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09年自然保护科总结
二○○九年自然生态保护科工作总结
2009年,我科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全面推进环境污染综合整治,加大农村环境保护,内部规范化管理不断完善,全年各项工作任务圆满完成。
一、今年来所做的主要工作及成绩
(一)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严格把好项目审批关。今年来,我科认真履行环保职责,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环保“三同时”制度,严把环评、审批、验收三大环保关口,坚持做到“六个不审批”和“三个限批”,切实从源头减排控污,做到不欠新账,确保在经济快速增长的情况下实现主要污染物总量得到有效控制。今年,我科共受理建设项目审批81个,协助省科审批建设项目18个,总投资16.35亿元,其中环保投资3.2亿元。实施“三同时”保证金制度,预防和控制新污染,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省局和省财政厅颁布的《湖南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保证金管理暂行办法》,对全市新、扩、改建的轻工、纺织、黑色冶炼、有色金属、化工、石化、医药、电力、建材、机械等行业对环境有较大影响的项目缴存保证金,上半年共累计上缴保证金405.82万元,有效地督促了控制新污染产生。
(二)加强监督管理,确保环境质量稳定。一是进一步完善了政府环保责任制。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和综合整治工作任务纳入年终经济社会发展考核的重要内容,完善了考核办法,进一步明确了各级各部门的环保职责,形成了全市“部门
协调、齐抓共管”的大环保工作格科。二是继续推进专项整治行动,较好完成整治目标任务。积极参与全市安全生产、矿业秩序整治打非、煤矿瓦斯治理、“双百工程”建设专项督查;实施柿竹园、玛瑙山、小垣、黄沙坪等矿区矿产资源整合。加快苏仙区东西河流域环境污染防治规划编制进度,以项目实施带动规划实施。淘汰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小造纸,全市226家造纸企业,通过采取取缔关闭,扩能整合的方式,取缔关闭年生产能力1万吨以下再生纸企业184家,规范保留了造纸企业49家,其中制浆造纸企业1家、再生纸企业48家,48家再生纸企业全部配套建设污水处理系统和烟气脱硫设施,累计治理资金3000余万元。二是继续推进三十六湾地区环境整治。今年来,先后督促临武县政府组织专门整治队伍多次对香花岭三十六湾矿区的非法采选反弹进行整治。取缔非法矿点44个、非法选厂43家、非法毛毯选厂60家。完成坦下坪尾矿库、浸槽尾矿库三期工程和甘溪坪村搬迁工作。启动坦下坪尾矿工程。加快资源整合步伐,将香花岭地区9个有证矿与香锡公司整合,三十六湾地区11个矿整合为南方公司,实施采选分离工程。完成甘溪河、陶家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审查,并已通过专家评审,报市政府批准实施。四是全面实施农村环境治理。贯彻落实全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落实“以奖促治”和“以奖代补”的政策,推动全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农村环境整治和生态创建取得明显成效。一是2009年抓好了农牧养殖场和龙丰生态养殖场养殖废物综合利用示范项目建设,对全市11个规模化畜禽养殖进行了污染治理。二是配合农村生态示范村建设,指导了安仁北郊村、北湖区冷水村、苏仙区栖凤渡村、临武县愁下村、永兴县九团村和桂阳县高山村2
等5个行政村做好农村饮用水源地的保护、农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的处理,开展村容村貌整治。三是加强农村工业污染防治,开展受工业污染区域土壤治理。嘉禾县肖家村重金属土壤污染示范项目经过两年的治理,完成治理140亩污染土壤治理,为改善受上游三十六湾地区采选污染的土壤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四是全面开展生态创建工作,生态县(市、区)创建取得积极进展。资兴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通过5年的创建和实施系列创建工程,2009年通过省厅组织的专家国家级生态示范区验收。北湖区政府生态区创建取得新进展,现正在开展生态规划的编制。3个省环境优美乡镇和4个省生态农村乡镇通过3年的创建,于今年9月通过省厅组织的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专家验收。33个行政村和16个乡镇完成生态规划编制,经过2年的创建和实施系列生态工程,通过省级环境优美乡镇和省级生态村的验收。
五是开展县域经济环保考核工作,严格按考核办法,准确客观地完成工作。
六是全面启动全市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农业污染源普查,编制完成《郴州市土壤环境质量状况调查报告》并顺利通过专家评审。积极探索污染土壤治理和修复技术,陶家河流域嘉禾行廊受重金属污染耕地土壤修复治理工程试点工程完成正在报省环保厅验收。
大力推进农村生态示范创建活动,2009年全市申报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3个、生态村4个,正在对11个申报省级环境优美乡镇和21个申报省生态村进行验收。
全年共向中央、省级争取各类专项资金496万元,安排整治村庄5个。
五是加强危险废物管理。建立和完善了固体废物申报登记、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监督管理、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固体废物、废水集中处理、冶炼废旧物质原料监测等方面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对华湘化工废汞触媒和湘金公司含锑废物移出实行转移联单制度;对永兴鑫裕公司、永兴县荣鹏公司危险废物转移进行了审批,对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持证单位进行专项检查,按照“物量核算法”重点审核持证单位废物进货量和处置量。加强进口废物管理,对钻石钨制品有限公司进口利用废物钨废碎料进行了备案审批。完成了2008年固体废物申报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更新情况的调查工作。组织开展全市固体废物申报登记工作,为真实摸清我市危险废物流入、流出及产生情况奠定了基础。进一步加强了全市工业固体废物的管理工作,规范危险废物的转移和经营秩序,对全市的冶炼企业组织了工业固体废物调查。结合污染隐患排查,按照每家企业每季度至少检查一次,对重点行业、企业强化了固体废物现场检查工作,12月初配合省固体废物管理对全市15家危险废物执证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处置情况进行了检查,固体废物管理得到了省站的表扬和肯定。
(三)提高服务意识,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办事效率。强化服务意识,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办事效率。2009年我科积极为群众提供高效优质服务,提高办事效率。同时,积极主动为新、扩、改项目的环评审批搞好服务,尤其是属上级审批而遇到难度的项目,千方百计加强与省厅进行汇报协调,促使一些批企业环评项目得以批复。一是认真办理建议提案和调处矛盾,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突出环境问题,切实维护群众环境安全,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2009年我科共受理省、市人大代表建议和省、市政协委员提案4
39件,全部在规定时限内办理完毕。
