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六大突破 做好劳动保障监察工作
六大突破 做好劳动保障监察工作(文新中队)
西湖区文新街道劳动保障监察中队
2008年上半年,在市、区各级劳动保障局和西湖街道的正确领导下,经我们劳动保障监察中队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认真负责、积极向上、开动脑筋,较好的完成了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现将主要情况总结如下:
一、坚定方向,明确目标,完成任务
我们认真学习了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和区委关于提高各级执行力的决定,结合文新街道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创造性地开展了工作:一是以贯彻《劳动合同法》为契机,努力督促劳动用工规范工作。二是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了《杭州市基本养老保障办法》和《杭州市基本医疗保障办法》。三是以注重民生为重点,切实维护企业和员工的切身利益,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四是以解决热点问题为己任,走进矛盾、破解难题,努力化解了突发性事件,确保社会和谐稳定。五是以完成上级下达的工作任务为目标,对各企业实行网格化管理,有效实施了温馨协管,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六是以抗大灾、献大爱精神促工作,立足本职,以实际行动支援四川汶川大地震的灾区人民。
通过努力工作,实现了中队年初工作部署的六大突破:一是促进充分就业,使就业率有了新突破;二是加强就业培训,就业人员培训面有新突破;三是强化劳动保障、养老医疗保障基本保险工作有了新突破;四是进一步加强劳动监察,在促进劳动关系和谐上有了新突破;五是以人为本,优化社会管理工作上有了新突破;六是狠抓队伍,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多干实事上有了新突破。
二、认真学习,联系实际,与时俱进,做好工作
面对文新街道劳动保障监察中队工作面广,企业多,工作量大,责任大的劳动保障监察工作,中队领导审时度势,带领全中队干部职工认真学习、联系实际、深入一线、与时俱进、千方百计做好具体工作。
(一)认真学习,提高素质,提高工作积极性
正确的思想,指导正确的行动。学习是提高思想认识的有效方法,是工作的基础,学习本身就是工作。要完成好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将《劳动合同法》宣传贯彻落实,全面推进劳动合同制度的实施,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中队一抓努力宣传贯彻《劳动合同法》,办了多期培训班;二抓协管员认真学习劳动保障相关的法律法规,条例,提高素质;三抓《劳动合同法》的实施落实。在学习中我们一是注重《劳动合同法》、《劳动者维权手册》、《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的各项内容,做到记牢、领会、会运用;二是在工作实践中实践,在实践中加深对上级领导下发的各项指示、方针、政策的理解和法律法规的理解;三是同行之间互相探讨,努力学习《劳动合同法》的最新条例,及时向各企业单位发放并宣传。使各企业单位明确《劳动合同法》,并及时的纠正目前存在的问题与弊端;四是认真学习劳动保障部门下发的各期文件规定,上级领导的各项决定,明确目标任务,在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劳动保障监督工作的重要意义。充分认识到劳动保障监督事业是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可缺少的工作,是创建“平安浙江”和谐社会的重要工作,也是保护企业和劳动者利益的重要工作,大家都能热爱本职工作,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努力去工作,较好地完成各项任务,当好合格的劳动保障工作者。
(二)明确责任,认真实施劳动保障监督
1、实施网格化管理。根据上级领导下发的工作任务和工作布置,对各企业实行网格化管理,做到对网格内用人单位总数清晰、用工人数清、合同签订情况清、参保情况清、工资工时加班情况清。为了积极有效地展开工作,按照任务进行了分工,将文新街道划分为三块区域,并相应制成网格图,以便于更方便快捷的查找各自区域内的企事业单位。每人各自负责承包”责任田”,明确各方面的工作责任。及时完成了上级领导布置的800家有限公司信息采集,而且及时的进行网格化管理。
2、在实施劳动保障监督工作中,抓重点,促全面。上半年我们对21家进出口企业进行了全面检查。一是检查劳动用工是否规范,有无使用童工情况;二是劳动合同有否签订,合同是否规范;三是劳动者劳动报酬,劳动工资有否按规定发放,有无拖欠和克扣;四是企业有否给劳动者交社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费,有无不交企业。中队为进一步规范足浴、美容、美发行业劳动用工行为,其实维护尤其女职工合法权益,于2月29日至3月14日用半个月时间集中精力对辖区内三十家足浴、美容、美发企业劳动用工行为实施专项检查,从两项检查情况看,基本是好的,但也存在很多不足,我们及时进行了指导补课。为《劳动合同法》贯彻实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注重民生,走进矛盾,化解矛盾。在工作中大家都深入基层,认真调查研究,一个单位,一个企业的认真开展工作。从一件事,一个问题,一个劳动者的切身利益一步一个脚印的开展工作。做到四不怕,四勤。一不怕累,做到腿勤,多跑点;二不怕烦,做到笔勤;三不怕怨言,做到口勤,耐心说服;四不怕赖,做到脑勤,想方设法以理服人,使劳动保障监督工作的各项任务得以顺利完成。一月份,来自安徽濮阳14人因拿不到工资难以回家过年找到中队,中队领导了解情况后,对这案件快立、快审、快执行。经过三天努力做双方思想工作,苦口婆心,尽心尽职,为14位民工讨回了每人1000元的工资。中队还派专车接民工,送他们到火车站,并送上中队的新年祝福。14位民工开开心心回家过年。
