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救助站的救助人员档案管理工作

时间:2019-05-12 17:24: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救助站的救助人员档案管理工作》,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救助站的救助人员档案管理工作》。

第一篇:浅谈救助站的救助人员档案管理工作

浅谈救助站的救助人员档案管理工作

摘 要:延吉市救助管理站始建于2003年7月,改扩建于2008年,现今站内设施完善、功能齐备,设有床位100张,主要负责延吉市内生活无着落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工作。本文通过针对延吉市当前新形势下乞讨人员的特点,结合国家出台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和民政部下发的《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机构工作规程》具体内容,就如何加强救助档案的管理工作进行探讨,使延吉市救助站的档案管理工作变得更加科学以及有效。

关键词:救助站 档案 管理 延吉市

1、单位背景

延吉市救助管理站始建于2003年7月,原址位于延吉市依兰镇实现村。在延吉市市委、市政府和上级民政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关怀下,为了扩大规模、规范救助工作,2008年投入750万元,新建了占地面积4200平方米,建筑面积3100平方米的延吉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新建的延吉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设施完善、功能齐备,设有床位100张。延吉市救助管理站主要负责延吉市内生活无着落流浪乞讨人员的临时救助、救治、管理、教育、护送、安置工作及全州范围的跨省护送工作。

2、救助站救助人员档案的特点

救助档案的含义主要指的是政府所设立的对流浪未成年人的保护机构或者机构,在进行救助人员甄别以及具体的救助过程当中所产生的需要进行整理存档的有价值的相关性书面材料。它主要属于民政部门的专业档案范围内,也是地区城市救助单位必须存储的重要业务材料,它主要含有一下几个特点。

2.1 材料收集有动态性

当救助站对流浪乞讨人员进行相应的救助工作时,救助站首先需要对被援救对象所做的工作就是乞讨人员的身份认证,所采取的相应救助措施需要根据被选择对象的具体年龄、身体健康状况以及按照一定标准划定的需救助的程度拟定救助方案。所以,对于流浪乞讨人员进行救助的开始时间以及成功救助后的结档时间不同,导致流浪乞讨人员救助过程中所形成的的个人档案材料就处在动态变化之中,需要按照一定的时间节点来更新被救助对象的个人档案材料内容。

2.2 材料归档有差异性

虽然在对流浪乞讨人员救助过程中所采取的救助措施基本上都是一致的,不同的流浪乞讨人员所经历的救助程序也大体上相同。但是由于被救助对象的年龄、身体健康状况或者所裁定的需要救助的程度都不相同,所以不同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档案中形成的材料内容或者不同救助时间产生的救助期限也会因此变得不一致,甚至有些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性。

2.3 救助档案有凭证性

救助站在对流浪乞讨人员进行具体的救助工作时通过相关鉴定部门以及相关工作人员对被救助对象建立的档案,是很多政府其他部门或机构进行相关工作的有效凭证。比如能够为公安机关提供一定的办案依据,再就是为救助站等相关部门或者流浪乞讨人员进行全力维护活动提供方便等。

3、延吉市救助站救助人员档案管理工作的建议

2016年,延吉市共救助符合救助条件的人数已高达419人。其中,男性303人、女性116人。因此,巨大的救助工作需要建立更加科学有效的救助人员档案管理工作。下面将对延吉市救助站救助人员档案的管理工作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

3.1 建立健全救助档案归档制度

延吉市救助站需要制定针对救助人员档案的时间、范围和其他相关要求的归档制度,采取救助工作完成后30日?缺匦牍榈档谋曜迹?所用于救助人员归档的相关文件材料内容必须完善无缺,倘若使用文件复印件来代替原件的红头文件等材料需要保证内容清晰可见,并且需要按照民政部下发的《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机构工作规程》中的工作思路以及实施要求进行救助人员档案的整理工作,并对材料逐一打印后进行统一归档的制度。

3.2 划定救助人员档案的归档范围

救助人员档案的形成主要是在对街头、站内或者救助工作完成后对救助人员回访探寻过程中所产生的,其中大部分还是站内救助产生的。但是由于被救助对象在年龄、身体状况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会在接受救助时的实施内容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只有一部分是基本相同的。所以,需要针对流浪乞讨人员个体的不同,对被救助对象档案的桂芳范围进行比较科学、明确、合理的划定。

3.3 完善救助档案的整理工作

在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档案进行系统的整理过程中,尽量采取一人一档、一人一案的一对一方法进行标准化整理。主要采取以下几个步骤:首先,可以按照对被救助人员所形成的档案的具体日期、存档期限以及人员的类别等比较容易标准划一的特点进行特殊的分类。比如说人员的类别方面就可以进行需要救助的未成年人、不需要救助的未成年人以及需要救助的成年人三个层次来进行相应的划分,这样能够使得救助人员档案的管理工作更加标准化、整齐化、系统化;其次,可以对救助人员的档案进行序列编号,但是在进行档案编号的时候需要根据流浪乞讨人员接受救助的具体时间先后顺序进行;然后,对救助人员的所有档案进行统一的项目编排。这样就能够对多个项目一目了然,方便任何时间对档案进行查找。

3.4 明确救助人员档案的保管期限

救助人员档案的保管期限主要是根据所归档的被救助对象的文件材料价值来判断,而在判断具体保管期限长短的时候主要是根据这样几个因素:首先,需要坚持的原则就是档案保管期限尽量最长化;其次,需要根据救助对象的特点来判断;再次,当然根据延吉市救助站的实际档案储存能力来确定,在进行档案的保管之前,救助站档案管理人员需要对被救助对象的全部材料进行系统的分析,一般的保管期限基本都在十年左右,但是对于未成年人群、智力障碍的人群、身体有残疾的人群或者需要在延吉市长期进行安置的人群的保管期限设定为三十年。而对于那些在接受流浪乞讨救助的人员档案进行存储的时候,保管期限设定为永久。

3.5 依法使用救助人员的档案

流浪乞讨人员在接受救助之后形成的档案可以在很多情况下被使用到,而对于救助人员档案的使用需要依法依规。比如公安机关想要通过救助档案进行案件的调查时候,档案管理部门利用救助人员的档案进行风险规避的时候,任何情况下需要考虑的第一因素就是被救助人员的隐私问题。因此,需要延吉市救助站对救助人员的答案使用进行明确的规定,并在使用程序上进行严格的规定,争取在依法依归使用档案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维护救助人员的个人隐私。

3.6 科学改善救助人员档案管理模式

在延吉市救助站当前面临的新形势下,需要通过科学改善救助人员档案管理模式来为市内外所有流浪乞讨人员谋取更多幸福。因此,延吉市救助站需要通过一些学习、培训来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管理水平,激发创新意识,帮助更多需要被救助的人员,更好地推动救助人员档案管理工作科学发展。