二是认真办理群众信访事项。今年3月,我科采取重点问题重点解决、难点问题逐步解决、热点问题及时解决的方法,认真办理群众信访所反映的环境污染问题,确保了全市环境安全,维护了群众的环境权益。今年,共接受各类群众信访24件次
全部办理回复。
(四)加强内部管理,不断提高环保工作水平。一是强化全科干部职工的责任意识。不断强化全科干部职工的责任意识,提高工作效率。二是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规定,围绕环保中心工作,认真落实2009年反腐倡廉建设分工任务,做到反腐警钟长鸣。按照《科领导班子成员2009年党风廉政建设职责》和《贯彻落实2009年反腐倡廉建设分工任务方案》,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三是积极参与中心工作,出色完成分配的各项工作任务。较好地完成了我市污染普查和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完成了调。同时,在市政府的统一调度下,配合有关部门对全市200多个尾矿库的环境安全情况开展了排查和整治,对37个已办理环评手续的矿山尾矿库和运行情况进行了重点检查,建立并逐步完善了尾矿库环境安全台账。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一是市政府下文确定的环保整治项目完成有差距,项目多、要求高、工作量大、特别是投入资金需要量大,有些整治任务难以完成。二是区域流域环境综合整治有待加强,三十六湾地区和东、西河流域的非法采选存在反弹现象。
二、2009年工作思路
(一)着力推进农村环保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积极做好农
村环保专项资金的组织、申报和落实工作,使中央农村环保专项资金的申报有新突破。做好农村生态环境项目建设。2010年我市将进一步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建设项目的投入力度,主动发挥项目实施中的主导作用,在认真落实项目报备制、报账制、群众参与制和公示制的基础上,认真实施好已下达资金的村庄的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完成项目实施方案的编制和论证,抓紧开展项目的筛选与储备,争取更多的项目列入国家计划。
(二)加快推进重点流域区域污染防治。2008年,督促相关县、市尽快开工东江湖流域兴宁镇污水处理工程、东江湖重点区域生态环境恢复工程、临武县土楼冲集中选矿减排项目和苏仙区西河流域环境污染综合整治项目建设。对东江湖及其周边、延寿河、沤江、便江、东河、西河、甘溪河、郴江、鲁水河等主要河流进行综合整治。加快北湖区新田岭环境综合治理规划、鲁塘矿区环境治理规划、苏仙区东西河流域环境污染防治规划编制进度和临武县香花岭三十六湾地区环境污染综合治理规划和东江湖水环境防治规划审批进度,以项目实施带动规划实施。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把确保饮水安全作为民生工程,实施党政“一把手”目标责任制,不断加大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力度。在农村人口聚居区的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设置饮用水源保护区,乡镇所在地的集中饮用水源划定保护6
区,设标立界饮用水源保护区,关闭饮用水源保护区内影响水质的违法建设项目,对保护区内不能稳定达标排放和不能满足总量控制要求,影响水源地水质的项目实施搬迁、停产治理或限期治理,防止水源受到污染,确保人民群众饮水安全。对农村居住较分散的要合理布设取水点,通过村规民约等多种方式,完善污染防治措施,并加强对农药和化肥的环境安全监督管理。加强集中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建立饮用水源现状卡,制定饮用水源污染应急预案,建立水质安全应急处理的应急保障体系。
(三)解决一批农村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中的突出问题。充分发挥中央农村环保专项资金的示范带动作用,落实“以奖促治”和“以奖代补”的政策措施,做好2010年的项目申报,实施一批农村生态建设项目,确保农村环境整治和生态创建取得明显成效。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积极引进推广生态养殖技术,建立生态养殖小区,划定落实禁养区和限养区。完成一批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示范工程,削减规模化养殖造成的污染物排放总量。2010年前湘江流域水污染综合整治中确定的本市40家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要全部完成治理任务。科学制定污染防治对策,开展污染土壤修复和综合治理。嘉禾县污染土壤修复与综合治理试点示范工程通过省厅验收,为全市污染土壤治理积累经验。深入开展环境优美城镇和生态村创建活动,2010 7
年每个县(市、区)创建1-2个国家级或省级生态文明村和优美乡镇。加快推进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建立“村收集、乡运输、县处理”的垃圾处理体系,增强农村污染防治能力。开展农村环保目标责任制试点,推动地方各级政府把农村环保工作纳入重要日程,探索尊重农民意愿、符合农村特点的环境管理模式。强化自然保护区综合监管和保护区的评估、检查工作,督促自然保护区提高管理水平。严格控制在保护区内各种不合理的矿产、旅游资源开发活动。在生态脆弱地区要充分发挥自然生态修复功能,努力遏制生态系统功能退化趋势。
(四)加大固体废物环境监管、监督和风险防范力度。制定固体废物年度工作计划,纳入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按分级分类管理的原则,建立工作台账,层层签定责任书,强化对重点产废行业及处置、利用固体废物,特别是危险废物企业的环境监督管理。对各类污染源危险废物的产生、收集、贮存、转移、利用、处置情况进行环境监察。依法查处不按规定处置、利用危险废物、擅自转移危险废物或不按照经营许可证规定从事危险废物收集、贮存、利用、处置的等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对将工业危险废物擅自倾倒、堆放、丢弃、遗撒和不经审批违法转移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加强对工业固体废物产生源的申报工作。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和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做好8
对辖区内企业产生的固体废物的鉴别工作,对属于危险废物的,必须严格按照危险废物管理。督促产生工业固体废物的单位,建立工业固体废物的种类、产生量、流向、贮存、处置等有关资料的台帐和申报登记。督促各县(市、区)做好对本辖区内产生危险废物单位的动态档案,实行动态管理,定期督促检查,确保对危险废物产生、收集、储存、利用、处置的环境监管落实到位。按照《固废法》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做好危险废物的转移工作,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落实有毒化学品管理规定,加大对砷制品生产企业监管力度。切断非法砷产品企业产品销售渠道,从根本上铲除非法砷产品企业的存在。
第二篇:2013自然保护站自查报告
十八里堡自然保护站自查报告
2013年,我站在保护区管理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全站人员的艰辛努力下,紧紧围绕2013工作目标责任要求,全站干部职工团结一心、攻坚克难、锐意进取,使各项工作开展紧张有序,并按时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及目标任务。现将一年来主要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科研宣教
(一)职工培训教育