4、以解决热点问题为己任,促进社会和谐。1月22日,中队得知70多名农民工聚在登云圩农居三标工地办公室门前,争着要讨工资,办公室的门都快要被他们挤破了。面对即将激化的矛盾,中队领导和全体协管员通宵达旦、耐心细致做好双方思想工作,及时化解了矛盾,使70多名民工领到了801152元欠薪。
(三)在服务中监督,在监督中服务,在服务与监督中采集好信息
劳动保障信息采集也是我们的主要工作。工作千头万绪,信息面广,量大,需要采集的信息涉及方方面面,如何使各种信息能有效及时,科学准确的采集到,我们一是深入到企业进行实地数据采集,中队除集体完成任务外,每个协管员必须完成30家企业的抽查任务,掌握第一手资料,二是在接待服务中采集,三是在咨询服务中采集,四是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采集,在采集信息过程中注重在服务中监督,在监督中服务,做到五个结合,采集信息和实施劳动保障监督检查相结合,采集信息和宣传新《劳动合同法》相结合,采集信息和帮助企业规范劳动用工相结合,采集信息和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采集信息和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相结合。使采集信息贯穿劳动保障监察全过程,在劳动保障监督过程中不断采集信息,这样采集到的信息真实可靠,有实用性,避免了闭门造事,三分统计,七分估计的毛病。
在信息采集基础上,我们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及时的归纳,整理,形成规范性,基本做到”一户一卡,一路一册”输入电脑,实施网格化管理,目前各种信息采集已达到800家,走访、巡查企业365家,处理劳动纠纷7件,追回拖欠工资87.17万元,劳动合同签订率99%,补签劳动合同128份。
(四)文明和谐,努力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劳动保障监督协管工作,是政府联系企业和劳动者的纽带,是政府联系群众的精髓,是政府为民服务的重要窗口,形象好坏,直接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位置,我们做到文明监督,文明服务,和谐相处,努力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为“作风建设年”自觉行动。一是遵纪守法,严格上下班制度。严格执行站里的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二是分工不分家,团结协作,协管员之间团结友爱,工作上相互支持,互相取长补短;三是文明服务,不以势压人,以法压人,做到耐心、细致,万事讲原则,又讲究工作方法;四是清正廉法,勤协勤管,努力为企业和劳动者服务;五是文明礼貌,上下级之间,同志之间和监督对象间平等对待,举止得体,文明在先,注意人格,为服务的文明创建增砖添瓦。
三、存在问题
以一分为二的观点,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缺点和不足,一是新工作,接触工作时间不长,缺乏工作经验,工作势必存在漏洞,有待提高;二是企业劳动用工由于新劳动合同法的有些条例比较前瞻化,与企业的愿望存在相对多的矛盾和困难,尤其是劳动用工的规范,劳动合同的规范,企业和劳动者关系正确处理,还需要更多更好的服务,规范和监督。
四、2008年下半年劳动保障监察工作要点
(一)对上半年度已经建立的“一户一卡、一路一册”等基本台帐,做到及时补充、更加完善管理。
(二)对每家新采集到的资料加强日常管理并详细登记,进行网格化管理。
(三)按照“主动巡查、突出重点、规范行为、依法处理”的要求,对各个企业进行《劳动合同法》分批培训,深入开展劳动合同签订、规范农民工工资支付、确保社会保险参保缴费,严格查处各种违法行为,努力提高劳动合同签订率,降低农民工工资清欠率。努力营造一个“心齐气顺,和谐相处,运转协调”的工作环境,努力推进劳动保障事业全面发展。
(四)加强宣传教育,推动“三法”实施,重点监察无证经营户。上半年成立了“文新街道劳动保障协会”(暂定)。主要由辖区内的企业单位、失业人员、企业退休人员组成,协会的主要职责是为了加强辖区的企业单位、失业人员、企业退休人员之间的互动互助,建立详尽的辖区企业网络。同时,将各用人单位劳动用工信息规范录入杭州市劳动保障监察系统,最终达到并形成以网格建立的信息数据库,为企业提供更优质服务。
(五)认真完成每年的专项检查行动,积极配合区大队和市支队的工作,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六)继续重视民生,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关心社会重点热点问题,维护好社会稳定。
第二篇:乡镇如何做好劳动保障监察工作
如何做好劳动保障监察工作
按这次培训的统一安排,今天,我给大家培训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如何做好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在座诸位,有许多是做劳动保障监察工作有一段时间的老同志,也有一些是今年通过考试,选聘到劳动保障岗位的精干力量,今天虽说是培训,其实也就是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做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一些心得和体会,和大家同学习、共同提高。