4、结论

本文通过对延吉市救助站的基本情况的了解,以及以往延吉市救助站的工作经历的总结,针对当前新的工作时期下,对每个求助人员的救助过程中形成的大量档案材料进行更加科学、合理的管理,促进救助单位救助人员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建设,为当事人家庭和公安机关办案提供更好的服务,有针对性地提出建立健全救助档案归档制度、划定救助人员档案的归档范围、完善救助档案的整理工作、明确救助人员档案的保管期限、依法使用救助人员的档案以及科学改善救助人员档案管理模式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为延吉市救助站救助人员的档案管理工作提供更科学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何文丽.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档案管理制度构建[J].新形势下档案资源管理服务,2014(09): 145-148

[2]何文丽.浅析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档案的管理[J].浙江档案,2010(02)

第二篇:救助站-救助管理条例

概念

救助管理站(简称救助站)原名为收容遣送站。

对流浪者实施救助管理的法律依据——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

内容

第一条

为了对在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以下简称流浪乞讨人员)实行救助,保障其基本生活权益,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县级以上城市人民政府应当根据需要设立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站。救助站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是一项临时性社会救助措施。

第三条

县级以上城市人民政府应当采取积极措施及时救助流浪乞讨人员,并应当将救助工作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

国家鼓励、支持社会组织和个人救助流浪乞讨人员。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负责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工作,并对救助站进行指导、监督。

公安、卫生、交通、铁道、城管等部门应当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相关工作。

第五条

公安机关和其他有关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时发现流浪乞讨人员的,应当告知其向救助站求助;对其中的残疾人、未成年人、老年人和行动不便的其他人员,还应当引导、护送到救助站。

第六条 向救助站求助的流浪乞讨人员,应当如实提供本人的姓名等基本情况并将随身携带物品在救助站登记,向救助站提出求助需求。

救助站对属于救助对象的求助人员,应当及时提供救助,不得拒绝;对不属于救助对象的求助人员,应当说明不予救助的理由。

第七条

救助站应当根据受助人员的需要提供下列救助:

(一)提供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食物;

(二)提供符合基本条件的住处;

(三)对在站内突发急病的,及时送医院救治;

(四)帮助与其亲属或者所在单位联系;

(五)对没有交通费返回其住所地或者所在单位的,提供乘车凭证。

第八条

救助站为受助人员提供的住处,应当按性别分室住宿,女性受助人员应当由女性工作人员管理。

第九条

救助站应当保障受助人员在站内的人身安全和随身携带物品的安全,维护站内秩序。

第十条

救助站不得向受助人员、其亲属或者所在单位收取费用,不得以任何借口组织受助人员从事生产劳动。

第十一条

救助站应当劝导受助人员返回其住所地或者所在单位,不得限制受助人员离开救助站。救助站对受助的残疾人、未成年人、老年人应当给予照顾;对查明住址的,及时通知其亲属或者所在单位领回;对无家可归的,由其户籍所在地人民政府妥善安置。

第十二条

受助人员住所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帮助受助人员解决生产、生活困难,教育遗弃残疾人、未成年人、老年人的近亲属或者其他监护人履行抚养、赡养义务。

第十三条

救助站应当建立、健全站内管理的各项制度,实行规范化管理。

第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加强对救助站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和监督。

救助站工作人员应当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有关规章制度,不准拘禁或者变相拘禁受助人员;不准打骂、体罚、虐待受助人员或者唆使他人打骂、体罚、虐待受助人员;不准敲诈、勒索、侵吞受助人员的财物;不准克扣受助人员的生活供应品;不准扣压受助人员的证件、申诉控告材料;不准任用受助人员担任管理工作;不准使用受助人员为工作人员干私活;不准调戏妇女。

违反前款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纪律处分。

第十五条

救助站不履行救助职责的,求助人员可以向当地民政部门举报;民政部门经查证属实的,应当责令救助站及时提供救助,并对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纪律处分。

第十六条

受助人员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受助人员违反法律法规的,应当依法处理。

受助人员应当遵守救助站的各项规章制度。第十七条

本办法的实施细则由国务院民政部门制定。

第十八条

本办法自2003年8月1日起施行。1982年5月12日国务院发布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同时废止。对流浪者实施救助管理的法律依据——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救助管理办法》

第一条

根据《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救助管理办法》)的规定,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救助管理办法》规定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是指因自身无力解决食宿,无亲友投靠,又不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或者农村五保供养,正在城市流浪乞讨度日的人员。

虽有流浪乞讨行为,但不具备前款规定情形的,不属于救助对象。

第三条

流浪乞讨人员向救助站求助时,应当如实提供本人的下列情况:

(一)姓名、年龄、性别、居民身份证或者能够证明身份的其他证件、本人户口所在地、住所地;

(二)是否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或者农村五保供养;

(三)流浪乞讨的原因、时间、经过;

(四)近亲属和其他关系密切亲戚的姓名、住址、联系方式;

(五)随身物品的情况。

第四条

救助站应当向求助的流浪乞讨人员告知救助对象的范围和实施救助的内容,询问与求助需求有关的情况,并对其个人情况予以登记。

第五条

救助站对属于救助对象的,应当及时安排救助;不属于救助对象的,不予救助并告知其理由。

对因年老、年幼、残疾等原因无法提供个人情况的,救助站应当先提供救助,再查明情况。

对拒不如实提供个人情况的,不予救助。

第六条

受助人员不得携带危险物品进入救助站,随身携带的物品,除生活必需品外,由救助站保管,待该受助人员离站时归还。

第七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制定救助站受助人员的作息、卫生、学习等制度。受助人员应当遵守救助站的规章制度。

第八条

救助站为受助人员提供的食物和住处,应当能够满足受助人员的基本健康和安全需要。受助人员食宿定额定量的标准,由省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商财政部门具体规定。

第九条

受助人员在站内突发急病的,救助站应当及时送医疗机构治疗。救助站发现受助人员在站内患传染病或者为疑似传染病病人的,救助站应当送当地具有传染病收治条件的医疗机构治疗,并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采取必要的消毒隔离措施。

第十条

救助站应当根据受助人员提供的有关情况,及时与受助人员的家属以及受助人员常住户口所在地或者住所地的乡(镇)人民政府、城市街道办事处、该地的公安、民政部门取得联系,核实情况。

救助站发现受助人员故意提供虚假个人情况的,应当终止救助。

第十一条

受助人员返回常住户口所在地、住所地或者所在单位时没有交通费的,由救助站发给乘车(船)凭证,铁道、公路、水运等运输单位验证后准予搭乘相应的公共交通工具。救助站应当将有关情况通知受助人员的亲属及前往地的有关组织、所在单位。

第十二条

救助站应当根据受助人员的情况确定救助期限,一般不超过10天;因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报上级民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三条

对受助人员中的残疾人、未成年人或者其他行动不便的人,救助站应当通知其亲属或者所在单位接回;亲属或者所在单位拒不接回的,省内的由流入地人民政府民政部门通知流出地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接回,送其亲属或者所在单位;跨省的由流入地省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通知流出地省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接回,送其亲属或者所在单位。

第十四条

对无法查明其亲属或者所在单位,但可以查明其户口所在地、住所地的受助残疾人、未成年人及其他行动不便的人,省内的由流入地人民政府民政部门通知流出地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接回,送户口所在地、住所地安置;跨省的由流入地省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通知流出地省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接回,送户口所在地、住所地安置。

