化的历程。其次,语言很有特色。其中最突出的特点是无论是人物语言或叙述语言,都新鲜活泼,而且许多是经过提炼加工的北京口语,它使作品富有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北京地方特色。不仅简而短,而且是直愣愣的。它一是准确地表现出了祥子的个性,二是突出了北京下层人口语的特点。极有口语特点,京味实足。主要人物:《骆驼祥子》:祥子,虎姑娘,曹先生

主要情节:长篇小说《骆驼祥子》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的代表作。讲述的是旧中国北平城里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悲剧故事。纯朴、勤劳的青年农民祥子,破产后进入北京城,以坚韧的性格和执拗的态度与生活展开搏斗,构成了小说的主要情节内容。而搏斗的结局,是以祥子的失败告终的,他终于未能做成拥有自己一辆车的梦。主题思想:小说通过旧北京一个人力车夫的悲剧,表达了作者对挣扎在社会低层的劳动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同情。揭露了把祥子逼进堕落深渊的黑暗社会。说明了仅靠个人奋斗去摆脱贫穷是行不通的路。

读后点评:这是一个可悲的故事,讲述了北平老城里活生生的一幕。祥子,这么一个像骆驼一样善良老实又魁梧健壮的年轻人,在不幸的命运中遭受了一次又一次的挫折之后,终于绝望了、沉沦了。

这是大作家老舍先生惯用的悲剧手法,在悲惨的剧情中灌入悲观的意识,使得我们读者也近乎绝望了。作者在用自己感人的文字为社会底层的人民呐喊(与其说是呐喊,不如说是呻吟)。由此我不禁想到作者本人——老舍。他好像也是一个悲观人士,他的作品大都是悲剧,并且,都悲惨得叫人心碎,因为它们一悲到底,不给生活留有一丝曙光,唯一的美好只能在对往事的回忆中找寻,而现实里仅有的那一点希望也被他毫不犹豫地掐死了,他的这种“残忍”,却能在小说里巧妙地转变为社会的残忍,使得读者可以清楚地认识到社会的黑暗。

《海底两万里》

描绘的是人们在大海里的种种惊险奇遇。美妙壮观的海底世界充满了异国情调和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体现了人类自古以来渴望上天入地、自由翱翔的梦想。小说不但能激发人们对科学的兴趣,而且赞扬了像尼摩船长等反抗压迫的战士的形象,体现了他们具有社会正义感和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

-激发人类对未知领域的大胆控索,揭露贪婪的物质文明发展对世界的破坏和对人性的扼杀

--小说的最后揭开了蒙在貌似渊博学者的船长尼摩脸上的一层神秘面纱,给了读者这样的思考: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精良的设施装备若被用来作恶时,将给人类带来可怕的灾难性后果。

《鲁滨逊漂流记》

小说的主题:当意外的事情来临了,应该学会接受和面对,该像鲁滨逊一样,用一颗积极乐观的心,去看待世界,去对世界和明天抱有美丽的渴望、期待与信念。

《鲁滨逊漂流记》主要讲述了主人公因出海遇难,漂流到无人小岛,并坚持在岛上生活,最后回到原来所生活的社会的故事。从这部小说的表面上看,讲述的是一个奇迹般的历险故事,但是,故事背后却隐含着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也隐藏着人们所普遍渴望和梦想的东西,如向往的自由、孤筏重洋、英雄梦想、敢于行动、自立于世、勇于担当等等。这部小说也启示读者:没有冒险就没有成功,只有那些不畏艰险的人,才能享受冒险的乐趣。小说内容里自始至终充盈着一种勇敢无畏、机警果断、自立自救、坚韧不拔的属于男子汉的阳刚、冒险精神和顽强意志,这种意志,无论对任何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男孩子来说,都是不可缺失的,尤其是处在多变的世界,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即使是“假设”的灾难和艰险,也随时都有可能显灵。

《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丹尼尔·笛福的一部小说作品,丹尼尔·笛福,英国小说家、新闻记者、小册子作者。其作品主要为个人通过努力,靠自己的智慧和勇敢战胜困难。情节曲折,采用自述方式,可读性强。并表现了当时追求冒险,倡导个人奋斗的社会风气。其代表作《鲁滨逊漂流记》一直闻名于世,鲁宾逊也成为与困难抗争的典型,因此他被视作英国小说的开创者之一。

路是自己走出来的,命运是自己创造的。一个人身陷绝境,竟能对这样的生活充满信心,勇敢地面对生活,创造生活,实在是难得可贵。人不论何时何地,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都不能被困难吓倒,要勇敢地面对困难,克服困难,始终保持一种积极向上、从容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和挑战厄运。只有这样,才能像鲁宾逊那样,永远是一个胜利者。

《论语》

是中国古代儒家的一部重要经典,是孔子弟子及后学记述孔子言行的语录体著作.《论语》内容上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是“仁”——最简单表述就是“爱人”,即对人尊重和有同情心.在天道观上,孔子不否认天命鬼神的存在,但又对其持怀疑态度,主张“敬鬼神而远之”.

下载华数思维训练导引 盈亏与比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华数思维训练导引 盈亏与比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三年级奥数 盈亏问题

    第4讲盈亏问题 教学目标 本讲主要学习三种类型的盈亏问题: 1. 理解掌握条件转型盈亏问题: 2. 理解掌握关系互换性盈亏问题; 3. 理解掌握其他类型的盈亏问题, 本节课要求老师首......

    思维训练

    让情感和智慧的火花竞相绽放 „那年高考作文题是《毁树容易种树难》,傅云龙在论述了“毁树容易”和“种树难”之后,又简要论述了“毁树未必容易”和“种树未必难”,这在当时确......

    四年级奥数盈亏问题练习

    四年级盈亏问题练习1、老师拿来一批树苗,分给一些同学去栽,每人每次分给一棵,一轮一轮往下分,当分剩下12棵时不够每人分一棵了,如果再拿来8棵,那么每个同学正好栽10棵。问参加栽......

    小学奥数盈亏问题及答案(大全)

    Fpg 盈亏问题 1、老师拿来一批树苗,分给一些同学去栽,每人每次分给一棵,一轮一轮往下分,当分剩下12棵时不够每人分一棵了,如果再拿来8棵,那么每个同学正好栽10棵。问参加栽树の有......

    (快乐奥数)盈亏问题(5篇模版)

    快乐奥数——“盈亏问题” 一、课时:第十课 上课时间2016.12.4(周日) 二、教学内容:教材182页—188页为主,做适当补充。三、教学目标: 1、知道“盈”与“亏”的含义,了解“盈亏问......

    创新思维方法与训练

    第四讲:阻碍创新思维的基本因素 第一节阻碍创新思维的客观因素 创新需要一个鼓励创新的良好的社会环境。而我们生活在一种传统的僵化的社会环境中,头脑中充斥着各式各样的守......

    平面广告思维训练与沟通

    平面广告思维训练与沟通关于这个课题的背景:人们经过了从图形向象形文字然后到抽象文字符号的进化,如今仿佛厌倦了,又回到了读图的时代。这的确是一个读图的时代,也是一个眼球经......

    思维训练与作文教学

    思维训练与作文教学 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教育局办公室 刘德斌 作者曾经指出,语言、语感和思维是语文和作文教学的三个支点,这三个支点缺失一个,语文和作文教学都只能走进僵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