一、做好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是随着县域经济的不断发展,劳动保障监察工作任务越来越繁重。我县共有各类用人单位458家,2013年全年共受理投诉举报案件283件,追讨拖欠农民工工资1176万元,涉及劳动者3000余人。今年,截止到6月底,受理举报投诉案件 72件,追讨拖欠工资2189万元,涉及劳动者2300多人,可以说我们的工作量非常大,这些案件都涉及到广大劳动者的切身利益,拿不到工资的民工情绪都十分激动,处理不慎,很容易就引发上访、围堵政府机关等恶性群体性事件。
二是劳动保障监察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和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国家、省在《劳动法》的基础上,相继出台《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劳务派遣暂行规定》、《河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 监察条例》、《河北省劳动力市场管理条例》等一系列劳动保障方面的重要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是我们在工作中必须牢固掌握,并能熟练运用的重要工具。这些法律的颁布实施,进一步规范了各用人单位的劳动用工行为,提高了广大劳动者的懂法守法、依法维权意识,也使我们在工作过程中有法可依。同时也充分表明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地位十分重要。
简单的说吧,要是这项工作不重要,工作好做,也不会一再给我们加强力量,也不会招考咱们这些精英力量来做这个劳动保障监察工作了。
二、乡镇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对象和职责
劳动保障监察的工作对象,是指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
劳动保障监察有以下的工作职责:
1、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并督促用人单位认真贯彻执行。
2、负责辖区内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建设和分类监管工作,提高“两网化”管理应用水平。
3、日常检查辖区内用人单位遵守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情况,可依法查阅、复制有关资料,询问有关人员,并制作笔录,详细掌握辖区内各类用人单位的数量以及劳动用工、合同签订、社会保险参保缴费、工资支付、特殊工种持证上岗、劳动保障规章制度建设、休息休假等基本情况
4、开展对辖区内各类用人单位的调查摸底,做好用人单位的信息采集、录入,并建立基础信息台账,并做好动态监管工作。
5、调处违法事实清楚、案情简单的一般劳动保障违法案件;向县劳动保障监察大队转递劳动者对劳动保障违法行为的举报、投诉;
6、配合县劳动保障监察开展日常巡查、书面审查、专项检查、案件调查处理等监察业务;
7、协助做好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布臵的其他劳动保障监察工作。
三、如何做好入企检查等工作
1、入企检查程序。首先必须是两人以上,持监察员证或协管员证,入企先亮证,然后说明检查意图,要求其提供相应的材料、或者检查工作场所、询问相关人员、拍照、录音、录像。
2、入企检查应检查哪些材料
营业执照、招工登记表、考勤表、工资表、劳动合同、社会保险缴费凭证、特殊工种人员资格证、劳动保障规章制度。一般情况下,提供的书面材料都要留存企业加盖公章并注明与原件一致的复印件,相关人员要提供身份证原件、复印件。从招工登记可以发现是否有童工;考勤表可以看是否有超时加班;工资表可以查看是否有违反最低工资、是否克扣拖欠工资;考勤表和劳动合同对照,可以发现是否有劳动 者未签订劳动合同;考勤表、工资表和社会保险缴费凭证对照可以发现是否瞒报工资总额和职工人数。
3、如何做调查询问笔录。监察笔录应有两名监察人员在场,首先出示证件,量明身份然后告知对象权利义务,接着是询问对象一些基本信息,要求出示身份证件,笔录的起止时间、笔录地点、被询问人姓名、性别、年龄、职务、身份证号码、户籍所在地、联系方式、工作单位、单位地址。询问监察员姓名、其他参加人、记录人。
笔录内容:首先要向询问人表明询问人的工作单位(出示证件)并且就什么事情需要向他进行询问、调查,请对方如实回答所提出的问题,并对所提供的信息资料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具体内容根据案件所需要的内容进行询问,应该简短清晰,让对方方便回答,如果对象回答太罗嗦没有条理,可以帮其概括然后询问其是否是他的意思,再进行记录。
四、两网化信息采集录入等日常工作
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是指网格化、网络化。网格化就是将全县按乡镇划分为25个网格,每个网格安排监察员和协管员负责日常管理。网络化是指将用人单位信息采集录入电脑,统一汇总上传到省厅服务器,然后相关巡视检查、书面审查、案件办理都通过网络办理,省厅能通过网络,鼠标一点,直接查询各个地区的整体工作情况,也能查询相关案件的办理情况。信息采集录入是实现劳动保障监察“两网 化”管理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其目的在于:全面掌握辖区内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基本实现用工情况底数清、信息全,形成用人单位信息数据库;为实现信息共享、数据对比、动态监控、预警预测的目标奠定基础和提供保证;为实现分类管理、高效执法创造条件。目前,已经采集录入用人单位238家,合格录入114家,劳动者5834人。可以说还差很大一部分用人单位没有采集录入进来,这也是我们各位今后重点要做的一个工作。