第十五条

对因年老、年幼或者残疾无法认知自己行为、无表达能力,因而无法查明其亲属或者所在单位,也无法查明其户口所在地或者住所地的,由救助站上级民政主管部门提出安置方案,报同级人民政府给予安置。

第十六条

受助人员自愿放弃救助离开救助站的,应当事先告知,救助站不得限制。未成年人及其他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离开救助站,须经救助站同意。

受助人员擅自离开救助站的,视同放弃救助,救助站应当终止救助。

第十七条

救助站已经实施救助或者救助期满,受助人员应当离开救助站。对无正当理由不愿离站的受助人员,救助站应当终止救助。

第十八条

受助人员户口所在地、住所地的乡级、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帮助返回的受助人员解决生产、生活困难,避免其再次外出流浪乞讨;对遗弃残疾人、未成年人、老年人的近亲属或者其他监护人,责令其履行抚养、赡养义务;对确实无家可归的残疾人、未成年人、老年人应当给予安置。

第十九条

受助人员在救助站期间应当遵纪守法,不得辱骂、殴打救助站工作人员或者其他受助人员,不得破坏救助设施,不得毁坏、盗窃公私财物,不得无理取闹、扰乱救助工作秩序。

对受助人员的违法行为,救助站工作人员应当及时制止;受助人员违规违纪情节严重的,或者发现受助人员有犯罪嫌疑的,应当及时报请公安机关依法处理。

第二十条

救助站应当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安全责任制、工作人员行为规范等规章制度,实行规范化管理。

救助站应当将受助人员入站、离站、获得救助等情况如实记载,制作档案妥善保管。

第二十一条

救助站及其工作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救助管理办法》第十条、第十四条第二款规定。对违反规定的,由该救助站的上级民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情节较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给予纪律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二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加强对救助站的领导和监督管理,履行以下职责:

(一)监督救助站落实救助措施和规章制度;

(二)指导检查救助工作情况;

(三)对救助站工作人员进行教育、培训;

(四)调查、处理救助站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违纪问题;

(五)帮助救助站解决困难,提供工作条件。

第二十三条

救助站的上级民政主管部门不及时受理救助对象举报,不及时责令救助站履行职责,或者对应当安置的受助人员不报请当地人民政府予以安置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二十四条

本实施细则自2003年8月1日起施行。

对流浪者实施救助管理的法律依据——救助管理机构基本规范

《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 总则

1.1 为加强救助管理机构规范化建设,保障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以下简称流浪乞讨人员)基本生活权益,促进救助管理事业健康发展,根据《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和《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的规定,制定本规范。

1.2 本规范适用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举办的为流浪乞讨人员提供临时性社会救助的救助管理机构。

1.3 救助管理机构应当对受助人员予以生活帮助和精神关怀,通过专业化的救助服务,帮助受助人员保持乐观向上的生活信念。

1.4 本规范所列各项条款为最低要求。术语

2.1 救助管理机构——指救助管理站、救助管理分站、救助管理咨询站和救助服务点等。

2.2 求助人员——指自愿向救助管理机构申请救助的人员。

2.3 受助人员——指经过救助管理机构甄别,确定其符合救助条件,决定予以救助的人员和被直接救助的人员。

2.4 身体状况——指能够通过初步检视而判明的求(受)助人员的体貌特征及精神状况。包括:(1)明显外伤、肢体残疾、行动困难等;(2)严重抑郁、躁动不安等;(3)智力障碍;(4)传染病、疑似传染病、精神病、疑似精神病或者疑似罹患其他疾病等。

2.5 甄别——指救助管理机构经过核查求助人员提供的身份资料和求助理由等情况后,根据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救助条件,决定是否为其提供救助服务的过程。

2.6 救助条件——指依据《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和其他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给予救助的标准。

2.7 不予救助——指根据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对于不符合救助条件的求助申请依法不予满足的情形。包括:(1)自身有能力解决食宿的;(2)经过甄别查明属于虚构流浪、乞讨事实,骗取救助的;(3)享受申请救助地的最低生活保障或者农村五保供养的;(4)拒不提供或者不如实提供个人情况的。

2.8 不予救助通知书——指载明求助人员个人基本信息、不予救助的理由、作出决定的机构及执行人、申诉途径等信息的书面文件。

2.9 直接救助——指对于因年老、年幼、残疾等原因无法提供个人情况的求助人员,先予救助然后查明有关情况的情形。

2.10 护送来站求助——指有关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公民将流浪乞讨人员引导、护送进入救助管理机构求助的情形。

2.11 协作救助——指由于客观条件限制,单个救助管理机构无法独立完成救助服务的全部内容,需要其他救助管理机构协助配合的情形。进行协作救助的有关机构应当协商确定救助方案,确保受助人员在协作救助期间的基本生活保障。

2.12 协作救助返乡——指对于具备自行返乡能力的受助人员,在返乡途中必经并停留的救助管理机构为其提供必要帮助,由其自行完成返乡过程的情形。

2.13 协作救助入站——指对于采用协作救助返乡方式的受助人员,途经的救助管理机构为其办理入站手续的情形。

2.14 跨省接送——指跨省救助管理机构对于不具备自行返乡能力的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及其他行动不便的受助人员,护送或者接领其返乡的过程。

2.15 特殊饮食需要——指老年人、未成年人、患病人员和少数民族受助人员对于饮食习惯、营养搭配等方面的特殊需要。

2.16 擅自离站——指受助人员未经救助管理机构同意并且未办理离站手续,自行脱离救助管理机构及救助服务的情形。

2.17 放弃救助——指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受助人员,自愿申请脱离救助管理机构及救助服务的情形。

2.18 终止救助——指受助人员具备以下情形时,救助管理机构依法终止救助服务,要求其离站的情形。包括:(1)拒不接受安全检查的;(2)经查明不符合救助条件的;(3)违法违纪,扰乱管理秩序,影响恶劣的;(4)骗取救助的;(5)救助服务期限届满,具有基本生活保障但拒不离站的。

2.19 终止救助通知书——指载明受助人员个人基本信息、终止救助理由、作出决定的机构及执行人、申诉途径等信息的书面文件。

2.20 接送离站——指受助人员亲属或者有关单位将其接(送)回的情形。

2.21 安置——指对于无法查明家庭情况的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等长期滞留人员,报请有关部门,将其长期安排在社会福利院、敬(养)老院、精神病人福利院等有关机构予以供养的情形。

2.22 隔离——指对于机构内的传染病人、疑似传染病人和精神病人,根据医疗机构的明确要求,临时安排其单独食宿,防止造成传染或者对其他人的滋扰、伤害。

2.23 定点医院——指有关部门指定为流浪乞讨人员提供医疗救治服务的医院。

2.24 观察——指救助管理机构为方便观察患病人员、情绪异常人员和老年人的身体、精神状况,防止发生意外伤亡、疫情传播而实施的临时性保护措施。

2.25 观察区——指安排专人24小时值守,定时巡查,随时响应的特殊管理区域。观察区内提供特别的生活照顾和护理。

2.26 简易服务——指救助管理机构针对仅需提供日间饮食、通讯帮助,无需其他服务项目的受助人员所提供的服务。

2.27 交接——指与公安、卫生、城管、受助人员的亲属或者单位、其他救助管理站或者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等交接求(受)助人员时,救助管理机构查验、核对接领人或者护送人信息及有关证明材料后,接收或者移交求(受)助人员,填写完成《求(受)助人员交接表》的情形。服务