为了进一步提高职工业务水平和防护意识,提升单位整体形象,我站收集整理相关法律法规、资源管护、森林防火及有关文件,及时下发各资源管护站,要求职工在工作及闲余时间认真学习,并把月考评 “业务学习”一项分值列为12分,每月通过现场问答和查阅学习笔记的方式对职工学习情况进行考核。在六月份、十一月份,我站又组织职工通过观看教学片、印制考核试卷等形式进行了两次集中培训,并把考核结果作为年底评先指标。为了适应新形势下林业科技发展的需要,我站积极选派业务人员及时参加保护局举办的各类培训班,先后参加了ARCGIS培训和林业财务培训。
(二)宣传工作
我站管护区域涉及面广,战线长,林地和农耕地交错分布,相对管护比较困难,护林防火,宣传工作尤为重要,为了提高林区周边及当地群众护林防火意识,我站通过竖立标志牌、书写墙体标语、印发宣传册、悬挂横幅、插防火警示旗,出动宣传车,利用新闻媒体及报刊杂志宣传 等不同的方式、方法进行宣传。宣称形式灵活多样、宣传内容丰富、覆盖面广,通过宣传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达到了预期的宣传效果。本我站共竖立标志牌14个(其中:大型宣传墙1个、宣传彩门1个、天保宣传碑1个、重点公益林宣传碑1个、防火宣传牌1块、重点生态公益林宣传牌9块),书写墙体标语200条、印发宣传册 2000份、悬挂横幅12条、插防火警示旗300面,出动宣传车50次,两次专题采访被《武威新闻综合频道》采播,四次专题采访被古浪电视台采播。保护局统一规划建设的大型钢结构广告牌需要永久、临时占地协调工作已落实到位。
(三)科研工作
保护站全面配合管理局完成了2013年野生植物调查工作,共采集标本210种,拍摄照片1120张,为今后科研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根据上级业务部门的要求,先后为祁连山画册提供照片20多张,稿件1篇,并及时上报了各类业务材料。为了认真贯彻执行“祁连山保护区全面推行无纸化办公”,在保护局科研培训的基础上,我站对协同自动化办公软件的具体操作进行了进一步的培训学习,使场部每个干部职工都能够熟练操作,切身感受到网络化、信息化带来的精益、高效和便捷。
二、资源管护
(一)巡山查林
按照巡山查林管理制度,我站严格要求、认真落实,通过电话查岗、突击查岗、月底考核等办法把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规定各管护站人员每月巡山查林不少于22天,并详细填写巡山查林记录,要求每个管护人员对自己管护区内的资源本底清楚,林情、山情、社情熟悉。2013年 度,保护站辖区未发生盗伐、采伐林木案件及上级督办、通报案件。
(二)入山登记制度
保护站严格落实入山登记制度,为各站印发了入山登记册和入山证,要求各资源管护站加强对入山人员的管理,做到办理入山证方可入山,并对入山人员进行登记、检查和跟踪,严禁带火种入山。
(三)资源档案
固定专门的技术人员,要求在每年十二月份,对森林资源档案进行更新,做到数据准确无误,对数据的变化进行科学的分析,写出详细的、符合实际的分析报告。
(四)林地更新及落界
为确保林地落界工作质量和进度,我站派业务人员按时、按期参加林地落界工作,按时完成了我站林地落界及成果数据的整理入库工作,确保了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工作的顺利进行。我站参与林地落界业务人员扎实的工作作风和勤恳的工作态度,得到了保护局的认可和表彰奖励。
(五)确权勘界及标桩立界
2013年,我站在“确权勘界及标桩立界”方面主要做了以下两个方面的前期准备工作。一是群众动员工作。由于我站森林资源分布零星,点多线长,辖区东西长55公里,南北长24公里,涉及山区5个乡镇、20个行政村、120个自然村,农林交错分布,工作开展困难、复杂。为了确保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我站从7月份开始,分别联系辖区各乡镇、村组负责人,召开专项工作协调会议,并组织工作小组进村入户开展宣传动员,截至目前,区域内群众协调工作已完成了80%,还有部分群众 因思想保守,观念陈旧,对标桩立界工作持对立态度,向我方索取占地补偿等。二是物资运输工作。我站于十月初开始组织拉运界桩、界碑等物资,现共拉运界碑15块,界桩608根,截至目前,由于预制厂缺货等原因剩余252个界桩未拉运。
(六)生产项目摸底调查
保护站对2000年以来辖区所有生产经营项目进行了摸底调查,并将各种项目基本信息、占地面积进行了登记,确定了拐点坐标,建立了图层,拍摄照片报管理局备案。
四、森林防火
(一)组织领导
森林防火工作始终是我站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进入防火期,我站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采取主管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资源管护站 “谁管辖,谁负责”的无缝隙管理,又专门成立了“森林防火领导小组”及“森林防火宣传领导小组”。
防火期前夕,“祁连山保护区第九届森林防火联防会议”、“古浪县森林草原防火工作会议”相继召开,我站积极响应,及时召开护林防火工作会议,会上认真学习了古浪县委、县政府《关于做好今冬明春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的通知》和李进军局长在“祁连山保护区第九届森林防火联防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并对防火工作做了进一步的安排和部署。
(二)目标责任
进入防火期,逐级落实防火责任制。保护站与各资源管护站站长,资源管护站站长与护管护人员,保护站与辖区乡镇府、学校、村委会层层签订防火责任书、防火协议书,各资源管护站与辖区牧户、坟滩坟主、儿童及智障人员监护人签订防火合同。通过落实责任制,既增强了上下 各级对防火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同时也促进了社会参与森林防火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力地推动了森林防火工作的深入开展。今年,在全林区共成立护林防火委员会5个,50人;组建护林防火领导小组15个,124人;群众义务扑火队30个,620人;半专业森林消防队1个,40人。为了提高干部职工及群众的消防意识,增强扑火队员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变能力,自我防护能力,使每个扑火队员掌握一定的消防知识,十一月份,我站组织半专业扑火队伍进行森林防火实战演练,使各队员熟练掌握扑火机具的应用,并要求各护林站要与联系的防火应急车辆加强联络,确保在火情发生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每年根据人员变动及其他变化,结合本站实际,不断完善《防火应急预案》,细化了个人、各办公室职责,重新修订了切实可行的《防火应急预案》,要求保护站干部职工根据预案明确各自分工及职责。
(三)火源管理
各资源管护站在防火期内及时排查火险隐患,按各自林区防火形势,正确规划巡护路线,加大巡护力度,每日巡护次数不少于2次。高森林火险地段采取昼夜巡护。特殊时段选择制高点,采取蹲点看守的办法对火情进行监测,尤其是春节、清明期间,主动和林区内坟滩坟主联系,约定时间,对上坟烧纸人员采取跟班作业,死看硬守,并在坟滩处一定要配备铁锹、水桶、二号工具,以防意外发生。对入山人员办理入山证,严禁带火种入山,并登记身份信息及进出入时间。保护站防火督察组每天对各站的护林防火工作进行督察,配合各护林站处理一些违规用火事件,对违范相关法律法规者,上报森林公安分局依法办案,依法处理,坚决予以打击。
(四)防火宣传
“森林防火,责任重于泰山”,宣传工作尤为重要。我站为了加强防火工作,提高广大干部职工及群众防火意识,力争把“防火”二字宣传到家喻户晓,做到老小皆知,我站在防火宣传上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抓住学校大集体、全面开展做宣传。我站与辖区学校联系,在辖区学校的配合下,利用学校电教室,播放森林防火宣传光盘,开设森林防火专题课堂;另外,由学校要求每个班级必须上一堂森林防火知识课、出一期森林防火黑板报、每个学生给家长写一封森林防火宣传信、写一条森林防火标语、写一篇森林防火作文(周记或日记);二是搞声势、造氛围、大宣传。进入防火期我站邀请森林公安分局、辖区乡(镇)政府、县广播电视局在辖区各乡镇、各学校、人群密集区开展了一次大规模森林防火宣传活动,打算在年头、节日还要进行几次大规模宣传;三是采取多方式、多措施、见缝插针。我站主要采取“见墙写标语、遇人发传单、路口立标牌、插警旗,白天査林、晚上串户,出动宣传车、集会搞讲座”等形式进行灵活多样的防火宣传。截至目前,在辖区重点地段树立森林防火示警旗200多面,发放了印有以“护林防火,人人有责”等宣传主题的宣传杯200个,学习本3000本。管护人员走村入户宣传率100%,张贴、书写标语500多条,散发宣传材料6000余份,在县电视台播放防火宣传新闻报道一次。在《祁连山自然保护》刊物上发表森林防火稿件2篇,在保护站网站更新防火稿件6篇。