第一步,各乡镇(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将《用人单位基本情况采集表》和《用人单位花名册信息采集表》发放到网格内所有用人单位。指导各用人单位信息采集要求和单位实际情况,客观、全面、准确填报。同时要求提供用人单位营业执照及单位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各一份,在规定时限内一并上报给协管员。
第二步,各协管员对用人单位上报的信息进行检查验收,对信息填报不全和信息填写不当的,要及时纠正。确保不重、不漏、不错,并经用人单位负责人签字盖章后进行确认。
第三,各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对网格内各用人单位数据信息进行审核确认,协管员录入信息系统软件。
第四,还要做到动态管理,这一次信息采集完毕至下一次信息采集开始的一个周期内,网格信息采集人员要与辖区内所有用人单位保持联系,动态维护网格内用人单位信息,发现用人单位基本信息及用工信息有变化的,应启动采集程序及时对信息系统中的相关信息进行维护。第四,各网格工作人员对采集的书面材料要按照“一户一档”、“一网一册”的要求整理归档,建立用人单位的信息台帐。
第三篇:劳动保障监察工作
劳动保障监察工作业务知识简介
劳动保障监察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情况错综复杂,特别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监管范围、监管对象、监管方式、监管环境出现新的变化,使劳动保障监察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同时,对劳动监察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劳动保障监察的定义
劳动保障监察,是指法定的专门机关代表国家对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进行的检查、处理、处罚等一系列监督活动。
二、劳动保障监察的目的为了保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主义 劳动秩序,保障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进步。
三、劳动保障监察的职责
(一)、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督促用人单位贯彻执行;
(二)、检查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情况;
(三)、受理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规章行为的举报、投诉;
(四)、依法纠正和查处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规章的行为。
四、劳动保障监察的内容
(一)、用人单位制定内部劳动保障规章制度的情况;
(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的情况;
(三)、用人单位遵守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的情况;
(四)、用人单位遵守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规定的情况;-1-
(五)、用人单位遵守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规定的情况;
(六)、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工资和执行最低工资标准的情况;
(七)、用人单位参加各项社会保险和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情况;
(八)、职业介绍机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职业技能考核鉴定机构遵守国家有关职业介绍、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考核鉴定的规定的情况。
五、劳动保障监察的形式
(一)、日常巡视检查;
(二)、审查用人单位按照要求报送的书面材料;
(三)、接受举报投诉;
(四)、专项检查。
六、劳动保障监察的权利
(一)、进入用人单位的劳动场所进行检查;
(二)、就调查、检查事项有权询问有关人员;
(三)、要求用人单位提供与调查、检查事项相关的文件资料,并作出解释和说明,必要时可以发出调查询问通知书;
(四)、采取记录、录音、录像、照相和复制等方式收集有关的情况和资料;
(五)、委托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对用人单位工资支付,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情况进行审计;
(六)、法律、法规规定可以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采取的其他调查、检查措施。
七、劳动保障监察的程序
宝应县劳动保障监察行政处罚(处理)流程图
八、举报投诉须知
(一)任何组织或个人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的行为,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举报。劳动者对用人单位违反劳动保障 法律、侵犯其合法权益的行为,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
(二)投诉应当由投诉人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递交投诉文书。书写投诉书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投诉,由劳动监察员进行笔录,并由投诉人签字。