3.1 接待

3.1.1 实行24小时接待制,服务热情周到,言行文明礼貌。

3.1.2 对于仅需提供日间饮食、通讯服务的求助人员,填写《简易服务情况登记表》后,提供简易服务。

3.1.3 对于来站求助的人员,为其建立《个人基本情况档案》,初步检视其身体状况,认真记录。

3.1.4 对于危重病人、精神病人,直接送定点医院。

3.1.5 对于未成年人,安排其进入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接受帮助;没有设置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的,参照《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基本规范》提供帮助。

3.1.6 对于传染病人、疑似传染病人,及时向当地卫生防疫部门报告,根据其建议采取隔离或者其他相应措施。

3.1.7 对于吸毒及涉嫌违法犯罪人员,联系有关部门处置。

3.1.8 对于求助的境外人员,应当首先联系公安机关确认其身份;属于非法入境、居留的,由公安机关处置;属于合法入境、居留的,报请政府有关部门处置。

3.1.9 对于护送来站求助的人员,采集核对护送人信息,检查求助人员身体状况并详细记录,经护送人确认后,办理交接手续;护送人拒不签字的,应当详细记录拒绝原因、见证人等情况后登记、备案、存档。

3.1.10 对于到站求助人员,经甄别符合救助条件的,建立受助人员《救助情况档案》,办理入站手续;不符合救助条件的,应当向当事人说明原因,听取其辩解和陈述,告知其申诉途径,出具《不予救助通知书》,由当事人签字确认并登记、备案、存档;当事人拒不签字的,应当详细记录拒绝原因、见证人等情况后登记、备案、存档。

3.1.11 对于符合直接救助条件的人员,先办理入站手续,后查明情况,补充填写受助人员《个人基本情况档案》。

3.1.12 对于协作救助入站的受助人员,核对受助人员《个人基本情况档案》,办理入站手续,补充填写受助人员《救助情况档案》。

3.1.13 对于跨省接送入站的受助人员,在核对受助人员《个人基本情况档案》及护送人员信息后,办理交接手续,补充填写受助人员《救助情况档案》。

3.1.14 对于医疗机构先予收治的危重病人、精神病人,经甄别符合救助条件的,提供救助服务,为其建立《个人基本情况档案》、《救助情况档案》。

3.2 入站

3.2.1 对受助人员进行安全检查,发现易燃易爆、有毒、腐蚀等危险物品和管制刀具、违禁出版物,应当予以没收;发现锐(利)器等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的物品,应当代为保管;发现违禁药(物)品、放射性物质,应当联系有关部门处置。

3.2.2 为受助人员洗澡、洗衣、理发等个人卫生活动提供帮助。

3.2.3 为受助人员配备基本的、清洁的个人生活用品。

3.2.4 登记、保管受助人员随身携带的物品。

3.2.5 安排受助人员中的患病人员、情绪异常人员、老年人进入观察区进行观察;受助人员在观察区停留时间不应当超过36小时。

3.3 基本服务

3.3.1提供符合卫生要求的饮食,实行分餐制,基本生活供应标准不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3.3.2 照顾未成年人、老年人、少数民族受助人员和患病人员的特殊饮食需要。

3.3.3 餐具、炊具及时清洗、消毒。

3.3.4 按照性别、身心状况安排受助人员分别居住,单人单床;女性受助人员应当由女性工作人员服务和管理。

3.3.5救助管理机构应当与定点医院商定医疗救治工作程序,地级以上城市的救助管理站应当配备相应医疗设备及药品,做好卫生保健、防疫工作。

3.3.6 救助管理机构应当定期对受助人员居室及活动区域进行消毒。

3.3.7 组织受助人员参加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体娱乐活动,帮助受助人员了解有关法律知识和自我保护知识。

3.3.8 帮助受助人员联系亲属或者有关单位。

3.3.9 对于需要接送返乡的,联系其亲属、单位,协商返乡事宜。

3.3.10 难以查明家庭情况的,发布寻亲公告;确实无法查明的,报请有关部门,办理安置事宜。

3.3.11 为社会提供走失人员的查询及有关服务。

3.3.12 妥善保管受助人员存放的物品。

3.3.13 对于协作救助人员,应当保障其在协作救助期间的基本生活,安排其尽快返乡。

3.4 特殊服务

3.4.1 对于生活不能自理的受助人员提供相应的饮食、住宿、洗浴、穿衣、入厕等生活照顾和行动便利条件。

3.4.2 对于机构内突发急重病症、出现精神和行为异常的受助人员,及时联系医疗机构处置,根据医疗机构建议采取相应措施;送入医疗机构救治的,应当认真记录有关情况,办理交接手续。

3.4.3对于传染病人、疑似传染病人,应当立即联系卫生防疫部门处置,根据卫生防疫部门建议采取隔离或者其他相应措施,详细记录有关情况。

3.4.4 对于未成年人,应当参照《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基本规范》开展救助保护工作。

3.4.5 对于带有不满6周岁幼儿一同接受救助的人员,为其照顾幼儿提供便利。

3.4.6 对于被隔离的受助人员,应当保障其基本生活正常,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其自我伤害。

3.4.7 根据受助人员情况,提供康复、心理辅导、卫生保健知识、就业信息等方面服务。

3.5 离站

3.5.1对于办理离站手续的受助人员,应当填写完成《个人基本情况档案》、《救助情况档案》;涉及人员交接的,办理人员交接手续。

3.5.2 对于患病的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受助人员,应当在其病情基本稳定后办理离站手续;本人要求自行离站的,应当经其书面申请并签字确认后办理离站手续。

3.5.3 对于无力自行承担返乡费用的受助人员,提供返乡乘车(船)凭证和返乡途中必要的饮食帮助;需要协作救助返乡的,途经的救助管理机构不得故意延长受助人员返乡时间和路程。

3.5.4 对于擅自离站的受助人员,应当由两名以上知情工作人员提供证明,并登记、备案、存档。

3.5.5 对于放弃救助的受助人员,应当详细记录放弃原因,由当事人签字确认并登记、备案、存档;当事人拒不签字的,应当详细记录拒绝原因、见证人等情况后登记、备案、存档。

3.5.6 对于依法终止救助的受助人员,应当向当事人说明原因,听取其辩解和陈述,告知其申诉途径,出具《终止救助通知书》,办理离站手续;《终止救助通知书》应当由当事人签字确认并登记、备案、存档;当事人拒不签字的,应当详细记录拒绝原因、见证人等情况后登记、备案、存档。

3.5.7 对于接送离站的受助人员,应当核对接送人信息,提供有关档案材料,办理交接手续。对于病情基本稳定的受助人员,接送时应当配备途中必需的急救药品、生活用品和辅助器具。