通过以上形式多样、积极有效的宣传,把林业法律、法规、政策及日常的防火、用火、灭火的科学知识进行宣传普及,切实提高了林区中小学生、群众的法律意识、防火意识、安全意识。
(五)值班通讯及设备使用管理
全站上下严格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手机、固话确保24小时畅通。防火领导小组加强对全站人员的管理,确保值班人员到岗到位,并随时对防火值班情况进行抽查,防止出现脱岗、漏岗现象,对脱岗、漏岗或玩忽职守者,按防火期规章制度给予严肃处理。各办公室、资源管护站严格考勤,认真做好值班记录,严格执行每天的定时定点零报告制度。
保护站定期对森林消防物资储备库各类扑火机具进行调试、检查维修,使各种设备性能完好。严格落实森林消防物资管理制度、出入库登记制度,坚决杜绝消防设施装备外借、私用、乱放、丢失、损坏等现象。做到了防火物资、机具随调随用。
五、有害生物防治
1、检测预报
根据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暂定的主要监测、测报对象,及《祁连山自然保护区主要森林病虫鼠害系统测报实施细则(试行)》的要求,从2月底开始,在固定标准地、临时标准地进行病虫害发生情况的观察、监测,以提高测报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将监测数据存档并按月上报管理局森防站。
2、严格苗木检疫
严格按照苗木检疫的有关程序对进出保护站辖区的苗木进行检疫,禁止有疫情的苗木进出保护区,并通过《林业植物检疫管理信息系统》及时向管理局森防站上报了检测申请表,一年来,无有疫情的苗木出入保护区。
3、有害生物防治 今年五月份,我站对2012年封山育林区1000亩中华鼢鼠发生区进行了防治。防治之前编写了详细的防治作业设计。此次防治鼢鼠的防治方法为化学防治。通过防治有效的降低了鼠口密度,控制了鼠害的蔓延。
六、资金管理
严格按照《天保财政资金管理规定》、《林业重点生态工程资金管理办法》、《天保财政资金会计核算办法》和《林业重点生态工程资金会计核算办法》等相关规定管理使用项目资金和进行会计核算,做到了专户储存,支出合法、有序:
1、天然林保护资金全部用于支付森林资源管护人员管护工资、交纳职工各项保险及公务费支出;
2、重点公益林公共管护项目;
3、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按签订管护合同兑付管护劳务费; 以上所有项目资金均专户储存、单独核算、单制凭证、单独记账,并按规定用途及资金使用范围实施,无挤占、挪用,串用资金现象。
七、巩固一级“无毒林区”
层层签订了禁种铲毒责任书,发放禁毒宣传材料2000多份,禁毒宣传教育普及率、入户率达到100%。并深入林区认真开展踏查工作,一年来,全林区未发生种植毒品,吸食毒品的现象。
八、重点公益林、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一)组织机构建设
成立了重点公益林、天保工程领导小组,明确了专职人员及工作职责,设立了公益林、天保办公室,配备了办公设备。十一月份,因我站领导班子有所变动,保护站及时重新调整了重点公益林、天保工程领导 小组名单,并以正式文件上报管理局。
(二)责任书签订
在重点公益林、天保工程管护责任落实当中,以管护站管护林班为单位,根据森林资源分布特点及管护难易程度,划定管护责任区。每1个责任区确定一名管护人员,保护站严格按照保护局统一制定的管护合同模版,制定了管护合同,并附管护责任示意图、管护责任落实表,明确了林班地块,与每位管护人员签订管护合同,将管护责任落实到个人、山头、地块。
(三)图纸上墙
根据管理局统一制定的制度、图件模版,制作了重点公益林、天保工程制度栏、责任公示栏及各类图件,并上墙。由于林地落界数据至今未启用,图件任然沿用08年二类调查数据制作。
(四)宣传教育
根据站情、林情、社情制定切合实际、细致有效的宣传教育内容,结合形式多样的宣传方式对重点公益林、天保工程森林资源保护的相关政策、法规等进行了宣传。按照管理局要求,在保护站9个资源管护站重点公益林区主要路口设立了永久性宣传牌9块,在香林寺林区主要路口新建重点公益林永久性宣传碑1座,在大冰沟林区主要路口修建天保工程永久性宣传碑1座,在石门山林区主要路口安装制作了宣传彩门1座。切实把自然保护区重点工程管护区各项政策、法规宣传到位,提高辖区群众生态安全意识,让更多人了解支持保护区的管理事业。
(五)人员及档案管理
建立了重点公益林、天保工程管护人员信息数据库。设立了档案室,聘请档案局工作人员对档案分类、分进行了整理。并制定了档案管理制度,指定专人管理。
(六)公共管护项目建设
保护局在2013年重点生态公益林公共管护项目建设中,下达我站茶树台资源管护站新建项目。我站于2013年6月对该项目组织议标,与中标单位签订合同,全程监督施工,确保了工程质量。茶树台资源管护站新建项目共修砖混结构封闭式廊房5间,建筑面积共计144.02平方米。工程竣工后,我站对工程进行了自查验收,并上报申请报告,申请管理局正式安排验收。
(七)天保工程区成效调查
为了进一步加强祁连山保护区天保工程森林管护工作,全面提升天保工程森林管护水平。根据保护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天保工程管理工作的通知》甘祁天[2013] 147号文件精神,保护站建立森林管护成效调查制度,组建了森林管护成效调查组,认真开展了成效调查工作。对各资源管护站每个资源管护人员的责任区随机抽查1个小班,打20*500米的水平样带,检查森林管护成效。检查内容包括:盗伐林木情况、病虫害发生情况、森林火灾发生情况、人畜破坏情况等。并将调查结果汇总,形成报告、成效调查表及时上报。
(八)公益林建设
为进一步巩固历年来封育区的管护成果,我站加强对历年来封育区的管护力度,划分责任区,指定责任人,签订责任书。通过自查,封育区内无牲畜践踏,无人为破坏,植被恢复良好,区内植被覆盖度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对历年封山育林区的封育宣传碑进行了翻新、维修,共刷 新标志牌4座。持续开展封山育林区成效调查工作,对未达到封育年限的封育区,按要求调查灌木灌幅、高度、株数增长变化,填写4平方米样方调查表,建立封育档案。
九、存在的问题
1、我站森林资源分布零星,点多线长,农林交错,防火任务重,管理困难大,防火形势极其严峻;防火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缺少科学有效的森林防火监测设施,防火监测完全依靠人员巡护来进行,巨大的工作量导致护林员工作热情低、身心疲惫;林区内防火道路不畅,消防车辆不能到达;防火器材购臵数量有限,无法应对紧急特殊情况;森林防火需要的瞭望网、阻隔网不完善,综合防控能力不高;扑火队伍力量弱。义务扑火队平时训练处于空白,缺乏扑火经验,再加上义务扑火队中外出务工人员多,一旦发生火灾,组织大量扑火人员有难度。
2、近年来我站积极争取各项目资金,对大多数管护站危房进行了修建,但目前仍有部分资源管护、点房屋破旧,办公设施陈旧,现代化办公设施缺乏,急需各种项目资金的支持来加以完善。
十、今后的工作重点
1、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加强人员管理,规范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及责任目标;
2、继续做好“确权勘界及标桩立界”工作,力争在明年4月份全面完成群众动员工作及物资运输工作,确保标桩立界工作顺利开展;
3、积极争取森林防火项目资金,进一步增加森林防火投入,逐步改造森林防火基础设施,提高森林防火的科技化、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专业化管理水平,不断增强预防和控制森林火灾的综合能力,保持 建站以来无森林火灾的良好记录;