(三)投诉文书应当载明投诉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住所和联系方式、被投诉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 或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劳动保障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事实和投诉请求事项。
(四)应当通过劳动争议 处理程序解决的,已按劳动争议处理程序申请调解和仲裁的或已提起劳动争议诉讼的投诉,投诉人应当依照劳动争议处理或诉讼程序办理。
(五)违反劳动保障 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在两年内未被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发现,也未被举报、投诉的,劳动部门保障行政部门不再查处。
九、劳动保障行政处罚的种类
根据《行政处罚法》所规定的处罚种类,以及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规章的有关规定,劳动保障行政处罚的种类包括:警告、处罚、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吊销许可证等。
(一)、警告;
(二)、罚款;
(三)、没收违法所得;
(四)、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
十、劳动监察和劳动仲裁处理程序的区别
劳动保障监察与劳动争议处理都是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的重要方式,但又是解决劳动保障问题的两种不同的法律制度。其区别:
(一)性质不同;
(二)基本原则不同;
(三)程序不同;
(四)处理不同。
十一、采集证据应注意的问题
1、取证的方式要合法。《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423号)明确了劳动保障部门在实施劳动保障监察时有权采取的各项措施有:进入用人单位的劳动场所进行检查;就调查、检查事项相关的文件资料,并作出解释和说明,必要时可以发出调查询问书;采取记录、录音、录像、照相或者复制等方式收集有关情况和资料;委托会计事务所队用人单位工资支付、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情况 进行审计。在处理案件时应根据具体 情况,按照行政法律法规所授权的证据采集方式。
2、提取复印件的要求。收集有关资料的原始载体,如取得原始载体确有困难的,可以提取复制件。对查办案件中需要提取的账目、凭证、报表及其他证书和证物,能提取原件的尽量提取原件。不能提取原件的,有关书证材料可以复印、复制。为便于日后全面了解案情,复制材料时应注意全面真实反映原件的原貌,载明复印、复制的时间、地点、制作方法,证明对象,原件保管人、证据提取人、制作人的签名或盖章。
3、制作录音资料的要求。对于行政执法过程,不能提取复制又不易管理的书证或证物,可以采用摄影、录音或录像等视听资料形式固定证据,并对提取证据的过程制作笔录,由当事人签字盖章,声音资料应当附有该声音内容的文字记录。
4、电子数据、邮件证据制作的要求。以有形载体固定的或者显示的电子数据交换(传真)、电子邮件或者其他数据资料,其制作情况和真实性经当事人确认,或以公证等其他有效方式证明。对于上述证据的复制和制作,一定要严格按照以上方式进行操作,不可以图省事而忽略以上的环节,否则在行政应诉中很容易成为无效证据。
5、制作询问笔录证据的要求。制作询问笔录时,应有两名以上调查人
员在场,笔录注明制作的时间、地点、记录人员、调查人员、在场人的姓名,被询问人的基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民族、籍贯、工作单位、职务、住址等)。在开头时应载明:“我们是xxx劳动保障监察人员xxx和xxx,现向你出示证件。请你如实回答我们的提问,作虚假陈诉是要负法律责任的。”笔录采取一问一答形式,笔录中有关人员的陈述应采用第一人称“我”的口述方式记录,尽量保证记录的原汁原味。笔录应经当事人阅读无误写上“以上内容看过,与我所讲的一致”,之后签字或盖章,不会书写的当事人也可按上手印,并附上如居民身份证复印件等证明身份的文件,调查人员和记录人也应当在笔录后签名。
6、制作现场笔录的要求。制作现场笔录时,应当载明时间、地点、事件等内容,并由执法人员和当事人签名。当事人拒绝签名或者不能签名的,应当注明原因,有其他人员在现场的,应当由无厉害关系的在场人员签名。
7、制作鉴定结论证据的要求。做出具体行政行为 采用的鉴定结论,应当载明委托人和委托鉴定的事项,向鉴定部门提交的相关材料,鉴定的依据和使用的科学技术手段,鉴定部门和鉴定人鉴定资格的说明,并应有鉴定人的签名和鉴定部门的盖章。通过分析获得的鉴定结论,应当说明分析过程。
在实际操作中,收集证据要具有合法性、关联性和真实性,将证据之间串联起来,形成一个环环相扣完整的证据链,足以运用逻辑推理方式排除其他可能性,从而证明待证事实的真实性。
第四篇:如何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工作