3.5.8 对于司法机关带离的受助人员,应当核对带离人信息和有关证明材料后,办理交接手续。

3.5.9 对于符合安置条件的受助人员,协助有关部门办理安置手续。

3.5.10 对于受助期间死亡的受助人员,由司法鉴定机构或者医疗机构出具证明文件。及时通知死者亲属、单位;无法查明死者真实情况的,按照有关规定予以公告并做好善后工作。4 机构建设

4.1 机构设置

4.1.1地级以上城市可以根据需要设立救助管理站、救助管理分站、救助管理咨询站、救助服务点;县级城市应当根据需要设立救助管理站。

4.1.2救助管理机构应当分布合理,设置在交通便利、容易查找、远离危险的区域。

4.1.3由各级政府举办的救助管理站,名称前应当冠以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州)、县(县级市、市辖区)行政区划名称;在少数民族自治地区,应当同时标注相应的民族文字。

4.1.4 救助管理分站、救助服务点的名称可以形式多样,体现人性化服务理念。

4.1.5 救助管理机构应当将机构名称牌匾等标志悬挂在醒目位置。

4.1.6 救助管理机构的引导标志应当醒目、容易识别,设置在人流量较大的交通要道、繁华地段。

4.2 基本设施、设备

4.2.1 救助管理机构应当设置符合救助管理工作基本功能需要的设施、设备;各类设施、设备应当满足安全需要,防范意外伤害;设备、用具的外形无尖角突出部分。

4.2.2 未设置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的城市,应当在救助管理机构内单独设置未成年人生活区,配备相应的设施、设备。

4.2.3 接待厅(室)应当配备计算机、桌椅等办公设备和文具;应当配备方便求助人员的休息座椅、饮水设备等服务设施;应当配备老花镜、拐杖等辅助器具。

4.2.4 接待厅(室)、走廊、活动室等公共活动区域,应当配备监控及其他安全防护设备。

4.2.5 宿舍人均居住面积不少于4平方米,居室内应当配备单铺床等基本生活家具;床上用品根据季节配备。

4.2.6 餐厅、厨房、食品贮备间等应当符合卫生防疫部门的要求。

4.2.7 洗浴间应当配备热水洗浴设备、防滑垫、扶手和更衣室。

4.2.8 厕所应当配备蹲便器、坐便器等,有残疾人辅助扶手、卫生纸、纸篓等。

4.2.9 洗漱间应当配备洗漱设备。

4.2.10 物品保管室和库房应当配备符合安全需要的物品存放设备。

4.2.11 隔离室应当有防止自我伤害的设施,有独立卫生间、床铺、洗漱用品、紫外线消毒灯等设备。

4.2.12 观察区应当设置紧急呼叫铃,配备急救箱、防护服、紫外线消毒灯、辅助器具(械)和防止意外伤害、交叉感染的设施、设备。

4.2.13 有必要的洗衣、烘干及消毒设备。

4.2.14 有受助人员活动室,配备相应的图书、报刊杂志、文具、棋牌、电视和桌椅,能够基本满足受助人员阅读、娱乐的需要。

4.2.15 有适当的室外活动场地。

4.2.16 救助管理机构建设应当基本符合无障碍设施建设规范,设置坡道、扶手等,方便受助人员使用。

4.2.17 有通讯联系设备。

4.2.18 配备轮椅、拐杖、担架、老花镜、儿童座椅等辅助器具。

4.2.19 配备满足工作需要的专用车辆。

4.3 基本环境

4.3.1 受助人员生活环境应当安静、清洁、通风、透光、无异味。

4.3.2 保证水、电、暖的供应,确保供水、照明、取暖、降温、排污、消防、报警、通讯等设施和生活设备运转正常。

4.3.3 室外环境应当绿化美化。

4.3.4 环境卫生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管理

5.1 人力资源配置

5.1.1 救助管理工作人员任职和职务调整应当符合相应的岗位资质要求,暂时不具备相应资质的,应当经过培训并考核合格后任职。

5.1.2 地级以上城市的救助管理机构的行政管理人员应当具备大专以上学历,熟练掌握从事工作的知识和技能;领导班子成员中至少有1名具备社会工作专业知识。

5.1.3 地级以上城市的救助管理机构应当有医疗护理、法律事务、社会工作、信息化管理等专业技术岗位,在岗人员应当具有大专以上学历,能够熟练运用专业知识开展业务工作;暂时不具备条件的,可以利用社会力量开展工作。

5.1.4 直接为受助人员提供生活照料的服务人员,经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5.1.5 从事餐饮、水电暖运行维护、机动车驾驶等后勤保障工作的人员,应当具备相应执业资格。

5.2 制度建设

5.2.1 救助管理机构应当明确岗位职责,建立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应当严格执行外事、财务、人事、捐赠、新闻宣传等方面的规定;应当制定机构中长期发展规划和计划,定期进行绩效评估。

5.2.2 救助管理机构应当与定点医院商定救治工作程序,建立、完善与公安、城管等有关部门的协作、配合机制。

5.2.3 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参加业务培训。

5.2.4 定期组织工作人员进行健康检查。

5.2.5 建立对食物中毒、重大人员伤亡事件、群体性事件、受助人员失踪、紧急情况下的人员疏散等突发事件处置机制,制定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5.2.6 按照政务公开要求,公布工作流程、岗位职责、工作依据、投诉申诉途径,工作人员佩证上岗。

5.2.7 宣传并引导社会公众、社会组织、志愿者参与救助管理工作。

6、附则

6.1 《个人基本情况档案》、《救助情况档案》、《不予救助通知书》、《求(受)助人员交接表》、《终止救助通知书》、《简易服务情况登记表》分别附后。

6.2 本规范由民政部制定并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三篇:军转人员档案管理工作调研汇报材料

军转人员档案管理工作调研汇报材

军转人员档案管理工作调研汇报材料

军转档案管理工作调研报告 透过“两个体系“建设,看军转人员的档案管理

贯彻以人为本、建立“两个体系“是我们党为人民服务,构建和谐社会在档案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是新时期档案事业的伟大工程。两个体系建设提出已有两年的时间,近年来,各级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参军、参战人员提出了一系列的优抚待遇,但是在军转人员档案管理中却存在一些问题。为切实落实好建立“两个体系“的要求,掌握区域军转档案资源状况,更好地做好军转档案工

作,我们针对涉及军转档案资源情况,先后深入有关部门、乡镇机关、企事业单位进行了现场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军转档案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对军转档案重视不够。档案人员变动频繁,且多是兼职或临时人员,管理设备、经费不到位。有些军转档案没有在专门的档案室保存,该归档的档案没有及时归档,档案随意保存的情况时有发生。

二是军转档案没有统一管理。军转档案虽然数量不大,但由于涉及的面比较广泛,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体系。一方面致使有的档案由本人自行管理,其它档案无人管理,个别档案甚至丢失、损毁;另一方面,主管部门重视不够,也未收集、整理、保管军转档案,使这些职工的档案资源缺档。三是整理不及时、不规范。由于很多军转档没有统一的整理标准和管理规范,使各部门在整理涉及军转档案时无章可