3、多方争取筹措资金,力争改善职工工作生活条件;
4、保质保量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及目标任务。
二0一三年十一月
第三篇:南非自然保护事业考察报告
南非自然保护事业考察报告
国家林业局赴南非考察团成员
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 谢红芳
2007年11月8日至23日,由国家林业局世行中心主任王成祖同志为团长,有世行中心、四川省林业厅、湖北省野生动植物保护总站以及白水江、白马雪山、唐家河、小寨子沟等四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负责人一行九人组成的考察团,对南非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保护区管理等进行了考察。
考察团9日下午抵达南非,10日至18日先后考察了南非西开普省tsikamma国家公园、knysna国家湖泊公园、野生动植物国家公园、好望角国家公园以及开普敦植物园,并会见了knysna市市长以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专家)。19日至21日参观考察了南非国内最大的克鲁格国家公园,听取了克鲁格国家公园执行主席、社区主管、科研主管等官员及专家学者的情况介绍,并参加了相关的学习培训活动。
16天的参观考察和学习培训活动收获颇丰,也对国内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保护区管理有了一些新的思考,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南非基本情况
南非共和国(当地非洲人把南非称为阿扎尼亚)位于非洲大陆最南端,地处大西洋和印度洋交界处,扼两大洋交通要道,具有重要战略位置。面积1221037平方公里,人口4480万。全国大部分地区属热带草原气候。
南非属于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是非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但贫富极为悬殊,种族间收入差距明显。自然资源丰富,是世界五大矿产国之一。制造业、建筑业、能源业和矿业是南非工业四大部门。农业较发达,可耕地约占土地面积的13%。旅游业是南非第三大外汇收入来源和就业部门,旅游资源丰富,设施完善,有700多家大饭店,2800多家小宾馆、旅馆及1000多家饭馆。旅游点主要集中在东北部和东、南沿海地区,生态旅游与民俗旅游是南非旅游业两大最主要的增长点。
中国与南非1998年1月1日建交以来,双边关系全面、迅速发展,到目前,中南友好合作已成为中非合作和南南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一行9人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踏上南非这块充满神奇色彩的土地的。到南非的第一印象是经常可以看到人与动物和睦相处的境象,南非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特别是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确实令人感慨不己,他们在对国家公园(相当于国内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方面有很多地方是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二、南非国家公园基本情况
南非共和国有24个国家公园,其中不仅有野生动物保护类型、湿地保护类型,还有海洋保护类型、森林生态保护等类型。其根据国家保护法采用的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分类标准。国家公园的土地均为国有,国家公园隶属于国家旅游环境部管理——旅游环境部下设
国家公园管理局,国家公园的官员由旅游环境部直接任命,机构为政府的组成部门。把旅游与环境合为一个部,颇具南非特色,很值得体味其中的奥妙。
国家公园的任务有三:第一是资源保护;第二是开展旅游;第三是发展社区。其中主业是资源保护。在24个国家公园中,目前有五个旅游收入盈利。国家公园的经费有三个渠道:一是国家预算安排;二是旅游收益;三是国际组织赠款。去年到南非的游客达1000万之多,其中90%是冲着野生动物和未受破坏的自然环境来的,客源主要是欧洲人。其24个国家公园都是对外开放的。
南非野生动物保护事业的迅猛发展是其旅游业兴旺的基石,但它并不是自然保护的唯一目的。南非政府之所以高度重视自然保护,是因为这里的自然资源是其4000多万人民赖以生存的根基——南非是世界第三大最具生物多样性的国家。从干旱的沙漠到茂密的海岸森林,从壮丽的山脉到粗犷的灌木丛林无处不体现着其生态状况的独特性和物种的丰富性、多样性——全世界80%的植物、30%的爬行动物、15% 的哺乳动物和6%的鸟类在南非均有分布。南非国家公园是保护这个庞大的保护区体系的主体。这些国家公园也代表着该国的动物、植物和自然景观。
一国的自然保护方式及其成效是衡量该国文明程度的基本尺度。在南非580多个禁猎保护区(私有),国家公园(国有)和荒野地区的总面积达72700平方公里,这些地区正在受到国家的正规保护。这面积约占南非国土面积的5.8%。然而即使是这样,它离国际自然保护联盟10%的标准仍有很大差距。
南非和中国有着相同和相近的历史背景,同属发展中国家,南非自然保护的决心及其成果对我们的鼓舞和启迪是很大的。
在南非众多的国家公园中,克鲁格国家公园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个,这也是我们考察的重点。
克鲁格国家公园是南非最大的国家公园,被称为世界上拥有禽兽和动物品种最多的“储存室”。几个世纪以来,这片在Sabie和鳄鱼河之间的土地都只是一片非洲大草原,建立人类永久居住地的偿试都失败了。因为既便此地不危险,蚊子和苍蝇的袭扰也使生活变得难以忍受。而石器时代的山族(Sam)是唯一能适应这难以驯服的环境的非洲人。凭着他们的游牧、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成为了这里的第一批居民,他们的生存技巧确实值得人类玩味(不过这不是本文的主题)。
几个世纪以后,这里成了欧洲的殖民地,克鲁格也变成了官方的狩猎场所。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了 1898年。1898年3月28日,总督保尔·克鲁格(Pail kruger)决定为当地逐渐减少的动物创建一个避难所。这片区域就被划出作为非洲第一个野生动物保护区。1903年被命名为Sabie野生动物保护区;1926年扩建至波么河岸,现作为一个国家公园,其面积已达200万公顷,仅视其历史及面积、规模,在世界上也堪称凤毛麟角。
克鲁格国家公园是第一个当地和国际野生动物公园,拥有包括所有的“五大野生动物(Bigfive)”在内的147个物种,超过25万只哺乳动物;300头黑犀牛、2500头白犀牛、8000只大象、900只豹子、1500头非洲水牛和2000只狮子;还有507种树木,49种鱼类,34种两栖动物,114种爬行动物。
通过110年的保护区建设,克鲁格国家公园内的基础设施经由国家投资而已达到了相当的规模和水平。公园内柏油路长达2000KM,这还没有把土路网络算进去;近1000KM的保护区边界,已全面建立起了铁网围栏;保护区内部的具有世界水平和当地民族特色的旅游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更是令人叹为观止。
我们认为,克鲁格国家公园的成功之关键,还在于其通过百余年的管理、建设、探索所建立起来的一整套管理体系。一是管理体制顺。克鲁格国家公园的职能已相当于国内的地方一级政府,无多头管理的干扰;二是管理机制好,机构运转有保障。管理计划执行规范到位,旅游收入可观且全部留用保护事业,社区共管到位,与两省、七市和百余个部落能和谐相处。三是行政区划独特。保护区内的居民已全部外迁,其“社区”的概念是指与保护区(国家公园)接壤的保护区以外的20公里范围内有人居住的地区,这省了许多我们常讲的“林中有村,村中有林”的复杂因素;四是管理水平高。克鲁格建立了动态的监测体系,对物种的动态变化能在两个月一次的数字更新中清晰感知,动态保护有科学依据、科研实力雄厚;五是国际地位高。克鲁格已是南非一个响当当的国际品牌,知名度越高、国际援助也便越多,现与世界多个著名科研院所签订的合作项目达190多项,实际上,它已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国际生物多样性研究基地。多方吸取管理经验,又是克鲁格成功的一大亮点。