一、充分认识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劳动保障监察是保证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贯彻落实、促进劳动保障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有力武器。近年来,全省各地、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实施劳动保障法律法规,不断加大劳动保障监察力度,及时查处了一批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案件,为建立和谐劳动关系、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有的地方把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与改善投资环境对立起来,对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实行种种限制,致使一些违法行为得不到及时有效纠正;有的地方对劳动保障监察工作支持不够,执法力量不足、工作经费短缺、办案装备落后等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监察执法处于被动应付状态;有的地方把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定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影响了行政执法的严肃性和公正性。随着市场主体多元化、用工形式多样化和劳动关系复杂化,用人单位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现象比较普遍,在一些地方和行业甚至呈上升趋势,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工作显得日益迫切。各地、各有关部门一定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强化措施,落实责任,优化环境,改进工作,充分运用劳动保障监察行政执法手段,促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
二、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机构队伍建设
充分发挥劳动保障监察的重要作用,首先必须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和队伍的建设。县级以上劳动保障行政部门都必须建立具有独立行政执法主体资格的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并根据劳动保障监察工作需要配备专职劳动保障监察员。具体机构、人员配备
由省劳动保障厅、省财政厅、省编办提出意见,报省人民政府审定。
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作为行政执法机构,具体负责劳动保障监察管理工作。各地要在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建设的基础上,解决好监察工作经费和改善监察执法条件的问题。劳动保障监察工作所需的办公费、办案费、专项检查费、装备使用维护费以及人员经费、业务培训费应全额纳入财政预算。要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装备建设,逐步配备监察执法专用车辆,配备办案所必需的办公设施,不断提高劳动保障监察办案质量和效率,提高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的快速反应能力。
各地要高度重视劳动保障监察员的配备,选派政治素质好、政策水平高、业务能力强、作风正派、坚持原则、勤政廉洁的同志充实劳动保障监察队伍。要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员的培训、考察、监督和管理。劳动保障监察员一般通过考试录用,经省以上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资格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无证人员不得从事劳动保障监察工作。要坚持定期培训,学习掌握相关法律知识和劳动保障政策法规,不断提高劳动保障监察员的政策业务水平和监察执法能力。要加强监察队伍勤政廉政建设,严守监察执法工作纪律,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努力为群众办实事,树立依法执法、规范执法、文明执法的形象。
三、建立健全劳动保障监察工作机制
(一)明确劳动保障监察管辖权限。对用人单位和劳动保障服务机构的劳动保障监察,分别由用人单位用工所在地和劳动保障服务机构登记注册地的市、州、县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管辖。对中央在鄂单位、部队企业及省直管企业的劳动保障监察,由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管辖。对省内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劳动保障监察,由同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管辖;外地派出机构和外来用工单位的劳动保障监察,分别由所在市、州、县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管辖。对非法用工主体的劳动保障监察,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的县(市、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管辖。
上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根据工作需要,可以调查处理下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管辖的案件,也可将属于本级管辖范围内的监察对象指定由下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管辖。