循,整理出来的档案五花八门,与“两个体系“建设规范出入较大。有的部门甚至以上级无整理标准和管理办法为借口,不对自己单位的军转档案进行整理。四是保管条件较差,管理水平低下。大多数单位档案库房不足,框架陈旧或不足且均为木制柜。而且有的部门由于档案意识差,将军转档案随意堆放在杂物间、楼梯间,听任其受潮、霉变、虫蛀。有的在外租房保管,均未达到保管档案的规范要求,并存在严重安全隐患。五是军转档案内容不丰富。由于现行档案整理规定,导致军转人员档案中服役期间的相关信息较少,不能完全满足复退军人对档案的多样性需求。他们查阅利用需求较高、涉及自身切身利益的许多档案资料在馆藏档案中查找不全,这让他们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同时也造成了档案服务工作的缺位。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

“两个体系“建设的重点在县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但是县级档案行政管理部

门对照“两个体系“的要求还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认识不到位。根据调查,有不少县级档案管理部门对“两个体系“建设认识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一是认识有偏差,认为“两个体系“建设这是国家档案局、省市档案局的工作,跟县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关系不大;二是不够积极主动,存在着“等、靠、要“思想,等上级做布置,等别人做样子,靠上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有具体政策支持,靠党委、政府重视和扶持,主动出击不够,缺乏对“两个体系“的探索精神;三是重视程度不够,工作流于表面,疲于应付,对贯彻落实“两个体系“未列入重要工作日程,更没有主动开展工作,引起当地党委政府的重视;三是不知所措,对于县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如何贯彻“两个体系“没有头绪,未制定可供实行的“两个体系“实施办法。在军转干部档案管理方面,由于早期对档案没有较高的认识,导致需要的时候才去找个人档案中的服役期间的信息,从而延误了工作。管理不到位。一是管理人员短缺。与市级以上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相比,县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普遍存在着人员不足、专业人才缺乏的问题。随着“两个体系“建设,工作服务面推广和网络技术应用,人员少、专业技术人员稀缺问题更加凸显;二是管理手段缺乏。由于人员经费限制,大多数县级档案馆馆藏保管手段落后,同时尚未启动数字档案馆工作,对于科技手段的利用缺少经验;三是服务条件限制。多数县级档案馆馆务设施陈旧,场地面积狭小,不利于工作开展,大部份县级档案馆虽然有一定的档案资源,但都比较单一,未对军转档案进行依法接收,满足社会公众的查阅需求显得有心无力。

保障不到位。“两个体系“是新生事物,目前还缺少相关法律依据,“两个体系“建设未纳入国家法律法规体系,具体工作实施如资源整合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 的支持,对于档案工作“条块分离“现象缺少资源整合好的解决办法。目前为止,“两个体系“建设仅仅停留于理论层面,对于具体操作和实行,档案系统没有制定具有权威的,有指导意义的实施意见或规范。

三、应对措施 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建立“两个体系“的重要意义。档案事业“两个体系“建设,即建立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和建立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它的提出和建设,是我国档案事业建设的一大理论创新,是国家档案局的一项重要决策和重大战略部署,是我们党为人民服务宗旨在档案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是一项功在当今、利在后世的长远性工作,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历史性任务,是档案部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举措。建立“两个体系“,体现了以人为本这个核心。体现了人民群众在档案事业中的主体地位。档案工作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更加关注民生,更加注重

维护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权利,才能生生不息、持久不衰。“两个体系“建设是档案事业与时代同步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进一步明确了档案工作的指导思想、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对于调整管理内容和工作重点,促进机制创新,保障档案事业与经济社会建设同步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档案工作的服务需求变化很大,一是利用数量呈上升趋势;二是涉及民生的档案利用率高;三是公民个人查阅档案资料增多。只有把涉及人的档案纳入归档范围、保管范围、利用范围,档案工作才具有生命力,才能真正服务社会、造福人民。过去,档案工作一直以来都把做好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的档案放在比较重要的位置,对其重点加以指导,开展档案达标升级、等级认定,规范建档,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相对来讲,对其他部门和其他门类的档案工作监督指导得少。特别是在加强军转档案建设方面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对建立

完善涉军转档案的重要性感触不深。通过建立“两个体系“,要进一步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深刻领会到建立“两个体系“的内涵和做好军转档案工作的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夯实基础,积极推进“两个体系“建设。一是完善档案馆库建设。按照档案馆是档案安全保管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已公开现行文件利用中心和档案信息服务中心的“四位一体“的功能要求,实现档案馆功能建设新突破,夯实馆库建设基础,积极争取库房建设的硬件设施设备的投入,进一步改善馆库和设施等保管条件,以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二是完善档案制度建设。认真落实国家8号令,在制定和审查文件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贯彻8号令的具体措施,对因时代发展和工作职能的变化及时进行修订和补充,完善适合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三是探索“两个体系“建设。建立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和方便人民群众 的档案利用体系,是“以人为本“思想对档案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档案部门要主动增强适应社会转型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不断探索实现档案资源价值和利用效益提升的有效途径,让档案为人的生存和全面发展服务。要研究制定进馆档案的门类,扩大进馆档案范围,凡涉及到军转的档案,均列入进馆范围,努力丰富馆藏,把社会发展进程中产生的对国家、社会有保存利用价值的,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各种门类和载体形式的档案资源收集进馆。随着党和国家的一系列关注军转,解决军转问题的政策的出台,档案馆的利用工作将适应社会和人民群众的需求越来越多,来查阅的利用者情况比较复杂。针对这种情况,要以公开的现行文件查阅中心、爱教基地为平台,以群众需求为目标,以优质服务为宗旨,提升档案公共服务功能,探索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加大利用服务主动性,把所有涉及人的档案收集好、管理好、利用好,提供优质、高效

服务,耐心、热情、周到接待群众查阅档案,让群众满意而归。

拓宽渠道,丰富档案开发利用资源。随着服务理念的转变和服务工作的深化,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要更加深切地认识到加强档案资源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以全方位构建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为目标,一手抓档案接收,一手抓档案征集,不断推出新的思路和举措,使馆藏内容不断积累和丰富,馆藏结构不断改善和优化。一要依法接收到期档案。档案资源建设的主渠道是档案接收。为此,要突出抓好依法规范,制定相关管理规定,使档案接收工作走上规范化、法制化道路。要对各部门、各单位保存的军转档案进行普查登记,从而做到军转档案接收工作心中有数,一目了然。二要妥善处理档案。档案是一个人或单位全部活动的真实记录和凭证,对于今后的生产、经营和管理等工作有着重要的参考、凭证作用,要坚决防止军转档案散失,维护国家和人民的

利益。三是适时监管档案。为了规范和加强档案管理,档案管理部门要把军转等涉及民生的重要档案监管纳入工作职责范围,加强监督与指导力度,促进军转档案工作纳入规范管理。

加强档案队伍建设,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开发利用档案资源,服务和谐社会建设,离不开人力资源的支撑。要重视在工作实践中培养锻炼干部,提高干部的政治业务素质,给干部创造机会,搭建平台,致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作风优良,业务精通、富有创新能力的干部队伍。要注重业务知识更新,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业务知识培训,提高基层档案工作人员政策理论水平和档案业务能力,规范基层档案管理工作,为开发利用档案资源注入新的活力。要鼓励干部在岗自学,树立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创建学习型机关。通过干部在岗自学,使档案管理干部职工能够熟练掌握办公自动化技能,为档案工作信息化打下良好的基础。档案干部队伍的业务技能和