三、几点思考
南非在非洲最南端,中国在亚洲东部,两国相隔迢迢万里,是人类最神圣的、共同的事业——自然保护事业把我们联系在了一起。在全球化、信息化的今天,地理上的距离已不成为一个问题。南非与中国两国的国情、历史、地理、气候的差异也是显而易见的,但人类文明的成果值得借鉴。照搬照抄是死路、闭门造车同样是死路,只有结合中国的国情,结合白马雪山的具体情况,把南非自然保护100多年来所积累的经验运用过来,才是我们唯一的选择。通过对南非自然保护事业16天的考察、参观、学习、培训,自己对白马雪山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保护区管理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和思考或者说是感受、意见和建议,试述如下,或许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建议“社区共管”纳入自然保护区工作职责,并建立国家“社区共管”基金。
我国的自然保护区以面积为基数来统计,主要集中在中、西部等贫困地区,保护区周边社区具有明显的区域性贫困的特点,社区发展和保护区资源管理问题在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具有一定的共性和普遍性。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目的,保护区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周边社区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周边社区居民对自然资源的低水平的原始的利用方式,又成为导致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贫困的根本因素,社区问题是自然保护区管理的一个共性问题。以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保护区建立伊始(1983年),死守严管的管理方式加剧了保护区与周边社区的矛盾和对立。自全球环境基金(GEF)项目实施以来,保护区管理人员走进农户家,寻找双方共同的兴趣,以社区为基础的自然保护活动取得明显成效。建立社区共管保护基金的格化箐、茨独顶两个自然村,2004年实施社区共管活动以来,2004—2006年已连续三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13%以上。在社区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十分注重村民的参与,社区群众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到项目活动和森林资源的保护工作中,增加了村民对项目活动的拥有感和责任感,极大地激发了社区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力地改善了保护区和社区的关系,社区共管开辟了自然保护和周边社区和谐发展的新模式。鉴于社区共
管在我国自然保护区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提出如下建议:一是借鉴南非等国家将社区共管纳入国家公园职责之一的经验,将“社区共管”纳入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的职责之一;二是中央财政设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基金”,由保护区管理机构按“社区管理计划”每五年一周期向国家申报社区共管活动资助、组织好活动的实施,努力实现好自然保护区人与自然的和谐。
(二)建议理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健全规范、有效、科学的投入保障机制.国家自然保护区所保护对象均为全球稀有、国内仅有,或说在全球和国内具有高度的代表性和典型性。其机构是同级人民政府派出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专门机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建议由国务院设置,委托该自然保护区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管理,地方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由同级人民政府设置。国家应设立自然保护区专项资金,用于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国务院财政部门会同国家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编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经费预算。县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会同同级人民政府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编制地方自然保护区经费预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所需经费,应当纳入中央人民政府基础建设投资和财政预算。地方级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所需经费,纳入地方同级财政预算。
(三)建议将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成“滇金丝猴国际研究基地”项目列为省政府或国家扶持计划。
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中国横断山脉腹地,“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的核心地带,是我国低纬度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保存比较完整的原始高山针叶林区,也是我国特有世界珍稀濒危动物滇金丝猴最主要的栖息地。保护区281640公顷的面积,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不仅形成区内植被类型丰富、生境类型多样、动植物区系南北渗透、物种多样性高、特有种多的特点,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保护区之一,也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划定的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25个热点地区之一。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地处长江、澜沧江(湄公河)中上游,不仅拥有大面积的原始森林、百余条汇集“两江”的原始溪流、海拔在3000米以上的46000公顷的原始湿地,而且自然保护区内及周边地区以藏族、傈僳族等少数民族为代表的人文资源内涵丰富,历史悠久独特,是世界罕见的多民族、多语言、多宗教信仰、多种风俗习惯并存和交融的地区。特别是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世界高度濒危物种之