(二)规范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程序。各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要牢固树立依法行政的观念,充分整合行政执法资源,杜绝多头执法和重复检查。实施劳动保障监察必须严格遵守法定程序,遵循合法、公正、公开以及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广泛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及时、准确地查处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行为;要严格实行案件调查、审核、处理“三分离”制度和行政处罚集体研究决定制度、重大处罚决定听证制度,正确行使自由裁量权,依法保障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陈述权、申辩权和获得救济权,尊重、保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
(三)完善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监督制约机制。各地要建立和实行劳动保障监察政务公开和服务承诺制,公开执法依据、程序、期限和职责;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评议考核制度,严格落实执法责任制和错案追究制,主动接受社会监督。要切实加强监察执法人员的管理,强化责任意识,对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案件要认真受理、及时介入、依法处理,杜绝以权谋私、越权执法和行政不作为。对因劳动保障监察机构监督检查不到位发生严重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事件的,要追究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行政责任;对投诉举报不及时依法处理或违规执法的,要追究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负责人和相关执法人员的行政责任;对监察人员因故意和重
大过失造成错案的,要依法追究相应的行政责任或法律责任。
(四)建立举报奖励、依法审计和诚信等级评价制度。各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要设立举报、投诉信箱,公开举报、投诉电话,及时受理举报和投诉反映的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行为。对举报属实、为查处用人单位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重大案件提供主要线索和证据的举报人实施奖励,奖励资金在办案费中列支。对用人单位工资支付、缴纳社会保险费等情况,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认为必要进行审计的,可委托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所需经费在专项检查费中列支。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情况要进行综合考核,建立诚信档案,评定诚信等级,并通过多种形式向社会公布,促使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维护广大劳动者合法权益。
四、加强组织领导,共同做好劳动保障监察工作
各市、州、县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视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切实加强领导,及时研究解决劳动保障监察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创造必要的条件。对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典型案件,政府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督促依法处理。因国家机关不当干预,导致严重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得不到及时制止和查处的,要依法追究有关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强协调沟通,支持和配合劳动保障监察机构的执法工作,必要时可开展联合执法,发挥整体执法效能。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要加强与人民法院和工会、妇联、共青团等组织的联系,主动接受监督,积极争取支持。新闻媒体要广泛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对严重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行为和现象要公开曝光。通过各方面共同努力,形成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合力,共同推进劳动保障事业健康发展。
第五篇:关于进一步做好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意见
关于进一步做好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意见