服务意识的不断提高,将为档案工作开发利用提供重要的组织保障,有力地推动档案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

第四篇:档案管理工作

管理工作(25分)管理措施

(3分)

(1)学习、宣传、贯彻《档案法》及《档案法实施办法》,对档案工作有部署、有检查、有切实可行的考核办法、奖励措施。听汇报、实地考核,查看有关文件与原始记录

(2)机关档案工作已纳入机关工作计划或目标管理。

(3)机关档案工作已列入分客领导的岗位责任制,作为考绩内容。机构人员

(1)建立了与本机关档案工作任务相适应的综合档案机构。

(2)配备了与本机关档案工作任务相适应的档案人员。

(3)所配档案干部具有大专以上学识水平,经过市级以上档案专业五门主要课程的培训和业务培训。

(4)档案人员忠于职守、遵守纪律、熟悉业务。管理体制(3分)

(1)明确有1名机关领导分管档案工作;明确有1名机关综合部门负责人主管档案工作。

(2)对档案和档案工作实行了综合管理,即对本机关档案工作实行了统一领导、统一制度、统一标准;对本机关各种门类、各种载体的档案实体及资料实行了集中保管。

(3)建立了以机关档案综合管理机构为中心的档案管理网络。职能任务(7分)

(1)对本机关文书部门和业务部门形成的各种门类和载体的文件材料归档工作进行了指导和监督;并将文件材料的收集、归档工作列入了有关人员、部门的职责范围。

听汇报、实地考核,查看有关文件与原始记录

(2)对本机关所属单位的档案工作开展了正常的业务指导与监督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绩。5 管理制度(5分)

制订了符合规范化的档案管理制度:立卷归档制度、档案保管制度、档案保密制度、档案利用制度、档案人员岗位责任制等制度。并得到落实。业务联系(3分)

(1)主动接受档案行政管理机关的指导与监督,切实改进本机关的档案工作。

(2)积极参加协作组活动,并较好地完成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交办的任务。

二 保管设施(15分)用房(5分)

(1)有保管档案的专门库房。

2.5

现场考核

(2)档案库房安全适用,有防火、防盗、防鼠、防尘、防强光、防潮等措施。

2.52

装具(10分)

(1)有足够的档案柜、箱,并统一规范。

2.5

(2)配有温湿度计、消防器材、吸尘器、去湿机。

4.5

(3)档案库房和柜箱内配有防虫、防霉等药物。

三 业务建设(40分)立卷(16分)

(1)采取了与本机关工作相适应的立卷方法。现场考核,查看有关文件,抽查案卷(跨度较长)

(2)制订了本机关的档案分类类目、归档范围、保管期限表,并符合业务建设规范。2

(3)归档文件材料齐全、完整,归档率、完整率达95%。

(4)1986年来档案立卷质量基本符合《机关档案工作业务建设规范》要求:组卷合理,保管期限划分准确;案卷标题拟写准确;案卷封面按规定填写清楚;卷内文件排列有序;卷内目录清晰;备考表填写完整;装订结实整齐,装具统一规范。

(5)档案字迹材料基本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质量要求。

收集(4分)

(1)按期做好各种门类、各种载体档案的接收工作,对档案资料实行了集中保管。2 各类档案实体(人事档案除外)与目录未实行统一管理的酌情扣分。

(2)应归档保存的各种门类、各种载体档案的资料收集齐全,归档及时。

整理(8分)

(1)各类档案、资料均已整理编目、上架,并符合规范编制了目录号,无积存文件。4 现场考核

(2)已按机关档案、资料的内容和载体,制订了统一的、科学的分类方案。

(3)已按不同门类、载体和不同的保管期限分别排列,并做到规范、有序、方法一致。24

保管(7分)

(1)建立了全宗卷,卷内材料不少于三种;有档案资料存放示意图。

现场考核,查看有关原始资料

(2)测记库房温湿度正常,在高温、高湿季节采取了积极措施。

(3)档案基本无霉变、褪色、尘污、破损、虫蛀、鼠咬等现象,并开展了定期检查、有原始记录。

(4)对永长破损、褪色档案进行了修复或复制,并80%完成。

鉴定统计(3分)

(1)建立了档案鉴定工作制度,成立了鉴定小组,定期进行鉴定、销毁工作,手续完备。

1(2)档案的收进移出登记及时,统计数据准确,帐物相符,各类档案统计台帐齐全。1

查看有关文件、台帐,查看原始记录。

(3)准确编制档案工作情况统计年报,上报及时

移交(2分)

(1)按规定向档案馆及时移交档案、案卷质量符合进馆要求。

(2)档案人员工作变动时,交接制度健全、移交手续完备。

利用服务(20分)

检索工具(9分)

(1)按不同门类、不同保管期限,不同载体分别编制室藏全部档案的案卷目录。4

如编有其它简便适用的检索工具可予适当加分,计算机检索档案可加1分,加分不超过2分。

(2)永久、长期档案全部编制了全引目录或文件卡片。

(3)有文卷号索引,并有五种专题目录(索引)或卡片(三年以上)。

利用(5分)

(1)档案人员熟悉室藏,调卷迅速准确,四分钟内准确查到一份永久和长期档案。2

现场考核查看有关材料

(2)有档案资料查借阅和利用效果登记簿,并坚持做好利用效果收集工作。

(3)编有利用事例汇编。

编研(6分)

编有:(1)全宗指南;(2)组织沿革;(3)发文汇编;(4)基础数据汇编;(5)专题汇编;

(6)机关历年大事记。

如编定了有衫价值,能反映本单位特色的可以适当加分;加分不超过2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档案的管理和收集、整理工作,有效地保护和利用档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制定本法。

第二条 本法所称的档案,是指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第三条 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公民都有保护档案的义务。

第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把档案事业的建设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第五条 档案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维护档案完整与安全,便于社会各方面的利用,第二章 档案机构及其职责

第六条 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主管全国档案事业,对全国的档案事业实行统筹规划,组织协调,统一制度,监督和指导。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档案事业,并对本行政区域内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档案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

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指定人员负责保管本机关的档案,并对所属单位的档案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

第七条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档案机构或者档案工作人员,负责保管本单位的档案,并对所属机构的档案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

第八条 中央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各类档案馆,是集中管理档案的文化事业机构,负责接收、收集、整理、保管和提供利用各分管范围内的档案。

第九条 档案工作人员应当忠于职守,遵守纪律,具备专业知识。

在档案的收集、整理、保护和提供利用等方面成绩显著的单位或者个人,由各级人民政府给予奖励。

第三章 档案的管理

第十条 对国家规定的应当立卷归档的材料,必须按照规定,定期向本单位档案机构或者档案工作人员移交,集中管理,任何个人不得据为已有。

国家规定不得归档的材料,禁止擅自归档。

第十一条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必须按照国家规定,定期向档案馆移交档案。

第五篇:救助管理工作经验交流

救助管理工作中滞留受助人员安置工作的几点思考

XX区地处浙东沿海,地理条件得天独厚,以港口和临港工业为优势产业,区域内设有国家级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社会经济发展迅猛,吸引了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其数量甚至超过了本地户籍人口数。流动人口不断涌入我区,一方面