一、国家一级保护、世界上分布海拔最高的灵长类动物滇金丝猴,全球现仅存1700余只了,其中70%栖息于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滇金丝猴对人类秋毫无犯,加之有一张最像人的脸,面宠白里透红,再加上它那最为“时尚”的美丽红唇,堪称世间最美的动物。然而,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地处我国云南藏区,保护区内及其周边生存有7.3万农民,他们为自然保护区的有效管护做出了重大贡献与牺牲,通过自然保护区的划建与管理,社区生产生活影响重大。保护与发展的矛盾日趋尖锐。目前,保护区已被国家林业局列入了全国自然保护区示范单位,在省内、国内和国际上已有一定知名度,为此,以保护区示范为契机,“滇金丝猴国际研究基地”构建为平台,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为目标是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展与管理的必然选择。我们决心在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下,有选择地借鉴南非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科技成果,进一步深入研究,作出具体方案——建议将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成“滇金丝猴国际研究基地”,项目列入省政府或国家扶持计划,做出真正的示范,力求多出成果,为中国的自然保护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四篇:自然保护局机关安全保卫制度
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机关安全保卫制度
第一条 机关安全保卫工作任务是负责机关办公楼、车辆、各项资产的安全,加强职工的安全保卫教育,维护机关内部秩序,保障机关财产安全。
第二条 机关安全保卫工作由办公室负责,各科室密切配合,平时安排的值班人员具体负责二十四小时的值班。
第三条 值班人员要忠于职守,尽职尽责,不迟到早退,按时开启办公楼和办公楼大门。认真填写值班记录,认真询问进出人员,对办公楼平时多注意巡视,要求做到防盗、防火、防水、防破坏。
第四条 值班人员要遵守纪法,不参与赌博、吸毒等违法活动,不得结交闲散人员,不得随意留人在值班室内。
第五条 值班人员因不坚守工作岗位,不负责任,造成被盗、失火、财产丢失等事故,值班人员应负全部责任,视其情节给予处罚。
第六条 全体职工都要增强安全防范意识,要保管好各自的办公用品和文件材料,离开办公室时要关好窗户,检查桌柜和门锁是否锁好,各自办公室电源是否拔掉,个人贵重物品及现金不得在办公室存放,如有丢失,责任自负。
第七条 财务管理人员负责管好财务保险柜的安全防范工作、计财、基金、发票等,科室要做好票证的保管工作。
第八条 主要节假日要实行值班制度。
第九条 值班人员若发现意外情况,应及时报警并向有关领导反映。
第五篇: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类
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类(本科类)学生入学后第一年统一学习所录取学科大类的基础课程,第二年根据人才需求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成绩、志愿情况可选择到本大类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环境科学、环境工程、林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土地资源管理、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各专业学习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农业资源与环境
主要培养掌握资源与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掌握资源的开发、管理与利用的基本方法,又具有环境资源分析与测试、环境资源调查与评价、环境资源信息管理与综合利用等能力的高级科学技术复合型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在资源、环境、土地、环保、化工、农资等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教学、科研、生产及管理工作。
主要课程:土壤学、植物营养学、资源遥感与信息技术、环境污染与防治、生态学、试验设计与生物统计、测量学、资源环境概论、土地资源调查与信息管理等。授予学位:理学(或农学)学士 环境科学
培养21世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发展所需要的、具备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一定的研究、开发和管理能力,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事业及行政管理等部门从事环境管理、环境规划、环保产品开发、环境监测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环境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接受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环境管理的基本训练,掌握环境监测与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以及进行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及一定的教学、研究、开发和管理能力。主要课程:环境学导论、环境化学、环境微生物学、环境监测、环境工程学、环境评价、环境管理、生态学、环境法、环境信息系统等。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环境科学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水、气、固体废物等污染控制、资源利用与保护等方面的知识,能在环保、市政、建设、农业、规划等政府部门、科研单位、学校、设计单位、工矿企业等从事管理、教学、科研、开发、规划、设计、施工等工作的环境工程学科高级人才。本专业要求学生掌握环境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外语、计算机技术、工程设计、管理及规划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环境科学技术领域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和管理规划方面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环境微生物学、环境监测、环境评价、环境管理、环境土壤学、环境工程原理、环境生态学。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林学
本专业要求学生掌握森林培育(包括经济林和药用植物栽培)、林木良种选育、林业生物技术、森林资源保护、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森林资源管理、野生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森林生态环境建设、城市绿化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培养具备森林培育、森林生态环境保护、林木遗传育种、林业生物技术应用、森林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林业资源经营与信息管理、自然保护区与森林公园经营管理、城市绿化等能力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森林植物学、植物生理学、森林培育学、城市林业、森林生态学、森林环境学、林木遗传育种、林木育种学、林木生物技术、植物营养学、森林昆虫学、林木病理学、测量与遥感、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林业经济管理等