劳社部发„2005‟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发布实施,标志着劳动保障监察工作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2005年是《条例》发布施行的第一年,也是全面推进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关键的一年。劳动保障监察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要求,以深入贯彻实施《条例》为统领,加大监察执法力度,全面维护广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劳动保障法治环境。经研究,现对进一步做好劳动保障监察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以贯彻实施《条例》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力度
各地要在广泛宣传《条例》的基础上,全面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工作,加大对广大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力度。2005年重点抓好四项工作:一是在一季度以清理非法职业中介为重点,与公安、人事、工商等有关部门联合开展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专项检查,加强对各类职业中介机构的监管,严厉打击非法职业中介和各类欺诈行为,取缔一批非法职业中介机构。二是在三季度以打击非法使用童工为重点,开展贯彻实施《禁止使用童工规定》情况专项检查,对非法使用童工的行为,给予严厉的行政处罚,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使非法使用童工的违法行为基本得到遏制,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三是在四季度以开展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专项检查为重点,继续严肃查处拖欠农民工工资等违法行为,减少并逐步杜绝新的拖欠工资行为。四是切实保障举报投诉渠道畅通有效。通过多种形式向社会公布举报投诉电话,设立举报投诉信箱,为劳动者举报投诉提供便利。同时要加强接待举报投诉人员力量,认真负责地做好举报投诉调查处理工作,坚决杜绝行政不作为。还要尽快制定对举报重大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行为提供主要线索和证据的举报人给予奖励的办法,向社会公布,并积极实施。
二、以推进企业劳动保障守法诚信制度为重点,抓好劳动保障监察常规检查
各地要重点推进企业劳动保障守法诚信制度建设,全面建立以诚信数据收集体系、动态监管体系、信息交流体系、失信惩戒机制为内容的企业劳动保障守法诚信制度,收集企业用工信息,建立诚信基础数据。要充分运用《条例》赋予的法律手段,扩大日常巡视检查覆盖面,认真做好对用人单位按照要求报送书面材料的审查工作,重点检查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支付职工工资、执行工时制度、参加社会保险等情况,依法加大对用人单位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对有重大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行为的用人单位要依法向社会公布,以警示违法者。
三、完善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和队伍建设,努力提高监察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
各地要围绕贯彻实施《条例》,继续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
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的通知》(中发*2002#12号)和劳动保障部、财政部、中央编办等 11个部门印发的《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的通知若干问题的意见》(劳社部发*2002#20号)关于协调解决劳动保障监察工作机构编制问题和保证劳动保障监察执法队伍工作经费的要求,积极与编制部门加强沟通协调,解决省、市、县三级监察机构编制问题,并将事业编制监察机构名称逐步规范为总队(省级)、支队(市级)、大队(县级)。同时,积极争取地方财政部门的支持,切实解决监察机构的人员、办案、举报奖励等项经费问题。要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执法能力建设。通过举办学习《条例》培训班、专题研讨和典型案例分析等形式,提高劳动保障监察员的业务素质和办案能力。加强监察队伍勤政廉政建设,严守监察工作纪律,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努力为群众办实事,树立规范执法、文明执法的形象。
四、充分依靠各方面的力量,建立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工作协调机制各地要进一步加强与公安、工商、建设、卫生、人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法院等单位的协调沟通力度,争取他们的支持和配合,严厉打击侵害劳动者权益的违法行为。要充分发挥工会、妇联、共青团等组织开展劳动保障法律监督的作用,定期召开由相关部门和组织参加的协调会,互通情况,分析研究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工作的形势,提出相关对策措施。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社会监督作用,对严重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行为和现象,给予公开曝光,通过依靠各有关方面的力量,形成合力,齐抓共管,切实维护广大劳动者合法权益。
二○○五年一月十一日