他们为区域的经济繁荣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一些社会问题也随之凸显出来,流浪乞讨人员和精神病人的数量也随之增加,给我区的救助管理工作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由于救助管理站是属于临时性救助机构,根据《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第十二条规定:救助站应当根据受助人员的情况确定救助期限,一般不超过10天。绝大部分的受助人员救助期限都不会超过10天,可是由于种种原因,总会有少数受助人员滞留于救助管理站。所谓滞留受助人员,就是受助人员在救助管理站或者救助管理站指定的救助医疗机构内接受救助的时间超过了规定的期限,工作人员却无法核实受助人员的身份及流出地信息,导致无法护送其返回原籍地。这类人员基本都是残障人士,有些是身体残疾,有些是痴呆傻人员以及精神病人。特别是被恶意遗弃的危重病人、精神病人、痴呆傻人员,更是无法查实其家属及户籍地。根据救助政策规定,这类人员都是属于完全救助人员,应按照“先救治,后救助”的原则对其实施救助,他们的医疗和生活费用都由救助管理站承担,我区救助管理站每年光花费在精神病医院的救助经费就高达百万之多,而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这些滞留受助人员不仅加大了救助站的工作难度,还加重了地方政府的经济负担。

根据《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第十五条规定:对因年老、年幼或者残疾无法认知直接行为、无表达能力,因而无法查明其亲属或者所在单位,也无法查明其户口所在地或者住所地的,由救助站上级民政部门提出安置方案,报同级人民政府给予安置。

目前滞留人员的安置问题在在全国救助系统中都是一个难题。大部分救助管理站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受助人员长期滞留站内的现象,现根据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并结合我区实际和前期的安置经验,本人便在此粗浅地谈谈如何能更好地解决站内长期滞留受助人员的问题。

对城市流浪乞讨人员实施救助与安置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想推动救助与安置工作又好又快地发展,需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认识做好滞留人员安置工作的重要意义,以创新思维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滞留人员安置方式与途径。同时也要看到,做好新形势下滞留人员安置工作仅仅依靠救助管理站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上下一心、多方努力。

首先,要加强和完善救助管理站的软硬件设施建设,具备规范标准的救助场地、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是解决滞留受助人员安置问题的基本保障。按照救助政策,受助人员一旦进站接受救助,救助管理站就应对受助人员的人身安全负完全责任,所以一个规范的救助场地,一支综合素质过硬的救助队伍、一系列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受助人员超过规定期限后,不安全因素就相对增大,所以加强站内的软硬件建设就尤为重要。我区救助管理站自成立以来,一直使用的是由一幢单身宿舍楼的二楼简单改造而成的老房,总使用面积不过200平方米,属于过渡性临时用房。由于条件限制目前无法实行办公区和救助区、男救助区和女救助区的分区管理,许多救助设施无法设置,存在诸多安全隐患。我站在硬件方面的不足,促使我们只能从更加注重软件建设方面去加以弥补,所以我站一直狠抓安全这根高压线,根据我站实际情况不断加强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培养,完善规章制度,强化责任意识。建站以来,我站从未出现过安全方面的问题。今年,我站在局领导的重视下已通过选址新建规范化救助管理站的立项申请,在不久的将来一个规范合理的救助管理站将会为长期滞留人员的救助提供更好的基础性保障,也将使我区的救助管理水平更上一个台阶。

其次,各部门通力合作,加强电子信息化建设,拓展查找渠道,这是解决滞留受助人员安置问题的重要前期工作。滞留受助人员身份信息的核查是一项艰巨而繁杂的工作,仅仅依救助管理站单方面努力是不够的,必须与公安、网络、媒体等相关部门单位协同查找,充分利用公安身份信息查询系统和网络媒体的媒介作用,多渠道获取滞留受助人员身份信息。民政、公安可以联手打造一个全国性的失踪人员查询系统,各救助管理站可以依托这个平台发布滞留受助人员的照片、音像等资料,利用好网络的巨大传播作用,一方面可以让人们更加快捷地从滞留受助人员里面找到自己需要查找的失踪人员,另一方面救助管理站可以通过网民提供的反馈信息核查到滞留受助人员的身份信息,充分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补。

第三,科学配置医疗卫生资源,合理分流医疗机构内的滞留受助人员,这是解决滞留

受助人员安置问题的重要补充。对因患有精神疾病被我站救助并在指定的精神病院接受治疗的流浪乞讨人员,建议可以根据病情区别对待。对于那些长期在精神病院接受治疗的痴呆傻人员,如果病情稳定,按照医嘱可以转入福利院观察治疗的应及时转入区内福利院,一方面减轻了精神病院人满为患、床位紧张的压力,同时也节省了医疗资源,还相应地节省了救助经费,减轻了

地方财政的压力。目前我站在精神病院接受治疗的精神病人已达40人,上半年费用将近100万,因为精神病的可治愈率并不高,按照常理,在精神病院接受治疗的流浪乞讨人员将越积越多,费用也将逐年攀升,所以科学合理地分流部分病人进福利院也是当务之急。

第四,完善中央财政经费补助制度是解决滞留受助人员安置问题的重要保障。随着创建和谐社会的不断深入,救助管理工作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认同和重视,从去年开始,中央财政有针对性地下拨流浪乞讨人员救助补助资金,这充分反应出中央对救助管理工作的充分肯定。目前救助补助资金的使用是专款专用,下拨资金的额度主要取决于各地救助量的多寡,对于解决各地的滞留受助人员的安置问题并未起到实质性的帮助,本人以为,中央财政应加大对滞留受助人员安置经费的倾斜力度。因为目前全国性的安置难问题跟区域经济的不平衡紧密相关,各地都不敢也不愿在安置滞留受助人员工作上争先创优,因为这不仅会增加地方财政负担,而且也可能导致本地滞留受助人员激增的尴尬局面,使该地区成为流浪乞讨人员的主要流入地。设想如果中央财政能根据各地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有差别地在滞留人员安置数量上予以适当的资金补助,为地方财政解决后顾之忧,这将从根本上解决各地的安置难问题。

滞留受助人员的安置工作是一项惠民爱民工程,是以人为本的生动体现,也是创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各级政府应在加大安置资金投入、完善软硬件设施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民政、公安、城管、卫生、财政等相关政府部门的管理权限和责任,建立或利用协调机构对各部门进行更好的协调。当然,民政部门作为救助制度的执法主体,应该综合负责滞留人员的救助与安置工作,并对其进行指导、监督。救助管理站则要发挥主力军作用,具体负责滞留者的救助与安置工作,且须主动与其他部门联系、沟通。同时救助管理站在安置滞留人员的过程中,要积极争取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参与滞留人员安置事业,发动全社会力量参与救助与安置工作。

下载浅谈救助站的救助人员档案管理工作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救助站的救助人员档案管理工作.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