授予学位:农学学士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本专业培养具有水土保持学、生态学、森林及草场培育学、生物学、土壤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等方面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流域综合治理和荒漠化防治规划的原理和方法,运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防治水土流失与荒漠化方面基本技能,掌握生态环境建设及水土保持规划、水土保持与水利工程技术、信息管理技术等方面理论知识和技能,掌握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理论前沿、应用前景以及相关法律法规,毕业后能在水土保持、水利、林业、环境保护、国土资源、农业等部门从事水土保持、荒漠化防治和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的规划、设计、施工、监理、管理及资源开发和国土整治、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也可在与上述行业有关的生态环境类高科技公司从事相关的规划、设计、施工、监理工作。
主要课程:土壤侵蚀原理、水土保持工程学、水土保持林学、水土保持农学、水土流失与荒漠化动态监测、水土保持规划、水文与水资源学、水工制图、土力学、水力学、工程力学、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水土保持经济学、测量学、土壤及土壤地理学、地质地貌学、植物学、生态学、AutoCAD制图。
授予学位:农学学士(环境生态类)。土地资源管理
本专业主要培养21世纪科技、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坚实的管理学、经济学和土地资源学基础,熟悉国家有关土地利用与管理及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能够运用计算机、遥感、GIS、测绘等技术手段,分析和解决土地利用及管理的问题,能在土地资源调查、土地利用规划、地籍管理及土地管理政策法规,房地产经营管理、房地产估价与经纪,遥感信息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科学领域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
专业核心课程:区域分析与规划、自然地理学、测量学、遥感图像信息处理、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土地资源学、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土地管理学、土地利用规划学、土地经济学、土地信息系统、城乡规划管理法规、土地整理规划设计。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培养具有较强的外语与计算机综合能力,系统地掌握本专业必需的有关水文、水资源及水环境信息的采集及处理、洪旱灾害预测及防治、水资源规划、水环境保护、水利水电工程规划与设计、水利水电工程运行与管理、水政水法、水资源及水环境管理方面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分析、设计方法等。毕业后能在水利、能源、交通、城建、农林、环保等部门从事水文、水资源及水环境等方面的勘测、规划设计、预测预报、技术经济分析、管理以及教学、科研工作的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自然地理学、测量学、工程力学、水力学、数学规划、水文学原理、地下水、水文信息技术、水文分析与计算、水文预报、水资源评价、水资源开发利用、水资源规划与优化配置、水资源一体化管理、水环境学、水污染控制工程、水利经济学等。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机械类:
实行2+2培养模式,学生入学后在前2年完成机械大类本科生课程结构体系中基础课程学习,后2年根据人才需求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成绩、志愿情况可选择到本大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各专业完成各专业课程学习。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培养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力学、机械学、电工与电子技术、工程材料、机械设计工程学、机械制造基础、自动化基础、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实验、测试、文献检索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所必要的专业知识,了解其学科前沿及发展趋势,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及组织管理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后能从事机械制造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
学生在前2年完成机械大类本科生课程结构体系中有关课程学习。后2年完成各专业(方向)课程包括现代制造技术、冲压模具设计、数控技术、机械制造工艺与机床夹具及数控综合实践、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等。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车辆工程
主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掌握现代汽车、拖拉机、发动机设计、制造及试验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具备能从事车辆的整车及零、部件的研究开发、设计、制造、管理、维修、销售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学生在前2年完成机械大类本科生课程结构体系中有关课程学习,后2年完成各专业(方向)课程包括汽车构造、汽车理论、发动机原理、汽车设计、汽车电器与电控技术、车身结构与设计、汽车试验学、汽车制造工艺学及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等。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主要培养具备专业机械及其自动化装备的构造原理、性能设计研究、使用管理及现代生物学知识,掌握机械学、自动化控制技术及经营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或基本知识,掌握农业机械及其自动化装备的性能设计、试验鉴定、选型配套、使用维修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具有农业生产机械化系统的规划设计和经营管理的能力,具有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新工艺、新装备、新技术的科研、开发、推广的能力,了解国内外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的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具有一定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后能在机械设计制造、农业机械化生产管理及服务部门从事机械及相关装备性能设计、农业机械化规划与管理、教学与科研、营销与服务等方面工作。
学生在前2年完成机械大类本科生课程结构体系中有关课程学习。后2年完成各专业(方向)课程包括汽车拖拉机学、农业机械学、作物学基础、农业机械化管理及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等。授予学位:工学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